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巡察问题整改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8 01:2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级巡察问题整改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巡察期间,召开座谈会1次,受理群众举报3件,入户走访22户,开展个别谈话36人次,调阅文件资料82份,发出《立行立改通知书》1份,敦促纠正公示信息错误问题一项。
一、基本情况
某村,耕地亩,常住人口人。村“两委”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人,党员人数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未脱贫人。村集体收入年均13万元,村民收入以地租和外出打工为主。
二、对村“两委”班子的整体评价
“两委”比较团结,年龄结构合理,能够形成工作合力,但班子整体干事创业劲头不足,规矩意识不强。
党支部书记。该同志工作积极、团结群众,但缺乏工作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
村委会主任。该同志责任心强,群众认可度高,但做事易冲动,缺乏规矩意识。
三、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个别党员入党程序不规范。
2.党建、村务资料管理混乱。
3.执行“4+2”工作制度不严格。
一是大额支出不履行程序。
二是伪造会议记录。
三是代签现象严重。
四是执行程序不规范。
(二)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4.私设“小金库”,侵占、挥霍扶贫专项资金。
5.重复列支工程款,套取集体资金。
6.集体资金管理混乱,违纪违规问题频发。
(三)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
7.污水治理始终存在短板。
8.村民饮水存在安全隐患。
9.扶贫项目带贫能力弱。
10.农村环境整治相关设施长期闲置。
四、整改意见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认真落实七项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加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力度,涉及村级重大事项,必须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注重日常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切实提高村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二)增强自律意识,强化纪律约束。
根据区纪工委“以案促改”工作安排,对照身边案例,深刻剖析思想根源,强化规矩意识,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自我约束和日常监督,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杜绝资金账外核算、坐收坐支等问题。
篇2
代县长曾范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我们励精图治,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本届政府履职的五年,是我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五年,也是加快发展、提升实力的五年,更是改变面貌、进位赶超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围绕“赶超跨越、求变图强”发展主题,大力推进“一路一带”和“三地一城”建设,顺利完成了县六届人大历次会议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克难求进稳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到年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可实现169.4亿元,年均增长4.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可实现57.1亿元、54.5亿元和57.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100亿元,年均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完成57亿元,年均增长11.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2.1万元和1.1万元,年均分别增长6.6%和8%。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可实现9亿元和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1%和12.5%,是近两年来全市唯一保持财政收入“双增长”的县份,在全省县域排名中晋升3位。
——加快转型调结构,发展质量得到提升。三次产业结构从2011年的24.7:25.1:50.2调整为33.7:32.2:34.1。五年开工建设项目50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6个。石油产业开发逆势投资47.34亿元,打井379口,产油152.5万吨。开发区2平方公里起步区完成全部土地征收,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总投资26.9亿元的辽伊长铁路即将通车,结束了伊通没有铁路的历史。投资30亿元的中部城市引松供水伊通段工程进展顺利,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我县水资源短缺问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预计实现98亿元和29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可达到50家。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和实缴税金预计实现354.3亿元和4.16亿元,年均增长15%和3%,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达到1764户和20500户,被省授予新一轮民营经济腾飞先进县。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455亿元。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98亿元,年均增长5.5%。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16198公顷,粮食总产稳定在30亿斤左右。新建设施蔬菜面积7.9万亩、牧业小区3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到1515个和210个。200兆瓦光伏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0万亩“秀绿山也”大果榛子基地、铠绎循环经济园区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被列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在全省率先建立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国内首创的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系统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被农业部确定为整体推进试点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暨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成使用,阿里巴巴“村淘”项目、开犁网落户伊通,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全覆盖,被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亿通国际商贸物流城、金港城商贸综合体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建成运营。投入资金5亿元,建设旅游项目23个,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伊通火山温泉生态文化旅游等3个项目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
