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9 07:4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实验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实验报告

篇1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王建明

姓 名:张国生

学 号:XX0233

学 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 级:05信计2班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 (1)

nsinα=mω2x (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 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 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

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

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

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几式得:

g=4π2n2h/t2.

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

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四、采用模型六利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摘要: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参量。地球上各个地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和相对海平面的高度而稍有差异。一般说,在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值最小,越靠近南北两极,重力加速度的值越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约为1/300。研究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况,在地球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专门仪器,仔细测绘各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况,还可以对地下资源进行探测。

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内观察一个圣灯的缓慢摆动,用他的脉搏跳动作为计时器计算圣灯摆动的时间,他发现连续摆动的圣灯,其每次摆动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与圣灯摆动的幅度无关,并进一步用实验证实了观察的结果,为单摆作为计时装置奠定了基础。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应用单摆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简单方便,因为单摆的振动周期是决定于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即决定于重力加速度g和摆长l,只需要量出摆长,并测定摆动的周期,就可以算出g值。

实验器材:

单摆装置(自由落体测定仪),钢卷尺,游标卡尺、电脑通用计数器、光电门、单摆线

实验原理:

单摆是由一根不能伸长的轻质细线和悬在此线下端体积很小的重球所构成。在摆长远大于球的直径,摆锥质量远大于线的质量的条件下,将悬挂的小球自平衡位置拉至一边(很小距离,摆角小于5°),然后释放,摆锥即在平衡位置左右作周期性的往返摆动,如图2-1所示。

f =p sinθ

f

θ

t=p cosθ

p = mg

l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基层就业;就业意愿;心理障碍

一、前言

据统计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而2014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27万。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工作逐渐成为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对目前的就业形势, 被调查对象中认为形式严峻,就业难的占72.22%,认为就业形势正常的占16.67%,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占5.19%,而不了解就业形势的仅占4.81%。从调查中可知现如今大学生普遍对就业形势是有所了解的。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调查

(一)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以湖南省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涉及全校文史类、工科类、经济管理类、理科类、医学类、艺术体育类等专业。通过全校各院系书记与辅导员的配合,本次调查以2010级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110个班级中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2个班级进行进班发放调查问卷,在规定的时间以及独立完成的前提下对问卷进行了逐一回收,确保了问卷的有效性,并提高了问卷的有效率。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5份,共回收问卷292份,回收率为92.7%.。在第一时间将调查问卷数据录入Excell中后,通过对信息以及数据完整性的检查,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70份,有效率为92.5%。

(二) 调查的内容

此次调查以高校大学生所在家庭月收入为出发点,通过对他们在基层工作的就业意向以及基层就业的态度上的不同进行分析,找出当今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心理障碍与他们所在家庭的经济情况的关系,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进而能够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最后缓解如今愈演愈烈的大学生就业的紧张局势。(注:家庭月收入的划分为4000以下为低收入家庭,4000至8000为中等收入家庭,8000及以上为高收入家庭)

(三) 调查数据及结果分析

1、大学生基层就业所注重的方向即就业意愿

基层就业是指在下列区域、单位就业或以下列方式就业:1、县及县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2、农村建制村;3、城镇社区;4、中小企业;5、国家和地方服务基层项目;6、自主创业;7、部队;8、艰苦行业企业、事业单位。

本次调查问卷我们提供给受调查者的选项包括乡镇企业,农村基础服务事业,基层支教,乡镇公务员。调查结果显示属于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中,其就业意愿的选择(见图表1),26.0%的大学生基层就业会选择乡镇企业,12.3%的大学生会选则农村基础服务事业,34.4%的大学生基层就业会选择基层支教,而选择乡镇公务员的大学生占了27.3%。在属于中等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中,其就业意愿的选择(见图表2),25.0%的大学生选择了乡镇企业,15.9%的大学生选择了农村基础服务事业,对于基层支教以及乡镇公务员两项的选择率分别为28.4%和30.7%。对于属于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其就业意愿的选择(见图表3),25.0%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乡镇企业,14.3%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农村基础服务事业,而对于基层支教和乡镇公务员的选择率分别为21.4%和39.3%。

图表1

图表2

图表3

从以上得出的数据以及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在基层就业意愿方面,出生于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比较看重去基层支教,而出生于中高收入的家庭更为看重乡镇公务员。并且随着家庭月收入的提高,其所占比重从28%到31%,最后到了40%,即大学生的家庭月收入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大学生在基层就业意向上更青睐于乡镇公务员。而在农村基础服务事业方面,其所占比重没有多少变化,也就是说对其选择不受影响。

2、 对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的态度

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具体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计划。

