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范文
时间:2023-04-07 15:4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教学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评价;课堂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 A
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在我国新课改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恰当的评价,将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概念界定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和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程实施过程与结果的价值判断,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必要环节,是描述评价教与学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化的科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运用有效可行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以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为观察对象,洞察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评价判断和信息反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1】陶能祥,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建构。韶关大学学报,2000年05期]【1】。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在吸收前人先进的教育理念基础上,根据“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改革目标,提出新的见解,新的要求,制定新的评价方案。本文从教师的课堂评价、课堂中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课堂综合评价三个方面确定评价方案,对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
二、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者需要遵循以下具体原则:
(一)客观性
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排除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
(二)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主体参与活动时既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又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还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所有评价活动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学习的进行,避免没有方向和低质量的评价。
(三)全面性
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要保证实现评价的客观性、主体性。评价要构建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全面收集评价信息,要做全面的正确的分析和解释。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强调全面性原则[【2】牛玉发,试谈现代课堂教学的评价。辽宁教育,2000年10期]【2。
(四)可持续性原则
课堂学习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评价中不仅要展示个性的特征,而且要促进个性的更加完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和情感意志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在评价中对学生过去和现在作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见性地揭示每个学生与未来目标的差距,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己。
三、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
结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通过理解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思想,遵循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原则,我进行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设计。
(一)针对教师的评价方案
表1教师课堂评价表
注:优秀为3分,良好为2分,及格为1分,不及格为0分;平均分17分以上为优秀 (20×85%=17);平均分14分以上为良好(20×70%=14);平均分12分以上为及格 (20×60%=12);平均分12分以下为不及格。
此《教师课堂评价表》是在参考《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体会》一文中《课堂教学质量督导组评议反馈表》的基础上[【3】孟林华,金娟琴,唐月明,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体会。高等农业教育,2000.01(总103)]【3】,由我个人修改而成。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的教学态度、授课方法和课堂纪律,一直是评价者所注重的评价要点,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习惯、教学理念密切相关。在新形势下,通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取舍,不仅要学会备课,还要学会备生,要选择既适合自己教又能满足学生学的教材。因此,评价者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注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科学合理。此外,在信息社会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显得越加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者不能忽律对教师电教设备、网络资源利用情况的考核,以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二)针对学生的评价方案
表2 学生课堂评价表
表3学生课堂评价说明
以上的《学生课堂评价表》,是在参考《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一文中《学生课堂评价表》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4】孟林华,金娟琴,唐月明,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体会。高等农业教育,2000.01(总103)]【4】。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听课表现而制定的评价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评价者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指出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方案(见附件)
《课堂教学综合评价方案》是在参考《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一文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对学生在课堂上行为表现的一个综合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合作能力、参与课堂的状态、以及与老师的配合情况等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包括人际关系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人际关系智能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这包括对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活动的状况,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和老师的对话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评价,能活跃思维,促进这一能力的发展,以课堂改革为突破,以校园环境为依托,以多元评价为手段,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七、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其未来的设想
进入新世纪以后,课堂教学评价走上了过分“数量化”、单一化的道路,在新课改背景下,这一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反思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反思它的弊端。新形式下,素质教育不能忽视,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同时不能忽略其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注重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故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出多元性、主体性的发展方向。同时,教育科研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促进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促进课改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该运用自评、民主评议、他评等多元评价方法,形成过程中质的分析,促进质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发展。此外,利用课堂评价手段,促使教师不但要关注“教”,而且还要关注“学”,这样就可以改变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引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能祥,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建构。韶关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牛玉发,试谈现代课堂教学的评价。辽宁教育,2000年10期
