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专项整治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09 14:3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采购管理专项整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采购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建设诚信保障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进一步规范酒类市场秩序,加大市场检查力度,整治制售假冒伪劣白酒和葡萄酒类的行为,重点整治非法勾兑和生产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酒类的行为,全面清理不符合经营资质的白酒和葡萄酒类销售单位。增强执法打假维权意识,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公众的合法利益,保障公众食品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餐饮服务环节制售假冒伪劣白酒和葡萄酒类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增强餐饮服务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法治观念,强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严格规范酒类采购和使用行为。要结合诚信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环节酒类消费安全秩序,增强餐饮服务经营单位诚信守法意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三、活动重点

(一)强化采购管理,严防非法流入。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酒吧、大型以上(含大型)餐饮服务单位等为重点单位,加大对各类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自酿或调配、销售酒类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餐饮服务单位自酿或调配酒类产品所使用的原料进行检查,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药食两用原料名单和新资源食品目录的有关要求。严查餐饮服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情况,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切实加强酒类产品采购管理,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记录制度,严防餐饮服务单位采购、销售和使用来源不明、超过保质期限以及假冒伪劣的酒类产品。

(二)强化监督检查,严惩违法行为。及时部署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全面开展自查,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同时,要加大餐饮服务环节酒类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的范围和频次,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及甲醇、游离二氧化硫、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色素等重点指标的监督抽检。对不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不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药食两用原料名单和新资源食品目录要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以及采购、销售和使用来源不明、超过保质期限,或者采购、销售和使用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第八十六条和第八十五条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五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和第三十九条等规定的上限实施处罚,并向社会公布查处情况,涉嫌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严禁以罚代刑。

对餐饮服务单位销售废旧酒瓶、瓶盖、外包装等给不具备再生资源回收资质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存在上述行为,应将相关信息通报给当地政府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法严处。

(三)强化宣传教育,重视举报处理。通过多种形式,向餐饮服务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广泛宣传相关法规标准、假冒伪劣酒类产品危害及惩处措施,开展案例警示,提高诚信守法经营意识。积极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识别假酒常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识假辨假和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要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加大奖励力度,有效保护举报人。高度重视媒体反映的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新闻线索,及时核查并回应社会关切。

(四)强化部门沟通,严格信息报送。要与质监、工商、商务、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卫生监督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涉及其他环节的违法违规线索,要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信息;对其他部门通报的信息线索,要立即组织查处。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重要信息要随时报送。对瞒报、迟报和谎报信息的,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时间安排

依据省卫生厅统一要求,自2012年月至月开展为期5个月的枝江市餐饮服务环节酒类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五、活动要求

篇2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安委会工作要求,充分体现学校安全工作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校平安发展,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依法治安,综合治理;突出预防,落实责任;依靠科技,创新管理

三、主要目标

以落实“一岗双责”为前提条件,以强化和落实校园主体责任为重点,不断夯实安全基层基础;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 建立完善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以规范校园办学行为为保障,不断推进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各项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四、安全工作重点任务

(一)切实加大安全监管责任

1.全面落实“一岗双责”机制。各校园主要负责人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学校岗位设置实际,认真解读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制定符合本校、本单位的“一岗双责”实施方案,拟定岗位安全管理责任书,细化工作措施,切实把学校安全监管“一岗双责”制度落到实处,落实完善倒查机制,实现领导责任全覆盖。学校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要根据不同时节校园安全管理重点,分析把握安全工作形势,提前安排部署,亲自带队检查,集中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加强安全监督和安全管理力量建设。

2.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教育系统项目建设面宽量大,在学校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按照《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督促,严格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要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不能整改的,要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项目建设相关科室要加强工作指导,强化施工资料档案建设,务必做到施工资料与安全档案同步制定、同时实施。

3.严格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认真落实学校安全事故跟踪督办、警示通报相关规定;认真执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和行政问责制度;坚持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肃查处各类事故,严格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及时公布事故调查进展和查处结果,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强化事故警示教育作用;加大处罚力度,把学校主动防范事故与学校安全发展结合起来。

