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书真实范文

时间:2023-04-10 22:0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同书真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合同书真实

篇1

镇痛泵是将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装入药泵内,通过患者自行按压给药来达到迅速镇痛的一种医疗装置。由于镇痛泵具有使用方便、感觉舒适、止痛效果好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大多数患者在术后都可使用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使用镇痛泵镇痛的方法是:医生通过微电脑控制系统,根据患者的病情设定镇痛泵上的各项技术参数,并在泵中放入镇痛药。此后,患者可将镇痛泵带回病房使用。当稍感疼痛时,患者只需按动镇痛泵的按钮,镇痛药便可通过导管少量、均匀、缓慢地输入到其体内。这样,患者可自己调节镇痛药的用量,以最小的用药量取得最佳的镇痛效果,从而可显著地减少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那么,哪些患者适合在术后使用镇痛泵呢?

进行各种癌瘤根治术、头颈胸腹的联合大手术、骨科大手术等大范围、长时间手术的患者。

进行开胸、开腹手术,且手术切口较长的患者。此类患者在术后往往需要留置胸腹腔引流管和胃管,常会因插管处疼痛而不愿翻身、咳嗽,进而可增加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此类患者在术后应尽早使用镇痛泵,以解除或缓解疼痛的症状。

进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此类患者若在术后使用镇痛泵可起到缓解前列腺痉挛、减少手术部位出血量的作用。

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病史的手术患者。此类患者在术后使用镇痛泵可起到降低心率、预防术后血压升高等作用。

对疼痛较敏感或强烈要求采取镇痛措施的手术患者。

临床实践证实,上述患者在术后使用镇痛泵往往可取得很好的镇痛效果,其病情痊愈的速度也可明显加快。但在使用镇痛泵时,患者也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下面就介绍一下在使用镇痛泵期间可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应对措施:

1 镇痛泵的镇痛效果不佳。患者在使用镇痛泵时若没有取得理想的镇痛效果,应采取以下措施:①检查镇痛泵的部件组装是否正确,镇痛泵的开关是否已经打开,导管是否发生了扭曲、打折、漏药、堵塞等情况,泵中的镇痛药是否已经用完。②是否正确地按下了加药器,按压的力度是否足够大。③是否在咳嗽、翻身、下床活动及感觉疼痛时及时地进行了加压给药(不要等到疼痛剧烈时再给药)。④是否对镇痛泵效果的期望值过高。有些患者认为,在使用镇痛泵后可完全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对镇痛泵的误解。

2 在使用镇痛泵时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患者若受到麻醉、手术创伤、术后用药、自身体质及病友负面情绪的影响,就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如果在镇痛泵中添加了阿片类药物,也可使患者发生呕吐。在发生恶心、呕吐的症状时,患者应请医生确认导致此类症状的原因,然后对因、对症地进行处理(可使用昂丹司琼等止吐药),但不可盲目地停用镇痛泵。

3 在使用镇痛泵时出现了嗜睡的症状。有些患者在使用镇痛泵后会出现轻度的嗜睡症状。老年患者、年幼的患者及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可出现程度重一些的嗜睡症状。一般来说,此类患者只要没有出现昏迷、呼吸紊乱的情况,可不必对其进行特殊处理。

篇2

发包方:________________ 签约时间:

承包方:________________ 签约地点:

为了保证________施工质量,如期完成施工任务,达到双方互惠互利的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双方友好协商,就本工程施工项目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名称:____________

二、建筑面积(工程形式)____________

三、施工地点:________________

四、工期:1、开工:____年__月__日;

2、竣工:____年__月__日;

3、合同工期总共历时____天。

五、承包形式:________

六、工程质量标准:________

七、工程价款:共计人民币 元。

八、付款方式:本合同生效后支付合同款项的__%,计____元;工程竣工且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价款的__%,计____元;质保金___元,质保期满后支付。

九、质保期:____年。

十、双方的责任义务

1、发包方的责任义务

①为承包方提供良好施工场地、道路、水、电源,满足开工条件。解决施工中需要发包方协调解决的四邻关系及纠纷;

②监督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材料质量、督促工程进度;

③给承包方提供施工图纸、坐标点、标高点;

④按时给承包方拨付款项和进行验收、结算;

2、承包方的责任义务

①按发包方要求及图纸要求进行施工;

②如期完成施工任务;

③接受发包方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标准要求;

④负责发包方提供料物及设备的保护;

⑤教育施工人员爱护甲方的材物,不得偷窃和损坏;

⑥承担施工中的一切安全事故责任及费用;

十一、其他

1、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有效期至保修期满。

2、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解决并签署书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享有同等法律效力。协商未果,提交山东曹县人民法院提讼。

3、合同附件为本合同条款的组成部分,本合同连同附件一式贰份,双方各执壹份,具有同等效力。

发包方:

承包方:

委托人:

委托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欢迎考生关注文秘站司法考试官方微信(cnwmz_com)、手机网(/),或者进入司法考试官方交流群随时关注司考信息!名称

QQ群号

立即加入

文秘站司考交流群【已满】 146824317

文秘站司法考试2【推荐加入】 159771096

文秘站司法考试3【推荐加入】 372224733

2016司法考试交流群【交流学习讨论】 174545516

文秘站司考交流群5【新群,欢迎加入】 163194046

篇3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联合仿真;技术;自动化;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科技不断进步的体现,这项技术可以实现机电产品的自动化生产,可以保证生产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运行系统越来越完善,功能越来越多,相关技术人员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加入了通信技术以及微加工技术,这提高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效果,可以生产出更多精细的机电产品。本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联合仿真技术进行了介绍,在应用这项技术后,可以促进机电一体化体系更好的发展,可以促进机电产品生产与加工行业更好的发展。

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点

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还具有一定控制的功能,其在传统生产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电子技术,利用电子设备,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将机械装置、电子技术以及相关软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新的系统,不需要借助较多的人工操作,就可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由于很多企业都缺乏实操性人才,使得企业机电一体化系统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在有的现代化机电产品生产企业中,高薪聘请了较多专业人才,结合企业的生产现状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了完善,这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生产效益。

机电一体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故障问题,由于采用的自动化、智能化的运行模式,所以,在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的维修与处理。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存在的故障隐患比较多,很多故障都是长期累积产生的,由于发现不够及时,在处理时难度也比较大。采用联合仿真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这项技术可以对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测,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仿生容错技术是一种常见的联合仿真技术,其可以及时发现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存在的故障隐患,可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以保证机电产品生产的连续性,可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值得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大力推广。

2 仿真硬件容错研究现状

仿真硬件容错技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对仿真容错技术进行研究时,需要结合电路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企业中,电路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多,传统的硬件容错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技术人员必须结合当前电路系统,对硬件容错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要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要保证容错技术发挥出故障检测与修复的功能。应用联合仿真技术,研究人员从自然界获得了设计的灵感,提出了机器自我繁殖、自我修复的构想,利用进化计算以及胚胎理论,研究人员提出了仿生硬件的概念,这一理念在被提出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已经逐渐成为了计算机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人员在进化硬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容错的想法。它可以像生物一样具有硬件自适应、自组织、自修复特性。采用仿生硬件实现的容错,不需要显式冗余,而是利用进化本身固有容错的特性,这种特性带来的优势是传统方法通过静态冗余实现容错所不能比拟的。

