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3-24 06:3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点评工作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点评工作要点

篇1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方式

1、考评内容:将市政府考评我区的45项一级指标、区政府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区政府“走进项目,走进企业,解决困难,解决问题”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以及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结合各自实际,提出的有必要纳入体系的任务指标,全部纳入体系,并明确责任单位、考评标准、工作进度及完成时限。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绩效考评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按照国家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工作方针,以及基于基层工作应偏重民生和软硬环境建设的考虑,对A类单位指标体系分值权重进行适当调整。今年,A类单位仍实行千分制考评,考评内容仍分为四大类,即“经济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其中,“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分值适当下调,权重由去年的550分下调到500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增加“住房保障”和“社会管理创新”指标,整体分值仍为300分;结合全市迎“十二运”,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改造工作,“硬环境建设”部分增加“静态交通环境”指标,总分也由去年的50分上调到90分;“软环境建设”部分总分由去年的100分上调到110分。B类单位考评内容仍分为“重点工作”和“软环境建设”两大类。其中,对B类(除B4类)指标体系中“重点工作”内容进行调整,将“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区政府‘走进项目,走进企业,解决困难,解决问题’”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等涉及今年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纳入考评指标体系。

2、考评对象:将区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区硬环境建设办公室纳入B2类(民生类)被考评单位,区土地整理工作办公室、区土地征收管理办公室纳入B3类(综合管理服务类)被考评单位。今年不再对汽车城管委会、黎明新城进行考评,其它考评对象不变。

3、考评方式:年度总评对A类单位的考评方式不变,由34家责任单位对各自负责的考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赋分,由区考评办进行汇总,得出考评结果。对B类单位的考评,“软环境建设”部分和重点工作中新增的“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区政府‘走进项目,走进企业,解决困难,解决问题’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指标任务以及“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由相关责任单位负责考评;其他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评,由区考评办、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区监察局、区委督查室等单位领导组成考评检查小组,以集中听取汇报、核验资料和进行必要的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B类单位要按照《重点工作任务评价单》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汇报。今年年度总评增加各被考评单位自行申报加分项内容,即被考评单位根据确定的绩效考评指标自行申报应予加分的项目内容,并说明充分的加分理由和依据,由考评检查小组认定和评估。根据各单位汇报情况,结合日常考评掌握情况及相关事实材料核查结果,考评检查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对B类单位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和赋分(包括加分),并形成初步考评结果。初步考评结果由考评检查小组向B类各被考评单位的区政府主管领导汇报,征求意见,最后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审定。考评结果将全部公开透明,确保客观公正。

大力加强日常考评

1、加强对重点工作任务的跟踪和督办。建立月通报、季评估、半年汇总制度。对A类单位所承担的主要经济指标每月进行统计、测算和评估,排出名次并下发通报。对B类单位按季度收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监测经济运行走势,跟踪各单位重点工作进度,并下发专题通报公布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派出由区考评办和区监察局组成的联合督导组采取专项检查、实地调查等形式,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核查,做到重点工作开展到哪里,绩效考评跟踪到哪里,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单位反馈,并督促整改,做到及时介入、督办、跟踪和推进重点任务及重点项目的落实。

2、加强对市政府考评指标的跟踪和调度。对市政府考评我区的重点一级指标,要以季度为周期进行阶段性评估。区考评办要与市考评办加强联系,掌握信息,及时向承接市考评指标的责任单位通报全市进展情况和排名位次。对排名靠后的单位下达预警提示通知书,并由区政府主管领导调度,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对排名位次明显不利的单位将由区长调度指导整改,确保我区在全市政府绩效考评中取得优异成绩。

强化考评结果的使用

1、做为对先进单位及人员实施表彰奖励的基本依据。

(1)对获奖单位的表彰奖励:对A类、B类区政府绩效考评综合排名成绩优秀的单位以区政府文件的形式通报表彰、颁发奖牌(公安分局不参加排名),获表彰单位数量按照参评单位总数的40%掌握。受表彰单位奖项分为三档,具体为,授予各类总分排名第一名的单位“标兵单位”荣誉称号;授予各类总分排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单位“优胜单位”荣誉称号;其余受表彰单位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对绩效考评成绩晋位升级幅度较大,进步明显的单位授予“晋位突出奖”。

