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14 16:1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户籍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根据哲学,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及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称之为上层建筑。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户籍管理制度从其社会属性上来说,归根结底是我国目前政治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从功能上来说,户籍管理制度最本质的功能只是承载人口统计及登记功能,而我国城乡二元性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这一大背景下、带有不同时期政策导向等时代印记的历史沿革下的现实产物。
(二)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进入21世纪,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改革需要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到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跃升到一个新台阶,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等现状下,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劳动力自由流动与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催生下的一系列农民工的安置、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不平等问题之间的矛盾。
二、理论分析模型
根据上述观点,我国不同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应其承担的管理功能。建国至今的户籍管理制度一直是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行政手段,对应国家特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及相应的政府政策导向,而不仅仅是人口登记管理的工具及手段。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如下模型,对建国64年(1949~2013年)来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分析不同阶段、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情况。
(一)建立理论分析模型
本文主要分析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社会主要矛盾对户籍管理制度演变的内在动力作用。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很难作为变量进行明确定义,因此以户籍管理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管理功能作为因变量对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加以分析,选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主要矛盾作为自变量建立理论分析模型。自1956年年底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自变量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项以特定历史时期下与户籍管理制度相关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作为衡量加以分析。理论分析模型如下Ft=f(ISt,EDt,SCt)①其中,Ft为户籍管理制度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管理功能;ISt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业结构特点;EDt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SCt为特定历史阶段下与户籍管理制度对应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t为时间变量。
(二)以时间序列划分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根据理论分析模型①,以时间序列将建国以来的户籍制度变革分为五个时期。1.t={1949,1952}这是新生政权巩固期。在产业结构(ISt)方面,此时期我国以第一产业为主,工商业所占的比重是极低的。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经过八年抗战及三年内战,国家经济百废待举。同时,国家在这一时期建立了对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有深远影响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此时社会主要矛盾仍是人民大众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残余势力的矛盾。这一时期是新旧社会的过渡期,因而社会新秩序重建中表现出的社会形态特征相对宽松。相对应的,政府也选择了较为宽松的户籍管理制度。从具体政策来看,1949年《中国人民共同纲领》这部临时宪法规定“自由迁徙”为公民自由权,1951年《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的目的之一是“保障人民居住、迁徙的自由”。与此同时,政府开始对城市人口进行登记和管理,作为之后户籍二元体制的准备工作并逐步限制企业招收农村工人。所以,在这一时期,户籍管理制度的作用(Ft)主要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造、建设及社会管理体制的重建及稳定做准备。2.t={1953,1965}这个时期是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在农业占比巨大的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在产业结构(ISt)方面,1953年我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开始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的重工业建设及布局,大大提高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该时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采取计划手段管制商品价格,造成了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将农业利润向工业进行转移。同时,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使得城市居民得以低价购买粮食,进而保持较低的城镇劳动力成本。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这个时期国家一系列工业发展战略造成资本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具体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进入工人队伍,吃“供销粮”。在这些社会矛盾的背景下,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此时期户籍制度主要的管理功能(Ft)是“严加限制城乡之间、集镇与城市之间人口迁移”。具体政策表现是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正式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性的户籍管理制度,《市政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对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做了经济注脚,此外还有诸如《严格制止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销量的九条办法》、《关于处理户口转移问题的通知》及《关于户口迁移政策的规定(草案)》等法律法规,通过各项规定对城乡间人口流动进行严格限制。
“”时期,也是建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停滞的十年。在产业结构(ISt)方面,一方面城市的二、三产业几乎处于全面停摆状态;另一方面,中苏两国关系紧张,相当部分苏联援建项目陷入停滞状态。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国民经济处于全面瘫痪状态。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城市中的工矿企业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造成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的大量失业。为缓解这一矛盾,国家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希望利用低效率的农业来解决城市中日益增多的失业人口。所以,户籍管理制度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其主要管理功能(Ft)表现为:推动更多城市人口,尤其是新增就业人口迁往农村;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行严格限制,完全否定公民自由居住和迁移的权利。具体政策表现为1975年《宪法(修正案)》,利用宪法从法律层面完全否定公民“居住和迁徙的自由”。4.t={1977,1991}这一时期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产业结构(ISt)方面,我国实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力。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逐步开始成长起来。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国民经济全面复苏,农业生产力的解放极大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改革开放极大地缓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破除了生产关系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很多障碍。表现在社会生活中,除“下乡知青”大规模地返城之外,其他普通农村居民相比之前不再想要盲目进城。与此同时,国家“农转非”政策出台,逐步有计划进行“农转居”的人口管理。所以,这一时期户籍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Ft)是实行弹性化的人口管控,从而配合经济体制改革,具体政策如1977年出台的《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5.t={1992,今}这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快速发展期。在产业结构(ISt)方面,我国的优势产业逐步呈现出向东部沿海及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其中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经济总量相对改革开放前有质和量的飞跃、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越来越明显,吸引了中西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东部就业。同时,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也对劳动力有巨大需求。在此情况下,户籍的人口管控功能逐步失效,但户籍所附带的在诸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方面的城乡差距则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这个时期户籍制度的管理功能(Ft)更多是以不同的福利待遇对人群进行了划分,如一线城市以户籍为基础的“限车令、限房令”等。