3 仿生硬件的容错技术新思路

3.1 胚胎型仿生硬件的容错体系结构和容错原理

仿生硬件可以分为进化型和胚胎型,其中胚胎型仿生硬件也称为胚胎电子系统,是模仿生物的多细胞容错机制实现的硬件。胚胎型仿生硬件的容错体系结构,主要由胚胎细胞、开关阵和线轨组成。开关阵根据可编程连线的控制信号完成开关闭合,控制线轨内各线段的使用。胚胎细胞包含存储器、坐标发生器、I/O换向块、功能单元、控制模块等。存储器用于保存配置数据位串,并根据细胞状态和坐标发生器计算出的结果,从配置位串中提取一段经译码后对胚胎电子细胞的换向块和功能单元进行配置。坐标发生器根据每个细胞最近两侧邻居细胞的坐标为其分配坐标。I/O换向块为细胞功能单元间的可编程连线提供控制信号。功能单元用于实现一个n输入的布尔函数,用于实现所需的细胞功能。直接连线负责功能单元之间的相互通信。控制模块完成细胞的工作状态检测、故障诊断、控制细胞冗余切换。

3.2 胚胎型仿生硬件实现容错的策略

为了实现对故障细胞的容错,常用的容错策略有两种:行(列)取消和细胞取消策略,通过记录有错的单元位置,重新布线,用其他备用的单元来代替。但是对于连线资源故障,这些策略并未给出相应的对策。在深入研究胚胎仿生硬件容错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针对线轨故障的容错策略。

3.2.1 行(列)取消策略。在行(列)取消中,若一个细胞出错,则它所在行(列)的所有细胞都将被取消,而该行(列)细胞的功能将被其上一行(右一列)的细胞所代替,即当一个细胞出错时,细胞所在行(列)上移(右移)到一个备用行(备用列)来代替它当前的工作。

3.2.2 细胞取消策略。在细胞取消中,用备用细胞代替故障细胞分两个阶段。当某一行的出错细胞数超过备用细胞数时,整行被取消,行细胞上移,用备用行取代出错行的功能。

3.3 胚胎型仿生硬件内部错误检测机制

多数表决器判断输出多数细胞模块的信号,但并不能判断出具体哪个细胞出现了错误,也就没法启动对出错细胞的重启动或重构来修复该细胞。为了能检测出错细胞的具置,从而修复该细胞,进一步提高三模冗余的可靠性,需要设计相应的差错检测器。

结束语

联合仿真技术对机电一体化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有着促进作用,这项技术是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在刚刚被提出后,受到了国际的热议,相关研究人员将自然计算引入了仿生硬件的研究中,而且融入了容错技术,这可以使仿生硬件发挥出自修复的功能。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故障问题,只有及早发现故障,及早处理,才能保证系统运行的效率,才不会影响机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应用仿生硬件容错技术,有效的降低了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

参考文献

[1]马洪喜.试论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科技资讯,2012(2).

[2]安红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

篇4

关键词: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电网运行

中图分类号:TM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7-0015-04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运行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变电站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这其中既有由于电网调度员误发调度令、对异常处理措施不当造成的事故,也有由于变电运行人员走错间隔导致的误操作事故、安全措施不到位误入带电间隔的人身伤亡事故、带电误合接地刀闸、带接地刀闸误合开关、带负荷拉合刀闸、设备缺陷和异常未能及时发现造成的事故。对事故判断不准和向调度汇报不清楚而延误故障处理时间、事故发生后处理不当使事故范围扩大化、对二次设备误操作而引发的事故等情况较多,造成了人身伤亡、设备损坏,甚至发生电网解列、电网崩溃等大面积停电事故。

因此,为保证电网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就必须提高电网调度员、变电站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强变电站运行人员和电网调度员的培训。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培训仿真技术的发展,各类培训仿真系统在电力行业应用越来越广,在提高生产运行人员的生产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变电站培训系统仿真的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仿真范围逐步扩大、仿真的逼真度逐步提高。现存的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根据变电站一次部分控制操作以及保护屏柜实现方式,主要可分为三类:有硬件屏盘模式、软仿真模式、混合仿真模式。

(一)带盘台模式

带盘台模式是指用外观与实际变电站1:1的开关控制屏和保护屏硬件组成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主控室和保护室,主要由后台计算机支持这些硬件的操作和显示。该系统的硬件配置主要有模拟控制盘、模拟继电器保护盘、变电站配电装置、变电站主接线操作模拟盘、计算机控制仿真系统。其中计算机控制仿真系统是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的核心,它担负模拟变电站的仿真,复现变电站主控室现象的任务。接收模拟盘的信息,控制模拟盘的动作和信号。这种带有硬件盘台的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是最早应用的培训系统模式。带硬件盘台的仿真培训系统需要配备大量的硬件装置、设备,扩展性差,升级改造困难,同时硬件盘台并没有包括变电站中保护、测控柜等实际装置,与现场相比逼真度存在差距,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二)纯软件仿真培训模式

纯软件仿真培训模式是指变电站内的开关控制屏、保护屏、模拟屏、室外和室内的主设备及主接线等所有设备全都用软件仿真,除计算机外没有任何硬件,该系统采用多媒体仿真模式,仿真变电站的有关电气设备,包括一次设备、控制系统、中央信号系统以及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面板均可在计算机屏幕上动态显示。软件模式的仿真培训系统很快便以其便捷、经济等优点受到电力部门的青睐,目前应用较广。在这种模式中传统控制室中的保护屏、控制屏、中央信号屏等物理设备均被计算机监控平台所代替,所有监控功能都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与培训人员的互动。省去了大量硬件设备,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并且有利于系统更新升级。但是软仿真模式的培训仿真系统由于所有的操作和显示都是在微机屏幕上进行,与实际现场环境差距大,真实感较差,培训效果也不太理想。

(三)混合仿真培训模式

混合仿真培训模式将数字化的电网仿真与变电站中全部真实的二次设备(包括监控系统、保护柜、测控柜、音响、灯光等)有机结合成为的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目前,该类系统主要采用将数字化电网仿真与部分真实设备相结合的仿真模式,将数字化电网仿真结果通过数字模拟量转换卡转换为-3.53~3.53V的弱电交流量,再输出到经过改造的保护装置的内部采样插件上,并通过开关量输入卡采集模拟断路器的位置,从而实现断路器的动作的仿真,这种仿真方式只采用部分真实设备,并且需要对实际的保护柜进行改造才能以适应该仿真系统,并且可扩展性较差,新增加的保护设备无法直接接入(必须经过改造)培训仿真系统,该类系统的仿真效果与现场的一致性仍存在差距。

二、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概述

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是将数字化的电网一次设备仿真与实际变电站二次设备相结合的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技术。即监控系统、保护及测控装置、五防系统、灯光、音响等采用现场真实物理设备,而该变电站一次设备、邻近电网及其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等采用数字仿真。其中数字仿真部分采用变电站实时仿真与全动态电网混合仿真技术,即详细仿真的变电站采用实时仿真技术,变电站所在电网采用暂态、中期、长过程一体化仿真计算技术,实现电网的全动态仿真,从而既能详细而真实再现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行为,也能逼真地再现大电网的各类动态过程对变电站的影响。数字仿真电网再通过高速的通信系统,高速的开关量采集、输出系统,高速、高精度的数字模拟量转换系统和仿真功率放大器与真实的变电站二次设备有机结合,实现了变电站软仿真子系统、数字电网仿真的一次、真实的二次设备仿真放置于同一个仿真系统中,有机连接、灵活配置,营造了十分逼真的变电站运行环境。从而实现对现场各类运行人员的培训需求:如变电站运行人员、继电保护人员、检修人员及相关的管理人员等,同时能完成人员培训、技能鉴定、岗位考核等各项工作。

