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范文
时间:2023-04-11 17:4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第八章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三、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5、滑动摩擦力:①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③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②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油、气垫、磁悬浮)。
【第九章压强】
一、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G
⑵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P30图9.1—3中,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液体的深度: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下的距离叫做该点在液体中的深度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⑴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⑵公式:p=F/S推导公式:F=PS、S=F/p
⑶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面积S的单位:米2(m2),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
(4)应用: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篇2
【关键词】全面复习归类综合训练重点复习相互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114-02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复习课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取得好成绩。而中学思想品德复习课量大、知识点多,且理论性、灵活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选择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如何更有效的利用时间进行复习,使学生取得最佳成绩,本人认为好的方法是成功的捷径。在此,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面、线、点”的复习法作一简要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全面复习、掌握双基、夯实基础
所谓“面”,即全面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双基内容,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扬州市2010年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它明确规定了考试性质、考试形式、考试范围(涵盖初中三个年级的思品教材,共五本书。内容涉及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四个方面及一年来的时事政治。)内容比例、试卷结构、能力要求等。除时政之外,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都分布在《中考说明》的各个考点中。五册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较多,需根据中考重点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归类。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中考说明》,要熟悉每课考点的分布、内容、要求、出题类型,讲解每一个考点。讲解时既不能过于展开,又不能泛泛而谈;既要立足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即“简化知识点”。
因此,教师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双基知识和重点、难点做全面、详细的梳理、排查,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知识网络,而后进行巩固训练,夯实复习的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根据《中考说明》中的要求,让学生通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中的108个知识点有个全面且具体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如:需要理解掌握教材中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知识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哪些问题是重点?哪些问题是难点?哪些问题容易混淆等等。
其次,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①对单元知识进行整合。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一课涉及的权利多、内容杂。复习时,若只简单的把考点一划,学生既感到枯燥乏味,又不易理解。于是,我先让学生找出本单元提到的权利,并试着理出层次关系(同桌合作,一个找、一个记)。然后,带领学生一边说一边归纳出层次关系;②对各年级教材知识结合点进行整合。如:公民在婚姻家庭、文化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都分散在各个年级、各个章节的教材中,若不进行归类,学生做题时就会产生困惑。于是我让学生先找出本课中涉及到的权利和义务,试着理出层次关系,然后再回忆在什么地方还讲到权利和义务,添加进去;③初三部分内容采用专题对知识进行归类。如:国情、国策、发展战略专题。我国的国情和国策的内容较多,学生在掌握的时候容易混乱,也不容易从整体上把握,但是只要抓住一条主线,一切就会迎刃而解。这条主线就是知道我国有哪些国情,面对这些国情,国家分别制定了哪些国策战略;④对学生做题时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归类。
最后,强化训练,巩固运用。练习的面要广、量要大、题型要多;要突出重点、难点和能力培养。训练内容要精心设计和筛选,要注意层次性和灵活性。
二、连线归类,综合训练、培根固本
所谓“线”,即归类连线,也就是打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将有关的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这是搞好复习的中心环节。具体做法是:
首先,指导学生把教材中的有关“标志”、“关系”、“意义”、“表现”、“本质”、“作用”、“区别”、“关键”、“目的”、“原因”等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线。
其次,把所学知识按扬州市中考题型要求分类进行综合训练。可分为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实践探究题等题型训练。训练内容既抓住基础知识,还要突出重点、难点。起到培根固本的作用。
在题型归类训练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①教师应向学生讲清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②教师还要讲清题型变化特点,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其灵活变通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变一题为多题”,即一个问题可变化为多种题型。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可用选择、简答、理解说明、阅读分析、判断说明等多种题型来考查;“变多题为一题”,即把几个问题联系起来变成一个综合运用题。如:2010年扬州市《中考指要》中有一道辨析题“我国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不重要”。这一问题实际包含了以下四个问题:①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②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③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④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题型变化的特点以及解题思路,那些看起来望而生畏的所谓难题,也就变得简单了。
三、强化重点、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所谓“点”,即强化重点,也就是进一步突出重点、难点,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搞好复习的关键。要达到这一目的,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选准重点和难点。教师对每课中的重点难点要选准,
