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考试技巧范文

时间:2023-03-17 08:2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话考试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普通话考试技巧

篇1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普通话;应试技巧;师范类

一、我院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背景分析

南昌教育学院作为一所公办的师范类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为要任务。其中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达到二级甲等的普通话等级标准,其他专业如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初等教育至少要达到二级乙等的普通话等级标准,否则无法申请教师资格证。每年七月份毕业之前,总有一些毕业生因为没有达到普通话等级标准无法申请教师资格证。 我院从2010年开始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始实行在机房辅助测试,经过几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测试,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考生应当重视测前培训,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获得好的成绩。

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考生应试技巧

(一)克服紧张心理,增强自信心。在考前培训中我们培训老师会告诉考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三年就有六次考试机会,所以心态可以尽量放松,万一没有通过以后还有很多考试机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就算是考试成功了。

(二)耳麦要正确佩戴,不要用手拿着麦克风说话,麦克风和嘴巴要有一定的距离。在试音过程中注意最右边的音量提示,如果没有跳动或跳动太小说明耳麦有问题,要及时报告老师。如果跳动太大请考生自行降低说话声音。

(三)第一题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共10分,限时3.5分钟,横向朗读。第一题主要是考察对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发音的准确性,经过我们大量的经验积累,第一题测试时考生每个字要读得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字与字之间可以稍微停顿一下,整体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测试时如果发现有读错的可以马上回读一次。第一题题目告知请横向朗读,有少数同学粗心大意没有仔细审题,竖向朗读导致考试失败。还有些同学由于紧张第一题容易漏字甚至漏行,建议可以用手点屏幕一个一个字读过去,避免漏字漏行出现。

(四)第二题读多音节词语,200个音节,共20分,限时2.5分钟,请横向朗读。第二题首先要找出轻声词语,经过我们统计一般第二题会有五个左右的轻声词语,考生必须正确朗读。另外还有三个左右的儿话音,注意有些儿话音有变音。

(五)第三题朗读短文,400音节,共30分,限时4分钟。第三题是一个重点和难点,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主要考查朗读中发音是否准确,语调有无偏差,停连是否恰当,朗读是否流畅。江西省唯一指定用书《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中第七章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朗读训练,把40篇朗读材料都一一列出,考生在平时上课和训练当中应当熟练掌握这40篇短文,考试题目也是从这40篇短文中随机抽取的。考生应当在平时反复熟读这40篇短文,找出自己容易读错的地方,把握好停连,分析好短文的感情基调。第三题最好的状态是从头到尾没有读错一个字,语速适中,有一定的感彩。根据经验累积我们认为第三题读错了的字不要回读,虽然回读可以挽回扣分,但是会影响整体的朗读感觉。由于是电脑打分,所以感彩可有可无,我们做过测试,有感彩的朗读和没有感彩的朗读得分差不多,没有明显差别。有些同学如果过多注意感彩可能会出现失误,不如多读少读一个字等。当然如果有的同学是已经通过了二级甲等,要考一级乙等的一定要注意感彩,因为电脑打分后还有可能要人工测试,复审两遍。

(六)第四题命题说话,两个题目任选一个,共40分,限时3分钟。第四题命题说话我们觉得是一道比较容易的题目,只要正确把握都能得到不错的成绩,而且这道题目还是人工测试,一般为本校老师打分。第四题题目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第八章所有的题目均已列出,在上课和培训中我们都会为考生进行讲解。第四题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能缺时,从头到尾都要说话,中间不要停顿,保持正常语速,语速可以稍微慢点,普通话发音尽量准确。测试要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尽量做到自然流畅,可以像平时同学们在寝室聊天一样,连贯的说话,不能使用方言,在说话流畅的前提下尽量普通话发音准确。第四题命题说话的题目百分之八十都是非常简单,很容易说满三分钟,当然也有些比较难。

(七)其他一些应试技巧。根据我们的总结,如果要通过二级甲等,前三题必须要有54分以上;要通过二级乙等,前三题必须要有48分以上,前提条件是最后一题正常发挥,没有明显失误。语文教育专业的同学要通过二级甲等,重点要训练平翘舌和前后鼻音,每套试卷平翘舌的音节非常多,平翘舌不过关根本无法通过二级甲等。平翘舌和前后鼻音有缺陷的同学平时应当多向普通话发音标准的同学请教,比如已经通过二级甲等以上,最好是90以上的同学,让他们为发音有缺陷的同学进行纠音,平时可以多听新闻联播这一类的节目,学习主持人的正确发音,从而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作者单位:蒋欣欣(1985-),男,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族:汉,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电子信息。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普通话 机测 培训

自1994年国家《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通知》以来,普通话测试工作至今已经走向了成熟,在全国,尤其是在高校影响深远。边疆高校的学生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所以,实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既是国家推普工作的要求,也是学生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自国家实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机测”)后,测试人数急剧增加,面对这样的变化,急需重新建构一个有效的考前培训模式,从而帮助考生得以接受快速、有效的考前培训,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边疆高校普通话考前培训的重要性

边疆高校的生源多来自边疆地区,很多学生从小没有说普通话的语境,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自实行机测以来,同学们的测试机会增多了,以笔者所在的云南文山学院为例,人工测试时学生每学年只可报名一次,而实行机测后,学生每个学期都可以报名一次。测试机会增加了,但考试成绩并未随之进步,原因之一就是有些学生并未在考前认真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也没有上过普通话课。所以,考前培训就成了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并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一般高校的普通话培训都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期的32学时左右的培训,另一种是短期的4个学时的培训,此处所说的考前培训是指后者。

1.考前培训可以使学生了解考试流程

机测是一套全新的考试模式,包括候考、备考、测试几个流程。点到名进入候考室,学生拿到试题,有大约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进入考试室,对号入座后,就是一系列的考试流程。如果学生不熟悉考试流程,肯定会影响考试成绩。所以,考前培训就是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考试流程,从而在考试的时候可以从容不迫地参加考试。

2.考前培训可以使学生明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和要求

对于没有上过普通话课的同学来说,自己准备普通话水平测试有一定的困难,虽然能看到模拟题,但因为考试形式是口试,所以,学生自己并不知道考试的要求和成绩。虽然现在可以在网络上测试和学习,学生可以知道一些自己的问题,但学生只知道自己这个音发错了,却不知道要怎样才能发对,而且网上测试只有前三题,没有第四题的测试结果,和正式考试的结果肯定是有所不同的。而有些考生也没有到网上进行学习。所以考试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有些考生读得极快,第一题甚至会竖着读,上声也不到位,更不用说字正腔圆这样的要求了。第四题对于考生来说是最头疼的,很多考生都不知道第四题要怎样准备,有些考生觉得无话可说,有些考生以为是要像写作文一样写下来说,所以导致很多考生去网上下载,夹带纸条进考场,有的甚至拿着手机念,这样不但得不到高分,反而因此而扣分,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分数,甚至被判为作弊。

考前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测试的内容、要求和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等等。只有了解了测试本身,才能在测试方面取得好成绩。

3.考前培训可帮助同学们提高普通话水平

虽然培训时间短,但在培训的时候加以训练,对于同学们的普通话还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平翘舌音、齐撮音的问题,只要在培训时老师提醒,学生学会之后在培训后加上巩固,进步就会很大。第四题的培训也很显著,在学习了考试的要求和技巧后,教师对第四题进行适当的举例,多数学生都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当然,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要做到显著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显然是不现实的,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在考试的重难点方面下功夫,比如难点音,上声到位,轻声儿化音,以及朗读时候注意字正腔圆、语速停顿等,说话题的方法等方面下功夫,以及就是第四题怎样组织话题,在说话的时候注意语音标准、语法正确等。

