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整改报告书范文

时间:2023-03-20 00:3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整改报告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品整改报告书

篇1

1.在电梯检验前的工作(T1)

检验准备,带好必要的检验工具,检验仪器仪表并检查完好率、标定时间是否在有效期内。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具(衣、帽、鞋),分析电梯复杂程度,做好一定的技术准备(图纸资料等)。

2.现场检查(T2)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和检查报告书的要求,按电梯检验流程:确认检验条件审查文件资料现场静、动态检验功能试验开具整改通知单判定结论填写原始记录。

3.现场意见反馈(T3)

检验人员要根据检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口头形式,十分通俗地向企业有关部门和按装保养人员反馈,并要求按时完成整改项目,并作说明、解释、以及宣传工作(如三角钥匙的管理,松闸装置使用规定等),最后以整改单形式正式书面交付对方,抄送保养、安装单位,并要求对方签字、盖章,我所存档,作为凭证。

4.完成检验报告书(T4)

检验人员在检验完成后,要按规定要求抓紧完成报告书,及时将报告书交送质量工程师审核,审核合格后由技术负责人签字,及时交给对方。

5.技术质量反馈(T5)

①如果验收中有重大关键项不合格,或八条以上一般项不合格,还需安排复验来确定。

②遇到验收单位技术部门不能作出决定,如有严重安全隐患,还应立即以书面形式向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监察处汇报,等待批示,再做决定。

二、计算工时定额的二种方法

由于电梯种类繁多,不是单一产品,复杂系数不一样,现场条件也不一样,很难作出统一规定,因此只能请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1.估算法

根据目前检验员一般水平,暂定验收一台10站10门10层载重量为1吨的客货二用梯,所需时间大致如下:

T1=15分钟T2=90分钟T3=15分钟T4=15分钟

T5=15分钟(因T5较少,因此取平均值,一般10台中有一台需复验,50台有一台需技术反馈解决的,那么每一台中的时间也必须考虑计算在内暂定为15分钟)

T=T1+T2+T3+T4+T5=2小时30分钟

也就是验一台梯2人需2小时30分钟

2.现场实测法

由于检验定额要有可操作性,经确认后要在较大范围内实施,因此还应考虑检验员熟悉程度,根据检验员实际情况,将本系统每档检验员查一台电梯需多少时间进行累加再除上检验员人数,即可取得每一档检验员查一台梯用的平均时间。也可以取二组检验员,一组技术较好,熟练技术程度较好,一组熟练程度较差。累计五个阶段需时间分别为TA和TB,然后取平均值即T=(TA+TB)/2,将这一个时间值作为一个基数,即可进行定额管理了。这方面我们已做了不少工作,根据逐项检验计算总时间和估算差不多。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1.环境不同

由于电梯层站不同、吨位不同、梯种不同,检验所需时间也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分别对待,由不同系数来决定各类电梯验收总时间。

①层站不同

由于层站的增多,势必增加检验检查门锁的时间,增加检查钢丝绳、甚至补偿链的所花的时间,因此必须加以考虑。根据实测,以下比例较好,设定以检验10站10门载重量为1吨垂直电梯所需时间为T,设K为层站系数。

2)吨位不同

电梯有各种各样吨位,根据实际经验,吨位与难易基本上无关,因此不考虑系数问题,因为虽然吨位大,可能搬压重用时间多,但相对来讲轿顶宽敞,操作上也较方便,且一般吨位大的电梯以货梯为多,安全环节也较少,因此不考虑系数问题。

3)梯种不同(垂直电梯验收96条、液压梯验收仅40条、杂梯仅25条)

因此也要考虑系数,设C为梯种系数,以检验一台10站10门载重量为1吨客货二用梯所需时间为T。

①液压电梯一般层站较少,直顶式与侧顶式难度稍有差异,建议直顶式C取0.8,侧顶式C取1。

②杂物梯一般层站少而且控制十分简单,建议C取0.5

即杂物t=0.5T

③观光梯较普通梯复杂一些,建议C取1.2即t=1.2T

如果以上估算法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经集体讨论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修订后,可作为垂直电梯检验工时定额的依据。

篇2

通过开展年度药品抽验工作,了解、考察和掌握我市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药品质量安全状况,突出监督抽验的针对性,严厉打击假劣药品;继续实施基本药物覆盖性抽验,重点突出对辖区内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运用药品检测车等快检技术与有效载体,覆盖基层涉药单位;完成省局下达的2014年我市药品抽验任务,不断探索和创新药品监管工作新形式。

二、抽验任务

(一)国家计划抽验与专项抽验:根据省局的安排,确保完成分配我市的国家计划抽验与专项抽验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在我市抽样的组织、协调和配合工作,保障在我市抽样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省局下达我市国家计划抽验的抽样任务为60批次,具体计划分解为市局20批次、丹阳局10批次、句容局10批次、扬中局10批次、丹徒区局10批次。

(二)监督抽验:省局下达我市的监督抽验任务为1230批次,具体计划分解为市局400批次、丹阳局300批次、句容局230批次、扬中局150批次、丹徒区局150批次。抽验品种重点为除本年度国家评价抽验的基本药物品种外的其他国家基本药物(国家计划抽验涉及的基本药物品种名单国家局将另行通知)、省基本药物增补品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药饮片及药材、药品生产企业所使用的主要药用原辅料、违法广告相关品种、投诉举报集中的品种、地区近三年来不合格品种以及中标价格不合理、生产经营不规范、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品种。科学控制抽验品种比例,其中中药材与饮片批次不得高于全年总批次的15%,注射剂的抽验比例不得低于全年总批次的10%。

(三)药品检测车:省局下达我市药品检测车检测任务为不得少于4000批次,具体计划分解为市局950批次、丹阳局800批次、句容局760批次、扬中局740批次、丹徒区局750批次。检测品种重点为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和省基本药物增补品种,运行覆盖的重点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公办医疗机构。市药检所应结合药品检测车检测工作,努力做好近红外建模工作。鼓励针对基本药物不同品种、不同剂型的特点,以建立近红外图谱快速比对分析模型(即“一厂一品一模”)为基础,结合多种快速、无损、无污染的检验技术的研究,建立适宜我市基层药品市场监管的药品快速检验方法,提高检测运行的覆盖面,提升抽验效能。