篇2
课堂评价运用得好,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相反,则有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评价的策略和艺术。
树立正确评价观,客观评价
首先,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要端正评价思想,认识到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不是为了整学生、训学生、罚学生。评价,从宏观目标来说是为了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从微观目标来说是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客观评价。去除定势心理,做到客观公正评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的感彩。保证客观公正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最基本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如果是客观公正的,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反之则妨碍教育教学,课堂教学评价也就失去了其真正意义。对学生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的评价尤其要注意客观性,因为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期,可塑性大,对评价是否客观公正非常敏感。如果评价是客观公正的,会使他们增强学习信心;如果评价包含主观成见、偏见或个人感彩,则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他们对学习和发展失去信心,产生不良后果。
把握评价时机,关注非智力因素发展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也就是除了智能以外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态度、性格等心理成分。教师的课堂评价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的兴趣、态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评价的积极作用,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时机。即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及时,不要“抢评”或“等评”。“抢评”是指当学生的发言不符合课堂需要时,教师强行打断发言,给予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给学生一个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哪怕是与主题相差甚远。不管对与错,这都是学生思维的一次活动与展示,即使错了,教师也应该循序渐进地引导,使学生接受正确的观点,而不能打击学生表达观点的自信心。“等评”是指当学生出现迷惑或学生的回答极其出色时,教师不能给予恰当的引导与评价,仍一味地让学生想下去,这必定造成学生一定的学习焦虑,产生学习上的压抑感。长此下去,定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由此看出,该评不评,不该评乱评,轻则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重则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性格发展。
打破常规思维,让学生自主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思维是学生学教师评,教师是课堂上绝对的评价主体。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常规思维,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到自主评价
第一,开展学生互评。比如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应首先在学生间进行:“我同意××同学的意见,想再补充一点。”或“我不同意××同学的观点,我认为……”这样,学生通过相互评价,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全面、深刻。
第二,开展师讲生评。师讲生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概括能力,而且更易缩短师生距离。比如在新授课上,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故意把问题“复杂化”。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并评价,很快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老师您的方法太麻烦、太嗦了……”教师装出好奇的样子问:“噢,还有什么方法更简便呢?”顿时,课堂上便活跃起来,学生跃跃欲试:“我的解法简便……”“我的……”课堂的学习气氛达到了,这样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
耐心诱导,注重谈话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不要急于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简单评价,而是要在一问一答中耐心诱导,注重谈话评价。即教师要善于做好引导者,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估,从而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找出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例如,在北师大版新课标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复习课中,教师要求学生用12厘米的铁丝围成平面图形,旨在复习平面图形的特征。一名学生几秒钟就围成了三角形,并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我的办法很简单,而且很快,我先把铁丝折一次,然后再折一次,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我的速度非常快。”教师是这样说的:“你的确围得非常快,看来这也许是个好办法。”学生听了,脸上也显露出了得意之色。教师接着说:“我想给你做一回学生,学你这种方法,随便折一个三角形,成吗?”教师故意强调是用学生的方法,“随便”折。学生更得意了,连声说:“行,没问题。”教师用铁丝对折后,故意使第三边较短,不能和另一边相连。“咦,我用你的方法怎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忙指挥说:“这边变长一点。”教师又故意使第三条边过长,还是不能衔接,学生又忙做指导:“这条边再放短一点。”教师在学生的指挥下,终于做成了一个三角形。“同学们,今天,某某给我当了一回小老师。他教了我一个‘随便’围三角形的方法,你们有什么收获吗?”学生纷纷发言,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的知识印象非常深刻,而那位“小老师”既因为积极回答问题受到老师的表扬,同时又认识到自己对三角形知识认识上的不足,知道了努力的目标,这正是教师正确评价引导的结果。
分析学生学习水平,做到差异评价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遗传等因素造成学生学习能力存有差别。这种差异性要求教师在评价时也必须因人而异。
第一,对尖子生,多给予启迪。这部分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课本上的知识对于他们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所需要的是超越课本难度的新知,要体会学识上超越同龄人的,他们要享受获得更高水平知识的乐趣。因此,教师的评价不能停留在简单肯定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而要选择独特视角,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其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有的学生课外阅读面非常广,能将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思考问题比较深刻。如教学时教师说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一学生能当堂回答出“是岳飞墓前的对联”,并说出含义,全班满是惊叹的眼神,老师及时肯定:“你不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了乐趣,而且获得了那么丰富的知识,你能边读书边思考,真是会学习的学生,值得大家学习。”
第二,对中等生,诚挚地欣赏。这部分学生在班内占多数。他们有向尖子生靠近的愿望,但学习积极性不持久,学习的潜力还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儿童天生喜欢赞美和欣赏。教师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能让这些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这时他们所释放出的热情和潜能就能使他们努力向尖子生靠拢。同时,他们也需要听到恰如其分的评价,通过老师的评价,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从而取长补短,完善自我。课堂评价就应侧重对他们学习态度进行鼓励与欣赏,对知识正误及学习方法做出点评。
篇3
关键词:学生主体发展课堂教学评价以学论教
汉姆布林曾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鼓励学生用一个长期的过程来形成一种有意义的、高效的学习风格;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牧师式”的关怀,体现一种对个体差异予以充分尊重的教育哲学理念。
审视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谈论得更多的,却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很少有教师能够抽出时间来,真正地研究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成人之美——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在探究学生个体差异的过程中,我们更缺少了对“普适价值”(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一般行为规则)的不懈寻求,没能做到教会学生学习。
而这恰恰是我自己在教学业务上毫无长进的关键: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却好像只有一年的教学经验!
