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评价范文
时间:2023-04-04 23:0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业绩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 利润管理效率率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企业中的建立,企业业绩评价日益重要。对企业的经营起着导向性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有效评价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各种各样的模型和方法被创造出来,这些评价体系大多数都能比较全面地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但对非财务指标的衡量方面不够充分。我们在选择企业业绩评价指标时,需要采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指标体系,因此,改革、丰富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建立起更加符合时展要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企业可持续性业绩评价体系便应运而生。
一、传统财务性业绩评价系统的局限性
(一)偏重财务指标的分析,缺乏对非财务指标的衡量
传统财务业绩评价体系只重视财务上的业绩评价,而不重视无形资产的评价,而恰恰是这些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已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只衡量经济效益,不衡量社会责任
人类已经意识到,实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和必由之路。
(三)缺乏对长远利益的前瞻性指标的衡量
传统财务性的业绩评价体系所存在的缺陷日益显露出来,对它的改进也即要“扬长避短”,要求积极推出一种全方位评价企业业绩,供所有信息使用者参考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可持续性业绩评价体系正是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它是基于可持续性、价值和发展而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和引导,以便形成正确的决策,共同为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而努力的管理体系。
二、可持续性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和构建
可持续性业绩评价体系注重短期与长期、结果与过程、内部与外部、局部与总体的平衡。
企业的可持续性目标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满意的投资回报率;高效的管理团队;获取足够的市场份额;建立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抓住发展机会;良好的现金流;良好的社会责任。在企业使命和企业功能定位基础上,企业可持续性目标一般按四大内容展开:盈利目标、管理效率目标;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目标;可持续性(科学发展)目标。
(一)盈利目标体系设置
盈利是企业的重要经营目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主要指标有:资产增长率、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二)管理效率目标体系设置
企业的管理效率反映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效率状况,企业的管理效率与产、供、销各个经营环节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的良好运营对此进行衡量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营业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
为了衡量众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有必要把利润总额同三项费用的比率作为一项新指标来衡量众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姑且叫作利润管理效率率,即:利润管理效率率=利润总额/三项费用。
(三)可持续性目标体系设置
企业的可持性发展目标一般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企业责任、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创新能力等。
可持续性业绩评价体系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引导企业科学发展。
三、可持续性业绩评价体系的评价规则和应用
通过四个关键方面、10项主要指标和24项关键详细指标分两个层次对企业业绩进行深入分析,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业绩,初步形成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这四个方面关系密切,联系紧密,赢利是其它三个方面的基础,其它三个方面又制约赢利。
具体指标体系如下所示。
在评价一具体企业时,须将该企业24项关键指标的详细情况和同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比较,达标者为满分,完成标准程度百分之一百以上者均为该项的满分;不达标者,其完成达标程度乘以满分即为其该项的相应分数,然后将24项关键指标得分汇总即可得到该企业的业绩情况。
为了能有效地引导企业可持续性目标的建设,在评价企业业绩时引入可持续性目标的评价,使企业的增加在可持续性目标上的投入和建设,以形成企业持续不断的核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蔡剑、张宇、李东,企业绩效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经 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廖为建主编,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谭道明[4] 谭道明主编,企业管理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5] 张蕊,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依据,当代财经,2002,4
[6] 曹丽荣,企业战略性业绩评价的新角度探讨,现代管理科 学,2007.6(下转第91页)
(上接第57 页)
[7] 张蕊,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变革,会计研究, 2001,12
[8] 张蕊,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2002
[9] 王方华,吕巍主编,企业战略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10] 吕鹏,平衡计分卡与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改进,经济 管理,2002
[11] 潘秀丽,业绩衡量标准与管理人员报酬契约,会计研究, 2002,7
[12] 孟建民,中国企业效绩评价方法研究, 财政部1999重点 会计科研课题,2001
[13] 杜胜利,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4] 周三多,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2
[摘 要]业绩评价对于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调控,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利益相关者决策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业绩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报告。其中较为关键的要素是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它们对业绩评价的结果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评价主体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业绩评价是特定主体依据企业财务活动所呈报的相关信息,将预先确定的标准与企业财务结果对比,以判断现在状况好坏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业绩是经营或管理行为的结果体现。经营业绩是由企业经营活动而带来的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变化。管理业绩针对企业管理活动所呈现的结果进行评价,它反映了企业人员努力程度所带来的结果,由于可控与不可控因素较难区分,业绩呈现的滞后性,评价侧重于可控因素范围内的努力表现。业绩评价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调控。政府部门对企业业绩的评价,一方面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综合考核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水平,了解各行业企业竞争状况、资源配置、盈利水平,为制定经济政策,改善企业理财环境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还要评价企业交纳的税金、提供的就业机会,给予员工的社会福利保障、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内容,借以强化对企业监督,更好地约束和激励企业行为。2.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业绩评价是对企业的基础管理、资本运营、债务状况、财务风险、经营能力、创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通过对经营者的评价,可以全面正确地评定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为企业所有者考核、奖惩、解雇、聘任经营者提供客观依据,有利于职业经理人的优胜劣汰。通过业绩评价,可以全面系统剖析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的相关因素,寻找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全方位提高企业竞争实力。3. 提高利益相关者决策水平。投资者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以此制定投资决策,还要对企业经营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企业价值贡献程度进行评价,以决定奖惩力度。通过对企业信用状况、风险程度、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债权人才能作出相应信贷决策,供应商方能制定适宜的信用政策。客户则关心企业履行义务能力及自身权利保障程度分析,政府部门则要从行政管理和社会公众利益代表的角度对企业进行评价。