三、政策建议
(一)实现均衡区域资源配置
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各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巨大的差距,不同城市之间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有着巨大的差异。只要东中西地区及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资源配置、公共福利等的巨大差异,人口就仍然会不断从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大城市流动。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城市需要为东部沿海尤其是一线大城市分流人口,从而消解大城市的户籍改革压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要在区域及不同城市之间均衡资源配置,缩小户口背后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福利差距。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中央政府的强势介入。中央政府应该对中小城市的发展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推动城乡之间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尽快统筹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现全国范围内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配置;户籍改革需要在全国不同层级城市同时推动。
(二)依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篇2
要了解小城镇对周围农村发展的作用,了解小城镇的人口容量,就必须研究小城镇的人口问题。也只有对小城镇的人口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可能对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改革有清楚的认识。
一、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回顾
农村改革后大量的农民进城谋生。因此1984年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县城以下的集镇入户居住,发给《自理口粮户口簿》。这是对50年代以来户口管理体制的一个重大突破。自理口粮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1990年全国自理口粮人口428万人,1993年只上升到470万人[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小城镇的经济缺乏活力。以1993年为例,在自理口粮就业人口中,从事工业的占26.7%、商业的占23.2%、服务业的占17.7%、建筑业的占10.7%、交通运输业的占6.1%、其他的占15.6%,从这个结构可以看出为小城镇自身经济服务的就业人口占半数以上。让农民自理口粮到城镇,而小城镇给农民的机会有限,因此吸引力也有限。
1992年公安部出台的《关于实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制度的通知》,决定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制度,范围是小城镇、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等,对象是外商亲属、投资者、被征地的农民。在这一基础上,1992年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地方城镇户口”政策,其他大部分地方采取的是“蓝印户口”这种更加机动的户籍政策。蓝印户口是一种介于正式户口与暂住户口之间的户籍,因使用的印章为蓝色而得名。拥有蓝印户口的人基本上可以享受正式户口的利益,但是要经过若干年后才能够转变为正式户口。最早采用蓝印户口的以中小城市居多,在一些地方的小城镇也实行蓝印户口。蓝印户口的条件和价值与城镇的地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镇地位越高,得到蓝印户口的条件也越高。
1997年在全国近400个小城镇进行户籍改革试点。从1998年开始,各地逐步开放小城镇户籍。在这方面,中西部地区开放的步伐迈得比较大。例如1998年贵州省在10个小城镇进行试点,在贵州省公安厅的《小城镇户籍改革试点方案》中规定,在小城镇中有合法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稳定的生活来源,有合法的固定居所后居住满两年,就可以办理小城镇的常住户口,并且不允许收取城镇增容费。
2000年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对县级市市区及以下的城镇,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对小城镇户籍的开放速度也相应加速。2001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小城镇的户籍改革进一步放宽,至此绝大多数小城镇的户籍基本上对农民开放了。
在开放小城镇户籍这场改革中,对开放户籍促进城镇化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其实从1997年开始小城镇的户籍试点改革到现在,小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并没有明显的增强,没有出现大量农民迁入小城镇的情况。例如1999年在安徽涡阳县竟然要把城镇户籍以每个600元的价格摊派出售[2]。河南省小城镇的户籍开放后,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在一些改革试点小城镇竟然没有一个人申报[3]。为什么小城镇的户籍改革没有引起大的反响,这从小城镇人口状况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小城镇人口状况
关于小城镇的人口统计比较混乱,不同的资料来源有出入。资料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计口径问题,按照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一个镇人口的身份至少有两种类型,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在一些镇中则可能还有“自理口粮人口”、“蓝印户口”、“地方城镇户口”等等。按照户口所在地又可以划分成本地人和外来人口,而外来人口中又可以划分为办理了暂住手续与没有办理的两类。按行政区划来划分镇人口,时常会产生误导。因为大多数小城镇的管辖范围都比较大,包含了大量的农村,容易夸大小城镇的人口规模。目前小城镇的范围界定也有待完善,因为在一些地方,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农村工业的发展,镇与周边农村在地理上已经连成一片,如果用原来的行政区域来计算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则容易缩小其实际的人口数量。鉴于上述情况,在本文中对小城镇人口的描述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只能是一种概况性的介绍。
表1与表2是来自不同资料的全国性小城镇人口资料,表1是历史性的回顾,表2是时间剖面的状况。表2的资料并不完整,缺了接近2000个镇的数据,占当年全部城镇数量的10%。如果比较两张表的数据,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在平均人口规模上有比较大的差异,而在平均非农业人口规模上的差异比较小,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统计范围的不同,前者是用镇行政区划统计,因此规模偏大,后者用建成区,因此规模偏小。由于农业人口大部分居住在镇的建成区外,用行政区与建成区不同口径统计导致的差距比较大。又因为非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镇的建成区内,所以用行政区与建成区不同口径统计导致的差距相对比较小。上述的两个资料都有缺陷,但是相比之下用建成区统计的资料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2]《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3]《中国人口年鉴》(198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根据表2中的数据,从60年代初期开始到改革开放前的20年间,全国小城镇在数量和人口规模上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小城镇的数量从1980年不足3000增长到1999年接近2万个,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0.5%;人口规模从5693万增加到37637万,平均每年增长率也为10.5%。虽然近年来小城镇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分析一下却可以看出小城镇发展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作为小城镇主体的非农业人口,从1980年到1999年的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8%,扣除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素,小城镇的非农业人口迁移增长率实际上是很低的。第二个是在1980年平均每个小城镇有1.5万的非农业人口,到1999年平均每个小城镇的非农业人口不到4000人。小城镇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缩小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部分人口规模大的小城镇发展为小城市,二是新增加的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小,三是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大量在小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业人口”没有被承认是非农业人口。