三、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架构

图1给出了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的总体架构。其中电网及变电站的数字仿真部分通过接口系统实现变电站电磁暂态仿真与电网全动态仿真的有机结合,其他变电站软仿真也是基于同一个的电网仿真,从而可以实现变电站软仿真、混合仿真的一体化。数字电网仿真结果的瞬时值通过高速通信系统传送到高速、高精度同步数字模拟转换器形成0~10V的模拟交流量,该模拟量通过电流或电压功率放大器得到放大的电流或电压电气量驱动变电站的实际二次设备。数字仿真系统通过高速开关量采集系统实时检测到变电站开关和刀闸的状态,从而将数字仿真和实际二次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数字仿真与变电站实际二次设备的无缝闭环连接。仿真培训系统通过开关量输出系统驱动非电气量保护动作模拟硬接点、变压器有载调压模拟硬接点、风冷控制模拟硬接点等,实现变压器的非电气量保护动作的模拟。

四、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功能

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是将电网仿真、变电站实时仿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仿真和教员与学员系统有机结合为一体化的系统,不但实现了地区电网生产运行过程的全仿真,也可以正确反映变电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和电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以对运行人员进行全方位的仿真培训。系统的主要应用功能如下:

(一)培训运行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培训基本的运行技能。对新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对老员工的基本运行能力进行培训及考核,使其熟悉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控站监控系统、电网结构、运行方式、电网潮流,掌握基本运行操作及运行规程,熟练使用实时监控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应用软件。

事故分析及处理。可进行开关、刀闸、变压器、母线、线路、发电机组、电容器等各种设备及其相关的故障处理培训,训练变电站运行人员发现事故、异常,依据仿真的电网环境判断故障和处理故障,并在训练结束后对事故进行分析,重放事故发生和处理的全过程。通过仿真训练可以使运行人员了解各种事故发生的现象、原因及变化过程,总结积累处理经验,增强他们事故处理时的自信心。

变电站一次设备正常和特殊巡视训练。通过变电站一次设备三维交互式漫游巡视系统,实现变电站一次设备的三维重现和虚拟操作,受训人员感到富有直观性、形象性,有助于其熟悉了解现场情况,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对于管理人员进行电网及变电站运行的概念性培训。管理人员通过仿真培训可以了解电网及变电站的现状、运行方式、操作规程及电网和变电站运行的特性。

(二)联合反事故演习

本系统可用于研究电网、变电站特点,对薄弱环节做好事故预想工作,完善各种事故应对方案,从而提高事故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克服以往反事故演习纸上谈兵的局限性。仿真电网设置的常见事故及复杂事故发生后,将引起继电保护的连锁动作和电网潮流的变化,并显示越限设备的报警提示,对此研究后可以总结事故处理经验,制订出合理的事故处理预案。做到事前有分析,事后有反馈,切实提高电网安全运行能力。

五、硬件系统

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的硬件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教员台,学员台,仿真主机,变电站实际二次设备,电流、电压功率放大器,高速、高精度同步输出数字模拟转换器,高速通信及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混合仿真集成支撑平台。

(一)教员台

可以用仿真主机,运行教员子系统为教员管理和控制培训过程提供支撑平台。

(二)学员台

使用与现场完全一致的监控系统工程画面,保留所有现场监控系统功能,并与仿真模型建立通信连接。使学员在监控系统仿真界面上获得在现场监控系统上相同的操作。

(三)仿真主机

运行全动态电网仿真子系统,是仿真系统的核心和中枢。仿真系统模型包括:邻近电网的全动态电网计算模型、包括一次、二次设备模型、故障模型和异常模型。

(四)变电站实际二次设备

保护、测控、音响、灯光等装置采用与现场完全相同的硬件设备,可以为受训者提供真实的操作、监视手段,使得仿真机不仅可以培训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常规操作和监视,同时还能使他们熟悉和了解变电站重要二次保护装置和屏面设备。

(五)电压、电流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接收DA输出的弱电模拟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使电流信号放大至0~20A、使电压信号放大至0~100V,以驱动实际二次设备。放大器在与仿真信号连接是采用高阻差分方式,无公共连接点,这样可保证仿真系统的安全工作,又可长线连接抗干扰,提高系统的小信号精度。仿真培训专用的功率放大器多路的电流或电压输出,从而能保证更好的同步输出精度,同时降低电流功率放大器的最大输出电流。

(六)高速、高精度同步输出数字模拟转换器

将变电站实时仿真计算出的电压和电流的数字量转化为模拟量,是决定仿真精度的重要环节,其关键技术是实现各路数字模拟转化(DA)的同步输出,同时为了保证输出波形的质量,每工频周波的输出点数大于60点,DA向功率放大器输入模拟弱电信号。为了保证混合仿真系统的可扩展性,更好地适应变电站规模的变化,采用分布式同步实时仿真技术,即根据变电站电气量需要严格同步的程度对各电气量进行分组,每组电气量在同一块DA转换器进行输出保持严格的同步,多组DA转换器通过高速PCI总线分布式工作,因此降低了以前依赖专用的DA转换器的程度,这样既可以保证仿真培训的效果,又可以保证系统的高可扩展性和系统造价。

(七)高速通信及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

通过开关量输入系统采集开关、刀闸动作情况、有载调压接点,实现开关、刀闸状态及变压器抽头位置的高速采集,将实际设备的状态实时发送给变电站实时仿真计算。通过开关量输出和继电器模拟非电量保护动作、变压器风冷控制硬接点等。

(八)混合仿真集成支撑平台

混合仿真集成支撑平台采用PCI总线技术将高速、高精度同步输出数字模拟转换器、高速通信系统和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紧密集成。变电站实时仿真子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均运行在混合仿真集成支撑平台,实时操作系统通过硬件系统驱动软件驱动数字模拟转换器、高速通信系统和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即用于对DA转换器、开关量输出和开关量输入板卡的控制)是实现数字一次设备与二次物理设备有机联系的接口系统,将变电站实时仿真计算结果实时刷新DA卡、将接口系统的自身状态定时刷新DA转换器的某个通道、通过开关量输入系统采集开关、刀闸

的状态、通过开关量输出系统向实际设备发送指令。

六、软件系统

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的软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交互式、分布式仿真软件支撑平台,全动态电网仿真子系统,教员与学员子系统,变电站实时仿真子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硬件系统驱动子系统。

全动态电网仿真子系统、变电站软仿真子系统、变电站实时仿真子系统、教员与学员系统软件通过交互式、分布式仿真软件支撑平台的运行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整个数字仿真培训系统,变电站实时仿真子系统通过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级调用与硬件系统驱动软件集成,与物理设备完成无缝连接。

交互式、分布式仿真软件支撑平台是混合仿真培训系统基础,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仿真运行管理系统、人机界面系统、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人机界面系统和仿真建模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商用数据库与实时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实时数据库是常驻内存数据库,用来支持数据的快速访问、处理。实时数据库与商用数据库有机结合的方式保证了数据库的实时性和高效性,商用数据库作为实时数据库的持久存储,较好地解决了分布式系统中数据库系统的开放性、实时性和一致性问题,从而充分发挥了实时数据库和商用数据库各自的优势。仿真运行管理系统,作为分布式仿真的运行支撑系统,实现了各个仿真应用之间的交互操作,是联系各仿真子系统(软仿真、电网仿真、混合仿真)各部分的纽带,是分布式仿真系统的核心,为各个仿真应用软件提供了位置透明、高效的虚拟运行环境,向子系统提供交互对象管理服务、时间管理服务、数据分发管理服务和应用程序接口。人机界面系统是全图形人机接口,为教员和学员提供交互式操作媒介。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人机界面系统采用了虚拟仪器技术、组件技术、3D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各种电压等级的虚拟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控制室、控制屏、保护屏、中央信号屏、交直流屏等二次设备和现场一次设备,分为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人机界面编辑系统、在线系统及变电站一次设备三维交互式虚拟场景系统。仿真建模系统通过图形、模型和数据库一体化建模技术,在画面编辑时能够提供特定电气元件的计算模型,在生成画面同时,能够自动地生成或人为输入电气元件计算模型的参数,并插入到数据库相关表格中,为电网仿真、变电站实时仿真等子系统提供拓扑数据和运行数据。

