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招生宣传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11 04:5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招生宣传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成功的做到使群众心满意足的教育"是政府对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加大招生体制的改进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政策是政府全面性的工作,此事系着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民生活的完善的保证,因而,对高中招生制度的改进方案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一、确定各级协调互补的高中招生体制
要制定明确政府督查与审核责任,落实高中招生机构执行招生方案的任务,提供社会监督和评价通道的体制。
省级政府的任务是审核所管理的各区域的招生准则、方案和途径。地区级政府的任务是建立该区域的招生准则、方案与方式,审核该区域内的各地方级的招生方案与方式。县级政府的任务是建立该区域的招生方案与方式,督促该区高中中学落实上级审核的招生方案与途径,依据相关规定杜绝中学在招生时的违规现象。招生工作完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地方级政府要向社会公告该年招生进程和相关文件。
高中学校担任拟定并向县级教育有关行政单位呈递本校的招生政策和方案,严格依据上级的审核后的招生政策和方案进行招生。高中学校在招生进程中有义务接纳各级政府的监视督促并协同相关机构对其工作进行估量,招生完成后应该向县级教育行政单位汇报招生工作并递交相关文件。
社会评价对招生改革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为满足高中招生方案改革的需要,政府有必要向社会民众提供招生制度改革的进程和方案,以及社会意见反馈的平台,在评价结束后,应向社会公布评价的意见并解决提出的问题,完善高中招生制度。比如,从2009年开始,《少年智力开发报・数学专页》成立专家课题研究组,对该年的全国中考数学试卷进行民间评价,并做出学术评价报告,这种做法是是对我国招生考试改革的积极探索,促进了我国在数学方面评价体系的发展进程。
二、积极建立高中招生制度
整个社会明白和拥护高中学校招收学生的标准,是高中学校招生招收是否发挥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功能的要害。近年来,各课改区积极向社会公告招生方案、宣传招生政策,采取优化教学资源的措施,完善教学条件,制定初高中办学能力的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获得了广大群总的认可,应此应该坚持和推广。
而今需求深化评价标准和专业团体,确保初中学校的质量平衡发展,推动高中教育有特点地平衡发展。
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依据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程度和学校办学的投资量来制定办学能力的检测标准。要及早培养足够的具有学科评价和心理学知识与能力的专业人员。
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早实施必要的方案,在管辖各分区域创立管理国家义务教育学业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状况的网络体系,为每个学生提供科学,完善的发展档案。
三、加强对高中招生的研究力度
科学研究录取标准应该招生的内容和有关指标获取的技术为重点。加强研究指标的正确性,可行性以及获得有关指标所需的成本,为改进招生原则和录取标准提供有力的数据。
科学研究招生方案应以初、高中教育对学生发展产生的影响为重点,确保正当合理的招生录取方案的实施,为改进和完善招生录取方案提供所需论证。比如在学业考试方面,根据课程内容的通用工具性、为高中阶段学习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有利于提高公民文化素养三项指标,将现行初中课程的科目分为统一闭卷分科考试科目、统一开卷合科考试科目、统一开卷合科考查科目。
篇2
一、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缓解升学竞争,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市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体系,促进我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改变以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衡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个方面有较大突破;
2、自2009年起,实施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合格毕业的参考依据,也是高中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
3、自2009年起逐步实行重点高中和重点建设高中自主招收保送生制度,普通高中自主招收艺术、体育等特长生制度。
三、改革内容
1、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分由*分提高到16分,计入中考总分,考试方案由市装备站制定,报市中招委审定后执行。
2、实行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为了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2009年,要全面实行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评价,是检测初中毕业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手段。其评价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合格毕业的参考依据,也是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A、B、C、D四个等级,综合素质评定等级达到“C”(含C)等以上方能发放初中毕业证书和报考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组织、评定的方法等见《关于印发新余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余教基字[2*]*号)。
3、实行保送生招生制度
重点高中和重点建设高中学校应从高中统招计划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保送名额。
(1)保送生资格条件:
(A)必须是应届初中毕业生(不含初中阶段休过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B)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为B等(含B等)以上;
(C)在初中阶段参加相关竞赛获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或全市一等奖,并且获奖奖项必须是国家、省、市级(市级竞赛必须是与省级竞赛项目相对应)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与其他部门联合举办的竞赛活动,主办部门行文公开的获奖名单和等第。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信息技术、科技创新、机器人竞赛等;或参加全国少儿计算机考试,在初中阶段获得银牌及以上证书者;或初中阶段参加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或联合举办的体育竞赛或艺术展演活动竞赛,体育竞赛获单项前三名,艺术展演活动获一等奖的获得者。
(2)保送生资格认定及公示。由市、县中招办认定,保送生须提供获奖证书原件,中招办严格对照获奖名单公布文书审核获奖证书,确认准确无误方可认定。资格认定后,由市、县中招办向社会及考生所在学校公示一周,接受社会监督。
(3)有资格招收保送生学校:新余市第一中学、新余市第四中学、新余市第十中学、新余市第七中学、分宜中学共五所。
(4)保送生须参加中考报名,但可自愿确定是否参加中考文化考试。
(5)保送生指标:2009年全市保送生指标共*0名,有资格招收保送生学校各20名。若学校保送生指标未完成,转为统招生指标录取。
(6)招收范围:各有资格招收保送生学校只准招收学生生源所在的行政区域内的学生,不准跨县区招生。
(7)保送生的报名、测试及录取:由市、县中招办统一组织、实施,报名及测试时间另行通知。测试方式以笔试为主,笔试内容为中考考试科目所规定的内容。录取时根据考生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已录取为保送生的考生,不再参加其它高中招生录取。
4、实行特长生招生制度
普通高中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特色发展的需要,可从高中统招计划中划出一定比例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不得收取择校费)。
(1)特长生资格条件:
(A)必须是应届初中毕业生(不含初中阶段休过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B)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为C等(含C等)以上,须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学业考试,学业考试成绩达到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最低文化分数线。
(C)在初中阶段参加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或由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的体育竞赛或艺术展演活动等比赛,体育竞赛获得省级单项前六名(或市级前三名)或省级集体项目前三名(或市级前二名)的主力队员;艺术展演活动获得文艺、美术、书画、摄影作品等省级一、二、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比赛项目见省、市相关文件规定)。
(2)特长生报名
由考生携带相关证件在中考报名规定时间内(4月*-16日)到所在初中学校报名,也可个人到所在市、县中招办报名,仅限报一所高中学校,各初中学校统一收集好相关证件,在4月18日前统一到所在市、县招生办报名、审核。
(3)资格认定
由市、县中招办认定,考生须提供运动成绩证书、秩序册、成绩册原件、获奖证书原件。资格认定后,由市、县中招办向社会及考生所在学校公示一周,接受社会监督。
(4)统一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资格学校:新余市第一中学、新余市第四中学、新余市第十中学、新余市第七中学、分宜中学共5所。
(5)专业加试
特长生需通过专业加试后择优录取。高中学校需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的,应在当年3月30日前向市中招委提出书面申请并申报招生方案,获批准后,由市、县中招办会同招生学校共同组织实施。特长生加试时间全市统一为4月26日。加试地点设在招生学校内。
(6)各招生学校须将特长生专业加试成绩于4月30日前统一上报市、县中招委审核,审核后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误,中考分数公布后,市中招办将中考成绩不低于招生学校统招(非均衡生统招)录取分数线70%的考生档案提供报考学校,由学校根据招生规定进行预录。
(7)各招生学校须将特长生预录名单于7月5日前统一上报市、县中招委审核,无误后,由市、县中招办统一录取,发放录取通知书。已录取为特长生的考生,不再参加其它高中招生录取。
(8)招收名额和范围:上述5所统一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的学校,招收名额共50名,每所学校各*名,各招生学校只准招收学生生源所在的行政区域内的学生,不准跨县区招生。
(9)其它普通高中需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的,招收条件、
人数及方案由学校自定,学校自行组织招生,结束后将录取名单报市、县中招办备案。
5、建立学生就读职业学校补助制度
对新余籍初高中毕业生就读本市职业院校的,除每学年给予1500元生活补助外,由市、县(区)政府额外给于一定的学费补助。
四、保障措施
要加强组织管理,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理解与支持。各相应学校要成立初中生综合素质考核领导小组和高中保送生、特长生招生领导小组,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高中招生方案,对学生每学期、每学年综合素质作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要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培训制度、监督评估制度、申诉、复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公正、公平、公开,杜绝腐败现象。
1、公示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严格的公示制度。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包括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方法、程序、评定等级,保送生、特长生招生方案和加试办法等,均要提前向社会公示,保送生和特长生名单应在学校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2、诚信制度
招生学校须在当年3月15日前将招收保送生、特长生的招生简章报市中招办,经市中招委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严格执行。要建立考试、综合素质评定和高中招生录取的诚信机制。参与命题、阅卷、测试、综合素质评定、招生录取的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对招生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学校,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培训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参与招生、考试管理和综合素质评定的人员进行培训,在省级培训的基础上做好市级培训、县(区)级培训和校级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确保考试评价与招生录取的信誉。
4、监督评估制度
教育行政、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对各项考试、综合素质评定以及高中录取工作进行监督。教育行政部门要全程监控各项工作进程,对工作中可能危害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要给予公正、及时的处理。
5、申诉、复议制度
考生如对综合素质评定结果、考试成绩和录取有异议,可直接向所在初中学校招生学校或招生部门提出申诉,由学校和招生考试部门进行调查,实事求是地做出恰当处理。学生不服学校处理意见的可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复议,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裁定。
篇3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初中毕业及高中招生考试工作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考查初中毕业学生在各学科知识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也是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新生录取的基本依据。
1.考试科目和形式
2018年,全市中考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年级中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体育等八科。其中:物理和化学两科合卷,思想品德和历史两科合卷。语文、数学两科每科130分,英语(听力占20分)110分,物理和化学两科合卷110分(物理和化学各占55分),思想品德和历史两科合卷110分(思想品德和历史各占55分),体育50分。八年级统一考试科目为地理、生物,两科合卷共110分(地理、生物各占55分,成绩计入2018年中考总分)。以上各科考试答卷时间,语文为150分钟,其余各卷均为120分钟。以上各科试卷均不能用少数民族文字答题。体育学科考试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酒泉市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酒教字〔2015〕40号)进行,由县(市、区)教育局统一组织进行。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由县(市、区)教育局或学校统一组织考查。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由学生所在学校组织考查。
阿克塞县哈萨克族初中毕业生在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时加试哈语文,哈语文科目分值与语文科目一致均为130分,计算总分值时语文科目成绩按语文和哈语文各50%的比例进行核算统计,哈语文试卷由阿克塞县教育局组织命题、印制,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19日上午进行。
2.考试内容和范围
2018年,全市中考将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紧扣我市现行初中教材内容命制试题。试题将力求全面反映部颁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重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考查目标包括识记、理解、初级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不同能力层次试题的比例为识记30%、理解40%、初级应用和综合应用30%。试题将按照5 :4 :1确定易、中、难比例。
3. 考试时间
考试统一安排在2018年6月16日至6月18日进行。其中,毕业年级考试时间为6月16日、6月17日和6月18日上午;八年级生物、地理考试时间为6月18日下午。
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6月16日
6月17日
6月18日
上 午
语文 9:00—11:30
数学 9:00—11:00
英语 9:00—11:00
下 午
物理、化学合卷 15:00—17:00
思品、历史合卷 15:00—17:00
地理、生物合卷 (八年级学生)15:00—17:00
4.考试成绩管理和使用
2018年我市初中毕业及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学生成绩全部以等级的形式呈现,成绩一律分为A、B、C、D四个等级,等级划分依据学生中考原始成绩进行。其中A等占本县(市、区)该科中考学生总数的25%,B等占35%,C等占35%,D等占5%。
中考实行全市统一网上阅卷,学生使用机读答题卡答卷,准考证号仍采用12位设置。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认真做好初中毕业学生中考成绩等级划分及公布工作,要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纪律,严格管理学生中考原始成绩,严格等级划分,以确保学生中考原始成绩和等级划分准确无误。中考试卷评阅完毕,考生成绩可在酒泉教育网上通过准考证号和姓名查询学生个人中考成绩。对于报考中专学校和到外地高中学校就读的学生,经学生本人申请,县(市、区)招办审核,应发给考生本人中考原始成绩通知单。对违反规定私自公布、提前泄露学生中考原始成绩和其他有关信息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考试成绩给县(市、区)、学校、班级、学生进行排队或公布名次,或单纯以中考成绩对学校、班级、教师进行评比奖励。严禁炒作所谓“中考状元”。