表21999年各地带小城镇人口情况人/个
地带平均人口平均非农业人口平均劳动力人数平均企业人员数
东部5842241531551516
中部511923782489857
西部331214601676505
全国5009216926121077
说明:①共17260个镇资料,根据这些镇的资料计算,下同。
②此表的人口指的是镇区的人口。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乡镇统计概要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前几年大量的县城转变为城市,导致剩下的小城镇人口规模普遍不大,全国大约70%的小城镇的人口规模不到5000人,非农业人口规模不到2000人。小城镇人口规模超过2万,或非农业人口规模超过1万的小城镇,占全部城镇的比重在3%左右。从空间的角度看,小城镇的人口规模以东部地带为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例如东部地带小城镇平均人口规模比西部高76.4%,东部地带小城镇平均非农业人口规模比西部高65.4%。根据17260个镇的资料,在人口规模最小的2000个镇中,约50%在西部地区。
由于大部分小城镇人口规模小,只要增加几千人就可以让不少城镇人口倍增,由此带来生活环境恶化,就业机会减少等问题,因此短期内大多数小城镇人口增长的空间不大。
三、小城镇人口中实际非农业人口估算
在前面谈到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大量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的“农业人口”得不到承认为合法的非农业身份,这部分人在目前的城镇人口中占相当大的一部分。同时在部分小城镇中存在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在有资料的城镇中,有1226个镇的企业中的就业人数超过有当地户籍的劳动力人数,表明大量外来人口存在。这种情况以东部居多,数量最多的分别是广东、江苏和重庆。如果大量实际从事非农业工作者的身份得到确认,对城镇户籍管理有益,这些城镇将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到底小城镇中有多少人口应该属于非农业人口,这是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因为在小城镇中,有些家庭内部的成员可以分别从事农业与非农业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同时兼职农业与非农业。不过还是可以对目前小城镇中实际非农业人口规模作一大略估计,下面是估计的公式:
期望城镇非农业人口=1.8×(企业人员数+劳动力人数×0.1)
这一公式的基本思路是:第一,按目前中国城镇的实际情况,每个非农业劳动力供养1.8人(包括劳动力本人在内);第二,在一个镇内部的劳动力中至少有10%的人是从事行政管理、文教卫生、商业和服务业,应该说10%这一比重可能偏低。用这一公式计算出的城镇非农业人口规模,本文称为期望城镇非农业人口。表6是根据公式计算的结果,从中可知全国小城镇中,实际属于非农业的人口要比统计数多50%左右,其中东部地区大约多70%,中西部则在30%左右。要强调的是这些期望可在小城镇增加的非农业人口中,70%以上在东部地区。
从期望可增加的小城镇非农业人口数量上看,除了局部地区之外,小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并非是无限的,它受到小城镇就业条件的限制。除了少数以交通、旅游、集市贸易为主要产业的小城镇之外,大部分小城镇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企业发展的制约,只要没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企业存在,让小城镇人口大发展是空中楼阁。根据表2中的数据,全国平均每个小城镇只有大约1000人的企业员工。东部地区多些,平均有1500人左右,西部平均只有500人上下。而从表7的数据中可知,全国接近40%的小城镇中,企业员工数量不足250人,在西部地区这一比重是接近60%。从企业情况看,目前大部分小城镇容纳大量人口就业的前景并不乐观。
注:①期望可增加非农业人口=A类城镇的期望非农业人口-A类城镇的实际非农业人口
A类城镇指的是:期望非农业人口>实际非农业人口的小城镇
B类城镇指的是:期望非农业人口<实际非农业人口的小城镇
②期望可增加非农业人口比重=期望可增加非农业人口/实际非农业人口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乡镇统计概要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乡镇统计概要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从期望城镇非农业人口和小城镇企业规模的分析中可以得知,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可以让一些实际上已经在小城镇工作的人得到户籍,但是靠这类人口来增加小城镇人口的作法在东部地区可以比较有效,在中西部地区的效果不大
四、关于小城镇人口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几点讨论
在对小城镇人口状况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可以从人口的角度对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作一点讨论。
首先,小城镇的人口规模普遍太小,对大多数服务行业来说,根本达不到许多服务业所能生存的“门槛人口”。在这些城镇中,要依靠企业中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拉动服务业人口的增加才可能发展。其实从“自理口粮”人口对小城镇发展起的作用有限这一事实,也可以看到开放小城镇户籍对大部分小城镇的发展帮助有限。
其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口的流动主要是受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从目前小城镇的人口状况看,大多数小城镇的劳动力市场潜力有限。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容纳劳动力的能力极有限。根据《中国农村乡镇统计概要2000》中数据计算,在小城镇中平均每个企业的规模12人,其中东部地区平均16人,中部地区平均9人,西部地区平均7人,可以说相当部分企业是处于小作坊的水平。没有就业机会,白给农民一个小城镇户籍对农民没有实质意义。
第三,目前户籍制度改革并不限于小城镇,大多数小城市的户籍已经相当开放,甚至于石家庄这样大城市的户籍也基本上开放,与小城镇相比,城市的吸引力远大得多,而且对石家庄这样的城市来说,户籍开放后也没有出现大量人口涌入的局面。因此只要小城镇的就业机会无法超过城市,那么小城镇的户籍吸引力就有限。
第四,小城镇户籍改革的实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根据目前小城镇人口现状,小城镇户籍改革的实质是承认大批在小城镇工作、生活的人口,他们的身份已经不是农民,其目的应该是方便人口管理。如果把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定位在促进农村城镇化上,从前面的分析看,很可能要失望的。
第五,小城镇户籍改革的效果存在地区差距。在东部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水平比较高,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大城市的郊区,户籍改革对小城镇规模的发展会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相反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简单通过开放小城镇户籍,甚至是开放城市户籍,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依然有限。
收稿日期:2002-1-21;修订日期:2002-4-3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1990年度与1993年度).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1993.
篇3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篇4
论文摘要:我国现行的分级护理管理制度内容已沿用多年,在实践中存在可操作性差、容易导致护理纠纷及物价部门根据分级护理管理制度制定低廉收费等问题,建议主管部门紧急修订并完善分级护理管理制度,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分级护理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护理工作制度,是护士实施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护理收费的标准。我国的分级护理管理制度从1956年开始一直沿用至今。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规范护士行为、促进患者康复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大,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在临床实践中出现了较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制约护理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护患双方合法权益的保障,是目前护患纠纷的焦点。
现行分级护理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级护理内容部分可操作性差,是导致目前护患纠纷的焦点如卫生部制定的一级护理要求15~30分钟巡视一次和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一些维权意识较高的患者,对照护理要求,认为没有得到相应的护理服务,护理工作未按规定执行,而据此收费更不合理或护士未按要求巡视病房,由此而引发纠纷。实际上,同样是一级护理患者,有的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巡视的时间还应更短;而有的只是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帮助,根本不需要密切的巡视,频繁的巡视甚至会影响患者休息。目前护士的配置,显然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护士的心理始终存在着无形的压力,绝大部分护士认为:被投诉是必然,不被投诉是运气。有些医院为了证明护士按时巡视,在床头建立了巡视卡,更有甚者有的医院让患者和家属签名,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也影响了患者和家属的休息,特别是夜间。但在医疗纠纷中,若缺少相关记录,往往会受到患方的指责,护士也无法完成举证责任。目前,一些省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修改了分级护理标准,但一旦发生纠纷,根据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的原则,如未达到卫生部的标准,护士仍然难逃其责。
