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31 19:5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鲁迅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鲁迅的第一个老师是寿镜吾先生。
寿怀鉴,字镜吾,又字镜湖,晚号菊叟,绍兴城内都昌坊人。清同治八年中秀才。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宿儒。品行端正,性格耿直,一生厌恶功名,自考中秀才后便不再应试,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鲁迅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愤于洋人跋扈,清廷丧权弱国,以不买洋货、绝意仕进明志,在家中三味书屋设馆收徒,厘定规约,年收学生不过8人。为启发学生思路,提高文学修养,选授课文注重文采,因其异于传统,被人讥为离经叛道。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这是许广平的第一封信,写于1925年3月11日。当时,许广平和许羡苏交情颇好,而许羡苏呢,经常出入鲁迅所住的西三条胡同。偶尔会给许广平带来一些秘密的消息。惹得许广平极为忌妒,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她写了这样一封信,信里面的措辞极为柔软,撒娇还伴随着捂着嘴笑的羞涩,明智者若鲁迅先生,一看便知,这是一个暗地里喜欢自己的人。
心理医生于鲁迅,倒还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之前没有做过,之后,也很少做。但还是硬着头皮做了起来。安慰别人,最好的办法是丑化自己,自己越是窘迫,越显得对方所遇的困难巨大,对方的不安是正常的反应。这样,以铺衬的方式,鲁迅开始了幽默的话语自虐。
他的大意是,人生的长路,最大的两个困难,一是歧途,一是穷途。若是到岔路口,遇到让人迷茫的歧途,他是不会学习墨子兄,大声哭着回家的。他的做法独特:“但我不哭也不返,先在歧路头坐下,歇一会,或者睡一觉,于是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倘遇见老实人,也许夺他食物充饥,但是不问路,因为我料定他并不知道的。若是遇见老虎,我就爬上树去,等它饿得走去了再下来,倘它竟不走,我就自己饿死在树上,而且先用带子缚住,连死尸也决不给它吃。但倘若没有树呢?那么,没有法子,只好请它吃了,但不妨也咬它一口。”
这真不是一个好的心理医生,最终的结局,还是没有法子。
在此之前,他的学生,《京报》副刊的编辑孙伏园,曾经就“关于爱情的定则”一题求助于他参加讨论。他的答复也是如此,不过是爬上一棵树,看看老虎走不走的态度。每一次看到他给许广平的第一封复信,我都由衷地为先生“不装导师”的精神感动。要知道,1925年,《呐喊》一纸风行,他已经是万人的偶像,不独有他的学生,在郁达夫的笔下,就连北京大学的部分知名的教授,也都是他的崇拜者。这个时候,他清醒得很。
他的清醒,还包括当时有部分人对他的批评。他对现实的不满袒露于文字,让很多人惊慌,认为他毒性颇大,过于放大黑暗。这一点,在1924年致李秉中的信里表达得非常充分。李秉中是何许人?是一个年轻的学生,大约受了鲁迅文字的影响,便和许广平一样,写信向鲁迅先生问计,大约也是黑暗和迷茫该如何度过之类的话题。好在,他的文字里没有许广平那股小女人撒娇的气息,让先生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所以,在复信里,鲁迅这样写道:“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我虽然竭力遮蔽着,总还恐怕传染给别人,我之所以对于和我往来较多的人有时不免觉得悲哀者,以此。然而这些话并非要拒绝你来访问我,不过忽然想到这里,写到这里,随便说说而已,你如果觉得并不如此,或者虽如此而甘心传染,或不怕传染,或自信不至于被传染,那可以只管来,而且敲门也不必如此小心。”
李秉中向鲁迅先生借钱,二十元。鲁迅说,如果还需要的话,下周我还可以再帮你弄一些。那时,两个人只通了一封信。为了帮助李秉中,鲁迅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写信,催促帮助李秉中看看稿子,并在信里反复说明,该学生很穷,等着书稿换钱。
篇3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曾这样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鲁迅爱吃,却并非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自家吃的菜与普通市民没什么区别,常常只是“老三样”: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一碗黄花鱼,用萧红的话说“简单到极点”,只有有客时,才会丰盛一些。其实让鲁迅情有独钟的是零食,尤其是甜食。这其实是鲁迅先生一直以来的嗜好。在日本留学时,他特别青睐一种叫“羊羹”的茶点,这羊羹与羊肉无关,而是“用小豆做成细馅,加糖精制而成,理应叫‘豆沙糖’才是正办”。回国后,周树人思之念之,不惜托人从日本漂洋过海寄来食之,且有日记记载:“午后得羽太家寄来羊羹一匣,与同人分食大半。”
先生还甚喜水果。饭后出去喝茶,喝完茶又“步至杨家园子买葡萄,即在棚下啖之”。难以想象,那位严肃冷峻的先生也曾买完葡萄急不可耐站于街市大吃特吃,让人忍俊不禁。鲁迅日记还有记载:“夜作书两通,啖梨三枚,甚甘。”一口气吃下三个梨,真叫人替他的胃担心!鲁迅爱吃水果,在朋友中应是很有名的,有次上街买日本产的青森苹果,遇到日本朋友,遂被“强赠一筐”,鲁迅乐呵呵携之而归。
鲁迅的形象一直是“横眉冷对”,其实他也有馋嘴甚至孩子气的一面。1926年,鲁迅作《马上日记》,爆料了自己吃柿霜糖的情节:有朋友从河南来,送给鲁迅一包方糖,鲁迅打开一尝,“又凉又细腻,确是好东西”,迫不及待吃起来。许广平告诉他,这是河南名产,用柿霜制成,性凉,如果嘴上生些小疮之类,一搽便好。鲁迅于是用文字记下了他当时的遗憾:“可惜她说的时候,我已经吃了一大半了,连忙将所余收起,预备嘴上生疮的时候,好用这来搽。”收是收了,可是这美味却让鲁迅总惦记着,以至于夜里都睡不着,实在忍不住,爬起来又吃掉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就又吃了一大半了”。如此率真可爱如孩童,读罢令人莞尔。
鲁迅爱吃点心,除了买来孝敬母亲,好客的他也经常招待客人同吃。不过这招待,却是男女有别。最初,鲁迅是一视同仁的,谁料先生们战斗力实在太强。渐渐地,这些“光盘族”让鲁迅有了戒心,开始算计起来,不得已以落花生取代。女士就无妨了,“她们的胃似乎比他们要小五分之四,或者消化力要弱到十分之八”,这损失,微乎其微,“精于算计”的鲁迅乐得送个人情。
篇4
关键词:供给侧 改革 高职教育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