(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1.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各校园要切实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校园安全防范建设标准的通知》(府办发〔2010〕15号)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安全防范组织和制度,单独设立治安保卫机构,落实内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机构建设。

2.加强校园安全保卫监管。各校园要按照上级要求配备保安人员,安装校园安全监控系统;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出入校园制度;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全员值班制和定点巡逻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一旦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在公安和相关部门到达之前,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各校园、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三项专项治理”等活动,切实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学校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岗位,坚持安全第一,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使之成为衡量本校园安全工作的基本标准。各校园负责人要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全面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技能和素养,以安全发展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加强安全培训。城镇、乡村学校要全面加强师生安全知识技能培训,积极营造全区“城乡一体化”安全宣传氛围。进一步完善安全培训体系,继续抓好学校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和教职工安全培训,加强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工作,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提升各类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水平。

5. 全面推进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根据《关于开展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区教发〔〕166号)要求,2013年,教育系统共有18个校园组织开展了校园标准化建设工作,其余尚未申请进行安全标准化复核定级的校园,要切实组织好创建工作,对照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指标及考评标准,及时完善整改,为2014年校园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三)突出校园安全专项治理

1.深入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事故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预防学生溺水教育,结合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季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游泳安全知识及过塘坝、过库坝、河边的注意事项教育,从5月下旬到10月中旬,集中抓好预防学生溺水死亡专项行动教育。现已秋期开学,将可能迎来最后几轮炙热天气,各校务必把国庆前后作为宣传防溺水事故的重点时段,以提高学生防溺水的意识,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2.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道路交通安全要认真按照《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方案》(区府办〔〕122号)文件要求开展综合整治,要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预防“五项措施”,突出农村公共道路安全管理乡镇政府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涉校交通隐患治理,强化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管理意识,巩固和深化教育管理成果,全面落实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管理责任,深入推进校园交通安全“小手牵大手”活动,探索安全教育管理新方法,拓展安全教育管理视野,深化安全教育管理理念,切实提高师生关爱生命、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自觉纠正各种交通违纪违规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涉校、涉学生道路交通事故,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深入开展校园伤害专项整治。进一步预防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各学校要把“宽容待人、和谐共处”、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纠纷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升学年级的学生)作为师生安全教育的重点,强化课间巡视制度落实,落实课间安全管理,积极动员教师、学生参与课间巡视工作,严防学生之间校园伤害事件和学生自我伤害事件发生。

4.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深入贯彻落实《消防法》,按照省《消防条例》实施标准化消防工程建设,大力提升学校消防工作水平,推动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创新,提高学校火灾防控能力。以创建“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为载体,落实学校消防工作责任,提高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使师生消防安全素质明显增强,学校消防工作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要加大对校园内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改,加强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着力提高师生、教职员工扑灭初起之火及火场逃生自救互救能力。

5.继续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从源头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和学生营养餐工作。一是开展师生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食品安全认识,养成良好的用餐行为和方式。二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三是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四是严格原辅材料采购管理,加强验收监管,确保采购原辅材料质量。五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宣传、教育、管理工和信息报送工作,保障营养餐的顺利实施。

(四)大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校园要将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贯彻整个教育教学时段始终,切实做到“到校一次、排查一次、发现一处、整改一次”“四个一”工作要求,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与治理机制,切实承担隐患排查治理与事故防控主体责任,定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并按照隐患等级进行分类登记建档,实施监控治理,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重点排查教室、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室、学生活动器械、场地、厕所、围墙等安全状况。要特别注意观察房屋、厕所、围墙地基的变化,严防倒塌事故的发生。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维修,凡不能维修的要停止使用并及时拆除。要组织专业人员全面检查各类建筑的电路设施和防雷设施,迅速排除漏电隐患,对老化的电线要立即组织维修、更换。

