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督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4 16:4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警务督察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X年5月23日凌晨0时40分,道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夜间值班人员接到哈市第四医院急诊科电话报告:哈市四院门诊急诊科5月22日晚20时40分收治4人,初步诊断为疑似食物中毒。我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了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组织食物中毒调查处理小分赴现场进行核实诊断。结果为食物中毒所致,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事件经过5月22日下午18时40分左右,A及家人、朋友共5人在XX自助餐厅吃晚餐。据患者自述,20时左右晚餐刚结束时,其中三人就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的症状,随即到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进行就诊,在此期间又有一人也开始发病。我中心工作人员现场对就诊4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填写了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调查中患者家属反映,因其中有一人B不愿吃海产品,所以5人共同吃了一些涮羊肉和熟食品等。B于19时10分因有事离去,其余4人继续用餐,并开始涮海产品小仁鲜、海螺、毛蚶。经家属联系B得知,其并没有发病。据患者自述,自晚餐开始至结束离开,自助餐厅内没有其他客人光临进餐。
1.2 可疑餐次及可疑食品调查中发现4名患者5月21日三餐和5月22日早餐均分别在各自家中、单位或其他场所进餐,未出现异常反应。唯一共同点为5月22日晚餐在自助餐厅进餐,因此,可疑餐次为5月22日晚餐。该晚餐菜谱为:红肠、松花肠、小肚、鸭脯肉、鹌鹑蛋、午餐肉、涮羊肉、涮蘑菇、海产品小仁鲜、海螺、毛蚶,酒水为:啤酒饮料等。可疑食品怀疑为海产品。
1.3 潜伏期被调查的4名就诊病人中首例病人自述于5月22日晚20时发病,最后发病病人自述于5月22日晚21时发病,潜伏期为50分钟至1小时50分。
1.4 临床表现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口角麻木、四肢麻木、心悸、胸闷、无腹泻,二人出现腹痛,其中一人还伴有面色潮红的症状,两人体温分别为37.2℃、37.8℃,其他二人体温正常。
1.5 医疗机构诊断及治疗哈市第四医院根据就餐病人自述及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胃炎、疑似食物中毒,对其采用奥美拉唑、维生素C、氟罗沙星、生理盐水及糖等药品进行抗炎补液治疗。用药后胸闷、气短、呕吐等症状减轻。
2 卫生学调查
23日凌晨2时、上午10时、下午14时,我中心工作人员会同卫生监督所监督员,对自助餐厅进行了三次检查,由于餐厅关门停业,无法找到餐厅工作人员,因此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卫生学调查。
3 样品采集情况
5月23日在哈四院急诊室现场采集患者肛拭标本三份,呕吐物一份,两人王血液样本各一份、患者从自助餐带出的剩余海螺一份。
4 检验室检验结果
4.1 5月24日,根据GB15193.3-1994国标方法进行毒物快速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毒物快速检测结果
样品名称 急性毒性试验
呕吐物 阴性
海螺 阳性
4.2 5月25日,根据GB17012-97.GB16002-95.GB16001-95.GB15984-95国标方法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见表2。
表2病原菌检测结果
样品名称 病原菌
肛拭3份 未检出
血液2份 未检出
呕吐物1份 未检出
4.3 对于剩余食品海螺和患者呕吐物,5月23日,经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所进行食品快速检验,呕吐物及剩余食物中,砷、汞、敌鼠钠均为阴性。
5 讨论与分析
5.1 发病患者均在自助餐厅就餐,有共同的就餐史。食用者发病,未食用者不发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症状基本一致,发病潜伏期短(一小时以内),时间集中,符合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5.2 实验室检测,剩余食品海螺经急性毒性试验结果阳性。
5.3 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贝类神经毒素中毒的特点。
5.4 食物中毒的诊断,通过已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及中毒潜伏期的计算,可以确定本次事件为一起贝类神经毒素中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5.5 预防贝类中毒是由一些浮游藻类合成的多种毒素而引起的,这些藻类(在大多数病例中为腰鞭毛虫,可引起赤潮)是贝类的食物。这些毒素在贝类中蓄积,有时被代谢。有毒藻类主要为甲藻类,特别是一些属于膝沟藻科的藻类。毒藻类中的贝类麻痹性毒素主要是石房蛤毒素。该毒素为白色,易溶于水,耐热、胃肠道易吸收[1]。针对上述情况和问题,为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应加强酒楼饭馆预防性卫生监督,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疫情报告和定期监测制度:定期对贝类生长水域采样进行显微镜检查,如发现水中藻类细胞增多,即有中毒的危险,应对该批贝类作毒素含量测定。规定市售贝类及加工原料用贝类中毒素限量。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对冷藏鲜贝肉含石房蛤毒素(STX)的限量为≤80μg/100g,对罐头原料用贝肉中毒素限量,美国为≤200μg/100g,加拿大为≤160μg/100g,可做借鉴[2]:(1)严控被赤潮污染的贝、螺类海产品上市买卖,避免群体性食后中毒。(2)绝对不要购买被赤潮污染的贝、螺类等海产品食用。(3)食用贝类海产前要浸养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并定时更换清水,使贝类自行排出体内的毒素。(4)每次进食贝类不要过量,并避免进食其内脏、生殖器及卵子。(5)加工时要彻底烹煮达至沸点,以减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风险。(6)进食贝类后若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前往邻近医院求医,并将剩余的食物留作调查及化验之用。在食后6小时内尽快进行催吐、洗胃和导泻是治疗的关键,可以大大减少毒素的吸收并减轻中毒的症状。(7)做好卫生宣教,介绍安全食用贝类的方法。贝类毒素主要积聚于内脏,如除去内脏、洗净、水煮,捞肉弃汤,可使毒素降至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篇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
为推动创建“平安__”、“平安场所”活动的顺利开展,确保场所安全稳定,切实发挥劳教机关在维护社会政治及治安稳定,保一方平安,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根据__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规定,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的要求,特制定本责任书,与科队主管签订综治目标管理责任状。
一、目标任务
1、确保政治稳定。不发生罢工、集体游行、集体或越级上访、聚众械斗等,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的非法宗教活动。
2、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在责任范围内,不发生重大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经济案件,民转刑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所属部门、人员不发生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3、确保场所安全稳定。不发生因执法过错责任而引发的劳教亲属控告、上访以及干扰、破坏场所正常监管秩序、工作秩序的事件。
4、严格履行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带领所属部门、人员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创建“平安__”、“平安场所”的整体活动,各项工作规范、制度健全,基础资料完备。
5、认真落实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事故等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积极整改安全隐患,不发生上述“三防”事故。
6、深入扎实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认真做好所属部门、人员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向所党委报告情况,做到防范在先。
二、领导责任和保障措施
1、各科队主管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年度计划、目标管理和个人述职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好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划和实施方案。
2、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的要求,与所属部门、人员层层签定责任书或保证书,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综治创安目标的实现。
3、各科队主管要亲自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综治工作有人抓,发现问题有人管,具体事务有人干,确保各项综治措施落到实处。
4、认真帮助解决本部门民警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不矛盾上交,切实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确实维护民警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所党委的权威。
5、各科队要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大综治宣传工作力度。以创建“平安场所”活动为重点,把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人,严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的奖罚规定。
6、认真执行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重大案件责任查究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制、情况通报和信息交流制,以及检查、评比、考核、奖惩制度,努力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7、加强科队领导自身建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检查有记录、考核有标准、奖惩有兑现、否决有依据。
三、考核与奖惩[本文出自文秘站网-]
1、建立综治和创安工作考核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将综治和创安工作纳入警务督察范围,由所警务督察小组负责对本责任书的执行情况进行月检查、季考核、年奖惩。分管综治所领导年度不少2次亲自参加检查监督考核。
2、本责任书规定的目标任务,列入各科队主管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作为其政绩和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违反目标任务中第一、二、三条款,或不严格执行综治目标任务中第五、六条款规定,发生“三防”安全责任事故和发生矛盾纠纷不及时排查、调处,不请示报告,矛盾上交,造成重大影响,对负有领导责任或直接责任人将实行一票否决;对不精心履职,工作规范差、基础资料不健全、制度不落实,不积极整改安全隐患,年度被督察4次(含4次)以上的,所在科队主管年度不得评先评优。
3、对完成好维护场所安全稳定、落实综合治理工作,创建达标的部门,经考核,将其工作绩效作为年度部门评先的重要条件之一。
4、各科队签订本责任书的人员为第一责任人,如有变动,由继任者继续履行。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所部、责任人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责任期限为20__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
福建省__劳教所责任单位:
篇3
队伍建设在以人为本的服务举措创新上继续努力,实现管理人性化。
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地市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出台实施符合本地实际的服务新举措。
加强民警的警民沟通意识培训,做好警民沟通工作,增强执法效果。
在岗位练兵培训活动中重点加强执法艺术方面的教育,切实达到执法效益最大化。
提高民警待遇,为干部民警施展才能提供更好的平台。
发扬民主,团结务实,认真落实从优待警措施,让每一位民警在其工作岗位上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才能。
为方便工作,建议xx中队更名为开发区中队。因涉及编制方面的问题,逐级向上级请示。
逐步推行多警合一,一警多用。
1、多警合一涉及体制性问题,向上级反映。2、现在正在开展“百十一”岗位练兵活动,重点解决民警执法素质低下的问题,以此达到提高综合执法素质的目标,真正实现一警多能的目标。
加强交警法制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队伍整体素质。
在加强民警岗位练兵执法素质培训的同时,发挥法制的职能作用,加强执法监督指导,提高队伍执法素质。
建议城区各中队经常到办事处开个座谈会,共同改进提升工作。
今后将重点加强与各级党政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沟通与交流,促进相互理解,促进共同提高。
