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艺术范文

时间:2023-03-31 17:4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身边的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身边的艺术

篇1

很多人都认为艺术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只要你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身边艺术无处不在。“艺术”这个词,乍一听起来好像离我们很遥远。因为人们总认为艺术是属于艺术家们的,是高雅者的研究对象,很难与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套上近乎。同学们,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艺术是无处不在的,如果你真的留意一下我们身边的生活,那些艺术处处都有。如:音乐、舞蹈、剪纸、手工编织;又如:一幅画、一首歌、一件工艺品等等等。是啊,艺术无处不在,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处角落。

如果你是一位爱美的少女,每天出门前总要对着镜子修饰一番:如脸部的化妆有没有花掉,发型的变化有没有乱掉,再看看衣服款式和色彩有没有胡乱搭配,而这些都是精致的艺术。有一句俗话说得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吗,这美,就是我们眼中的艺术。看书也是一种艺术,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我从小到大,书就像我形影不离的伙伴,伴我成长。书如一把钥匙,它把知识大门打开,让我们畅游知识的海洋;书如一艘小船带着我从无知慢慢的走向成功;书也如我的影子,无论我走到哪它都跟到哪,有我形影不离。是啊,读书不但给予了我的课余生活,而且让我开阔了眼见、吸收了无穷无尽的知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许多多的小细节不被我们重视,其实说白了,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艺术。不过不是知名画家手中的艺术,不是着名歌唱家唱出来的艺术,也不是设计师脑袋中的艺术。是谁说过,艺术一定是一场高雅的音乐会、一幅昂贵的世界名画或一幅价给昂贵的字呢?我认为,一句幽默的话语、一片短小的笑话或一幅小小的涂鸦。它们都蕴含着艺术,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是啊,艺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艺术,不管是每个阴暗的角落。艺术是要我们细心去发现的,因为每一件物品,它们都蕴含着艺术的价值。

篇2

如何实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师生在教学上就应做到平等地对话,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把重心放在学生怎样学上面。如我在上《我喜爱的书》这一课中,从一本书《汉语言文字的规律》封面设计的欣赏开始,让学生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的象棋游戏中的楚河汉界在封面设计上的运用,把一个大大的“学”字放在书的中间,突出了最关键的“学”字,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书籍封面美术设计的特点。我认为指导学生学习美术既要重教,也要重学,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初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要善于创立欣赏、提问、讨论、实践练习等新课堂结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此,美术教学才能使学生学会如何发现美、如何创造美,才能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

当我在课堂上随手拿起学生文具盒、教科书、头饰、校服等各类生活用品,并解释这些都是实用美术范畴里的作品时,在学生惊讶的表情中提出问题:艺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在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教育学生认识自己是生活在艺术的海洋里,引导他们从丰富多彩的材质中去发现艺术,启发他们利用身边的艺术去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学生在每一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虽没有美院专业系统所学的全面和深入细致,但都会对他们今后生活中的美术有一定认知,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底蕴。

如果说身边的各种材质是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原动力,那么动手制作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远古的呼唤》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创作剧本,从设置场景到启发学生制作道具,人人都要有动手能力,我也成为群众演员的一分子。教学形式发生了变化,运用身边的材质教学加深了师生的友谊和相互了解。我在上七年级《桥》这一课时,发给每个学生三双筷子,学生们拿到三双筷子时都互相张望,不知道有什么用,还以为老师有东西发给同学们吃呢。我请同学们用这三双筷子架设一座桥梁,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各色各样不同的桥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材料与构造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充分拓展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动手制作实现了他们学习设计的梦想,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

篇3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下一句是: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原文: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译文: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2009年8月6日上午,35岁的刘今在家中向小自己10岁、结婚才一年多的妻子岑娟连刺4刀,致使岑娟当场气绝身亡。一个星期后,从成都逃到简阳远房亲戚家的刘今被警方抓获。

面对警方的讯问,刘今一直低垂着头,眼神游移而冷漠:“我真的不是故意要杀死她。当时那种情形,实在是被她气晕了头。我为她付出了那么多,她却要和我离婚。我不想人财两空……”

结婚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两人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深仇大恨,让刘今做出了对年轻漂亮的妻子痛下杀手的举动?

熟悉刘今和岑娟的人都说,他们的婚姻,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悲剧。

病魔来袭,孝顺女儿无奈卖身救母

相貌平平的刘今一直在四川成都的金荷花市场做服装批发生意,3年前,他和妻子离了婚,女儿也被判给了前妻。那段时间,刘今很是消沉。后来,朋友劝他说:“大丈夫何患无妻,只要你有钱……”

2008年4月27日下午,一个朋友无意中向刘今说起一个叫岑娟的女孩在网上发帖“卖身救母”的事。当天晚上回到家,刘今就按照朋友提供的网址找到岑娟那则帖子和她上传的照片。照片上的岑娟年轻、漂亮、风情万种,刘今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立即按照岑娟留下的电话打了过去。让刘今兴奋不已的是,在电话里简单地交流了几句后,岑娟就约他第二天见面详谈。

见面之前,刘今做了精心的准备,他觉得岑娟那么漂亮,去应征的人一定很多,如果没有点“绝招”,希望肯定很渺茫。临出门之前,刘今特意将30万元的存折带在身上,为的是给自己增加一点“筹码”。

生活中的岑娟比照片上还要漂亮,只是略显憔悴,刘今想,那一定是为母亲担心的缘故。看岑娟那么漂亮,刘今当时就打了退堂鼓。但岑娟却主动地介绍起自己的情况:南充人,在她4岁时,父母就离了婚,从此和母亲相依为命。2008年3月,母亲被检查出尿毒症,医生告诉她,换肾所需的治疗费和手术费共计30万左右。岑娟参加工作才刚刚两年,基本上没有什么积蓄,只得四处去借。但借遍了所有亲戚,却没有借到一分钱。后来,她想向公司预支工资,可公司那段时间也不景气。男友得知她母亲住院后,去医院看望过一次,然后便“消失” 了。走投无路的岑娟为了给母亲凑手术费,便想到了“卖身救母”。

看着岑娟痛苦的表情,刘今不知说什么好,他想,这个时候,她最关心的应该是钱吧?所以,他从口袋里摸出了存折,安慰她说:“钱,我都带在了身上,你母亲什么时候做手术,我就什么时候把它取出来。”

“刘大哥,谢谢你能这么坦诚。如果你真的愿意出钱帮我妈做手术,我一定会先和你去登记结婚的。”

2008年5月8日,相识仅仅十几天的刘今和岑娟去办理了结婚登记。然而没过几天,四川就发生了大地震。受地震影响,刘今的生意基本上停滞了下来。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刘今几乎天天都要去医院看望和照顾岑娟的母亲。而且为了减轻岳母的痛苦,他特意让医生使用最好的药物,并请了一个特级护理帮着一起照顾。

情有几何?困兽犹斗何苦死守婚姻

尽管医生为岑母使用了最好的药物,但她的病情却因没有找到合适的肾源而一天天地恶化着。2008年11月6日,岑母陷入了深度昏迷之中。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之后,医生最终无奈地摇了摇头……

自从母亲去世后,岑娟天天在家里哭,刘今处处迁就、忍让她,可岑娟每天都给刘今脸色看。地震过后,刘今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开门做生意了,他心里也很急,毕竟以后的日子还长,要是不抓紧把地震期间的损失弥补回来,以后吃什么喝什么?

