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4 03:0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一思修实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一思修实践报告

篇1

【关键词】《思修》教学 学生管理 实践

众所周知,学生安全和学校稳定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由于高职学生的一些特殊性,学生稳定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就更高,更要有效果。大一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尽快适应高职生活,明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而给学生以大学阶段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何让《思修》课程生活化,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是我们长期研究并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尝试了让课堂延伸到课下、延伸到学生生活、延伸到社会,《思修》课成绩与学生的平时表现相关联的做法,收到了较好效果。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思修》课堂教学与学校的“学生教育计划”有机结合。几年的学生管理实际,我们探索形成了“五靠”抓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即靠教育、靠教学、靠制度、靠活动和靠服务抓管理。基本形成了全员重视并参与学生管理的良好氛围,我们也尝到了这一管理机制的甜头,建校近十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学生死亡的安全责任事故。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五靠”这一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靠教育,即正面的教育引导。因此,学院通过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生教育计划”,分年级、分阶段确定教育主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如对大一新生在9月份重点进行校史系情教育、专业教育、法制安全和校纪校规教育,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参观展览、学习《学生手册》、入学教育考试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学院建设发展历程、办学定位、办学理念、校史校训、培养目标等内容,使新生树立自信心,自觉学习,增强学生热爱学校、热爱专业意识,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10月份重点进行感恩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组织新生开展“亲情与成长”讨论活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交流互动,让学生理解家长的艰辛和苦心,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自立自强的责任意识。如对二年级学生在11月份重点做好文明养成教育。坚持开展学生礼仪、礼貌知识学习活动,深化和丰富“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活动内容,广泛发动,积极参与,切实提高学生个人文明修养,让每个学生成为“讲文明、讲礼貌”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12月份重点进行诚信教育。通过广播台“诚信”专题、宣传板报、发动“诚信为本”倡议活动、主题班会、签订《诚信考试协议书》等形式,结合考纪考风相关制度的学习,督促广大学生认真复习,积极备考,严格自律,诚信考试,拒绝作弊,让诚信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学院规定每周二下午两节课为学生集中思想教育时间,任何人不能占用,从时间上给予保证。《思修》课老师则是这一活动的导演,他们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制定全院学生教育计划的实施方案,提前给各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培训,发挥班主任的主力军作用和学生干部的生力军作用,配合学生处检查监督教育的执行情况,并将各系学生思想教育考核情况纳入年度考核,避免思想教育流于形式,保证教育效果。

2.重视《思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中教育学生。要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目标,必须让学生走进现实中去,在实践中感悟和升华,最终达到知行统一,这也是《思修》课程开设的目的和归宿,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策划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育的设计理念是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我们安排了五方面的实践教育内容。一是爱国主义教育。配合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清明节”、“一二•九”等重要节日到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缅怀烈士、聆听革命老人讲述战斗故事,切实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强化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坚定热爱祖国的信念。二是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①配合学院开展的“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邀请“感动泰安”十大人物为学生做“人生•成才•奉献”等励志报告。②通过观看央视播出的《震撼心灵的故事》、《领着妹妹上大学》关于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电视短片,让学生写出听后感或观后感,配合教材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内容,让学生通过成功人士的故事,感受人生奋斗的历程,加深对生命及人生价值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人生目的,端生人生态度,确定奋斗目标。三是道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道德的力量》专题片。通过观看全国道德模范感人至身、催人泪下的故事,让学生谈感受、写体会,在主题班会上开展热烈讨论等,加深对道德内涵的理解,感受道德的力量,从而将所学理论内化为知识,外化为具体的道德行动。四是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请企业老总、劳动模范、优秀毕业生校友做有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报告,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企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加深对具体职业岗位道德规范的感受和理解,从而确定正确的职业道德操守,并结合自身专业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五是法制教育。组织学生到监狱参观、到法院旁听、组建模拟法庭或举行法制报告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教育,强化学生对“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基本方略的理解,使学生从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认知,从而使法制观念在大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强化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行为。

实践教育环节的良好运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篇2

A Research on How to Teach Non-sociology Majors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A Case Study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General Education at F University

YANG Zhanyi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promotio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within Chinese colleges,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is offered to many college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related to sociology. While the value and benefi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ology courses are noticeabl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herefore, the delivery of such courses is in need of reform through three aspects: 1.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ontents need to be more inclusive for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sociology related.  2.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involve more interaction. 3. Assessment methods need to be more practical.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non-sociology majors;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educational reform

“通识教育”是一种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识教育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中。新世纪以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社会对综合性复合人才的需求剧增,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并逐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一些人文、艺术、社会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许多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社会学是一门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的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它研究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问题”,①它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都有交叉之处。因此,近年来,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不少高校在一些非社会学专业设置了社会学概论课程。

1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引起对社会民生的关注。通过学习社会学概论,能引起大学生对社会民生的关注。社会学是一门始终关注社会运行、社会现象、社会人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社会学的学习,学生能更系统地了解我们的社会,分析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从而激发大学生探索社会的热情,培养公民责任意识。(2)形成社会调研思维与技能。无论是经济、管理、教育、文化等领域,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社会调研思维,掌握基本的调研技能。这样才可以深入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与特点,才可以进一步地指引我们的行为与决策。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社会调研。通过对社会调研方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调研思维,掌握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的开展方式、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从而触类旁通指引各学科的学习与研究。(3)开辟本专业学科创新的新路径。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社会学对宏观的社会运行、社会结构以及对微观的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等的研究方向,都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新的视角、新的素材、新的方法。当与本专业学科交叉结合时,就能为本学科的研究创新开辟新的路径。

2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全面专业。以F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社会学概论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共40课时,选用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教材。从课时上来说,似乎相对充足,但相对教材十六个专题的内容,课时就十分紧张。虽说教材本身已经考虑到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情况,但这十六个专题仍然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语言使用仍然相对专业,趣味性与实用性相对欠缺,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存在着知识理解与掌握的难度。