5.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结束后,各县(市、区)要组织教研人员和骨干教师,对学生答卷认真进行抽样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并对各科教学提出指导意见上报市教研室。市教研室要在县(市、区)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各科试卷质量和学生答卷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对全市初中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按时将试卷分析、评价反馈报告报省教科所。
6.考试组织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市招委有关文件执行。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结果使用
1.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根据《关于印发〈酒泉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继续由各县(市、区)教育局、油田教育分局按照各自制定的实施方案或细则组织监督学校组织实施。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坚持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多元性原则、*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评价过程要公开、透明、有序,评价标准、内容、方法要科学全面并及时向学生及其家长公布,评价依据要真实、可靠,评价结果要力求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真实状况和水平,并及时向学生及家长进行公示得到其认可。同时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评价手段,创建电子管理平台,提高评价工作质量和效率,为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普通高中新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各初中学校必须在中考前,将本校初中毕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完备,并将结果报县(市、区)教育局(油田分局),市直学校报肃州区教育局。
三、关于普通高中招生相关工作
1.继续全面实行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普通高中录取的新生综合素质评价必须达到C等及以上标准,否则不予录取。
2.按照省上规定,今年起省、市级示范高中招生名额仍按不低于5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继续实行优质高中向少数民族和偏远农村初中学校定向招生的政策。
3.普通高中招生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初中毕业时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等七科成绩;二是其在八年级结束时(2017年)参加全市地理、生物统一考试的成绩;三是酒泉市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三部分考试成绩总分为750分。
4.肃北县、阿克塞县普通高中高一新生继续到敦煌中学和酒泉中学就读。在敦煌中学就读高中的肃北县、阿克塞县学生,学籍仍然分别建在肃北县、阿克塞县有关学校,其年报、会考成绩统计、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等仍然在肃北县、阿克塞县学生学籍所在学校进行。
5.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要在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切实发挥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头模范遵守招生制度和纪律,带头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
6.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教育厅等四厅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甘教厅〔2012〕216号)关于“自2013年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有我省连续两年初中学籍的,可在学籍所在地报名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之规定,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
7.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及其他事宜,市教育局将另行发文。
四、保障措施
初中毕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关系全市初中毕业学生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大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严格落实考试和招生工作制度,坚持公正、公平原则和公示、诚信、监督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平稳、顺利进行。
1.加强领导和组织管理。各县(市、区)要成立初中毕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初中毕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工作方案,为初中毕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严格实行公示制度。要及时向社会和学生公布初中毕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加强宣传工作,取得社会各界对中考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理解与支持,并真诚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篇4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青岛市关于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化平度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现结合平度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改革目标。
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探索“两考合一、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机制和“分数+等级”的录取模式。改革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2020年,形成具有平度特色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模式,建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体现改革方向的考试招生制度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兴趣爱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坚持公平公正。改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规则程序,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
坚持科学规范。注重评价的综合性和多元性,使学、考、招有机衔接,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满足科学选拔和招生录取多样化需要,综合推进考试内容及评价方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办法和招生体制改革。
坚持统筹发展。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的统筹管理,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促进市域内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改革考试内容和评价形式。
1.调整考试科目设置和成绩呈现形式。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将考试范围扩大到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设置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
考试科目:语文(满分120分)、数学(满分120分)、英语(满分120分,含口语和听力30分)、物理(满分100分)、化学(满分80分)、历史(满分80分)、道德与法治(满分80分)、体育与健康(满分60分,过程管理和目标效果测试各30分)、地理(满分80分)、生物(满分80分)等科目,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艺术(音乐和美术)、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由市教育局统一制定考试办法,平度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初中学校负责实施。
语文、数学、英语科目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其他科目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其中,物理、化学、历史、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科目作为第一组合,总分400分;地理、生物科目作为第二组合,总分160分。两个组合均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等级划分标准为:以普通高中招生区域为单位,将参加考试学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根据参加考试学生人数划分占比确定等级,A等占15%、B等占30%、C等占30%、D等占25%。艺术(音乐和美术)、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物理、化学、生物)科目成绩划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考查科目: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作为考查科目,由初中学校组织考查。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划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2.改革考试命题。依据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逐步取消各学科考试说明,防止命题模式化。
(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和突出表现等6个方面。市教育局负责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由初中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初中学校要结合办学实际,本着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突出学生个性特长的原则,科学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依据,学生初中毕业的依据和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三)创新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机制。
改革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办法,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统一招生与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方式。
1.改革统招生录取政策。第一组合达到B等及以上等级且第二组合达到C等及以上等级的考生有资格参加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统招生录取;第一组合和第二组合均达到C等及以上等级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其他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统招生录取。普通高中学校录取统招生时,从达到第一组合和第二组合等级要求的考生中,按照语文、数学、英语3科总分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择优录取。
2.完善自主招生录取政策。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比例,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采取笔试、面试(或专业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录取方式,淡化笔试,笔试科目不超过2科,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要在自主招生方案中明确参与招生录取的综合素质评价相关内容。
3.完善指标生确定办法。根据初中毕业生人数,将各优质公办普通高中的指标生名额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普通高中录取统招生时,以初中学校为单位,将该校第一志愿报考各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普通班的考生,按照语文、数学、英语3科总分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总分相同时,排序参照高考改革有关规定并结合平度市实际确定,以当年招生文件为准),根据指标生名额分别确定指标生人选。被确定为指标生的考生,在语文、数学、英语3科总分基础上加25分(根据全市初中学校发展均衡情况可适当调节)后参加统招生录取。
4.推进综合高中招生。加快综合高中建设,推进综合高中招生,探索高中阶段育人模式改革。学生在综合高中就读期间,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申请普职分流,经批准后再次选择普通高中或职业教育。
(四)加强考试招生管理。
市教体局统筹管理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健全招生管理工作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进一步明确招生范围、招生规模等基本要求,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严格规范招生办法和程序,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三、组织保障
(一)推进教学改革。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加强对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提升保障能力。
结合平度市实际,研究制定综合素质评价、考试实施和招生录取等具体配套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确保所需经费。
(三)营造良好氛围。
篇5
通知原文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6〕20号)精神,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育人为本、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因地制宜、市州为主”的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
到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主要任务
(一)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两考合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加重学生备考负担。
2.考试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实行“全科开考”,包括现有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和地方课程等,并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调整而调整。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相关情况(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应结合实际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各地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考试各科目分值的设定,应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设定的课时、课程容量等为主要依据,避免个别科目分值过低、科目之间分值差距过大。
3.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实行纸笔闭卷考试,有条件的市(州)外语考试可增加听力测试、口试。物理、化学、生物采取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可每个科目两项考试成绩合并计算作为学科总成绩。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按我省相关要求执行。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实行纸笔考试;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操作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科目由体能和技能项目组成,鼓励多项目抽考选考,由市(州)统一组织实施。音乐、美术成绩由艺术素质测评成绩和技能测试成绩组成,由市(州)确定具体要求。地方课程的考试方式由各市(州)确定。文化学科可以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采取各科分卷或相近科目合卷的方式考试。
4.命题要求。考试命题要充分发挥学业考试在课程改革中的积极导向作用,兼顾毕业考试和招生考试的不同功能。要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要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基础考查。