供给侧改革项目建立和推广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化解对有效供给的约束与抑制,从根本上有效调整和升级不同行业内部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措施,并结合市场需求积极推进产业的规模化和系统化建设进程。值得一提的是,在供给侧改革项目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供给的质量与效益,就要积极践行相关管控机制,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性健康发展。供给侧改革的内容深度贯彻落实了关于“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深入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讲话,并且也顺应“中国制造2025”的时展趋势。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实践优化原则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实践机制要充分遵循相应的优化原则,提高管控效果和教育效性。
第一,要遵循适应经济发展的原则。正是基于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教育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证高职教育模型的发展进程、速度和规模符合时展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培养目标和管控措施。要集中考量设置专业、淘汰专业、压缩专业、专业发展规模等问题,真正建立健全完整的高职院校教育规划,确保其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第二,要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落实管理机制,保证教育发展体系和经济发展的相对独立性,经济要想实现发展,首先要提高教育素质和教学水平,因此,劳动力市场存在人才波动性需求的同时,人才培养项目需要周期,高职教育机构也要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保证教育层次和形式结构符合标准。
第三,要遵循协调发展原则,在高职院校实际教育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也要集中落实协调发展的标准,实现高职院校内部层次类型的有效发展,对比例关系以及作用关系等进行统筹分析。并且要结合区域经济和技术要求,积极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结构和管控比例。只有保证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果,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实践优化措施
1.优化层级结构
在高职院校层次结构中,主要任务就是结合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进行多元化培养,保证各个门类人才能得到专业化教育,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以及高技术型的专业化人才。不仅仅是为了提升经济产业结构的实效性,也是为了实现劳动技术结构的转型。也就是说,在实际教育机制建立和落实的过程中,高职教育无论是在在技能培养方面,还是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在逐渐被放大。
2.优化专业结构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管理项目的实际效果,就要积极建构系统化的教育教学机制,建立健全完整的教学模式,提高产业结构的运行趋势和管理模型,为科学技术发展效果的综合性优化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管理机制中,要进一步规范课程设置机制,提升人才培养方案和时展进程的贴合度。并且要转变专业管理模式,有效完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管理过程和信息服务平台的稳定性。另外,要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专业化教育机制和监督体系,保证专业检测效果符合预期,强化政府的宏观指导职能,落实就业预警机制,为高职院校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优化发展结构
在高职院校自身发展进程中,要想深度贯彻供给侧的相关要求和管理理念,就要积极建构均衡发展的战略格局,确保相关管理体系符合区域实际需求,提升专业项目和任务的有效性,在提高学科科学化规划项目的同时。将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作为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措施,落实多元化发展结构。在实际管理模型建立过程中,不仅仅要避免“一刀切”的问题,也要保证办学机制的全面开放,实现终身教育机制,将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目标,拓展高职院校教育服务为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的能力,真正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进步,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发展进程中落实供给侧改革理念,能实现教育机制的全面升级,顺应时代经济发展趋势,为教育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花鸥,曾庆琪.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基于产业和结构角度[J].职教论坛,2016,33(18):17-22.
[2]刘刚,许朝山,郑云娟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探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35):17-20.
[3]熊花,黄弘.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江西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J].职教论坛,2016,11(10):65-69.
[4]许红菊,韩冰.以供给侧改革思路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J].职教论坛,2016,14(16):16-20.
