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范文

时间:2023-04-07 16:0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八年级下册历史提纲

篇1

习惯养成教育历来在心理学中被放在重要位置,语文学科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而批注本是我国文学鉴赏的一种方法,是阅读者表达阅读体验的重要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给予学生必要的引领,使他们掌握批注的方法,继而养成习惯。

1 提纲式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是阅读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品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中不妨边阅读边划分段落层次,标注提点文本内容,以恰当的语言概括出来。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背影》一课: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双线为部分划界标志,丨为自然段划界标志)

纲[一]第一部分(1段),难忘背影。(“纲”为提纲的简称,[一]为提纲批注的序号)

学生参照这个例子即可对文本进行提纲式批注了。整个文本形成一个提纲批注的系列,便于编织课文路线图,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探察结构。

2 注解式

批注除了“批”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即对文本所出现的字词句基本意义方面的理解难点给予注解。这是排除文本表层理解障碍、丰富知识积累的必要手段。所谓理解难点主要体现为基本意思理解受阻、无法认读字音、不知词句出处、不能判断某个词句的语境意义。解决的策略则可借助工具书、网络、联系平日积累等方式,尝试独立考证、注解,甚至大胆做出自己的判断。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常识,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就能够区别不同的情形而采取恰如其分的策略予以排除。

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雪》一课: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注[二])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注[二]这里指春天。江南落雪是在冬季,而“隐约”呈现的是春天的气息,因为花儿还在竞放。

“注”表示对文本中加点词语的注解,“[一]”表示序号。“青春”一词有多重解释,但是必须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注释,甚至做出词典里从未有过的理解,以最大程度地接近文本本意,以免造成误解。学生只有形成了扫清词语理解障碍的基本技能,才能辨识词义,体会作者用词的巧拙。

3 赏析式

教材的典范性决定了学生阅读时离不开大量的赏析式批注。学生只要掌握了常见的赏析角度,一般能够做出较好的赏析。我们不妨适当提点赏析的角度,内容方面如趣味、意蕴、情感、道理等,形式方面如字词选择、语言风格、文体色彩以及表现手法等。

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赏[四])。

赏[四]作者用“中国的脊梁”一词比喻,形象地高度评价了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强调了他们没有失掉自信力。

这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的生动性,从论证的角度揭示了材料(列举“中国的脊梁”)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此赏析,可以帮助学生习得运用打比方和举例子论证观点的能力,帮助他们体会列举(排比)在表达中的逻辑力量。

4 提问式

问题的产生是真正阅读的开始,是思维的激活器。学生阅读中难免遇到困惑,需要提出问题,及时记录,以免遗忘,为下一步解决做准备。标记可采用“问[五]”的形式。

5 质疑式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1]。这就决定了质疑式批注在阅读教学中的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它能使学生充分自主地和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为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提供话题。质疑式批注的深度、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阅读的效度。

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博二十课《曹刿论战》一课: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疑[一])乃入见……

疑[一]“肉食者”“未能远谋”吗?这句话是不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看,鲁庄公能够做到“小大之狱”“必以情”,这说明他能“远谋”,懂得治国安邦之理。

“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和民本思想”,“体会曹刿的爱国主义精神”,“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是该文的阅读教学目标。上例质疑即针对关键语句,就表明鲁庄公能够以民为本,这也正是曹刿比较看重的。从二者比较来看,曹刿当然优于鲁庄公。然而鲁庄公能够答应曹刿参战,足以说明鲁庄公识才善用,胸怀宽广,乃是明君。自然曹刿主动请缨彰显勇气和胆识,表现出他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两个人物形象就在质疑中鲜活生动起来,也深度搅动了思维,和文本深度对话,无疑阅读的质量就提高了。

6 感想式

吴黎明指出,文人学士追求“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和“忘我之境”,而“忘我之境”乃最高境界,即“一个人所追寻的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和没想到的地方出现”[2],也就是由阅读触发而产生的新的认知、达悟,又一次完成新的同化和顺应,产生新的建构,升华自我。

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

感[二]:在诗人的摸索中,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悲,还有豁达。因为诗人身陷囹圄,要面对死亡了,他却反而不沉重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壮?一种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如今和平的年代里……

很显然,这位学生寻找到了读者、作者、教材编者的交融点,读出了自己,走出了自己,联想到更为深厚的社会内容,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升华,挖掘出了阅读的本真价值。

