世界史复习提纲范文

时间:2023-03-26 16:2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史复习提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史复习提纲

篇1

关键词:钢结构桥梁;腐蚀;涂装体系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钢梁属于暴露在野外环境中的钢结构,其表面与水、盐分等接触后,易发生化学变化与电化学作用,当涂层性能降低时,便会产生钢铁生锈现象,进而影响钢桥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对钢结构采用性能高、持续时间长的防腐涂装材料和复涂工艺,以延长钢桥使用寿命,保证桥梁正常运营。

钢梁腐蚀原因

自然因素

钢梁常年暴露在野外环境中,且因行车压力、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天气变化的影响,空气中的水分、氧侵蚀作用加强,钢结构在其条件下,产生化学反应,在阳极释放电子e,在阴极形成氢氧根例子,进而产生腐蚀电流,在钢梁表面形成氢氧化亚铁薄膜,之后再与水、样结合,形成氢氧化铁,即为铁锈。而近年来,空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盐离子量的增加,使得钢梁腐蚀程度逐渐加重。

钢梁结构

其一,钢梁结构大多为铆接或拴焊结构,板与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当缝隙距离在0.025~0.1mm内,发生缝隙腐蚀时,腐蚀情况加快,而缝隙外腐蚀程度较轻,由于缝隙内部贫氧,形成缝内外氧差电池,造成缝内腐蚀进度加快,腐蚀产生体积膨胀,造成缝隙见距离不断扩张,从而使得缀板、铆钉脱落、变形。其二,在钢梁和混凝土的连接部位,由于混凝土中的钢筋多埋于地下,处于碱性环境中,钢筋处于钝化状态,但是,混凝土外部的钢筋并未钝化,因此,碱性差异造成混凝土内外钢材电位差,形成活化-钝化电池,产生腐蚀电流,造成混凝土外的钢材受腐蚀。其三,钢梁的角梢阴暗处及桁架内部,多有粉尘、水、垃圾等,上下部位氧量不等,上部氧量丰富,下部贫氧,形成氧浓差电池,导致钢板生锈。此外,在这些部位由于垃圾中含有细菌,因细菌滋生、细菌活动,使得腐蚀环境进一步恶化,腐蚀进度加快。其四,在外部环境与机械的联合作用下,钢梁的承载能力减退,尤其在钢桁梁的节点上,产生较大的结构应力,引起应力差电池,造成钢梁腐蚀,若在节点上出现腐蚀破坏,则会诱发裂纹、断裂等,严重威胁桥梁正常运营。

人为因素

施工过程、维护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为桥梁腐蚀埋下了隐患,如桥下钢梁堆积物较多、垃圾清理不及时,涂层厚度不够,桥面系渗水等,因此,必须加强施工建设管理,采取科学、规范的施工工艺,选用质量可信的材料,并关注后期桥梁的维护工作。

钢结构桥梁防腐蚀涂装体系的选择

桥梁腐蚀的原因众多,但是只要对涂装方法、涂装材料进行严格控制,采用良好的施工工艺,可有效降低桥梁腐蚀度,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保证桥梁运营效益。下面结合铅系防腐涂装系统和重防蚀涂装系统的选择,来加以说明减轻桥梁腐蚀的相关事项。

铅系防腐涂装系统的选择

目前,大多数桥梁采用以铅系防腐涂料为主的涂装系统和以含锌涂料作为底漆的涂装系统,如红丹防锈漆+灰云铁醇酸面漆的铅系涂装系统在我国铁路钢梁防腐涂装方面被有效利用,因其具有防锈性好,对基底表面的处理要求较低,且施工方便,便于管理,因此受到许多桥梁建设者的青睐。但是,对于大型桥梁来说,由于桥梁跨越面积大,结构较为复杂,维护难度较高,因此在某些部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但是,由于该涂装系统耐久性和经济性限制,一般来说,铅系防腐涂装系统使用寿命为3~5年,40元/m2,而重防腐涂装系统一般在20年左右,其投资成本在100元/m2,由此可见其使用年限与长远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一些大型桥梁建设商降低了对此系统的利用量。同时,由于铅系防腐涂装系统对环境产生一定危害,施工中劳动力强度较大,因此,其系统利用程度逐渐降低,且实际上使用趋向超重防腐涂装系统发展。