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命题由省教科所组织,其他科目考试命题由各市(州)组织实施,各地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联合命题。各级教研部门应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办法,通过教师培训、编写考试说明等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促进初中教师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全面理解和把握。省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各地命题指导和必要的培训,每年对各地试题进行评价并评价报告。
5.考试时间。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规定和要求,语文、数学、外语考试一般于每年的6月中旬进行。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信息技术7科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按照“学完即考”的原则,及时安排;体育与健康考试、音乐和美术技能测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要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不得提前结束课程安排考试。
6.成绩呈现。改进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采取等级呈现方式的,可以分为A、B、C、D、E等若干等级。音乐、美术用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应用,由各地制定学业水平衡量和招生录取相关实施意见予以确定。将体育与健康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其分值权重原则上不低于总分的8%。
7.考试组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由各市(州)组织实施。各市(州)要制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针对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具体的考试方式和方法。
(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各地和学校要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
2.评价依据。以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包括: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评价和成长发展的记载;各学科的学业成绩记录和学习小档案的记载;参加专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和班级及社团活动的记录,“个性特长”和获得奖励的记载;身心健康状况记载;艺术特长和基本素养记载;校本课程的考查结果等。
3.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学校要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反映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搜集相关事实材料,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每学期末,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写实记录材料整理、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记入综合素质档案。遴选出来、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学校要对相关材料进行汇总,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简洁明了,便于在招生中使用。
4.结果运用。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择优选拔新生、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各高中阶段学校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或依据。各高中阶段学校要在招生章程中明确提出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具体使用办法并提前公布,规范、公开使用情况。
5.评价实施。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实施办法可参考借鉴我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各市(州)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研究制定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并指导学校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三)改革完善招生录取办法。
1.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开展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取得经验后全省推广。试点具体任务包括两项,一是计分科目的构成。要在全开全学、全科开考、保障基本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夯实基础,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稳妥推进”的要求,确定计分科目。现已采取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模式录取计分的,不再减少计分科目。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试点地区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或依据。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基本要求,高中阶段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订具体的使用办法。探索建立客观真实、方便适用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规范有效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克服唯分数论,要避免人为设定不同等级学生的比例和名额,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近年来各地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经市(州)申报,专家论证审核,决定在绵阳市、宜宾市、眉山市开展试点。试点地区要制定试点方案,根据当地实际,积极稳妥地进行探索。
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试点之外的其他地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可以暂继续按照现行的方式进行。各地要立足实际逐步改革过渡,最迟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办法。
2.统筹普职协调发展。各市(州)要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科学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创新中职招生考核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使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打通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立交桥”,为高中阶段学生提供选择机会。
3.继续实行优质学校指标到校。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要以50%以上的比例合理分配到服务区内的初中学校,重点(示范)等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也可将一定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
(四)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
可给予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市域范围内的自主招生资格和方案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从严控制招生比例,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的5%。跨市(州)自主招生资格和方案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教育厅审批。各地要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实际适度审批自主招生学校,加强对自主招生过程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计划,将招生时间、招生办法和招生程序等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自主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安全有序进行。
(五)强化招生管理。
1.严格招生计划管理。高中阶段招生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各地要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根据区域内学校布局、适宜的学校规模和规定的班额以及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核定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要加强招生和学籍管理,公办、民办学校均须按照经核定的办学规模,严格执行年度招生计划,严格按照规定录取新生,不得无计划招生和超计划招生。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应当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招生范围招生,严禁未经教育厅批准擅自跨市(州)招生。具有中等学历教育资格的中职学校可面向全省范围自主招生。各地要积极支持重点(示范)中职学校和经教育厅批准的省级重点(示范)中职学校的宣传和招生工作。
2.严格招生时间管理。市(州)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明确规定当地中小学招生时间,保证九年义务教育依法实施。所有公办、民办高中学校均须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在规定的时间,按规定的程序开展招生工作,严禁在学生完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前学校自行组织招生考试和录取新生,严禁将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提前送到高一级学校就读,严禁学校剥夺初中毕业学生参加中考和录取的机会和权利。
3.严控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全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取消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比赛类、过程评价类等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呈现。各地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进行清理,同步取消地方规定的各类加分项目。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4.实行阳光招生。各地和学校要在招生入学关键节点,就核心政策、群众关心的政策疑难点做好宣传释疑工作。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宣传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和指导。招生宣传必须规范、合法,不得以任何形式虚假宣传资料和信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要做到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招生方式、收费标准、招生结果“七公开”,其内容必须在当地的主流媒体、教育网站、学校公示栏等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禁止公办学校以民办学校名义招生或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生。禁止把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收的学生安排在民办学校或社会培训机构就读。禁止生源学校和教师干扰或违背学生意愿填报学校志愿。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制订具体实施方案,2017年12月底报教育厅备案。要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落实。要充分考虑考试招生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特点,提前公布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二)深化教学改革。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三)提升保障能力。
各地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考场基础条件、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充分保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经费。各市(州)要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各级教研部门要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试卷命题、印制、运送、保管、阅卷等全过程保密制度,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探索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逐步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
(四)做好宣传引导。
各地要认真做好改革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工作,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和社会关切。加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中等职业学校免费等惠民政策的宣传,为推进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严肃责任追究。
各地要切实维护中考工作的性、严肃性,严格遵守招生管理工作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学校出现的提前私自招生、随意扩大招生计划、违规跨区域招生、擅自提高自主招生比例等违规招生问题,要按管理权限进行严格问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学校及责任人处分。
本《实施意见》有效期5年。
内容解读
一、《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依据是什么?
《实施意见》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6〕20号)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具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所制定。
二、《实施意见》是怎么形成的?
教育部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基本原则、改革目标、主要任务、组织保障做了明确要求,并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改革的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要求,制订实施意见”。随后,教育部又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交流研讨各地已经实行和准备实行的中考改革办法,并进一步明确了各方面要求。
我厅将制定我省《实施意见》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文件精神,推动解决现有问题的重要工作举措,组织力量深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调研,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按照教育部要求,我厅于今年6月将《实施意见》(草案)报教育部初审,并按教育部反馈的修改建议做出修改,教育部原则上同意我省《实施意见》。近期,《实施意见》通过了教育部正式备案审核。
三、《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
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育人为本、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因地制宜、市州为主。
这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四、《实施意见》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这次改革主要有五大任务:包括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强化招生管理。
(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与传统意义上的中考是什么关系?
《实施意见》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
我省大多数地区过去已经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但名称、要求不一。这次进行了统一规范: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二)这次改革是如何处理“全科开考”和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关系?
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引导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
同时,为防止增加学生负担,在考试内容上强调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在成绩呈现方式上,提出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在高中阶段学校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和数量上,主要由市(州)根据当地实际进行设计,一般仍采取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模式录取计分,没有纳入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
(三)这次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有什么新的要求?