三、时间安排

(一)国家计划抽验:抽样工作截止日期按国家要求执行。

(二)监督抽验:抽样截止日期为2014年10月31日,检验工作在2014年11月30日前全部完成。

(三)药品检测车:检测工作在2014年12月10日前完成。

四、抽验覆盖原则

(一)监督抽验:积极覆盖计划任务要求的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基本药物增补品种目录中的各个品种,努力提高对监督品种的整体抽验覆盖率。在生产环节,必须确保对辖区内所有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相关品种进行全品种覆盖,对生产企业要避免抽样过于集中,可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分上、下半年进行,对生产企业的主要原辅料也要进行适当的监督抽验;在经营环节,对辖区内的基本药物配送企业进行科学覆盖;在使用环节,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地区进行区域覆盖。对不良反应报告较多、投诉举报较集中、违法宣传较严重、中标价格明显偏低及近年来不合格的品种要加大抽验力度。结合我市药品市场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配合我市的药品打假治劣相关专项行动,把握药品抽验的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区域,提高药品抽验科学性和靶向性,有效发现和打击假劣药品。

(二)药品检测车:主要用于对全市经营和使用环节抽样量不能满足实验室检验品种的应急检测和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品检测,对所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公办医疗机构进行不少于1次的检测车快检覆盖。

五、抽验要求

(一)科学制定本地区的抽验实施方案。各地要依据辖区监管实际,结合市场与上年度药品抽验工作完成情况,明确每月的批次数和重点品种,通过合理分工,调动抽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科学安排抽样的频次和批次,将全面有效覆盖与重点覆盖有机结合起来,预留足举报投诉、案件办理等突发事件应急检验批次。要继续充实完善辖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上报至“省药品抽验管理系统”,并将纸质材料上报市局稽查处。

(二)样品抽取要求。各单位进行抽样时应在现场运用省“药品抽验管理系统”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和样品抽取,抽样结束时应出具抽样凭证。为确保实现基本药物生产环节全覆盖目标,对无库存或达不到抽样数量要求的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抽样,一是企业必须出具“没有生产或样品库存量不足”的书面说明(按持有的药品批准文号,一一对应出具);二是要告知企业在生产后必须第一时间将生产信息报告市局,市局应及时组织对其进行补充抽样;三是企业应当报告其产品流向,由市局汇总后上报省局。省局稽查局视情组织在辖区内经营和使用环节对其产品进行跟踪抽样。

(三)现场检查和资料索取。各抽样单位要结合抽样工作做好对被抽样单位的现场监督检查,完善现场监督检查书面登记及记录,对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依法依规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抽样的同时,要索取样品相关检验标准、验证方法、生产工艺、处方、样品自检报告,主要原辅料的生产厂家资质及出厂检验报告书等资料,保障药检所顺利完成检验及探索性研究等工作。

(四)样品受理和检验要求。市药检所接收样品时应仔细核对抽样凭证和录入省“药品抽验管理系统”内的信息,并及时做好检验结果的录入工作。要努力提高药品检验的全检率,鼓励除按现行法定质量标准进行全项检验外,结合相关品种药品标准、工艺、包装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工作,积极申报补充检验方法。

(五)不合格药品的处置。对在国家计划抽验与省计划抽验中发现的不合格药品情况,应及时依法核查,追踪不合格药品。特别是本市生产企业出现不合格药品的,必须第一时间将不合格信息通报相关业务处室,并调查其不合格原因,在立案处理的同时,进一步督促被抽样单位及时整改,杜绝隐患。各地应及时上报不合格药品立案查处情况,市局稽查处将追踪掌握各地不合格药品处置情况。

(六)信息录入上报工作。各单位和市药检所应通力合作,严格按省“药品抽验管理系统”的录入要求,认真做好抽样信息录入、受理检验信息核对、检验结果录入、检验报告书传递、不合格药品核查、复验受理情况、药品质量公告上报等工作。

(七)检验报告书的传递。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总局《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的职责和时限要求传递、送达。经检验不合格产品的报告书签发后,检品标示生产单位非我省辖区的,市局稽查处应在收到报告书后3个工作日内将检验报告书原件3份与检品的外包装及说明书寄送至省局稽查局;检品标示生产单位在我省辖区内的,市局稽查处负责检验报告书原件2份与检品的外包装及说明书寄送至相关市局稽查部门核查,并及时在省“药品抽验管理系统”中录入核查结果。对于检验结果录入上报不及时,或核查录入上报结果发生严重差错的,被省局通报批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八)总结与抽验质量分析。全年抽验工作结束后,市药检所要结合本年度抽验工作情况,认真进行检验结果分析工作,并于12月20日前将本年度药品抽验工作总结及辖区内抽验工作质量分析报告报送市局稽查处,由市局稽查处上报省局稽查局。

篇3

药店自查整改报告1xx市医保中心:

近期我药店对医保中心发现提出的问题,刷卡品种单一,单品种数量大的问题。在店内开展深入了解发现本店医保操作员违规操作所致。药店内部立即召开会议,并让医保操作员及店内销售人员共同学习了医保管理法,做到刷卡和实际药品统一,我药店并向医保中心做出保证以后一定要严格按医保管理实施细则去执行,请医保工作人员以及广大社会群众监督。

xx市xx药店

20xx年6月26日

xx县xx医院自查与整改报告2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xx县xx医院,按照以往惯例和上级要求,现将20xx年自查自纠报告汇报如下:

1、 依法经营,在醒目位置悬挂证照,并按规定接受年检。

2、 严格按照经营范围,依法经营。

3、依照相关标准,已制定一整套药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定期检查。

4、已设立医院负责人,并负责处方的审核,从事药品经营管理,保管,养护;医院全体员工,都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要求凭处方销售的药品,按处方销售和登记。

