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演习感想范文

时间:2023-03-20 09:3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防演习感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消防演习感想

篇1

方法:通过分析VAP的感染原因,制定VAP预防控制措施。

结果: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结论:VAP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采取不同预防策略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VAP的发生。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感染因素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21-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h后或停用机械通气去除人工气道48h之内发生的获得性肺炎,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1]。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医疗资源浪费的特点。国外报道VAP的发生率为9.0%~70.0%,病死率50.0%~69.0%[2]。国内调查VAP发生率为43.1%,病死率为51.6%[3],本研究对我院PICU发生小儿VAP的感染因素与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为进一步完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1年4月~2013年2月我院PICU收治的75例机械通气超过48h有完整资料的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机械通气持续时间48~218h,、其中重症肺炎32例,呼吸窘迫综合症16例,重症手足口病12例,败血症9例,复杂先心手术后6例;均采用口腔明视气管插管,其中男孩43例,女孩32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4.6岁。

1.2 诊断标准。①VAP发生在机械通气48h以后或脱机72h内。②机械通气期间出现发热,体温≥38℃;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白细胞计数≥10.0×109/L;深部痰培养,检出致病菌或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培养出新的致病菌;X线胸片出现新的渗出性病灶;在通气期间出现不明原因的动脉血氧分压下降[4]。

1.3 结果。75例患儿发生VAP共9例,发生率为12%;死亡2例,发生率为2.67%。

2 VAP感染的危险因素

2.1 外源性感染因素。

2.1.1 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建立人工气道后,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呼吸道失去了对病原菌的过滤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的正常作用;也增加了受污染和与外界空气接触的机会。

2.1.2 医源性因素。包括呼吸机管路消毒不彻底、呼吸机管路中积聚含菌冷凝水、气管插管灭菌不严、供氧湿化瓶中的水、雾化器、复苏囊、吸痰器等都可能成为感染源。

2.1.3 药物的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机体防御屏障被破坏而引起感染。机械通气病人常应用制酸剂以预防应激性溃疡,当胃液pH≥4时,则可导致致病菌在病人口咽部或胃内迅速大量繁殖。

2.2 内源性感染因素。

2.2.1 自身菌群的移位。误吸是造成自身菌群移位的直接原因,尤其是昏迷的病人,咳嗽、吞咽反射抑制,气道内的清除功能低,口咽部分泌物不能经口吐出或咽下,易造成误吸。

2.2.2 机体免疫力下降。尤其是儿童、慢性消耗性疾病、危重病人等合并肺部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

2.2.3 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的患者口咽部与下呼吸道的屏障直接受到损害,提供了细菌进入下呼吸道的机会,同时又成为细菌繁殖的场所。粘附在气管的细菌也因吸痰而脱落引起感染。

2.2.4 呼吸机雾化和湿化系统管理不当。由于呼吸机的雾化装置被污染而引起VAP或带菌的呼吸机管道冷凝水倒流入患者气道造成细菌的直接种植。

2.2.5 胃肠道定植菌逆行与吸入。以接受胃肠营养、止酸剂治疗的患者较为常见。这类病人的胃液pH值常≥4,微生物可在胃中繁殖至高浓度;当发生胃液反流或误吸时往往造成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这也是VAP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2.2.6 多种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长期使用多种广谱抗生素改变了患者正常微生物的寄生,免疫功能下降或抑制,使VAP发生机会增加。

2.2.7 其他。医务人员在护理、操作、吸痰引流时未做到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手上的细菌直接被带入患者的气道内,种植于下呼吸道而引起VAP。

3 VAP的预防措施

3.1 一般性预防。包括严格戴口罩、穿隔离衣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安装通风与空气净化设备等,这些措施仍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3.2 洗手。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的传播途径,而洗手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最简便且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护士在各项操作前后、在接触一个患者前后均要洗手,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用流动的清水或洗手液进行洗手。

3.3 减少误吸。避免给吞咽异常的患者经口喂食。患者取30~45度半卧位可避免胃液反流,使口咽部细菌定植概率降低,减少误吸的发生,减低VAP的危险眭。

3.4 消化系统预防。实施选择性的消化道去污染和口腔去污染,减少胃肠道和口咽部的定植菌群,主要用于免疫力低下的VAP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同时应在病情允许下避免使用抗酸药物和H受体阻滞剂。

