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机械实训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5 09:1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机械实训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机械实训报告

篇1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调查,及时掌握大学生技能培训需求状况,以指导大学生有的放矢结合社会需求提高自己,为将来毕业后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准备。

调查地点:学院宿舍.学院自习室.图书馆

调查对象:不同年级在校男女大学生

调查方法:实地访问调查.随机问卷调查.最后记录汇总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调查过程:在学院宿舍,自习室以及图书馆随机寻找符合调查条件的男女大学生,通过简单的交流了解他们最为迫切希望提升的技能,然后邀请他们认真填写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见附录),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得出最终调研报告,并找出相关的问题。

结果讨论:①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成为大学生最为迫切提升的一项技能。在我调查的100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中,有平均大约7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太差,而这一比例又以理工学院的最为明显,达到91%。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所占比例如此之高,一方面反映出当代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那就是只重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忽视了这种知识与实践实际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高校教育致命的一个弱点:学校培养出的大部分是一个一个“抽象的理论家”,那些“具体的实践家”少之又少。大学生亟待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篇2

Abstract: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vocational students is low, the professional group of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was built,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resources were integrated and optimized,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working and learning alternation" and "Lesson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were carried out, so a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all kinds of skills competitions, etc.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高职教育

Key words: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innovation consciousnes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163-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改造,进行技术革新,工艺提高,这必将需要大批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大范围的技能型人才短缺无疑会制约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1],因此,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现代使命。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整合相关专业,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育资源和实践资源共享,加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具备方案设计、材料选择和采购、零件加工、装配调试等相应工程实践能力。

1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

1.1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定位分析 高职院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所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行业、企业里所对应的岗位,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满足社会发展和技术革新的需要,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 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把岗位知识、先进技术、技术能力、职业素质的内容融入到教学全过程,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和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要求的对接。

以岗位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线,做到“三个结合,五个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问题,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学习和工作相结合,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为了培养出适合产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具备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

工学交替,教、学、做相统一,学生前两年半在校内系统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技能,最后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实现知识运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三位一体”综合培养和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2.1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原则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应基于学生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素质教育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优化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的训练,通过校内、校外实训、校企的联合培养,以及各类技术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对人才技术技能要求也就越高,培养体系必须不断完善和改进,从而适应经济和技术的发展。

2.2 构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2.1 工学结合,课证融通 整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实训资源和教育资源,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理衔接。如图1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针对工作岗位设置的培养体系,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后进行维修电工实训,掌握基本控制电路设计,熟知各类电器元件,同时开设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学生对控制类知识掌握一定程度后,学习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课程,然后进行可编程控制器考证实训,其内容、培训过程、考核标准严格按照职业资格证书考证要求进行,同学期开展液压与气动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课程,此外,机械制图与实训、机械设计理论与实训也同期进行,使学生熟知机械传动装置,并能选择传动机构,最后开展综合性实训-简单机电系统制作,综合训练学生机构设计、传动装置选择、执行部件选取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等能力,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员岗位技能和专业素质,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实际的工作岗位锻炼,整体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技术技能。学生在毕业资格也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考取2个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普通车工初级证书、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中级证书、Pro-E/UG设计工程师证书、CAD中级证书和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高级证书等,且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获得2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方可顺利毕业,这样也促进“三个结合,五个对接”有效开展和实施。

2.2.2 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校企合作能够有效解决高职学校教育、实训资源的匮乏等问题,能够为高职院校提供优质的实训场所和良好的师资,能够共同制订符合企业行业对人才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和实验实训指导书;校企合作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如采取“订单班”、“现代学徒班”等形式联合培养学生,学校老师和企业有经验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学习和生产实践,教学资源相互补充,师资力量相互支持,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对人要求相一致,才能培养出企业、行业需求的,受社会欢迎的人才[2-4]。

2.2.3 课外科技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有效延伸和补充,是学生成才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5]。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近几年在学生课外活动上加强引导和投入,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组建专业协会,如现代制造专业协会,机电产品营销协会等,协会为成员讨论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利于老生和新生之间的沟通,便于开展传帮带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相互赶超的良性竞争,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弃学的老大难问题[6];对创新设计有兴趣的同学组建创新班,课外开展创新知识专题讲座、组建创新团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依托江苏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发明杯以及挑战杯等赛事设置院级竞赛,鼓励学生参加校级技能竞赛,并在资金上给予一定支持,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过程中,只有在碰到自己团队不能解决的问题才向指导老师寻求帮助,这样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扩大学生知识视野。

3 实践成效

3.1 专业建设 2013年机电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成功申报无锡市职业院校重点专业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新增电火花线切割实训室、3D打印快速成型实训室、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可编程控制器考证实训室等,也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合理有序安排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麦可思《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近三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均高于江苏省高职院校同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且2013届就业率不降反升,就业率达到100%,比江苏省高职院校同专业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高9个百分点。第三方的调研报告较为客观的显示出通过校企合作、实践体系构建等有效提升了学生岗位技术技能,深得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3.2 校企合作 机电技术学院与多家企业进行了有效合作,如与无锡市信捷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信捷)持续有效的合作,根据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要求共同编写了项目驱动式校本教材《机电控制理论及实训》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实验指导书》,共建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联合培养学生,学生经过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后,考取了可编程控制器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证书的获取也作为毕业资格一个重要条件,每年学校都和无锡信捷联合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鼓舞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锻炼,每年都有部分学生进行无锡信捷工作,得到无锡信捷公司的肯定。此外,与无锡市五金机电商会合作成立“无锡市五金机电学院”,与金鑫美莱克有限公司开展了“现代学徒班”,取得了学校、企业、学生多方的好评。