(五)加强应急避险能力建设

篇3

一、组织领导

成立以副区长为组长,区中小企业促进局局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为副组长,各街道办事处、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财政局、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区中小企业促进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物价局、区交通局、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公安分局、区国税局、地税分局、规划分局、工商分局、质监分局、环保分局、粮食分局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区加快实施放心豆制品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中小企业促进局,办公室主任由张军同志兼任。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区放心豆制品工程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任务。

二、主要工作

(一)规范扶持一批中型豆制品加工企业。对目前证照齐全、有一定规模的豆制品加工企业,按有关食品生产和卫生标准进行规范,指导其改进工艺、更新设备、改善环境、扩大产能、创新产品,丰富我市豆制品市场供应。

(二)引导转向一批豆制品加工企业(作坊)。对己办理有关证照、但不具备继续开厂条件的豆制品加工企业(作坊),引导其转向其他行业。其生产经营人员可自愿参与“放心豆制品”企业的生产、销售,或转入其他行业继续工作。

(三)取缔一批无证照的豆制品加工作坊。对目前证照不全,不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环保和安全生产要求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坚决予以取缔。

(四)健全完善豆制品行业协会。尽快组建独立的区豆制品协会,使其在实施放心豆制品工程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作用。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为调研起步阶段。一是对全区豆制品生产、销售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摸底;二是制订我区豆制品行业发展规划与整治方案;三是重点建设培养大型骨干豆制品加工龙头企业,规范扶持一批豆制品加工企业,规划设立一批“放心豆制品”专供点,使市民群众在年底前能吃上“放心豆制品”;四是在豆制品生产企业(作坊)中推行市豆制品销售“一票通”制度。

第二阶段为实施完善阶段。一是开展专项整治,依法取缔无证照豆制品加工作坊,规范豆制品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全面实行豆制品市场准入制,凡是生产豆制品的企业(小作坊)必须取得相关资质,凡经销豆制品的企业或摊点,必须证照齐全,销售符合“一票通”制度的合格豆制品;三是继续规范支持升级一批中型豆制品加工企业,使企业做大做强。四是继续开展“放心豆制品”专供点布点工作,使“放心豆制品”的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五是建立和完善豆制品质量检测体系,建立豆制品投诉举报受理制度,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

第三阶段为巩固提高阶段。一是在全区建立豆制品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的行业监管政策,协调豆制品行业协会出台实施自律规范,落实生产、销售环节监管责任,严格行业准入政策,形成良好的豆制品市场生产、流通秩序;二是继续推广“放心豆制品”专供布点工作,进一步完善“一票通”随附销售制度,使“放心豆制品”基本覆盖全区市场;三是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大型豆制品加工龙头企业,使其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提升销售能力,培育出我区豆制品行业的知名品牌。

四、责任分工

鉴于豆制品行业产销量大点多,涉及范围较广,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进一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做好辖区内豆制品生产及销售网点的调查摸底,协助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好加快实施放心豆制品工程工作;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做好大型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项目的立项工作;环保分局负责对全区豆制品加工企业规划布局进行环保审批并加强环境监管;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协调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开展豆制品质量安全有关综合监管活动。加强对餐饮业使用豆制品为原料的日常监管,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建立豆制品原料采购管理制度和购销台帐管理制度;工商分局负责加强对豆制品销售企业、个体经营户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帐制度的管理,取缔流通环节食品无照经营;质监分局负责按照国家关于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基本条件的要求,审核发放豆制品生产企业(小作坊)资质证明,建立和完善豆制品质量检测体系,依法开展豆制品质量监督抽查和计量监督管理;公安分局要坚决打击在取缔无证照豆制品生产、销售网点过程中暴力抗法行为;区财政局要确保实施放心豆制品工程的宣传、整治及办公等相关经费;区中小企业促进局负责拟订豆制品行业发展规划并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协调组织豆制品加工企业与市场对接及销售网络体系建设;粮食分局负责具体指导、协调豆制品生产相关工作。