结合作风效能建设活动开展,进一步加强对干警的管理教育,学习党的十七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督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党的十七大学习,并以此为重点,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对民警的管理教育,特别是年青警员,处理违法行为一要公正,二要和谐,使违法者心服口服,树立良好形象。
结合岗位练兵,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重点加强对年青民警的管理教育,帮助提高执法水平。
项目意见建议改进措施建议人业务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整治措施,大力整治城区乱停乱放问题。
1、加强流动巡逻,及时发现和纠正此类违法行为。2、对违法停车行为加大非现场处罚力度,严格处罚。
加大节日期间重点路段管理,加大学校门前上下学时间管理,加大商业街路口、长途站点周边等重点部位的交通安全管理,消除管理盲点,有效解决交通高峰期拥堵问题,确保道路畅通。
1、加大对重点时段、路段的流动巡逻,及时纠正造成堵塞的静态违法行为和违法停车行为。交通高峰期重点加强疏导。2、向政府报告重点部位存在的根本问题,提出整治意见,在政府的协调组织下,联合有关部门联合整治。3、向政府报告采取科学办法组织交通,通过单向通行、禁左等措施,减少冲突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4、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规范道路交通行为。
警务装备现代化向上级报告增加警务装备的配备。
做好三个结合文章:一是堵疏结合,二是上下结合,三是内外结合;
落实五大保障措施:一是强化制度落实,二是把好业务关口,三是完善交通标识、设施,四是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五是加大督察巡察力度。
3、整合资源,实现多警合一,网络共用,提高效率。
1、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研判,在对上争取、对下指导、对内严管、对外协调下功夫,做到自己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立即向政府报告,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好监管职能,切实做好工作台。2、认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的法定职责,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切实把好检验关、考试关、准入关等,提高交通管理水平。3、多警合一是体制性问题,将按照程序向上级反映。4、目前应用公安网已经达到了网络资源的整合利用。
加强资金保障,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建议。
对于需要增加的交通安全设施,我们均已按程序向政府报告,政府已经将此项支出列入国民经济计划,按照程序逐步实施。
在改善交通环境上下功夫。
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和中心工作大局,努力加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规范交通秩序。
将按照区政府制定的办法要求,在法定职责权限范围内,认真落实职责,加强交通安全宣传,落实管理措施,规范交通秩序。
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作配合,打击“两抢”犯罪。
下一步将重点加强这一方面的能力培训,与公安分局相关部门加强配合,严厉打击“两抢”违法犯罪行为。
对环卫车给予优惠政策。在法律法规政策范围内给予最大程度的照顾。
城区各干道,都要标示出停车线。
为疏堵保畅,主干道内严禁违法停放车辆,对此已经设置了停止停车的交通标志,对于非交通干线街道,均在路边划设
了规范的停车线,方便群众临时停车。
建议对第一次交通违法行为人给予警告,违法行为越多,处罚越重,达到人性化管理。
对每一项交通违法行为,法律法规都给予了明确的处罚标准和自由裁量权,我们工作的原则是轻微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处罚,对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予以严惩,因为此类违法行为的存在,严重的危害着其他交通参与者甚至其本人的交通安全,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加大对酒后驾车、无证驾驶、不戴安全头盔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一方面成立了机动车,严厉打击此类违法行为,另一方面适时开展专项整治集中统一行动,保持了对此类交通违法行为的严管严处态度势,此项工作我们的原则是只能加强,决不松懈。
加强特殊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我们已经完善制定特殊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预案,一旦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将按照预案迅速及时展开工作。
加强对北外环路拉石子、拉沙超载大货车的管理和查处。
将通知辖区中队和机动队重点打击此类交通违法行为。
完善交通设施,红绿灯要增加自行车交通标志。
在红绿灯标志中没有自行车交通标志,但我们克服资金困难,逐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渠化路口,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和通行安全性。
篇4
各县(区)司法局、市强戒所:
日前,省司法厅警务督察处对我市司法行政系统执法执勤用车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督查,发现执法执勤用车使用存在未建立或未坚持执法执勤用车使用管理登记制度,派车、用车、审批手续不完善,不同程度的存在地方政府占用、借用和非执法执勤活动使用执法执勤用车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市司法行政系统执法执勤用车管理,规范执法执勤用车使用。根据《警车管理规定》和《司法行政系统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就做好我市司法行政系统执法执勤用车管理使用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各县(区)司法局、市强戒所要认真组织集中学习,提高思想意识,认真学习《警车管理规定》和《司法行政系统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坚持“谁所有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单位负责人是本辖区执法执勤用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执法执勤用车的管理和使用负全责。二、严格内部管理,明确使用范围。各县(区)司法局、市强戒所应当建立执法执勤用车使用管理登记制度,完善审批手续。严格按照《司法行政系统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使用范围,严禁出现以下情况:
(一)地方政府不得占用、借用,不得动用执法执勤用车参与和司法行政工作无关的活动;
(二)对外出租出借执法执勤用车;
(三)非执法执勤任务和人员使用执法执勤用车;
(四)酒后驾驶执法执勤用车;
(五)参加非执法执勤公务活动;
(六)将执法执勤用车停放在宾馆、饭店、娱乐场所或风景区;
三、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近期,市司法局督导组将通过明察暗访、集中检查、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全市司法行政执法执勤用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单位要认真开展对本单位执法执勤用车管理使用的自查自纠,重点查纠违反《警车管理规定》和《司法行政系统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情形,对查找出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责令限期整改。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或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依照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从重从严处分,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予以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各单位自查报告于7月6日下班前报市局计财装备科。
篇5
由国家旅游局、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暨第八届中国西游记旅游文化节首届新亚欧大陆桥国际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将于9月27日至10月5日在我市举行。为了确保系列活动安全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200*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暨第八届中国西游记旅游文化节首届新亚欧大陆桥国际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张光东任组长,副局长赵化勤、公方才、蒋林、夏兴润、邵明和指挥中心副主任赵永华任副组长,赣榆县局、东海县局、新浦分局、海州分局、连云港分局、开发区分局、港公安局及市局指挥中心、治安支队、交巡警支队、刑警支队、水警支队、国保支队、武警支队、边防支队、消防支队、边防检查站和市局机关部分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具体分工是:张光东同志负责活动安全保卫全面工作;赵化勤同志负责交通安全保卫工作;公方才同志负责活动现场安全保卫和社会面控制工作;蒋林同志负责活动期间案件侦破工作;赵永华同志负责情报信息、警力调配、处置突发事件工作;夏兴润同志负责后勤保障、宣传报道工作;邵明同志负责安全保卫活动的警务督察工作。
二、职责任务
全市公安机关在20**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暨第八届中国西游记旅游文化节首届新亚欧大陆桥国际旅游文化节组委会的统一领导下,由领导挂帅,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全面落实各项安全保卫工作措施,保证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具体任务是:
(一)交通安全保卫工作,负责人:赵化勤。组织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超速行驶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加强路面管控,合理布置岗点,对各主要路段、路口的交通秩序加强管理;维护好停车场车辆的停放秩序;维护好领导及贵宾车辆往返途中的交通秩序;及时处置道路上发生的各类交通事故,确保道路交通井然有序。加强源头安全监管,对参加活动的各类运营车辆进行一次安全检测,确保车况良好,努力消除事故隐患。配合交通部门对交通事故易发路段落实防范措施,减少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活动现场安全保卫和社会面控制工作,负责人:公方才。负责活动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现场秩序良好和与会领导、来宾、演职人员及观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加强社会面的控制工作,完善治安防控机制,遏制和减少案件发生。对不安定因素和苗头,组织开展深入细致的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问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化解、疏导和劝阻工作。对重点人头,逐一落实管控措施,严防发生各类影响活动顺利进行的事件和事故。
(三)侦查破案工作,负责人:蒋林。在活动现场组织开展反扒工作。对发生的各类现行刑事案件,及时组织精干警力,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在短时间内破获。对影响大、性质恶劣的案件,要成立专案组,实行挂牌督办,限期破案,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四)情报信息、警力调度、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负责人:赵永华。加强对各类不安定因素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反馈,对发生影响稳定的各类突发性、,迅速启动工作预案,并强化指挥调度,实行多警种联动,积极稳妥地予以处置,切实防止矛盾激化。及时制止围堵、冲击活动现场和堵塞道路交通等事件发生。
(五)后勤保障、宣传报道工作,负责人:夏兴润。为安全保卫工作提供后勤保障,并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展现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安全保卫工作中的精神风貌。
(六)警务督察工作,负责人:邵明。对活动现场和交通安全保卫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全程督察,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发现和查纠参加执勤民警漏岗、脱岗、串岗等不履行职责的行为,以及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有关行为,督促有关单位和民警抓好工作措施的落实。
三、系列活动安全保卫任务分工
(一)2005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暨第八届中国西游记旅游文化节首届新亚欧大陆桥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
1.时间:2005年9月27日9:00-10:30
2.地点:花果山风景区五圣广场
3.开幕式安全保卫工作由市局统一组织开展安全保卫,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落实安全保卫工作措施。
(二)2005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暨第八届中国西游记旅游文化节首届新亚欧大陆桥国际旅游文化节组委会招待酒会
1.时间:2005年9月26日18:30-20:00
2.地点:神州宾馆或云台宾馆
3.招待酒会安全保卫工作由新浦分局或连云分局组织开展安全保卫,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落实安全保卫工作措施。
(三)新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暨中韩(连云港)旅游合作论坛
