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4-04 23:4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财会工作;信息化管理;制度设计
由于目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领域开始逐渐的应用这一技术。企业财会工作开始逐渐的由传统的管理方式像信息化管理发展。在目前开放且动态的网络环境中,财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势必成为未来企业财会的主要管理方式。本文就从企业财会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依据出发,谈一谈如何真正做好这一工作。
一、企业应当运用财会信息化管理的原因
1.财会信息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多数企业现今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财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由于长时间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因而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而信息化的财会管理模式由于刚刚起步,企业往往认为其成熟性不足,因为担心投资的风险问题而采取谨慎观望的态度,因此这种模式很难在企业中占据主导。但我们应当看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成熟下,必然成为未来的根本趋势,传统的财会管理方式虽然比较成熟,但由于其自身难以根据新变化,新挑战进行进一步适应与革新的局限性,它必然会被淘汰。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根据时代的不断变化进行适应和挑战,从而促进企业财会工作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2.财会信息化是实现会计改革的需要
企业会计工作是上层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整体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改革的深入,企业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完善。在目前的信息化大环境下,会计工作对于信息的需求量正在不断的增强。只有通过对会计系统进行改革才能真正适应目前信息化技术广泛运用的社会。我们应当做到对现代会计模型的重建,将会计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从而真正建立能够反应信息大环境下需要进行会计改革这一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
二、目前财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会资金管理不严,控制难
目前在大多数企业所设置的税收管理制度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往往会受到业务与行政双向体制的影响,这种影响显而易见对管理工作是不利的。例如,有的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职能做一些肯呢个会对公司利益产生危害的事情,不能很好的坚持工作原则。现行的财会管理体制监督约束机制薄弱,就造成管理人员的监督感和使命感较为薄弱,容易造成资金管理松散,周转速度慢,资金使用效率低等等问题。
2.对预算的管理较为困难
我们应当从企业中不同部门所关注的不同的预算出发,以此来决定哪些是企业应当关心和加强控制力度的财务数据与具体的投资项目。但由于各个部门往往会为了便于自身工作而建立独立的预算管理数据,但实际上它们很难作为企业的整体数据共同使用。并且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实际对预算的控制力与控制范围是有区别的,因此每个部门都必须对这些整体预算数据进行单独的分析处理。数据提供存在的困难往往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对预算管理的实时监控,这就可能引起预算控制工作中存在随意性很大的人为参与预算管理问题出现。
3.企业监管力度与时效性欠缺
在很多企业中,对于资金流与财务控制的问题处理经常出现矛盾,这就导致企业很难实现对各个部门的财务资本情况进行清晰的掌握,在当下的现代管理制度中,仅仅采用报表或报告资产监督和评价的模型已经难以满足要求。部分部门的资本管理工作中的秩序性差,甚至存在体外循环的现象。除此之外,企业常常只能在年初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到实时掌握,对全年的财务管理工作掌握十分有效。
4.信息孤岛问题的存在
部分企业的决策者因为并不明晰各类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之间的具体联系和互相作用,所以在对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习惯于简化管理的流程,直接的采用宏观式的管理和决策方式,但这种做法很容易忽略财务中一些细微的错误,这样细微错误累积起来酿成大错,使财务信息的作用和意义上成为“岛屿”,不利于财务信息之间对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方案
1.加强认识,树立财务信息化管理方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而现代信息技术也逐渐引入到财务管理中帮助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得资金得到合理的分配。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与方法选用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不断的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来加速整体的信息化管理进程。要做好财务的信息化管理,首先必须树立财务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不光做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更要使整个企业的管理实现信息化。良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对资金的流动进行有效的管控,从而达到规避因制度漏洞而带来的金融风险,避免因此给企业造成不必须的损失这一目的。
2.结合实际情况创新管理制度,真正的实现信息化管理
企业要先对财务人员进行集中的管理,财务人员自身也要有一定的责任意识,让信息化技术深入财务管理中,并与之前的信息进行对接,保证财务信息的时候全面。企业想要更好的实现信息化管理,首先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对企业进行一个大规模的规划,然后再把大规划划分成小规划逐一落实。
3.切实的落实结算中心制度
在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管理的重点是资金和资金流动的管理。要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通过以上的方法成功的改善一些大企业中资金管理漏洞的问题,也可以协助使企业的资金哥更加集中。
四、结语
企业的财会信息化管理制度设计对企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化管理,企业可以很好的适应中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企业建设过程中为各单位提供系统化的财会工作信息及相关数据,有利于真正提高财会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效率。同时、通过对企业财会的信息化管理,企业能很好的根据准确可靠的财会信息进行业务决策,从而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以此促使企业发挥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技术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作者:曾笑林 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档案管理;档案制度;信息化;推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174-01
一、 档案科学化管理及其影响
档案管理科学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效提升其管理水平指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的文化事业管理水平。档案管理部门管理的各类档案内容非常多样,不仅仅包括政治、经济的有关资料,还包括各种文学、艺术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对研究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对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作用。因此,要不断提高我国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源泉。
在此之前,我国一直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这种传统落后的方式对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消耗巨大,而且还不利于档案资料的储存。此外,部分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未受到充足的关注,使其管理工作处于无序状态。所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纳入信息化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管理模式,对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而言意义重大。
二、 档案制度信息化及我国档案制度的信息化发展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面对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我国现有的档案管理的制度及信息化程度还比较落后,已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档案管理方面,我国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积极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
1.档案管理制度依旧需要优化与完善。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持续发展,我国档案管理的工作亦紧随时展潮流,开始染上信息化的浓重色彩。但是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我国档案的管理工作整体水平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整体水平不是很高。当前采用的档案管理机制,未达到科学化管理标准,档案管理缺乏统一性、规范性,致使不同资料信息无法相互利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总体偏低。规范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对其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其工作者既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拥有较强的科学化管理意识。但是就当前来看,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高技术人才缺乏是我国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给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 档案管理的载体没有实行一致性原则。当前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方面,我国未对其具体管理软件进行统一明确,进而出现了档案管理应用软件不统一的现象,这就使得各类档案之间不能较好的实现相互交融和利用,不能及时的反馈档案信息处理的成果,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实现信息化、规范化。
