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笼包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6:0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笼包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早就听说无锡小笼久负盛名,让人回味无穷,可我来无锡好多年了但却从来都没有一睹无锡小笼的风采。今天,爸爸终于肯带我和弟弟去“超王记”验验这传说中的无锡小笼是不是货真价实。
为了挑一个“最佳时期”我和弟弟还有爸爸三人“忍饥挨饿”熬到下午两点,才向“超王记”“进军”。可没想到这里还是人满为患!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下来,爸爸边去排长龙了。在那漫长的几分钟内,服务员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每次手里都少不了那一笼一笼的小笼包。只见他们一个个小巧玲珑,总像戴着蕾丝花边帽的小胖墩。我和弟弟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些小笼包,口水哗哗直流。终于,我们的小笼包也上来了。我迫不及待的掀起盖子,一股伴着浓浓香味的热气便扑面而来。接下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一个个都是水珠的“胖娃娃”了。这一个个“出水芙蓉”真是与众不同呀!平常的包子虽说很大,但里面的肉质有一点点,但这无锡小笼虽说个子不大,但皮却薄的几乎透明,里面的汤汁更是清晰可见。弟弟再也按捺不住了,拿起一个便往嘴里塞,爸爸怎么喊也喊不住。刚咬下第一口,汤汁便挂在弟弟的衣服、嘴巴上了。爸爸看了不禁哈哈大笑:“吃小笼包是有口诀的,哪能乱吃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一扫光,满口香”!我听了,若有所悟,便和爸爸一起开吃!我小心翼翼的夹起一个小笼包到碗里,然后轻轻咬破了一点皮。没想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直钻入肺腑,正当我陶醉其中时,汤汁就急不可待地涌了出来。我赶紧吸上一口,顿时满口余香,然后再大大地咬?A一口馅,真是人间极品啊!
又薄又嫩的皮,又鲜有地道的汁,又紧致又有嚼劲的馅,无锡小笼包,果然名不虚传!
江苏无锡北塘区惠山小学六年级:范纪伟
篇2
提起我的家乡无锡,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各种小吃天下闻名,吃一口使你口齿留香,吃完后让你回味无穷。无锡小笼包就是风味小吃之一,下面就和我一起品尝吧!
要想吃,必须制作,我来教你怎么做,先把面粉和成一些面,把面柔软,然后把面弄成一个个小面团,再用擀面杖将小面团擀成一张圆形的薄皮,擀完后像一个圆月亮。接着该做馅了,做馅就要去超市或菜场挑一些上好的猪肉,用刀剁碎,用调料腌制一下,然后放入擀好的面皮中。最后把皮捏成一座宝塔一样的形状,在口子上捏个八九下,不要让馅挤出来,然后把包好的小笼包全放入蒸笼里,接着是等待。
我们盼望已久的小笼包就要出笼了,心情也激动的像热水一样沸腾开了,不一会儿小笼包熟了,像一座座宝塔一样整整齐齐的排列在蒸笼里。记住,千万不要蒸的太熟了!可以从蒸笼里拿出来了,那一个个肥嘟嘟,晶莹剔透的小笼包,谁都忍不住想去吃一口。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吃的时候千万不要急,如果着急吃就会被里面的汁烫的龇牙咧嘴。吃小笼包要先上面咬一个小洞,把里面的汁全吸干了就可以放心地吃了。小笼包不仅皮薄肉嫩,而且汁多味美,这味道里还鲜中带甜,吃了让你赞不绝口。
你来我的家乡无锡,我请你吃这里的风味小吃——小笼包,保你大饱口福,快来吧。
三年级:冯泓毅
篇3
我一下摩托车,就飞快的跑到我们的摊位上去了。因为今天赶集,所以,到摊位的路很挤,我挤到这,挤到那,终于挤了进去。我走到了摊位上看见外公已经在那里了。这时,“咕噜咕噜”的声音从我的肚子里传出来了,原来我的肚子又扁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来了,我向妈妈要了钱后,就冲向吃面条的地方去了。