1.时间:2005年9月27日14:00-18:00
2.地点:神州宾馆或云台宾馆
3.合作论坛安全保卫工作由新浦分局或连云分局组织开展安全保卫,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落实安全保卫工作措施。
(四)中国连云港牵手荷兰鹿特丹爵士乐音乐晚会
1.时间:2005年9月27日19:30-21:00
2.地点:黄海影剧院
3.音乐晚会安全保卫工作由新浦分局统一组织开展安全保卫,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落实安全保卫工作措施。市局治安支队、交巡警支队配合。
(五)200*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俄罗斯—连云港旅游周”启动式
1.时间:200*年9月28日9:00
2.地点:核电专家村广场
3.“俄罗斯—连云港旅游周”启动式安全保卫工作由连云分局组织开展安全保卫,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落实安全保卫工作措施。
(六)第八届中国东海水晶节
1.时间:200*年9月29日-10月3日
2.地点:东海县
3.水晶节安全保卫工作由东海县局组织开展安全保卫,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落实安全保卫工作措施。市局治安支队加强指导。
(七)第五届中国赣榆徐福故里海洋文化节。
1.时间:200*年9月30日-10月5日
2.地点:赣榆县
3.海洋文化节安全保卫工作由赣榆县局组织开展安全保卫,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落实安全保卫工作措施。市局治安支队加强指导。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严格落实责任。各级公安机关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订切实可行的保卫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全力以赴做好2005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暨第八届中国西游记旅游文化节首届新亚欧大陆桥国际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各项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政
法工作会议、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全省公安局长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紧密结合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密结合“三项重点工作”、“三项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全国政法系统“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公安机关“坚持执法为民、树立良好警风”纪律作风教育活动,坚持敞开大门、面向社会,深入走访联系群众,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评议,从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强化源头治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制度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带动全省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努力创造维护社会稳定新业绩、打造人民群众满意新形象,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二、主题目标
全省公安机关“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主题:向人民报告,请人民评议,让人民满意。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要牢记这个主题、唱响这个主题、践行这个主题。
总体目标:广大民警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公安工作上水平、警民关系更和谐。具体目标:
一是化解一批社会矛盾纠纷。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化民怨,推出一批服务举措、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力争在2011年全国“两会”前实现进京重复访“案结事了、停访息诉”的目标。
二是消除一批治安乱点隐患。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实实在在地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整治一批治安乱点和治安隐患,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三是解决一批执法突出问题。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公安执法工作和队伍作风形象,扎扎实实地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公正、不廉洁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廉洁警队。
四是推出一批先进示范典型。通过深入
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以人民群众满意、党委政府满意、基层民警满意为标准,集中培育选树一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先进典型、社会管理创新的先进典型、机关服务基层的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导。
五是固化一批长效制度机制。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进一步固化向人民报告工作长效机制、“五进七讲”工作长效机制、机关服务基层工作长效机制、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工作新机制,切实提升公安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生产生活和机关服务基层的水平。
三、内容形式
(一)广泛开展“向人民报告”。要利用元宵节前这段时间,集中开展向人民报告活动。要紧紧围绕“维稳、创安、护农、扶企、促商、固边、亲民、助弱、强基”九项基本工作要求报告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样的公安工作;要紧紧围绕创建“坚强、亲民、服务、廉洁”四型公安机关报告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我们在建什么样的公安机关;要紧紧围绕争做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好人、亲人、能人”三种形象报告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我们在争做什么样的公安民警。要活化报告形式、搭建报告平台、拓展报告路径,公安局长要走进电视直播间、网上直播间,向社会各界直观报告公安工作;社区民警要走进辖区百姓中间,面对面地向群众代表述职报告工作;各警种、各部门都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向服务对象报告工作。领导要带头走访征求意见,广泛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重点企业及上访老户,确保走访的面。
(二)深入开展“五进七讲”。要把“五进七讲”作为走访的主要形式,组织广大民警进农户、进社区、进学校、进场所、进企业,广泛开展讲防抢、防盗、防诈骗、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为打架算成本以及有事拨打110报警“七讲”活动。要集中力量“进”,集中力量“讲”;突出重点“进”,突出重点“讲”;结合工作“进”,结合工作“讲”;发动全警“进”,发动全警“讲”;利用媒体和网络“进”,利用媒体和网络“讲”;引导群众“进”,引导群众“讲”,让“五进七讲”活动在全省生根、开花、结果,固化为龙江公安加强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成为我省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特色品牌。
(三)扎实组织评议整改。开展“百姓评民警、各界评公安、基层评机关”三评活动。百姓评民警,以市、县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所队和窗口单位为重点,以管区群众和服务对象为主体,由各地公安机关组织实施。评
议的重点是:民警的思想作风是否过硬、纪律作风是否严谨、办案办事是否公正、工作作风是否扎实、服务作风是否端正、所在辖区治安是否平安。各界评公安,以社会各界群众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为主体,由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在各自层次内分别组织实施。评议的重点是:落实“九项工作基本要求”的绩效情况;创建“四型公安机关”的进展情况;争做“好人、
亲人、能人”效果情况。基层评机关,以基层单位和民警为主体,为三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派出所和民警评议县级公安机关内设部门、警种,由县级公安机关组织实施,评议县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由市地公安机关组织实施;第二个层次:县级公安机关和民警评议市地公安机关内设部门、警种,由市地级公安机关组织实施,评议市地公安局领导班子由省公安厅组织实施;第三个层次:市地公安机关和民警评议省厅内设部门、警种,由省厅组织实施。评议的重点是:机关的精力、注意力是否倾注基层;人力、警力是否充实基层;财力、物力是否投向基层;政治、经济待遇是否优待基层;决策、部署、指挥是否贴近基层,机关作风是否务实,是否廉洁。通过“三评”真正让百姓的不满说出来、让群众的小事大起来、让强基之事做起来。要针对评议出来的突出问题,强化整改力度,优化整改方式,细化整改措施,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影响公正廉洁执法、影响警民关系和谐及制约公安基层建设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四、原则方法
(一)注重五个围绕。即紧紧围绕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开展走访评议,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紧紧围绕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开展走访评议,着力增强群众的安全感;紧紧围绕影响公正执法的突出问题开展走访评议,着力提高执法公信力;紧紧围绕影响队伍形象的突出问题开展走访评议,着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紧紧围绕影响廉洁从警的突出问题开展走访评议,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廉洁警队。
(二)抓好五个环节。即走访、评议、反馈、整改、考评。走访工作要深入,贯穿活动始终;评议组织要严肃,敞开胸怀纳谏;反馈意见要及时,做到件件有回音;整改责任要明确、逐一抓好措施落实;考评工作要跟进,环环相扣、跟踪问效。
(三)坚持四个结合。即访评结合,相互交融;上下结合,相互促进;评改结合,相互衔接;长短结合,相互补充。
五、几点要求
(一)狠抓思想发动。各级公安机关要把“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作为今年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组织民警深入学习领会孟建柱国务委员和孙永波副省长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公安部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工作方案》,深刻领会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重要意义、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使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参与“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健全组织机构。省厅成立了由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孙永波任组长,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王大伟、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孙邦男任副组长的全省公安机关“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厅政治部,办公室主任由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陈晓林兼任。办公室下设综合、指导、宣传、督导四个专门工作组。综合组设在厅“三项”办,具体负责日常情况掌握、信息简报编发、工作情况报送和专栏网页维护等工作;指导组设在厅队伍建设综合指导处,具体负责活动的面上指导、选树典型及组织考核验收等工作;宣传组设在厅宣传处,具体负责活动情况的对外宣传报道等工作;督导组设在厅警务督察总队,具体负责对各地活动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各地公安机关要参照省厅架构,建立健全相应的活动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三)改进工作作风。各地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面向基层的指导思想,以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为契机,改进领导作风、工作作风、服务作风。机关要坚持力量往基层使、心思往基层用、功夫往基层下,多为基层着想、多为基层服务、多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基层真实情况,听取群众真实呼声,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指导协调。基层干部要坚守一线、尽职尽责,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与群众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带头争做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好人、亲人、能人”。
篇7
一、工作主要内容