对获得本系统市级以上年度综合考评第一名的单位授予“区长特别奖”。

(2)对获奖单位人员的奖励:以带薪休假和加班补助的形式,按职级发放年终绩效管理奖金。对获得“标兵单位”、“优胜单位”和“区长特别奖”荣誉的单位人员奖励标准上浮5%,上述奖励可兼得。

2、做为对后进单位及人员实施惩处的基本依据。

对因非客观因素导致所承接考评指标在全市系统落后,影响全区绩效考评成绩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直至具体工作人员进行问责。行政问责与干部年度考核挂钩,视情节对相关被问责人员给予不评优、年度考核定为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基本称职等次扣发20%年终绩效管理奖金,不称职等次全额扣发年终绩效管理奖金。凡是承担市考评指标的责任单位,所承担考评指标年度总排名比去年下滑的,单位主要领导要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当面说清原因。

篇2

一、交通运输安全

2013年,全市交通安全工作将以深入贯彻落实十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全省安全发展水平的意见》(苏政发〔2012〕112号)为主线,开展“三化三整治”活动,以“三化建设”推进长效治理,以“三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升安全监管水平,提高事故预防预控水平,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从事客运、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重点运输企业力争在2013年底前达标,其他交通运输企业在2015年前达标。因此,企业标准化建设将是今后三年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重点。一是迅速宣贯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按照《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意见》,分别组织召开道路客运企业、道路危货运输企业、石油化工码头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宣贯会,明确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序时要求,督促企业积极主动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二是指导企业开展达标自评。运用《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南及自评手册》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南及自评手册》,引导企业对照自评要求深入开展自检自查,找准薄弱点,完善工作措施。指导企业健全自我完善、稳步提高的工作机制。三是严格控制考评工作质量。强化对考评机构和考评员的监督管理,确保考评机构清正廉洁、客观公正从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工作。要根据交通运输部对企业标准化建设的相关要求,理清质量控制重点,编制考评技术指导文件,细化评分规则。四是确保达标考评年度目标顺利完成。要根据市局工作部署、企业标准化建设情况和提交达标考评申请情况,制订考评工作计划。

(二)推进行业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监管主体责任落实

坚持安全监管制度和规范建设,强化监管责任落实和绩效考核,努力提升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明确建设目标把握建设方向。要认真梳理各项安全监管规章制度,以建立覆盖全行业各领域、各层级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为目标,理清现行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存在问题。要加快规范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强安全监督执法,保证行业安全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安全监管规范体系有效落实。要健全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良好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监管内控机制,全面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监管、行业管理和指导职责。二是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促进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建立健全。配合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大力加强安全监管规范建设,明晰相关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各门类安全监管标准。三是加强安全工作绩效考核。开展安全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按照厅《交通安全监管绩效综合评定指标》,细化调整年终工作目标考核中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内容,实行事故指标和监管绩效双考核,合理量化分析和评估监管成效。四是大力开展安全培训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持续开展我市交通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培训教育工作,严把“三类人员”人员持证准入关,严格落实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制度。

(三)推进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监管工作效能

2013年是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年,主要任务是开展数据统计体系研究,加大信息化应用力度,提升对整个行业安全生产现状的把握,统筹安全工作的开展。一是落实安全工作数据统计制度。行业条线主管部门和各市交通运输局要严格落实统计报送规定,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生产安全事故、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道路运输站场安全生产事故、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事故、港口安全生产事故、交通运输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城市客运安全生产事故等六类事故的统计分析,每季度向市局报送安全生产形势统计分析报告。二是推广应用事故隐患跟踪管理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安全隐患识别、控制、消除等工作内容的标准化、流程规范的系统化、统计分析的自动化,进一步提高事故预防预控能力。通过系统应用,构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网络化、动态化、信息化工作格局,实时掌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切实监督各类安全隐患整改到位。三是推广应用省厅应急指挥系统。推进应急处置预案的数字化建设,实现全省交通重点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动态监控和应急值守管理,进一步规范应急工作流程,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迅速准确反应,及时掌握情况,快速确定和调度各类应急保障资源和保障力量,实现上传下达、多级联动、快速响应,实现高效的应急处置。四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按照“强化服务、突出应用、示范引领、重点突破”的原则,要加强对局应急指挥平台功能的维护开发,发挥好指挥平台安全生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资源管理、预案管理、协调指挥和应急评估等功能的实效。确保交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并成为交通安全工作的新亮点。