一个完整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报告。其中较为关键的要素是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供应商、客户、政府部门等。企业业绩评价主体的变化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西方企业业绩评价的历史,经历了一元评价主体到二元评价主体再到多元评价主体变迁的过程。为投资者与债权人利益的业绩评价传统模式,正让位于为利益相关者的业绩评价崭新模式。考察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政府部门是企业业绩评价主要主体,从评价范围的界定,评价指标的确定、指标权重的分配、评价方法的选择,全由政府相关部门一手操办。这种具有鲜明行政管理特色的业绩评价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业绩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健康发展。当务之急,应从“政府至上”的业绩评价模式,转变为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占据主导地位的业绩评价模式,建构与多元评价主体相适应的业绩评价体系,以期对企业理财行为进行切实有效的引导与规范,促使企业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是评价主体根据评价目标对评价客体相关方面进行的衡量。从业绩评价的角度考察,财务指标是从财务数据的角度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及其努力程度,它是一种结果的体现,更多属于滞后性指标,非财务指标是从经营属性来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及其努力程度,大多属于先导或过程指标。当前企业短期思想盛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社会责任观念缺失,市场乱象丛生。这与现时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大的关系,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评价范围狭窄,财务指标数量众多,非财务指标无足轻重,造成企业业绩评价的片面性,不利于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必须拓展业绩评价指标、增加非财务指标,拓宽业绩评价范围。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反映关键成功因素,具有完整性和可操作,易于理解沟通,符合权变管理原则,以此建立逻辑严密、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不断关注产品质量, 产品创新, 职工培训, 市场开拓,环境保护,公益事业。进而为演进到评价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奠定基础。评价方法是业绩评价的具体手段。传统业绩评价方法主要有沃尔评分法,杜邦分析法等,其共同点都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这些数据较易获得和较为规范,有利于业绩评价的顺利进行。但是它们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是财务报表信息资料失真导致业绩评价不实,二是忽略企业外部市场竞争地位的考量,三是日常经营与战略管理严重脱节。现代业绩评价方法主要有卓越绩效模式,绩效金字塔,平衡计分卡,绩效多棱镜等。这些评价方法扩大了非财务指标的数量,拓宽评价的范围,但也带来许多的问题,诸如缺乏核心指标,资料信息难以获得,运行成本庞大,操作复杂成效不显著等。由此可见,业绩评价方法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个业绩评价方法都有优势也存在着局限性,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适合所有企业的评价方法,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绩效评价方法,使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更加完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更加协调,更好地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协调相关者利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篇3
关键词:业绩评价 EVA BSC
业绩评价机制是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指挥棒和监督器,业绩评价指标不仅体现了企业的战略计划,而且作为评价组织目标的实现情况、经理人员的业绩考评及薪酬的重要依据(王斌,2008)。
一、西方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
西方国家的业绩评价大体上经历了成本模式、财务模式、平衡模式等三种模式(温素彬,2006)以及六个阶段,详见表1。各种业绩评价方法在产生时间上虽然有先有后,却是交叉并存,互相影响,在继承中演进,不同发展阶段的年代划分也并非径渭分明、非此即彼的。
1、成本控制业绩评价阶段
19世纪初出现的成本评价体现了以盈利为目的管理思想,这一阶段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就是成本控制,标志是哈瑞(HarrelL,1911)设计的标准成本制度,其主要功能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2、财务会计业绩评价阶段
20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Alexander Wole,1928)首次提出了多项财务评价指标,奠定了综合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的基础。此外,唐纳德森・布朗(Donaldson Brown,1960)建立的杜邦财务分析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企业财务业绩评价系统研究的深化,建立了以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使财务业绩评价更加科学完善。加里・阿什沃思(Gary Ashworth,1999)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建立以每股收益(EPS)及每股收益增加值等为核心的财务指标。(如表1)
3、经济价值基础业绩评价阶段
20世纪90年代,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m & Stewart Co.,1990)对剩余收益评价进行改造并提出经济增加值(EVA)。通过EVA指标来评价企业业绩,衡量的是企业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Jeffrey(1997)提出用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fined Economic Value Added,REVA)来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虽然EVA与其他财务指标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它仍然不能评价企业财务资本以外的其他资本,它无法解决企业中所需评价的所有方面。齐默尔曼(Zimmerman,1999)曾指出EVA业绩评价系统“只解决了三分之二的问题”。
4、引入非财务指标的战略综合评价阶段
随着单纯的财务评价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卡普兰和诺顿(Kapland and Norton,1992)的平衡计分卡(BSC)首次将平衡的思想引入业绩评价。BSC将影响企业运营的因素划分为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并针对这四个维度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为企业的平衡管理和战略实现服务。BSC丰富了企业业绩综合评价的内涵,完善了企业综合业绩评价方法,使企业业绩综合评价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企业绩效评价的非财务指标体系出现一系列的创新:凯文・克罗斯和理查德・林奇(Kelvin Cross and Richard Lynch,1990)提出的业绩金字塔模型;霍尔(Robert Hill,1991)的“四尺度”论等。
5、引入相关利益者的可持续发展评价阶段
进入21世纪后,企业是所有相关利益者缔结的一组契约这种思想逐步被大众接受。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各相关利益者的满意度被纳入评价范围。安迪・尼利(Andy Neely,2002)针对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都过分强调股东利益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业绩测量和管理框架――业绩三棱镜(Performance Prism)。与BSC相比,业绩三棱镜从只关心一个或两个利益相关主体的观念中转变过来,逐步关心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主体,在从利益相关主体那里得到贡献的同时,还关注利益相关主体的满意。埃尔金顿(Elkington,1998)年提出了“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的概念,认为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满足经济繁荣、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三方面的平衡发展,为社会创造持续发展的价值。
6、基于预期的绩效评价阶段
另一重要的评价体系为汤姆・科普兰和亚伦・多戈夫(Tom Copeland and Aaron Dolgoff,2005)提出的基于预期的绩效管理(EBM),其基本思想是认为绩效评价方法应该与公司所有者创造的财富具有最强的关联性,若想通过提高股票价格来为股东创造财富,则公司的实际表现必须超越预期。因此EBM考虑实际绩效和预期绩效的对比关系,解释股票价格的原因,评价公司是否为股东创造了财富。这是一种能将绩效评价、管理决策及激励机制的设计与股东总回报(TRS)直接联系起来的管理工具。
二、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理论的发展
1、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业绩评价阶段
杜胜利(1998)认为,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评价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应着眼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应将投资报酬率作为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主要指标,并在企业中引入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李常青(1999)认为会计利润考核的是企业经营职责,而企业财务职责的评价应使用现金流量考核。张友棠(1999)提出了将企业获取现金净流量的能力这一指标引入到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
2、进入21世纪后,经济附加值(EVA)这一以企业价值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指标被广泛讨论
张先治(1997)从我国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探讨了EVA引入我国带来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新思路。早期关于EVA的研究大部分都局限于理论介绍和分析,主要目标是为了探寻EVA作为评价、激励机制的适用性,为构建适合我国特征的业绩评价与相关激励制度提供参考(谷棋,于东智,2000)。随后,关于EVA指标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大量涌现。王化成等(2004)的研究显示EVA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优于传统收益指标。而余海宗和师芙琴(2007)以我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基于EVA的公司绩效与公司股价呈现显著的正相关,EVA指标能够合理的评价公司绩效。
3、近年来大量学者强调将EVA、BSC以及其他绩效评价方法整合