4.考前培训可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及考试的积极性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必须达到相应的等级,而如果要考教师资格证,一般的专业必须达到二级乙等水平,而语文教师必须达到二级甲等水平。这意味着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

普通话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很有重要意义的。在当今社会,如果普通话水平不高,影响了表达能力,对于以后求职甚至找工作都是很有影响的,现在口语表达能力正为大家所重视,而普通话水平测试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方式。

对于普通话,学生们存在着轻敌和不自信两种态度。一些学生觉得自己的方言和普通话差别很小,对于普通话的学习存在轻视情况。而一些普通话基础差的同学又觉得普通话太难了,存在畏难情绪。对于轻敌的同学,教师应使其认识到普通话与其方言的差别,从而认真学习;而对于畏难的同学,则应该使其树立信心,坚持不懈,最终取得好成绩。

培训中,学习方法的介绍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些同学不知道怎样学习普通话,想要认真学习又不得法。所以,在培训的过程中,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介绍是很重要的。

二.目前普通话机测考前培训存在的问题

而从现在考前培训的情况看,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有些方面并不是很理想。问题如下:

1.培训时间短,学习内容有限

普通话课一般要上一个学期,包括正音、朗读训练、说话训练等等。而有些学生由于普通话基础不太好,一些难的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而第四题说话,对于很多不善于组织语言的同学来说要取得进步也不容易。而培训时间只有短短的4个学时,所以很多方面都不可能顾及,或是只能点到为止。而如果增加学时,则在师资、学生的时间等方面又很难操作。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培训内容是很有限的。

2.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培训由于师资等问题,都是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每班人数都较多,而且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问题也各不相同,但是由于条件受限,教师经常面临“众口难调”的问题,但又不可能兼顾每一个学生。参训之后,学生们觉得也学到了东西,但是,好像对于自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

3.培训形式和方法单一。普通话作为语言课要求精讲多练,但是在这样的培训形式下,只能精讲,很难多练,最多来个大合唱。而听录音、课堂讨论等其他形式当然也就很难实行了。显然,这样的培训形式和方法并不能满足需要。

三.普通话培训对策探讨

1.分班的再思考

现在每个培训班学生人数众多,且基础不同,这样培训起来很难做到对症下药。所以,培训班要怎么来分班,多少人分成一个班,是培训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妨让参训学生先在畅言网上进行测试和学习,学生知道自己大概的等级以及自己的问题所在,再据此报相应的班级,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考生就能更关注自己的问题所在,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等级及问题进行培训,相信培训效果也就会更加明显了。

2.培训方式灵活化及培训的延续性

学生接连上4个课时,本来就容易疲劳,而培训内容繁多,如果按部就班地讲,学生难免会觉得昏昏欲睡,有时不小心一分神、一个内容已经讲过去了。所以,培训方式应该灵活化,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也不能只是几个幻灯片就讲完一个讲座。教师只有运用灵活的培训方式,才能让学生易学易记,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网上学习成了普通话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网上学习平台,比如畅言网上学习,发现自己学习的问题及难点,培训之后,如有教师用方便的形式,比如网上,为同学们答疑解难,那么培训将得到极大的延伸,培训的作用也将会大大提高。

3.对普通话学习方法的介绍

普通话的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培训过程中有效的学习方法的介绍也尤为重要。如怎样提高同学们的朗读水平以及说话水平,教师不能在4个学时里一一穷尽,那么就可以教会同学们学习的方法。第三题朗读,教会学生多听范读录音并模仿,并用自己的录音和范读音比较等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觉得有进步。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普通话水平并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保证。

总之,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推行,是国家推普工作进一步开展的有力保证。而开展考前培训,是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取得更好成绩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边疆高校来说,应该尽可能克服在考前培训中面临的问题,找到更有效的培训方法,从而让学生在培训中得到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严希洪.普通话水平测试实用读本[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3

[2]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郑艳,赵义.辽宁高校普通话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M].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篇3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普通话测试管理机构

为能确保普通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河北大学专门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由主管教学副校长任委员会主任,教务处处长任副主任。河北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下设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设立专职岗位,由专人负责全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学校还建立了河北大学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站,负责全校各校区普通话测试的组织、协调、管理等各项工作。

2.建立健全普通话“机辅测试”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普通话“机辅测试”各项规章制度,是完成普通话测试工作重要保障,也是普通话“机辅测试”规范化管理的政策依据。针对普通话“机辅测试”特点,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河北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按照普通话“机辅测试”的测试流程分别制定了候测室、备测室、测试室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流程,以及测试系统管理员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流程,做到职责分明,环环相扣,使普通话“机辅测试”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组建普通话“机辅测试”专兼队伍

普通话测试采用“机辅测试”后,前三题由测试系统自动评测,第四题需要人工评测,因此需要有一只普通话测试员专兼队伍。从原有普通话测试员中遴选一批对工作负责、业务能力强、时间相对充足的测试员进行专门在培训,使他们熟识普通话“机辅测试”下的测试评分办法、评分标准和网上评分操作流程,并定期组织普通话测试员校内、校外学习培训及研讨交流,加强测试员之间经验交流和相互学习,统一评分尺度,不断提升测试员的思想觉悟、业务素质和心理综合素质,以保证普通话“机辅测试”评分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二、规范组织过程管理

(一)考前环节

1.制定测试计划

为顺利完成全校各校区本年度普通话测试任务,需提前谋划好本年度测试方案和计划,充分考虑普通话测试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测试时间和测试场所等。根据学校普通话水平测试测试计划,测试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半年,这样有充足的时间给测试员对第四题进行评分,下半年能顺利完成本年度的测试和评分工作,并发放通过测试考生的普通话成绩单。在制定测试日程时,测试日期的选择尽量选择星期六和星期日,且要避开节假日和大型考试(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适当预留考生报名时间和考前培训时间,提前借用普通话测试用公共机房(用作测试室)和公共教室(用作候测室和备测室),按照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在保证测试质量的情况下合理设置测试考场数,保证单个校区在一天内完成所有考生测试。

2.组织考前报名

为保证普通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考生报名信息的准确性是十分关键的。为保证报名信息的准确性,应测年级的考生信息从学校综合教务系统学生信息库中导出考生信息及照片,再将导出的学生信息进行整理,将整理后的考生信息(包含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等)下发至各学院,由各学院核实报名考生报名状态并收取相应报名费用,各学院将核准后的报名考生及费用上报语言文字办公室。语言文字办公室汇总各学院报名考生信息及费用,并以此作为考生报名依据,按照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报名要求格式进行系统报名,批量上传考生信息及考生照片。

3.组织考前培训

组织考生考前培训,对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影响到效果。目前,大部分高校均未开设普通话必修课程,部分选修课程开设班容量较小,覆盖学生面较小,致使学生对普通话“机辅测试”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了解较少,严重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质量和效果[2]。因此,河北大学借助“可视化网络群控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组织全员覆盖的普通话考前培训就显得极为重要。河北大学考前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应试必备心理、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发音技巧、“机辅测试”流程、测试纪律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避免考生测试时因紧张而出现漏读、错读、漏行、误操作等现象,让学生熟悉测试评分细则及容易扣分点,指导学生加强普通话“机辅测试”实践机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感和实践经验。