一是评价内容上,要求各地和学校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二是在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三是在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做到程序严谨,方便适用。四是在结果使用上,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
(四)高中招生录取看什么,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次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为了积极稳妥推进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将开展综合改革试点,逐步总结推广。
一是明确改革试点的两项具体任务:高中录取计分科目的选择构成和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录取中的使用,其中现已采取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模式录取计分的,不再减少计分科目。
二是确定绵阳市、宜宾市、眉山市作为改革试点地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改革。三是明确试点外地区的实施步骤,试点外地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但高中招生录取可以暂继续按照现行的方式进行,全省最迟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办法。
(五)这次改革对考试招生加分是如何规范和完善的?
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统一部署,《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取消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比赛类、过程评价类等加分项目,各地同步取消地方规定的各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六)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如何规范?
为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可给予经批准的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明确规定了市域范围内和跨市州两类自主招生资格的审批程序和要求。同时,要求从严控制招生比例,市域范围内的自主招生名额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一般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5%;跨市(州)自主招生的招生名额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报教育厅审批。
篇6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2号)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35号)精神,现就2009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中招”)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本市中招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初中阶段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坚持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深化招生录取办法的改革,促进高中阶段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完善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为基础、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考试制度;完善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的命题、评卷和评价等制度,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健全完善中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贯彻落实“阳光招生”工作要求,加强监督,确保考试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三、报名、考试工作
(一)报名
根据《*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9年*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78号)的要求,本市高中阶段学校的报考实行网上报名方式,报名工作在2009年3月8日前完成。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籍学生不得重新报考。
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初中毕业生都应参加本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督促学校切实做好学生报考工作,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非沪籍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资格的审核工作。不符合报名条件的非沪籍初中毕业生,应回户籍所在地报考高中阶段学校。
(二)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完善*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简称“学业考试”)制度。学业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之一。
学业考试科目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化学及思想品德、体育、理化实验操作技能等。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化学、体育考试成绩采用分数制,总分为630分;思想品德和理化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采用等第制。
1.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和化学(理化合卷)等4场考试时间均为100分钟。语文、数学、外语(英语)考试分值均为150分,物理考试分值为90分,化学考试分值为60分。
以上科目考试定于2009年6月20日(星期六)和6月21日(星期日)举行。
2.思想品德科目考试采用开卷形式,考试时间为70分钟。考试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计。考试定于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举行。
3.2009年本市继续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体育科目考试分值为30分,计入录取总分,于2009年4月底前举行,具体实施方案详见《*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09年*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沪教委体〔2009〕3号)。
4.理化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按“合格、不合格”计。考试于2009年5月底前举行。
5.上述各科目学业考试由市统一命题,区统一组织实施。各科目学业考试的命题原则和要求另行公布。
6.根据《*市教育委员会、*市卫生局关于部分听力残疾初中毕业生参加本市高中阶段学校入学考试免予外语听力考试的通知》(沪教委基〔20*〕27号),经检测认定的听力残疾初中毕业生参加2009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实行免予外语听力考试。
7.2009年继续在部分区县进行初中毕业生外语(英语)听力与口语能力考试试验。具体方案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市教委备案,向社会公布后组织实施。
(三)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建立完善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对初中毕业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1.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按照《*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要求实施。
2.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市和区县“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长”、“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先进奖励称号,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予以记载,作为各学校推荐优秀学生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择优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2009年中招工作仍实行奖励性加分政策(具体项目见附件),2010年中招加分项目将进行调整。
四、招生录取工作
2009年本市初中毕业生为9.2万人左右,高中阶段录取率预计达到98%以上,普职比保持大体相当。
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为基础,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录取办法。
(一)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
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按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工作程序进行。
1.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市中招计划的宏观管理,加强对本市初中毕业生的生源预测和对各区县中招计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审核和协调。
2.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本地区实际,编制本地区中招计划。
3.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班额控制在每班40名左右(中职校艺术类专业限额按相关专业要求设定),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地区生源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状况确定并公布。
4.各类学校招生计划确定后,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学校应严格按照计划招生,如需变更计划,须经市教委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和国家级重点中职校、中职校国家级示范专业“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录取工作
试行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和国家级重点中职校、中职校国家级示范专业“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办法。在初中学校推荐或学生自荐的基础上,由招生学校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和推荐(自荐)意见自主择优预录取。
1.计划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40%,其中推荐生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30%(原则上其中的二分之一招生计划面向外区县招生),自荐生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10%(面向全市招生)。
中职校国家级示范专业“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为该专业招生计划的30%,招收推荐生。国家级重点中职校部分招生名额面向全市实行自主招收自荐生,招生人数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10%(其中首次实行自主招收自荐生的学校不超过5%)。
“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计划根据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郊区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原则进行分配。招生学校应根据有关规定和学校的办学水平、特色,制订面向全市推荐生的招生计划,经市教委协调平衡后下达到各区县。
2.录取
(1)本市各初中学校要做好本校学生推荐(自荐)工作。学校要制订学生推荐(自荐)工作要求和操作程序规范,经公示后严格执行。初中学校推荐生人数不得超过本校符合2009年中招报考条件在籍且在读应届毕业生数的7%,推荐生名额应事先公示。被推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应达到“优良”,其他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发展情况和招生学校招生要求进行自荐。被推荐的学生不再参加自荐,参加自荐的学生,学校不再推荐。经公正程序产生的推荐生和自荐生名单应由学校公示无异议后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由区县报市教育考试院备案后,学生方可按规定填报相应的志愿。
(2)各招生学校要成立“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并公布“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方案。学校按照招生方案,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经领导小组集体讨论,自主择优确定预录取学生,预录取学生名单应公示。被确定预录取的考生须参加2009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被高中学校预录取的考生,其成绩不得低于市统一划定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否则不予录取。
(3)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学校要建立推荐(自荐)生跟踪反馈制度,不断完善综合素质的评价办法,探索优秀学生培养的途径与机制。
(三)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录取工作
继续实行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将部分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初中(简称“名额分配”)的招生方法。
1.计划
“名额分配”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12%(其中2%原则上向市郊区县倾斜)。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将本区县管辖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数,平均分配到各有关初中学校,招生学校及计划应事先公示。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中学、上师大附中的“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由市教委平衡后下达。
2.录取
(1)考生根据分配给本校的高中学校和名额数,自主填报志愿。