一天,刘今劝岑娟:“该尽力的我们都尽力了,人死不能复生。真能把你妈给哭回来,我也会陪着你一起哭的。”刘今本来是出于一片好心,怕岑娟哭久了会伤身体。谁知,岑娟竟指着刘今的鼻子大声喝道:“我知道你没安好心,你巴不得我母亲早点死,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少花点钱了。”

岑娟的话让刘今感觉很刺耳,岑娟的母亲在医院的那段时间,他花掉了十来万,如果自己舍不得钱,当初又何必让医生给她用最好的药。

那天,刘今与岑娟之间爆发了第一场争吵。那次争吵就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样,让他们的婚姻从此陷入了永无宁日的境地。相互之间的猜疑、指责和谩骂,让他们原本就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的婚姻变得岌岌可危。

有一次,两个人发生关系之后,岑娟一副厌恶的表情,冲进卫生间足足洗了半个小时。看着岑娟,刘今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问岑娟:“你什么意思啊?既然觉得委屈,当初为啥又要和我结婚呢?”

让刘今没有想到的是,岑娟竟然警告他说:“别以为有几个钱,就觉得自己是大款了。要不是看在你当初为我妈花了点钱,我早就和你离婚了。你要是以后再这样胡来,等着瞧,我一定会和你离婚!”

“合法的夫妻过性生活怎么叫胡来?需要钱的时候就跟我结婚,不需要钱的时候,就要跟我离婚,这不是明摆着过河拆桥嘛。”刘今越想越生气,抬手就给了岑娟一巴掌。岑娟捂着脸跑开了。

那天晚上,岑娟去了好友王敏家,平时有什么苦恼她都会找王敏倾诉。见岑娟一进门就泣不成声,王敏知道,岑娟肯定又和刘今吵架了。案发后,王敏向警方提供的证词中讲述了岑娟对婚姻的感受。那晚,岑娟告诉王敏,她曾认真地审视和思考过自己与刘今的这场婚姻。平心而论,在母亲住院的那段日子里,刘今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基本上履行了当初对自己的承诺。岑娟曾经尝试着去接受刘今。可是,由于婚前相互之间缺乏了解,再加上在文化水平、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岑娟发现,越是这样强迫自己,她越是痛苦不堪。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今身上的一些坏习惯,也开始一点点地暴露出来。自从与前妻离婚以后,刘今过了3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因此生活很没规律,常常几天都不洗澡,碰到稍不顺心的事便“出口成脏”。更让岑娟胆战心惊的是过夫妻生活,每次完事之后,看着身边这个依然“陌生”的男人,她的心里都会百味杂陈,常常觉得自己是那么卑微、那么没有尊严。

那一晚,岑娟曾萌生过离婚的想法,可过后她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她不愿意背着“忘恩负义”的骂名,而且,她也慢慢地意识到:无论怎样刻骨铭心的爱,到最后也不外乎是要过日子。一想到这些,岑娟决定让自己再去适应一下刘今。

之后的一个星期里,岑娟几乎天天都要到王敏家来,跟着王敏学做饭,然后回家去给刘今做。王敏看得出,岑娟已经慢慢地从失去母亲的悲痛和打击中走了出来,对于自己与刘今之间的婚姻状况,也希望能有所改善。

面对岑娟的改变,刘今也很高兴,但他仍然无法收敛自己的“坏脾气”,稍有不顺心便会对岑娟破口大骂。有好多次,岑娟都想和他好好谈谈,但刘今似乎失去了以前的耐心,每次骂完之后就摔门而去。

刘今的我行我素,让岑娟心力交瘁,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开始借酒浇愁。每天晚上,刘今看到眼前的这一切就会怒火直蹿脑门,刚开始的时候还劝几句,后来便失去了耐心,开始对岑娟拳脚相加……

恩怨纠葛,卖身救母最终血腥落幕

终日无休止的争吵和打骂让岑娟彻底死心了,离婚的念头一天比一天强烈起来。在正式向刘今提出离婚之前,岑娟又一次找了好友王敏,想向她借10万元“还”给刘今:“我不想欠他什么,只想还了这10万元之后,尽快从这桩婚姻中解脱出来。”然而,由于刚刚装修了房子,王敏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尽管没有借到钱,但岑娟还是于2009年7月16日晚上,向刘今提出了离婚的要求。

“离婚,为什么要离婚?”刘今一听就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岑娟忙对他解释说:“从结婚到现在,你觉得我们像是夫妻吗?一直以来,我都努力地强迫自己去接受你,可我真的做不到。我不想再这样耗下去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我觉得我真的会疯掉……”

“少在我面前装可怜!”岑娟的话,让刘今的火气越来越大,“你妈住院那会儿,我花了那么多钱,现在你想离就离?”

争吵不可避免地再次发生,半个多小时后,刘今又一次摔门而去整夜未归。在此后的十多天里,岑娟好几次主动找到刘今,和他协商离婚的事宜,但每次都不欢而散。每一次,刘今都说岑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骗子,当初在网上“卖身救母”就是想骗钱……

面对刘今的谩骂、羞辱,岑娟更加坚定了离婚的念头。2009年8月3日,岑娟再一次提出和刘今离婚。这一次,岑娟主动拿出了一张事先写好的10万元借条,说:“我妈在医院的那段时间,你花了将近10万元,这些钱,我一定会尽快想办法还给你。这是10万元的借条,如果你还不放心,我们可以去公证处做个公证。”说完,岑娟便把那张借条摆在了刘今的面前。

刘今看都不看一眼,便对岑娟说:“你以为自己还得起吗?你欺骗了我的感情,这又怎么算?”

见刘今如此不可理喻,岑娟扔出了一句气话:“你当初帮了我,我一直很感激。正因为如此,我才给你写下了这张10万元的借条,只希望你能放手。如果我向法院离婚,到那时,你不但得不到这10万元,法院甚至还会将你的财产分割一半给我……”

“有本事,你就去法院!”岑娟的话,没有让刘今感到丝毫的担忧,他反而不慌不忙地打开电脑,对岑娟说道,“不过在你之前,我想先让你看一样东西。”很快,电脑屏幕上出现的镜头让岑娟一下蒙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刘今竟然会把他们的场景悄悄录了下来。

岑娟不顾一切地冲到电脑前,从刘今手里抢过鼠标,快速地将那段视频从电脑里彻底删除了。然而,刘今又从抽屉里摸出了一张光盘,在岑娟面前晃了晃,威胁她说,“只要你敢离婚,我可以向你保证,一定会把视频发到网上!”说完,刘今将光盘装在自己的口袋里,出门了。

看着刘今扬长而去的背影,岑娟坐在那里欲哭无泪。事已至此,她觉得只有从刘今那里把光盘拿到手,才能去法院离婚。

两天后,机会终于来了。

2009年8月6日早上,在外面和朋友打了一个通宵麻将的刘今摇摇晃晃地回到家,倒在沙发上便“呼呼”地睡着了。岑娟一看,不由得暗自庆幸,她蹑手蹑脚地来到刘今的身边,轻轻地解开他的西服,摸了摸里面的口袋,那张光盘仍在里面,她迅速地拿了出来。

也许是由于太过紧张的缘故,就在岑娟转身准备离开时,不小心把茶几上的一个茶杯碰到了地上。茶杯落地时的声响一下惊醒了刘今,他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发现岑娟的手里正拿着光盘。他迅速用手摸了摸自己的上衣口袋,发现光盘不见了。刘今对岑娟大声呵斥,让她立即把光盘还给他。岑娟死活不肯,气急败坏的刘今抓起茶几上的一把水果刀,指着岑娟威胁道:“你要不还给我,我可要动刀子了!”

