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技巧范文

时间:2023-04-03 01:3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跳绳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跳绳技巧

篇1

1、跳绳方法是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切记不可用全脚或脚跟落地,以免脑部受到震动,当跃起在空中时,不要极度弯曲身体,而成为自然弯曲的姿势。跳时,呼吸要自然。

2、有节奏。握绳的方法两手分别握住绳两端的把手,通常情况下以一脚踩住绳子中间,两臂屈肘将小臂抬平,绳子被拉直即为适合的长度。

3、摇绳的方法向前摇时,大臂靠近身体两侧,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发力作外展内旋运动,使两手在体侧做画圆动作,每摇动一次,绳子从地经身后向上向下,回旋一周,绳子转动的速度和手摇绳的速度成正比,摇动越快,则绳子回旋越快。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技术要点:

开始采用直线助跑,双肩要下垂,用脚前掌着地,跑时具有弹性;提高重心,步幅均匀,不断加速;进入弧线跑时,外侧摆动腿富有弹性地蹬地。为了克服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上体应稍向弧线内侧倾斜。前脚掌沿弧线落地,身体重心轨迹向内越出足迹线。助跑的节奏要快,特别是助跑最后两步髋关节前送幅度要大,迈步时上体保持较垂直的姿势,摆动退积极,充分后蹬,起跳腿快速前伸,同时髋部自然前送。助跑过程中两臂应积极有力地前后摆动,弧线跑时外侧手臂摆动幅度应大于内侧手臂的摆动幅度。

2、动作方法:直线助跑后迈步起跳,两臂和摆动腿快速摆动配合,起跳腿充分蹬伸;过杆后摆动腿先着地,屈膝缓冲。

3、动作要点:助跑动作轻松、自然、有弹性,最后一步稍小,速度快;起跳迅速蹬伸髋、膝、踝关节,躯干伸展充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公路;桥头跳车;地基;路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14-02

桥头跳车是指桥涵两端路面部分相对桥面下沉,因沉降量过大产生错台,引起车辆跳跃颠簸的现象。桥头跳车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在我国公路及城市道路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给养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何解决桥头跳车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对几种有代表性的处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桥头跳车的危害

桥头跳车,车辆颠簸,降低了乘车舒适性,还有可能使驾驶员产生“路怒”心理,汽车易偏离行驶轨道而引发交通事故。车辆在桥头跳车时产生的水平与垂直作用力,对桥梁施加附加的冲击荷载,加速了桥台、桥头搭板等结构物的损坏,特别是加速了支座和伸缩缝的损坏,从而增加桥梁的维修费用。过大的桥头跳车会加重车辆机械磨损与轮胎的磨耗,而且增加了汽车尾气的排放。车辆因桥头跳车产生的噪音,会干扰桥梁附近人们的正常生活作息,产生不利的社会舆论影响。

二、桥头跳车形成原因

1、地基不均匀沉降。路堤土因其固有的压缩徐变性质,在施工时即使充分压实也难以避免土基等因素造成的沉降。工后随着时间推移,地基缓慢固结,剩余沉降逐渐完成,这部分沉降造成路基相对于桥台产生了一个沉降差,另外在车辆反复作用下,地基填料间的粘滞蠕变以及土体侧向变形,导致路面下沉,增加了沉降差。

2、地基土质不良造成的沉降。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段,地下水位较高,且多属软土。由于软土一般都具有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性强和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在软土上填筑路基,便极易产生沉降(包括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同时,桥头路基填筑高度较其它地段大,产生基底应力相对较大,更易引起地基沉降。

3、台背填料压缩引起路基的沉降。台背填料因含水分、存在孔隙,施工中采取任何措施也难将填料颗粒间的孔隙完全消除。在公路自重及车辆的垂直荷载与振动荷载作用下,孔隙率逐渐降低,填料逐渐压缩,密实度逐渐增大,便在一定期限内产生路基沉降。因此,压缩沉降主要取决于填料性质,施工条件及台前台背的防护排水工程的设置情况。

4、 刚柔突变引起沉陷跳车。由于结构物桥台一般采用刚性很大的坚石砌筑或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属于刚性体;而与桥台相连的道路,具有刚性较小柔性较大的特点,属于弹塑性体。对于桥台而言,由于其刚性较大,可以认为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无变形产生。而路堤填土是一种非线性形的刚度很小的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必然产生较大的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其中主要是塑性变形。土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塑性变形不断积累。由此导致了桥头部位的差异沉降,形成了桥头跳车。

三、桥头跳车的预防及处治方法

1、设计上的防治。施工单位依图施工,所以首先要严把设计关。设置桥涵构造物应充分考虑台背填方路基的地质情况、填方高度、路堤长度、填料来源及路堤沉降等方面。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和相关的规定要求;对桥头跳车的部位进行详细设计,提出施工指导意见;并且认真详细地进行设计交底。设计中对设置搭板的桥头必须按预防两次跳车进行设计;对桥台台背路基应进行换填处理,大桥台背填料顺路线方向长度自台身起,底面不小于3m;拱桥台背填筑长度不小于台高的3~4倍,涵洞两侧换填长度不小于2倍孔径长度,并且其填筑的材料应选择强度高、渗水性好、塑性好、压实快、透水性好的材料;新建明涵应采用方涵形式,原则上涵顶标高不高于路面基层标高;暗涵可采用圆管涵,孔径不得小于1m;台后及桥头处路基必须设置排水设施,如横向泄水管或盲沟,避免水对路基材料的浸润,来减小台后路基的沉降量;对台前、台后的不良地质路段,按要求必须换填粉喷桩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使路基固结减少沉降。