全动态电网仿真子系统采用暂态、中期、长过程一体化计算再现真实的电力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采用了固定结构的稀疏矩阵、微分方程隐式梯形差分方程与网络代数方程的联立求解、强鲁棒性牛顿―拉夫逊法非线性方程求解、自动变步长等技术保证电网仿真计算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教员与学员子系统为教员管理和控制培训过程提供支撑平台,功能由四部分组成,即:系统管理功能、培训前运行方式和教案准备、培训中的操作和进度控制、培训后分析和评估。系统管理功能包括时间管理、用户管理、运行方式管理等;培训前运行方式和教案准备包括选择运行方式数据、整定初始方式、预设故障和事件;培训中的操作和进度控制是指教员对培训进程的控制、对电力系统模型的操作、设置故障和事件、管理和监视学员的操作;培训后分析和评估包括使用事件记录、曲线、报表等工具分析学员操作的效果,利用事故追忆再现学员的处理过程和系统的变化过程,利用评价工具对学员的操作进行评价。

变电站实时仿真子系统在变电站中一次设备的三相暂态模型及外网动态等值模型基础上,采用电磁暂态计算理论实现变电站的详细仿真计算。通过接口算法实现变电站实时仿真与全动态仿真的在线交互,保证变电站的动态响应的准确性。变电站实时仿真子系统运行在实时操作系统基础上,实时操作系统可配置成单任务模型,保证实时仿真子系统的最高优先级的运行级别,实时操作系统运行于混合仿真集成支撑平台,并通过硬件系统驱动软件驱动硬件系统。

七、结论

本文研究开发的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是在软仿真模式的变电站仿真技术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的实时仿真技术,将数字化的电网仿真与变电站中全部真实的二次设备有机结合成为的物理与数字混合仿真培训系统,使受训的变电站运行人员、继电保护人员、检修人员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完全真实的变电站环境内接受训练,同时能够完成人员培训、技能鉴定、岗位考核等各项工作,能有效地提高现场运行人员素质水平。该系统已在石家庄电力培训学校220kV教学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中,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礼义,顾强.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及其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3).

[2]黄家裕,陈礼义,孙德昌.电力系统数字仿真[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3]郑三立,雷,D.Retzmann,韩英铎.电力系统计算机及实时数字仿真(上、下)――电力系统计算机仿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

[4]柳勇军,梁旭,阂勇.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技术[J].中国电力,2004,(4).

[5]周鑫,董雷.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一种新方法[J].内蒙古电力技术.

[6]井寅坡.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及控制中心仿真培训功能[J].四川电力技术,1999,(2).

篇5

[关键词]EID;自控镇痛;输尿管结石

近年来,随着输尿管结石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解决患者发病时的绞痛带来的痛苦,已经成为疼痛科的主要业务,早在八十年代《临床疼痛学》一书中已经提出用EID方法,即:E(Epiduralblock)硬膜外阻滞I(Infusion)输液D(Diuretics)利尿药三种方法联合使用,EID不仅能获得理想的镇痛效果,也是结石能够顺利自然排除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从2006年―2009年,为更好地解决输尿管结石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更完善EID方法,我们对177名输尿管结石病人,进行EID方法与自控镇痛联合治疗,结果如下。

1.治疗方法

全组患者均为明确诊断输尿管结石,并有彩色超声下结石影象资料,结石位于输尿管中上段时,患者取侧卧位选择L1-2或者L2-3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将导管固定后给予5ml的1.5-2%利多卡因,观察患者疼痛有无明显缓解,有无明显缓解,每天在输液前经硬膜外管给予1%利多卡因5毫升。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时,选择L3-4或者L4-5行硬膜外穿刺,硬膜外导管朝象尾侧置入,首次给入1.5%利多卡因8-10ml,每天输液前经硬膜外管给予1%利多卡因8-10毫升。

A(n=59)组C(n=59)组病人硬膜外导管与患者自控镇痛泵连接,泵内药物为:0.15%罗派卡因(ropivacaine)泵型号为(CBIPCA)容量100ml自控计量0.5ml自控时间15min,标准流量2mL/h.B(n=59)组给药后以无菌接头密封硬膜外管口。

B组和C组病人在每天硬膜外给药后静脉输入乳酸钠林格液1000-1500ml,在1.5-2小时注入,并在每天输液结束之前,为快速利尿,静脉注入速尿10-20mg。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连接好硬膜外导管,每2-3天消毒处置处皮肤,预防经硬膜外导管引起的继发感染。

效果评估:⑴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0为无痛,10为最痛,≤3为镇痛良好;⑵疗效判定分优良差,优为彩色超声下结石影象消失,良为结石影象向下位置移动明显,差为结石移动不明显。

2.临床资料

输尿管结石患者177例,男107例女70例,年龄在13―55岁。平均41.7岁,VAS评分均≥6分,患者均为a.1-2周内出现绞痛并且尿潜血实验阳性,X线下或彩色超声确定有无结石阴影b.结石大小均为(0.6cm-1.0cm)c.结石位于输尿管移行部位或者输尿管口部位。d住院病人

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

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疼痛缓解人数为100%,但B组未放置镇痛泵组疼痛VAS明显高于A和C组,我们比较一个疗程即14天后的排石优良率,BC组结石排除人数即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

3.讨论

正在发作绞痛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结石并没有嵌顿在输尿管,或者结石所在位置的输尿管或者肾盂扩张明显者,根据某种诱因结石会很容易移动,我们考虑去阻断结石引起的绞痛和输尿管挛缩以及结石嵌顿的这个恶性循环,理论上说E(Epiduralblock)能够使输尿管平滑肌紧张力降低I(Infusion)可以达到利尿的作用,输液可以增加利尿负荷,在输液结束时静脉给予利尿药物D(Diuretics),有助于强制利尿,随着输尿管平滑肌的紧张力降低和大量尿液的产生可使结石随尿液象下方移动并排出体外。根据我们对177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进行EID联合自控镇痛方法,治疗前后的临床观察和X线及B超检查,分时间段进行了比较,绞痛痛缓解率为100%排石率达82.2%在14天时观察到排石人数达总排石人数的84.9%可以证明用EID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程为10-14天,一疗程结束后已经排除结石的患者可出院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及时随访。另外一些患者在一个疗程结束后X线和B超检查比治疗前结石向下移动但未排出,可再继续治疗一周左右,仍未见石排出时,根据结石闭塞输尿管程度导致的肾盂负荷度,瞩病人定期复诊。综上所述,EID法联合自控镇痛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解决了以往用镇痛药解痉药难以奏效的情况,不仅获得理想的消除疼痛的作用,又能获得结石自然排出的良好结果。并且比单纯应用EID法镇痛作用更加全程化,更加舒适安全。

篇6

[关键词] 轨道式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自控镇痛

[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a)-006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elf controlled analgesia after cesarean 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sarean section in different ways of lumbar epidural anesthesia (CSEA). Methods The 70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5 cases were treated by orbital puncture and 3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observation of pain, sedation, analgesia, the number of times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Results 0~4 h VAS score (1.3±0.4)points after surger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8 h VAS score (2.4 ± 0.8)points, VAS scores at 8~12 h (3.3± 0.5)points, 12~24 h VAS score (1.5±0.4)poi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experimental group analgesia pump pressing time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way or track type puncture for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postoperative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is safe and effective, and can be flexib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Key words] Orbital puncture;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Cesarean section; Self controlled analgesia