(2)考生必须参加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生成绩不得低于市划定的“名额分配”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由各区县招生部门根据考生志愿和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录取。
(四)统一招生录取工作
1.“零志愿”招生录取工作
继续实行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部分招生名额面向全市(不含学校所在区县)提前录取的办法(简称“零志愿招生”)。
(1)计划
“零志愿招生”人数原则上应不少于学校统一录取招生计划的15%,由各招生学校根据学校办学条件自主确定,经市教委协调平衡后,将招生计划下达到各区县。“零志愿招生”工作应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郊区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市回民中学的“零志愿招生”,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市久隆模范中学的“零志愿招生”,录取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
经市教委批准的部分区县重点高中和综合高中可划出一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外区县招生,但不列入“零志愿招生”计划。
(2)录取
各区县中招办根据考生“零志愿”和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以1:1的比例进行投档录取。
2.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工作
2009年本市公办普通高中(不含综合高中、转制高中,下同)可继续按规定招收择校生(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计划管理,各学校择校生计划数不得超过本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5%。
各区县和学校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教基〔2002〕1号)的精神,严格执行《*市教育委员会、*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关于调整本市公办高中择校生收费标准的通知》(沪教委财〔20*〕24号)的有关规定。
3.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
(1)计划
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向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当年招生计划申请。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学校办学条件(校舍、场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食宿和后勤服务设施、师资配置等)和教育教学办学质量审核评估的基础上,核定学校当年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学校,须具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学生宿舍并配备相应设施设备。
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确定的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须列入当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上报市教委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学校20*年实际招生人数和最低录取分数线,须随学校2009年招生计划一并公布)。
(2)录取
民办普通高中根据本市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自主确定招生录取标准(最低分数线),并向社会公布,在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内择优录取。
民办普通高中在按考生志愿录取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可在招生录取最后阶段,在市和区县招生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对考生进行征求志愿和录取。
4.高中阶段各类学校体育和艺术特长生的招生工作
体育和艺术特长生招生按《*市教育委员会、*市体育局关于20*年本市普通高中学校招收体育特长生工作的意见》(沪教委体〔20*〕3号)和《*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文艺特长生工作的意见》(沪教委体〔20*〕2号)文件执行。体育和艺术特长生均须参加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成绩达到规定标准后,招生学校方可录取。
5.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
(1)本市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实施新生专业奖励和帮困助学制度
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35号)规定,对选择就读*城市发展急需、紧缺专业的中职校学生,实施专业奖励,满足*产业发展对紧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对*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在沪就读的在校生实施国家助学金政策,并对来自农村、本市海岛生源学生和城乡低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帮困助学制度。
(2)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航空服务专业招生录取工作
本市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航空服务专业招生报名工作和专业考试于2009年4月进行。考生均须参加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在学业考试成绩公布后,由招生学校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计划、招生要求和录取办法,按考生的考试成绩和专业面试成绩,择优录取。
6.*市盲童学校(以下简称“盲校”)和*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聋青技”)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
(1)盲校、聋青技要制订并公布招生计划、招生要求和录取办法,于2009年5月份起受理考生的咨询、报名和资质审定工作。
(2)本市盲、聋哑初中学校的毕业生报考盲校、聋青技,由招生学校组织入学测试,市教委教研室提供命题服务。学校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计划和录取办法,择优录取。
(3)本市各初中学校随班就读的盲、聋初中毕业生,在参加本市统一组织的学业考试后,未被各类学校录取,但符合盲校、聋青技招生规定要求的,经本人同意后,可在招生录取后期,由盲校、聋青技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计划、录取办法和要求,择优录取。
(六)报考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考生的思想品德成绩要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
(七)初中毕业生升学和择业指导工作
健全和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与择业指导的工作体制和网络。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承担对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和择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职能,要全面宣传高中阶段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引导初中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合理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升学目标和成才途径。市、区县教研部门要承担对初中生升学与择业指导的研究,指导学校开设好升学与择业指导课。市、区县招生部门要加大招考信息公开、公示的力度,建立专题网站或招生栏目,向考生宣传有关政策法规、招生改革情况,介绍各类招生学校的办学条件、专业设置,介绍社会就业情况的各种信息。学校要开设好升学与择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社会对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需求。
五、管理和监督
2009年本市中招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明确市、区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考试部门及学校的职责,规范各项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强化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保证中招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切实做好中招的信息公开工作。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招生部门、招生学校等应通过本单位网站及其他各种途径,及时公开招生相关信息。
篇7
一、计划管理工作
(一)年本市初中毕业生为9.2万人左右,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率预计达到98%以上,“普职比”保持大体相当,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班级学额控制在每班40名左右(中职校艺术类专业限额按相关专业要求设定)。
(二)招生计划须报市教委发展规划处统筹协调平衡,由市教委下达。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负责招生计划的落实和录取过程中的微调。
(三)各区(县)、三线单位招生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县)中招办”)以及招生学校要加强对招生计划的管理,增强招生计划的透明度和严肃性,不得随意扩大计划招生。在招生计划内招生名额的调整或转移,须经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审核;扩大招生计划,须经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审核,报市中招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二、报名工作
年本市中招报名实行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办法见教委基〔〕78号文件。
三、志愿表栏目设置及填报工作
(一)年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见附件3)栏目设置
1.提前录取志愿
(1)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市回民中学、市久隆模范中学跨区(县)提前招生“零志愿”(1个志愿)。
(2)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志愿(1个志愿)。
(3)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提前招生志愿(2个志愿,由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填报)。
(4)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专业提前招生志愿(3个志愿,由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填报)。
2.统一录取志愿
普通高中学校和中职校统一招生共设置15个志愿,供考生选择填报。取得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自荐生”招生预录取资格的考生须将该校填报在第一志愿。
(二)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
1.考生须按本人意愿慎重填写报考的学校。考生按报考志愿顺序被录取后,不得放弃已录取的志愿;一经录取某一志愿学校,其他志愿自然失效。
2.不填报“提前录取志愿”,或填报“提前录取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后15个志愿的投档和录取。
3.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志愿作为一个单独志愿填报,按录取总分与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投档、录取。考生及家长应慎重填报“择校生”志愿,一经学校录取后,不得放弃该志愿而要求顺延录取至其后的公费高中或其它学校志愿。
4.考生须认真填写志愿表,由本人和家长(监护人)签字认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考生志愿表上报区(县)中招办后,任何人不得更改志愿。考生在填写志愿表时,招生学校的代码(5位数)与学校简称必须对应一致,录取时以学校代码为准。
5.市、区(县)中招办和各学校要做好志愿填报的辅导工作,加强升学和择业指导,要尊重考生的志向和自主选择权。考生志愿填报和信息输入工作由各区(县)中招办在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安排下于年5月底前结束。
6.“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本市应届优秀初中毕业生经就读学校推荐或自荐,由招生学校按计划自主录取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中职校国家级示范专业及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就读,下同)预录取工作与填报《年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工作同步进行,因此参加“提前推荐自主录取”的考生也必须填写该志愿表上的志愿,一旦在“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过程中被录取,其填报的志愿自然失效;未被录取则按志愿表进入下一阶段录取工作。
四、考试工作
(一)年本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并制定评分标准,各区(县)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学业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各科目学业考试的命题原则和要求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年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有关命题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委基〔〕15号)为准。
凡参加年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考生均须参加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二)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科目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化学及思想品德、体育、理化实验操作技能等。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化学、体育考试成绩采用分数制,总分为630分;思想品德和理化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采用等第制。具体要求见《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委基〔〕13号)。
在借读初中的非户籍毕业生,如不符合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条件,其学业考试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安排就读初中学校负责进行。各初中学校应为非户籍的毕业生回户籍所在地报考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提供必要的服务。
