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4-06 03:4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房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药房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 药品合理分类;药品监管制度;西药房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b)-0144-02

药房是医院直接面向患者的窗口,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主要作用是治病救人,随着医疗纠纷事件的频发,临床上如何对药品进行合理安全应用成为医院西药房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有文献报道[2],对西药房的药品进行合理分类能够有效提高西药房的工作效率,本文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12月和2012年1~12月本院西药房的西药品出库记录以及西药房直接服务的临床患者60 350例,其中,2011年1~12月28 175例,2012年1~12月32 175例。本院从2012年1月开始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制度及加强药品监管。

1.2 药品分类方法

参照国际上通行的药品分类管理,遵循我国药品分类的基本原则[3],根据药品的品种、适应证、剂量以及给药方式将本院西药房的西药品进行以下分类:①特殊的药品(如贵重药品、易成瘾的药品、麻醉制剂、)进行特殊管理;②处方药(Rx)以及非处方药(OTC)分开;③口服给药制剂、注射给药制剂、经皮给药制剂等做基本的分离;④按照药物的作用部位,将药物分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⑤按照医院的不同科室,将药物分为儿科、妇科、消化科等。

1.3 加强药品监管制度

1.3.1 加强西药房工作人员关于药品监管制度的培训 根据我管(院)相关的药品管理制度和规定等,制订本院药品监督管理制度,组织西药房工作人员去省市大医院进行参观学习;对本院所有在岗的西药房药师进行药物的基本知识培训,并且进行考核,所有人员均经考核合格后才具有应用(调剂)资格,而且定期进行抽查考核,加强其对药物应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的认识。

1.3.2 加强对药品的购进、验收、贮存等管理 西药房成立专门的药品采购小组,并且建立监督小组,实行管理责任制,任何一位工作人员在采购时均详细填写药品入库登记表,包括药品的有效期、批号、批文、检验合格报告等,杜绝无药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和不合格药品批次以防止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并能够在出现差错后进行追溯,从源头上杜绝劣药、伪药流通进入西药房;对于新药的采购,包括新剂型或新品种药品,由专业人员进行,并且进行监管,杜绝因贿赂行为导致的药品流入或其他违法销售问题,组织药事委员会(现在叫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定期对药品质量进行检查。加强完善西药房的硬件设施,如药品贮存环境的改善,对于疫苗等生化药品需要特殊贮存,每日定时对储存环境温湿度进行巡查记录,有避光要求的药品应保证环境符合要求,加强西药房防火、防潮的管理。

1.3.3 加强药品的调配和发放 应用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药品进行发放和调配,并且能够对西药品的应用进行动态监测,定期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和药师组成审核小组对药物差错率进行审核,将其纳入科室评价及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同时作为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1.4 评定标准

以《临床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药物应用管理办法》等为参考[4],以西药房接收的医嘱为依据,对2011年1~12月和2012年1~12月本院西药房的西药品差错率进行比较;满意度调查方法:采用本院制作的满意度调查表(百分制),90分为很满意,每个时间段随机抽查3500例患者,对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患者满意度=(一般满意+比较满意+很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011年1~12月本院西药房共服务患者28 175例,药房差错例数为461例,差错率为1.64%,患者满意度为80.31%(22 627/28 175);2012年1~12月本院西药房共服务患者32 175例,药房差错例数为158例,差错率为0.49%,患者满意率为97.83%(31 477/32 175);两个时间段的药房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相关文献报道[5-6],西药房对药品管理不合理是造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合理分类以及加强监督管理是降低其危害的主要措施,因此,应该从各个角度出发加强对医院西药房的管理,提升药物治疗的有效性、经济性以及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西药房管理的西药品进行分类,并且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发现改进后药房的差错率明显降低,而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同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7-8],为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且为提高本院医疗水平和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9]。本文只对药房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考察,未考虑药房药品的年销售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在药品的分类方法建立中还发现,我国药品的分类管理办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物未进行详细标示,造成分类困难,加大了医院的工作量,可能还会造成患者的困扰,让其误会,影响医院的良好形象。

综上所述,西药房管理中应该对药品进行分类,并且加强监督管理,以期降低药房差错率,进而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经济效益,使医院在长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韩庆礼.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当代医学,2011,17(10):34-37.

[2] 陈晓科,林自明.门诊药房科学化、规范化、差别化服务探讨[J].上海医药,2011,32(4):186-188.

[3] 何勐.医院西药房管理探索[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3):72-74

[4] 赵兰.医院西药库房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讨论[J].中国保健营养,2012,11(下):4744-4745

[5] 赵淼.药品监管领域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J].中国药房杂志, 2011,22(25):2319-2321.

[6] 洪玉杰.医院西药房的管理现状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404-405.

[7] 李学庆,郭秀梅.浅析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7):4038.

[8] 王海萍,朱整明.基层医院门诊中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中国药业,2012,21(22):75-76.

篇2

(一)调剂人员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相和高尚的医药道德、对工作认真负责,把好药品质量关,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二)配方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正式处方或领药单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配,病房药房的药品只供住院病人使用,门诊处方未经科主任同意,不予调配。

(三)收方时,对处方内容审查核对无误后,方可调配,如处方内容不委妥或错误时,应与处方医师(士)联系更正后方可调配。

(四)配方时应按调配技术常规和操作规程称量标准,不得估量取药,所用原料和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规格,急诊处方及抢救用药保证随到随配。

(五)配方应细心迅速和准确,严格执行核对制度,计价配方,核对发药人均需在处方上签名。

(六)对出院病人发药时,应将病人姓名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详细在药袋上或瓶签上,并应耐心地向病人交待清楚。