篇5
关键词:文学翻译 译语优势 优化论 《鲁滨逊漂流记》
一、引言
许渊冲在80年代提出“发挥译文的优势”(许渊冲:2006),后又对这一理论作了详细的阐述,在《译学要敢为天下先》一文中,许渊冲系统的提出了翻译的“优势论”,即翻译时要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而不一定是完全对等的译文。这一理论引起了译界众多学者的关注,也得到众多好评。中山大学出版的《实用翻译教程》上说:“严复以来,如果说傅雷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是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第一次飞跃的话,许渊冲的扬长避短,发挥译语优势便是第二次飞跃。”(刘季春:1996)本文将在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优化论”指导下,对《鲁》的两种汉译本,从语言表达、句式结构、和文体风格三方面,通过一定的实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冀译本在发挥译语优势方面更加完美。
二、文学翻译的“优化论”
作为艺术的再创造,文学翻译具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关于翻译标准,国内外翻译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我国,颇具代表性而影响又最为广泛的翻译标准是严复的“信达雅”。严复曾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陈福康:1996)除 “信达雅”外,国内学者还提出其他的翻译标准,比如,鲁迅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方面,一则当然是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陈福康,1996)林语堂提出“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此外,傅雷提出“神似说”,钱锺书提出“化境说”。
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即“优化论”,是许渊冲先生在1981年《翻译通讯》第一期中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利用最好的表达方式,以使读者“知之、乐之、好之”。(许渊冲:2006)许渊冲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说:“文学作品应该是美的,如果把美的作品译得不美,那也不能算忠实,不能算美,所以似而不美的译文不能算是文学翻译,更不能算是翻译文学。换句话说,文学翻译如只求真,那么说明译者还在必然王国里挣扎,以求生存,文学翻译求美,则说明译者已经超越必然王国,在自由王国中得心应手,以求享受。”(许渊冲:2006)
三、译本分析
本文将以《鲁》的两在种汉译本为参考对象,从三个方面加以评析两个译本在“发挥译语优势”方面的得与失。
(一)语言表达
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各有优势,就汉语而言,优势是精练,含义丰富,成语典故较多,结构有四字词组等。而就英语来说,优势是精确,逻辑思维严密,语法结构清楚,有关系代词等。在翻译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改变劣势。
1.成语或四字结构的使用
成语或四字结构是汉语语言的精粹,是汉语的绝对优势,在译文中恰如其分的运用成语或四字结构,使语言灵动、鲜活。不仅使译文感情真切,更使读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
多用习惯用语可以使译文通顺、自然,读起来会琅琅上口,让读者感觉亲切实在。如果用过于正式的行文用语,就好像在读科普说明文一样,毫无感情,不能使读者和译者发生感情共鸣。
2.句式结构
英语与汉语句式相比,具有很多差异结构,其中之一就是英语中有些句子的成分。其次就是英语句中多被动句,英语句子注重结构整体,句子不能没有主语,只好采用被动式或其他句式,以便把施事隐藏或省略。相对与英语而言,汉语的优势在于语言精练、含义丰富,使用自然逻辑顺序排列短语和主动句来表达各个概念。
3.自然的主动句
例1 (ch1,p1)…One of which was Lieutenat Collonel to an English Regiment of foot in Flanders, formerly commanded by the famous Coll.Lockhart.
徐译:一个哥哥是驻佛兰德的英国步兵团的中校,他的部队早先曾被著名的罗加特上校率领过。(p1)
冀译:大哥是驻佛兰德的英国步兵团中校。著名的洛克哈特上校曾带领过这支部队。
例2 (chapter.1.p6)
though in the mean time I continued obstinately defy to all proposals of sifting to business.
徐译:在这一年里,家里曾经几次向我提议,要点正事,都被我固执地加以拒绝。(p5)
冀译:尽管家里人多次建议我去干点正事,但我就是顽固不化,一概不听。
在这两个例子中,徐译都翻译为被动态,而冀译则选择用主动态表达。第一个例子“曾带领过”比“比被率领过”听起来自然顺口得多,第二个例子冀译用两个四字词来表达被动的意思,既把原文的精神表达出来了,又把主人公当时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更加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既求了“真”也求了“美”。
4.多用短句
从句的结构和高频率的使用是英语语言中的一大特色,习惯于用长句子表达复杂的概念,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表达中。汉语的特点与优势在于表达复杂概念时,大多是采用短句方式叙述或说明,其层次,逻辑关系等更多的是包涵在具体的语句中。
5.文体风格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为了使读者能有美的感受,仅仅做到“信”还不够,必须要跟许渊冲先生说的那样,要优化译文,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三美”即“形美,音美,意美”。这就要求译者在修辞,润色,语言的生动性方面下一番工夫。
6.修辞润色
例1 (ch3, p130) I that was reduced to a mere state of Nature.
徐译:因为现在已经到了一身之外别无长处的境地。(p104)
冀译:我犹如出生婴儿,除了自己一身之外,别无他物。(p94)
例2 (ch3, p125)
And how I was a prisoner lock’d up with the Eternal Bars and Bolts of the Ocean, in an uninhabited wilderness, without Redemption.
