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通报范文
时间:2023-04-07 15:5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物学通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0月下旬以来,我国华北、西北部分地区连续出现大雾天气。有关交通主管部门迅速行动,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全力保证公路畅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有部分高速公路被迫短时中断交通,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出行带来了不便。冬季已经来临,雪雾天气即将增多,为了进一步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确保公路畅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雪雾天气可能带来的灾害性影响,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应急保畅预案,认真做好应对雪雾天气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公路管理经营单位要加强对灾害易发路段的巡查养护工作,排除安全隐患。发生雪、雾天气后,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清除路面冰雪,洒布融雪剂、防滑料,设置、开启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
三、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科学实施高速公路交通管制措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明确高速公路通行条件认定标准,规范部门联动工作程序。出现恶劣天气必需实施交通管制措施时,应先期采取限速、限车型通行、间断放行等分级交通管制措施,尽可能减少使用封闭措施。确需封闭高速公路时,要与相关部门、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确定合理绕行线路,并通过各种媒体提前交通中断和绕行信息,配合做好交通疏导工作,并力所能及地为过往车辆提供必要服务,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四、所有公路收费站(点)应当按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开启足够数量的收费道口,确保车辆快速通过,不得造成车辆堵塞。对已有收费道口数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的公路收费站(点),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应当增设临时道口或采取其它方式切实提高收费速度,减少车辆等候时间。试行计重收费的高速公路收费站(点),应采取有效措施,缩短计重收费时间,确保车辆及时通过。
五、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管理。在确保服务区内各项设施正常运转的同时,切实改善服务区的卫生环境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水平,为过往车辆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
六、所有公路施工路段,必须按规定设置施工标志、安全标志,安排专人负责交通疏导工作。开设便道的,应保持便道畅通。需要车辆绕行的,应当在绕行路口设置指示标志。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公路法》、《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施工现场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切实做到规范、有序施工。
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少女杀手”为你整理了这篇深入学习吴承龙、张林同志先进事迹简报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和引导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工作,15日,县林业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深入学习了吴承龙、张林同志先进事迹。
篇3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429-02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17岁,体重62千克。2009年12月21日因从二楼摔下致脾损伤,入我院外科抢救室。
2 血常规,血型检查。
2.1 仪器、试剂 。
仪器是希森美康公司的(xs-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所用试剂均为配套试剂。ABO标准红细胞为本室自制O抗A(B),抗A,抗B标准血清,RHD血型试剂盒均来自(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血常规采血管为2mg/dl的EDTA-K2抗凝管(安徽信灵检验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2.2 血常规标本的采集。
临床医生开具血常规、血型化验单后,由护理人员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患者静脉血2ml于EDTA-K2抗凝管中,反复颠倒混匀4-5次后,在管壁上写上患者的姓名,科别,床号后和化验单一并送到检验科。
2.3 标本的检验。
由于该血常规是急诊,检验人员认真核对化验单病人信息和血常规管壁上的科别、姓名、床号,二者相符;除血液清淡外,没发现标本凝固、有凝块或溶血等现象。于是反复颠倒混匀数十次后上机。血球仪性能稳定,配套的每日质控值在1SD范围内。
2.4 ABO血型,RH血型鉴定
取该标本,用抗A、抗B标准血清,ABO标准红细胞,RH定型试剂测得患者的血型为A型,RH(+)。
2.5 检验报告的审核,发出。
一分钟后,结果显示;WBC:15.6×109/L,BPC:101×109/L,RBC:2.4×1012/L,HB:65g/L,HCT:33%。检验人员一看化验单上的诊断信息是脾损伤,也不知道脾外伤到底有多严重,想到HB值的降低可能是脾损伤出血引起贫血,与诊断相符。于是签名后,将血常规报告单和血型单送到了外科。此时是上午9时15分。
3 输红细胞悬液800ml。
半小时后,护士将患者的输血申请单,配血血样和输血前五项检验单送到了检验科。根据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规定,HB<70g/L才需输血,该患者符合急诊输血指针。检验人员复查血型,RH血型后,向石嘴山市中心血站电话申请A型,RH(+)的800ml红细胞悬液。供血者均符合《卫生部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一小时后,800 ml的A型,RH(+)同型血与患者血样经聚凝胺法(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配血相符后送到了外科护理站。病人在输血中和输血后无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
4 血液输完后,再次检查血RT.