4.组织考务准备

按照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计划和测试日程,提前准备好各项考务工作。根据总体测试计划及考生报名情况,合理设置考场数目,安排相应候测室、备测室、测试室场地,并按照候测室、备测室、测试室各岗位工作要求分别准备好所需考务用品(考生花名册、考生签名表、工作证、测试记录单等),测试室需提前准备好测试环境。为进一步节约普通话“机辅测试”成本,在保证测试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候测室、备测室选用学校公用教室,测试室选用学校计算机公共机房。因此,测试室需提前布置好测试环境,按照普通话“机辅测试”考场环境布置要求,根据计算机公共机房面积及计算机台数,一般建议安排两个测试考场,两个测试考场需分区隔离,考试机之间前后左右距离均保证2米以上。考试机采用计算机公共机房的计算机,需在测试前安装好考试机客户端和耳机,并对安装好的考试机进行语音环境测试。监考机建议采用笔记本电脑,一个考场安排一个笔记本电脑做监考机。笔记本电脑需提前安装好监考系统,下载测试任务,随机分配测试用试卷,测试完成后便于带回上传测试数据。

5.组织考务培训

测试工作人员的考务培训对于规模大、场次多、连贯性强的普通话测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对备测室、候测室、测试室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考务培训,对于时隔一年再次承担测试任务的工作人员,不仅有利于熟悉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流程,还有利用强调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的考务纪律。在普通话“机辅测试”考务培训会上,要重点介绍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及考务纪律,明确责任到人,强调考试考务工作的纪律性和严肃性[3]。负责“监考机”操作的测试系统管理员需单独培训测试用监考机使用及其他相关事宜。

(二)考中环节

1.考务人员管理

按照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总体安排,根据考务工作人员的岗位设置,可以将备测室、候测室、测试室的考务工作人员设置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置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考务人员和各项任务的管理工作。在测试室内,可单独设置一名测试系统管理员,负责测试监考机的操作、测试进度和评测异常信息等,一个机房内多个测试考场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测试系统管理员。

2.测试环境管理

在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开始前,需对测试用考试机进行测试环境布置,主要包括考场分布设置、考试机机位确定、考试机系统设置、测试软件安装、调试、试音等。河北大学公共计算机机房一般都是200台以上的大机房,一般一个机房设置2个考场,每个考场20个考试机机位。在考试机位确定时,应保证考试机前后左右间距在2米以上。监考机和考试机的操作系统要纯净,各类驱动程序完整,关闭防火墙、关闭杀毒软件,同一个考场的考试机和监考机要处于同一局域网网段,切断外网连接。检查监考机用加密狗授权数额,若不足测试用数需及时更换新的加密狗。测试完毕后可以将笔记本电脑直接带走上传数据,公共计算机机房可以直接恢复教学使用。备测室1-20号座位的备试用试卷应于同考场1-20号监考机分配的试卷一致。另外,需在校园内、备测室、候测室、测试室悬挂“严肃纪律、认真考试”等条幅,在电子滚动屏上显示“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河北大学考点”等信息。

3.考试过程管理

普通话“机辅测试”具有考生多、批次多的特点,因此,组织考生从候考到备考、再到测试之间的连冠有序就显得极其重要。考生提前半个小时到候测室报到,在候测室内观看“普通话‘机辅测试’考生要求及测试流程介绍”,熟悉考试流程。考生在测试前15分钟进入备测室进行准备,随机抽签确定测试机位号,到达相应座位上准备相应的测试试卷,15分钟后到达测试室在相应考试机上进行测试。测试室工作人员讲解考场纪律及注意事项,引导考生正确佩戴耳机、输入准考证号的后四位,核验考生个人信息,信息无误后等待考试指令。测试系统管理员操作监考机完成“系统检测”、“准备考试”、“分发试卷”、“自动试音”、“开始考试”、“结束考试”、“下场考试”等指令。

4.考场状况处理

在测试过程中,考点负责人及各工作小组负责人要加强巡视,及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测试室工作人员应加强考场纪律巡视,处理考场突发状况,如考生试音失败、考试机死机、前三题评测失败等。若考生出现前三题评测失败,测试室工作人员需登记考生信息及失败原因,并让考生重回候测室排队准备下一次测试。测试系统管理员要监控监考机运行状态,及时对无法连接考试机、考试机闪断、监考机无法发送试卷、监考机无法收取试卷、加密狗失效等各类状况进行处理,以免影响总体测试进度。

(三)考后环节规范化

1.测试数据管理

普通话“机辅测试”完毕后,测试站负责人与工作人员要及时将各类考试材料回收,及时整理汇总各测试考场的数据和信息,并及时将监考机测试数据上传至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当天测试任务完成后,测试系统管理员就可以将监考机用笔记本电脑连接外网进行数据上传,由于测试数据较大,需要较长的时间上传数据,晚上互联网速相对较快适合数据上传,第二天早上数据便可全部上传完毕。上传完毕后,监考机上测试数据需再保存半年,待本年度测试任务全部评分完毕后,可再选择长期保存或删除。

2.成绩评判复核

普通话“机辅测试”的前三题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评测,第四题“命题说话”需要进行人工评测,需要安排普通话测试员进行第四题评分,而由于考生数量较多,第四题评分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开始评分之前,要组织普通话测试员进行评分专题培训,统一评分尺度,严肃评分纪律,明确测试任务和完成时间,以保证普通话评分公正、公平、高效。评分完成后,学校普通话测试站要对评分结果进行复审,包括“偏差复审”、“一级复审”、“异常复审”等,以保证普通话测试员评分的准确性。

3.证书发放管理

普通话测试任务全部评测复核完成后,可向省普通话测试站申请打印证书。省普通话测试站按照普通话测试任务的批次分彼此打印普通话等级证书,打印完毕后下发到各高校。学校可根据需要将普通话等级证书批量扫描为JPG或PDF格式电子版,用于存档备查。学校按照考生报名信息分学院分班级分发普通话等级证书,由学院教务科长统一领取,做好证书领取记录登记。

4.数据分析报告

根据全校学生的报名情况、考前培训情况、机辅测试情况、成绩等级情况,以及普通话“机辅测试”考务组织情况和普通话测试员的评测复核情况等各类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撰写普通话“机辅测试”年度数据分析报告。通过分析参测考生的生源地因素、专业因素、性别因素等对考生成绩等级的影响,以及考生失分项目,分析原因并总结规律,提高下一年度考生考前培训的针对性和效用性。

5.测试工作总结

通过对本年度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各类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概述全校本年度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状况,总结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下一年度测试提供改进的建议,以提高下一年度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质量和效率。

6.测试档案管理

普通话测试各项任务全部完成后,应对本年度各批次普通话测试用材料及时汇总、整理、归档,做好档案归结工作。普通话测试工作的档案材料应包括:年度测试计划、测试日程、报名通知、报名信息、考务工作手册、各类测试用表、报告单、数据分析报告、测试工作总结等纸质版和电子版材料。

三、规范化管理

1.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

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是保证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圆满完成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普通话“机辅测试”各环节的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到人,认识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的重要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各岗位工作人员按照既定工作程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地完成了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

2.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测试成本

按照国家语委、省语委关于计算机辅助普通水平测试工作的各项要求,学校在保证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前提下,通过不断完善普通话“机辅测试”工作计划,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测试成本,降低人、财、物、时等各类资源消耗。

篇4

一、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概述

1.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的特点。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的,因此具有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即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都以语言使用能力的掌握和语言知识的增长以及情感的培养为重点,这同时也意味着,中职语文教学对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目标设定比较少,普通话教学不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2.研究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的意义。中职教育的目的有两点:第一,是教会学生职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上成功的闯出一片天地;第二,是为学生提供升入本科的机会。这两个教育目的的实现都离不开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是提高中职学校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的基础。

二、目前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普通话学习方面存在问题。提起语文学习,大多数的中职学生都以考过考试,获得学分为目的,多多少少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付出主动的努力,因此在学业成绩上也有较为突出的表现,但是普通话和口语交际能力并不是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的重点,加之学生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要他们改变这种语言习惯十分困难。