我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自2019年9月份启动以来,召开了3次领导小组会议,2次工作推进会,印发了《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经过政府网站公示、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征求县级部门和涉改乡镇意见、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集体讨论等程序后进行申报,12月18日省政府下达同意调整的批复,12月27日涉改乡镇全部挂牌完毕,干部调整到位。
我县原辖13个乡镇,其中乡7个,镇6个。本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我县减少乡级政区2个,减幅15.38%,调整后,辖乡镇11个,其中:乡5个,镇6个,乡镇平均户籍人口0.38万人、平均面积392.58平方千米。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突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督促落实改革工作。成立7个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对口指导综合统筹协调、机构人员编制、资产债务移交、行政界线勘定、舆情引导管控、社会稳定防控、纪律监督检查等专项工作。成立2个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工作指导组,协调落实、督促指导改革工作具体实施。全县构建了全面立体推动格局,改革工作上下一体、部署统一、指挥有力、调度有序。
(二)做好宣传动员,统一思想认识
通过广播电视、发放宣传册、走村入户宣传等手段,让群众认识到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平台优势,不断加强宣传引导,明确改革前、改革中、改革后宣传重点,统一宣传口径,注重“线上线下”舆论引导、研判和处置,凝聚各界群众的力量,共同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
(三)广泛征求民意,方案合可行
为确保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的科学性、合性、可行性,各专项工作组和工作指导组认真组织开展群众意见征集,通过召开村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乡镇干部座谈会、政府网站公示等途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根据群众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调整方案。
(四)做好风险评估,确保风险可控
由政法委牵头,委托西南交通大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合性、可行性、可控性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及时发现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制定应急预案,预防和有效处置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全面落实各县级干部和涉改乡镇、村(社区)维稳任务,及时发现处置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到第一时间处,第一时间报告,确保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总体风险可控。
(五)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平稳有序
由纪律督察工作组制定督查方案和纪律要求,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加强对调整改革期间工作作风的督促检查,查处调整改革期间违纪违法行为,确保调整改革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六)聚焦乡镇干部融合,增强工作稳定性
一是做好人员融合。通过征求涉改乡镇干部职工意见和班子结构分析,合进行乡镇领导班子优化整合、工作人员合流动,做到干部安置稳妥有序,确保干部职工利益不受损害。二是做好业务融合。根据干部职工工作经验、性格特长等,合进行工作分工,加快人员磨合、形成合力,确保各条块工作不断、业务不乱。三是做好谈话工作。在改革初期和实施阶段开展两次全覆盖谈心谈话,顺干部情绪,了解干部职工需求,助推干部职工早日融入新集体。
(七)聚焦“五个不减”,增强群众满意度。
一是坚持便民服务不减,继续做好民政、社保、国土等便民服务,改善提升便民服务中心,最大限度服务于民。二是坚持治安警力不减,建立警务室,继续发挥社会治职能作用,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环境,增强群众安全感。三是坚持公共服务不减,保证被撤并乡镇的学校、卫生院、银行等公共服务能够满足当地和周边群众需求。四是坚持集镇管不减,保持场镇管强度,群众赶场、生活等风俗保持原状,不因乡镇撤并而冷落萧条。五是坚持基础投资不减,统筹做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被撤并乡镇已经规划项目不能因为合并而停止或取消,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地服务被撤并乡镇基层群众。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座谈会、全省公安局处长会议和全市公安局长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部长、厅长、局长等领导重要讲话要求,深刻把握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出亮点、创品牌、争一流、促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全县公安机关“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大讨论活动为载体,结合推进政法系统“三项重点工作”,按照局党委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集全警之力、举全警之智,强力推进“四项建设”,力争如期圆满完成各项“规定动作”,创新完成一批“自选动作”,确保各项工作干在实处、干出实效、走在前列,为实现公安工作创新发展、跨跃发展、持续发展,推动全县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组织领导及分工
(一)领导分工
为切实加强对“四项建设”的组织领导,县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四项建设”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县公安机关“四项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面组织协调调度“四项建设”推进工作。“四项建设”由李国庆局长、政委负责总调度,具体相关分工是:任大国同志牵头负责道路交通及治安卡口建设等方面工作;同志牵头负责执法规范化建设和“一制一圈七网”治安防控建设;同志牵头负责信息化建设和“大网安”工作及网上侦察破案工作;同志牵头负责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其中,在“一电一线一按钮”工作方面,同志牵头负责“一电”工作,同志牵头负责“一线”工作,同志牵头负责“一按钮”工作。
(二)“四项建设”牵头责任单位
1、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牵头责任单位:政工室
2、执法规范化建设
牵头责任单位:法制科
3、信息化建设
牵头责任单位:指挥中心
4、基层基础建设
牵头责任单位:社会管理创新由治安大队牵头负责,“大网安”工作由指挥中心牵头负责。
三、推进项目及责任分工
(一)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1、开展“读好书、写微博”活动。全面启动“读好书、写微博”活动,10月份组织展评,年底形成规模。
2、开展“大教育、大培训”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市局举办的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参加的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培训班,引导基层民警提高应对复杂治安形势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10月底完成。
3、继续深化和加大科级以上干部联系企业工作力度,作为常态化工作模式,定期主动上门走访,征求意见建议,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4、深入推进“警民恳谈”活动和社区民警挂任农村社区班子成员工作。突出抓好每名民警每年为群众办10件“小事”工作。扎实推进社区民警挂任农村社区班子成员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10月底前在全县推广,力争年内创出“品牌”。“警民恳谈”活动贯穿全年。
5、全面推进“一电一线一按钮”服务载体建设。配合市局积极推进“公安服务在线”建设,9月底前要确保建成启用并发挥作用。建立公安局长、政委常态化在线交流机制,与广大网民直面交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开展“人民满意窗口单位”创建活动,每个办事服务窗口或柜台都要安装服务评价器,切实提高群众监督的力度。9月底完成。
6、开展“大表彰”活动。年内,积极争创市局评选表彰的20名亲民爱民模范和10个执法为民先进集体。
7、开展好“转方式调结构”大讨论活动。组织开展好专题学习、专题调研和专题讨论活动。期间,组织民警深入全县重点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和“劳动换位体验”活动,探索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
8、深入推进大走访活动。在抓好常态化走访活动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好今年国庆节至春节期间的集中走访活动。该活动贯穿全年。
9、推进和谐警营建设。积极备战全市公安机关第二届“警察体育运动会”,全方位展示公安风采,扎实推进警营文化建设,着力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0月底完成。
10、鼓励民警学习深造。探索建立派驻派出所的法制员由上级机关直接管理、优先提拔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按照凡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及取得硕士学位的视情给予奖励的指导思想,制定出台鼓励民警学习深造的实施意见。对通过司法考试的民警,在严格考察的基础上,原则上一律调整充实到执法监督工作岗位并列入后备干部重点培养。
11、设立“品牌创新”专项奖励基金。每年对各单位推荐的自主创新品牌或工作模式组织开展现场观摩、集中评选活动,遴选出“品牌创新”工作项目和先进个人,推荐参加市局“个性化命名”表彰奖励,并适时在全县推广普及,形成规模效应。12月底完成。
12、着力强化队伍组织纪律落实。全面开展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深入查摆目前队伍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并严格抓好落实。认真学习贯彻、严格遵照执行《人民警察纪律条令》,把防范的红线前移。紧紧抓住重点人、重点事,扎实开展“无违纪科所队”创建活动。
(二)执法规范化建设
1、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公安机关年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对7大类33项具体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相关警种部门,集中开展“提速度、赶进度、保质量”为主题的全警攻坚行动,全力提速推进。10月底前,全省“规定动作”的各项硬性任务必须全部达标、落实到位。
2、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建设。整体工作(建设与常态化管理)于10月底前完成。
3、110数字警务系统建设。配合市局抓好试点推广工作,9月份完成试点,10月底前全面推开。
4、网上办案和网上执法的全程监督和考评工作。结合全省警综平台应用,确保10月底前实现网上执法全程监督和考评。学习借鉴河口分局建设“执法管理服务中心”的做法,对一线执法单位和民警集中适时进行网上监督、网上指导、网上服务,集约警力、提高效率。
5、执法标准化建设工作。待市局《执法指导汇编》一书下发后,组织好征订发放和学习培训工作,确保执法民警一手一本,并且熟练掌握。
6、“两机制三系统”建设。试点运行危险源点防范机制、大调解机制和网上考分管理系统、涉案物品条码管理系统、网上办案预警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两机制、三系统”,9月底前要完成试点,10月底前全面实现预期目标。
7、强力推进法制员队伍建设。城区一线执法单位全部实行派驻法制员制度,农村派出所全部实行教(指)导员兼任法制员。10月底前完成。
8、全面启动增强民警执法信心工程。对先进执法操作方法发明者,对办理优秀经典案例的执法者及时地给以表彰和奖励,以培育民警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9、强化执法安全措施。全面规范派出所功能区划分和办案场所设置,10月底前,城区派出所及有条件的农村派出所要全部改建完成。
10、建立基层所队长直办案件制度。从9月份开始,建立基层所队长直办案件制度,派出所所长、刑警中队长、交警中队长要坚持每月直接办理3起以上案件,亲自讯问(询问)、亲自制作笔录、亲自整理案卷;国保、治安、经侦等其他办案部门参照执行。
11、开展突出执法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执法突出问题,实行“挂牌”整治,责令相关警种部门限期整改;全面落实接报警案件立案回执、案件回访制度,公开接受群众查询案件侦办进度,切实加大案件回执回访力度。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有责事项责任倒查等规章制度,深入开展“四无”创建活动,全力实现“民警违法违纪率、涉警有理投诉、有责涉法案件”三个“零增长”。
(三)信息化建设
1、高标准推进警综平台的推广应用。10月底前,警综平台要延伸到基层科所队,实现全县公安机关全面在线运行,真正使其成为广大民警日常办公、网上办案及基础信息采集、线索查询比对的工作平台和工具平台,力争走在全省第一批推广应用单位的前列。
2、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和一期主要应用功能开发。根据市局应用计划和信息采集标准,抓好本地区警务平台推广应用和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并制定本地平台应用考核办法。
3、市县两级指挥中心可视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做好指挥中心可视指挥调度平台贯彻落实工作。