2、设置桥头搭板。设置桥头搭板是目前解决桥头跳车现象的一种常用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采用设置桥头搭板对路基填土与桥台构造物衔接处较大的纵坡变化逐步进行缓和过渡,从而消除跳车现象。一般认为,路面纵坡的变化不大于5/1000时,就可基本消除行车的跳跃感。假定搭板长度为L,桥头差异沉降量为x,则有: 5/1000≥x/L L≥200・x。若桥头差异沉降为0.10m,则由上式可得搭板长度为20m。设置这么长的搭板是不太现实的。在实际应用中,搭板一般长度为8米左右,厚约30M。虽然理论上不能满足纵坡变化的要求,但搭板确实解决了桥台背后填料难以压实造成的问题,搭板连接了桥台和路堤得以压实的部分,越过了非压密区。桥头搭板的设置并不能在很长的时间内维护很好的效果,如果遇到沉降差异很大的桥头的时候根本就无法使用。

3、提高桥台背的压实度。根据现行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台背填土不低于同层路基压实度的标准。从理论上讲,可以适当减小引道路堤的沉降量,对桥头跳车有一定的改善。但受桥台背地形狭小的限制,大型压实设备无法作业,小型压实设备能力有限,压实死角、结构物边沿处很难达到要求,形成欠压实区。因此提高压实度只是一种办法,从根本上还解决不了桥头跳车的问题。

4、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加筋土的理论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土工合成材料发挥其抗拉强度,通过加筋与土体之间的摩擦作用约束土体的侧向变形,从而达到提高土体承载力和抗剪强度的目的。应用土工合成材料对桥台背后的填料进行加筋,能够有效降低土体的压缩变形,减少塑性变形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缩小桥头差异沉降的作用。

综上所述,彻底杜绝桥头跳车是不可能的,只能采用措施减小桥头沉降量。要想减小桥头跳车,没有哪一种方法是“灵丹妙药”,必须多管齐下,采用多种方法解决。

四、结束语

实践说明,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原理也不难理解。为了避免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相关施工人员就应该按规范技术要求进行合理、科学、正确施工,同时针对不同的成因,要及时反馈、加强技术沟通,并制定合理方案,确保有效防止桥头跳车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 赵 鑫 朱 丽 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危害、成因及解决措施分析,2014

篇4

[关键词] 桥头跳车;治理措施;MOH材料;高聚物注浆技术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auses of high-grade highways, Bump, combined with advanced technology (such as MOH materials and polymer grouting technology) summarizes some of the bridgehead, respectively, from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repair ofbump effective governance measures.

[Key words] Bump; control measures; the MOH materials; polymer grout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U412.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概述

所谓桥头跳车是由于公路桥头及伸缩缝(桥头引道)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车辆经过时会跳跃并对接缝产生冲击作用,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和舒适,严重时可导致交通事故,同时减少了路桥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养护维修的成本。由于台背处路基路面和桥台各自沉降后必然存在一定高差,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是不可能的,但可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处理措施把桥头跳车的危害减小到最低。

2 桥头跳车产生原因

2.1 桥头处刚柔突变

我国高等级公路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属于柔性材料,而桥台处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属刚性材料,二者弹性模量相差较大,这就必然导致在二者衔接处出现刚柔突变,而刚性不同的材料对能量的吸收能力不同,在行车荷载的不断作用下出现差异沉降,形成台阶,当车辆经过时就会跳跃,对其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加剧沉降的差异。

2.2 地基承载力不足

桥梁属于工程的关键部位,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其墩台下地基一般经过加固处理,沉降较小,而台背后路基下一般属于软土,本身承载力有限,又未经加固处理,所以工后沉降必然较大,与桥台形成沉降差异,造成跳车。

2.3 台背填料压缩沉降

台后路基沉降主要取决于台背填料的性质、施工条件及台前、台背防护排水工程的设置情况,由于桥头引道处路基一般填筑较高,低则3m左右,高的可达10m或更高,所以如果台背填料选择不当,含水率,孔隙率较大,在行车荷载的不断作用下出现空隙压缩较大出现沉降过度。

2.4 设计及施工工序不当

在施工过程中一般是完成桥台等结构物的修建后再进行两端路堤的填筑,这样就出现填土较高并且施工面狭窄的作业段,同时由于桥台一般采用不规则形状,大型夯实机械因工作面过小无法正常工作,人工夯实操作又无法保证回填土的压实度,同时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不强,技术水平有限,未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台背路基的压实强度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最终导致后期沉降过大。

2.5 后期管理维护不足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现有道路设计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车辆要求,当在桥头产生沉降差异后又由于道路管理部门的疏忽,并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检测、处理和维修,造成车辆经过时颠簸跳跃,并对其产生巨大的竖向冲击力,加大沉降的差异。