五、扶持政策

(一)优先保证豆制品生产加工建设用地。区建住局、规划分局、国土分局、环保分局等部门,对我区新建大型骨干豆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在规划、选址、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办理。

(二)财政部门要通过一定方式重点支持大型骨干豆制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规范、改造、升级的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放心豆制品”销售网络的建设和改造。具体支持办法由区财政局会同区中小企业促进局、粮食分局另行制定。

(三)对符合相关政策的豆制品加工企业,税务和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减免相关税费。

篇4

(天水四七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摘 要:探讨和加强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设备使用安全和确保准确性。通过构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优化质控流程,进一步加强质控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等措施,有效的提高了设备使用率、临床效率,降低消耗成本,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关键词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173-02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简介:任继富(1981-),男,甘肃白银人,专科,临床医学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医疗设备维护与管理。

近年来,医院严格执行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对医疗设备安全、规范管理的各项政策,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以安全为核心的质量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医学装备质量控制手段,通过重点加强制度的完善,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革新等方面建设,实现了医院医学装备质控水平的跨越式发展,稳步提升了医疗质量,增强了为广大人民群众医疗服务保障能力。随着新版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的出台,国家对医疗卫生市场整顿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患纠纷处理举证责任倒置政策的出台,医疗事故责任逐步明晰。所以,如何保证医疗设备的计量准确和安全可靠,将显得十分重要。

一、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概念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工业制造领域,其目的在于控制产品和服务质量。

医学计量:医学计量是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技术保障和支持手段,主要针对诊断设备,确保设备量值精确;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治疗设备,确保治疗过程中医患安全。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运用管理和医学工程的技术手段,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为目的,融合计量技术手段和医疗质量检测技术,实施确保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医疗设备是医疗质量链的重要一环,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能保证医疗设备质量,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二、国内外医疗设备质控现状对比

1、国外医疗设备质控的现状

20世纪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在医疗器械的安全监管方面,相继推出一系列法规、制度和标准,美国1976年推出了《医疗器械修正案》,1990年,正式颁布了著名的《医疗器械安全法令》,授权FDA管理医疗设备电气安全和性能质量。瑞典也于1982年通过了《医疗服务法案》。这些制度使医疗设备监督管理全面涉及产品制造商、使用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根本上规范了医疗设备生产、销售、使用、保障部门的行为,医院有制度、人员有资质、质控有标准,有效提高了医疗设备的安全和临床应用质量。

2、国内医疗设备质控的现状

(1)国内相关法律法规:2000年,国家药监局颁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2年,出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责任事故“举证倒置”;2004年,颁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办法》;2006年,印发了《全国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整顿医疗器械研制和生产单位,对医院使用提出了严格要求;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入国家卫生部;2009年,《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案送审稿)出炉;2009年《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2011年印发《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2014年内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公布。

(2)国内在医疗设备质控方面刚刚起步,主要特点是:医疗设备临床准入标准没有建立;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还在建立和完善中;医疗设备临床工程师准入制度尚未建立;医疗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还没有建立;医疗设备引发的不良事件没有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因此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时代的需要,是对设备保障模式的改革创新。

三、如何实现医疗设备质量控制

1、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组成

医疗机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医疗设备使用安全、质量、成本和效益等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

目前,我院设备科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与研究,逐渐形成并建立了一套符合医院现代化发展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该体系由3个环节组成,即设备采购质量控制、临床使用质量控制和医学工程保障质量控制。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是医疗设备应用安全与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把质量控制入口关,严格采供管理,坚持从源头控制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才能确保进入医院的每台设备都能够安全、顺利地应用于临床。在使用管理方面,对于新购置的设备,为了使设备操作人员能够正确熟练操作设备,避免因误操作而引起设备故障甚至医疗事故,同时让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的性能、日常维护、一般故障处理等都有所了解和掌握,在设备购置合同签订时应当明确相关要求,在设备安装到位后,及时联系和督促厂家对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在设备的技术保障管理中,医疗设备的质控是一种主动性、预防性行为,除了采用故障维修这种常规的模式外,建立定期预防性维修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要把大型设备、影像设备、检验设备、急诊急救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作为重中之重,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常用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维修后形成的文字资料(如维修报告、检测报告数据等)要作为技术档案归档保存,这对于以后同类设备的维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个环节各成体系,又从宏观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