丁宇澄(2004)构建了与BSC和EVA相结合的绩效股票期权的模式。周仁俊等(2005)认为EVA是与公司治理中“股东至上”模式相吻合的业绩评价指标,BSC是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共同治理”模式相适应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刘运国等(2007)利用案例研究的研究方法设计了集团内公司层面的BSC与EVA结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许晖等(2009)将国际化理论和财务理论进行了交叉和融合,构建了基于国际化组织结构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使原本解释力度不强的BSC很好地融进复杂结构的国际化企业中,这对于国际化理论和财务理论都是很好的补充。文东华等(2009)的实证研究证实了BSC思想的正确性,并认为企业在对下属部门进行业绩考核时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业绩,否则可能做出错误评价。
4、我国学者还做了大量对于非财务指标的引入业绩评价的研究,黄辉(2001)结合BSC和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从企业经营过程、对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对智力资本投入的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四个方面考察非财务业绩
温素彬、薛恒新(2005)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建立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张川(2008)利用实证研究得出非财务指标具有价值相关性,对于企业未来的财务业绩有预测作用的结论。温素彬(2009)利用绩效三棱镜的应用案例说明,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占据主导地位是绩效评价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的业绩评价理论经历了单纯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阶段,并扩展到EVA、BSC等领域,非财务指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我国业绩评价理论将朝着系统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三、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实践模式
在我国绩效评价实践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计划经济时代时期,国有企业考核方法以实物量考核为核心,主要考核企业的产品产量和规格质量以及节约降耗与安全生产情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改革开放后,市场化程度高,这一时期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主要采取综合考核指标体系;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体系开始盛行;21世纪初至今,随着大量国外业绩评价思想的引入,EVA的经济价值基础思想及BSC的平衡思想均被逐步应用于实践。
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近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在这个时期,业绩评价主要以年度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为主的财务会计指标为核心。2006年颁布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开始鼓励中央企业尝试使用EVA以及BSC等创新的评价指标。2009年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经济增加值(EVA)被硬性规定运用于中央企业业绩评价指标,EVA占到整个评价体系评分标准的40%,作为中央企业2010年年度业绩评价标准首次在中央企业中被使用。
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这种变化正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利用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可以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正是我国GDP增长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增长转变的体现。
四、企业业绩评价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在构建适用于我国企业的绩效评价时,制度背景的差异是业绩评价方法体系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对于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应建立动态的业绩评价体系。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发现我国关于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而且大多集中在论述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会优于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业绩评价系统。但是对于非财务指标是否真正具有信息含量,综合业绩指标的使用是会真的会给企业带来业绩增长,指标的采用程度是否会受到企业权变特征的影响等问题,却很少有实证研究进行分析。随着集团化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集团的业绩评价也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因此,未来结合我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营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等发展的政策制度要求,以及外部环境、行业背景等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Kaplan R.S.&Norton D.P,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 that drive performance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
篇4
关键词:业绩评价;经济附加值
企业业绩评价是任何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核心问题。在我国,研究企业业绩评价不仅对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的运作效率,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优化企业管理也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投资者对企业的价值评价。价值在本质上是依据历史和当前的表现来预见未来,而我国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多年来一直是以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计算的当前净利润指标为主的体系。
一、这种评价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1.以净利润作为评价指标的核心。首先,净利润为核心的经营标杆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其次,目前的盈利数据存在某种程度的失真和扭曲:在应计制会计下,由于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财务报表的编制具有相当的弹性,使得会计收益存在某种程度的失真,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2.没有充分利用现金流量信息。我国对现金流量的认识和研究起步较晚,在业绩评价中,由于习惯于盈利数据,现金流量指标往往被忽视。在大量使用盈利指标的同时而忽视了现金流量容易导致“质量低劣”的、缺乏现金流入的会计利润。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首先转变评价观念,引导经营理念上的“现金导向”。其次,大力提倡“经营性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指标。最后,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方法。
3.忽略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按照现行会计准则,会计收益的计算未考虑所有资本的成本(利息费用),仅仅解释了债务资本的成本,然而却忽略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补偿,它使得资本的使用者――企业经营者形成"免费资本"的幻觉。还容易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
二、引入经济附加值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经济附加值(EVA)的计算公式为:
EVA=资产获得的实际收益-单位资产的使用成本× 期初使用的资产净值
EVA考虑了资本成本,不鼓励以牺牲长期业绩的代价来夸大短期效果,而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鼓励企业的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因此应用该指标能够鼓励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
对经营者业绩评价。本部分对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共同作用上提出意见。提出持股,股权激励等长期报酬计划在我国的应用遇到的障碍有:1.公司不得持有本公司股票的问题;2.股票流通的法律限制;3.税法的缺陷;4.会计准则及信息披露的缺陷:我国在会计制度建设方面还比较滞后,还没有制定股票期权会计制度或相应的准则,公司难以对此类业务进行较为恰当的会计处理;5.股票市场的弱有效性:我国股票市场尚处于弱有效性阶段股票价格不能或基本不能反映公司的内在投资价值,它与公司经营业绩或发展前景缺乏相关度,包含更多的是投机性因素。
由于排除这些障碍的时滞性,笔者借鉴江铃公司的经验,对暂不具备实施股权激励条件下,通过风险抵押金等方法使公司短期及长期利益挂钩,提出当前的解决建议。
对企业内部的业绩评价。笔者提倡企业应当借鉴“平衡积分卡”体系的战略经营理念和综合全面的评价观念,认识到公司战略是以为客户服务为核心的,而公司现行的以财务数据为主的评估系统不符合公司的战略要求,从客户、经营和人力资源成长三方面对企业内部的评价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以客户服务为中心
1.应制订客户满意度的评估标准。公司将开始通过从客户那里直接收集数据以更直接地评估客户保有率、市场份额、客户眼里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等来评价自己的经营业绩。
2.与客户的关系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影响客户的保持和获得,保持和获得又会直接影响到财务效益,在目前大力提倡“诚信”的环境下,应当在评价体系中加入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指标。
3.要强调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
4.时间问题。必须争取缩短满足客户的需要的时间,对客户的要求做出快速,可靠的反应是获得并保持有价值客户的关键。
四、经营和创新过程
传统的业绩评价制度集中于控制和改善现存职能中心和部门的作用,停留于改善单个部门业绩上,仅靠改善这些指标,只能有助于企业生存,而不能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应当从满足投资者与顾客需要的经营战略出发,制定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经营目标评价手段。在这中间,创新指标必不可少。
1.在创新方面的业绩评价。首先,企业要探询客户显露出来的和潜在的需要。其次,在研究开发到产品投放到市场的时间与新产品可能产生的利润建立联系即使用“损益平衡时间”。
