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作建议范文

时间:2023-03-17 19:4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质量工作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质量工作建议

篇1

评审质量是评审工作的“生命线”,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将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投资评审业务从财政部门有关科室中分离出来,专门对财政投资项目预(概)算和决(结)算等进行审查的技术性工作,它服务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服务于部门支出预算管理、服务于政府加强公共投资项目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如果评审质量不高,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作用就不能有效发挥,评审工作也会逐渐失去其存在价值。

评审质量是评审成效的保证,只有对财政投资进行高质量的评审,才能最大限度节约财政资金,减少财政投资浪费,真正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2014年,局评审中心在践行“质量评审”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严把评审质量关,1-10月份评审总金额8200万元,核减金额2014万元,综合核减率达24.5%,而2013年全年的评审总金额为3679万元,核减金额748万元,综合核减率20%。从核减金额与综合核减率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只有更严格的评审质量控制才能保证评审工作成效的最大化。

近年来,评审中心对评审质量控制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和实践,但评审质量控制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制约我县财政投资评审质量提升的因素,主要存在评审人员、评审抓手、评审时间、评审方式、评审计划和评审范围等方面。

评审人员是开展评审工作的主体,无论是评审工作的管理者或者操作者,评审人员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评审经验和职业道德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评审质量产生影响。随着财政投资的多样化、项目技术的复杂化、工程计价依据与计算规则的差异化,评审难度不断增大,评审人员在评审工作中受专业知识和能力经验的限制,发生技术失误的机率也在增加。此外,由于我县评审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人手少,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部分评审项目需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帮助协审操作,协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也将影响评审质量。

资金始终是财政工作的抓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也不例外,项目资金监管缺位、评审经费不独立都制约着高质量评审的实现。目前,我县大部分城建资金是由城司、振宜公司等融资平台直接拨付或列支,住建局是项目建设管理方,住建局下属的飞跃公司、园林公司往往是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也常由我县公司负责,各方相互之间存在长期的利益联系,这可能导致设计变更不合理、不经济,隐蔽工程签证不严、不实等问题,而评审工作缺少资金抓手,在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方面缺乏话语权,影响评审质量。此外,部分评审项目需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帮助协审,但相关的评审经费在预算中没有单独安排,在城建项目外的项目评审经费仍是由建设单位安排,协审单位与建设单位的利益关系会影响协审人员执业的客观公正,制约评审质量。

为评审工作留有充裕的时间是高质量评审的保障。以结算评审为例,结算评审工作需按流程开展,从资料接收、现场勘查、初审、复审到出具评审报告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充裕时间。当前,少数建设单位对财政投资评审认知不够,把结算评审当成是一个纯粹的程序和过场,项目完工后不及时报审,年底时由于工程款结算需要,往往对多个项目进行集中报审,使得评审工作的时间紧、任务重,影响评审质量。另外,仍有不少建设单位对结算评审的程序和要求并不清楚,报送的资料不及时不全面,如某仓库维修项目,在数次沟通后报送的资料仍出现结算书错漏项颇多,竣工图纸不完整,签证手续不完善等情况,严重拖延评审时间。

财政投资评审的主要方式是,“项目预(概)算和竣工决(结)算的评价与审查,包括: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跟踪评审和对项目预(概)算及竣工决(结)算进行单项评审”。目前,我县评审工作仍停留在结算评审环节,缺少前期的预算评审、招标评审、过程跟踪评审、竣工决算评审,而大部分建设单位在项目概预算审查方面又缺乏足够的经验,在施工中对工程施工承包商提出的问题往往不能正确的分析判断,轻信承包商意见,导致一些不合理的设计变更和增项签证,造成既成事实后,使得评审工作扮演善后角色。因此,将评审贯穿到项目全过程以提升评审质量,迫在眉睫。

评审计划的缺失与评审范围的狭隘模糊,使评审工作常处于被动局面,影响评审质量。首先,项目送审无计划,临时性、随意性较大,不利于工作统筹安排和有序开展。其次,评审范围狭隘,纳入评审的项目还主要停留在市政园林、教育文化等领域上,远未达到评审全覆盖的目标。再次,列入评审范围的项目标准口径不统一,也容易引起审核分歧,制约评审质量,如某乡镇维修工程,评审人员根据计价规范对工程中某分部分项提出核减要求时,施工单位以其他乡镇同类工程中类似情况未被核减而提出异议,其实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该类维修工程有的乡镇自行安排社会中介审核,有的乡镇委托评审中心审核,审核的严谨程度不同。

找到问题原因就要想办法解决。通过对各地评审质量控制经验的学习和我们自身工作的实践总结,我们认为提升评审质量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提升评审质量,应坚持德才兼备、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优秀的评审队伍。一要增强评审中心人员专业素质,结合工作实际组织评审中心人员研讨评审的常见问题,分析典型案例,学习他人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并积极鼓励评审中心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职称资质、执业资格考试,通过不断增强评审中心人员专业素质,为提升财政投资评审质量奠定最坚实的人才基础;二要强化对协审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定有关协审人员

具体的管理办法,包括协审人员选聘标准、行为准则、工作考评、廉政纪律等方面的内容,确保选用的协审人员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恪守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提升评审质量,应保证评审工作的权威性与独立性,打造牢固的评审抓手。一是建议强化项目资金的监管,将有关政府融资项目资金(含城建资金)由财政局实行会计或委派,完善财政部门对财政投资项目资金的核算及拨付工作机制,健全财政部门对财政投资项目资金的的监督管理职能,使项目资金不再游离于财政部门监督之外,杜绝“第二财政”现象,增强财政部门话语权;二是建议加强评审成果的应用,将预算评审结论作为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控制价,进度款支付时充分考虑核减因素,结算评审结论作为办理结算的最终依据,保证评审工作的权威性;三是实现评审经费的独立,建议在预算中安排专门的评审经费,评审经费统一由评审中心管理,年底根据全年协审情况按实支出,保证评审工作的独立性。