分级护理费用价格低廉各地物价部门明确规定了分级护理的内容及价格,如浙江省规定一级护理10元/d,而浙江省新修订的一级护理标准对护士的要求是(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和病情监测记录生命体征、出入量。(2)观察病人的生理、心理反应,了解心理需求,做好身心整体护理。(3)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4)做好与疾病有关的专科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5)做好健康教育,协助或指导功能锻炼。护理收费价格与护士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医院对护士的配置,影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分级护理内容不够完善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现代护理理论如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等不断注入到护理实践之中。石贞仙[1]等调查表明:各级护理中病人对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的需求均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二级护理病人中健康指导需求人数占99.3%,说明健康教育需求贯穿于每位病人整个住院过程中。但目前分级护理内容尚局限于疾病护理和生活护理,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病人的需求。
护理级别由医生确定医生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来决定患者采用何种护理级别,然后由护士具体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分级护理成了临床一个基本医嘱,由于我国目前对临床医生没有进行系统的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往往根据主观感觉或经验确定护理级别,同时由于分级护理与病程记录书写频次挂钩,再加上来自社会、患者及家属的干扰,为了少交护理费而降低护理等别处理,随意性较大。毕慧敏[2]等调查结果表明:有52.55%的护士认为医生确定的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具有大专学历或中级职称的护士持这一观点的比例更高。不准确的护理级别也影响了护士工作的严谨性。
建议
主管部门应该根据我国国情紧急修订护理分级管理内容尽可能减少护理级别与患者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并且便于护士操作,减少护理纠纷。将患者对病情观察和生活护理方面的需求作为分级护理制定的指标如有些病人需要给予完全的生活帮助,但不一定需要严密的病情观察。
因此,两者应分而述之,而不应该只根据病情制定。在这方面日本有较好的经验,可以参考。日本分级护理从患者的生活自由度分1,2,3,4四级;从需观察的程度分A,B,C三度这两个方面组合为12级。如:A1,B2。生活自由度分1级:禁止自己活动或自己完全不能活动,基本生活行动完全需要帮助;2级:允许床上活动且自己有床上活动的能力,基本生活行动需给予必要的帮助,如:定时送茶水,送饭,倒便器,协助漱洗等;3级:允许且自己有能力在室内行走,在室外的基本生活行动需给予必要的帮助,如:去相关科室做检查由护理人员接送;4级:日常生活行动基本不受限制,且自己基本能够进行基本的生活行动;A度:必须不断观察病情变化,一般进行心电监护;B度:每1~2h观察1次;C度:不需要经常观察,可以间隔相当长时间进行观察[3]。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可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并将其分为4个等级Ⅰ级,100~60分,生活基本自理,Ⅱ级:60~40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Ⅲ级:40~20分,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Ⅳ级:20分以下,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确定病情观察级别,规定护士巡视病房和测量生命体征的时间频次等;由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ADL分级,结合病情、心理等综合因素确定护理级别,规定护理内容,使护理更有针对性,同时体现护理工作的主动性。综合病情观察级别和护理分级进行收费或按照具体实施的项目收费目前许多医疗机构对分级护理成本进行测算,物价部门可根据测算结果进行合理定价,调整收费标准,体现护士的劳务价格,使护理劳务价格与价值相平衡,公平保证患者、医院、护士的利益,避免医院多增加一名护士,多一份支出,而使医院护士编制不断减少。也可根据护士实施的具体项目进行收费。
充实护理分级标准的内容除了疾病护理和生活护理外,应该增加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内容,并随着护理学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贞仙,吴变梅,李晶芳.分级护理新标准的制定及评价.中国护理管理,2008,8(2):12
篇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护理风险管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80例,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80例,则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临床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不良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急诊科;护理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91-02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患者160例,分别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和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临床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患者160例,均符合医院伦理学纳入标准。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护理风险管理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为(45.4±5.2)岁;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龄29-63岁,平均年龄为(46.0±5.5)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则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干预:①给予急诊患者护理风险评估,确认急诊抢救缓解风险高低,有针对性的按照风险安排顺序[1];②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专门培训,总结以往救治过程中存在风险事件,拟定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指南,遵循分诊及时、抢救有效原则[2-3];③加强急诊患者病历书写质量监督,主要包括生命体征、药品用量、抢救措施;④努力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由高年资护理人员对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急诊危重处理知识及技巧讲座[4],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给予积极指导。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我科自拟患者及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分,≥90分判定为满意;②护理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及病房管理三项,每项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选择成组或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及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3 讨论
急诊科收治病人具有病情危重、复杂快,抢救风险高及护理工作量重等特点;故急诊患者护理应遵循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性及经济性原则[6]。护理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和控制护理工作风险[7]。已有临床研究显示[8],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患者护理风险及医疗纠纷发生几率,保证护理人员生命安全,建立和系护患关系,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急诊科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医院窗口单位所承担高风险,从以往被动风险抵御转为主动风险预防,提高了工作主动性及质量。本次研究结果中,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参考文献
[1] 王秀琴.护理干预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518-519.
[2] 曾桂英,刘国英.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 (10):147-148.
[3] 何华美.护理管理在医院急诊科感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探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 (11):41-42.
[4] 常新颖.医院急诊科护理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5):83-84.
[5] 黄逸致.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52-253.
[6] 翁绮君,黄卫东.风险管理干预对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 (19):109-110.