二、平安交通建设

(一)深化“平安交通”创建,扎实开展“三项整治”

结合上述“三化建设”,深化打非治违、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活动。

一是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要巩固去年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航段的监管力度。实施“救生衣工程”。确保旅水上旅游区按乘客定额100%配备救生设备,严格督促乘渡旅客穿戴救生衣;确保全市执法船艇按乘员定额100%配备救生设备,确保水上执法人员100%穿戴救生衣执法。二是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专项整治。运管、海事、航道部门要联合行动,进一步规范危险化学品运输和安全管理行为,确保危化品水陆运输安全、有序。运管要加强水、陆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资质审核检查;海事部门要加强危化品船舶申报制、报港制和实船签证工作检查;航道部门要设立危化品运输船舶专用停泊区,加强危化品船舶安全管理,要以石油化工码头压力管线安全为整治重点,加强对港口码头危险货物罐区的安全管理。三是开展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巩固道路客运专项治理工作成果,继续开展“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进一步规范客运企业安全检查行为,指导企业建立定期自评制度,组织专家对“安全带-生命带”、安全告知、车辆动态监控等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会同公安、安监部门加强《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的落实,组织开展企业安全工作负责人、安全管理干部培训。按照交通运输部“汽车客运站车辆安全例检工作和技术规范”,组织开展宣贯培训,指导和规范客运站车辆安全例检。继续提升公路安全通行条件,深化源头治理,全面实行违法超限运输信息抄告制度,推广关联处罚机制,加强对重点源头企业的监管;加大路面执法力度,定期开展联合治超行动,有效控制国省道公路平均超限率。

(二)坚持全面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全面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凡重大决策的决策部门、重大项目的审批部门、重大事项的决定部门必须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今年原则上“应评尽评”“全覆盖”。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作为重大项目实施、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出台的前置条件和必经程序,认真落实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查究办法》,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综治维稳部门指导考核”的运行机制。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及不稳定因素,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篇3

一、正视草坪的修剪工作

修剪是维持优质草坪的重要手段。修剪的法则是每次最多剪草不能超过1/3。叶片是叶绿素将阳光转为新的细胞的储库,叶片剪完了,草也就枯萎了。修剪可保持草坪顶端一定的生长,控制不理想的徒长,保持草坪的平坦、整洁、鲜绿,提高草坪的美观性。因为冷地型常绿草坪,多数品种的根茎丛生,茎叶向上斜直生长,一般高度抽穗期为50厘米左右,而上海人民广场种植的高羊茅,其高度可达80~100 厘米,因为此类草种四季生长,比当地暖地型草种茎叶旺盛,因此,这类草坪必需采用人工剪草来常常控制其高度,如放松剪草工作,则不堪设想。通常每年4月开始剪草,扣除夏季高温期休止剪草外,至9月底止,全年约需进行剪草10次,均匀每月剪草2次。对粗放治理的一般庭园草坪,剪草次数可以适当减少为每年4~5次,其中最重的一次是草坪抽穗前的一次。必需及早将它嫩茎的上部剪断,则可防止其抽穗结子。假如不修剪,有部分冷地型的常绿草坪抽穗后的老茎,会泛起枯黄倒伏,到了雨季又会发生烂根现象,这样对草坪生长很不利。另外草坪越夏与越冬前20天左右,均应各修剪1次,剪去吸水能力差的老茎叶,让新萌生的嫩草茎安全越夏与越冬。因为嫩草茎吸水能力强,可以增强抗高温顺耐寒冷的机能。平时进行按期剪草,可促进草坪平整美观,又可增强它的耐踩踏性和抗病虫能力。每次剪草的留草高度,一般庭园草坪为2~3厘米,观赏性草坪则为1二5 ~2.5厘米,但须留意留草高度不可过低,由于草茬太低会损坏草根。草坪留草高度,可通过调整剪草机的旋转底刀来控制。由剪草机修剪下来的草屑,应及时清理运出草地,以免引发坪草疾病,甚至枯死。修剪时应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刀片情况、修剪方式、方向等。刀片必须每使用7-10天就磨刀1次,避免用钝刀;经常改变修剪方向,以防茎叶趋向于剪草方向倾斜生长,出现层痕,影响品质。