3.3 科技创新 近几年,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学生完成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9项;在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学生在校获得专利20多项;在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在 “挑战杯”竞赛获江苏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这些足以说明通过课外科技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学生素质及技能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不足,一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训室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二是建立“互惠共赢”长效持久的校企合作机制,保证合作持续有效,真正成为双方发展的推进剂;三是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完善课外科技活动,扩大学生受众面。

参考文献:

[1]张祖明.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浅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4):92-44.

[2]葛俊杰,吴旭军,杨旭.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服务平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8):36-38.

[3]陈达美;邓秀芬;李正义,等.民办高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探索[J].教育探索,2014,279(9):84-85.

[4]李焱斌,黄玮,赵恒华,等.地方高校提升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165-169.

篇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院机械类专业含机电、机械、数控、模具、汽车等相关专业。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关注点不一样,学校和学生意见分歧由于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检评优,所以学校很紧张,万一结果不好,影响学校的声誉。但现状是,机械类专业绝大多数学生从第5学期中后期开始进行顶岗实习,而且大部分从事的是机床操作和产品检验、包装等工种,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与“设计”无缘。少部分学生在产品销售岗位实习,还有部分在售后服务岗位实习,与“设计”关系都不大,学生看不到毕业设计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有多大作用,他们更关注的是就业。因此,没有太大的动力去认真地搞毕业设计。由于学校对老师有要求,老师本意当然想认真地指导学生,可是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不能与老师经常见面,有的根本见不了面,只能通过电话、网络沟通,学生上网不便,邮件也说不清楚,老师只能过一段时间督促一下,指导效果大打折扣。

2.毕业设计所需信息和资料难以搜集,影响进度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都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没有专门的提供给学生的图书馆、机房、网络、实验室等毕业设计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学生对相关专业资料的搜集、分析、利用等能力相对较弱,这些资源的缺乏令学生在选题、开题和具体实施阶段显得无从下手,只能胡乱参照往年或网上资料相关题目。例如,机械类专业学生中期检查交上来的题目大多是轴类、箱体类、圆盘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数控编程、各种零件的模具设计、各种普通机床经济型数控化改造、电梯和机械手、水位、各种生产线等的PLC控制、机床夹具设计、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等,题目有的大而空,有的是课程设计内容,有的是教材上的实例。学生撰写论文时参考教材或网络公开资料过多,没有什么数据支撑,也没有什么自己的观点和实际作品,谈不上论文的质量及学生水平的提高。

3.学生方面的原因江苏省这几年的高职招生,有提前单招,有注册入学,还有中职对口单招,最后,通过真正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所占比例已经较少了。即使是这些学生,录取的分数也很低。而且,江苏省录取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报考学生总数,基本上只要想上学,都能上。所以招进来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水平和能力又参差不齐。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时间重叠,绝大部分学生是自己通过人才市场选择的实习企业,岗位要求学生和正式用工一样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学生每天上8小时甚至12小时的班,有的企业两班倒,有的三班倒,没有精力再去搞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在学校的前两年,也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造成很多学生不知道毕业设计要做什么,怎么做。老师给学生的课题,学生做不了,学生自己定的题目,又很不恰当。勉强写出的论文不规范,文字欠通顺,表述设计意图和设计方案逻辑性不强,质量很低,有的直接抄袭论文或干脆购买,没有起到培养综合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4.指导老师方面的原因由于学生多而专业教师少,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过大,一般平均每位专业教师要承担十多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学生远在四处各地,老师无法对学生进行细致、系统和及时的指导和检查。而且本身又有繁重的教学工作,老师的精力跟不上。另外,各个学校重点关注的是招生就业,使得老师可能不太重视毕业设计工作,不愿多花时间与精力。从教师本身来看,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没有实践环节,只能照本宣科;年长教师,没有知识更新的再教育环节,对新技术不太了解。老师自己实践水平不高,给学生的选题,为回避实践环节,很多选择了与工程实际相脱离的综述类题目或计算机仿真题目。这些都使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难度增大,难以保证质量。

二、对策分析

1.提前启动毕业设计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各主要专业课程向前两学年转移,减少第三学年的计划课程。第五学期初开始毕业设计,包括落实任务、查阅资料,掌握毕业设计的基本程序、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总体框架设计。学生在校完成毕业论文总体框架后,到企业、实习基地边实习边做毕业设计,更有针对性,学生不再感到茫然。