关于对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的态度,属于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中,其就业态度(见图表4),54.0%的大学生赞成,也愿意去基层就业;38.5%的大学生赞成,但不愿意去基层就业;7.5%的大学生不赞成,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在属于中等收入的大学生中,其就业态度(见图表5),赞成,也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占了44.3%;赞成,但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占50.6%;不赞成,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仅占了5.1%。对于属于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其对待基层就业态度(见图表6),60.0%的大学生赞成,也愿意去基层就业;33.3%的大学生赞成但不愿意去基层就业;同样的仅有6.7%的大学生不赞成,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

图表4

图表5

图表6

从以上得出的数据以及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在对待基层就业项目的态度上,无论家庭条件怎样,持不赞成,不愿意态度的同学所占百分比都维持在个位数。说明,高校大学生普遍上是支持基层就业项目的开展。但出乎意料的是,出生在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有60%愿意去基层工作,而中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要略低一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收入的家庭能够给予大学生足够大的支持,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家庭因素,少了很多束缚,因此才会有过半的人选择愿意去基层就业。

3、 对基层就业意向方面最理想的工作单位

本题所给出的选项具体包括:政府机关、科研设计单位、大型事业单位、小型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中小型私营企业、其他企业、农村建制村、部队、自主创业(注:农村建制村是指通过国家行政程序才能得到确定,是建制村的根本特征。需要说明的是,约定俗成用“建制”的是“镇”,为“建制镇”,而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建制村”的含义应该与“行政村”意思是一样的。)

对基层就业意向方面最理想的工作单位的选择,属于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他们最想去的工作单位是政府机关和大型事业单位,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7.2和18.3;属于中等收入的大学生,,他们最想去的工作单位是国有企业和大型事业单位,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2.4和20.9,而政府机关占百分比为19.4,;属于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他们最想去的工作单位是大型事业单位和自主创业,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0.4和26.2,而政府机关所占百分比为21.7。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调查的270名大学生没有一个人选农村建制村。

图表7

从以上得出的数据以及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出生于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理想的工作更倾向于政府机关;出生于中等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国有企业,其次是大型事业单位;而出生于高等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比较看重大型事业单位和自主创业。出生于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因为其家庭背景,本来就是好不容易从农村走出来的,毕业后会迫切希望找到体面的工作来证明自己,而不是又回到基层去;而出生于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会受到父辈的影响以及足够的经济上的支持,不愿被基层工作这种体制所束缚,会比较倾向于走自主创业这条道路,

三、如何消除基层就业心理障碍,促进基层就业快速发展

根据上面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障碍是多方面的。对于出生于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基层就业最大的障碍是经济问题。他们刚踏入社会便面临着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用高的“三高”时期,对于部分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还背负着还贷款、还债务的责任。如果进入基层就业,按基层的收入水准,无疑他们的经济压力更大。另外这类大学生认为自己来自农村,在社会资源和金钱人脉上均不如有着高收入家庭背景的城市大学生。因此对他们来说到基层就业可能意味着长期甚至一辈子留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因此不太愿意投身于基层。而对于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往往自视过高,就算去基层就业也非公务员不干,认为基层就业不是高端就业和最佳择业,对基层就业存在偏见和误解。

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对基层就业的重视度虽然逐年递增,并给予了大量的财力和政策支持,但是目前基层就业仍然无法面向全体大学生提供合理的就业岗位。基层岗位虽然较多,但大多集中在基础服务方面,相对高精尖方面却很少,这样会使得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才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很多基层工作服务项目更多着眼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服务年限大多集中在五年以内,而五年之后的大学生就业前景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这也加剧了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焦虑情绪。

基金项目:共青团湖南省委2014年度青少年状况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陈莉(1984――),女,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普通高校 贫困学生 心理健康 体育参与

一、选题意义

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在高校中越来越突出。和其他的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同时,高校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家庭贫困就造成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在个性特征上与其他学生有很大差异,使他们在心理上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当前,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对贫困学生问题的解决多停留在经济层面上,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而体育活动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人际关系,克服自卑心理,提高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研究普通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参与特征的相关性,对于改进普通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贫困学生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驻保高校中贫困学生人数众多,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各高校今后的发展,迄今为止,针对驻保高校贫困学生健康状况与体育参与特征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急需相关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通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参与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驻保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参与特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寻找相应的发展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驻保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参与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随机对驻保各高校学生共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1326份,有效问卷1301份,其中包括贫困大学生561份,非贫困大学生639份,有效问卷共占总数的86.7%。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激烈的职场及社会竞争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心理问题剧增,而对于高校的大学生而言也极为敏感地触到了社会的变化,尤其是对于贫困学生,特殊而拮据的家庭背景使随之带来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集中在自卑、孤僻、焦虑、多疑和偏执,一部分学生还存在敌对和恐惧心理。由于家庭贫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得不到稳定的保障,时常会为各方面支出感到力不从心,加之周围家庭条件富裕的学生生活优越,更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而且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由于对于这些额外的开销无法承受,也疑心别人会议论自己,因此渐渐与其他同学疏远;也不愿意参加校园各种活动,在文艺及体育方面也缺乏锻炼,不愿意展示自我,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给别人也留下难以接近的印象,因此产生自卑、退缩和防备的心理,甚至会产生嫉恨,常常感到焦虑和不安,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习和正常的生活,如果长久得不到改善,则社会中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势必会把他们早早打败。

