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报范文

时间:2023-04-03 20:5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通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通报

篇1

大鼠生后MGBv神经元主动膜特性的变化及GABA受体激动剂的影响姚小红万子兵熊鹰(182)

凝血酶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杨文琼孙圣刚童萼塘曹学兵(188)

大鼠咬肌神经切断后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高亲和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张富兴庞有旺郭峰董玉琳熊抗辉李金莲(193)

大鼠坐骨神经修复后重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相关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43、生长抑素表达的影响许家军陈尔瑜路长林何成(198)

神经科学通报 不同程度睡眠剥夺对大鼠认知和脑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窦伟赵忠新缪明永王文昭黄流清(204)

银杏叶制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李晓红张峰赵明霞张秋玲赵忠新(210)

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额叶和海马神经肽含量变化的影响管庆波韩辉董建军蒋玲赵文博赵家军王桂兰(215)

RNA干扰对阿尔茨海默病家族性瑞典型APP突变的沉默作用邱昕潘纪安陈宇张玮莹杨华静张苏明(219)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免费查阅、全文上网(192)

《神经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寿天德主编(252)

《神经科学通报》第一届编委会成员简介(续)(253)

Caspase和calpain在神经元凋亡和亨廷顿舞蹈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王燕顾振纶秦正红(224)

亨廷顿舞蹈病的治疗王琳辉林芳(230)

神经科学教学与医学模式革命关新民施静(236)

在《神经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作风寿天德(241)

正确处理《神经科学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李金莲(242)

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崔浩军(242)

神经生物学的教材建设要体现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蒋星红郭试瑜单立冬印其章(243)

开设神经生物学实验课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龚珊单立冬朱奇蒋星红(243)

关于在本科生的神经生物学教学中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思考伍忠銮周文良(244)

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需改进的问题付建华李露霞(244)

硕士研究生《神经生物学》教学方法探讨杨盛昌潘盛武(245)

搞好青年教师培养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曹莉张勇由振东何成路长林王成海(245)

重视更新教学内容提高神经生物学教学质量张勇曹莉由振东王成海(246)

在神经生物学教学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张勇曹莉由振东王成海(246)

培养神经生物学创新型人才要加强专业英语的训练王建军罗兰(247)

改革神经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张勇曹莉由振东王成海(247)

不同层次学生的神经生物学课程教学重点确定神经科学通报 崔希云(248)

关于神经生物学教学课件制作的几点思考沈建新(248)

以“学”为中心构建神经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尝试李东亮赵红岗王淑秀(249)

体育师范类院校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的神经生物学张日辉(249)

在成人教育中开展神经生物学教学的必要性祁文秀(250)

《神经生物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陈其才吴飞健唐佳王欣(250)

在课堂教学中优化组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神经科学通报 邓建新李晓蓓(251)

医学神经生物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阮怀珍杨忠胡志安蔡文琴(251)

神经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讨陈盛强孙卫文苏涛廖卫平郑德枢(252)

首届全国头部断层影像解剖学及其临床应用学习班在绍兴成功举办(18)

《神经科学通报》启事(32)

MAP激酶在细胞内信号传递,神经可塑性及痛觉易化中的作用Ru-RongJiYu-QiuZhang(3)

痛情绪和相关记忆机制的研究进展张玉秋纪如荣(10)

大脑音乐功能的研究狄海波陈宜张(82)

GBS与空肠弯曲菌感染吴铮范文辉(87)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应激影响记忆的个体差异性中的作用王宗文严进(91)

朱鹤年教授与立体定向技术倪国坛(95)

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后大鼠中缝核群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王晓东宿长军李柱一王者晋饶志仁(19)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叶民陈生弟戚晨陆国强梁梁徐洁懿(23)

CGRP和NGF对脑局部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凋亡及PKC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邢雪松吕威力方秀斌(28)

高渗刺激后大鼠视上核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光、电镜研究段丽申晶袁华张萍曹荣饶志仁(33)

神经科学通报 海人藻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caspase-3作用的实验研究赵瑞刘建民赵文元黎莉霍克克周晓平(39)

NNMS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产生的作用沈明徐建兴(44)

腺苷A1受体在双相呼气和吸气神经元电活动中的作用王剑莉吴中海李军(48)

GABA对大鼠伏隔核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许艳徐满英闰彬彬(53)

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亚单位的mRNA和蛋白表达杨林王宇倩朱剑虹(58)

甘珀酸抑制大鼠唇下注射Formalin引起的伤害和Sp5C神经元的Fos表达兰莉袁华曹荣段丽申晶高蓓饶志仁(63)

原位杂交检测Sema4C基因在胚胎和成年小鼠组织中的表达吴海涛刘淑红景孝堂吴燕范文红范明(68)

心肌缺血伤害性刺激对大鼠丘脑束旁核痛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原大江张林忠温建忠张策郭政(73)

