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综合实训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31 18:3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综合实训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北部湾 保税物流 实训项目
中图分类号:U652文献标识码: A
广西作为北部湾的最前沿,有着联结东亚的重要地理位置,随着东盟合作的日益深化,东盟各国之前的经济合作也越来越紧密,而物流在其中支撑保障的作用也随之凸显。在这一经济背景下,广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以往注重国内物流的同时也应体现这一区域经济背景,调整现有课程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北部湾保税物流体系的综合实训项目,服务于广西新的区域经济特点,使学生所学所更能适应新环境下企业的用人标准。
一、广西保税物流体系日臻完善,保税物流服务不断扩大
广西北部湾现已形成了以以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和北海出口加工区为重点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构成了广西保税体系的基本框架,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高效便捷“通道”。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保税物流体系是以南宁为枢纽,进行货物集中组合,发往各口岸,实现区港、区区联动,面向西南地区乃至世界各国提供保税物流服务。随着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钦州保税港区、北海出口加工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内,企业的不断入驻,促使保税物流服务的业务需求也不断扩大。
在北部湾经济区的保税物流体系的背景下,保税物流服务的需求量将会随之而呈现较快的增长,对于适合该类型服务的实用型技能人才需求也会出现快速增加。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类项目针对性不强,不能较好适应保税物流服务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的完善,意味着对该类型物流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同时大部份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会进入到或涉及到保税物流的工作流程,因此对保税物流应用型和技能型物流人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由于目前高校物流相关实训项目主要是以国内物流流程为主,基于保税物流为前提的综合实训项目较少,还没形成针对保税物流实训项目的开发与研究,这将会造成物流人才技能水平与保税物流下物流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该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市场对具有保税物流技能的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呈增长趋势;另一方面,物流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保税物流领域后不能较快适应工作的流程。因此,从总体上看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保税物流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相差较远,广西高职物流教育培养出的物流人才难以适应保税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现状。
(二)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各个高等院校对于物流实训课程内容的选取各有特点,常见的内容包括仓储、运输等环节的流程演示再现、基本物流设备的操作、物理软件的实用等等大多是立足于目前本校的特色,例如有的学校引入原有的 E R P管理软件等,一些高职院校更是将其直接定位于叉车等特种设备的使用资质认证上。这样的实训课程内容体系在现代教学倡导宽专业、 厚基础、 重能力的要求下,不能满足学生的培养需求,学生获取的知识范围比较窄,对于物流核心作业能力的训练没有体现,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实践能力不利。
(三)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各个院校的物流实训课程主要集中在物流基本流程的再现上,课程内容比较单一,作业形式简单,在一定程度上课程内容在广度上的不足掩盖了课程内容在深度方面欠缺的问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参与感不强,对深化专业课程内容的帮助有限,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课程定位于单纯性实际操作所致,割裂了实际作业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能力培养之间的连接关系,没有搭建起有利于综合能力培养的立体化课程架构体系。
北部湾保税物流体系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开发探索
按照高职人才模式,结合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基于保税物流涉及的作业类型和作业模式为前提,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思路”,通过与保税物流公司合作,在实训项目设计上,依据保税物流工作岗位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制订全新的综合实训课程标准,建设和开发一批工学结合的实训项目课程。新的课程体系应体现在以下几点:
以北部湾经济区域的保税物流为平台。
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区域经济平台,构建保税物流下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的实施方案,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同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发需从国际物流企业及保税物流园区内的中小物流企业用人需求出发,紧紧围绕基层管理岗位进行设置,对相关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了学生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并着重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培养(构建思路如图下图所示)。
深化校企合,共同开发实训项目。
从实训项目内容的选取、设计、方案的制定到实施全方位全过程深化校企双方合作,共建实训项目。与保税物流相关的企业密切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由现场专家和学校物流教学团队老师共同完成实训项目的开发与研究。
篇2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小编为此收录了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个人业绩工作总结范文大全(一):
XX,男,预备党员,一名物流学院普通的专职教师。我于20xx年6月毕业于北京科技职业学院7月参加工作至今,我的工作表现一向坚持稳定,在现代物流学院负责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室的日常教学工作,我在物流公司的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好的锻炼机会,丰富了我的阅历,开阔了我的眼界,并促使我不断努力学习,掌握最新的物流知识,为我在物流实验室的工作供给了良好的基矗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院职工的配合下,将我物流学院实验室的工作短短的八个月推上一个新台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下头,我重点就物流实验室工作期间所构成工作思路及完成的工作,做总结如下。
一、开展工作情景
我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评估开展的,按照领导安排,我主要职责是实验室的管理包括日常的安全和实验室的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工作以及物流学院05级校设本科7个班和05高职3个班的物流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此外还有搞好相关服务。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一向以来,自我能够进取参院里政治理论学习,除此之外,我还结合自我的业务工作,阅读了有关物流方面的书籍,如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配送管理、会计学等书籍每周末都到北京去参加物流课程的培训。在工作中还坚持向实践学习,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在实践中逐步丰富自我的业务本事,提高自身素质,为提高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物流实训教学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实操是目的,实操是前提,没有良好的实操技能,就失去了教学工作的价值和作用,而我们物流学院的现实是没有实操得场地要把实训课程拿到课堂上来讲,这样给我们的教学工作赠加了很大的难度,我始终坚持工作就是物流实际工作的观念,以一切使学生学会一切满足教学为标准,以一切贴近实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实际工作中我做到忠于职守,一丝不苟,进取认真,任劳任怨,随叫随到,从不讲价钱,为了能设计出让学生看的到听的懂学的会的实训课程有多少个通宵的夜晚,连我自我都记不清了。但当我看到规范有序的教学工作能为学生能带去物流实用的实训课程训练时,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在履行岗位职责方面,根据上级提出的要求,我进取探索物流实训教学的新模式,对历年来我院的理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经验进行总结。对物流实训课程的设置和安排进行创新。
二、取得业绩
(一)设计出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物流实训流程
我们物流学院以前没有开设过实训课程,以前我们其他的专业也没有成熟的经验给我们借鉴。在院长的带领下我们在实践经验缺乏,课程设置经验不足的情景下,我们物流实验室在院长地带领下对物流实训课程流程创新,并绘制成图表有运输功能说明1张、运输实训流程1张、仓储功能说明1张、仓储实训流程1张和综合实训1张。丰富了教学能容提高了教学工作质量,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完成各项基本教学材料的编写
实验室刚刚建立能够说是什么都不健全,我们完成了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归档,共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具体的岗位要求15项相关材料。
根据洛捷斯特的两套软件:1、运输管理系统;2、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的2008版实训大纲的修改,和2008版的实训指导书的编写。新版的地实训指导书按照供应链管理功能设计由16个实训项目和来源于企业的20个实际问题场景组成。其中我个人完成了仓储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和20个情景的设计。
三、教研教改
随着我校“三、三方略”的实施,加之10月面临着评估
能够预料我们物流学院的实验室工作将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我们的工作不能来一点虚的每一个地方都要经得起专家和领导的检查。在我们明确了物流实训教学的方向和高职的特点的基础上我们的实训目标是物流作业、管理的一线技术人员。为此我们将实施“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在课时允许的范围内将实训的项目分类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需求调成组合贴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资料和学习方式。