(2)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当前,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单一乏味。部分社会学教师,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对其他专业、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把握不准,没有找到讲授此门课程的方法与技巧,简单套用社会学专业的教学方式。本来非社会学专业学生对非专业课的热情已经相对较低,加上社会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也艰涩难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让课堂气氛更显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难以提振。

(3)考核方式重知识轻应用。在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考核方式上,较多采用课程论文和试卷考试的形式。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着重于“学术研究”;试卷考试的考核形式着重于“知识掌握”。两者都有可取之处。但对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只需要对社会学知识有基本的掌握,对社会学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即可。如果为了通过考试,花过多的时间在知识点的背诵上,或者为了通过论文考核,囫囵吞枣抄袭文章,那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考核目的。

3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的“通”,包含融会贯通的意思。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社会学概论,应当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上体现融合性、互动性、实践性。

3.1 教学内容体现融合性

(1)融汇原专业知识。在依据原教材的知识框架展开的基础上,应当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编。首先是选取重点章节重点讲授,不求全,不求深入。第二是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学知识进行讲授。例如,给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授课时,可用商务沟通、商界合作与竞争等的例子来阐释“社会互动”的相关理论;可用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知识来帮助理解“社会组织”的相关概念。这样能引起经管专业学生的兴趣,并快速地借助经济管理知识进行学习。(2)融合新近案例。在讲授中应更多地使用贴近现实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生活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时代的90后大学生,每天都在获取最新的社会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新近发生的关注点高的社会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使用社会学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再者,可以用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常见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不仅亲切易懂,还能让学生学习使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3.2 教学过程增强互动性

针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不足,对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课堂教学过程应更丰富活泼,增强互动。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表演法。运用情境表演法,能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中,对社会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讲到“社会角色”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绎熟悉的生活场景,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责任以及他人对自己扮演角色的期望,从而明白角色协调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讨论分析法。运用讨论分析法,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观点或案例。例如,在讲授“初级群体”的正负功能时,可让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能在观点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视频教学法。运用视频教学法,能更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一些新闻专题、纪录片、采访等的视频素材,由于其选题合适、制作精良、人物事件真实呈现,能达到口头讲授所不能比拟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时,让学生看一部跨越48年的真人纪录片《人生七年》,比生硬的数据和理论更具说服力,也更有趣味性。

(4)实地观摩法。运用实地观摩法,能让学生在实地观察、实际参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例如,在讲授“社会工作”内容后,可让社会工作者带领学生观摩或参与一次社会服务或社区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内容、社会服务的现状、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等。

3.3 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性

在考核方式上,应当以社会调研实践为主要形式。这是因为,着重于“学术研究”的课程论文考核形式,过专过深;着重于“知识掌握”的试卷考试形式,容易考完就忘,而社会调研实践是最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的最佳方式。并且,社会调研技能的锻炼同样适用于各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一方面,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学生需要运用包括调查问卷设计、数据分析工具使用、社会学理论分析以及社会调研报告撰写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对某一社会问题的调查和关注,能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当今社会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在研究对策的过程中,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获得思想与知识的共同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调查问卷、调研报告的查阅,更能客观、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同时,也能把握每一届学生的关注点与兴趣点,为非专业学生社会学概论的教学工作的改革提供参考。

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政策

本文为石家庄经济学院第七届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项目名称为《河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企业需求的调查》(项目编号:XY201035)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如今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开始备受大众的关注。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矛盾,鼓励和支持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开展自主创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政策。那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石家庄经济学校数理学院课题组做了相关调查,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与企业需求调查

(一)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并未成为首选。部分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在我们对近2,000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中,如图1所示。我们发现,仅1/3的人在毕业时会考虑“先就业,后择业”。这也同时显示,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毕业生并未对当今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有一定的认识,就业期望没能趋于现实、“天之骄子”的优越感依旧有“根深蒂固”之意。(图1)

(二)自我剖析:自身定位不明确。如今,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考虑的问题过于复杂,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使原本就对就业问题很模糊的大学毕业生更加动摇,对自身定位更加不明确,遇到问题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处于各种矛盾之中。在这多元化的社会,要想谋好职,加强自身定位必不可少。(图2、图3、图4)

(三)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加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年比一年低。而我们在这次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大学生在毕业3~6个月内找到工作,而且上岗后也需要不短的时间来适应并且胜任工作。(图5)

(四)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成倍增长。而新增就业岗位远远少于毕业生的数量。因此,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然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择业地点和工作待遇上的期望值明显偏高。大学生就业的高期望值与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形成鲜明的对比,结果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和就业难度不断加大。

(五)很大一部分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不对口。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2%的大学毕业生现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完全对口,大都为跨专业、跨领域的就业。甚至有16%的大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完全与自己在校期间所修专业毫无关联。这不但说明了,大学生的潜能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同时也是对现在校学生的一点警示:只要真正有能力,专业是否对口并不会成为就业时的决定因素。(图6)

二、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1、政策方面的原因。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供需见面会还很不完善,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第一,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并非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在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第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3、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名牌”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二)主观原因

1、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也发现虽然身居城镇以及二线城市工作的大学生最初也对京津沪等大城市有强烈的向往。

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毋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以及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大学生诚信缺失造成就业危机。在就业情况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寻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学生不从提高自身的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装自己。这样,就业诚信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只能是大学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对策建议

(一)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

(二)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是面对未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

(三)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通过几次的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等等就算完成就业指导工作了。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着重进行心理指导,重点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就业的大致情况,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适应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全面了解,帮助他们分析自我的能力、优势和存在的缺陷,引导大学生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自己,要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发成才意识和行为。对于三年级的同学,要给予一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让其直接地去体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继续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对毕业生的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点,这一阶段,指导的重点在于传达就业方针政策、分析预测就业形势、指导大学生做好如何获取就业信息、如何进行面试、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等就业准备,处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

四、结束语

很多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往往因期望值过高而找不到工作。相比找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岗位的企业更多地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地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范围。

身为在校大学生,通过这次的实地调研,我们愈加感到就业的严峻性,同时,也树立了努力前进的方向。希望我们这次的成果能为正在迷惑于找工作的同学们一些启示,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更为在校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我们相信,只要找到“脱节”之处,并将其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大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都将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伯庆.决战大学生就业.2009.1.