重防蚀涂装系统的选择

重防蚀涂装系统是使用聚氨酯、氯化橡胶等成分合成的树脂涂料的涂装系统,以富锌涂料为防腐底漆,与铅系防腐涂装系统相比耐久性时间较长,且大大延长维修周期,因此,被国内外很多桥梁建设运用。在国内主要采用以下3个方案: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中间层和氯化橡胶面漆(或丙烯酸聚氨脂面漆);无机富锌底漆、环氧云铁中间层和丙烯酸聚氨脂面漆;热喷铅 (锌)层、环氧云铁涂层和丙烯酸聚氯脂面漆。

由此可见,环氧富锌漆与无机富锌漆是现阶段重防蚀涂装系统的重要底漆材料,但是,两者的性能存在一定差别。其一,通过理论研究表明环氧富锌的防腐性较无机富锌的防腐性能低,无机富锌漆能够与钢铁表面形成直接反应,并在反应后生成硅酸铁,化学附着在钢铁上,具有很强的附着能力,而环氧富锌是物理附着,其附着能力自然低于无机富锌漆。其二,无机富锌漆是水性涂料新产品,最早用钠水玻璃,现在用钾水玻璃和锂水玻璃,以锂水为溶剂,火焰切割面及焊接热影响区不需要进行磨边加工,延伸性较好,可焊性强。但是要注意,热喷锌或铅层,必须在热喷前做好钢铁表面的除锈工作,要求钢铁表面具有一致均匀的金属光泽。在使用无机富锌漆时,必须清理钢铁表面;因为无机富锌与底板附着必须依靠硅酸铁,因此,要求钢铁表面光洁;环氧富锌是物理附着,存在湿态附着力,因此要使用无机富锌系统,必须严格处理钢铁表面,一般要求达到Sa2.5级,而环氧富锌系统要求达到Sa2级。

针对以上三个方案,在选择使用时,必须结合桥梁施工实际要求,比较方案的经济效益、施工量、防腐效果等,进而选择最为经济、合理、有效的涂装方案。

结语:

钢梁结构常年暴露在野外环境,产生生锈、腐蚀的可能性较大,而涂装材料、涂装工艺对钢梁结构的抗腐蚀能力具有较强作用,因此,在桥梁建设中必须做好涂装方案的选择工作,从涂装材料费用、抗腐蚀性、使用年限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后,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施工工艺来提升桥梁结构的抗腐蚀性。

参考文献:

[1]刘建华,张金鹏,李清富.公路钢箱梁桥防腐技术综述[J].福建建材,2010(08)

[2]王世潜,姚仲谦,王琦,邹南昌.钢桥油饰防锈工艺初探[J].公路,2010(01)

篇2

[关键词]试题特点;分析;备考复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4-0058-03

[作者简介]周松林(1972―),男,湖南衡阳人,本科,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科研处主任,中学高级。

解析几何是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之一,它在高考数学试题中所占的分数比例约是百分之二十。高考中的“三大题型”都可以有这一内容,考查要求包含了从“了解”到“灵活运用”的各个层次。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学大纲卷中的解析几何试题,基本上继承和发扬了“题型、内容、难度相对稳定,突出考查主干知识,注重通性通法的同时适度创新”的特点。命题日趋成熟,多数题目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且综合运用方程、不等式、函数和平面向量等工具,宽角度、高视点、多层次地考查了解析几何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

一、试题特点分析

(一)强调基础,着意创新

例1 对于抛物线 y2=4x上任意一点Q,点P(a,0)都满足|PQ|≥|a|,则a 取值范围是( )

A.(-∞,0)

B.(-∞,2]

C.[0,2]

D.(0,2)

本题小巧玲珑,以抛物线的基础内容为载体,以两点间距离公式为工具,以数形结合为首选方法,考查运动变化的思想。题中参数 a使得点P动了起来,P、Q 两点既静又动,动静结合,突出了解析几何学科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