5、医院药房宽敞明亮,清洁卫生,用于销售药品的陈列,温控,调配设备齐全,在用的剂量,器具按规定检测合格。

6、已建立首营品种和首营企业档案,从合法企业进货,并签订了有明确质量保障条款的协议书,购进发票完整。

7、购进的药品,严格按照规定逐一验收,并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验收记录。

8、药品储存按要求分类陈列和陈放,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内用药和外用药、药品和非药品,都逐一分开存放。

9、 经常组织员工开展业务及法规知识学习,并有记录

10、 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佩戴服务卡,做到文明热情周到的服务。

不足之处:

1、 药房针剂散乱

2、 药库的整体没有完善 整改之处:

我院将在县食品药品监督局的 大力支持下用一个月的 时间整改好。 让每个患者吃上安全有效放心的药。

特此报告

请审查

报告人 : xxxx医院

报告时问 : 20xx年x月x日

药店自查整改报告3冀州市医保中心:

近期我药店对医保中心发现提出的问题,刷卡品种单一,单品种数量大的问题。在店内开展深入了解发现本店医保操作员违规操作所致。药店内部立即召开会议,并让医保操作员及店内销售人员共同学习了医保管理法,做到刷卡和实际药品统一,我药店并向医保中心做出保证以后一定要严格按医保管理实施细则去执行,请医保工作人员以及广大社会群众监督。

冀州市强生药店

20xx年x月x日

药店自查整改报告4**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省GSP认证跟踪检查组受省药品评审认证中心的委派,于20xx年5月18日对我店进行了GSP认证现场检查。通过认证现场检查查出,人员和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完善;经营设施基本齐全;药品的验收、养护和出入库管理基本规范;销售与售后服务良好。现场检查发现严重缺陷0项,一般缺陷6项。我店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整改,现将整改汇报如下:

1、13602 企业未对质量管理文件定期审核,及时修订。 整改措施:根据新版GSP对质量管理文件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并制订定期考核和检查制度。

2、15401 企业未按规定,对计量器具、温度湿度检测设备等定期进行校验或检定。

整改措施:已按规定,对计量器具进行校验,检查温度调控设备运行记录、温度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并在今后保证每月校验、检查一次。

3、15901 现场抽取的该单位的标志“广州市花城制药厂”生产的脑络通胶囊(批号:20xx0304)无该批号的检验报告书。

整改措施:对“广州市花城制药厂”生产的脑络通胶囊(批号:20xx0304)验收人员在进行药品验收时留存了药品检验报告。

4、17201 企业未对负责拆零销售的人员进行拆零销售专业培训。

整改措施:对负责拆零销售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以及综合技能,并进行了考核。

5、17205 该企业销售拆零药品时未提供说明书或说明书复印件。

整改措施:在销售拆零药品时按规定向顾客提供药品说明书原件。

6、17102 企业的销售记录不完整。

整改措施:根据规定已对完整登记了销售记录,内容包括药品名称、生产厂商、数量、价格、批号、规格等内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药店的各项管理工作。

特此报告。

*****药店

20xx年x月x日

药店自查整改报告5×××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店接到通知后,立即行动起来,对门店内部进行了全面检查,严格按照依法批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制订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逐一检查。在此,认真进行自查自纠汇报如下:

1、我店于×年×月×日成立,属单体药店,其性质为药品零售企业,现药店有企业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各1人,质量负责人负责处方的审核。

2、本店依法经营,在醒目位置悬挂证照,严格按照经营范围,依法经营,没有国家严禁销售的药品,统一从正规医药供货商(如:×××有限公司)进货,不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确保药品质量,不经营假、劣药品。

3、依据GSP标准制定了药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并定期检查。

4、营业场所宽敞明亮,清洁卫生,用于销售药品的陈列。店内配置了温湿度计,每日两次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5、严格把好药品质量购进验收关,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在药品的养护、进货验收中,对药品的规格、剂型、生产厂家、批准文号、注册商标、有效期、数量进行检查;药品的储存按照要求分类陈列和存放,如发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摆放不标准,及时的纠正,内用药和外用药;药品和非药品已分开存放;要求凭处方销售的药品,按处方销售和登记。

6、药房内没有违法药品广告和宣传资料。

7、药品销售与服务中做到文明、热情、周到的服务,介绍药品不误导消费者,对消费者说明药品的禁忌、注意事项等。

8、从事药品经营、保管、养护人员都已经过县药监局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其员工都进行了健康体检取得了健康合格证。

同时,本店在进行全面的自查自纠中,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通过本次的自查,本药店会将尽快整改和完善不足之处。

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做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制定了一定的措施:

1、加强业务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各项业务知识。

2、加大质量管理的工作力度,对软、硬件的管理和学习不断加强和完善,努力使本店的质量管理工作和其它业务知识逐步走向现代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通过本次自检,我们对工作的问题以检查为契机,认真整改、纠正,积极努力工作,将严格按照县局指示精神,按照国家及行业制定的法律、法规和GSP认证的要求,坚持 “质量第一”的经营宗旨,让顾客满意,让每个人吃上安全有效放心的药。

至此,在实际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的,恳请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批评和指导。

×××药店

×年×月×日

药店自查整改报告6×××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国家、省、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相关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精神,以及×食药监发【XXXX】X号文件精神,我店及时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店于×年×月成立,为×药业有限公司连锁店,其性质为药品零售企业,在×年×月通过了GSP认证。现药店有企业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各一人。

二、自查自纠情况

1、药品购进都是从总公司(×药业有限公司)直接进货,没有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行为;

2、严格按要求销售处方药、含特殊药品成分复方制剂,对药品销售进行登记,不存在产品销售去向不明的情况;

3、严格按要求健全购销资质档案,不存在超方式、超范围经营;

4、购销票据和记录真实,不存在购销票据与实物不符的情况。 总之,通过此次自查自纠工作,督促了我店的经营行为及购销等工作,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得到了加强,未出现任何违法行为。