由此可见,在我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工作中,如果不及时制定科学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程序,不但在一些方面制约了我国档案得管理事业发展,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形成障碍。旨在更好地顺应当前信息社会发展趋势,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实施科学化管理模式刻不容缓。
三、 科学化管理对我国档案制度信息化的推动作用
提升档案科学化管理水平是顺利实现档案制度信息化的基本条件。现代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的应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载体、样式和渠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信息化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而实现档案制度信息化离不开科学管理模式的协助与支持。
1.推动健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的创建。档案制度是基于对应的法律条例而发展起来的,所以需要立足于宏观视角对其进行分析、管理,进而在有效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其工作效率。欲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则需要在档案管理实践工作中,有关部门能够慢慢地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模式,实施责任追究制,加强管理工作,创建一套完善的管理、审查体系,有利于提升管理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进而推动档案制度信息化建设。
2.促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对档案工作实施科学化管理是一项基本任务。而这则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强硬的综合素养,其专业素养愈高,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的目标就愈近,其现代化、超前的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的提升具有建设性的影响。我国档案制度信息化发展为了追上甚至引领时代的潮流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脚步,就必须对档案管理的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意识进行培养,提高其科学化管理的能力。根据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需求,对培训的项目重点突出、注重实效,通过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得档案的管理者能够更顺利地应对档案制度信息化的变化。因此,只有拥有一支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具有高水平的档案管理意识的档案工作者队伍,档案管理事业才能不断地向前进步发展,才能够切实促进档案制度信息化目标的实现,为实现档案制度信息化给予一定的支持。
3.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发展。欲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实施科学化管理模式,应标准化设定其管理机制、管理流程等,而这则需要深入优化当前管理环境、软硬件设备。这样才能够使得档案的管理工作形成规范化和系统化,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各类档案的相互利用,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工作的效率。科学化管理需要我们摒弃之前落后的管理方式与理念,加强对档案管理的监管与审核,对其资料保存状况、应用状况进行定时审查,而这则需要创建一套合理而全面的档案管理、审查机制,借助统一的软硬件管理工具以及合理的管理方式,有效保存、合理应用档案资料,为促进档案制度信息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结语
由此可见,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档案科学化管理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了各类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成分。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工作,不仅专业性强,并且需要对外保密,其负责人应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正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档案制度信息化建设必须实行科学化的管理,不仅要明确管理科学化的本质是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还要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作保证。在当前发展形势下,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能够顺应时展潮流,应不断提高档案的制度及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档案制度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显得特别突出。
篇3
关键词会诊;信息化管理;质量;指标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管理渗透面日益扩大,并且医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护理进行管理的优势日渐体现,解决了传统管理上存在的部分问题。会诊制度是医疗核心制度之一,做好会诊制度的管理切实抓好核心制度的落实,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传统的会诊模式及管理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医疗服务新需求、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及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要求,且基于信息化医疗的应用,出于医疗管理的需要更有必要建立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1]。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根据医疗质量管理数据统计2013年-2016年期间院内会诊的相关质量指标,如会诊完成率、及时率、会诊医师资质、会诊书写质量等。1.2改进会诊模式1.2.1传统院内会诊模式2013年使用传统的院内会诊模式,因患者诊疗过程中出现疑难重症或病情复杂或涉及其他专业且本科室无法完成的诊疗,由经治医师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同意后经上级医师同意后书写会诊申请单及会诊工作量凭条,护士执行医嘱后统一将申请单及会诊工作量凭条通过健康助理员每天定时统一送达相应受邀科室,由受邀科室安排的医师拿会诊申请单到相应科室会诊。1.2.2利用信息化管理会诊2014年为解决传统会诊模式下的存在问题,对会诊流程进行改造。在简化程序、优化流程、实时有效的监控下的会诊平台对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及医院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保障。某院电子会诊平台下的会诊流程图,见图1.1.2.3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率表示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014、2015、2016年会诊的完成比率与2013年对比明显提高,2014年与2013年比较χ2=166.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5年与2013、2014年比较,P<0.01。会诊书写质量检查达标率有明显提高,2014年与2013年比较χ2=0.3307,P=0.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5年与2013年对比χ2=62.7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3.1传统院内会诊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仍执行传统的院内会诊模式,多家医院通过管理总结分析传统院内会诊模式存在许多共性或典型的问题:(1)会诊流程繁琐、环节多,每个环节出现脱节均会影响整个会诊流程;(2)会诊时效性问题,特别是常规会诊,由于会诊申请单为每天一次的定点人工传送,流通时间长经办人为多人,容易造成丢失或到达时间长,影响会诊时效;(3)会诊单手工填写,书写项目内容、格式不规范、字迹不易辨认可影响受邀科室会诊医师了解病情;(4)应邀科室会诊医师资质不够;(5)不利于监管:会诊的质量指标不易提取,难以统计会诊及时率、未会诊率等质量指标,主要靠环节、终末病案抽查的结果及各科室向职能部门反馈的信息,存在监管片面且信息反馈滞后,潜在的医疗安全隐患较大[1-4]。某院除此之外仍存在其他问题:急会诊指征把握不够准确、申请会诊前准备不完善、会诊医师责任心不强会诊未能达到目的等问题。
3.2改进会诊管理策略
利用信息化对院内会诊制度进行精细化管理,改进了较多传统模式会诊中存在的问题,为医院管理会诊相关质量指标提供精准的数据、及时反馈,是重要的管理工具[5]。结合某院及其他综合性医院在信息化会诊管理的模式下存在问题,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持续改进:(1)加强会诊制度落实的管理,包括医师会诊资质、会诊时效、会诊有效率等指标监控,落实奖惩[2]。建议院内会诊专家库,科室人员通过自愿申报、科室推选管理部门审核聘任,提高会诊有效率、保障会诊医师资质符合,保证会诊质量、提高会诊满意度,同时对总住院医师制度灵活掌握,促进医师队伍的培养[5]。(2)推进信息化利用,会诊申请后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相应科室会诊医师,避免医师未及时登录导致会诊超时,引进医护考勤手环,记录医师到达科室查看患者的时间及查看记录。(3)实行院内会诊不良事件上报平台,将不及时会诊、会诊指征把握不严、会诊不到场查看患者、会诊意见无指导意义通过平台上报,管理部门定期汇总分析并结合双向会诊评价意见予以通报反馈,对情节严重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处罚[6]。(4)加强培训,每年统计申请会诊和受邀会诊前列的科室,归纳分析常见的基本疾病,开展针对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培训,加强三基的培训及考核,对新入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训轮岗,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2]。(5)健全会诊激励机制,在医院绩效考核中,增加会诊工作量的考核权重,对主治/副主任医师会诊质量考核纳入晋升的考核评价,增加会诊报酬,特别是院内大会诊的报酬应视为3个专家会诊工作量考核,充分调动会诊医师积极性和主动性[7]。利用电子会诊平台模式进行院内会诊,解决了许多传统会诊模式下的存在问题,填补了传统会诊模式中的管理缺陷,可以实时监控会诊的流程及执行情况,实现了会诊的动态管理,进一步落实院内会诊制度,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也为其他医疗核心制度,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等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可借鉴范例。医院信息系统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合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巧妙将信息化与医院管理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远学,郭玉娟,韩丽珍.综合性医院多学科写作会诊精细化管理模式探讨[J].海南医学,2015,26(21):3250-3253.