3 桥头跳车的治理措施

3.1 加强软土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降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减少上层结构的沉降量。由于桥涵一般要受到水的侵害,所以排水是该处地基处理的主要问题。目前国内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预压固结法、挤密砂桩法、化学加固法和土工网格等,这些方法都能有效解决软弱地基的问题。

3.2 设置搭板和枕梁

桥头跳车的本质原因是桥头两端由于刚度不同引起沉降差异,所以可以通过将钢筋混凝土板埋入沥青路面内,较少两端的刚度差异,使得台背与路基形成整体。搭板远端可设置枕梁,由于枕梁下部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加速该处下部路基下沉,出现二次跳车的现象,所以枕梁下部一般换填为碎石土或石灰土等以增强土体承载力。当不设枕梁时通常将搭板设置成不等厚的,在远台端增厚10~20cm,并在下部铺设20cm碎石垫层,以防止出现二次跳车。

3.3 使用MOH材料处理桥头跳车

MOH是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是在微表处基础上的拓展性应用。该工艺采用分部填充,最后整体罩面的原则。即先测量原路面高程,结合测量数据确定桥头沉陷的具置,然后针对沉陷部位采用分层摊铺的方法进行填充,直至与原设计路面找平为止,然后再对沉陷部位进行整体罩面。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采用MOH材料处理桥头跳车仅需对沉陷范围进行局部填充,可进行不等厚摊铺,无需刨开原路面,先后在郑焦晋城高速公路、山东荷关高速等试用,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封闭交通时间短、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3.4 采用高聚物注浆技术处理桥头跳车

高聚物注浆技术在外国道路、机场跑道和桥头跳车等基础设施的快速维修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国内桥头跳车处理中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当桥台背后土体沉降超过容许值时,特别是在使用搭板或埋板之后,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将产生塑性变形累积形成板下的脱空,当被水浸泡后又会产生唧泥,进而使搭板边缘下部失去支撑,加剧板底脱空。采用高聚物注浆后,板底脱空部位被有效填充,并且能够有效解决搭板标高,达到与桥台相平。

由于高聚物具有如下特点:(1)密度小、无收缩,维修后产生的附加应力小;(2)施工速度快,无需养护,注浆后15min之内其强度即能达到90%,对交通的影响较小;(3)反应时材料体积迅速膨胀至液体时的10~20倍,能够把已经产生的沉降差异缩小到最佳;(4)注浆孔径小,一般只有1.6cm,对原桥台搭板整体性影响小;(5)渗透系数小,材料防水性能好,并且耐久性好、无污染。所以与传统的水泥注浆技术相比,其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在国内桥头跳车的处理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4 综述

桥头跳车是目前公路工程中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引发桥头跳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虽然各大学者和公路建设者一直在不断探索其有效解决措施,但始终不能将其根除。随着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我国的高等级公路渐渐由大规模建设阶段转向养护维修阶段,文中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分别从设计、施工和养护维修等方面总结了一些桥头跳车的有效治理措施,希望能够对未来桥头跳车的治理起到一丝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希哲.土力学地基基础[M]. 第4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2]程翔云.桥头跳车综述[J].公路,1997(12):1—7.

[3]旷开萃,黄宏伟.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综合分析和防治[J].地下空间,2001,第21卷(5):502—509.

篇5

1.动物神经和激素调节的命题角度

(1)神经调节部分的试题大多以多图组合的形式出现;

(2)激素调节部分的试题大多会从有关激素分泌的部位和作用以及反馈调节等方面进行考查。

2.免疫调节的命题角度

(1)以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免疫疾病的发病机理等过程图解为背景进行考查;

(2)以文字信息背景进行考查;

(3)以曲线图、结构图等形式为切入点考查免疫的相关基础知识。

3.植物激素调节的命题角度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探究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3)探究各种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4)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方法及结果分析等。

二、应对策略

1.动物神经和激素调节的解题应对策略

(1)对于神经调节类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干所给提示,并挖掘出有用的解题信息:①熟悉教材基础知识和教材中的相关插图;②掌握分析图示的正确方法,从图示中的特殊部位突破全图;③掌握判断反射弧结构的方法、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

(2)对于激素调节类的试题,应把握调节特点(反馈调节)和过程,关注验证某些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实验方法和设计思路,将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迁移到具体问题中。

2.免疫调节的解题应对策略

(1)①熟悉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敏反应、淋巴细胞产生等的过程图解;②具备分析“变形”图解的能力,并能做到迁移应用。

(2)对于文字信息背景题:①熟悉免疫的基础知识,关注吞噬细胞的功能、淋巴因子的作用、抗体的产生等细节知识;②具备文字分析能力,仔细审题,挖掘出有用的解题信息。

(3)正确分析相关曲线、结构图是解题的关键。

3.植物激素调节的实验题解题应对策略

(1)熟知“生长素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生长来促进植物生长的”,理解重力和单侧光对胚芽鞘生长素分布的影响,进而解答与生长素的发现、合成与运输有关的分析题。

(2)关注曲线的变化规律,从各曲线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含义入手解答试题,理解促进、抑制的含义与生长速度快慢之间的关系。

(3)熟悉经典实验,把握处理实质,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明确实验设计的方向,合理安排实验步骤,找到实验中隐藏的因果(逻辑)关系,准确解答有关植物激素的实验设计题。