在新版的实训报告的设计上得到了院里领导的大力支持。在5月30日的市教委的市级师范实训基地的检查中得到了市教委专家组的好评。在同专家交流的过程中提到物流的实训报告不能在按照着理工科的常规的实验报告的形式和模式。要设计和创新出贴合物流实训要求的实训报告,这点得到了专家的认同。这个也是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四、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我的工作的阶段性的概括和总结,我的工作的成绩的取得绝非是我一个就能做到的还有很多帮忙和协助我的人。今后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去做,期望领导能给我明白方向、批评指正。总之,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学校的“三、三方略”。爱岗敬业,求真、求实、求新。
个人业绩工作总结范文大全(二):
本人于200x年x月毕业于*****大学xx-xx专业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200x年x月被聘任为助理工程师职务。毕业至今,一向在xx-x工程咨询科技公司xx从事工程咨询工作,主要从事工程项目提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等编制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在上级领导下,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成熟。我把政治上追求与现实中工作结合起来,我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从朴素、直观认识在学习、工作中日益上升到自觉、理性的高度,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在工作中用理论知识武装自我的头脑,指导实践,科学地研究、思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自我能够与团体共同提高。在日常工作中能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任务,服从领导的安排,认真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同事和睦相处。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自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到实际工作当中,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主要工作业绩总结如下:
1.参加编制xx市教育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贴合项目要求。
2.独立编制*****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大中型沼气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专家评审。
3.参加编制*****房地产开发有限职责公司xx-x宾馆、综合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表,经过专家评审。
4.参加编制*****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专家评审。
5.独立编制*****农产品有限公司农副产品深加工残余物及其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项目可行性报告,经过专家评审。
自任助工以来,经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本人在工程项目立项、可行、节能研究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很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工作细心认真,职责心极强,深得公司领导的好评,为公司蓬勃发展做出了的巨大
的贡献,完全具备了一名工程师的应有本事、素质和条件。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今后会不断总结经验,改善不足,并不断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努力拼搏,勇敢开拓,再铸辉煌,为工程咨询事业灿烂的明天和完美的未来而奉献毕生精力。
个人业绩工作总结范文大全(三):
本人XXX,xxxx年4月毕业于XX大学XX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研究所,从事结构工程理论研究与检测工作。xxxx年12月获得建筑工程检测工程师资格,xxxx年1月受聘。
自聘任工程师以来,主要从事建筑物检测鉴定及相关科研开发工作,共负责完成100余项工程,效果良好,无一受到投诉,任职三年来,获得省科技奖和省建工集团科技奖各1项。现将专业技术成果总结如下:
一、主持或主要参加80多项结构检测试验
任职以来,本人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了80余项结构检测试验,获得了委托方、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好评,典型工程有:
二、主持完成20多项路桥检测试验
XX年XX月,主持完成XXXX软土地基监测:占地21万多平方米,地质条件复杂。经过测试软土地基的分层沉降、XXX等技术指标控制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为甲方节省100多天的工期,受到甲方的好评。
XX年XX月,在XXXX挡墙(坍塌)检测鉴定工程中,采用探地雷达测试了西枝江挡墙沿线的河床深度,发现XXXX现象,经过综合分析,得出了挡墙坍塌主要是由于河水的冲刷作用使挡墙墙前土体产生很多流失,从而导致抵抗挡墙滑移的被动土压力显著减小而造成的。这一结论为该工程的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供给了重要依据。
三、科研和规范编制工作
在规范编制方面,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XXX所主要负责的广东省标准《XX检测技术标准》和《XX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正在紧张的编制过程中,本人作为这两部标准的主要参加人为标准编制提出了哪些建设性意见为两部标准的编制作出了贡献。
xxxx年1月至今,本人作为主编单位的主要人员之一参加了广东省标准《XXXX检测鉴定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主要负责“XX安全性鉴定”和“XXX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方法”等2个章节资料的编写工作,参与“XXX”等章节资料的编写工作。目前编制组已经召开了5次工作会议,这一规范已经完成了征求意见稿的征求意见工作。
四、与参加继续教育
五、指导和培养新人
指导XXX、XXX助理工程师等人进行XX检测操作、XX试验操作等技术工作;指导本科毕业生XXX硕士研究生XXX等人进行XX检测、计算分析以及鉴定报告编写等技术工作;指导硕士研究生XXX、XXX等人进行建筑地基基础检测鉴定工作;以上人员目前已能独立完成工作,成为该岗位上的能手。
六、参与部门检测管理工作
七、结束语
(本人在专业技术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还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和锻炼。
篇3
就人才類型而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将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1],而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物流作业一线操作人员,二是物流运营管理人员,三是高级物流管理人员,四是物流理论研究者[2]。而其中一线操作人员和物流运营管理人员需求最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具有技术型和技能型的物流运营管理人员显然是最核心的培养目标。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加强实训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成为现代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文是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内容,实训方法以及实训效果评价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该课程的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1目前物流管理专业中《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1.1课堂教学过多,技能实训较少。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共计108个课时,是所有课程中课时数最多的一门科目,其中理论课时68个,实训课时40个。教材选用的是宋文官主编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第二版)教材。课程的内容包括仓储业务基本知识、库房规划、储位管理、入库作业、在库作业、流通加工作业、补货作业、出库作业、退货作业及配送作业等相关理论知识。
根据课程要求,所有的实训应该都在实训室完成,实训的内容包括现场操作、实训软件上机操作等内容。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教师实训技能不足以及学校实训设备短缺的影响,导致大部分的实训内容只能在课堂上完成,实训的项目也都更改为库区规划,仓库相关作业的合同拟定,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学生的现场技能培训力度不高。
1.2学生的参与度不强,物流实训质量有待提高。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一门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核心课程,需要同学对库区的所有岗位都具有较深刻的认知。由于实训教材要求与学校的实训设备的现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教师对物流相关实训自编教材也未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实训大纲流于形式,因此,实训课程一直是很多学校的薄弱环节,也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1.3课程实训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不相匹配。本课程的实训安排主要是采用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照本宣科的课堂操作,而对企业的实际要求接触不深,特别是企业物流操作的流程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训的内容更单一和教条化、理想化,当学生面对企业复杂的业务流程,以及多样化的工作环境中,对物流技能的应用缺乏应变能力。
2高职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工学结合模式如图1所示:
2.1实训以企业岗位技能培养需求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物流公司、制造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作为参考对象设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课时108课时,理论总课时为36课时,实训总课时为72课时,其中,可开设8课时用于校企合作单位参观,40课时进行课程项目实训,24课时进行综合实训。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均以参观企业实际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到企业调研,提交调研报告和教学大纲。
2.2细化考核指标,以企业绩效考核为参考依据。教学过程融入企业案例,制定以操作技能加流程管理为核心考核内容,例如易碎产品应该如何出入库及储位选择,重货和泡货应该如何摆放,岗位设置和操作流程应如何设置和优化。需要通过小组操作实训,根据操作时间、完成质量,团队协作和流程合理性进行量化考核,并提交管理报告,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3以企业招聘和物流技能竞赛选拔为激励机制。该课程的实训分数达到一定水平,将可以获得优先推荐以及企业优先录用的机会;其次,将其作为参加物流技能竞赛的选拨来源,年级实训成绩在前6名的团队,才有资格进行第二轮的竞赛选拔,最后在该6组团队进行二次培训,择优选拔。
3总结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该模式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紧密协作,共同参与,不断创新,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严雪怡.试论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区别[J].机械职业教育,2001(2):3-5.