篇6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血液灌流;透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a)-148-02
有机磷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每年均有大量有机磷中毒患者需要抢救,对于有机磷中毒患者,尽管有解磷定、阿托品等特效药物治疗,但若中毒严重,中毒时间较长,用药时间较晚患者,胆碱酯酶难以恢复活性,在此情况下应用血液灌流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2006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有机磷中毒患者52例,经采用血液灌流方法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抢救,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52例,男性10例、女性42例,年龄22~56岁,平均42岁;均为口服中毒,中毒至治疗时间为5~24 h。其中,浅昏迷18例,中度昏迷26例,重度昏迷8例,患者均有自主呼吸。患者均在急诊科经过洗胃、更换衣服、剪头发,经内科用解磷定,阿托品予对症治疗等处理,病情不能控制而急诊行床边血液灌流治疗。
1.2材料
健帆牌JF-600A型血泵;一次型健帆牌丽珠HA230型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一次性血路,一次性血液透析穿刺针,5%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肝素钠注射液。
1.3方法
把一次性血液灌流器与一次性血路连接,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20%肝素盐水2 000 ml作为预冲液用来预冲与排气。按照先糖后盐原则预冲,在整个预冲过程中,均应用手拍击血液灌流器,予利于空气排出,同时,可利用止血钳在静脉端反复夹紧松开以增大液体压力,使吸附剂分布更均匀,更易排净血液灌流器内气泡[1]。将血液灌流器垂直固定在支架上,高低与患者心脏同一水平,接20%肝素盐水循环20 min备用。选择患者血管作动、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可开始血液灌流。首先将血路动脉端与患者动脉穿刺针连接,然后开动血泵,将血液流量调至50~100 ml/min,在动脉血液进入灌流器前,推入首次量肝素,将血液流经灌流器时可轻轻拍击灌流器,以防止吸附剂凝结,当血液流至静脉未端时,再予患者静脉穿刺针连接,以减少进入体内的盐水量。在灌流过程中,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可慢慢将血液流量调至100~200 ml/min。吸附2 h左右灌流器吸附剂已达到饱和,此时结束灌流治疗,灌流结束后用空气回血,尽量避免使用生理盐水,以免被吸附物质重新释放入血。
2结果
本组52例患者中行1次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0 d,而行2~3次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7 d。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出院后经随访均无明显并发症。
3灌流过程监护及护理体会
3.1迅速建立血管通路
因有机磷中毒患者往往伴有抽搐、肌颤表现,而大剂量的阿托品化会使患者出现烦躁多动。因此,在选择血管及穿刺时,要求护士要有良好穿刺技能,尽量做到一针见血;穿刺后要固定好针头,尽量避免针头脱落,以保证有足够血流量。
3.2肝素使用
有机磷中毒患者,首次全身肝素要够剂量,一般为1 mg/kg,因追加剂量难以掌握。在进行血液灌流前应采用常规试管法测定凝血时间,灌流过程中每隔0.5~1 h应监测1次,使体外循环凝血时间保持在45~60 min[2]。由于使用肝素可引起出血,故应注意观察患者鼻腔、牙龈、消化道、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现象。
3.3生命体征的观察
在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如出现血压下降,应立即减慢血流量,以患者头低足高位;扩充血容量,必要时加用升压药;如非血容量减少而引起低血压患者,可边滴注升压药边进行血液灌流治疗。
3.4应密切注视是否有血液流量不足和灌流器凝血
低血压和动脉穿刺针松脱是导致血流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应及时扩充血容量及使用升压药等方法使血压维持正常范围,如动脉穿刺针有松脱,即予调整固定,以保证有足够血流量。如血路中动脉除泡器液平面较前提高而静脉除泡器液平面下降,提示灌流器凝血,此时应加大肝素量,必要时更换灌流器。另外,还应警惕发生空气栓塞,空气栓塞主要由于动脉管道与灌流器连接或连接不合适引起,故对这些连接处应注意观察。
3.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有机磷中毒患者往往有空腹或酒后服农药,病情凶险,发展快;除彻底洗胃、阿托品胆碱酯酶多能剂外,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要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有无自主呼吸及观察呼吸频率,详细记录出入量,特别要注意尿量、尿液颜色变化,密切观察患者对血液灌流的反应。
3.6血液灌流
对有机磷中毒患者,一次血液灌流治疗后由于毒物在外周循环内浓度下降,患者意识可能转清,但有机磷为高度脂溶性毒物,在体内分布容量大,加上有些患者洗胃不彻底,消化道仍有吸收,在灌流治疗后几小时或1 d后,外周组织中毒物再次释放入血,血浓度再次增高,可导致患者再度昏迷,故对危重患者应严密观察,监测血药浓度,如有反跳,应继续灌流或多次灌流,清除到不威胁生命的程度为主。另外,由于在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所用的肝素量较大,为防止出血,在治疗结束后可缓慢推注鱼精蛋白25~50 mg。
[参考文献]
[1]何长民,张训.肾脏替代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93-196.
篇7
关键词 高校 户籍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户籍制度古已有之。“中国的户籍制度形成于春秋时期,秦、汉以后更加趋于统一、完整和科学,影响后世达数千年之久。” 君主专制统治政治下,为了保障农业这一国家根基的生产以及实现国防戍边征兵的功能,户籍制度被充分的利用,发挥其经济的,政治的和国防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和社会氛围,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也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人口流动和人才交流的现实。高校户籍管理是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高校户籍管理工作进行创新,这对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户籍管理发展和特点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扩招以及其他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出台。户籍管理逐渐开始松动,其中高校户籍管理作为户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特别的重要性。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高校在管理招生,户籍管理上较之过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高校的户籍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高校户籍管理方式的特殊性。一般社会户籍管理其多是以地域为划分,将我国行政区划下的同一地区人口编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户籍之内。而高校户籍管理则是以学校为单位,管理为集体户口,这与社会的户籍管理有一定的区别。第二,高校户籍管理对象的特殊性。一般户籍管理的实现是以地域范围内家庭为单位的户籍集中管理。而高校户籍管理的户籍则来自于全国各地,其对象的户籍通过迁出原户籍地,落入高校集体户口,因而高校管理的户籍对象与社会管理户籍的对象存在这差异。
二、高校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1958年以前,中国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们可以自由迁徙。为了实现国家的管理,195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自此,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因此而生成。高校户籍管理在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就已经存在,“计划经济时期,考上大学后户口迁入学校,拥有了城市户口,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及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频繁,户籍制度以及高校的户籍管理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表现为两个主要问题:第一,高校户籍管理的不到位。这种迁入和迁出的管理制度设计很完善,但是由于具有非强制性,导致学生在户口迁出之后,忘记交户口迁移证或者其他情形导致的“口袋户”,这给户籍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第二,高校户籍迁出制度无法保障。目前,我国依旧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如果学生本来户籍是农村的,上大学时将户口迁出落到学校的集体户口。等到学生毕业之后,由于未在学校所在城市发展,回来家乡之后又把户口迁回来了,只不过现在户口成了非农业户口,如此一来,什么待遇都没有,就是挂了个名。因此户口迁出,这对于农村人来说就是把户口变为城市的了,无法享受农村承包土地责任,宅基地以及其他待遇。
三、解决高校户籍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改革高校户籍管理方式。
“学生的户口具有人数多,密度大,停留时间短,流动频繁,情况复杂等特点。” 按照目前的高校户籍管理政策,在目前的高校迁入户籍制度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拿高校寄达的滤录取通知书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出户口迁移证,新生入学报到时,按照规定,统一将户口迁移证交到学校的户籍管理部门,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办理高校所在地的身份证件。高校作为学生户口的迁入地,其在接收学生的户口迁移证管理时由于宣传未到位,使学生未能意识到户口迁移的重要意义。因此,高校户籍管理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在管理迁入学生户籍时,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管理学生户籍。同时,由于户籍管理的工作量巨大,为了减少可能出现的错误和提高效率可以运用计算机实施高校的户籍管理。基于Web的高校户籍管理系统的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前端动态网页的建立。高校户籍管理系统的功能达到了现代高校户籍管理工作实际应用的要求。
(二)完善高校户籍配套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户籍管理制度中,对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的档案机构对对其档案免费保管不收取收服务费用。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将其户口转至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或两年内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和档案管理机构将其在校户口及档案迁回其人学前户籍所在地。这种迁入原籍的户籍管理模式使得学生很难享受其本身是农村户口所享有的待遇,而成为城镇户口。这样一种迁回制度无异于剥夺了毕业生本身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因此高校的户籍管理对于迁回原籍的毕业生应该出台相关的配套的法律制度保障其权益。
户籍制度的管理其目的是实现社会治理,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因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现有秩序的稳定。人类社会从传统的道德约束到现代社会的规则约束,无一不是为了实现一定价值追求下的社会秩序目的,户籍制度的发展应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改革。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变香.浅析我国户口制度的改革与高校户籍管理工作的关系,载中国科技信息.2010 年第18 期.