三、典例突破

(一)熟记并能区分特殊结构或细胞的功能

1.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

【典例】下图为人体某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解析】该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通过判断可以确定,①为神经中枢,②为传入神经,③为传出神经,④为效应器,⑤为感受器,A项错误;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项错误、C项正确;切断③后,由于反射弧不完整,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不会产生具体效应,D项错误。

【答案】C

【拓展】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切断实验法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变化曲线的分析

【典例】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解析】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Na+迅速内流引起较大的动作电位,对应于曲线a,A项正确;根据图示,未受刺激时,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项正确;在两种海水中,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C

【拓展】下图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曲线解读】(1)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外流;(2)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Na+内流;(3)bc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通道继续开放;(4)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K+外流;(5)de段: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水平。

3.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典例】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可以被3上的某种物质特异性识别

D.1中热菸锸b兴奋时,膜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解析】在突触小体中电信号转变为神经递质形式的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能量,A项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项错误;神经递质能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C项正确;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时,膜外表面分布的是负电荷,D项正确。

【答案】B

【拓展】(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远远慢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这主要与神经递质的产生、释放需要一定时间有关;(2)突触小体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含量相对较高,这主要与其代谢及分泌功能有关;(3)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此过程消耗能量),最终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识别。

4.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典例】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若实验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会表现得弱一些,其原因是( )

A.反射弧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损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解析】反射弧结构没有发生变化,A项错误;传出神经没有受损,B项错误;感受器正常,没有受到抑制,C项错误;大脑是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所以若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让其有思想准备,膝跳反射会表现得弱一些,D项正确。

【答案】D

【拓展】常见的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神经中枢的关系:

5.明确下丘脑的部分调节作用

【典例】下列对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分析错误的是( )

[Ⅰ过度紧张][Ⅱ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Ⅲ血糖含量降低][Ⅳ寒冷环境][下 丘 脑][①][②][③][④]

A.由Ⅰ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由Ⅱ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由Ⅲ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③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

D.由Ⅳ造成,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作用,可以引起④毛细血管舒张,同时体内产热量增加

【解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过度紧张会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A项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项正确;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③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C项正确;寒冷环境中,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④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同时体内产热量增加,这样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D项错误。

【答案】D

【拓展】(1)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2)下丘脑具有分泌功能,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激素释放激素;(3)下丘脑内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4)下丘脑有感受兴奋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6.各种淋巴细胞的功能辨析

【典例】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成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解析】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胞免疫,A项正确;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B项正确;造血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两者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C项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项错误。

【答案】D

【拓展】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具有识别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是吞噬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是浆细胞。

(二)熟记并能区分信息物质的功能

1.神经递质

【典例】止痛药(如“杜冷丁”)能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但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同时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也不变,据此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解析】由题意可知,止痛药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受影响,其可能是阻断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又由题意可知,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也不变,说明止痛药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能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神经递质失去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机会,A项正确。

【答案】A

【拓展】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因素: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化学传递,突触间隙与细胞外液相通,递质的释放与扩散是在突触间隙内进行的,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也暴露在突触间隙中,因此,递质传递过程很容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改变的影响,凡能影响递质的合成、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以及消除等过程的因素,都能影响其兴奋的传递。

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典例】下图表示正常哺乳动物体内多种分泌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对该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激素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图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能起到反馈调节的作用

C.手术摘除成年小白鼠分泌图中激素C的腺体,一段时间后,该小白鼠表现为细胞氧化分解代谢增强

D.图中激素C作用的靶细胞是肝脏和骨骼肌细胞

【解析】图中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A项错误;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高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从而调节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B项正确;手术摘除成年小白鼠的甲状腺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细胞氧化分解代谢减弱,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为全身几乎所有的细胞,D项错误。

【答案】B

【拓展】激素分泌失调症:

3.几种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典例】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伸长,两者促进植物生长及其关系的图解可用下图表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前体物质][(色氨酸)][生长素] [细胞伸长][氧化产物] [赤霉素][促进] [①][③][②]

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由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对②过程也应起促进作用

C.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实现的

D.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不同

【解析】赤霉素与生长素均为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的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有机物,二者化W本质不同,能协同促进植物生长,A、D两项正确;由图示可知,赤霉素促进①生长素的合成;②为生长素转化为氧化产物,赤霉素对②起抑制作用,B项错误、C项正确。

【答案】B

【拓展】各种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三)掌握并能迅速分析调节过程图

1.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之间的关系

【典例】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随着年龄的增长,尿床现象会明显减少;(2)成年人由于过度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现象。以上现象说明(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比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调控

【解析】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其反射中枢在脊髓,因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大脑不能对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进行控制而出现尿床现象;成年人在过度惊恐状态下,大脑失去对脊髓中排尿中枢的控制而出现无意识排尿现象。这些现象均说明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调控,D项正确。

【答案】D

【拓展】解读排尿反射的示意图:

[g大脑皮层][高级中枢][低级中枢][c骶髓排尿中枢][d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膀胱][e逼尿肌(效应器)][a膀胱壁感受器][盆神经][f][h]

(1)成人能“憋尿”,但在医院尿检时,也能主动排尿,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主动排尿的过程:ghcde;(2)某病人高位截瘫,小便失禁,其排尿反射过程:abcde;(3)上述例子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之间的关系是低级神经中枢受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2.动物激素的分级调节