——深化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充分显现。强力推进各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制定并公开权力清单2460项。承接省、市下放审批事项53项,清理审批事项225项,在全省率先实现网上全流程审批,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搭建盛达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三个投融资平台,累计融资11亿元。放宽市场主体准入管制,实行“五证合一,先照后证”,新增工商业户9550家。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出台国有、集体土地和房屋补偿安置暂行办法,完成土地征收1044公顷。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运行,被列为全国不动产登记试点县。加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力度,成立伊通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关停污染企业41家,取缔非法矿山52家。开展农村产权改革试点,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国有林场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清收非法侵占林地2.8万公顷,完成造林2.3万公顷,被确定为全省绿化美化整体推进县。
——建管并重强基础,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完成县城总体规划调整和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12个乡镇、42个重点村总体规划和城区5个专项规划编制,并科学组织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南部新城初具规模,库仑大路基本贯通。伊通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一二期工程全面完工。全县瞩目的国道姚盖线长伊公路(依家屯至伊通镇段)正式开工建设。完成民族团结广场、高速公路出口广场和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改造棚户区45.5万平方米,其中2016年完成征拆25万平方米,是前四年的总和,并创造了30天征拆3000多户的伊通速度。完成暖房子工程95.2万平方米。改建县城主要街路18公里、巷路31条。新打水源井5眼,改造铺设城市供水、供热、污水管网374.4公里。新建热源厂2座,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95万平方米。城市管理力度加大。依法彻底取缔三轮车,新增出租车651台、停车位5900个,新的县城公交系统投入运营,城区交通秩序更加规范。加快省级卫生城创建步伐,新建污水、垃圾、病死畜禽三个处理厂,建成水冲公厕18座,城区卫生实现机械化清扫、网格化管理、全天候保洁。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新修县乡村公路69.2公里,伊通至二道公路建成通车。除险加固小(二)型水库16座,治理河道3.9万米。环境连片整治14个乡镇、34个村,打造了伊公、伊范、伊磐三条精品线路和一批亮点村屯,被省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以人为本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累计支出民生保障资金100多亿元,年均增长20%。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改造校园校舍14.8万平方米,校园危房全部消除。新建县满族幼儿园和实验中学,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职教中心被评为省级实训基地示范校。切实完善公共卫生、文化服务功能。改造提升乡镇卫生院5所,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81所,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和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民族体育场建成使用,民族体育馆即将完工。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有线电视实现村级全覆盖。加快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发放低保金1.8亿元、医疗救助资金6305万元。改造农村危房3745户,配建廉租房3967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75.7万元。投资5163万元,解决了9.8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落实《吉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12月1日起全县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县城公交车。加快贫困人口减贫脱贫,五年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5545.9万元,2012至2015年实现29160人脱贫、10个贫困村出列。2015年精准确认贫困村27个、贫困户8086户、贫困人口14131人,2016年可实现7845人脱贫、11个村出列。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关系和睦和谐,宗教管理全面加强,被国家民委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落实县级领导包案制度,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天网工程”实现城乡全覆盖,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有效加强,平安创建活动被评为省级先进县。“六五”普法工作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县。
——转变作风提效能,政府建设不断加强。五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45件,政协委员提案196件,办复率达到100%。扎实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认真整改落实省委巡视组、市委巡察组反馈意见,共查摆、整改各类问题420个。行政效能监察力度不断加大,政府系统党风政风持续改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全面加强政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成立县政府法律顾问团,全程参与政府重大事项决策。成立城乡规划委员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对人事编制、资金使用、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初步建成。
与此同时,统计、审计、气象、地震、档案、史志、残联、金融保险、妇女儿童、人民武装等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尤为宝贵。这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热情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县域综合实力不强,经济结构、产业格局和发展质量不优;工业总量小,科技含量低,缺乏能够支撑产业发展的大项目;服务业发展水平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社会保障压力较大;部分干部解放思想不够,缺少敢于担当的意识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我们将锁定目标,砥砺前行,全力赶超跨越