[2]李小芳,徐道亮,潘云龙.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院内会诊的信息化管理[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4):60-62.
[3]王秋卉,王东,姜素霞.院内科间会诊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38-39.
[4]成诚,曾凡,黄昊,等.院内会诊系统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5):92-94.
[5]冀冰心,仇叶龙,李小莹,等.强化会诊管理提高会诊质量与效率[J].中国病案,2016,17(12):9-10.
[6]李大江,钟彦,文强,等.院内科间会诊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0):42-43.
篇4
关键字:工程质量 信息化管理实施情况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由豆腐渣工程引发的交通事件频频发生,工程的质量问题受到人们密切的关注。工程质量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性,也是企业生存的根基所在,如何对工程的质量实施有效的、信息化的监督已经上升为企业需要密切重视和慎重思考的问题。
一、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所谓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过程中,建立能够对工程进行全面监督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相应的网站,通过对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提高企业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以及成本的认知情况,为管理层的决策和办公提供真实的数据和管理依据,进而实现企业效率、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
20世纪40年代,美国数学家提出了著名的信息论,该理论认为:任何通信及控制系统从根本上讲都是在进行信息传输及信息的加工处理,任何的实践活动中都是人流、财流、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动,其中信息流调节着所有其他流运动的目标、方向、数量和速度。由此可见,在建设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如何实施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以及存储是极其重要的,并且对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作用和影响。
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精细化管理理论强调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上的精耕细作,务必做到精、准、细、严。首先,把工程管理目标做精,追求工程目标的最优化;其次,对工程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实现计划、制度和决策的制定准确,指令传递、执行和汇报的准确,计量、统计数据的准确等等;再次,进行目标、标准、任务和流程的细分,对管理对象进行逐一分解并量化成具体数字、程序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最后,严格执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制度和标准,严格监管、严格限制偏差。
二、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一)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与目标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工程监管提供了信息化的平台,但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因而仍应该进一步落实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首先要明确管理的目的与目标,这样才能找到工程管理控制的动力和方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要实现对工程本身和企业内部管理层的有效监管。一方面,在工程的施工之前对工程的目标成本、进度、安全性要进行充分的计算,在施工的过程中将收益与实际的使用成本进行对比,对由于设计方案的不合理性产生的成本进行改进,在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对成果进行综合评定,同时要将三个环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工程进行整体的、综合的、系统化的管理。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平台,方便集团对子公司的监管,避免了由于集团对子公司的管理仅限于年度报表审核造成的监管不足这一漏洞。
(二)保证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的来源与共享
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首先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充足性,一方面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得到客观真实的数据,同时通过监督站对现场的数据进行抽检;另一方面,妥善保存工程实施前由试验室对施工情况进行模拟得出的试验数据,并将施工现场得到的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工程进度、成本的合理性。
(三)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系统
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系统由施工现场的监督反馈系统和后续的工程数据分析系统两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施工现场的监督反馈系统包括GIS模块、PAD模块、施工现场视频模块、移动短信模块四部分组成,工程数据分析系统由质量监督模块、安全监督模块两部分组成。
GIS模块又称信息系统模块,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能够以电子地图形式纵览工程内所有工程的分布情况。和纸质地图一样,该系统用不同的小标识对工程中的楼盘在建、竣工等状态进行标注,同时能够随时搜寻工地上的道路、建筑物、主要标志等,方便领导层进行决策。
PDA模块主要负责对工程现场的数据进行采集。该模块能够与工程数据分析系统进行交互式传递,一方面监督员对工程现场的数据进行填写后反馈给工程数据分析系统,由该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当前施工状况的质量与安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工程数据分析系统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存储,必要时能够对PAD系统进行信息输出,避免了监督员对现场数据进行重复填写录入,降低了现场监督人员工作强度,从而提高了监督效率。
施工现场的视频监控使监督员能够获得工程现场施工情况的细节,继而能够及时发现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重大事故的出现。另外,该系统解决了由于工程现场距离较远造成的沟通不便问题,也方便及时对现场进行监督抽查。
移动短信模块实际是应用当代的通信技术,如:移动电话、电子邮件等,方便监督机构根据业务的需要向建设工程的相关负责人发送必要的业务处理信息,相关的负责人员也可以通过短信向监督人员发送日常的公告和通知,从而加强了监督人员和负责人的沟通,方便理论与实际工作中意见的交换,保证工程质量。
工程的数据分析系统以Internet及数据库为基础,将所有的数据操作集中在服务器上进行,然后将结果传送到客户端,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就能够得到工程的质量、安全是否合理的信息。另外,系统操作界面的设计以简单易用为目的,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Internet Explorer (IE)和Windows窗口,降低了系统的操作难度和对负责人电脑使用知识的要求,并为系统的长期使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对我国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提供建议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工程具有技术难度高、规模大、设计思路新、实施难度大的特点,同时实施的过程十分复杂,对专业的分工要求越来越细,工程的成功实施更大程度上需要各方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沟通,这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如下建议:
(一)加强信息化管理观念