“噢,吃的好真饱哟!”我一边说一边走着。突然,一个软软的东西被我给踩到了,我一看,是面包。我就想:
一个面包好好的,为什么不要扔掉。哎,现在呀,生活条件好了,就连吃的都要,挑三拣四。什么这个油,那个太淡了。其实,一个面包虽然只要几角钱就买来了,可是他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啊!先是农民在烈日当头晒的时候,他们不怕太阳晒,在风雨季节里不怕风雨打,但他们任何一个时候,都怕我的稻子坏。所以,他们勤勤耿耿的为稻子浇水,锄草。再是加工面粉的人整天忙这忙那的,就是为了能够加工出面粉来。最后,就是做面包的叔叔阿姨们用他们的手,做出面包来给我们吃。你却就这么一认,这么多人的心血就全泡汤了。
篇4
味道好极了
我喜欢的小吃数不胜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南翔小笼包。南翔小笼包已有百年历史,它驰名中外,一想起来就会馋得直流口水。
记得那一次,我和妈妈来城隍庙的九曲桥游玩。我无意间看见那边一家店门前排着好长的队。刚走进门口一看,原来那儿是南翔小笼专卖店,我早就听说了小笼包的大名了,便叫妈妈去买。妈妈等了足足半个小时,才买到了小笼包。坐下后,服务员双手捧着碟子,碟子里的小笼包像十二个精神饱满的宝塔形的小士兵,穿着雪白晶莹的服装,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好像是在保卫自己的领地; 又像玉兔一般,惹人喜爱。我一看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口水流下三千尺。于是我就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小笼包,它的皮十分薄,只要轻轻一碰,它的汁水就会涌出来。我把它沾一点醋,轻轻咬了一小口,滑溜溜的汁水像千军万马往我嘴里奔跑, 汤汁进入口中,口感特别奇妙。我就情不自禁地将小笼整个都放进我的嘴里,肉馅鲜美无比。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我吃了一笼还想吃一笼,于是我又缠着妈妈去买一客,当阿姨端来后,我吃了一个又一个,一眨眼,又被我吃光了。
我摸了摸圆鼓鼓的小肚子。仔细看了一下,来九曲桥游玩的游客基本上都要点一笼小笼包尝尝味道。看来吃小笼包真是一种享受啊。
篇5
诗歌里的舌尖美味
清扬姐姐记得形容刀削面的一首民间顺口溜:“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当然,这个顺口溜可比不得名人的诗作啊,古代很多诗人、文人就用诗歌记录下了当时的饮食文化,我们一起去尝尝吧。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茶。
——明·郑板桥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唐·杜甫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北宋·苏轼
白水豆腐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选自《冬天》)
散文里的舌尖美味
文人情思细密,童年时的舌尖美味记忆深刻,比如鲁迅先生就记得小时候烤罗汉豆的味道。再来为大家摘录两段吧:
童年的吃物 张晓峰
春天来了,我们第一盼望的是吃榆钱。榆钱并不好吃,不甜也不香,但它是入春来第一种吃物,所以我们也吃得津津有味。榆钱只有刚生出来的时候能吃,稍长几天,便会变黄变白,再吃就味同嚼蜡了。不过不要紧,榆钱老了,洋槐花却开了。洋槐花比榆钱要好吃得多,颜色也好看,雪一样白。洋槐花甜,蜜蜂采洋槐花酿的蜜,是蜂蜜中的珍品呢。
秋天的吃物到地里找去。嫩玉米棒子,煮了,或者下面插个棍子,烤着吃;青豆芙,嫩花生,吃着都过瘾。这些东西大人是不主张吃的,偶尔到地里弄点,大人只是给个脸色看看。多了,就会挨骂,甚至挨板子。不结穗子的高粱秆子,玉米秆子,汁水多,甜似蜜,味道不比甘蔗逊色多少。地里还有一种长有桃形叶子的植物,结一种绿色的小球。待小球变成黑色了,摘下来,咬一口,从嘴里直甜到心里。这种东西我们这里叫“黑天蒂”。
作文里的美味童年
现在很多人都把自己比做一个幸福快乐的“吃货”,哈哈,我们的小朋友们当中一定也有许多幸福的小“吃货”呢!我们也去品尝品尝那些“吃货”们的幸福吧!