[2]何亿.物流管理专业高职本科与高职专科人才培养的差异性研究[J].物流科技,2015(4):150-153.
篇4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实训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旨在增强学生对物流活动、物流的流程和物流的理论有感性认识;并通过实训,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效的相结合,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找出自己学习的差距,锻炼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也为将来从事物流职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和我们到物流企业调研的结果,目前物流企业短缺以下几个类型的人才:一是物流基层作业人员;二是物流基层管理人员;三是物流中层管理人员;四是物流规划设计人员。因此,培养实践能力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顺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这也是高职院校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那么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必须进行创新式实训课程改革才可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通过对高职物流专业实训课程改革,促使教师在实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广阔的施展空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职业能力。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
当前在我们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教育虽然得到大力发展,学校数和学生数明显增加,教育的核心问题发生了转移,重“数量”轻“质量”,物流管理专业出现了“大”而不“强”的现象;二是教育观念上仍然固守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学术性,不重视知识的实践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课程结构;三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仍然重视理论教学环节,忽视了实践性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知识、训练职业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养成积极的职业态度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物流管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素质全面和综合职业能力较强,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在于其实用性和操作性,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优势和特色之所在。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民办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从2012年初开始,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大物流实训课程比例。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企业内部物流和企业外部物流)和社会物流(即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两大部分。对于企业内部物流,包括原材料、能源、配件、工具等生产资料的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或成品库管理、包装、分拣、配装;对于企业外部物流,有分销计划、发送、运输、与接受电子商务购销信息等岗位群;对于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物流服务器管理等,这些都带有明显的操作性。据此我们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立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调整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将原来实训课程仅有10%的比例加大到47%,从原来的校内实训扩展到校外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
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具体操作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大体包含三个部分:一是认知性实践教学,即物流认知实习,我们主要采用现场调研、专家访问、企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行业的现状,感知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这部分安排了30个课时进行教学。二是专项性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内实训和物流项目设计等,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相应理论的理解,并初步了解物流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流程。这部分安排了320个课时进行教学。三是综合性实践教学,属于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角色虚拟、角色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环节,我们安排在大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学完和专项性实践教学完成以后。这部分安排了1040个课时进行教学。
2. 加大对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可以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两年来,我们投资258多万元建立了4个校内实训基地(中心):如物流沙盘经营实训基地,它主要承担物流管理专业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任务;物流企业模拟实训基地,它主要承担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模式、物流系统管理等实训任务;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它主要承担模拟仓储作业、配送作业、运输管理、国际货代等实训任务;物流仓储与配送实训中心,它主要承担仓储作业、配送作业等实训任务,同时还要满足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等岗位群实训教学需要。
3.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大生产实习力度。校外生产实习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物流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生产实习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物流包装、配送、仓储、运输等诸方面的业务。除此之外,通过校外实习,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两年来,我们组织了2010级和2011级的学生到南宁桂华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和南宁一心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各实训2周,让学生了解物流企业的仓储与配送的真实工作流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建立“课、岗、证”和“教、学、做、赛”为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所谓“课”就是以物流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与任务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所谓“岗”就是按照各个物流岗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来确定学生应知应会内容,即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所谓“证”就是引导本专业学生参加物流从业资格考证,在毕业前获得三级物流师资格等职业资格证书。为了实现“课、岗、证”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教、学、做、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讲思路、教方法,通过展示实物,现场示范操作或让学生实际动手体验以及参加物流技能竞赛等方式,老师在学生实训和比赛的过程中,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技能操作的要领交给学生,达到“教、学、做、赛合一”的教学目的。两年来我们组织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物流储配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的赛项和全国职业院校模拟创业技能大赛物流企业经营技能比赛,在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模拟创业技能大赛物流企业经营技能比赛广西赛区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的二等奖;在2013年第四届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物流储配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的赛项中取得了第四名并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通过大赛,师生都对专业技能教学充满了信心,逐渐形成了努力教好、学好专业技能的良好教学氛围。
5.把技能竞赛和实践课程改革融为一体。首先,根据技能竞赛的内容对原有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在实践教学中重点突出技能教学和岗位实践,依据物流企业的“职业标准”和“关键岗位能力”设计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基础上,把职业标准和关键岗位能力的要求分解并融入课程目标中,将技能大赛的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将技能大赛评价标准融入专业项目课程标准,覆盖到每一门专业课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竞赛项目,形成“课课有竞赛、人人都参与”的良好局面。其次,按照技能大赛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在调整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结构时,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把物流行业最新职业技能标准、物流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技能大赛内容及时整合融为一体,转化为教学项目,反映到课程教学中。如在《仓储管理与实务》、《配送管理与实务》等课程教学中将物流企业储配方案设计、商品堆码、货物摆放、客户订单处理、物流设备使用、配送路线优化等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技能竞赛项目,训练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用于实际操作中去。最后,对接技能大赛项目,促进综合实训课程和毕业设计课程的改革。通过吸取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综合实训项目进行改造,把单项实训项目进行整合,形成业务流程复杂、反映物流行业不同企业不同运作模式的综合实训项目。