篇4

1、严格监管。牵头组织、协调县农业、工商、质监、食监、卫生等相关部门做好猪肉产品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对定点屠宰企业的管理,严格执行入厂(场)检查验收、车辆消毒、屠宰操作过程、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瘦肉精检测等制度,完善台账管理和内部可追溯系统,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检查中发现病害(死)猪5例,按规定要求上报市、县相关部门并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上半年会同县农林部门开展对县食品公司鸽尾礁屠宰场瘦肉精检测,共进行144批次,全部合格。2、排查隐患。通过规范提升定点屠宰场(点)建设,严厉查处私屠滥宰违法行为,维护猪肉市场正常秩序,确保“放心肉”工程的推进工作。根据省、市要求,针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新型地沟油现象,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屠宰企业进行排查,各屠宰企业就生猪屠宰中产生的副产品及废弃物,严格按照省商务厅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原提炼油要求屠宰企业按规定程序进行登记可出售工业企业用于工业生产。3、强化执法。我局开展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对所属屠宰企业及农贸市场的生猪屠宰活动日常监督检查,强化屠宰执法的日常监管,联合卫生、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根据私屠乱宰发生的规律,加强对高发时段和地域的巡查,严厉查处私屠乱宰不法行为。4、规范清理。按照省市文件要求,我局及时对县食品公司鸽尾礁屠宰场进行资格审核工作;一是通知所属屠宰企业开展自查工作,规定时限上报相关资料,要求企业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开展整改。二是联合县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认真按照审核清理工作要求,亲临县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场,按照文件逐条对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屠宰场进行整改。三是做好验收迎接工作,组织县相关部门对县食品公司鸽尾礁屠宰场资格审核清理进行初验收,迎接省市检查验收。5、拓展网络。一是开展“农村连锁便利店”网络建设。督促和协助责任单位开展相关工作,积极走访各个村落,逐个排查,基本掌握了各行政村的基本概况和相关商业网点分布情况。对应市场需求,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扩大农村连锁经营网点覆盖范围。计划从5月份开始开展相关工作,争取在10月份完成100%的任务指标。二是完善和提高“农村连锁便利店”配送体系。缩短商品流通时间,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有利拉动农村消费。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村级连锁便利店”扩面发展,重点在“连”和“配”上抓深化和完善,提高配送比例和商品质量水平,严把标准质量关。通过政策扶持等措施,督促责任单位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商品配送率和配送速度。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保障了农民方便消费,安全消费。6、健全机制。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规范和指导商贸领域开展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和市场经济秩序,构建和谐社会。严格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购销台帐制度、进货索证索票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建立食品质量责任制度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服从有关行政管理机关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自觉接受食品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存在问题

1、大门屠宰点无证无照经营。大门现有屠宰点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审批,也不符合有关要求,目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应该关停,但考虑大门群众生活临时同意屠宰。新屠宰场经过县政府多次协调和县农林、工商等各职能部门按协调会的要求提前介入已选址,但由于目前业主积极性和环科院对该项目的《环评报告书》因环保安全距离要求还有一点差距,对该项目不予出具环评报告书,致使大门新屠宰点建设立项及后续工作无法开展,因此,县政府要积极帮助和督促企业做好新屠宰场所迁建工作。2、体制、设施不健全。县食品有限公司于年已进行企业改制,原有企业人员全部进行安置,资产归县国资部门所有。现企业主要采取保亏承包经营方式,无专人负责肉品品质检测人员和相应的检测检验设备。全县目前养殖和屠宰环节均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目前对病害(死)猪只能进行焚烧、深埋、沼气等极为原始的无害化处理。3、私屠乱宰任然存在。由于受重点工程推进,社会稳定及历史遗留等相关因素造成元觉街道私屠滥宰任然存在,期间县政府也多次组织经信、工商、农业、公安及元觉街道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整治行动,但成效不明显,并且元觉私屠猪肉还销售到霓屿街道。4、监管难到位。由于受人手严重不足和交通不便,贸易市场科的相关职能并入局相关科室,科室人员严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千镇连锁便利店工作的开展。我局无法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个别超市不规范经营时有发生。如变质商品没有及时下柜、商品排列凌乱、价格标签不统一等现象。

篇5

关键词:日本;环境经营;竞争优势;经营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越来越关注环境经营。(环境经营指生产经营适于环境保护或有利于减轻环境负荷的商品以及提供环境保护方面服务的企业经营活动)。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3年间,日本政府针对环境问题先后出台16项法律、法规;1993年以前,就有29.9%的企业“积极地对待环境问题”,50.6%的企业“把环境问题作为经营课题之一予以关注”,其中有53.9%的企业当时针对环境问题来整改内部体制。日本企业的环境经营充分说明,协调企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获取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这为我国企业转变经营方式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一、日本企业环境经营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环境经营战略和方针。日本企业把环境保护作为经营和发展的立足点,在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前提下,提出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日本企业普遍具有明确的环境经营理念和基本方针,成为企业开展环境经营的行动指南和指导原则。如伊藤忠商社提出“承担起繁重的义务。争取绿色的地球和经济的成长并存”的理念,并制定以关心环境、遵守有关环境的一切法规、推进环境保护活动、企业与社会共生共荣及推进环境意识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方针,“索尼”公司提出的环境理念是:保护地球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课题,“索尼”公司在企业活动的各方面都考虑环境保护并付诸行动。为此,“索尼”公司提出了遵守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完善环境管理组织、提高环境保护活动的质量、进行减少环境负荷的商品及技术开发、实施环境监察、开展环境教育等号召。

(二)构筑企业环境组织体制。贯彻环境经营方针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作铺垫,因此有必要设立环保专职部门,专门负责收集信息和执行环保标准,组织职工开展环保活动。在公司内部落实环境目标,制定相关环境计划。虽然设立环保问题专职组织在日本各企业中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作为环境经营体系的重要硬件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索尼”公司设立了索尼地球环境委员会,是全球索尼集团环境保护实施策略的最高决策机构。在地球环境委员会下,又分别设立美国、欧洲、亚洲、日本四个地区的地球环境委员会。索尼地球环境委员会决定的事项,在各分支地球委员会和全球索尼集团中加以实施和推进。1981年1月富士胶卷公司设立环境安全推进部,承担公司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在环境安全推进部内,设立素材试验中心,负责新应用的化学物质安全性试验。在各工厂内。设立环境安全部,负责工厂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为解决企业在研究、生产、销售各环节面临的环境问题,富士公司成立了环境保护对策推进委员会进行统筹,针对具体的课题,由下设委员会和推进小组具体解决和实施。