包饺子 唐瑜璐
奶奶开始切肉了,粉色的精肉在飞舞的刀下越变越细,终于变成了肉末。把洗净的野菜放入其中,碧绿的野菜夹杂在肉末中真好看,色泽十分诱人。在肉中倒入料酒,撒上盐,肉香已经散发出来,我闻了又闻,实在是经不住这样的诱惑啊。
终于要开始包了。奶奶把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用筷子夹了一小团肉馅放在上面,在皮儿的边缘洒上水,对折,折了两下,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葫芦画瓢,把皮儿放在手心,肉太香了,我要多塞点。我一股脑儿夹了一大团。奶奶见状,刮着我的鼻子说:“小傻瓜,放了这么多肉,煮的时候可是会露出来的。”我只好又分出一半肉放在碗里。把饺子合上是蛮简单的,可怎么折呢?这可难倒我了,奶奶的包法太快了,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一个饺子又好了。桌子上的皮儿越来越少了,可我到现在一个都没有包成。我胡乱捏了几下,一个“四不像”的饺子诞生了。可奶奶说:“第一次包的,还不错。”
很快,饺子像一个个训练有素的士兵,整齐地排列着,我都看得目瞪口呆了。煮好后的饺子更是香,我到现在还是口有余香。
(指导老师:孙惠芳)
小笼包 姚芊亦
外婆包的无敌美味的小笼包出笼啦!一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摆在我面前,那诱人的香味不停地钻进我的鼻孔。我使劲嗅了嗅鼻子,想把所有的香味都吸进鼻子里来。雾气很快就散开了,我看见一个个小笼包就像刚从澡堂里钻出来的胖娃娃似的,身上挂着小水珠,还冒着热气哩!定睛细看,晶莹而透明的面皮里若隐若现地包着一团粉嘟嘟的肉团。
看到小笼包这诱人的样子,我口水流下三千尺,连忙拿起筷子,准备“开吃”。这时我想起了妈妈教我的“吃小笼包五步曲”——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然后一下全扫光。可我却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为了防止滚烫的汤汁烫伤嘴巴,我先把小笼包开个口子把汤汁倒出来,对着里面吹几下再吃。我“啊呜”一口咬下去,嗯,真美味!肉肥而不腻,面皮很有嚼劲。“呼——”我又把倒出来的汤一下喝光。啊!真是鲜美啊!这时我的嘴中还留着小笼包那挥之不去的鲜香味。我的嘴巴好像不受控制一样,吃了一个又一个……
说到这儿,你一定也很想吃小笼包了吧?快来吧,我请你吃我最爱的小笼包!