(七)对已发出的药品原则上不予退回,如特殊情况,确需退药时,只限有限注射剂和原包装片、丸剂,经医师(士)用红笔开出退方,方可退回。

(八)调剂室的分装人员必须详细复核在药袋上写清药名、含量及数量。

(九)调剂室的药品及调配用具要定位放置,用后放回原处。

(十)调剂室的贮药瓶的瓶签应按规定用中文和拉丁文书写清楚,注明规格、常用量和极量。补充药品时经另一人核对,方可装瓶。

(十一)对医学专用药、毒药、精神药品及贵重药品,当日核对,发现问题或错长错短及时核对。

(十二)药品要定期检查有效期,严防过期失效的现象发生。

(十三)调剂室工作人员要衣帽整齐,注意个人卫生和室内卫生,工作时间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工作时间有事离岗要请假,不得擅自脱岗。

篇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为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整合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和机构为重点,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强化落实监管责任,充实加强基层监管力量,着力构建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高效率的行政管理、监管执法、技术支撑和基层监管“四位一体”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和社会共治格局,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二、主要任务

(一)整合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和机构。将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职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职责、卫生部门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工商行政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和药品管理职责整合到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加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为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对本地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同时承担本级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领导班子由县党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任免须事先征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

(二)整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力量。根据国家、区、州有关要求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职责整合情况,按照“人随职能走”的原则,将县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等相关部门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执法人员、编制和相关经费,划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具体数量按照区、州编制部门相关文件规定,由原质监局下设的质量与计量检测所承担食品药品质量检测任务。

(三)健全监管执法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在整合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现有食品药品监管执法机构和人员力量的基础上,确保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在监管资源整合中得到加强,将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大队更名为食品药品安全稽查大队,并加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牌子,股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17名(其中原核定编制8名,新增编制9名),财政全额预算管理,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空余编制的人员补充从现有超编事业单位调整解决。县食品药品安全稽查大队主要负责查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行为,办理食品药品重大案件,受理、登记群众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等。

(四)健全基层管理体系。为填补基层监管执法空白,确保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在监管资源整合中得到加强,在乡镇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名称规范为“县XX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事业机构,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共核定事业编制14名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下达服务岗5名;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实行双重管理,会同区域内乡镇承担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人员补充从现有乡镇超编教职工及其它超编事业单位调整解决。

在行政村设立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原则上每个行政村确定1名协管员,由村干部兼任,承担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职责。

(五)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根据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工作需要,吸纳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编制向基层倾斜,注重加强监管执法机构和检验检测工作力量。加强监管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力度,提高监管水平。增加食品药品监管投入,改善监管执法条件,健全风险监测、检验检测、产品追溯和投诉举报等技术支撑体系,提升科学监管水平。食品药品监管所需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

三、落实监管责任

(一)县人民政府负总责。县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对本地区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的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强化工作措施,落实经费保障,实现社会共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整体水平,确保职能、机构、队伍、装备等及时划转到位,配套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项工作有序衔接。

(二)监管部门要履职尽责。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制,强化监管执法检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预警,严密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农业(畜牧)部门要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强畜禽屠宰环节、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和有关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强化源头治理。可参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对食用农产品职责分工方式,按照无缝衔接的原则,合理划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农业部门的监管边界,切实做好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与批发市场准入管理的衔接。卫生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标准、风险评估等相关工作。县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切实履行监督、指导、协调职能,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完善政府、企业、社会齐抓共管的综合监管措施。

(三)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与县食品安全工作有关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形成与监管部门的密切协作联动机制。质监部门要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容器、食品生产经营工具等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的监督管理。城管部门要做好食品摊贩等监管执法工作。公安机关要加大对食品药品犯罪案件的侦办力度,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建立健全督促生产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

四、强化组织保障

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各方面对体制改革的期待高,各有关部门务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快进度,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一)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县人民政府负责统筹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工作。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调整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和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领导小组,统一负责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编办,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委编办主任兼任。食品药品日常监管任务繁重,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自治州有关要求,要加快工作进度,及时完成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职能整合、机构组建、人员编制划转、部门“三定”规定拟定等各项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部门协调和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确保各项工作上下贯通、运行顺畅、改革到位。

篇4

关键词:中药颗粒;荆防败毒散;小儿感冒

小儿感冒是外感风邪所引起的肺系疾病,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头痛、全身酸痛等为主要症状。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小儿感冒患儿,均符合中医儿科学及西医儿科学的诊断标准为参 考[2],如气候骤变,冷暖失调,或接触感冒患者,急性起病;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打喷嚏、轻微咳嗽、头痛、肢体酸痛、咽腔充血、肺部听诊无异常;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偏低或在正常范围、淋巴细胞百分数升高,合并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按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单日为治疗组,双日为对照组,年龄6个月~6岁。治疗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症状、体征以及血常规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以一般治疗如多喝水、清淡饮食;并给与对症处理,如发热者,给于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复方锌布颗粒;有细菌感染者,给与依托红霉素颗粒、阿莫西林颗粒或头孢克洛颗粒等;治疗组加用中药荆防败毒散颗粒剂,药物组成:荆芥、防风、柴胡、前胡、桔梗、茯苓、羌活、独活、川芎、枳壳、甘草为主方[3]。随证加减:若表寒重者加麻黄、桂枝;头痛重者加白芷、藁本;项背强者加葛根[4];咳嗽重浊者,加白前、紫苑;痰多者,加陈皮、清半夏;呕吐者加姜半夏、旋复花;纳呆、舌苔白腻者,去甘草,加藿香、厚朴;外寒里热者,加黄芩、生石膏;舌苔厚腐、嗳腐吞酸者加保和丸加减;惊惕哭闹、睡眠不安者,加用钩藤、僵蚕、蝉蜕;病毒感染重者,加用大青叶、金银花、蒲公英、薄荷、野等。1剂/d,分3~4次,开水冲服,3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加用病毒唑片,10 mg/kg/d,分3次口服,3 d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5] ①痊愈:治疗3 d体温恢复正常,感冒症状全部消失,随访无变化。②显效:治疗3 d体温恢复正常,感冒主要症状消失,随访体温无反复。③有效:治疗3 d体温较治疗前降低,感冒主要症状消失,需继续治疗。④无效:治疗3 d体温未降低或升高,感冒主要症状无改善,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2结果