岑娟不知哪来的勇气,竟然对刘今说:“有本事你就捅啊,不捅就不是男人!”岑娟的话彻底激怒了刘今,就在岑娟刚一转身准备打开房门出去的一刹那,刘今拿着刀一下捅进了她的背部,之后,他又接连捅了3刀。

看着倒在地上、血流不止的岑娟,刘今突然清醒过来。他颤抖着把手伸到已气绝身亡的岑娟鼻子前,又像触电一般缩了回来。“我真的杀人了!”刘今意识到自己闯下了大祸,草草地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衣物,连夜开车外逃。

天网恢恢,一个星期之后,民警就将逃往简阳亲戚家的刘今抓捕归案。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Experts

   专家点评 

   胡宏(心理咨询师)

理论上讲,代价的本意就是一种交换、一种付出或者是放弃。你要得到什么,首先要付出什么。

岑娟进入婚姻是本着救母的目的,而不是去做一个好妻子。但是母亲并没有因她的付出而获救,因此婚姻对她来说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在交换过程中她获得的是为母亲治病的机会,主动放弃的是对自己身体的使用权,同时,她忽略了自己是一个有自尊、有感情的人。母亲病逝之后,她的注意力开始从母亲转到自己身上,开始在意起自己的“幸福”,不满意的产生就在所难免。

再看刘今,他先看上了岑娟的“年轻、漂亮、风情万种”,于是用大量金钱为代价获得这个婚姻,换句话说是“买”了一个妻子。因此在岑娟与他发生争执时,他的内心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不想离婚、不想“人财两空”的想法。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岑娟和刘今都曾为挽救婚姻作出些许努力,但是都没有常性、没有坚持住。爱情需要浪漫和激情,婚姻却需要更多的理解、包容与信任。如果一开始双方就对婚姻存有这样或那样的目的,抱着获利又不舍得付出的态度,这样的婚姻何谈信任?没有信任,自然也就不会相互理解与包容,两个人自然也就不会为婚姻去倾心付出,幸福自然是不会眷顾他们的。

篇5

(1)函数y=sin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y=sin(x+■)的图象,再把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得到函数y=sin[2(x+■)]还是函数y=sin(2x+■)的图象?

(2)函数y=sinx的图象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得到函数y=sin2x的图象,再把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y=sin[2(x+■)]还是函数y=sin(2x+■)的图象?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疑问,是没有抓住三角函数y=Asin(ωx+φ)+b伸缩平移的本质.我们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种变化.

一、左右平移

四个字“左加右减”,这是大家熟知的,但要注意变化的位置是“x”而不是“φ”.把y=Asin(ωx+φ)+b的图象向左平移m(m>0)个单位,得到的是函数y=Asin[ω(x+m)+φ]+b的图象;把y=Asin(ωx+φ)+b的图象向右平移m(m>0)个单位,得到的是函数y=Asin[ω(x-m)+φ]+b的图象.

所以函数y=sin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是函数y=sin(x+■)的图象,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是函数y=sin[2(x+■)],即y=sin(2x+■)的图象.

二、上下平移

四个字“上加下减”,注意变化的位置是“b”.把y=Asin(ωx+φ)+b的图象向上平移n(n>0)个单位,得到的是函数y=Asin(ωx+φ)+(b+n)的图象;把y=Asin(ωx+φ)+b的图象向下平移n(n>0)个单位,得到的是函数y=Asin(ωx+φ)+(b-n)的图象.

三、横坐标伸缩

两个字“反比”,注意变化的位置是“ω”.把y=Asin(ωx+φ)+b图象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p倍,得到的是函数y=Asin(■x+φ)+b的图象.

四、纵坐标伸缩

两个字“正比”,注意变化的位置是“A”.把y=Asin(ωx+φ)+b图象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q倍,得到的是函数y=qAsin(ωx+φ)+b的图象.

例1.把y=sin(x+■)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得到

的图象,再把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象,再把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得到 的图象.

分析:变换如下:y=sin(x+■)y=sin(2x+■)y=sin[2(x-■)+■],即y=sin2xy=■sin2x.

例2.把函数y=Asin(ωx+φ)(A>0,ω>0)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使其图象上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为y=2sin(2x-■),则原函数的解析

式为()

A.y=2sin(■x-■) B.y=2sin(■x-■)

C.y=2sin(■x-■) D.y=2sin(6x-■)

篇6

一、题跋艺术的地位和作用

题跋的“题”,本意是前额、额头,“跋”的本意是用足踏。一指头(前),一指后(末)。其后,写出书籍、书画、碑帖前面的文字,便称题,写在后面的文字便称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足部》云:“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往后,在书画作品上题字,便约定俗称为题跋。

读中国美术史可知,宋代文人画开始在画上题诗、词、文,如画意不足,诗文以补之。嗣后元代此风大盛,明清因之,且发扬光大大为发展,甚至有作品上画仅占百分之二十,而题跋“款”占领“百分之八十”的地盘。画上题跋形成于宋代可谓事出有因。宋时机构臃肿,文官剧增,人浮于事,无所事事便作画自娱;而又因是文人,有文化,便将画笔不易表达,不好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寄托于自己擅长的能诗善文的“专长”之上,也即题跋之上。自此,题跋便成为中国画的传统,也使中国画更加人文化,文化化。正因为诗、词、文是文人的“专利”,画作上要以诗、词、文来题跋,顺理成章要求画家必须是文人,必须有文化,善文且善书法。这是中国画的进步,也是中国画大异于其他画种的独有的“中国特色”。

首先,绘画实际上是一画家的自身情感的宣泄和表达,或者说绘画艺术就是画家情感的外化载体。这种外化有着绘画自身独有的艺术属性,西画中的油画、水彩画、版画等皆不题跋,所画或风景或人物或静物表达的到底是何思想,只能由观者自行观察和揣猜。而有题跋的中国画则“先进”多了,也“方便”多了,画作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便“跃然纸上”。

其次,题跋不仅仅是表达画境的“说明文”,更可借助它深化主题,提升画作意境。如齐白石画过一幅《偷桃图》,他在画中题上“既偷走,又回望,必有畏惧,倘是人血所生,必有道义廉耻”,则表达了“偷桃者”不顾廉耻又欲维护廉耻(害怕被人发现)的复杂心理,还表达了画家对“偷桃者”的叽诮与鄙视。同一幅画,题跋不同,其主题思想和意境迥然有异,可见题跋在画作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直接表达和掌控着画作的审美取向和思想内核。可以说,题跋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有时候甚至超过画作的价值。从这个角度而言,题跋可视为画作的灵魂和生命。

再次,题跋的位置得当,布局合理,成为整幅画作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还可平衡画面,美化画面。而如果书法精妙,画与书相映争辉,更可进一步增强艺术感染力,提升画作的艺术品位和艺术价值。