通过分析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SCL-90因子均分比较(表1)可以看出,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有明显差异(P

而且贫困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大学生。非贫困大学生占18.9%,贫困大学生占34.7%,其困生为40.3%,贫困生为34.1%。(见表2)

(二)贫困学生体育参与特征分析

通过比较贫困学生和非贫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贫困学生与非贫困学生体质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表3)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驻保高校贫困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基本为0~1次的占总数的71%,60.9%的贫困学生每次锻炼的时间在10~30min之间,47.6%的贫困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负荷以中等强度及以下为主。总体来说,贫困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持续性差,这也是受到多方面的主客观影响造成的,其中主要因素是学习紧张,而且有些学生要参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和学习,所以更没有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运动场地设施、自身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程度也影响着贫困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改善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1.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得到学校及有关部门扶助政策的支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实行了并轨招生制度,明确了高校是非义务教育,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缴费上学,这就造成高校中出现“弱势”群体现象,目前,各所高校对贫困大学生都提供助学贷款,可以解决一部分学费及生活费问题,而对其身体状况没有相关的监测及调理措施,学校应定期为贫困生体检,了解其生活方式、作息规律、饮食结构,积极为其调整合理的营养搭配,期望以此方式逐渐改善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可适当为贫困生增加每月的生活补助,也可额外增加专项的困难补助,为其提供更多勤工俭学的机会,完善奖学金制度,教育其要自力更生,自尊自爱自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改善生活状态。

2.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据统计,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5%~30%,特别困难的学生超过10%。在这种经济困难、后顾之忧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他们难以安心学习,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问题,进而导致言行上的非正常表现,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新的难题。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例如书法大赛、歌唱朗诵比赛、趣味游戏等各项特长比赛,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参与,通过集体活动找到自信,宿舍、班级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开展“心理帮扶工程”,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及学校各方面的温暖。另外,要引导贫困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为其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奠定基础。

3.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贫困生作为学校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要得到学校及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家庭贫困或家庭支付学习生活费用不足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比其他学生大得多,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更多。同学和老师应多给予其关心和指导,多与他们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给予纠正和帮助。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心理健康课程、相关的电视电影资料、社会参与、图片展览等,让他们努力克服各种心理缺陷,对是与非有明确的判断,提高与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

4.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人们的情绪和人际关系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在从事完一天繁重的学习或工作后,通过轻松的体育活动可以使身心放松,消除疲劳及烦恼、焦虑和紧张等情绪,身心舒畅,陶冶情操,精神振奋。而且通过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加强友谊,提高集体协作性,增进感情交流。有时与同学的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动作,就可以沟通信息,交流心声,从而给身心带来愉悦的感受。体育教师也要对贫困学生多加重视,积极引导他们多参与体育活动,增加与其他同学的配合练习,克服自卑心理,提高适应能力和协作能力,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觉的体育意识,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另外,学校也应该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2],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从而为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培志,孙雪峰,等.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J].职业时空,2008.5.

[2]孙培志,孙雪峰,等.河北省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体质特点、心理健康及其体育参与特征研究[J].职业时空,2008.8.

[3]范汝清,张鹏杰,等.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体育参与特征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1.

篇4

【关键词】 依那普利;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临床观察

治疗高血压,单纯地降血压是不够的,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减轻或逆转患者的终末器官损伤,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证明,在高血压早期就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肥厚,且是导致严重心力衰竭及猝死的危险因素。用依那普利联合长效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旨在探讨联合用药在降压的同时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8年8月~2009年9月收治的42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及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2~74岁,中位年龄56岁。

1.2 治疗方法 42例患者均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商品名依苏)10 mg,1次/d,非洛地平缓释片(商品名波依定)2.5~10 mg,晨服。根据血压相应调整剂量,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连用20周。

1.3 疗效评定 按照1993年国家卫生部药政局颁布的降压疗效标准评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3 kPa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下降2.7 kPa以上,但未达到正常。须具备其中一项。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到1.3 kPa,但已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下降1.3~2.5 kPa,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4 kPa以上。须具备其中一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1.4 观察项目