【典例】下图为人体血糖调节模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胰岛细胞为胰岛B细胞

B.神经与胰岛细胞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号

C.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

D.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机体血糖平衡

【解析】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抑制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C项错误。

【答案】C

【拓展】有关激素调节的两点提醒:(1)并不是所有的激素都是通过下丘脑到垂体再到相应腺体来分级调节的,如胰岛素的分泌;(2)并不是所有的反馈调节都会使相应过程趋于平衡,如正反馈调节。

3.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典例】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分析(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D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

B.图中A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参与体液调节,是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C.C细胞可产生抗体,其原因是C细胞识别抗原后能迅速增殖、分化

D.图中①②③三种物质既体现了激素间的分级调节,又体现了反馈调节

【解析】C细胞可产生抗体,说明C细胞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增殖、分化,C项错误。

【答案】C

【拓展】(1)渗透压感受器和渗透压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2)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和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3)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4)在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同样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典例】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⑤⑥尤其是⑤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解析】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项错误;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忆T细胞)、g(记忆B细胞),a(吞噬细胞)和f(浆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B项错误;HIV侵入人体主要破坏T细胞,降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能力,尤其是细胞免疫能力,C项正确;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是二次免疫过程,D项错误。

【答案】C

【拓展】“四看法”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看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2)看“参战”对象:如果由物质(抗体)参战,则为体液免疫;如果由细胞参战,则为细胞免疫;(3)看作用对象:如果作用于抗原,则为体液免疫;如果作用于细胞,则为细胞免疫;(4)看抗原的种类:不同抗原物质引起的免疫类型不同。①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引起的是体液免疫,如蛇毒或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②胞内寄生菌、自身肿瘤、移植器官等引起的是细胞免疫;③病毒感染先引起体液免疫,再引起细胞免疫。对于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最后清除抗原。

5.植物激素间的关系

【典例】南京地处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等变化的刺激。某些植物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其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0 ℃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30 ℃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

B.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C.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⑤⑥

D.由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是由一种激素调节完成的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某些植物冬天休眠、夏天生长,10 ℃环境相当于冬天,植物处于休眠状态,促进过程⑤⑥,30 ℃环境相当于夏天,植物处于生长状态,促进过程②④,而过程①③在任何时期都能进行,A项错误;植物休眠时体内生命活动减弱,脱落酸含量增加,而生长时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B项错误;夏天的日照时间长,所以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短日照(冬天)能促进过程⑤⑥,C项正确;由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完成的,D项错误。

【答案】C

【拓展】(1)各种激素对植物的调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其实质是基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3)在植物生长的某个时期中含有多种激素,各激素之间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生理作用不仅与激素种类有关,而且与激素的浓度相关。

(四)重点实验分析

1.动物激素调节实验

【典例】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以采取下列哪项实验措施( )

A.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

B.给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

C.用碘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D.用甲状腺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A项错误;给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会导致小狗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趋于正常,B项错误;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用碘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不会导致小狗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C项错误;用甲状腺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会导致小狗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D项正确。

【答案】D

【拓展】研究激素生理功能的常用方法:

2.动物神经调节实验

【典例】图甲所示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乙所示为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

(1)图甲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 ____________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 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 位。

(2)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_________________ 性发生变化,钠离子大量流向膜 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乙中的 段。

【解析】(1)由图示可知,A装置测的是静息电位,B装置测的是动作电位。(2)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钠离子的流入量增加,形成动作电位。

【答案】(1)a 静息 c 动作 (2)通透 内 b

【拓展】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其实验结果如图1、2、3、4所示,据图分析:

(1)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说明静息时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2)在图2所示位置给予刺激,电表发生两次偏转,说明刺激后会引起a、b间出现两次电位差;(3)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又叫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3.植物激素实验调节

【典例】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很有兴趣,并为此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该同学在研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时,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胚芽鞘弯向光源方向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证实(1)中的原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又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若胚芽鞘 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生长最快,胚芽鞘 (填字母)生长最慢,则能证实(1)中胚芽鞘弯向光源方向生长的原因。

【解析】(1)单侧光不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产生,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导致生长素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图1中乙的生长素不能透过盖玻片,尽管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但向光侧的生长素不能移向背光侧,故胚芽鞘仍直立生长;(2)单侧光不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产生,图2中甲、乙两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量相等,即A+B=C+D;单侧光照射会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D>A=B>C,所以胚芽鞘d生长最快,胚芽鞘c生长最慢。

篇6

【关键词】 高等级公路 桥头跳车 原因分析 防治技术

0 引言

由于跨河桥梁皆是按航道等级标准新建、改建,净空高度一般较大,桥头填土较多,桥台与台后填土由于沉降不一,产生台阶;在一些沿海软土地区,普遍存在:路面在台背回填处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沉降量达10~35cm,使往来车辆产生跳跃。上述情况下,车辆行至桥头会产生严重跳车现象,既对桥面和路面产生冲击,加速桥面和路面的破坏,也对同乘人员造成一定的不适感,斜交桥梁尤为严重。为了减少车辆的颠簸,司机往往采取大幅度减速,严重的导致交通事故。因此,研究如何在设计、施工中采取措施,解决桥头跳车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1 桥头跳车产生的主要原因