下午3点,护士又送来了该患者的静脉EDTA-K2抗凝血。还是按照同样的操作流程,同一台血球仪,血常规结果是:WBC:22.6×109L, RBC:3.97×1012/L,HB:121g/L,BPC:158×109/L,HCT:39.1%。上述五项值都比输血前有明显的升高,尤其是血红蛋白值上升了56g/L。一般来说,对一个体重60千克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输注400ml的全血或红细胞悬液,可提高HB10g/L。也就是说该患者此时的HB值大概是85g/L左右,不可能上升到121g/L,之前的血可能有问题。
5 误差分析。
检验人员认真分析了这两次标本的核对、操作、审核过程以及仪器状态,都没有误差因素 。误差可能来自标本本身,标本的采集及运送过程可导致分析前误差[1]。于是去询问护士的采血情况与送血过程,结果是病人正在输液时,该护士在患者输液同测的上端静脉采集了血常规。液体造成了血液稀释,血红蛋白和其他值都稀释性降低,[2]误给患者输注了800ml的血液。静脉采血切忌在输液的同时,同侧上端采集,要在输液端的对侧静脉采血,而该护士在情急中却忽视了这一条。血标本被液体稀释,造成血红蛋白值稀释性降低。而脾外伤病人脾破裂出血,同样引起失血性贫血,要紧急输血补充血容量,同时行手术治疗。检验人员只能根据诊断信息发报告,对于这种分析前误差,无法判断。
6 讨论
[3]不合格的标本,导致了错误的检验结果,错误的结果导致了错误的诊治。这一疏忽不仅误导了临床大夫,同时给患者带来了多么大的经济损失和潜在的身体危害,浪费了血液资源,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静脉采血,看似简单,责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使检验分析结果产生偏差,造成严重的后果。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正确的真空静脉采血方法及注意事项,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护士技术操作水平。检验科要不断加强与医护的沟通交流,规范护理静脉采血操作,使采血过程更加正确化,规范化,科学化。减少因采血过程不正规造成的误差,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保证临床血标本合乎检验要求,保证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症状的符合率,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从而减少医院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温旺荣,曹燕。拒收不合格标本是减少临床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关键。临床检验及实验室设备,2006,8(3):16 17
篇4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带;生物学特性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ediums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BAI Shang-xing.Shenyang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henyang 1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 in different mediums, and to optimize the purify methods. Method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separated from healthy full-termed delivery fetus using tissue-adherent culture method. These cells were cultured and amplified in DMEM/F12 and Mesen PRORSTM Medium in vitro. The growth curve was drawn.Their surface markers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were spindle-shaped adherent cells.They have strong proliferation ability. The results of growth curve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wo medium, hUC-MSCs in Mesen PRORSTM Medium grew quickly at every time point. They were strongly positive expression for CD44 and CD29, but negative expression for CD34, CD45 and HLA-DR. Conclusion Cell doubling time in the Mesen PRORSTM Medium was shorter than in DMEM/F12.
【Key words】Mesenchymal stem cell; Umbilical cord; Biological charateristics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 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 高度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1, 2], 广泛存在于骨髓、脂肪、脐血、脐带等多种组织中[3]。脐带为分娩废弃物, MSC含量丰富, 无需有创穿刺即可获得, 且较骨髓来源的MSC扩增能力更强, 成为近年来MSC研究的重要来源之一[4]。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培养基培养hUC-MSCs, 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细胞免疫表型的鉴定, 以期建立一种稳定、高效、快速、经济的hUC-MSCs富集方法, 为临床细胞移植提供实验支持。
1材料
1. 1脐带选择足月胎儿的脐带, 产妇身体健康, 肝功能正常, 无传染性疾病, 签署知情同意书。脐带4℃无菌保存, 4 h内完成实验操作。
1. 2主要试剂DMEM/F12, Mesen PRORSTM Medium和胰蛋白酶购自GibCO;胎牛血清(FBS)购自HyClone;鼠抗人抗体CD45-FITC、CD34-FITC、CD29-FITC、CD44-FITC、HLA-DR-FITC购自BD。
2方法
2. 1人脐带MSCs 的分离、培养及扩增 脐带剪成3~5 cm小段取出脐带放入培养皿中, 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 洗尽血液。用手术剪剔除血管和外膜, 剪成2~3 mm小块, 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一次, 用DMEM/F12培养基清洗一次, 分成两组:A组加入培养基(含50%Mesen PRORSTM Medium, 48% DMEM/F12和2%胎牛血清), B组加入培养基(DMEM/F12含 10%胎牛血清)放入250 ml培养瓶中, 组织块密度要适中, 每瓶20 ml, 放置于37℃, 体积分数5%CO2, 饱和湿度培养箱内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有少量成纤维状细胞贴壁生长, 倒掉培养基和组织块。添加培养基继续培养, 每3天换液, 细胞生长达80%以上时, 用胰酶消化, 按1:3传代。
2. 2细胞生长曲线制作取生长良好的3代细胞, 按2×104/ml浓度接种24孔板, 每孔1 ml, 3 d换液一次, 以第2 d起每隔24小时计数3个孔细胞数, 取其平均值, 绘制7 d的生长曲线。
2. 3hUC-MSCs表面标记的检测取3代细胞, 用0.25%胰酶消化, 用PBS洗涤2次, 制成l×106的细胞悬液, 每管加入100 μl, 设置阴性对照, 加入IgG1-FITC, 其它管加入20 μl鼠抗人HLA-DR-FITC、CD45-FITC、CD34-FITC、CD29-FITC、CD44-FITC, 室温避光孵育30 min, 流式细胞仪计数5000~10000个细胞。
3结果
3. 1hUC-MSCs的分离、培养和纯化两组培养基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接种6~7 d, 除去组织块, 倒置显微镜下可见有少量纤维状的贴壁细胞, 2 d后形成散在的细胞集落, 大部分是长梭形的成纤维样细胞, 细胞折光性好, 14~18 d细胞集落增多, 细胞融合80%以上。(见图lA-B)用0.25%胰酶消化传代, 3代后可得到较为纯化的间充质干细胞, 传代后的细胞增殖速度快, 约3~4 d可传代1次。传代后细胞形态较原代均一, 以平行排列生长或漩涡状生长。两组培养基培养的间充质细胞形态相似, 无明显差别。A组贴壁细胞较多, 细胞生长较快。
篇5
1资料
患者,女,26岁,汉族,已婚,公务员,因“停经38周,不规则腹痛伴阴道少量出血半天于2013年4月8日8:00入院。
入院查体:T36.5℃,P80次/分,血压110/8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色泽正常,全身皮肤无皮下出血,全身皮肤未见水肿,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头颅五官未见异常,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表面无分泌物,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胸廓未见异常,双侧呼吸运动均匀对称,无增强或者减弱,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外形膨隆,腹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可触及妊娠子宫,有不规则宫缩,脊柱、四肢、各关节未见异常,活动无受限。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专科检查:腹围103cm,宫高33cm,胎位头,胎心140次/分,外阴无水肿、充血、无静脉曲张、包块,髂前上级间径26cm,髂嵴间径30cm,骶耻外径22cm,坐骨结节间径8.5cm,阴道检查先露―3,宫颈管中位,质软,内骨盆未见异常。胎监:CST阴性。实验室及其他检验结果均正常,输血全套为阴性。入院诊断:G2P0+1 38周宫内孕头位单活胎先兆临产。