(指导老师:朱华东)
我是小小寿司师 邹宇川
我先拿出一片海苔平放在一张小席子上,再拿来米饭捏好摊在海苔上,然后撒一些芝麻,在中间挤上一点奶油,放上一条脆绿的小黄瓜,再放些粉红色和黄色的肉松。接着用海苔把它们卷起来,使劲地挤压。最后再用刀切一下,四个寿司就做成了。
来看一下我的大作吧:黑色的芝麻藏在晶莹的米粒中间,像一颗颗小珍珠,再加上粉红色、绿色和白色的点缀,真是太漂亮了,让人一看就直流口水。我把自己做的寿司一个给林老师吃,一个分给妈妈吃,一个送给奶奶吃,最后留下一个给自己吃。大家都夸我是个很棒的寿司师,做的寿司不但好看,而且味道特别好。哈哈,我自己也这么觉得。
(指导老师:陈佳美)
小编们舌尖上的童年
儿时的记忆里,吃和玩一定是最重要的。小编们自然也要抹抹口水,来和星星们说说自己记忆里的那些美味。各位小读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口水流下来哦。
我与聪明泉不得不说的故事 夏梦
聪明泉,喝了真的会聪明吗?虽然现在对这个问题有所质疑,但儿时的我对此是坚信不疑的。这种呈长条葫芦状,肚子里面盛着橙色液体的饮料,一直在我的心里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有了零花钱,最紧要的事就是奔赴小卖部买一支聪明泉。小手捧着它,小心翼翼地咬开它的包装,只能咬开小小的一个口,这样才能让我慢慢地吸吮完这美味的液体,让聪明泉在我的舌尖停留的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吸完以后,在懊恼聪明泉这么快就又没有了的同时,我总会对自己说,你又变聪明了一点哦。
泥土烤红薯 清扬
篇6
我吃过美味的牛排,吃过香喷喷的炸鸡腿,还吃过香味扑鼻的小笼包,可是还是觉得没有今天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好吃。
今天的作文课张老师让我们包饺子,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首先张老师发给我们每人7张饺子皮,然后她教会我们怎样包饺子,于是我们开始包饺子了,我拿起饺子皮平铺在手中,然后放一点儿馅进去,最后再包起来就OK了。可是我在最后一个环节里遇到了难题:就是饺子皮的两端好像两个调皮的孩子一样怎么也不肯团结在一起,我看了看其他同学,原来要在饺子皮的边缘沾上一点水。于是我照做了,结果真的成功了,这时饺子皮的两端紧紧地粘在了一起。看着包好的饺子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很快饺子包好了,我立刻拿去煮了,我有些迫不及待。来到锅前,我将饺子放进了锅里,在透明的锅盖中,我看见饺子低着头在水里快乐地游泳着,又好像在痛苦地挣扎着:“救命啊,救命啊……”我感到有些残忍。不一会儿饺子煮好了,一股浓浓的香气飘进我的鼻子里,我顿时口水直流三千尺,于是连忙用勺子将自己的饺子放进碗里,然后回到教室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此刻我就像一匹贪婪的狼吃着,不过一会儿七只饺子就全部进了我的肚子里。
在这次包饺子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做的永远比买的好吃。
暑假看什么书呢?请看看白云飘飘网推荐的书籍
篇7
屋外聒噪的声音沸腾着。 我拉起窗帘的一角,山那头丝毫没有泛起亮光的意思。 “讨厌的乡下!”我揉着惺忪的睡眼,撇了撇嘴,又把身子埋进厚厚的被子里,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这是住在外婆家的第一晚。
扳起手指算算,这大概是我第三次回到村子。 在我两岁时,长途客车一路颠簸着将我们一家三口带到了山外的小城。 于是往后的十多年里,我们蜷缩在几十平方米的出租房里,相互依偎着度过了一个个所谓的节假日。 至于山的那一边的村庄,大概成了爸爸妈妈心底的一份信念―― 终有一日携家带口衣锦还乡。
这次回乡,实属偶然,似乎是为了家里长辈的一些事情吧。 我拎着一袋换洗的衣服和一大包零食,探头探脑地走进眼前这破旧不堪的土坯房。 一双老人使家里弥漫着浓郁的乡音。 外公身板儿很硬朗,黝黑的肤色、沟壑纵横的脸庞,加上浑厚的声音,似乎宣告着他还不老。 外婆系着青蓝色的布围裙,坐在柴堆旁烧着火,我还依稀记得儿时缠着她哭闹的模样。 自然,再长的日子也总有无法忘记的人。 可当母亲用手拍着我的肩膀示意我开口时,我还依然杵在原地,张了张口,却始终无法喊出那两个亲昵的称呼。 他们只好继续忙碌,但仍掩饰不住眼里的尴尬。
山边终于泛起了鱼肚白,充斥于耳的嘈杂的锅碗瓢盆之声扰得我睡意全消。 说实话,当起身看见墙上偌大的蜘蛛网和厚厚的灰尘时,我真想立刻回到小城里的家。 这乡下,脏乱,简陋,令我鄙夷和厌恶。 于是,我趿拉着鞋,穿过正厅,走到厨房,只见灶台上的一口锅里白粥滚沸着,另一口锅“滋滋”地冒着气,没有小笼包,没有点心,只有粗茶淡饭。 我匆匆咽了几口粥,尝了一口小菜,就攥着妈妈给的零钱冲到了村口的小卖部。 狼吞虎咽地咀嚼着薯片和鸡腿时,几个满脸泥巴的小孩儿倚在店门口直愣愣地盯着我发呆。 天知道他们多久没吃过零食了。 我带着一种莫名奇妙的内疚感落荒而逃,脑子里反复出现那一张张稚气的脸,心里想着:农村娃真可怜!