2.充分利用毕业顶岗实习到用人单位进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这几年,我院机械类学生的顶岗实习已提前至第5学期的下半学期,由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旺,所以,绝大部分学生自己都能较容易找到相关实习岗位。学生带着各自初拟的毕业设计课题,分散到不同地方、不同部门进行毕业实习,这种分散实习的方式不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秩序,比较容易被企业接受;还有部分学生,在第3或者第4学期已经选择了进入与学校签有合作培养协议的“订单班”学习,我系有“上海鸿得利”、“富士康”、“亿滋”、“无锡松下”等众多订单班,学生完成基本专业知识学习后直接进入这些单位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实际所从事的岗位联系,如果与初拟的框架有冲突,可再作研究内容和方法的调整,甚至重新开展课题研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校企共同指导学校自己聘请公司的技术人员做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实现校企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毕业设计规范化指导,负责过程管理,制定毕业设计流程,对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后期的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指导和审核。保持与企业指导教师、毕业生的联系与沟通。企业的指导教师负责具体的技术、内容指导,提供企业相关资料以及学生与实习企业合作环境的协调。学校应支付企业导师一定报酬,同时,企业导师参与答辩要占到一定比例。我院建立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要求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至少每周写一次周记,每个周记提出一个工作问题,解决一个工作问题,学习一个工作中需要的新知识点,详细记录,并报告指导教师,指导老师进行点评、指导,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学生还要完成手写的实习报告,也按周填写,学生的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一周的工作进行评价、总结.

4.丰富毕业设计课题来源

(1)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此类型题目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因主要是近几年学校科研环境的改善及本系教师队伍的完善,科研项目逐渐增多,项目层次包括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2)依托技能竞赛及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开展毕业设计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级申报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参加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汽车维修、汽车营销、数控操作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毕业设计开始时间可以依据竞赛时间进行调整,毕业设计可以以综合性竞赛项目实物作为成果,由竞赛辅导教师兼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前期创新过程中的作品进行完善和理论升华。通过技能竞赛学生熟练了技能,树立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更尝到了学习技能、精通技能的甜头。

(3)学生自己确立的课题。题目主要来自毕业顶岗实习或者将要就业的单位,收集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毕业设计题目。这说明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实践机会。对于部分搞不了设计的学生,要求他们将实习体会写下来,形成实习报告。

(4)模具、数控、机械、机电专业跨专业整合,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毕业设计课题探索,使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5)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教学课件的制作,如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夹具设计、数控编程、模具设计等课程中的动画、视频的制作。既巩固了所学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不断完善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开设毕业设计指导课程。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大体上把机械类高职毕业设计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类,同时,我院已开设指导毕业设计的相关课程或讲座。1)工艺夹具类。此类主要完成各种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及加工零件所需夹具的设计。2)数控编程类。主要完成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及数控编程,可以和机械设计类结合,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机构的设计、机构零件的数控编程、加工。3)注塑、冲压模具类。主要完成各种注塑、冲压模具设计。4)机械设计类。减速器、机器人、机械手、各种泵、控制装备、农业机械、汽车、液压系统及各种设备的设计。5)机床类。机床主传动系统及进给系统设计、钻床、铣床、组合机床设计,也可以利用学校的金工实习车间进行各类机床的拆装、测绘训练。6)机械类课程图形库、动画库、试题库建设。7)机电一体化类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及各种设备的PLC控制系统设计。8)机电设备或生产线故障分析与诊断。

(7)答辩形式多样化。答辩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答辩地点可以选择校内的多媒体教室、实训室,也可以搬到校外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现场,邀请企业指导老师、技术人员、学生的同事一起参加答辩;答辩形式可以是陈述性答辩,也可以是作品展示性答辩;团队项目,可指定一人进行答辩。要保证各类形式如实习报告类、调查报告类、市场调研类、创业计划类、售后报告分析类、设计类都可以参加答辩。

三、总结

根据上面分析,现在的毕业设计质量较难保证,而现有国情下高职毕业设计暂时无法替代。但是,毕业设计也应随着形势的发展进行较大程度的改革,否则,不能发挥起应有的过渡桥梁作用,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是否能强化课程综合实训和课程设计,淡化毕业设计。例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结合CAD/CAM课程进行综合实训;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基础、PLC等进行课程设计;数控编程与操作理论课程结合实训进行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训练。这样的训练更扎实,更有实效。

(2)毕业设计过程要增强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让学生明确其目的和意义。

(3)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训练的环节。完整的毕业设计过程应该包括专业实习、文献检索、题目选择、资料收集整理、大纲拟定、试验数据获取、理论计算、论文写作与论文答辩等环节。这些环节能使学生受到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所必需的综合基本训练,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可能情况下的深造意义非凡。

篇4

一、创新“三段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互融 

按照“专业素养养成及创新思维启发阶段、岗位能力训练及创新思维培养阶段、职业能力养成及创新实践锻炼阶段”三段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第二课程相互补充,分三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专业素养养成及创新思维启发阶段。通过“第一课堂”的“创新思维及技法”“机器与发明”等创新思维启发专门课程和“第二课堂”的“机械制造业发展预测”“中国制造2025”等学科前沿讲座,以及广西科技馆、南宁市创客城、先进制造企业的参观体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激情和精神,使学生成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准职业者。 