1.1 地基强度不同

桥涵、通道与路基大都是同年平行进行施工的,桥涵是刚性体,其地基强度一般都有较高的要求。但天然承载力低,需进行加固处理才可以较小沉降或不沉降(岩石地基)。而台后填方段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从而使桥台和台后填方产生差异沉降变形,以致形成台阶。

1.2 施工方面的原因

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如何便于碾压考虑不周,对于填料的要求不严格,台背排水考虑欠佳。桥涵结构物两端的路堤,由于过水、跨线或通道的要求,一般填土都较高,低的1~2m,高的可达4~5m或更高,桥涵两侧路堤往往受水浸淹,地基条件较差。且由于路堤较高,在填筑以后受到自重和行车载荷的作用,路堤填土必然会产生竖向变形。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基坑清理不彻底,如有杂物、浮土等。施工时工序安排不当,以致桥头填土处于工期末期,被迫赶工,没有给予足够的沉降时间且不能很好地控制台背填土的压实度,致使填料压实度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使填方体产生竖向固结变形,形成较大的工后沉降,在台背与路基连接部造成沉陷形成台阶。

1.3 路基填料压缩引起的沉降

新填筑的路基,总会不同程度地含有水分、存在空隙。在施工中采取任何措施也难将填料颗粒间的空隙完全消除。在填料自重的长期作用下,在车辆荷载特别是超重车辆的反复震动下,填料空隙率会逐渐缩小,密实度逐渐增大,表现为填料的逐渐压缩,这就会使路基在一定时期内出现沉降。沉降量、沉降速率取决于填料性质、填料级配、施工条件及台前、台背的防排水工程的设置等情况。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当路基压实度为95%时,填土的工后沉降约为1cm。

1.4 材质刚柔不同引起的跳车

实践证明,刚度不同的路面产生的震动效果不同,柔性材料对能量的吸收比刚性材料大。桥梁一般由较坚硬的材料(如坚石、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构筑,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属刚性体。与桥梁相比,路基一般由刚度较小的材料构筑,属弹塑性材料。由此,在桥台与路基之间形成较大的刚度差,造成较大的塑性变形差,导致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冲击,也加剧了桥头跳车问题的产生。

2 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

根据上述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桥头跳车的影响。

2.1 桥头地基加固处理

采用先进的桥头台背填土,施工工艺,改善地基性能,做好填前碾压,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差异沉降。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常常被忽视。地基的状态不同,采取的加固方法也不一样。其处理的一般原则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对一般地基可采用加土(水泥土、石灰土等)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对软土、湿陷性黄土、解冻土、河流相冲积洪积物等特殊地基,需采用适用于各自特点的特殊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强夯、固结、抛石挤淤、粉喷桩、湿喷桩等方法,以改善地基提高承载力和减轻工后沉降。

2.2 在桥头设置过渡段

即在桥头设置一定长度的搭板,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设置搭板可以使柔性路面结构路段产生的较大沉降,通过搭板逐渐过渡至桥涵结构物上,车辆行驶就不至于产生跳跃。搭板长度3~8m不等。搭板的使用,在一定时间内效果较好,但是在路段一侧搭板搁置在路面基层或特制的枕梁上,基层或枕梁的沉陷可能在该处形成凹陷,导致搭板滑落。鉴于此,施工时还需进行特别加固,在搭板端部设置宽0.4m、深1m的水泥稳定砂砾大枕梁,这样使用效果才会更好。

2.3 台背填料的选择

有针对性地选择台背填料,在设计及施工中,台背填料应结合当地建筑市场条件,在现场择优选用。采用粗颗粒材料填筑桥涵两端路堤,或设置一定厚度的稳定土结构层。在高填方的拱涵及侧墙的相接部位,应尽量使用内摩擦角大的填料进行填筑,而且在施工时应注意填料土压均衡,不得发生偏压,以免造成工程事故。

2.4 抓好台背填方碾压工作,提高桥头路基压实度

施工过程中尽可能扩大施工场地,以便充分发挥一般大型填方压实机械的作用,认真做好台背填方碾压工作,给予充分压实。为了便于大型压实机械的使用,当受场地限制时,可采用横向碾压法,以使压路机尽量靠近台背进行碾压。对于大型压路机不能靠近台背时,可采用小型压路机配合,蛙式打夯机进行碾压夯实,同时要控制碾压厚度(15~20cm),提高压实度,最终使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对于碾压不到之处要人工夯实,直至符合要求。

2.5 设置完善排水设施及防水工程,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

排水措施对填方的稳定极为重要,特别是靠近构造物背后的填料,施工中及施工后易积水下陷。因此,设计及施工时,应保证施工中的排水坡度,设置必要的地下排水设施。另外也可以在桥台与填方段结合处及过渡段的路面下设置垫层,防止路面下渗水进入填方体。对中间为砂砾填料、两侧为土类填料的填方体与加固地基的连接处,做30~50m纵向集水管和每5~10m的横向排水管,以排泄填方体与加固地基之间的下渗水。