CSEA是F阶段产科临床常用麻醉阻滞方法,它充分结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技术优点,不仅起效速度快、镇痛效果好,而且具有连续性,能为术后有效镇痛创造良好条件[1]。“针内针”穿刺法是临床实施CSEA的传统穿刺法,“针外针”轨道式穿刺法是近年来临床投入使用的一种新型穿刺法,文章现以2013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穿刺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患者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8.2±4.6)岁;体质量62~77 kg,平均(68.4±5.2)kg。对照组(35例):患者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5±5.1)岁;体质量60~78 kg,平均(67.7±4.9)kg。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内针腰椎联合穿刺套件进行麻醉,常规消毒铺巾,硬膜外穿刺后,腰麻穿刺针从硬膜外针管内置入,穿破蛛网膜到达蛛网膜下腔后,回抽脑脊液至清亮,缓慢注药后,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外针腰椎联合穿刺套件进行麻醉,术前准备和硬膜外穿刺与对照组一致。先置入硬膜外导管后,保持腰麻针栓上标识朝向硬膜外针栓,该穿刺套件轨道侧方有红色标识的引导管,将针尖由此送入,缓慢推进,完成穿刺。注药完成后常规退出硬膜外针,保留并固定硬膜外导管。确认回抽无血后连接PCEA泵,由患者术后自控镇痛。两组自控镇痛均选用药物瑞芬太尼(0.5~1 μg/kg)和帕瑞昔布钠(40 mg),负荷剂量5 mL,持续输注剂量1 mL,追加剂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

1.3 观察指标

以视觉模拟法(VAS)评估并记录记录自控镇痛各时段内患者的疼痛情况,临床研究参照文献拟定[2],VAS 1~2分为镇痛良好,Ramsay 2~4分为镇静良好。统计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17.0统计学系统软件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表示,结果t检验、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均无放弃PCEA改以其它方式进行镇痛的病例。患者不同时段内的VAS评分见表1。统计结果显示,各时段内VAS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镇痛泵按压次数6~22次,平均(11.5±2.7)次;对照组镇痛泵按压次数14~31次,平均(18.8±5.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良好麻醉条件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CSEA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腰麻起效迅速、硬麻持续性强的技术优势,不仅适用于择期剖宫产手术,也适用于急诊手术[3],目前已经普遍得到产科医生的认可。但有报道显示[4],以针内针穿刺实施CSEA需蛛网膜下腔注药后方能进行硬膜外腔置管,这既会影响医生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的处理,也影响麻醉平面的调节。此外,腰穿针稳定性较低,以此注药时操作难度增大,穿刺路径周边组织损伤风险增加[5]。轨道式穿刺以外针予以患者穿刺麻醉,该项技术在操作过程中是先置管再注药,术中无需翻正患者,既有利于麻醉医师术中观察,也能有效节约时间。不仅如此,针外针套件的穿刺针曲度较大,方便引导麻醉硬膜外导管,也便于滑入蛛网膜下腔,稳定性强,能够减少穿刺造成的硬脊膜损伤和血管出血[6]。

柳秋仙等人[7]分别以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实施剖宫产术,术后自控镇痛,结果显示腰硬联合麻醉后24内患者自控镇痛下的VAS平均得分(2.87±0.35)分,显著低于硬膜外麻醉(P

综上所述,以传统方式或轨道式穿刺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自控镇痛均安全有效,但轨道式穿刺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麻醉用药,临床可依据手术需要灵活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纳新,黄杏琼,江金环,等.不同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效应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5(5):712-714.

[2] 张建林,孟秀荣.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3):454-455.

[3] 贾依娜尔.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7(49):50-51.

[4] 陈志强,雷洪伊,叶小平,等.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左侧斜卧位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6,37(1):34-36.

[5] 费建平,雷月.25G细针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2(18):1558-1560.

[6] 娄秀叶,仇巧芳.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118-3119.

[7] 柳秋仙,沈云华.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4):589-590.

篇7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曲马多;超前镇痛;骨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应用剂量

骨关节置换术是骨科的大型手术,手术创伤会刺激机体释放大量炎性物质,导致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痛觉敏化,术后出现剧烈的疼痛。剧痛会导致机体心脑肺等器官出现并发症,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的功能锻炼[1] 。为了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对骨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物使用量影响,本文特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行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行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2~72岁,平均(56.13±3.1)岁;对照组30例,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40~83岁,平均年龄(60.02±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完全可以进行有效对比。

1.2入选标准 ①所患疾病的临床表现符合骨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治疗指征,自愿行手术治疗,既往体健,对手术的依从性及耐受性高的患者;②对两种镇痛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自愿选择镇痛方式,且对所选方式有一定耐受性的患者;③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完整流畅回答出研究人员提出的有关于疾病的相关问题的患者;④在研究人员的讲解下,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熟悉,自愿参与其中,并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的患者;⑤排除标准:双下肢存在深静脉血栓,凝血酶原活动度不足60%,恶性肿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麻醉及术中所用药物过敏,有精神病史[2] 。

1.3痛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血压及血糖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全部患者的术前麻醉及手术均由同一位操作医师完成,诱导麻醉前30 min,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曲马多(国药准字20023786)100 mg,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以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090248)0.5 ug/kg。经喉罩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麻醉诱导药物依次为0.1 mg/kg咪达唑仑,0.4 ug/kg舒芬太尼,1 mg/kg丙泊酚,0.2 mg/kg顺苯阿曲库铵,喉罩吸入药物为1%~2%七氟烷,丙泊酚3 mg/(kg・h),瑞芬太尼0.4 ug/(kg・h),术中全程保证自主呼吸,如存在通气不足现象时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后48 h内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药物为2 ug/kg舒芬太尼,10 mg托烷司琼,生理盐水100 ml,调节参数速率2 ml/h,锁定间隔时间15 min,一次药物注射量0.5 ml[3-4] 。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①观察患者在术前、术后4 h、8 h及12 h的疼痛情况,通过视觉评分法进行评价,取一把10 cm的卡尺,0分表示患者无痛;4分以下表示患者轻度疼痛;5~6分表示患者中度疼痛;7分以上表示患者重度疼痛;10分表示患者剧烈疼痛。②为患者安装镇痛自控泵,计算患者按压次数及药物使用量。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上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较低,且无显著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在镇痛泵按压次数及平均曲马多使用量上的比较 经过观察发现,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骨关节置换术后退到疼痛常可持续数天或数周,影响患者术后分功能锻炼,长时间不锻炼可导致局部肌力降低,置换关节僵硬,手术失去意义,且长时间的疼痛可转化为慢性疼痛,进一步影响置换关节的恢复。围手术期做好镇痛工作,可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增强手术治疗效果。超前镇痛是指在机体受到伤害性应激作用之前采取的镇痛措施,减低中枢和外周神经 敏感性,以消除或减少伤害性刺激导致的疼痛。曲马多为非阿片类中枢镇痛药物,可抑制神经元突触再摄取去甲肾上腺素,影响痛觉传递。其镇痛效果可维持4~6 h,但大剂量应用后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联合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曲马多用量,且不影响镇痛效果[5-6]。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对需行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的疗效显著,且可 减少物的应用剂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宇,朱云章,刘刚,等.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对骨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物使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3):415-418.

[2]张珍妮,雷晓鸣,吕建瑞,等.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和拔管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0):941-944.

[3]崔永康,田兵,王静等.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辅助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12):1449-1452.

[4]薛利军,李继周,高彦东,等.右美托咪定对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麻醉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静效果[J].中国医药,2016,11(6):874-876.