治疗组痊愈3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

3讨论

小儿感冒,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发病率较高,任何年龄小儿均可发病,婴幼儿更为常见。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鼻腔、鼻咽部或咽部急性炎症。90%以上为病毒感染,临床常见的有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该病属于中医感冒范畴,主要因外感风邪为主,常兼杂寒、热、暑、湿、燥邪,以及时邪疫毒,客于肺卫,导致肺失宣肃,营卫失和。风寒之邪,由皮毛而入,束于肌表,郁于腠理,卫阳不得宣发,则恶寒、发热、无汗;鼻为肺窍,肺主皮毛,风寒袭肺,肺气失宣,则鼻塞、流涕、喉痒、咳嗽;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寒邪犯表,太阳经气不舒,经脉拘急收引,气血流通不畅,故头痛、身痛、肢体酸痛;脉浮主表,紧主寒,风寒在表,故脉见浮紧;苔薄白,表明邪未入里。治疗应遵"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故辛温解表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6]。中医辨证强调整体论治,特别注意个体差异,西医辨病则强调疾病的共性,两种诊断方法各有所长。现代中西医结合,临床辨病与辨证的统一,是辨证论治体系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中医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在长期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单纯辨病应用中药治疗,有部分患儿效果不理想;同样,在临床中单纯辨证论治,不考虑病原体的特殊性,部分患儿疗效也不佳。如果在辨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病毒感染重者,加用对病毒有直接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桂枝、香薷、防风、薄荷、牛蒡子、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野、板蓝根、鱼腥草、蒲公英、蔓荆子、黄芩、黄连、黄柏、贯众、夏枯草、杏仁、陈皮、射干、葱、蒜、醋、虎杖、桑寄生等[7],疗效更加明显。并且抗生素应用时间缩短,减少了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的概率,中药荆防败毒散颗粒剂口感较苦,临床上可用红糖或蜂蜜矫正口感。本方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家属乐于接受,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汪受传,虞坚尔.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王付,张大伟,吴建红.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4]季旭荣,刘小秋,周玲玲.荆防败毒散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3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

篇5

【关键词】医院;药房;管理;规范化

前言

药品质量的优劣以及使用十分合理直接影响使用后的疗效。医院的药房是进行药品管理的主要场所,若管理不善,出现药品质量问题,则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为此,应将药房的管理工作纳入医院内部管理的重点内容当中,按照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进行规范化管理。本文总结分析了当前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1.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当前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⑴医院在药房管理方面投入不足,并得不到足够重视。卫生部门以及药监部门多次下发药事管理管理规定,并制定了药房管理标准要求。但一些医院在药房管理方面意识仍不强,药房的软硬件投入滞后、药房的设施欠缺或质量较差等均是药房管理工作得不到足够重视的表现。⑵缺乏标准化的记录。由于医院药品大部分从药品经营企业购进,所以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了解较少,购进记录也比较简单,对储存药品的养护记录也不能全面反映药品的质量,且一般没有退货药品记录。因此,要查某药品在医院的全部流向记录,存在一定困难 [1]。⑶信息管理技术有待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药房也引进了相应的信息管理技术,包括药品的收费、库存、划价等均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一些医院依然依靠传统的人工管理,或即使引进了信息管理技术,但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十分有限。

2.医院药房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2.1健全药房的管理制度

药房内的药品种类纷繁复杂,名目众多,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但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是前提。唯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药品管理机制,才能使药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进而实现规范化管理[2]。当前,需要完善的制度主要应集中在药品的采购、验收、养护、储存、出库复核等方面。并进一步完善贵重和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药品质量信息收集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服务质量管理制度、退货药品管理制度、药品记录制度、奖惩制度等。

2.2规范药品管理程序

药品的质量问题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并关系到医院的声誉问题,因此,医院的药房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而要保证药品的质量,离不开规范的药品管理程序。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2.2.1做好药品入库前的验收工作

对于新采购的药品应按照规定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包括药品的剂型、数量、生产批准文号、有效日期、注册商标、规格、说明书、外包装、合格证、标签、药品的色泽、性状等[3],均需要逐一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对于发票信息与药品不符、标志模糊、有破损、假药、过期药、变质药品等均拒绝入库,把好药品管理的第一道关口。

2.2.2按规定要求进行药品分类管理

在药品入库前应先对药品的性质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性质的药物进行有差别的储存管理。为此,医院应加大药房的软硬件资金投入,为药品的储存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设置不同库房的温度。一般而言,阴凉库的温度要求不能高于20℃,冷库房的温度则应保持在2~10℃范围,而对于常温库则保持在0~30℃之间即可,库房的相对湿度应保证在50%~70% 之间[4]。另外,保持通风、做好避光工作,排水设施安排到位等。对于一些使用材料作为药品底垫的药品,需要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止受潮。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和维护库区的照明设施,保证安全用电。同时,定期检查防虫和防鼠设施,对于特殊药品则应严格遵循相关的规定做好保管工作。

2.2.3做到帐物相符

做好药品的信息登记工作,定期进行药品盘点,保证药房中的药品信息对称,实现帐物相符。对于比较零散的药材的盘点工作也应做到细致、认真,保证称量准确,进而实现账务管理的准确性。

2.3注重提升药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药物品种不断增多,药房管理人员也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为提高药房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应对其加强业务培训力度。培训的内容包括药品的药理性质、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储存注意事项、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的技术方法等。培训结束时,应进行考核,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为提高药房的服务水平,应强化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意识。改变过去散漫的工作态度,提高服务意识。如主动告知患者药物的用量和用法,分放口服和非口服的药物,并提醒患者防止误服,告知患者服药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等。通过各环节的细节工作,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

3.结语

虽然当前药房管理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但药房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应予以重视。通过健全药房的管理制度、规范药品管理程序、提升药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能有效提高药房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丁洁.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J].大家健康.2013,7(0 3):16-17.