目前很多工程的管理人员和参建单位在工程信息化管理方面观念单薄,对工程的监管还是停留在传统水平,对工程建设信息的性质及关联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应该加强相关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落实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二)强化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功能,改善设计中的不合理部分
当前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另外,部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脱节,白白浪费了资源。因而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其功能和适用性,积极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研发出功能齐全、能够广泛应用,成本合理的软件,这样才能促进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彻底实施。
总结:
科技的发展已经将许许多多的行业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程建设领域中极其重要的监督体系也需要落实信息化改革,通过对工程质量监督系统科技含量的提高,实现工程质量监督的及时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继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浩 浅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管理.[J] 工程管理 2008(03)
[2]苟波 论项目管控的信息化管理.[A] 经管视代 2012(10)
篇5
关键词: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应急管理;制度创新;技术优化
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用电量越来越大,这就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电力应急管理工作,找出其中的不足,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优化,能够更好的应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可以有效降低电力系统故障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经济建设的影响,对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特点及分类
1.1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特点
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进行分析,可以得知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具有灾害源头众多、涉及环节众多、造成损失较大等特点。电力系统的运行会受到自然环境、人为因素、设备性能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引发电力系统突发灾害,遇到自然灾害、技术人员操作失误或者非法分子故意破坏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存在质量缺陷或者性能老化,都会引起突发性灾害。电力系统的运行包括发电、配电、输电、用电等工作环节,彼此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旦发生突发灾害将会涉及到每一个运行环节,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1.2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分类
因为造成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种类。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叫做自然灾害,比如天气、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往往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技术人员操作不当或者工作不认真出现失误,以及非法破坏行为也会引发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电气设备性能失效,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将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引发突发性灾害。
2.电力应急管理的介绍及现状
2.1电力应急管理的概念
电力应急管理是为了应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能够使电力尽快恢复至正常状态,对降低电力系统突发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危害性,所以便需要针对其中出现突发灾害的运行环节进行识别,做好应急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通过日常模拟、演练,保证突发灾害发生时能够做出快速反应,降低影响、减小损失,并尽快修复电力系统,使其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
2.2电力应急管理的环节
根据电力应急管理具体工作,可以将其分为预防与预警、预警响应、应急响应以及恢复与重建四个环节。预防与预警是指识别出存在的危险因素,然后制定出针对性的应急方案;预警响应就是提前准备,是根据可能发生的灾害事先做好应对措施,对可能造成的损失做好弥补措施,除此之外还包括日常演练、模拟;应急响应是发生灾害后启动应急方案,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恢复与重建是指灾难发生后对损坏的线路或者设备进行维修,使其能够正常工作,提供用户所需用电。
2.3电力应急管理现状
从当前的电力应急管理情况来看,电力应急管理应急处置能力较低,特别是在协调配合方面与电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善。应急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电力应急知识尚未普及 ,各级人员对电力应急管理的概念模糊 ,对应急管理的内涵和原则认识不清晰 ,对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此外,社会普遍对电网大面积停电缺乏危机意识,不少用户没有应对大面积停电的相关措施。一些用户电力应急管理方案过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和可行性,不能有效解决突发灾害;电力应急管理工作重心偏重于事后处理,而忽视了事前预防的重要性,无法从根本上降低突发灾害的发生概率。应急救援设备比较落后,缺乏应急预案的联合演练,电力突发事件往往是社会性事件 ,演练需要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公众参与,不同部门之间缺乏科学的协调,救援效率较低。这些都是当前电力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的不足,必须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和优化,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力度,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3.电力应急管理办法的制度创新与技术优化措施
3.1做好突发灾害的检查和预防
对于电力应急管理工作来说,其工作重点不是灾害发生后的救援,而是灾害发生前的检查和预防,只有做好突发性灾害的检查和预防,才能有效降低灾害的发生概率。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灾害信息的作用,加强与电力企业、用户之间的联系,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及时各项自然灾害信息,为做好灾前准备工作预留更多时间。电力企业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电力系统进行巡视,加大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利用计算机技术时刻掌握电力系统的动态情况,当发现异常现象时及时启动报警机制,同时协调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电力应急管理组织、指挥工作。
3.2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