提升评审质量,应进一步规范送审程序,保障充裕的评审时间。一是加大宣传协调力度,争取建设单位对评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建议组织专题培训会,向建设单位及其人员宣讲评审工作程序,督促其在项目建设竣工后及时进行结算报审,为评审工作实施留下足够时间;二是严格按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流程图操作,建立资料交接单制度,以书面形式告知建设单位在结算报审时需提供的资料清单,以及漏报、错报、晚报的时间责任,化解评审流程特别是资料交接上的无谓纠纷。

提升评审质量,应将评审工作贯穿到项目建设始终,加强项目全过程的评审监管。一是设立预算审核关,通过项目招标前预算审核,及时发现和剔除项目预算中的不合理、不合规等因素,有效控制项目投资规模,节约财政项目资金,扭转“部门、单位点菜,财政买单”的被动局面;二是设立招标控制关,加强对招标文件合法性、合规性和招标控制价合理性的审核,对招标环节出现的不合理情况进行纠正,主动参与合同结算条款的审查,及时发现施工单位的“陷阱”条款,着力于从源头避免财政资金的损失和浪费;三是严把建设关,对建设过程进行跟踪评审,强化隐蔽工程、设计变更、技术签证等关键环节的把关审核,遏制施工单位弄虚作假、高估冒算的行为,使评审结果更加科学真实、客观公正,提升评审质量;四是强化决算关,在立足高质量结算评审基础上,充分发挥评审人员财务专业优势,全面审查项目投资是否合理,做好财政投资决算评审工作。

提升评审质量,应编制完备的评审计划,明确评审范围,使评审工作提前介入、预先谋划。一是要提前介入,年初评审中心对纳入财政预算的建设项目进行分类汇总,对未纳入预算直接由城司、振宜公司等融资平台安排的项目进行逐项筛查,主动确定评审项目与评审范围,编列年度财政评审计划,并在征求局相关业务科室的意见后,报局领导审定,评审中心根据年度财政评审计划,向项目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下达财政投资项目评审通知书,提前介入项目实施过程中,减少项目送审的临时性、随意性;二是要预先谋划,对年度重大项目制定评审实施方案,对项目评审的时限、人员调配、评审要求等事项列计划,同时针对同类型项目,评审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超概预算、重大设计变更、不合理增项等问题的处理,与建设单位、局相关科室提前做好沟通会商,统一工作口径,保证评审质量。

综上所述,评审质量是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生命线”,高质量的评审源自于评审队伍的优秀、评审抓手的牢固、评审时间的充裕、评审监管的强化、评审计划的完备和评审范围的明确等。面对我县评审工作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等难题,评审中心全体人员将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本着廉洁奉公的精神,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制约评审质量的难题,不断改进评审工作,提升评审水平,相信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把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做得更好,打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评审成果。

[1]朱利云.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若干思考[J].财政评审,2013(4):49-52

[2]赖晨鸣.赣州开发区财政局“三个三”工作法强化投资评审[J].财政评审,2014(1):41-43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保证,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经济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制定必要的质量管理体制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其施工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在进行监督的时候做好工作的重点,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质量。

1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现状

1.1 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模式

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是一种自评阶段,在这个阶段是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同时也是政企合一的体制时期,这个时期的质量监督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后期出现更多问题的导火线。在第二个阶段是政府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通常是由国家来进行监控的,但是,国家在进行监控的时候也存在着不足的情况,因此,也经常会出现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着很大问题的时期。在第三个阶段,是市场监管阶段,在整个阶段,政府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的责任主体变成了监督的主体。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是为了更好的对质量责任主体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但是在进行监督的时候非常难来对其进行监督,因此,很多的质量责任主体在出现违规行为的时候不会进行有效的惩罚,这样就使得在很多的情况下,政府的监督工作更加重视单一实物的质量监督,在监督工作方面难形成全面和准确的情况。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范围通常都是在施工阶段,这样在其他的阶段就会出现监督力度不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政府在进行监督的时候会出现更加重视方式的问题,这样就会导致监督的力量出现很有效的情况,同时在监督的时候出现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的情况。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也存在着法规体系和信用体系不健全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在进行监督的时候出现很多的问题,因此,对水利工程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1.2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面临的难题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进行解决,在进行监督的时候存在着经费紧张的问题,国家虽然取消了质量监督费用,将监督的费用以地方财政来进行保障,但是,在进行落实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没有工作经费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完成日常工作,这样就使得很多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在进行监督的时候也存在着手段落后的情况,很多的水利工程监督站在进行监督的时候由于经费方面的问题经常会导致相关的技术手段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进行现场监督的时候经常还使用比较老旧的方法,对水利工程以后的建设和质量管理有很大影响。在监督过程中还存在着设备不足的情况,很多的现场监督人员在经验方面非常少,因此,在进行监督的时候也出现技术掌握不足的情况,在进行监督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疏漏的情况,同时也会导致监督力度不足。

2 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建议

2.1 确立监督机构地位,纳入行政管理序列管理

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监督管理制度,这样就使得水利工程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各级的主管部门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做到不断进行进行加强管理。质量监督机构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要依法履行质量监督职能,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其执法地位和水利行政管理部门是一致的。工程质量监督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要做到能够公正和公开的进行监督,这样能够更好的维护公众的行政执法行为。将质量监督机构纳入行政管理序列,这样能够更好的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改革的思路得到落实,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便利。

2.2 健全监督机构,分清监督事权

目前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站还严重存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问题,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设置独立的质量监管机构,去除不相匹配的环节。水利工程涉及专业繁多,可配备水污染治理、水环境工程、机电和电气等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可将工程的质量监督环节交由与参建项目法人的同级质监机构来履行;对于那些比较重要的工程,应由参建项目法人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的质量监督机构进行质量监督。

2.3 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加强工程监督的软实力

随着建设行政工作法制化的推进,质量监督人员应用法律和法规来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做到依法监督,依法行政,要保证监督的公平、公正,做到公正廉明,不,维护政府监督的形象。

2.4 明确质量监督机构的性质和经费来源

水利部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中,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设置和组成有比较统一的规定,但由于各地有关部门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认识、理解和支持程度不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组织形式、人员结构和经费来源不一致。在性质上,有的没有编制,以某个部门或某个人为主,其余是其他部门的人员组成的联合体;有全额事业的要想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必须明确质量监督机构性质,有必要将所有质量监督机构定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取消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情况,监督机构只有不再与被监督对象直接发生经济关系,向财政全额拨款方式转变,才能使监督机构职能更好地落到实处。