二、灌溉

由于冷地型常绿草坪的茎叶密集且生长旺盛,日常抗旱浇水不能放松,干旱时每2天浇一次,早晚进行,具体根据地区气温及雨量不同而异。坪草根据定植期不同,幼苗期的灌水深度一般以能渗透土层3~5厘米为度,即要使草坪根系活动层深度的土层完全湿润。随着草坪不断发育生长,灌水次数可以逐渐减少,但每次灌水量则要增大,渗水深度应达到10~15厘米。灌水时间一般应在早晨,如在强烈的阳光下进行灌溉,会因蒸发作用而损失大量水分,同时还极容易引起叶片灼伤,在晚上灌溉易感染病害。但在夏季高温季节白天最热时,为适当降低气温和地温,可进行短暂喷水,每次2~3分钟。详细根据地区气温及雨量不同而异。喷水降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草坪安全越夏措施

三、施肥

冷地型常绿草坪四季生长,消耗肥力较多,再加上多次剪草,会使肥力不足。通常草坪施肥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种是每年冬季或早春,在草地上撒施有机肥料,如堆肥或泥炭土,它不仅能增加肥力,还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草坪根群的更新。有机肥通常每亩施用量为1600~2000公斤。另一种是在春季或秋季,分次撒施化学肥料,肥料中氮∶磷∶钾的比例为5∶3∶2,也可追施尿素或含50%氮的缓效化肥,施用量为10~20克/平方米。一般情况1年追2~3次肥,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目前市场上供给复合肥料增多,亦可改用复合肥料来代替。草坪的日常护理工作还有刺孔,杂草清除,病虫害防治,更新复壮等多项养护与治理措施,对草坪安全越夏与越冬都有紧密亲密关系。

四、防除杂草

杂草清除在草坪栽培养护中通常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清除杂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耕作除草。待杂草萌发长成小草,犁翻,耙平,杂草被埋青,沤烂成肥料。反复几次,既除了杂草,又有助于土壤疏松与培肥。

化学除草。通常应用高效、低毒、残效期短的灭生性或广谱性除草剂,如2,4-D类,二甲四氯类化学药剂能杀死双子叶杂草植物,而对单子叶植物则很安全,用量0.2~1.0毫升/平方米。另外,还可用有机砷除草剂、甲砷钠等药剂,可防除一年生杂草。

生物除草。主要结合种植绿肥、先锋草等,迅速形成地面覆盖层,抑制杂草生长。生物除草可兼收除草与培肥土壤的双重效益。

五、病虫害防治

篇4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原则;防范

一、地质灾害及其危险性评估的概念

1、地质灾害的定义

就地质灾害而言,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因此,从上述地质灾害的定义中,可以明确以下两点:

(1)在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中即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人为因素。有些人认为,有些由人为因素引发的灾害(如采矿引起的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属人为灾害,不是地质灾害。其实单从定义中,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上述灾害肯定是属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畴,属于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①必须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的才能称其为地质灾害,假如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发生的山体崩塌就不是。②地质灾害必须是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假如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楼房倒塌,虽然也造成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但与地质作用无关,也就不是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

地质灾害包括的灾种很多,那么在评估中到底应评估那些灾种呢?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对所要参与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做出了规定,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及地面沉降六种,并对相关概念作了详细的定义。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只需按要求做好这六大灾种的评估即可,切忌包罗万象、求全的思想,把一些并未要求的灾种全都罗列到报告中。如在湖北省荆门市丘陵山区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高发区;在地下开采矿区、大量抽取地下水地区存在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是评估的重点。对于不属于地质灾害或虽然属于地质灾害但另有主管部门的某些灾害,不应纳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畴。如:地震灾害(地震局主管)、洪水灾害(防洪办主管)、水土流失灾害(水土保持部门主管)、地表水污染、大气污染(环保局主管)等。即使是对上述六大灾种的评估,也应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