当然,除了必要的点拨之外,语文老师还应该搭建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彼此碰撞,辩论中辨明是非,自我矫正、修改和提高,从而以反馈促进批注。

可见,批注式阅读是彰显学生阅读主体地位、对话教材的有效方式,能够适应不同学情的阅读需要,使他们能够在集中时间内集中精力最大限度地独立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如果能够恰当引领,积极干预,学生的批注就会在宽度、深度和效度上得到应有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2

[关键词语] 注重学生 灵活多样 科学评价

历史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历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历史教学活动的作用。新课程历史教学,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可新课程进行这么多年,历史教学评价仍停留在“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方式上,过于单调、被动,过于关注学生成绩,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发展,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学,我们应该改革历史教学评价,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应该立足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针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表现和课堂教学重点内容的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语言表达能力及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与措施,查漏补缺,比较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宗旨,采取小测验、作业、观察、座谈、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评价。

发挥小测验的优势,广泛评价课堂教学。小测验评价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考查全体学生对课堂教学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以评价教学效果。其题型要灵活多样、不能单调乏味;要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不能死记硬背、呆板重现。如,在教完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时,教师出示幻灯片,进行小测验。幻灯片的内容为: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回答出下列的各题:①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经过 洋和 洋。②你能说出本课三个第一吗?③你能把3用三次,1、0、4各用两次,5、7各用一次组成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一段话吗?④下列陈述的理由能说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一史实的有( )。A、时间长,1405—1433年七次航海;B、航程远,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和红海沿岸;C、航史早,比欧洲开辟新航路早半个世界;D、规模大。”此小测验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发展为本”这一宗旨。从其标题上看,既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我能行”,增强自信心,又可激发学生的竞争机制,积极上进;从其内容上看,概括了本课重点知识,精炼而不繁锁,不占用好多时间,不增加学生负担;从其形式上看,简便易行,灵活多样,不枯燥乏味,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再现历史知识,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改革课堂作业形式,创新课堂教学评价。布置作业也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通过写做和批改来考查全体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活动。它具有简便易行,参与评价对象多,了解信息全等特点。但目前还是老一套,题量多、单调呆板重现、学生抄袭严重,不能很好地反映出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为此,要实现新课程目标,就必须改革课堂作业形式,创新课堂教学评价。一是布置开放性作业题,以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行为表现(态度、书面表达、应用能力等)。可以要求学生自制表格或编写知识纲要来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如教完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后,布置作业“请学生自制一个夏商西周三朝大事年表,其内容为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三大项”。又如教完七年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后,布置作业“请以三个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为中心编写本课知识提纲”。这样的作业既可评价学习知识的状况,又可让学生理清基本线路,弄清各事物之间的联系,还可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可以布置有关重点内容的理解与迁移性作业,以掌握其共性和特性,发现规律,达到评价教学效果的目的。如教完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的布置作业,“请比较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段革命的异同”。还可以就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写小论文,以了解学生理解教材与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如教完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布置学生以“我心中的外交家─”写篇小论文。二是自编作业,拓宽课堂教学评价思路。自编作业是一种融知识理解、巩固和教学评价于一体的创造性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基础知识巩固的再现性习题和综合归纳或理解分析的应用性习题去编写。自编作业的完成分为自己完成和交换完成两种形式。自己完成,可以对自已历史学习作自我评价,对自己历史学习状况有个清楚的了解,有助于认识学习目标,以及控制学习进程,增强历史学习的责任感。交换完成,除上述作用外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团结协作,使历史测评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通过批改或查验,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书面表达、理解归纳、应用创造等能力,从而切实评价教学效果。

观察学生学习过程,创新历史活动课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录音机、录相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教育设备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记录学生在知识、技能、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如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在调研汇报课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乡发生的各种变化,来谈谈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变化和提高。教师深入到各组并录音,观察学生发言的涌跃程度、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所提问题是否符合主题,搜集的资料是否可靠、是否有其他文献资料相配合等等。最后对每位学生的表现写出书面评语,分析本课教学效果。