4、公安信息网安全边界接入平台建设。建设完成系统的边界接入工作,完善信息采集、维护机制。装财科负责资金支持。
5、完善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省厅统一构建的核心平毕后,年底前完成情报信息业务调研及信息采集、维护和分析研判等运作机制构建工作。
6、建设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整合工商、房产、保险、通信、民政、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等社会管理、社会福利、社会服务部门单位信息资源步伐,积极开展双向信息资源交换,逐步实现公安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的动态共享,为“大情报”系统和警综平台的实战应用提供强大支持。研究制定具体的信息联网共享意见,力争年底前实现新的突破。
7、公安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年底前,完成公安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本地需求调研工作。
8、建立健全六项工作机制。大力加强信息采集维护机制、全警日常工作应用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情报信息研判机制、网上打防管控工作机制、网上绩效考评和执法监督机制等六大机制建设,年底前形成符合全市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实际的工作机制;10月底前,警综平台试点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工作机制。
9、组织开展信息集中采集大会战。在继续组织开展垃圾信息清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信息集中采集大会战,10月底前,将“七类重点人员”及其他基层基础信息全部采集到位,并同步建立信息采集录入责任倒查机制、终身负责制和信息采集民警与办案民警同功同奖制度,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鲜活、规范。
10、推进信息化实战应用。从“硬、软件”两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基层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在“硬件”建设上,年底前所有城区派出所社区警务室要全部接通公安网,所有农村社区民警要全部配备笔记本电脑和警务通。在“软件”建设上,通过教育培训,强化基层和一线实战单位民警自动比对、自动预警、网上摸排、网上串并、网上查证、网上缉捕、网上研判等实战应用技能;继续实行严格的信息化实战应用考核措施,通过严格的考核,督促全警熟练应用。10月份,组织参加全市基层所队长实战技能考核,对连续两次不合格的基层所队长,坚决予以停职强化培训。及时组织收听收看“公安大讲堂”,不断拓宽视野,开拓破案思路,打牢信息化破案新思维、新理念,全面提升信息化实战应用水平。
11、组织开展信息化破案典型案例评选活动。12月份,在组织开展全县信息化破案评选活动的基础上,选拔优秀案例参加全市公安信息化破案典型案例评选活动,进一步总结提炼和推广应用一批行之有效的网上技战法并汇编成册,大力培植信息化条件下侦查破案新的增长点。
12、切实加快信息化应用专业队伍建设步伐,年底前,要建立信息化专职研判力量,并同步建设公安信息化专家型人才数据库,为实战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四)基层基础建设(社会管理创新)
1、以实有人口动态管控为重点,创新人口管理。
(1)实有人口管理。抓住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有利时机,全面普查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境外人员,真正摸清实有人口底数,建立健全基础台帐和电子台帐,逐步形成实名、实数、实情、实时的“四实”人口登记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实有人口管理水平。加强和改进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把外国人纳入实有人口管理,切实做到底数清、管得住、服务好。
(2)流动人口管理。加强与承担社会管理服务、城镇福利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主动深入油地居民社区和广大农村,从“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入手,全面加强协作配合,不断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办法。积极推进实施居住证“一证通”制度,使居住证成为公安机关掌握人口动态信息的有效手段;按照属地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先办证后就业”的用工准入制度,积极推行“委托式”信息采集模式,从源头把好企业流动人口用工登记管理关、信息采集关;紧紧依托社区、村居综治治保力量,探索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动态采集的奖惩激励机制,切实加强中小企业流动人口的动态管控。用足用好现有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武器,对违反《省暂住人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特别是雇佣无证人员的单位和业主,一律按上限依法处罚,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切实提升流动人口管控力。
(3)重点人口管理。10月底前,“七类重点人员”的相关信息要全部采集入库,情报信息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研判,着力提升信息主导打、防、控的实战效能。建立健全实有人口管控责任倒查机制,切实推动实用人口实现常态化动态管控。
2、以源头预防为重点,着力化解社会矛盾。
(1)积极参与“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10月底前,所有基层派出所、交警队都要设立专门的“调解室”,聘请一批法律层次高、调解办法多、工作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法官、律师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说理师、调解师,努力化解小矛盾、小纠纷,真正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2)大力推进社区综治办、警务室、暂住流动人口管理站、监控中心和司法调解为一体的“五位一体”新型社区联动警务模式,真正做大做强基层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
(3)积极学习借鉴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六位一体”新机制,让全县群众普遍受益,提升社会影响力。
3、以构建“大网安”工作格局为重点,创新互联网管理。
(1)加强依法公开管理。按照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的要求,加强“虚拟警察”在网上的公开巡查,坚持把网站当公共场所管理,把网站论坛版主、室主当业主管理,把互联网数据中的IDC当出租屋管理,把网民当暂住人口管理,把“偏激网民”当重点人口管理,把联网单位当社区管理,实现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有效管控。年底前,完成3G移动互联网侦控系统和虚拟人口信息数据库、虚拟社区数据库、网上重点人员、重点组织数据库系统建设;实现对手机WAP网站和微博客等社交类网站的日常监控和信息报送;加强对全社会IP地址的有效管控,确保对网上有害信息、入侵破坏行为、违法犯罪活动线索有及时发现、准确定位;年底前全部完成二代身份证实名上网管理系统建设;网吧系统在线率和查控率要达到90%以上。
(2)健全网上舆情引导处置机制。分级、分地区实行网上舆情实时动态监测,充分发挥网络评论员队伍的作用,力争对网上各类涉警负面舆情做到提前预警、及时研判、有效引导、迅速处置。善于发现和培养一批长期对公安机关关注度高、网游时间长的“职业网民”,加强引导、为我所用,使其担负起公安机关的“义务评论员”工作,从社会、群众角度化解舆情危机。
(3)构建“大网安”工作格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强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个人网站的管理,切实把网络信息的源头控死控牢。强化网上动态管控,10月底前,制订出台具体管理措施、办法,探索启动管理试点工作。年底前要在全县推开,并逐步实现动态管理和常态监控。加强对网络运营企业的常态化监管,确保做到网警部门与网络运营企业网路同步扩宽、网容同步扩容。
4、以推进打防控一体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社会治安动态管控能力。
(1)继续深化打动防范“两抢一盗”犯罪大会战,大力营造严打严管氛围。集中时间开展农村地区反盗窃专项斗争,部署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强化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12月初,开展大规模退赃公开返还大会。
(2)深入推进社会治安打防控一体化建设,进一步严密动态防控网络。从9月份开始,参照中心城区的做法,对在政府驻地参与以110为龙头的多警联动路面动态巡逻防控的警车全部实行GPS运行轨迹管理,并依托流动警务室,将动态巡防工作连成串、串成线、形成网,真正动起来、巡到位。年底“一制一圈七网”治安防控模式基本建成。按照《全市社会治安视频动态监控系统建设三年规划》部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3)以隐患排查整治为重点,强化公共安全管理。
—推进国省道中间隔离设施建设,健全完善交警上路的警务工作机制,形成完善的公路监控网络。
—加快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加强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确保今年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
—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医院、敬老院等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强化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巡逻控制,严防发生各类暴力犯罪活动。全力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安保措施的落实,逐一排查、限期整改、督促落实,确保校园及周边“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坚决防止因工作不到位发生问题。
(4)以强化阵地控制为重点,创新行业场所管理。以警综平台和“大情报”系统建设为契机,全面摸清辖区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和涉及枪支弹药、爆炸剧毒放射等危险物品单位的底数,掌握业主和从业人员情况,落实阵地控制措施。全面落实旧货、典当、二手车市场、废旧金属收购等重点行业信息登记报送和物品流向登记制度,并开展渗透型、互补型秘密建情管控工作。
5、创新基层内保工作机制,着力实现单位内部防控新突破。着力规范“三级管理、两级指导”机制,依法履行指导监督工作职责。从现在开始到年底,以派出所为单位,全面摸清辖区单位底数,采集各种相关基础信息,分门别类列出管理清单,逐一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指导单位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努力创造安全稳定的单位内部环境。突出抓好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内部安全防范,广泛开展“送平安消除治安隐患、送法律维护单位权益、送服务和谐警民关系”为主题的“三送创安”活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着力提升单位内部治安防控的层次和效果。
6、以完善常态监管机制为重点,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把社会组织纳入依法有序管理之中,做到事前能及时发现、事中能有效控制、事后能妥善处置。9月底前摸清核实县和油田社会组织,逐一登记在册,加强管控。年底前,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社会组织全面摸底调查活动,全部纳入常态化监控之中,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理到位,决不能失控漏管。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四项建设”是今年市局党委确定重点推进的工作,项目多、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目前,时间已经过半,形势任务非常紧迫。对此,全县公安机关特别是各单位负责同志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又要认识差距、找准不足,迅速把全体民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局党委的各项部署要求上来,动员全警、全警动员,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四项建设”,确保任务目标的如期实现。
二是加强领导,细化责任。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紧密结合上级和局党委部署要求,结合今年重点推进和完成的项目,按照分工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和细化“四项建设”推进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内容、时限、标准及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提出工作要求,倒排工期,强化措施,强力推进。要严格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抓推进。牵头部门要在制定细化推进方案的基础上,抓好组织协调调度,定期通报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责任领导要及时听取推进项目情况汇报,深入督导检查,研究解决问题;各责任单位要按牵头部门的要求,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全力做好工作,确保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