3.5 呼吸系统预防。镇静剂和肌松剂可减弱患者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咳嗽能力,使得误吸易于发生,引起肺部感染。故应减少或限制使用影响意识的药物(镇静剂、肌松剂)。对使用中的呼吸机、呼吸管路、湿化器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两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湿化器中须使用无菌水,每24h更换一次;积水杯中的冷凝水应及时倒弃,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冷凝水不可直接倾倒室内地面。

3.6 人工气道的护理。建立人工气道后,需定时吸痰,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首选经口插管的原则,如必须经鼻插管者,插管时间应小于48h。仔细评价患者的自主呼吸和咳痰能力,指导患者正确咳嗽、翻身和拍背。

3.7 胸部物理治疗。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引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VAP的发生与下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受阻有关,胸部物理治疗可以促进肺内分泌物的排出,从而减少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

3.8 营养支持。给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措施。应尽早给予患者肠内营养,若早期胃肠道不能耐受较大容积营养液时应辅以肠外营养。营养不良可增加细菌对支气管的依附性和院内肺炎发生的危险性,多数研究发现早期进行肠道营养可减少VAP发生。

3.9 加强相关知识培训。高度重视对医护人员的VAP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是预防VAP的关键。定期组织学习,与考核,同时应加强细菌学监测,人工气道的病人应定期留取痰培养标本送检。

因此,VAP的预防不能单靠某一项措施或某一个医护人员,我们应综合医护无菌技术、患者条件和预防外源性污染因素,正确管理患者和呼吸环路,尽可能降低VAP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杨韦华,张廷香.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及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1,20(6):253-256

[2] 钱彩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

篇2

[关键词] 护理干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预防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b)-0128-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的重要类型,是指机械通气(MV)48 h后至拔管后48 h内出现的肺炎[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进行相关护理干预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本研究中笔者就此对本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32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8月本院ICU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进行机械通气的64例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38~72岁,平均40.2岁;原发病:休克13例,多发伤18例,中毒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重型颅脑损伤10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32例患者均给予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2.2.1 环境的管理 对病房进行彻底消毒,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及时对呼吸机管路进行严格消毒,预防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2]。

1.2.2.2 气管导管套囊的管理 进行合理的导管气囊密闭,防止胃内或呼吸道内容物反流,将套囊内注入约5 mL气体,使气囊内压力维持在2.7~4.0 kPa,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减少误吸,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

1.2.2.3 呼吸机的管理 及时清除呼吸机管道内的污染物,要求严格无菌操作,雾化器及湿化罐内液体应每24小时更换1次,并进行终末消毒[3]。

1.2.2.4 呼吸道管理及有效吸除痰液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湿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并有效地吸除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1.2.2.5 的护理 护理是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量取半卧位,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0°,可降低反流与误吸的发生率[4],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

1.2.2.6 饮食的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措施,加强营养,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鼻饲前检查患者有无胃内容物潴留,鼻饲后30 min内不进行叩背、翻身、吸痰等操作。

1.2.2.7 口腔护理 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防止口腔黏膜干燥[5],选用0.9%氯化钠溶液棉球进行口腔擦拭,每天2次,若有口腔感染者,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溶液进行口腔擦拭。进行口腔擦拭时要注意避免管道的移位和脱落。

1.2.2.8 心理护理 对有意识的患者应教会患者用肢体语言表达简单的问题,密切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及时进行疏导,关心并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1.2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6],患者一旦发生VAP,不仅延长住院时间,且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有研究报道VAP的病死率为20%~71%[7]。机械通气患者可因反复吸痰,引起患者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利于细菌的生长,引起感染。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对机械通气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减低患者的感染率;增强环境的管理可降低病房细菌的含量;对气管导管套囊、呼吸机、呼吸道、口腔进行护理干预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感染的机会;适当的有利于患者排痰;合理的饮食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心理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也非常重要,如护理得当,可增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机械通气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英. 内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96.

[2] 周勤, 田君, 郑凯中.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1-33.

[3] 喻鹭,石艳,杜艳. ICU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36-37.

[4] 柳韦华,吕梅,王凤,等. 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胃食管反流后误吸的影响[J]. 护理杂志,2003,20(7):25-27.