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将其视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即关注他们在课堂上怎样学习: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等行为表现,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成败。这样的一种评价方式,既关注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也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它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的备、教、批、辅、考、评,教师的一切教学设计、一切价值标准甚至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只有树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学论教”的“学”,一是指学生能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自由;二是指学生有没有会学,有没有学会。“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念,提倡课堂上主要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尽量少讲,只讲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是先独立学习,然后共同分析讨论,最后师生协作共同解决。教师的作用则是:每一堂课都交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通过教师全过程的引导,让学生满腔热情地参与教学活动。
新课标还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起主导作用。笔者认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必须走出沿袭已久的单一的以评价教师为主的“以教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误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评价观,即“以学评教”,从课堂上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状况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来评判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及效果(预期目标)等的优劣得失。我们在评价课堂教学时,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评价重点从教师的作为转到学生的作为上,把教师的作为联系到学生的活动上来加以评价。只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发展,即便板书由学生来写,总结也由学生来说,这也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特别好特别棒的课。新晨
我在这一点上深有体会。我曾尝试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通过自己阅读、思考,然后自己设计板书,如《陶罐和铁罐》《田忌赛马》《蛇与庄稼》《七颗钻石》等。因为这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没有两个学生的板书完全一样,但80%的板书都能概括文章内容,有一部分学生的设计还很有创意,我们便在班上传阅。由于放手让学生去学,学生也很有成就感。小学乃至初中的识字量很大,生字不是老师教就是学生教,很乏味,于是我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耗时少,效率高。作文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写、自改、互改、互评,师生配合,像大诗人陶渊明形容的那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的放矢才能立竿见影。
“以学论教”要求老师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样的“以学论教”不仅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对促进学生、老师的终身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篇4
关键词: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就告诉我们,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笔者就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以下看法。
一、合理设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准绳,因此合理设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就显得尤其重要。我国先后出现了以下几种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以教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其特征是强调教师的教,以教师教的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这种评价标准“突出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技巧等评价指标,致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放大,教师占用了课堂上的全部时空,成了课堂中的主角。”
2.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比如:文酷认为,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因此,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3.整体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由认知系统、策略系统和动力系统构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融入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从传统的“以教师为本”转变到“以学生为本”的评价理念上来。
二、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各主体的价值和作用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如果再对他们进行一些辅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评价知识和评价技能,提高学生在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的积极性和动性,这样他们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他们的评价就会更有价值和作用。现在,一些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除了发给参加听课的领导、专家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外,还印发了经过专门设计的供学生使用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评价的价值和作用。
三、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延伸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它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应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把学习延伸到课堂以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前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课堂学习后消化吸收、拓展运用。在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时,既应该评价他在课堂学习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布置是否落实、指导是否有效,又应该评价他是否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和思维能力,是否真正“授人以渔”,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否真正“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等方面。
评价是教育革新的基石,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台阶。只要我们能合理设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各主体的价值和作用,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延伸,课堂教学评价就能有效评价教师的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课堂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清风,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青海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篇5
