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8 19:2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典型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嘎查位于有名的阿拉岱茫哈北部,属于乌力吉木仁河冲积平原,全嘎查1/3的土地都是沙化土地。白银阿茹茫哈位于查干淖尔嘎查西北部,约有2万亩。沙尘风暴曾给这块百姓生产生活带来过严重灾害,也长期制约着经济发展。“风来滚沙丘,雨来水横流,四季都有灾,十年九不收”是查干淖尔嘎查历史旧照。
近年来由于乱开乱垦和超载放牧等人为破坏,使土地和草牧场出现了严重沙化,常年遭受风沙侵袭。面对肆虐的沙尘,生性倔强顽强的舍楞格毅然选择了向沙漠进军,种灌种草植树,向沙龙挑战。1996年,舍楞格与其他8户牧民联户承包了近2万亩白银阿茹茫哈,他本人承包到了最为沙化严重的2500亩。
创业初的艰难是很难想像的。每年春天,舍楞格和家人在沙漠里摸爬滚打,一干就是40多天。饿了啃口苞米面干粮,渴了喝几口凉水。没有钱雇开沟犁,他们就用铁锹一遍一遍地挖,直到把树和草全部栽种完。赶上雨季种灌种草,他们经常顶着雨一干就是一天。有时候沙漠气候异常,夏天热得像个火炉,最高气温达到40摄氏度,埋个生鸡蛋也会蒸熟,而到了冬天又冷得像个冰窟,背的开水不一会就结成冰块。运输车沙子里坞住了、走不动时,舍楞格就步途运压沙用的麦草、树苗、水;没有足够的沙生苗木,他就在自家的耕地自繁自育。为了抓住植树种灌种草的黄金时节,每年春季他动员家人亲戚朋友投入治沙。
在茫茫沙海中植树种灌种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天挑好的树沟,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填平了。为此,舍楞格就采取边挖树沟边种树的办法,可是前一天刚种好的树,第二天一看不是树苗根部已经裸露,或是干脆被连根拔起。有时苦干一个月,一场大风,就能吹走一个月的辛苦,不知反复多少回才能种活一片林地。经过多年的摸索,舍楞格和他一家人成功地探索出了用木棍打穴,然后将沙生苗木直接放入穴中,再用脚踩实的定植方法。这样既消除了因挑树沟造成的沙土层松软容易受大风侵袭的弊端,又节省了挑沟的劳力,也从根本上保证了植树质量。
为了摸清风沙的流动规律,探索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寒冬腊月,他裹着厚厚的棉袄,背着干粮,迎着呼啸的风沙,在流沙最严重的地段仔细察看风的起势、沙的落处,没黑没夜地奔波。在沙漠里植树,成活率高低,关键在管护。刚栽的苗木,需要灌水,他就用从两公里以外的家中慢慢搬运。树绿了,草多了,为了防止牲畜啃食,他就天天在沙窝里转。后来,为了既方便管理,又保护树苗和草子的扎根,他东奔西借凑来钱,买来了网围栏,将2500多亩荒山全部围上了网围栏。并在沙漠边搭起了2间简易房,将生活用具搬到“新家”,与家人轮流看护。这个“新家”虽然没有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只有几样破旧的生活用具,但它在舍楞格一家人的心目中不亚于两公里以外真正意义上的家。
为了保护治沙成果,他们一家人不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干的尽是粗活、体力活,手心磨得起了泡,手掌压得起老茧,手指上的肉刺一根连一根。为了集中时间抓紧忙活时,他们一家人吃住在沙漠里。面对艰苦的劳动环境和残酷的生活现实,舍楞格一家人辛酸过、悲痛过,但他们从来没有退却过。如今,走进舍楞格承包的沙漠里,站在高处远望,南北两侧形成鲜明对比:北边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屏障,南边则是茫茫荒漠,一丛丛新植的杨树、柳树和沙打旺、锦鸡儿、沙枣顽强挺立,绿色向沙漠深处延伸。
自1996年进军挑战沙海以来,舍楞格一家人在治理区内共投入了几千个劳动日,往返行程达1万多公里,投入资金20万多元,栽植杨树500亩,柳树近100亩,种植各类乔灌草近2000亩,其中沙打旺1300亩、锦鸡儿600亩、紫花苜蓿20亩。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白银阿茹茫哈已是处处点翠,满目葱茏。舍楞格和家人终于用勤劳的双手将昔日茫茫的沙海变成了绿洲。过去的不毛之地,现在草长莺飞,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千亩树林在查干淖尔嘎查西北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生态和村里的居民及耕地。同时也为他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仅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而且用上了四轮车、摩托车,拥有了冰箱、彩电等各类现代化家电,科学规划,分步治理,划区轮牧,养殖大尾羊15只,养牛60头,每年出栏20多头,每头牛价值4000元左右,收入达8万元左右。另外,先后建棚舍25间,青贮窖池3座150立方米,种植青贮100亩,饲用玉米20亩。植树种草不但给他家生活带来了富裕,更重要的是他用汗水和行动,为乡亲们脱贫致富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增强了他们绿化家园、治理生态的信心。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言万古诗。已经富裕的舍楞格并没有忘记仍在受苦受灾的乡亲,2005年春天本村牧民庄子一年储备的20多车秸秆和干草被一场大火全部烧得寸草没剩,眼看一群羊将要饥饿成灾的为难之时,舍楞格申出了援助之手,为他又捐款又筹备好几车饲料和干草,渡过了难关,挽救了更大的灾难。还为嘎查里20多户贫困户提供种树种灌种草技术帮助。如今受他救助的贫困户都已稳步脱贫。
篇2