[5] 郑莉茗. 口腔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作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3):27-29.

[6] 连素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非药物性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08,22(1):20-23.

篇3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健脾活血方/治疗应用 拉米夫定/治疗应用 生活质量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是指个体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诸方面的主观感觉和满意程度,与发病率、死亡率相比,更侧重生命活动的具体内涵。测定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助于全面评价其生命活动及医疗效果。在新千年的肝脏病学领域内,QOL被认为是肝脏疾病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疾病负担较重的一种疾病,在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随着人们对QOL的逐步重视,目前已逐渐将QOL作为CHB患者结局评价的一个指标。目前已有CHB患者QOL干预方面的相关报道[2-3],但多为单纯西医或中医治疗方案的干预研究,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对QOL干预研究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对CHB患者的QOL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观察在传统西药拉米夫定抗病毒基础上结合口服健脾活血方药治疗对CHB患者的抗病毒效应及QOL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样本来源 按就诊的顺序随机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门诊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期间接诊的CHB患者86例,男75例,女11例;已婚52例,未婚31例,离异3例;文化程度:大学以上7例,大学(含大专)50例,中学(含中专)27例,小 学2例;平均年龄为(31.25±10.11)岁。发出调查表86份,回收合格答卷86份。正常组为同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验的健康人35例。其中男31例,女4例;已婚21例,未婚12例,离异2例;文化程度:大学以上2例,大学23例,中学10例,小学0例;平均年龄为(30.25±12.16)岁。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2组间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按2000年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4]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在16~70岁;(2)1周内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3)小学以上学历;(4)既往无精神病史,现无合并其他心身疾病史;(5)愿意参加该心理测验;(6)CHB患者中不包括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7)符合《2000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治疗标准者[5]。

1.3 排除和剔除标准

(1)有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或有免疫性疾病、遗传性肝病、骨髓抑制、肾功能异常、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病、嗜酒、吸毒的患者;(2)半年内用过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细胞毒药物或类固醇激素的患者;(3)妊娠;(4)对核苷类药物过敏者;(5)依从性不好,失访或放弃治疗者。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拉米夫定+中药治疗)52例,对照组(拉米夫定治疗)34例。

2.2 给药方法

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片剂,100mg/片,每日1片。试验组:在按对照组方法服用拉米夫定的基础上,口服我院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的经验方健脾活血方[太子参30g,白术15g,云苓15g,川萆薢10g,炒鳖甲30g,土鳖虫(研末冲服)3g,丹参18g,楮实子12g,菟丝子12g]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2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期间不服用保肝及其他抗病毒肝炎治疗药物,因特殊原因需服用其他药物时给予记录。

2.3 研究工具

包括肝炎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中文版。其中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水平、医疗保健种类、患病时间等。健康状况问卷是由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medical outcomes study,MOS)开发的一个QOL普适性量表,具有简明适用的特点,在MOS系列量表中使用频率最高,被广泛用来测量、评价不同人群、不同状况和临床个体患者的QOL。SF-36量表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RP)、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情感职能(role emotional,RE)、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精力(vitality,VT)、躯体疼痛(body pain,BP)、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通过上述多个维度的综合分析来帮助判断患者的QOL。本研究所使用的是中山医科大学方积乾教授主持研发的SF-36中文版[6],该量表具有比较理想的心理学测量特性。量表采用评分法进行评分,然后经标准化处理。每项目最低分0分,最高分100分。得分越低表明QOL越差,反之越高。

2.4 研究程序

采用一问一答的调查方式,应用标准化的量表评定法,由调查人员进行量表的填写。全部调查对象均填写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治疗对象填写CHB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调查表。每名治疗对象于服药前及服药24周、48周后分别接受评定1次,同时观察患者HBV DNA转阴、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的情况。

2.5 质量控制

调查人员必须是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内科医师,调查前进行调查方法程序等的培训,调查过程中互相监督和复查验收,资料收集完成后由项目主持者逐份核查。

2.6 实验室指标检测

①肝功能:采用OlympusAU 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②HBVM: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均采用ELISA法;HBV DNA采用PCR法,试剂由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CHB患者与正常组QOL比较

表1结果显示,CHB患者除PF外多个维度得分均显著性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

3.2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24周、48周后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变化比较