数学课堂评价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判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直接作用。英国着名课程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Lawrence Stenhouse)也曾提出每一个课堂都应该是一个课程理论的实验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这个实验室的研究者。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实践的层面,是否按照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哪些问题?广大数学教师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什么看法?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实践层面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现状调查。
2、研究方法
为了对目前的职业中学(参照普高)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现状进行调查,我们的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访谈的对象主要是职业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研员和大学数学教育研究者3部分人群。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我们分别对8位数学教师、2位教研员和3位大学数学教育研究者,共计13人进行了访谈。
篇6
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认知:一种是对教师课堂的教学状况进行价值判断,另一种是以教师课堂的教学目标为研究对象。换句话来说,前者倾向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后者倾向于学生学习的效果。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评价针对的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结合的活动,因而包含着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小学科学教学评价是评价主体在课程标准下对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过程与结果并重的一种评价。
一、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
第一,评价要基于课程标准。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试题的编制都需要一个预设的标准,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思想维度都给予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这样可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在自我水平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学评价要基于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灵魂。
第二,教学评价要成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小学科学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科学的教学评价需要完全融合在教学的探究过程当中,成为教学活动紧密相连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阶段都应该有相应的评价活动。科学教学的探究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性,这是评价活动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对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所重视:前者是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能够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的信息情况;后者是对学生学习的目标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方式,是一种开放与内外结合的模式,属于整体性的评价。
第三,评价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学生自始至终表现出来的一个具有个人鲜明特色的行为参与方式,包含了学习倾向和学习策略两个方面。小学科学教学中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以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但目前这种探究活动多是一种没有纲领性的盲目探索,致使科学探究浮于表面,根本不具有探究的基本性质。新课程主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认知和发现的能力凸显出来,这样学生就不是一味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而是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当然学习方式的转变自然离不开教师评价活动的导向作用。
第四,评价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评价活动从根本说是一种价值的判断,从某种层面上讲,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自然就会有相对应的教育内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期望能够建立具有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这是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未来趋势。具体来讲,发展性评价就是将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的促进作为出发点,将教学与评价的融合为基础,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
首先,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策略是学生在参加一些活动时,所展现出来的某种特定的表现技能。具体来讲就是要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并对学生行为进行直接性的评价,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对学生执行的表现性任务进行要求;二是具有评判表现结果的标准。具体的评分规则和相应的表现性任务是指我们期望学生所达到的某种学习目标制定的。因而,表现效果、执行任务、评分标准是表现性评价的核心要素。《科学课程标准》的有关描述就是从科学概念、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行为进行评价。
其次,常规的教学和课程活动中进行的都是嵌入式评价,它是课堂上自然而然所发生活动的一部分,是课程中心活动的一种逻辑延伸,它的目的是希望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记录。比如在学习《声音》这个单元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针对学校里的噪声问题进行调查,并且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学生调查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于讨论中有误的内容教师不立即纠正,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答案。当然在调查中和调查后,教师也只需要对学生的调查情况做好记录,为评价做好依据。教师的评价要将个人与小组结合起来,不能割裂。
再次,不管是哪一种评价策略都不能忽视自我评价。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也就是培养自我的思考能力。一堂优质的科学课应该以问题开始,再以问题结束,教师只需要做好问题的情境创设,逐步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新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所以建构主义教学评价观注重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的评价,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具备更为深层的洞察力和理解力。这种评价方法包括反思、日志、总结、学习记录卡等方式。
篇7
关键字:课堂学习评价 微笑评价 无痕评价 激励评价
课堂学生评价主要指课堂教学内部即时的评价策略,它通常与教学的过程连在一起。其主要作用是给学生增强关于自主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得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气。课堂评价策略运用得当,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学习评价主要包括:微笑评价、无痕评价、激励评价、即时评价等等。它们各自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微笑评价:用欣赏的眼光看每一个学生,将微笑融入课堂