总之,通过这两年多的改革与实践,我们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生技能和就业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我们深深感到,进行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各方面能力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让所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成为能适应物流业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物流领域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自信、成功的迈向社会。
篇5
【关键词】 技校 物流实训教学 问题 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人才愈来愈受到重视,物流业近些年在我国发展的趋向成熟,使得物流专业人才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就技校的物流专业而言,却并没有实现应有的就业期望值,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在物流专业教学中通过强化实训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整个社会大环境对物流行业人才的需求模式。
1. 当前技校物流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技校物流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往往照搬大专院校的实训课程,而不能在认识到技校自身性质的基础上,根据物流专业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等进行合理的实训课程设置。由于技校是与学生就业有着很紧密关系的教育单位,因而实训课程在技校中尤为重要,物流实训课的设置往往不能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没有注意与学生的整体就业趋向密切照应,以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开展实训教学。另外,技校学生一般在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上稍有欠缺,这就需要实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科学进行课程设置,而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往往课程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要求超出了学生的学习承受力,不仅给学生造成了负担,且无法起到预想的实训效果。
1.2实训教学方式较为落后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行业逐渐改变着旧有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使用频率和范围逐渐增多和扩大,而在部分技校的实训教学中,却没有充分借助多媒体这种更加直观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对实训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借助多媒体播放物流实训基地的工作视频等,让学生提前对实训进行预热,避免真正开展实训时茫然所知,不知所措。
1.3实训形式单一化
为加强学生的实训能力,应采用丰富多样的实训形式,但当前技校的实训教学还主要以到企业参观为主。这种实训方式一则仅参观不操作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裨益不大;再则过于单调的形式离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教学差距还很远,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真正提升。其他形式的实训机会少之又少,严重制约了实训教学的发展。
1.4师资力量较为匮乏
当前技校部分进行实训教学的教师在真正的实践经验以及实践能力上还较欠缺。一方面,部分教师毕业后便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所有的实训经验均来自理论上别人积累的经验,并没有通过自身的体验,确定实训经验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平时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往往没有富余的时间参与相关的培训,或直接到相关单位通过身体力行地参与实践,积累实训教学的经验,导致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用理论诠释理论,缺乏实证根据予以验证。
1.5设备不足或设备利用率偏低
部分技校因资金问题,在设备的置购上还较为不足,使得实训教学的相关设备较为简陋,技术含量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实训教学需求。另一方面,有的技校虽然添置了一定的现代化设施,但一则数量较少,与学生数量在比例上严重失衡;再则对设备的利用率偏低,因这些设备一般价格昂贵,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时往往担心设备出现问题需要承担责任,而往往在使用中谨小慎微,并没有使设备产生应有的价值,导致设备每年需要占用大量的维修费用,却无法对学生的实训能力起到预期的提升作用。
1.6考核机制缺失
实训教学的成效如何,并没有通过健全相应的考核机制进行测评。考核机制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检测,且能以此督促教师和学生严格参与实训,在实训中严于律己,切实保证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另外,与考核机制相统一的奖惩机制也处于缺失状态,对于实训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并没有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及时予以肯定;同时,对于实训中态度散漫不认真的人员,也没有相应的惩处措施予以警戒,这对于实训效果的提高都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2. 改进技校物流实训教学的建议
2.1合理设置物流实训课程
首先,技校实训课程的设置必须从技校自身的发展方向、教学目标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根据自身具有的个性特点,设置合适的物流实训课程,以利于实训教学落到实处,并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技校实训教学的水平。其次,技校物流实训课程的设置还必须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成熟程度以及学习能力,通过综合权衡,设置适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并能真正促使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课程,以为学生的就业和长远发展着想。再次,实训课程的设置还应适应当前整个社会发展形势,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全面合理地设置利于学生实现综合发展,并能通过实训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较大帮助的实训课程。
2.2改进实训教学方式
实训教学应响应信息时代教育方式改革的要求,及时转变观念,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积极运用多媒体开展实训教学。通过多媒体模拟创设的逼真实训环境,让学生在进行真正实训前,提前掌握基础实训知识,为实训活动的真正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摩物流业的作业流程视频,让学生在直观的“演示”中,为今后的实训积攒一定的间接经验。另外,还可以借助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尽量多地学习和了解物流方向的相关知识,利于物流实训活动的有效开展。
2.3不断丰富实训教学形式
技校物流实训教学应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切不可固化为到企业参观这种单一的形式。首先,应将旧有的单纯进行企业参观的方式改为到企业实习的方式,以让学生有机会通过亲手操作,真正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还应让学生通过写实训报告等方式,加强对实训知识的巩固,并进一步强化实践能力。其次,应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训形式,除了到企业参与实训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能随时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应的实训,通过不断积累点滴的实训经验,最终获得实践能力的提升。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活动,通过让学生广泛了解物流实训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强应对物流业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定期设置一定的环境,让学生通过实训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参与实训锻炼的积极性。
2.4充实实训教学师资力量
进行实训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实训经验,不应仅仅借助一些理论性的实训知识对学生开展教学,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真正提高意义不大。首先,学校应尽可能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让教师走进物流企业亲自参与实训,积累经验,纠正实训知识的偏差,以保证实训教学活动的合理有效。其次,教师个人应认识到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寻找参与实训的机会,以能在授课前积累一定的实训经验,让实训教学切实能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作用。
2.5不断更新实训设备,并合理予以利用
实训教学的开展必然需要一定的操作设备,有条件的技校应购入实训需要的全部设备,并能充分利用设备展开实训教学。设备的价格一般比较昂贵,教师和学生切不可因此而不敢大胆使用,使得设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且闲置的设备往往更容易出问题。另外,对于条件较为落后的技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购买能力范围内的主要设备,以让学生对实训教学的核心知识能及时掌握。此外,这些学校还可以和相关的物流企业取得联系,通过让学生免费参与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利用企业的设备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2.6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为强化师生对于实训教学的重视程度,应通过建立实训成效考核机制的方式,督促技校师生严格参与实训活动。首先,不仅应在学期末对学生的实训成绩进行检测,而且应在日常的实训课后,随时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测评。测评中,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测查,以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其次,考核的同时应同步健全奖惩机制。对成绩优秀、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对于实训中不能严格遵守规定,实训态度不认真,实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应视情况进行一定的惩戒,以儆效尤,让所有的学生均能严格要求自己,促进学生整体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当然,考核和奖惩机制也同样适用于进行实训教学的教师,应通过类似的考评和奖惩机制督促教师也能不断提升自我,以利于实训教学的开展。
结语:
加强技校物流实训教学是适应当前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形势,并适应技校教学方向的积极措施。在当前技校物流实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通过合理设置物流实训课程、改进实训教学方式、丰富实训教学形式、充实师资力量、更新设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等方式,全面促进实训教学的合理开展,最大化提升技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成林,邬跃,张旭凤.物流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2009(02)