徐译:一想到我自己怎么像一个囚犯似的,被困在重重海洋之间,被困在没有人烟的荒野里。(p99)
冀译: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囚犯,那茫茫的大海就是我牢狱的铁栅栏,并且永无出狱之日。(p90)
以上两个例子中,冀译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为译文增色不少。第一例中把鲁滨逊初来荒岛上形单影只,完全脱离现代化社会的窘迫和无奈生动地再现于纸上。第2例中,把茫茫的大海比作牢狱的铁栅栏,是再准确不过了。因为鲁滨逊确实被困在一个四面环海的孤岛上,四面的海水就象是监狱里的铁栅栏一样将他囚禁得严严实实。译者做这样的描述无疑是好像是用本国文字写自己的作品,既忠实于原作的意图,又发挥了工作上的创造性,不仅再现了原作中的任务形象,故事情节,而且再现了思想,情感与精神,使读者“知之,乐之,好之”。
7.生动风趣的风格
小说语言变化多端,富于表现力,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想翻译得生动活泼,打动读者,就要求译者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在揣摩体会原作者的感情之后,尽量惟妙惟肖的表达出来。这一要求也就是发挥译语优势和优化论的精华所在。不发挥译语优势而用干瘪枯燥的话语翻译的东西,毫无文采和可读性。
这段话描述的是一只可爱、机灵的野猫,以及它和鲁滨逊之间的“对话交流”。在徐译中全部用“它”来代指小猫,虽然把原文的意思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了,但总感觉读起来少了点什么,相比之下,冀译用“小家伙”来代替“它”更加生动,使小猫机灵可人的样子跃然纸上 。译者用“泰然自若”、“瞅着”等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另外,译者加译了“可是,对不起了”这一句,好像是鲁滨逊在和小猫对话,给文章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美感。
四、结语
本文略谈以上几例,通过比较徐霞村和冀湘的译作,得到一个总的印象:徐译本语言平实,达意,使用的异化和直译的翻译策略较多,外国文学的韵味较浓;而冀译本倾向于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译者汉语功底深厚,语言老持地道,充分发挥了译者优势,遵循了文学翻译的“优化论”原则。正如许渊冲先生所言使读者“知之,乐之,好之”。
译者赋予译作的风格和特色决定了译作的生命。没有生命力的译作,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被人冷落忘却,甚至过时。空剩下学术的价值而失去了文学的价值。要实现这一价值,译者就应该走出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俗套,像许渊冲先生所说的要“敢为天下先”,发挥译语优势,美化和弥补原作的不足,为文学翻译开创一条阳光大道。
参考文献:
[1]Danial Defoe.Robinson Crusoe.[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2]陈福康.中国翻译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丹尼尔・笛福著;冀湘译.鲁滨逊漂流记[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4]丹尼尔・笛福著;徐霞村译.《鲁滨孙漂流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篇6
关键词:彭燕郊;诗歌;散文化
中图分类号:1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1-013-02
作者:尹文偈,长沙南方职业学院旅游文化系讲师,文学硕士;湖南,长沙,410208
诗的美其实比一般所说的散文的美难的多。有人曾说过彭燕郊的诗不太经济,也就是说他的诗散文化特征明显。在他的诗歌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形式不太像散文诗的散文诗,即使是自由体诗,散文化也非常明显,如《小牛犊》、《春天――大地的诱惑》、《生生:多位一体》等。尤其是后期的诗,写得朴素、宁静、沉郁和大气,使他登上创作的孤峰,比早期更见雄浑、成熟和丰富多彩。从《画仙人掌》到《混沌初开》,从单纯的情、物描写到多向性的思维,是非常大跨度的跳跃,作品中蕴含声音、光和影;表现为文字、绘画和音乐的三位一体的结合。究其原因,是因为诗人是一个游走在中外文学之间的诗人,他的开发的心态使他吸取的养分来源多样,在他身上我们可以找到鲁迅、波德莱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许多中外作家的影子。“彭燕郊诗歌的思考特质可以溯源到波德莱尔《恶之花》和鲁迅《里于草》的精神影响。”彭燕郊一生最崇敬的人是鲁迅,鲁迅是他的精神导师。彭燕郊一直认为《野草》是新诗以来最富有现代感、世界感的真正新诗。《野草》对于彭燕郊散文诗体的形成,无疑起着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他自己也认为,在现代诗节日庆典般喧闹的进军中,散文诗最引人注目。因而,他的创作发扬了波德莱尔和鲁迅《野草》所开辟的文学传统,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上,诗人采用更加自由的散文诗体,将诗的明晰深刻与诗的生动丰满加以整合,从而使诗歌更加具有艺术的美。
早在“七月”派期,受鲁迅《野草》的影响,彭燕郊的诗歌创作已经有了一些散文化的倾向。如《杂木林》:
沿着半里长的起伏的山坡
杂木林拥挤着伸展出去
在那里,在不息地微语着的风里
树木们手臂,肩并肩地
以有规则和无规则的行列
迎接巡礼者的赞赏,呈现出
各自不同的独具的风姿
形成了遮蔽视野的绿色的雾帐……
《杂木林》更多的像一首散文诗。散文化自是有其一气呵成的流转之美的特性,也反映了诗人向往诗意和表达理想的殷殷之情。选首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似的理想世界: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没有世间的芜杂和低俗;这里诗人可以敞开胸襟,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这里诗人的灵魂在绿意的滋润和鸟儿送来的天籁中得到荡涤;这里诗人可以回访过去、畅想未来……当要离开这里诗人都得向它们作痛苦的告别。总之,这些树木让诗人倾心礼赞,因为,杂树林是他心灵的港湾,也是他寄寓希望的所在。
真正的散文诗是诗意的纯粹、深刻与散文的自然、无规则的高度统一,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八十年代以来,彭燕郊的诗体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自由,篇幅也越来越长,以至于形成了他颇具大气的成熟的散文诗体,如《混沌初开》、《无色透明的下午》、《生生:多位一体》、《德彪西语序》、《陈爱莲》等。在散文诗体中诗人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可以更轻易地将复杂的思考演绎得完整、慎密和明显。如《混沌初开》,从混沌中可体会到人的心灵历程的某些坎坷验证的细节――
你,属于人类,你却不了解“人”,却不了解你自己。
你那颗受潮的心,人间烟火几时曾烤干它?
你曾经因害怕行为出格而古板拘谨,因为害怕失态而手忙脚乱。离不开的那个给你留下的小天地的种种不自在,那个叫人想起就难受的牢穴生圹般的地上乐园,仅可容身的挪不动手脚的方寸之地。那里,能容得下人的本真,人的真诚的伟大的疑问吗?