[2]任秦珍.浅析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的相关问题[J].甘肃医药.2011,30(0 3):171-173.

篇6

关键词:基层医院;药房;问题;规范化管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basic hospital pharmacy, and to explore th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of the hospital pharmacy. Methods The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basic level pharmacy were analyzed. Results At present, there is a lack of unified hospital pharmacy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pharmacy management, the lack of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the lack of standardized record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Conclus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sic level hospital pharmacy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documents,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the pharmacy hardware facilities,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he basic level hospital pharmacist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and record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and other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hospital pharmacy management.

Key words: Primary hospital; Pharmacy; Problem;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药物治疗是临床疾病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药品质量与药品的合理使用富裕患者疾病的治愈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提高药品质量和合理用药的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及时、有效就成为了医院药学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医院的药房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因此做好药房规范化管理对于临床有效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来看,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医院药房的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亟待解决,特别是基层医院的药房管理。笔者就对基层医院药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层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措施。

1基层医院药房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统一的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文件 就目前来说,我国并没有针对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的相关文件,因此医院在进行药房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就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方式方法的参照。目前各医院在药房管理中仅参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导致各医院的药房管理很难做到统一化和规范化。

1.2基层医院药房的设施与设备不足 由于在人们传统的意识中,对于医院药房的重视度一直不高,导致医院药房地位低下。然后,多数的药品在储存过程中需要十分严格的条件,否则就对导致药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但是,目前基层医院中普遍存在药品库房面积较小,布局不合理,储存条件不区分,设备、设施短缺,无法保证药品所需的储存条件[1]。

1.3药房库房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基层医院药剂科库房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是采购药品、发放药品以及做账等。但是,目前在基层医院药房中,存在库房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与药事法规的现象,导致其很难在工作量较大的情况下做到入库验收、在库养护以及出库复核等,从而使得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不规范。

1.4缺乏规范化的记录 基层医院药房的药品一般都是直接从生产企业购进的,但是药房购进人员存在对药品生产企业不了解的情况,导致药品购进记录十分简单,甚至缺失,同时药房中还存在缺失药品养护记录和退货记录等不规范记录问题,导致无法对药品的流通情况进行查询[2]。

1.5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存在较大困难 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为药房管理带来便利,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基层医院药房中存在管理人员缺乏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知识的问题,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维护成为了难题。

2基层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措施

2.1建立健全基层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文件 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在组织权威药学专家起草并颁布药房规范化管理文件,将药房管理从政策的角度上进行统一的规范,使得药房管理能够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从而确保药品质量。

2.2基层医院应加大对药房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 基层医院应该加大对药房建设的投入力度,对药房进行合理布局,确保药房的清洁性和药品摆放的整洁性,实现药房恒温、恒湿以及其他储存条件,保证要房内的药品在其保质期内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从而保证临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

2.3加强对基层医院药师的培训 一名合格的药师必须具备药学专业学历,同时还需了解相关的药事法规以及临床用药知识等专业知识。因此,在基层医院内部必须加强对药师的培训,使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从而保证其能够在药房管理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4建立完善规范化管理制度和记录 在基层医院内部需建立完善规范化管理制度并进行有效实施,而实现规范化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就在于细化岗位职责并做好记录工作。具体的措施包括明确药房的职责与管辖范围,建立药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定适宜基层医院药品质量管理文件[4]。

2.5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培养一批既懂药房管理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的人才,实现计算机智能化管理,改善药房管理工作量大、工作繁杂的局面。

3结语

基层医院药房作为药品的主要管理场所,其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患者的健康。因此,管理者必须认真分析药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据此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对药房的规范化管理。

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对目前基层医院中存在的缺乏统一的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文件、药房的设施与设备不足、药房库房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规范化的记录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存在较大困难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据此制定出了建立健全基层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文件、加大对药房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基层医院药师的培训、建立完善规范化管理制度和记录以及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等相应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在促进基层医院药房管理规范化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5]。

总而言之,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层医院药房服务体系、增加医院软硬件设施的投资、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药房管理体系,才能够实现基层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从而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立毅.基层医疗机构药房管理建设现状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5):666-667.

[2]王海萍,朱整明.基层医院门诊中药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中国药业,2012,,2(22):75-76.

[3]黄俊何.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3(18):106.

篇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3.020

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是基层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组成,是基层公共卫生药品管理的监督阵地,亦是基层公共卫生药品储备流通的主要场地,更是基层药剂人员日常工作的惟一场所。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管理是一个动态长效的管理过程,针对当前门诊药房存在的现实状况,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促进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的双效发展。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基层公共卫生药房必备的特殊药品管理——疫苗的全面供应和安全质量显得尤其重要[1]。作为公共卫生保障事业,各级政府以“社会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依据,围绕“优质卫生保健全覆盖工程”的指标,应加大內外协调监管力度,投入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实施各项具体管理对策,相辅相成促进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发展。