1、综合评估原则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原则是指我们在进行评估时需要根据地质灾害现存的危险性状况评估记录和预测评估结果,在结合评估环境地壳运行状况和地质环境条件之间的茶饮性,对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性评估。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范围、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确定的危险性范围指标。同时,我们还必须针对地质灾害评估对象已发生过的地质灾害情况对现在的评估进行综合考虑,最后得出各方面综合出来的结果。

2、分段评估原则

分段评估原则主要是指依据评估对象的不同地质环境差异、隐患地质灾害的不同类型、级别对评估对象进行分区、分段处理,进行分别对待,分成若干个区域进行分别评估。一般来讲,主要是按照导致灾害的原因的性质、灾害规模、承按灾害的对象等条件进行划分,也可以从灾害的稳定性、几率性、严重性进行划分,并按照评估段分别对评估对象进行适宜性评估,将灾害的级别评估到最精确。

3、分级评估原则

通过对建筑项目的重要性可以对地质灾害的级别或成都进行分类,这样很容易确定评估级别。但是在确定评估级别之前必须明确各个级别的不同含义及其划分依据。同时,必须考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程度,综合决定建筑用地的使用 j投资规模的确定。一级评估:指有允 的备案资料,论证充分,一般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且评估报告必须交由省级及其以上的国土资源厅(局)备案。二级评估是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和乙级的单位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报市地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档。同理,三级评估即为获得同样部门颁发的乙级或丙级的单位进行,评估结果同样是在有关部门进行存档。三者的区别在丁评估报告的详细、严密程度。

4、建设用地覆盖矿产评估特别对待原则

对于建设用地地下存在着矿产的地区应当进行分别对待。原因在于在矿产被开发、挖掘后会引起地面的下沉、塌陷等状况。况且一旦开采,地质灾害的危险级别将快速逐级上升。对于建筑用地地表损伤较严重的地区,应首先拟定计划对地表进行修复还原且一旦确定建筑用地,矿产的开采将必须严格控制甚至禁止。鉴于此类情况,也可以采取与矿产承办方进行协商确保开采后的地基不受到严重损伤,可采取预留地保护煤住的办法。从各方面综合考虑可能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的影响因素以及地质灾害的级别与范围的综合评估确定。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范工作要点

1、要根据实际的危险性评估结果,制定一个全面的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这个方案一定要全面综合,也要突出防治的重点,并且根据相关的灾害种类、灾点的防治分级提出针对性较强、实效性较高、突出灾害分级层次的防治措施与建议。建立一个灾害防治标准与指导方针,以更好地引导日后的灾害防治实践工作。

2、几种具体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1)滑坡的防治措施和建议。要防治滑坡灾害,首先应该考虑采取避让的措施,如果实在无法绕避,就应该根据滑坡的类型、滑坡规模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采取设置截排水设施、设置支挡设施、更改滑坡体的几何形态等措施,并尽量不在滑坡体的前缘部分进行深挖方作业。

(2)崩塌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一方面,要对崩塌体或者有崩塌趋势的地方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其成为日后的灾害隐患。另一方面,还要对不稳定的后壁陡边坡进行治理,消除其的继发崩塌威胁。如果工程项目建设中包含有大量切坡高度较大的挖方工程,就要密切防范潜在的崩滑情况。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可以按照边坡的相关治理规范进行崩滑的防范。

(3)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可以通过在泥石流的沟谷种植固土草木的措施,防止水土的流失,还要通过预留一定的泄洪通道,并保持其畅通,减少其他施工设施对泄洪通道的影响等措施来减少泥石流的方式概率。在评估区域如果要进行桥梁的墩台施工的,就一定要通过增大桥梁的跨度等办法确保桥面的足够安全。

(4)不稳定斜坡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一些沟谷深切的区域,会出现较多的高陡边坡。进行工程建设时应该采取适当侧移、改路基段为高架桥等方法尽可能地避让如果还是不能避让的,就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控制好人工边坡开挖的深度、设置安全坡比和坡型、对较为完整或者新鲜岩面的坡面进行加固,以确保斜坡的稳定。

四、结束语

总之,在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中要贯彻“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结合”的灾害预防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规范施工流程和施工活动,做好工程用水的排泄工作,加强场地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做好灾害应急措施,从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山区 育龄妇女 避孕药具 发放