微笑能营造一种平等、温馨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更和谐;微笑能增强学生心理安全感,让学生降低学习的焦虑,以最佳状态融入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微笑可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应用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尤其是在和学生互动中,使用微笑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反馈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师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体现了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赏识每个学生。教师微笑着面对班内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在课堂的点点滴滴,从语气态度到课堂行为,教师都将微笑进行到底。
微笑评价使得学生心情放松,从而更好地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微笑评价使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欣赏,从而更积极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微笑评价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
二、无痕评价:无评价地倾听,析纳不同观点
教育应该不露痕迹。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在教育他的时候,教育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允许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有时需要使用无评价倾听的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最后的目标。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非常流利地作出回答,有时回答问题的学生可能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正确答案,这时就需要教师实施无评价倾听策略,不要打断学生,而是选择无声地延迟评价,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帮助学生自我发现。要借助眼神、微笑、点头以及其他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传达信息,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引导着学生进行思考,直到他说出他的观点。即使学生的观点与老师的答案不尽相同,也要悦纳,从中分析出其积极的一面,给予肯定。
这种无评价的倾听体现了教师充分照顾学生的差异,尤其做到对弱势学生的关注,让学生体会到了被尊重和被关注的感觉。析纳学生的不同观点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有分析地肯定其中正确的一面,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这样,学生以后才更愿意表明自己的观点。
无痕评价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民主。
三、激励评价:经常激励,调动积极性
教师应该让激励无处不在地围绕在学生身旁。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课上表现做出积极的、正向的评价。激励评价的使用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当一个学生非常出色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的时候,教师说一句“你的回答真是太棒了”,当一个从不好表现的学生板演时做对了一道习题时,教师说一句“你做得很好,进步很快”,对每一个学生课堂上的良好表现,教师都要适时奉上一句激励的话语,这对学生将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激励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激励评价使课堂教学更富生气。
四、即时评价:捕捉闪光,及时肯定
即时评价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细心观察学生学习、活动表现,及时作出回应性评价,使学生在教师激励、肯定、鼓舞性评价话语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评价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更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热爱学习。基于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即时评价。
篇8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并不会一直在听讲或者是思考问题。一节课45分钟,有一部分学生甚至是好学生也不能完全集中精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设置一些合理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一起讨论,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提问,避免课堂教学的单调性。此外,语文课本上有很多需要背的内容和生词生字,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不能只关注学生的作业,还要教给学生背的方法。然而,有些教师习惯性地提问或者是默写,对于不能通过的学生就罚写,少则几遍,多则十几二十遍。这样不但不能使学生记住知识点,很好地去利用知识,反而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厌烦感。因此,教师要适时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自己愿意去背或者去写。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想学习而且想学好的,教师要肯花费精力,在课堂上多关注学生,多了解学生是否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那么原因是什么。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效的教学,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好了,成绩自然也就好了。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评价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要采用积极的态度,主动接纳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而不是简单地评价是对或者是错,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要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这样能缩短教师和学生心灵上的距离。教师肯定的鼓励的评价能够使学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再次,教采用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亲近式的评价,可以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一节课快结束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一个总的有效评价,可以打分,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奖励。最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表现性评价实际上是对被评价者在完成某一项或者某些任务的过程中的整体表现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总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让学生在知识和其他方面都有所提高,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高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161-02
1 教师是 “复杂人”而非“经济人”
行为科学学派曾先后提出过4种有关人性的假设,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后来的假设都是对以前假设的校正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的“复杂人”假设认为,人不再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更不可能纯粹的“自我实现的人”,而应该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做出适当反映的“复杂人”。
按照目前的教学评价模式,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把教师事实上假定为“经济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情况,对教师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来决定教师的聘用、待遇问题。认为一旦失去监控,教师的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所以教师教学评价促进管理工作的作用强,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弱。