诗中,哲思般的对生命本体、对生命形态自身的感应、超越,既是诗人个体又是人类集体的生命形态,以反省历史、审视现状,联想未来,借文化原型、意象典故、暗示象征等,迸发出诗歌艺术美的本真来。
另且看《浮影》一诗的开头:
溪水太清澈了,清澈得近于无水,叫人想到消失了的烟云。映在太清澈的溪水里的我的影子也是清澈的,清澈得就像一张薄纸。薄而透明。我知道,溪水即使再清澈也能映出我的影子。因为它有它的厚度,有那种因为清澈而不容易看出来的厚度。然而它却没有映出我的厚度,我的影子因为太清澈了而失去了厚度,漂浮着。游鱼在我的影子里游来游去,失去生物所有的体验和预感,在感觉不到任何召唤的机械颤动中,我的影子随时都会破碎。
篇7
王力先生不止一次地说自己“是一个不会写诗的人”,“不是诗人”,这自然是王力先生的谦虚。《龙虫并雕斋诗集》表明,王力先生不是“不会写诗”,而是很会写诗;王力先生哪里“不是诗人”?他乃是一位经常诗兴大发、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诗人。当然,他不是一位专业诗人,而是一位业余诗人。如前所说,他的专业是他的语言学,他的翻译、诗歌、散文统统都是“业余”,都在“龙虫并雕斋”中占据从属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力先生不承认自己是“诗人’倒也有几分是“写实”,而不全是谦虚,何况王力先生所写,又几乎全是古诗词呢?
说起古诗词,话就长了。“五四”之后,写古诗词曾一度被讥为“骸骨的迷恋”,被认为是一种复古倒退行为。即使兴起写上几首,也没有地方发表,只能锁在抽屉里,自我欣赏,或者在酒席宴前吟诵给三五知己。在一些新文学家看来,作为一种诗歌形式,古诗词已经死亡,不会再有艺术生命了。鲁迅先生就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这当然是一种幽默,不乏半开玩笑的性质。因为是写给友人的书信,是不妨开开玩笑的。但玩笑中也有严肃和认真,认为今人写古诗难以企及唐人水准,大概并非不是鲁迅的本意。而这样一种意见,在新文学作家中,恐个白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绝非鲁迅所独有。本文无力也无法全面论述鲁迅上述意见的得失,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今人的古诗创作,无论如何是无法从总体上超越唐诗了。就此而言,鲁迅的上述意见确平具有总体上的科学性。“五四”之后,提倡新诗,应该说也是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发展白勺历史使然,唐诗宋词发达的黄金时代毕竟已经一去不返了。然而,无法从总体上超越唐诗宋词,不等于说今人不可以再写古诗词,更不等于说今人也写不出一首好的古诗词了。任何诗歌形式都只不过是感情表达的方式,只要感情真挚(最好激情澎湃),才华横溢,又掌握了必要的写作技巧,运用任何的诗歌样式,应该说都是可以写出好诗的。艾青可以写出他的自由体新诗《大堰河,我的保姆》,闻一多可以写出他的“半格律师”《死水》和《红烛》,可以写出古典诗词《七律·》和《沁园春·雪》。即使鲁迅先生自己的古诗写作,又何尝不是佳篇连连呢?这就说明,古诗词并未死亡,尚有艺术生命力,就看您是否善于驾驭它的艺术形式,并具有足够的激情和才情了。对于王力先生的古诗词,也必须作如是观。
在《龙虫并雕斋诗集》的《自序》中,王力先生追述了自己从小热爱古诗词的家学渊源,也介绍了青年时代习作古诗的经过。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古诗词的根底是相当深厚的。收入集中的两首早年习作《中秋望月》和《十月刈禾》,已经表现了对古诗写作技巧的熟稔。之后的六十多年中,除了留学法国的五年外,王先生一直未曾中断古诗词的写作。特别在粉碎“”和改革开放之后,王先生的古诗写作更进入鼎盛期。《龙虫并雕斋诗集>共收入古诗91题104首,1974年之前的仅有16题18首,仅占约1/5。国家形势的好转,个人心情的舒畅,激发了作者的诗情,单单1982年,他就写了32首。王力先生说,自己遵循的是“诗言志”的古训。他的诗的确是言之有物、耐人寻味的“言志”之作,不空洞无物,也不无病。
如果容许我们稍稍分类,王先生的一百多首诗大致可分这样几类:一是个人抒情诗(赠人、怀人、怀古等),共约45首,几占全部诗作之半。它们是诗情最浓郁、感情最真挚的心灵的歌唱,最能代表王力先生的诗歌特点和水平,也最具感人力量。
比如写于1927年的七言古风诗《悼静安师》,便对自己投昆明湖自杀的导师王国维先生发表了由衷的哀悼。诗歌结尾云:“似此良师何处求?山颓梁坏恨悠悠。一自童时哭王父,十年忍泪为公流!”诗中也委婉批评了王国维甘当遗老,为清朝殉葬,但他还是忘不了恩师的教诲,忍不住“十年忍泪为公流”了。
这样的王氏“悼亡诗”,王力先生还写了《哭元任师》《哭莘田》《怀一多》《忆佩弦》《挽》《五哀诗》(哀老舍、、吴哈、周予同、刘明遂)等,皆情真意切,还原了这些文化名人的音容笑貌。其中,最感人的是《怀一多》与《忆佩弦》:
《怀一多》
旷世奇才有令名,诗人烈士两蜚声,
心思聪敏天生就,肝胆刚强铁铸成
注屈笺唐精髓得,横眉拍案鬼神惊
玉溪妙笔常山舌,激发群伦万古情、
《忆佩弦》
促膝论文在北院,鸡呜风西滞南疆
同心惠我金兰谊,知己蒙君琬琰章
子厚记游清见底,伯荑耻粟永流芳
荷塘月色今犹昔,秋水伊人已渺茫
既是同事,又是朋友,一起度过抗战八年的艰苦岁月,但眼看着闻一多拍案而起却倒在罪恶特务的枪弹下,朱自清坚决不领美国救济粮终至贫病而死。诗人的哀痛与愤怒交进而发,怎能不感人肺腑呢?