[2] 吕莉俐.关于技校物流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1)
[3] 丁炯.现代物流实训教学和管理方法初探[J].华南金融电脑,2010(05)
篇6
物流服务与管理。
二、入学要求与学制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年。
三、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省经济发展和行业变化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现代物流的运作流程,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信息技术,集仓储、运输、包装、配送、流通加工、营销、信息处理等实务能力于一体的,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面向、职业能力分析与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资格证书
(二)继续学习专业
根据专、本科专业目录,结合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际,本专业毕业学生继续学习专业可为:
专科:物流管理、商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
本科:物流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电子商务、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素质目标
1.有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精神和气质,爱岗敬业;
2.有较强的安全作业意识;
3.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环保意识;
4.具备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设备的潜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
2.初步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
3.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入库和出库的基本作业程序;
5.掌握盘点作业的基本工作程序、内容、方法;
6.了解物流营销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物流营销的各种方法;
7.掌握物流业务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
8.了解条形码技术知识、POS系统知识、RF技术知识。
(三)能力目标
1.具有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进行信息收集、分类、处理、的能力;
2.具有填制、识读、制作和修改运输单证和规范填写仓储作业各类单据的能力;
3.具有安排和监管现场货物装卸搬运和执行特殊货物装卸搬运与运输的能力;
4.具有根据配送计划进行分拣作业、配载作业、送货作业的能力;
5.具备商品验收、分拣货物、出货检查、货品包装等作业规范操作的能力;
6.熟练操作仓储作业的装卸搬运设备、计量设备、保管设备、养护检验设备、消防设备,并具有上述设备的养护知识与能力;
7.具有对物流市场进行调查、获取经济信息的能力;
8.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合作协调和应急能力。
六、教学时间分配及进程安排
七、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一)职业素质要求
1.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心学生,教书育人;
2.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注重更新知识结构;
3.刻苦钻研业务,勇于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4.善于结合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二)职业技能要求
1.具备物流及相关专业技术职务(非教师系列)任职资格或具备物流及相关专业(工种)技术三级以上等级证书;
2.具备通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的操作与应用能力;
3.具备组织物流及相关专业实训教学的能力;
4.公开发表过物流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或参编专业教材。
(三)继续教育要求
1.定期参加所授课程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进修培训;
2.每学年参加带队指导顶岗实习或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在80学时以上;
3.定期参加相关专业学术研讨活动,及时掌握本专业前沿理论;
4.定期参加市级、国家级或出国专业师资培训学习;
5.通过进修提高学历、学位层次(或取得双学历、学位)。
八、实训(实验)条件
(一)实训室建设标准(见P103)
(二)实训室建设设备清单(参考)
1.全国物流技能比赛设备清单
2.仓储与配送实训室设备清单
3.货物运输实训室设备清单
4.国际货代实训室设备清单
5.快递业务实训室设备清单
九、编制说明
(一)编写依据
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二)公共课的开设说明
1.语文课程包括基础语文、应用文写作两大模块,前三个学期为“基础语文”,后两个学期为“应用文写作”。
2.数学由基础数学和经济数学基础两个课程模块组成,前三个学期为“基础数学”,后两个学期应结合专业需求增加为“经济数学基础”。
3.英语课程由基础英语、英语口语、商务英语三个课程模块构成,前三个学期为“基础英语”,第四学期为“英语口语”,第五学期为“商务英语”。
4.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由“文字录入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两个课程模块构成,第一学期以“文字录入技术”为主,第二学期以“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为主。
(三)选修课开设的说明
1.限定选修课,由各学校根据当地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情况,在货物运输、仓储与配送、国际货代、快递作业四个方向中选择开设。
2.任意选修课,可结合各学校专业方向的选择和学生发展综合考虑加以确定。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可供选择的任选课程列举如下:
(1)人文素养类:心理健康教育、美育基础知识、演讲与口才、文学作品赏析、音乐欣赏、书法、毕业生就业指导、文学名著欣赏、大学音乐鉴赏、数码摄影及欣赏、创业教育与实践、大众健美操等。
(2)专业技能类:公共关系、消费心理学、超级成功学、沟通技巧、商务礼仪、商务谈判、条码技术与应用、供应链管理、特种货物运输、物流企业管理、物流统计、国际物流、回收物流及其他方向专业课程。
(3)社会实践类:市场调查、物流企业参观学习、参与短期企业生产实践、实训室综合训练。
(四)对于实训(习)项目的说明
1.课程阶段实训
即集中实训(见教学进程表“社会实践”),主要是利用校内外的各种实训室和实习场地,模拟现实企业的员工角色和环境,就某一单项或综合课程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训,使学生在初步了解物流组织基础上,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物流管理活动的分析。
2.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主要是将专业理论知识同企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学习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如何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等,熟悉从业环境,参加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同时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
对于学生毕业实习的管理,学校要制订实习计划,确定实习目标、要求、实习内容和岗位,联系相关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校企共同商定实习指导老师,学生既要按指导老师和计划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践,也要遵守实习现场的规章制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诚实谦恭、虚心学习。学校教务部门或相关系部应深入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加强对学生毕业实习的考核。
考核内容与要求: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分散实习单位鉴定。
(五)证书培训考核的说明
篇7
关键词:物流 专业 产业 差异化 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集群的合作已进入到一个新起点、新阶段,是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合作双赢的一种有益尝试,必将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也将有力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使区域大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 国内物流产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上运输、内河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涉及内贸、外贸、供销、物资、粮食、医药、资源采掘业、工业、邮政业、仓储业、包装业、信息产业等领域。面对新兴的市场需求,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我国物流人才十分匮乏,物流人才匮乏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以下从物流产业人才需求总体情况、行业需求范围、需求的地区差异和层次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表1)。
2 我国高职物流专业培养现状分析
由于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本身还在不断发展中,所以物流专业人才培养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培养特色 物流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高职院校开设此专业的时间尚短,仍处于摸索阶段,对物流职业教育了解不深,对社会、企业的需求特点研究不足、不成熟,定位较为含糊,造成了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不完全协调,大部分的毕业生不能明确自己的专业优势与特长,培养的物流学生三年下来学的内容不少,但是杂而不精,什么都只知道个皮毛,形成“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做不好”的问题局面。
2.2 虽明确培养目标与特色,但是造成就业压力 很多院校意识到了如果不明确培养目标与特色,学生就不能形成就业优势,所以近几年,很多院校明确自身办学优势,进行专业方向细化,进行特色培养。但是也会有问题,由于只是强化专业优势与特色,没有形成学生个人优势与特色,造成就业时压力过大。
■
2.3 院校间人才培养重复 全国大部分的院校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都没有进行专业细分,这样就使得培养的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趋于一致。因此各高校应该综合考虑自身的师资、教学设施等条件,结合所处的区域大环境对人才的需求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细分。
2.4 课程设置实践性不强 高职院校一直强调的是“零距离上岗”,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用人单位欣赏的是一到岗位就能马上工作的学生,而不是一个什么都懂得一点,但没有某一方面专长的学生,但众多的高职院校由于资金、师资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实训环节开展得极不理想,不但学时分配不合理,教学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学生根本没有掌握到应有的技能。
2.5 实训基地条件不完善 实训基地只是简单的软件和硬件的组合,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存在很大差别,实训内容与工作内容也有差异。