设计问题,座谈考评,创新评价机制。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座谈。教师在上完课后,请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座谈。其主内容可以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心里特征的情况下,设计有关问题调查了解:对教师讲解、提问、分析是否感兴趣,是否有利于理解知识,是否从心理上得到启发;或者课堂气氛是否有利 于学习,或者对老师提供的各种资料是否看得懂、是否有利于理解知识。还可以是提问本节课内容简单问题或略有发挥思维的创新开放题,还可以请学生谈谈本堂课的感想和启发、令人难忘之处或不成功之处,等等。总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畅所欲言,尽情地剖析本堂课。同时教师要做好记录,并给以学生当面或书面评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口语表达能力。过后,教师还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改进课堂教学。二是与教师交谈,重现课堂,全面评价。实录课堂或请教师听课,再请教师座谈交流,听取该教师的真实评价,看是否按《课标》要求去实施了教学,是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等等。有时教师还可以自己观看录相或听录音做个如实评价,及时得出建设性的结论,以调控和改进教学活动。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但要注重知识与能力,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但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不但要注重学生今天,也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可能。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这样,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让学生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评价过程;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协商学习任务,积极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建立档案,整理分析教学评价,认真总结得失与优劣,吸取经验,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寻求解决方法与措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实现课程目标。所以,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要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为基本依据,紧密联系教学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客观公正地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朱汉国 王斯德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3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听说教学;案例分析

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谈到口语时就哑口无言,所以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课堂上尤其是听说课上来拓展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哑巴英语”变成“开口英语”。

一、英语教学中听说课的重要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首先,它符合学习语言的自然顺序和规律。听、说是口语,学习口语有助于学习书面语,是学习读和写的开路先锋。其次,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从口语入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再次,它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先从口语训练,可使课堂教学自然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习惯。所以在英语各类教学课中,听说课最为重要。

二、听说课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英语课堂教学既是提高学生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现在,经过课程改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听”是一项重要的语言交际技能,“说”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基本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农村初中教学,研究对象都是农村中学生。农村初中的生源多来自农村小学,而农村小学里作为副课的英语课不重视口语教学,学生升入初中才真正开始接触英语听说训练。所以在农村初中实施任务型英语教学时,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是我们农村中学英语教师面对的一个难题。

听说训练存在的问题:教师一怕学生听不懂,多用汉语上课;二是因为中考英语没有口语考试,对听说课从心理上不够重视;再就是,身处的环境英语氛围欠缺。农村初中学生没有英语基础,英语的词汇量不足,掌握的准确性不够,直接影响到听说水平的提高。从语言技能训练来看,把文化意识和听说技能结合起来,学生必须具备一些英语国家的历史和语言的文学知识,了解和熟悉一些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由于生存环境和教育的滞后,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学生的课下阅读几乎为零。许多学生在听说技能的训练中,受母语的影响,习惯中文的语序,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从而影响信息的输入,从而导致学生说出来的大都是“中国式”的英语。

三、听说课中的口语教学操作

想要实现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英语口语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1.值日报告

每节课前进行五分钟值日报告演讲,要求人人参与,无一例外,内容不限。这种方法,既对值日生进行口语训练,又训练了其他同学的听说能力,值日报告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My Family, My Friends,Talk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Introduce yourself, Tell a story, Play games……师生在听完值日生报告之后,还可就值日报告内容提问,培养其他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可避免其他学生只看热闹、不认真听的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其他学生身上得到启示,克服自己语言组织能力的不足,收到了较好的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2.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指的是利用教室内外情境,把大量生动、多彩的文字、图画、简笔画、漫画、动画、声音、影片和录像片等以电子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预先设计好场景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与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主角。教师采用录像、画片、多媒体、游戏等多种形式,创设一种良好的交际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演,摆脱包袱,要求学生与场景融为一体进行语言互动,激发学生开口的欲望,使学生视听并举,加强与提高感知和理解能力,让枯燥乏味的英语教学生动丰富起来。情境教学尊重学生的智力特点,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意灵活性,随机应变,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在课堂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让学生在美好的语言情境中自由自在体验学习语言的乐趣。在口语教学中坚持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上的趣味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关案例分析:我们所使用的课本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语言简洁明了,有些易于排演,适合学生扮演。在教学中,可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一场景进行表演,并选出组长,负责导演、排练。例1:八年级下册Unit1 What’s the matter?我叫一个学生扮成医生,其他人装作患者去医院看病,学生很爱演,每个人都跃跃欲试,于是又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每个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口语锻炼。课本剧表演也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例2:八年级下Unit6 Section B 2b部分的阅读教材非常适合表演,书本已将内容分成七个场景,人物角色有Hansel和Gretel两兄妹、他们的父亲、继母和巫婆,人物性格分明。在表演之前我让学生们先听原声表演,最后虽然学生的语言还不够精练,但从他们认真备演的情况来看,这个活动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情景表演之后,教师应从学生语言、表演、艺术效果等多方面予以评价,选出最佳的学生。或者课后可以给学生找一个经典的英语典故,就同一主题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一方面,学生演上了自己挑选的角色,兴趣盎然;另一方面,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既听又说,会话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学生很在乎自己的“作品”能否成为最好的,他们会积极准备道具、改写台词和揣摩表演。这样的表演可以给学生才艺展示提供一个平台,而且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英语。