今后五年,是我县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伊通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机遇期。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县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以“赶超跨越、求变图强”为主题,锁定“三地一城”目标定位,以“一路一带”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主线,深入实施“项目强县、民生优先、文化铸魂、绿色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五化”进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走出一条经济快上、人民快富、面貌快变的发展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全省县域中上游。
今后五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比2016年翻一番,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12.1%;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年均增长21.4%;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2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2%和8.4%,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中游。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县第七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政府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实力伊通、生态伊通、靓丽伊通、活力伊通、和谐伊通。
——以“一路一带”为引领,“三地一城”为目标,“五区联动”为格局,着力打造实力伊通。
积极参与哈长城市群经济分工,锁定配套工业基地、休闲度假旅游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长春最美卫星城建设目标,实施“一路一带、双核带动、五区联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长伊城际快速通道和伊通河绿色生态共享发展带建设,打造中部县城提升改造区(含长伊工业集聚区),北部2.5产业集聚区(景台),南部生态涵养区,东部梅花鹿特色产业发展区,西部能源和商贸集聚区,以县城提升改造区和2.5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带动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好“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新”两篇文章,改造提升汽车零部件、建材、石油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工业,培育壮大支柱性产业,初步形成以新兴工业为引领、支柱性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全力推进服务业跃升攻坚。加快发展旅游、信息技术、物流仓储等现代服务业,逐步补齐服务业短板,构建全方位、立体化、链条完整的现代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深度开发民俗风情、休闲度假、冰雪娱乐、康体养生、乡村生态等旅游项目,打造旅游精品,确立旅游品牌。加大火山温泉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宣传推介力度,创建“中国火山温泉之乡”。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围绕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特色农业、量产农业、都市农业、精品农业、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优质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分享农业、定制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推动一、二、三产紧密融合,放大三产融合“乘法效应”,实现联建联创、联动发展。到2021年,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县域考评综合排名进入全省一类县前15名。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绿色发展为方向,环境治理为依托,着力打造生态伊通。
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耕地、林地保护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赔偿制度。启动地热和水资源规划编制,制定开发保护管理办法。实施伊通河全流域综合治理,2018年伊通河出界水质达到三类标准。完成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目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实现100%。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严格农用地布局和用途管控,有效遏制土壤污染。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保护规划。持续推进清收还林和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打造吉林中部森林覆盖率最高县份。加快完善伊通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体制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早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省级卫生城为载体,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打造靓丽伊通。
统筹城乡建设,突出规划引领,强化建管并重,彰显满族特色,加快建设精美县城、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注重提升品味、完善功能,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城市亮化和景观路建设工程,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弃管小区,彻底消除棚户区。实施伊通河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绿地走廊,打造沿河景观带。完成四平至伊通一级公路和伊通外环建设,谋划实施伊通至长春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完善乡镇规划,发挥节点镇集聚能力,强化乡镇产业支撑,培育、建设工业主导型、生态旅游型、商贸流通型等特色小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体系。优化乡村发展布局,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加强农村道路、排污排水、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镇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以深化改革为统领,创新发展为动力,优化环境为保障,着力打造活力伊通。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权力运行,加强行政审批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最大限度提高办事效率。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改进投融资体制,强化政府融资平台和银企对接平台功能。全面深化农村、教育、卫生等领域综合改革,构建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公共资源的服务体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与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全力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创新机制,科学谋划,确保更多项目落户伊通、更多资金注入伊通,助力伊通经济快速发展。