篇4

这次全市村村通油路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开得很好。会上,大家实地参观了市中区施工现场,张士栋同志通报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各区(市)汇报了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的进展情况和下步工作打算。总的看,各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强化措施,扎实工作,村村通油路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压力仍然很大。希望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确保实现“十五”末全市农村村村通油路的奋斗目标。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抓好村村通油路工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我市各级千方百计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到××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为3611.4公里,其中县道597.8公里,占16.6%;乡道394.8公里,占10.9%;村道2618.8公里,占72.5%。油路铺装率为40%。全市46个乡镇全部通等级油路,43%的行政村通了等级油路,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实现村村通柏油(水泥)路。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对此,各级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省、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省委、省政府对农村道路建设十分重视,提出了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改建农村公路9万公里,实现“村村通”的目标。我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也明确提出,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动脉,“道路不通,百业难兴”,“要想富、先修路”。抓道路建设,就是抓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我市农村道路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影响农村奔小康的一个“瓶颈”。在农村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解人民群众之所难,帮人民群众之所需,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村村通油路。“路、水、电、医、学”,事事关系群众根本利益,但路在首位。实施村村通油路,既是一项民心工程,又是一项执政为民的德政工程。搞好这项工程,就发展了农村先进生产力,就代表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根本利益。

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完善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也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基本解决我市农村交通问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公路通,百业兴”,修一条路就能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搞好这项工程,完善公路网络,不仅能加快农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形成,而且可以激活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还能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搞好招商引资。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步伐,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有效扩大投资,拉动全市水泥、建材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刺激全市经济发展。

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是抢抓机遇、尽快改善我市交通状况的现实需要。从我市公路建设的现状看,不通油路的村仍占一定比例,现有公路硬化率低,原有柏油路设计标准低,多数道路已严重破损,广大干部群众对实施村村通油路建设工程十分关注,要求十分迫切。国家、省相继出台了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优惠政策,在“十五”计划后三年全面启动县际及农村公路建设,要求东部省份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行政村通油路。我们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当前,我市加快村村通油路工程,具有良好的有利条件。各级党政对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思想认识一致,群众对拆迁、占地的认识和态度也发生了新的可喜变化;中央和省制定了比较优惠的政策,为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我市财政状况逐步好转,农村“两工”使用按程序报批后还有一定空间;我市交通、公路部门的干部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交通部门也具有一定的负债建设能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具备了一定条件;特别是市委全委(扩大)会议的召开,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进一步形成,政通人和,人心思进,人心思上,想发展、干事业的氛围非常浓厚,为搞好村村通油路工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克服畏难发愁情绪,努力战胜各种困难,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和利用国债资金补助农村公路建设的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改善农村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交通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任务目标是:利用三年时间,改造道路3257公里,今年我市计划改造建设农村公路1200公里,到××年底基本实现全市行政村村村通等级油路的目标。在具体工作上,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标准。搞好村村通油路工程,规划是基础。总的要求是: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就地取材,尽可能降低造价。要按照省、市确定的建设标准,不能随意缩减规模。县际公路和通乡公路,一般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标准,通村公路采用四级公路标准。各级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村公路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原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基本符合规划的项目,要严格执行;需要调整的,要及时组织力量修订完善。要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行能力。路面宽度视车流量大小区别对待,但基础结构决不能降低标准,路基应尽可能搞得宽一点,以给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交通量大的路段可以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保证公路合理使用年限。版权所有

(二)要建立严格的施工责任制,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各级各单位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杜绝前修后坏、劳民伤财的事情发生。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所有项目必须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方式,择优确定施工单位,增加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努力建设“阳光工程”。严禁弄虚作假和地方保护,严厉查处施工转包和违规分包,规范建设市场行为。通村路工程所需材料和设备,必须符合有关公路工程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凡是用于公路工程项目的材料和设备,均应按规定由质监单位进行检查。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进入施工现场。要建立健全“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合格证体系,认真履行合同,强化质量控制,严格质量奖惩,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要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各级在质量上决不能有半点差错,决不能有半点含糊,决不能有半点马虎,决不能出现偷工减料现象。一旦出了质量问题,要严肃追究责任,不管是谁,一律依法严惩不怠。同时,坚持建设养护管理并重,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观念,加强建成公路的养护管理,提高公路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综合效益。

(三)要用足用好筹资政策,千方百计加大投入。资金投入是公路建设的关键,要用足用好省、市出台的筹资政策。市财政将从今年起,每年安排一定补助资金,加大对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支持。各级配套的资金,区(市)、乡镇财政分别负担多少,要结合实际,层层分解落实,确保及时到位。要采取区(市)、乡镇两级财政补贴一块、村级集体积累拿一块、社会各界筹集一块、帮包单位赞助一块、群众出工顶替一块、建设单位赊欠一块、施工单位垫付一块的办法,切实解决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征收力度,加大对超限运输车辆的查处力度。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是县乡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主要资金来源。当前,偷、逃、漏缴的问题比较突出。交通、公安和农机部门要联合执法,加大对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的征收力度,确保足额征收,应征不漏。各区(市)可以在省、市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多想一些办法,拓宽路子,可以采取适当减免一些税费,因地制宜无偿使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当地筑路原材料,在用地和拆迁方面给予一些优惠政策等措施,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争跑力度,保证省专补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我市路网改造和建设。要统筹安排资金管理和使用,对工程配套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合理把握资金投放,努力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和资金挪用。版权所有