表2结果显示,治疗24周、48周后,试验组的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

3.3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QOL变化比较

表3结果显示,治疗4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但试验组在除RE、MH以外的多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CHB患者与正常组QOL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QOL in CHB patients and healthy volunteers (±s)s/分

组别(groups)NPFRPBPREGHVTSFMHQOL总分CHB组(CHB)8677.8±23.433.8±39.4②68.6±29.6①27.3±11.0②55.2±18.9②54.7±25.1②53.7±23.0②60.3±20.3②56.1±19.2②正常组(normal)3586.1±10.284.7±10.182.6±17.9〖〗83.3±33.175.2±16.473.6±15.585.5±12.970.0±16.7〖〗75.2±16.4

统计方法:成组资料t检验;①:P<0.05,②:P<0.01,与正常组比较(vs the normal group)

表2 两组治疗24周、48周后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变化比较表3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QOL变化比较统计方法:方差分析;①:P<0.05,②:P<0.01,与治疗前比较(vs preT in the same group);③:P<0.05,与对照组比较(vs the control group)

4 讨论

将与健康相关QOL的评估作为一项重要的医学观察指标,已日益成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其他临床研究的新标准[7]。以往对药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主要关注的是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对生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已认识到医学的目的不应只是延长生命,传统评估医学资源投入效益与临床疗效的生物医学指标如生存率等已显得过于局限[8]。近年来,中国肝病专家强烈呼吁国内学者应重视治疗结局的研究,在临床医疗服务中应重视生存质量的评价。由此可见,药物对生存质量的影响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显示,CHB患者除PF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均显著性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提示CHB患者QOL的多维度功能受损。试验组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HVB DNA阴转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试验组在除RE、MH以外的多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提高CHB患者的抗病毒效应,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也较单纯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有优势。

多年来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一直缺乏特效药物。拉米夫定系新一代核苷类药物,具有强有力的抑制HBV逆转录酶的作用,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9]。尽管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有一定的作用,但疗效仅为70%,且其疗程较长、易发生病毒变异,对患者的心理有较大影响[10]。本研究发现,采用健脾活血中药处方可协同拉米夫定发挥抗病毒效应,提高了抗病毒疗效,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了CHB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健脾活血中药协同拉米夫定发挥抗病毒效应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剑鸿,邓启文.住院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218.

[2]易露茜,杨旭,王小万.拉米夫定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1(3):396.

[3]刘卫东,刘军忠,辛丽虹,等.慢性肝炎患者临床综合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2):1574.

[4]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S].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

[5]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小组.2000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249.

[6]行为医学量表手册[S].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2001:19-24.

[7]朱元珏.评估生命质量逐渐成为临床试验的新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753.

篇4

消防安全是关系人身安全的大事,鉴于夏季高温状况,很多地方会开展消防安全活动,为的是宣传防火知识,学习消防安全主题活动,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消防安全主题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消防安全主题活动1活动目的:

1、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及消防知识的宣传,增强其消防意识,掌握一些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中自护自救的实际操作能力。

2、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3、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识别消防安全的警示标示。

活动时间:11月09日

活动地点:五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五年级全体队员

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班队会内容,叫学生搜集有关“消防安全教育的材料”。

2、《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活动过程:

一、正确认识火灾

1、从正反两方面介绍火的影响,揭示课题。

2、教师播放有关火灾的图片,以引起学生注意。

二、讨论火灾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原因:引导学生找出火灾的原因,分为人为因素(如:吸烟、玩火、用火不慎等)和自然因素(如:雷击、地震等)两个方面。

危害:引导学生说出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如:高温、有毒气体、缺氧等),造成人中毒、虚脱、窒息甚至死亡。

三、遇到火灾该怎么办。

(一)学生交流怎样打火警电 话?报警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火警电

话号码“119”要记清

2、听到对方报“消防队”时,即可讲清着火的地点和单位。

3、要注意消防队的提问,并主动告诉自己所用电

话的号码,自己的姓名,以便联系。

4、当消防队讲“消防车去了”时,就可将电

话挂断。

(二)如何救火?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总结出救火的方法。

1、冷却法(降低温度)

2、隔离法(移走可燃物)

3、窒息法(隔绝空气)