一回到土坯房,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正厅里坐满了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是陌生的面孔,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是村里人,因为都是一样不时尚的穿着打扮加上浓浓的乡音。 母亲和几个年纪相仿的阿姨有说有笑,激动处还指手画脚一番。 她一看到我,立刻把我拉过去,不停地说着“这是你三姨”“那是你二叔”“那个脸上有大胡子的是你五舅”……天哪,我什么时候多出来这些七大姑姨?说出去还不被同学笑话?在我眼里,乡下人俨然和“土里土气”画上了等号,而自己仿佛那么时尚而高贵,越看这些人,就越觉得不舒服。 那些孩子怯生生的眼神更是给了我莫大的优越感 ―― 我从城里来。
晚饭时,大人们争着抢着为我搛菜。 接触到他们眼神的刹那,仿佛一股电流直击我的心脏:那眼神里哪里有自卑、羞怯或讨好,分明都是殷殷的关切和喜爱,分明都是暖暖的慈祥和善良。 短短几分钟,正厅里的人都在吃喝、交谈,只有我呆坐其中,心里唱着自己的独角戏。
第二个夜晚就这样来临了。
在外婆的照顾下,我刚要爬上床,门就被重重地推开了。 被我嫌弃的亲戚们,还有村里的老人们都争相过来看望,关切地问我“是否住得习惯”“晚上冷不冷”“想不想看电视”“明天想到哪家去玩”……
只记得那晚,脸都笑僵了,可我依然满足地笑着。 原来我是一个比城里娃幸福得多的乡下丫头,带着满满的爱的幸运的孩子。
“喂,丫头,回乡下吗?”“好啊!”
(指导教师 徐慧兰)
“歌名连连看”创意故事
你说你要走了,去那个《白兰花》盛开的地方。《我愿意》相信这只是《梦》一场。但是我错了。“《敢问路在何方》?”我问。你说不知道,只告诉我那里有你想要的天空。
送行的晚会上,你只是《有点舍不得》吗?我们再次《干杯》,温习着那些早已《不是秘密的秘密》。我只能怀着《忐忑》的心,试想多年以后我们重逢的画面,说出那一句浓缩了无数思念的话语:《我的好兄弟》,《好久不见》 ……
篇8
余明静,浙江省乐清市乐清中学丹霞文学社社员,曾获温州市普通高中学生现场作文比赛二等奖,文章曾发表在《读写月报》、《少年文艺》等刊物上。
自我介绍
我叫余明静,就读于浙江省乐清中学高一,曾在北方生活了十余年,后离家求学。父母在跨越了大半个中国的北方,我一个人在温润的南国细品离愁与思念,辗转反复,不可谓坚强,但决不软弱;不可谓独立,但决不平庸。
我热爱文字,不是作文,而是中国沉淀在时光中的文字。喜欢在风和日丽的天气搬张椅子,捧一本书,让大片阳光散在一个个美好的方正字体上。这些符号组合在一起有一种淡然而又瑰丽的美感。我喜欢写很多文字,用水笔写在大张的米色纸上,有一种幸福感。它们此时不是符号,更像是精灵。
我是一个平凡而独特的女生,喜欢发呆喜欢做梦喜欢听很轻的曲喜欢看安静的文字,也曾期望出名,也曾期望优秀,也曾期望一枝独秀,但只是期望。很多人说我是个矛盾体,是骨子里不安分的孩子,可思想却是安静的。这没什么不好。
我从小自学美术,获得过很多全国性的奖项,在舞蹈上也小有天分,曾在天津被评为特长生。关于文学,也发表了一些文章,获了一些奖。我喜欢读纳兰的《饮水词》,喜欢海子的诗,喜欢安意如的书,喜欢细细研读时如止水般的心境。
我是这样一个女生,平凡但不甘平庸,安静但并不软弱,不优秀但也在不断自我完善。世上无两片相同的叶,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也可以为自己撑起一小方天空。