篇8
关键词:高等院校 户籍管理制度 发展现状 改革措施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现有的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弊端日益显露,正在向高校提出种种挑战。深入研究我国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制度,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减轻高等院校户籍管理制度的工作负担,减小工作量;二是能够更好地促进高等人才的流动,增强人力资源的流动,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三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使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制度体现出时代特色。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能够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户籍管理现状的分析,从而起到一定积极有效的参考价值。
二、我国高校现有的户籍管理弊端分析
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从我国户籍管理中分支出来的,应该与我国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户籍制度开始显露出弊端,并不能强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其主要弊端主要体现在:一是高等院校的人数不断扩增,体现出人口密度不断增大,户口流动频繁,高校户籍管理情况复杂等特点。随着高等院校近些年的不断扩招,给学校和当地的公安机关带来了很多困难,高等院校的学生户籍迁入迁出间隔时间过长,大大增大了工作量,这样就无法保证户口迁移工作的及时、快速地完成。在大量高等院校的学生同时进行户籍迁移中,就会造成数据的丢失和错乱,结果就造成不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黑户”“人户分离”等情况,处理不好容易使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成为我国户籍管理的累赘。二是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自由流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需求更加明显。现在社会的发展速度依靠的就是人才以及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现在的户籍制度大大制约了迁徙自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有效流动。现有的户籍制度是二元制,这就人为地造成了公民用工的歧视以及身份的不公平,导致大学生不能够进行合理流动,用人单位也不能进行自由招聘。这样就加大了就业难的现状,也出现了“一才难求”的境地。
三、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一)高等院校学生入学不进行户口迁移
高等院校的户口管理很大程度上属于临时性质,学生完成学业后一般就会离开学习所在地,去其他城市或乡镇工作生活。如果取消户籍迁移,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户籍管理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源浪费,同时能够避免现在在户籍迁移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改善学生的就业择业现状。具体改革措施:新入学的大学生可以在收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后,学生可以持居民身份证、户口本、证件照及录取通知书及时到派出所办理“户籍证明”,在这一过程中,原本的“农业户口”直接可以变更为“非农业和户口”。入学以后,有学校的户籍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管理,学生毕业时返还给学生本人。在校期间,所需要的户口证明均可以凭借学生在校的有效证件(学生证)以及户籍证明办理。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一是学生,可以省去入学或毕业时的户口迁移的繁琐,减轻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所带来的负担,方便管理。二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择业,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户口对应届毕业生、学校以及招聘单位所带来的压力。三是,户籍证明能够在特殊情况下给学生提供身份证明。
(二)采取身份证制度,使用暂住人口证明
我国现有的第二代身份证具有视读和机读双重功能,能够在全国范围中进行查询和识别。这样的功能应用到户籍管理工作中,学生入学可以凭借省份证而不是户口本和户籍证明,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户口迁移带来的不利方面。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打破登记户口常住地的方式,改用出生地登记方式,这样做能够使户口真正达到统计人口数量的目的,同时去除了很多附加的行政职能。这样方便了大学生的自由流动,能够去除户籍在寻找工作中的限制,最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国家制定有关法律进行严格规范
加快高等院校户籍管理的改革速度,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法规条例,是高等院校户籍管理的模式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人才的流动速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制度和措施都是健康有效的,实现户口迁徙自由化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整个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法律的制约和有关部门的配合,加快制定有关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条例,加强户籍立法。从适应社会的角度出发,制定新的制度政策,能够真正做到户口紧随工作走,使大学生找到工作就不用担心户口,给学生和社会更为灵活的就业市场。
四、小结
本文从高等院校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出发,探讨了现有管理制度出现的弊端,并且本着“以学生为本”“服务为民”的原则,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学生入学不迁户口|实行身份证制度、制定法规条例等措施,但户籍管理改革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并不是简单地户口迁移,这一问题会涉及社会学、法学、人文学、法学等众多领域,仍需要今后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以此来完善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
参考文献:
[1]戴璐.高校户籍管理的育人功能及改革探究[J].茂名学院学报,2010(2).
[2]刘晓鲁.完善高校户籍管理方法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10).
[3]朱芳.加强高校户籍制度改革以促进人才流动[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高等教育研究版),2003(2).