——以改善民生为宗旨,精准脱贫为重点,社会稳定为基础,着力打造和谐伊通。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普及高中教育。提高办学水平,整合伊通河北部教育资源,推动职教中心晋升职业教育学院。完善医疗机构防治结合、医养结合功能,五年内完成所有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体育惠民和文化民生工程。积极促进就业,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建立人力资源市场。提升社会救助水平,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快补齐贫困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确保按时完成脱贫目标。增进民族团结,培养树立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维护宗教稳定,推进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建立健全社会预警、突发事件应急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急处置能力。扎实推进公安改革和警务转型升级,实施科技强警,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化“平安伊通”建设。
三、新的一年,我们将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努力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
2017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与2016年持平;地方级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7.5%和8.5%。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项目、建园区、广招商,推动经济总量不断扩张。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强县战略,启动建设百个以上项目、完成百亿元以上投资的“双百”工程,滚动实施工业、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民生“五个十”重点项目。加强项目储备,瞄准国家政策资金投向,在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改善民生、繁荣文化事业等方面,谋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同频共振向上争取,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围绕意向项目抓跟进、签约项目抓推进、开工项目抓服务、建成项目抓投产,推动项目早签约、早建设、早达产。突出抓好项目服务,完善项目建设责任包保机制,建立项目“选址、落地、建设、投产”全程跟踪服务体系,实行领导包保、定期调度、现场办公等具体措施,保证项目建设高速推进。全年计划建成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
全面加强集聚区建设。快速推进长伊中线沿线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七通一平”,提升工业项目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集聚区孵化器功能,使工业集聚区成为工业强县的有力支撑。加快新兴现代物流集聚区建设,主动接受长春辐射带动,承接长春物流产业转移。启动景台2.5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推进景台片区2平方公里起步区土地整理和项目引进,加快与长春的产业融合、项目融合和基础设施融合,重点发展集研发、销售、咨询、创意、文化、服务外包、休闲度假、周末经济为一体的2.5产业,打造新型服务业发展区。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县域经济总量扩张的突破口,依托交通区位、资源禀赋、民族文化等各方面优势,广泛开展招商,全力引进一批对伊通经济拉动作用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工业、服务业支撑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发展后劲。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招商队伍建设,采取小分队上门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精准招商形式,提高招商实效。全年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到位资金达到130亿元。
(二)保运行、稳增长、添活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强化工业运行指导。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和预警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产品的监测,抓实生产要素供应,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坚持经济形势月调度、季分析制度,统筹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提高持续性、均衡性和协调性。抓好对企业的日常服务和数据统计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入规,年内力争新增规上企业10户以上。
助推企业转型发展。做好三维地震石油勘探工作,推动石油企业加大投资、扩能提产。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加快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丰富产品种类,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扶持、鼓励困难企业嫁接改造、靠大联强,通过合资、合作、出售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提高闲置资产利用效率,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落实好国家和省市扶持政策,加大民营经济扶持力度,降低准入门槛,放开经营行业和投资领域,进一步激发民营资本投资创业热情,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新增民营企业70户以上,推动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和税收稳定增长。
滚动实施十大工业项目。分别是:1、中源连锁石油10万吨油料仓储项目;2、吉林锐特年产120万套一体化车轮技改项目;3、年产1500台秸秆打捆机异地建设项目;4、年产10万立方米水泥秸秆墙板续建项目;5、瑞莱门窗年产80万平方米金属门窗建设项目;6、孙氏鹿业年产5000吨鹿产品深加工建设项目;7、英创医疗年产5000套高端医疗器械续建项目;8、武汉凯迪30兆瓦生物质发电项目;9、文迪伟业年产2万套石油设备建设项目;10、韩建管业新建年产10公里预制管廊建设项目。