针对电力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管理体系进行创新,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和规范参考。明确电力应急管理工作核心,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力度,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应急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方案,提高应急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做好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 ,提高基层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水平;加大技术创新,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应急管理中,及时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为救援准备提供了更加全面、精确的资料,提高了救援效率;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全面推动并协助地方各级政府开展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联合应急演练,加强资源、信息管理,将管理责任明确划分到不同部门,方便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常规的通信通道都是在电能的支持下才能传输信息,当电力系统发生突发灾害时将会影响信息的正常传输,影响了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所以必须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利用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无线数字通信的多项通信技术,可以在电力系统出现突发灾害时保证信息的正常传输,能够完成应急信息的收集工作,以图片或者视频形式将现场信息反馈到应急指挥中心,为救援指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能够对现场救援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指挥和组织,保证救援工作更加有序的进行。
3.4加大应急方案的研究开发力度
因为电力系统突发灾害不可预测性较强,很难实现对突发在灾害发生时间、地点以及范围的准确预测,模拟实验的精准度有待提高,难以实现对突发灾害发生时以及所造成影响的精确模拟,导致电力应急管理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大应急方案的研究开发力度,提高模拟方案的精准性,对电力系统实际故障和破坏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和估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信息,实现更加理想的应急管理效果。
结束语:
电力应急管理是解决电力系统运行故障、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正常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当前电力应急管理中的不足,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通过做好突发灾害的检查和预防,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加大应急方案的研究开发力度,能够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对减小电力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篇6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0~2010年间,我国GDP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10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39798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约占到总GDP的12.35%,第二产业占到46.8%,第三产业约占41.2%。另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约占GDP的3%。与此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应,我国的信息产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信息服务也在这样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不断发展成熟。近年,西方图书馆学界在研究读者服务时多遵循“客户中心”的理论指导,倡导读者关系的一个管理,实现对其的一种定制化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现状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卡内基-梅隆大学的Rober Armstrong等、斯坦福大学的Marko Balabanovic等、麻省理工大学的Henry Lieberman等人分别提出了个性化导航系统web watcher、个性化推荐系统LIRA及个性化导航智能体Letizia。这些科研和管理成就为图书馆定制化服务管理打开了先河。随后My Library、My Alerts、My Library@Hand等形式的图书馆定制化服务系统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一个较为广泛的应用。国内的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的图书馆都有类似于“灵捷图书馆”、“我的图书馆”等相应的定制化服务版块出现。另外,各高校图书馆也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主页的BBS、读者留言、馆长信箱等形式收集读者需求信息。部分高校也安排了一定量的即时通讯工具(如MSN、QQ等)和E-mail等工具与读者实现在线交流,同时读者也可以运用图书馆所提供的这些工具实现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一个检索、学科导航服务来获取读者需要的信息。另外,文献传递服务也是高校图书馆定制化服务的一个重要项目,读者可以利用这一功能实现咨询台服务、检索服务、课题委托检索服务等,实现高校定制化服务的目标。
二、高校图书馆定制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读者定制化服务技术有待完善。从目前高校图书馆读者定制化服务在技术上还有待完善,全文检索和信息过滤技术方面还不是很成熟。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知识的智能检索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整合、知识表达技术整合等都在不断研究完善中。另外,检索的实现和用户界面的表达与维护都需要加强研究与开发。
(二)用户信息安全管理的问题。图书馆读者定制化服务实现的前提是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读者信息,只有读者可以为图书馆提供一个全面的信息档案,图书馆才可以对读者实现一对一的定制化管理。但在这其中,读者信息安全档案的建立则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诚信服务、保密制度的实施都为成为图书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三)图书馆协同管理能力欠缺。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实现信息共享的目标,有必要做要不同地域、系统、级别的图书馆实现一种协同化信息共享管理。另外,图书馆读者定制化服务管理也要实现图书馆与读者间的一种信息沟通,从而才可以真正了解到读者的需求。
(四)图书馆馆员素质有待提高。定制化服务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以人为本,对人员的管理是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的始发者。当前图书馆在读者定制化服务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显现出人员服务素养、信息技术能力不够高,信息服务方面的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并不能实现最佳的定制化服务。
三、强化高校图书馆定制化服务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图书馆定制化服务的技术支撑
图书馆读者服务可在全文检索和信息过滤技术方面加强技术交流和研发。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智能检索、信息数据挖掘、知识表达技术以及用户界面的设计都要有一个全面的掌控,不断更新、完善My Library、My Alerts、My Library@Hand、“灵捷图书馆”、“我的图书馆”等图书馆信息平台系统的信息技术。与此同步,高校图书馆要强化信息技术人才的引用,并在制度建设上要体现定制化服务的要求,从而在基础建设上最大程度上体现一种定制化思想,更好实现定制化服务的实践。
(二)发展读者信息资源,管理好读者档案
高校图书馆读者定制化服务管理是图书馆与读者间的一个互动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信息则是其工作的重要参考和支持。首先,图书馆要针对这样的要求建立较为完善的读者信息资源体系,从读者信息的录入到读取都要有一个快捷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其次,图书馆要依据馆员对读者信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咨询”,按高校读者群体按年级、性别、专业、学历等情况进行一个档案分类,从而我针对性地建立一系列特色的数据库和学科导航系统,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最后,要关注读者的反馈信息。馆员在其工作过程中要关注对读者反馈信息的收集,从而更好的改善读者定制化服务。