2.在经营方面的业绩评价。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把企业引到质量上来,把顾客放到首位,使员工参与质量管理,通过持续改进,提高质量,树立质量服务理念,营造质量文化,在不断的质量改进中实施企业的质量概念。在这里质量成本是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五、学习和成长方面(员工能力)
在评价职工的能力和成长方面不能只看见现有的状态,要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对职工进行培养,使其素质不断提高,鼓舞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参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1.有必要考察职工的满意度。使职工满意是提高生产率,灵敏度、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的前提条件。
2.考察雇员的稳定性。雇员的稳定性是以保持公司员工长期被聘用为目标,雇员的辞职反映了企业在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尤其是那些长期在企业工作,掌握企业经营过程的职员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及时了解客户的需要,给企业带来价值。
3.职员的生产率。第一,要对职工进行再培训;第二,要建立高效率的信息系统。
4.对中下管理层使用激励计划同样推动了非财务指标的应用。
我国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远不止上述这些,在这里笔者就其中的一部分提出意见,而要使评价体系真正完善有效,需要通过我们对国外科学的业绩评价理论的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
篇5
关键词:因子分析;绩效改进;业绩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176-02
0 前言
农业上市公司是我国农业企业中的龙头,其能否健康发展,不仅是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事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真实经营能力的综合评价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方面的研究,不少学者已做了有益尝试。毕克龙等采用截面分析方法研究了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芮世春等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曲建华等运用仅有产出的DEA模型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了评价;徐学高等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功效系数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了分析。上述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实践性,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本文拟采用因子分析,从投资者的角度来实证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1 方法、数据
(1)因子模型。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根据因子模型定义因子的得分矩阵形式为:F=AX+ε。其中x为样本数据,F为公共因子,ε为特殊因子,A为因子载荷矩阵。
(2)样本和变量指标的选取。
本文“农业上市公司”是指中国证监会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界定的农林牧渔的A股上市公司。剔除ST板块和小部分数据不全的公司,选择31家农业样本上市公司在2006年的年末财务数据进行业绩的实证分析。由于指标的性质和量钢的不同,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因子分析采用了spss13.0。
本文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选取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净资产,每股公积金9个指标。
2 因子分析结果
2.1 KMO 和 Bartlett's 检验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作为一种降维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多维度的对农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价,而且能够有效的弥补指标测度法和计量检验法的不足。对原始指标处理后,然后构造因子模型,对公共因子进行估计并分析。其中Bartlett检验值为227.165,P(sig.=0.000)
2.2 求因子模型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为了首先得到样本在各个层面的平均得分,我们对所有的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按照累计贡献率大于0.80的原则,进行因子的选取,见表1:
从表2可以看出:(1)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综合得分与综合盈利能力有较高的关联度。2006年农业类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综合得分排前10名的,其综合盈利能力基本上排在了前10名。因为综合盈利能力在综合业绩评价中的权重高达46.078%,是综合业绩评价的主要方面。因此农业上市公司要提高其综合业绩排名,必须提高其综合盈利能力。(2)农业上市公司片面强调单项能力,影响其整体真实经营业绩。从排名靠后的企业看,它们中有些单项能力排名还很靠前,但由于其它几项能力排名靠后,从而影响了其综合得分。例如,荣华实业和武昌鱼的盈利能力在整个农业上市公司中排第6和第13位,但其综合排名却居第25和31位.因此,企业整体能力提高是建立在各单项能力提高基础之上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可以片面地追求单项能力。(3)上市公司的业绩分化明显。对2006年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模型,较好的排除了客观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业绩主要是反映企业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们对综合业绩的评价可以看出,业绩评价综合得分最高是伊利股份(1.568),与业绩综合得分最低的是武昌鱼(-0.708)两者差距明显。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3.1 分析结论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实证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分析表明:(1)农业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不乐观。(2)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综合得分与综合盈利能力有较高的关联度。(3) 农业上市公司片面强调单项能力,影响其整体真实经营业绩。
3.2 政策建议
通过对农业上市公司综合经营业绩的实证分析,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的业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综合盈利能力仍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盈利能力是经营者和管理者提高公司经营业绩主要的方向,但同时不能忽略了其他的单项能力的提高,加强对公司整体实力的考核是不容忽视的。
(2)明确绩效变动的方向。经理人员在决定绩效的突破口时,需考虑绩效改进的空间,并同时考虑企业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
(3)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对综合绩效的权重较大,可以以此作为关键指标对集团下属的部门经理进行考
核。
参考文献
[1]芮世春.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6,(10).
[2]曲建华,崔岩,应纪来.农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DEA评价[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
篇6
【关键词】中央企业 业绩评价 经济增加值
2009年12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办法》(第22号令),在新的业绩考核办法中,“经济增加值(EVA)”这一考核指标取代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与“利润总额”一起成为国资委对央企负责人进行考核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这意味着中央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目标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意义上的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盈利水平的“做大”方式演变为提升发展质量,尤其是要提升主业竞争能力、增加股东价值的“做强”方式,中央企业已然进入了以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指标为核心的价值管理阶段。
一、经济增加值方法综述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 EVA)于1982年由约耳·斯特恩(Joel stern)和G.贝内特·斯图尔特三世(G.Bennett StewartⅢ)所领导的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咨询团队商业化开发而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它已经扩展成一个集业绩评价、资本预算、财务决策、经理人员激励及价值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财务管理体系,因为其看待公司真实盈利性的创新性方式,这一财务指标类似于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利润,很快就被企业界所接受。与传统的利润指标,如净利润、息税前利润(EBIT)和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不同,EVA考察公司的“剩余盈利”,即扣除债权资本的直接成本和权益资本的间接成本之后的净值。经济增加值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近乎相同,因此成为了现今衡量公司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2]。
国际许多知名的大企业都已经使用经济增加值理论来指导为股东进行经济价值创造,不但在公司层面的广泛运用,而且还延用到企业内部考核中,这些公司将管理者在公司运营部门内创造经济增加值正值的能力(或缺乏这种能力)作为构建薪酬奖励方案的基础。对于部门营业利润总的来说超出相关资本成本的管理者,会给予正向的报酬激励,而如果某部门的利润长期达不到总的资本成本,将会给予负向的报酬激励。由于EVA既考虑了债权资本成本、又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能够激励管理者就像股东一样来进行公司投资决策。
过去二十多年里,国外公司通过应用经济增加值这一管理工具,发现它在指导企业目标设定、战略评估、财务计划及核算、资源分配、薪酬设计、兼并收购、价值提升等方面,具有其他管理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经济增加值方法的特征