例如,课堂教学的评价准则、权重及标准的制定体现的是一种“以教论学”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它以教师的教来评价学生的学,这种评价项目的设计,往往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为出发点,形成一系列可以操作和量化的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指标,然后通过这些指标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加以辨别并判断其优劣,最后与奖励、惩罚挂钩。这种评价的基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表现,忽视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经常发生的是,教师仅仅是被评价的对象,而不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这种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价,做出解聘、晋升、调动、降级、加薪、减薪、增加奖金等决定。这种评价方式,它基于人是“经济人”的理论。采用金钱和奖励等来刺激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但是,常常导致参加评价的教师普遍担心评价结果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未来的前途,对评价持有怀疑、惧怕、憎恨的心理,甚至公开抵触,由于只有少数人受奖或受罚,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就成了一种形式,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评价模式只能督促教师按部就班地工作,却难以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实际上,教师大多都是“复杂人”,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自己要求严格,对教学工作负责任,他们希望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找出教学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达到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目的,真正起到以评促建、教学相长的效果。在这一点上,教学管理部门的做法与教师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一般高等学校教育对教师教学评价通常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但是教师的情况具有复杂性,在职称上有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的区别。不同级别的教师,在知识结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一般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么评价要求和评价指标也应该是不同的。只有采用分级别的评价方法,才能更公正、客观地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比如说,在具体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制定科学、适用的,形式内容各异的评价表;可以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实行教师发展性评价:对具有初级职称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应注意注重考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适宜性等;而对具有其它职称教师的考核和评价,要求应该有所区别。
2 以发展性教学评价代替鉴定性评价
鉴定性评价通常也叫“考核”“评比”和“等级评定”等,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就做出评定和选择的过程。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注重现实的价值判断,甄别优劣,实施奖惩。对教师而言,鉴定性评价是一种外来的压力,迫使自己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评价的标准努力工作。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建立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在评价方向上,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不仅注重教师的现实表现,更加关注教师的未来发展,通过评价与指导促进教师的“成长”。在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判定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是面向全体教师的,重视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意识,提倡同行之间互相评价、共同探讨、一起成长。
要变鉴定性的教学质量评价为发展性的评价。教学管理部门应该调整教师教学评价的过程与形式,把教学质量评价作为一个发现优秀教师,推广优秀教学方式、指导评价分数较低教师进步的过程,并要及时合理地反馈评价意见并进行相应指导,使每位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能够受益,使教师们从内心拒绝评价变为欢迎评价,从而提高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同时要增加自评环节,允许教师选择自身的评价体系。对于教师而言,上好一门课,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不仅要准备讲课的内容,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决定采用的教学方式。基于教师都会对自己的授课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安排,故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加入教师自评环节,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增加教师的责任意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同一模式的教学评价,有可能限制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发挥,不利于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形成。所以,应容许教师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修改,以便使教学质量评价更加公正。
3 科学、客观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举措
3.1 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研究
(1)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教师评价的目的不是给教师排队,把教师分成优、良、合格、差几个等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奖惩,而是要为教师提供关于教育教学的反馈和咨询信息,帮助教师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可见,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它不仅关注教师的过去成绩,而且还根据教师过去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人未来的专业发展需求,指明教师个人未来专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2)重视发展,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转变,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3)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重。每位教师在职业素养、教育教学风格、师生交往类型和工作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评价不但不应该消除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而且应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个体差异确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每位教师的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修需求等。通过将教师评价时的水平和表现与教师的原有基础进行纵向比较,以期发现教师在某一时间周期中的进步和专业成长的轨迹。
(4)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体,被评教师本人也是主体。此外,也强调让同事、学生及家长等人员共同参与评价,使被评教师从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更好地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5)强调质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要注意评价结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在教学评价中无法完全客观公正。许多学生学习目的具有功利主义倾向。许多学生对于进大学学什么,学到多少知识,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他们关注的是分数。这样造成了学生对那些严格要求的老师打低分的现象,教师的人缘好坏成了打分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专家评价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教师精心准备一、两节示范课以迎接专家评价。专家仅凭教师一、两节的课的授课表现给出评价,很难反映教师授课的真实水平。