二、题跋在当今画坛黯然失色的原因分析

造成题跋在当今画坛黯然 失色的原委,一是当今画人的文化水平是历史上最弱的时代即当今画人并非“文化化”。上世纪的中国大部分时间里在进行社会革命,竞相从西方的思想武库中寻找求救中国的“利器”,在较长时间还将华厦传统文化视为“糟粕”予以摒弃,从而造成民族传统文化事实上处于“大面积”削弱和淡化状态,这就无可挽回地引发了传统文化薄弱的后遗症。活跃在中国画坛的当代画人,大多无可避免地患上了这种“后遗症”。传统文化缺失,自然引起题跋缺失文化。二是与国家教育制度“息息相关”。勿庸讳言,我国的教育制度上有点“重外轻内”,长期以来将外国的语言视作比国语更重要,中文不通没关系,外语不过关,升学、晋级、评职称都亮红灯。这样的教育制度造成一代人轻视中文,而自小就将主要精力和时间去钻研画技的一代画人,自然更不重视对中文的研习。中文知识不丰富,还能在画上题写具有文化含量,隽永意境的题跋?三是画人自身的原委。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诞生”了一大批“唯钱是举”的“新兴画家”,他们忙着学点绘画技巧,急功近利,有的甚至二十出头就忙着出书,办展览,千方百计抬高自己的身价,沽名钓誉。如此这般,当今热闹非凡的画坛难觅几位题跋高手,也难觅几幅真正有份量、有价值的题跋画作,自然是毫不足怪的事情了。

三、题跋如何方能重放异彩

中国画作为文人画,作为“阳春艺术”,其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题跋却日渐衰落,走入低谷,这是时代、社会、人民所不愿看到和所不能接受的。象陈传席先生“高呼题跋”一样,我在这里亦要“高呼题跋”,要随着时代前进的步履再攀高峰,从而更加完美地彰显中国画独有的艺术魅力。

1、“二分画画,二分写字,六分读书”

已故著名花鸟画家王憨山先生曾经留下一句“二分画画,二分写字、六分读书”的至理名言。王憨山不仅开创了一代“重拙大”画风,亦是当今画坛举世瞩目的少数几位当代题跋顶尖高手之一。像他这样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画家,尚且将画画与写字摆在同等位置,而把“读书”强调到了“六分”的高度,足见读书对于绘画是何等之重要。同时,“二分画画,二分写字,六分读书”的“三分法”,亦强调画好也要书法好,二者同等重要。书法好,以书法笔意入画,画才能更传神,更有意蕴。

2、修身养性长期积累

有道是画如其人,题跋作为画作的“画龙点睛”艺术,既是画家自身理性思维与审美思维的综合体现,也是自身素质、学养和情怀的综合反映。有好的人品,才有好的画品,也才会有好的题跋。也就是说,锤炼人品,修身养性是我们寻求高深和美妙题跋艺术的“必经之路”。题跋学问丰厚而高深,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事成,急功近利,只能让题跋艺术化为乌有。要想题跋艺术高超,必须在不断锤炼人品,不断提高学养,不断摸索画技、书技的实际中,去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地慢慢积累和提高。舍此别无坦途和捷径。

3、努力探索题跋艺术规律

篇7

【摘要】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的效果。方法:以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的方式评价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的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工作中实施的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方法如辩证施膳指导、情志调护、康复指导等,病人及家属的满意率分别达到98.83%,明显高于其他几项。结论:异位妊娠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是一门综合的整体护理模式,通过辩证施护,克服护理工作的盲从性、随机性,积极配合临床医疗技术,主动施护,使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异位妊娠 中西结合 辩证施护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ctopic pregnancy Perioperative Medicine Nursing dialectical effect.Methods: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survey approach to evaluating the dialectical Medicine 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 In the care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alectical method of nursing facilities, such as dialectical meal guidance, emotional nursing, rehabilitation and guidance, the patient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rates were 98.83%,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everal other.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ectopic pregnancy in the dialectic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is a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model as a whole, through the dialectical nursing, to overcome the care of blind obedience, random,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clinical medical technology, nursing initiative to make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Key words】ectopic pregnancy perioperative nursing dialectical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通过对86例异位妊娠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45例,年龄16 ~42岁,平均26.7岁。异位妊娠未破裂25例,破裂出血伴休克61例; 辩证分型[1]瘀血结聚28例, 气虚血瘀15例,气随血脱43例。

1.2 辩证施护方法:86例异位妊娠均采用了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给予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以辩证施膳指导、情志调护、康复指导为重点考核内容。

1.3 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2],将辩证施护的主要内容入院宣教、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技术操作水平评价、护理服务工作态度、辩证施膳指导、康复指导、情志调护、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共9条,每条以优、良、中、差作为考核分数,最后以优、良、中作为满意求出满意率反馈给科室。

2 结果

表1 两组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比较(x±s,h)

内容 入院宣教 基础护理质量评价 技术操作水平评价 护理服务工作态度 辩证施膳指导 情志调护 康复指导 护患沟通 健康教育

满意率% 84.88 91.86 87.21 88.37 98.83 98.83 98.83 90.70 83.71

从结果来看,病人及家属对实施的辩证施膳指导、情志调护、康复指导满意率分别达到98.83%,明显高于其他几项。最低的是健康教育,满意率为83.71%。

3 辩证施护重点

3.1 瘀血结聚的施护措施:

3.1.1 情志调护:医护人员应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安慰病人,使其保持心境平静,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以助疾病康复。

3.1.2 辩证施膳: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如瘦肉汤、鸡蛋、豆制品、新鲜蔬菜,可食用桃仁粳米粥、三七藕蛋羹、猪肉三七羹。用桃仁10-15g,煎汤代茶或玫瑰花瓣10g沸水冲泡代茶以活血散瘀,忌浓茶、酒、咖啡及辛辣肥腻食品,慎生冷之品。

3.2 气虚血瘀和气随血脱的施护措施:

3.2.1 情志调护:病人多因内出血或可能手术而恐惧,未生育则担心会丧失生育能力,故应主动关心病人,详细解释病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术中、术后注意事项,以及预后情况,给病人安全感,消除其紧张情绪,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3.2.2 辩证施膳:神志清醒时清淡富营养,可食桂圆莲子粥、黄芪粥。病危需要手术治疗暂禁饮食,术后继续可食桂圆莲子粥、黄芪粥等食物。

3.2.3 中医药急救:病人腹痛拒按,阴道出血量多,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血压下降,反应迟钝,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后穹窿穿刺抽出的不凝固的血液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以补气回阳救护,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静滴至血压稳定;同时针刺人中、涌泉、足三里强刺激不留针,可针刺关元、气海、血海、合谷、三阴交等;并作好手术前各项检查及准备。

3.3 基础护理重点:

3.3.1 术前病人应平卧、保暖,休克病人取头低位,并给氧气吸入;禁饮食,禁灌肠及腹部热敷;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阴道出血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建立多组静脉通道,遵医嘱配血、或输血;备皮、导尿、更换清洁衣服,取下各种装饰品,遵医嘱术前用药。