经济增加值其历史根源可被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剩余收益”这一概念,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除非该公司的收入已经补偿了企业运作所产生的经常性生产和营业费用,以及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提供了正常的回报,否则公司没有真正盈利。经济增加值理论基本上依赖于如下两个原则性的假设:一是公司只有所获得的资本回报超过资本的机会成本时才是真正盈利的;二是只有当公司的管理者为其股东所做投资决策的净现值(NPV)为正值时才会创造财富,这里的资本包括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其核心理念是:投入资本所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从其本质上看,包含计量系统、激励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三方面。经济增加值的恰当执行,将使企业业绩的核算摆脱现有会计准则的固有缺陷,使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
经济增加值的主要特征反应在:一是在核算上考虑了资本成本在内的各项成本要素,这是它与传统净利润、资产收益率、现金流等评价指标的本质区别,只有考虑了资本成本的业绩指标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二是减少了会计准则导致的信息失真的影响,因而能够更全面和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助于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正确评价。三是注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反映绝对数额越大越好的指标[1]。
三、经济增加值在我国中央企业的应用现状
中央企业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力量,为了在与经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不可避免地通过规模扩张、产业集中等方式来取得全球相关产业中的领导性地位,由此才能获得全球市场的定价权、规则制定权与资源垄断地位,这就给央企的规模和增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同时提出规模与价值共同增长的战略,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增长速度中的瓶颈、经营中的风险、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本问题。
在2010年前,中央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主要考核企业的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两类指标在单独使用时都存在一些弊端,由于目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经理人员薪酬与业绩评价指标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中央企业在单纯追求规模与增长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盲目多元化带来的经营风险、不受资本成本约束带来的资产质量下降、低研发投入带来的核心竞争力削弱以及资本运作受制于融资平台搭建缺乏规模和效率等。“扣除所有资本成本才真正创造了股东财富”这一理念对促进企业经营者和员工重视资金的使用成本并提高利用效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采用严格计算并全面贯彻的经济增加值的考核体系,有助于企业实施规模与价值共同增长的战略,是希望中央企业从根本上解决增长速度中的瓶颈、经营中的风险、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本问题,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能显著提高企业竞争的能力。
这次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的经济增加值考核,表面上看不过是替换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微调了指标计分标准,而从理论层面上看,其核心是引入了价值的概念。从实际操作层面其核算方法又远较国际流行的经济增加值应用模式简单易行。但从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看,这次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的引入是对国有企业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模式、从运行机制到经营者切身利益以及国企产权委托关系的深刻变革,甚至可以说是一场企业管理的革命[3]。
经济增加值不是单纯的对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它体现了企业股东(出资人)所追求的、超过其初始投入的经营剩余或股东价值。价值指标和概念的引入,带给企业管理一个不同寻常的导向效果,那就是:通过经济增加值作为一个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剔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因素,促使企业经营者自觉地关注、重视并强化主营业务;企业在技术、产品、与战略性资源开发与商业模式创新为目的的研究性支出不再作为当期费用而冲减利润,而被资本化;同时扣减债务资本成本和股东权益资本的成本,从资产质量。经营效率的角度管理资本支出、节约资本的使用,自觉提高企业投资门槛。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引入来看,新的考核办法办法确立了价值理念。价值管理在中央企业的核心地位,在以上三个方向的导向作用上,将对中央企业的战略、经营与投资产生深远的和实质性的影响,充分反映出国民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战略导向。
四、中央企业经济增加值的定义和计算方式
经济增加值定义: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为了推进经济增加值的实施,国资委同时实施了鼓励和限制并行的四个政策:研发费用视同企业的利润、符合主业要求的在建工程从资本成本中扣除、对于企业一些战略性风险投资按照一定比例视同企业利润、限制性政策就是对于非经常性的收益要减半计算,其中,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包括:变卖主业优质资产收益;主业优质资产以外的非流动资产转让收益;其他非经常性收益,即与主业发展无关的资产置换收益、与经常活动无关的补贴收入等。此外,办法还对资本成本率作了详尽的规定,其中:中央企业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资本成本率定为4.1%,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资本成本率一旦确定后,三年保持不变。
五、经济增加值方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相比传统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如绝对数形式的净利润、边际利润和以相对数形式的投资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评价指标,经济增加值方法的积极意义包括:一是经济增加值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先进管理理念,有利于促进企业致力于为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二是经济增加值的业绩评价方法可以避免会计利润存在的局限性,有利于消除或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机会,三是比较全面地考虑了企业的资本成本,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但经济增加值方法目前仍处于尝试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增加值是在利润的基础上计算的,基本属于财务指标,未能充分反映产品、员工、客户、创新等非财务信息,二是经济增加值是一种经营业绩指标,未能融合外部市场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用于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绩效评价,三是经济增加值方法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缺陷,需要结合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作出合理、有效的改进,四是经济增加值对于长期现金流量缺乏考虑,且计算经济增加值需要预测资本成本并取得相关参数,有一定难度。
综上所诉,经济增加值已成为衡量公司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与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相比,经济增加值全面考虑了企业所占用资本的成本,包括权益资本成本与债权资本成本。按照经济增加值理论,即使一家公司的会计利润为正值,它也可能是一家破坏财富和企业价值、虚盈实亏的公司。因为会计利润为正值仅仅代表了一家公司所获得的资本回报大于负债资本的成本,这一会计利润还有可能不足以补偿权益资本成本。只有为其所占用的所有资本(包括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提供了正常回报公司,才算得上是真正创造财富和价值的公司。由此可见,经济增加值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近乎相同,与价值创造这一现代企业的根本目标紧密呼应,与价值管理这一企业管理的大趋势相互支撑。这也正是经济增加值迅速流行起来并很快被实务界所接受、被学术界所关注的相本原因。尽管经济增加值得到了很多赞誉,“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概念也值得借鉴,但其引入到中国的时间尚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经济增加值一个指标并不能解决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问题,只有合理地去选择发展战略、风险控制、构建和谐企业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指标与经济增加值配合使用,才能更好地引导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岩贵.挖掘企业真实利润的新方法[M].EVA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09):3-5.
[2]詹姆斯.L.格兰特.经济增加值基础(第二版)[J].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05(03):1-6.
篇7
关键词:业绩评价 财务信息 非财务信息 综合财务指标
一、引言
企业业绩评价是指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增长能力等各项指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财务分析数据资料,做出科学的决策,把握正确的企业发展方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从19世纪初至今一直在进行一次次重大的变革。
二、关于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综述
(一)以财务信息为主的业绩评价体系