篇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46
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多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呼吸衰竭是其主要死亡原因,而机械通气则是抢救此类病人的重要措施。所以尽早建立合理人工气道,选择正确通气方式,随时调节呼吸机参数,处理脑水肿,加强呼吸道管理,加强机械通气效果的监测,保证能量供应等综合护理方法至关重要。我科2005年1月~2008年6月抢救急性有机磷病人31例,除1例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31例患者中男6例,女25例;年龄21~36岁;均为口服中毒。其中敌敌畏24例,乐果5例,甲基2例,服毒量20~200ml,就诊时间为服毒后20分钟~4小时,所有病例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实验室测定)
救治方法:常规洗胃、导泻、灌肠、大量补液利尿、清洁皮肤毛发,使用特殊解毒剂,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一旦出现呼吸衰竭,立即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保证有效氧供给。我科采用EPrit型呼吸机,机械通气模式及呼吸机各参数根据病人情况随时调节。
救治效果
全部经口气管插管,其中8例改为气管切开,除1例敌敌畏中毒者由当地卫生院转入我科因服药量大时间过长,虽全力抢救,仍死于多功能脏器衰竭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气道护理
一般观察及护理:对所有病人均采用监护仪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BP、HR、R、SP0、ECG变化、定时测量体温,严密观察病人神志、口唇、皮肤、呼吸、尿量情况。自主呼吸频率的变化及有无人机对抗等,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正常呼吸的生理性保护功能,加之危重病人抵抗力下降,无疑增加了感染的几率,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认真执行“8步洗手法”,戴口罩,一次性吸痰管每次更换,吸痰盘每日更换2次,定时进行空气消毒,限制探视,防止医源性肺部感染。
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昏迷程度轻或意识清楚的病人,经口气管插管的耐受性差,不配合治疗。若导管固定不好,既会因导管的上下移动而滑出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又会因导管的活动导致与气管黏膜的摩擦增加而损伤黏膜。我们用一条35cm×2cm的胶布,从一端剪开32cm,未剪开的一端固定在一侧颊部,将气管插管靠向口腔的一侧,剪开的一端胶布以气管插管外露部分为中心,交叉固定在另一个颊部,同时要放置牙垫,防防止病人双齿咬合时夹闭气管插管,如病人耐受性差,可适当约束病人。
气道充分湿化:充分进行气道湿化是气道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因阿托品的应用抑制了气管、支气管黏膜腺体的分泌,以及气管插管(切开)后吸入的气体失去了呼吸道的加湿作用,均导致了呼吸道干燥而形成痰痂。但呼吸道的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如果机体液体入量不足,即使呼吸道进行湿化,失水的组织而仍处于失水状态,因此,机械通气液入量保持在2500~3000ml[2]。我科所用的呼吸机为全自动化,本身带有加湿湿化器,可用蒸馏水100~200ml定时注入湿化器中,湿化器的温度控制在32~35度。同时选用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气管内滴入5~10ml/小时。
及时排痰:完成气道湿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痰液排出。在患者排痰功能健全时,应用气道湿化、祛痰药物的基础上,根据病情每2小时翻身、叩背1次。目的是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氧合功能,同时也可以改善皮肤血运,防止褥疮发生。当排痰功能丧失时,可通过听痰鸣音和观察呼吸机气道压的升高,用人工吸引的方式来清除,因为当病人出现气道压升高或咳嗽时,痰液往往积蓄较多,所以要及时吸引,以免影响通气弥散功能。对于大量分泌物积聚不易排出者也可考虑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来吸引。
定时放松气囊:注意气囊充气要合适,一般充气量5~10ml,过多可引起气道损伤,过少则易引起误吸。气囊应每隔6~8小时放气5~10分钟,以解除局部黏膜压力,避免气管黏膜长时间受压引起溃疡或坏死。
机械通气效果观察
病人每分通气量的观察:调节通气量是保证有效机械通气的根本条件。一般成人[3]可用相对大的潮气量(8~10ml/kg体重)和较慢频率,以便使病人对呼吸困难的敏感性降低,微弱的自发呼吸消失,病人感觉舒适。同时呼吸频率变慢,吸:呼比的呼气时间延长,有利于CO2排出和静脉回流。护理上应仔细观察病人的反应,一般通气情况良好时,病人表现较为安静,自发呼吸抑制或与呼吸机同步较好,两侧肺呼吸音清晰、对称,BP、P频率平稳。反之,若通气不足,病人则表现烦躁、皮肤青紫或出汗、气促,与呼吸机不合拍,呼吸音减弱或不对称,或表现为血压上升和心率加快,严重者甚至发生心律失常。
管道堵塞与气道压力 气道压力的高低决定于胸肺顺应性、气道通畅度及潮气量多少三个因素。当胸肺顺应性未受影响,潮气量正常时,气道压力过高常常预示管道不通畅或气道有痰堵塞。该组病人中2例出现次气道压力过高现象,1例因病人呕吐后有误吸现象,气管部分堵塞所致,经过清理呼吸道后,气道压恢复正常。1例病人为人机对抗,报告医生后给予病人肌注安定10mg,气道压恢复正常。良好的呼吸机治疗是以最低通气压力获得适当潮气量,同时以不影响循环功能为原则。气道压力一般维持在15~20cmH2O(成人)[4]。当改变或肺受压(机械性或血气胸)、而咳嗽或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时气道压力也明显增高,应根据情况迅速处理和调节,或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湿化过度:本组病人中有5例病人,在使用呼吸机初期出现湿化过度情况,通过减少气管滴入量,并调低湿化器的温度(从35℃调至27℃),4~6小时后病人痰量逐渐减少。一般情况下若病人无明显肺部及呼吸道感染情况,每2~3小时吸痰1次;但若频繁吸痰,间隔
血气分析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监护:护理人员在监护机械呼吸效果时必须随时注意血气分析的结果,特别是注意PaCO2值可反映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情况。一般动脉血正常pH值为7.35~7.45,PaCO2为4.6~6.0kPa(35~45mmHg),PaO2为10.6~13.3kPa(80~100mmHg),当PaCO2>6kPa(45mmHg)常有通气不足,可发生高碳酸血症致呼吸性酸中毒;PaCO2
其他问题:本组病人共发生报警装置失灵2例,1例病人是通气良好时,报警器发出假报警,另1例是病人通气不足时未报警,所以使用呼吸机时也不能完全依靠报警装置。此时对病人体征的观察很重要,包括SPO2、胸腹的起伏、末梢部位有无紫绀及心率、血压、尿量等,以判断病人的通气情况。
作为急诊科护士,平常多熟悉呼吸机性能和工作原理,学会气道管理和常用参数的调节与观察,呼吸机使用效果观察以及各种故障的处理,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能。由于呼吸机是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的新型现代化仪器,如何正确使用呼吸机,加强气道护理,观察使用效果和防止并发症,提高呼吸机对挽救病人生命的作用,还需广大医护人员不断进行临床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2.
2 王志红,周兰妹,主编.危重病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166-178.