1.4.1 动脉血压 休息15 min以上,用校正过的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坐位右上臂血压,取3次平均值。

1.4.2 彩色多普勒超声 使用日本东芝SSA27O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由专人操作,治疗前后各做1次,按照美国超声学会(ASE)推荐的方法测量和计算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PWT)、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左心室重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5项参数。LVM采用De-vereux等提出的计算公式计算,LVM(g)=0.8×1.04[(IVST+LVDd+PwT)з-LVDdз]+0.6。LVMI标准:男超过125 g/m2,女超过120 g/m2为LVH[6]。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降压效果 42例中显效24例(57%),有效18例(43%),总有效100%。

2.2 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厚指标的比较 反映左心室肥厚的PWT、IVST、LVM、LVMI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3 不良反应 本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本文观察证实,长效钙拮抗剂非洛地平缓释剂联合依那普利能有效地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使治疗后反映左心室肥厚的IVST、PWT、LVM、LVMI等指标明显改善(P<0.01)。

非洛地平缓释片以恒定速率释放药物活性成分,降压效果可持续24 h,该药在扩张血管降压的同时,不增加交感神经活性,避免导致反射性心率加快及心律失常,因而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氧供。故应用本药可在有效、缓和、持久的降压同时,改善心脏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和室性心律失常,且所有受检病例对药物均耐受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依那普利系ACE抑制药,长期应用能抑制和逆转心血管重构,减轻左室重量,改善心肌硬度及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ACE抑制剂通过多种作用途径抑制和逆转心血管重构:降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前后负荷;减少AngⅡ的生成;抑制AngⅡ对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促增生作用;减轻aldosterone的促进心肌间质纤维作用。

综上所述,长期联合应用长效钙拮抗剂非洛地平缓释片及依那普利可在降压的同时不同程度地逆转左心室肥厚,有效地保护靶器官,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篇5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学发展 公共心理学

心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公共心理学是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实验教学是公共心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来,我校一直重视公共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和公共心理学实验教学,公共心理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早期公共心理学实验室及实验教学

1.1 早期公共心理学实验室建设

我校公共心理学实验室始建于1982年,1982~1996年,利用教育事业费购置了一批心理学常规仪器设备;1996年,恰逢教育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部分高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机遇,我校利用世行贷款购置了一批心理学常规仪器设备;1999年,利用教育事业费购置了一批心理学常规仪器设备;2000年,先后购置具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称的计算机和投影仪。2003~2005年,先后购置4台计算机,心理实验系统和心理测验软件,初步建成早期心理学实验室。

1.2 早期公共心理学实验教学

1982~1999年,公共心理学实验教学主要进行常规仪器实验和纸笔测验,如感知觉实验、记忆实验、认知方式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心理健康测验等。另外,还利用幻灯机对部分心理学实验进行演示。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实验完成后,学生主要以组为单位写出实验报告。通过实验,学生能验证一些经典心理学现象和理论,在实测和统计中掌握测量技术,因此实验课的开设深受学生欢迎。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些仪器在性能和精确度上不够理想,直接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度;纸笔测验的结果主要用计算器处理,比较烦琐。2000~2005年,随着计算机的购进,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部分实验和测验,纸笔测验的结果也改为由计算机处理,改变了用计算器处理的烦琐状况。随着投影仪的购进,教师开始使用投影仪对心理学实验进行演示,逐步改变了心理学枯燥难学的状况。

2 近年来公共心理学实验室及实验教学

2.1 近年来公共心理学实验室建设

2.1.1 心理实验操作实验室

2006年,购置10台先进的EP2004心理学实验台,建立了心理实验操作实验室。EP2004心理学实验台主要包括主机、显示屏和附机。附机有迷宫、反应时装置、声反应时装置、镜画实验仪、亮点闪烁仪、划消仪、记忆鼓、速示仪、两点阈测量器、重量鉴别器和动作稳定仪。每个实验台拥有多台(件)旧仪器的功能,可做43个实验。实验时将主机与相应的附机连接后,再按照显示屏上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此实验台具有简单易学,速度快,计时准确,并且能查看和打印数据的优点。

2010年,购置10台更为先进的EP2009心理学实验台,充实了心理操作实验室。EP2009心理学实验台主要包括主机、显示器、反应盒和实验仪器。仪器有动作稳定实验仪、迷宫实验仪、两点阈实验仪、亮点闪烁实验仪、镜画实验仪和重量鉴别器。EP2009心理学实验台可做的实验包括仪器实验和计算机实验两大类,做仪器实验时,只需使用数据线将仪器与主机相连,再按照屏幕上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计算机实验包括九大类:反应时、传统心理物理法、现代心理物理法、知觉实验、学习与记忆、现代认知心理实验、应用性实验、普通心理学演示实验和发展心理学实验,共69个实验。做计算机实验时,也只需使用数据线将反应盒与主机相连,再按照屏幕上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EP2009心理学实验台与EP2004心理学实验台相比,增加了计算机实验这一类型,并且把部分仪器实验改为更易操作的计算机实验,所有实验数据都可以查看、保存和打印。可见EP2009心理学实验台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得更好,功能更多,更加先进,更加方便,可做心理学实验项目大大增加。