2.5 加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力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信用体系。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经验,有效的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强制性担保和保险制度。同时制订健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推进建设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2.6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改革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政府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必不可少,政府是依法监督行政的责任主体。政府作为直接的技术责任主体,政府的监督具有强制性,政府必须对水利工程实行全面的强制性监督,纠正和处理违反水利工程质量法规的行为,使政府始终处于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领导者和仲裁者的地位,实现向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实行对建筑市场和现场的全要素和全覆盖监督,不断加大政府的工程质量监控力度。

3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要面临的施工难题非常多,而且面临的施工环境也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做好质量监督工作,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和控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同时要涉及的方面也非常多,因此,在进行质量监督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依靠技术不断的提高工程的质量。在进行监督的时候要认识和消除影响质量的不利因素,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时也能更好的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宋波,苗后营,路松.浅议如何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J].江苏水利,2010.

篇3

[关键词]合作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问题;发展建议

最近几年,由于农产品投入品如农药、化肥、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应用,农产产品不科学收获以及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的不合理排放,对种植和养殖产业源头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威胁到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目前,我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已经到了非抓不可,必须下大力气治理的时候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是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手段,我国各个地区相继从2002年开始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并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是其中依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1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属于公益性工作,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多给予支持,特别是对当地农业种植户、养殖户和经营主体进行培训、农户编码、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等前期工作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从目前合作市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开展来看,虽然有些企业和部门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是政府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顺利开展。

1.2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技术手段落后

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看中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企业将自己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市场竞争中。在农业生产领域,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规模比较小,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的经营理念根深蒂固,而强化企业管理,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会显著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因此,企业主动参与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新手段,各个地区的管理机构和农业身缠企业缺少现成的模式去借鉴,导致了技术手段落后,不能紧跟市场发展步伐,制约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有效开展。

1.3消费者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多数地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以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要求,人民群众对自身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总体上看,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意识不强,消费理念不成熟,农畜产品市场不能体现出优质优价,消费者花高价钱购买高质量农产品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比较你薄弱。这就对一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贴标上市的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产生严重的打击,企业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获得较少的利润,导致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缺乏开展的动力。

2进一步做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发展建议分析

2.1建设完善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体系

首先,制定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监管责任追究、投入品管理、监督管理、例行抽检、信息报送、生产记录、培训、农畜产品生产记录管理、举报与奖励等监管制度与办法,所有制度全部上墙,形成用制度管事的常态化监管局面;其次,对辖区内的农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监管名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与之签订责任合同。同时,制定家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黑红名单”制度,依法公开生产经营主体违法信息,对违法的生产经营主体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告,并终身不得从事此行业。制定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制度,对农兽药实行实名购买,明确产品的流向,建立流向登记制度。同时,通过在各镇建立“放心农资经营示范店”的方式,实施连锁经营和网络配送,确保全市农牧业投入品市场的质量安全;最后,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不断摸索产地准出制度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制定农牧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常态化监测制度,加大非法使用添加剂的打击和宣传力度,杜绝农牧业投入品生产环节的非法添加行为。

2.2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信息化

首先,建立一个共享、开放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平台,赋予监管机构、检测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用权限,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落实到田间地头,养殖场生产的各个环节。将有条件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联合起来,形成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将各个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出入库管理等生产信息如实上报,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监督;其次,充分发挥好技术标准的引领作用,积极鼓励生产企业和生产主体积极参与农畜产品条码追溯和二维码识别的追溯工作中。在今后工作中还要进一步扩大追溯体系实施范围,努力实现追溯工作的信息化,为监督检测和执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肖光涛 单位:合作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

参考文献

篇4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两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二)、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把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1.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2.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三、考核内容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院外部分医疗活动等多个组成部分。其考核内容按过程分为:

(一)门诊医疗

1、挂号室:按照专业病种及病情轻重缓急指导患者挂号。

2、首诊医师:

(l)、首诊医师负责制:a、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拟定初步诊断,做出恰当处理,同时按病历要求书写门诊、急诊病历。b.建议专科门诊就诊。c.收住

(2)、第二次就诊:

①原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收住院。

②新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门诊治疗。

(3)、第三次就诊:仍未能确诊,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应履行签字手续。

(4)、当患者需入院诊治时,应由开具入院通知单的医师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二)、病房医疗:

l、24小时内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应给予初步处理。

(2)、由经治医师做出初步诊疗意见并完成病历书写。

(3)、必要时由组织组织医生院内会诊。

(4)、急、危、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看并于6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

2、入院三天内

(1)、确诊者按诊疗常规进行。

(2)、未确诊者,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组织院内会诊。

3、入院后1周未确诊者,必须进行院内会诊,确诊者按诊疗计划实施,2周内仍未能确诊者须进行院外或远程会诊。

4、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①药物选择:a制定专科用药规范并严格执行;b.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②用药后注意观察疗效;③根据病情、疗效及时更改、调整用药方案。④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作用,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注意药物对其它脏器及其它疾病的影响。

(2)、手术治疗①.术前按诊疗常规做好术前准备;②.按手术常规操作;③按诊疗常规做好术后处理。

(3)、特殊诊疗按各专业诊疗常规执行。

5、转归:

(1)、治愈——出院,门诊随访。

(2)、好转——门诊随访。

(3)、未愈——患者要求出院或转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4)、死亡——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l周内完成死亡病例讨论并及时上交病案。

(三)出院

1、治愈者由住院医师审批,向上级医师汇报后即可出院。

2、好转者由医师向患者交待专科门诊继续治疗或返院治疗的注意事项,并批准方可出院。

3、未愈者由医师向病人做继续治疗指导并批准方可出院。

4、管床医师必须在患者的门诊病历上书写“出院小结”。

注:1、根据病情,不受时间限制及时组织各种形式的会诊,如院外会诊、远程会诊等。

2、重危病人应床边交接班,每天有交接班记录。

3、报告方式:对病危病人须将病危通知单送交院办;对特殊、紧急抢救病人须电话报告院办;对死亡及入院两周未确诊病例应书面上报院长。

四、考核方法和奖惩制度

1、住院医疗环节质量由质控办牵头对正在诊疗过程中的“活病历”随机抽查,按考核表内容逐点考核,一般每个月对每个医务人员考核1-2次;终未质量主要由质控组负责考评。

2.分析各项诊疗活动对整体医疗质量的影响程度,对各质控点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按合格(√)、轻度缺陷(1)、中度缺陷(2)、重度缺陷(×)分为四个级别进行定性标化,并在质控考核表扣除相应分值。