入院后给予吸氧,连续胎监,密切观察孕妇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待其自然分娩。当日下午14:00出现规律宫缩,查宫口开大3cm,先露-2,病人要求行无痛分娩,联系麻醉师,入产房,行持续胎心监护,心电监护,低流量持续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于14:50推注药物,血压117/78mmHg,血氧饱和度98%,心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胎心140次/分,产妇未感异常,产痛缓解,平卧安静休息,心电持续监护生命体征平稳,胎监正常,予健康宣教并行轻音乐以放松身心,17:20宫口开大6cm,先露0,突然产妇出现头痛,胸闷气促,血压80/50mmHg,脉搏106次/分,胎心170-190次/分,立即汇报产科医师、麻醉师,给予高流量面罩吸氧,侧卧位,加快输液速度,并准备气囊仿生助产仪,17:40分,血压78/50mmHg,遵医嘱静脉注射麻黄碱,并建立双静脉通道,快速输注9%生理盐水500ml,18:00,胎心仍持续170-190次/分,病员神志清楚,胸闷气促好转,血压96/60mmHg,鼓励产妇进食,多饮水,行心里护理,在严密消毒铺巾下立即行气囊仿生助产术,于18:15,胎心下降,维持在130-150次/分,加速变异恢复正常,于18:40宫口开全,18:50顺利分娩。
2讨论
区域性的镇痛是目前无痛分娩最常用的方法,可以达到完全止痛,尤以硬膜外麻醉镇痛最为普遍,它可以保持产妇的清醒和麻醉区以外的各种反射,不影响子宫收缩,也无文献报道对胎儿有明显影响,给药的方法有:分次注药法和连续滴注法。但是,硬膜外麻醉的合并症中,血压下降是最常见的,此时可因子宫胎盘血流量的降低导致胎儿宫内缺氧,胎心增快,危及胎儿安危。
3体会
3.1硬膜外麻醉注药方式在无痛分娩中显得尤为重要,据悉,硬膜外麻醉连续注药法,镇痛效果持续稳定,不影响母亲运动,对宫缩无显著影响,不产生低血压。产妇血压下降,必然会导致胎心异常。
3.2无痛后,在待产过程中助产士应该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鼓励产妇进食饮水,增加血容量,避免血压降低、精神疲乏,产妇长时间平卧位也会导致性低血压,因此在待产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产妇血压的检测,及时准确发现问题,适时监测胎心变化,不时改变,间断低流量吸氧。
3.3出现异常情况,医师、助产士沉着冷静,积极处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疾病健康宣教,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尽快结束产程,从而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摘要:依据目前植物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民族师范院校的特点,从师范性、民族性、地域性三个方面对植物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尝试,提高了植物学教学效果。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近年来,随着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目前的植物学教学表现出课时缩短、内容增多、涉及面广、概念抽象、理论知识难于记忆而又极富实践性等特点。[1]民族师范院校具有不同于一般院校的显明特点。[2]因此,如何将植物学课程教学的实际和民族师范院校的特点结合起来,确保教学内容及学科体系的完整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将是民族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工作者长期而艰巨的任务。[3]笔者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介绍了植物学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注重师范性
植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教育(专科)、生物科学(本科)和科学教育(本、专科)等师范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态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又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4]目前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内容方面普遍存在着与中学生物教学内容结合性较差的问题。因此,笔者在植物学教学内容改革中,紧密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比如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标准中规定的10个一级主题之一,就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而在这一主题下又设了“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4个二级主题,因此在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以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系统分类等内容为主的现象,而是把植物放在生物圈中去学习和研究,从而削弱了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和类群等方面的教学,加强了种子植物的生活史、植物的无机营养和有机营养等方面的教学,还强化了“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的教育。[5,6]
二、突出民族性
课程的民族性是指民族传统与民族特点在课程上的反映,主要通过民族文化来实现。民族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通过这些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7]我院坐落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0%。藏药学是藏族人民在同各种疾病长期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藏药的主体是植物药,藏药植物具有种类繁多、就地取材、本民族独用、生境独特、特有种多和疗效显著等特色。[8] 据《甘南藏医志》记载,甘南共有藏药植物660种,隶属于132科。主要的科有菊科、豆科、毛茛科、罂粟科、伞形科、龙胆科、蔷薇科、玄参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等,重要的属有绿绒蒿属、马先蒿属、紫堇属、报春花属和虎耳草属,等等。因此在植物学(尤其是系统分类部分)的教学中,均以这些甘南常用的藏药植物为例进行讲解,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分类学知识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厚,积极性高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体现地域性
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主要植被类型为草甸类植被,分别有沼泽草甸、盐生草甸、林间草甸、亚高山灌丛草甸、亚高山草甸和高寒草甸,等等,其中以亚高山草甸为主,拥有亚高山草甸草场4084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70.28%,是青藏高原和甘肃省天然草地中载畜能力较高、耐牧性较强的草场,因而成为甘肃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9]笔者在植物学教学中广泛引入亚高山草甸、建群植物及其优势植物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了高原特色植物和经济植物方面、尤其是饲用植物方面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对草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实际工作能力,成为带领农牧民利用当地草地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的技术人才。
总之,师范院校无论是从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还是自身发展需要来说,均应强化教师教育职责,[10]必须注重师范性;民族院校的民族性是自身所独有的,正是这种特性为民族院校的特色办学指明了方向,因此民族院校要培育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必然要突出民族性。[2]民族师范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如能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将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民族师范院校的教学还应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也就是要体现地域性。[4]
参考文献:
[1]纪秀娥,刘怀攀.植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23(2).