Nogo-A在成年大鼠脊髓和背根节的分布程希平刘惠玲宋朝君金伯泉焦西英游思维鞠躬(77)

爪蟾顶盖神经元的大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依赖从钙储池释放的钙?王红蔡浩然(101)

谷氨酸钠对大鼠背部皮神经传入放电的影响曹东元郭媛张琪田雨灵王会生赵晏(111)

神经元膜NMDA受体蛋白免疫复合物单分子纳米结构及定位AFM比较研究郁毅刚徐如祥姜晓丹柯以铨蔡颖谦(117)

炎性痛诱导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及PKC的表达上调杨丽平李清君(129)

神经胶质瘤中缓激肽B2受体的表达水平与病理级别的相关性赵逸松薛一雪刘云会付伟姜乃佳安平王萍(135)

多巴胺和乙酰胆碱抑制脂多糖刺激原代胶质细胞iNOS的表达刘佳福刘振国周海燕陈生弟陆国强梁梁(141)

6-羟多巴胺毁损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脚桥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的变化王勇张巧俊刘健冯洁褚玉霞高蕊刘娅萍(146)HtTp://

电针抗氧化应激参与对MCAO大鼠再灌注脑功能损伤的保护王次霞李忠仁陈伯英(153)

肌苷减少高浓度锌损伤的PC12细胞坏死而不是凋亡史明郑春霞游思维(158)

第5届国际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110)

优秀论文征稿评选活动(116)

声明原大江(128)

关于召开“第三届全军生理与病理生理专业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170)

伏核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衡立君高国栋(165)

《神经科学通报》第一届编委会成员简介(续)(173)

电刺激构建大鼠皮层网络癫痫的海马细胞电生理特征神经科学通报 汪胜刘青邹祖玉韩丹(257)

3-硝基丙酸多次化学预处理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邓学军孙圣刚曹学兵李红戈梁直厚(266)

Nogo-66受体分子在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孙芳金卫林龙梅鞠躬(273)

急性重复缺氧暴露小鼠海马HIF-1α表达的变化邵国张然高翠英吕国蔚(278)

睡眠剥夺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nNOS表达的改变在其学习记忆损伤中的作用陈俊李积胜王华仁张珩(283)

大鼠脊髓损伤后Nogo-A表达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郭强李淑蓉苏炳银(287)

帕金森病患者程序性学习的初步研究王晓平赵永波LassondeM耿昌明(291)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海马MAPK的表达商秀丽徐万鹏刘云会杨金霞张化薛一雪(296)

第三届北京神经变性病及卒中国际研讨会(300)

情绪领域中杏仁核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胡治国刘宏艳彭聃龄(301)

反义Noggin基因对成年大鼠海马内Nestin及GFAP表达的影响徐海伟范晓棠(319)

在尾核痛反应神经元和整体甩尾反射水平上研究CCK-8对抗电针的镇痛作用杨春晓石铁锋何秋月徐满英刘凤玉(324)

百草枯干预不同时间后DAT和VMAT2基因表达的时程变化任今鹏任惠民蒋雨平(330)

突触前活动区的分化与功能沈露露王大勇(335)

血脑屏障——形态、调节和临床意义刘晔管阳太(344)

血脑屏障上P-糖蛋白研究进展芦颖洪浩刘国卿(351)

未折叠蛋白反应及其在生理功能与疾病中的作用陈志欣顾振纶秦正红(356)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损伤髓鞘再生的细胞学治疗管阳太张广先AbdolmohamadRostami(364)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大鼠脑内嘴侧迁移流中的发育学表达刘建军姚忠祥邹丽云陈兴书蔡文琴杨辉(371)

人参皂甙对老龄大鼠基底前脑-皮质胆碱能系统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赖红曾亮赵海花方欣杨吉平吕永利(376)

神经科学通报 三羟异黄酮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王茹武宇明张浩王昕何瑞荣(380)

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GDNF表达水平和MAPK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呙登俊赵永波陈英辉(385)

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ADM及其mRNA的表达毕国荣张辉周慧杰张贺敏海虹方秀斌(391)

PrP可抑制tau介导的体外微管形成作用韩俊王小凡姚海兰高晨李锋张宝云姜慧英(398)

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张静徐汉明张昌勇童俊张红周晓亮(404)

胰岛素干预加重海马注射Aβ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认知损害赵倩华罗玉敏周玢洪震(408)

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脑内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上调陈英辉赵永波刘文文呙登俊王乃东马爱梅(413)

生酮饮食对海藻酸致痫大鼠海马突触重建和GluR5、GluR6mRNA的影响徐向平孙若鹏金瑞峰(418)

骨髓源干细胞在脑组织的迁移和分化邹西峰徐群渊(425)

篇2

生态文明和稳态经济

第二次启蒙呼唤一种后现代经济

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选择——第五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综述

国际航运海盗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志愿者的管理优化研究

地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中国经济崛起对东盟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