三是强化措施,重点攻坚。各责任单位要在明确任务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分清轻重缓急,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特别对年内重点推进的项目,要发挥主观能性,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集中精兵强将,集中精力,集中攻坚,确保目标如期实现。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向县局推进领导小组报告,共同研究解决。
篇9
一、战役目标
深入排查社会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社区、乡村火灾隐患,采取行政、法律等手段,一般火灾隐患100%消除,全面整治重大火灾隐患,100%的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确保火灾明显减少,有效遏制亡人火灾,杜绝重特大火灾,全区不发生有影响的火灾。
二、清剿范围和整治重点
(一)未排查整治的区域和单位场所。对近几年来一直未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和排查整治的区域、单位和场所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整治未经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及备案抽查的建筑,未经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的公众聚集场所,彻底消除火灾隐患死角和盲区。
(二)小单位及“三合一”场所。地毯式排查社区、农村的小旅馆、餐馆、洗浴、商店、网吧、生产加工作坊,以及生产性、经营性“三合一”场所等,重点整治建筑耐火等级、生产储存经营和人员住宿防火分隔、安全疏散不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违章用火用电、堵塞安全出口、违规设置员工宿舍等隐患。
(三)人员密集场所及高层、地下建筑。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高层、地下建筑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整治建筑消防设施损坏、关停、瘫痪,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锁闭,以及未委托有资质的维保企业定期维护保养建筑消防设施,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不落实等问题。
(四)多产权、多家合用单位。对多产权、多家合用单位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整治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分工不明确,擅自封堵疏散通道、锁闭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未统一管理等问题。
(五)其他影响公共消防安全的区域和行业。针对全区实际情况,将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突出的区域和行业纳入“清剿火患”战役范围,着力消除影响全区公共消防安全的突出问题。
三、工作措施
(一)坚持政府主导,实行村居摸底、街道(开发区、管理区)排查措施。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要认真研究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召开村居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充分发动社区、居(村)民,深入开展火灾隐患自查摸底工作,建立单位场所“户籍化”台账,为街道排查工作奠定基础。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要实行领导分片包干制度,成立以片区分管领导为组长,安监所、派出所及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检查组,每个街道至少成立4个检查组,并明确每个组排查的人员、任务及工作责任,按照村居摸底上报单位逐村逐单位排查,真正做到单位场所底数清楚、火灾隐患明确、整改责任落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实行全警动员,全力开展地毯式排查。公安分局要充分挖掘内部警力,将消防、警务督察、治安、经保、公安派出所等各警种力量混编成9个核查组,每组负责一个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对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进行核查指导。对重点要害单位和部位,特别是对街道排查发现存在隐患的单位,要逐一核查,同时加强与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沟通、协调,确保单位不漏查、人力不浪费,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三)坚持严格执法,严肃查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各派出所、消防大队对排查和群众举报的火灾隐患要坚决整治,用足用好法律手段,决不姑息迁就。对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要依法采取临时查封措施;对未通过消防行政许可的建设工程、公众聚集场所,要依法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对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或者在人员密集场所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且拒不改正的,要依法予以强制执行;对违反规定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的,对指使或者强令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的,要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和负责人实施行政拘留;对建筑消防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擅自关停,或者消防控制室人员无证上岗、不会操作设施设备的,要依法从重处罚;对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要书面报请区政府挂牌督办。
(四)强化宣传培训,提高消防安全素质。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派出所、消防大队要加大消防宣传报道力度,“清剿火患”战役期间每周要有跟踪报道排查整治、曝光重大火灾隐患和典型火灾案例的宣传。要结合“清剿火患”战役,组织消防监督人员和消防民警开展消防监督执法业务培训练兵,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要继续加强对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电气焊等特殊工种及分管消防工作的主任、村两委负责人的培训,提高消防安全素质。消防大队要建设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向社会公告举报内容、举报方式,并设立奖励资金,广泛发动群众查找举报火灾隐患。
(五)充分发挥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作用,协助清剿单位火患。要加强消防工程施工企业、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企业、消防设施检测单位、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单位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执业能力。消防大队要发动相关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到“清剿火患”战役中来,对火灾危险性大的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和电气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维护,帮助单位消除火灾隐患。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10月10日至10月12日)。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及相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动员社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迅速打响“清剿火患”战役。
(二)村居摸底阶段(年10月13日至年10月31日)。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要组织辖区内的村、居在10月31日前将村、居内的所有单位场所进行摸底,并分类建立“户籍”台账,并将台账报街办(管委会)。
(三)清剿火患阶段(年11月1日至年2月20日)。街道(开发区、管理区)检查组按照村居台账,逐村排查。公安分局各核查组要对街道(开发区、管理区)排查出的存在火灾隐患单位进行逐一核查,确保火灾隐患彻底消除,核查组每周将检查情况通报各街办(管委会)。
(四)总结阶段(年2月21日至2月29日)。各检查组要对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认真总结经验做法,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研究建立长效排查整治机制,巩固、深化战役成果。区政府将对全区战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通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区政府成立“清剿火患”战役指挥部,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总指挥,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及公安分局、消防大队负责同志为指挥部成员,指挥调度“清剿火患”战役,每天收集、每周通报“清剿火患”战役工作情况。区“清剿火患”战役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消防大队。
(二)选好节点,灵活检查。各单位要在圣诞节、元旦、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开展针对性的战役行动,不断掀起“清剿火患”战役。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采取白天、晚上错时查,组织不同辖区的消防监督人员异地互查,同一行业的单位组团互查等方式,灵活检查措施,避免出现“视觉盲区”、“灯下黑”等现象。
(三)落实责任,强化督导。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公安机关负责同志要实施分片包干,实行区包街道,街道包村居,加强工作督导。“清剿火患”战役期间,各相关单位分管负责同志每周要带队督查指导本辖区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工作。
篇10
本书的作者JodyKasper中尉是一名从警将近20年的老警察,一直关注并研究警察管理和警察职业风险防控。他花了较大的篇幅在书中传递出这样一个理念:管理层和领导层对警察职业风险防控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警察职业共同体的制度、环境和文化建设,对于维护和保障警察职业安全和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詹伟教授从国外购回并隆重推荐的一本书,本刊编辑部特请她的研究生对“交通事故死亡预防机制”和“袭警谋杀的预防机制”两部分做了详实翻译,并约请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罗芳芳博士点评,以供公安机关相关领导和民警参考。
交通事故的预防对策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美国法律实施的历史上有一个显著性转变。在2009年,47位美国交警因意外事故牺牲在执法岗位上,其中34人死于因机动车产生的交通事故。现在,美国警方的领导者和官员不得不面对控制这些交通事故的调整工作,清晰和明确的策略将被实施在警队中的各级组织中,包括上层管理机关、一线管理监督者和执法民警。
对于管理者层级的人来说,任何一个可以避免警察巡逻事故和降低事故伤亡的成功尝试,都可能带来有效的策略。他们一旦采取行动,将会对马路上执法者的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
想要减少或避免由于机动车事故而导致警察因公伤亡的现象,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政策。
“安全带”政策
2009年的一些相关调查显示,安全带在美国大众类的机动车驾驶员中使用率高达84%。相关公共服务公告和强制执行“安全带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奇怪的是,警界却大不同于此。在2009年死于机动车交通事故的37位警察中,35%是未系安全带的。当被问及为何不履行“安全带法”及其相关政策时,警察总是能列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包括“不能够迅速地下车”“因为穿着警服和腰带很难扣上安全带扣”“频繁地上车下车让系安全带很难实现”,甚至还有人说“就是不喜欢系安全带”。但无论何种解释,任何一位警察都不应该驾驶或乘坐警用巡逻车而不系安全带!这是不可饶恕的错误。而每一个警察部门的管理者,都应该要求和监督警员在驾驶警车执行公务时使用安全带,并制定相关规定确保他们忠实履行该政策。
追踪政策
在执行公务中,警察难免会追踪一些犯罪嫌疑车辆,然而,这些追踪都应该以保护公众和当事警员的自身安全为前提。
其最佳政策包括追踪警察应尽快向同事传递嫌疑车辆特征、行进方向、当前速度和车牌号码等信息,因为当事警察很可能由于一时激动,难以对接下来的追踪和追踪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作为负责指挥的监管者应具备依据所传递的信息决定是否继续追踪的决断能力。
限制手机的使用
在最近十年中,就交通事故而言,因驾驶人玩手机分心而产生的交通事故数量正戏剧性地提高。根据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在2008年的调查,大约20%的交通碰撞事件与驾驶人分心有关,当年接近6000人死于这种碰撞事故,50余万人在这种事故中受伤。而引起驾驶人分心的原因无外乎包括浏览iPad、吃东西、调电台、化妆等,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使用手机打电话或发短信。在一项调查中显示,交通事故中的80%和接近发生交通事故事件的65%,均是由于驾驶人在事故(事件)发生前三秒的心不在焉所导致(包括注意力分散、疲劳驾驶、四处张望等)。美国的许多州还特意通过法律规定“手机的使用只能在特定情形之下”,但这项规定并不能覆盖所有的手机使用功能,比如发短信和上网。而对于警察这个群体来说,也很难强制实施类似的规定。美国交通部门还曾发起主题为“放下手机”的运动,目的就是教育公众(包括警察)开车时切忌玩手机!