[2]李洁,李晓菊.地方民族师范院校培育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
[3]张秀玲.植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0).
[4]张乃群.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
[5]费维重.《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解读[j].中学生物教学,2004,(z1).
[6]汪忠.《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学大纲》的比较[j].生物学通报,2002,37(2).
[7]程东海,胡双喜.试论课程民族性及其凸显策略[j].中国农业教育,2009,(3).
[8]贾敏如等.藏药特色与可持续发展[j].中草药,2010,41(2).
篇7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野外实习;校园地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8(a)-0161-03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和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1-2]。与其他学科相比,药用植物学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抽象的概念和形态学术语多,理论知识难于理解和难以记忆[3-4]。其大量的数据信息的查询使用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将现代的数据库技术引入植物资源数据库的管理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众多的用户通过网络就可使用数据库信息[5-6]。为满足药用植物学理论课、实验课和野外实习的教学要求,有必要构建了一个药用植物学资源数据库,以图像、地图等形式表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对药用植物直观感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1 药用植物学资源数据库的特点
国家级大型植物资源数据库如“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主要是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的植物信息检索,而药用植物学资源数据库主要是为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辅助作用。两者不同的定位决定了相对小型的药用植物学资源数据库有以下特点:
1.1 植物物种以涵盖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植物为主
大型植物资源数据库主要是提供专业的植物信息检索,力图涵盖全国各地发现的植物,具有植物物种数量多而全的特点。而药用植物学资源数据库,一方面受老师和学生的能力、精力和时间等条件所限,主要是涵盖校园和野外实习地区的植物;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以掌握植物学学习和研究方法为主,因此其资源数据库物种数量少,以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植物为主,辅以其他常见植物。
1.2 植物信息增加药用功效的介绍
大型植物资源数据库所展示的植物信息以植物形态、组织特征、分类鉴定为主。而药用植物学资源数据库所展示的植物信息不仅有植物形态,更包括药用部位和药用功效的介绍,形成自己的特色。
1.3 二次开发以直观形象灵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型植物资源数据库因为主要是提供植物信息的专业检索,注重基础。而药用植物学资源数据库不仅注重基础,还注重二次开发,通过野外实习专题、校园地图等多种灵活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兴趣,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掌握植物知识,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2 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2.1 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数据库的构建之前需要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分类基础理论知识。还需充分利用学校的植物资源,对其分布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将校园中的植物进行挂牌标识,同时采集植物分布的图片,最后绘制植物资源分布草图。此外,利用去庐山进行野外实习的机会,对庐山地区的植物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在数据库中设立庐山地区野外实习专题,充分展示庐山植物风貌,更利于标本精确地辨识,同时编写了《庐山野外实习手册》,极大地方便了野外实习的教学工作,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野外实习教学的效果。
2.2 开发平台
目前,中小型网站的快速开发广泛采用WAMP开发平台[7-8],即Windows+Apache+MySQL+PHP组合。Windows是操作系统;Apache是通用的网络服务器;mySQL是带有基于网络管理附加工具的关系数据库;PHP是流行的对象脚本语言。
WAMP平台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即表现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其工作原理如图 1所示[9-10]。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用户在表现层(客户端)浏览器中以提交表单的方式向应用层提出请求,Web服务器(即Apache服务器)接到请求并通过服务器端PHP程序处理相关请求,若接到数据请求,则通过MySQL数据库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询数据,并将查询结果处理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
2.3 数据模型的建立
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均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由于WAMP开发平台采用MySQL数据库,该数据库采用的数据模型是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将数据看成一张规范化的二维关系表,关系模型具有数据结构简单、清晰,易于掌握等特点,成为目前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11]。因此,药用植物学资源数据库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模型。
2.4 数据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建立植物数据库首先要分析植物有哪些信息应该被包含在数据库中[12],关系型数据记录的是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在植物学中,对植物有科学的等级分类,由大到小主要有:门、纲、目、科、属、种[13],具有明显的层次关系。
在目前的植物信息系统中,一般将植物作为实体[14]。这种数据结构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于分类的层次关系表达不明确;二是数据存在潜在的不一致的隐患,每种植物都有它所属门、纲、目、科、属等分级信息的记录,而有些植物的分类相同,那它们的分类信息必然相同,而这种数据的重复记录就会带来潜在的数据不一致,造成数据的不稳定。