佛坪县位于汉中东北部,秦岭南麓,海拔515―2904米,总面积1279平方公里,总人口数 3.3万人,育龄妇女 5313人。我县属高寒山区,交通落后,经济增长缓慢。近年来由于改善居住环境,方便子女就学及外出务工就业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户籍已婚育龄群众离开户籍所在地,大多集中在城区附近,部分育龄对象流动外出务工。针对此情况,佛坪县主要采取现居住地为主,户籍所在地配合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并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避孕节育宣传、培训,充分发挥县站和居委会药具发放点作用,做好现居住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的药具发放工作。按照部门工作要求,本站对2010年度居住在佛坪县区域的已婚育龄妇女使用药具和村级发放点情况调查,为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居住在佛坪县九个乡镇的育龄妇女及59个行政村、袁家庄镇居委会药具发放点基本情况。根据全员人口信息系统2010年底佛坪县共328 名育龄妇女使用药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中抽取285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基本情况、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获取药具情况、使用避孕药具失败及原因、意见及优质服务等。

1.2、调查方法

由县站负责组织人员,采取进村入户走访使用避孕药具的育龄妇女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组织时间是2011年4月―6月。按照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统一要求,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并向其承诺个人隐私保密的情况下,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询问并填写调查问卷。审核回收调查问卷,剔除不符合调查条件及逻辑错误问卷,对有漏项的通过电话询问进行完善,保证问卷质量。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45份,收回信息资料完整的问卷342 份,问卷有效率99%,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4.6(22―45)岁,平均婚龄10.15(2―24)年,初中级以下学历占69%,高中M中专学历占28%,大专及以上学历占3%。

2.2、避孕知识知情情况

2.2.1、参加节育避孕知识培训及避孕方法知情情况。调查对象在2010年至今接受避孕节育知识一次培训占5%,两次培训占10%,≥三次培训占85%。99 %的调查对象知道3种以上避孕方法,83%对象知道5种避孕方法。

2.2.2、避孕药具随访

调查对象接受过药具知识的指导占 99%,随访接受率 98%,对药具发放、管理、品种、数量等方面的意见主要有:药具品种单一、质量不高,不能及时领取及其他原因。

2.2. 3、使用避孕药具失败的原因

调查对象由本人自主完成或经计生专干、医生指导,选择外用占 57.8 %.口服短效避孕药占 24.2 %,长效口服药及皮埋 13.3%,外用避孕药6.3%。

避孕措施失败的原因:男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未坚持正确使用 69%,脱落占 21 %,破裂占 10 %,口服避孕药皆因漏服所致,外用避孕药是由于未按要求正确使用。

2.3获得避孕节育服务情况及服务满意度评价

调查对象对避孕节育服务的知晓率达 99%,对药具发放、咨询和随访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均在95%上,对药具发放服务不满意的原因为药具品种单一 2人,不能及时领取 3 人;对咨询服务不满意的原因中,认为服务提供者避孕节育知识缺乏 1人,服务提供者服务态度不好 2人,其他原因 1人;对随访服务不满意的原因,认为指导不详细的 3 人,态度不好 1人,其他原因 2人。

2.4村级避孕药具发放点

查看村级服务室资料完整,进出库登记清楚占96%。发放员人员文化程度为初中65%,高中及中专30%,其他占5%,2010年接受药具知识培训24学时占80%,18学时15%,其他5%。报酬兑现100%。按月发放一次药具占97%。发现药具过期、失效1.6%

3.讨论

近十年来随我县山区移民搬迁,子女就学问题以及改善居住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育龄妇女使用避孕药具对象流动性增强,本次调查主要从避孕节育知识知晓情况,药具发放、指导、随访、咨询等方面对285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应该在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普及、重视咨询和随访服务以及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方面,进一步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村级发放点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知识解答能力不足,但通过经常性开展工作,基本满足了农村育龄群众对避孕药具的服务需求。因此,为采用避孕药具的农村及流动育龄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避孕节育知识宣传、培训,在指导其落实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方法同时,指导她们掌握正确使用方法,以减少避孕失败。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应该及时更新避孕节育知识,提高咨询、随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覃民;李伯华;避孕方法知情选择与已婚育龄妇女避孕选择变化[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年05期 256