远方的远
1 如果可以一直遴
我遇见郑思远的时候他正在画图。
少年坐在斑斓的阳光下,树随风而动,带着光影如跳舞般旋转。他穿着一件宽大的米色T恤,上面沾满了颜料。似乎察觉到身后有人,他扭过头看我,深色的柔软的头发挡住了半只眼睛,笑得人畜无害。“哟,你是苒苒吗?”他说。
我点头,问:“你是郑思远?”他笑开,眼睛微微眯起,里面像是有光。
“我觉得,我们像在对暗号。”他这样说着,像个孩子。
我跟他不熟,真的。他是我爸的学生,从很小就开始跟他学画,我仅在小时候见过他一次,那时他肉嘟嘟的,留着西瓜头,像个糯米团子。尔后我爸和我妈领了绿本,我被判给妈妈。我们娘俩一道去了福州,算算也有十多个年头没回北京了。然而他一直跟着我爸。
“那么多年了,怎么就突然回来了?”郑思远快速地收拾着画夹,雪色宣纸上绽放着几朵淡雅的花。我注视那朵花许久,才回过神道:“啊,嗯,当年我妈跟老爷子领绿本的时候忘记坑他一把……我的户籍留在北京,在福州上学借读费太贵,倒不如回来。”
他没有再回话,收好了工具,柔软的头发垂下来挡住大半边侧脸,阳光深深浅浅地落在他的身上,好似亲吻。
真是一个被神眷顾的孩子。
“嗯,我们回家吧。”郑思远极其自然地接过我手上的行李箱。行李箱的小轮子轧在地上发出嚓吱嚓吱的声音。他称那为“家”,那个我离开了十余年之久的地方。
我总觉得,他才是我爸的儿子,而我只是一个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那个男人局促不安地笑着,带些讨好的意味,双手不安分地揉搓着衣角,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嗯,苒苒回来了呀?车上累吗,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吃东西?”他问了很多,唠唠叨叨。
我始终有些排斥他的关怀。父亲的关怀永远没有实质性,正如他问了那样多,但为我接风的却不是他,而是郑思远。我一直想问他,那些看似关切的话语表情是否只是假装出来的。否则,为何我与妈妈踏上列车的那一刻,妈妈看遍了车站的人群却未寻到他……
爸爸,是否你爱你的职业,你的郑思远,永远胜过爱我和妈妈。
许是郑思远见气氛怪异,抓起我的手对爸爸说:“老师,你先歇着,我带苒苒去四环逛逛去。”不等我爸回答,他已拉我跑出门去。
郑思远的头发被风吹得扬起,我跟着他疯跑,有点想哭。
我不知道那条路究竟有多长,不在乎周围的人或羡慕或感慨或惊异的目光,有那一瞬间我想,如果可以一直这样,逃到地老天荒,该多好。
2 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二天我是被车铃声吵醒的。郑思远坐在浅蓝的自行车上,挎着黑色的单肩背包,扬起头冲我招手。我冲他咧了咧嘴,跑去洗漱。
我打开门的时候他倚在车上喝酸奶,他咬着吸管,头低着,头发软软地垂着,皮肤白皙,可以看到他颈间淡青色血管。
“喔,上来吧。”他把酸奶袋子扔到门口的垃圾桶里,拍了拍自行车后座,笑起来,嘴角有浅浅的梨涡,“老师今天有画展,让我代送。”
我点头,一言不发地上了车,似乎习以为常。
“早饭吃什么?馄饨饺子小笼包米线拉面?”风有些大,他的声音被吹得破碎。
我白了他的后背一眼,说:“豆浆油条。”
郑思远沉默片刻,肃然道:“老北京,够霸气。”
他和我将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他长我两岁,高三。其实我不喜欢这个人,尽管我只见过他几次。唔,正如我讨厌艺术一样讨厌他,他们抢了我的家。