2.教师在普通话教学方面缺乏信心。当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起学习普通话时,大多数学生脸上都挂着不屑一顾的表情,对他们来说,普通话不外乎就是“说话”,这是他们从口语发展开始就进行的事情,因此学习普通话对学生的意义不大,教师无法使用课堂控制技巧来使普通话教学的过程显得有意义、有动力,这使得教师感受到极大的教学挫败感,久而久之,对普通话教学的信心也开始失去了。

3.学校对普通话教学给予的设备不完善。大部分中职学校都倾向于将资金用在学生职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职业技术相关的教师聘任上,对语文教学投入的资金甚少,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没有足够的语音教室或是多媒体教室用于普通话教学,即使有也仅仅限于外语教学使用,而汉语口语则被排斥在外。

4.中职学校的普通话教学得不到学生家长的支持。中职学校教学的结果由学校、学生和社会共同认可,普通话教学也是如此。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不在于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多好,而是希望孩子能够在接受中职教育之后能够找到好工作,因此,学校也将大部分的教学精力花在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方面,家长和社会并没有将这项教学内容视为中职学校教育的结果之一,因此也不对学生学习普通话予以支持。

三、中职学校普通化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1.普通话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问题。中职学校的学生对普通话学习态度消极,实际上是因为普通话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问题导致的。目前中职普通话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展示出普通话的“艺术性”,学生始终认为普通话学习就是学着如何说话,而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受到限制,因为教学内容的刻板,教师只能应用刻板的重复教学方法纠正学生的发音,而不能在教学中展示出语言的艺术性,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兴趣自然就很小,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在课堂上表现不佳也不难理解了。

2.普通话教学教材和大纲不够完备。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是由欧阳代娜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在这套教材中,真正涉及普通话训练的只有《语文》上册实用语文操练2中的《普通话朗读》。在这个单元,没有讲授到普通话语音发音方面的知识,主要讲的是朗读的技巧,但在练习中却有大量的平翘舌音、儿化音、重音、停连的训练等,而整个教材中并没有针对普通话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教师只能在上课时间穿插普通话知识,而没有系统地进行教学,没有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作为指导,是语文教师在普通话教学中感到无力的主要原因。

3.中职学校的普通话教学效果评估方法落后。中职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漠视态度实际上是由于中职学校对普通话教学效果的评估方式引起的。在中职学校的其他教学方面,都有结构的评估方式,因此学生在职业技术方面和心理方面的成长能够被明显观察出来,家长也会因为这些结果而在教育上给予更多的支持。但是普通话教学没有结构的、明显的评估方法,只有普通话等级考试这一种评估方式,而大多数工作并不要求有“普通话等级证书”,普通话学习也因此成为家长眼中“没用”的内容。

四、应对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的对策

1.改善普通话教学方法。改善普通话教学方法是凸显普通话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普通话教学课堂的有效方式,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一些短小精湛、却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小节目”,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表达话题,还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口语表达的乐趣,从而促使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一来,普通话教学就能展示出其语言艺术性,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也隐藏有所转变。

2.合理选择普通话教学教材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中职学生很多就业岗位都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多数还将在窗口行业就业,因此,能够用较为熟练的普通话与人进行顺畅的交流成为他们就业的基本功。这一点应该在普通话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应将普通话的语音训练贯穿于大量的口语交际训练之中,辅以语音的基本理论,丰富训练的内容,帮助学生正确地学习普通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以实际应用为基础进行普通话教学效果评估。为了使学生家长重视到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语文教师需要为普通话教学制定教学效果评估方法,除了获得普通话考试等级证书之外,教师应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普通话能力设定奖励性的活动。

篇5

关于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为了改革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大力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我市组织开展了教师普通话培训活动。培训从普通话的概况,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普通话、为什么学习普通话、怎样学习普通话的情况。又从声母、韵母、音变详细介绍定义、分类、发音练习、辩证等内容,使我对普通话又有了新的认识,感觉说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质内涵。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学习普通话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使用普通话。

  (1)普通话的学习要有一股痴迷劲,就是脸皮要厚,才能练得好,学得会,用的轻松。

  (2)在办公室中与教师、学生及其学生家长交流要坚持使用普通话,给学生做好表率,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感染身边的人。

  (3)在课堂上用好普通话。课堂做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使用普通话,若在课堂上不使用普通话,教师、学生不和他交流,逼迫使用普通话。使不想讲普通话得人讲普通话是一个难题,只有下大力气才能转变。

  (4)字典要在手边。读书看报遇到不认的字要查字典,只有把握准字的读音,才能在课堂上使用,杜绝在课堂上读错字及其发错音,使课堂成为一片净土。

  (5)每天收听新闻联播,学着读新闻,以此来纠正自己读错的字、

  发错的音,及其有关方言、音变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6)举办讲故事比赛、教学论坛、说话比赛及多和普通话比较好的人用普通话交谈。能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达到资源共享,是学习的一个好方法。也是培养敢于讲话的一个场所。

  二、学校举办普通话培训,给教师的训练搭建平台

  (1)聘请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培训活动。

  (2)先把拼音读准。打基础很重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3)比较规范的训练方法是去找一本《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照里面的次序,由字到词语,再到篇章,每天坚持半小时,几个月之内就会有进步。

  三、要学好普通话,我体会到这么几条要领:

  (1)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对于局部个别的方音要反复练习直至完全到位为止。

  (2)多读些拼音报上的文章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或者看到一个字后,就是暗暗地朗诵其标准音,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不懂就查。字典是我们很好的老师,若有不懂,定要虚心请教,直至完全正确为止。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等。

  (4)读辞典,翻开现代汉语辞典,一字一字、一词一词、一句一句、一页一页地朗读,极为有效。

  (5)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

  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

  只要我们大家一齐努力,同心携手,就一定能把普通话说好。

  关于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学习普通话有技巧可言吗,绝对有的,让小编来为你一一介绍学习普通话的体会,从中发现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流的不断广泛,学说普通话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为了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近期参加了普通话的培训班,通过学习,使我感受深刻。

  首先,我认识到由于自己小时侯在接受教育的时候,由于地处乡村,启蒙老师发音不准,使我从小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其次,在上师范的时候,我意识到了学说普通话的重要性,但我只是在表面上进行了改变,至于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基本不当回事,到了二十世纪,电脑和收集的普及,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参加了普通话的考试,可连续三次考试都没有合格,为了不误人子弟,我加强学习,参加了普通话的强化班,通过学习,使我纠正了许多不到位的发音,说话时的流畅性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只要坚持说普通话,我的习惯一定会有所改变。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幼儿教师,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要当好一名教师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随着知识的更新,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从各个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能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活到老穴道老,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以知识来武装自己,争取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

  普通话,又称国语,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大陆汉语标准。普通话作为汉语的官方发音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

  作为师范学校的学生,学习普通话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甚至可以说是主战场,而老师则是这个阵地或战场的指挥官,所以作为老师,学习好普通话是十分重要的。

  可是,对于方言口音较重的人来说,由于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舌前音和舌后音不分,俗读音和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等,学习普通话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这方面,我有很深的体会和一些经验。

  一、在藐视学习普通话难度的基础上,切实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尽管方言口音较重,尽管学习好普通话的`难度很大,但是,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这个“敌人”,而在战术上即学习方法方面又要十分重视。既不能怕,又不能不以为然。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思想保证。

  二、安排专门时间学习普通话。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要注意安排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比如每天1小时,专门学习普通话。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时间保证。

  三、勤向现代汉语老师学习。现代汉语老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和语音学基础知识,经过专业训练,而且老师离自己最近,请教也最方便。因此,遇到不懂的和难以纠正的,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好的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整理方言口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三”在方言里读shan,舌后音,而在普通话里却读san,舌前音。类似这样的情况,都一一列出拉一,整理成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这样便于记忆和纠正方言的不规范读音。这是对比学习法。

