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4-09 11:5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印章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总则
为规范公司印章管理,保证公司印章使用的正确性、规范性和严肃性,有效地维护公司利益,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印章的定义和种类
本制度中所指印章是指在公司或管理的文件、凭证、文书等与公司权利义务有关的文件上,需以公司或有关部门名义证明其权威作用而使用的印章。主要包括:行政公章、法人章、公司钢印、合同专用章、销售合同专用章、财务印鉴章和部门专用章。
三、印章的使用范围和管理权限
公司各部门对所分工管理的行政公章、法人章、公司钢印、合同专用章、销售合同专用章、财务印鉴章及部门专用章的管理和使用负全责,承担用印后果。用印时,必须获得相应审批后,方可办理。
1、行政公章:主要用于公司对内、对外签发的各类文件;以公司名义出具的证明及有关资料;公司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等,由经理办公室负责保管并严格执行本管理制度。用印时需严格执行审批和登记手续,填写《印章使用审批表》,经所在部门负责人或主管领导签字,报经理办公室审批后,至公章管理员处使用公章。公章管理员应对盖章申请人和《印章使用审批单》上载明的签署情况予以核对,经核对无误后方可盖章。经理办公室负责人对行政公章的使用实施监管,并对不当使用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2、法人章:主要用于需加盖私章的公司法人代表授权证书、人事劳动合同、招投标书和项目申报材料等,由经理办公室负责保管,并严格执行本管理制度。经理办公室负责人对法人章的使用实施监管,并对不当使用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3、公司钢印:主要用于公司法人代表授权证书等,由经理办公室负责保管并严格执行本管理制度。用印时,需董事长批准,印章管理员做好登记备案,并复印留样保存。经理办公室负责人对公司钢印的使用实施监管,并对不当使用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4、合同专用章:主要用于除销售合同以外的公司所有对外业务合同文件,由经理办公室负责保管并严格执行本管理制度。合同签订时,需由专业人员审核,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盖章。经理办公室负责人对合同专用章的使用实施监管,并对不当使用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销售合同专用章:由销售管理部另行制定专门的销售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并严格按该管理制度执行。销售管理部负责人对销售合同专用章的使用实施监管,并对不当使用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6、财务印鉴章:包括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主要用于公司对内对外的现金、银行收付业务(预留银行印鉴、支票、汇票等)、外部业务(如工商部门备案等)以及财务相关业务的证明材料等,由计划财务部负责进行保管并严格执行本管理制度。财务负责人对财务印鉴章的使用实施监管,并对不当使用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7、部门专用章:仅限于公司内部工作联系使用,一律不得对外。由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保管并严格执行本管理制度。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专用章的使用实施监管,并对不当使用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印章管理的相关规定
1、公司各类印章由经理办公室归口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根据公司需要确定公司印章的种类、范围、数量;组织印章的刻制、发放、停用和销毁;设立公司印章档案,负责备案登记;管理公司行政公章,负责公司行政公章用印;制定公司印章管理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印章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印章管理员职责:公司各类印章应设专门的印章管理员负责保管和使用。印章管理员如发生职位异动,应及时进行印章和使用情况登记的交接工作。
3、印章的刻制:根据工作需要或因印章散失、内容变更、损毁、被盗等原因,需新刻或重刻印章的,应及时提出书面报告,由部门领导、主管领导、经理办公室领导、总经理、董事长核准后,经理办公室按照国家有关印章刻制的规定进行刻制。
4、印章的启用:经理办公室应对公司所有印章进行登记备案,注明印章名称、发放单位、枚数、启用日期、收到时间、使用范围、领取人、批准人等信息,做好戳记,建立公司印章档案,并永久保存。
5、印章的停用:当公司名称变动、印章损坏、遗失或被窃时,印章必须停用。印章停用时须经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及时将停用印章送经理办公室封存或销毁,建立印章上交、存档、销毁的登记档案。
6、申请人必须严格遵循印章使用审批程序,按照印章的使用范围,经审批后方可用章。印章管理员应设立使用登记台帐,严格审批和登记制度。
7、印章一般不得携带外出使用,如因特殊情况,需携带外出,必须经审核后由印章管理员携带前往;若印章管理员不便前往时,须经董事长批准,并由印章管理员作好记录。印章外出期间,借用人只可将印章用于申请事由,并对印章的使用后果承担一切责任。
8、任何印章管理员不得在申请人所持空白格式化文件上加盖印章。用章材料必须已经填写完毕,注明日期,字迹须清晰、正确。
9、加盖印章时用印位置恰当,要骑年盖月,字组端正,图形清晰。
五、对印章违规使用行为的处理办法
1、未经审批,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刻制公司印章,擅自私刻印章或有意隐瞒、拒绝登记者,一经发现,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由此造成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由当事人本人承担。
2、违反印章刻制、保管、使用规定,视情节和后果追究责任人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3、印章管理员因使用公章不当而造成损失的,视情节和后果追究其相应责任。非印章管理人员违法公司印章管理制度,不当使用印章,一经发现应与印章管理员承担同等的责任。
六、附则
1、本制度由公司经理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二一二年五月××日起实施。
篇2
一、账户日常使用监管力度较弱
一是监管手段落后。目前的账户管理监管工作基本上仍是依赖手工翻阅传票,查阅开销户记录和分户账的方式进行,效率较低。二是监管覆盖范围有限。由于银行金融机构多,账户数量大,而作为监管机构的基层央行人力不足,难以实施大面积的检查与监督。三是非现场监管难度大。目前人行账户管理系统没有与金融机构核算系统联网,人民银行对账户资金日常流转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的难度非常大,非现场监管乏力。
二、账户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一是政策制度多而散,缺乏整体性连续性。二是一般存款账户的开放式管理与专用存款账户的模糊式管理,削弱了基本存款账户的统驭地位。《办法》虽然强化了基本存款账户统驭地位,但同时又放开了一般账户的开户条件,扩大了一般账户的使用范围。部分存款人为了达到多头开户的目的,往往将不属于专项范围内的资金往来也进入专户,把专户当作基本户来使用,大大削弱了基本账户的统驭地位。三是账户年检制度名存实亡。《办法》虽对年检作出了规定,但对年检的方式、时间、开户单位应提供的资料、开户银行如何操作没有作出详细规定,银行各自为政,很不规范。对银行不遵守规定的行为,也未作出相应处罚规定,使得人民银行账户管理工作缺乏法律支持。
三、建立新型账户管理模式的对策
(一)构建全新的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即取消账户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放开银行办理账户业务自,改变央行账户行政许可操作者及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做好行使账户监管职能的管理者身份。所有账户的开立都实行备案制,开户银行通过账户管理系统向当地人民银行备案,人民银行通过账户管理系统对开户银行账户开立、使用、撤销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这样,一是解决了开户银行在银行结算账户行政许可中尴尬的法律地位,同时大大缩短了开户办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解决了当前银行经办人员不能有效识别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开户证件真实有效性的问题。三是由银行自主办理账户审批业务,其业务自理,风险自担的客观现实势必加重银行的责任心,减少在开户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审核上对人民银行的依赖心理。四是强化了账户系统的监测功能。人民银行可实现账户及账户资金流量与存量的全面监测,及时掌握银行各类账户动态,有效预警和监控非法账户,打击多头、异地开户逃避银行债务或从事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可减少现场监管工作量,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覆盖面。
(二)修订完善银行账户管理制度。一是对单位结算账户进行重新分类。建议将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取消一般存款账户。自大小额支付系统上线以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已实现了全国通存通兑,可以把这种方式延伸到单位结算账户,一般存款账户的设立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取消一般存款账户可减少单位的开户数量,更加利于账户的管理。二是细化专用存款账户开设条件。要明确开户证明文件出具部门级别,对各级政府及部门与设立专用存款账户相关的文件,应确定公文效力,以防止政出多门现象的发生。对县级各部门、乡镇级人民政府出台文件涉及到专用存款账户能否作为开户依据作出规定。对“其他需要专项管理和使用的资金”作出详细规定。三是制订账户年检细则。要制订全国统一的账户年检细则,详细规定年检的方式、时间、开户单位应提供的资料、开户银行如何操作等。四是明确各类违规行为的处罚。对罚则中遗漏或不明确的条文进行细化,明确各类处罚的相关规程(处罚标准、处罚幅度、处罚额度等)。如增加未执行生效日制度、临时存款账户有效期制度、预留印章管理制度、账户年检制度、专人负责账户管理制度、账户档案管理制度等违规行为的处罚,为基层账户管理提供法律支持。
篇3
第一条餐饮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属员工的管理,除法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规则办理。
总公司员工的管理,比照办理。
第二条
本规则所称员工,以在本公司核定之员工编制名额内雇用的无定期工作契约职员为限,其区别标准如下:
(一)职员:从事管理工作的员工。
(二)技工:具备初中毕业以上程度,并有下列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经技工转类考试及格或甄选提升的工人:
1.有关生产各项设备的操作,运转、制造及装修等工作。
2.原物料或产品的制造、检验、加工、整理及包装等工作。
3.其他与生产有关的专业性工作。
(三)管理工:具备高中毕业以上程度,并有本业二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方可胜任的事务工作,或其他程度相当的非技术性工作经管理工考试及格或甄选提升的工人。
(四)服务生:从事迎宾、托盘、擦抹等对客人直接服务的员工。
(五)普通工:担任搬运,事务或简易事务等无需特殊技能或知识的工人。
第三条工人编制名额依据实际需要拟订,呈报本公司核定。
第四条为配合工作及人事调度的需要,遇有临时性、短期性、季节性或特定性工作时,得依实际需要雇用定期契约工人(以下简称定期工)。其雇用及管理办法另定之。
第二章雇用及解雇
第五条雇用员工应由所属主管单位填具员工采用申请书,送由主管单位签请负责人核定。
第六条雇用员工以考试方式录用为原则。
第七条雇用员工应先行试用,但试用期间不得超过40日,在试用期间内,由所属主管单位负责考核,期满后依据试用成绩,签请正式雇用或解雇。
第八条雇用工人,得就在岗位工作三个月以上工作成绩优良的定期工中选用。前项选用的员工,得不经考试及试用。
第九条雇用工人,以身家清白、身体健壮、年满18岁以上35岁以下,并具有初中毕业或以上学历者为合格,但雇用特殊性技能的工人不在此限。
第十条不得录用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为员工:
1.曾受刑事处分或宣告禁治产者。
2.患有传染病或痼疾者。
3.曾服务于本公司及所属单位因案开革者。
第十一条经雇用的工人应亲至劳务主管单位报到,并填缴下列书表,由雇用单位存查或核验发还。