3.3.2 术后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暖,必要时可给氧或床旁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测;各种管道及切口的管理;术后禁食24h后,可遵医嘱进全流饮食,排气进半流饮食,排便后改为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忌生冷、辛辣,厚腻之品;术后腹部胀气,可针刺足三里,大肠俞等穴,可服术后方(生大黄9g、玄明粉9g冲入,枳壳12g包煎,生甘草3g)水煎服,以促进肠蠕动及排气。

4 讨论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是一门综合的整体护理模式,则是应用中医理论知识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坚持四诊合参辩何病、何证。然后根据何病、何证确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各不相同,但本质则是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整体出发,遵从心理、社会、疾病三要素方面作出辩证施护计划[3],从而达到主动的、连续的护理和有效照顾。我们将情志调护、辩证施膳、康复指导、中医药急救作为属于急危重症的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临床辨证施护的重点应用与临床,以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的形式加以研究,从结果来看,病人对实施的辩证施膳指导、情志调护、康复指导满意率最高,我们分析原因有以下3点:1、中医护理内容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容易得到病人的理解,异位妊娠伴休克属急危重症,如何做好饮食指导,家属不清楚,所以围手术期的辩证施膳指导最受欢迎;2、中医护理内容老百姓的实用强;3、中医护理内容老百姓自己可操作性强。健康教育满意率低的原因可能为我们在实施是过程中应用大量的医学术语,病人不易理解有关。

通过我们的辩证施护,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及病人的满意程度,克服了以往护理工作的盲从性、随机性,积极配合临床医疗技术,主动施护,使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莉莱,何世银主编,中西医结合护理学[M],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995

[2] 叶爱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与对策[J].东南国防医药.2010,12(5)447.

篇8

1.编委身兼数职,分身乏术

由于学术期刊特有的科学性、创造性、专业性导致学术期刊编委多由相关专业领域知名度高的教授级学者组成,而绝大多数学者不仅身处科研一线,而且在相关领域担当要职,甚至承担相关学科的教学任务,以上种种原因常导致他们投入期刊审稿工作的精力十分有限,审稿不及时,甚至撤审等屡见不鲜。

以《放射学实践》杂志编委构成为例,除去年事已高、不在科研一线的名誉主编、顾问以外,近180名编委、审稿专家中,近83%(150名)为全国各三甲医院放射科主任、教授,部分甚至兼任院长等职务;不仅如此,绝大多数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和/或学组成员、各省市放射学会委员,除了上述学术、行政职务,他们还需承担临床医疗(门诊、手术)、科研、教学(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任务。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1月至12月编委审稿的近600篇稿件中,约30%的稿件(近180篇)没有在规定审稿期限内审回;约7.5%的(45篇)稿件直接被编委以“工作繁忙,无法完成审稿工作”等理由撤审。

2.审稿流程不合理

和一般通俗论文一样,学术论文也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如果不经任何筛选,而使大量良莠不齐的投稿进入专家审稿流程,往往会浪费专家宝贵的工作时间;另外,具有创新性、科学性的高质量稿件能使审稿者在审阅的同时,发现新的研究思路或借鉴点,从而有助于审稿人自身能力的提高;而质量差、毫无发表价值可言的文稿,可能会使审稿者对期刊的编辑业务水平,乃至期刊的专业性产生怀疑,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审稿的积极性。故如何杜绝劣质稿件不加选择地进入审稿程序是学术期刊迫在眉睫的问题。

3.不适合的审稿人选择

由于各学科的逐步细化,学术问差异不但表现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同样也存在于学科内部。一级学科内的不同专业领域可产生巨大的学科差异,而课题研究方向的差异甚至可导致相同学科领域稿件的审阅障碍。以《放射学实践》为例,其受众群为广大的医学影像学科的医、技师及相关科研工作者,而医学影像学科包括X线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简称CT)、磁共振成像(简称MRI)、核医学、超声等,根据系统(中枢神经、呼吸系统、消化道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关节系统等)划分上述分支学科,可形成非常细致的、局限性的专业研究方向。如中枢神经系统的MRI诊断及研究、消化道系统的超声诊断、骨关节系统的CT诊断及研究等。受专业研究方向局限性的影响,如遇到与研究方向不太相符的待审文章,审稿人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查阅文献,评价稿件的创新点及可取之处,抑或是以“对待审论文的专业不熟悉”等理由退审。故错误的、专业不对口的审稿人易导致审稿不及时、周期长等问题。另外,在不合适的时间送审亦会导致审稿过程的不畅。除了每年各专业学术会议密集的时间段,硕、博士研究生答辩期间等既定的行程安排外,出国研修、休假、身体抱恙等均易导致审稿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二、改善编委审稿不及时问题的几点建议

1.另辟蹊径,人尽其用

对于行政职务多、科研任务重的编委来说,在自身科研团队、高产量基金论文的支持下,及其在业界的威望,为期刊荐稿(推荐好稿)、组稿工作显然要比耗时的审稿工作容易得多。近几年,《放射学实践》杂志有针对性地对社会任职、学术任职多,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且平时审稿工作几乎不能准时完成的编委进行约稿、组稿,以减少、取代他们审稿的工作,将此类编委的作用发挥到恰当的方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稿件质量。近年来,《放射学实践》杂志组织的“能谱CT影像学专题”“CT低剂量影像学专题”“艾滋病相关肿瘤的影像学专题”等极大地提高了期刊的被关注度和影响力。

2.推荐优秀中青年审稿人

当知名的专家编委因工作繁忙等原因对稿件撤审时,可要求其推荐业界发展潜力大、知识储备完善、业务能力强且目前尚未担任过多行政、学术职务的中青年骨干作为审稿专家。许多年轻的学者不仅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还有较多的学术联系,特别是一些学术新秀,他们不仅科研领域前沿,而且精力充沛,完全能胜任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另外,在个人晋升、教授评级等考核机制中,学术期刊的编委或审稿专家可作为加分项无疑能激发中青年学者对期刊审稿等工作的积极性。从2010年开始,《放射学实践》杂志鼓励编委,尤其是来自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名前列的知名专家为杂志推荐审稿专家(至少是副教授职称),被推荐人通过考核期,正式聘任为审稿专家。为进一步提高审稿专家的积极性,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激罨制:审稿工作一如既往地出色完成(质量高、时间短),考虑聘为下届编委会委员;在杂志每年的学术年会上,对审稿认真、及时的专家进行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等。目前,《放射学实践》杂志审稿专家为35名(35/180,占19.4%),均为知名医院、知名专家推荐的相关领域的业务骨干,我们的审稿周期为14天/篇,而绝大多数审稿专家能提前3-5天完成审稿任务,大大改善了审稿周期长的状况。

3.实行“双送审”制

稿件送审时,同时请两位专家审理,若在规定审稿时间内,只有一位按时审回,可按照事先约定,直接将稿件进行终审等后续流程,减少催促专家审理、专家临时退审所造成的时间损耗;若两位专家均在规定时间内审回,可综合两位专家意见,更准确地判断稿件的价值,为后续的处理节省一定的时间。《放射学实践》杂志在2014年开始实行“双送审”制,审稿不及时、周期长现象等得到明显改善。