篇10
【关键词】 特重度烧伤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支气管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2005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特重度烧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呼吸功能衰竭患者11 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入选标准
2005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患者;成人特重度烧伤≥80%总体面积(TBSA);入院时有重度吸入性损伤并早期气管切开;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8 h以上后并发肺部感染明确诊断呼吸衰竭;存活时间21 d以上;排除严重烧伤创面脓毒症、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1.2 一般资料
11 例患者年龄21~69 岁,男9 例,女2 例,烧伤面积80%~10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30%~96%TBSA。其中火焰烧伤10 例,热液烫伤1例。
1.3 诊断标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8 h以上;有明显的肺炎影像学证据;无明显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T>38℃)或T<35.5℃,白细胞升高或降低,伴有痰量增加及肺部干口罗音或喘息,气管内吸出物细菌培养连续2次为同一致病菌。呼吸衰竭诊断见参考文献[2];烧伤均经后期手术二次确诊,重度吸入性损伤早期均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2]。
1.4 治疗方法
1.4.1 建立人工气道
11 例患者均在入院6~12 h内(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
1.4.2 机械通气[3]
指征:鼻导管吸氧在40%~50%仍然进行性缺氧,PaO2<60 mm Hg(1 mm Hg=0.133 kPa),PaO2/FiO2≤300。模式:间隙指令通气(SIMV),辅助/控制通气(A—CV),连续气道正压(CPAP)。参数选择:潮气量6~8 mL/kg;吸气平台压≤30 cmH2O;PEEP 5~15 cmH2O,FiO2 40%~60%。频率10~18次/min,吸呼比(IE)1.0∶1.5~2.0。监测指标:神志、心率、动脉血气分析pH、PaO2、PaCO2变化。根据监测指标随时调整机械通气参数及模式。
1.4.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吸痰灌洗
根据病情及患者临床表现及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可在直视下明确治疗效果,清除黏稠痰液和坏死黏膜、局部用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血酶)、获得准确痰培育标本。方法为:痰多及肺部感染严重时可每日1次,病情好转时可隔日1次,平稳后每周2~3次,每次先吸除痰液和坏死黏膜,黏稠痰液不易吸除时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灌洗,总量每次双肺不超过300 mL,以免引起肺水肿,最后再局部用药,每次做痰培养加药敏感检查,若为对庆大霉素敏感细菌感染时可局部用药中加庆大霉素。
1.4.4 俯卧位通气
每日3~4次,每次1~2 h,加强拍背。
1.4.5 镇静
对于烦躁或人机对抗严重的患者可交替应用中枢神经抑制药或冬眠疗法,必要时可应用肌松剂。
2 结
果
本组11 例患者,治愈7 例,死亡4 例,治愈率64%,在治疗过程中,11 例患者均并发肺部感染(创面脓毒症4 例,胃肠道功能障碍3 例,心功能障碍3 例,脑功能障碍1 例)。4 例均死于呼吸衰竭。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培养11 例中5 例为绿脓杆菌感染为主,3 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3 例为混合感染。机械通气开始时间为伤后最早6 h,最晚7 d,持续应用时间最短7 d,最长30 d,11 例均早期(4~7 d)行四肢手术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生物敷料覆盖术。
机械通气前后PaO2/FiO2比值,早期均明显改善,11 例通气前PaO2/FiO2比值为189.32±52.24。通气后比值为328.23±107.02。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H、PaCO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4 例死亡患者,死亡前1周左右开始表现为严重的低氧血症,最后均死于呼吸衰竭。
3 讨
论
大面积烧伤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肺功能障碍是主要的死亡原因。早期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保持气道通畅、纠正缺氧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方法。11 例患者在早期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均发生了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主要原因为重度吸入性损伤、大面积烧伤、手术及机械通气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院内感染(包括气管插管、吸痰、胃内容物反流、肺损伤)引起VAP有关。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部感染[1]。我国VAP发生率为9%~70%,病死率达50%~69%[4]。本组病死率36%,治疗效果较好,主要为我们早期应用保护性机械通气支气管镜检灌洗治疗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期机械通气的应用:对于严重烧伤患者一旦有呼吸功能不全时就可以应用机械通气,可有效防治呼吸衰竭,当患者并发呼吸衰竭后更应尽早应用。本组11 例临床分析早期机械通气可明显提高PaO2,改善氧合。
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吸入性损伤、肺感染、ARDS是烧伤并发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其主要为广泛的支气管黏膜、肺泡毛细血管损伤,渗出增加,肺顺应性下降等引起的顽固性低氧血症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1],目前许多国内外研究证明应用机械通气不当导致的肺损伤(ALI)可加重肺部损伤,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肺损伤[5]。本组11 例临床分析应用较小的潮气量,限制吸气平台压,选择最佳的PEEP,即在FiO2<0.5、PaO2/FiO2>300 mm Hg且心排出量无明显降低的PEEP,与传统的机械通气比较PaO2无明显变化,pH、PaCO2无明显提高,故应用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可明显减少ALI,又可纠正低氧血症,避免因早期呼吸衰竭死亡,为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吸痰灌洗:可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提高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指导抗生素应用,促进痰液的排出,局部用药可明显促进吸入性损伤气管黏膜的愈合,除在临床应用中有短暂的不适外未发现其他并发症,临床中可大胆应用,但是对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要慎用,除非有窒息可能,1天不要超过1次为宜,灌洗不当可引起肺水肿又可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早期手术治疗消灭烧伤创面,营养治疗、抗感染治疗是烧伤治疗的根本。
镇静、镇痛与肌松:11 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人机对抗、焦虑、烦躁、疼痛,我们根据每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了详细的镇静方案,其主要目标与标准为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人机对抗、焦虑、烦躁、疼痛的基础上随时调整镇静剂用量并且实行每日唤醒制。11 例患者最轻者仅仅应用即可,最重者持续镇静21 d并且最严重时应用了肌松剂。镇静、镇痛与肌松临床应用过程中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并且保证了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本组仍有4 例患者死于呼吸衰竭,4 例患者呼吸机应用均>14 d,最长的30 d,死亡前15 d左右临床均表现为严重的呼吸机不能纠正的低氧血症,听诊和胸部X线片显示双肺密集增高阴影,而无其他明显脏器并发症,痰培养多为混合感染,几乎对所有抗生素均耐药,故VAP仍需要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明华,张庆玲,府伟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和诊断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6.
[2]黎鳌.烧伤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29384.
[3]卫伟,夏照帆.烧伤患者的呼吸支持治疗[J].中华烧伤杂志,2006,22:39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