a)公立医院出具的肺部透视健康证明,及医务室健康诊断书各一份。
b)员工调查表二份。
c)学历证明文件及公民身份证。
d)保证书一份。
1.联保切结及个人基本资料各一份。
2.2寸半身照片七张。
劳务主管单位对于新雇员工应行填缴的前项各种书表须严加审核,其不合规定者应拒绝其到工。
第十二条解雇员工,除依法发给预告期间工资外,并依下列规定加发资遣费:工作每满一年者给一个月工资。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不适用前项规定,即时解雇:
1.有犯罪行为经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确定而未谕知缓刑或未准易科罚金者。
2.无故连续旷工至三日以上,或一个月内无故旷工积满六日者。
3.一年内受记大过处分达三次经主管官署核准者。
4.保证人退保或通知调换保人后,经二个月仍不能觅人继续为之保证者。
5.犯有过失情节重大经会议通过者。
第十三条员工辞雇或解雇时,应将经管及借用公物交还有关单位,并向劳务主管单位办理离工手续,否则以移交不清论。
第十四条各业务主管单位将人动或工作种类变更,均应送交劳务主管单位统一登记及通知有关单位。
第十五条各单位应按月造具员工动态月报表二份呈报本公司核备。
第三章保证
第十六条员工的保证人以在工作所在地或附近地区有固定住所、或服务机关便于查对,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限。
(一)经当地政府登记并给有营业执照工厂或商号。
(二)现任公教人员或有正当职业之人士二人。
经办出纳、原物料保管及收发的工人,以按前项第一款的规定取具保证人为原则,由劳务主管单位签请主管核定。
第十七条被保证人不得以其直系血亲配偶或兄弟姊叔侄及股份公司为保证人。
第十八条员工如有盗窃财物、亏欠款项、或其他不法行为致公司蒙受损失者,保证人应负完全连带赔偿责任。保证书格式另定。
第十九条凡对经管出纳、原物料保管及收发的员工,应每半年办理对保一次,其他工人每一年办理对保一次,必要时得随时对保。
第二十条保证人职业、住址或服务所在地有变更时,被保证人应即报告主管单位,如保证人死亡或保证人的工厂商号改组或有其他情事时,被保证人应即自动按规定另行更换保证。
有以上情节的保证人,被保证人不予呈报,事后被察知者,得视情节轻重予以议处。
第二十一条员工因故须更换保证人者,应声明理由并另行觅妥新保证人填具保证书经缴呈核准后方予发还原保证书。
第二十二条各单位对保证人认为有不当时,应即通知被保证人更换保证。
第二十三条被保证人自离工日起六个月内经查明已无未了事项时,其保证书得予注销。
第四章工作时间及加工
第二十四条每日工作时间均以八小时为原则,昼夜轮班工作者,其班次每星期更换一次,工作起止时间轮流办法,由各单位视工作需要另定并公布。
第二十五条员工不按时到工或退工者,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上班时间三分钟后至十五分钟以内始行到班者为迟到,超过十五分钟后到工者,除请假或公出者外,均以旷工半日论,但因偶发事件呈请准予补假者不在此限。
(二)下班时间前十五分钟以内擅自离工者为早退,超出十五分钟以前离工者,以旷工半日论。
(三)、迟到或早退积计达三次者按旷工半日论。
第二十六条各主管单位,对于所属员工出勤、请假务须严密考核,并随时与劳务或警卫主管单位联系。
第二十七条工人除奉令加工或有正当理由经核准者外,夜间未到工作时间不得擅自进入工作场所,下工后不得任意滞留。
第二十八条员工因工作需要必须延长工作时间者,得由所属业务主管经工会或劳工同意酌令加工,但每日加工时间不得超过二小时,每月加工总时间最多不得超过46小时。
第二十九条如遇临时紧要事故,得由工作场地职员或领班先令员工加工,事后呈报所属主管备查。
第三十条员工加工遇有特殊事故无法进行时,应即报由工作场地职员或领班缩短加工时间,不得故意稽延。
第三十一条员工加工由工作场地之值班职员或领班负责监督进行。工作完毕后,由监督人员于加班命令单证明工作时间后,加班员工应于下工时交由稽查人员,加注出公司时间,转送劳务主管单位查核登记。
第三十二条例假日、纪念日及政府临时规定之假日因工作需要必须员工出勤加工时,得商经产业工会同意后由所属主管通知员工照常工作,并填具假日出勤员工名单送劳务主管单位登记。
第三十三条员工加工时间至40小时时,劳务主管单位应即通知其所属单位调节控制。
第五章差假
第三十四条员工出差,由所属主管单位填具员工出差签派单,呈经主管核准后,交劳务主管单位登记。工人因故延长出差时间时,得于原签派单位注理由呈请补准。
第三十五条员工于星期例假日、国定纪念日及政府临时规定之假日,均予给假休息,工资照给。
第三十六条员工请假依下列规定处理之:
(一)因有重要事故必须亲自处理者得请事假,每年最多不得超过14日,假期内不给工资。
(二)因疾病必须治疗者得检具公立医院或医务室或指定的医院证明请给病假,每年不得超过30日,假期内除予医疗外并给予半数工资,住院者,不得超过一年。
超过规定病假20日数不再给予病假津贴。
(三)因结婚者得请给婚假八日,假期内工资照给。
(四)承重孙的祖父母、及父母、翁姑、配偶死亡者,得请给丧假8日,子女得丧假6日。假期内工资照给。
(五)女性员工分娩者得给娩假8星期,流产并经公产医院或医务室证明怀孕三个月以上者给假四星期,其不足三个月者每少一月递减休假一星期。上列假期内工资照给但到工不足六个月者,工资减半发给。
(六)全月不请假者,给予相当一日工资的奖工一日。
第三十七条员工请假均应填具请假单,呈经所属业务主管核准后方得离工,否则以旷工论,业务主管应将员工请假单即日送交劳务主管单位办理。
第三十八条请假逾限或确因临时紧急事故未及请假不到工而于事后补假者,均应提出确实证明,签请主管核准。
第三十九条因公伤病经公立医院或劳保指定医院或各医务室证明必须休养者,得呈请主管给予公伤假。
前项休假期间前三日照给工资,第四日起给30%抚恤津贴,休假治疗超过六个月者,超过期间给50%抚恤津贴。
第四十条员工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给予公假,但应于事前呈经主管核准:
(一)参加政府举行的考试或训练。
(二)参加兵役体格检查身家调查、或后备军人教育、动员演习、点名等召集。
(三)担任村里邻长民意代表的员工参加地方自治或政府机关召开的会议或训练。
(四)产业工会理干事办理会务或参加依法召开的会议。
(五)参加政府或地方自治机关或民防机构的活动。
(六)入营服役常备兵报到前二日。
前项第一至第五款给假期间应由主管视实际需要酌定。
第四十一条请假未满半小时以半小时计,累积八小时为一日。
第四十二条请假期内所遗工作由直接主管指定人,以不另派加工为原则,工人离工前应将经管工作及有关资料、工具、钥匙等交由直接主管指定人。
第四十三条因私事必须外出经业务主管核准给有出公司许可证者,在十分钟以内不予记录。其因病至医务室求诊经医师证明呈请主管核准者,不在此限。
第四十四条因病逾限呈请特准给假或停薪留职期间,除房租津贴外工资一律不发,但逾限一年后尚未痊愈无法复工者,得依第十二条规定核给资遣费予以解雇。
第四十五条年中到工的员工,其事病假依第三十六条规定比例核给。
第四十六条员工请假期内不得在外工作,违者从重议处。
第四十七条员工继续工作满一定期间者依下列规定给予特别休假:
1年以上未满三年者7日。
3年以上未满五年者10日。
5年以上未满十年者14日。
10年以上者每年加给1日,其总数不得超过30日。
第四十八条员工特别休假,由业务主管拟订交由劳务主管商同所属产业工会排定。
前项特别休假,如员工不愿休假或因工作需要不能予以休假,或予以休假后因生产需要中途通知销假者,应加给该未休假期内的工资。
第四十九条员工特别休假时效应继续累计,凡排定特别休假日程内,包括星期日及政府规定的纪念日均不补假。
第五十条享有寒暑假的子弟学校及幼儿园的员工不予特别休假。
第六章工资
第五十二条员工工资均按日给制支给,工资等给标准依国家规定办理。
第五十三条新进员工工资,由所属主管单位按教育、经验、智识、责任、技能、体能、环境、危害、及所担任的工作拟订,送由劳务主管单位签请主管核定。
前项工资不得高于同一单位具有相当资格条件的原有员工的现支工资。
第五十四条员工工作未满一日应按实际工作时间比例计算工资。
第五十五条员工加工,得按每小时计给工资。
第七章奖惩
第五十六条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嘉奖:
(一)全年请假(包括与公司无直接关系的公假)积计未超过三日而工作勤奋者。
(二)工作勤慎、效率优良而有具体事实者。
(三)调解较大纠纷因而宁人息事,或劝同仁守法堪为表率者。
第五十七条员工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应予计功:
(一)全年从未迟到、早退、及请假而工作勤奋者。
(二)技术精进对本位工作有良好贡献者。
(三)爱护公物,卓有成绩者。
(四)尽忠职守、工作努力、有事实举证者。
(五)遇有重大灾害,救护出力者。
(六)检举员工舞弊盗窃,减少或防止公司损失,其价值相当平均日给工资100倍以下者。
第五十八条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记大功:
(一)消灭临时的重大灾害,减少公司损失者。
(二)防杜未发生的重大灾害,减免公司损失者。
(三)爱护公物,显著效果者。
(四)对于增产及技术的改进有重大贡献者。
(五)检举员工舞弊盗窃,因而减少重大损失,其价值超过平均日给工资100倍以上者。
第五十九条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从优晋级,优先转类并报本公司叙奖:
(一)记大功积计三次者。
(二)合于第五十八条各项情形之一并经会议评议,认为特具功劳者。
第六十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申诫:
(一)在公司内口角、叫嚣、吵闹不听制止者。
(二)因过失损坏公物,情节轻微其价值在平均日给工资50倍以下者。
(三)在工作时间内偷闲、瞌睡、精神萎靡者。
(四)在工作时间内擅离职守,或集众谈天、嘻笑者。
第六十一条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记过:
(一)在公司内斗殴者。
(二)因过失致损坏公物,其价值超过平均日给工资50倍以上者。
(三)故意拖延工作时间者。
(四)工作疏忽贻误工作者,致公司遭受损失者。
(五)不爱惜公物,浪费原物料者。
(六)工作时间内睡觉者。
(七)在指定吸烟处以外之处所吸烟者。
(八)不注重环境卫生随地便溺者。
第六十二条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记大过:
(一)在公司内殴人、赌博、或饮酒者。
(二)不服从指挥情节重大者。
(三)发现机件损坏,既不修理又不报告者。
(四)侮辱主管负责职员或领班者。
(五)疏忽职务致损坏公物,或伤害他人身体者。
(六)破坏团体名誉或散布谣言,影响工作秩序者。
(七)利用职务之便利私用公司材料,制造或修理私人物件者。
(八)捏名诬控同事者。
(九)疏于检查或管理不善,致公物失窃者。
第六十三条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会议推派代表调查属实者应予开革:
(一)借端聚众罢工、怠工煽动工潮者。
(二)故意损坏公物经查明属实者。
(三)工作疏忽贻误要务,致使公司蒙受重大损失者。
(四)违抗命令情节重大者。
(五)窃取公物者。
(六)见灾不救,酿成大祸者。
(七)有舞弊情形经查明属实者。
(八)在公司内殴人成伤,情节重大者。
(九)威胁主管及负责职员或领班者。
第六十四条未经列举而与第五十六条至第六十三条各条情节相当者,比照予以奖励或惩罚,但比照第六十三条规定应予开革者,应提经会议通过。
第六十五条员工奖惩应由业务主管或警卫主管单位签拟意见,送经劳务主管单位呈请主管核定。
第六十六条员工犯有过失情节重大者,在未确定惩罚前得先行予以停职。
第六十七条检举舞弊及盗窃案件,得向公司安全组长为之。并负责为检举人保守秘密。
第六十八条员工功过的积计,均以同一年度者为限,在同一年度内功过相当者,得互相抵消。
第八章考绩
第六十九条员工考绩应于每年年终举行一次,其在当年六月底以前到工者均得参加。
第七十条年终考绩应由所属主管单位按员工工作、品行、学识三项秉公考评,送经劳务主管单位呈请主管核定。考评项目内以工作60分、品行25分、学识15分、合计100分为满分。
第七十一条员工年终考绩等第、分数,规定如下:
(一)特等:90分以上者。
(二)甲等:80分以上未满90分者。
(三)乙等:70分以上未满80分者。
(四)丙等:60分以上未满70分者。
(五)丁等:50分以上未满60分者。
(六)戊等:未满50分者。
前项列特等人数不得超过参加考绩总人数2%,列甲等以上人数不得超过参加考绩总人数30%。
第七十二条员工在考绩年度内,从未请假、迟到、早退者,增加其考绩总分数五分;请假在三日内者增加其总分数二分;全年请假积计超过15日未满30日者,减总分数二分;30日以上未满60日者,减总分数五分;60日以上者考绩列特等时,得晋一级,列其余等级者均不得晋级。
第七十三条员工在考绩年度内旷工半日以上者,每满半日减考绩总分数二分。超过二日者不得晋级。
第七十四条员工在考绩年度内曾受奖惩者,依下列规定加减其考绩总分数,但依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规定按其功过事实加减分数者,不在此限:
(一)记大功一次加15分,记大过一次减15分。
(二)记功一次加5分,记过一次减5分。
(三)嘉奖一次加2分,申诫一次减2分。
第七十五条员工在考绩年度内曾受惩诫处分而经奖励抵消后,仍留存记过一次以上的处分者,不得晋级。
第七十六条员工年终考绩奖惩标准规定如下,但依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及第七十五条规定应予限制奖励者,从其规定。
(一)特等:晋三级,晋级跨及上一等者照升等级,但原支一等工资的员工,晋级跨及年功级者,晋至一等一级,晋支年功级者,以晋一级为限,其未晋足之一级数或已支最高年功级而无级可晋者,其应晋级数,均予改发相当该晋级数全年收入之一次奖金。
(二)甲等:晋二级,晋级跨及上一等者,照计等级,但原支一等工资的员工,晋级跨及年功级者,晋至一等一级,晋支年功级者以晋一级为限,其未晋足的级数或已支最高年功级而无级可晋者,其应晋级数,均予改发相当该晋级数全年收入之一次奖金。
(三)乙等:晋一级,但已支最高年功级者,改发相当晋一级全年收入之一次奖金。
(四)丙等:仍支原级。
(五)丁等:降一级。
(六)戊等:降二级或提工厂会议通过予以开革。