(二)题型稳定,试题平和

解析几何试题一般以3小题(或4小)1大题出现。小题一般是中档偏易题,重点考查本学科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大题一般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主要考查对本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2 已知椭圆x2 +y2=1的右准线 l与x轴相交点E,过椭圆右焦点F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点C在右准线 l上,且BC∥x轴,求证:直线AC过线段EF的中点。

本题是课本习题的一道变式题,结论就是要求证明点A、C和线段EF的中点N 共线。证明多点共线的问题,学生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方法储备。此题叙述平和,设问中规中矩,让考生自信答题,有利于考生真实水平的发挥。解答本题时,要求对椭圆和直线的基础知识十分熟悉,能准确把握目标,能把条件转化为可操作的解题语言并具体化,注意对解题过程科学调控,对所得的式子进行合理变形和不断转化,即可成功获证。

(三)考查特别注重本学科的目的和任务

以解析几何知识为引线,突出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任务:根据条件求曲线的方程(如轨迹题)和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近几年的解析几何高考大题全是这一类型的问题或二者同时考查)。高考中把解析几何这一学科的特点(采用坐标法的同时运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发挥得淋漓尽致,比较深入地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继续数学学习的潜能。

(四)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全面考查基本数学方法

解析几何的基础是建立在形与数的根本联系上的,它对图形的基本看法是把图形看作是动点运动产生的轨迹,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反映图形的方程中各元素的变化来说明图形的性质和变化情况的。因此,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换元消元思想等成为解题活动的指南,在高考中,解析几何题处处渗透着这些启迪学生智慧和灵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例3 已知常数 a>0,在矩形ABCD中,AB=4,BC=4a,O为AB的中点。点E、F、G分别在BC、CD、DA上移动,且 ,P为GE与OF的交点(如图)。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使P到这两点的距离的和为定值?若存在,求出这两点的坐标及此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本题用纯平面几何语言来叙述条件,本题的情景确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而本题的设问避开“求P 点的轨迹”字样,也给考生寻找解题思路设置了障碍。若学生熟悉椭圆的定义,基础知识扎实,掌握求轨迹的方法(如定义法、交轨法、动点转移法等)并有深刻理解,可顺利解答本题。本题融平面几何、坐标法思想(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曲线与方程等知识于一体,比较深入地考查了中学数学中所蕴涵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备考复习建议

(一)注意解析几何内容的全面复习和突出重点

现在的高考虽不提倡片面追求覆盖率,但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以三大曲线为背景的考题呈周期性出现,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要有前瞻性。在近四年中,椭圆考了两次大题和两次小题,双曲线考了两次大题和两次小题(小题有时在极坐标和参数方程中融入圆锥曲线作背景),而抛物线全是以小题形式出现。如果联系抛物线和二次函数的关系,利用向量平移知识把一般的二次函数转化成标准的抛物线方程,以导数的几何意义为工具,以抛物线中的某些特殊的三角形为载体(如求面积的最值等),完全可以设计出十分新颖的综合性考题。可以预见,这样的命题格局将在以后的高考中继续保持。值得指出的是,以直线内容为背景的解析几何试题大题近年少见,但并不意味以后不会出现。

(二)加强平面向量知识在解析几何中的渗透和整合

由于具有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向量成为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也成为联系多项内容的媒介。平面向量作为一种有向线段,其本身就是直线上的一段,其向量的坐标可用其起点、终点的坐标表示,因此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特别是与直线部分保持着自然的联系。平面向量的考查要求,其一是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以及基本运算技能。要求考生掌握平面向量的和、差、数乘和内积的运算法则,理解其直观的几何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此是向量知识和平面几何知识相互表达的依据。其二是考查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线性运算,此是联系解析几何的桥梁。其三是和其他数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如可以和曲线、数列等基础知识结合,考查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将几何知识和代数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为多角度地展开解题思路提供广阔的空间。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一般由浅入深,入手并不难,但要圆满完成解答,则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准确的计算。这为向量知识在解析几何综合性问题的渗透提供了合理性和可能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已成为数学的本质之一。在复习中及时加强解析几何知识在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应用,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例5 农民有田2亩,根据他的经验:若种水稻,则每亩每期产量为400公斤;若种花生,则每亩产量为100公斤。但水稻成本较高,每亩每期240元,而花生只要80元,且花生每公斤可卖5元,稻米每公斤只卖3元。现在他只能凑足400元,问这位农民对两种作物应各种多少亩,才能得到最大利润?