4.切实做好编务初筛、、资深编辑筛稿等流程性工作

编务初筛即由编务接收所有来稿,对于明显与杂志办刊方向不一致的稿件,直接进入退稿程序。经编务初筛后的所有来稿,在各专业文献不端检测系统进行,结合检测报告进行细致分析,直接剔除涉嫌抄袭的稿件。资深编辑筛稿是专家审稿前最后一道关卡。由医学影像专业硕士毕业的资深编辑对经上述两个步骤筛选后的稿件进行初审,对于文题陈旧、无新意、本刊已多次发表过的稿件,直接纳入退稿程序;对于研究方法,结构等存在明显缺陷的文章,直接提出修改意见,待文章达到修改要求后再进入专家审稿程序。审稿流程的优化减轻了专家审稿的工作量,从而有效改善了专家审稿不及时的情况。

篇9

(作者:齐奎武)

记得周作人曾这样描述读鲁迅的《朝花夕拾》的感想:真是古今少有的书,翻开看时觉得惊喜,及至看完,不禁怅然,可惜太少了。我读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的感受恰好可用这话来形容。这当然在于此书熔中西文化于一炉的深厚底蕴,以及书中那些连珠妙语的隽永、幽默,但更在于书中那些奇崛、警策、睿智、充满哲理的见解,至今仍每每令人眼前一亮,如同拨云见日一般。

是的,追求快乐,无论如何应该算是人生的永恒主题。恰如钱先生所言,“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人类努力的全部历史。”然而,什么是快乐呢?是锦衣玉食吗?是名车豪宅吗?是声色犬马吗?钱先生认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的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受,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象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这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心有所安”,那么,即使物质生活再怎么优裕,也仍然享受不到快乐,至多不过是“身体感觉舒服”罢了。

或曰:人生在世,不如意常八九,本就苦多乐少。这也是实情。但是,对于精神纯粹、高迈者而/!/言,却是偏能苦中作乐的。身历千灾百毒而仍能谈笑自若的人,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因为“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至少,能销蚀掉痛苦的锋芒,使其不再可怕。所以,人生即便快乐不多,也还无须悲观。钱先生说,“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是的。但这何尝不是人生观对于人生的补偿?

篇10

现在,本文必须面对一个基本困难,而且必须对其展开有效的回应:为什么有的时候,经过我在上面讨论的说理方式、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的论证交锋,人们没有争议了?这个困难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加以提出:尽管存在着说理方式、经验常识的“多样化”或“地方性”,以及法律原理的不同理解,为什么这些障碍有时没有阻挡“一致意见”的形成?这一困难意味着,我在上面分析的说理方式、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从社会法律实践上讲,有时也许并不是可以不断展开争论的,而且,它们在获得成功的时候恰恰增加了法院裁判的权威性。这点,是强烈支持法律论证应当充分的关键理由之一。[33]

针对本文所讨论的终审裁定书的法律论证而言,也许有朝一日会出现“人们所说”的没有争议的情况。这是可能的,尽管从目前看来不大可能,因为,我们毕竟起码看到裁定书明确标出“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的字眼,这是明显的“运用‘集体’应对外来某方压力”的一种有效策略,也是暗示外在争论持续存在的修辞象征。而且,我们的确看到了不少人还在争论着。[34]自然,这一情形不是我所关心的核心,我所关心的核心在于回应困难。我们依然从这份裁定书入手。

第一,我们需要注意一点,也即我们通常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没有争议”、“一致意见”这类陈述的。在我看来,这类陈述的使用,总是隐约地指向特定群体、特定场合、特定时间的。换言之,人们所说的“没有争议”和“一致意见”,是在特定群体、特定场合、特定时间内显示意义的。在条件限定的情况下,的确有如“人们所说”的,曾经出现过“没有争议”或者“一致意见”。但是,同时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一个源自有争议案件的法律论证,我们如何可以想象所有人在所有时刻产生“没有争议”、“一致意见”?相反的意见或者争议,总是可能的,而且有时又是我们未曾觉察的。于是,问题在于什么主体、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出现 “没有争议”或者“一致意见”。就这份裁定书而言。我相信而且某些人也会同样相信,其中所提到的该法官和辩护人,以及二审法院里的某些法官当然包括审判委员会里的某些“重要法官”,对裁定书中法律论证的“充分”是没有意见的。在他们之间可以看到“没有争议”或者“一致意见”。然而同时,这才是重要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另外一些主体比如控方以及二审法院的“异议”法官,依然可能持有不同意见。这意味着,在特定主体之间是可以看到“没有争议”的,在另外一些主体之间是可以发现“争议”的。而且,所有这些是在特定时间及特定场合内呈现的。之所以提到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这又是因为并不能够排除在此时间之前之后以及在另外场合,赞同者变成了不赞同者,还有不赞同者变成了赞同者。此案中的辩护人就一定始终而且将来也都赞同裁定书的“充分”论证?控方就一定始终而且在将来也都对其加以拒绝?显然,这是不一定的。因此,从较大范围来看,第一,我们要问“在谁之间没有争议”,第二,“什么时候没有争议”,第三,“什么条件下没有争议”,以及反之“在谁之间存在争议”,“什么时候出现争议”,“什么条件下产生争议”。

此外,公开化的裁判文书是要进入社会的,其阅读者当然并不限于具体诉讼结构中控方、辩方和二审法院。作为佩雷尔曼“一般听众”[35]概念的社会阅读者,是潜在地不断增加的。至少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这份裁定书自公布后通过网络已经走入社会,越来越多的社会阅读者加入了阅读行列,或赞同或反对地加以讨论。社会阅读者的角色复杂,以及数量的不断增加,意味着本文前面提到的说理方式、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的“多样化”和“地方性”的进一步的加入,尽管,在这种“多样化”和“地方性”不断加入的同时,也在出现着新的特定群体、场合、时间的“没有争议”或者“一致意见”。[36]因此,不仅从更大范围而且从动态角度来说,我们都能而且更能发现人们不经意使用的“没有争议”及“一致意见”等陈述究竟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的。

也是因为这个理由,本文所主张的“不应充分论证”,其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彻底否定特定群体、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的“没有争议”或者“一致意见”所呈现的经验事实,而是直指经由潜在变动而带来的可能的“对立意见”,同时提醒对前一经验事实保持必要的清晰认识。谁能否定本文多次提到的“多样化”和“地方性”在动态的社会中完全可能带来新的“疑问招惹”、“话语纷争”?[37]

第二,即使针对特定群体、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出现的“没有争议”或者“一致意见”,我们也是可以追究其中一个问题的。在我看来,没有争议,主要是因为原有争议据以作为自身基础的说理方法、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可以出现几方之间的暂时“融合”,[38]准确来说是特定主体、时间、场合、条件中的几方“融合”,而这种“融合”的根本原因又在于一方在说理方法、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上运用自己的“知识相对丰富”,得以暂时战胜对方的“知识相对有限”,从而实现暂时“说服”对方或使对方暂时“失去”论辩能力。这是“没有争议”这一过程发生的基本机制。