在目前的植物信息系统中,还存在另外一种数据结构,就是将门、纲、目、科、属、种等各个分类作为不同的实体[15]。这种数据结构解决了上面的层次关系表达不明确和数据重复记录的两个问题,但存在自身的缺点:一是代价增加,功能越强大所需的花销也越大,网页程序编写量也大大增加,这与院系学生有限的精力、数据库需求相冲突;二是数据结构太细致化,同时导致数据结构庞大,不灵活,而院系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考虑各方面情况,不需要诸如亚门、亚纲等分类,数据结构无需太细致。
综合起来,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数据结构中,采用一种折中的方法,即设计两种实体类型,将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与物种相区别。分类的属性主要有中文名和拉丁名;物种的属性主要包括种的名称信息(包括种的拉丁名、中文名和别名)、形态特征、药用部位和药用功效等。这些属性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进行不同的取舍。
对于实体之间的层次关系,需要设计一个字段来记录。改进后的植物信息数据结构最终实现见表 1、2。
3 基于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的二次开发
建立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不是终极目的,而是为了促进教学。为了更大限度的利用资源,采用网络的丰富形式调动学生兴趣,以药用植物资源为基础,针对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实际以及校园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通过二次开发,分别建立野外实习专题和以校园地图直观形式的校园植物检索,与植物资源数据库相连通,最终建立起药用植物学资源数据库,网址为。
网站有四个主功能,分别由“植物检索”、“庐山实习”、“校园植物”和“课外实践”四个栏目板块实现。辅之以“首页”和“我们”两个栏目板块,完成网站简介及引导使用、团队介绍和留言反馈等辅助功能。见图2。
网站6个板块的具体功能如下所述:①“首页”板块主要是对网站和各个板块的内容功能进行介绍,引导用户使用网站。②“植物检索”板块提供三种检索植物信息的方式,分别是字母检索、系统检索和文字搜索,不同需求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检索方式,快速地检索到植物信息。在该数据库中,录入了收集整理四百余种药用植物,可以在线浏览药用植物所属植物系统分类、药用部位、药材名称、中药功效和校园分布等内容。③“庐山实习”板块可以检索关于庐山野外实习的植物,涵盖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所要求掌握的植物,适应野外实习的要求。针对野外实习,一方面加入学生实习活动照片和实习地区风光,另一方面添加野外实习安全、标本制作等方面的指导文章,还可以根据院校的特点加入学生的实习心得,形成野外实习专题,借助网页技术营造实习的气氛,让学生在熟悉的实习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④“校园植物”板块以三级地图的形式形象地展示校园植物。首先,以3D的一级校园整体地图对校园进行优美宏观展示,用户可以根据对校园位置的熟悉快速点击想要查看的区域;之后,进入更细致的2D平面校园地图进行更清晰的定位查找;进入具体的区域后,可以看到实物照片形成的地图,用户可以很直观便捷地看到想要查看的植物;点击植物后,链接到该药用植物的信息网页,每一种药用植物的网页中包括其形态特征的描述、产地分布的介绍、校园位置的标注以及药用价值的说明,并附有多张该种药用植物不同部位形态特征的数码照片。以校园地图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校园植物物种分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植物物种分布,并可以快速检索植物,提高检索和学习植物的效率。⑤“课外实践”板块可以查看文章,并可以下载附件,老师和学生可以活动情况或活动经验,增加与学生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电子信息。⑥“我们”板块分两个二级栏目,分别是:“关于我们”栏目介绍了院系的相关情况;“留言”栏目主要是让网站使用者发现数据存在问题时可以留言反馈,帮助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4 结束语
结合院校的教学要求实际情况,运用植物学知识对药用植物学资源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明确数据库的实用性和教学性等特点,使之更好地与数据相结合,从而建立起药用植物学资源数据库。应用校园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实现了传统分类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植物信息查询效率,并实现了数据资源的网络共享。同时,以校园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为基础进行拓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野外实习专题页面和以校园地图形式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对植物学知识的掌握,给药用植物学教学带来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承剑,黄宝康,郭美丽,等.浅谈《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4):59-60.
[2] 罗晓铮,石延榜,董诚明.浅谈《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方法[J].中医学报,2009,4(6):104-105.
[3] 李雪莹,武永刚.基于校园网的《药用植物学》多媒体素材库的构建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0,16(10):132-133.
[4] 谷巍,巢建国,吴启南,等.《药用植物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探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120-121.
[5] 马波,李梦龙,刘冀昆,等.四川大学植物标本馆馆藏标本网络数据库的构建[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8(6):839-840.
[6] 孙启高,宋书银,王宇飞,等.中国植物科学信息化与Internet[J].植物学通报,1998,15(3):77-79.
[7] 冯思玲.网站建设流程及相关技术[J].信息技术,2005,(9):71-72.
[8] 赵鹤芹.设计动态网站的最佳方案:Apache+PHP+MySQL[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4):933-938.
[9] 徐胜祥,徐运清.基于Web的种子植物分科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11):169-170.
[10] 蔡宏伟,金连甫,陈平.可扩展三层B/S体系结构研究和应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23(2):178-180.
[11] 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28.
[12] 沈光,佟斌,孙波.论植物数据库的建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1):89-91.
[13] 郑汉臣,张浩,潘胜利,等.药用植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1-104.
[14] 钱双艳,吴兵,李红刚.基于Web的昆明市园林植物信息远程咨询服务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99-9700.