我国低碳绿色港口目标系统构成分析

完善燃油税改革的探讨

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的煤炭产业链自组织演化过程与仿真——以淮北矿业集团为例

大学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系统构建

“媒介”、“媒体”及其延伸概念的辨析与规范

宋代小报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探析

“失明”与“黑白民间”——帕慕克的视觉策略对当代视觉美学的启示

电影视觉空间美学形态的演进

“客观性”与科学本体论

科技哲学视阈中的幸福

论G.E.摩尔的自然主义的谬误

陈漓公共艺术作品选登

生态文明的未来:马克思和无为生态

生态文明呼唤一种富有人文情怀的后现代科学

放大的人类中心尺度:从实践美学看生态观念

生态危机与社会主义的构建——生态学的视域分析

论后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及集群决策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危机与重构

欧盟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移动商务客户管理策略研究

智力资本三维提升组织绩效的路径与机理分析

工作要求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工作情感为中介变量

《新资本协议》再思考:质疑、辨析与改革前瞻

《鹿特丹规则》对提单制度的影响

论我国公共信任期待下的立法听证制度

“比较热”下的冷沉思——中西比较法在法律史研究中运用状况之评析

社会责任传播模型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

网络民意促进我国公共治理模式的变革

新农村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与路径选择

新生代无地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陈彬室内设计作品

治理语义的“食品安全文明”——风险社会的视界

转型风险社会的特点及风险控制

我们可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升华

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生态与文明——生态文明的含义

法治对文明转型的回应

民国的发展路径及其启示

《观察》周刊指摘美国的几个维度

康有为和梁启超政治思想的异同及启示

国家间博弈中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探析

关于教育在发展生产力中作用的思想

境外打击海盗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航运反垄断豁免管制机构和豁免程序

间接正犯若干问题探讨

我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评析

篇3

患者,男,55岁。因“突然剧烈胸痛、休克,经当地医院抢救病情稳定2周”转入院。病人于2周前无任何诱因自觉胸闷、不适而到当地职工医院就诊,在体格检查时突觉心前区剧痛,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2次,血压60/52 mm Hg,心电图检查Ⅰ、Ⅱ、V1~4导联ST段抬高0.1~0.25 mV。拟诊“急性心肌梗死”。行心电监护,经用哌替啶、间羟胺、多巴胺等紧急处理,2小时后血压恢复正常。但以后数日仍有间断胸闷、心悸、气促,渐出现眼睑及双下肢轻度水肿,用利尿药后消退。病人平素健康,无特殊病史可查。

体格检查 体温36.6℃,呼吸24次/分,脉搏100次/分,血压122/90 mm 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身材高大,稍肥胖。神志清晰,重病容,巩膜、皮肤无黄染。头部及五官未发现异常。颈静脉稍显露,甲状腺无肿大。心界明显向左下扩大,心律整齐,心音低沉,心尖区可闻轻微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中、下肺呼吸音稍增强,并可闻少许水泡音。腹软,肝右肋下3 cm可触及,脾未触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有轻度凹陷性水肿,未引出病理反射。

实验室检查 血、粪、尿常规无异常发现,胆固醇6.8 mmol/L,甘油三酯2.1 mmol/L,血糖4.8 mmol/L,血尿素氮(BUN)4.5 mmol/L,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400 U,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26 mm/小时,抗核抗体(-),狼疮细胞未找到,补体1.1 g/L,乳酸脱氢酶(LDH)564 U/L,LDH 1~5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示Ⅰ、Ⅱ、V1~3导联T波抬高1.0~3.0 mV,肢体导联低电压。胸部X线摄片:双肺清晰,心影向两侧扩大。A超、B超均诊为“心包积液”。试行心包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液体85 ml,因较浓稠,未再多抽。给予一般支持、对症和抗结核治疗(利福平、链霉素、异烟肼常规量)。

入院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积液,性质待查。

第一次查房(入院第11天)

住院医师 病人由基层医院上送我院,目前病情仍较危重,特请上级医师指导诊疗。

主治医师 有正确的诊断才能有正确的治疗。目前对病人的诊断是否已经明确,请大家先谈谈自己的看法。

实习医师 病人为中年以上男性,突然起病,剧烈心前区疼痛,又出现心源性休克,在当地查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心电图疑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条件所限,在基层医院未能作酶学方面的检查。尽管如此,病人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我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是较为肯定的。至于心包积液,考虑可能是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它出现在心肌梗死发生后近2周,即上送我院前后,符合本综合征的特点。但是否有血性心包积液的情况,我没有经验。

住院医师 该病人的临床特点确如实习医师所说,最初是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但我反复看了病人在当地医院期间及我院的全部心电图,觉得有很大的怀疑:①病程中未出现Q波;②T波与ST段无明显的演变过程;③ST段的抬高发生在较多导联。如将病人心包积液与最初起病联系起来,很可能当时剧烈胸痛、心悸、血压下降就是急性心脏压塞的症状。由于当时病情危重,在当地医院未能摄X线胸片或行超声检查,临床上未注意到这方面的体征。如果这一判断成立,则目前心包积液的原因试作如下分析。