篇8

关键词:比较原理;非线性组合系统;输出反馈镇定;线性矩阵不等式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工业的日益发展,人们提出了大系统。它最初面临的问题是克服与其相关的数学模型日益增大和复杂性带来的困难。对“大而复杂”的系统有时甚至应用效率很高的计算机也难以解决,即使能解决,也因过多的计算时间,使用代价太高而很不经济。分散控制由于能够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因而控制器的插入补充更为容易实现。分散控制应用的研究内容包括分散稳定化问题、分散鲁棒控制问题等。目前常用的反馈形式有两种,一是状态反馈系统,一是输出反馈系统。状态反馈系统可完全地表征系统结构的信息,是一种完全的系统信息信息反馈,因而具有良好动态性能。但采用状态反馈需要掌握系统的全部信息,而状态重构问题要引入状态观测器,状态观测器的引入一方面提高了反馈系统的阶次,另一方面,要量测系统的全部状态有时在经济或者技术上有困难,因此就反馈的工程构成而言,由于输出变量可直接量测,因此输出反馈要比状态反馈优越。由于系统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外部扰动的影响和内部参数的变动,因此综合中得到的控制规律都要遇到工程实现的问题。因此,研究系统的鲁棒输出反馈镇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近几年,输出反馈鲁棒镇定问题引起了控制理论界的广泛注意,讨论了不确定非线性子系统经不确定非线性互联而成的组合大系统,给出了其可分散输出反馈鲁棒镇定的充分条件可线性化系统的输出反馈镇定问题,但必须假定一隐式矩阵方程有解,而在一般情形下,这一矩阵方程的解不存在。研究任意两个相互独立的Lurie控制系统能否通过关联或协调控制组成绝对稳定大系统的问题,给出两个Lurie控制系统可关联绝对稳定的充分条件。讨论了离散进一步讨论了离散情形下LMI理论的应用,同样计算的复杂度和计算量与子系统的个数呈指数关系,输出反馈形式的LMI的可解性一般情形下并不高,因此降低判断和计算的工作量就显得特别重要。其它一些有代表性研究。

篇9

关键词:直接空冷 湿冷 真空 严密性 查漏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304-02

引言

汽轮机组真空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真空系统的作用是建立和维持汽轮机组的低被压和凝汽器的真空,正常运行时不断的抽出由不同途径漏入真空系统的不凝结气体。凝汽器中真空的形成是由于汽轮机的排汽被凝结成水,其比容急剧缩小。蒸汽的体积比水容积大3万倍,当排汽凝结成水后,体积就大为缩小,使凝汽器汽侧形成高度真空,它是汽水系统完成循环的必要条件。在机组运行中真空下降,将直接影响汽轮机汽耗和机组出力,使机组的热经济性下降,同时也给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影响汽轮机组真空系统严密性的原因分析及举措

真空系统不严密。该故障通常表现为汽轮机同一负荷下的真空值比正常时低,并稳定在某一真空值,随着负荷的升高凝汽器真空反而升高。真空系统严密程度与泄漏程度可以通过定期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进行检验,并结合漏泄情况进行真空系统查漏工作。

1.湿冷机组凝汽器水位过高。凝汽器水位升高往往是因为凝结水泵运行不正常或水泵故障,使水泵的效率下降。此时应启用备用凝结水泵,将故障凝结水泵停运,鉴定是否是凝结水泵问题。若检查出凝结水硬度大,可以判断凝汽器铜管漏泄导致凝汽器水位升高。此外凝结水再循环门操作不当也是造成凝汽器水位升高的原因,应多方面综合考虑。

2.湿冷机组凝汽器铜管结垢;直接空冷管束及翅片脏污。致使汽水热交换效率降低,凝结效果变差,湿冷机组体现端差增大,凝汽器真空降低;空冷机组直接体现为真空降低。湿冷机组端差大的主要原因是循环水中污泥和溶于水中的碳酸盐析出附在凝汽器铜管内壁产生水垢,形成很大的水阻,使传热端差增大,凝汽器真空下降,排汽温度升高;空冷机组凝汽器是在自然环境下冷却,依靠空冷风机加强冷却效果,在自然环境下空冷机组凝汽器管束及翅片上易积存灰尘及杂物等,影响管束的换热效果,直接导致真空下降。为防止此种现象发生,应定期清扫凝汽器。

3.水环式真空泵工作不正常或效率降低。这种情况湿冷机组主要体现在端差增大,真空下降;空冷机组主要体现在真空度下降。主要排查水环式真空泵严密性,停运此台真空泵,关闭入口门,启用备用真空泵,鉴定备用真空是否存在出力不足现象,有条件可试验真空泵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4.湿冷机组循环水量不足。在相同负荷下(指排汽量不同),若凝汽器循环水出口温度上升,即进出口温差增大,说明凝汽器循环水量不足。应检查循环水泵工作有无异常,检查循环水泵出口压力、循环水进口水位,检查滤网有无堵塞。

5.湿冷机组循环水温度高。运行中由于冷却水塔工作不正常,如配水槽、配水管内积淤泥,致使配水不均,配水管损坏,水呈柱状流下;水塔内填料损坏或缺失,冷却风走近路,喷嘴损坏等,旁路电动门不严造成水走近路,也可使水塔出水温度升高,真空下降。

6.直接空冷机组真空系统受季节和风速影响较大。若在冬季空冷凝汽器冷却效果好,真空严密性就好,相反若在夏季,空冷凝汽器冷却效果相对较差,真空严密性相对较差,所以直接空冷机组在查漏的过程中应考虑季节因素;同时自然风速也是影响空冷机组凝汽器凝结效果的主要因素,在环境温度条件和空冷风机转速一定的情况下,自然风速一般在5.85m/s为宜,自然风速越大,换热效率越低。当自然风速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迎风面风机转速,空冷凝汽器平均换热效率提高,不同的自然风对应边缘风机有不同的最佳转速,自然风速越低,提高边缘风机转速,对空冷凝汽器换热效果越明显,反之则否。

二、真空严密性不合格的危害

1.汽轮机真空严密性不合格将会严重影响机组的效率,使机组热耗增加。试验证明凝汽器真空每降低 1 kPa,汽轮机热效率将改变 1%-2%,发电机组停运期间真空系统查漏煤耗增加 ,0.5%-0.7%, 同时使抽汽系统负荷增加和厂用电率升高。

2.湿冷机组导致凝汽器端差增大、过冷度过大,系统热经济性降低,凝结水溶氧增加,可造成低压设备氧腐蚀。

3.使排汽压力升高,可用焓降减小,机组出力有所降低。同时,排汽温度升高,可能使凝汽器铜管松弛,破坏严密性,排汽缸及轴承座受热膨胀,引起中心变化,产生振动。

4.会使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加,造成推力轴承过载而磨损。

5.真空下降使排汽的容积流量减小,对末级叶片的某一部位产生较大的激振力,有可能损坏叶片而造成事故。

三、国内采用的真空系统查漏方法及优缺点

现国内真空系统查漏方法很多,主要分为机组停运查漏和机组运行期间查漏。

1.机组停运期间查漏方法及优缺点

1.1湿冷机组真空系统泡水查漏法

凝汽器真空系统泡水查漏法是在机组停运缸体冷却后实施的一种真空系统查漏方法,这种方法易发现真空系统漏泄点。具体实施方法为在凝汽器底部加上支撑,防止凝汽器泡水过程中焊口发生扯裂现象;做好真空系统隔离的安全措施;向凝汽器汽侧注入除盐水,并派专人在水位监视口监视凝汽器水位,待有水溢出后立即停止注水工作;检查真空系统各设备密封点,包括焊口,若有漏水现象则说明该密封点在运行中漏真空,记录漏泄部位,待真空系统水放尽后处理。此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容易发现真空系统漏泄点,检查真空系统范围大,但泡水水位最高只能达到汽轮机轴封部位,处于汽轮机轴封上方的真空系统设备却无法检查。