三、加强领导,合力推进,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

村村通油路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是事关全市经济建设大局和人民生活的一件大事。各级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区(市)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上抓,切实搞好工程的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各负其责。交通、公路、公安、土地、城建、财政、审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落实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为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服好务。宣传新闻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开辟新闻专题栏目,大力宣传村村通油路工程的重大意义、政策、任务和要求,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村村通油路工程建设的良好局面。

要加强调度,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精心组织,科学调度,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加强资金监管,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切实加大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的力度,确保任务目标的完成。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交通局要抽调专门人员对重点工程及整个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要加强廉政建设,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分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实施,力争提前完成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各单位要在确保完成年度任务计划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铺开一些公路工程,力争多修路,修好路。

篇5

(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 信息与计算专业是数学与信息处理、计算机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长期以来,对该专业的定位,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专业的实践性环节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针对该专业在教学与实践中暴露出来的相关问题,以及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人才短缺现状,结合温州产业发展和温州人的创新精神,制定了信息与计算专业软件服务外包培养方案,对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有效的探索,突破传统理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校内实训采用分级模式、校外实训采用订单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

关键词] 信息与计算;软件服务外包;温州模式;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091?04

[收稿日期] 2014-12-13;[修回日期] 2015-03-27

[基金项目] 教育部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013202);温州大学创业教改项目(2013CYJG01);温州大学创业教改系列项目(2014 CYJG04);温州大学教改项目(14jg20);温州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2013jpkc09)

[作者简介] 何明昌(1964-),男,广西贺州人,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张笑钦(1983-),男,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视觉监控

一、信息与计算专业实践的现状

1998 年教育部在高等院校新设立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简称信息与计算专业或信算专业)。该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将数学与信息处理、计算机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1]。该专业设立初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下的数学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要求,而且也为数学类专业的招生带来了正面影响,很多高校相继开办了此专业。2002年7 月,全国已注册开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就有311 所;而到了2008 年,全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办学点已达426 个,年招生人数超过了25 000 人,是我国高校理科专业中最大的专业之一[2]。

该专业成立的前几年,正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快速时期,因而所培养的学生很受社会欢迎,学生就业形势比较好。然而,从2006 年开始,情况开始有了变化,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到了2008 年,该专业被列为就业困难的专业之一。在国家公务员招考中形势也不容乐观,因为很难找到与该专业对应的岗位。2010 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网上公布的公务员考试职位中,一共有6 821 个职位,允许信息与计算专业毕业生报考的只有11 个,明确只要该专业的职位则只有3 个。而与该专业相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处于明显优势,在6 821个职位当中,有236 个职位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关。就算对于比较偏理论的数学专业,能够报考公务员的职位也达到了342 个,指明要数学专业的职位则有12 个,更不论数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还可以到教育领域就业。

不仅如此,更为严重的现实还在后面。相当多的企业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对信息与计算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也表示了怀疑。在信息产业领域他们宁可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也不要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这些情形与庞大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队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高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成立之初,这一专业就饱受争议。主要是在该专业的定位上,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专业的实践性环节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一专业的教学计划也五花八门,很难找到制定相同教学计划的两所高校,以至于社会上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他们不知道该专业到底是培养哪方面的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教学委员会数学专委会下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工作组于2001 年10 月至2002 年10 月期间对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办学情况以及专业的建设展开了大规模、多层次的调查研究活动,并由此得到了一个调查报告,同时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形成了一份指导性意见。

然而时至今日,十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高校信息与计算专业的办学规模已经慢慢缩小,因为该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一直找不到突破点。部分高校已经无法支撑下去,开始减少甚至停招该专业的学生。那些还在继续招生的院校则在苦苦探索办学的思路,但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式却并未有很大改变。

先看一下专委会调查的情况,按照2002 年数学专委会通过调查后形成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指导性意见,我国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方向分为下面三种类型[3]:

(1) 以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为主,只补充开设1~2 门信息科学方向的课程,这类学校占绝大多数,约为86%。

(2) 同时开设信息科学与计算数学两个方向的课程,由学生分别选择。这样的学校包括北大、南开、西交大等985 重点高校。

(3) 以其他信息科学方向(如理论计算机、应用软件、信息处理、运筹控制等)为主,这类学校占9%。

按照上面的划分,对于少部分高校如985 或211 的高校来说,按哪个方向培养学生都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些院校是科研型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是要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考研或出国。而这些院校中还剩下为数不多的应届毕业生,凭他们学校的名气,就算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或实践经验,企事业单位也舍得花钱培养他们。

然而,我国有相当大一部分院校自身办学经验相对不足、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专业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也不清晰。更严重的是,这些院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环节而被摆在了次要地位,造成学生抱怨所学课程过于枯燥,没有实际应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在实践方面,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理科方向上没有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只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被分散到一些企业去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活动的质量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致该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明显底气不足。

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背景

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近年来全球软件服务外包市场每年以29%的速度增长,2007 年的规模是700 亿美元,2009 年约为900 亿美元[4]。全球软件服务外包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软件产业和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机遇,软件服务外包也成为我国软件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北京、上海、南京等11 个城市已经陆续建成“中国服务外包合同中心”和国家级软件园区。这些高新区重点发展国际离岸软件服务外包业务[5]。2009 年我国软件外包市场达到46 亿美元,软件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6]。基于这一产业具有智力人才密集、技术承载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该行业已成为当前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因素,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面对这一难得的机遇,很多高校纷纷采取行动,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等手段,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强化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部分高校则与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园区、服务外包园区联合,进行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另外还有一部分高校则直接成立“软件服务外包学院”。

在短短的时间内,中国在软件外包服务业具备大量软件业人才资源,但这些人才基本上是初级的,被社会上称之为“IT 民工”。这些人才在“硬技能”(领域知识、外语、服务交付能力)和“软技能”(实践能力、项目管理、国际经验)等方面与外包领先的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据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的最新调查,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工作的数据表明,约有三成失业大学毕业生持续性地集中在计算机等少数专业[7],高职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则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当然与IT 产业发展过于迅速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在于我国对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只注重短期效应,大部分高校培养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就业率[8],对软件人才培养仅局限于让学生找到工作而已,对学生远期职业的规划则缺乏考虑或根本就未探索过。相当一部分从事IT 产业的大学生称自己是“吃青春饭”的,早几年毕业在IT 行业就业的学生现在已经慢慢加入到失业队伍中或已经转行了。