显然,如果情况的确如此,那么首先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知识相对丰富”暂时战胜“知识相对有限”,其所解决的问题是理解上的“是否很有道理”,而不是纯粹的法律事实问题以及纯粹的法律规定问题的“多少”,所以,其无法像连续不断地确定具体事实一样,更为准确来说像“1+1=2所以2+2=4是必然的”一样,给予人们以确定不移的认定信息,从而不断增加无法抗拒的接受份量。就此而言,暂时“说服”以及使对方暂时“失去”论辩能力,其所带来的暂时“融合”没有并且也不可能直接增加“科学、实证、逻辑”意义上的法律理解。我们再回到裁定书。在阅读这份裁定书的过程中,我们接受二审法院的R37、R38(假定接受),和我们接受二审法院的R35,是不同的。前者没有增加我们的“科学、实证、逻辑”意义上的法律理解,后者则增加了。通过前者,我们只是发觉自己被带到了一个思路上,发觉“比较可信”,从而比较相信一个看法:因为民事诉讼中一方败诉后采取极端行为是极为罕见的,而且因为流露极端行为情绪和倾向才有可能使人预见,所以,民事诉讼中应当预见极端行为是有基本前提的。与此相异,通过后者也即R35,我们确凿无疑地知道了根据最高法院以及相关的具体法律规定,如果在判决之后出现了新的证据从而使判决与事实不符,那么该判决不属错案。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很有道理”或者“充分”所带来的“没有争议”,不是牢固结实的,而是软性易变的,其和运用明确法律规定(包括法律原理)和一般形式逻辑所带来的“没有争议”,不可同日而语。

接着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相对”这一概念,也许正是我们理解“没有争议”或者“一致意见”何以是在特定群体、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出现的关键概念。换言之,因为在说理方法、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上,“知识相对丰富”或者“知识相对有限”必定是存在的,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乃至才能谈论特定群体、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出现的 “没有争议”或者“一致意见”。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我们看到一个特定情形下的“一致意见”、“没有争议”,发现这是“令人欣慰”的,对于一个当下具有争议的案件,我们也是无法断定“使得法律论证充分”在将来其作用对此案件究竟是保持争议,还是催生争议,还是消除争议。对本文提到的裁定书中的法律论证,当下就是有争议的,而问题的重要同时在于,我们怎能依据过去可能出现过的特定情形中的“没有争议”,来断定这份裁定书引发的法律论证“充分”注定可以消除争议?因此,探讨“一致意见”以及“没有争议”的机制,探讨法律论证是否应当充分,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关注未来时态的理解问题。只要社会存在着说理方式、经验常识、法理认识的“多样化”和“地方性”,那么,并不存在一种逻辑可以证明:过去具有的“一致意见”或者“没有争议”,在将来完全可以带来没有争议的皆大欢喜;也不存在一种逻辑可以证明:过去较多的“一致意见”或者“没有争议”(假定其的确较多),将来可以带来较多的“一致意见”或者“没有争议”,而非相反,亦即更多的意见纷争。何况,它们本身无一不是处在特定情形之中的。

概括来说,通过“‘很有道理’或者‘充分’的法律论证有时实现了没有争议”这一经验,来设想并主张推进法律论证的充分,也许不是恰当的思路。[39]

除了上节提到的基本困难,本文必须面对另外一个基本困难:纵然说理方式、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的使用,并不一定终结人们可能产生的争议,但是,它们至少可以表明法院裁判的正当性,表明法院裁判是理性的、有根有据的。[40]这意味着,这种争论的开放不会削弱反会增加法院裁判正当性的社会认同。[41]这是强烈支持法律论证应当充分的关键理由之二。

这里涉及两个问题。其一,通过“充分”的努力,能否表明法院的法律论证是理性的?其二,法院裁判正当性的社会认同与这种“充分”努力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先论其一。我不否认,通过所谓充分的法律论证,有时的确可以使人认为“法院裁判是理性的”、“是有根有据的”,而且“还是具有正当性的”。在有些情况下,充分的陈述裁判理由,的确为法院赢得了“并非任意”、“并非专断”、“理性审理”直至“司法公正”的赞誉。[42]但是,表现法院裁判是理性的、有根有据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法院在不断努力“充分”的过程中的确表现了难以指摘的“道理呈现”,至少是暂时的难以质疑的“道理呈现”。众所周知,仅仅讲出某些道理,仅仅说明某些根由,仅仅陈述某些理据,并不足以让一种法律论证变成通常理解的“理性”或者“有根有据”。如果这些通过法律论证体现出来的道理、根由、依据遭遇了有力的反驳,或者,更为严重的是,经过反驳,人们认为反驳表达出来的道理、根由、依据才是“真正的”或者“可以接受”的,或者至少是“比较可以接受”的,那么,谁会认为曾经阐述出来而又遭遇反驳的道理、根由、依据是理性的、有根有据的?这意味着,准确来说,当人们提到法院裁判正当性的社会认同,要求法院裁判的理性和有根有据的时候,人们不仅在希望法院应当讲出一些道理、根由、依据,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希望这些内容是无法辩驳的、不可动摇的。于是,进一步的问题就是法院裁判能否通过这种“充分”的努力,实现无法辩驳、不可动摇。在我看来,并且通过前面几节的分析已经表明,这种“充分”的努力至少时常是颇为难以实现这一“理想”的,虽然不能认为毫无可能。

因此,可以指出,通过“充分”的努力,时常难以表明法院的法律论证是理性的。[43]

此外,我们还需小心翼翼地分辨这种“理性”以及“有根有据”其在法律语境中的性质。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发现,类似本文讨论的裁定书中的“说理方式”、“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其带有对话意识、说服一方的策略,甚至带有“化解对立”的积极预期[44].这种对话意识、说服一方的策略,以及 “化解对立”的积极预期,就一般社会政治生活意义而言是极为宝贵的也是应该竭力发扬的。但是,这不是我们将其推入司法领域尤其是法院裁判理由生产机制的一个理由。[45]因为,所有这些意识、策略和预期,其所体现的理性是种“政治理性”,在法律语境中更准确地来讲是种“立法理性”。在政治领域中,在立法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起码民主的对话意识、相互说服的设想,以及“化解对立”的宽容愿望。这是现代政治生活以及立法运作的基本要求,毕竟,社会时常没有确定不移的唯一正确的公共理想。与此不同,司法固然是在解决纠纷争议,然而司法终究不是解决政治立法问题。司法至少不应是对话、相互说服、希望化解对立的过程,而是依法裁判的过程。司法是在依据某个标准(至少理想上是如此)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尽管对此标准人们可能有时具有不同的理解甚至相反的理解直至发生争议。[46]这是司法的特性所在。因此,司法也就需要有别于政治理性或者立法理性的某种理性。我们再看本文提到的裁定书,其中R30,尤其是我们反复提到的R22后半部分、R37和R38的理性探讨。通过这些“理性探讨”,我们可以发现,二审法院是在运用对话技术、说服修辞、克服对立等策略并且是在无形之中建构新的标准,这是运用政治理性或说立法理性的明显表现。我们暂且不说是否应当允许司法活动运用立法理性方式去解决案件纠纷,[47]我们起码可以认为,这种“理性”的司法活动是种错位的理性表达,其不大符合司法运作的基本目标。我们至少可以认为,司法运用的理性应当是符合司法目的的自恰理性,也即司法理性。[48]其与相互印照的“有根有据”应当是司法的“有根有据”,而不是政治、立法的“有根有据”。而且,我们不要忘记了,在对话、说服、化解对立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知识相对丰富”驯服“知识相对有限”的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没有增加确定法律信息从而逐步令人确凿无疑”的问题。司法是不应当这样展开的。