具体评分要求如下:

①病房医疗质量监控量化考核的满分为80分,如检查的各项所得总分大于64分为合格。

②各医护人员检查实得分数占应得分数的百分数≥80%者为合格,70%~79%为轻度缺陷,60%~69%为中度缺陷,<60%为重度缺陷。

举例说明:如共检查三份病历的“入院三天内每日记录病程”一项,应得分合计6分,而实得分为4分,则该质控点得分4/6=67%,定为中度缺陷。

篇5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工作职责,经局长会议研究,决定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涉及的信息管理等11项内容作进一步细化分解。为切实加强协调配合,着力形成监管合力,堵塞监管漏洞,提高监管效能,共同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细化职责分工

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由区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统一协调组织,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组长对全区农业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负总责,副组长协助组长抓好分管工作业务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依照各自职责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工作。

1.信息管理。质检站依据职责权限收集、通报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各相关单位配合做好各自职责内的质量安全状况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送工作。

2.标准的推广与实施。各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责推广、指导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标准、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以及制定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规划、计划;畜牧站、疫控中心、农技站、植保站等有关单位负责推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养殖小区和无规定动植物疫病区的建设。

3.产地安全监管。承担农业生态环境监管职责的能源站会同相关单位提出禁止农产品生产区域的划定和调整的建议、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相关工作。

4.投入品监管。执法大队负责农药、兽药(含兽用生物制品)和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使用企业的监督检查;牵头组织开展农资打假;组织开展全区农资产品质量执法督查,假劣违禁农资产品的集中销毁等全区农资监管重大执法活动;组织开展农药和兽药行政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配合公安机关查处农药和兽药刑事违法案件;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对动物诊疗机构和人员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开展饲料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查处养殖过程中非法使用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的行为;查处生鲜乳收购站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畜牧站负责贯彻执行承担畜禽品种、畜产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技术指导工作,畜牧及牧草新技术推广、示范和培训工作,畜牧业生产统计和畜牧业生产规划、技术指导;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场所的监督检查;农技站负责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配合农业行政执法部门查处无证、套证的肥料产品。

5.生产过程控制。农技站组织开展种植业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指导与推广;组织对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配合处理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植保站负责组织食用菌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指导食用菌生产企业和相关组织建立栽培环节的生产记录档案;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开展打击病死猪肉的整治工作,承担生猪养殖和屠宰环节的“瘦肉精”监管监测,实施生鲜乳收购站许可监管,对存在的违法行为提请执法部门处罚;督促畜禽生产企业和相关组织按畜禽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实施生产,根据《动物防疫法》、《动物管理办法》和农业部颁布的各项动物检疫规程开展动物防疫督查工作。植保植检站负责组织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按农药安全使用的相关标准,指导生产者科学使用农药;配合农业执法部门查处违禁农药和非标明成分的农药;疫控中心负责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提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承担动物疫病预防的技术指导、技术推广培训、科普宣传、动物产品安全技术检测等工作;由质检站牵头组织协调相关单位配合省市区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督查工作

6.包装标识管理。信息站负责农产品包装标识的监督管理和农业“三品”认证产品的包装标识的监督管理;

7.监测监督抽查。动物卫生监督所、质检站等各相关职能单位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农技站协助开展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区水果、蔬菜等产品的农残抽检。

8.事故处置。质检站负责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各有关单位配合;若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各职责单位根据职责处置并及时通报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和相关单位。

9.认证认可。信息站负责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地环境监控;承担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证后监管。各相关单位负责指导和推进相关认证工作。

10.宣传培训。质检站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各相关单位配合做好宣传工作。

11.保障措施。财务办公室负责协调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局里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措施提供资金支持。

二、强化工作措施

(一)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各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上级部署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工作。严格责任追究,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环节监管到位。

(二)健全工作机构,完善监管手段。建立健全区、乡、村级三级监管网络机构。拟建设以区农产品质检机构为骨干,大宗农产品主产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质检站(点)为补充,覆盖全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三)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在规模种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生产企业逐步推行生产档案管理、投入品使用记录等各种追溯制度。建立健全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进销台帐等质量保证和安全管理制度。对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要追根朔源,严肃追究生产者或经营者责任。

(四)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从产品认证、产地证明、产品检测检疫等方面入手,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的相关制度。

篇6

一、完善医疗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处理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

医院要进一步强化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以服务为先导,以人民满意为目的的管理理念,转变服务作风,改善服务条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应对突发事件水平和能力,建立相应的应对突发的责任制管理体系。

(一)医院成立以院长负责制的应急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医院医疗应对突发事件措施,建立科学的医疗应对突发事件体系,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部门、科室和个人,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服务应急到位。

1、规范面对,迅速及时。医院要严格执行《医疗应急机制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应对突发事件等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人员使用、设置、新应急技术开展、设备配置等要科学,各种医疗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及训练完整有效;建立落实突发应对事件医疗的具体措施;在确保及时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新技术应用;要严格管理及时做到野外办院,及时而且用得上。

2、健全机制,完善体系。医院要健全医疗面对突发事件管理组织的同时,完善医疗面对突发事件体系,努力做到医疗面对突发事件控制无缝隙;医院要按有关要求制定明确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分析制度。

3、夯实基础,持续完善。医院要严格执行面对突发事件的基础准备制度等各项核心制度,落实应急安全目标,突出应对加强危急重病人、手术病人重点人群的管理,应急医务人员要不断强化医疗救急的持续改进措施,逐渐建立有医疗隐患报告制度,医护人员主动深入一线救急,提高质量,保障医疗的总体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4、全力服务,加强协调。以医疗应急建设为载体,将“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的服务理念落实在医疗应急队伍服务的各个环节,树立医务人员文明、态度和蔼行医、因伤施治、尽心尽职等行为准则,坚决杜绝在岗非规范行为;医院要不断完善医患沟通的内容、程序、技巧和方法,完善医疗机构应对突发事件术前、输血、特殊药品使用、医技检查结果互认等告知和准备制度,对于截肢、植入、器官移植等高风险及放弃治疗的进行再挽救的认识。