在美国,有许多警员在警用巡逻车里使用手机。这不仅不利于警察树立模范形象,更增加了驾车执行公务时的危险系数。为避免这种情况,美国警察管理层应制定详细的政策,起码禁止警员在驾驶警车时因私人原因使用手机。
駕驶中的应急警务
在现实执法过程中,如果警察都用电影或电视剧中的驾驶方式,那么,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必将暴增。因此,相应驾驶过程中的应急操作,在警校学习期间和正式入警后的在职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驾驶中电话回应呼叫的环节,一个详细而全面的安全驾驶操作策略也相当重要,策略制定者应就此区分不同的驾驶等级,比如,追踪一般性犯罪属于第一等级,发生打斗现象属于第二等级,当事人出现心脏骤停或发生了枪击事件,则属于第三等级。关于每种等级的电话回应,其详细的培训有助于帮助警察清晰自己的工作目标。在已制定的政策中包括限制最高行驶速度,比如,在第二等级的报警中,警车最快不得超过15英里/小时。
意外事故调查和研究
警局的每个部门都应设置一项关于警员发生交通意外事故的规定,该规定应涵盖在岗发生意外和不在岗发生意外两种情况,并且,要求部门管理者及时对事故做出反应,及时执行相应的调查工作。这也就将调查事故和确定事故原因的担子从警员身上,直接转到部门管理者身上。管理者需对此做出充分调查和数据统计,如果交通事故经常性发生在一天中的某个时段或某一特定人群中,就有必要对在职警员开展有目标性的训练,以减少和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警员培训
相应预防机制的规定和政策被确定后,教育警察熟悉这些政策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警员应该每年(定期)复习这些政策。这么做只为让他们充分意识到驾驶其实是一项带有危险性的工作,一定要在执行公务时避免疲劳驾驶、分心驾驶。
演习训练
学习了相应规定和政策,管理者同时还要保证高质且连续的演习训练。当前,警察部门的管理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训练手段,比如在线训练。然而,在线训练可不适用于驾驶技能以及驾驶安全意识的培训。为此,美国很多州政府和联邦基金机构以补助的形式来协助警察的安全训练,许多保险公司也为警察提供免费的驾驶训练。其实,最佳训练方式莫过于实操,即能够模仿实际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的驾驶训练。为此,有的机构专门设计了驾驶模拟器来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和对于处理具体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有的机构则使用真实的巡逻车,让警察在封闭道路或路面上进行训练。总之,演习优于标准课堂教学,这能够更好地提升警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定期修理、维护警车
装备,无疑是保证警察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包括手枪、电台、非致命武器和汽车等。而警察的装备应时刻保持一种“巅峰状态”,以保证警察在需要它们时,可以及时、灵活、毫无偏差地发挥出效用。就警车的使用来说,每个警察部门都应该由专人来负责管理该部门的车队。管理层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确保巡逻车队能够有序运作、确保每一辆警车能够良好运行。警员个人也应在执行公务前对车辆做好全方位的检查工作。
严禁酒驾
作为管理者,要积极主动地执行关于警察酒后驾驶的相关法律。酒驾事件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共有167名美国警察死于涉酒驾驶的事件。对于惩处酒驾司机,严格且坚持执法不仅会保证执法人员的安全,也会保证其他司机和行人的生命。
减少道路执法人员伤亡的另一些有效策略,还包括加强社区教育、保证酒驾查处工作的常规性、减少滥用药物资源以及合理设置路障。
中层管理者要做的——
中层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确保基层警察能够贯彻执行所有的部门政策和相关程序。这对于和战友并肩作战的监管员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把一个警察拉到一边并指出其违规行为。然而,最称职的中层管理者,恰恰是那个始终认为每个警察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警察在开车时打电话、行车超速、出警前未作巡逻车检查,这些看似细微的违规行为都应当被及时纠正。事实上,管理者不需要在他们第一次出现违规行为时就做出处罚,通常一个简单的提醒就能够防止类似行为再发生。当处理微小的或不经常的违规行为时,一线中层管理者应当把自己看作教练员而不是裁判员!
树立榜样,对于警察行车安全及车辆操作尤为重要。不管一名警察的装备是否齐全,作为管理者自身也都应当做出同样的行为:主动检查巡逻车,系安全带,行车时避免打电话,能够及时响应紧急呼叫。
另外,夜间小睡当然并非一个警察机关所推崇的做法。然而,警察在工作中难免会疲劳,以致不能安全且有效地完成工作。当管理者看到了疲惫的警察时,应当尽快采取措施,重新分配人员,或者允许现有人员在简单休息后重振精神。
警察自己要做的——
执勤执法的安全防护,警察自己莫过于第一责任人。
遵守政策和相关规定。这对于警察而言至关重要,(这一系列的规定)与警察和社会公众安全息息相关,所有人都应该知道,一个机构的关键政策都是与自己日常工作的各部分相关联的,应当遵守规则。
系安全带。警察在巡逻时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不系安全带,否则这将无异于不穿防弹背心在街上巡逻,两者都是不可原谅的。
巡逻前检查车辆。包括盘点车内设备,检查车灯、警笛和胎压。不要对巡逻车的安全性和功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即使上一个换班的人刚刚使用过它。
避免分心驾驶。值班警察带上巡逻车的绝大部分附加私人物品都可能弊大于利。手机、可联网的电子设备、卫星收音机等在巡逻期间绝对不可以使用——巡逻车上已经为警察准备了足够的配件。巡逻时,当值警察必须尽最大努力专心驾驶。
停车时使用安全措施。21世纪第一个十年,美国共有154名警察死于车祸,这些事故通常发生在警察站在路边与违规驾驶机动车者交谈时,或是其在处理车内潜在的犯罪行为时,或是其在处理案发现场时。所有警察可以采取下述措施提高自身的安全:尽量将车停在有良好照明(条件)的区域;将车停在有足够刹车距离的区域;避免站在巡逻车和肇事车辆之间。
在事故现场采取安全措施。除了交通方面的固有风险外,事故现场对于警察而言也有很大的风险。为了减少事故现场所發生的可预测的一般问题,警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穿分离式背心;穿反光衣服;在道路上充分使用相关设备标明事故现场,从而对路上的司机起到预先警示作用;不要认为司机会看到你;设置隔离墙从而避免(过路的)司机围观事故现场,以有效减轻拥堵且提高事故现场安全性。
袭警谋杀的预防机制
对于行政管理层
(ADMINISTRATIVELEVEL)来说——
制定安全规范
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安全规范和行动指南,一方面明确警察的行动底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警察的人身安全。
搜查犯罪嫌疑人。有效的规范会详细指出犯罪嫌疑人应当在何时被搜身。如嫌疑人在现场已被搜身,最好是在被带上警车前进行二次搜身,被带进讯问室前再进行一次细致的搜身。安全规范还可以对进入警察局的证人和未逮捕嫌疑人搜身的具体做法予以明确和细化。
警械武器。所有可用武器应按要求锁在枪柜内、放置在需预约进入或受监控区域内,所有武器须定期清洗和接受随机抽样检查;只有被批准使用武器的部门才可以管理枪库。
强制穿着防弹背心。即要求所有警察必须在执行公务时穿防弹背心,包括便衣警察、刑警和管理者。据调查,美国只有65%的地方警局要求警察一直穿防弹背心,l0%的警局要求只在某些情形下穿防弹背心。
强制多部门响应机制。尽管警察无法避免单独处置警情,但面对一些特殊警情,如持枪抢劫、枪战、辖区骚乱及控制精神病人等情况时,应强制所有部门参与和响应。
武力使用。绝大多数警察机构已经对警察使用武力,以及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武力的程度做出了详细规定。根据违法者行为可依次分为顺从、被动抵抗、积极抵抗、暴力抵抗和危及生命;与此对应,警察所采取的措施可分为协同控制(如口头命令)、接触控制(如押解技巧)、服从技术(如锁腕或OC喷雾剂)、防守战术(如使用警棍、手、打、踢或电击)、致命力量(如使用武器或其他任何必要的手段)。警察在使用武力时必须果断和熟练,任何迟疑、犹豫或不适都有可能对自己及公民带来严重后果。
致命武力的使用。致命武力由于其特殊性,对其管理规定应该更有针对性,核心是要恰当使用和完善的事后反馈。具有前瞻性的致命武力使用规定应包括媒体公关、事发后报告、为相关警察提供个人心理健康咨询、事件的行政复审、为相关警察提供法律援助等内容。
交接警情。安全规定应明确交接警情信息和指令的重要性。如果前一班次的警察应对过辖区骚乱、接到过个人携枪的报警或其他具有潜在危险的警情,这些信息都必须在交接班时对下一任同事交代清楚。同时,也应向周边警局定位信息,及时沟通,增强应对嫌疑车辆和嫌疑人的安全意识。
事先检查装备。即要求所有警察在巡逻前要细致地检查车辆及其车内装备。
随机检查。即基层领导应对警察的车辆、着装和装备进行随机检查,以确认警察是否在执行任务前认真检查了各类警用装备,一旦发现装备缺漏或故障,应立即解决,降低安全风险。
移送和收监犯罪嫌疑人。很多嫌疑人,一旦被解除手铐,还有进一步进行攻击行为的风险。因此,安全规定应详细说明对被拘留者的转移、讯问及监视等处理程序。须考虑的安全因素要包括:必须移除讯问和候问室内所有不安全设备;讯问室警察的最少人数;押运警察的最少人数;所有讯问和监视都必须有监视系统记录。