3.联想教学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每当学习一个新的词组、句型和对话时,要给出典型的例句,鼓励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大量口头操练与想象,学生也会非常积极主动地乐意参与此活动,并能争先恐后地进行知识脉络的联想与口头造句,有的句子对话甚至出乎意料的精彩。这种联想不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还掌握应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句型It is adj. for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学生会说:It is hard for us to learn English well. But we must study hard. It is dangerous for the pupils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这种练习,不仅使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会了新词组、新句型、新对话,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扩大知识面,而且还为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信心。

相关案例分析:例如八年级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和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两个单元,就“假期去了什么地方”和“人们将来会否有机器人”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先按座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学完新课后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或阅读材料相关的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内讨论,使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平等的练习机会。这样的课内讨论我经常叫学生们进行,话题贴近生活,学生兴趣浓厚,乐于参与此类讨论,可以有许多联想和新的想法表达出来,真正实现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用处,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里进一步得到提升。

4.知识再现

知识再现有多种形式,如对话、默写、表演、问答等,但我采用的是对知识点的复述。新教材课本中有许多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要求学生及时对课文进行复述,这种方式是知识的再现,加强并提高了感知和理解能力。如:在学生预习课文之后要求学生听一遍课文录音作问答练习,听两遍可以要求尖子生复述课文,听三遍后要求大部分学生能用简单的几句英语把课文内容说出来,若有需要,教师可把一些关键词或词组写在黑板上,以免学生遗漏主要情节,要求学生使用一定的语言结构或日常用语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在这一形式中,学生可将课文、对话中学过的有用材料和知识点进行复述,然后,再请另外一些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这种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说水平,考核学生口头概括能力和重新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大大加快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相关案例分析:口头复述是重复叙述所听过或读过的材料,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于知识的巩固。要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改编、复述故事性的课文,在开展这一活动之前,允许学生适当的准备,不要限制学生写提纲,甚至允许事先写出来。因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是密切相连的,只要学生口头复述时不看提纲或内容即可。英语教材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可以设计真实的情境。例1:八年级上册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课时,我就把香蕉、酸奶、牛奶和搅拌机一起带入课堂,一边制作香蕉奶昔一边用口语介绍其操作过程,然后请部分学生品尝,最后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身体验香蕉奶昔的制作过程,并最终用英语复述其步骤。现行教材有很多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先带学生进行学习,然后请学生复述主要的故事情节,也可以复述课外文章,但复述的内容要有所选择,可选那些知识性强的小短文。一般来说,所选资料的内容要具体生动,有明确的情节,生词量不要太大。开始时可以练习复述小故事,有了基础后,复述的题材可扩展开些。例2:在八年级下册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中出现的《愚公移山》《西游记》等中国传统故事,学生对此非常熟悉。在做完简单的听力练习或学习正文之后,叫学生口头复述故事内容既可以激发兴趣,又可以巩固课文内容。教师也可把一些生词、关键词或词组写在黑板上,以免学生遗漏主要情节,也可减轻难度,然后请另外一些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5.知识巩固

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和辩论,巩固学生课内知识之余,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比如在讨论学生该不该穿校服的问题上挖掘出类似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还有学生能不能有兼职工作等问题进行讨论,持之以恒,学生的口语水平就能不断得到提高。演讲和辩论应定期举行,演讲话题不限,教师也可提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Which is your favorite season, summer or winter?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money or friendship? Is it good or bad to play computer games in your free time?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大大地提高了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材料来选择或组合最佳的口语实践方法。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教授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用语言交流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亦非一日之功。为了给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教师要努力地摸索出能激发学生学习,提高听说能力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利用一切机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多途径、多方位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使所学语言技能与实际相联系,从而使学生在遇到实际情境时可用英语直接交流,达到实际运用的目的,也可从容面对初中英语最薄弱的环节――英语听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开贞.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学苑教育,2011(09).