(三)加强企业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是以管理工程和环境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经济、法律、行政和教育手段,对损害环境质量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以限制,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日本企业加强环境管理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积极接受ISO14000认证。ISO14000认证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贯彻“全面管理,预防为主”思想的推荐性标准,贯彻和认证都是企业的志愿性行为。日本的ISO14000认证制度虽然比英、德等欧美主要先行国家晚,但企业贯彻和接受认证却走在前列。据统计,截止1997年4月,日本企业获得ISO14000系列认证已达246件,仅次于英国的357件。位居世界第二。截止2000年12月,日本企业获得的认证增至5075件,而到2004年12月已达17229件。二是实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主要通过实行环境会计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方式进行。(1)实施环境会计制度。环境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有关环保法规为依据,研究企业经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企业污染、环境防治和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以评估企业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本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资源损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企业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的环境代价评估。在日本,目前许多环境经营企业已开展这方面工作。(2)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指企业将环境管理的指导方针、环保目标和已取得的成果,以及企业活动对环境的负荷等方面的信息写成独立文书,它一般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发表。

(四)推行环境生产和环境营销。环境问题不仅是生产终端的问题,在整个生产过程及其前后的各环节都有产生环境问题的可能。因此,日本企业实施环境经营过程中十分重视污染物的全程控制和预防,产品从设计到销售的各环节都尽可能降低甚至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1)绿色设计。日本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就考虑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荷,做到既能适应市场需求,又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如日本汽车生产厂商采用电力、天然气、甲醇为燃料替代能源燃料,积极开发发动机燃烧效率高的低公害型汽车。(2)绿色采购。企业在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或发包所需的各项服务时,优先采购达到ISO14000环境管理国际系列标准要求并有利于减轻环境负荷的产品。日本为推动绿色采购,1996年2月建立“绿色采购网”。在不到2年时间里,其团体会员就达1022个。其中,企业占66.3%,市民团体占14.5%。(3)清洁生产。日本企业在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采用对环境无害和高效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尽量运用废弃物循环利用、再资源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并保证产品生产及其使用过程不对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如日本石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设计排烟脱硫装置,使硫化物、硝酸气体的排放量1988年比1973年减少5/6以上。(4)环境营销。环境营销即绿色营销,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定价、促销活动等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以维护生态平衡、重视环保的“环境经营理念”为指导,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利益相一致。著名流通企业“大荣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尽可能简化礼品的包装,对日本中元节、元旦等节日礼品的包装,采用了简易包装纸;对生鲜食品、产地直送商品,在销售中也直接采用原包装。 转贴于

二、日本企业环境经营促使企业进一步增强了竞争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的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消费者不仅关心产品本身,更关心产品的环境影响。尤其考虑企业是否关心环境问题,是否关心社会问题。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即企业是否实施环境经营。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质量、成本、时效、服务等方面,而且体现在环境生产、环境管理、环境营销等一系列保护、珍惜和爱护生态环境方面。日本企业的环境经营主要从以下方面获得竞争优势。

(一)规避政府管制压力。日本企业主动遵守各项与环境相关的法律规定,开展自主环境经营,并努力提高环境经营的有效性,通过完成政府既定目标,达到政府期望的目标值,企业避免了政府迫于社会压力而采取更为严厉的管制措施,保证了企业获得足够的经营空间。

(二)利用政府环保政策筹措资金。为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各国都制订一系列支持企业开展环境经营的政策。日本从1998年开始就有面向企业环境保护的信托投资基金项目,当年公开招募后,半年共实现销售额2000亿日元。此后,该环保型信托投资基金发展顺利。在日本赢得与欧美SRI旗鼓相当的效果。日本企业通过企业环境报告书等形式,及时公开企业环境信息,以此获得消费者和市场的信赖与支持。

(三)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日本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环境会计,在企业业务报告中定期环境报告书,在产品开发设计时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生产和制造对环境有益的产品,并向社会公开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让消费者知道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和业绩等,提高了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带动了产品销售。日本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在选购产品时,若对环境有益,即使价格稍高一些,消费者也会选购。可见,环境经营是实施差别化战略的有效途径。

(四)有利于开辟新产业。日本钢铁企业利用废塑料循环技术在环保领域开辟新产业,已取得明显进展,2000年废塑料处理量达14万吨,2001年增加到21万吨。日本每年生活垃圾中所包含的废塑料高达450万吨,且工业垃圾中所含的废塑料也高达450万吨。据预测,每年废塑料的有效利用量可能增至660万吨。

(五)冲破“绿色”贸易壁垒,降低经营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的作用日趋削弱,而“绿色”贸易壁垒日益凸现。日本企业通过获得ISO14000系列认证,博得了客户、出口对象国及当地消费者的信赖,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日本企业还重视开发知名商标商品,以“环境商 标”商品树立企业形象,并视之为进入国外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在当今世界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的市场氛围中,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已成为评估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据。

篇6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就客户单位:项目,由甲方委托乙方安装,并达成以下约定事项:

一、工程概况:

安装电梯,数量(大写)xx台,安装电梯,数量(大写)xx台。

二、工程总金额

1、本协议最终结算总价:人民币(大写)RMB:元,¥元。

2、工程在当地技监局办理开工告知及竣工检验时所发生的收费由甲方承担。

三、结算方式:

1、安装进场后预付30%,产品经安装调试全部完毕后再付40%,余款在产品经当地质量结束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后(取得验收合格证及检验报告书并移交清后)一次性付清。(亲子活动安全协议书)

四、工期

安装时间:天

五、质量验收依:

根据国家标准GB7588、GB/T10059,GB/T10058,GB10060等要求,并结合甲方的安装质量检验标准要求。

六、甲方责任:

1、确保货物按时发运到工地现场,并配合解决承包方在施工过程中的需求电梯安装协议书电梯安装协议书。

2、提供安装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服务。

3、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向承包方支付安装工程款。

4、提供安装施工图纸及资料。

5、负责出厂产品的制造质量和发货质量

七、乙方责任:

1、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甲方安装质量标准要求组织施工。

2、在货物到现场后即组织安装人员进行开箱验收,并及时向甲方反馈开箱缺错件星系,验收后的物资由乙方负责现场保管,若有缺失,则自行承担赔偿责任。3、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对厂检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

4、若因安装质量问题造成安装复检的,则承担发生的复检费

汇合营销

5、严格按要求填写公司所提供的工程施工资粮,做到及时记录,填写规范电梯安装协议书合同范本。

6、经检验合格后的电梯应及时向甲方移交电梯的相关物品,若经授权代表甲方向用户移交时,则应按公司的相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7、安装过程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应书面形式记录,待安装完毕后需移交检验人员。

8、乙方应确保安装工期,除因甲方原因和不可抗力因素外,若因工期延误造成所示的则应由乙方承担,同时甲方有权按规定收取300元/天的误工费。

9、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客户单位的规章制度,与客户做好必要的联络。10、不准与用户物理争吵,若因此造成甲方形象损坏或经济损失的,则乙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11、除上述约定的费用外,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12、在进场施工前3天,必须向发包方提供所派施工人员的名册清单,保险单据,及操作证复印件,严格做到无证人员不得上岗施工。

八、文明施工要领:

1、安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安装过程必须严格执行《电梯安装安全操作规程》。

2、严格遵循用户及现场安全生产要求,做到文明操作。

3、若因违规操作而导致在安装过程中发生人身意外伤害、设备的损坏、遗矢等事故责任由乙方自负。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到好一切安全防护设施。

九、本协议书一式二份,经双方签字后,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经办人:经办人:

电话:电话:

篇7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爆炸物品销售管理,规范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行为,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民用爆炸物品销售是指销售企业销售民用爆炸物品和生产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民用爆炸物品的活动。

第三条从事《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所列产品销售活动的企业,必须依照本办法申请取得《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凭《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可以销售本企业生产的民用爆炸物品。

第四条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委)负责制定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的政策、规章、审查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申请的受理、审查和《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颁发及日常监督管理。

地(市)、县级人民政府民用爆炸物品主管部门,协助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内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的监督管理工作,其职责由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规定。

第五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实施销售许可管理,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模经营、确保安全的原则。

第六条鼓励发展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配送、爆破服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第二章申请与审批

第七条申请从事民用爆炸物品销售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符合本地区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规划的要求;

(三)符合规模经营和确保安全的要求;

(四)安全评价达到安全级标准;

(五)销售场所和专用仓库的设计、结构和材料、安全距离以及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六)有相应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仓库管理人员、押运员、驾驶员,以及符合规定的爆炸品专用运输车辆;

(七)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申请从事民用爆炸物品销售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申请文件;

(二)《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申请审批表》(一式2份,见附件1);

(三)地(市)、县级人民政府民用爆炸物品主管部门意见;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注册资金的验资证明文件;

(六)民用爆炸物品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

(七)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仓库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押运员、驾驶员)任职安全资格证书或专业培训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八)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档案文件;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九条申请《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企业自主选择具有民用爆炸物品安全评价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本企业的销售条件进行安全评价。

第十条安全评价机构应当按照《民用爆破器材安全评价导则》及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对申请销售许可的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出具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机构对其安全评价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对安全评价报告中提出的问题,申请企业应当及时加以整改。安全评价机构应当对申请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确认,并将有关资料作为安全评价报告书的附件。

第十二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二)申请材料存在错误,可以当场更正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四)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予以受理。

第十三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核发《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发《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认为需要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现场核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许可期限内。

第十五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颁发之日起15日内,将发证情况向国防科工委报告。

第十六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持《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后,方可销售民用爆炸物品。

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应当在办理工商登记后3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七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内容包括: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登记类型、有效期、许可销售的品种和储存能力。《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式样由国防科工委统一规定。

第十八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企业继续从事民用爆炸物品销售活动的,应当在届满前3个月内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换证申请。原发证机关应当在销售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按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换发新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换发新证,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有效期内,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登记类型等内容发生变更的,企业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原发证机关审核后换发新证。

销售品种、储存能力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前30日内向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经审查,符合第七条规定条件的,办理变更手续;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换发新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核定的销售品种、核定储存能力从事销售活动,不得超范围销售或者超能力储存民用爆炸物品。

第二十一条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民用爆炸物品,不得超出《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核定的品种、产量。

第二十二条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企业,应当自民用爆炸物品买卖成交之日起3日内,将销售的品种、数量和购买单位向企业所在地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第二十三条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第二十四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许可申请受理、审查、颁证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于每季度第一个月20日之前将上季度销售许可证变更情况向国防科工委报告。

第二十五条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企业应当建立销售台账制度及出入库检查、登记制度,收存和发放民用爆炸物品必须及时登记,做到账目清楚,账物相符。

第二十六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已取得《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企业进行年检。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向发证机关提交《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年检表》(一式3份,见附件2)。

第二十七条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年检表之日起20日内完成年检工作。符合条件的,在年检表上盖章;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企业并限期整改。

第二十八条取得《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企业不得降低安全经营条件。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发现企业不再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应当暂扣其销售许可证,责令其停业整顿。企业经过整改并由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重新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其销售活动。

第二十九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及其编号仅限本企业使用,不得转让、买卖、出租、出借。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可以撤销已经作出的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决定:

(一)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申请受理、审查的工作人员、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三)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申请人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四)依法可以撤销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决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一条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撤销其销售许可证,3年内不再受理其该项许可申请。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企业未经许可从事民用爆炸物品销售活动的,由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销售活动,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没收非法销售的民用爆炸物品及其违法所得。

第三十三条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

(一)超出销售许可的品种进行销售的;

(二)向没有《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的单位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

(三)因管理不善致使民用爆炸物品丢失或被盗的;

(四)未按规定程序和手续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

(五)超量储存民用爆炸物品或者将性质相抵触的爆炸物品同处储存的;

(六)销售民用爆炸物品未按规定向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备案的;

(七)因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整改期限内,仍不能达到要求的;

(八)发生重特大事故不宜恢复销售活动的;