(三)加强高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首先,要通过高校科研项目的建设逐步形成具有高校专业化学科建设的信息化特色文献资源。在学科特色、地方特色和馆藏特色方面各自发挥所长。如可参考本校前沿学科、交叉学科特色结合地方特色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的特色数据库。其次,可以依据国家相关图书馆管理规范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在数据库技术系统和对象数据标准上实现统一性。第三,从技术上实现特色数据库平台的搭建,可以通过合作建设,现阶段的技术外包实现这一目标。第四,提供统一的相关标准与接口,形成适合当前高校现阶段发展的专题特色库组织机制和运作模式。第五,特色数据库项目建设遵循资源共享的规则,项目在形成一定阶段性成果后,除了要面向全校开放外,还要向社会各界提供免费或合理收费服务,并建立与之相关的服务机制和配套收费体系。
(四)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
馆员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主要体现在服务方面,因此,馆员的服务形象将会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认可度。馆员在为高校读者提供服务时要考虑到不同读者所处的层次,如针对学生读者群体而言,在对待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主要是对其进行一个图书馆文献利用的培训,推荐其阅读一些增长知识面的阅读作品;对于稍高年级的读者,馆员则要针对其在校培养目标为其量身打造一些知识库,以提升其自身价值;对于即将走出校园的高年级读者来说,更多是要从学术和社会实践两方面来向其推荐相关阅读资料。(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陈玉梅.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问题与策略[J]. 企业导报.2011(6)
[2] 李军. 网络环境下多校区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3] 孙肖冀. 多校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4] 陆建芳、陈庆梅. 合并高校多校区图书馆信息服务策略[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2)
篇7
【关键词】信息网 流程优化 应用研究
1 研究背景
根据研究发现,管理制度大都停留在告诉员工如何做,而没有激发员工潜力,引导追求做得更好,更高效。信息网容易出现故障管理、事件管理、调度管理信息管理落后;软件产品质量无法及时掌控;信息安全审计制度不健全;质量管理信息分散等问题。例如:企业中会出现前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网运行维护指标体系、项目管理等多种质量管理体系并存,产品质量管理分散在各部门、各环节。作为信息技术质量管理的部门对质量信息收集不全,对生产系统的质量无法做到实时有效的控制。为实现即保证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特性符合特定的质量标准,又能提高信息网运行效率和绩效,决定引入流程优化工作,提高信息网质量监督管理流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而提升质量管理手段,满足客户需求。
2 流程优化实施准备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与时俱进。
因地制宜:充分调查,掌握企业整体现状,量身打造变革方案。
循序渐进:企业出现问题、困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日积月累。
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状况变化。
3 流程优化内容
本项研究内容主要优化信息网质量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质量监督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思想基础、文件体系、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系统、质量评估系统。
3.1 思想基础
3.1.1 质量方针
逐步实现产品“全网络、全业务、全过程”质量监控,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为企业的信息网业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1.2 质量目标
各项通信和服务指标达到服务承诺要求。
3.1.3 理论基础
ISO9000质量管理等标准、业务流程优化的理论与技术。
3.2 文件系统
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即流程优化精细化管理手册,第二个层次是规范通用性文件,包括技术、管理规范和程序;第三层次是方案措施性文件,包括计划方案和措施;第四个层次是记录文件,包括评价报告和记录。
3.3 组织系统
流程责任管理体系:流程管理实行分级管理模式,分为决策管理、责任执行、日常管理。流程管理小组负责流程管理决策工作,各部门是流程执行的责任主体,综合办公室负责流程管理的日常工作。
3.4 业务流程系统
3.4.1 了解原有的组织的存在弊端
例如:组织可能存在。
(1)流程繁多、复杂、层次不清。表现在客户服务流程涉及的部门和环节多。
(2)流程效率低。工作规范和文档规范不统一,工作中重复劳动浪费大,日常例行工作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3)流程与流程之间的割裂:各流程之间的接口不明确,导致工作扯皮、部门之间沟通困难的现象时有发生。
(4)客户需求淹没在日益繁杂、庞大的机构中。每次变更需要经过申请人、组长、部门主任、局长审批,变更失败和引起故障的事情时有发生,而有些曾经认为并不重要的工作又没有纳入到变更流程。
3.4.2 制定优化措施
(1)开展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业务与管理流程重组,培植广东邮政信息技术核心竞争力,使客户最方便地得到所需服务。
(2)通过业务流程的“瘦身行动”,通过简化流程来提高内部的运做效率和应变能力。
(3)以职能部门+项目组,职能为主,专业化与统一指挥相互对应。关键是降低跨部门协调的难度。
(4)流程分级管理:分三类:战略类流程:直接促进和服务于公司战略目标达成的流程;营运类流程:指导各部门、各业务单元运做的流程;支持性流程:是那些提供支持和保障作用流程。每类又分成三级(类似ISO9001文件体系)。两大核心流程:客户需求与开发、运维服务。
3.4.3 质量评估方法的流程优化成果
例如:某公司质量评估方法经过流程优化后为,有以下几类评估方法:
(1)新信息安全检查考核办法。通过优化的信息安全审计办法。
(2)新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3)新的信息网运行维护质量考核。对信息网运行每月的质量考核。
(4)绩效考核办法。每季度根据绩效考核办法,对部门、员工绩效完成情况考核。
(5)人力或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含人力资本报告、部门成本报告、成本结构报告、项目损益报告、质量成本报告、项目作业矩阵报告、人员作业矩阵报告等大量的基础数据,能较准确的核算出作业人员配置、各项作业或流程的效率等各环节的成本,这样就能帮助我们将主要精力去研究、优化成本占比较大的作业环节,使得流程优化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挖掘历史数据树立项目和员工绩效标杆,促进绩效持续改进。
(6)应用已有的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统计每月每个员工故障处理及时率。
4 展望
通过本次流程优化项目的开展,我们切实地感受到,提高信息网质量管理流程效率,代表着我们将服务标准量化、对服务流程规范化的一种方式,是增加收益、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新思路。目前,开展流程优化已经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但还发现有两个问题有待解决:
4.1 有待与其它标准结合。
质量管理体系和流程优化的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现场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改进,而流程优化本身不是用于指导工作现场改善和信息技术质量的标准,因此在现场管理上要将质量管理体系与现场管理的“6S”, 和信息技术管理的企业内控、IT审计、S ix Sigma 管理方法等结合标准起来。
4.2 客户满意度有待加强。
针对客户对邮政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服务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即要达到顾客期望值,又要减少信息网的维护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何晓群.Six Sigma在中国[J].电子质量,2003(05).