篇6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实惠

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扶持和促进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围绕“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和措施。

(一)优化公立医院布局。严格规划刚性,控制区域综合医院数量和个体医院规模扩张;明确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和布局;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任务和职责分工。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公立医院工作量补助的办法进行修改完善,探索建立公立医院长效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合理调整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明确政府办医、部门监管、医院运营责任。

(三)进一步加快中医科建设。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全部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进一步规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建设。做好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让中医中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服务机构建设更加完善,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四)加快重点临床学科发展、薄弱临床学科建设。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建立学科发展激励机制,促进医院内涵建设,加强专业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儿科建设,加强儿童呼吸机等设备配置和儿科人才培养,争取儿科床位补助;加强重症医学科建设;加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开展院前急救机构和人员绩效考核,充分调动院前急救积极性。

加快医疗事业发展,让群众看病就医更满意

(一)继续深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在区医院选择3—5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充分利用电子病历等信息化手段,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和监督。

(二)做好重大医疗救治工作。做好卫生资源共享,整合区急诊抢救资源,统一医疗急救规范,做好医疗急救队伍的技术培训,提高我区医疗急救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并完善急救体系建设,建立急救服务规范、急救网络设置原则,开展急救人员培训,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建立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各级医疗机构应及时规范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伤病员的医疗救治情况。根据“四集中”的原则,重点加强重症、危重症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努力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三)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加强村卫生所改造提升工程,实现一村一所目标,实施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创建示范乡镇卫生院和示范村卫生所活动。积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开展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改扩建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能力。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间的分工合作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托大医院的龙头和技术辐射力,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达到资源共享、服务基层、共同发展、造福百姓的目标。

(五)继续做好“三下乡”工作、“千名医师”对口帮扶活动。在活动中间注意做好宣传、组织和督导,使“三下乡”活动、支医活动开展的扎扎实实、确有成效,起到为群众办实事的作用。继续把卫生技术人员下乡与职称晋升和执业注册挂钩,进一步做好区级医院对口支援山区卫生院和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促使区级医院在输出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同时输出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真正把城区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带到广大农村,使城区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全面提升医院服务,让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

(一)完善医疗服务模式。从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规范”入手,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狠抓各项核心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全面规范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将以区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为契机,提升区医院综合水平,一是逐步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到2011年底,区医院本地病人复诊预约率达到50%,其中口腔科、产前检查、术后病人复查等复诊预约率达到60%。二是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改善医院急诊设施和条件。开展错峰服务和分时段诊疗,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等候时间。完善门诊信息管理平台,公开医疗服务信息。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人,可开具2-4周的处方用量,方便慢病患者配药和就医。急诊病人抢救推行“三先三后”,即先救治后检查、先抢救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确保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和救治的及时有效。三是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逐步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及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

(二)逐步推广优质护理服务。以合理配置护士人力、实行责任护士制度、规范提供分级护理服务为三大核心,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范围,深化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护理垂直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实施与绩效考核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以高危科室为重点,扩大专科护士培养面。完善护理事业发展保障机制,加强临床护理服务支持系统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合理调整护理服务价格。

(三)加强医药费用控制。按照省、市、区制定的相关规定完善措施、开展工作,重在制止乱检查、乱收费、高收费等违法违纪的现象,而不是要降低法律授予的收费标准,从而规范收费行为,树立卫生行业形象,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配合纪检监察、规划财务做好违法、违规、违纪收费的监管和查处。一要加强控费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控费管理制度。各基层单位要成立“费用控制领导小组”,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认真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督促问题整改。二要规范医疗收费行为,依托于“一卡通”建设,建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全部全部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医院所有收费都应开具合法的正规票据,严禁分解收费,重复收费。三要实行价格服务公开,在门诊大厅设立价格服务公示栏,向社会公示常用中西药价格,医疗服务价格,公布举报电话,实行住院收费一日清单制。真正使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得到维护落实。