第七十七条员工考绩列甲等以上,其晋级后已达最高年功级,或现任领班职务,已达一等一级工资者,遇高一类有缺得举办转类考试,就考试成绩70分上者,按成绩依序录取转类至额满为止。
第七十八条前条所列员工至当年年终考绩连续三年成绩列特等者,得免参加转类考试,并优先予以转类。
第七十九条员工经转类后,依照原支工资改叙转升工类的等级。
第八十条员工年终考绩分数,转类考试成绩分数,或免除参加转类的考试之资格条件相等,而编制工级不敷分配时,以年资较深者为优先。
第八十一条转类考试于每年年终考绩完毕后,视实际需要举办。
第八十二条举办员工转类考试由主管指定五至七人为委员,组织员工转类
考选委员会,负责办理。
第八十三条举办员工转类考试,应将考试日期、参加考试员工姓名、考试科目及有关规定事项于考试十日前公告。
第八十四条员工参加转类考试的顺序另订。
第八十五条员工转类考试科目如下:
(一)一般学科30分:分为1.国文。2.数学。3.常识(各占10分)。
(二)本业智能70分。
前项考试程度,职员按高中毕业,其余按毕业程度为准,但遇有特殊情形时得酌情提高或降低。
第八十六条转类考试试题,由员工转类考试委员会确定。
第八十七条转类考试成绩,由员工转类考选委员会评定呈经主管核定后公布。
第八十八条员工应征入伍,全年未在公司工作者,其年终考绩俟退伍返公司复职后补行办理。
第八十九条员工年终考绩与转类考试成绩以及其奖惩情形,最迟应于次年3月15日前呈报本公司核备,并于当(次)年1月1日起生效。
第九章福利及卫生
第九十条为增进员工技能及知识水准,得视实际需要,在不妨碍工作原则下,举办各种讲习及教育,员工无故不得拒绝参加。
第九十一条为增进员工福利及提倡员工正当娱乐,公司得由职工福利委员会举办各项福利设施及康乐活动。
第九十二条本公司应随时注意工作环境安全与卫生设施,以维护员工健康。
第九十三条为增进员工健康,公司应设医务室为员工治疗疾病。
第九十四条员工患传染病者,应予停止工作,依照规定给假治疗,经医师证明确已痊愈后方准复职。
第十章抚恤退休及保险
第九十五条员工伤亡恤助,依劳动法的规定办理。
第九十六条员工退休,依劳动法的规定办理。
第九十七条员工保险,依劳工保险条例及有关法令规定办理。
第十一章附则
篇4
一、主要缺陷
(一)制度之间互不衔接,协调性较差。近年来,为适应经济金融改革发展和系统建设的需要,人民银行总行多次以规范性文件来补充、修改、完善银行账户管理制度,但这些补充、修改、完善往往是局部的、零散的,缺乏对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工作的整体把握和贯通,导致这些制度相互矛盾冲突。
(二)现行制度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办法》规定存款人开立一般存款账户应向银行出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证明文件、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借款合同或其他结算需要的有关证明。《办法》未具体界定“其他结算需要”的范围和种类,未明细“有关证明文件”,给账户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账户管理人员在审核操作中一般凭单位自身的证明文件就开立一般账户,导致一般账户过多过滥,这既不利于银行账户管理,也可引发金融机构无序竞争,还增加了账户管理成本。《办法》中明确规定了专用存款账户支取现金的范围,银行机构为存款人申报专用存款账户时,往往选择资金性质为“其他按规定需要管理资金”,以方便存款人取现。《办法》却没有明确此类资金性质的专用存款账户取现是否需要人民银行审批,对此人民银行相关部门及岗位人员难以审核把关,这是造成“专户不专”的重要原因。另外,《办法》罚则部分有疏漏,如对于擅自为无任何开户资料的存款人开立银行账户的金融机构,没有相应的处罚条款。
(三)制度建设滞后,科学性不足。人民币账户管理系统(二期)工程的建设完成,丰富了系统功能,开通了部分横向联网接口,在此平台上实现了公民个人身份联网核查系统的上线运行,今后与税务、工商、技监等部门的信息比对共享是系统提升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现行的规章制度中,信息共享内容缺失,制度设计未及时跟进账户管理系统建设步伐。
(四)制度约束机制乏力,账户年检名存实亡。《办法》虽要求各银行机构对账户实行年检制度,以核实开户资料的真实性,并对经核实的各类银行结算账户的资料变动情况及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告,但对未实行年检的银行机构未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由于约束手段不强,处罚措施缺位,银行机构的账户年检制度从未落到实处,许多开户资料的证明文件早已过了有效期,真实性难以保证。
(五)账户管理无偿服务,增加了管理成本。按照有关规定,各级人民银行办理账户业务不能以任何方式收取开户许可证工本费。这诚然为客户节约了开户成本,维护了客户利益,但同时也有其不合理性。其一因为是“免费的午餐”,客户随意开户或对开户许可证管理不善造成遗失的情况常有发生,给人民银行账户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其二是这种不计成本的管理方式增加了人民银行财务支出,开户资料的保管要求一户一档,每年档案袋、档案柜的投入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六)制度设计欠严谨,加大了管理难度。《办法》规定存款人可以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另一方面,存款人也不应以开户银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为由随意转移银行结算账户。但《办法》未对存款人开立的账户提出时间限制要求,加上各商业银行竞相争夺客户资源,使得有些存款人频繁更换开户银行,加大了人民银行账户工作的业务量。
二、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的基本思路
在制度谋划安排上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全面性和层次性相结合。面对开户主体多元化、组织机构多样化、资金性质复杂化、服务需求个性化的经济社会环境,银行账户管理既要遵循其内在的职能要求,又要兼顾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注重整合相关制度,保持其协调一致。同时要适应市场化体制要求,在制度设计上分门别类,深入细化,使各项制度具有相对特定的效能作用。二是前瞻性和有效性相结合。要充分考虑国家宏观政策、法律法规、账户管理经验与惯例、业务发展趋势,使制度具有预见性,保证稳定连续,同时要去繁就简,通俗易懂,逻辑清晰,使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三是社会性和效益性相结合。作为人民银行的对外服务“窗口”,要通过办理银行账户业务,执行账户管理制度,为银行机构和广大存款人提供优质服务,彰显人民银行的良好社会形象;同时也应从成本效益的经济原理出发,向存款人收取一定的开户许可证工本费。
(二)完善制度的具体内容
1.修订完善《办法》。对所有银行账户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一次彻底系统地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办法》进行全面修订,对已过时不适应的条款予以废止,对有欠缺的内容进行补充,对抽象笼统的加以细化,对制度盲点、空白点建章立制,使《办法》成为具有权威性、全面性地的账户管理纲领性制度。如对存款账户开户时的“其它结算需要”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使之有章可循,便于操作。
2.建立账户信息共享制度。促进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增强账户资料的保密性。
3.实行分类审查制。由于经济的较快增长和经济主体的日趋活跃,银行账户规模不断扩张,同时受人力、物力、时间的制约,要求银行机构每年进行账户年检已经不切实际,勉为其难。建议取消账户年检制,代之以分类审查制,主要内容为:一是对企业基本存款账户审查,按照开户资料上提供的最短有效日期为审查日期,如一家企业的营业执照有效期是十年,组织机构代码证有效期是五年,那么这家企业的审查期限以组织机构代码证到期日为限;二是取消政府财政局这种长期行政单位基本存款账户的审查;三是对一般存款账户、核准类专用存款账户、非核准类专用存款账户审查(因为这三类账户都必须要挂靠在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下),主要根据该户开立时的证明文件的有效期来确定审查期限;四是取消对临时存款账户审查,因为临时存款账户的最长有效期只有两年,没有必要审查。
4.健全处罚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细化处罚条款,对于擅自为存款人开立存款账户、不按要求实行分类审查制的银行机构或违反规定繁频更换开户行的存款人进行行政处罚。
篇5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印章刻制的治安管理,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章,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或者其他组织及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议事协调机构、非常设机构和个体工
商户、村(居)民委员会(以下统称单位或者机构)的规范名称章,以及冠以规范名称的合同、财务、税务、发票、审验等专用章。
第四条本省对公章实行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制度。
第五条从事公章刻制业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场所,并设有单独的公章刻制间及存放成品公章的保管库房或者保险柜;
(二)有与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要求相适应的资金、设备和技术能力;
(三)有健全的安全、治安管理制度。
第六条从事公章刻制业务,必须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领取《特种行业许可证》,并依法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从事私章刻制业务的经营者,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十日内将字号名称、经营地址、负责人等情况报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备案。
第七条需要刻制公章的单位或者机构,应当将单位或者机构设立的批准文件、登记证书和要求刻制公章的证明,以及载明公章的名称、形状、规格尺度、材质、使用的文字和字体、排列的方法及其顺序等内容的材料,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经公安部门对上述材料以及是否已刻公章等情况核实并将信息录入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由该单位或者机构委托的公章刻制经营单位刻制。
需要跨省、市、县刻制公章的单位或者机构,须持单位或者机构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和前款规定的有关材料,向刻制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办理刻制公章手续。
第八条公章刻制经营单位刻制公章,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公安部门核实的、通过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传输的内容刻制公章,并将刻制公章的名称、数量、取章人姓名、取章日期等内容存入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备查。
(二)承制的公章只限本单位工作人员在营业工场内刻制,不得转让、外加工刻制;刻制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式样、数量、规格制作公章,符合国家规定的印章质量规范;成品应当严格保管,不得自行留样、仿制。
(三)不得以未经公安部门核实和信息登录的材料刻制公章。
公章刻制经营单位发现其他印章刻制经营单位违反前款规定刻制公章的行为,应当及时报告公安部门。
第九条单位或者机构的规范名称章只准刻制一枚;合同、财务、审验等专用章可以刻制多枚,但每一枚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区别。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可以另刻制钢质规范名称章一枚。
第十条因单位或者机构名称变更或者公章损坏,需要重新刻制公章的,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重新办理刻制手续;新公章刻制后,原有公章作废,并予以封存或者销毁。
公章被抢、被盗或者因其他原因丢失的,应当立即向原办理刻制公章材料核实的公安部门如实报告,并在所在地设区的市以上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声明原公章作废;需要重新刻制的,凭作废声明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办理刻制手续。
重新刻制的公章应当与原公章有明显的区别。
第十一条单位或者机构需要刻制专门用于公务事项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财务人员等有关人员印章(包括签名章)的,凭居民身份证和单位证明函到公章刻制经营单位刻制。公章刻制经营单位应当对刻章的有关材料登记造册备查。