除“悼亡友”外,王力先生还写了一些与友人的交往诗(如《叶圣陶先生过访》),为学界泰斗的祝寿诗(如《先生百岁志庆》),为青年学子的劝勉诗(如《送袁行霈赴日讲学》)等,这些抒怀之作亦皆语重心长,诗兴盎然。由于篇幅所限,无法一一剖析。他的写给老伴儿夏蔚霞女士的《赠内》以及几首《赠儿》《赠女》和那首写给小孙子的《幼孙》,因为接受对象是自己的亲人,这些诗的感人程度和角度又“另具别肠”了。这里不妨看一看《赠内》和《幼孙》:
《赠内》
甜甜苦苦两人尝,四十五年情意长
七省奔波逃犷狁,一灯如豆伴凄凉,
红羊溅汝鲛绡泪,白药医吾铁杖伤
今日桑榆晚景好,共祈百岁老鸳鸯,
《幼孙》
老幼相差八十年,童颜白发两相怜
出门频把爷爷唤,领路常将奶奶牵
手按鳌头骑石上,掌摩猫背戏阶前,
篇8
关键词:冯至;里尔克;经验化;孤独
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历程,但是在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浪潮中,却涌现了一大批新文学作家,开启了文学现代性的新纪元。一大批新诗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如冰心、宗白华、冯至等,而冯至作为现代诗歌的一员大将,鲁迅先生在回顾20年代新文学时,称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而经过时间的检验,也证明了冯至的诗是经得起历史的挑剔的。这其中又以他的《十四行集》最为著名,而冯至是从里尔克的变体诗中得到了启发,开始了十四行诗的创作,并且将这种诗体和自己的人生经验结合起来,对诗的雕塑美、对个体存在的孤独性、对死亡哲学的理解等都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询。
一、冯至对十四行诗体的吸收和创新
(一)对十四行诗的尝试性创作
随着西方文学的涌入,十四行诗这一新的诗歌体式也被介绍到了中国,冯至受到里尔克变体十四行诗的启发,开始进行十四行诗的创作。当他在观察自然万物花鸟鱼兽时,在体悟整个世界的纷繁无序的世事时,诗歌开始在他胸中自然的流淌。这同里尔克所秉持的观点基本一致,在他看来,只要是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就没有不可以入诗的,他在《布里格随笔》里写到“等到它们成为我们身内的血、我们的目光和姿态,无名地和我们自己再也不能区分,那才能以实现,在一个很稀有的时刻有一行诗的第一个字在它们的中心形成,脱颖而出”[2],而冯至的十四行诗正是从那狂风乍起的中心形成,在那秋风里萧萧的玉树间脱颖而出。
在进行十四行诗的创作过程中,冯至从里尔克那里学会了观看,学会了发现事物的魂灵。如他在《十四行集》的第二首里写的那样“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深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像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3]在这里,冯至通过对树、花、蝉蛾、残壳等自然物的观看,将这些事物的魂灵解析出来,并且给予哲理上的思考,认为在无限的世界中,必然死亡的生命历程就像蝉蜕一样没入尘土,所有的一切可以歌唱的都被默默的青山消解,而人的存在本质也在这种消解中被隐喻。
(二)对旧十四行诗的挣扎和创新
冯至的诗歌创作吸收了里尔克的变体十四行诗的创作形式,而且也不拘泥于诗歌的十四行韵和严格的对仗体式,同时也加入了很多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群,如其《二十四行集》的第二十二首“深夜又是深山/听着夜雨沉沉/十里外的山村/念里外的市廛/它们可还存在?......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在这首诗里诗人创造了深夜、深山、夜雨、山村、市廛等一系列物象,形成一种古朴、沉厚的意向群体,而诗的最后两句更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将作者内心对摆脱束缚、走出自我困境的渴求,这首诗将现在主义哲学和古典主义意象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里尔克在他的诗《预感》中说“我像一面旗被包围在辽阔的空间......我认出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我舒展开又跌回我自己”。里尔克在这里将自己物化为孤独的旗帜,在表达在风暴中独自起落时的自我忍耐具有救赎的神性和自我的成全,这种物我合一的哲理性诗句也正是冯至在其诗歌创作中所追求的一种诗意,但是他的诗意更具有中国古典气息,如他在《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结尾所写的那样“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这首诗可以说是冯至《十四行集》的创作宣言,既包括了诗人的一种感性的诗意抒发,又包括了对万物存在的一种理性思考和哲学意味,@种理性的哲思正是冯至对里尔克的吸收和继承。
二、冯至对里尔克经验诗学的吸收和挣扎