(二)确保医务人员时刻绷紧突发事件之弦,主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医疗缺陷的发生面对突发事件要做到忙而不乱,医院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带领职能科室人员落实好各项服务质量与应急。

二、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体案例及效果

医院医疗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职能部门要组织全面医疗管理,做到反应迅速、指挥有力、组织协调顺畅,指导、检查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严格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应对;建立职能部门联席制度,当时就要完成一事一议制度;完善职能人员就地制度,在岗情况、手术及危重病人及时管理、运行病历等迅速记录,即时发现、及时解决;并及时时查找质量管理与配合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医疗职能部门要参加突发事件工作进行检查,落实诊疗用品消毒等,加强对突发地点加强对保洁等容易被忽视的消毒,有效督导各项应急的落实,严格各种医疗应急行为的准入和规范,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如出现禽流感或甲型H1N1,医院医务管理、护理管理、门急诊应急管理、药事管理等必须加强,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责任人,要加强应急法律、法规学习与培训,做到内紧外松,提高自身应急执行能力,发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中坚作用,督导各科室落实医疗质量和安全应急管理的各项措施。

三、关键环节的管理、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处理、纠偏

关键环节的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本科室的应急应对医疗质量与安全负全责。要建立健全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着力落实医院医疗应急质量、医患沟通等各项措施,医疗应急不良事件的报告、处理等,查找不足,及时整改,采取有效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应对突发事件满意服务。

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安全负全责,要建立应对突发事件质量服务控制体系,加强管理的密切协作,建立健全无缝隙工作流程,围绕应急病人需要,加强环节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措施,严格各种操作规范,开展临床随访,及时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快速的辅助应急检查结果,提高应急服务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四、结合卫生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要相符

在实际应对应急服务工作中,《医疗应急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等医护人员要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按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应急诊疗规范、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工作,落实好告知与沟通,同时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业务,发扬科室团队协作精神,树立尊重同行理念,努力提高医疗应急技术水平,保障应急医疗安全。

医疗机构要重视和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医疗危急处置预案》,建立医疗事件预防、报告、处置制度,健全医务人员应急制度。

加强人员培训。医院要加强医疗应急处置专职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提高医疗纠纷处置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医院要加强全院职工相关应急基础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

根据应急的人数、情绪、场地、态度、行为以及医疗不良结果的程度,采取医疗应急分级处置。

1、一级应急:一级以上医疗应急,当事医务人员应当立即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应当立即到位,及时了解情况并妥善处置,同时向职能科室报告,必要时职能科室负责人要立即赶赴现场协助科室处置应急。

2、二级应急:据医疗机构诊疗、办公场所,患方对医疗机构的诊疗过程提出应急。发生二级以上应急医疗,职能科室负责人接到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后,在赶赴现场组织处理的同时向分管院长、院长汇报,分管院长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同时,医院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医院保卫部门要立即向辖区公安部门报告,请求公安部门协助处理;

二是向平时应急预案,必要时医政部门医疗处置负责人赶赴现场协助处置,形成初步处理意见积极与患方沟通。总之分出轻重缓急来从容面对应急。

五、有分析、统计、总结

医院要建立医疗质量与医疗应急分析、统计等激励机制,完善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对于医疗和服务应急质量好、应急病人满意度高的临床和医技科室及职能部门应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及时发现医疗和服务缺陷、及时报告,营造“应急质量是医院生命线”的良好氛围,建设一支执行力强、管理到位、稳定高效的应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队伍,必要时要认真进行总结报告。

第九条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实行逢疑必报的原则,医疗机构通过以下途径获知可能为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时,应当按照本规定报告:

(一)日常管理中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

(二)患者以医疗损害为由直接向法院的;

(三)患者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者其他法定鉴定的;

(四)患者以医疗损害为由申请人民调解或其他第三方调解的;

(五)患者投诉医疗损害或其他提示存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情况。

一是对于不按照应急规定报告医疗机构人员,给予医疗机构通报批评。

二是医疗机构同一科室在应急程度、责任程度为主要责任以上的,责令该科室限期整改,并对此进行批评教育。

六、相关责任人

1、在应急工作中,,敷衍塞责,“责任程度为主要责任以上”的医疗责任人,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卫生行政部门可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2、按照第六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及损害人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为三级: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一)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二)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重度残疾。

有以下情形之一并造成三级以上医疗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并视情节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其执业证书;对具以下情形之一并造成四级事故或未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在应急工作中,①发错药;②打错针;③输错血;④拍错片;⑤错报或漏报辅助检查结果;⑥开错手术部位;⑦将手术器械或纱布等异物遗留在患者体内;⑧擅离职守;⑨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造成感染等。

3、因工作作风懈怠、服务态度生硬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医务人员,年度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处分。

4、因违反医疗管理规定,造成病历、病理标本等丢失的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因此引起医疗纠纷,导致不良影响或经济赔偿的,要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处分,并给予经济处罚。

5、因违反医疗规章制度,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而造成病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病人身体健康以及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给单位造成极坏影响的,可根据国家、省、市、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及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有关规定,予以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

七、科室负责人体现本岗位职责应急要求

医疗机构负责人,因应急制度不全、监督不严、措施不力等管理缺位原因引起的应急不当,对其负责人进行如下批评:

1、对发生应急不及时责任程度为完全责任的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分管负责人给予警告处分;

2、对因医疗应急处置不利而造成社会影响的,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建议引咎辞职、免职或降职处理。