与IT 行业相当多毕业生失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尤其是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中优秀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非常短缺,特别是中高端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这些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瓶颈[9]。如何培养高级可持续发展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已成为高校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三、温州模式下信息产业状况

温州模式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温州人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温州,遍地的私营企业、灵活的市场经济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中大放光彩[10]。温州传统的工业结构与改革开放初20 多年的经济特性是非常相适应的,因而温州经济得以高速增长。但是随着产业的升级,温州经济发展已经面临着产业上的结构性威胁。 温州的传统产业比重过大[11]。它既是温州的支柱产业,又在温州模式中占据着主导产业的位置。这使得温州产业发展缺乏前瞻性、引导性与可持续性。随着知识、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地位的日益提高,温州还想以传统工业再谋求新的发展契机已经很困难[12]。庞大的轻型化的传统产业正成为温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温州产业结构缺失,传统制造业过于庞大,高科技产业、基础产业过于薄弱,因而难以承接国际高端产业的转移。有学者已经预言,温州模式在若干年内会消失[13]。

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温州的信息产业与温州市强大的经济实力极不对称。在温州,规模以下的民营经济占据了温州经济实体的大半江山[14]。在这些企业中,家庭作坊式企业更是遍地都是。这些企业都是低水平劳力密集型产业,许多企业的管理仍是手工式。在当下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温州的信息产业显得非常薄弱,在温州甚至找不到一家像样的软件公司。在政府及各事业单位里,几乎看不到温州本地开发的软件。这与温州的自主精神是极不和谐的。因不重视信息产业建设,使温州很多传统型企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痛苦地挣扎。

四、温州模式下的信息与计算专业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探索

温州大学地处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于2001 年开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该专业在开设之初,基本上采用浙江大学信息与计算专业的教学方案与教学模式。以培养信息与计算方面扎实的理论功底为主,实践方面不太重视。由于温州市从事信息及软件研发的企业不多,所以学生实训方面几乎没有,实习方面采用自主方式,这种状况持续到2007 年。

2007 年学生专业大类分流时,很少学生选择该专业。该专业几乎到了无法开班的地步,学校也对该专业亮了黄牌。眼看这个专业就要办不下去了,才迫使我们不得不调整教学计划,同时探索如何强化学生实践技能。

随着沿海大通道高铁的开通,温州将成为上海、杭州、宁波与福州、厦门交通的中心枢纽。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门的企业需求调研和人才培养调研。结合温州特色,以及温州人独特的创新精神,我们明确了信息与计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确定了“强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创特色”的指导思想,突破传统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从软件服务外包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相信,对于信息与计算专业的学生,他们有雄厚的数学基础,又有相关计算机专业知识及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该专业的学生从事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应该会更加得心应手,发展潜力会更大。

按照当前企业所需要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的级别划分,外包人才可分为高端人才、项目管理人才、一般技术人才三类。高端人才主要负责开拓市场,参与国际服务外包竞争。项目管理人才则负责对每个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的订单组织实施,由懂技术、精外语、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担任,要求有若干年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实施经验。一般技术人才,则主要负责具体软件程序的开发、测试[15]。我们把本校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生的专业培养定位在项目管理人才和高端人才培养方面。由于这两方面的人才必须从一般的技术人才中培养出来,因此他们首先要是杰出的技术型人才,并且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拓展所具备的素质。这些素质必须在学生毕业之前形成。因此在强化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同时,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基于软件服务外包教学改革

我们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软件服务外包企业邀请专家学者成立了专业评审委员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进一步修改了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在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1)制定软件服务外包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培养方案。改革实验实训教学方式,实施“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过程是: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校内实训教学校内实训培训服务外包企业实训。

(2)根据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要求,深化服务外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考核制度、教学管理和监督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的改革,实施企业共建共享,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以“软件项目式实训”为基点,建设校内外真实职业环境。

(3)根据实训方案,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做软件项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创新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

(二)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采用“分级式实验”“项目式教学”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坚持实训与软件项目结合,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了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及创业。

(1)校内实训基地采用分级式实验,逐步提升学生的软件运用能力与编程能力。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在雄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级展开实训,主要目标通过三级方案加以落实:第一级,通过相关课程内的验证性实验、单元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完成课程实训目标。第二级,通过在期未以及寒、暑假集中10 天进行小项目的软件开发进行综合演练。第三级,在高年级阶段,通过若干门课程的综合学习,模拟实际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真实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虚拟团队运作。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为后续软件服务外包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校内建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我们专门为学生建立了一个“0+1”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其中的“0”表示不需要经验,从大一就可以加入到该工作室,一边学习一边积累经验,而其中的“1”表示进入工作室的成员至少参加一个创新团队,参与一个项目的开发,得到一定的创新创业经验。该工作室由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及企业专职人员指导。在“0+1”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成立相关职能部门,如网站建设部、软件开发部、数据分析部、市场拓展部等部门,管理上实行经理负责制和企业管理模式,对学生给予业绩奖励。这几年来,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有600 多名学生参与了创业活动,与温州及周边地区80 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50 多家企业开发了网络平台,并多次为企业开发软件产品[16]。创业孵化中心的成员中已有数十人已成为软件外包服务企业的骨干,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从这里走出去后自主创业,取得相当好的业绩。其中的“红点”创新团队利用目前流行的手机微信技术,研制了“掌上大学”平台。该平台涉及多项大学生实用功能,深受高校师生欢迎。截至2014年10 月份,产品已经覆盖了1 853 所高校,用户已达1 124 758 人,月营业额已达100 多万,并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计划竞赛中荣获金奖,融资千万元,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楷模。