第二阶段:岗位能力训练及创新思维培养阶段。以“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机械设备拆装及结构优化”“数控电气控制及创新设计”“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智能制造技术”等含创新教学项目的“第一课堂”核心课程和职业教育活动周创新技艺展示、各级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构成的“第二课堂”,支撑岗位能力的训练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面向岗位新任务及新岗位的适应者。 

第三阶段:职业能力养成及创新实践锻炼阶段。通过“毕业创新设计”“逆向创新设计与快速成型”等拓展型“第一课堂”课程训练和“第二课堂”的技术服务项目实践、专利申请、,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及创新素质养成,并成为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发明者和创造者。 

图1 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三段阶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践“三进”策略,构筑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习训练体系 

(一)创新课程进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如下: 

1.创新型专门课程进第一、第二课堂,推进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体现“三段阶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列创新专门课程组成的“第一课堂”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素质养成。在第一课堂体系中,第一阶段开设“创新思维及技法”“机器与发明”等创新思维启发专门课程;第二阶段开设“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机械设备拆装及结构优化”“数控电气控制及创新设计”“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等含创新教学项目且与专业课程高度融合的第一课堂核心课程;第三阶段开设“毕业创新设计”“逆向创新设计与快速成型”等拓展型第一课堂创新实践课程。二是构建由学科讲座、参观体验、技艺展示、各级创新技能比赛、技术服务、专利申请、七大模块组成的“第二课堂”课程包,与第一课堂三阶段匹配分段实施,补充和延伸第一课堂,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两个课堂相融、互撑,从创新思维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到创新实践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革新课程考核及学业评价方式,匹配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手段。一是实施学分认定改革。出台了《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类专业群创新实践学分认定及置换方案》,设置合理比例的“第二课堂”学分,根据学生所取得的创新成果计入学分,包括发明创造、科研论文、课题研究、竞赛获奖、方案设计等;二是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以“多元、开放、重过程、强创新”为课程考核指导思想,设计以检测“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的考核内容,以“项目分析、答辩、探究式学习报告”等形式进行过程考核,评价标准兼顾共性和个性的协调等。实现了考核方式与探究型学习方法和手段相匹配和适宜。 

(二)创新思维训练进课程。具体如下: 

1.基于“技术改造服务项目和创新型综合教学项目”设计系列开放程度高的课程教学项目。在课程中加大了机械构形设计、非标设备开发等开放性程度高的教学项目。与学院科创服务对象广西沿海铁路股份公司、广西双高农机等企业合作,以真实技术服务、改造项目和创新型综合教学项目、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项目为载体,在“机械创新设计及制作”等核心课程中設计了“铁路轨道轨距水平检测仪的试制”“纸碟模具的设计与制作”等教学项目,引导学生加工制作自行构思、带有创意的产品,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及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后期的创新成果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2.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归纳式”教学方法。在本专业群小班制教学全覆盖的基础上,在“机械制造技术”“工业产品创新设计”等课程中推行了“情景创设—思考讨论—实践探究—结论构建”为主线的探究式学习方式,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发现”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建成系列支撑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信息化课程。一是开发了支撑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创新意识培养模式的多媒体课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开发了《机床夹具系列微课》《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模拟情景创设、问题的提出等环节,支撑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创新意识培养模式。二是开发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丰富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将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转化为对数据信息的主动分析,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先后将“数控机床装配与检测”等专业课程制作为慕课等网络化课程,方便不同学习能力的个体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进度和难易度,这种基于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较好的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很好地支撑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意识培养模式。 

(三)创新实践进第二课堂。一是围绕创新能力养成,做好第二课堂的系统设计,构建全程化和阶进式第二课堂训练体系。围绕培养目标,设计基于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列化第二课堂活动,且将第二课堂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占毕业要求总学分的15%左右,延展和补充了第一课堂。二是开设了不同层次的创新制作、创新设计项目。在“协同创新工程训练中心”的支撑下,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开设了系列基础性单一型创新实践项目到提高性集成型创新实践项目,并以此为载体,围绕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形成具有实际技术价值的“产品”成果。三是以不同等级和范围的技能大赛强化训练为载体,满足创新实践的个性化需求。以国家级、自治区级和校级的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10余项技能大赛强化训练为载体,开展了差异化需求下的系列创新实践训练。四是发挥了“智创空间”在创新教育中的延伸作用,以智创空间等创新型社团为依托,通过“学、研、创、做”的实践,三年来开展了60余项创新“小制作”、“小发明”、新工艺及新技术开发,获得国家授权的专利达到20余项。 

三、抓好“两个打造”,夯实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条件 

(一)打造协同创新工程训练暨技术服务中心,构建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撑平台。一是建成了基于校企融合创新的“协同创新工程训练暨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大连机床集团、柳工路创等知名企业合作,新建成了“机械制造创新实训区”“现代装备智能制造实训区”“创新作品制作中心”,完善了“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创新设计实训区”“机械设备拆装及结构优化实训区”等支撑两个课堂的实践训练平台。二是建立了匹配两个课堂师生活动的“中心”运行管理模式。建立了专门化的“中心”管理组织机构;采用灵活而有弹性的课内课外结合、学期假期结合的常态化面向学生开放的“中心”管理模式,并出台了《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工程训练暨技术服务中心开放管理办法》《大学生智创空间管理办法》,保障师生“两个课堂”的创新实践活动协调、有序开展;师生可以根据第一、二课堂的需要选择实践场所,进行参与项目的工艺设计、设备改造、技术开发、产品制作等。 