现状与问题

随着城市新区的发展,社区入住人口的不断增加,基层公共卫生药房的基础承载在逐步提高,基本能够满足基层预防门诊的需求,但还存在着以下现状与问题。

药房基础设施:基层门诊药房的实际场地只有30平米左右,室内建造布局尚不规范,桌椅设施较为简陋,內部环境单调陈旧,空气闭塞通风不够,基础办公条件落后,地处城乡交界区域偶尔停电致冷链失控,冰箱卫生状况欠佳。因药房场地、环境的设计不规范,产生诸多不便与疫苗的单一欠缺,导致家长到预防门诊药房取药时会产生一些置疑,对药品质量与效价也会产生一些猜测,客观上造成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也影响了门诊预防接种工作的正常开展。

专业药剂人员:一般都是临时聘请药学专业的中专毕业生,较年轻还没有基层实践工作经验,缺乏公共卫生预防专业知识。刚刚上岗勉强胜任,就要独自一人应对处理药房的全面工作。因为缺乏全面知识,经常出现开错价、发错药的现象;因为临聘人员工资、待遇较低的现实问题,思想情绪极不稳定,经常想辞职跳槽,这些现象在药房工作中都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药房管理制度:药房管理制度的执行直接产生工作效率,而工作效率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了药房工作效益。作为门诊药房管理必须执行的有一、二类疫苗的管理制度,还包括特殊狂犬病疫苗的管理制度,而且还有疫苗出入库时的“三查七对”制度,冰箱冷链系统管理,疫苗有效期制度,疫苗不良反应处置制度等。因药房管理制度的流走形式和无人监管,势必导致两人核对制度空如行文,具体疫苗的种类和数目也处于模糊状态。

网络计算机: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缺乏网络计算机的应用[2]。目前门诊药房处方的划价还是手写,核对处方时还要用计算器进行校对核实。这些既属于简单繁琐的手工操作,又容易产生非技术性的人为差错,更使整日药房工作陷于低效耗时的机械时代。特别是划价错误导致的医患纠纷也是必不可少的问题根源。网络信息的应用落后直接导致各项工作的延后迟缓,从源头上就严重地影响了基层各项工作快速开展。

药事管理委员会:作为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的上级管理,目前的药事管理制度执行仅流于形式,一直以来都缺乏上级正规药事组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专业人员、经费管理、制度执行、目标要求、任务达标等都处于无组织监管,不但不利于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的基础工作开展,而且不利于基层药房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门诊药房长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发展。

投入、协调、服务、监督、完善

针对目前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所出现的实际问题:管理体制相对缺乏滞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等,已妨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影响了公共卫生事业正常的发展,阻碍了公共卫生事业前行的脚步。作为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应从以下5个方面投入、协调、服务、监管、完善。

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的基础设施和室內布局规范合理,才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加大基层门诊药房所需疫苗的购进力度,增加疫苗的品种和数量;加大所辖区域的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愿意主动投入到预防接种的积极防病中来;加大药剂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临聘人员参照与正式技术工一样的工资待遇,使他们稳定思想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加大计算机系统管理药品的应用,利用计算机进行划价已是其他卫生机构日常基本工作状态,既能减轻繁琐的手工操作手续,又能准确无误地执行药品核算,还能提升基层门诊药房的网络信息化能力。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上级政府要建立各级部门协调机制:加大电视、报纸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为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的疫苗保驾护航;疫苗采购专款专用,统一由上级组织招投标,充分保障并监督企业生产疫苗的安全;供电部门要全力保证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的供电能力,时时保障冰箱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药剂专业人员专岗专用,缺乏后再协调教委从药学专业的大中专院校选拔优秀毕业生来基层门诊药房见习、实习,提前做好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队伍的试用、组建;每年定期培训,锻炼成为基层公共卫生药房的多面手,逐步建设一支药剂人员专业技术队伍;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剂人员既是参与者、咨询者、监督者、管理者[3]。

加强药房科学化管理力度:药剂人员要紧跟当今时代脚步,把封闭式经验管理逐步向开放式科学化管理转变[4],具体落实到疫苗入库、验收、发放、应用的每个环节都需遵照法律、法规、制度、规程执行,且受到药房管理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保证做到日清月结,坚决杜绝差错事故。以质量求生存,以生存求发展,以发展求效益,从而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发展得到绝对保障。

发挥监督指导能力:尽快建立上级管理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基层药房工作。药事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包括:认真负责严把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疫苗入库关,保证有效期、质量、品种、数量;加强基层药剂人员的短期培训和长期再教育,更新当前用药观念和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规章法则,积极有效应对日常的实践工作;加强基层药剂人员的补充与调剂,坚持做到两人同时核对制度,完善日常基础操作规程;应用网络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具体指导,使基层药房管理工作成为一项系统而全面的长期工作。

完善档案制度管理:督促指导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建立档案管理工作。基层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期工程,其真实地记录了门诊药房日常工作活动的具体情况,为药房管理的工作提供了重要事实依据。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管理工作、药剂人员的各项执行都应每天完整记录在案。

综上所述,在对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的管理对策中,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应该尽快协调机制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基础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药剂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基层公共卫生门诊药房应该全年365天执行制度到位,做到安全生产无差错事故;成为集管理、技术、经营、服务于一体的专业技术部门[5];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提升整体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确保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民生安定稳定,全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孝锋.门诊药房管理探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1).

2 王海华.医院药房管理及发展的初步探讨.基层医学论坛,2009,13.

3 张斌,金鑫.医院药事管理思考.医院管理杂志,2011,7(9).