篇8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3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宅基地管理历来都是我国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由于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上存在缺陷,致使农村宅基地使用混乱,农村宅基地长被期闲置荒废和粗放利用,“一户多宅”、“空心村”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以山东省定陶县西李庄村为典型,对该村的宅基地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对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和使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阐述,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规范宅基地规划管理,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1 农村宅基地规划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西李庄村的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收集,发现西李庄村在农村宅基地的规划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村宅基地未批先建,违法占地严重
农村宅基地违法占地主要有以下几种:未批先建;未经批准改建、扩建;宅基地虽经批准但在建设中超标准占地;以欺骗手段获取建房手续后,改变建房地点,占用条件较好的耕地甚至基本农田[2]。据调查得知,西李庄村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门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该村宅基地进行初始登记并颁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使得在此之前建设的大量违法占地和超标准建设的宅基地“合法化”。而在此之后建设用的宅基地规定必须登记申请领取相应使用证明后使用,由于村民法律知识的缺缺及土地管理部门的监管力不够,该村普遍存在着占用林荒地或打谷场建设新宅的现象,另据数据统计显示,西李庄村自1990年至今,宅基地占用村头或村内林荒地共12宗;自2000年至今,占用打谷场用地6宗;这两种占地类型占宅基地比重为15.39%。
1.2 宅基地闲置率高,“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农村宅基地规划管理的缺位以及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村民“离乡不放土”的迁移模式,导致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都存在着“空心村”的现象,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而且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根据调查统计,西李庄村的废弃宅基地和空置宅基地共占宅基地使用面积的31.61%。其中,因村民建新未拆旧、年久失修等造成的已无房屋或房屋损毁、失去居住功能的废弃宅基地14宗,废弃面积达4322.78m2;因长期不居住造成的闲置宅基地或是取得土地使用权但暂未在其上建房屋造成的空闲宅基地分别占到了5014.60m2和5312.80m2。
1.3 “一户多宅”与宅基地面积超标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但据实地调查统计,在西李庄村的100户中,拥有大于一宅的户数为23户,占总户数的23%,最多的一户有5宗宅基地,“一户多宅”情况比较严重。另据统计,该村100户居民的单户宅基地面积均超过了200m2,其中89户大于264m2,超出《菏泽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有关“平原地区的村庄,每户面积不得超过200m2。村庄建在盐碱地、荒滩地上的,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4m2”的宅基地占地标准,并且自2000年以来超标准占地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新增宅基地单宗平均面积均超过400m2,超最高标准比率达50%以上。
2 农村宅基地规划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如上述西李庄村存在的农村宅基地问题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都普遍存在,造成以上农村宅基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宅基地管理法律缺失,管理难度大
由于我国在农村宅基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且往往效力层次比较低,使得相关部门对农村宅基地的规划管理仅能依靠当地的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政策。如西李庄村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门于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对该村宅基地进行初始登记并颁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这使得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农村宅基地管理陷入一片混乱。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宅基地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绩效,初步建立了宅基地管理体制。但却仍然存在着立法内容粗糙滞后,可操作性差的弊端[3]。据调查,对于西李庄村村民占用林荒地或打谷场建设新宅的现象,村委一直是持沉默态度,而上级土地主管部门也只是对其作出罚款处罚了事,并不对其违法侵占行为采取实质性的制止行动。
2.2 村庄规划不到位,村民规划意识不强
农村宅基地管理应该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农村的宅基地管理必须格按照镇、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才能保障宅基地管理顺利的开展。由于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的滞后,过去在农村常常由村委会或村干部说了算,造成了宅基地管理的混乱。现在,虽然部分村搞了村庄建设规划,但是由于广大村民规划意识的淡薄以及规划本身缺乏,使得编制的规划成为一纸空文,无法在村庄内落实。正是由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缺失导致了西李庄村农村居民点布局 “散、乱、空”的局面。
2.3 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频繁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民的就业门路也变得更为广阔,进城务工和工作并落户的村民越来越多。但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多种原因,往往会选择留下自己在农村的住房和宅基地,这种“双重占地”问题的存在也造成该村大量宅基地的闲置和废弃。另外,遗产继承及子女外迁也是造成目前很多农村“一户多宅”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
3 解决农村宅基地规划管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快宅基地立法,使农村宅基地管理有法可依
虽然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对农村宅基地的数量、宅基地的面积、占用规则、批准权限等有相应的规定,但是都是大面上或宏观上的规定,不够具体明确,对以上存在的宅基地空置、宅基地超标占地、未批先建、批而不建等现象没有做出详细的处罚规定。造成在宅基地管理过程中,执行起来比较困难,操作性差。另外,在宅基地的划分标准、审批程序、费用收取、流转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范也需要进一步具体的规范。因此,国家要快农村宅基地立法工作,尽快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使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和管理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
3.2 加强宅基地规划,使农村宅基地管理有规可依
规划是龙头,是搞好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前提和保障。要保障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要结合当前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抓紧编制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还要在秉承“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总原则下,严格按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总要求,进一步制编制村级详细规划和村庄建设整体规划。在对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进行规定的基础上对农村住宅的房屋样式、建筑地点、占地面积等方面做出限定[4]。同时,为了确保规划能落实到实处,各级政府应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安排专项资金编制村庄建设规划;要加强对村民的普法宣传力度,增强村民的规划意识,增加政策执行的推力。
3.3 立足内涵挖潜,积极推进宅基地整理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大背景之下,各地要根据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详细规划和村庄整体规划等的基本要求,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村民自愿、多元投入”的原则,科学制定和实施村庄改造整治计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工作的开展。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废弃宅基地、空置宅基地、“一户多宅”的调查清理工作,制定相应的解决消化措施.加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力度。对于农村村民新建、改建、扩建住宅的,要先行安排利用村内空闲地、空置宅基地和废弃宅基地,严禁占有耕地再建住宅现象的发生。对于一户多宅的农户可以对其多余宅基地进行指标置换,仿照重庆市“地票”政策,实现农村宅基地在一定区域内的建设指标置换。
参考文献
[1] 孙丹.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宅基地利用与管理[J].农业经济与科技,2008,19(4):64-68.
[2] 李卓琳.对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问题的研究与建议[J]. 才智,2011(11):315-316.