(3)校外实训采用以销定产的形式,通过与著名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合作,开展软件外包方向订单培养,全面开展软件服务外包方向培养工程。学生大三课程学习结束后,立即进入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或外包培训机构,进行软件服务外包真实项目实训。

我们与杭州达内、杭州和盈、嘉兴晟峰、宁波银河等多家具有影响力的软件服务外包公司,以就业培训为目的,兼顾实习实训及软件服务外包培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这些企业是软件服务外包应用软件的企业,有专业培训机构,有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任课教师皆是有实际经验的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上课形式严格按照实际项目的开发流程进行。学生培训后能够很好地掌握项目设计步骤,以及公司的运作流程,因此可以直接进入服务外包企业或软件公司就业以及自主创业。这样的校企合作迅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与项目开发能力,使得毕业生就业率大大提高。据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最近两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7%和98.5%,工资收入位居全校所有专业的第二名。除了自主创业的学生,其余全部进入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工作。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而本校的教学模式也在高校的信息与计算专业,创出了温州特色。

五、结语

目前,在高等院校进行软件服务外包培训的专业非常多,但信息与计算专业学生由于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严谨的思考推理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别具优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算法后,在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由于温州软件产业尤其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才刚起步,我们的校外实训基地都建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从经济效益上说,成本增加了不少。随着温州模式的逐步完善,产业结构的转移 ,我们将逐步把校外实训基地往回迁移,力争在本土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结合温州创新精神,培养出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规范[J].高等理科教育,2000(3):6-9.

[2] 毕道旺,蔡军伟.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81-82.

[3] 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J].大学数学,2003(2):1-5.

[4] 刘财辉,刘福来. 基于“服务外包”的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0):10-12.

[5] 乔海珍.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28-29.

[6] 许正中.中国服务外包现状与对策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9(6):20-21.

[7] 佚名.调查显示近四成失业大学生主要集中在10 个专业[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2010(15):80-80.

[8] 人民.什么专业最容易失业[N].汕头日报,2010-08-16(9).

[9] 何娣,石琳.江苏省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对外经贸务实,2011(10):86-87.

[10] 谢健.温州模式再认识[J].经济学动态,2003(3):41-42.

[11] 马晨晨.试论温州产业转型升级[J].经济师,2011(1):20-20.

[12] 周海燕,李宗植.新形势下温州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J].经济与管理,2004(1):65-66.

[13] 苗文.温州模式25 年后行将“消失”[J].招商周刊,2004(8):32.

[14] 赵旭.从温州民间借贷风波引发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浙江金融,2012(6):65-66.

[15] 钟瑞琼,谢运佳,姜灵敏.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科技管理研究,2011(6):189-190.

篇6

现在全国已获审定通过发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有12套,初中语文教材有8套。总的来看,这些教材在体现课改精神、落实新课标(实验稿)的理念和目标方面,都做出各自的努力。和课改之前的同类教材比较,现有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有丰富多样的人文内涵,在内容选择和编排方式上更活泼,都能注意到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情境性、趣味性、综合性,练习设计也力求开放、多元,口语教学得到空前的重视,综合性学习成为新的亮点。这些都是成绩,凝结着在座诸位主编和专家的心血,应当充分肯定。

但是对照新课标的要求,并站到十年课改之后达到的新的认识高度来观察评价,也会发现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问题与不足。最大的问题是彼此趋同,个性不足。本来,“一纲多本”就是要发挥各个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不同风格特色的多种教材的竞争。但是现在“竞争”是有,那是发行推广方面的竞争,而教材本身特色、质量的竞争,并没有很好形成。

另外,现在多种教材都往人文素质教育靠拢,这是个进步,也是课改推进的结果,应当充分肯定。但是也有两种情况,有的教材往素质教育靠拢,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的规律;有的则轻视甚至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把语文的含量稀释了,甚至把教学秩序打乱了。

所以,修订教材还是要全面理解课标,尊重教学规律。我主张努力做到四个字――守正创新。要听取各方面意见,吸收中外教材编写成功的经验,又要沉得住气,不搞颠覆性改动,毕竟还要考虑教学的连续性,以及一线老师如何使用。

现在社会上对语文教材很多批评议论,媒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语文拿出来炒作,弄得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很紧张。我们修订编写教材,不能完全受社会上的批评炒作左右。那种动不动把当下的教材视为“垃圾”,甚至鼓吹要“对抗语文”的颠覆一切的思路,以及“翻烧饼”的做法,是不可行的,既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制造混乱。

下面我想结合对课标的理解,讨论语文教材修订编写可能涉及的12个具体问题。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课标对此非常重视,论述的分量加重了,但其精神又是在减负。这个“减负”不应当理解为只是学习负担“量”的减少,更是要求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激发兴趣,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有兴趣,又得法,效率就高,负担相对也就小。课标对课业负担“量”的减少是有规定的。比如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过去一二年级就要求会认1600~1800字,会写800~1000字。现在减少了,规定识字1600个,其中会写800个字。请注意,课标还对识字和写字分开来提要求,提出“多认少写”。多年来语文教学习惯的每学一字必须“四会”,这个标准过高,课标提出要降低,“多认少写”,不再要求“四会”。

识字和写字分开要求,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传统语文教学的识字和写字也分开。蒙学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主要供小孩阅读背诵,有意无意就认识一些字了。有意思的是,“三百千”合起来总字数是2700多个,剔除重复的字1462个,数量跟现在要求1600个差不多。古代蒙学的学写字也并不一定依照“三百千”来写,而是先写笔画少容易上手的字,如“上大人,丘(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等等。记得我小时候开始学写字,写的也是这些,而不是课文。可见把低年段的认字写字分开,是有必要的。