镇安金岭金矿项目,是依托镇安县张家乡、米粮镇辖区的丁马黄金矿带优势资源,吸引国字号企业——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在商洛投资的首个项目,也是目前国内硐室开采黄金最大项目,该项目已被列入陕西省2011年拉动内需重点项目。抓好该项目建设工作,对加快镇安乃至全商洛市经济发展、拉动内需,加快三产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由陕西久盛公司具体负责建设,项目落户后,镇安县委、县政府积极为企业提供一切方便,使项目进展顺利。
公司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中,为把金岭金矿项目建设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一流项目,公司提出要在超常规思维、跨越式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促进项目实现一流的工艺特点、一流的人文环境、一流的建设速度和一流的管理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确保建设国内一流黄金矿山企业,使企业在年底前正式投产。
一是开展奋战九十天,确保主体工程建设进度。严格按照工程网络进度计划,抓住东沟矿区主运平巷及采切、金龙山混合井掘砌、两矿区选厂建安、两矿区尾矿库排洪隧道及初期坝、冶炼车间建设七大主体建设工程的关键线路和节点工程。将进度计划细化分解到月、周、日,强化工程指挥部的职能与作用,实行领导分片包干,加强调度、协调、跟踪与考核,规范和落实所有参建单位的职责,重视和强化项目建设各环节管理,加强对施工队伍支持、协调与考核监督,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目标的正常推进与实现。
二是做好征地拆迁与安置工作。在市、县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全力做好征地拆迁与补偿安置工作,特别要解决当前征地拆迁滞后对工程的影响问题,在已经完成部分征地拆迁的基础上,与地方政府及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密切配合,完成余下800多亩土地征用和70多户居民动迁安置工作,保证项目建设用地及时到位。
三是抓紧前置手续办理。在推动矿权、股权转让手续完成的基础上,争取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协助,抓紧做好矿区范围划定、土地预审(征用)、安环评、水保等对工程影响大、办理程序复杂、审批周期长、获批难度大的关键性前置手续办理工作。
四是抓好降本增效工作。按照集团公司“成本管理年”的要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根据已经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在缓建和减少部分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降本增效工作力度。通过优化工程设计、加强成本费用管控等措施,合理控制和压缩工程投资。大力倡导节约意识、成本意识,大事要抓好,小事不放过。
五是抓好地质探矿工作。抓紧对阶段性地质工作结果的论证与评价,为采矿方法试验和采准设计与施工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确定好下一步的地质探矿工作安排与工程的组织实施。协同配合中金地质公司做好两矿区地质报告编制工作,从而办理相应的探采矿权;加强与地方政府、资源管理部门及武警黄金部队的沟通,加速推进与武警黄金部队在金龙山矿带的联合探矿事宜。
六是加强安全管理。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方面的基础管理。重视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管理;加强重点部位监控与管理,针对井下岩石破碎等情况,搞好通风、支护等管理工作;发挥好安全督导管理模式和作用,规范和强化安全管理模式和基本工作方式,确保在建设期间杜绝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
篇3
村级“创先争优”活动典型材料
甘州区上头闸村把创先争优与富民兴村有机结合,以争当创业型干部、培养技能型党员、发展合作型经济、创建和谐型新村为主线,拓宽思路抓争创,创新模式促发展,形成了创先争优、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干部带头创业。 发展合作经济。
今年,该村党支部立足区域优势,大胆开拓创新,以上源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主体,集中流转土地2300亩,联合广大菜农走合作发展之路。按照组团发展、规模经营的思路,村党支部在引进客商、保证销路的基础上,示范带动周边县和乡村建成1.6万亩高原夏菜生产基地,成为全区蔬菜专业化生产合作的先进典型。村党支部及时派出干部跑市场、搞调查、拉订单,先后与武汉白沙洲大市场、无锡朝阳市场等配货中心达成供销协议,目前第一茬高原蔬菜已经上市,呈现产销两旺。村党支部积极谋划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壮大反季节蔬菜,在投资3000万元建成8000吨蔬菜恒温库的基础上,目前又多方筹资3000万元启动建设600亩日光温室,引进江苏客商投资500万元建设脱水蔬菜厂,推动了全村蔬菜产业化发展创建和谐新村。村党支部牢固树立为民办实事的观念,从集体经济中拿出30多万元,修建了长800米的村水泥主干道,方便了群众出行和蔬菜运销。针对全村幼儿上学远、不方便的难题,村党支部筹资5万元修缮校舍,聘请幼儿老师开办幼儿园,解决了50多名留守儿童的就学难题。针对夏天盗窃案件多发特点,筹资8000元购买巡逻器械。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利用节日活动,组织群众自编自演节目,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篇4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对户帮扶情况:
1、入户进行扶贫政策宣传;使我村每一户村民都能及时准确的了解精准扶贫的各项相关政策和精准扶贫。大力宣传及落实我县各部门的相关扶贫措施,使贫困户在政策帮扶方面达到“应享尽享”