篇9
关键词:新农合 档案管理 问题 措施
新农合档案是新农合支付基金、参合农民报销费用和获取补偿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因此加强新农合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能够为新农合基金安全、健康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促进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和谐的发展;有利于今后制定报销政策、交流医疗服务经验、研究新农合制度等相关工作的_展。本文分析目前存在于新农合档案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加强新农合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提高新农合档案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新农合档案服务民生的作用,为农村人民谋取更大的福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一、新农合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新农合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新农合档案管理作为新农合的基础工作,需要在完善的制度支持下,才能合理、有序地开展相关的工作,否则就会让新农合档案的管理陷入混乱的局面,甚至会给后续的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的新农合档案管理工作中,相关的管理制度还很不完善,具体表现在:有的部门领导以及管理人员对新农合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档案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档案利用效率极低;新农合档案管理制度中工作的职责、行为规范、工作流程还很模糊,造成管理制度的约束力下降,管理人员的工作出现懒散的现象,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等。
2.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比较低
新农合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如果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那么新农合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就会好一些,反之,新农合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但是,我国目前新农合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在:新农合档案管理的人员配备还很不合理、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有很大一部分管理人员是从其他本门调配过来的,他们没有接受过新农合档案专业的训练,理论水平、专业素质、文化程度都呈现比较低的水平;对于专业出身的新农合档案管理人员来说,部分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落后,还存在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完善、观念意识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
3.新农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新农合档案信息化管理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新农合档案信息化管理仍然处在逐步试点探索与积累调整的初始阶段,新农合档案信息化管理还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对新农合档案信息化的管理的更高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信息化管理软件的更新速度无法适应新农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更多、更新的问题出现的速度,新农合档案收集的效率偏低,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脱节问题仍然严峻。对于新农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来说,需要解决的难题还很多,比如说,如何与不同时期建设、采用不同架构与技术开发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高效、快捷、可靠的数据交互等。
二、加强新农合档案管理的措施
1.完善新农合档案管理制度
加强新农合档案管理,完善新农合档案管理的制度是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制定和完善新农合档案登记制度,确保其能够全面反映参合农民的真实基本信息,这就要求各级部门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新农合档案的建档标准和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其次,各级管理机构,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对新农合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还要将收集、整理、立卷、保管、归档等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并建立专门的档案室来妥善存放和保管新农合档案资料。
2.提高新农合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新农合档案管理,需要提高新农合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对管理人员开展定期的培训是提高新农合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相关的部门要制定培训的计划,定期开展培训,让管理人员对新农合档案管理有正确的认识,并从中学习新农合档案管理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扩充他们的知识面,熟练掌握新农合档案管理的相关软件;还要根据培训进行考核,从而发现问题;根据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培训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管理人员应当配合培训计划,积极主动参加培训,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
3.加快和完善新农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
目前,我国新农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因此,需要加快和完善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才能适应新农合工作发展的更高要求。新农合信息化管理要以服务农民作为基本方针,走进农民基础去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根据走访发现的问题以及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适时地更新新农合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确保档案信息的录入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运用科学的手段,不断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让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保持一致;攻克新农合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各种难题,建立能够实现高效、快捷、可靠的数据交互的管理系统。
三、总结
总而言之,目前在我国的新农合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新农合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比较低;新农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当从完善新农合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新农合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和完善新农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这几个方面来不断加强新农合档案的管理。从而提高新农合档案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新农合档案服务民生的作用,为农村人民谋取更大的福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中昌.新农合档案管理的几点做法[J].山东档案,2010(5)
篇10
1.1是时展的产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瞬息万变的形式,因此,就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这也是机关单位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次改革的重点内容是从传统的对人的单纯管理转到对人才资源的开发上来,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关单位的用人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快,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但是这些都控制在纸质的人事档案范围内,摆脱了传统用人模式的束缚。
1.2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
机关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人员从繁琐的归档、装订手工的模式,实现档案管理由单一的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与实体管理相结合,由以体力劳动为主向以脑力劳动为主转变。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即时查询,可以更好地为机关单位人事工作提供服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
1.3有利于对人事档案的保护
我们知道,何种类型的档案都是采用纸制载体,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使用复制文件,因为原件才是最原始的证据材料,它具有着客观性和唯一性,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人事档案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查阅,机关单位要考察一个人,经常需要查阅相关信息,这样就会对档案造成一定的破坏,不利于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避免了反复翻阅纸制档案材料的状况发生,只需查阅数据库资料,减少了档案管理人员与纸制材料的频繁接触,将有利于人事档案纸制载体的保护。
1.4有利于推动各企业人力管理效果的提升
对各用工单位来说,这一加强历史记录资料保管的方式可以大力提升其工作成效,完善企业员工工作调配办理的相关业务流程。就如依据这类历史证据记录资料来实施个人的相关社会服务手续,其中包括疾病治疗报销、实施工薪调整以及新岗位任用等各种情况,查阅相关历史依据的记录资料,并且将工作调整与历史资料实施紧密配合。2.主要问题分析
2.1专业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人员缺失
实施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随着技术进步硬件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但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在我国的许多单位中,由于人员正处于新老交替时期,老一辈的员工不懂信息技术,在所在的岗位上还未退下来,新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又迟迟上不去,形成信息化管理的真空状态,导致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难以开展。
2.2信息化人事管理制度缺乏
虽然一些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中采用了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但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致使人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制度做支撑,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随意而行,容易出现各种纰漏。
2.3不具备网络信息的化历史资料保管模式
虽然相当数量企业其历史证据记录资料储存管理中运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然而我国至今还未统一建立起系统的、全国性的、整体覆盖型的信息型历史证据记录资料运作系统,引发对历史证据记录资料保管环节中不具备作为管理支撑的制度体系,所有员工档案资料的管理业务都是随意而行,极容易造成各种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
3.强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的措施
3.1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在新经济环境下,加快机关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培养三种意识,真正的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1)增强档案意识。所谓的档案意识主要指人们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认识。我们要积极的宣传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使档案管理工作贴近人们的生活,形成一种档案管理意识。(2)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认真搞好电子档案的及时备份与维护工作,积极加强安全意识,确保人事档案资料的安全与完整。(3)加强现代化意识。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中,要将新的现代化理论知识与档案管理工作融合,积极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建立社会化的开放式管理,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和形势。
3.2建立健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一些?挝挥捎谌狈ν晟频娜耸碌蛋感畔⒒?管理制度,致使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诸多不规范的问题,如人事档案信息胡乱编入、档案信息的存储和保管没有统一的方式,这样容易致使人事档案信息丢失,在检索、调用时出现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单位一定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方案,使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按照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开展工作,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在收集、存储、调用各个环节顺畅,让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更具实效和活力。
3.3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我们承担起这份责任,就需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的档案管理人员。所以我们必须引进和培养综合性的人才,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智力支持。首先定期开展档案管理的培训,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开展档案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计算机知识课程,使档案管理人员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其次要注重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严格的纪律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