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公司在19世纪60年代推出了杜邦分析体系。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将若干个用以评价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的比率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这一方法将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层层分解,逐渐深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系统,直观、明了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但是随着经营管理者对财务信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该体系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忽视了对现金流量的分析,财务分析结果的可信度降低;未能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不能进行风险预警;没有包含资产成本这一重要因素,这不利于企业的全面管理。
2.经济增加值
EVA即经济增加值,简单的说就是一定时期的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不扣除利息费用)与投入资产的资金成本差额。EVA不仅对债务资本计算成本,而且对权益资本也计算成本,具有可操作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它是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于上个世纪末推出的一种新型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它已经扩展成一个集业绩评价、财务决策、资本预算、价值评估、薪酬体系、管理激励等功能于一体的财务管理系统,是当今世界流行的管理工具之一,被美国《财富》杂志称为“现代公司管理的一场革命”。
虽然EVA有很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注重财务数据,忽视非财务数据,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应用过程非常复杂,项目调整具有随意性,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EVA是一个绝对数指标,它只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不便于用于不同规模的部门之间业绩的比较。
(二)以非财务信息为主的业绩评价体系
1.德鲁克以改革为核心的观点
根据德鲁克的观点,评价一个企业改革的出发点不能仅从其自身业绩出发,而应仔细评估其所处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改革,以及企业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业绩评价系统必须首先突出其管理部门的思想意识,通过设计一系列特定性的问题,提醒雇员注意针对需要重视的方面,再提供一个内在的组织机构,使雇员能够重视并发现这些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德鲁克的观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型,但他对竞争与改革的理解为非财务指标进入业绩评价系统提供了基础。
2.霍尔的“四尺度”论
罗伯特·霍尔认为,评价企业的业绩需要以四个尺度为标准,即质量、作业时间、资源利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霍尔把这些非财务指标导入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并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对上述四个尺度的改进,减少竞争风险。他同时承认,要求企业做出全方位的改变是困难的,企业通常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取得四个方面的逐渐改进。但霍尔的“四尺度”论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没有提出更具体的建议,这也是其缺陷所在。
(三)综合指标业绩评价方法综述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业绩评价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战略的要求,也必须符合并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此时,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就须从企业内部的生产问题转移到内外结合的战略管理角度上来。
1.企业国有资本金评价
1999年财政部会同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推出了一套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它运用了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从企业的赢利能力、资本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进行评价。
总体上看,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是一套指标设计合理、评价方法科学、组织体系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业绩评价体系。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非财务指标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定量指标部分在指标设计上涉及现金流量的指标很少,实际上,现金流量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克罗斯和林奇的等级制度
凯文·克罗斯(Kelvin Cross)和理查德·林奇(Richard Lynch)提出了一个把企业总体战略与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业绩评价系统。为了强调总体战略业绩指标的重要联系,他们列出了一个业绩金字塔。在业绩金字塔中,公司总体战略位于最高层,由此产生企业的具体战略目标,并向企业组织逐级传递,直到最基层的作业中心,揭示了战略目标自上而下和经营指标自下而上逐级重复运动的等级制度。这个逐级的循环过程揭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正确评价企业业绩做出了深远的重要贡献。
业绩金字塔的主要缺点是在确认企业学习的重要性上是失败的。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企业学习能力的正确评价尤为重要,因此,虽然这个模型在理论上比较成型,但实际工作中采用率较低。
3.平衡计分卡
20世纪90年代,为了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会计为主的绩效衡量模式,以使组织的“策略”转变为“行动”,1992年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Robert S. Kaplan和诺顿研究院的执行长David p. Norton在总结了12家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工具——BSC(Balanced scorecard)即平衡计分卡。
BSC以企业的战略为导向,将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分为财务、顾客、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企业学习和成长四方面。BSC作为一种新型的业绩评价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战术性的或者操作性的评价系统,而且还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业绩评价与财务目标相结合;建立了以因果关系为纽带的战略实施系统;实现了战略目标的战术转换;实现了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然而,BSC中指标覆盖面较大,指标计算繁琐;BSC是一种主观评价方法,尤其是在权重和业绩标准的选择上;此外,BSC没有对股东、员工、客户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予以足够的重视。尽管BSC有不足之处,但仍不失为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系统的一大革新。
三、结论
每种业绩评价方法均有一定的缺陷,最后选择哪一种评价方法,是委托人和人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选择或制订一个正确、合理的业绩评价方法对人(董事和经理)的业绩进行评价,是企业激励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盈盈,孙宗国.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比较[J].现代商业,2008(29)
[2] 卫建国,陈烘.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选定的理论思考[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3)
[3] 李昉. 现代企业业绩评价方法评述[J].江汉论坛,2005(8)
篇8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 业绩评价指标 央企
经济增加值(简称EVA),是近几年来较为引人注目和逐步推广使用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2006年12月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鼓励中央企业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经营业绩考核,同时对比上一年有改善和提高的企业将给予奖励。2010年2月国资委宣布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业绩考核。
目前,国资委对央企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时通常包括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二类,在基本指标中具体包含利润总额和EVA指标,其中利润总额占据30%,而EVA占据40%。这意味着,EVA对央企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利润。EVA作为央企第三轮考核的核心指标变化,反映了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考核从重表面到重内在、从重短期效益到重长期效益的一次重大转变。这对中央企业运营质量和价值评估理念,以及企业的战略规划、集团管控、集团内部运行和管理架构的导向调整都将带来不同程度的转变。因此,在“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更多地关注EVA,准确地理解、掌握EVA,以便更好地运用EVA管理思想促进企业的发展,更好地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企业价值。
一、EVA的思想渊源与概念
EVA(Econonf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又称经济附加值,或经济利润。从理论上讲,EVA源于早期所开发出来的剩余收益思想,它是一种把财务指标和价值基础结合起来的评价方法。其本质是剩余收入的计量。传统的会计利润是假定权益资本的使用费用为零,它没有核算计入创造利润而使用的全部权益资本的成本。EVA衡量的是扣除负债和权益资金成本后的现金流,是经过调整后的剩余收益,是扣除了股权和和债权等全部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剩余企业收入。它不仅考虑利润,也考虑到了资本成本。