2、入户了解贫困户具体情况,根据每户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一户一策的扶贫措施;为每一户实现“真脱贫,不返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在贫困户危房改造过程中,积极联系施工队伍并在施工过程严格做好改造进度与质量监督工作,使每一户危房贫困户都能住上质量过关的安全住房。为14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全部为砖混结构。
4、和贫困户及村民“处朋友,做屯亲儿”,在走访过程中给贫困户送温暖、送生活用品等。拉近驻村工作队与村民的距离,为今后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群众基础。
5.有劳动能力的帮助协调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其中胡广、万富、万福、万长海等具备劳动能力的协调到山东日照、大连、哈市打工,极大的提高了家庭收入的同时也增长了个人的劳动技能和见识。
6.联系哈尔滨市“德善会”义工联盟到新富村与贫困户结对子帮扶,于2018年4—12月份分两批进行了慰问走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脱贫的对策思路:
1.政策扶贫,争取各级各项扶贫政策,使贫困户应享受的扶贫政策达到应享尽享。
2.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增收。(如旱改水、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大力发展订单种养殖等)
3.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前提下为贫困户发放部分福利,提高贫困户收入。
4.依托全县产业扶贫项目,以入股分红的形式提高贫困户的收入。
5.扶贫扶志(智),变“输血”为“造血”,帮助有劳力的贫困户进行劳务输出或者学习致富技能以提高贫困户实际收入和与贫困斗争的能力。
6.全力扶持村级致富带头人,以联合入股或用工的形式提高贫困户的收入,实现贫困户脱贫。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将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产业项目,倾力打造新农村新农居,扎实举办各类培训活动,引导贫困户转化思想意识,主动积极脱掉贫困的帽子。
一是进一步强做化精准扶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是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灵活方式,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篇5
近年来,村两委立足村域经济发展实际,按照“发展抓项目,增收抓调整,致富抓劳务”的工作目标,全力破除思想障碍,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短平快”项目来抓,力促劳务输出由季节型向长期型、本地型向外地型、苦力型向技术型、零散型向规模型转变,劳务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今年,该村在省人社厅劳务办的帮扶下,抓住劳务品牌培训项目的难得机遇,积极动员青壮年劳动力参与劳务技能培训,为群众劳务技能的提高和务工竞争力的增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是积极争取劳务品牌培训项目。在联村联户行动一开始,村两委就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制定了“发展劳务促增收、蔬菜产业强基础”的脱贫致富思路,依托省劳务办的部门优势资源,积极与镇党委和县人社局衔接,向上级禀明村上劳务发展情况和群众收入状况,请求在技能培训上予以扶持,争取项目,从根本和长远上帮助群众摆脱贫困。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群众踊跃参与。为了使项目真正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让群众从培训中转变观念、学到知识、拓展视野,增强个人技术水平和劳务水平。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专项工作计划,采取组织引导和群众自谋相结合,季节性务工和长年外出务工相结合,定点输出和多地输出相结合,移民搬迁和劳务输出相结合等多种形式,通过走访农户、发放资料、召开会议、书写标语等方式宣传劳务品牌培训的好处,引导群众转变劳务观念,积极参与培训项目,争做技术型人才,也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培训过程中,村上先后共召开群众会议13场次,悬挂横幅7条,书写标语26条,发放信息资料1200多份。
三是努力推进劳务品牌理念全覆盖。当前,劳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打工“门槛”不断提高,靠力气挣钱的传统路子已经越来越窄,要增强就业能力、增加劳务收入,劳务人员就必须从“苦力型”向“技术型”转变,这也是凸显劳务效益的一条根本途径。针对群众爱好、专长和务工的领域不同,省劳务办和县人社局多方了解,在充分掌握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了此次培训的重点方向、主要内容和培训方式,以瓦工、建筑、保安等科目为重点,按照就近原则设立培训课堂,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方便了群众上课,增大了授课及时率,使务工人员较好的掌握了务工知识和初步技能,为进一步实现劳务输出由体力型、数量型向技能型、管理性转变,逐步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在劳务市场的竞争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持续强化劳务输出全覆盖。为了方便群众外出务工,村两委积极同民政局、派出所、计生等部门衔接,协调予以解决劳务输出手续。为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建立了外出人员档案,掌握他们在外工作、生活、收入情况,并及时解决在外人员所遇到的难题,激发其务工热情,督促他们守法,安心工作。村上多方与各职能部门、用工单位联系,搜集用工信息,利用会议、信息资料等形式向群众,让群众及时了解、掌握用工信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至目前,全村外出务工人员145人,占全村总户数的90%,基本达到了全覆盖。