(二)打造一支掌握职业教育和创新型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能主动运用规律设计教学方案的教师队伍。一是树立了“职业性、创新性、师范性”合一的高职教师职业能力观。通过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创新型教育技能和方法的培训、专家讲座、沙龙交流、创新型教学技能比赛等教师培训手段,激发其教育创新的意识,提高教育创新的自觉性,使他们能主动地将创新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贯穿到日常的教学中。二是能够主动按照职业教育和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设计教学方案,明确“怎么教”。以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建设为载体,实施了“教师创新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全体教师参与完成機械制造类专业群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核心课程教学项目开发,教学组织改革、教学评价革新、匹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教育教学环境的设计等,这个过程使得专业群全体教师不仅明确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且掌握完成培养目标的实施的路径、方法和手段。三是以提高科创服务能力为抓手,促进科研反哺教学,使之“教得更好”。近三年共有18名专业教师脱产到企业参加3-6个月的顶岗实践,60余人次深度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改造、主持、参与创新研发型科研课题,既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也为后期教师持续更新创新型教学项目积累了大量教学素材资源。 

综上所述,本文以提高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把创新教育与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彼此互融,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式安排、评价及考核革新等整个过程链中,形成完善的高职专业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习训练体系,为“如何培养高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可资参考的合理系统,突破以往关于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笼统和模糊的局限性。同时,通过分析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协同因素,分别对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生成的“协同创新工程训练暨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和“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两个协同条件进行优化建设,采取基于校企融合的“中心”建设模式,匹配了灵活的“中心”运行管理模式,实施了点面结合、全员参与的“教师创新教学能力提升”行动,提升了教师团队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等,进一步促进了高职机械制造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此外,本文遵循从意识到行动、从模仿到创造的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提出了创新教育路径逐级递进、创新教育成果阶进上升的新思路,构建了“三级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三段阶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育路径从“创新思维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实践训练”逐级递进,创新教育成果从“意识创新—精神转化—创新技能转化—成果创新”阶进上升,对高职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践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胡斌武.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新要求[J].经营与管理,2016(5) 

[3]管平.高职院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3(2)

[4]周长根.制约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原因及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10(10) 

[5]杨清涵.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篇5

关键词 同声传译实验室 BEC 功能 利用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1 BEC口语的介绍

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Cambridge 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简称BEC,是由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举办的权威性考试。该证书得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机构及企业的认可,众多考生因其很高的含金量而将它视为通向商界求职的一块敲门砖。BEC考试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尤为考量考生在跨文化的商务环境中的沟通能力,BEC口试测试有交际性、真实性、互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BEC考试在中国大陆设立了多个考点,而我校外国语学院有幸成为浙江省三个考点之一。

2我校同声传译实验室的相关情况

2006年4月,学校斥资33万元为外国语学院配备了在杭州高校第一个、浙江省第二个的同声传译实验室,该实验室装备着杭州市同声传译教学方面最尖端设备,配有翻译系设备8套,代表席设备32套,可同时容纳40个学生进行练习,能够承担多个语种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教学任务。

同声传译实验室虽营造了同声传译仿真实战环境,但目前,实验室仍旧相当于普通语音室,学生通过听或看老师播放的音频、视频材料等来进行交替传译或同声传译,但不甚了解如何操作设备。此课题研究希望把这些未投入使用的设备投入BEC口语教学中,以实现实验室功能的最大化,做到物尽其用,让考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3国内BEC口语考试现状

目前,全国及我校考点的BEC 考试现状不容乐观。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往往擅长笔试,却在口头运用上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原因应该是以下三点。

(1)中国考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水平往往不在同一个标准上。

(2)商务工作经验的欠缺,故考生答卷时对所设置的特定情景会很茫然,无所适从,最终导致分数大打折扣。

(3)传统商务英语教学的后果以及很多学生机械背诵不讲究团队合作。

本文正是从这一现状出发,提出BEC口语情景模拟法,并结合我校同声传译实验室的优势以期改善BEC 低通过率的考试现状。

4同声传译室里的情景模拟法的应用

实验室兼容电脑教学,语言实验实训,多媒体制作和商务英语模拟实训“四合一”功能室,不但能为BEC考生提供仿真商务环境,使他们在模拟环境中借助电子技术和英语熟悉国际商务语言应用能力。授课方式也可以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转变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以期进一步推动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和发展。下面就师生两方面提出提高口语实战能力的方案。

(1)教师摈弃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采用任务型教学。比如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与学生将来的工作有关的语言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学习语言和获取对应的知识经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教师讲解BEC的explaining and presenting 这一节时,可以要求学生分角色模仿交易买卖双方。通过完成 “卖方”宣传产品、“买方”询价和购买产品这一系列任务,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相应的商务知识进而提高熟练语言应用能力。

(2)考生以任务为载体,在实验室设计和实施BEC口语模拟实战:

①将实验室模拟成BEC考场,对话内容和组织过程与真实考试情境相一致。BEC口语考试时,两人一组,当最后剩下的考生人数是奇数时,三人一组;

②安排专人为模拟考官,考官可以是有相关教学经验的老师或者是通过BEC考试或者培训经历的学生,并根据具体的考试过程及特点,按照口试的三部分逐步模拟,锻炼考生的实战能力;

③以模拟考官为主导,考生为主体,使考生成为完成模拟考试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主体参与者,实现最大程度的真实性的模拟;

④学生是在真实商务氛围中完成模拟考试任务的,将商务英语的知识、口语能力与考试状态等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战能力。

5总结

从近几年在我校BEC考点的考生考试成绩分析来看,考生在口试中往往“败北”。针对此情况,我校考点在未来BEC的备考阶段中应结合学院的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的优势,在同声传译室里采用情景模拟法指导考生并让其在实验室模拟考试,帮助考生预先发现在考试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并提前想好应对措施,有效提高考生的BEC口语实战能力,以期提高报考学生的BEC通过率,增加考生在商界中求职的筹码。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中国计量大学2015年度实验室课题(201509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朱巧莲,汤倩.英语各类口音听译突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雷静.国内同声传译研究现状及教学模式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04).

[3] 韩旭.口译教学中同声传译实验室功能的开发与利用项目报告[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年(10):250.

[4] 姚嘉.同传实验室建设方案分析报告――以三峡大学MTI同传实验室为案例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8).

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德育 应用文写作 道德教育 实施途径

【基金项目】2011年度上海市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7-02

一、引言

过去几年来,在加强实验实训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在技能水平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仅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很多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尽管技能达到了一定水准,但在公民基本道德、职业精神、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例如,据著名调研机构麦可思公司统计,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有52%在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已经工作三年的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转换率也高达50%,平均雇主数达2.6个。盲目的就业、频繁的离职和跳槽即体现了高职高专生职业观的不成熟,这不仅挫伤了企业招收应届毕业生的积极性,也大大不利于学生自身的长久发展。

出现这种情况,究其根源,在于高职高专的德育任务几乎都被归在思想道德修养、就业指导课等专门课程内。这些课程的德育研究和实践尽管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问题也不少,且都属于本身作用有限的直接道德教育课程。如要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单单依靠这样几门课程是明显不够的。很多国内外教育家,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美国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学家柯尔伯格、品格教育主要代表墨菲和我国学者黄向阳等都认为,学科课程在传授专门知识的同时,也具备间接、隐性的德育渗透功能,知识教学和德育引导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当重视学科课程中的间接道德教育。

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高职高专公共课,历来被当作“工具课”来对待,教师以往常常认为只要使学生“会写”就行了,这种观念使得该课程日趋工具化。然而,既然间接道德教育存在于每门学科课程中,应用文写作当然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写作课不能仅仅教会学生机械写作,还应当融入一定的人文性,本文即在此基础上,以目前较多学者提倡的“大德育”为前提,试图探讨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中可挖掘的德育内容及其实施途径。

二、应用文写作中蕴涵的德育资源

能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上渗透的德育内容大致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文种知识、写作规范和技巧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和工作管理经验,本身就暗含了一定的价值倾向;其次,教师设计的例文和写作练习项目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练习,也可转变为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的德育材料。那么,应用文写作中到底蕴含了哪些德育资源呢?

(一)丰富的品德教育内容

应用文的写作规范中有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诸多良好品质和作风。例如,书信格式和祝颂语中蕴涵的道理能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文明礼貌熏陶。留言条、通知的结构看似简单,但作者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用心考虑应交代的事项是否明确无遗漏;给不相隶属的单位写平行文的时候,也要采取委婉得体的措辞,否则不仅引起读者不快,还会影响办事效果;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种的同时,其实也在促使学生思考如何为他人着想、如何更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信息的传达与沟通,有助于引导现在的学生改变一贯的自我中心意识。而在写作调查报告、简历等文种时,如果所述内容有所夸大、隐瞒或失实,会给单位和个人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这就要求学生特别注重所用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体现严谨、实事求是的作风。

(二)初步的职业道德意识

学生一般不可能有很多工作经验,很多一年级新生连专业课都没有学,更不可能对职业规范、职业道德有什么认识,而应用文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正好可以为学生补充相关认知。通过对计划、总结的揣摩和练习,可使学生提前熟悉一些工作思想和经验。请示和批复等行政公文能让学生了解单位中的行政关系、工作程序和规则。结合各行业背景,通过阅读和写作通报中的表扬和批评事例,学生能认识各种正确或错误的职业行为,从而在脑中初步建立一定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基本的法制观念

借条、经济合同、授权委托书、审计报告和司法文书等相当一部分应用文会涉及到大量法律知识,要使学生理解这些文书的意义和格式,教师不可避免地需要解释很多基本法规知识,例如为什么违约责任在合同中非常重要?借条和欠条有何区别?审计报告为何具有权威性和公证性?如果教师熟悉这些文种中隐含的法规知识,不仅有助于为学生解释清楚“为什么这样写”,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法规、遵守法规。