1.2空冷机组排汽装置泡水及空冷凝汽器打压相结合查漏法

此种方法是在机组停运后空冷机组的一种查漏方法,这种方法易查出真空系统漏泄点。具体方法为在排汽装置及排汽管道进行加固,防止在泡水过程中造成排汽装置及排汽管道焊口漏泄,同时,更换真空系统表计防止打压过程中损坏表计;将不参与查漏的真空系统隔离,向排汽装置注水,当排汽装置注水达到8.5米左右停止注水,检查水位下降情况,若在统计时间内水位下降或发现有明显漏泄点则说明真空系统漏泄,反之则说明注水查漏合格。向空冷凝汽器注入压缩空气和氦气,压力达到50kpa时,停止注入压缩空气,通过听声音 、测量惰性气体的办法进行全面检查,并每半小时记录一次压力表数据 。查漏结束后,确认的漏泄点做好标记,待放水放气后进行处理。此种方法对空冷机组查漏效果明显,但在查漏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在排汽管道查漏方面,因排汽管道高度一般在45米左右,不易排查漏泄点,而且在机组排汽装置注水查漏过程中,要计算好排汽装置和排汽管道注水后的重量,防止过重撕裂焊口;同湿冷机组泡水查漏一样,处于水位上方的地方无法通过此种方法查漏。

1.3空冷机组直接注入压缩空气打压法

此种方法有两种,一种只适用于空冷机组空冷凝汽器上,首先关闭空冷凝汽器入口蝶阀,并保证其严密性;向空冷凝汽器内注入压缩空气,待压力达到0.1MPa时,停止注入,检查空冷凝汽器管束是否有过度变形、裂纹、泄漏等现象,若有立即降低压力;利用涂刷泡沫和超声波查漏仪进行查漏,发现漏泄点做好标记,待空冷凝汽器压力释放后处理;此种方法只适用于空冷机组真空系统局部查漏,范围只限于空冷凝汽器,比较局限。另一种是机组停运后,做隔离真空系统措施;更换或关闭真空压力表计,使之处于不投用状态;使用专用工具封堵汽轮机轴封处,更换汽轮机低压缸大气阀垫片,更换排汽装置安全大气阀垫片;向真空系统内注入压缩空气,压力保持在0.03MPa以下,查找真空系统漏泄点,并做好标记,待排气后处理;此种方法对空冷机组真空系统可以实现全方位查找,但也有一定问题,主要是真空系统内注入的压缩空气压力很难达到预计压力,但可在未达到预定压力时就可查找,也能实现真空系统查漏的目的。

2.机组运行期间真空系统查漏方法及优缺点

2.1火焰、涂抹肥皂泡真空系统查漏法

真空系统传统的查漏方法是通过观察蜡烛火焰摇曳情况, 来确定漏气位置. 另外还可用肥皂液涂抹在所有可疑点上, 根据肥皂水泡沫是否被吸入来判断是否漏气。这两种方法只能用来确定大量漏气的地点, 无法确定较小的漏空位置。此两种方法效率低,查找漏泄点困难,其中火焰查漏法易发生火灾,在现在氢冷机组的真空系统查漏中已杜绝使用。此两项查漏方法其原理均是利用真空系统设备漏泄有吸附的原理进行查漏。

2.2氦质谱查漏仪查漏法

检漏原理及方法检漏方法为负压采样法,利用氦气作为媒介(氦气相对密度为 0.18g/L,质量轻于空气,不溶于水,属于惰性气体),将取样吸枪安放在运行真空泵的排气口处,向真空系统的疑似泄漏处喷放氦气,与取样器连接的检漏仪上显示的漏率大小将直接反映疑似点的泄漏程度。检漏标准: 漏率≥1×10-2Pa・L/s 为大漏点;2.0×10-2Pa・L/s≤漏率<1×10-3 Pa・L/s 为中漏点;漏率 < 2.0×10-3Pa・L/s 为小漏点 。大漏点要及时、彻底处理 ,中、小漏点可根据机组运行情况分期、分批处理。氦质谱查漏仪查漏法易在室内进行,由于氦气比空气轻,易在空气中扩散,漂浮上升,最后溶于空气中,所以在查漏的过程中氦气喷在一个设备,而会出现被在其附近的其它漏泄设备吸走的现象,氦质谱查漏仪上出现反应值,所以喷射点覆盖面积大,对具体漏泄点的位置,很难确定,给真空系统查漏造成一定困难。

2.3超声波仪器查漏法

超声波查漏的原理是机组真空系统在运行时内部产生真空,如果凝汽器有漏点空气侵入真空系统,在泄漏点附近会出现涡流声波。声波的频率通过常为35-45KHz,它超出了人耳朵可以听到的范围。利用拾音器测相应的频率范围,振动被空气传到元件的壳体,这样声波就可以被频率转换器转换成声音信号或转换成可以听到的声音。查漏时用超声波查漏仪对真空系统设备进行扫描,如果有漏泄点,就可以利用查漏仪听到声音从而查到漏泄部位。然而,当有其它声源在检测点附近时就会影响到超声查漏仪查漏的效果,此种方法最好在机组停运开启真空泵查漏的方法进行。所以此种方法受环境声源的影响较大,同时超声查漏仪还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包覆保温或壳体内的设备无法检测到漏泄声音。

2.4机组真空系统查漏对人员要求分析

人是决定一切的主要因素,机组真空系统查漏也不例外。真空系统是一庞大的系统,影响真空的因素也有很多,这就需要真空系统查漏人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要对机组真空系统设备的组成、流程、结构、运行参数、查漏设备要熟悉掌握,根据不同的查漏数据和机组的运行参数加以综合分析,以数据说话,判断真空严密性不合格的因素;不能单纯的认为真空系统严密性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为真空系统设备漏泄,盲目的查漏,不对凝汽设备、环境因素、抽真空设备的运行参数加以分析,结果空忙活一场,未达到真空系统查漏的目的。所以要求机组真空系统查漏人员的综合技术素质、思维逻辑分析能力要强,才能圆满完成机组真空系统查漏工作。

2.5机组运行期间真空系统查漏综合技术运用

由于机组停运期间真空系统查漏的方法比较单一,变数很少,所以在下文中主要针对机组运行期间真空系统查漏做主要的阐述分析。在国内运行机组真空系统查漏常用是氦质谱查漏仪查漏法和超声波仪器查漏法,同时将湿冷机组凝汽器、空冷机组空冷凝汽器、水环式真空泵、环境因素等均考虑其中,加以分析,得出影响真空严密性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处理措施,予以实施。

2.5.1使用氦质谱查漏仪查漏技术

某电厂直接空冷机组5号机组真空严密性试验值在410Pa/min(标准要求:200 Pa/min),在真空系统查漏过程中不论氦气喷在哪台设备上都在氦质谱查漏仪上有反映的数值,机组0米层反映为1 ×10 -6Pa・L/s左右,机组6.8米层反映为1 ×10 -5Pa・L/s以上,整个机组真空系统查漏过程如雾里看花,摸不到头脑,最后测至汽轮机低压缸前后轴封时反映数值在1 ×10 -3Pa・L/s;由此分析认为汽轮机低压缸轴封存在漏泄情况,但机组运行无法进行处理工作;机组停运后检查低压缸轴封回汽管道法兰螺栓松动,造成空气直接漏入排汽装置,是造成真空严密性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处理好后真空严密性试验数值达到100Pa/min以下。根据这一情况,我们结合氦质谱查漏仪的使用媒介氦气的特性,研究出一套利用氦质谱查漏仪真空系统查漏的技术:由于氦气比空气轻,在喷入大气中后有扩散和飘升的特性,根据这一特性,制定了查漏由上至下的查漏方法,即先检查汽轮机轴封以上的真空设备,并记录漏泄点数据,再依次排查6.8米层和0米层,所得的数据与汽轮机轴封以上的真空设备漏泄点值对比,若下部的数值比上部的数值大或持平则说明在下部存在漏泄点,再根据漏泄点范围进行由上至下的反复排查,当氦气在设备上喷射越接近漏泄点位置时,氦质谱查漏仪反映的数值越大,当数值持续不变时,则证明漏泄点就在此位置,及时封堵漏泄点,以防进一步查漏时此漏点影响其它设备漏泄点的查找。