篇6
起初,眼看着一群满口叽叽喳喳唱着母语歌,乱蹦乱跳玩着母语游戏的孩子连“你叫什么名字”都听不懂,以后的汉语教学工作从何入手呢?万一汉语教不会,怎么达到“双语”教学目的呢?怎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呢?困难和问题不断涌上心头。
一进教室,孩子们的问题接连不断,又听不懂汉语,只好一句汉语翻成一句学版权所有!生母语,听到上课铃声,拿起粉笔就是满黑板的b、p、m、f、孩子们有些不喜欢,满不在呼唱起母语歌,说起母语话,有的干脆不来学校……..
当她彷徨时,眼前突然亮了,是一盏闪亮的指挥灯。呈现在眼前是教育系统党委、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
他们鼓励着xxxxx(是本人名字),“千万不要慌,由我们为你们双语课教师创造最好的条件,时刻为你们伸出援助之手。”有了各级领导的引导、指挥和支援,她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深爱孩子,变成孩子。
从此以后孩子们想唱歌,她就和孩子们一起唱,随机给孩子们教一教汉语歌,孩子们想玩游戏,那她也跟着玩游戏,顺便教他们玩“老鹰捉小鸡”“拍手游戏”“拔萝卜”还教他们游戏的儿歌,孩子甭提有多高兴;为了使孩子们有适合自己的空间,她将班里装扮成了儿童乐园,墙上贴满了孩子们喜爱的动画人物、动画图片、还贴出了表现孩子们能力的“能手园地”鼓励孩子们各显其能;为使孩子们能开口说汉语,专门为他们做各种小头饰,让孩子们扮演角色,规定谁先学会各角色要说的内容,谁先进入角色。孩子们看到好玩的头饰,纷纷学说学唱。
为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经常播放适合他们语言较为简单的动画片,教其人物、动物、环境的名称,还及时学着扮演角色加以巩固孩子们在取乐的同时也学会了几句汉语。
和孩子们接触期间,发现孩子们爱打小报告,就此,她耐心地将小报告内容用汉语一一教给孩子们,规定谁不会用汉语打小报告,她不解决矛盾,孩子们为打抱不平纷纷来学小报告的词语;为使孩子们感到处处有汉语,她随时都和孩子在一起,将他们遇到的问题,提出的要求、希望一一用汉语来教,并连说带笔划地答复于他们。
为使孩子们能够顺利叫出周围事物的名称,特为他们购买“幼儿智力智能图片”贴在墙上,每天保证教他们认几样日常用品,常见颜色\水果、生活用品,常见动物。
孩子们由于在校感到轻松自如,没有压抑感也就不腻烦学校了,每天能准时到校,对校园生活产生了兴趣。
她渐渐地将孩子们带入了书本,每天适当地教韵母、声母,教其认读认写。表现突出的学生将其照片贴在“好孩子”一栏里,作为学习的榜样。孩子们为能使自己的照片贴在“蓝猫表扬栏”里纷纷学习、写作业,讲究卫生,争做听话的好孩子。为使孩子们产生竞争意识,将孩子们分成“小白兔”“小熊猫”“小鸭子”等三个组,在各个方面进行比赛。
为使课堂教学适合孩子,每堂课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玩具、儿歌、歌曲等,使孩子们形象地加深记忆,以游戏的形式记住该课内容。
在培养孩子组织纪律意识方面,为使孩子们即守纪律又学汉语,整个课堂纪律管理用口诀来进行。老师起头孩子结尾同时说到做到,用儿歌的形式教其作息时间,尤其教“解手”“做作业”,“交作业”、“本子用完了”“有什么作业”“还有几节课”“可以回家吗?”“今天谁打扫卫生”等,在校必须言语。
为使孩子能在家里练说汉语,教其“我回来了”“我想吃某某饭”“妈妈今天做什么饭”“我要写作业”“明天某某点钟去学校”“爸爸今天我们学某某课”等等简单用语,规定孩子回家后当小老师,把在学校学到的内容“教给”父母并签字证明,任务完成。孩子们对当小老师很感兴趣,能够积极完成此项任务。
在抓孩子的兴趣、书本知识的同时有利地对其进行道德、健康、团结、尊敬师长、爱护公物等方面教育。以上教育也是通过利用适合孩子的形式来进行的。如:教爸爸、妈妈等人物名称时让孩子自己说说父母对自己做了什么,及时教育孩子,应尊敬热爱父母;教水果饭类名称时,问孩子喜欢吃什么?应该爱惜粮食。教蔬菜名称时教孩子们多吃蔬菜,变聪明,能学会唱、会跳;进行团结教育时,问学生周围有哪些民族的小朋友,他们可不可爱,他们爱干什么?然后教育孩子们不管是xxx族还是汉族都是一家人,我们应该和汉族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学说学唱。不和他们打骂,闹矛盾,与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爱护公物讲究卫生方面让孩子们表演具体的事例,让自己体会,以此达到教育目的。版权所有!功夫不付有心人,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由于付出了心血,现在的双语学前班孩子不在是三个月前的孩子。如今他们几乎能听懂所有课堂用语,能够记住动词、名词简单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周围的事物,能够不由地用汉语来表达意思,虽不是很连贯,但能让人一听就明白想说什么;想唱歌先唱汉语歌,说儿歌、玩游戏也能不由自主地用汉语。
篇7
——全市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典型材料