EVA考核的核心是从股东角度为出发点,它强调资本投入也有其成本。根据这一评价体系,并非收入、利润越高的企业就是越好的企业,还要看它真正的价值创造能力。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资本成本时才有意义。 EVA与传统利润指标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考虑企业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通过扩大资金成本范围来改变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要求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对资金的使用挣真重态度和对投资回报给予高度重视,促使企业关注长期的价值创造,促进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EVA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减去债务和权益资本成本,是扣除所有投资资本成本后的剩余收益:
EVA=税后净经营利润一资本成本=税后净经营利润一资本投入额x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核算=NOPAT-TC×KWACC
其中,KWACC=债务资本一(债务资本+权益资本)×债务资本成本×(1一所得税率)+权益资本~(债务资本+权益资本)×权益资本成本率
二、央企引入EVA进行业绩评价的必要性及原因
此前,国内学者、机构对业绩评价指标及体系均作过许多研究。如税后净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均因是以会计报表信息为基础进行的评价而被认为没有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2002年以来国有企业实行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也曾试图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财务效益等经营成果进行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但由于其也是一个以财务评价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体系,不可避免地保留国有资本管理者对国有资本管理的痕迹,也被认为存在很大不足。总的来说,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及体系主要有以下三大缺陷。
第一,权益资本成本观念淡薄。虽然权益资本成本的概念在央企中已深入人心,但还存在部分国企对权益资本成本观念淡薄的现象,且目前以利润为导向的考核指标在这方面也是盲区,因此经营者业绩考核可以说是不全面的。
第二,评价指标的局限性。通常企业将净利润作为业绩评价的基本指标,现行的财务会计只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未揭示权益资本成本的机会成本,使得对外报告的净利润实际包括两部分:权益资本成本和真实利润。将净利润作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会使企业业绩产生偏差,容易导致企业操作利润。使得会计收益存在某种程度的“失真”,直接误导投资者,损害投资者利益。
第三,评价体系缺乏多方面的结合性。传统的核心财务指标不利于保证企业组织架构的激励性和有效性,无益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实现,助长了一些管理人员损害企业价值的行为。传统的评价体系无法与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相结合,无法将股东利益与经营者业绩紧密联系一起,无法使资本管理与资产管理得以实现。
正因为已有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已经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必须寻求一种新的评价指标来衡量管理层的经营业绩,满足投资者的监管需要。EVA正是从股东利益出发,它反映的既是一个对企业业绩表现的测量器,又是一个能将股东利益与企业业绩表现相结合的度量器。作为一套全新的管理工具、一种新的价值管理理念,企业业绩评价中引入EVA指标显然具有必要性,特别是中央企业有必要引入EVA。其优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树立重视资本成本的观念。EVA计算中,既考虑债务资本成本又考虑股权资本成本,这一特性对正确衡量中央企业的经营业绩、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作用。EVA改变了管理者对权益资本的漠视态度,要重视权益资本,达到企业最优资源配置和资产运作。中央企业作为出资人,意在引导、关注价值创造,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引入EVA考核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
第二,调整还原企业真实的状况。会计核算中,财务会计以其特定的公认原则反映着企业的经营成果,由于会计准则的约束使会计利润与反映企业创造财富真实情况的经济利润会产生偏差,这就需要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甚至有时还需要对现行会计原则作出人为调整。以致会计信息难以反映真实企业的经营隋况。EVA则通过一系列项目的调整、还原,达到更真实、客观地反映央企的真正经营业绩。
第三,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经营者其报酬来源于股东价值的增值,EVA系统能促进作为人的管理者和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的效用趋于一致,使经营权和所有权二者关系进一步合理协调,从而减少成本。
第四,将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相联系。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中央企业与国际同行业先进企业相比,一方面整体价值创造能力不强,另一方面部分中央企业还存在较强的规模扩张、
单纯做大的冲动。EVA指标的设计着眼于企业长期战略发展,应用EVA能够鼓励经营者作出有利于长期战略发展的投资决策,杜绝企业经营者短期行为,促使企业经营者在注意所创造的实际效益大小的同时考虑所运用资产的规模及成本大小。
第五,利用业绩评价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中央企业而言,引入EVA考核,有助于中央企业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转变增长方式,促使企业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注重追求价值增长;掌握资本规律,有效利用资本;避免盲目投资,着力做强主业,最终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利用EVA相关指标指导央企正确的战略规划及决策
1、可引导央企追求资本效率的提升
EVA受资本规模影响,可引起在资本效率类似的情况下资本规模越大创造的EVA就越多。因此在业绩评价中,除考虑绝对数指标外还要消除资本规模影响,以利于考察企业创造价值效率的高低。
经济增加值率=(经济增加值一投资资本额)×100%
利用经济增加值率可正确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综合效率,反映资本经营效率的高低,可增强不同规模企业间价值创造效率的可比性。
2、可考察央企创造价值能力的变化
由于业绩评价指标具有强烈的行为导向效应,直接引导企业的行为,因此在业绩评价指标中必然要考虑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净资产EVA率=(EVA÷净资产平均额)×100% 总资产EVA率=(EVA÷年平均资产额)×100% 销售EVA率=(EVA÷销售收入)×100% 该指标反映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创造价值能力,其大小可反映企业是否创造价值、创造了多少价值。国资委可通过考察EVA相对值进行评价,确定其资金流向,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将更有利于中央企业进行横向比较。
3、可帮助央企优化资本结构的调整
在资本占用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获利能力、资本使用效率和资本结构是EVA的直接价值驱动要素。因此,可在此目标下制定相关考核指标。 销售税后净营业利润率=(税后净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资本占用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资本占用)×100% 该指标体现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经营有效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企业资产的管理质量和运营利用效率。中央企业可利用EVA价值驱动指标体现的核心业务能力和资本投入产出速度综合考虑公司资本结构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更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4、可对经济增加值现金保障状况更多的关注
现金流量是公司管理者实际控制和支配利用的财富,随着企业对现金流量信息的日益关注,企业需更多地关注经济增加值的现金保障状况。
税后净营业利润现金率=(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100%
本指标在评价时引入自由现金流量来进行测算,可有效判断中央企业生产运营的盈余质量、利润质量,从而控制企业经营风险。
四、有效运用EVA激励实行央企经营业绩考核
国资委将EVA作为第三轮央企业绩评价指标旨在赋予经营者与股东一样的关于企业成功与失败的责任,使经营者能够站在委托者立场思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将企业经营成果与薪酬挂钩。 EVA奖励计划的思维是:按照EVA增加值的一个固定比例来计算管理者的货币奖金,即把EVA增加值的一部分回报给管理者,而且奖金不封顶。如此办法,企业员工也按EVA的比例获得一部分奖励。这样一来,奖励计划把股东、管理者和员工三者利益在同一个目标下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形成一个框架共同来指导企业的决策,使职工能够分享他们创造的财富,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同时,这样的运行机制和决策方式可有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篇9
[关键词] 破产重整 业绩评价 委托 基本要素
一、破产重整企业中的治理结构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称破产法)第2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金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或丧失清偿能力的,可以依照规定进行重整。为保证债权人利益的实现,《破产法》第7章规定了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权力,包括监督管理人;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通过重整计划;通过债务人财产的管理、变价和分配方案等。进入重整程序前,企业运营的决策机构是股东组成的董事会,是以股东权益最大化为企业经营目标的;而一旦进入重整程序,在破产法约束下的债务人运营是以债权人为主导的,决策机构不再是董事会,而是由债权人组成的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因此在重整期间,债权人利益也由从属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但由于破产重整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活动,为了保证破产管理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破产法》第13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同时指定管理人。在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可以聘任债务人的经营管理人员负责营业事务。管理人主要作为债权人的代表,处理专业事项,监督债务人执行重整计划,并向债权人委员会报告,在重整程序中起到了对称债权人与债务人信息、平衡两者利益关系的作用。可见,在企业重整期间,债务人已经丧失了独立的经营管理权和财产处置权,原来的董事会、经理会、监事会已被债权人会议、管理人、债权人委员会所取代。由于重整管理人由法院任命,对法院负责,债权人会议具有重整计划的审议权和重整工作的知情权,因此其治理结构具有较强的单向性特点,如图所示。