(四)努力改善医患关系。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切实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等各项权益。妥善处理与新闻媒体的关系,主动向社会医疗服务、科技创新、典型事迹等方面的信息。严格规范医院投诉管理,落实“首诉负责制”等各项工作制度,建立投诉责任追究机制,对发现医疗差错的当事人要严肃查处。积极应对、认真处理各类医患矛盾纠纷,配合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公安等部门做好医患纠纷调处工作,努力将各类医患纠纷的处理引入合法化渠道。努力形成部门协作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2011年,所有一级以上公立医院都要达到“平安医院”建设要求,6月底前全部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做好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让群众看病就医更放心

(一)提升核心制度执行力。结合“三城同创”活动,组织开展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明查暗访和医政管理相关规范标准执行情况抽查活动。在全区基层医疗单位开展以“加强内涵建设、规范执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的管理年活动,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上新台阶。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抓好督导,按照《区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细则》开展相应工作。对全区各医院医疗质量的薄弱环节、社会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督导检查,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各医疗机构自觉的抓好医疗质量的环节控制,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规范综合医院的管理,提高质量管理和督查力度。2011年我区基础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医院感染控制、临床合理用药、新病历规范执行等方面。定期开展医疗质量点评工作,进一步健全医院内部管理体系,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健全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医学证明文件管理。落实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对在重大医疗纠纷或事故中被认定负有责任的医疗机构和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充分发挥各质控组织的作用,建立基础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基础质量管理培训。

(三)加强医院药事管理。一是积极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目录外药品比例,实行目录外用药备案管理。除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外全部药品统一实行零差率销售,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零差率销售情况及让利情况实行季报。二是严格执行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集中配送,统一组织结算;严格执行第七批药品集中采购规定,对于第七批药品目录外药品采购实行严控准入,并报我局医政科备案。三是各医院应制定有《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严格实行“一品两规”、“两票制”,建立药品引入和退出制度,《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应动态管理,每年至少调整一次。四是重新成立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组),并加大培训力度,今年内将对新成立的药事小组进行专业培训两次以上,规范药品采购程序,规范医务人员用药习惯。五是推进医院合理用药,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与医院评审评价工作结合,对于抗菌药物管理和使用存在严重问题的医疗机构,要一票否决;六是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进行排名和公示,对排名靠前的医院负责人和有关当事人进行诫勉脾话或行政处分。

(四)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知识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控制意识和能力。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管理规范,加强医院感染科规范化建设。加强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专职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管理能力。落实医院12个重点部门院感质量控制工作,重点加强介入治疗室、手术室、内镜室、口腔科等院感高发科室管理。继续加强血液净化机构管理,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妥善处置并指导各地规范处置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结合“三城同创”测评任务,切实做好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暂时贮存工作。

强化服务要素监管,让群众看病就医更给力

(一)严格医疗机构监管。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增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减少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加强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加强日常不良行为监管,规范医疗机构间合作、协作行为,落实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加强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工作。一是严格执行《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年4月底完成对对我区所有在册医疗机构摸底、清查,做到不漏不少,心中有数。二是严厉打击,规范市场秩序。2011年5月—10月对医疗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加大力度,查处大案要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建设一支业务精干、政治过硬、办事高效的监管队伍。三是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对于无证行医,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选择典型案例,通过活生生的教训教育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生命,爱护别人,爱护自己。要向群众宣传到无证非法诊所就诊的危害性,使得广大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无证非法诊所,提高对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负责的意识。四是把好医疗广告的初审关,加强对医疗机构宣传的监督管理,对误导人民群众就医的宣传、虚假医疗广告、未经卫生厅批准的违法广告,依法从严处理。

(二)严格医务人员执业管理。医师护士执业考试、注册、变更注册已成为医政科长年性、琐碎性的工作。为规范卫生技术人员的执业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树我局的工作形象,将进一步规范窗口服务,加强对注册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做好医师护士注册、变更工作。强力推行医师定期考核,医师定期考核是《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一项法定的医师考核制度,也是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2011年将进一步做好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完善考核方案,继续对适龄医务人员开展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单位的岗位责任制结合、与本人的晋升评优结合,为医疗质量持续改善建立良好的人本基础。加强医师执业注册管理,依法查处无证执业、超范围执业等行为。贯彻执行《护士条例》,努力改善护士执业环境。完善相关规范制度,强化护士执业行为管理,配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规范医院护理员队伍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