篇7

【关键词】门诊;工作日志;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8-0188-01

我院是一所骨科专科医院,近几年由于业务发展迅速,原有服务模式、房屋布局、功能等已不能满足患者需要。为改进门诊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在门诊导医咨询处建立了门诊导医咨询工作日志,以便更好的了解病员就医整个过程中的实际感觉、服务需求,同时认识服务中现有的缺陷及现有服务的实际成效,评估患者的就医期望值和潜在想法[1]。导医工作日志的建立,改进了门诊服务,为门诊服务工作更具合理性,更具人性化提供了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06年,针对我院门诊房屋系旧建筑,房屋布局不够合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就诊患者的特殊性等特点,我们设计启用了导医咨询工作日志,以便更好了解患者需求及服务存在问题。导医咨询工作日志内容:健康教育记录(发放资料、口头宣教)、导医咨询记录 (分诊、诊疗流程、就医医域咨询 )、提供帮助记录(刷卡、推送、配送纸杯 )、病人反映问题及处理结果记录、病人意见建议记录等。

1.2 方法:每日由当班护士对照日志项目记录并统计,护士长每日查看定期分析整理,从中发现患者咨询和反映最多的问题,为改进服务和领导决策作参考。

2 结果

2.1 导医咨询日志统计结果:2006~2007年,我院门诊量共计350434次,护士导医、接待咨询等人次结果见表1。

2.2 咨询问题排序结果:通过日志分析,发现患者咨询由多到少的问题排序为:诊疗流程,医域布局、医生特点、出诊时间、疾病康复。反映出门诊布局欠合理,诊疗流程不便捷。

3 讨论

3.1 方便收集患者反馈信息:

患者作为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参与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为护理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医院改进护理服务措施,提高护理服务水平[2]。患者的咨询与意见建议反馈就是对医院服务的评价。从日志内容可以看出,日志既可反映患者需求,也反映出病人就医过程的便捷性及服务流程的问题,病人询问最多的问题,就是病人最不明白的问题,提示我们应重点解决。

3.2 有助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首先是要获取医疗服务缺陷及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服务需求、感受和期望的数据,才能改善服务品质,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3-5]。门诊导医咨询工作日志,能直接反映病员咨询情况,为我们了解、满足患者需求、有针对性改进服务中存在问题、进一步推出人性化服务举措提供了的依据。针对日志反映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整改,有助提高患者满意率。近年来,医院在门诊共增加标识、指引牌十二处,以引导患者就诊,减少病人往返;制作了六种健康宣传资料,供病人随意拿取,以让病人了解常见病预防与康复知识;制作了医生的门诊时间、医院特色表,方便患者选医生;增设了轮椅、推车,方便患者就诊;发放了温馨提示,对封闭注射后病人进行注意事项的宣教;增加了老花镜、针线盒、纸杯,预约挂号、电话咨询等便民措施;改建了无障碍通道、卫生间等,方便残疾人就医、如厕。通过上述改进,近几年门诊患者满意率逐年提高,由2004年的87%上升到2007 年的96%。

3.3 有力促进门诊护理质量改进:

门诊导医咨询工作日志,要求门诊护士除记录病人咨询内容外,还记录了病人反映的情况、投诉及护士对反映情况、投诉的处理等。日志的书写质量,可以了解护士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处理事件的能力,导医、接待咨询效果,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的结果等,从而反映出门诊护士工作质量。护士长也可根据日志信息,召开科室质量教育会、专题讨论会分析护理质量存在问题,找出问题存在原因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促进门诊服务质量改进。

门诊作为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服务的优劣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6]。通过对工作日志的分析,不仅可以发现医院医疗服务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及时提供改进措施;还可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汇总分类,汇报相应科室和院领导,为医院增加人性化服务举措、优化就医流程,缩短医院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决策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宝军,江雪梅,汪荷.患者就医满意度调查方法的比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448-449

[2] 王洪,赵志杰,代璐,等.护患协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1(27):20

[3] 姬军生.病人满意度调查是医疗质量考评的重要内容[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4-50

[4] Urden LD. Patient satistaction measurement: current issues and imphica-tions OutcomesManagement, 2002,6:125-131

[5] 程传苗,连斌,方国思,等.把医疗投诉作为改进医院工作的动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51-52

篇8

一、当前我县“两化融合”基本情况

全县企业信息化已有一定基础,现有省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4家,市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7家。在生产过程信息化方面,部分规模企业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少部分企业还实施了无纸化办公系统(OA);在研发环节、生产环节、管理环节应用信息技术的企业分别约占两大特色产业企业总数的15%、30%和25%;在电子商务方面,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已接入互联网,建立了网站。260多家企业参加了百度搜索,开展了网上销售。油田机械、绿色照明两大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已建成;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森达、克胜、东华、鸿达、双鑫、三益、海达、环宇、豪迈、亚明等20多家规模企业实施了(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使企业内部财务、仓储、生产、技术、质量、原材料供应等信息资源能够快速、准确、及时地有效共享,同时还可以与外部进行有效沟通。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缺乏工作基础。的信息化工作刚刚起步,基础十分薄弱,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2)缺乏组织机构。信息化工作组织体系尚未完善,新的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尚未调整;县经信委与县信息中心等部门在信息化方面的工作分工尚待明确;县经信委信息化科人员尚未到位。(3)缺乏总体规划。长期以来信息化工作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计划;(4)缺乏专业人才。中高级人才匮乏,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制约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两化融合”工作计划

㈠、指导思想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国家战略,以企业信息化及“两化融合”为重点,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应用,实现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商务电子化、管理网络化,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㈡、工作目标

1、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制造业比重达20%以上;

2、信息化对示范企业效益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以上;

3、规模企业20%实现产品设计研发和流程控制信息化;30%实现管理信息化;60%实施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县商品交易总额的10%以上。

㈢、重点工作

着力实施四大工程:

1、示范试点建设工程。突出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抓好示范试点企业创建工作。

⑴县石油装备产业园积极争创省“两化融合”示范区。以建阳镇为主体,加快石油装备产业园信息化改造提升步伐。

⑵鸿达公司争创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进一步提升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水平。

⑶日月、环宇、双鑫、象王争创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实现一项或多项信息技术的成功应用。示范试点企业确保位列全市各县(市、区)第一。

⑷光达、咸中等企业争创市“两化融合”试点企业。

2、智能化信息技术推广工程。

⑴加快推广智能化信息技术。组织全县重点企业,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加快两大特色产业智能化改造,以豪迈、鸿达为示范,推广以“4c”(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全县制造业推广应用嵌入式软件,引导企业加快传统设备的改造升级,提高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程度。