单位或者机构应当对前款规定的有关人员印章加强规范管理,有关人员调离岗位时应当予以收缴。
第十二条公章刻制经营单位改变字号名称、经营地址、负责人的,应当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并向原办证的公安部门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变更手续;
歇业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经营的,应当向原办证的公安部门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注销手续,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
私章刻制经营单位改变字号名称、经营地址、负责人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十日内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备案。
不得涂改、倒卖、出租、出借《特种行业许可证》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公章刻制经营许可。
第十三条公安部门对印章刻制治安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申请从事公章刻制业务的单位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核发《特种行业许可证》;
(二)办理刻制公章有关材料的核实、信息登录以及印章刻制经营单位的有关备案事项;
(三)建立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并为公众提供有关信息查询服务;
(四)指导、监督印章刻制经营单位建立和落实印章刻制安全、治安管理制度;
(五)依法处理违反印章刻制治安管理的行为。
第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非法从事公章刻制业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二)公章刻制经营单位经核准开业后,擅自改变相关设施、设备或者拒不落实安全、治安管理制度,致使其不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
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吊销《特种行业许可证》。
(三)印章刻制经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二款和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不向公安部门办理变更、注销或者备案手续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并责令补办相关手续。
(四)需刻制公章单位或者机构提供虚假材料以及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刻制公章的,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其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五)公章刻制经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一款、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吊销《特种行业许可证》。
第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刻制的公章,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予以收缴。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本办法所称公章刻制经营单位,是指已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可以从事公章刻制业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篇6
为切实加强机关管理,保证机关良好的工作秩序,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特制定集聚区办公室工作制度,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人员管理制度
(一)严肃工作纪律,不准无故迟到、早退、擅自脱离岗位。因特殊原因不能到岗的,须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回岗后及时办理销假手续。
(二)工作中不做与上班无关的事,例如:打游戏、聊天、炒股、看电影等。
(三)单位召开会议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擅自不参加会议,按旷工处理。
(四)严格遵守考勤管理制度,因病、因事或其他个人原因造成考勤记录不佳,不享受绩效工资和优秀奖励。
二、公章使用管理制度
(一)印章的使用范围
1、公章使用:由集聚区名义签发的文件、文书,包括各类通知、通报、报告、决定、计划、纪要、函件、报表等,代表集聚区对外工作联系的介绍信,需证明的各类材料,与集聚区管委会的各类合同、项目协议、授权书、承诺书及其它需要的签章等。
2、其它情况需加盖公章时,必须由主任签批。
3、属集聚区下属各办的公章使用由各办负责人明确使用范围及要求。
(二)印章的使用要求
1、凡集聚区红头文件、账目款项、重要数字、以集聚区名义发信息与我单位的各类合同、项目协议、授权书、承诺书等重要材料上加盖公章的,必须由主任同意签字后,方可盖章。
2、凡涉及到财务、人事、工资等内容的各类型报表、报告、申请、便函、介绍信等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后盖章,否则,不予盖章。
3、凡涉及个人事项需加盖公章的材料,如贷款、担保、落户口等一律由主任同意签字后,方可盖章。
4、一般报送材料、便函、需加盖公章的,由审核材料的分管领导或办公室主任同意签字后,方可盖章。
5、集聚区介绍信盖章时均应由分管领导批准或办公室主任批准;单位介绍信由办公室统一编页,存根由专人保管存档。
6、公章禁止带出本单位外使用。如因特殊需要,必须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带出。公章带出期间,借用人只可将公章用于申请事由,并对公章的使用后果承担一切责任。
7、对一些行文不规范(字迹潦草、有明显涂、改痕迹、表达不清、落款单位不明)的文档,拒绝加盖印章。
8、集聚区印章一律不得在空白纸页上使用。严禁在空白的纸张、表格、信函、证件等上面加盖单位行政章或业务专用章。严禁填盖空白合同、协议、证明及介绍信,如遇特殊情况,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用章。
9、凡启用公章,经办人都要先出示领导签字,然后认真填写公章启用登记表,经办人在“公文签发单”上签字并填写清楚文件材料名称、份数、时间和需要说明的事项,公章管理人员进行审核,严格按文件核准印数加盖公章,确保无误后方可盖章。
10、特殊情况急需使用公章的,由公章使用人注明事由,并向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取得联系后可先行用章,但公章使用人应在事后及时补办手续。
11、负责管理公章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管理,按照管理程序办事,应当认真核对有关内容,使用人所填写的内容和拟使用公章的文稿材料不符的,不予用章。否则,出现事故,责任由公章管理人员自己承担。
12、规范使用印章,做到“齐年盖月”(即印章的左边缘与落款日期的年相齐,月、日盖在印章的下面);盖章时用力要均匀,落印要平衡,印泥(油)要适度,保证印迹端正、清晰。
13、有下列情况,公章必须停用:单位名称变动;公章使用损坏;公章遗失或被盗,声明作废。
14、经批准停止使用的公章由单位办公室统一封存或送相关部门销毁,不得私自处理。
(三)印章的保管
1、本单位所有公章由专人负责管理,未经领导批准不得私自转交他人代管。
2、保管人需负责对印章保管的安全,公章存放在指定安全的地方,严禁擅自携带外出。
3、公章保管人因事离岗时,须由部门主管指定人员暂时代管,以免贻误工作;公章专管员外出,移交公章时,需由主要领导同意。
4、保管人需负责对印章的保养,使用中达到干净、字迹清晰、色调鲜艳。
注意:印章保险柜使用完后请将保险柜关闭
三、车辆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车辆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确保车辆运行安全,更好地为部机关服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驾驶员管理制度
1、车辆驾驶员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行车思想,自觉学习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车辆驾驶员应注意行车安全,严禁酒后驾车。
3、车辆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违禁物品。
4、车辆驾驶员应服从综合办安排,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出车和随意交换车辆,更不得将车辆交他人驾驶。
5、车辆驾驶员不得公车私用,凡从事非单位安排的活动,不得驾驶本单位车辆外出。
6、车辆驾驶员应按规定时间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更不得无故旷工。
7、车辆驾驶员应经常对车辆进行保养和检查,保持车容车貌的整洁干净。
8、车辆驾驶员应建立健全车辆技术档案,对车辆的购进时间、产地、型号、金额、行驶里程、维修及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载,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车辆。
(二)车辆调度制度
1、车辆由综合处统一调度,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指派。
2、一律实行派车制度。各办用车须提前1天提出,并填报“派车单”。特殊情况需临时用车的,视事情的轻重缓急决定派车。在市内用车的,须经分管领导签字;在市外用车的,须经主要领导签字。
3、驾驶员根据派车单出车,行车日程和路线应严格按照行车计划执行,不得随意变更或用公车办私事,如遇此情况,驾驶员有权拒绝;车辆返回后,驾驶员需及时将经使用人签字后的派车单报综合办。
4、晚间4:30点以后,原则上不单独安排加班车辆,可统一乘坐管委会通行车。确有需要,须经主要领导批准。
(三)车辆维修制度
1、车辆发生故障,无论问题大小,必须先填写《公务用车送修单》,报综合办送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进厂维修。送修单需明确车辆送修项目、维修单位估价等信息。
2、车辆维修应到送修单指定的修理厂维修,如遇特殊情况需到其他修理厂维修的(如定点厂不能维修、执行公务途中发生故障等),须经综合处批准。
3、车辆维修应严格按照送修单申报维修的项目进行,实际修理中改变维修项目的,须及时告知综合办,并重新填写送修单。
4、车辆进厂维修时,驾驶员须随车督修,核定材料、工时等,掌握维修项目的到位情况和质量,不得擅自离开,否则按旷工处理。
5、车辆维修结束后,驾驶员须亲自调试合格后方可在记账单上签字认可,并将更换原件回收。
6、车内设施的维护、更新及用品的购买,均应填报送修单办理相关手续。
7、严禁有关人员虚报维修项目或维修费用等弄虚作假行为,若违反此规定,一经发现查实,当事人负责加倍赔偿,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发现查实两次,予以辞退。
8、综合办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对每辆车的维修费用、行驶里程及百公里维修费用予以公布。
(四)车辆加油制度
1、车辆加油须到定点加油站,因出差等特殊情况,需在定点加油站以外加油的,须经综合办同意后,按有关规定予以报销。
2、每次加油时,综合办派专人随从,填写《耗油情况记录表》,注明日期、车号、里程、油号、加油量和金额等,并经驾驶员本人签字确认。
3、严禁有关人员替其他车辆加油、兑换现金或领取物品等弄虚作假行为,若违反此规定,一经发现查实,当事人负责加倍赔偿,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发现查实两次,予以辞退。
(五)驾驶员制度
1、要服从调度。
2、工作时间不予许擅离职守耽误出车。
3、擅自出车办私事或私自将车辆交他人驾驶,如发生交通事故,所有损失自负。
4、酒后驾车,累计发现2次,予以辞退,如发生交通事故,所有损失自负,同时予以辞退。
5、行车中由于人为原因造成违章罚款,不予报销。
四、档案管理制度
(一)文件材料归档
凡是单位各部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都应定期归档保存在单位档案室。对于需要归档的材料,综合办工作人员按规定收集、整理后进行集中管理,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归档。归档的文件材料须按其规律分类保存并装订成册。
(二)档案借阅
借阅档案必须经领导批准,不得借出。因特殊情况需借出者,需经单位领导同意后并办理借出手续,归还时对所借档案应予以检查核对。借阅者要爱护档案,不得拆卷、涂改、批注、损坏和遗失。
(三)档案保密