感染性心包炎 首先,根据抽出心包积液的性质,可以排除化脓性心包炎。寄生虫性心包炎主要由阿米巴及丝虫引起。本例抽出的心包液从外观性质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都不支持寄生虫性心包炎。但为排除寄生虫性心包积液,今后如再抽液时需继续查找寄生虫。结核性心包炎也应常规考虑。结核性心包积液多为大量,且呈血性,但病人起病突然,在此之前无发热、疲乏等症状,又无肺结核及其他部位结核的证据,心包积液未找到结核杆菌(培养未报告结果),这些都不支持本病。

非感染性心包炎 风湿性心包炎不考虑,尿毒症和黏液性水肿并发心包积液可排除,白血病性心包炎也缺乏根据。目前,我考虑较多的是特发性心包炎与肿瘤性心包炎。前者往往起病急骤,伴有剧烈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临床上有时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符合该病人起病情况,其心包积液多数为草黄色浆液性,也可为血性。但像本病人这样的血样心包积液,似少见。病人无上呼吸道感染史,病程中无发热,这又不大支持。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应考虑肿瘤性心包炎,但肿瘤性心包炎一般发病徐缓,心前区疼痛较轻,身体状态差。本病绝大多数为转移癌,而病人至今还未发现有支气管肺癌或其他部位癌症的征象。

总之,诊断尚未明确。因两者的发展过程及预后迥然不同,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尽快作出正确诊断。

主治医师 病人平素健康,体格魁梧,稍胖。本次起病急骤,无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以心前区剧痛为主诉,这确会使人想到急性心肌梗死。但我们切不可想当然。纵观临床上误诊病例,先入为主往往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在我们作初步诊断后,头脑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出怀疑之处。尽管病人在当地医院还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偏高的表现,LDH等酶学方面未检查,但翻阅病人的一系列心电图,就可发现这不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变化,多个导联ST段抬高,正是急性心包炎的表现。我同意住院医师的意见,病人最初症状可能是急性心包压塞的征象。血压下降亦是急性心包压塞的一个表现,在当地经止痛、补充血容量后较快恢复,这不像心源性休克。以往,临床上常将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其他急诊。近年,由于医务人员对本症注意力较集中,相反的情况又有发生。例如我科去年就有医师分别将1例急性胃穿孔和1例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病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这一动向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目前,病人突出的表现是心包积液,且其特点有:①明显的血性;②起病急骤,无明显诱因及前驱症状;③平素体格较好,无特殊病史可查。刚才住院医师已作了初步分析。思路是正确的,我不再详细逐一分析。从病人的发病情况看,应考虑非特异性心包炎。但本病没有特异性的诊断依据,我们还得深入探求有否特异性的资料,如没有,才考虑本病。为排除恶性心包积液,请住院医师在下次作心包穿刺抽液时注意再送心包液查找癌细胞,并检查癌胚抗原、LDH、染色体等。下周我们将请主任医师会诊,帮助我们解决临床上的疑难问题。

第二次查房(入院第19天)

住院医师 简单汇报病情。我们已行第2次心包穿刺,共抽出250 ml心包积液,仍为血性,未找到癌细胞,癌胚抗原13 mg/L,LDH为530 U/L,血LDH为4.15 U/L。上次心包积液找结核杆菌及培养结果阴性。

主治医师 上周我们已就病人的诊断问题进行讨论,但至今还不甚明确,故请主任指导。

主任医师 我已询问病史和作了体格检查,参阅了有关资料和你们上周讨论的记录。大家思路活跃,临床上的许多问题都考虑到了。我同意你们的意见,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排除。目前,讨论的焦点首先是确定心包积液的性质与病因。既然病人起病急骤,剧烈的心前区疼痛,且因此曾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我仍然会考虑到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因为极少其他原因的心包炎起病如此急骤,以及与心肌梗死相似的胸痛。其心包积液多数为草黄色浆液性,但有时也可为血性。单从病人心包积液的性质来看,似也未能完全排除本病。然而进一步分析,又觉得还有一些不支持之处。例如非特异性心包炎多发生于青壮年,该病人已近老年;病人起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前驱症状;病程中无明显发热;突然休克和如此浓稠的血性心包液也非本病能完全解释。因此,我想还得强迫我们去进一步寻求病因,病因确定了,才能为治疗提供方向。各位医师已谈了许多,今天我只重点补充谈谈肿瘤性心包炎的问题。相对来说,肿瘤性心包炎临床上比较少见,且多为继发性,全身各部位的肿瘤都可转移而来,但一般在男性以肺癌为多见,在女性则以乳腺癌为多见。原发性者多为间皮细胞瘤及肉瘤。该病人年龄较大,短期内出现大量心包液,呈浓稠的血性,未找到结核杆菌,经抗结核治疗未见明显效果。在常见的心包炎难以解释的情况下,应高度警惕本病的可能性,因而应积极寻找是否患肺癌或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最近国内有资料报道,肿瘤性心包炎已成为各种心包炎病因的首位,这一动向应引起大家注意。