⑵提高数字化产品产业化水平。扩大全数字高档数控机床、油田用防喷器电控系统、钻机自动排放装置生产规模,推进螺旋管装备自动化、LED产业化水平。

3、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工程。

⑴完善提高现有的石油机械和节能灯两大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平台,两大特色产业企业注册率由目前的25%、10%提高到100%,实现全覆盖。

⑵建设面向纺织、服装等其他行业和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⑶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网上商品交易会、百度营销中国行、“百千万”电子商务推广等活动,在全县中小企业普遍推广网络营销。

4、管理网络运用工程

⑴建设县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软件运营(SaaS,软件即服务)的方式,为全县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的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通过互联网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灵活方便的信息化应用与技术服务支持;

⑵在规模企业内部推广应用局域网、企业资源管理计划体系(ERP),实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管理。

三、建议

1、健全组织体系。调整完善县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政府办、发改委、经信委、农办、财政局、科技局、公安局、保密局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

2、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完善我县“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科学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趋势,仔细梳理我县产业发展方向,为信息技术融入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研发、生产、流通、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指导依据。

3、调整工作职能。为便于信息化工作的领导,理顺管理体系,更好地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建议将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应用、管理工作划归县经信委。

篇9

2010—2011学年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对各校的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评分。每学期县随机进行一至两次单元过关随机抽查(随机抽取年段、班级、科目),每学年一次毕业班统一测试。量化总分100分。单元抽查占40%。计算方法为过关次数/抽查次数×40。各校毕业班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综合(品德与社会、科学),年巩固率要求在99%以上,按三率及平均分相应比例(巩固率30%、全科及格率30%、优生率10%、平均分30%)总评得分进行排名,第一名得100分,第二名后按学校总评得分/第一名总评得分×60=学校得分。发现弄虚作假或考风考纪严重违规现象,该科成绩为零分。

各学校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得分为本部为88分,小坪小学、大坪小学、建设小学为85分,钟腾小学为80分。

奖惩办法

(一)、奖励办法:

1、各校学年教学质量得分第一、二名的学校和校长分别授以“××××年度霞寨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目标管理优秀学校”和“××××年度霞寨中心小学小学教学质量目标管理优秀校长”荣誉称号。

2、教师单科教学成绩名次奖:

依据全县小学教学质量抽考、毕业班学年统一测试,对教学成绩突出的学科专任教师实行表彰。单元抽考及格率98%以上;毕业班统一测试按学科三率及平均分(巩固率30%、全科及格率30%、优生率10%、平均分30%)总评得分任教学科名列第一名奖金10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名600元,第四名400元,第五名200元,以上学期中心校统考为基数三率及平均分每前进一名奖金100元。

3、教学成绩进步奖:

同前学年比,毕业班学年统一测试教学质量总评得分进步一个名次学校教学质量得分奖励0.5分,每退一个名次反扣0.5分。

4、教研成果奖。

对承担市级教研活动每次奖励2分,对承担县级教研活动,每次奖励1分;集体参加市、县级教研活动获奖者分别奖励1分、0.5分;个人参加市级教研活动获奖者,每人次奖励0.5分。开展课题研究,学校课题通过县、市、省、国家级审批立项,教学质量得分分别奖励0.5分、1分、1.5分、2分;通过县、市、省、国家级验收,教学质量得分再分别奖励0.5分、1分、1.5分、2分。(注:各级获奖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文或下发证书,并以县认定得分为准。)

5、指导学生奖。

学生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下文举办的各类竞赛获奖(含体育、艺术类),对学校进行教学质量得分奖励。通过现场参赛选拔的,个人参加市级以上(含市级)获奖每人次国家级奖1分,省级奖0.2分,市级奖0.1分;集体获奖国家级奖4分,省级奖2分,市级奖1分,县级奖0.5分。非现场参赛选拔的,为现场参赛选拔各相应等次得分的50%给予奖励。本项目最终得分根据学校规模按在校生数比例进行计算。计算办法为:学校指导学生奖励分=校指导学生总得分×类校总生数÷(本校学生数×类校间数)(注:各级获奖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文或下发证书,并以县认定得分为准。)

6、综合表彰奖。

学校获国家级教育主管部门综合表彰的,每次教学质量得分奖励4分;获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综合表彰的,每次教学质量得分奖励3分;获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综合表彰的,每次教学质量得分奖励2分;获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综合表彰的,每次教学质量得分奖励1分。全中心校集体得奖的,各校均可得分。

本奖励办法得分直接记入教学质量量化得分。

(二)、责任追究:

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公路质量管理

引言

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为民、兴民、富民、利民工程,我市于2003年9月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农村公路1500余公里,彻底改善了全市农村交通基础条件,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主要结合近几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实际,就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谈几点做法。

1.成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明确责任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农村公路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市农路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和《句容市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为推进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2.规范我市农村公路招投标工作

根据《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和《镇江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实际,我们研究制定了《句容市农村公路建设招投标管理规定》。

市域范围内所有农村公路建设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遵循合法、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各镇实际情况和项目特点采取有效的形式进行,既可以按项目逐个招标,也可以将具备招标条件的较小规模项目集中招标。

规范农村公路招投标工作主要就是通过招投标来选择好的施工单位,从源头上把好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关。

3.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3.1路基施工

施工队伍进场后,应与相关镇及市农路办联系,对路线走向、起点、终点、里程进行确认和测量,作为计量、验收的基础数据。结束后施工队伍应首先清除道路范围内的灌木、垃圾。宽度不足的部分应采用素土和5%灰土进行填筑,路基宽度不少于5m。

3.2路面基层施工

路面基层是道路结构的主要持力层,其强度大小直接影响到整个道路的质量。根据现有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建议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基层处理:①一些交通流量较大相对重要的村道必须采用16cm二灰碎石进行补强,二灰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应上报市农路办和监理组审批,石灰剂量不得低于7%;②对于部分现有强度较好的砂石路,应由市农路办和监理组进行弯沉检测,弯沉值小于115的路段属合格,大于115的路段必须进行处理;③其它村道必须采用掺灰泥结碎石进行补强,灰剂量不得少于6%,补强后基层弯沉值不得大于115。