  五、跟普通话好的同学学习。多跟普通话说的好的同学交往,或在一起活动,寓学习于娱乐,在语言的交流中提高普通话水平。这是延伸学习法。

  关于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普通话水平,20xx年12月7日星期二晚上8:00 在高一年级办公室,青年教师培训班请到了陈雄梅老师对我们进行普通话,感觉受益颇多。

  第一、陈雄梅老师为我们深入浅出、幽默诙谐的讲述了普通话的概念及其有关的理论知识,她的课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她的学识及成长经历更是让我佩服,所以在学习时我学的非常专心,通过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普通话专业知识,找到了自己学习和发音中的不足,而且对普通话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从而也提高了自己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第二、我感觉要想说好普通话首先要端正态度,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篇6

关键词:朝鲜族;普通话;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10-02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的含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数最多的中国的通用语言,在中国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产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国家提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基本方针推广普通话,各个地区单位也展开了普通话宣传周等活动积极促进普通话的推广。本次研究通过对四个延吉市不同的朝鲜族学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如何在以朝鲜语为母语的朝鲜族学校中推广普通话,更好的设计出有利于普通话推广的可行性措施。

我在这次调查研究中对延吉市部分朝鲜族学校初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

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其中教师教的方面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音发音,词义把握和语法运用等语言实际运用方面的现状,还包括教师对普通话教学的重视程度的现状。学生学的方面包括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汉语的学习兴趣现状。

下面分析教学过程中的语音,词义,语法方面的现状。

语音是学习普通话的关键,同时也是难点。在汉字中存在大量多音字,如果不能够清楚的发音,就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所说话的含义,进而影响交流和沟通,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朝鲜族初中的汉语教师大多拥有在汉族学校学习的经历,他们汉语的使用频率和母语朝鲜语的使用次数相当,甚至有时高于朝鲜语的使用频率,因此汉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为何学生在用普通话交流过程中却出现了语音不标准的状况呢?在黄安蕾的博士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由于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的语言负迁移现象,学生在发音上容易受粤方言语音系统的影响,对粤普语音的差异不能辨别,或者在发音过程中倾向于用粤语中一些相似的音去代替,从而形成发音错误和语音偏差”。由于朝鲜族初中的学生在小学阶段,认知能力没有完全发展,语言系统并不完善,讲授汉语课的教师为会说朝语的朝鲜族老师。这些老师在上汉语课时用朝语授课,防止学生出现汉语授课听不懂的弊端。但随之而来的另一弊端是这些老师发音并不准确,导致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虽然掌握了拼音,却在发音过程中用朝语中相似的音去代替,从而形成发音错误和语音偏差。最常见的语音偏差为平翘舌不分,儿化音使用不当,调值不够等问题。

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学生对于成语的理解和口头用语的理解不透彻。在调查中针对胸无点墨这个成语的含义进行了测试,调查了120人,其中有43.2%的人不清楚胸无点墨的含义。另外对120个人调查了捎东西的含义,40.7%的人表示捎东西是用火点燃物品的意思。在日常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时,每一个词义的正确理解为整个句子的理解奠定基础,是口语交际过程中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语法的运用错误也是导致普通话无法顺利推广的因素之一。以朝鲜语为母语的学生们,从小朝鲜语的语法顺序在心中根深蒂固,而汉语语法和朝鲜语语法则不太相同。朝鲜语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汉语语序为主语――谓语――宾语。例如?? ?????,朝鲜语是饭吃了吗?而汉语是吃饭了吗?

分析师生的重视程度和兴趣现状。

目前延吉市有许多朝鲜语编写的杂志和报刊,许多著名的文学著作也有朝鲜语版;广告、汽车报站均有朝鲜语。朝鲜语在生活中仍然是主流语言。另外,在中高考的升学考试中,口语不占有比例,因此教师和学生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比较低。汉语课在讲授文言文,古诗词时枯燥乏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朗读这一教学技巧,它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通过学生的朗读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发音情况,在学生读音有问题时及时提出并要求他们改正。朗读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发音,从而逐渐使学生能发标准音,习惯常用词语的标准读法。对于发音特别不标准的学生,朗读这类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应利用课余时间从学生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韵母舌位、唇形、动程,声调调型、调值,音变形式规则等等最基础的一招一式扎扎实实做起,及时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有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主观意识逐渐增强,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勃发的心理特征,为学生们设计别具一格的学习形式,在纠正语音方面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有利于使学生体会所读课文的内容,领会所承担的角色,认真听别人读,减少了溜号的机会。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改变了单一朗读的枯燥乏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语音的变化。

教材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教材应该遵循适当调整难度,在教材中插入色彩鲜艳明丽的插图,删繁就简等原则进行教材改革。贯彻新课改理念的编写意图,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重点加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努力探索“口语领先,读写跟上”的教改路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中,严肃的课堂氛围不失活泼,才是值得借鉴的优秀课堂。例如在帮助学生明确词义时,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朝鲜族阿姨去市场买明太鱼,她问:“明太鱼在吗?”因为朝语?? ?????直译成汉语时会译为明太鱼在吗?但是在汉语中应说有明太鱼吗?通过这样的笑话可以充分的让学生理解不同词义的含义,并且能够牢记于心。

由于朝鲜族学校的学生在汉语方面的缺陷主要是阅读写作能力高于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口语交际并不是可以被忽视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仅表现为口才一好,更主要的是思想、思维、文化、学识、心里等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学校的口语交际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思维、文化、学识、心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普通话最广泛的体现在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上,因此重视口语交际部分是推广普通话的重中之重。口语交际首先体现在教材上,应该在每个单元后设立围绕一个主题的练习题材。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充分讨论后,每组选择代表到前面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也可以通过拍短剧的形式,发展学生的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新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充满好奇心积极参与,也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和学生要充分重视普通话教学和学习,普通话不仅仅是学习汉语,说标准的汉语,更是促进汉语在世界繁荣发展的关键一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没必要学习汉语的态度是错误的。更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不重视普通话学习是由于现在的应试教育还没有改善,学生们普遍追求考试时的高分数,老师则追求高升学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师生双方只注重阅读与写作,忽视了汉语作为一门语言最重要的交际作用。国家应在注重阅读与写作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口语考试的内容。例如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语考试,内容与普通话考试相似但可增加一些古诗词和文言文阅读的题目,通过对古文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优秀文化的掌握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在六次考试中,取平均成绩按百分比计入到中考语文成绩中。这样既不会增添学生学习压力,又真正落实了普通话推广工作。

在日常反馈练习中,应该适当加入一些口语练习的项目,使口语考试涉及儿化音、平翘舌、多音节、语调、语速、命题说话等多方面的训练。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使教师清楚地意识到班级同学普通话得普遍性弱点,这样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改进,从而促进学生普通话的发展。

相信通过对朝鲜族教学中存在的语音、词义等问题进行研究和纠正,对提高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一定进步意义。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团结稳定,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培养更多朝鲜语环境下的双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黄安蕾.论普通话与粤方言的基本差异对香港地区普通话教学的影响.2009

[3] 梁海艳.普通话水平测试给普通话教学的启示.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103―105

[4] 张菁蕊.朝鲜族初中汉语文课的教学策略探究――以延吉市第三中学为例,2013.6.12

[5] 刘宝坤.国内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评述.2010.4

[6] 许 令.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教学的问题与对策.2008.5

[7] 赵则玲.论方言和普通话教学.2009.5

[8] 王 h.黎 颖.朝鲜族汉语教材研究,文学教育,2011.4;116-118

篇7

摘要: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以普通话测试大纲为标准,开发了普通话多媒体学习系统,为学习者创建了基于网络多媒体的自主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自主学习;教育技术;普通话