(三)强产业、稳基础、育特色,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壮大。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市场导向,优化种养结构,调减玉米面积30万亩,因地制宜扩大鲜食玉米、大豆杂粮、蔬菜水果等作物种植面积。抓好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百个牧业小区、千栋蔬菜大棚和万亩绿色水稻基地,实现发展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业现代化。加快伊丹食用菌、景台中草药、三道百合、河源山珍食品等园艺特产业发展,打造地域性知名品牌。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建立健全“收储运”体系,变资源为资产。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扎实做好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摸清“三农”底数。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4700公顷,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13万公顷和11.5万公顷。打造一批粮食高产示范区,推动粮食生产由重产量向提效益转变。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抓好孤山河、伊丹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石门水库等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创新农业科技,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用农业机械化承载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机总动力2万千瓦,全程农机化覆盖率提高5%以上。加大清收还林力度,完成造林3000公顷,强力推进城镇、村屯、道路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稳妥推进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推广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土地流转方式,土地规模经营增加10%以上。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等经营模式,抓好铠绎经济循环园区、嘉悦生态园区等行业领先企业扩建续建工程,统筹推进元一新型智慧农业先导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棚膜经济、休闲采摘等特色农业。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抓好“伊通梅花鹿”“伊通黄牛”“伊通山珍”等地理标志申报认证,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滚动实施十大农业项目。分别是:1、亿达蓝莓果蔬生态园区续建项目;2、年养殖12万对种鸽、育肥鸽项目;3、马鞍山露美采摘园建设项目;4、温氏集团大孤山20万头商品种猪养猪场建设项目;5、温氏集团年产20万吨猪饲料建设项目;6、嘉悦民族服务生态园续建项目;7、铠绎经济循环园区扩建项目;8、石门水库除险加固项目;9、向前、伊丹、范家拦河闸除险加固项目;10、孤山河、伊丹河治理项目。
(四)增亮点、树品牌、扩规模,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
打造旅游亮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编制伊通全域旅游规划,加快示范区项目建设,使旅游业尽快成为我县优势战略产业。重点围绕火山温泉地质资源、生态资源、满族文化民俗资源、健康养老资源,开发建设独具特色的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提高伊通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火山温泉养生度假、乡村特色旅游、民族文化体验、民族美食品尝四大特色旅游基地,改造提升南山、牧情谷等景区,加快大孤山、马鞍山地热温泉资源开发利用。办好“第四届中国榛子科技与产业研讨会”,开展各类采摘节和民族节庆活动。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镇,发展“农家乐”50家以上,实现旅游惠民、旅游富民。
做强电商品牌。发挥阿里巴巴“村淘”“开犁网”“指尖上的财富”等电商平台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孵化引领作用,拓展村级电商服务站功能,培训引进更多电商人才,扩大电商从业人群,培育电商龙头企业,打造伊通特色电商品牌。引导电商与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亿元以上。
扩大服务业规模。全面落实服务业跃升攻坚任务,依托服务业集聚区和特色小镇,构建发展新平台,巩固壮大旅游、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养老健康等现有服务业,培育引进金融、信息、科技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物业服务、文化餐饮等基础服务业,提升业态层次,拓展服务领域,推进集聚发展,实现规模和质量双提升。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67亿元,同比增长12%。
滚动实施十大服务业项目。分别是:1、嘉禾汽车物流综合服务产业园建设项目;2、长春锦绣家园生态养老中心建设项目;3、宝捷集团南部新城农贸大市场续建项目;4、宝捷集团金夕阳养老小镇续建项目;5、翔天置业医养结合养老社区建设项目;6、宝捷大酒店改扩建项目;7、福临满族民俗文化风情园建设项目;8、牧情谷旅游风景区扩建项目;9、县花鸟鱼虫大市场续建项目;10、伊通民俗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
(五)重规划、建精品、严管理,推动城乡建设再上台阶。
健全规划体系。以建设“三地一城”为载体,突出规划引领,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扩容与提升品位相统一。启动编制县城控制性详规和交通、供水、电力、通讯、园林绿化等专项规划。编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全面清理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镇村规划编制,逐步推进全覆盖。严格规划审批,强化规划约束,加大规划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章违法建筑。
加快建设步伐。围绕创建省级卫生城,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启动伊通河全流域综合治理,划定两侧禁养区,加快沿河景观带建设,提升档次品位。完成县城污水管网改造,实现达标排放。彻底淘汰小锅炉和黄标车,治理道路扬尘和建筑扬尘,改善空气质量。更换主街路路灯,改造提升次干路路灯,增设交通信号灯,实施主要街路两侧建筑物亮化工程。完成乌苏大街、福安街等街路续建工程,新建农村公路28公里,完善城乡交通路网。加强伊通河源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吉林伊通野生梅花鹿保护地建设。实施绿化美化整体推进县工程,加快镇村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安全饮水、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设美丽生态文明乡村。
提升管理水平。明确部门职能、管理权限和管理责任,真正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合作、无缝隙、全覆盖的城市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实效。继续开展城市百处微治理活动,坚持晨检制度,对市容环卫、交通秩序、广告牌匾、市政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实行精细化管理,打造文明卫生、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建立农村道路管护和镇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农村“五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建省级示范村,打造样板村群。