2.6 氦质谱查漏仪与超声查漏仪相结合的查漏技术

某电厂湿冷1号机组真空严密性试验值在一年内一直在440Pa/min(标准要求:270 Pa/min)左右的下降速度, 多次氦质谱查漏仪真空系统查漏均无效果,在查漏期间也排除各项影响真空的其它因素,最终还是确定机组真空系统设备存在漏泄点,始终未查出漏泄点确切位置,但在仪器上反应数值明显,确定了一定范围。根据氦气在空气中有扩散的特性,所以在查漏中确定具置困难,而超声查漏仪具有准确确定漏泄位置的能力,我们结合了两个查漏仪的优点,在查漏时利用氦质谱查漏仪确定漏泄点范围,再利用超声查漏仪确定漏泄点位置,通过这一举措,在机组凝汽器膨胀节部位发现2处较大的漏泄点,同时在三级减温器人口盖处发现一处较大漏泄点,进行封堵后真空严密性试验数据达到100Pa/min以下。

2.7 真空系统查漏技术与真空设备参数分析综合运用技术

运行机组真空系统查漏技术只能对真空系统设备漏泄点进行查找,而往往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不合格的原因并不是真空系统设备漏泄,而是真空系统设备工作状态不对造成。

某电厂湿冷11号机组长期以来真空严密性试验一直处于不合格状态,试验值一直在430Pa/min(标准要求:270 Pa/min)左右,真空系统查漏未发现任何漏泄点;对影响汽轮机组真空严密性因素分析,利用排除法逐一排除了凝汽器水位过高;水环式真空泵工作不正常或效率降低;循环水温度高等因素;经进一步查找发现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26℃,出口温度37℃,凝汽器循环水出口温度过高,分析认为凝汽器入口冷却管束堵塞是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由于入口管束堵塞,造成流经管束的水量减少,因而造成凝汽器循环水出口温度过高,凝汽器冷却效果变差;确定清扫方案,利用机组低负荷时间段对2台凝汽器水侧分别进行清扫,在凝汽器管束入口处清理出大量水塔填料碎片和胶球,分析后认为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水塔与凝汽器之间只有一道水塔前池滤网,此滤网必须定期清扫,清扫时人工提起滤网进行清扫工作,不可避免在清扫过程中有大量杂物随着循环水进入凝汽器,造成凝汽器堵塞;清扫工作结束后机组再次做真空严密性试验,试验值为310 Pa/min,不合格,但确定凝汽器入口管束堵塞是影响真空严密性试验的主要因素之一。再次对真空系统排查发现在倒换真空泵喷氦气查漏时,一台真空泵存在漏泄现象,由此分析这台真空泵入口逆止门不严密,在做真空严密性试验时(不关闭真空泵入口手动门),空气由此进入机组真空系统,造成真空严密性试验不合格;关闭真空泵入口手动门再次做试验,真空严密性试验值为152 Pa/min,真空严密性试验合格。由此可以看出,真空系统查漏并不是解决真空系统严密性问题的唯一途径,要综合分析真空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得出综合结论。

四、结论

实践证明,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不合格的原因查找不可盲目进行,真空系统查漏要与真空系统设备参数分析紧密配合,缺一不可。在真空查漏过程中, 要针对可能造成泄漏的原因进行相关试验和检查, 认真分析,逐步排除;对真空系统设备参数分析也要进行相关步骤,以达到全方位找出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不合格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王滨.某电厂3号机组真空系统的检漏及处理措施.华电技术,2011年第4期.

[2]郑红旗、武雁来.国产空冷机组真空系统查漏方案的探讨.电力学报2011第3期.

篇10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它是一种心理障碍,属于广泛发育障碍中的一种,核心症状主要为刻板重复行为、兴趣狭窄社会交往障碍和言语及非言语交流障碍,,目前已正式被纳入孤独症谱障碍。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症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的许多低功能自闭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交能力非常差,即使发育至成人也没有明显改善,这种现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1]。目前我国临床医生多采用言语训练、特殊教育联合林氏头皮针治疗儿童自闭症的方法,取得的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自闭症患者60例,其中23例女生,37例男生;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10岁,平均年龄(6±1.3)岁。所选患者普遍存在智力水平低下、自我封闭,拒绝与人进行言语或行为交流,行为刻板等一些常见症状。很多儿童还伴有运动障碍、睡眠欠安、不知饥饱和大小便不能自控等症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区别(P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言语训练及特殊教育进行治疗,主要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建立说话动机模式、创设语言情境、提取语言信息、积累语言信息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自主性的言语训练和特殊教育。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配合林氏头皮针进行治疗,针刺30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根据Gesell测试结果及ABC评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1.3 观察指标

根据Gesell测试结果及ABC评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检测数据用SPSS18.0分析,用(±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一个疗程结束后,研究组患儿的Gesell测试得分及ABC评估得分分别为(124.68±72.17)分和(65.69±13.2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的(121.19±37.31)分和(85.05±15.49)分

3.结论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常见于婴幼儿的全面发育障碍,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学习比正常儿童缓慢的多,且较易出现重音错误;自闭症儿童所表达的重要重复性语言所出现的场合大多为不恰当的,且预后大情况多不良,其预后与智力水平有密切联系,智力障碍严重者一般预后水平较差,往往还伴有行为障碍,难以独立生活,成年后能适应社会生活较少。因此自闭症患儿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2]。因为自闭症是一种预后程度参差不齐的慢性疾病,轻度预后明显好于中、重度预后,所以及早采用言语训练及特殊教育结合林氏头皮针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痊愈进程,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林氏皮头针是我国头皮针五大流派之一,是上海新华医院的林学俭教授总结多年头皮针临床与研究经验创造出来的。林学俭将其总结的所有临床经验与最新脑科学的研究结果相结合,制订了一套自闭症的取穴:双侧感觉区上1/5、小脑新区(即小脑蚓区和小脑半球区)、智力情感区(即原额五针)、忧虑区、Broca区、双侧听力理解区(即原颞三针)、言语二区三区,并在智力情感区(即原额五针)右侧的额下回前部找压痛点直刺。治疗时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用0.3mm×25mm的毫针进行常规取穴,用于对穴区进行大面积刺激,一般治疗时多平刺进针,行针时要紧贴骨膜,针深约25mm,以抽气法运针10次。对于积极配合治疗且疾病位置较固定的患者还应使用点穴器在相应穴区找到压痛点,用0.3mm×13mm的针,以90°角直刺至骨膜,整个过程中采用提插法运针,针均要停留在1h以上。强调留针时间可稍长,留针期间还可以要带针锻炼加以辅助,这样可以提高疗效。一般头皮针治疗每周2~3次。头皮针治疗可以较快的恢复患儿的各种症状[3]。林老认为该疗法可以改善脑血管的供血供氧能力、控制病情的发作、修复或再生受p、休眠、衰老的神经元,从而取得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言语训练及特殊教育结合林氏头皮针治疗有助于提高自闭症患儿智力水平、语言能力及交流能力,可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勇, 金炳旭, 刘振寰. 林氏头皮针治疗儿童自闭症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5,34(8):75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