2.1.2 心理测量与评估实验室

在原有纸质问卷和量表的基础上,2004年,我们购进心理测评软件,学生可以在微机上进行测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2006年,补充部分问卷和量表,正式建立了心理测量与评估实验室。此实验室现已拥有多种问卷、量表和答题纸。对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我们经常采用的是“纸笔测验形式”,并且教给学生自制答题纸,目的是不仅让学生进行测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测验,培养他们的心理测验技能,以便成为将来的高素质新型教师。

2.1.3 心理综合教学实验室

2010年,购置30套心理实验系统,建立了心理综合教学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实验项目全部是计算机操作,既节省人力又节省时间并且减少了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做实验时,只需使用数据线将反应盒与主机相连,再按照屏幕上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心理实验系统会自动保存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2.1.4 多功能行为观察室

2010年,购置行为分析系统,建立了多功能行为观察室。该实验室的主要设备是德国Mangold公司生产的一套行为分析软件,该软件可以结合视频的记录、生理参数的记录、眼动数据的距离,对人的思维动态及动物行为过程进行科学的数据化分析,使研究更目的化、条理化、科学化。该系统广泛应用于研究儿童教育、儿童心理、犯罪心理、昆虫行为及动物行为等方面,利用行为分析软件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表达和管理,并对其行为过程进行研究。多功能行为观察室成为师范教育类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实验研究基地。如利用心理健康测验筛选出的被试做情绪调节实验;利用师范教育各专业选出的代表性团队做小组学习实验等。

2.1.5 心理咨询与治疗室

针对中小学生容易存在的问题,对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会讲解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训练,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技能。学生也可以对自身存在的或质疑的心理问题向任课教师咨询。

公共心理学实验室有专门的实验人员,并且对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开放。实验室所有可做的实验项目都在网站上公示,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可提前电话预约某个实验或自己设计的实验。

2.2 近年来公共心理学实验教学

心理学实验室的不断完善,为公共心理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我们制定了教师教育心理学实验大纲,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实验大纲规定了10项必做实验项目和13项选做实验项目,在10项必做实验项目中,基本型实验5个,提高型实验3个,创新型实验2个。公共心理学的实验形式由常规仪器实验和纸笔测验发展为仪器实验、计算实验、心理测验(计算机和纸笔两种形式)和创新实验并存。仪器实验一般2人一组;计算机实验一般1人一组;心理测验一般4人一组。实验前,实验教师会带领学生熟悉实验室的情况,熟悉操作规范;实验过程中,师生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做完实验后,每名学生都要根据数据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

3 结束语

许多心理学理论来源于实验,许多心理现象通过实验可以得到验证,缺少实验的公共心理学教学是不完整的。通过实验,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例如,通过双眼视差实验,学生理解了三维画的原理;通过似动现象实验,学生理解了放映电影的原理;通过实验如注意分配、动作技能练习、动作稳定性等,学生掌握了实验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通过实验中记录、整理和统计数据,学生学会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总之,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公共心理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成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使心理学成为一门比较受欢迎的公共课,提高了我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物理实验;智慧教育;动手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46-02

【作者简介】汤金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210036)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早期课改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学校看似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却仍然没有解决学生学习不投入的问题,诸如复习课就是刷题课的现象更是一种倒退。

我们迫切需要突破现有观念,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创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策略。综观世界各个国家的教育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应该从学生自主实验入手,让学生经过模仿、改进、创新三个由低到高的阶段,解决能力与分数的矛盾。

一、亮点考题往往源于创新实验

1.动手实验降低思维台阶。

难题学生做不出来,是因为他思维没达到应有的高度。让学生动手实验相当于铺台阶,提高自身的思维高度。例如2014年盐城中考题: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1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图1

这道题新颖但失分率很高。我用硬纸板抠了、、和四个图形,并用卡片分别覆盖,圆形变成了弓形,菱形变成五边形,正方形变成长方形,只有三角形不变。请听我的学生小王做关于小孔成像实验时的旁白:现在进行小孔成像的实验,首先准备实验材料蜡烛、成像板、小孔、打火机。下面开始实验,这时我们可以在成像板上清楚地看见蜡烛的倒像,我将蜡烛远离小孔,可以发现倒像变小;将蜡烛靠近小孔,可以发现倒像变大;再将成像板远离小孔,发现倒像变大;如果将成像板靠近小孔,发现倒像变小。我们将小孔换成正方形会有什么效果呢?依然是蜡烛的倒像。再换成三角形的小孔试试……