4、抑制法(控制化学反应)

(三)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如何安全逃离火场。

四、校园防火灭火常识。

火场逃生注意事项

火场逃生要迅速,动作要快,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逃生第一的思想。逃生时必须冷静,认准安全出口,沿疏散指示标志逃出。在逃生时要防止中毒,尽量避免大声呼喊,防止烟雾进入口腔;用水打湿衣服后捂住口鼻,一时找不到水,可用饮料来打湿衣服代替;并采取低姿行走或匍匐前进,减少烟气对人体的危害。

五、认识常用的消防安全标志和消防设备。(课件出示)

六、学生学习防火儿歌。

同学们,不玩火,不让家人吃苦果。

火灾隐患要查清,疏忽大意可不行。

火警电 话119,发生火灾不乱走。

湿毛巾,捂口鼻,身体前屈头邻地。

防火逃生要记清,安全第一永远不放松。

七、师生制定防火承诺书

承诺书

为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我承诺:

1、不玩火,不放火。

2、不燃放烟花爆竹。

3、爱护消防器材,不随意乱动学校内的消防设备、设施。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消防安全逃生演练。

5、不携带任何火种进校园。

6、发现火灾第一时间拨打119火警电

话,不盲目参加火灾扑救工作。

7、在清明期间做到文明祭祀。

八、课堂练习

九、小结:

师总结:这次主题班会使我们大长见识,了解了许多我们平时几乎不会注意的事情,请大家以后一定要记住这些消防安全知识,以便我们遇到火灾时的自救,减少人身的损害,并且,我们在回家之后与我们的亲戚朋友都宣传一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安定,和谐!谢谢大家!

消防安全主题活动2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火灾难事故的发生,促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节目。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防火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班长:亲爱的同学们,火是人类的朋友,它带给我们光明,推动着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灾难,古往今来,多少无情的火灾不胜枚举。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消防安全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掌握消防安全知识,从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预祝班会圆满成功!

主持人:我宣布“消防安全”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主持人读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二、图片的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三、看小品,议一议:

1、着火了,怎么办?发生火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

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小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2、怎样报火警?

(1)牢记火警电话119。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山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

(2)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址。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街道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遇有火情,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注意:不能随意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3、使用火炉要注意什么?

(1)在安装火炉时,同学们要提醒爸爸妈妈,安装火炉应与床铺、纸顶棚、木窗框等可燃物保持一段距离。农村使用的砖炉土灶,要远离柴草。

(2)炉旁不要放废纸、刨花等易燃物。

(3)烘烤衣物要有专人看管。

(4)掏出的炉渣要等完全熄灭后,倒在安全地方,特别注意不要带着红火倒炉渣。

4、点蚊香时需要注意什么?夏日的夜晚,蚊子常常令人难以入睡,人们常用蚊香驱蚊。

蚊香虽小,但使用不当也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入睡前一定要检查。

(1)蚊香要放在支架上。支架不要放在纸箱桌面或木制地板上。如果放在金属盘、瓷盘及水泥地、砖地上,则就安全多了。

(2)不要在窗台等容易被风吹到地方点蚊香。

(3)使用电蚊香,要放在远离纸、木桌等易燃物的地面上,不使用时,应该拔掉插头目,不要使用汽油、煤油和柴油助燃,以防它们猛烈燃烧引起火灾。

四、讲故事《火中的“无形杀手”》

五、快板《报警歌谣》报警早,损失小,“119”电话要记牢。社会主义制度好,救火分文都不要。报清门牌和号码,说明火势大和小。跑到路口等车来,救火时间能提早。

六、“防火安全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主持人:比赛为抢答题,全班分为四小队,每小队基本分为100分,以先举手者回答,答对了给该小队加10分,答错了扣10分。

七、班主任讲话:火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来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火如果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一些同学有玩火的坏习惯。有的点火烧纸、烧柴草,在野外堆烧废轮胎、废塑料,还有的在黑暗处划火柴、点油灯照明,或弹火柴棍、烧马蜂窝……同学们要充分认识玩火的危害性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做到不玩火。同学间还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如发现有同学玩火,应该立即制止,并报告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同学们,美丽的大自然需要我们的呵护,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消防安全标语天天宣传天天安,日日防火日日宁。人人把好防火关,有备无患保平安。做好防火工作,全家幸福快乐。火灾远离家庭,幸福平安一生。防火装心间,一生保平安。火灾无情,防火先行。用火不预防,失火就遭殃。遭遇火情免不了,注意逃生最重要。安全用火,幸福你我。消防常识永不忘,遇到火情不惊慌。