进修医师 主任和各位医师的指导使我扩大了视野,开阔了思路。但病人心包积液中未找到癌细胞,抽液2次后症状有所减轻,一般状态好;至今病人没有咳嗽、咯血等呼吸道症状;X线胸部摄片也没发现可疑的病灶,其他恶性肿瘤更无线索可寻。这些就难以理解了。

主任医师 是的,这样提出问题很好。目前本病例还未能确诊,我们还得深入检查和观察。恶性心包积液的确诊有赖于通过心包积液中检出恶性肿瘤细胞。但1次检查阴性未必完全说明问题。建议继续心包穿刺抽液,且尽量抽尽,送作病理检查。这对肿瘤性或其他心包炎的诊断和治疗都有好处。体质差、消瘦明显,这是我们对一般恶性肿瘤病人的印象,但并非都是如此。单纯穿刺抽液对癌性心包积液也能缓解症状。至于在还没有发现原发病灶或原发病症状之前先有转移病灶的征象,这种情况是有的,因而极易导致临床误诊。2年前我科就有1例病人因肺癌转移而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当时病人无呼吸道症状,胸部X线摄片亦未发现病灶,1个月后偶然发现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活检证实为腺癌,再次摄胸X线片才发现肺门区有病灶。以心包压塞为首发症状的肺癌国内亦见报道。既然有此先例,我们就不能因未发现原发征象而排除转移癌的可能性。当然,话说回来,如为转移性恶性心包积液,原发部位的癌瘤迟早是会暴露的。另外,我们还得考虑有否原发性心包肿瘤,尽管比较罕见。其中较多见的畸胎瘤、血管瘤等,心包内多应有肿物突出,B超无此发现,我们可再复查;心包间皮瘤亦还未完全排除。

总之,我们要细心观察深入寻找病因诊断的线索和根据。我想,除了在抽心包积液时再次作细胞学检查和复查上次的各个项目外,若还未明确,可于心包穿刺后注入空气造影以显示心脏外形和心包情况。另外,还可行X线支气管断层摄片。

第三次查房(入院第33天)

住院医师 自上次讨论后,我们又进行了3次心包穿刺抽液,外观与以前相同,末2次心包积液都找到“腺癌细胞”,LDH 745 U/L,血LDH为326 U/L,血中癌胚抗原逐次升高,最后一次为85 μg/L,我们认为目前恶性肿瘤性心包炎的诊断已明确,故未行其他特殊检查。病人近1周来时有咳嗽,多于晨起出现,咳时右胸背部轻微刺痛,仅有少许黏痰,无咯血,我们已注意到肺癌的可能性。

主任医师 胸部X线片再复查了吗?

主治医师 昨天再摄胸郭X线片,见心影向双侧增大,心缘右下方有半圆形分叶状块影,边缘较清。

主任医师 根据临床资料,目前基本可以确诊,即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并心包转移。病人先有心脏压塞(心包填塞)的症状,1个多月后才出现肺部的征象。通过本例,我们应将心包压塞作为首发表现的转移性肺癌给予重视。病人以往健康,起病如此急骤的确为我们的诊断蒙上疑云,况且病人心包压塞的症状先于原发癌的诊断,这就更易导致误诊,然而只要我们遵循正确的临床思维,就不会偏离大方向。今后我们要提高警惕,不断总结经验。关于恶性肿瘤性心包炎的治疗,一般为心包穿刺、心包切开和心包内注入抗癌药物。但近年来,国内外也有报道单纯的心包穿刺抽液治疗能收到满意的疗效。至今本病人仅以心包穿刺抽液就缓解心包压塞的症状,可能就是此道理。

考虑到病人目前心包积液未能完全吸收,且已出现原发癌的症状和X线征象,病人一般情况尚好,因此我认为可给予周身化疗并于心包腔内注入化疗药物。根据心包液中找到腺癌细胞,原发的肺癌可能为腺癌,可选用MFO方案:丝裂霉素(自力霉素)4~6 mg,静脉注射,1次/周,第1天;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500 mg,静脉注射,3次/周,第2、4、6天;长春新碱1 mg,静滴,1次/周,第4天。6周为1个疗程。心包内注入的药物可精简些,用甲氨蝶呤10 mg或环磷酰胺100 mg+地塞米松5 mg即可。

最后诊断及预后

最后诊断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腺癌)并心包转移。

预后 病人经周身化疗及心包内注入化疗药物,心包积液明显减少,起床步行无明显气促,但仍有咳嗽、咳少许黏液痰,胃纳稍减退。化疗7周后咳嗽加剧,胸痛明显,常有气促、心悸,出现阵发性心房扑动,X线胸片见明显进展的肺部阴影。病情迅速恶化,终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篇4