0 引言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普通话多媒体学习系统在普通话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普通话培训,能创造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可以高效、快速地推进普通话培训工作。

1 普通话教学的地位及现状

1.1 普通话教学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企业部门及教师岗位严格要求普通话达到一定水平,因此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及社会许多行业人员参加普通话考证,为就业增加筹码。如今中国已经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想学习普通话。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国家提出了要加快城镇化建设,其中普通话的普及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乡镇干部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其言行代表着整个地方的形象。因此,乡镇干部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个人交往,统一规范的语言对实现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1.2 普通话教学现状

传统普通话教学是讲练式学习模式,口耳相传式教学,学生被动地进入角色,根据教材中的训练材料进行泛读。这只会让学生为了说话而说话,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种模式在人力、物力上都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多媒体技术不仅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它还应该与整个教学中最重要的要素“学生”联系在一起。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学习者创建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自主型普通话多媒体学习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普通话教学的现状,笔者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以普通话测试大纲为标准,利用教育技术,开发了普通话多媒体学习系统。现代教育技术不只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促进人们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在系统中,我们主张通过有效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设计,并充分利用强化练习以及情境、协作、会话等优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以满足学习者学习个性化、协作性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中,重点强调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用有声动画演示发音口型技巧,加强交互性学习,处理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考点。

2.1 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指的就是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它与被动、机械、接受式的学习相对,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成绩,也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在系统运行中,我们主张通过有效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设计,并充分利用强化练习以及情境、协作、会话等优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以满足学习者学习个性化、协作性的要求。其目的是设计与建立一个的自主性的学习平台,利用计算机辅助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普通话的环境,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普通话教学系统是以自主、协作学习理论为基础,始终围绕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而设计。它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协作性学习。

2.2 系统结构

本系统主要由知识体系、测试练习、娱乐学习、交流互动、帮助工具等s个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1)知识体系模块

该模块针对语言学习介绍,可分为基础、难点、重点和考点四大块。基础部分展示每个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剖面图,动态地演示口型和舌位的变化过程;声调的五度标记法图解;声、韵母的发音技巧和隔音符号。难点部分包括各种音变和轻声规则及其例句和大量的典型的词语、例句。重点部分是学习者的学习的关键,覆盖普通话的文章内容,考点是针对往年考试的试卷的解析和读音演示。学习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汉字反查工具对遇到的难点字词的读音进行搜索。在系统的朗读与说话训练处,采用的是普通话水平测试规定的朗读作品与说话范文,通过图片、文本、表格、声音和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习者。不同学习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块,使学习者有个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2)测试练习模块

系统随机产生一套试卷(建立数据库),测试者通过虚拟测试来模拟现实中的整个考试过程。试卷是参照国家普通话测试水平测试的内容。在这之前,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电子测试必读本,了解有关测试内容、评分标准、等级评定。在虚拟测试中,有关普通话测试的流程和相关的常识为学习者在以后的测试中创设有一个良好的考试心理环境,帮助学习者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测试有时间规定,精致的时钟让每一个学习者时刻注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3)娱乐学习模块

包括展览厅(脱口秀、播音精品)和小游戏(绕口令、翘鼻板)等。学习者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普通话水平。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4)交流互动模块

它给学习者提供一个非实时交流知识的空间,采用B/S架构,Flash结合Access数据库,ASP作中间桥梁。学习者之间可以进行提问,也可以相互解答。ASP动态处理数据库得到数据,传到Flash中,Flash再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5)帮助工具模块

当学习者认识字词,不知拼音情况下,可以利用汉字反查工具帮助查找。帮助可以给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字词问题。

2.3 系统界面

本系统设有良好的使用界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界面设计注重学习者的心理学因素,提供丰富的色彩,形成美观的画面。色彩的运用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用色彩来强调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内容。整体的画面框架内容紧凑,画面间的跳跃有动画过渡。笔者把系统化分成各个小细块,通过导航进入。本系统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重点突出人机交互作用。

2.4 开发和使用环境

系统开发环境的软件要求是Window2000操作系统平台,所需的辅助软件有Dreamwaver8和Flash8。开发语言使用JavaScript。动态传递更新数据,在IIS5.0基础上,结合Access信息数据库。软件将转化成网页形式,用户有网页浏览器,就可以使用该软件。

3 系统特点

该系统在设汁开发过程中始终围绕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强调内容的丰富性、学习的趣味性、操作的交互性,系统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协作性等特点。

3.1 自主性

系统给予学习者很大的选择空间,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学习。它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独立性。系统根据自主学习思想进行设计,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加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3.2 交互性

系统能够与学习者直接互动,对学习者的学习信息做出相应的反馈,并激发学习者相应的心理变化。系统潜移默化地改变学习者学习方式和效率,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3 协作性

具有资源共享、超越时空、方便协作等特点。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留言席:等交流互动方式加以解决。

篇8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测试 中等职业学校 普通话 问题 对策

2011年4月经甘肃省语委和兰州市语委同意,兰州女子中等专业学校作为测试点之一,正式使用了计算机智能测试系统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在整个机器测试工作中,我们发现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使应试人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有些问题在人工测试背景下是很少或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将给我们的普通话教学培训工作带来多方面的要求。

一.普通话机测背景下中职考生测试时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测试心理有所变化。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语音面貌差,短时间难以达标,许多学生怕说不好而不敢张嘴或在课堂上面对众人表述时就脸红、心跳、手抖,缺少胆量和勇气,因此,他们在训练时羞于开口,不愿练习,患得患失,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自然测试难以合格;有些学生自以为语音面貌较好,不重视培训甚至不参加测前培训就直接上机考试,临场发挥不好,导致未达标;还有些学生功利心强,只为拿证书,不接受理论培训,缺乏系统的普通话知识,达不到测试的真正目的。

其次,应试技巧存在大量失误现象。机测的方式虽然给了学生比较大的自由度,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在第四项说话题的测试过程中,学生由于准备不充分,出现不同程度的无效语料、重复、背稿子、离题、缺时、甚至零分处理等失误现象。

再次,学生在测试时作弊倾向严重。由于没有测试员面对面的测评,考生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有个别学生就会想尽办法作弊,比如替考;或者在测试时过于放任自己,说话题带纸条,甚至念手机等种种作弊现象的发生,我们甚至可以发现这样的不良倾向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以上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努力研究的。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计算机辅助评测的语音标准在各等级的语音采样因素;二是第四项说话“人测”新的评分标准的因素;三是应试者自身水平、态度因素;四是普通话教学与培训情况因素;五是测试员的第四项评分能力因素。对此,我们认为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是人工测试向计算机辅助评测过渡阶段出现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加强对中职学生普通话的培训和教学得以改善的。

二.机测背景下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改革的几点对策

(一)要加强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

学习普通话,需要达到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的规范。教师在普通话教学中一定要把理论知识的传授放在首位,用扎实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而不能盲目地、单纯地让学生跟着自己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准确地教给学生声、韵、调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讲解常见的音变现象及规律,可以用图解、示范、听录音、带读等方法教学生正确的发音。