2、优化检测流程

为了保证质控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我们对质控检测的流程进行了优化:

(1)行管协调,统筹安排,临床沟通。在医管部等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领导下,统筹安排好工作计划,保证工作进度,同时注意和临床科室沟通交流,分配好工作时间,制定和完善好待检医疗设备收发登记制度,确保待检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2)按计划、分步骤实施,落实到位,责任制到人。根据工作计划实施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对全院纳入质量控制范围的医疗设备清查摸底,准确掌握数量、型号、使用科室等相关信息,明确人员责任分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使质控工作具体落实到相关每一台(件)上。

(3)做好记录,整理案例,挖掘数据。按照“主动、负责、耐心、安全”的原则,接收待检医疗设备后,严格按照质量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认真填写质量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要客观、真实。做好案例整理汇编,及时归档并分析和统计相关数据。医疗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后,均须贴质量检测标识,表明其质量状态是“合格”、“准用”,并注明“有效期”。

3、进一步加强质控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质控人员以医学工程人员为主,质控人员的技术能力培训至关重要。为此医院通过外派质控人员参加相关质控技术培训班、邀请检测设备技术专家讲课、内部技术学习及交流、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考核以及参观高水平质控点单位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质控技术培训工作。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质控培训工作,不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也使得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也收到了稳定人才队伍、增强科室凝聚力的积极效果。

通过医院的继续教育平台,对临床科室质控人员开展定期的集中院内培训,在教授质控管理技术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医疗设备质控意识,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医疗设备联防质控的效果。

四、结论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消除了我院医疗设备使用中存在的大量隐患,大大的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完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会进一步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价值、节省医疗成本,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行的目的。

我们将本着开拓创新的理念,完成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能与定位的转变,进一步扩大质量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丹,医院医疗设备质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数字医

学,2010,2(8):18-25.

[2] 郑小溪,构建医疗机构医学计量管理体系的探讨[J].中国医

疗设备,2012,27(7):69-71.

[3] 金璐,在用医疗设备定期质控检测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

医疗设备,2010,25(11):92-40.

[4] 曹德森,刘光荣,吴昊,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维护管理[J].

篇5

一、明确豆制品生产经营监管工作的目的及意义

豆制品生产经营监管工作是实施“放心豆制品”工程的重要环节,是工程推进和工程成败的关键。当前,我区按全市统一规划要求,已建成大型豆制品加工企业2家(市方丰园食品有限公司、市远大豆制品有限公司),设计投料生产能力都在20吨/天以上,均已正式生产,除满足中心城区市场外,同时也保证了我区豆制品市场的供应。为确保“放心豆制品”工程在我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充分认识加强豆制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全面推进“放心豆制品”工程实施。

二、实施豆制品生产经营监管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推行豆制品市场准入及索证索票制度。从事豆制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统称豆制品生产)的单位,必须取得质监部门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工商部门颁发的工商营业执照(以下统称“一证一照”),产品方可进入市场流通。豆制品生产单位须向豆制品经营单位及个人提供电脑打印的当日豆制品送货单和产品检验合格报告书,做到货单同行。在农贸市场(含批发市场)、超市内经营豆制品的单位,须销售“一证一照”齐全的豆制生产企业的豆制品,并建立索证索票制和进货台帐。餐饮企业、集体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必须购进合法企业生产的合格豆制品,并保留购进票据2年以上。现在具备条件的大中型连锁超市、大型餐饮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部分农贸市场作为试点单位,先行推行豆制品市场准入制,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在全区范围内推行。