篇8

[关键词]政府;非财务指标;关注程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2-0080-05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运用经济、法律等政策和手段调控国民经济运序,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调节不同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政府对企业的投入主要是赋予企业依法经营的权利以及提供各种公共设施。政府的利益主要关注的是有可靠不断增加的税收、企业能稳定社会秩序和稳定提供就业,提高社会公德水平[1]。政府的利益要求主要通过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依靠法律、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来实现。对不同的利益要求和不同的实现方式,政府的重视程度是有差异的。政府对其利益要求的重视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有可靠不断增加的税收、企业能稳定社会秩序、企业能稳定提供就业、企业能长期生存与发展、企业能提高社会公德[2]。政府对其利益要求实现方式的重视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依靠法律、加强企业道德建设、依靠社会、掌握企业就业情况[3]。

政府总是非常关注反映自己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国内外从事财务指标研究的文献浩如烟海,但从事非财务指标研究的文献却非常少,且大都集中在非财务指标运用意义的研究和非财务指标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构建和运用,系统地进行非财务指标研究的文献难觅踪影。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人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过非财务指标排序研究和分组研究。本文从政府角度出发,对政府所关注的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方面信息的非财务指标进行排序研究和分组研究。为了进行研究,笔者查阅了大量中外文献,收集了2,700多个企业非财务指标,这些非财务指标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企业各方面的非财务信息。笔者从中挑选、整理出1,217个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非财务指标,其中定性指标503个,定量指标714个。为了深入进行利益相关者非财务指标研究,笔者根据这些非财务指标所反映的信息,将这1,217个企业非财务指标划分为企业基本信息指标、企业效率指标、企业能力指标、企业管理指标等65个一级指标,并根据研究的需要,在一些一级指标下,分设有若干级子指标。为了深入了解包括政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对这些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和不同类别的利益相关者对这些非财务指标的关注差异,笔者从2008年3月开始,至2009年1月期间,对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方面的非财务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研究主要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取得,采用的方法是专家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

首先,笔者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之上宽泛地罗列出政府所有可能关注的非财务指标,然后约请了先前85位来自企业界的经理人员和20位来自高校和研究所长期从事企业管理研究的专家,对政府可能关注的反映自身主要利益要求及其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进行评价,然后根据他们的评价制作反映政府利益要求及其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调查表[2] [3]。调查表中,非财务指标的入选依据是,如果笔者所提供的反映某一利益要求或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的专家入选率在50%以上,笔者就将其作为备选项目,列入正式的调查问之卷之中。

然后,笔者从2008年3月开始,先后在长沙、上海、深圳、广州、东莞、南昌等10个城市,对这些城市的42家企业的91名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这些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有何利益要求,政府希望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政府关注哪些反映自己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在进行了91 份的试调查以后,笔者从2008 年3月10日开始进行正式的问卷调查,截至2009 年1月22日完成,共历时10个多月。由政府对其所关注的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进行排序。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填写者的基本情况、从关注程度角度对所给出的非财务指标进行排序、有无其他关注的非财务指标等。问卷调查范围包括四川、广东、上海、湖南、江西、云南、湖南、新疆、安徽等 13 个省市,调查范围主要以东部、中部和南部为主,涵盖了全国东南西北中五个地理位置。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865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调查问卷516份,问卷回收率为59.65%。有效问卷数为50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64%。样本回收公司531家,样本基本分布情况如下:

1.从所调查的企业发展阶段来看,创业阶段企业有 64家,发展阶段企业186家,成熟阶段企业197家,衰退阶段企业84家,分别占样本总数的 12.05%、35.03%、37.10%和15.82 %;

2.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企业有182家,集体企业112家,民营企业123家,三资企业114家,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4.27 %、21.09%、23.16%和21.48 %;

3.从企业上市情况来看,上市公司有195家,非上市企业336家,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6.72%、63.80 %;

4.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有192家,中型企业238家,小型企业101家,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6.16%、44.82 %和19.02%;

5.从企业类型来看,生产企业有281家、商品流通企业126家、服务企业124家,分别占样本总数的52.92%、23.73%和23.35%。

从样本的分布来看,样本量已经满足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本实证研究的主要资料和主要过程如下:

一、政府的利益要求及其实现方式及其相应关注的非财务指标

根据调查,政府对每类利益要求和每类利益要求实现方式都有着相应关注的非财务指标。

二、有效问卷调查对象政府的描述性统计表2. 有效问卷调查对象政府的描述性统计(N=506)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将问卷排序内容转化为数值型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方法: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计算出政府的非财务指标关注程度得分均值,然后进行均值比较(compare means)和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s T test),判断这些排序是否具有统计意义。

数据分析结果如下:表3.政府所关注的非财务指标关注程度描述性统计

注:某一类非财务指标得分值越小,表明政府对这一类非财务指标越关注、从而越重视。下同。 表4. 政府所关注的非财务指标关注程度

均值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注:p**≤0.05,下同。

以上是SPSS软件的统计结果。其中,政府对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被表达为得分均值,某一类非财务指标得分均值越小,表明政府对这一类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越高,从而对这一类非财务指标越重视。经过以上非财务指标均值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上述非财务指标均值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意义。

四、政府非财务指标关注程度的排列整理

将政府对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排列顺序整理成表:表5.政府非财务指标关注程度排列表

1.政府对不同类的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有关注程度之分。政府对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关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①企业能力、效率、水平、竞争力指标;②企业贡献、社会效益、利益相关者保护指标;③企业战略、稳定性、人员流动、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指标;④企业管理、领导班子、管理人员、员工素质指标;⑤企业形象、信誉、知名度指标。

2.政府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重要性的大小决定着政府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和排列顺序。政府总是从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重要性的角度对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进行关注,并且总是按照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重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对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进行排序。越是反映其重要性大的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越受其关注。越是反映其排列在前的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越受其关注。政府所关注的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排列顺序同其所看重的相应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的排列先后顺序相同。

3.政府最关注的是企业生存发展状况指标。政府非常关注企业贡献、社会效益、利益相关者保护指标。政府对企业贡献、社会效益、利益相关者保护指标的关注超过对企业战略、稳定性、人员流动、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指标和企业形象、信誉、知名度指标的关注。