篇8
关键字:PCD,植物凋亡,程序化,研究展望
【分类号】Q942
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也常常被称为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主主动的有序的死亡方式。具体指细胞遇到内、外环境因子刺激时,受基因调控启动的自杀保护措施,包括一些分子机制的诱导激活和基因编程,通过这种方式去除体内非必需细胞或即将发生特化的细胞。而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时,就像树叶或花的自然凋落一样,凋亡的细胞散在于正常组织细胞中,无炎症反应,不遗留瘢痕。死亡的细胞碎片很快被巨噬细胞或邻近细胞清除,不影响其他细胞的正常功能。
1、PCD的概念
1972年,Kerr等提出了细胞凋亡(Apoptosis)的概念,用来描述多细胞有机体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细胞自然死亡现象。由于PCD和凋亡时细胞表现相同的形态特征,因此人们认为细胞凋亡就是PCD。其实凋亡是PCD过程中伴随着出现的特定的形态、生化特征,也有一些细胞在PCD过程中并不表现凋亡的特征,这一类细胞死亡被称为非程序化细胞死亡。由此可见,凋亡是PCD在形态学上的表现,两者不完全等同。
PCD是细胞正常发育过程中采取的一种自身基因调控的主动死亡方式,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衰老、坏死不同,有其固有的特点。PCD发生时细胞和染色质浓缩,细胞膜突出,有PCD小体形成;同时核酸内切酶失活,DNA非随机性断裂成180-200bp的片段,在含溴化乙锭的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出现典型的“梯状”条带。而坏死则表现为细胞肿胀,质膜丧失完整性,细胞器损伤等特点。
2、PCD的检测方法
2. 1 细胞形态学观察法
(1)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凋亡细胞染色质固缩,常聚集于核膜上呈境界分明的块状或新月形小体, 初期细胞可见完整的细胞器, 细胞膜完整, 凋亡小体形成。
(2) 荧光显微镜。对体外培养的活细胞经荧光色素处理, 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常用荧光色素有吖啶橙、碘化丙啶(P I)、溴乙锭(EB)。
2. 2染料排斥法
除了电镜能反映细胞膜完整性外, 还可用染料排斥法, 如台盼蓝、P I 等。坏死细胞膜破损, 被染料着染。在正常细胞膜上, 磷脂酰丝氨酸基团(PS) 位于胞内侧, 而在细胞凋亡早期膜上此基团则转向胞外侧, 以利于被吞噬。因此, 磷脂酰丝氨酸基团位置的改变, 可作为凋亡细胞的一个标志。
2. 3 反映脱氧核糖核酸有规律断裂的方法
(1)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细胞悬液经裂解消化按常规法提取DNA后, 于含EB 的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正常细胞DNA呈单一条带。
(2) 原位末端标记法。通过DNA 多聚酶I 把已标记的核苷酸结合到DNA 的单链断裂处, 以寻找有无Ap 发生。标记的方法有同位素标记、荧光素标记、地高辛或生物素标记等。
(3) 原位切口平移法。利用DNA 多聚酶将核苷酸整合到Ap 细胞内断裂的DNA 3′羟基末端, 同时水解5′末端,以修复DNA。若用已标记的核苷酸, 即可显示出有断裂DNA 的细胞。该法同样也可用于细胞悬液中Ap 的观察。
3.植物PCD的研究进展
在植物细胞学研究中,尤瑞麟首次报道了正常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引入了PCD的概念。随后Eleftherion研究了小麦原生韧皮部细胞核解体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但没有提及PCD。王雅清、崔克明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了杜仲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PCD,并对其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电子显微观察。李大辉等人在银杏胚珠贮粉室的早期发育中发现参与形成贮粉室的珠心细胞死亡是PCD过程.有资料表明,植物体内导管分子的发育形成过程也是典型的PCD反应。
在生理条件下,生物体内细胞存活与死亡由植物自身发育阶段提供的遗传信息,或由临近细胞和其微环境提供的信号决定的。其中包括细胞相互接触提供的信号以及周围环境中的活性物质、激素等。Orzaez和Granell发现乙烯处理豌豆可促使其心皮衰老及DNA降解,Morgan等发现乙烯介入玉米根中缺氧和机械障碍诱导的通气组织形成过程中的细胞程序化死亡。尽管乙烯在控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早为人知,但乙烯信号传导途径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还不清楚。
尽管PCD参与植物发育的许多过程,但植物体中发生PCD的细胞比率小,相对过程短,不利于PCD的检测和机制的深入研究,因此进展缓慢。许多实验表明,植物细胞PCD可以被一定的外界条件诱导产生。Wang等用真菌毒素三羧酸丙烯酸单酯(AAL)诱导番茄原生质体及小叶凋亡,观察到典型的DNA梯状条带和类似PCD小体的结构。周军等研究表明,在适当浓度的乙烯利处理下,胡萝卜原生质体产生了典型的凋亡特征,包括DNA梯状条带,核DNA的断裂,以及类凋亡小体的形成等,因而可以确定,乙烯能诱导胡萝卜原生质体凋亡。另外的研究也表明,乙烯能在不同类型的植物中(豌豆、玉米和胡萝卜)诱导细胞凋亡。孙英丽等也发现细胞色素C可以诱导植物细胞产生典型的PCD。
过敏反应(the 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也是一种PCD。植物被病原菌侵染后,感染点周围细胞快速死亡以防止病原菌的传播。通过分离突变体,调节过敏性细胞死亡反应的相关组成已被检测到,但具体是哪些执行了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还没有结论,且植物中这种形式的PCD是否和其他方式的PCD以及动物中的细胞凋亡相同,还需要进一步的遗传和生化分析。
植物细胞中与PCD有关的基因研究还远没有动物深入,尽管许多实验表明植物PCD与动物是相似的,但分子水平共同特征少。目前仅发现少数几个基因参与植物PCD。
在植物PCD方面已开展了不少研究,但目前的工作远没有弄清楚植物PCD较详细的细胞学特征,而与其相关的分子机制信息则更缺乏,这方面的工作将是今后的主攻方向。
4.PCD研究的意义
植物PCD是一种通过细胞的主动死亡来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PCD不但是保证细胞正常发育所必须,而且是植物的一种重要防卫反应。细胞死亡后被其它细胞吸收利用或构成利于自身发展的特殊结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皮层细胞死亡形成的通气组织;筛管细胞死后形成的输导组织;植物表面覆盖的一层死亡细胞,具有保护机体,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还有器官老化后其养分的回收再利用等,这些都是细胞自身调控的结果。了解PCD发生的机制,通过调节其过程,对控制植物病害的发生,农作物品种选优、粮食生产及贮藏技术的改良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尤瑞麟.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J ] . 植物学报,1985 , 27 : 345 353
[2]郭小丁. 植物细胞的编程性死亡[J ] . 1998 年,植物学通报,15 (5) :40 43
[3]孙英丽,赵允,刘春香等. 细胞色素c 能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 植物学报,1999 ,41 :379~383.