在这个意义上,即使认为通过“充分”的努力可以表明法院裁判的理性,这种理性,依然是可疑的甚至不是我们期待的标准意义上的司法理性。

再论其二:法院裁判正当性的社会认同与这种“充分”的努力,其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可以注意,中国当代相当一部分主张法院应当充分说明自己裁判理由的学术文本,都在提到英语国家重要法官的“充分”法律论证写作,并且时常有意或者无意地以其作为中国制度变革的蓝本模式,尽管,这些学术文本时常也提示了司法制度的基本区别。[49]在我看来,在观察英语国家的法官法律论证写作的时候,尤其是在“这种充分判决是否带来裁判正当性的社会认同”问题上,人们有时带有了部分的浪漫想象,也即仿佛这些国家的法官“充分”的法律论证写作与 “法院裁判正当性的社会认同”有着某种内在联系,[50]因而在中国实现“法律论证充分”是可以带来同样效果的。

实际上,这些国家的法官“充分”的法律论证与“法院裁判正当性的社会认同”的联系,并非像人们想象得那样联系紧密或者那么乐观。相反,我们倒是可以轻松地发现,在英语国家,一份“颇为充分”的裁判文书出现后引起人们争议是司空见惯的。旁观者经常看到的恐怕不是“一致推崇”,而是“不断讨论”,或赞同或反对。而所有这些 “不断讨论”又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法院裁判正当性的社会认同,甚至法院的“公正形象”。关于“负面影响”这点,我们可以注意为什么在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经由法律推论从而对法院裁判正当性提出深度怀疑的现实主义法学理论、批判法学理论和狭义的后现代法学理论,首先得以产生,并且迅速蔓延;[51]以及在这些国家以律师作为标志的法律专业人士最为关心论辩修辞、对立判例、胜诉技巧,从而时常“漠视”法院可能作出的公正裁判这种行业现象竟然如此普遍;[52] 以及在这些国家关于法庭辩论、展示律师技艺、暗示法律推论的重要,从而批判法院裁判正当性的大众文化运作,比起大陆国家而言可说大行其道。[53]此外,我们可以注意英语国家的“繁荣”的法学学术生产,尤其是美国的。在美国的法学学术文本当然包括一般媒体表现出来的文本中,人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对复杂裁判论说的不断争论,出现了许多对法院的批评。其实,一个现象是值得注意的,也即英语国家针对法院裁判所从事的法学学术生产,时常多于大陆国家。其中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但是有一点则是可以加以分析的。这点就是英语国家的法学学术生产时常瞄向了“裁判论说”。我们可以注意许多英语法学学术著作,时常研究讨论法院的裁判论说,从中引出法律理论的研究。[54]一个较为典型的辅的例子说明,就是英语国家的法学教材时常备有大量的司法实践裁判论说的举要及分析。应当认为,针对法院裁判的学术生产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其一是裁判结果,其二是裁判论说。裁判结果自然可以成为学术生产的一个刺激来源,而且学术生产者可以从多重角度对其展开分析研究,这也是大陆国家法学学术生产所从事的一个重要工作。但是,对裁判结果和裁判论说进行双重研究,显然不同于仅仅对裁判结果作出研究。“两个对象”和“一个对象”的区别不是决定性的,然而肯定是重要的。深入来说,裁判论说特别是“充分”的裁判论说更为涉及或者直接涉及说理、常识、法理,所以,其为法学学术生产提供了更为广阔更为直接的刺激需求,因为,学术生产常与“推论”有着天然关联。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为什么英语国家的相关法学学术生产多于大陆国家。当然,法学学术生产的多少并不必然说明法院裁判社会认同的问题,因为,社会公众可以而且的确时常不去理会法学学术生产。然而,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的。因为,如后面将要提到的,一般社会听众是有可能从对裁判结果的关注转入对裁判论说的关注的。于是,源于争议案件的裁判论说其所引发的法学学术生产的复杂,通过媒体传播方式以及法律教育方式,总会渗入社会意见的生产,使其变得较为复杂,从而较为可能影响裁判结果的社会认同。进而言之,针对法院裁判论说而出现的学术生产的多少,其可以从侧面说明裁判论说的“充分”对法院裁判社会认同的完全可能出现的反向刺激。另外可以作为补充说明的是,在其他许多国家尤其欧洲大陆国家,并不“充分”的裁判文书反倒时常同样可以获得法院裁判正当性的社会认同,而且,那里人们对法院裁判的反应一般来说是比较平静的,除了一些极个别的情况。[55]

所有这些现象的原因,也许正是在于,在开始阶段,广义的社会听众通常更为直接关注裁判结果,对裁判论说通常并不在意,然而,当案件本身就已进入争议视线,尤其是当这些听众开始进入争议的时候,对裁判结果的关注就容易(起码较为容易)慢慢转入对裁判论说的关注,于是,在这里也是在这时,与其说社会听众更为关注裁判结果,不如说社会听众更为关注裁判论说,一定要对裁判论说提出若干个“何以如此”的质问,从而当法院提出裁判论说并且面对多样化、地方性的质疑而乏力自圆其说的时候,社会听众也就容易出现对法院裁判的怀疑甚至不予理解。这里的转化时常是自然而然的。就此来说,法院裁判正当性的社会认同的缘由是复杂的,同时,“充分”的法律论证和社会认同的背离关系比起两者之间所产生的合谋关系,可能是更易出现的。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参考外国裁判理由“充分”的意义的时候,更为重要的是深入地理解判决理由“充分”的内在结构之中可能包含着我们并不希望的某种负面机制。这种负面机制是具有共性的。

其次,认为裁判论说充分与法院裁判的社会认同存在着某种内在关联,有时和人们认为“思考理性”与公正有着内在关联,是相互联系的。人们容易认为,越是增加“思考理性”,越是容易实现公正或者达成公正共识。而公正实现了,或者公正共识出现了,法院裁判的社会认同也就自然而然的不是问题了。[56]但是,尽管我们可以假定甚至认定公正实现和公正共识的出现,是法院裁判的社会认同的一个基本条件,然而,实现公正和公正共识的出现,显然并不一定是“思考理性”运作的结果,有时也许与“思考理性”是根本无关的,更为极端者,有时甚至越是增加“思考理性”,越有可能无法实现公正,越有可能引发“公正共识”的分裂,至少,“思考理性”的增加既有可能引发“公正共识”的实现也有可能引发“公正共识”的缺席。经验有时说明,一些公正的实现以及公正共识的出现,是历史变迁的自然产物、人们直觉的产物、人们妥协的产物,甚至是人们斗争的产物。更何况“何为思考理性”其本身也是可以争的,“何为公正”以及“何为公正共识”其本身又是可以争论的。在法律语境中,诉讼以及司法审判制度的普遍存在,已经反向说明了利益纷争总是普遍存在的,[57]而利益纷争的普遍存在足以说明社会理解的多样性和地方性是普遍的,而所有这些,又从根基上动摇着“思考理性和公正”的可能勾连。这样,我们就有理由至少认为“思考理性”不是容易而是较为可能不易走向公正。在法律语境中,实现公正以及公正共识的达成,也许更为依赖“思考理性”之外的其他种类的实用智识资源。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与其对“充分”的法律论证激起振奋的期待,不如对其保持慎重的对待。“充分”的裁判论说的解放,可能是较为容易削弱对法院裁判的社会认同的,至少是不易增加对法院裁判的社会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