4.政府对企业形象、信誉、知名度指标的关注不及对企业管理、领导班子、管理人员、员工素质指标的关注。

五、对反映政府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的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差异比较分析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了解不同性质、是否上市、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对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的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差异比较分析结果如下:表6. 政府所关注的非财务指标关注程度差异比较分析政府所关注的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的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差异比较分析表明:

不同企业性质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对企业贡献、社会效益、利益相关者保护指标、企业战略、稳定性、人员流动、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指标、企业管理、领导班子、管理人员、员工素质指标、企业形象、信誉、知名度指标的关注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上市与否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对企业贡献、社会效益、利益相关者保护指标、企业战略、稳定性、人员流动、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指标、企业形象、信誉、知名度指标的关注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对企业能力、效率、水平、竞争力指标、企业管理、领导班子、管理人员、员工素质指标的关注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不同企业规模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对企业贡献、社会效益、利益相关者保护指标、企业战略、稳定性、人员流动、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指标的关注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对企业管理、领导班子、管理人员、员工素质指标、企业形象、信誉、知名度指标的关注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对相关指标的关注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不同企业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对企业贡献、社会效益、利益相关者保护指标、企业战略、稳定性、人员流动、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指标的关注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对企业形象、信誉、知名度指标的关注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性质、是否上市、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对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的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差异,对以上差异进行分组均值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7.政府关注的非财务指标关注程度分组均值

分析结论如下:

1)从企业性质来看,对企业贡献、社会效益、利益相关者保护指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民营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三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民营企业、集体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民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集体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对企业战略、稳定性、人员流动、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指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民营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民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三资企业、集体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三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集体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对企业管理、领导班子、管理人员、员工素质指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民营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国有参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国有独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国有控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对企业形象、信誉、知名度指标,民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的关注程度超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国有独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的关注程度超过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国有参股企业、三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的关注程度超过集体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

2)从是否为上市公司来看,对企业能力、效率、水平、竞争力指标、企业贡献、社会效益、利益相关者保护指标、企业管理、领导班子、管理人员、员工素质指标、企业形象、信誉、知名度指标,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非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

3)从企业规模来看,对企业贡献、社会效益、利益相关者保护指标、企业战略、稳定性、人员流动、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指标,大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中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小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对企业管理、领导班子、管理人员、员工素质指标、企业形象、信誉、知名度指标,大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

4)从企业发展阶段来看,不同发展阶段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对相关指标的关注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5)从企业类型来看,对企业贡献、社会效益、利益相关者保护指标、企业战略、稳定性、人员流动、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指标,生产企业、服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流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对企业形象、信誉、知名度指标,生产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流通企业、服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服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比流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更关注。

对反映政府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关注程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企业因素产生了政府同一类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关注程度差异。不同性质、是否上市、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的股东对反映其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同一类的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程度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发展阶段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对相关指标的关注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总之,政府非常关注反映自己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企业对政府相关信息的充分沟通更易取得政府对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合作。企业除应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规定信息的披露外,还应当根据本企业利益相关者政府的特点和政府对非财务指标关注的需要以及关注程度的差异对政府所关注的非财务指标信息对政府进行充分信息沟通,以满足政府关注相关信息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利.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正当性解说[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4):83-87.

[2]刘利.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7):61-68.

[3]刘利.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实现方式实证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 学报,2009,(2):78-86.

An Empirical Study on Concern Extent of the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Governments’ Interests and Their Realization Ways

Liu Li1,2

(1.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chool ,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China;

2.Huna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angsha 410205,China)

篇9

关键词:西药房;管理模式;变革措施

西药房的管理在西药的快速发展中已经变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服务意识不强、人员专业素质差以及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西药房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不得不予以重视的问题。本文与某西药房的具体管理案例相结合,对其中药品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变革措施,现报道如下。

1 我国医院进行西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发展滞后的药品机制管理 为了与现代医学的发展相适应,同时使患者的需要得到更好地满足,越来越多的医院进行了西药房的开设,同时还将一整套的西药房管理制度建立起来了。然而建立起的这种机制无法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于具体的管理落实当中[1]。不完善的药品审核与复核制度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药品的购进环节当中,西药房没有严格的把关药品质量,"吃回扣"的现象经常出现在医务人员当中。

1.2较低的工作人员素质 由于缺少有效的培训和管理机制。再加上传统的管理机制的影响,导致很多在医院西药房工作的义务人员普遍具有素质不高的特点,从而使患者高效就医要求根本无法被满足。与此同时,西药房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患者就医要求、划价以及发药等,所以其技术含量在整体上不是很高[2]。

1.3较低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医学发展中信息化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还对西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信息化技术建设在我国目前西药房中十分落后,主要是依靠人力来开展各项工作,无法将工作效率提升上去,同时无法共享医疗和患者的病情状况,患者的多样化就医需求也很难得到满足。

2 西药房管理模式变革的主要措施

2.1将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来 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的基础。将科学的管理理念引进到西药房的管理中,并利用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健全以及人员的惩罚和激励机制的完善来促进科学有效管理的实现[3]。有效的结合部门的长远发展与个人的诉求就是所谓的绩效考核管理,通过对部门计划、指挥以及组织的有效利用对目标进行实施和构建。西药房必须要对人才的重要性具有充分的认识,促进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从而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