XX同志是XX镇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干部,2014年被选派为XX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以来,他始终坚持用情走访农户,用心服务群众,千方百计谋发展,多措并举做实事,严格按照镇上的发展思路,在村“两委”班子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立足村情实际,团结村”两委”一班人,从建基层组织,推精准脱贫,筑美丽乡村等重点工作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为XX村的社会事业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扎根基层 真心服务群众
自2014年在XX村驻村帮扶以来,他坚持用真心帮扶群众,用真情联系群众,对全村109户40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走访,对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摸底,紧盯家中住房条件差、老人长期患大病、无稳定的经济收入、缺乏劳动力等制约瓶颈,多次进行入户走访,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并全力抓好落实。为了更快的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驻村以来,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周末休息,他总会上门走访,拉家常、讲政策,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为96户贫困户协调了精准扶贫贷款,帮助23户贫困户申请基础肉牛补贴50头2.5万元,联系镇三变办为贫困户放鸡苗42户942只,联系协调工程队,为3户维修新修建了12间住房,联系镇三变办为97户贫困户发放地膜98卷,联系镇脱贫办为贫困户申请危旧房改造资金3户6万元,联系镇卫生院为2户患有重病的贫困户提供送人就医服务。和村两委班子商量联系为XX村配备了专业的环境卫生清洁队,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经测,2018年底,XX村剩余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10人,贫困发生率降为0.32%,在2019年底剩余2户能如期稳定脱贫。现在在XX村,只要提起XX,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说这是一个为人民干实事、干好事的好干部。
篇8
XX区缸窑岭镇辛甸村积极整合农村公共资源,倾心打造六位一体的村民中心,千方百计搭建服务农民的新平台,并以此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过去“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穷山沟沟,如今变成了收获希望的田野,演绎了一曲动人的新农村建设之歌。 年初,新农村建设的号角一吹响,这个村就誓做全市生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老支书李文章在两委会议上跟大家讲:“……咱不能和乡亲们玩虚的,哪有啥用,咱得想办法改变这里的面貌,得让大家富起来、精神起来,得让老百姓觉得咱村干部的存在,不是拿权吓唬人,咱得帮大伙做点啥……” 议事中心让村民有个地方说话
议事中心是农民当家作主,对村内的事务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中心。
进入5月,正是这个村争做全市新农村建设领头雁的时候,村民要求召开村民会议。8日村民会议如期举行。村民代表苏红海提出建议:洞子沟和辛后屯是辛甸村的两个小自然屯,由于附近煤矿开采造成278户农民长期吃水困难,只能靠国矿送水时在有限的几个出水点十几个人排队接水。但国矿送水时间短,不固定,经常有人因此而没水吃,老百姓吃水比吃油还费劲,得尽快想办法。
建议提出后,与会代表纷纷响应,表示不管有多大困难,都得让村民吃上水。中旬,村里投资26万元组织村民挖管路3500延长米,铺设管路和回填工作。5月26日,村里在山上建一个长7米,宽5米,深3米的储水池,7月初饮水工程全部竣工,村民吃上了放心的水。
村民中心使农民有了获取信息、参与村务管理的渠道和场所。村民中心的主人是村民,村民们在这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现了村民自治的特点。在村民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辛甸村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干群恳谈会”和“民主议政日”等制度,定期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以及村务通报会,举行重大村务听证会,为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了便利条件。
阵地中心给基层组织一个全新的工作空间
辛甸村村民中心没有“围墙”,这使党政和群团组织与农民有了更多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搭建起党和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桥梁。党的生日那天,全村的党员在中心欢聚一堂,大家都一种感受:今年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家才像家,来到这里不再是上传下达,死板的会议,而是要玩有玩,想学有学,村干部成了服务员,心里热乎乎的。在创建平安社会工作中,区司法局局长延凤菊深有体会:“现在辛甸村普法真是方便,有会议室,有桌椅,有黑板,老百姓的精神头也好,说什么都能听进去了……”。团区委给辛甸村送文艺、送图书下乡,在辛甸村他们感到,这个村与别村不同:青年和团干部没有距离,村民也特别热情。十七大胜利闭幕,会议精神通过村民中心迅速贯彻给村民,大家斗志昂扬,都表示要借盛会东风,建设一个更新的家园。
信息中心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平台