档案管理人员和借阅档案人员,不准将档案给无关人员翻阅,不得擅自涂改,拆页和销毁档案,不得泄露档案内容。管理人员如有变动,必须办理交接手续,移交时进行清点、核对,以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五、食堂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障就餐人员的饮食卫生。
(二)保持食品盒冰箱存放食品的清洁卫生。合理储存食品,做到餐具和食品生熟、荤素分开,防止食品相互交叉污染。
(三)坚持厨房、餐厅每天清扫、擦净,保持卫生、整洁。要求做到案板、刀具每天清洗、墙面洁白、无蛛网、浮灰,厨房无油污,桌面、凳子无油迹,地面光亮。
(四)食堂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持有健康合格证。
(五)餐具一律每天清洗、消毒,严禁不结餐具使用。
(六)厨房、餐厅全部装纱窗、纱门,防止苍蝇等有害物进入。
(七)经常检查食品质量防止菌变或食物中毒。
篇7
关键词:高校财务;费用支出;管理措施;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45-02
1 现今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高校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得高校教育市场产生了混乱,高校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对资金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或者不够重视,造成了高校内的不法分子挪用公款、非法贪污、侵占公共财产等犯罪行为,而且这些造成贪污案行为的人一般都是高校的高层管理者,如高校的财务负责人等,利用高校财务管理的漏洞或者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和学校内部管理控制不严格,来进行贪污、挪用公款非法私分学校资金,给高校经济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给国家财产安全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使得社会秩序出现了不稳定情绪。
(1)高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近年来,虽然高校在财政管理制度上和高校人员管理的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控制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往往都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只能是有一定的原则性,而操作起来却不尽人意,由于高校的蓬勃发展,使得现在的高校教育呈现了饱和现象,在另一方面也就反应了高校管理的许多问题,由于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高校内部人员贪污、挪用公款、非法侵占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人员往往没有自我规范的法律意识,人性贪婪,利用高校管理漏洞,财务管理的控制不全造成贪污案和挪用公款案的发生。如,武汉大学的副校长龙小乐、财务管理者陈昭方就因贪污受贿而被法律制裁,他们受贿的数额达到数百万元;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世明因为受贿而被判10年等等,近几年间,高校屡次出现现象,高校应该是教书育人、培养国家栋梁的地方,在反腐败方面应该成为典范,可是现在却成了违法犯罪的有利场所,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2)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视财务管理制度为无物。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高校也随之蓬勃发展,高校的迅速发展连带着高校招聘的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没有任何的管理经验,整体的素质较低,再加上新建高校的规章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不完善,在高校的整体管理上没有一定的经验,使得高校制定的内部财政制度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实施,这些财政制度只是停留在通知文件上或者口头上,很少有人把这些规章制度落实,有时即使在财务管理上出现了事情,也总是持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视高校内部的管理制度和财务控制形同虚设。还有那些高校内的财务监督,他们都是在财务问题出现的最后监督者,但是由于管理制度的不严谨,使得他们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高校的管理制度和财务控制制度只是流于形式。
(3)高校财政部门对现金的管理制度不严谨。有些高校的高层在对学校经费进行报销的时候不按审批的正常程序进行,把学校收入不入账,甚至还自作主张设立账外帐,这些都对那些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贪污、挪用公款提供了可乘之机,还有就是高校和有关部门对高校的现金管理制度不完善、不严谨,造成一些人员对高校公款现金扩大了使用范围,使这些现金用在一些不正当的地方,致使造成高校的现金情况紧张,在关键时刻拿不出足够的现金,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防范的难度。
(4)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不严格。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是高校后勤集团目前最大的问题,因为后勤的工作太散乱了,现在很多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体制也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因为后勤涉及的范围很广,所以在管理的时候有的方面难免涉及不到,这就会造成了后勤财务管理的疏忽,使得后勤的财务大量的流出,后勤管理范围很广比如高校用的水电、校园绿化校园卫生、高校公共财产的维修等等,在这些方面的管理上难免有忽略的时候,这就造成了后勤财务管理的不严谨,造成了财务的大量损失,使得高校财务管理上出现漏洞,让个别不法分子容易钻空子,在财务上做假账等。
2 高校财务费用支出管理措施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方面,如果在财务管理上出现偏差,就会给高校整体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学校本来就是育人子弟、培养社会栋梁的地方,可是近几年却屡次出现了高校高层管理者贪污受贿的情况,使得社会风气一落千丈,使得广大市民变得人心惶惶,所以高校要加强对学校内部的管理措施,紧抓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规则制度,还要全面地从各个方面监督和控制高校财务的支出,使得高校能够按正常的秩序运转。
(1)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现在由于高校的蓬勃发展,使得许多高校在管理上出现了漏洞,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造成法律犯罪,给高校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所以在财务管理上要加强制度控制与监督,要把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现实管理当中,不要只是文件报告或者口头通知,一定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平时接触到财务管理方面的高校人员进行监督,在这方面国家和相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监督,按照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考察,要全面的控制高校财务管理的整体效果,不要在财务管理上存在松懈和侥幸心理。
(2)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岗位分工,控制住财务支出的关键环节,实行定期的轮岗制度。在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配置上,不要只是配置一人就一成不变了,这样时间久了很容易出现问题,要在重要岗位上多配置几人,而且要配置一些合格的并且德才兼备的人员来进行高校财务的管理与支出,因此高校可以实行岗制度,让这些人竞争上岗,必须按照规定办理人员的交接手续,以免造成误差,如果工作人员发现问题要及时的向上面汇报情况,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资金问题的发展与扩散,最大化的减少资金的损失,以免给学校造成严重的影响。
(3)建立健全的资金业务管理制度,严格防止财务人员越岗工作。现在由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分工不清,才使得那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等,给高校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为了防止在财务管理上出现贪污受贿或者挪用这样的问题,学校一定要严格的要求有关人员,做出纳的人员不得再兼任会计档案管理和资金的分类总账的管理,做审计的不得再做收入、现金支出等财务工作和债券业务类的明细分类账的记账工作等,否则的话,会增加出纳等工作人员进行犯罪的几率,造成出纳等人员的漏洞,会给出纳等人员增加掩盖犯罪事实的机会。高校要制定一系列的监督和审查制度,让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相互的监督和牵制,把那些在财务工作上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分离,增加各个岗位相互制约的因素,在高校财务工作岗位上不能出现一人办理一项资金业务全部过程的事情,否则就会容易出现问题。
(4)要加强每天的对账过程,实行定期进行银行对账工作。高校要做出明文规定,财务出纳人员每天都要进行对账工作,养成经常对账的习惯,要把每天的现金收入支出账单与现有的现金进行对账,保证每天的现金支出与收入都与账单相符,以免出现问题,给财务部门和内部管理部门造成影响。同时高校要不定时对现金业务账单和库存现金进行盘点,以确保现金业务的正常运行,还要相关的财务管理与负责人员进行季度账务盘点与审计,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向高校领导进行汇报,然后以最短的时间找出问题根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免给高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5)高校应加强对财务印章的管理和对空白财务凭证的监控。高校财务人员要加强对财务印章的管理,不要把不重要的财务印章随意的乱放或者随便的让人保管,要配置专门的人员来保管重要的财务印章,不能让那些手里有现金业务大量流通的人员保管这些重要的财务印章,那些手里握有大量现金业务的人员如果要进行财务盖章的时候,要找专门保管财务印章的人员,让他们对这些新进业务进行审核无误后才能盖章。还有就是高校对空白财务凭证要严格管理,不能在空白凭证上如现金支票或者转账支票进行无故盖章,严禁在财务管理内部有一人直接管理重要财务印章与空白财务凭证,要在空白资金凭证上盖章,必须有相关财务负责人的明文通知和授权才可以,还要必须对此凭证进行详细的登记进账,并让使用重要财务印章的人员进行登记签名。如果保管重要财务印章的人员或者财务空白凭证的人员岗位进行调动时,严格执行相关交接手续相关人员一定要把重要财务印章和空白凭证进行及时的收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人员自身要做到严于律己。每个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都要严格的约束自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要有不健康的心理出现,要严于律己,严格的自我约束,严格的履行自己的责任,做好高校财务管理的每一份工作,把握好自己的底线与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不要越界和做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高校要做到尊重和理解财务人员的工作,要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积极的鼓励,做到奖惩制度分明,并且定期的对财务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财务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要充分的挖掘财务管理人员的才能,调动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做到竞争上岗,要让财务工作人员在激烈的竞争而又和谐的相处模式下进行竞争上岗。
3 做好高校财务的成本控制