[4]林久生, 王根轩. 渗透胁迫诱导的小麦时片细胞程序性死亡. 植物生理学报 , 2001, 27(3): 221~225
[5]孙英丽,赵允,翟中和. Cytochrome C 能诱导植物编程性死亡[J ] . 植物学报,1999 ,41 :379 - 387.
篇9
关键词:甜椒;引种;品种筛选;对比试验
渔溪镇地处福清市西南部,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年均气温18.8℃,年均无霜期365 d,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极端温度6 d(38.7℃ 3 d,3℃ 3 d),年降雨量1 350~1 500 mm,其有利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适合甜椒生长。目前,国内有关辣椒品种对比试验的研究较多[1~7],而有关甜椒品种对比的研究却鲜有报道[8]。福建省鱼溪镇甜椒品种单一,因此,为了筛选出适合渔溪镇种植的优质高产的甜椒新品种,我们于2010年引进了6个甜椒新品种进行试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甜椒品种7个:白玉雪、菲亚特、白玛瑙、索菲亚、塞尔塔、皇马、甜椒王(CK)。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渔溪镇下里村一个连栋大棚内进行,土壤为黏壤土,肥力一般。采用随机区组排列,7个处理,3次重复,共21个小区。小区面积14.4 m2,畦宽(连沟)1.4 m,双行种植,株行距为0.4 m×0.6 m,每小区60株。2010年1月16日播种,3月11日定植,按每667 m2施用N、P、K含量均为17%的三元复合肥120 kg、过磷酸钙50 kg和硼砂2.5 kg为标准,其中,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60 kg、过磷酸钙50 kg和硼砂2.5 kg作基肥,剩下的60 kg三元复合肥分9次作追肥施用(定植5,15,30,50,70, 90,110,130,150 d后每667 m2分别施用2.5,2.5, 5,5,5,10,10,10,10 kg)。采用地膜覆盖和滴灌,其他栽培措施同常规保护地管理。甜椒生长期间,未发生病害,仅蚜虫、茶黄螨少量发生,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喷雾防治。
1.3 记载项目
试验主要观察各参试甜椒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及产量。其中,小区计产从5月18日开始,至8月18日采收结束。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始花期最早的品种为塞尔塔,最迟的是白玉雪;始收期最早的为塞尔塔,最迟的是白玛瑙与皇马;从定植到始收天数最少的是塞尔塔,最多的是白玛瑙与皇马,可见,除塞尔塔外,其他品种均较CK采收晚,表现出中晚熟的特性。
2.2 植物学性状及果实性状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植株株高均较CK高,其中,索菲亚最高,达到145 cm,其次是白玛瑙、皇马、菲亚特,甜椒王(CK)最低,仅为90 cm;茎粗以白玛瑙为最大,达到2.0 cm,以塞尔塔为最小,仅为0.9 cm;株幅以塞尔塔为最大,达103 cm,白玉雪最小,为59 cm;始花节位以皇马为最高(12.7节),白玛瑙与塞尔塔最低(11.0节);开杈数均在2.3~3.3
个;单株挂果数以皇马最多,达23个,甜椒王最少,为13个,但均超过13个以上,达到丰果的水平。
从表3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的果长以塞尔塔最长,其次是索菲亚,白玛瑙、白玉雪、菲亚特较短,为5.4~5.9 cm;果肩宽以塞尔塔最大,白玉雪最小,仅5.2 cm;果形指数以索菲亚最大,白玛瑙最小。各品种的平均单果质量以塞尔塔最大,达121 g,白玉雪最小。各品种果形多为方灯笼形,果色多为浅黄色或青绿色,心室多为3~4个,风味多为较甜。
2.3 产量比较
由表3可知,各品种的产量以塞尔塔最高,小区平均产量93.3 kg,折合667 m2产量4 318.1 kg,比CK增产54.4%;白玛瑙的产量最低,小区平均产量仅为41.1 kg,折合667 m2产量1 904.4 kg,比CK减产31.9%。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塞尔塔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而菲亚特、索菲亚、皇马产量与CK间没有差异,与白玛瑙存在极显著差异。
3 小结
通过对引进的6个甜椒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塞尔塔不仅长势较强,果实品质好,且平均单果质量与产量均明显优于CK和参试的其他5个品种,可见,塞尔塔适宜在渔溪镇推广种植,初步确定种植该品种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还有待进一步生产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
[1] 高丰,唐惫华.秋延后辣椒品种比较试验[J].上海蔬菜,2006(6):19.