(三)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时间安排
4月底前
体育(体育与健身)
5月底前
理化(理科)实验操作技能
5月23日
(星期六)
上午8:30—9:40
思想品德(开卷)(本市应届毕业生)
6月20日
(星期六)
上午8:30—10:10
语文
下午2:00—3:40
物理、化学
6月21日
(星期日)
上午8:30—10:15
英语(含5分钟听力试听)
下午2:00—3:40
数学
下午4:00—5:10
思想品德(开卷)
(往届毕、结业生,户籍返考生)
五、考务工作
(一)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的考务工作,要认真贯彻《市教育党委、市教委、市国家保密局关于加强教育招生考试中保密工作的暂行规定》(教党密〔2001〕2号)的精神和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本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务工作的有关规定。各区(县)中招办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牢固树立依法治考的观念,精心组织、严格程序、责任到人、工作到位;要切实加强对招考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监督机制,确保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安全、保密、规范、优质运作。
(二)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科目实行全市统一网上评卷,评卷教师的组织由市教育考试院另行发文;其他科目考试评卷工作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评卷工作要严格按照市教委的要求及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规定,切实做到安全保密、规范管理、统一标准、严守纪律。
六、录取工作
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分二个批次进行,第一批次为“提前推荐自主录取”;第二批次为按学业考试成绩和志愿顺序录取,分为三类:(1)提前录取志愿(含“零志愿”招生、“名额分配”招生和中职校航空服务专业招生、艺术类专业招生);(2)统一录取志愿(普通高中、中职校);(3)征求志愿(普通高中、中职校)。
招生录取过程须按照投档批次和类别,规范操作程序,结清一批、再启动一批的要求进行,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原则。
(一)“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批次
1.“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工作要求
(1)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为该学校招生计划的40%,分为两部分,初中学校推荐生计划为30%(其中二分之一的计划原则上面向外区(县)招生),自荐生计划为10%(面向全市招生)。中职校国家级示范专业“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为该专业招生计划的30%,仅招收推荐生。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部分招生名额面向全市实行自主招收自荐生,招生人数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10%(其中首次实行自主招收自荐生的学校不超过5%)。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和中职校国家级示范专业、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两类“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计划分别下达,分别推荐录取。招生预录取工作在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之前进行。回户籍所在区(县)报名的考生如符合市“提前推荐自主录取”的条件,在就读学校进行推荐或自荐。
(2)招生学校要成立“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并公布“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方案。招生方案应规定招生人数、招生范围、考生条件、招生程序和录取原则,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分别报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和职业教育处审核,审核后由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备案,在网上和相关媒体上公示并实施。
(3)本市各初中学校要做好本校学生推荐(自荐)工作。学校要制订学生推荐(自荐)工作要求和操作程序。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被推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应达到“优良”),经师生民主推荐、领导集体审核、征询本人意愿、校内张榜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校长签署推荐意见等程序,填写《年市应届初中毕业生“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推荐表》(见附件5,以下简称《推荐表》),产生推荐生人选。初中学校推荐总人数不得超过学校具有年中考报考资格的在籍且在读应届毕业生数的7%;其他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特长情况,填写《年市应届初中毕业生“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自荐表》(见附件6,以下简称《自荐表》),经班主任签字后在校内张榜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经校长同意后实行自荐。考生应根据招生学校的方案慎重选择参加学校推荐或是自荐,被推荐的学生不再参加自荐,参加自荐的学生,学校不再推荐。
学校将本校推荐生和自荐生名单(连同《推荐表》和《自荐表》)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委、局、控股(集团)公司审定,由区(县)报市教育考试院备案后,学生方可填报“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学校志愿。
符合本市中考报名条件的应届返考生,可结合自身特长及高中学校招生要求进行自荐。学生填写自荐表(该表可在“招考热线”网站(或)下载或到报考区(县)中招办申领),由就读学校盖章审核,并将该表送交报考区(县)中招办审定。区(县)中招办报市教育考试院备案后,学生方可填报“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学校志愿。
报考高中学校的推荐生和自荐生可根据“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和招收学校,结合自己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定情况、兴趣特长和报考志向,在规定的时间登录“招考热线”网站,按照推荐和自荐两种类别分别进行志愿填报,每位考生可自主选择填报2个志愿。推荐生还需填写是否愿意调剂录取。
被推荐进入中职类学校的推荐生可填写《年市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入学志愿表(中职类)》(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监制)。志愿表上可填报2个志愿,并填写是否愿意调剂录取。
(4)“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工作的投档和预录取原则。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根据“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志愿顺序分别进行投档。招生学校根据事先公布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和招生方案,按“规则在先、程序规范、阳光透明”的原则进行操作,经集体讨论,择优确定预录取名单,做到公平、公正、守信。必要时,招生学校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填报本校志愿的推荐生和自荐生进行面试,但不得进行其他形式的考试。
推荐生预录取应遵循以下规则:当推荐生第一志愿投档数大于计划数,招生学校应根据事先公布的录取原则择优预录取,当投档数小于计划数,原则上应如数预录取,同时按照规定的程序招收第二志愿的推荐生。如在面试过程中发现确有不符合推荐程序的学生,招生学校可上报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及时予以处理,取消其推荐资格。
按志愿未被预录取且愿意调剂的推荐生,由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和区(县)中招办负责进行征求调剂录取工作(未被预录取的推荐生可根据分区(县)招生计划的余额填报1个调剂录取志愿)。经调剂仍未被预录取的推荐生,则进入统一录取阶段。
自荐生预录取应按以下程序进行:网上填报志愿后,考生可向填报志愿的学校投递个人材料;学校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和提供的相关材料,确定面试人选,进行综合评价;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将自荐生预录取名单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学校通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签约;考生须承诺不得重复签约,一旦发现有重复签约现象,则取消该生预录取资格;招生学校签约的预录取学生数不得大于计划数,签约后的预录取名单分别报市中招办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5)被预录取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考生不得要求放弃预录取学校;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后,招生学校根据预录取名单进行正式录取。
被高中学校预录取的考生,其考试成绩不低于市统一划定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方可被正式录取。未被正式录取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的考生,则按志愿表进入下一阶段录取程序。
(6)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自荐生,由学生自荐并取得预录取资格后,将学校填报在志愿表统一录取批次的第一志愿,按志愿和学业考试成绩由招生学校择优自主录取。
2.“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工作保障措施
(1)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中招办和学校要根据市教委、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的有关规定,认真制定“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操作办法和程序,做好“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工作的各项公示。“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推荐产生过程要公开、公平、公正;各区(县)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计划数和学校推荐人员数额必须在初中学校及区(县)全额公示;推荐和自荐学生名单须在学校醒目处张榜公示5个工作日,如公示期间发现有不符合“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要求的学生,则取消该生的推荐或自荐资格;“提前推荐自主录取”预录取工作结束后,被确定为高中预录取的学生名单在“招考热线”网站上公示,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
(2)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市教委有关规定建立“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工作跟踪反馈、检验和奖惩机制,确保学校推荐和学生自荐材料真实可信。
(3)“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是中招工作的组成部分,招生学校要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和时间节点有序开展工作,不得提前招生,不得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校长是学校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如出现违纪违规问题,按照本市年中招监察有关规定处理。
(二)按学业考试成绩和志愿顺序录取批次
1.提前录取志愿
(1)“零志愿”招生(即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市回民中学以及市久隆模范中学跨区(县)提前招生录取,下同)实施“按区(县)投档、集中录取”的办法,其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得少于学校统一录取招生计划的15%。
①各区(县)中招办按照统一规定的招生录取工作日程(见附件1),根据考生思想品德科目考试成绩,按录取总分(语、数、外、理、化、体育共6门科目学业考试成绩+政策性或奖励性加分,下同)和志愿,以学校招生计划数1:1的比例实行投档录取。
②市回民中学的“零志愿招生”,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市久隆模范中学的“零志愿招生”,录取来自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
(2)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即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将部分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初中的招生方法,下同)。
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名额分配”招生,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按照本区(县)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在籍且在读人数比例,将区域内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招生计划数12%的名额,平均分配到本区(县)内各有关初中学校。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中学、上师大附中的“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由市教委平衡后下达。
②各区(县)和初中学校须向考生公布“名额分配”招生的所有信息(包括招生学校、招生人数等),由考生根据分配在本校的高中学校和名额,自主填报志愿(须填写在“提前录取志愿”栏中的“名额分配”志愿)。
③全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结束后,由区(县)中招办根据全市规定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按照“名额分配”计划、考生的志愿和录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录取。
(3)中职校艺术类专业、中职校航空服务专业的提前招生工作,按市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另发)执行。
2.统一录取志愿
(1)统一录取按考生录取总分和志愿顺序依次投档,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经市教委批准的部分区(县)重点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可划出一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外区(县)招生(不列入“零志愿招生”计划),录取批次与其他普通高中相同。