图 破产重整企业治理结构
二、破产重整企业中的委托-关系分析
委托-理论是西方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其理论核心是设计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给人提供各种激励和动力,使人能按照委托人的预期目标努力工作,使委托人与人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实现“双赢”的格局。实际上,委托-理论所探讨激励问题的核心,就是在委托-框架下,寻求最优化的激励方案,或设计最优的激励机制,优化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产权结构安排。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破产重整企业的委托关系是以法院为监管人,债权人为委托人,管理人或债务人的经营管理人员为受托人,区别于企业在正常可持续经营下以股东为委托人、公司经营管理人员为人的委托关系。进而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破产重整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设计受制于人民法院、债权人、管理人、债务人等关系人,其指标体系的设计、评价标准的确定、报酬计划的设计和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有别于正常可持续经营企业。
三、破产重整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构建
一般来说,业绩评价系统通过评价主体的需求和客体的相关特性共同决定系统的指标体系,最后通过一定的评价方法形成的评价结论以评价报告的形式返回到评价主体,对评价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由此,破产重整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及其内容的特殊性可以总结如下:
1.评价主体
重整的核心是通过债务人的复苏满足相关主体的利益,在重整程序中债权人的利益风险最大,同样法院也赋予了债权人对应大风险的主导权力,因此破产重整企业业绩评价的主体是债权人,债权人主要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
2.评价客体
业绩评价客体主要涉及有两类,一类是重整企业即债务人(由债务人主持重整)或管理人(由管理人主持重整),一类是重整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3.评价指标
评价目标是实施业绩评价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可以是财务方面的也可以是非财务方面的。对重整企业而言,重整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首先要满足债权人这个评价主体的需要,财务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偿债能力指标如流动比率、现金流量负债比率、债务清偿比率等;非财务方面如品牌价值、产品销售状况与趋势、人力资源整合与效率等。由于两类评价客体的评价目的不同,应设计适合两类不同评价客体的指标体系。如何将关键成功因素准确地体现在各项具体指标上,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系统设计的重要问题。
4.评价报告
评价分析报告是系统的输出信息,也是系统的结论性文件。评价报告反馈至主体,影响主体的决策。在破产重整企业中可使用管理人报告和独立审计报告双重报告机制。管理人报告主要体现出我国企业破产重整目标及其实现情况、重整业绩与问题分析、重整完善对策等思路,独立审计报告主要体现重整计划执行中的相关财务目标完成的可靠性炎症等宗旨。
破产重整企业业绩评价,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财务领域,许多财务事项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探讨和创新,例如重整企业经营业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重整内部控制的建立与评价等,需要我们进一步研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2007
[2]朱元午:财务控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肖金泉 刘红林:破产重整――中国企业新的再生之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篇10
1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模式分析
业绩评价需要借助于指标,按照目标一致性要求,结合战略业绩评价和可控性等的需要,目前来看对管理者的管理业绩评价有三种模式:
1.1以财务业绩指标作为业绩评价主体的模式
这种将财务业绩作为管理业绩评价的方法体系,就上市公司而言,比较适合于分权状况下资本运作型的控股母公司对其投资子公司的评价,它注重于结果而不注重于过程,将分权作为对管理者委托财产责任的基础,而且资本运作型控股母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注重对子公司的长期拥有,它视投资机会与资本市场运作效率,在资产价值被市场高估的情况下将子公司出售,可以取得很高的投资收益。
1.2以非财务业绩指标作为业绩评价主体的模式
将非财务业绩作为管理业绩考核的主要方面,主要是因为财务业绩一方面体现公司成长与战略性,另一方面是基于财务业绩只是事后的考核从而无法在事中或事前防范经营不善风险等不足。从公司成长性看,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短期的盈利,更应体现在经营获得收益的稳定与长期增长,因此公司必须注重市场的开拓、内部管理的有序和学习、激励员工的积极性等。从单纯财务业绩的不足看,由于财务业绩是事后结果,等到事后评价结果发现问题已经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了,因此从公司经营角度必须加强对事中过程的考核与评价,从而建立起事中过程评价机制,事中过程评价机制的落脚点不在与财务上,而在于经营与作业上,因此加强作业管理,从作业过程来看待管理过程,从而来评价管理者的管理业绩是强化非财务业绩评价的主要理由。单纯地以非财务业绩来评价管理者的绩效是很少的,它很少以独立的方式存在,除非存在于企业中层对更低的一线管理者的业绩评价。
1.3财务业绩指标与非财务业绩指标相结合的模式
既一方面强调对财务指标的考核,但同时也注重对非财务业绩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适应了现代市场发展的需要,更适应了股东或高层管理者对中底层管理者业绩评价的需要,因而成为现代企业业绩评价的主流,它以西方管理会计中平衡计分卡最为突出,它适应母子公司框架下母公司对子公司经营者的业绩评价,也适用于子公司对其下属管理者的业绩评价,同样还适用于总公司对分公司或分部的业绩评价。
2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由于不同的评价角度及其适用范围不同,从而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业绩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以财务业绩指标为主和非财务业绩指标为主的两类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2.1以财务业绩为主要评价依据的指标体系
它主要包括财务业绩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盈利性目标、营运性指标与偿债能力指标。
(1)对于盈利性指标,由于盈利能力的判断有不同的角度,从而有不同的分析结果,一般认为,盈利能力的判断有不同的评价基础,它们分别是利润基础、现金基础和市价基础。而以利润为基础的评价指标又可具体分为会计利润基础(如税后利润、EPS、EBIT等)和经济利润基础(如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的经济增加值等)两个方面。以现金为基础的指标主要有经营现金净流量、自由现金流量等一系列指标。以市价为基础的盈利性指标主要有股票市价指标等。(2)对于营运指标,它以现在资产的营运能力来评价其经营业绩,主要涉及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帐款周转率等指标体系,这些指标的目的在于分析管理者在既定的资产规模下,如何利用管理技巧来发挥其营运效能,从而使得在不较少赢利性的情况下较少资产占用量,发挥单位资产创造更大价值的潜能。
(3)偿债能力指标,它是立足于公司经营的安全性与风险性来考虑资产营运能力与盈利能力,企业的经营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求发展、求盈利性,没有安全性的盈利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从而是不具战略性的短期行为。
2.2以非财务业绩为评价依据的指标体系
非财务业绩主要关注战略与成长性,而对公司的战略性与成长性产生重大的因素主要在三个方面,即顾客、内部程序、学习与增长。(1)顾客角度,它主要是从顾客满意率、顾客忠诚度、顾客赢利分析等方面对企业的现在及未来潜在发展能力进行考核。从顾客角度考核管理者业绩是非财务业绩考核中最为重要的,因为市场是无情的,而市场是由顾客来造就的,离开顾客就等于离开市场,也就等于不求发展。顾客角度的考核由上层评价主体来组织,而评价的资料来自于顾客,顾客作为介于评价与被评价主体的第三者,具有独立性,从而最为公正、公开的。(2)内部程序角度,它是从内部程序及其创新、经营管理及售后服务等角度对公司的程序化管理的评价。(3)学习与增长角度,它主要致力于从员工的参与度、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等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来评价企业的成长性,这一角度的评价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未来的组织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是一个网络,管理者不再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主体,而是强化与员工合作、沟通的主体,管理者的角色不再是自上而下式的布道者,而是了解员工所思并创造环境激发员工积极性的鼓动者。因此,这就是管理的民主化与人本主义,它代表未来企业组织发展的潮流。非财务业绩有些是外部化的,有些是内部化的;有些是定量的,有些是定性的;有些是作业标准式的,有些则是全方位的笼统式要求。因此,与其称之为指标体系,不如称之为评价应考虑的因素。
3选择财务业绩评价方法应主意的几个问题
3.1要主意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问题
短期利益化下必然导致利润指标过分地重视和维持短期财务结果,极易助长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短期投机的行为,使得企业不愿进行可能会降低当前盈利目标的资本投资去追求长期战略目标,以致于企业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而在长期价值创造方面投资过少。长期发展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下的股票价格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现在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也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的影响。
3.2要找出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绩效指标
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因素有很多,如经营决策、市场条件、政府监管、自然资源条件等等,但关键业绩指标只衡量经营成果中的可影响部分,即关键业绩指标的衡量领域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决策与执行部分。其中,效益类指标以投资资本回报率、自由现金流和利润总额为核心,但根据职位影响力及业务性质作出选择;营运类指标根据各责任中心的核心任务而定,如考虑与发展战略相一致、或突出战略的核心驱动因素、或由投资资本回报率树推演而出,分为销售收入类、成本费用类和投资控制类(固定资产、营运资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