以后的几天仍是他在接送我,推着自行车站在我家楼下或学校门口,喝着酸奶。在学校中我与他全然没有接触。他的教室在五楼,而我的教室在一楼,不可能轻易走上一百七十三级台阶去找他。
班里的很多人都叫我安苒,未免太过亲昵。同桌总是揽着我说:“安苒啊,这就叫做自作孽不可活。”她嬉笑着的脸骤然严肃下来,学着开学那日我自我介绍时的样子说道:“同学们大家好,我叫安苒。”她稍稍停顿一下,又叫了声郑安苒,随后伸着手来捏我的脸说:“郑安苒,你当时把自己的姓念得那么小声,把安苒念得贼大贼大的,别人都以为孩子你姓安。”
我不置可否地笑着,拍掉她的手。
安是跟了我四年的,父亲的姓氏。郑是母姓。也没有什么错。
社团招新的那日,我看见了他,那个少年坐在人群中的椅子上抱着木吉他,低声唱着苏打绿的《小情歌》,穿白色衬衫,袖子卷到胳膊肘,露出瓷白色的小臂,仿佛笼着全世界的光芒。同桌扯着我说:“安苒安苒,你看那个人,是高三理重的学长,美特呢,好厉害好厉害,我们入社吧。”
间奏的时候他抬起头,几近本能地望向我所在的方向,突然间他笑了,动了动嘴唇,没有人听到他在讲什么,可是我知道,他在说,苒苒。
我反握住同桌的手,说:“好啊。”
在喧闹如斯的地方,似乎只有这两个字穿透伴奏声、叫喊声,似乎这世界只有我们是主角,其他人皆隐没于黑白。
断断续续地从同桌那里听到关于他的事情,比如他是一中唯一个美术特招生,比如他的地理每次都是年级第一,比如他是一中的校草,温润如玉,比如他待每个人都极好,无论是谁,比如他是安子矜的闭关弟子,比如他的名字叫做郑思远。
很多。
到现在才发现,我一点也不了解他,正如他不了解我一般。相处如斯一个月之久,我们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似乎招新只是个邂逅的引子,我和他在学校里碰到的次数越来越多,偶尔他还会站在班门口等我。很多人问我他是不是我的哥哥,我说不是,朋友而已。或许不能叫做朋友,而应该说是父亲的学生,这样也更准确。
月考一共考了八门学科,我有五门挂了红灯。他拉着我去了城郊的麦地,那样金黄的世界里,他说苒苒我当初可是有七门红呢。我问,他没红的是什么。他大笑着,极为自豪,当然是地理啊地理,我最爱的地理。
我知道他为什么如此喜欢地理,他是一个天生不安分的孩子,渴望逃离。他曾说他叫思远啊,思远思远嘛,远行。我翻了一个巨大的白眼说,郑思远你别得瑟,你爸妈一定会用鸡毛掸子剥了你一层皮的,一定会的。
3 少年如静谧的毒
次年元旦,他站在台上唱陈奕迅的《十年》,大礼堂漆黑如夜,只有一束微弱的光笼在他周身。他半阖着眼睛,目光散乱地看向前方,头发墨黑,柔软服帖,一袭棉质白衬衫,深色纵纹牛仔裤,皮肤如上好的羊脂玉。郑思远并不是那种好看到惊艳的男生,如今我终于明白他为何能被冠上“校草”的名头。那个被光芒笼罩着的低声歌唱的白衬衫男生,宛若人间神话。
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他转过身,在雷鸣的掌声中下台,有一瞬间我觉得我会再也找不到他。他那么远那么远,隔了千万人,苍白了背影。
我越来越爱坐在那一大片麦田中发呆,郑思远要准备国家美术大赛,无暇管我。偶尔有一次他说,苒苒,你像极了狐狸。
我问他,是阿狸不?他丢给我一记白眼。
5月末的时候他上了飞机,我没有去送他,一个人坐在麦田里听陈奕迅的《十年》,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当年的父亲并非不爱,而是太害怕分别。