现在高校办学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高校要加强内部管理与资金控制的有效途径,做好资金方面的预算工作,科学合理的进行资金的控制使用。自从我国的高等学校实行扩招制度以后,我国高校的收支就大大的增加,虽然学校是非盈利的机构,但是要想学校正常的运转和正常的进行教育工作,必须要加强对高校成本支出的控制,以免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工作。高校成本控制要分为很多方面,总的来说就是:高校财务资金的成本控制;在高校工作的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高校投资的成本控制;高校管理和监督的成本控制还有高校在隐性方面的成本控制,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控制,才能使得高校的整体成本得到控制,使得高校有一个良性的运转过程。
(1)高校要做好财务资金的预算工作,科学合理的控制资金的使用。财务的预算工作是高校财务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是高校财务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高校在管理财务的工作上一定要做到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要本着量力而行、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财务支出与成本控制。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好资金的合理使用,在进行资金支出时,要优先考虑重要的需要资金的项目,其他的地方可以先放一放,要用科学的手段对每一项财务工作进行收支预算,争取做到财务工作的收支平衡和数据的真实准确,一定不要刻意地隐瞒真实的资金数据和预算结果,以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做好高校人力资源的改革与控制。高校的人力资源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编制,人力资源的聘用也要符合高校的实际发展需要,不要盲目进行对高校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使得高校的人力资源的安排出现混乱,高校的正常秩序出现不稳定因素,高校要实行竞争上岗的相关制度,要对教师实行定薪聘用制度,不要再运用传统的一用定终身的教师招用制度。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明文要求,科学合理地控制高校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的人数,以免造成高校人员成本的支出浪费,使得高校经济遭受损失。
(3)加强高校投资管理工作,控制隐性成本的发生。要健全高校管理规章制度,在高校的投资项目上要加强管理的工作,不要对高校投资项目进行放任自流,这样就会让人容易钻空子,造成有关人员的贪污受贿和铺张浪费的情况,给高校的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审计部门在高校投资项目进行时要自始至终的参与其中,做好相关工作的审计工作和预算工作,把握好成本支出的控制,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以免造成严重影响。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高校的蓬勃发展,高校内部的问题也是随之出现,所以,要加强高校对内部的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因为财务部门是高校的经济命脉,一旦出现问题,高校的整个系统都不能正常的运转,所以要加强对高校财务的支出和高校成本的控制工作,以免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篇8
一、公司建立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公司建立内部控制的五项基本目标
1.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2.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强化风险全面防范和控制,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正常、有序、高效运行。
3.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舞弊行为,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4.规范公司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5.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公司内部控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内部控制制度涵盖公司内部的各项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检查、反馈等各个环节。
2.内部控制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要求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
3.内部控制保证公司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坚持既无重叠,又无空白,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服务。
4.内部控制的制定兼顾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关系,尽量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二、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一)内部环境
1.管理理念与经营风格公司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之基、员工立身之本,将制度视为公司的法律、组织的规范,坚持在管理中不断完善和健全制度体系,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认为只有建立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有条不紊、规避风险,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2.治理结构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了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三会一层各司其职、规范运作。董事会下设战略及投资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以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促进董事会科学、高效决策。
3.组织机构.公司根据职责划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设立了总经理办公室、质量保证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物料部、研发部、内审部等职能部门并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协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公司对控股或全资子公司的经营、资金、人员、财务等重大方面,按照法律法规及其公司章程的规定,通过严谨的制度安排履行必要的监管。
4.内部审计公司审计部直接对**负责,在审计委员会的指导下,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涉。审计部负责人由审计委员会召集人承担,并配备了专职审计人员,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所有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内控执行等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对其经济效益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做出合理评价。
5.人力资源政策公司坚持“德才兼备、岗位成才、用人所长”的人才理念,始终以人为本,做到理解人、相信人、尊重人和塑造人。公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制定了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人员录用、员工培训、工资薪酬、福利保障、绩效考核、内部调动、职务升迁等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6.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底蕴。公司通过*多年发展的积淀,构建了一套涵盖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企业文化体系,是公司战略不断升级,强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二)风险评估公司根据战略目标及发展思路。
结合行业特点,建立了系统、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根据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准确识别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做到风险可控。同时,公司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制定了应急预案,明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处理的程序和时限,建立了督察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控制活动
1.建立健全制度公司治理方面: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细则》、《重大投资决策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等重大规章制度,以保证公司规范运作,促进公司健康发展。日常经营管理:以公司基本制度为基础,制定了涵盖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物料采购、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
一系列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管理有序,形成了规范的管理体系。会计系统方面:按照《公司法》对财务会计的要求以及《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了规范、完整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以及相关的操作规程,如《会计内部牵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资金管理办法》《成本核算办法》、《成本管理条例》等等,对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会计凭证、核算与记录及其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控制措施。
(1)管理控制:公司有较为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治理纲要、《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细则》、《内部审计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信4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重大投资决策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子公司管理制度以及研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采购管理、生产和销售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企业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之后均能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
(2)生产过程控制:公司内部制定了完善的采购、生产、质量、安全、销售等管理运作程序和体系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管理。公司定期对各项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试,公司质量控制部对公司生产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了公司产品的安全。