(一)诗是经验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4],但是里尔克却认为人类本身就具有情感性,而我们更需要的是经验。里尔克对冯至的影响就在于将冯至从浪漫主义抒情性带入到经验诗学。我们通过冯至的很多诗歌可以看到作者对于诗歌态度的转变,如诗人早期的诗《夜步》写寂寞,是“我永久从这夜色中/拾来些空虚的惆怅!”,而在后来的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寂寞就化作了一脉的青山默默。诗人摒弃了原先那种“全身血液沸腾”的写作,而主张以一种严谨性的阅读积累和认真观看来对自然宇宙进行经验化的哲理抒写。
里尔克的创作也是一种逐渐经验化的过程,他也有过“情感泛滥”的时候,如他写爱情的疯狂“挖去我的眼睛,我仍能看见你”。而在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中,这种情感的外露则演变成了一种谦逊的经验化写作,他更注重外物的本原对自我内心的映照。而冯至正是吸收了他这种写作方式,摆脱了之前的写作困境。如从他30年作的《威尼斯》“傍晚穿过长怨桥下,只依稀/听见了叹息三两声”,到他40年代的《十四行集》的第五首“一个寂寞是一座岛/一座座都结成朋友”,虽然是对同一座城市的回忆,所要表达的依旧是关于寂寞的主题,但是后者却更为严谨,情感也更为克制,也更具有经验化的诗学特征。
(二)冯至诗的古典性和歌德情怀
冯至的诗歌不仅具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特征,同时也受到了歌德的影响。冯至在创作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艺和西方的韵律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十四行诗,如他的《十四行集》中的第二十一首“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他们都像风雨中的飞鸟/各自东西”里运用了许多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意象,如“铜炉、瓷壶、飞鸟”等,也与中国古诗中借景抒情的特点一脉相承,小小的茅屋、吹起一切的狂风和又将一切淋入泥土的暴雨,这一切场景的组成也可以看作对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再创作。在这里诗人又巧妙地运用西方新的思维模式和句子结构,写铜炉向往矿苗、瓷壶向往陶泥,将物人格化,句子别致巧妙,具有现代主义特征。
如果说冯至与里尔克的相遇是一种宿命,那么冯至的歌德情怀则是一种必然。他的《十四行集》中的第十三首就是关于歌德的一首诗,他在这首诗的写道:“你知道飞蛾为什么投向火焰/蛇为什么脱去旧皮才能生长/万物都在享用你的那句名言/它道破一切生的意义:“死与变”,冯至在这里直接化用了歌德《幸福的渴望》里的诗句“飞蛾,你追求着光明/最后在火焰里献身/只要你还不曾有过/这个经验:死和变!”,在这个时期冯至虽然走出了情感泛滥式的写作,但是其精神困境仍然存在,里尔克的谦逊和忍耐也不足以为冯至提供一个出路,而歌德的生存智慧和人生经验就吸引了冯至的注意,这个时候的冯至无论是在自我精神方面还是在诗歌创作方面都渴望实现一场新的“死与变”,而这种死与变是克制的,更是具有生命力的。
三、冯至关于孤独的哲学思考
(一)宇宙中的一个人
从冯至发表他的第一首诗歌《绿衣人》开始,孤独就一直是他诗歌挥之不去的情感表达,这种孤寂悲伤的感情基调和诗人童年母亲的去世有关的,而这同里尔克早年感受到被母亲驱逐的恐惧和脆弱的感情是相通的。里尔克在他的《严重的时刻》中写道“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在这首诗里,诗人将自我的感受扩大化为人类共同的命运,诗中“某处”“无缘无故”将人类在命运面前的那种孤独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的极为深刻。而冯至在其《十四行集》第六首中写哭泣的农妇和村童,“我觉得他们好像从古来/就一任眼泪不住的流/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这种脆弱莫名的哭泣其实和里尔克《严重的时刻》中无缘无故的哭泣是一样的,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的渺小和事世的无常都将人推入到一种孤独的绝望之地,只是冯至写得更为脆弱具体。
对冯至而言,里尔克存在就像他人生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其生命中孤独的时刻,并且带领他走出情感的荒芜之地。在冯至看来:“在人间有像里尔克这样伟大而美的灵魂,我只感到海一样的寂寞,不再感到沙漠一样的荒凉了”。最初,冯至的寂寞是一条蛇,冷冷的没有言语,后来冯至的寂寞是一块磨刀石,逐渐磨掉了他心中情感的枝枝蔓蔓。他在《十四行集》的第二十二首中写道:“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诗人在面对遥远的山川和久远的幻梦时,个人的孤独犹如在母胎里的孤独,而我们狭窄的心所渴求的不过是一个的宇宙,而这个宇宙却是孤独的,就像永远低头行走的G衣人,可怕的时辰到了!