2.6 采用土工格网处理桥头跳车

采用土工格网处理桥台台背填土时,土工格网与土一起承受外部和内部荷载的作用;由于格网与土接触面的磨擦作用,降低了桥台台背局部范围土中的垂直应力,使土体承载能力得以提高,减少了沉降;土工格网使土体的抗剪强度得到充分发挥,约束了土体的侧向变形;由于水平摊铺的土工格网具有弹性,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或减少变形的累积。由于上述多方面的原因,在台背填土中合理地布置土工格网能有效地解决桥头跳车问题。

台背填筑采用下部砂性土或级配碎石,上部土工格网加碎石土,只是各自的高度、土工格网层的间距和长度不同。水平铺设的土工布网锚固在桥台台背的翼墙上。铺网长度由下而上按1:1的坡率增加,最上一层长度不宜小于9m。

施工前按设计图纸沿桥台台背纵向基坑开挖3m长。抽干地下水,分层(≤30cm)铺垫级配碎石层,用压路机碾压8~10遍,回填至原地面线。然后沿桥台台背纵向10m范围内清除原地面以下30cm的浮土并整平,并采用上述方法回填级配碎石层至原地面标高,用振动式压路机压实,边角部位用手扶式振动夯板夯实,使其压实度达到90%以上。

在施工准备步骤完成后,在级配碎石层上摊铺2cm厚的粗砂,以免土工格网直接与碎石接触而被压断。土工格网铺好后,在填料与台背交界部位填筑20cm厚级配碎石,以便于台背排水。填料颗粒粒径小于3cm,每层松铺厚度≤20cm,整平后用压路机静压3遍后振压6遍,压实度达到90%(路基顶面以下1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93%),压实后的厚度约为25cm。在桥台和翼墙附近等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手扶振动压路机复压或人工夯实,以确保其压实度。

运料车应设法避免在已摊铺并张紧定位好的土工格网上直接碾压,以免对格网产生推移作用。

篇7

2007年开始我们学校响应号召,选择学生兴趣浓厚,操作性强,普及面广的跳绳作为我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基础运动,通过会议研究, 成立阳光体育领导小组,群策群力,动员全体师生参加体育锻炼,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跳绳运动。

跳绳运动作为其它运动素质训练的基础,在我校体育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技巧练习的方法,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

一、跳绳锻炼的特点

1、以健康娱乐为目的,追求锻炼的实效性

跳绳运动锻炼是有鲜明的群众性,其目的在于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2、组织形式灵活,内容方法多样

跳绳锻炼具有鲜明的课余性,它不采用课程、大纲教材等因素的制约。因而组织方法非常灵活,既可以大课间形式进行,也可以班级或个人的形式进行, 运动方法和种类丰富多彩,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3、因年龄年级,区别对待

跳绳对身体素质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小学生年龄差距大,每一个年级身体条件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安排活动量上有所区别,在技巧上也是高年级同学在数量质量上有优势,在性别上女同学比男同学在技巧上有优势,所以说跳绳运动在技巧运动量上还是具有针对性,因此,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例如: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及体质强弱编成锻炼小组 ,按不同的内容和负荷量。总之要使每个人都要得到适宜的锻炼。

4、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通过组织学生跳绳比赛,以及灵活多变的跳绳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协助精神。

二、跳绳对促进学生肌肉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跳绳时,由于下肢肌肉有节奏地收缩,落地时身体重量对下肢骨骼有适宜的压力,从而能刺激骨质增强,促进其骨骼的生长和关节、韧带的发展。首先学生在跳短绳时,有摇与跳的上下肢协调配合;其次跳长绳时,有同伴摇绳与集体跳绳的协调配合,完成这些协调动作,需要神经系统调节,因此,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锻炼其快速反应、时间和空间感觉,发展观察、判断能力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促进脑功能的发展,培养他们密切协作的精神;最后学生在进行跳绳时,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大,无形中促进其心脏收缩功能,加快血液循环,提高输出量,以保证机体活动的需要。

三、我校最近几年学生身体素质对比

学校除了正常的体育教学以外,通过大课间以及课间组织班级按时间要求,按数量要求,按长短绳实施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跳绳运动普及前2006级三年级一班素质情况:

通过组织实施跳绳运动,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有了明显提高。2009级三年一班学生在50米跑项目,平均成绩在良好以上。比2006级三年一班学生在50米跑项目平均成绩高快0.5秒。立定跳远和2*25米跑成绩也比实施跳绳活动前有所提高。

篇8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运动,我也不例外,你们猜一猜我喜欢的运动是什么?那就是跳绳.

要想学会跳绳非常容易,只有看准时机跳过去就可以了.我为了和同学在大课间玩跳绳,拼命的学,开始我没要捉好时机,把自己绊倒了,腿也青一块,紫一块好痛呀!练习了三两个星期,真想放弃,可又想起妈妈和我说的一句话:别人做都的,你也可以的,你只不过缺少的是耐心.”每当我想放弃时,我头脑中就会出现妈妈说的这句话.从此我就开始脚踏实地去学习.

在暑假,我终于学会跳绳,虽然不是很厉害,可以跳三四下,为了让我跳的更厉害,李雅境去我家教我,她说:其实跳绳比你想象的还容易,只是捉技巧.”听了她的话,我想了一下,跳了一会,嘿,别说还真容易,捉好技巧后我给自己定目标,一天11下.就这样天天练,我的跳绳技术比李雅境好多啦.