(3)财务管理控制: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税法》、《经济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发票管理制度》等。
(4)信息披露控制:公司已制定严格的《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规定了信息披露事务管理部门、责任人及义务人职责;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标准;信息披露的报告、流转、审核、披露程序;信息披露相关文件、资料的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及监督机制;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披露的保密与处罚措施等等,特别是对定期报告、临时报告、重大事项的流转程序作了严格规定。公司能够按照相关制度认真执行。
(5)公司**资金管理控制。为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的存放、使用和管理,保证资金的安全,最大限度地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中小企业板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公司的资金管理制度,对公司资金的基本管理原则,资金的三方监管,以及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等作了明确规定。
(6)对外担保控制。公司严格控制对外担保,对外担保按照规定,履行审批程序。报告期内公司除对控股子公司进行担保外,没有发生其他任何担保。
(7)内部审计控制:公司内部审计坚持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审计为基础,以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工程审计、经济合同审计为重点,不断拓宽审计领域,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公司每年对下属分支机构进行审计,对财务、制度执行、工程项目、合同等进行审计。
(8)人事管理控制:公司已建立和实施了较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惩、晋升和淘汰等人事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9)子公司管理控制:**年以来公司子公司数量大幅增加,增加了公司管理的难度。为此,公司已制定了对子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确规定了子公司的职责、权限,并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得到有效实施,对提高公司整体运作效率和增强抗风险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10)印章管理控制:公司及下属分支机构均制定有《印章管理制度》,对各类印章的保管和使用制定了责任条款,并严格执行印章使用的审批流程,印章使用得到管理。
(四)内部监督
公司**负责对**、**及其他高管人员的履职情形及公司依法运作情况进行监督,对股东大会负责。
审计委员会是**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确保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
公司内审部负责对全公司及下属各企业、部门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具体包括:负责审查各企业、部门经理任职目标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负责审查各企业、部门的财务账目和会计报表;负责对经理人员、财会人员进行离任审计;负责对有关合作项目和合作单位的财务审计;协助各有关企业、部门进行财务清理、整顿、提高。通过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和不足,详细分析问题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并监督落实,并以适当的方式及时报告董事会。另外,公司还经常通过开展部门间自查、互查、抽查、纪律大检查等方式,强化制度的执行和效果验证;通过组织培训学习、普法宣传等,提高员工特别是董监高的守法意识,依法经营;通过深入推进公司治理专项活动、防止大股东占用资金自查等活动,完善内部控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篇9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办法;内部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需要掌管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如何进一步降低我国高校财务的风险,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笔者通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实践,发现想要降低我高校财务管理的风险,必须在了解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的现状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改变管理的现状。
1.我国高校财务放讲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没有给予资金安全管理与以一定的重视,导致财务管理控制力度不够,财务风险普遍存在。高校内部贪污、挪用公款现象比比皆是。不仅如此,造成这些现象频发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很多的问题。
首先,没有健全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导致贪污挪用公款现象频发的最直接的原因。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这些内部会计制度,往往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虽然原则性很强,但是一旦在实际过程中应用,就会出现很多的漏洞。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难以统一起来。不仅如此,我国部分高等院校甚至将一些规章制度等同于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这就使得财务控制制度存在很多漏洞。这些漏洞的存在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予以可乘之机。
其次,财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财务制度没有落实到真正的实践当中,财务监督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高校不具备完善的科学的财务规章制度加之财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在双重作用影响下我国高校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一旦高校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往往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是说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不仅如此,我国高校财务监管也并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在这种环境下,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很难降低。
最后,财务管理制度松弛,没有严格地对现金进行管理。部分高等院校没有按照正常的审批程序进行经费报销,账外账、收入不入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关工作人员挪用公款,贪污公款现象频发。
在上述环境下,我国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才会频繁发生,想要切实降低高校财务风险必须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只有这样高校财务管理才能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2.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办法
想要控制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就必须对我国高校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创新,通过长期的研究实践,笔者认为,降低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进一步加强岗位分工,对于关键环节应当与严格控制。我国高等院校应当配备专业的、合格的工作人员,实现定期轮岗制度,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应当做到公正、公开,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廉洁奉公。相关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政策水平以及业务能力。我国高等院校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相关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设置相关的考核制度,以及人才选聘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其次,建立相关的、完善的、科学的岗位责任制。为了避免我国高等院校出现贪污,挪用公款等现象,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制度,明确出纳不得兼任稽核制,对财务的支出和收入进行明确的记账等制度。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会增加我国高校财务的风险。不仅如此,高校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明确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再次,建立银行对账制度以及现金盘点制度。高校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尤其是出纳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自觉进行对账工作,确保该入账的资金入账,支出的资金记账。我国高校应当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现金的盘点,一旦在现金盘点工作当中遇到了问题,应当及时解决,还应当迅速将问题报告给学校,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我国高校财务的风险。
最后,对于印章和重要的空白凭证等,高校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我国高校应当分配专人对支票和印章给予保管,实现分工负责制。特别是高校的财务印章一定要有专人保管。如果相关人员要使用财务印章,那么必须由财务负责人给予书面的授权,不仅如此,还应当将使用情况登记记录,并要求使用人在书面登记中签字。如果高校需要变更财务管理人员,财务部门应当及时向管理人员手中的财务印章进行收缴,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降低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才能够为我高校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只有遵循上述内容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才能够切实促进高校工作的展开。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较高,主要在于我国高校没有制定相应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因此想要极大的降低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就必须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进一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我国高校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国强.浅谈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0,08:249.