消防安全主题活动3设计意图: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对于火,幼儿缺乏相应的防火知识和能力。因此,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防火自救能力,加强幼儿防火安全教育至关重要。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的莫过于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大自然的宝贵资源遭到破坏,可以使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化为灰烬,可以无情地夺走人最宝贵的生命。所以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慌张。

2、培养幼儿基本的防火意识与能力。

3、使幼儿初步掌握基本的安全防火,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2、VCD一盘(内容有大火烧毁房屋、拨打火警电话的镜头)。

3、布置好情境表演的场景。

4、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消防员,领孩子跑步带入。

2、组织幼儿观看大火烧毁房屋的图片,使幼儿感受火灾的危险性。

3、组织幼儿讨论:这些火灾是怎么引起的?火灾的后果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1)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2)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5)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发生火灾怎么办?观看影碟,使幼儿知道火警电话是“119”,并知道如何报警。

5、请个别幼儿模拟拨打报警电话。

提示幼儿说清着火地点、着火物和自己的姓名。

6、讨论:如果幼儿园里发生火灾,消防员叔叔还没有来到,我们该怎么逃出来呢?教师可演示逃生方法。

7、“安全逃生演习”:教育幼儿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运用学到的自救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消防安全主题活动4活动目标:

1、了解简单的消防安全知识。

2、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参观过消防队,消防员介绍了一些消防的初浅知识。

2、在父母带领下参观大型超市与商场,了解安全出口等相关的知识。

3、彩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4、火灾录像、烟雾发生器等。

5、幼儿自制的消毒面具、毛巾散放在活动室周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忆消防的相关知识

1、消防员叔叔救火时会用上哪些东西?(根据回答在投影仪上展示相应的照片)

2、消防车与平时的汽车有什么不同?

3、遇到火灾应该怎样拨打119电话?

请几位幼儿用玩具时手机模拟拨打119电话,其余幼儿评判是否正确。

二、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1、突发事故(配班老师运用烟雾发生器模拟火灾):活动室某角落着火了,幼儿在

2、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撤离现场。

3、刚才小朋友是用什么办法逃离的?

4、一起看看消防员叔叔的介绍,逃生时怎样做才是又快又安全的。

(播放逃生录像:重点了解要尽量蹲下,甚至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寻找安全出口快速逃离。)

三、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1、从活动室出发到安全的地方——操场,一共有几条安全通道?

2、这几条安全通道上有安全出口标记吗?

3、你想怎么来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4、幼儿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5、幼儿粘贴安全出口标志(提醒幼儿粘贴时注意箭头的方向。

)

四、逃生演习活动

1、我们要来进行一次消防演习,你听到警笛声后怎么做?

2、通过录像、音响、烟雾等模拟场景,幼儿进行逃生自救演习。

3、室外集中:你在逃生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想什么办法解决的?

消防安全主题活动5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简单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消防标志,火灾逃生视频,儿歌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消防标记,介绍11.9是消防日。

1.认识火警电话119

创设情景表演(新年到了,思思和东东好高兴,两个人在一堆稻草旁放鞭炮,玩着玩着,突然草堆冒起浓烟了,他大叫起来:“不好啦,着火了!”)

(1)讨论“你怎么知道着火了?”

(2)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重点教育幼儿,尽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同时出示119图片,介绍11.9是消防日,同时告诉幼儿119是火警电话。因为小朋友年龄还小,当有火灾时,要赶快离开火源,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忙。

二、大火烧起来浓烟滚滚,火势冲天,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甚至会把人烧死,是多么危险呀,那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呢?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附属图片,加深认识)

1.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2.不玩插座、插头和电线。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

爆竹。

4.提醒爸爸不乱扔烟头。

5.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灭火器等标记。

三、学习火灾逃生

1、观看视频。

2、讨论逃生的初步方法方法。

首先要有秩序,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预防烟呛。

3、幼儿练习逃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