[2] 吕立峰,苏利民,杜宏深,等.保护地辣椒杂一代新品种试验[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28(3):247-251.
[3] 何爱珍,王素彬,周兴粒,等.辣椒品种对比试验[J].长江蔬菜,2008(14):29-30.
[4] 岳在钧,孙敦付,吴炳坤.不同品种尖辣椒综合性状对比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32.
[5] 唐秀胜.广西冬种辣椒新品种筛选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6):731-736.
[6] 徐金堂,吴延浩,吴炳坤.尖辣椒品种对比试验[J].上海蔬菜,2007(1):19-20.
[7] 徐佩娟,何铁海,董阳辉.辣椒品种对比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08(12):67-68.
篇10
[关键词] 甜瓜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S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49-02
甜瓜,是葫芦科植物中具备丰厚遗传多样性的物种之一,由于其本身在种植生产过程中出现过多种多样的变异类型,直接导致其果实的形状变异表现特征出现了鲜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甜瓜植物的分类,尤其是亚种以及变种的划分问题均进行了系统且复杂的论述分析,但由于甜瓜植物的形状表现和遗传多性过于复杂,故尚未形成针对相关问题的权威性研究结论。我国具备丰富多样的甜瓜植物种质资源,且持续种植作业历史过程应当绵延在3000年以上,并且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逐步启动了针对甜瓜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工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切实提升甜瓜物种遗传资源研究工作的综合开展水平,创造和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条件。本项研究选取我国现有的甜瓜种质资源展开了系统的实验测定分析,为初步实现对我国甜瓜N质紫资源的科学准确认识,创造了坚实的支持条件。
1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1.1 实验材料
本项研究共计选取甜瓜作物品种257种,且全部来自中国国家西瓜甜瓜种质资源库中期库,从来源地区划分,具体涉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地区22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地区24钟,河南省29种,黑龙江省24种,辽宁省18种,江苏省15种,山东省13种,中国台湾地区13种,吉林省11种,11种,安徽省10种,浙江省9种,山西省8种,陕西省8种,北京市7种,河北省6种,甘肃省6种,广东省5种,江西省4种,广西壮族自治区4种,湖北省4种,上海市3种,湖南省1种,天津市1种,福建省1种。本次研究中具体选取的研究对象,均可作为其所在省区市的甜瓜种质资源代表,其样本抽取数量严格满足实验室检验工作的技术需求。
1.2 实验方法
本项研究过程中的实验环节,择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试验基地具体实施,其基本的实验处置方式为保护地育苗和塑料大棚定值,在具体的植株种植方式选取方案方面,应用了随机区组种植处理方法,设置了专门性的但行区域,且确保植株株距严格控制在0.40m,植株行距严格控制在3.00m,在两次重复种植过程中应用常规管理方法。
在甜瓜作物的果实进入成熟期条件下,针对甜瓜作物实际具备的种质表型形状展开具体的统计调查,要在每一个小区内随机择取5-7株甜瓜作物展开系统全面的统计分析,针对其实际具备的14项质量性状(甜瓜果实形状、甜瓜果皮底色、覆纹颜色、覆纹形状、果面沟、果面棱、网纹密度、网纹粗度、果肉颜色、果肉质地、瓜瓤水分、果肉香味、种子形状,以及种子颜色)表现特征和6项数量性状(果实横泾、果实纵径、果肉厚度、单果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子干粒重)表现特征展开全面统计分析。在具体的技术参数项目测量统计过程中,长度参数项目运用直尺或者是游标卡尺进行具体测量,而质量参数项目则运用型号为 ACS-30的电子称进行测量,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参数,则运用型号为PX-B32T的手持式测糖仪实施技术测定。
本次研究过程中涉及的14个甜瓜作物质量性状描述指标中,果肉颜色、果实形状,以及果皮底色形状在不同地区之间具备表征显著的相互差异,而其他形状指标在不同地区之间未发现表现明显的相互差异。在针对甜瓜作物的数量性多样性展开分析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多样性指数均处于大致相当水平。
结语
针对甜瓜种质资源形态形状遗传多样性问题,本文以实验探究的方法展开了简要分析,初步揭示了我国现有甜瓜作物品种的种质遗传多样性特征,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胡建斌,马双武,李建吾,王吉明,李琼,王林忠.国外甜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学报,2013(01).
[2]王炜勇,俞少华,李鲁峰,张飞,沈晓岚,俞信英,潘钢敏,楼春燕.浙江省薄皮甜瓜地方品种的表型遗传多样性[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03).
[3]胡建斌,马双武,简在海,王吉明,李琼,苏艳.中国甜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04).
[4]贺熙勇,倪书邦,陈国云,魏丽萍,肖晓明,陶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03).
[5]陈芸,李冠,王贤磊.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遗传,2010(07).
[6]徐东旭,姜翠棉,宗绪晓.蚕豆种质资源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04).
[7]姚国新,刘玲,郭永强,陈素生,王建设.利用RAPD标记分析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
[8]尚建立,王吉明,郭琳琳,马双武.西瓜种质资源主要植物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