这是一道以线性规划知识为考查目标的应用题,农村中学的学生对问题的背景非常熟悉,研究这样的问题,他们很有兴趣。

(四)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发现和探索历程,发展创新意识

在解析几何中,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探索两点间距离公式,通过实验,探索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轨迹(如椭圆的形成和变化)等。通过探索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借助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如三大曲线的定义、性质等)。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探索历程,培养用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纵观近几年的解析几何大题,年年推陈出新,考思想、考方法、考能力、考应用,因此提倡在平时的解题教学中,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时,一定要领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师生共同挖掘一些背景新、设问新、思路新的题材,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数学能力考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3

关键词:高校历史专业;培养模式

当今中国高等院校历史学院(系)承担着重要的史学专业研究和中学历史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而历史人才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史学专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前景,以及中等教育阶段国民历史素养的培育。众所周知,史学对于提高国家凝聚力,解决重大国际问题,发展国民科学文化素养,启迪民众人文意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可见中国高校历史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工作事关国计民生,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结合笔者历史教学工作中的经历以及思考,探求本科生培B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培养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笔者供职单位的历史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生大多属于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入学前中学教育基础比较扎实,具有较强能力,学风普遍较好。但是通过笔者对近六届学生的课堂表现、课程考核、日常交流、论文指导等方式,发现学生理应具备的一些专业素质是有欠缺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毕业论文质量差和师范生基础技能薄弱。

毕业论文质量总体不高。毕业论文是历史本科学生四年学习之后专业基础知识和史学研究能力的总的体现,这往往直接反映其大学四年学习的效果。学生论文写作经验较少,既缺乏对专业研究的充分了解,也缺少写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平时的论文作业大多因循陈说,未能深入研究。

师范基础技能缺乏。笔者供职单位的本科学生大多属于历史教育专业,这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成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主力军。但根据笔者对于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观察,以师范技能为基石的历史教学素养相对缺乏。三字一话水平参差不齐,语言表达能力也缺乏必要的训练,更不用说熟悉和掌握讲课能力。尽管笔者单位在历史教学上的课程配备相对丰厚,但仍然出现学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未能密切结合的缺点。

此外,笔者通过其他途径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还发现如下问题,如课堂提问,学生往往翻教材念书,缺少必要的复习预习; 课堂讨论大多没做课前准备,照本宣科,而对相关领域研究一知半解乃至缺乏了解。考试复习多考临时突击,造成基本知识面狭窄,常识性错误屡见不鲜,主观题成为教科书的翻版。课程作业以拼凑成文的情况居多,而往往缺失独立的思考和深入的钻研。

2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缺失

上述种种问题不能从整体上否定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历史教学能力的培养机制,而亟待解决则是他们某些核心能力的培训。

第一、实践能力。虽然接受了史学方法、历史文献、史学论文撰写等研究性课程以及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史学基础性课程的教育,但学生比较缺乏学术研究的实践。仅就撰写学术论文而言,尽管大多数专业课程都以论文作为成绩考核标准之一,但很多学生平时的课程作业往往拼凑成文,质量不高,甚至他们大学时期写过的真正意义上的论文就是最终的毕业论文。只有少数学生可以通过选题、搜集史料、完成论文这样系统的研究过程从而培养自身科研能力的学生尚属少数。同时,学生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也比较缺乏。除了大四学生参加的教育实习外,大多数学生平时很少参加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他们既不熟悉基础的备课、讲课技巧,也不了解中学教育的特点,因而毕业后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必备的技能,积累教学经验。不管是史学学术研究还是历史教育技能,没有实践的配合,理论学习只是成为学生敷衍考试,应对毕业的无本之木,死记硬背的专业知识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主动性学习能力。由于高校学生成绩评定标准的宽松,学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通过考试,获得相应学分。这样造成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整体偏弱,那些无人监督、评定的学习任务如课外复习、预习,阅读课本以外的相关研究论著,历史教学技能的锻炼等往往失去应有的重视。尤其考验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论文撰写上,问题多多。如笔者曾经发现学生撰写论文时“写中国史的不看古文史料,写世界史的不看外文史料”的现象。史料是历史研究的根本依据,研究者应以“竭泽而渔”的态度广泛搜集,但学生大多追求省时省力,不愿看原始资料,甚至连本校图书馆馆藏资料情况都不甚了了,更不用说通过搜集整理史料深入研究。总之,主动的锻炼自身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本应成为学生在大学教育各阶段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由于主、客观等因素制约,长期的能力锻炼实际上被临时抱佛脚的突击行为所取代。