信息中心是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传播党的富民政策、科学致富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的中心。农业、畜牧、科技、科协等有关部门利用这一阵地,定期组织“三下乡”活动,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的网络,村民在中心通过电脑可以方便地查询市场和技术信息。新村62 户村民从事商业经营,利用信息中心帮助他们搞营销培训,查找经营中的问题。哪家的服务员缺乏培训,谁有车、谁有专长,信息中心都有登记。对这些商业经营户来说,信息对他们来说就是时间和金钱,在中心,他们快捷的那到了第一手资讯。现在仁和酒店、巴黎郊外KTV、铝合金装潢等业主的经营状况一跃成为辛甸及三家子地区最好的业户。
培训中心培养造就了新型农民
培训中心是培养知法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现劳动力转移的中心。辛甸村“八山半水分半田”,虽有煤矿,但不能作为主要经济支撑,更不能让大多数农民富裕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林业果业是这个村的主要目标。组织农民培训,成了村民中心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个村成立了新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把培训师资和农民有机结合,并制定了培训考核机制,增加了经费投入。同时,这个村还建立了培训的激励机制,多方协调有关部门到村上给农民培训。
近两年来,这个村组织果业培训8次,培训累计600多人次。今年,区科技局在中心举办的大枣产业培训,请来了中国农业协会果树老专家,他们还把课堂搬到山间、林旁,手把手教农民剪枝、嫁接、施肥、防病等技术。枣农刘宏德有枣林近七十亩,今年尝到了科学剪枝的甜头,过去满树是枣,但是小得可怜,买不上好价钱。今年,他仅枣头就卖了去年所有枣的收成,剩下三分之二的枣还卖了去年枣的两倍价钱。
在辛甸村,村民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文化、技术、健康、法制等。他们注重农民现代意识的培养,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意识培养,下一步主要以经纪人培训为主,烧火沟160万株枣树就是绿色银行,要好好把钱拿回来。
服务中心成为农民健康的保障
服务中心是适应农民健康需求,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的中心。新型农民合作医疗点在村民中心,专业的医护人员为百姓看病诊断,农民群众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篇9
我院地处XX县县城城北区,建院于1969年,辖区内人口4.1万多人,现有职工75人,党员13名,卫生技术人员57人。医院编制床位为45张,实际开放床位为140张,设有精神科、妇产科、门诊综合科、预防保健科、医技科室、药剂科等职能科室。医院在完成乡镇卫生院基本职能的同时,以精神病专科为特色专科。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目前整改落实阶段工作如下。
一、在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多渠道征集意见和建议。
(一)是通过召开病人家属座谈会、结合“送医送药下乡”开展“问计于民”活动,从病员及家属需要入手,以提升医院服务为宗旨,查看实际情况等发放意见征求表等。
(二)开展谈心交心活动,我们制了定谈心活动工作方案,要求领导成员与中层领导、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中层领导之间,领导、党员与群众之间要开展广泛的谈话
(三)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
(四)是精心准备,开好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二、认真整理,归纳总结收集意见 1、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不够扎实,领导班子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院工作还做得不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班子的整体战斗力不是很强,解放思想不够,缺乏创新精神,墨守陈规,安于现状,有求稳怕乱思想。遇到困难和问题,有畏难避让情绪,执行力不强。干工作、做事情习惯于用老办法、旧思维,开拓精神不强,工作的前瞻性和决策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谋划医院的发展步子不快,措施不多,缺乏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长远规划。
2、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够。除按计划安排集中学习外,个人坚持学习不够,理论水平不高,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不扎实,对现代科学管理知识的掌握不多,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不够。
3、在制度建设和按制度办事方面还有缺陷,有时存在随意性,在医院管理方面不够严谨和扎实,工作布置的多,督促检查少。规章制度有时没有得到严格的贯彻和执行,没有使制度、规范和流程起到规范人、约束人和教育人的目的。对医院内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抓得不紧,只停留在口头上号召多,具体落实措施行动少,存在老好人的思想。特别是对医院人员上下班、值班工作,不敢严格管理,怕得罪人。敢抓敢管的工作作风仍有待培养。