因此,一堂完整的应用文写作课,应达到既传授写作知识、又帮助学生德性成长的双重目的。

三、应用文写作课程德育实施途径探索

既然应用文写作中蕴含诸多德育资源,那么在教学中要如何发挥其作用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各种途径,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篇7

[关键词] 创新教育;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1?0001?05

早在1916年,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就率先提出了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学说[1],认为传统教育缺乏创造性,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倡以学生自由发现为主的科学探究式的教学。美国教育家特尔曼(L. M. Terman)从1920年开始探索创造力与智力之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吉尔伏特(J.P.Guilford)为首的一批美国心理学家参与了创造力的研究[2],创造力与教育的关系受到重视,创造性教学受到关注。特别是,吉尔伏特提出了著名的智力结构模型,并对揭示了创造力和创造性活动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教育论专家赞科夫(Л·В·Ванков)则从1957年至1977年通过长达20年的教育实验研究,提出了教育应发展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3],即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创造教育趋向了系统化。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4],科学地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中国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说出了广闻博览的价值,更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属于应试型教育,各层次教育总体上都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实践训练。近些年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与实践教学,但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弱仍然是目前中国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5]。因此,变革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实践创新教育,是中国大学为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一、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与知识、实践的关系

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实践中,所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经验,广泛意义上的知识包括思想、理论、技能、方法、工具等。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知识发现、创造与积累的过程。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能够进行知识的总结、创造、积累并能加以传承。

知识是对已知世界的了解,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古人云,“知愈博则思愈远”,创造需要知识原料,创新的前提是继承,创新才能的培育离不开广博扎实的基础知识。因为知识可以让人学会如何实践,让人了解未知的事物,从而激发好奇心,然后才会衍生实践与创新。而且,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成功经验往往可以使人少走弯路、快速取得成就。

知识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创新成果应该是知识树上开出来的鲜花。然而有了知识,拥有很丰富的知识,并不一定就能产生创新,创新能力与知识是不能简单画等号的。创新往往要在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基础上才能进行,这种学习和积累既包含了知识方面的东西,也包含技能和思维等方面的东西。创新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更需要掌握创新思维方式。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此外,开展创新工作还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充沛的体力、精力和智力、好奇心,以及坚忍不拔的品质等,这些,实际上就是我们理解的创新思维能力。传统的大学教育只注重知识学习,而不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造成我国大学生普遍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较差。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知识与创新之间的桥梁就是实践。知识是一种高效益的创新资源,知识通过给予新的模型、方法、观念等方式参与创新,但知识的创新功能只有借助于实践的力量才能实现。所谓创新能力就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同时,知识积累既是知识创新的活水源头又是其归宿。创新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知识的创新,而任何创新成果最终都必将汇入人类知识积累的海洋成为人类永久的财富。

中国古训中有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要躬行”。“悟”强调的是个体经验激活在理解、吸收、构建和掌握知识过程的意义,丰富的想象力、探索问题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是知识拥有活力的前提;“躬行”是通过指活动、实践,实现知识的领会、掌握与应用。可见,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实践存在着必然的、有机的内在关系,见图1。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而实践既是知识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桥梁,也是人类创新知识的源泉,还是人类知识积累的目的所在。

图1 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实践的关系

二、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

缺少了创新实践锻炼,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实践途径有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创新活动、创新基地实习等,此外,金工实习、毕业设计、拓展训练的等其它方式也是大学生很重要的实践方式。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此了解社会、 增长见识、完善人生观,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到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思维。在接近社会和自然中认识事物特征,分析现象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是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然路径。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意义。

社会实践的形式很多,如教学、科研、生产的校外实习基地锻炼,社会调查活动,社区活动,义务劳动,参观学习,自愿者活动,等等。校外实习基地锻炼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途径,往往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的让大学生认知事物、了解社会基本社会实践活动方式。社会调查活动是了解社会问题,提升大学生认识社会及其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也可以是社团、学校、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活动。社区是城市的基层单位,是与百姓生活可以密切接触的地方。社区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参加各种社区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社区送温暖活动,社区科技环保活动,社区宣传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等。走进社区,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此外,参观学习,参加义务劳动与自愿者活动等对于完善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社会服务精神、创新精神与专业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学生个体兴趣为导向,学校有组织地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训练与研究实践,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开展学术研究,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究式学习习惯,提高其观察想象能力;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论证,可以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计、研制过程,可以改善其动手操作能力、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撰写科研报告、论文,可提高其文字写作水平、科学表达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观念的形成,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思维能力。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改善,有利于增强其沟通交往能力,培养其团队的合作精神,培养其面向未来职业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品质和经验。

科技创新活动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并在大学里将其建设成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一项基本的、常规的机制。科技创新活动是全面综合性的活动,是一项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活动,其形式可以丰富多样。

1. 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5年基础上,于2011年正式启动的,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直接面向本科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面向本科生申报,原则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项目。

2.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该项目于2007年全面启动,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推进创新性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主要面向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一部分有较强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地方大学。资助这些学校的在校本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共资助15000个学生项目,每个项目资助1万元。这一项目注重探索性、创新性,旨在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的兴趣,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在项目实践中逐渐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素质。