并在复习过程中反复强调和训练,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教材中有哪些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心中有数。
其次,对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坚决反对死记硬背。如:在分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问题时,我运用比较和列图表的方式进行逐步分析讲解,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篇3
俄国教育学家赞可夫在他的《新教学论》中提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而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中外教育名家的论述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这也和我国倡导的新课程改革精神相吻合:教育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死记硬背,片面追求分数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农村学校,大多数教师只顾埋头教书,“一言堂”、“满堂灌”而不注意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课上的越多,学生的学习效率越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低,学生的考试成绩越差,并且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现就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谈谈我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教师在教学上,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过去,初中地理是一门“非中考学科”,学校不重视它,老师不愿意认真教它,学生不愿意认真学它。人们一提到“初中地理教学”,往往就被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一提到“考试”,往往就被片面地认为“就那么回事”,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从而忽视了地理学科的自然性和人文性,忽视了地理学科的应有的地位,对高中地理教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初中地理教学应该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把学法指导提到应有的高度。
2. 初中地理学法指导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主体两方面的协调体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使主导与主体统一于教与学的活动中呢?这就需要通过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去完成。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最成功的体现就是学法指导,而学法指导的结果,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树立教法服务于学法的观念
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去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这些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了解学生,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去研究教法,使教师的“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强调教法服务于学法,并非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它要求教师用“教”的艺术去促进学生“学”的艺术,这是教师主导作用最有力的体现。
二、地理教学中几种基本学习方法的指导
1.类比法
地理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密切的联系。如:天气与气候,火山、地震、海啸,长江和黄河的治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等。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时,注意分组、结对,并且进行归类对比,就容易搞清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
2.阅读自学的基本方法
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练习,都要求学生要进行阅读自学。阅读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提示),阅读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找出难点,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阅读自学可以激发求知欲,思维积极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归纳法
地理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如:在讲述地质作用时,注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八年级教材地理下册中,以我国分区地理为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掌握学习分区地理的方法,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是气候为主,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是以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为主,从而区分它们在自然和人文上的明显差异。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学生掌握并实际应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果。
4.科学记忆法
地理概念和用语(术语)等分不清是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方法之一是采取“先强记后巩固”的记忆方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学生在记忆时,应该先把知识点强记清楚,课后有时间的时候再把内容多读几遍,这样就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
方法之二是编制记忆口诀。如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用“青川陇,宁内蒙,晋陕河南和山东”或者是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也可以用“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海洋”,学生容易记住,并且长时不忘;
方法之三是联想记忆法,即引导学生把记忆材料与其相互联系的材料结合起来。例如:我国地理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和淮河,它是我国冬季0摄氏度的分界线,也是南方河流和北方河流的分界线(水的结冰点是0摄氏度),还是我国温度带中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我国温度带按照积温划分的);秦岭和淮河,它是我国降水量800毫米分界线,也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还是我国粮食作物中水稻和小麦的种植分界线(水稻是需要大量的水)等等,这样对提高记忆十分有益;
方法之四是利用绘图,形象记忆法:例我国新疆地区的地形特征“三山夹两盆”,就可以先画个三角形,然后在这个三角形中画上三条山脉和两个盆地,并注上名称,还有我国台湾岛的位置,也可以简单的画个南北向的几何图形,赤道从它的中南部穿过,然后标出岛屿的东南西北方向的地理事物,这样不要求学生画得多好,主要是生动形象,便于记忆。
5.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小学和初中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良好学习行为习惯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即: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等。目前许多学生只重视上课和作业而忽视了其它环节,形成不预习就上课、不复习就写作业、做练习的不良习惯,结果是上课听课效果差、练习难以顺利完成,使得学习被动,成绩难以提高。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会事半功倍,只有努力培养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掌握。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法指导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