英文名称: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Education Sciences Edi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南通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通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2190

国内刊号:32-1498/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5

英文名称: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2823

国内刊号:42-1382/U

邮发代号:38-14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9

期刊收录: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6

英文名称: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3812

国内刊号:21-1397/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7

一、创新服务理念

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神圣职责。但是目前统计服务还没有完全到位,不能满足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需求的状况依然存在,统计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增强统计服务的超前性和利用效率,是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的前提。要加强统计服务的超前性,使统计服务在满足政府宏观调控、制定政策与规划需要的同时,注重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居民生活,多从社会各界的需要出发,超前谋划,提前调研,拓宽统计服务的视野,增强针对性,提高利用效率。对此,我们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对《××统计月报》进行改扩版,从过去只反映工业指标数据到反映全市社会经济的各主要经济指标及纵向、横向指标对比;在编印2007年《××统计年鉴》中,改变以往以经济指标为主的体系,增加了社会事业、民生等相关指标体系及全省各县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内容更加全面,为研究××、宣传××、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作好统计服务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当前要统计提高服务水平,还必须尽快加强几个薄弱环节:一是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注重对国家和本地区发展规划的学习,详细了解全省及本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发展战略。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把握党和国家在全面小康建设的举措,及时掌握年度全国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本地区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开展统计工作;二是加强社会民生统计工作。在做好经济统计工作的同时,注重对社会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特别是关乎民生方面的统计工作。整合全社会信息资源,加强部门统计,更加全面系统深入搜集××社会经济定量信息;三是加大对统计服务研究力度。应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更多调研小组,明确研究内容,积极开展各项调研,聘请有关专家参与研究,挖掘高质量的统计服务产品,提升统计服务的水平。

二、创新服务内容

统计服务要从当前迫切重要的需求入手,围绕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统计服务,增强统计服务的针对性。一是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围绕本地区发展战略和区域功能定位,加大对经济运行和发展状况、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布局、信息化、城市化、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宏观监测分析;同时要布局规划,开展企业运行、价格变动、专业市场、社情民意等微观领域专题的监测和分析;二是完善关乎民生的统计工作,及时提供。当前,要加强价格统计、能源统计、服务业统计等,加强对居民收入和生活状况的反映和分析;三是积极开展为本区域服务的各项统计调查。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本级政府的要求,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开展专项调查,积极主动地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统计调查任务;四是加强普查和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普查、专项调查及日常统计调查,要做好统计资料的开发利用,及时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报告,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翔实的统计信息和统计资料,反映我市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和成果。

篇8

一、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立足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又着眼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促进,衔接互动,既反映当前发展的要求,又反映未来发展的需要,而统计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就是如何科学反映科学发展观内涵各要素的变动规律。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思维,全面地回答了在经济和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统计实践的具体内容和发展目标,准确地破解了统计如何又好又快发展的难题,为现代统计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特别是当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和彰显其在社会和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就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将科学发展观作为统计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更是开创新时期统计工作新局面的重要理论保障,因此,基层统计建设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统计工作实践的内容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并建立统计科学发展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统计科学发展的全过程和推动统计事业进步的各环节。

二、当前推动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有利条件

1、各级党委政府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和依赖程度不断加强,是快速推进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经过中国几代统计人的不懈努力,反映统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统计方法制度逐步确立,统计的信息产品与经济社会的结构变化,增长方式转变,人与环境的统一等的联系程度更加紧密,更能从多角度多方位满足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党政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也随之提高,统计发展的环境更加宽松和和谐,尤其是近几年来各级党政领导不断深入当地统计机构调研视察,既是对统计工作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也给统计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解决了统计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现实问题和困难。

2、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为推动基层统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统计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监测预警功能,是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方法和工具,是反映经济社会动态变化的晴雨表和报警器;经济和社会的深入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需要统计提供强有力的监测、评价和服务能力;同时,统计的发展更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来支撑,统计内容的变化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因循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进步,经济的腾飞又为统计发展提供了更多调查制度需求,丰富了统计调查的内涵;社会的进步为统计发展创造了宽松的人为环境和物质环境,提供了持续永久的发展动力。

3、统计事业新局面的不断开拓为推动基层统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随着统计改革的不断深化,统计内部的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统计的创新理念不断改进,统计的方法制度日趋完善。根据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需求,建立起来的统计指标体系,使统计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更能有效地监控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党政领导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统计预警监测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经济形势有什么变化,统计分析和统计报表就反映什么,社会公众需要什么统计产品,统计工作就设计提供什么产品。统计工作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随着统计教育和统计文化的发展,统计工作的内涵和发展空间不断开拓,统计的科学发展日趋成熟。