4、班子工作安排布置多、协作不够,对临床一线部门强调任务多,帮助创造条件、解决问题少;部门之间协作不够,相互配合,及时补台不到位有时存在不协调等现象。班子对自己直接主管的部门尚能积极主动投入管理,但对分管的其他工作仍处于被动管理状态,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少。有些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致使工作流于形式或脱节,难以落实。部分班子成员统领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仍有待锻炼和进一步提高。
5、医院思想文化建设不够,领导工作方法不够细致,缺乏做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职工方法比较简单,有时开会谈些文件、资料,简单说一下,缺乏针对性,缺乏个别谈心,做政治思想工作,使一些职工没有正确领会工作要求,思想不稳定,工作态度有抵触现象。
6、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目前业务用房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病人的住院需求,病房拥挤,特别是精神科最为突出,我们医院编制床位是45张,实际开放的是140张,精神科病房真正能容纳的是90人,现在常住病人都有110左右,估计到今年4月份,病人将达到150人,所以这是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因没有获得国家扩大内需项目, 以上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而制约着我院的发展。
7、由于机构设置及功能定位问题,我院虽已是肩负着全县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工作,但精神科仅仅作为乡镇卫生院的一个科室来发展,力量薄弱、加之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启动,把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管理,这样的局势,已不适应当前精神卫生工作发展需要。
8、专业技术梯队不合理,缺少技术拔尖人才且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人员培训少,特别是护理方面进修人员安排少。缺乏科室领军人才,影响力不够深。能独挡一面的人才数量少,专业技术队伍规模有待扩大、结构有待优化、素质有待提高,人才梯队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高层次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任务艰巨。
9、精神科、门诊综合科、妇产科科室布局及工作流程己不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综合科和妇产科,各科室发展思路没有拓宽和创新,精神科100病人只分一个病区管理,安全隐患较多。
10、部分岗位的工作安排和工作量分配不够合理,有的岗位工作量太少,有的岗位工作量太大,不平衡。
11、工作纪律性不够强,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少数人离岗现象仍很严重,违规换班现象仍较多。医院的工作主要是人对人的服务。从对患者的服务方面看,目前我院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态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收费服务窗口部分人服务态度差,工作协调配合不够,时有病人投诉现象。
12、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人员配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护理人员少,必要的医疗设各 (如妇科治疗仪)没能配备,影响相关业务的开展。
13、职工福利期望提高,职工住房条件差,部分人员仍住在危房中。
三、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紧密联系我院工作实际,对影响和制约我院卫生事业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既突出研究解决涉及全院的重大问题,又注意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既突出解决制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问题,又注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既有长远目标,又有阶段性要求,达到近、中、远结合;既提出整改措施,又注重落实整改责任,把整改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主管领导、责任单位,明确整改时限。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科室具体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近期内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进度和要求,限期予以解决;对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措施,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解决问题。