(二)有效训练攻克方音难点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数来自普高的落榜生,学生基础相对而言较差,加之有很多学生都来自甘肃农村,由于居住环境封闭和受方言的影响,普通话基础很差。在课堂上学习普通话,自己说不好,又怕别人笑话、讽刺,常常不肯开口说。因此,要攻克方音难点,必须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除发音障碍,研究对症下药的正音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比较有效:一是比较法。教师要善于模仿学生的不标准音,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普通话的语音和方音分别示范发音,以便学生了解其中的差异,从而规范发音;二是观察法。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发音时的口形,然后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口形。同时做夸张性地示范发音,在教学过程中点明现象,列举大量实例,举一反三,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加深印象。三是辨析法。即找出方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类型加以辨析。例如对平翘舌音不易分辨的字,需要采用部首推类法加以解决,记少不记多,逐渐积累。实践证明,针对方音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和训练,不但能攻克学生正音的信心,还能极大地提高正音的效果。

(三)要重视课外训练

普通话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督促学生养成课外自觉练习的习惯,努力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交际语言。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要求学生进入校门必须讲普通话,学校成立普通话督导组,随时进入到学生当中进行督导。2、成立普通话学习小组。以宿舍为单位,指派一名普通话较好的同学为组长,要求学生相互监督,相互纠正方音,相互学习规范的语音。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养成了说普通话的习惯。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一些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绕口令比赛等活动,既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又能调动学生练习普通话的积极性。4、成立学生社团。我校成立的校广播站,每年都有很多的学生踊跃参加,而且一直坚持每天的校园播音活动。通过社团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特长,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他们的影响带动更多的学生讲好普通话。

(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在的课堂教学,早已打破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授课方式。普通话训练也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语音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受外界影响小,训练效果好。

(五)要加强机测应试技巧指导

如前所述,很多考生在第四项出现大量失误现象。因为机测时第四项“说话”与人工测试不同,所以我们加强应试技巧指导就显得非常必要。

首先,帮助考生了解普通话水平“说话”测试项的评分细则。具体包括:

1.语音档。2.语法词汇。3.然流畅度。4.朗读文本。5.离题,包括直接离题和间接离题两方面。6.缺时。7.无效语料。

其次,引导考生进行话题训练。人工测试时,测试员从考生第一项听到第四项,对考生比较了解,考生前三项的表现会影响测试员对其“说话”项的评分。而机测时测试员只听第四项,考生这一项的表现决定了测试员对其的全部印象。

由此可见“机测”普通话后测试的评分更细、更严格,客观说“机测”普通话时难度相应增加了。考生一方面要提高普通话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机测”原则,针对性训练。从而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顺利通过普通话测试。

当然,学习语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更要持之以恒。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个事实,更是一个发展方向,而且测试手段还会越来越成熟和规范。我们教师要充分了解和认识机测的特点,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真正明白:由于课时限制,普通话课堂教学只能起着一个指导和示范的作用,大量的实践和练习需要学生在课后或课程结束后的时间里自觉逐步完成。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去顺应这种变化,努力学习、认真训练,提高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争取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全面提升未来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雪环.口才艺术教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3

[2]普通话测试中心,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普通话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2

篇9

    一、当前初中生阅读能力发展状况

    在中考应试模式的背景下,许多学生重视知识点的学习,而对自身语文能力的发展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错误导向,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于方言基础上的普通话发音存在缺陷。各地区都有着浓厚乡土特色的方言,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大多使用方言交流,这对于普通话的发音训练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部分地区方言前后鼻音、平翘舌音不分,这种先天性的缺陷会导致学生在普通话朗读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这种状况将导致学生在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无法得到全面发展。

    2.学生感情朗读能力发展呈现不均状态。感情朗读是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深刻领悟文章主题寓意,全身心投入到情境中,通过语言语调、节奏的变换,引领听众深入文章意境之中。而当前许多初中生在朗读中语调平淡,甚至出现唱读,在情感朗读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这也是影响学生阅读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3.科学阅读及运用方法未能得到全面的培养。阅读应当结合目标任务选择最恰当的阅读方法,如浏览、略读、详读、精读等。不同类型的文章、不同的目标要求、不同的时间限制,都应当成为科学选择阅读方法的参考依据。部分初中生在阅读活动中,没有能够优化筛选出最恰当的阅读方法,导致阅读效率低下。

    4.阅读迁移能力未能有效服务于作文写作。阅读不仅可以积累素材、丰富词汇,还可以提炼写作构思方面的技能技巧,将其有效运用到自身的作文创作之中。部分初中生在阅读中为阅读而阅读,没能将阅读与写作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阅读时满足于囫囵吞枣,没能深刻领悟发掘,尤其是没能深刻提炼作品的写作技巧、写作特色,并将其吸收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导致作文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措施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的状态,深入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针对发音不足,强化普通话的发音训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机地穿插渗透普通话的发音训练。在课堂上坚持以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授课,学生回答问题时也一律要求用普通话回答,并倡导学生在班级内、校园内开展普通话交流,营造人人爱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本地区方言的发音对普通话朗读的影响,找准薄弱环节予以突破,例如,部分初中生朗读中z,zh,s,sh不分,教师可以从1500个常用字中,针对性地选择出易混淆的平翘舌音进行巩固训练,汇总出200个左右的字,通过一段时间的突击巩固,完全可以纠正方言发音的先天不足。

    2.给予技巧指点,提高学生情感朗读能力。学生的朗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抓手,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开展情感朗读技巧训练。首先,引导学生初步熟悉教材内容,把握文章的意境、主题、思想,从宏观上感悟文章的主旨,从而定下大的情感基调,保证方向正确。其次,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章节、重点语句和重点词语,通过语气、语速等方面的变化,营造出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感氛围,或娓娓动听,如高山泉水般,或紧张急迫,如暴风骤雨般。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文章情境,扣住重点内容进行情感朗读。另外,教师还要强化节奏、停顿、阴阳上去四声发音技巧等方面的常规情感朗读技巧,对学生授之以渔,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水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帮助。

    3.科学开展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分析水平。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最适合的就是最有效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取科学的阅读方法增强阅读效果,对于篇幅长、时间短的阅读活动,可以采取略读的方式;对于与学习生活距离较远的书籍可以采取浏览的方式,大致了解相关内容;对于精美的文学作品应采取详读、精读、研读等方式,不仅要从整体上感悟文章的主题意境、结构体系,还要从细节上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与闪光点,甚至抓住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去细细揣摩、认真体味,在这样的阅读中提高分析理解能力。

    4.结合作文教学,增强学生作文写作技巧。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在阅读中能否提炼、发掘出写作方面的技巧特色,并将其消化吸收为自己的创作能力。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撰写提纲、读后感的形式,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将文章的框架结构清晰地展示出来,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布局谋篇和构思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学生在阅读后,还可以将精美语段摘记下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语段积累。另外,学生还可以撰写读后感,对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分析评价,对值得学习借鉴的优点还要总结分析并内化吸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阅读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积极因素。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要针对当前初中生阅读能力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从不同方面紧扣重点环节,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成效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伟.浅谈农村初中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成功(教育),2012(22).

    [2]杨天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尝试与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5).