(九)销售企业转让、买卖、出租、出借销售许可证的。

第三十四条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防科工委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

(一)销售非本企业生产产品的;

篇8

(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上海200041) 行政处罚是行政执法最典型、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也是容易引起复议和诉讼的行为。现将2005―2007年静安区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在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力求提高全区卫生行政案件的质量。

1 资料来源

抽查静安区2005―2007年1 131份卫生行政处罚案卷,依据卫生部颁布的《卫生行政执法处罚文书规范》(《规范》)和《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行政处罚案件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办法》),分别从主体认定、处罚程序、事实认定、适用法律、处罚内容、文书质量和材料完整性7个方面对处罚文书质量进行评分,分析卫生行政执法文书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 存在问题

2.1 案件分布

2005―2007年各类案件分布情况见表1。

2.2 文书完整性

1 131起卫生行政处罚案件中,2005―2007年基本文书完整率:责令整改通知书分别为24.5%、88.2%、100%;陈述申辩笔录分别为63.5%、80.9%、90.8%;结案报告分别为97.4%、97.5%、95.4%,其他基本文书完整率均为100%。造成完整率低下的原因,一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但未明确写明是否需要以《责令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体现;二是办案人员的责任心所致。自2005年后,监督所在对监督员法律文书书写技能培训中强调了这两点,2006年和2007年案卷的齐全率得到了明显的上升。

2.3 主体认定

主体认定不确切均发生在对公共场所个体工商户处罚的案件中,占公共场所总案件的56.7%。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41条规定:“起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在民事诉讼中,应以营业执照登记的户主(业主)为诉讼当事人,在诉讼文书中注明系某字号的户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6条第1款规定:“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有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由此可见,起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其民事活动的主体是字号,诉讼主体则只能是业主。在卫生行政处罚中,当事人必须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因此,处罚时应以业主为当事人,同时在法律文书上注明字号,但不能以字号为当事人。对起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在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上当事人一栏仅写字号或者仅写业主都是不正确的。所以在行政处罚中,对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有字号的在法律文书上附注登记的字号。虽然在实际办案工作中还未遇到当事人由于单位名称和营业执照不符而拒绝履行执法部门对其做出的行政处罚,但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当事人完全凭此理由提出行政复议或诉讼。

2.4 事实认定

对违法事实的调查、认定基本符合要求,但在事先告知书中对于违法事实描述过于简单,这主要体现在2005年的卷宗里,384份案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均无案情的描述,占总案卷的34%。

个别案件对违法事实调查不够深入。在询问笔录中只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确定,对其中的一些线索未能作进一步调查,造成案件遗漏现象。如某餐饮娱乐公司销售不符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的消毒产品(纸巾)案件,在调查过程中只要求当事人提供了委托生产方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未调查该生产企业是否合法生产,是否存在第三方转包可能。

2.5 案件调查和证据收集

对监测不合格或发生医疗事故的案件,遵循发现违法事实为立案日期原则,立案日期应为检验报告出具日期或医疗机构提交的医疗事故报告书日期,而非采样日期或发生医疗事故日期。

委托书中单位盖章不规范,如被处罚人为“某医院门诊部”,但委托书却由“某医院门诊部医务科”出具,两者有何关系也未在询问笔录中说明;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等书证无当事人签字认可。

2.6 文书书写

2.6.1 错误修改不规范 部分文书的现场检查笔录和询问笔录在书写发生错误时,未按照《规范》将修改处用杠线划去,在其上方或者接下去写下正确内容,由对方当事人签名确认(盖章)或在改动处加盖校对章。

2.6.2 对身份未确认 询问笔录未对现场检查笔录中被检查人、当事人的身份进行确认:如检查某理发店,检查发现张某未能当场提供健康合格证,然后有王某阅后签名。在询问笔录中首先未确认王某在该理发店的职务,其次未确认张某是否为该店从业人员。

2.6.3 文书项目填写不全 预先设定的文书栏目不应有空项,尤其是文书首部的当事人名称、文书尾部的签名和制作日期不应遗漏。

3 讨论

篇9

一、加强建设项目指导协调,服务企业发展

一是主动提前介入重点项目决策。加强与发改、经贸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建设项目信息,根据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及时提出环保建议,并实行全方位跟踪服务。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满足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重点项目要及时向上级环保部门汇报、沟通,在确保完成减排任务前提下,积极支持经济效益好、产品附加值高、属于产业鼓励类的重点项目的建设,主动帮助解决这些重大项目建设的总量替代问题。二是落实重点项目专人负责制,定期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做好项目环评文件技术评估、环境监测和环评报批等环评审批服务工作。三是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对国务院、省政府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支持的项目和拟申请国家资金的项目,要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即到即办。

二、充分认识进一步做好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工作的重要意义

企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之基,是创造社会财富、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载体,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扶持企业健康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市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企业运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为此全局上下要结合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坚决贯彻落实市机关干部大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环境服务企业的一些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树立服务和支持企业发展理念,创新支持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支持实效,把帮扶企业破解难题、共度难关作为当务之急,把做好重大项目投资服务作为重中之重,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三、优化项目管理工作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1、创新审批方式。建设项目审批实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标准化管理,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充分授权,统一受理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许可决定。环境影响登记表,电子、服装、木业加工、电光源等无污染或轻微污染项目的环评报告表原则上在窗口直接审批。

2、缩短审批时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审批时限分别由法定时限的60、30、15个工作日缩短为10、5和3个工作日内完成(依法要求进行听证、专家评审及项目公示所需时间除外)。

3、简化审批手续。对原已审批的生产加工项目,若利用原有生产线,产排污情况基本未变,经确认后,可由工商部门直接增加经营范围。鼓励园区和工业平台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对目前已完成规划环评的具体建设项目和已完成环评的整体建设项目中的单个建设项目,其环评内容可适当简化,从快审批。