第三,同行评价中也存在互相不得罪,只说好话回避坏话的现象。
3.2 课堂教学的主要评价方面的确定
从评价内容来看,主要是四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以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完成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专业素质等内容进行评价。
(2)教学内容以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方式对内容进行恰当处理;讲授知识正确、重点突出、分散难点;教学容量合理、补充相关材料适当、支持学习横向联系与拓展等内容进行评价。
(3)教学过程以教学各环节层次清晰、梯度自然合理、整体结构严谨;问题设计优化、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教学中注意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恰当地运用教材、实验、展示、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感观参与学习;注意课堂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适时评价、矫正;语言规范、流畅、生动形象;板书工整、层次清楚等内容进行评价。
(4)教学效果以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求知欲强。学生参与教学面大、积极进行师生、生生交流;学生大胆质疑、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等内容进行评价。
从评价指标来看,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教师主导方面:(1)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任务适当、确切。(2)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紧凑,节奏适度;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教学内容安排。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等。(4)教学方法使用。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的运用符合内容需要、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启发诱导,指导学法。(5)教师基本素质。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演示操作熟练、正确、恰当;板书设计合理、工整、简明。
第二,学生主体方面:(1)学生参与。参与面广,探究意识强烈,兴趣浓厚;(2)学习状态,要求学生情感投入多,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求知欲强。
第三,教学效果方面:(1)教学目标能否实现;(2)学生自我效能感是否显著;(3)师生是否满意。
3.3 科学的评价过程
(1)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
收集评价信息的目的是为正确开展评价活动提供事实依据,只有充分地收集到一堂课的各种信息,才能准确评价这节课的质量。
方法之一:课堂观察/听课记录法
听课是收集课堂评价信息最直接、最可靠、最主要的方式。评课者只有亲临课堂教学现场,才能完整地了解一节课的发生、发展的结果,才能为评价的理性分析奠定真实的感性认识基础。
方法之二:录像评价法
既包括课堂实录,也包括对课后讨论与访谈的实录及其它录像。
方法之三:问卷调查
例如:课堂听课自我评价表(教师用)等等。课堂教学调查表(学生用)。
(2)各评价方面中具体评价内容的确定及其编制评课表。
专家、同行、自评和学生评价的内容是不完全一致的,评价表的设计也有区别,对评价表的结果分析也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目前国内各大学的评价表各不相同。
3.4 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利用
(1)评价结果的反馈。
通过对评价信息的分析和整理,评价者为所听课的质量状态做出了价值判断,而且这种判断是建立在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充分讨论、协商、认同的基础之上,然后将这种判断结果反馈给受评教师或相关人员。
(2)反馈的形式有:座谈会、个别交谈、书信、电话、通讯交换等。反馈意见应注意尽量具体,有理有据,容易让人理解与接受。
(3)注意方法。充分尊重被评者的感受、意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教师,并且多以正面鼓励为主,从发展的眼光对待教师,谈话既要观点明确,又要留有余地。
4 结语
建立健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学评价体系,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学,不仅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从而表扬先进,激发后进,而且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加速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并能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坚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素质”的理念教学评价不仅能促进教学改革,而且能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一般来说,通过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避免笼统的结论或简单的总评等级,能够帮助教师诊断和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具体的反馈信息。从而达到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自身发展、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新发.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6.
篇10
一、课堂教学目的明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教案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答问题。一堂课教什么,学生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师生双边活动中都要有明确的显示和反应。也就是说,既看目的是否明确,又要看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围绕目的进行教学,是否体现目的,使目的全面落实。
二、课堂组织好
1.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讲、练、板书、演示要安排紧凑严密,各教学环节所用时间安排合理。坚持启发、诱导,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2.把思维教学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既教书育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言传身教,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3.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坚持启发、诱导,教学活动过渡自然,有条不紊。
三、教学方法适当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任务而采用的手段,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教师引路架桥,起到一把钥匙打开千把锁的作用,能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具体事物,学其一,从中获取知识、方法,掌握规律,指导实践,举一反三,形成能力。
2.课堂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能揭示规律,层层相连。
3.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科学、严密,教学方法灵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4.教学效果好,全班学生受益面积达,学生的智力得到训练和发展,思想品德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
1.熟练程度:教师能够把教材变成自己的东西,讲解熟练,表达自如。
2.语言能力:语言要精炼、准确、无语病、口语定型,语言逻辑性强。另外语言要生动,比喻贴切,通俗易懂,能启发思维,有趣味,音量适中。
3.板书: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鲜明醒目,大小适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堂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