郑思远去寻他的远方了,我留了下来。
高二的元旦我登上了他曾站过的舞台,唱杨丞琳的《带我走》,很决绝的一首歌,如火般热烈如沫般脆弱。
终于还是在心里刻下了那个少年的影子,他低下头笑的样子,温润了我的整个生命。
依然记得,那样明媚的春天,那个头发柔软的少年如某种静谧的毒,慢慢扎入全身每一个细胞。阳光深深浅浅落在他身上,好似神的洗礼。
4 远方有多远呢
我写了给他的第十八封信。临近毕业的时候,我说——
郑思远,北京的现在是下午两点十三分,英国的你在做些什么呢?也许在刷牙洗脸,也许正乘地铁去往学校,也许在喝你的酸奶。你爱极了酸奶,嗯,每一次见到你都会见到它,我偷偷喝过一次,味道不怎么样——至少我这样觉得。
你终究还是走了,把我一个人留在时间的洪流里摸滚打爬,真是过分得可以。我爸说你的爸妈是地质学家,常年大江南北闯东闯西,你自小一个人长大。他说你继承了他们的血液,那种不羁与向往远方,是谁也无法束缚的。
郑思远是天生的浪者,而郑安苒注定无法束缚。
就像这样,你去你想要去的远方了,是我无法抵达的远方。
你一定是忘记了,有那样一天,你站在教学楼楼顶对我说你的向往,最后你问我,苒苒想不想一起走?我问你是不是包吃包住包买单。你说,嗯。然后我说,带我走吧。
想去看一看你的远方,那里是否有美丽的山水,是否有灼目的阳光?可是你一定不知道你的眼中总燃着一缕火焰,是漂泊者的象征,是不愿被束缚的象征。
我想我一定会成为你的负担。
喔,我看到你那幅叫“苒苒”的画了,突然发觉你说得没错,我像极了那只狐狸,被驯养的狐狸,那个可怜的孩子成日坐在她的麦田里等她的小王子,可是小王子去找他的玫瑰花了,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她到不了。可是叫做郑安苒的狐狸更像个傻子,她甚至不知道那个小王子有没有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驯养,蠢得冒泡。
我记得我问过你什么叫做远方。你说,我们永远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我问你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去?你说因为想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人在等着自己,会比较幸福。可是你不知道,在你出发的地方,同样有一只狐狸在等你,她不优秀,她不耀眼,但是她在等。
一直一直很想问你,你对我那样好,是因为我是父亲的女儿,还是因为你的温润如玉,待每个人都这般好。但后来想想,却觉得没有意义了。
人的记忆细胞每七年会更换一次,所以总有一天我会忘记你的吧。那个在笔记本上写满了“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的女人也嫁他人了。沧海桑田,关于你的记忆,我也能一片片撕下来,葬在时间的坟冢之中,永不开启……
我把那封信折好,一如既往地撕了粉碎,交给风。那些碎片如惨白的蝶,挣扎、坠落。它们永远飞不过那般广阔的海,它们不敢,和郑安苒一样是胆小鬼。
桌上是一幅油画,女孩坐在金色的麦田之中,缩成小小一团,目光空洞虚无。
她等的小王子不见了。
他去了她到不了的远方。
嗯,远方有多远呢?
我们永远到不了的地方,叫做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