(3)在本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成绩公布后,民办高中(不含“公立转制学校”)在招生计划的范围内可参照本市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等情况,自主确定学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报学校所在区(县)中招办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学校年实际招生人数和最低录取分数线须一并公布),根据学校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进行录取。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高中自主确定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由区(县)中招办报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并实施。
(4)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文艺特长生,按《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06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文艺特长生工作的意见》(教委体〔2006〕2号)的规定执行。
经市教委批准年招收文艺特长生的学校,招收市学生艺术团重点团(队)的优秀团(队)员,在该校录取分数线下20分内送档录取;招收一般团(队)优秀团(队)员,在该校录取分数线下10分内送档录取。
(5)年本市普通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仍按《市教育委员会市体育局关于2006年本市普通高中学校招收体育特长生工作的意见》(教委体〔2006〕3号)文件精神执行。
①经批准具有体育特长生招生资格的学校,应在学校所在区(县)中招办的具体指导下进行招生,投档顺序与统一录取学校批次相同,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列入学校招生总计划。
②招收外区(县)体育特长生,应通过考生所在区(县)中招办办理招生录取手续。
(6)未经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集中公示的文艺、体育特长生,各区(县)中招办不得投档,招生学校也不得录取。
3.征求志愿
(1)考生未被录取,可由区(县)中招办在征求考生志愿的基础上,统一投档。
(2)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含公办普通高中、民办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可在招生录取最后阶段,在市和区(县)中招办的统一安排下,对考生进行征求志愿和录取。
(3)在区(县)中招办统一投档后,招生学校(专业)录取人数低于20人的,将停止本年度招生。由区(县)中招办和招生学校负责进行调整,并做好有志愿考生的调剂工作。考生要积极配合招生部门做好调整后的录取工作。
4.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要严格执行“三限”(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规定。
5.考生先进奖励加分和政策性照顾降分录取政策项目根据《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委基〔〕13号)的规定执行,加分名单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公示。
6.初中毕业生材料袋内应提供规定的资料(清单见附件4),以利于全市统一管理和招生学校的择优录取。
七、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保障考生合法权益
(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具有报考资格的考生参加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或代替学生选择志愿。无专业限制的招生学校不得自行设置体检规定和男女性别比例。
(三)在全市中招录取结束前后,各区(县)中招办不得向任何未经市教委批准、列入统一招生计划的学校和办学单位提供考生信息。
(四)招生学校的招生简章、招生广告等宣传材料内容必须真实,文字表达必须准确,并由学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各区(县)中招办应按学校招生计划投档。若按招生计划录取的末名有2人或以上学业文化考试成绩相同,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利于实施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结合本区(县)实际,确定择优录取的原则,并事前对社会公示。个别特殊情况,由区(县)中招工作领导小组或招生委员会讨论决定。
(六)严格执行“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任何学校不得录取线下考生,不得招收无档案和无投放计划考生,不得跨越区(县)中招办自行招生录取。
(七)继续坚持和完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公示制度。市、区(县)中招办,以及各招生学校,必须按市教育考试院《年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公示项目表》(见附件2)中所规定的项目,向考生和社会适时公示。各区(县)招生部门要建立健全中招中考专题网站,加强招生工作信息网上公开力度。
(八)及时公开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录取的相关情况。各区(县)中招办要及时向考生公布本人的考试成绩和录取情况,不得在公布考试成绩和录取情况时以任何形式向考生收取费用。
八、加强招生部门建设和升学指导
(一)各区(县)中招办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招生工作的特殊要求,配强、配齐中招办的工作人员,尤其是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人员。要根据招生工作信息化的要求,配置必需的电子办公设备和设施,积极落实考生电子档案采集、网上评卷和录取的信息化手段,以适应招生信息化和安全、优质、高效的工作要求。
(二)要重视对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和择业指导,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了解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取向,增强升学指导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适时性。各区(县)应加强对学校领导和毕业班教师进行招生政策、升学辅导的业务培训,做到上下政策一致、宣传口径一致、操作程序一致。
(三)严格遵守全市统一的中招信息标准,区(县)中招办要统一按照“中招数据库系统”的要求处理各类招生数据,保证招生数据的统一、准确、迅速、安全。
篇8
填报中考志愿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深教〔2017〕163号)规定,今年我市中考中招继续实行考前网上填报志愿,时间定于5月31日至6月5日。
市招考办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中考填报志愿工作的通知》,对今年中考填报志愿工作做了安排和布置,要求各区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中考志愿填报组织管理工作,各初中学校要积极做好宣传、指导和服务工作,把我市中考中招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及时、准确、全面地传达到初三班主任、科任教师及考生、家长,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招考”精神。
考生志愿是招生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6月5日下午6时填报志愿工作截止后,网上填报志愿功能即关闭,考生志愿不得再更改。为避免因网络堵塞而影响考生填报志愿,市招考办提醒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时, 尽量错开19:00-22:00等网络繁忙时段(尤其是填报志愿的第一天),也不要等到临近截止时间才上网填报志愿。
市招考办开展中考
网上宣传和咨询活动
市招考办在深圳招考网(网址:zkb.sz.gov.cn)上开辟“深圳市2017年中考网上宣传及咨询解答”专栏,设置“最新通知公告”、“中考基本政策”、“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高中招生计划”、“考生报考指导”、“中考志愿填报”、“高长生招生”、“中考咨询及反馈”等栏目提供便利,考生、家长可免费在深圳招考网查阅或咨询。同时,“深圳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官方微信公众号(id:szzkb82181999)已于5月份推出高中学校招生宣传专题,我市考生和家长也可用手机微信添加关注,在“考生服务”栏目下的“招生宣传”里可查阅所有学校信息。此外,考生也还可登录各招生学校网站,或拨打咨询电话,了解招生学校的详细情况。
考生填报志愿前须仔细了解招生计划
和招生学校情况
为方便考生了解各招生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有关情况,市招考办组织编印了《深圳市2017年中考考生报考指导手册》和《深圳市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简介》,免费发放给全体中考考生。《报考指导手册》详细列出了各批次招生学校代码及招生计划,对志愿填报、考试、录取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及中考改革政策、资助政策等均作了详细介绍。
市招考办提醒考生,当前升学、就业的类型、渠道和地域等均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考生之间差异也较大,填报中考志愿时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也不要盲目跟风,而要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将来的升学打算、就业意向和人生规划,选报合适的学校。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三个结合”,即优质学校与一般学校结合,普通高中与职业类学校结合,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结合。
考生填报志愿前需仔细了解招生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有关情况,特别是各招生学校的招生范围、收费标准、住宿条件和对考生户籍的要求等情况,然后结合自身实际填报志愿。 提前批可填1个志愿,第一批可填8个志愿,第二批可填18个志愿,第三批可填6个志愿。
考生要珍惜自己的权利,尽量多报志愿。不同批次的学校录取时间有先后,考生可在每一批都选填志愿,争取被理想的学校所录取,切忌只报一个志愿。但考生及家长也要注意, 若按所报志愿录取后,考生不去报到入学,将被取消今年的录取资格。
市招考办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对社会上各种名目的招生宣传要仔细加以辨别,对招生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计划、收费标准、教学质量宣传等有疑问的,要向有关部门咨询、查证,以免上当受骗。
市教育局重申中招工作
“七不”“五严禁”的规定
市教育局要求各有关学校严格执行《深圳市中考中招工作“七不”“五严禁”》的纪律规定。特别强调要指导考生充分自主选报学校。任何学校不得硬性指定考生报考某一学校,强迫或变相强迫考生只填报某学校志愿,或者将某学校填到第一志愿,也不能代替考生上网操作及修改密码。
“七不”:一是各初中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选择学校志愿的自主权,不得以任何名义无理干涉、强行包办或变相强迫学生填报志愿;二是任何部门和学校在招生工作中不得采取有违背考生及家长意愿的“地方保护”的做法;三是招生学校不得虚假广告和招生简章,误导社会、学生及其家长;四是各初中学校所有教职员工不得向高一级学校提供学生名单和家庭住址及电话,借机谋取非法利益,搞“有偿招生”;五是各高中学校必须严格按市教育局的中招政策和工作日程进行,不得以各种名义进行提前预约招生;六是特长生、自主招生均严格按市教育局政策规定执行,不得超计划、超范围招生,不得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七是各校不得以非第一志愿报考本校不录取为由误导学生,切实避免招生学校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五严禁”:一是严禁任何学校以任何理由搞“双轨”收费、择校费和降分高收费;二是严禁初中学校教师干预或代替学生填报志愿;三是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在招生过程中向高中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四是严禁虚假宣传欺骗误导学生的行为;五是在普通高中招生中,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超计划、违反规定跨区域、以民办学校名义招生,依法加强民办学校招生管理。
“七不”、“五严禁”是中招录取中的“高压线”,任何学校、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对违反上述有关规定的部门、学校和个人,一经查实,将严肃追究责任。
市招考办要求初中学校做好
考生填报志愿的服务工作
市招考办要求,各有关初中学校要把组织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列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定一名副校长(或主任)负责,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配合。填报志愿期间,各初中学校要为有需要的考生提供在网上填报志愿的条件,开放电脑室,安排人员值班。
市招考办提醒考生,考生凭密码上网填报志愿,其密码为考生报名时使用的密码。密码由考生本人掌握,不要泄露给他人。考生要牢记自己的密码,以免因密码遗失给自己上网填报、修改和查询志愿造成不便。如不慎遗忘,应在填报志愿前向毕业学校(报名站)申请重新设置,设置后考生应尽快重新修改密码。
填报志愿开始后遗忘密码的,可到学校所在区教育局教育科“重新设置密码受理点”申请重新设置密码(具体地址请向区教育局教育科咨询),市直属学校考生到市招考办(罗湖区泥岗西路1068号)2楼服务窗口申请办理。
市招考办要求各有关初中学校在志愿填报期间设立专门的咨询电话,向考生和家长公布,并安排专人负责接听。
填报指标生志愿的注意事项
为了进一步发挥优质普高指标生分配改革的导向作用,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初中学校的考生享有更为均等的入读优质普高的机会,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矛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2017年我市试点高中学校的指标生分配比例,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教育厅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市试点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为40%,参加指标生分配的高中学校为43所(已在深圳招考网另发通知,增加“深圳市高级中学东校区”参与指标生分配)。 43所优质普高共安排指标生计划12106人。
按照指标生分配方案规定的名额分配办法,经指标分配系统进行具体计算,43所试点高中学校实际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生名额,将通过“深圳招考网”和市招考办免费发放给全体中考考生的《考生报考指导手册》予以公布。
拟填报指标生志愿的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 符合招生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② 参加本市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③ 综合表现评定等级为b以上(含b);
④从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起一直在报名所在初中学校就读,且取得该校三年学籍。从市外转入我市初中学校的学生报考指标生,须从初三年级第一学期起已在报名所在初中学校就读,并取得该校学籍(从市外转入我市初中学校就读后再在市内转学的学生,不再享有指标生报考资格)。