路面基层必须经过市农路办和监理组的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水泥砼面层的施工,铺筑成型的二灰碎石表面无轮迹,无明显的起伏,平整度良好不积水;成型后应进行钻芯取样,钻取的芯样不得松散。

3.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3.3.1原材料

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砂、石料、水泥和水,每一项材料都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石料:所有的石料应该干净,不含泥块、草木和石粉等杂质。其中大料的直经最大的不应超过4厘米。细料直经一般不能小于5毫米。石料的大小组成应该是粗细搭配均匀的。大料一般应占到整个石料的30%-50%。石子的外形应接近于方形或圆形。

水泥:所有正规厂家出产的水泥都应该有产品合格证和化验单。水泥在场地堆放时,底部应该架空并覆盖塑料布防止雨淋,防止水泥受潮后变硬失效。

砂:应该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中粗江砂,坚决不采用细砂,用细砂路面起灰、起皮,强度极差,如果砂中泥块过多会使混凝土面层出现坑塘。不得使用山砂和机制砂。

水:凡是供人、畜的饮用水都可以用于混凝土拌合。严重污染的河水、塘水坚决不得用于混凝土拌合。

3.3.2配合比

在现场施工中,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该小于400公斤。我们应至少保证每盘料用:

100公斤水泥(两包水泥);156公斤黄砂;317公斤石子;41公斤水(下雨后应适当减少用水量)。

以上配合比换算到施工现场用手推车送料时,应该先过磅,然后用红油漆在推车侧面做好标记,并在以后经常检查标记。

3.3.3现场施工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该遵循以下程序:

材料进场立模拌和运输铺筑振捣收光压纹养生拆模锯缝灌缝

1)材料进场。所有进场材料都应该满足规范要求,并且经中心试验室和监理组验收,对于材料有疑义的,必须经试验室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2)立模。必须采用16厘米高的钢模,支好模块应该牢固的架立在钢基上。

3)拌和。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必须保证90-120秒之间。拌和出来的混合料应有很好的和易性(应该像农村中熬的干粥一样)。

4)运输。混凝土的运输应该尽量采用比较方便节省工力的机械(翻斗车和自卸式拖拉机)最远的运输距离不宜超过1公里。运料的料斗应该密封不漏浆,不允许用砂子或石子铺垫料斗的底部。

5)铺筑。施工最佳温度是5-30度,有大风、下雨、夏天的中午温度过高或冬天温度低于5度都不应该施工。严禁人工抛洒或用耙犁扒混凝土,严禁混凝土过干后人工擅自加水。16厘米的混凝土路面应该上料上到18厘米厚才能保证振捣后有16厘米。

6)振捣。混凝土路面施工所配备的振捣机械必须达到以下要求:两根直径5厘米以上的振捣棒、一块振动板、一根振动梁、一根滚杠。

第一步,振捣棒插入间距不大于50厘米,到模板边不大于20厘米,梅花型布置,插入混凝土10CM以上,“轻插慢提”,严禁拖拉。振捣棒振捣到混凝土不再泛气泡和水泥浆为止,每一处大概时间是30-35秒。

第二步,振动板应该由两人分工拖、拽两遍,振动板在每个位置停留的时间应该保证15-20秒。

第三步,振动梁应该沿着路线方向慢慢拖行,注意找平和提浆。

第四步,将滚杠匀速缓慢的滚动,将水泥浆赶在滚杠的前面,并且要保证能过滚2-3遍,直到提浆为止。

7)收光。要求施工人员细心认真的进行精整,刮尺和抹刀配合使用。不允许再洒干水泥粉或水泥浆。在大风或暴晒的天气时应该加快速度。

8)压纹。应该紧接着收光进行,一般用带纹理的棍子进行压纹,这样的压纹整齐美观。

9)养生。路面养生一般采用草袋、草帘洒水,保持湿润和严禁行人、车辆通行是养生的关键。盖草袋洒水的时间不应该低于7天,并且在7-14天之内应该保证路面的湿润。

10)拆模。拆除模板人员必须应该是有耐心,严禁在拆装时用大锤或重击钢模板和混凝土板。

11)锯缝。锯缝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在保证锯缝机不咬边、不啃边时及时进行,锯缝应该一气呵成,遇到下雨、晚上不能停止。锯缝时必须打墨线保证顺直,宽度在4-6毫米,深度应该4-6厘米,5米一道。严禁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发生裂缝的位置锯缝。

12)灌缝。锯缝完毕后应该及时灌缝,保证缝里干净无灰尘。

3.3.4质量检验

混凝土路面铺筑时,应通过控制现场的拌和质量尽量减少表面脱皮、有蜂窝、麻面的情况发生,路面的边线直顺、曲线要圆滑,接缝处应饱满密实、粘结牢固并且缝口清洁整齐。监理组应随时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抽检,应不小于200方/次,每次应抽检2组试块。在试验室养生达到28天后进行试压。

4.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实施强制性标准

4.1严格开工报告制度。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开工报告制度”,市农路办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年度建设计划项目必须由镇江、句容和各镇负责人到现场对线路里程、起点、终点共同签字确认后,方可实施。

4.2建立路基验收制度。农村公路路面施工以前,市农路办和各镇人民政府必须对路基进行严格的验收,路基要求线型顺直,宽度在5米以上,并且边坡稳定,无影响路面宽度施工的结构物,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无坑塘和弹簧现象,压路机碾压无明显压痕,并将平整度、宽度、横坡、纵坡、压实情况作为硬性指标,由市农路办出具验收报告。

4.3严格试验检测制度。试验检测是农村公路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严格认真的试验检测是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规定试验项目和检测频率,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市农路办和监理组要加强农村公路的质量检测实施力度。

市农路办对每一条建成的农村公路必须进行钻芯取样,针对厚度、强度和宽度出具试验报告。

农村公路四级水泥路验收标准:1)强度:规范值4.0Mpa,低于4.0 Mpa的属于不合格。2)厚度:规范值16厘米,低于16厘米的属不合格。3)宽度:规范值3.5米,低于3.5米的属不合格。以上三项为强制性标准,对于上述三项有一项不合格的项目,该项目将被评为不合格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