我想如果一个学生做过这个实验,上面所谓的难题也不难了,这就是动手实验的效果!物理实验在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正确解题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亮点命题源于实验灵感。

在小区过道里的灯,大多用单刀双掷开关就能控制这个灯亮灭。现在如果只有两个单刀、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怎么设计电路呢?原来有两个单刀双掷,现在只有一个单刀双掷,但又有两个单刀单掷开关,怎样把两个单刀开关转变成一个(单刀双掷)呢?把两个单刀单掷开关任意两个头连起来,变成一个公共的插头并引出一根线,余下的两个接线柱分别引出一根线,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荀子在《劝学》里有两句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想要成为学习物理的“君子”,一定缺不了“物”――实验器材。

如果仅仅靠刷题,可能平时会取得一时的高分,但更有可能落败于大考,并且往往在以后的学习中经不起考验;不做实验可能考高分,但是做实验的学生容易取得高分。

二、动手实验是学好物理的必要条件

1.加深概念理解。

物理概念是实验加科学思维的产物,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要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让学生通过同学的实验报告、实验视频中的问题来矫正错误,要比让学生死记概念、重复训练、训斥挖苦要高明得多。值得一提的是,巧用学生实验报告中的错误素材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品质。

2.培养动手能力的需要。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们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教师对物理课程的实质内涵认识不足,这也是导致物理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因素。物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物理学科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即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训练,达到学习和巩固物理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时展的需要,当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社会应该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3.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好奇心,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有趣、兴趣和志趣三个阶段对应着对实验模仿、改进和创新的三个层次。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从而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4.提高综合素养的需要。

我坚持让学生在实验后写实验报告的举动得到家长、专家的一致认可。首先写实验报告是完成实验的必然程序,其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写实验报告可以培养认真细致的习惯,教师从学生的报告中还可以了解学生对物理概念掌握的情况。毕竟,物理实验是矫正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三、智慧教育培养物理创客

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靠的是创造教育。陶行知先生曾经讲过: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智慧的物理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学生创造力以从事创造性的物理学习。第一步,物理教师要加入到学生队伍里去,成为其中的一员,教师一旦融入学生的实验活动中,便发现学生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上面笔者提供的部分学生创新实验案例就证明了这一点。第二步,学生自己组织起来,推举身边熟悉的同学做实验组长,各自动手做实验,相互交流学长处,小组共同写报告。第三步,彻底解放学生的创造力,要先解放学生的大脑,再解放学生的双手。第四步,还要解放学生的时间。现在的学生没有可以支配的时间。赶考和赶路一样,赶路的人没有精力关注两旁风景,把一路的美景忽略掉了。生理规律告诉人们走路不宜赶,赶路赶走了健康;教育的规律也告诉我们分数同样赶不得,片面赶分数泯灭了学生的承载力和创造力。

篇7

1.引导、鼓励自学学生普遍自学能力较差,因为他们不会自学,所以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就差。教学中可在课堂中抽取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老师预留的问题去学习,看能否解决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让学生学习特定内容,教师不给任何问题,看是否能把握重点、要点;让学生在每次课后自己总结,并且预习下次课内容,必要时抽查提问。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会学、能学。因此,他们也克服了学习的心理障碍。

2.适当施加压力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要实现“会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引导之外还要施加适当的压力,如:定期整理笔记、限时完成作业、当堂回答提问等,使他们有学习的紧迫感,为“学会学习”奠定基础。

3.联系生活,感受乐趣教学中有些问题能学,主要是复杂而抽象,如果具体、联系生活那问题就会变得简单明了。如教学中学习准确度部分,引入一个经济学领域的问题:如果在当地买一支钢笔要花20.00元、买一件衣服要500.00元,到几十公里以外买同样的钢笔要10.00元、衣服490.00元,许多人情愿跑远路去买钢笔而不愿去买衣服。学生在分析问题后颇有同感,只是不知道怎样解释原因,有学生知道省下10.00元在买钢笔中占的比重高而在衣服中占的比重低,其实问题答案很接近,此时教师稍加点拨,省下的相同的钱是绝对误差,而所占“比重”是相对误差,买钢笔的相对误差大,买衣服的相对误差小。因此,人们非常情愿选择相对误差较小的方式,即用相对误差表达准确度更客观。还有在学习“对照实验”和“空白实验”时,我们不妨引入日常生活中购物检验称量仪器准确度的问题,空称时看看称是否平衡或在零刻度,即进行了一次“空白实验”;把一串已知质量的钥匙放在秤上称出质量对比,即进行了一次“对照实验”,学生从中掌握了知识,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打开以往学生考试的成绩单,尤其是有关化学方面的,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和水平,结合学生平时课堂中的表现,建议学生自愿组合成学习对子或学习合作小组,每组中至少有一人学习习惯和成绩都好的,由他们在平时学习中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协作的学习氛围,对于发展好的给予鼓励、表扬,不好的督促、整改,合作学习有利于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三、实验实训,提高技能