(一)、加强医德医风方面:加强医院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切实纠正纪律松懈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并完善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纪律,加强值周工作,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建立工作人员去向公示板。利用一个月时间改变职工离岗现象,违规换班现象和收费服务窗口部分人服务态度差现象。 (二)、改变门诊综合科、妇产科工作新流程。将门诊和住院部工作流程分开。加强以上科室的宣传,增加社会知明度。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疗质量方面
目标及时限要求:到2012年6月底,要选送4名以上的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同时通过上业务课等形式加大院内业务培训,进一步改变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
整改落实的具体内容和措施:继续加大人才培训,制定了全员培训计划。特别是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改变我院缺少技术拔尖人才且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
(四)、改变工作作风方面:目标及时限要求:利用半年的时间要从根本上改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形成雷厉风行、务实高效的工作风气;
整改落实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增强领导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建立一支适合我院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卫生管理干部队伍。
(五)、加强医院思想文化建设方面:
目标及时限要求:通过医院开展和参加各部门的文化娱乐生活,从根本上改变我院职工文化建设不够的局面。
整改落实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开展各项文化娱乐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于元月下旬开展一次“医院在我心中”演讲比赛。
(六)、机构设置及功能定位问题。精神科仅仅作为乡镇卫生院的一个科室来发展,力量薄弱、加之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启动,把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管理,这样的局势,已不适应当前精神卫生工作发展需要。多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七)加强医疗安全方面: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规范病历书写,在元月31日前取消格式病历,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心制度,设置责任主治医师,真正行三级查房,严防事故发生。
四、保障措施
(一)、这次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工作任务重、要求严、标准高,事关活动成果的实现和巩固,是对领导成员的一次重大检验和考验,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抓出成效。
(二)、齐心协力抓全局。领导班子成员要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和大局意识,高度重视这次整改措施的落实。建立集体整改责任制,把责任分解,落实到人,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属于班子集体解决的事项,由党支部书记孔莉红作为第一责任人牵头,班子成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和工作计划,共同领导和组织实施。领导班子成员在做好分管工作的同时,要立足大局,坚持分工不分家,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篇10
我是来##镇##村的###。今天,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能参加全区的“*联创”活动经验交流会,并作典型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我就将自己致富奔小康的创业经历向在场的领导和同志们作一下汇报和交流。
在创业的同时,我也没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我积极研读党的富民政策,关心时政,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一九九五年,我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利用酒糟进行育肥牛养殖,仅一年就获利1万多元。由于育肥牛获利较快,我从中看到了无限的商机,同时也带动了群众养牛的积极性。王国友、丛日光两家人口多,家庭困难,我就帮助他们发展育肥牛养殖业,很快使他们摆脱了贫困,还盖起了大瓦房。就这样,全村的育肥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我又到沈阳联系客户,把村里的牛直接销往沈阳,仅此一项,全村年收入就接近百万元。
2000年,区委提出了大力发展奶牛业的号召后,我及时抓住这个良好契机,投资20万元买了20头奶牛,联合亲属刘宏波办起了奶站,并带动村民王福生、陈国新、丛日东、贾树新等户养起了奶牛。当年,我家年产鲜奶40余吨,获利10万余元;全村奶牛业人均纯收入达500元。
头。经过周密安排,我购进了打井设备、聘请了技术人员,开始走村入户到周边村屯打深水井,每年打井200多眼,年收入达10万余元,同时也解决了10几个人的就业问题,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