滚动实施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别是:1、长伊中线(一级路)沿线工业集聚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道路(伊通河北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国道姚盖线长伊公路(依家屯至伊通镇段)工程建设项目;4、伊通县城客运站移址新建项目;5、县城街区主次道路续建项目;6、伊通河城区段防洪三期工程建设项目;7、伊通河两岸城市景观(生态护坡及底泥清理)建设项目;8、县城路灯改造提升建设项目;9、国道抚公公路(伊通镇至营城子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10、县城支线污水管网改造及自来水分区计量DMA建设项目。
(六)惠民生、促发展、保稳定,推动社会事业更加繁荣。
加强财政保障能力。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强化税收征管能力,加大非税收入征缴、稽查力度,确保应收尽收。用足用好国家支持政策,争取上级项目资金额度比上年增长50%。严格执行预算,优化保障序列,重点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压缩行政管理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加强财政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成立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分级落实脱贫攻坚包保责任,强化组织保障,形成攻坚合力。加快扶贫产业开发,建立项目带户机制,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稳定脱贫。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硬件达到退出标准。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好医疗、教育、养老、金融、低保等帮扶和保障政策,实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建立严格、规范、公正的贫困退出机制,确保2017年实现5845人脱贫、11个贫困村出列。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新建实验小学,扩建职教中心、第一中学和满族高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抓好乡镇卫生院人才引进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村卫生室功能,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开发就业岗位5000个。完善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整体转换,实现全网光纤接入。落实民族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积极向上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打造民族特色广场、特色村寨,改造提升满族博物馆,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县。加强满族文化挖掘整理、研究交流和传承发展,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扎实做好30周年县庆筹备工作。同时,进一步做好新闻出版、妇女儿童、统计、气象、老龄、残联、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合视频监控资源,加快推进智能交通网络建设。改善派出所办公条件,加强农村治保会建设,全面提升打防管控能力。落实工作责任制,规范秩序,减少存量,控制增量。整顿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保证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提高有效应对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消防、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煤矿、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安全整治,持续抓好隐患排查整改,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滚动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分别是:1、县第三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2、满族高级中学综合办公楼建设工程;3、职教中心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工程;4、实验小学移址新建工程;5、伊通特色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程;6、营城子镇老年养护中心建设工程;7、营城子镇污水处理建设工程;8、县城公园改造提升工程;9、伊通地震监测中心综合体建设工程;10、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四、新的时期,我们将履职尽责,恪尽职守,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
始终坚持为民施政。坚持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把为全县人民谋福祉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让全县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作为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施政水平,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高度关注和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办好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好事。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有计划地做好“民生预算”,把有限财力最大限度用于民生项目,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切实做到务实勤政。坚持把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要求。强化政府系统执行力建设,对全年重点工作,建立“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节点督办、限时问效,确保目标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任务完成到位。实施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定时限、定标准、定奖惩,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催生动力、推动发展。坚决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深入整治“庸懒散浮拖”,促进政府工作高效运转。
全面加强依法行政。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带头维护法律权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履行职责,自觉把行政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坚持不折不扣地执行县委决策,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质量。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坚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 上一篇:学校巡察整改报告
- 下一篇:巡视巡察个人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