课标这样规定,除了减负,还为了让识字写字教学更科学。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叫“汉字效用递减率”,是周有光先生提出的。他做过统计分析,使用频率最高的1000个字,使用覆盖率达到90%;再增加1400个字,合计字数2400个,覆盖率是99%,这增加的1400个字只扩大了9%的覆盖率;再往后呢,继续增加到3800个字,覆盖率也就99.9%。也就是说,字频与覆盖率的递进关系,在字频1000位的段落中,汉字效用的增长最为迅速,而当字频达到将近2000位时,汉字效用的增长就非常缓慢了。

所以,选择基础字要在字频1000位内的字中去选择,才更为有效。小学低年级认字,不是越多越好,应当是先学基本字,即使用频率最高的字。课标附录有两个字表,大家编教材时应当关注。一个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另一个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是根据“汉字效用递减率”的论断制定的。课标修订时还特别请北师大王宁教授带领的团队做一个课题,对儿童认字写字的字频专门进行调查分析,从儿童语文生活角度提出先学先写的300个字。这300个字选择的原则是“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这些基本字如何先进入低年级的教材,是大家要考虑的。

二、汉语拼音

请注意课标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是把汉语拼音放在“识字与写字”里边的,并没有独立列出一条。学汉语拼音为的是什么?为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和查字典,提高识字效率。就这个功能。学拼音不是为了掌握拼音阅读的能力。因此,编教材给汉语拼音的“地位”要适当,不要摆得过高。另外,要降低难度。对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学拼音的确太难了。过去要求《汉语拼音字母表》必须“背诵”和“默写”,还要写得如何工整好看,有点为难孩子,也没有这个必要。课标现在不再这样要求,只要求那个字母表能“熟记”和“正确书写”就可以了。拼音和认字问题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难点,应当有新思路,处理好,不要让小学生负担太重,不能一上来就给“下马威”,扼杀了学语文的兴趣。

三、写字与书法的教学

课标对这方面的要求明显加强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 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课标还明确写上这样一句话:“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堂练习,天天练字。”对此,教材修订时应有所体现。按照教育部要求,有的出版社正在编书法教材,它与语文教材是什么关系?那是补充教材,语文教材应当也可以适度包容写字书法教学。在多数学校,限于师资、课时等条件限制,很难开出专门的书法课,那么,语文课就应当适当加大这方面内容比重。

四、阅读教学

课标关于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鲜明地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这些话都有针对性,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某些新的偏差。设计教材思考题应当考虑这些提醒。要多引导整体感受,涵泳体味,鼓励展开想象与思考,不要把课文分析搞得很琐碎、技术化。

现有教材比较偏重思想内容分析,以及字词句分析,这有必要,但好像普遍不太重视阅读技能的习得。比如精读、快读、浏览、朗读、默读,都有方法技巧,要在教材中有所交代。现在许多教材都频繁地要求“有感情地阅读”、“结合上下文理解”、“抓住关键词”,或者“整体把握”,等等。但是最好能给出方法,有示范,让学生把握得住,能举一反三。学习阅读和写作其实都是思维训练,小学高年级开始就要注重思维训练问题。还有,阅读教学要特别注意结合学生的“语文生活”,重视与课外阅读的链接。有的教材在拓展课外阅读方面是不错的,好的设计应当保留。

五、读书问题

这也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课标特别加以重视,提出“学习语文必须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这些年学生不读书少读书的现象日趋严重,为此,课标还特意写上这样一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认为这句话很精要,可以当作一个口号。现在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学生读书太少。课上读得少,课外读得更少,还是停留于做题,中学毕业了,没有完整读过几本书,也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课标对课外阅读是有要求的,9年课外阅读总量必须达到400万字以上。如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好课内课外阅读的链接,如何关注学生的“语文生活”,过去的教材注意不够,修订时应当作为一个要点来加强。

六、写作教学

课标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平时作文和高考中考作文是有区别的,不能以后者完全取代前者。现在的作文教学问题很大,只考虑面向高考中考,教的基本上是“套式作文”和应试技巧,特别是到高中,作文教学沦为敲门砖,可以说是“全线崩溃”了。课标强调自由的有创意的表达,是有现实针对性的,尽管实行起来会有困难,但这是方向,教材编写必须坚持。

写作是教材编写的难题,难就难在不知道如何结构,以及是否应当有体系。我觉得还是要有体系,或者叫“系列”也可以,总之要有一个计划、流程。现在有的版本有些特色,其做法是扣紧每一单元,布置一次写作。比如写一件事,写一个人,仿写一首诗,还有缩写、续写,写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等。要有一定的梯度,不要随意搞“提前量”。课标指定小学低年段是“写话”,高年段是“习作”,初中才是“写作”或者“作文”。名称上的区别,表示了教学的梯度。如何让学生不怕写作,对写作有兴趣,这是个大问题,教材编写应当想办法,在读写结合上多下点功夫。有的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教材设计了让学生仿写童话、寓言,我觉得很不错,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天性与想象力。如果是结合单元来设计写作教学,要求要明确,有简洁的提示,有操作性,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启动他们的潜能。写作部分的编写应聚焦语言文字运用,对有新意的表达多加鼓励,但不要过分追求“文笔”。“文笔”不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义。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能写通顺、得体的文字,这是最主要的。

七、单元结构

现有的教材采取的框架有两种。一是按照人文主题(或者其他因素)划分若干单元,如人教版小学一共86个专题,北师大版130个专题,每个单元4篇课文。北师大版则采取传统“文选式”编排。初中呢,人教版、江苏版都是“主题单元”形式,语文版是“文体单元”形式。我看过一些相关的调查报告,对几种单元组合形式做出比较,但好像并没有很清楚表明哪一种框架方式更好。

为什么课改之后的教材普遍采用“主题单元”?主要是为了体现人文性。也的确有这方面好处,学生也比较喜欢,从教学来说,这样设置单元也可能比较有节奏感。但最大的问题是,“主题单元”框架往往只照顾到人文性,较少考虑到语文性。以人文主题组织教学,语文教学的“梯度”容易被打乱。有些版本意识到这个问题,如人教版,想做些补救,每个单元都适当讲一些语文知识或技能训练。这是去的,并没有通盘考虑,梯度还是体现不出来。所以这次修订教材,要认真解决框架结构问题,实际上也是语文教学体系问题。