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必经之路,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联系起来,许多学生乐此不疲,也有部分学生不愿甚至害怕做实验,学生之所以不愿去做实验,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做,因此也就丧失了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动手能力退化,怎样去掌握其他技能呢?因此,对学生实验的要求要引导到位。

1.预习实验,预写报告要想有好的实验效果,学生必须目的明确、心中有数、首脑并用才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因此,在每一个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并预写实验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若实验现象异常,要学会找出原因,也要学会根据实验中的数据进行估算,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等好多实验中,要会根据实验步骤中的具体数据估算滴定消耗液体的体积或应称取固体的质量等。通过预习,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这样才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2.规范操作,认真指导经验告诉我们,仅靠老师的几次标准示范和学生短暂的练习就达到规范操作的目的是不可能的。试管的使用、滴管使用、滴定管等的使用,即便是简单的实验器材,要真正规范操作都有一个严格的过程,许多学生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不是该怎么做才怎么做”。要规范操作,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感受到规范的美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其次,在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方面,对优秀者给予表扬奖励,对屡教不改者给予批评指导。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领悟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不规范操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他们在多次实验后才会反思、权衡利弊。同时,要让他们清楚规范操作在其他实验中也能受益,生活中的油盐酱醋、锅碗瓢盆都与实验有关。

3.及时反馈,检查报告目前,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学习积极性不高,不督促、不检查,实验报告能拖就拖,交不上。所以,在学生实验完成后要督促其尽快处理数据,完成上交实验报告,最好是当堂批改、评定成绩。这样,教师可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要反复强调。

四、教学相长,展望未来

篇8

关键词:生物学,重要环节,软肋,生物实验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而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怎样才能让实验发挥它的意义呢?我认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学生要具有熟练的实验技能。

教育心理学中对"实验技能"的界定是:为完成实验任务而进行实验操作的一系列动作,它是最能体现理科学科特点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验技能训练",使心智动作和操作动作能够熟练结合。

技能作为一种动作经验,有时表现出一种操作活动方式,有时表现出一种心智活动方式。国内对实验技能的研究很多,但这些研究都是实验技能操作活动的某一方面,不具有完善性。例如,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等。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某一点上或者某一个面上,没有形成整体模式。国外学者对实验技能的研究主要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主体学习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为理论依据,来探讨实验技能的形成规律。

通过对实验技能相关文献和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以及教育心理学中中学生技能训练规律和中学生认知特点的学习。我把中学生生物实验技能训练分为四个方面:学生实验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不同阶段实验能力的训练; 教师实验规范测评; 学生技能检测反馈。

学生实验行为习惯的养成。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社会活动,学习活动中,都会因为个人习惯好坏的差异导致相关活动出现不同的结果。老师有责任通过实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良好的实验教学有哪些呢?我认为它至少要包括一下四点:

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安全操作规则等各项制度的学习。

尊重实验事实和整理仪器,保持桌面整洁的习惯。

善于思考,小心谨慎的习惯。

课前预习习惯,完成实验报告并分析实验成败原因的习惯。

学生不同阶段实验能力的训练。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实验能力。

(1)使用实验仪器进行观察和实验的技能。

较为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器、放大镜,以及较为熟练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的行为和微观结构;基本能使用生理仪器进行实验等。

(2)收集、培养和处理观察实验材料的技能。

如采集植物、制作腊叶标本和浸制标本,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采集和培养小动物;以及对观察实验材料进行简单处理,以便进行实验和观察等。

(3)观察、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技能。

初步学会编制的观察记录表,进行观察和记录;初步学会绘制统计图表和绘生物图等;基本具有对简单的生物群落,对生态系统或其他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和作初步分析的技能;通过表解、图释等所记录的实验结果,以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整理,找出实验成败原因,并能解释实验现象。初步能根据统计分析的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4)实验习惯