3 物流专业对接物流产业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通过国内物流人才需求分析,了解到物流人才整体和多样性需求将持续增加,而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以下是物流专业对接物流产业分方向人才培养的真实实践。
3.1 对接产业建专业 坚持专业建设围绕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绕需求转,建设企业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分方向特色专业,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进行全日制学习,企业物流方向的学生形成企业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的专业优势与特长;国际物流管理方向的学生形成国际货运、集装箱管理、港务管理、船务管理的专业优势与特长。同时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超市)”和“教学企业(顺丰快递模拟点部)”的轮岗实习,拓展培养连锁超市物流和快递物流人才,给学生提供专业特色发展空间,使办学呈现出“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的良好局面。具体思路如下:①对接装备制造产业建设物流管理专业(企业物流管理方向)。②对接临港产业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国际物流管理方向)。③对接连锁超市物流行业进行学院实训超市实习锻炼。④对接快递物流行业进行顺丰快递模拟点部实习锻炼。
3.2 对接岗位设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以典型职业活动为线索确定专业课程设置,按照企业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创建“三层双轨制”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3.3 对接企业环境设实训基地 根据专业职业岗位特点,在校内开设“校中厂·学院实训超市”,校企双方通过资金、场地、设备、人员的投入,共建“教学企业·顺丰快递模拟点部”,由企业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师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物流专业对接物流产业分方向差异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打造分方向差异化人才培养特色,坚持走“区校企联动发展,产学研结合办学”的特色发展之路,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物流产业链全面对接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构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培训与技能鉴定服务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牛鱼龙.怎样成为物流人才[M].海天出版社,2004.
[2]陶广华.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J].江西价格月刊,2005-12.
[3]姜大立,王丰,张剑芳,王会云.行业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物流;实训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物流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政府部门也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发展,2001年3月,中国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合部、民航总局等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其内容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强物流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结合,继续深入研究探索不断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等内容。因此,物流教育已刻不容缓,物流研究体系也应该逐步建立。物流专业是一门综合的、交叉的经济学科专业,它涉及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技术经济、运筹学、电子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是一门覆盖面广、应用性强的学科。与我国物流业高速增长不适应的是,我国物流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处于摸索阶段,目前还未形成体系。人才问题将在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严重制约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为了提升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应在实践教学中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大力度推进实训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建立“理论+实践+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物流专业实验室与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中,坚持“以技能培养、实训操作为重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达到物流具体岗位的要求。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实训课程体系
实训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该体系必须具备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即“一个体系,三个模块,注重融合,强调特色,突出素质”,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商务类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以上实训课程,主要围绕综合实践类课程实训和商务类课程实训进行。物流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为了能培养出特色鲜明、技能精湛,能很快适应企业岗位的物流专门人才,在设计实训课程体系时,充分体现“活学活用”的原则,妥善处理一个“度”的问题,即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广度要足够,应覆盖“物流岗位”必需的相关知识。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学校设置了8门实训课以及基本与理论课对半开的实践操作课,以上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50%左右,另在第4学期暑假安排2个月顶岗实习,第5学期安排1个月毕业设计。每门实训课程均制定有详细的教学大纲,课程开课前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授知识要点,明确能力培养要求和考核标准,详细列出章节学时分配、教学目标和实训要求。
二、突出实践技能培养,改革考试评分制度
物流是从社会生产生活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在不断的应用和发展之中。现有的物流理论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物流活动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因此物流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实战性特征,要使物流人员迅速理解和适应物流实际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进行各项物流活动。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宗旨,将校内的物流实训室和校外的物流公司、外贸公司等实训基地相结合,构建实践教学应用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同时树立实践教学的整体观念,通过整合各项教学资源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经过系统设计,对应于教学模块,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训、专业实训、现场实习3部分,使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对于经济类课程来说,一是要求“走出去”,即教师带领学生针对拟定专题,到物流公司实地参观学习,了解物流的操作流程和工作特点,感受物流行业的工作环境和气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归纳总结、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请进来”,即从公司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为学校客座教授定期来校授课;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物流学术报告会,丰富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这些课程与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突出实践教学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所以要加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力度,侧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同时鼓励教师在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计算机前教学、在实训基地教学,进一步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购进一批与物流有关的实训设备和模拟教学软件,如可购买托盘与叉车供学生课余学习并操作使用,以及购进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国际货代软件让学生以各种角色在模拟环境中感受物流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物流各种岗位的技能。此外,鼓励、推荐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与物流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从实训课程评分制度上加以改革,与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实际工作挂钩。评分不采用百分制,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的方式代替,同时加大学生平时成绩在总成绩计算中的比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高职教育要提高质量,不但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思想,还要靠先进的教学手段。要在广泛运用实物、现场等直观教学手段的同时,加强多媒体教学,全面实施电子化教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共享教育资源。具体应从以下方面来实施:一是投入资金加强多媒体教学硬件建设,建设多媒体教室,购置音像设备及视频资料;二是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知识的培训;三是组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多媒体课件评比,提高大家的制作水平;四是搞好物流实训室建设,完善实训室的各项功能与软件接口,让广大学生更直观、更逼真地了解物流实际操作的各项流程。随着这一系列全新的教学手段逐步规范化、系统化,学生可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制作网上在线师生交流平台和网上试题库,加强师生互动。教学实践表明: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但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各项知识。
四、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平台