(二)一个人的宇宙
对于冯至而言,里尔克教会了他发现宇宙万物本身的姿态,并分担他们孤独的命运,这也正是冯至从宇宙中的一个人走到一个人拥有一个宇宙的重要的一步。在他看来,人的生命本身存在是与宇宙万物是融为一体的,我们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都与我们有着莫大的联系。他在《十四行集》的第十六首中写到:“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在这里诗人将自我融入到整个宇宙中来,化成了平原、蹊径,与每一道水、每一阵风相呼应,所有经过的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从这种意义上说,人并不是在孤独中等待死去,而是在孤独中与世界达成统一。
里尔克在他的秋日里写道:“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在他的诗歌里,孤独的底色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幕布,笼罩一切,而冯至就是在这种幕布下小心翼翼的行走,努力寻找自我灵魂的出口。他在《一个消逝了的村庄》中所塑造的那个坐在夕阳之下山丘之上,聚精会神的缝着什么东西的村女形象其实就是诗人宁静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镜像,她让诗人知道了“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者一个大宇宙”。而这也正是冯至走过里尔克孤独幕布后内心达成了自我的和解。
冯至曾经说过:“我不迷信,我却相信人世上,尤其在文学方面存在着一种因缘。”对于冯至而言,这种因缘或许就是指的就是同里尔克的相遇。德国抒情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冯至与里尔克的相遇,则是这种诗意栖息的必然,里尔克就如同那风中孤独的旗帜,指引着冯至走向诗意的栖息之地。在这诗意的栖息之地,冯至不仅走出了那个“没有花,没有光,没有爱”的胡同,而且进入了一个真实的、没有夸耀的春天。
注释:
①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第5页,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②赖纳・马利亚・里尔克.《里尔克读本》冯至、绿原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③冯至《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④威廉・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
参考文献:
[1]冯至.冯至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篇9
从诗性谱系的横向角度看,唐时除了李白、杜莆、白居易三大诗人,依然星空灿烂。比如中晚唐的李贺,晚唐的李商隐。作为同样杰出的诗人,二李在诗艺创新方面,走得尤其远。也许当下的读者会倍感亲切,仿佛觉得现代离他俩很近。
1、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少年天纵,却因避家讳而与科举无缘,致使一生落魄,只活了27岁。诗人虽短命,然写作有专攻,诗写富于想象力与创新精神,表现方式也暗合意象化手法,艺术成就与审美价值极高。《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金铜仙人辞汉歌》、《铜驼悲》等均为著名诗篇。诗人思维奇特,且多用逆思维,达到反常规处理意象,让人一新耳目。从“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中,便可看到一些端倪。用“闲水”去“摇”出那一塘“碧漪”,多么反常,此“闲水”又多么神奇,而“老景”像鸟一样“沉重”,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冲动,更不要说“惊飞”了;用“和气”去“排”除“冬天的严厉”,用“长日”去“辞”退一天中的“长夜”,同样创造了逆思维的诗性效果。诸如此类的诗歌思维与意象手法,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实属罕见,颇为值得注意。诗人还能跳跃性诗写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凄美爱情,不仅接近现代诗的形式感与节奏感,而且很凝缩,却不会产生任何板结。“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已成了杭州苏小小典型的情爱记忆,《苏小小墓》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诗人能把死人写活,并于鬼气中透出灵气与贵气,《湘妃》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天上人间,地上地下,阳冥两利,无不“关照”。“诗鬼”之于李贺,可谓实至名归。
2、李商隐
篇10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育;情感挖掘;各类体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学即人学,人学即情学,作者在摹景、状物、写人、记事中都蕴含着自己丰富的情感,各种各样的文章都包含着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教师如果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挖掘出课文中内在的思想情感,可以对学生进行陶冶、感染和教育。
一、现代散文中品情感
散文所谓行散而神不散,在看似凌乱的思绪中其实包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我们在分析散文时可以站在作者的立场,身临其境的感悟,或许会简单很多。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了解作者创作倾向、分析文章结构、赏析艺术形象和品位文章语言这四个方面来体会,品评散文之情感。
如赏析郁达夫《故都的秋》:首先我们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结构: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二、古典诗词中觅情感
中国是诗的王国,中国的诗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而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人的思想性格都是经过两千多年的诗歌浸润而成的,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情感赏析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诗词挖掘其丰富的情感内容。
(一)建功立业
忠心报国的渴望:“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壮志难酬的悲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二)思乡怀人
思念亲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怀念家乡:“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三)生活杂感
山水田园之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青春易逝的伤感:“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仕途失意的苦闷:“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四)送别
深切的友情:“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依依不舍的留恋:“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诗词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融会了作者个人的强烈感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门别类的从不同角度感受其中的情感色彩,提升鉴赏感悟能力。
三、叙述文章中赏情感
叙述类的文章主要指记叙文,包括写人和记事,但无论是写人或写事,都是以情感人,情真意切,表达作者自身感情的,而且也比较生动有趣,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探究隐含其中的深邃意义及强烈的情感。
如唐的《琐忆》,文章以开头第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提纲挈领,统领全文,写了七件看似细小、琐碎的事情,并且按照事件的性质,分别归入“俯首”“横眉”两部分,表现鲁迅先生关怀、爱护青年、平易近人、爱憎分明的人格特点和坚韧不拔的战斗风格。作者在刻画鲁迅先生形象时,也运用了很多的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动作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如“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的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运用移就和象征的手法,表现鲁迅倔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鲁迅先生站起身,在屋子里踱了几步,转身扶住椅背,立定了”,逼真地写出了鲁迅在敌人面前的“居高临下”、“从容不迫”,表现了他对敌人的极端蔑视。还有在作者的书成了“官批本”之后,鲁迅先生发表了他入木三分的看法,充分体现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他的批判是独抒新见,深刻有力的。
四、说明议论中析情感
除了叙述类、抒情类的文章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外,说明文、议论文也有其内在的情感因素。在这里,简单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以《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学为例。文章既有说明文的知识性,又具有文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找出文中具有人文性特色的内容加以分析,体会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如文题引用了明朝诗人陈辉“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诗句,第三段引用郭明章的《荔枝》和邓肃的《看荔枝》,着意渲染荔枝的颜色美,描绘出荔枝成熟时瑰丽绚烂的动人景象,包含作者的赞美之情。文中大量引用古代名人的诗文及其他参考资料,丰富了说明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行文生动、活泼,富有文艺色彩。
再来说说议论文,议论文主要是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的,而人对事物形成认识的过程中总是带有自己的感彩。只有在分析论证时充满感情,才会思维活跃,有气势,进而宣扬真理之声,净化内心灵魂。因此,我们在分析议论文时,也要挖掘文章的情感美,分析文章所包含的情感因素的美学价值,这样,我们可以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不同体裁的文章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和表现手段,把丰富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对各类体裁文章的情感挖掘力度直接影响着情感教育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2]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