可以把构成小学和初中语文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梳理一下,安排到每一学期各个单元之中,最好每一课都有一点“干货”,能做到每课一得就更好。这些都应当作为组合单元的要素之一。如果还是以人文主题来结构单元,那么也把这些要素往里边靠一靠,选文能紧密结合就最好,实在结合不了,那就在单元导语、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习题上多体现,教师用书也往这个方向靠拢。这不是开倒车,不是回到以前(其实现在也有)那种完全围绕知识能力点展开的教学,而是在教材中让“语、修、逻、文”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更清晰,教师教学有章可循。教材的结构要充分考虑到教学需要,各个单元重点突出,单元与单元之间衔接也注意由浅入深,不断积累提升,反复落实基本训练。

八、课文

现有的各种版本选文都比较放得开,凸显人文性,照顾到学生兴趣。但也有的版本比较粗糙随意,特别是时文的选择,量比较大,语文性不见得那样强。传媒对语文教材的批评炒作,往往集中在选文上,不必过多关注那些炒作,但确实要高度注意选文的质量。课标也提出选文要有经典性。那些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才有资格进入课文,因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对文化的尊严感。当然,经典也在流动,而且有些传统的选文虽然有经典性,可是不太适合中小学生学习,或者不太适合教学,也不一定要选。有些版本选的当代的文章较多,好读,学生也有兴趣,但经典性显然不够,或者不太适合教学,修订时应当考虑调整。我赞成所选必须是美文,是思想格调高,语言形式优美的。

小学低年段课文有的要自己编写,要非常重视这一工作。现在有的编写并不好,太多说教(思想情感教育是必须的,但不等于说教),要讲究童心童趣。现在小学和初中教材普遍比较浅。如今是信息社会,学生接触社会的途径比以前宽,在学前班和小学,就知道很多东西,知识比前辈的童年要掌握多得多,要考虑这个情况。在课标要求的框架内,小学初中语文教材都最好稍微提高一点难度。不要低估学生接受水平,不要只考虑让学生能懂,都懂了就不用学了。

九、语文知识和能力点

课标对语文知识的处理比较“小心”,努力避免体系,强调的是“随文学习”。这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自然有其道理。教学中不必过于显示语文知识体系,不能照搬大学语言学、文学史那一套,要去除烦琐哲学,降低难度。但编教材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呈现方式可以是隐形的。我主张要有系统,但不是“系统化”。

前面讲到单元组合,如果用语文素养的若干因素来组构,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一定先要罗列一下到底小学、初中要掌握哪些基本的语文知识,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必要的训练,需具备哪些基本的语文技能,都要有个明确的安排。但呈现方式要考虑自然一点,不至于陷入死记硬背,最好能结合情景去提出问题,让学生有兴趣去思索体验。另外,注意梯度,有螺旋式提升,都要先有安排。

十、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比例

这在每个学段的比例应当是不太一样的。过去小学阶段古诗文很少,按照课标要求,修订时应当适当增加。低年级也可以有些古诗,但要求不能太高,也就是接触一点,读读背背,似懂非懂不要紧,感受一点汉语之美,有兴趣就好,并不把文言文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小学部分课标建议一到六年级背诵古诗75篇,可以部分编到教材中,也可以要求课外背诵。古诗文平均每学期也就六七篇,分量并不重。到初中,开始学习文言文,并逐步增加比重。课标提出初中背诵古诗文60篇,平均每学期也就10篇左右。不一定都要编到课文中,也可以作为课外背诵。就课文的篇数安排而言,大约初中的古诗文占到五分之一,比如一学期30课,古诗文就是6课左右,可以一年级5课,二年级6课,三年级7课,按年级逐级递增。如果每册5~6个单元,那么每单元大概也就安排1课。高中的比重可以更大一些,占到四分之一甚至更多。我认为这样大致就可以了,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主体还是现代文,文言文不宜再层层增加。

这个问题我愿意多说几句。事实上,在一线教学中,古诗文始终都是重头,比较难,可是有“讲头”,而考试又比较好拿分(因为古诗文方面的试题一般以知识性为主,死记硬背的也多一些),所以老师会在教课中“加码”。如果教材编的古诗文分量再增加,有可能一半的教学精力都投放于此,这是不利于完成整个教学计划的。

语文学习,提升读写能力,更主要的还是学习现代汉语,应当以现代文为范本。这是基础教育的任务性质决定的。基础教育毕竟是面向未来大多数公民的教育。为何也要学点古诗文?因为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要学习现代汉语,最好对古汉语有些了解。目的还是更好地学习现代汉语。另外,为了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要让学生适当接触一下古诗文。这里有主次的分别,不能颠倒,文言文与现代文也不宜平分秋色。

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中小学不要学文言文,自有道理。但也不必走极端,还是要接触一点文言文,学点古诗文,我理解这就是“接触一点”,对传统文化及其载体有些感性印象,就可以了。这方面要求不能过高,古诗文所占比重不宜过大。课标对此是有要求的,初中毕业,能依靠工具书阅读浅近的文言文即可,并没有更高的要求,编教材或实际教学都要掌握这个度。课标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但在各个学段目标中,还是有具体要求的,重头还在现代文,而不是文言文,两者的主次位置很明确,不宜颠倒,也不能比例失衡。

十一、教科书编写语言

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减少教化,避免套话空话,做到生动活泼,能引发兴趣。不要动不动就让学生体会“深刻内容”和“丰富感情”,也不要处处都是“人生启示”。我举一些例子来说。现在许多教材的课文或者单元导语写得很辛苦,可是效果还不好,文艺腔,矫情,甚至有点“酸”。我们教材编者自己要注意文风,自然一点,朴实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