篇10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 机测优势 机测流程 测前训练

计算机网络、语音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利用计算机辅助的普通话水平测试(PSC:Putonghua Shuiping Ceshi)得以实现和应用,适应了全面推广普通话、开展普通话测试的时展需要。推行“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是由“人工评测”走向数字式信息化的里程碑,使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得以跨越式的发展,是普通话测试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

一、普通话水平人工评测的局限性

按照教育部、国家语委2003年10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由于人类语言是一种口说耳听的“说—听行为”,加之汉语中字、音、义的庞杂组合及声、韵、调的音律变幻,声音只能靠录音设备来记录、播放或简单加工应用,很难将文字智能地转化为普通话标准音或通过音频来辨识标准程度,尤其在脱离文字稿的交流谈话时,更因无可参照的“标准声音”而无所适从,仍需通过测试员个人的听觉来辨识、评判。但人工评测中很难处理好定量与定性、精确与模糊、“宽”与“严”等关系,除了存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评分任意性问题,还有诸多局限性。

1.组织工作的效率低、成本高

普通话水平人工测试是测试员依靠个人听觉来评测每一位应试者语音标准程度的过程,一般每组需有2~3名测试员同时评测一名应试人员,一天按8小时统计每组的评测工作量仅约30~40名。测试过程中要通过现场录音、现场打分、综合评测分值、计算平均分值、填写表格、登分等等,测试完成后还需封存每人的试卷和录音磁带,报送上级测试中心组织抽查复审等程序,均由个人手工操作,费时、费事、费力。

2.测试员的评判难以客观、准确及稳定

人工测试后与测试员沟通交谈中发现,由于其测试时劳动强度高、神经高度紧张,需时刻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经常造成测试员身心疲惫、头脑发胀,如果应试人读得偏快,稍不留神就会出现个别读音漏听、误判的现象,极易造成对应试人员评分的不客观准确。调查统计表明,对同一应试者在前两项“读单音节字词、读双音节词语”的测评中,几名测试员对评分标准的掌握存有明显的差异。

3.应试人员不能适应、影响发挥

应试人员面对几位考官,学生面对老师挑剔的审视和严格的扣分,难免紧张、焦虑,甚至个别人员在测试“说话”项时,瞬间脑子一片空白,不能正常发挥,或说话时间不满3分钟,或说话流畅度欠佳。经对我院参加测试学生调查统计,在测试期间处于紧张状态、未正常发挥者占70%以上,表明人工评测对应试者测试成绩、等级评判的影响较大。

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优势

计算机辅助测试基本实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全过程信息化,该系统主要包括“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PSCW)”和“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PSCP)”两个部分,实现了组织、测试和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对照人工评测的局限性,更显机测的优势。

1.通过网络管理,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

利用机辅系统进行测试,每场可以同时测试几到几十名考生,每天大约可测试一百至几百人次,测试效率大幅提高。人工评测时除测试员外还需配几名辅助人员;而机辅系统测试时,整个考场只需要2名考务人员,测试成本随之大幅降低。试卷由系统自题目库通过网络自动生成、随机分发,不需要出题、复印考卷,成绩由系统量化评分,省除人工录入成绩,管理效率得以几十倍地提高。

2.减少人为因素,成绩评判更加客观、准确

机测对按照试卷文字稿朗读的前三项,由系统为每位应试者采集声讯、对照标准语音、测量偏差评分,计算机采用语音合成、中文语音评测等量化识别技术,其数值化评分尺度的把握可以全国统一,杜绝了人工评测时可能出现的“人情分”,进一步保证了测试信度。机测无论多少人次,都不会出现人工测试时测试员因为体力、心理等因素波动而出现的偏差,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人为因素。

机测对第四项“命题说话”仅以录音方式采集声讯资料,应试者自己操控及单向说话,系统不予干预。其后由测试机构通过管理系统分配由2名测试员审听评分,即测试员只对每位应试者这3分钟“说话录音”在线评分,在没有“面对面”的视觉印象下,专注用听觉来感受其“语音面貌”和流畅性,便于准确判断评分;而2名测试员独立平行地同时审听、相互修正得出最终准确的成绩。

3.实现PSC管理的全面信息化

机测系统实现了管理过程、测试过程的信息化,比以前的系统功能、测试效率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测前报名、测中控制、测后数据分析、抽查复审及考生成绩查询数据等功能都集成实现,提高了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水平。

国家语言文字测试中心2010年还出台了《计算机辅助测试普通话评分试行办法》,对PSC试题中计算机无法进行比较辨识、需要通过人工进行评测的第四题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明确规范。

三、计算机辅助测试流程及测前应试培训

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一般由通讯网络、考场环境、计算机及音响设备、测试软件和应试者操作等要素构成。在测前需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练习,要熟悉上机测试的流程、操作规定及需注意事项;对测试流程进行介绍、演示,不熟悉测试流程会直接影响测试整体进程;讲解“机械比对式”评分规则,以避免因操作不当或违反测评规则而失分,有助于应试者取得好成绩。

现场测试流程可分作“准备(备考选题) ——登录(输入核对考生信息) ——试音(调试设备及音量) ——测试(答题及录音)”等四个阶段,应按系统的提示操作。

在进入“试音”页面时,应以适中音量和语速朗读“文本框”中的信息进行试音,若试音失败,可提高音量再试一次,直至成功;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所定音量不宜再调整。有些应试者操作不甚正确,如麦克佩带位置不妥、声音偏小及变音颤抖等,使得系统接收的音讯信号偏弱或不稳定,导致合成音与标准音比对测量时评测偏差而失分。

目前普通话水平测试包括四项内容:①读单音节字词,②读双音节词语,③朗读短文,④命题说话。计算机系统自动评阅第①~③题(60分),由2名测试员远程同时评阅第④题(40分)。

进入“测试”界面后,才正式开始答题并实时录音,每一题都应在听到“嘟”的提示声后再开始朗读试题内容。第一题、第二题应按横向顺序朗读,第三题需控制朗读作品的语速及音调;朗读应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颠倒,语气语调准确,停连得当,不中断、不重复、不回读。测试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勿受外界干扰,不要说与测试内容无关的话或者嘟嘟囔囔的发声。

第四项“说话题”需要采录3分钟的语音,在提前十分钟选择命题后,可重点准备此题的提纲、腹稿。当第四题页面出现2个题目供选择时,切不要用鼠标点击题目行,而应直接读出自己选中的题目字音,然后围绕话题用自己的语言答题说话。应像日常口语一样自然流畅,避免出现发音错误、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方言词直接转化成普通话词语等问题,这些会被测试员判定扣分。可以根据屏幕下方的时间提示滚动条适当调整语速,说得过快而不满3分钟就无话可说的,会导致因语音空白过长而扣分;还有的应试者出现离题、演稿、背稿、雷同、无效话语等现象,将直接影响该项测试成绩。

测试总用时约13分钟需全程录音,其操作鼠标按钮的点击顺序为:测试必读——随机抽题——新建——录音——停止——保存——退出。测试结束后均由系统依据“有效录音”完成等级评定和制作证书。

语音形式的PSC测试采用口试、录音方式进行,这种语言学领域的测试,是绝无仅有、全新的考试模式,无论是从测试角度还是应试角度考虑,测前培训都是必需的,这是由PSC特殊性所决定的。经对我院首批参加机测的2008级学生(测前没有进行培训)与2009级学生(测前进行了集中培训)的测试情况比较,其“二级乙等”的通过率由87.5%提高至93.5%,说明测前的培训学习确是应试准备、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例如采用“普通话水平模拟测试学习卡”,可以在线模拟测试,只需十几分钟就可通过网络自动评定其普通话水平,提供发音诊断报告,有针对性地帮助自己提高普通话水平。

观察发现对PSC测试缺乏应有的了解、准备不充分、角色意识太浓、注意力稳定性较差,是造成心理紧张的主要因素。由于应试培训是短期的、功利的,需讲测试流程、应试技巧等,难免本末倒置、弄巧成拙;而提高普通话质量则应标本兼治,通过朗读、阅读及语言习惯训练,特别对非语言因素的思维、心理及写作能力等素质的长期培养,更能促进普通话水平的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及推广普通话的必然要求,可全面实现PSC的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的历史性飞跃及跨越式发展。应试者需根据机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法,才能在机测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毛洪贲,殷德顺.信息技术支持下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实践与研究[J].现代技术教育,2011(6)

[2] 王丽娜,王彩霞.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相关因素分析与思考[EB/OL]. http:// /show.php id=4845.(2004-11-11)

[3] 宋欣桥.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评分差异[J].语文建设,1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