(二)加强豆制品质量安全管理。豆制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要建立、完善和落实豆制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其直营门店的管理,确保所生产经营的豆制品质量不发生污染、变质等质量安全问题。对农贸市场(含批发市场)、超市等经营场所豆制品质量实行业主负责制,严格执行豆制品市场准入机制,各经营场所业主是豆制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由各业主负责制定并严格落实豆制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制止不合格豆制品流入销售市场。对业主未承担管理责任,导致豆制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的企业和个人,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能,依法依规查处。

(三)加大对豆制品生产经营监管力度。各街乡镇(场)和区直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加大对豆制品生产经营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豆制品市场进行全面清理和排查,依法从严核发豆制品食品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从源头上严格把关。对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的豆制品生产单位和小作坊,一律坚决依法取缔;已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但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豆制品生产单位,必须停产限期整改;逾期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依法依规予以取缔关闭。鼓励和支持豆制品加工作坊业主转向成为“放心豆制品”销售人员,或进入其他豆制品加工企业继续工作,最大限度地解决部分豆制品加工厂(作坊)生产人员的出路问题。

三、实施“放心豆制品”工程的步骤

实施“放心豆制品”工程的具体工作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为工程启动阶段。主要任务是搞好宣传发动、市场调查、制定方案、招商引资等工作。在此期间,重点扶持和建设2—3家大型骨干豆制品加工企业,初步形成规范的市场销售网络,同时规范升级一批特色豆制品加工企业,为后期全面取缔无证无照豆制品加工作坊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为实施推进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实施豆制品市场准入制,取缔无证无照豆制品加工作坊,规范豆制品市场经营行为,支持区内骨干大型豆制品企业生产的“放心豆制品”覆盖全区市场。

第三阶段为巩固完善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完善前期工作成果,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豆制品行业实施持续的规范管理,引导和支持大型豆制品加工企业提升产销运行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为加强对全区“放心豆制品”工程的领导,区政府成立了“放心豆制品”工程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区商务和旅游局局长为副组长,区直相关部门和各街乡镇场分管负责人为成员。

全区“放心豆制品”工程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区街乡镇联动、条块结合、以街为主、齐抓共管”生产经营监管体制,实行严格的豆制品市场准入制。区直相关部门和各街乡镇(场)按照各自职能职责明确工作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区发改委:负责对“放心豆制品”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并将“放心豆制品”工程纳入区政府对各街乡镇场和区直相关部门食品安全年度工作目标的考核内容。

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协调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适时组织开展豆制品专项整治工作,做好安全食品宣传规划,指导消费者选购和消费安全食品;负责督促餐饮企业、机关、学校、集体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建立豆制品等原料采购管理制度和购销台帐制度。

区质监分局:负责对豆制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管,依法核发食品生产许可证,开展豆制品质量监督抽查,提高覆盖率,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豆制品加工企业和作坊。

区工商分局:负责加强豆制品经营单位日常监管,依法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加强对豆制品销售企业、个体经营户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帐制度的管理,取缔无照经营;为准入的豆制品加工企业产品进超市、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协调服务。

区卫生局:负责配合“放心豆制品”工程的开展。

区公安分局:负责配合有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豆制品生产经营领域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案件,保证相关职能部门顺利开展执法工作。

区农业局:负责豆制品原料的质量安全管理。

区环保局:负责对全市豆制品加工厂规划布局进行环保审批并加强环境监管,同时配合各地、各相关部门对无证无照豆制品生产经营点实施联合执法。

区财政局:负责落实上级补贴经费,结合实际制定本区扶持补贴政策,加强资金调度和监管,并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

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在规划和用地等方面支持区内大型骨干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布局、建设和发展。

区宣传部门:负责协调区政府网站、区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展豆制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豆制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有计划、有步骤地大力宣传全面推行豆制品市场准入制的积极意义,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与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