第三、研究能力。研究能力本是高校历史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目前历史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仍然停留在中学死记硬背的层面。笔者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往往注重书面考试的考点,忽视专业能力的培养;注重教材知识,忽视前沿研究;注重因循旧有模式,忽视转换研究角度。此类问题显然不能单纯归咎于课程设置和理论传授的欠缺,更重要的显然是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从平时课堂讨论、课程作业以及毕业论文的情况而言,学生显然还没有从掌握基本知识点的低级学习上升到利用基础知识进行专业分析的高级学习。

必须强调的是,研究能力的培养并不只是学生从事史学研究的基础,它也为学生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提供必要的培训。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体制更强调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理论导向整体趋向更新、更多元、更有时代感。同时在网络迅猛发展、经济高速运行的今天,中学生素质有很大提升,拥有更大的知识储备,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意识,他们不再满足课本有限的内容,对当下中学历史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都需要高校历史教育加强对于未来中学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3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体系的问题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某些核心能力的缺失,不能仅仅归咎于学生自身,它说明我国人才素质培养工作、高校教育体制等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我们需要从下自学生上至高校教育体制等诸多层面去找原因,对学生积极主动性、教师教学方法、系院班风建设、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乃至社会对高校历史学的认识等方面具体考察问题所在。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调动上,我们需要从学校、教师、班级、学生自身角度上找不足。学习积极主动性需要客观压力和主观动力两方面共同协作。

3.1 教育管理机构客观压力的缺失

中国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和高考制度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严进宽出”模式。通过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严苛考验后,学生往往不再愿意保持中学时期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而中国高校教育管理尚未建立起立足人才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成熟模式。因而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承担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并最终融入社会的核心任务,而实际上被简化为通过基础知识的考试,获得文凭。

就考试而言,高校学生的考试体系主要以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主要考试内容,同时教师往往o出复习提纲,或划定复习范围。这样的考试方式有利于突出重要的基础知识,但显然不利于学生对本专业广博知识面的掌握,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方式、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效果不明显。虽然论文是几乎所有课程主要考核方式之一,但学生拼凑成文的情况比较多见,甚至连论文撰写的基本程序也并不熟悉。因而更高层次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学生仅仅在脑子里留下一些零散的知识点。

就教育管理体制而言,大多数高校学生并不担心学分不够以致无法正常毕业、获取学位。这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试成绩、论文质量等方面有明显下降。前述问题不仅由于考试制度问题,更因为从学校、系院乃至班级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监督管理氛围和体制。作为教育管理主体的学校、学院最大压力在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而提高学生考试、毕业论文答辩的难度与前者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加之着眼于学生研究能力、思维模式等高层次能力的考核体制建立和完善难度较大。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其研究方法和观点往往见仁见智,很难确定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必将是我们未来探讨高校历史人才培养体制的重要课题。

3.2 学生主观动力的调动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仅仅来自严格的高校教育考核、监督体系的约束,更需要班级乃至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协作,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及良性的激励机制。

高校教育的核心在于任课教师,他们不仅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训专业技能,更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做好研究规划,乃至人生规划。这无疑体现高校教师独有的优势与价值。但由于当前教师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定体系更侧重科研成果,这使得应以教书育人为本的高校教师不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连基本的备课、讲课质量都开始下降,更不用说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人生诸多层面的规划。因而课堂之外,没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与忙于科研的老师之间失去应有且重要的交流。近年来,笔者供职的学校在综合各系院毕业生对各自专业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数据时发现,历史系的评价在全校排名开始走低,这与向来重视师生交流以及教学质量的系院传统相悖。所以,较之掌握的有限基础知识,学生丧失了高校教育最具价值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