手机和其他设备。手机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慢慢成为威胁警察安全的一个因素。应有详细规定来明确该如何正确使用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如在驾驶时应严禁以任何形式使用手机,避免因为使用手机暴露警方的位置等。
维护装备设备
行政管理层要确保警察有功能齐备的装备来为自身和社会提供保护,因此,要制定和执行装备检查的所有程序。正如上文所述,警察每天都要進行装备维护和检查,并由督查随机抽查以确保安全,当发现故障设备时,应立即替换或修理;警察必须对不遵守预先检查的后果负责。
无疑,不同类型的装备从各个方面保护着警察的安全。
枪套。每年都有许多美国警察被自己的武器击中甚至丧命。对这种情形最好的保护措施就是为警察配发三级安全枪套。不论是穿制服的警察还是便衣警察,都应该佩戴高级别的安全枪套。
手电筒。尽管经常被忽视,但手电筒是警察上街巡逻的必备工具。警局应该提供高质量的手电筒供警察随身携带,并在警车上提供为备用手电筒充电的设备,以便必要时提供额外光源。
无线电及其他通信手段。警察应用最广泛的通信设备就是无线电。高质量的无线电是必备品,操作不良的设备必须进行维修或更换。除了手持无线电,目前警车上都配备了计算机系统,它可以为街面警察提供地点地址、授权情况、定位信息和嫌疑人犯罪记录等大量信息,这些设备也应确保操作流畅和维护良好。
非致命武力选项。警察在处置暴力违法时需要有不同的选择。2007年,97%的美国警局批准使用辣椒水,93%批准使用警棍,60%批准使用诸如激光的传导能量装置,28%有软弹(如豆袋炮),8%有橡皮子弹。近几年来,电击枪的批准使用也在增加。
视频摄像机。车内摄像系统可以为街面执勤的警察提供极大的帮助。犯罪嫌疑人一旦意识到警察正在录音或录像,他们会收敛与警察发生肢体冲突的行为。
防弹玻璃。很多警察都是在警车中被枪杀的。防弹玻璃成本虽然很高,但它确实可以挽救人的生命。
防弹背心。防弹衣的技术已经可以做成防弹背心,可以十分贴合穿着者的身材,较以往更坚固、更轻便。管理者应格外注意防弹背心的使用期限,一旦过期立即更新。
警用建筑的安全性
近年来,有几个案例都是犯罪嫌疑人进入警察局实施袭击。在芝加哥的一个案件中,一个武装袭击者在警察局里开枪。发生在马萨诸塞州桑德兰的第二起案件,是一名男子进入警局后袭击了局长和一位警官。
提升警用建筑的安全性将会减少这类案件的发生。警局应被完全封锁,并且只允许门禁卡或单秘钥系统进行有限入口访问;警局内外的视频监控也应提供安全保障;警局办事人员与办事公民应用防弹玻璃分开;目击证人、受害者和嫌疑人应单独被询问或讯问,与其他内部办公室分开,使无关人员不能随意进出限制区域。
及时更新培训内容
警察培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就是实战演练,一个人是否具备警察的资格和素质都可以从实战演练中得到检验。现在,一些军方的研究成果已经被运用到了训练士兵的新方法中,如士兵在开阔空间用靶纸射击练习,已经替换为在更为现实的战场上对可移动的假人射击训练。警察的管理层也可以引以为鉴。
武器使用资格。大多数美国警察每年都会经历在职武器训练,通常是在白天、无压力的情况下从基准线射击远处静止的靶子。新式培训力图更加现实,如一些警察必须隐藏在警车后射击移动目标,从俯卧位开火,或在射击之前做俯卧撑增加心率。武器教学最大的挑战就是能够模拟实际情况的射击训练。
模拟射击训练。一些训练可采用模拟现实的形式,如某些模拟情况允许警官穿着制服、佩带枪支现场巡逻,随着屏幕上播放的不同情况,警察通过发出语音命令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口头控制,最终,警察必须决定什么时候射击或不射击。这个方法可以提高警察对危险的判断力。
实战射击训练。实战射击训练包括武器、现场嫌疑人、无线电传输和现实的培训环境,并且增强了警察对当地建筑物内部的熟悉程度。这是对辖区内有学校、医院、法院、机场等目标建筑的警察的一项必要训练项目。
防御战术。这项训练对警察熟悉基本技巧、建立与武器的适应性以及使用武力的信心至关重要。复习基本防御战术和吸纳新的理念同等重要,包括地面战斗和防御、武器防御和警察配合技术等。
街道生存训练。街道生存训练可能包括上面提到的一些防御性战术训练,但又不仅是个人战斗技能,其目的是改进巡逻方法,如车辆搜索方法、建筑物搜索方法等。
急救训练。针对美国警察的年度培训要求,警察将必须接受心肺复苏术和其他基本急救技能的培训。急救课程包括如何应对中风、糖尿病休克、分娩或心脏骤停等,这类紧急情况通常都是警察对未知公众提供的医疗救治。但是急救培训忽视了对警察在现场向受伤同事提供紧急医疗服务的培训。许多事件涉及枪伤或刀伤,但受伤警察在现场却不能第一时间得到恰当的救治。这可能是由于休克、恐惧、不适当的急救措施或警察同事根本没有准备好处理涉及同伴的医疗紧急情况。而有效的急救训练也应包括战斗急救。
合理配置警力
警员配备数量对警察的自身安全至关重要。如果预算削减导致警察流失,那么应至少保证在最繁忙的地区、一天中最繁忙的时段有足够的警力出警,以合理分配警力的方式保证警察安全。
对于基层领导/一线督察
(SUPERVISORYLEVEL)来说——
中层管理者作为警察机构管理的中坚力量,在处理轻微违规行为时很可能因为碍于情面而选择视而不见,如忽视警察开车发信息、不系安全带、不穿防弹背心、不检查巡逻车辆等“小”问题。要在警察机构中构建起重视安全的工作环境,必须着手解决各类政策违规的行为。
处理轻微政策违规行为,应从“安全监督”的理念出发,旨在防止未来再出现类似问题,而非惩罚和对抗。首先是确认当事警察是故意还是失误,可通过审查报告、监控录像、采访目击证人、评估培训课程等开展内部调查;其次,基层领导可在非正式场合或私下与违规警察交流,明确说明违规情况及其潜在后果;最后要求相关警察针对指控进行回复,如果确定是故意违规,则应启动追责程序,根据违规程度处以警告、停工或辞退等处罚。
一线领导自身必须遵守部门规章和执法程序,主动穿防弹背心、定期检查装备和车辆性能、佩戴安全带,在安全的情况下执行公务,以实际行动积极地影响广大警察。
对于警察(OFFIERLEVEL)来说——
对于每一名警察来说,主要从外部保障、个人提升和团队协作三个方面给出一些预防袭警的具体建议。
外部保障方面。一是遵守制度。为了保障个人安全,最重要的一步是警察自己就要嚴格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制度和规定不同于劝导或建议,它是指导和塑造警察行为的重要内容;二是检查装备。在每次轮岗上班之前,警察都有必要自觉将个人单警装备以及警车的警灯、警笛、电台、雷达等所有设备检查一遍,确保功能正常;三是加强训练。在已有的武器使用、警棍和其他防卫战术装备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街头实战培训。
个人提升方面。一是穿防弹衣。防弹衣能够保护警察遭受枪击、刺伤及钝物打击,适应防弹衣穿戴的不方便只是时间问题;二是心理准备。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基础上,要在工作中排除与工作不相关的压力和焦虑,特别是要对警察现实的执法环境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特定场景中,能够立刻进入备战状态,应对犯罪嫌疑人;三是保持警容。相关研究表明,袭击者会以警察的着装情况来决定是否袭警。松垮的警容向嫌疑人传递出警察懒惰且不专业的信息,很有可能因此招致袭击;四是锻炼身体。锻炼对于警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大有益处;五是保持专注。手机一方面为呼叫联络、监督检查、调度处理案件等警务活动提供了便捷,但也因为各种娱乐功能分散了警察的注意力,将自己或同事置于危险境地;六是彻底搜身和检查。警察要在对嫌疑人保持身体控制的前提下完成全部搜查程序;七是跟随直觉。直觉虽然很难清晰地描述出来,但它其实体现了人潜意识对危险的认知,如长夹克、宽衬衫、肥裤子等特定衣着很可能就是某些犯罪嫌疑人的标志。
团队协作方面。很多警务工作并不能独自完成,在警察的执法过程中不提倡和鼓励单兵作战,应该更加注重部门间协调联动和同事间的紧密配合。■
人民警察是一份既危险又令人尊敬的职业。公安部人事训练局有关负责人曾在“平安中国”系列访谈中透露,2014年,全国有393名民警牺牲、5624名民警负伤。此外,近年来各地层出不穷的袭警事件,使警察安全一次又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詹伟教授是我国研究人民警察职业风险防控方面的专家,她向我推荐了这本研究美国警察职业安全与健康保障的书:《美国警察因公伤亡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HowCopsDie:UnderstandingandPreventingDuty-RelatedDeaths)。以职业环境危险性著称的美国警察是如何认识并且保障自身的职业安全和健康的呢?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翻开了这本书。
作者JodyKasper中尉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警察局一名从警将近20年的老警察,一直关注并研究警察管理和警察职业风险防控。全书分为美国警察职业安全风险及其防控、美国警察职业健康风险及其防控和美国警察职业风险防控管理者指南三个部分,以数据为基础,以案例做引导,科学、生动地分析了造成美国警察职业风险的原因,并从行政管理层、一线执法领导层和警察自身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构建了职业风险预防机制。
众所周知,美国犯罪率很高,且民间私枪保有量巨大,枪支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袭警似乎应该是导致美国警察因公伤亡的首要原因。但书中的统计数据表明,交通事故才是美国警察的“头号杀手”,且单车事故占到事故总量的60%。此外,美国警察在查处违法行为的过程中有驾车追缉权,但正常巡逻时的死亡人数(41.5%)远高于追缉过程中的死亡数量(6.2%)。统计数据表明,正常巡逻期间导致美国警察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分心驾驶和疲劳驾驶。针对这些特点,作者制定了行政管理层、一线执法领导层和警察个人三位一体的交通事故死亡预防机制,包括行政管理领导制定有效的驾驶指南或规范,一线执法领导确保各类规范的有效执行,警察自身养成安全驾驶的意识、遵守规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