4、社会各界对统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客观需求条件。

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居民生活水平越提高,社会各界对统计的客观需求越强烈。要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产品的不断增强需求,就必须更好地发挥统计的职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更全面、准确的分析与监测,对经济和社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剖析;要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产品不断增强的需求,就必须努力拓展统计的服务职能、强化统计的预警作用,推动统计工作沿着科学的发展轨道前进。

三、影响基层统计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1、基层统计机构基础薄弱,统计的职能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从中国现行的统计体制和实际情况看,统计机构建设呈倒挂“金字塔”的特点十分明显:上层统计机构设置健全、人员多力量相对较强,基层统计机构(市县乡镇)尤其是乡镇统计机构设置单一、人员少力量相对较弱;目前,市级统计机构人员大都在80人左右,县级政府统计机构人员大都在30人左右,而乡级统计机构人员近2—3人,村级统计网络则出现了严重的断层。这样的人员规模,既要完成国家、省局的统计调查任务,又要完成正常的业务报表和当地政府布置的统计调查任务,更要高质量地完成跨度大、时间长的大型普查,统计人员常常是超负荷运转,可谓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种“上强下弱”是影响统计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基层基础工作也相对薄弱,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资料不完整、统计网络不健全、统计服务不到位、统计制度不科学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统计任务和统计力量不匹配的矛盾凸显,周期性的统计普查和定期性的统计调查相互交织,任务重、范围广,基层统计站(所)条件简陋、办公经费短缺,统计人员兼职过多、待遇差、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流动频繁,基础统计资料管理混乱、残缺不全,基础工作不扎实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统计职能的有效发展。

2、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统计的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首先政府综合统计管理体制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统计部门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都由本级地方政府管理和拨付,同级政府对统计机构具有人、财、物权的绝对领导权,上级统计局对下级统计机构仅有业务指导权,这样给统计政令的上下畅通增加了一定阻力,不但弱化了上级统计机构对下级统计机构的管理职能,同时也加剧了地方政府和统计主管部门在统计数据评估监测等意识领域的矛盾,特别是下算一级制度和地方行政绝对领导现实的矛盾冲突,使地方综合统计部门上下都难做人;这种管理体制最大的弊端是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无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给统计数据质量的保证增加了难度,严重约束了统计工作的独立自主性。其次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之间的职责不清、关系不顺、联系不紧,政府综合统计干了许多本应由部门统计干的事,但缺乏对部门统计强有力的管理和协调手段,导致数出多门、相互矛盾等现象,影响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第三目前推行的国家调查与地方调查双轨制管理模式,由于局队之间职责交叉、权限不明、配合不力,使局队在数据汇总、使用上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统计调查系统内部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双方各自为政,重复调查,不仅导致了调查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影响了统计在社会和公众中的形象。

3、现行的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适应,统计的服务质量难以有效提升。

现行统计指标体系基本上还是属于物质生产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的内容、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还不能完全反映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统计方法制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环境资源、生态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活动,在统计上还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指标体系。抽样调查虽然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但由于不能很好地解决代表性以及数据分层使用的问题,还不能满足目前各级政府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统计调查方法的双轨制运行,加重了基层统计的负担,使得统计工作越到基层,头绪越多,任务越重,压力越大。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统计职能的充分发挥。指标体系不完备、数出多门、重复统计、统计调查对象负担过重等现象依然存在。同样,现行统计调查方法主要是由层层汇总、机械求全的全面统计报表制度组成。这是在国民经济基本上处于单一的公有制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所采用的一种调查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全面统计报表制度面临严重挑战,虚报、瞒报、拒报、迟报现象屡有发生。全面报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已经难以为继。

4、统计调查网络结构单一,兼容性能差,统计的工作效率难以明显提高。

统计调查网络是统计调查工作的终端,统计数据的生成都要通过成千上万个终端进行搜集、整理最后汇总形成完整的数据库。经过20多年的统计建设和发展,基层统计网络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住户,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统计调查网络体系,这些调查网络体系的形成,为地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调查网点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有调查网点功能单一,工业调查点、服务业调查点、贸易业调查点、城市住户点、农村住户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点、农产量调查点等专业调查点同时交替设立,星罗棋布,且专点专用,互不干涉,调查点的兼容性能差,使调查员跑了东村跑西村,出了南村进北村;二是现有调查点由于受经费、被调查人员素质(记帐户)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调查点的配合程度差,调查质量不高;三是各种类型(级别)的调查点数量庞大,调查成本高,加大了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负担;四是调查点的设立缺乏系统性,重复调查,造成了统计资源的极大浪费,使本来人员紧张的统计系统更是举步维艰、疲于应付。统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严峻挑战。

篇9

统计是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基础,是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统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促进更好的搞好统计服务、推动统计工作进一步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深入调研发现,一是我们的统计工作还不能满足区委、区政府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计划经济下的传统的统计方法还不能完全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需求;二是统计队伍的知识结构老化,统计人员的事业心、荣誉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基层统计力量薄弱等都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作了专题的研究,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以服务政府为主,向服务经济、服务民生延伸,形成“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全体统计工作人员树立起“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的理念。