3. 省、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这是在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背景下,由省级教育部门、各高等院校配套实施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其每个项目资助资金没有国家级多,但项目数量大大增加。

4.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

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这项赛事已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不仅各高等院校重视,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挑战杯”竞赛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旨在引导大学生自觉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旨在引导大学生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

5.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该赛事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

6. 其它赛事

由有关部门、地方、协会等组织的不同类型与级别的各种科技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产品创意设计大赛,等等。

7. 校园内的科技创新活动

例如,参加教师科研项目、专业设计大赛、科技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假期科技体验活动等,还有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发表学术论文、艺术作品的活动等。

(三)实验创新活动

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优化本科生培养模式,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调动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引导下,大学里普遍建立起了校、院级的遵循“兴趣导向、自主实验”原则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或创新教育基地为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必须的空间、场所和物质支撑。创新实验课题可以包括:结合学校有关重大研究项目或与行业结合紧密的课题;开放实验室或创新教育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自主寻找的相关项目;从课程学习和学科竞赛中引申出的研究课题;社会调查及其它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实际运作中,许多高校通过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有机结合,以创新实验为主线逐渐建立起了完整的实验实践教育体系,见图2,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的创新实践培养进程。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因为基础实验侧重大学生基本素质与认知能力培养,专业实验重视专业素质与应用技能培养,而创新实验专业实验强调专业素质与应用技能培养,三者的有机融合更加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使大学生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系统训练,从而更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图2 以创新实验为主线建立的实验实践教育体系

(四)创新基地实习

创新基地实习是由学校自己创建或借助社会力量联合创办的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实习基地,它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稳定、真实、前沿性的认知训练场所,为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综合性实践平台。

学校自建创新基地实习是开展实训教学的稳定场所,甚至可以成为大学生创新成果技术转化与创业孵化的平台。大学生可在此进行生产实习,完成一些创新性专业设计,或开展科技制作与研发活动。从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实训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专业技能。

校外创新实习基地一般由企业提供的实习基地,他是联系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可以将学生与社会、市场、就业创业和社会报务实现有效的沟通。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也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在真实的工程训练背景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通过产品生产、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真实的生产性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专业素养、职业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总之,这种“产学研”有机结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

可以从个人、家庭、学校、教育体制、企业、政府、社会等多层面综合思考,构建与完善系统的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见图3。

图3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机制

从个人层面看,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牢固树立“实践出真知”的理念,不仅重视书本、课堂的知识学习,更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通过实践验证理论,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刻理解各种科学原理、巩固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大学生要追求的自尊、自强、自立、自律人生境界,要以为人类、社会、国家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引导自己的行为。为此,大学生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探究的精神、不怕困难的精神、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科学献身的精神,在实践中升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家庭层面看,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庭非常重视子女的知识学习,但对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较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发生着重大影响。子女升入大学后,仍与家庭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长的思想、言行,尤其是世界观、价值观对子女仍有很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有心理上、思想上的很大依赖性。就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而言,学生家长应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大学开展实践性教学、创造性教育。要鼓励子女积极参加各种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支持子女参与科研、科技竞赛、科技制作的活动,不仅要从经济上给予子女帮助,还要从思想上、情感上乃至从创造环境条件上支持子女的创新实践活动。

从学校层面看,现代大学要以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为战略导向,以面向社会需求、服务于国家发展要求培养“崇真求实”、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基本办学理念,遵循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教研结合、传承与创新的原则构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大学创新型教育体系。大学校园里要形成学术自由、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教学方式上提倡探究式教学、实践创新式教学。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提升研究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在产学结合中增强动手能力。

从教育体制层面看,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重传授知识轻知识探究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应试轻应用,使得我国大学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学生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弊端特别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已初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教育体制转轨,但知识型、应试型教育的状况还未得到彻底改观。因此,只有不断进行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继续深化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改革,才能消除不利于创造人才培养的各种障碍。

从企业层面看,要积极变革育人、用人观念,不能只把企业理解为一个用人单位,而认为没有承担育人的责任。我国的许多企业总是抱怨大学生创新意识差、动手能力弱,但在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上却很不积极。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他们不仅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许多企业甚至在大学生入学时就签订了就业意向书。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在培养大学生的态度和做法上是非常值得反思的。学生要走出校门,企业要敞开大门,产学研相结合的大学实践性教学需要企业的支持。企业是大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实训场所,企业创新实习基地是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平台。因此,提供实习与考察机会、建设创新实习基地是我国企业支持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

从政府层面看,要牢固树立“教育是立国之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在全民中倡导崇尚科学、创新为魂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观念,以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政策引导创新型国家建设。要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激励机制,并通过不断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激发全民族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层面看,要摒弃诸如“学而优则仕”“惟有读书高”等不良传统文化思想,将尊重科学、实践出真知、科技强国等思想理念融入当代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教育中,在高层次教育中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文化氛围。同时,社会的各阶层、各种力量要从民族兴旺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从舆论宣传、价值观引导、资金资助、条件支持等各方面,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J. P. 吉尔福特.创造性才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 JI.B.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