2.2促进员工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意识的提升 现代西药房发展的重要要求就是员工的工作能力以及服务意识。由于西药房的管理工作具有工作繁重以及任务打的特点,所以员工懈怠的现象经常会出现。针对这种情况,管理者必须要及时的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可以利用开展专业素养学习以及各种技能培训的方式促进员工服务患者能力的不断提升。首先,药剂师必须要具备专业的技能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次,西药房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要针对药学工作者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使其对药物效能的认识不断地增强[4]。最后,员工的服务意识理念教育工作必须要引起西药房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将用心服务以及患者至上的基本工作理念树立起来,促进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2.3促进西药房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针对在管理活动中西药房出现的效率较低以及管理水平交叉的现象。西药房必须要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自身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西药房的管理工作中积极地运用先进的设备技术以及管理理念,从而促进药品管理信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患者在查询药品相关信息的时候更加方面,同时药品也可以流通在各个科室中。相关的信息管理软件的升级在药方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促进所有的西药信息都能够实现信息化的调配和管理,最终促进医院西药房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3 讨论

随着西药房近年来在社会和医院中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关于西药房的争论,其中最为集中的问题就是西药房的服务水平、管理问题以及工作效率等。为了促进西药房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医院以及西药房必须要针对自身的情况,将一整套的科学管理机制建立起来。作为医院药品配送以及保管的重要场所,西药房的药品配送正确与否、药品的存储情况、购进质量以及药房内的环境都对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要想保证药房的管理工作开展顺利,必须要促进西药房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本文针对药房管理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药房管理模式的变革具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保丹,方琵.浅谈医院药房的管理[J].医药导报,2003,23(9):26-28.

[2]夏琴.门诊急诊西药房管理[J].医药导报,2001,20(6):397-399.

篇10

关键词:高校医院; 药房管理; 药品管理; 药学服务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高校校医院成为医疗保险定点单位,药房管理和药学服务质量都面临巨大挑战。校医院药房是校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管理、技术、服务于一体,药房工作人员工作杂、任务重、要求高,只有实行药房科学规范化管理,改变药学服务模式,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才能更好的为全校师生服务。

一、 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制定出规范、可行的规章制度,如药房工作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药品调配工作制度、药品报废制度、查对制度、处方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以及药品储存管理制度等,同时做到层层管理、全面监督。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确保全院师生用药安全。

二、 加强药房管理,保证药品质量

药房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药品的疗效与医院的形象。校医院药房管理包括药品的管理,调剂管理,人员管理,卫生管理,设施管理等,其中药品管理是管理中的基本内容,也是管理的核心。

1.药品采购管理

建立健全药品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方式。为了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我院药品的采购由分管校医院的副院长主持,校医院院长,药房采购人员、纪委审计科、财务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考察药品市场价格,并对供货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其供货能力和质量信誉,审查供货单位的资格证明文件,包括GMP、GSP达标资格,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2. 药品入库验收管理

药品购进先有由库房和药房对所需购买的药品填写申请单,注明所需药品名称、数量、价格后交由采购人员报购进计划,校医院院长审核,主管院长审核,院长和财务处长审批签字后由供货商送药。药品入库要双人核对验收,按照药品计划上的厂家、规格、数量入库,入库时先检查药品生产合格证,药品应与发票相符,对不符合的、标志模糊或有破损等问题的药品应拒绝入库。同时做入库记录。包括:购进日期、供货商单位、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批准文号、合格与否、验收人签字。严格的入库程序,确保了药品质量,也利于日后药品出现问题时,查找解决方便。

3. 药品储存管理

药品按照药理作用兼顾使用频率原则进行分类固定位置存放。注意光线、温湿度及通风条件,采取必要的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药品储存条件严格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进行储存,药房和库房配备空调、除湿机、温湿度计、货架和铁皮药柜等。药品一律放在离地面15cm以上的药架或者药柜内。并对药房、库房管理人员进行药品储存知识的宣传,以确保因保存不当而药效降低或失效。

4. 药品有效期的管理

药品都规定了有效期,妥善保管好药品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前提。 药品入库时,有效期应不少于12个月,有效期规定为1年或者少于1年的药品除外。药品出库应按 “ 先进先出,出陈储新 ” 的原则,对近效期药品实行标志管理,及时进行调换,对每个药柜、每种药品责任到人,责任人每个月对所管辖药品逐一进行检查,防止药品霉变、变色、过期。对效期在六个月之内的药品进行登记,对效期在三个月内的药品,醒目标志,负责药品效期管理人员与临床医生进行协调,将滞销的药品进行合理的使用,对于急救箱、值班室领取的备用药品,要有记录,标注批号和有效期,一式两份,一份存药房,一份留给领药者。要求在据效期6个月以上时到药房调换,药房负责效期人员督促更换,药品购进人员根据临床用药情况和季节变化,调整用药品种及购进数量,加快药品周转速度,避免药品过期报废,对于各类效期药品销售、库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既要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又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证临床用药连续性。

三、 处方管理

按照处方分类管理,普通处方保存一年,精神处方保存两年,麻醉处方保存三年。到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获批后销毁。

四、开展药学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为更好的为全院师生服务,实际工作中要从点滴做起,力求让每一位患者满意。药师发药时主动向患者提供发药交待及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药师通过加强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学知识的学习,注重知识的更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展用药咨询,宣传用药知识,尽量满足患者所提的合理要求,对药物不良反应和不宜服用所产生的退药,给予妥善解决,在服务中规范服务和服务行为,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注意仪态仪表,树立药房窗口良好形象。与医生,护士共同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以提高学校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使药房工作模式由传统的以调配处方为主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转变。

通过加强对校医院药房的质量管理,提高药库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以及必备的药学知识是医院服务患者、树立白衣天使形象的必由之路。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基本原则,提高服务水平,以便为全院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也保证了药品质量、优化了医疗服务、保障了患者权益,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校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冉勇,瞿栋,任秀丽.浅谈医院西药库的管理[J]中华医药杂志 2003,3(24):19.

[2]宋新余,毛巧贤.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探索[J]。中国药房,2005.16(6):428-429.

[3]田仲新,赵丽杰.提高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与水平[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2):152.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

[5]宋兵芳 高校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与药学服务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