要和政府的各相关部门、各类企业尤其是本经济区域内有关企业加强合作。同劳动部(局)等政府部门的合作,可以发展在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人才市场需求信息、人才现场招聘等方面的合作;同各类企业的合作,形式是联合办学,具体方式包括: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或顶岗实习;邀请企业共同研究专业方向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职业岗位的分析;有些实训课程可以通过到企业承接实际项目来完成,如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分别与宅急送南昌分公司、远成南昌分公司、中通南昌分公司、乔家栅公司合作组建了各公司在该校的配送服务队,全权负责该公司在该校的具体业务;与企业联合办班,根据企业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为其定向培养人才,开设的课程和任课教师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商定,该校已与国美南昌分公司开展过此项合作,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这些校企合作项目使得学生在完成实际项目的同时也能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必须更加主动地“走出去,引进来”,坚持诚信和质量原则,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措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五、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这几年高职院校无论是在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上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因此建设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在建立和完善校内的实验实训基地,更新现有物流实训室的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还应加强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通过各项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多与其他院校的物流老师交流教学经验,吸取他们在物流教学过程中好的经验和方法。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物流、系统开发、营销与策划等实践工作,这样既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也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可以根据课程需要从企业一线引进一些责任心强、业务熟练、技能精湛的员工来学校当老师,以充实学校的师资力量。另外,也可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参加物流师有关课程的培训,到开展物流教学较好的大学或者直接到某个具有较强知名度的物流企业进修,并适时地参加各种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或物流展览会等,提升教师素质。
六、总结
物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给广大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物流专业的教学人员要不断探索和改革物流的教学及实践模式,加强物流的专业建设,以更好地适应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细玲.现代物流概论[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中职;物流教学;案例教学法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的物流教育若是以课堂授课的教学形式为主,只注重理论上的传授,不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充分结合,就会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很容易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想深入地了解,无法将所得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形成学习与生活严重脱节,即使授课教师透过语言或文字将问题情境重述,学生也难有身临
其境的感受。这样课堂犹如无源之水,没有生机,我们不仅要高呼,这无源之水,活水在哪里?对于专业性、理论性、实操性都很强的物流专业而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典型性的教学案例设计成适当的案例问题,以提供给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单一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因此,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物流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理论依据
1.现代教学观
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师要“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着眼于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案例教学模式的目标与现代教学观的要求一致。
2.最近发展区理论
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叫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越大,学生的发展空间也越大。而启发性教学能够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引导的过程,即是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的
过程。
3.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论
根舍因是西德教育家,范例方式教学论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在数学要求上做到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作为主体的学生与作为客体的教材相结合;在教学程序上要遵循由典型事
例的个别特点推出同类事物的普遍特征,再由普遍特征上升到掌
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把握对客观事物自觉认识的规律。根舍因认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推断、迁移等能力。
三、在中职物流专业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1.选择适当的案例
为了着重于原理概念等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应当选取简单的
能说明问题又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该案例要在实践中加工改造使之适合课堂教学。要求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讲,同时还要动脑,教师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一方面,从各种类型的案例中看到世界各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状况和实际运作;另一方面,还要进行积极思考,对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并尽可能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放手,逐步提高
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因素之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注重教学中的循序渐进,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逐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反复训练,待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后,教师便可逐渐放手,切不可因对学生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将案例教学只是停留在教师自己进行案例分析的层面上,却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如此,则违背了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内涵。
3.教师教学主动性、创造性的积极发挥是关键
要精心选择案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展示案例,案例展示后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适时加以点拨、归纳,使教学生动有序地进行,使师生配合得和谐一致,使教学效率达到最佳。如下表所示:
下面是我在教学《第三方物流》时的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第三方物流企业相关知识,运用案例“科龙与第三方物流”。
【教学对象】
物流专业一年级的学生。
【教学目标】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第三方物流的战略性选择有更加深刻
的理解。
通过物流实训,让学生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如何运行的,并且发现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所在。
【场合、媒体、道具】
教室、物流实训室。
多媒体幻灯机、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媒体播放器。
笔记本、照相机、录音笔(实训道具准备)。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案例教学为主要方法。
【教学过程】
1.讲授基本知识点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讲授第三方物流的相关基础知识,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2.案例背景介绍
通过幻灯片介绍科龙公司背景。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家电产品制造企业之一,创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广东顺德,主要生产冰箱、空调、冷柜和洗衣机等系列产品。1996年和1999年,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深圳两地发行上市。目前,海信、科龙、容声三大品牌的主导产品从技术研发、工艺质量、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充分共享资源,整体布局,各有侧重,协同合作,均衡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产品风格和优势,培养各自鲜明的品牌个性,全面满足不同国度和地域、不同特征和爱好消费者的需求。
3.案例引入
教师展示案例幻灯片:我国全球化进程中形成地视界家电制
造中心,现在,我国家电行业与世界家电行业的竞争已完全处于同一个平台。以科龙为代表的我国家电企业正在规模与技术上逐渐走向世界前列。在国内,科龙通过参股专业的物流公司,在家电生产企业与物流服务商之间利用资产组带关系构建家电物流平台,开创了国内家电企业,向第三方物流公司遍布全球强大的物流网络提供了专业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
4.对案例中的相关知识与信息进行补充
(1)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中一个重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3PL或TPL)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已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和管理方式。
(2)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是1998年由美国埃森咨询公司率先提出的,是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活动。第四方并不具体承担物流运作活动。
5.教师提出思考问题
科龙集团为什么要引进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给科龙集团带来了哪些利益?