一、服务政府决策是统计工作的首要职责

统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工作全面展开,做到区委、区政府的经济列车开到哪里,统计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重点改进解决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把死的数字变成活的信息。统计分析是统计的最终产品,其价值量也最大,我们要透过数据看趋势、看发展、看问题,把死的数据变成活的信息,通过加工,使数字发挥出它的内在价值。有针对性的拟一批调研课题,责成专人进行调研,撰写出一批有价值、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全区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

2、加强与周边区县的工作联系。不定期的与周边区县进行沟通,了解掌握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本区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及时的提供给区委、区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时间信息。

3、改进统计制度。现行的统计数据还不能全面满足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的需求,我们借着实践科学发展眼观活动的东风,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根据我区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站在改革创新的前列,改进统计方法制度,使统计数据能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满足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的需求,为我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做贡献。

二、服务经济建设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

为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我们统计部门不仅要像以往那样关注量的增长,更要注重经济结构、质量、趋势、方向等方面的特征,不仅要关注过去,更重要研究现在怎样、将来会怎样变化,不仅要知道本区经济情况如何,还要了解周边地区相比的位置和差异。

三、服务民生是统计工作的基本落脚点

在扎实做好为区政府服务的同时,服务民生显得尤为重要。树立民生思想和为民意识,以实事求是、尊重民意为原则,强化统计服务民生工作,使统计信息多元化,做到社会公众想要什么,我们统计就能反映什么,重点围绕物价、住房、收入等群众关心问题展开社情民意调查,及时、客观、准确地捕捉民意,协助政府多为百姓谋利益。服务政府、经济、民生“三位一体”的服务是我们今后统计服务的方向。

四、建设一支适应形势需要的高素质统计人员队伍

统计人员是统计工作基础的基础,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统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做好“三位一体”服务,必须有一支高质量的统计队伍作保障,所以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有一种干统计没有出路的认识,在此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培养他们事业心、荣誉感,树立起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的理念,行行出状元,怎能说干统计没有出路呢?什么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只要我们积极肯干,能利用我们统计的优势为各级政府献计献策,争取领导对我们统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们的统计人员、统计工作就会有长足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篇10

一、我局业务工作基本情况

统计工作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统计部门是经济决策的智囊团,统计数据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必不可缺的重要工具。我深知做好统计报表、调查等各项业务工作关系到我县整个统计事业的发展。县统计局共有工业、农业等9个统计专业,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认真完成月、季、年的统计报表工作,把好质量关,保证统计数据科学、准确,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在做好日常统计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从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各种专项调查。有序开展了1‰人口调查、人口变动与劳动力抽样调查、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限下工业能源调查、个体工业能源调查等多项专项调查,并根据调查的内容,我们及时撰写调研分析报告,分析实际情况。另外,我们还积极参与县里的各项考核等重要工作,我局在我县星级乡镇考核及上级政府对我县县域经济考核的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县域经济考核工作中,为我县取得良好的成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今年,我局积极做好各项普查工作。一是及时了我县农普的主要数据公报,普查中,我局共调查了27个乡镇(场),14.6万户住户,282个村级组织,经过全局上下的努力,出色的完成了我县农普工作任务,并得到了国家级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各乡镇普查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二是做好经济普查的前期清查摸底工作。在清查摸底过程中,我局认真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要求,成立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各乡镇(场)也要有下设普查办,做到部署统一。并分别对全县489名普查员进行普查培训,使他们全面掌握普查知识。现清查摸底阶段工作以基本结束,初步统计,全县共有法人单位1570个,产业活动626个,个体经营户24012户。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局根据县委学习实践小组《关于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所组织的“六查六看”的活动中,认真查找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共有以下几点:

一是统计监测范围还不够广泛,第二、三产业样本少,能够经常报送的单位仍然停留在少数。还无法通过数据全面系统地反映市场运行的整体状况与发展趋势,更不能深度、系统、科学地反映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情况,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二是目前在我们的统计报表制度执行过程中,有的单位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依然有个别单位因为统计工作人员出差、学习等多方面原因,统计工作没有及时交接,报送报表时断时续,造成统计调查对象范围不固定,汇总数据难以形成统一口径,无法进行纵向比较等问题,影响我们统计工作的成效。

三是报表迟报现象仍然存在,现在仍有一些单位不能按时报送,有时甚至迟报四五天,严重影响了工作的进程。

四是报表填报内容不全。在日常各乡镇的报表内容上,存在漏填内容的情况,给统计汇总工作带来很的难度。

三、改进方向和措施

1、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加强对各股室的管理,明确责任。要认真将统计报表进行归集、汇总、分析,经局长审核同意后,及时报送县委、县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充分保证统计网络的稳定性,确保统计报表渠道畅通。

2、稳定队伍,上下联动。切实增强统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适时开展必要的统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