[2]白海泉,邓立华.浅谈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J].财会通讯,2010,17:159-160.
篇10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 合同管理 风险防范
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分子,经济往来不断,经济合同数量巨大。很多中小企业在合同管理上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策略,对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不够重视,往往导致发生本可以避免的合同纠纷,增加了企业成本。因此,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变事后救济为事前防范,对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一)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加强合同管理是企业立于市场的客观要求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从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债券经济、证券经济、期货市场、到衍生品市场。每种市场、每种机制都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成长,由千千万万的经济实体在经济实践中达成并遵守的协议来推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关起门来以一己之力完成整个产品全部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和部件的生产和销售的全部工作。这不符合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特质,既不经济也不可行。因此,需要一种确定各自权利义务关系且共同遵守的契约,即合同。合同是联系市场主体的纽带,加强合同管理势在必行。
(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加强合同管理是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现实选择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对以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依法经营的要求更高,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也必然成为政府部门开展社会管理的尺度。社会各主体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中的问题必然是法治社会的发展趋势。[2]企业合同管理是包括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合同管理表面上是企业管理行为,实质是企业的法律行为,如果合同管理上有瑕疵必然面临法律风险。因此,企业加强合同管理是防范法律风险的现实选择。
(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加强合同管理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
企业的竞争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不管是人才的竞争还是产品的竞争,也不管是质量的竞争还是价格的竞争,最终都要由人来落实,都要体现在管理上。企业在市场中活动,合同是重要的经济纽带。因此,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合同管理的好可能显现不出成绩,但管理的不好却可以给企业带来灾难。
二、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同管理流程形同虚设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单、重生产轻管理等特点,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有些甚至没有合同管理制度、没有必要的合同管理流程。而更多的中小企业虽然有合同管理制度和流程,但制度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流程不完善,或因为“长官”意识的干预,在执行中流于形式。也有的企业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无控制,导致合同履行缺乏监督,不能及时发现合同履行中的问题而及时纠偏,更缺乏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事项进行证据固定的工作;执行完毕无总结,缺少闭环管理环节,没有及时总结合同履行中经验和教训,提升合同管理水平。
(二)合同文本制作出现漏洞
一是由于没有法律专门人员或法律知识欠缺,在合同内容完整性、内容合法性、条款严密性等方面经常出现漏洞,为合同履行埋下隐患。如在合同签订阶段出现的合同主体不当、合同文字不严谨、合同条款不完整、违反法律法规签订无效合同等。二是合同签章随意性大,对法人章和合同专用章的使用范围没有管理规定,合同签章时随意使用法人章或合同专用章,增加管理隐患。三是合同用印不规范。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多页合同文本用印时只在签章处签章,而不盖骑缝章;有的合同文本经修改后没有双方签章认可;还有的企业文件用印位置不规范,印章附近留下大片空白,给别人留下变造利用的隐患。变造文本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已不少见,因为印章的真实性,在具体审理时法官也会发生意见分歧。
(三)合同管理队伍素质较低
一是部分领导法律意识淡薄,对企业的法律风险认识不足,对企业法务工作的作用认识不够,认为法务部门、法务人员是多余的。更有甚者认为法务部门就是找茬的,万一有法律纠纷找律师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二是部分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低。中小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多由综合部门负责,一方面没有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兼职人员因身兼数职难以集中精力研究合同法律问题,另一方面从事合同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数是半路出家,对法律法规的掌握和法务工作程序不太了解,合同审查流于形式。三是信息化建设程度低,合同管理还停留在合同档案的保管上,没有对合同管理全过程实行动态化管理,更没有利用信息化手段研究提升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三、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主要对策
企业立于市场,合同往来不断,要坚持依法规范、预防为主以及法律审查和经济审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
(一)从完善合同管理体系上加强合同风险防范
一是完善机构、配备人员。国资委要求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实行总法律顾问制度,所有中央企业都要设立法律事务机构。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决策,有效防范各类法律风险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3]中小企业可以参照总法律顾问制度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法律事务工作,有条件的也可以实行总法律顾问制度,加强企业法务工作能力建设。建立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总负责、企业法务机构归口管理、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的管理组织体系。明确法务工作部门合同管理职责,明确各相关部门对合同的技术、质量等相关专业的审查负责制,明确合同管理员和合同承办人员的职责要求,真正确保合同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健全制度、规范流程。要在《合同法》的指引下健全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合同管理制度,重点抓好合同归口管理制度、合同分类专项管理制度、合同授权委托制度、合同审查审批制度、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合同监督检查制度、合同纠纷处理制度、合同统计分析制度、合同归档制度等。要完善合同管理流程,把合同管理工作内容以管理流程的形式固定下来,推进管理环节到位。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合同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防止制度流于形式。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鼓励法务工作人员或合同管理人员取得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或合同管理员证书,提高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和处理法律事务、合同管理的能力。加强综合部门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办文水平,防止办文中用印不当、文字不严密导致的法律纠纷。加强对业务部门人员的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培训,提高全体人员法律思维能力,主动防范法律风险。
(二)从规范合同管理的环节上加强合同风险防范
(1)合同订立前应该注意的事项,一是要加强合同审查,确保合同标的、内容合法,不签违法合同;二是要对合同当事人进行资格审查。与自然人签订合同前应审验其身份证,并在合同文本中记录身份证号、住址等联系方式;法人因其设立的目的和批准的范围的限制,具有不同的民事权利能力,合同签订前应审验其营业执照和相关资质证书;对授权委托人要审验授权委托书,并要审查授权范围,防止合同主体不合格或合同当事人无权或超越权限签订合同,为合同履行带来风险。(2)合同订立时应注意的事项。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订立采取要约、承诺方式。一是要加强要约、承诺管理,在发出要约时,要约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要考虑清楚是否必要,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即生效,法律对要约的撤销有明确的规定,不可随意撤销或撤回。作出承诺即表示同意要约,承诺自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而不是签字时合同成立。法律根据不同情况对承诺的生效时间作出了明确规定。二是要加强文本制作管理。合同相对方应加盖其单位的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不能用分公司或部门印章代替公司印章。修改过的合同文本,应由双方在修改的地方盖章确认。对以文本复印本形式提供的合同附件,应加注“与原件核对无误”字样,并由核对人签字、加盖公章。(3)合同履行中应注意的事项。一是要积极履行合同义务,并要求对方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二是对合同中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内容按法律规定的情形履行,有问题应主动协商解决;三是对履行中出现的纠纷要依法采取包括行使相应抗辩权在内的应对措施,积极收集与纠纷有关的证据;四是提前或部分履行债务,要权衡利弊,不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提前履行或部分履行债务都要依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为前提,而且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承担,决定提前履行或部分履行时要权衡利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五是加强合同档案管理,及时收集整理记载合同形成过程的全部书面文件,为合同监督检查总结和合同纠纷证据固定做好准备。(4)合同变更和转让中应注意的事项。一是建立合同变更管理制度,合同变更严格按合同管理相关制度执行,并严格履行合同订立和审批程序;二是对合同转让要根据转让权利或义务分别履行“通知”义务或经合同相对方“同意”程序。转让债权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转让合同义务给第三人,应当经债权人“同意”。“通知”或“同意”程序不到位的转让对原合同债务人或原合同债权人不发生效力。
(三)从吸取常见合同纠纷的教训中加强合同风险防范
现实经济生活中合同纠纷时有发生,吸取别人的教训,可以起到以案说法的警示作用,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从工作实际来看,这类问题多是管理问题,但往往以法律问题结束,特别应该引起注意。一是加强单位印章管理,防止私盖单位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引发纠纷。如,把预先盖章的空白合同书交由合同相对方,业务经办人未经单位领导同意私盖公章,把盖有单位公章的空白授权委托书、介绍信、纸张交给业务人员使用等。同时,要加强企业内设部门印章的管理,这些部门对外签订的合同,如果构成表见,责任将由法人单位承担;二是加强合同文本的管理,防止合同内容被变造引发纠纷。如,一方在合同空白处添加内容,一方在已签订生效而未加盖骑缝章的合同中间偷换部分页,对生效合同的改动双方未盖章确认等。这类纠纷一旦发生,如果不能举证证明是对方的故意擅为,往往会处于不利地位;三是严格依法经营,不可因一时之利签订“阴阳合同”、假合同,埋下风险。不管是“阴阳合同”还是假合同,只要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合同本身是真实合同,只要一方按照合同内容主张权利,就有可能弄假成真,出现合同纠纷。
(四)从规范合同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加强合同风险防范
合同监督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要坚持定期监督检查和不定期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自查、互查、抽查和联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合同监督检查。重点监督检查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合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签订、履行合同的情况和合同纠纷解决情况。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对合同管理部门和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分析合同管理中的不足,提高合同管理水平。通过对具体合同的谈判、签订、履行情况的检查,实现对签约决策的监督防止
决策失误,提前做出风险防范准备。同时可及时发现越权订立合同、违反程序订立合同等管理行为,及时采取整改措施,防止交易风险。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合同本身的缺陷,采取补救措施予以排除、纠正,防止合同条款失误导致的履约风险。
(五)从提高合同管理的技术水平上加强合同风险防范
-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下一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