从次以后,我更喜欢跳绳了,因为它是我懂得了事上无?事,只怕有心人,总之一句:I LIKE SKIP.

篇9

一、循序渐进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学习跳绳

大家知道,幼儿学习跳绳一定是机体协调性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练就的,我们在小班、中班开展的玩绳活动中,我们就甩绳、双脚并拢跳等技能进行了铺垫,让幼儿学习跳绳所需的动作要领,在孩子们熟练掌握这些动作后,我们在晨间体锻、基本动作练习等环节中渗透了跳绳游戏,此类游戏的开展结合了平衡、钻爬、跳跃等动作,既锻炼了幼儿机体协调性,又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练习相对枯燥的跳绳运动,孩子们就能自然的学会了。到了中班末期我班就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学会了跳绳。

一个班的幼儿虽然在年龄层次、智力发展水平上相当,但除了这些共性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幼儿他们在体能或体育技能等方面是有差异的。正如《纲要》中所指出的:“健康教育的内容既要兼顾群体,又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本班有一个叫郑好的小朋友,机体协调性较差,且有缺乏耐性,本学期当班里的其他小朋友都学会了跳绳后,我们也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个别辅导,但是收效甚微,于是我们有效利用以强带弱的方式提高孩子对学跳绳的兴趣,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孩子在同伴的引领下很快也学会了跳绳。

二、尝试高难度跳绳方法,培养幼儿自信心磨炼意志品质

在幼儿初步熟悉跳绳技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玩绳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能力让幼儿学习一些有技巧性的跳绳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交流,在相互影响下增强自主意识。如:跑跳、单人反跳、单人交叉跳等。让幼儿在高难度的技能练习中挖掘潜力,不断挑战自我,玩出自信、培养意志。也鼓励幼儿一物多玩,利用绳进行人数较多的合作跳绳,有时男女分组,有时混合组。如:双人面对面跳绳、双人并排跳绳、三人合作跳绳等。利用花样跳绳运动,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和锻炼。并利用一绳多跳的游戏使幼儿学会发现问题,提出玩法,实践游戏进行创新游戏。

三、将民间游戏融入跳绳,激发幼儿运动兴趣

大班幼儿特点以身体各部位全面的发展,可以开展不同部位竞技类活动以及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的活动。本学期我们还将大量的民间游戏经过筛选,丰富到幼儿园的花样跳绳体育教学中,并针对大班幼儿的活动特点将活动进行了整理。孩子们对于跳绳活动的兴趣更加的高涨。如:单人跳绳(大饼和油条),是让孩子们边念儿歌边跳绳“大饼大饼油条油条。”又有适合多人开展跳绳活动:三轮车(是一个小朋友跳绳边念儿歌“谁要乘我的三轮车”,另一个小朋友顺势钻入绳圈中和他一起跳并念“我要乘你的三轮车”)、小鱼过龙门(是多人游戏,其中两人摇长绳,多人当小鱼穿过绳子。但因为幼儿园的孩子臂力还不够,所以我将其改为了3人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民间游戏不仅很好的丰富了花样跳绳活动的内容,也更好的激发了孩子们对花样跳绳运动的兴趣。

在大班体育活动中,我们请孩子们合作跳绳,并且在活动中我们往往以小组竞赛为主,幼儿从最初的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到了后期孩子们能遵守游戏规则、克服自己的冲动,与人合作时用友善语言和谦让、忍耐的行为,及时引导幼儿相互商量,幼儿与同伴在活动中发生小纠纷或玩得不愉快时,还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猜拳、轮流等,使活动顺利进行。

四、让评价成为提高幼儿运动能力的催化剂

恰到好处的肯定性评价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潜能,如果说智力因素是种子,那非智力因素就是土壤,教师的评价则是幼儿全面提高的催化剂,或许只是一句轻轻地“加油”或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孩子所跨出的一小步,也许就是他树立信心的那关键一步。

本学期我利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机制激发幼儿跳绳活动的兴趣。如:跳绳大比拼、最佳拍档、黄金搭档等等。我们将幼儿跳绳能力分为了几个阶段,在每一阶段的练习内容中我们开展跳绳比赛,将优胜的幼儿照片贴在星星上,班里还有“跳绳记录本”,其中记录每位幼儿各个时期的跳绳个数。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我们还可以用一些辅的语言,如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作,以点头、拍手、竖大拇指等来表达对孩子的评价。促进班级幼儿跳绳的整体水平。

五、通过班级健康特色创建,密切家园联系,增强亲子感情

我们积极的向幼儿和家长宣传有关绳的知识;组织幼儿观看有关花样玩绳的视频专题;幼儿人手一根绳,学做绳操等等。引导幼儿掌握跳绳的有关知识、技能。除此之外,积极发动家长资源,开展“阳光父教”活动在园外聘请家长当助教。

篇10

    俗语说:“摇绳练臂力,跳绳练腿劲,快摇练速度,多跳练耐力,进绳需灵巧,合作要协调。”这项活动老少皆宜,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面和推广性,对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创造想像等能力也有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跳绳是一项简单方便、适用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那么怎样将这一简单器材应用到高中体育教学中来,这是本人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水平五课程目标为教学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体育兴趣,发展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