考生填报指标生志愿与普通生同步进行,符合指标生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报且限报1个指标志愿。填报志愿前,学校要提醒考生从《考生报考指导手册》以及“深圳招考网”等渠道了解指标生分配的相关政策,查询试点学校的指标生招生计划,以及各高中学校的指标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具体情况。在网上填报中考志愿时,符合指标生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第一批次的8个志愿中,选择其中1个有指标生招生计划的学校作为指标志愿,在该志愿“指标生”选项前方框内打“√”即可。
在正式录取前,招考部门将通过指标分配系统,在分配给初中学校的指标生名额范围内,根据考生的指标志愿和中考成绩等条件,筛选出各初中学校指标生入围考生。如果考生在指标生筛选中未入围,则其所报指标志愿的指标生选项自动失效,该志愿仍作为普通志愿参加投档。
高中学校录取指标生按初中学校报该高中学校的考生人数,从高分至低分录取,但最低不低于该高中学校普通生录取线15分。录取时,首先在中招录取系统中对入围指标生的指标志愿作相应技术标识,然后将指标志愿连同非指标志愿,与普通生一起划线投档。
如果考生在第一批次志愿中选择一个志愿作指标志愿且筛选入围,但录取时被指标志愿前的普通志愿学校录取,或者其中考成绩已达到所报指标志愿学校的普通生录取线,则该生不作为指标生录取,其原占用的指标生名额由所在初中学校与其填报相同指标志愿的考生递补。
篇9
我校XX年中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工作将于5月28日至6月5日进行。考生填报志愿是考生对报考学校及专业的书面表达形式,是招生学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志愿填报工作事关重大。希望各位家长与我们的考生一起认真研究由南通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印发的《南通市XX年中招指南》(学生人手一本),认真学习1——10页南通市通州区XX年中等学校招生录取办法、南通市通州区XX年中考志愿填报须知、具体各批次各学校的招生计划及要求。凡对政策有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可向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咨询。我们的所有班主任及相关老师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本次我校中考志愿填报的辅导、指导工作。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具体就今年中考志愿的填报进行说明:
一、招生计划说明
1.今年中等学校招生计划包括高等师范定向生、高等师范统招生、普通高中、五年制高职大专、中等职业学校等计划,各类学校的招生计划均刊登在南通市招办统一编印的《中招指南》上,请有意填报的考生及家长自行查阅。
2.高等师范定向生招生的政策要点是“择优录娶协议定向;免收学费、跟踪培养;考核合格、落实就业”;采取提前录取的办法,凡被高等师范录取的定向生,不再具有被其他学校录取的资格。定向生录取时必须参加高等师范学校组织的面试和体检,录取后必须与教育局、高等师范签订三方协议。
3.增加计划:今年南京市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和徐州市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各在通州招收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男生各1名。免费师范生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一体化机制。考生志愿填在提前录取师范的“独立批次”栏。
4.普通高中招生今年将按照公布的招生计划、考生填报的志愿,按规定的批次实行一次性录取(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见中招指南第10页)。杜绝无档招生。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所有高中新生须经南通市招办统一办理录取审批手续,一经录取不得流通。为了推进中考改革方案的实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网络技术,加大对中考志愿的填报管理,规范录取过程,增加安全系数,维护考生权益,促进公平公正,提高工作效率,今年中考志愿将于高考接轨采取网上填报、网上录龋考生填报志愿一定要认真、慎重,志愿一经填报确认后,任何人不得更改。所填学校的代号、专业代号要与招生计划一致。考生家长必须在志愿表的相关栏目签字。
5.通州高中指标生的必备条件为:综合素质评定结果①②须达合格,③④⑤⑥中至少有两项达a级,其余两项达b级,地理、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达c级以上(含c级);被推荐的学生必须是在籍在读学生,且在推荐学校就读的时间不得少于两年,其中初三学年段必须在读。中考后,各初中按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从第一志愿报考通州高中的考生中,根据“指标生”计划数1:1确定“指标生”候选人,“指标生”名单由各初中学校公示并同时报教育局和通州高中。我校通州高中“指标生”推荐分配名额为20人。
二、招生录取批次说明
今年中等学校招生录取第一阶段共分四大批十个小批进行。
1.师范类提前录取批次 分四小批;独立批次:省定向男幼师;第一小批:师范定向生(含师范艺体定向生);第二小批:师范艺体统招生;第三小批:师范统招生。
2.第一批次 普通高中(一)分三个小批;中外合作班提前录取;第一小批:四星级高中通州高级中学统招生;第二小批:四星级高中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统招生、择校生,通州高级中学的择校生,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统招生、择校生。
3.第二批次 分二个小批;普通高中(二):三星普通高中统招生和择校生;五年制高职(含艺术类)。
4.第三批次 中职(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技工学校)学校。
第二阶段为未完成招生计划或调增计划的师范、高职、中职征求平行志愿录取,分二次进行。
(1).师范、高职、中职征求平行志愿。
(2).中职第二次征求平行志愿录龋
三、志愿填报时间说明
今年中等学校招生志愿全部实行网上填报,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安排,我校填报时间安排如下:
5月28日,召开我校中考志愿填报班主任及领导组工作会议,布置我校XX年中考志愿填报的相关工作。下发中招指南、考生志愿填报草表;
5月30日晚7点,在报告厅举行初三年级全体学生会议,对XX届初三中考志愿填报工作进行动员、辅导、指导;
5月31日下午2点半,在报告厅举行初三年级全体家长会,进行XX年中招政策宣传、传达;
5.31——6.2,学生及家长完成志愿表草表填写、确认工作;
6月3日上午,考生网上填报各类学校志愿;
6月4日上午8点30分,考生和家长确认志愿信息并签字;
6月5日,学校对考生填报信息核对、确认;
6月6日,上报考生志愿确认单。
8月5日-10日:师范、高职和中职学校征求平行志愿填报;
8月25日-30日:中职学校第二次征求平行志愿填报。
四、志愿填报办法与流程说明
由于涉及到具体技术性操作,我们已经在全体学生会及班主任会上进行了布置,这里不作过多解说。
五、志愿填报要求说明
1.中等学校招生计划通过《XX年南通市中招指南》向社会公布,未列入招生计划的学校一律不得填报。所报考学校、专业的代号和名称必须正确,并与《中招指南》相对应。
2.考生正式上网填报志愿前务必认真清楚地填好《XX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草表)》,确认无误后上网操作,确保网上志愿信息的准确性。
3.考生在网上填好志愿后,我校将打印出“考生志愿确认单”供考生和家长确认,考生和家长必须认真核对“考生志愿确认单”的志愿信息,确认无误后分别签上姓名。未经考生本人及家长亲自确认签字的志愿信息一律无效。
4.特别提醒考生,通州高级中学的统招生是按志愿录取,如不填该校志愿达线也不能录龋普高志愿要量力而行,避免达线不能被录龋另择校生的收费标准已公布,如填择校志愿的考生要考虑家庭的经济能力,如被录取不得调剂到另一所学校公费。具体收费标准见《XX年秋季招生收费的有关规定》,也可向班主任咨询
5.提前录取批的“省定向男幼师”和“师范定向生”按计划分地区招生,非通州区户口的考生不得报考师范定向生。
篇10
一、主要目标任务(5个目标)
(一)德育目标
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检查、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目标
1.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一年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6%以上。
2.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9%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3%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80%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
3.高中阶段教育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5%以上。
(三)招生目标
2.小学招生10000人,初中招生10100人。
3.普通高中招生5300人。
(四)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工作目标
(五)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工作目标
按河南省政府要求,我县到2017年完成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督促有关单位围绕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制定规划、开展工作。
(一)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按照“常规管理打基础,队伍建设添内力,实践活动创特色,校园文化铸品牌”的德育工作思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尤其是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的道德素养、理论知识和履职水平,实现管理育人。
2、抓好学科德育渗透,实现课程育人。
3、在全县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养成教育活动。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实现实践育人。
4、加强礼仪教育,实现礼仪育人。
5、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
6、加强德育研究,探究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积累德育典型经验,广泛开展德育经验交流活动。
7、加强对班主任培训,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
8、做好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团支部书记、先进团支部以及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的评选工作。
(二)学校管理
1.严格执行《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和《西华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中小学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督促各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立精细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常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五月份召开一次现场会,推广典型,鞭策后进。
2.在省、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切实搞好中小学教材和教辅的征订工作。
3、继续抓好课改工作。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及时总结,努力探索既适应新形势又符合我县实际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为我县教育的良性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4.贯彻落实《西华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培育典型,全面推动。
5.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努力培养他们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6.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籍管理,使学籍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一是严格按省、市教育局要求管理中小学学籍。二是督促和指导各乡镇中心校、局直各学校管理好辖区内学生学籍。三是认真落实学生转学和休学制度。四是处理好4000多名学生的问题学籍(方案近日下发)。
7、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开展书香校园评估活动(评估方案近日下发)。
8、推动学校社团建设,规范对学校社团工作的管理和评估(文件近日下发)。
9、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调整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把学籍作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
(三)学前教育
1.实施好学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以公办园为主,鼓励社会办学、民办公助、公办民营、闲置学校改办、教学点与幼儿园联办等多种形式共存的办园模式,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积极配合教育体育局有关股室督促项目建设,搞好奖补资金发放。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年审和办学许可证发放工作。按时完成每两个月一次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上报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行为。积极推进幼儿园教育改革,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狠抓幼儿教育环境卫生,督促各学前班、幼儿园晨检制度的实行和及时排除安全卫生隐患。
(四)切实抓好中小学招生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
1、继续搞好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宣传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
2、落实好高中招生政策,确保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3、小学招生实行持户口薄报名,由教育股审批,学校发放入学通知书制度。
4、乡镇初中招生实行整班交接;县城初中招生坚持学生持户口薄报名,由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股统一协调录取制度,确保入学率达98%以上。
5、加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管理,充分发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严格毕业证的审核、验印工作。
五、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工作
1、及时了解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工作进展情况;
2、每月按时将工作进展情况向省、市上报;
3、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改薄中存在的问题。
六、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
1、督促各有关单位围绕目标开展工作。(例如各乡镇中心校加快布局调整步伐,实现辖区内均衡发展问题;局直学校大班额问题等。)
2、做好对各单位目标的落实情况的调研、建档、上报工作。
3、及时向教育体育局有关领导反应实现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 上一篇:发传单招生宣传方案
- 下一篇:培训机构招生宣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