3.苏承志.英语交际能力与策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学校地理老师个人总结

  时常飞逝,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首这一学期的工作,忙中有乐,忙中有得。本学期我主要承担八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这里我要感谢各位领导一学期来给我的帮助和关怀,感谢各位班主任老师和各位同仁给我工作上的支持和鼓励。下面,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总结这一学期我的工作情况。

  一、认认真真付出,踏踏实实工作

  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教学工作是本学期工作中的重点,因此我本学期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教学工作这一中心工作服务的。

  我作到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钻研新教材的体系、知识结构,针对学生的特点,备课时便想好每一个环节用什么方法去创设情境,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去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我本学期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制作课件,我力求每一节课的课件都能用Flash制作成动态,这样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在进行课件的思路创作和具体制作时,花费了我大量的课后时间,有时很累,但是当我在课堂上看到因为我的课件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空前高涨时,我觉得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再苦再累都值得。我的课件不但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得到了教研员和区内同行的认可。其实我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面才刚刚起步,今后我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钻研,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坚持教学策略,向课堂要质量。

  本学期我们组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课堂达成率,在这方面,我们曾经在组里讨论过,听了同行的做法,有很大启示,可以说每一节课我都在注重这个问题的研究与落实。比如:课前提问,有时以大屏幕的方式出题让学生口答,有时让学生拿出小条来答。上课时注重分层次教学和多媒体的使用,激发学生兴趣,第一节新课下课前5分钟左右都要对本节课进行复习巩固和测查。尤其是尖子学生做到课前提问,巩固练习时还要提问。在上课过程中还注意兼顾中等学生和较差的学生,有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就让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来

  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教的班级分为两种,普通班和实验班,这就给我的教学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同样备课快班学生觉得吃不饱,而普班学生又觉得吃不了,因此我发现这个问题后从开学初第一周的第二课时开始便作调整,同样的课我要备两套教案,快班学生注重知识的扩展和加深,普班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在普班,有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我就将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结成对子,尤其是在期中期末复习时,让学生好的学生对自己结对的伙伴实行监督、考核,然后我在上课时抽查。这种方法很适用,并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我所教的班级课堂达成率有所提高。但还需要继续学习与研究,因为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有时新课内容较多时,便没有时间检测课堂达成率。

  三、精心组织,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在班主任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的教学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在期末质量临测中成绩比较突出。

  我在下学期的工作中,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1、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改变知识呈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精选单元练习题,进行阶段性同步练习。

  3、多听杨老师和其他地理教师的课,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我还要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提高的原则,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新学年的到来。

  学校地理老师个人总结

  本学期教学的是八年级地理下册,共六个章节。如果按照正常教学速度计算,至少需要十七课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

  考虑到五月份的地理结业会考在即,从学期伊始,我就充分思考了教学进度、学生知识的构建、课程改革及地理会考的备考等之间的关系。制定了合理的教学与活动计划,并有序地进行教学。最后得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了教学改革与结业会考方面的一些成果。以下把教学的成果及经验归结为:

  一、 建合理的知识框架

  为应对结业会考,本学期的教学不得不快速度、少时多量的进行。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化难为易、删繁就简教学;归纳框架知识,构建链式知识教学等,使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知识要点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识记。这样,也使得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收到了意料不到效果。

  二、 以课改理念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的六个理念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再是盲目的教学教材,传授知识要点。而是要教授对学生的生活及 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知识。

  另外,在教学中还得注意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此,本学期在教授基本地理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渗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识,通过探讨学习,切实地为学生发展着想,让学生学有所用。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地理学习变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探究并获取知识的活动或方式。这样的教学即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探究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的感情,增强爱国、“爱家”意识。

  三、 会考工作落实

  在完成教学教材之后,即进入了紧张的会考备考和应考工作。复习过程中,我把中国地理作为复习重点,指导学生以强化练习作为主要手段,以提纲复习为辅,并抓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通过反复识记、理解与运用,实现对知识点的识记。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结业会考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会考及格率为60%、补考及格率为100%。

  诚然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意识不显著、会考成绩不尽人意等,这些现状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去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和毅力,今后的教学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学校地理老师个人总结   本学期我任七八年级地理课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制定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