听从老师指导;取放仪器动作规范正确;布列仪器整洁美观,便于操作;认真检查实验结果,复还实验器材;节约使用实验材料;注意安全;爱护生物,保护环境。

第二阶段:创新实践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摇篮。实验设计是一个动手动脑,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更加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现行的生物学教材中很少有“设计创新性”实验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教师必须给学生补上“如何设计实验”这一课。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案包括的内容、设计实验的一般程序和遵循的原则;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实验器材的选择和步骤的安排、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结果的预测等。还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实验方案的正确性。

初中生物教学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 ,基本上都是验证实验 ,只需模仿 ,不需研究 。为此 ,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首先应从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 、实验材料进行改进 、研究开始 。

[示例 ]在“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一个验证实验 、两个演示实验进行综合设计 ,改进成一个多组对照实验方案 :选择两盆银边天竺葵 ,标记A、B 盆 ,分别选一片天竺葵叶 ,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的一半 ,A 盆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B盆放入盛有等量清水的水槽中 ,分别放在两个玻璃钟罩内 ,经过黑暗处理 、阳光照射 、脱色等一系列实验步骤 ,可得出如下结论 :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 ,既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增加了学生进行实验创新的兴趣和信心 ,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收益 。

其次,教师在将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时 ,必须考虑三个条件 : ①教材内容难易适中 ; ②学生对进行探究性实验已有一定的知识准备 ; ③教师恰当的引导和启发。

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实验内容 :

[示例 ]如鉴定骨的成分实验中 ,学生有这样的疑问 : ①骨煅烧后剩下的是无机物吗 ? ②骨脱钙后剩的是有机物吗 ? 针对上述疑问学生设计出补充实验 :将煅烧后的灰白色物质投入另一只装有盐酸的试管中 ,灰白色的物质产生大量气泡 ,最后全部溶解 ,液体呈无色透明状 。将脱钙后的骨用吸水纸吸干水分 ,继而燃烧 ,初时观察到骨受热缩成团 ,继而燃烧 ,证明柔韧的骨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

3.教师实验规范测评。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在学生心中,最具威望、最可效法的就是教师。“以身作则”向来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师以身作则,以规范的言行和高尚的人格习惯直接熏陶学生。教师对每一种仪器的规范操作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验技能。

学生技能检测反馈。

篇9

一、在化学实验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教学中德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好奇心很强,兴趣也很大。但大多数学生是出于看热闹,图好玩的目的来做实验。因此,每一次实验课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门科学,必须认真扎实的学习,按照实验的要求去做,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在化学实验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环境保护能力和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同时,化学实验是化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仪器的对称和比列协调,仪器组装的合理比列和均衡的结构及正确规范的操作,合理简捷地安排操作顺序等都使学生受到化学实验的教育和熏陶。

通过化学实验还可以教育学生严守纪律,爱护公物,尊重他人。这些都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有重要意义。化学实验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克服自卑,不怕挫折,勇于战胜困难,顽强探求真理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品德。

二、化学实验中,培养化学科学素质

化学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为中心。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由于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有很大兴趣,因此,重视化学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的自觉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那么,学生实验必须以化学基础知识为基础。教育学生要做好化学实验,必须掌握好化学知识,熟练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原理、装置、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等,即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没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就无法进行具体的操作,也就谈不上做好化学实验。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做到熟悉实验内容,搞懂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记清实验程序,掌握要领及注意事项,做到胸有成竹。做实验时一定要按课本上实验步骤所安排的程序进行,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实验八: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实验的方法和技巧。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师用精湛的实验操作技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并给学生美的感受,为实验的成功打下基础;其次,要认真听教师讲解注意事项。如做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教师边实验边讲解: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要给集气瓶中装满水,把玻璃片从瓶口边平行移至集气瓶口上,盖上玻璃片,无气泡倒放于水槽中,再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以免先加热使氧气逸散,后装水再收集,致使收集不到2瓶氧气,药品已经用完。2、收集时用手扶住集起瓶,以免随着水量的减少使瓶子变得头重脚轻而倒下来,氧气逸出而失败。3、收集完氧气后,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撤去,然后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导致仪器损坏甚至发生危险。通过规范的演示和讲解,使学生掌握实验成功的要领和操作技巧,最后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90%以上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本次实验,并且能够把本次实验中获取的知识正确运用到其他实验中。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实验的成功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又对学生素质教育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开发家庭小实验,提高学生能力

初中化学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13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当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绪言课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学生感到很新奇。而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篇10

在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上,英文的第一次学习和背诵只是一个输入编码的过程。人的记忆的能力从生理上讲是十分惊人的,它可以存贮1015比特(byte,字节)的信息,可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被挖掘的只占10%,还有更多的记忆发挥空间。这是因为,有些人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中的更大的问题--即记忆的牢固度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

一、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解释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二、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

而且,艾宾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也是费力不讨好的。因此,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因此,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宾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他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个性化的艾宾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