4、优化验收程序。一是减少“三同时”竣工验收监测工作量。国家已颁布验收监测规范的行业,简化监测方案的编制,对一个企业有多个型号、功能类同的环保设施和排放口,采取随机抽测的方法,减少监测内容,减轻企业负担。二是简化“三同时”验收监测报告(表)编制。对机械加工、服装制造、竹木加工、家具、电子、注塑、房地产等行业的建设项目,简化验收程序,可直接填写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完成验收。三是精减验收环节。环保监测站正式接受委托后,要及时安排验收监测,出具验收监测(调查)报告。需要现场检查的,及时组织现场勘察,出具现场检查意见,完成验收。

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1、切实提高执法水平。在执法过程中,要切实做好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指导企业管好用好治理设施,减少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发生,避免受到行政处罚,坚决杜绝以罚代管现象。同时,逐步将现场环境检查执法的重点放在易发生污染事故且污染危害严重的行业、企业上。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对环境违法行为要根据情节轻重分类处理,对违法行为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督促其及时整改。

2、认真帮助企业做好信用修复工作。要做好环境执法后服务,对受到上级环保处罚的企业,要帮助企业查明原因、分析问题,做好整改工作。要深入推进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建立重点企业日常联系沟通机制,定期上门了解辖区重点企业的环保需求。做好环保信用管理工作,对因环境违法行为受到银行信贷限制后已整改到位的企业,及时向社会和有关部门通报,帮助恢复环境信用。对于企业争取利用国债资金和银行贷款等需要出具环保信用证明的项目,若企业无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作为即办件及时办理。

3、降低建设项目的服务性收费。加强对环保中介服务收费工作的监督管理,通过公平竞争,降低项目建设商务成本。要按照浙价服〔20*〕352号和衢政办发〔20*〕76号文件要求,环境影响咨询服务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在规定收费下限的基础上再下浮30%收取。对困难较大的企业,要根据实情加大优惠幅度。环评监测费、环评专家费必须纳入环评总费中,不得由企业另行承担。要引导环评中介机构主动做好对困难企业、畜禽养殖、生态农业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并督促环评和技术评估机构实行减半收取环评咨询费。

篇10

在职业卫生检测的领域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提升技术服务质量必然要求。因此,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是提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的关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质量管理体系的概论进行叙述,分析并阐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在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中的具体作用。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卫生;检测;作用

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职业卫生检测的工作也在朝着法制化与规则化方向发展,卫生体制的不断变革,使得卫生检测工作在进一步发展,质量管理体系也应运而生,有力地提升了职业卫生检测的总体质量水平,并促进了我国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1质量管理体系的概论

1.1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质量管理体系在ISO中的定义为:为实施质量管理的各个组织机构、程序、责任、过程以及资源[1]。在职业卫生的技术服务机构中,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理解为:具备符合标准的实验场所、仪器设备、合格人才等资源,通过适宜的质量管理相关组织,基于职责明确化的执行团队,通过科学性的工作程序和判定标准,形成一种相对协调的有机系统,且利用现阶段质量管理的专业性理论与先进技术方式,建立一种符合自身运营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是保证卫生检测总体质量水平合格的关键点,以医疗检测为活动的主线,将机构、全过程和各项资源进行有效串联,通过检测样品的输入,专业检测报告的输出形成一整套管理体系。

1.2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内容

文件内容需要满足《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剂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的要求,可根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来进行文件内容体系的编制。文件应当包括质量手册、文件程序、作业指导和实施记录。文件是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性文件,其编制没有固定格式与标准模板的限制,一切质量管理的活动都依据检测环境和条件进行确定,其高度的适用性,能够满足体系的有效运行。

2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质量管理的文件编制完成之后,在其执行前必须要对卫生检测员工进行贯彻,促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了解到体系的意义及其内容,将卫生检测各项质量活动控制在一个有效的状态中,一旦在其运行中发现任何问题,立即进行反馈并纠正,实现运行的持续性。

3质量管理体系在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中的具体作用

3.1计量工作

质量管理在卫生检测的计量工作中,主要是将计量法规进行贯彻并落实,定期进行各种检测设备和过程的认定,并建立起计量相关技术的资料档案,促进检测结果具有公正性与权威性。

3.2实施计量认证

计量部门在进行检测机构的综合检定与测试能力的综合性评价,就是计量认证的全过程。考核中对实验室的各种条件和仪器设备、人员专业性素质与制度可行性都有着较为明确的标准。通过计量认证这一环节,能够有效将卫生检测报告文件和原始记录的标准进行规范,包括报告书的整体书写格式、计量单位的量化使用、原始记录的修改与储存方法、有效数字的误差及处理地能够都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定,将检测溶液的具体剂量配置与稀释等原始记录进行规范,并可追溯到国家标物中心,这些环节对检测标准的精准性与公正性起到了监督和控制作用,有效地增强了卫生监测的实际效果。

3.3质量监督

为了不断加强质量活动及其过程的监督,检测部门可设定专业质量监督人员,对卫生监测的技术服务和具体操作进行监督,包括在内审与外审环节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并对检测中的不符合项与存疑项进行判定并作出纠正,在发现严重不合格的检测项应当向管理部门进行报备,由质量管理科室进行公正判定与纠正。对于不符合项的部门,监督人员应当做好跟踪验证工作,促使其按照时间和纠正的标准进行整改。另外,监督人员还应当对技术岗进行技术专业性方面的监督,对岗位操作人员是否执行技术规范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测现场材料、环境、设备器械等检查,查看检测记录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具有完整性与精准性。

3.4开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质量管理体系其内部的审核工作是为了通过内审人员进行体系运行的内部审查,审核部门人员负责则审核计划及手册的编制,并适时向卫生检测领导提供审核结果与报告,对于任何不符合项目的责任相关部门进行通知书的发放,以督促其进行整改和纠正,并对纠正的过程与措施进行实时跟踪。评审活动的管理应当由检测实验室中最高领导者进行主控,评审活动应当围绕着质量目标、组织程序与结构等方面进行开展,针对外审和内审的结果、人员报告、对比性实验等找出不合格问题,并通过纠正措施进行合理时间内的修正,指出管理体系中的不合理部分,对不适用或已经过时的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

4结束语

随着我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职业卫生检测工作逐步的法制化与规范化,科室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卫生法律和标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卫生技术工作的开展,确保其技术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充分将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发挥到卫生检测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