你还能举出一些企业运用第三方物流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
例子吗?
第三方物流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反复阅读案例,了解案例所提供的细节、信息、数据和事实,并进行独立思考。将全班同学每5~6人分为一组,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为代表,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发言。
6.教师总结
对学生的讨论过程及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针对学生在讨论问题过程中提出的分析思路、方法与解决问
题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对一些好的思路以及独到的见解
进行肯定和表扬,过去的物流体系已经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
要,所以优化价值链、引入第三方物流成为科龙集团的战略性选
择。第三方物流的引入给科龙集团带来了四个优化和两个延伸。四个优化指的是物理组织与流程的优化、物流运输整合与系统的优
化、物流仓储整合与资源的优化、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效率的优化。两个延伸分别是物流向二次配送延伸以及向外部物流延伸。此外,在向国际主流强势家电迈进的过程中,与国际第三方物流的合作
也功不可没。
7.课后实训
(1)实训内容
参观第三方物流企业。
(2)实训地点
某校企合作第三方物流企业。
(3)实训人员
任课教师及实训指导老师、班主任及物流企业各基础作业班班长。每8~10人为一组,每组组长和记录员各一人,每组确保有一名教师。
(4)实训步骤
参观第三方物流企业各个部门的日常运作情况。
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现状进行调查,找出企业中存在的
各种问题。
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
8.作业布置
(1)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应包括学生自己的观点及支持观点的数据、信息、事实资料及其定量定性分析的过程。
(2)各小组上交一份第三方物流企业改进方案
(3)每个学生上交一份实训报告,写下实训过程中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
此次教学过程通过案例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学生在掌握第三方物流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运作以及引入第三方物流会给企业带来哪些优势。另外,通过课外实训,学生能够深入第三方物流企业中,通过观察和探究,找出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
的意识。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应综合考虑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的能力以及第三方企业参观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中职物流专业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成效与反思
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
生动、具体、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产生兴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和分歧,并选择适当时机给予解答,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理论、增强能力的教学目的。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采用实习案例教学法可模拟整个商品的物流过程。教师发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几轮模拟中,注意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从而熟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这样一来,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采用实习案例教学法后,学生不仅深深感受到自己学习的东
西很有用,跟自己平常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也非常有兴趣,在之后的理论学习中会更加认真,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学.中国物流出版社,1995.
[2]王加林.物流系统工程.中国物流出版社,1987.
[3]刘华.现代物流管理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秦明森.实用物流技术.中国物资出版社,1991.
[5]孟建华.现代物流管理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
一、国外物流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开展物流高等教育,广泛开展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形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培训相结合的物流教育体系,能够有效地满足物流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国外的物流发展成熟,其相关理论知识和各种物流设施、实训室等已经健全,给物流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国外教育机构物流教学所采取的方式除了常规的教师授课之外,还经常举办特邀讲座,邀请物流人士来学校给学生做报告,并且定期组织研讨会,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实际观摩物流过程,了解和操作物流设备和设施,真正的接触到物流过程。还设计各种团队合作项目,要求共同完成一个物流任务,实现物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创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当中去,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
二、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不明确
物流行业涉及的知识面很宽,需要的技术技能很多,在管理上也具有较高的复杂程度,但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宜窄不宜宽。高职学生经过3年时间的学习不可能掌握物流作业涉及的所有知识和技术,只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部分。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似度较大,未能凸显学院专业特色。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如何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教育层次、学院特色,界定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前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实训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的有力保证。从教学目的角度划分,物流实训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见习实训教学,通常是以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物流企业内部,了解物流行业或物流企业的基本面貌。第二层次是操作型实训教学,由于物流行业涉及一些设施设备的操作与使用,如货物堆码技巧、搬运设备的使用、仓储系统的出入库控制等,这类实训活动主要是熟悉、掌握物流设施设备的操控方法。第三层次是创新型实训,如诊断某个物流系统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物流调研及规划等。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只停留在第一层次的见习实训教学阶段,有的涉及了第二层次的实训教学阶段,但不够深入。“工学结合”的程度较低,不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双师型”教师队伍匮乏
物流专业是一个跨越许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对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方面的要求远远超过传统管理类专业。其学科的实践性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具备熟练的实践能力。这两个要求不仅是对教师质量的要求,同时为保证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还需一定数量的教师作保证。但这类教师数量十分有限,虽然高职院校都在大力招聘具有中、高级职称或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工作待遇也不错,但还是供不应求。
4缺乏实用的精品物流专业教材
物流是一项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相结合的学科,在物流从业人员中,有75%—85%的人员是从事岗位操作的技术人员。物流过程包含运输、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在每一个功能中又包含着大量的操作活动。目前高职院校所选教材的种类包含仓储、配送、采购、运输等多个领域,但没有注重教材的实用性。一些院校开发了相应的物流类教材,却没有进行有效的推广。此外相应好的教学软件的缺乏,也使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乏味。
5物流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不统一
对物流专业学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或职业培训,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缓解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多重行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共存的局面,既不利于高职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也不利于物流业职业资格认证的推广和认可,更不利于物流业本身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业职业资格认证现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制定的《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中国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制定的《物流管理人员、物理经理职业标准》;中国
交通协会引进的国际物流执业资格认证考试(ILT);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制定的《物流师职业标准》等。 三、应对措施
- 上一篇:护理综合实训报告
- 下一篇:会计实务手工实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