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21:0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诵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典诵读论文

篇1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提倡利用青少年的记忆黄金期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通过对经典诗文和名篇名句的学习,使学生打下传统文化的修养,理解其思想内涵,汲取人文精神,丰富自身文化。

1.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价值

中学语文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语文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更加使语文学科大放异彩,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对于中学生的思维、智力发展、审美能力、自身修养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1)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对听、说、读、写的全面贯通,而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作为语文文化的精华,经常诵读和品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

(2)提升口语表达。

中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比较欠缺,并没有规范和丰富的语言积累。而传统经典作品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面,这些名篇名著蕴含作者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思想文化的精髓,长期诵读经典文化,可以帮助学生规范、积累语言能力,培养说话的逻辑性,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能够逐渐将其吸收和内化,在口语表达时能够“出口成章”,“随机应变”。

(3)扩大阅读视野。

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报纸报刊、电视媒体、互联网络等都已进入到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但作为中华传统经典的作品,是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来源,因为经典的价值是恒久的,而且传统作品中立意比较巧妙、语言比较优美、描写的比较细致、意境比较深远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提高,所以诵读经典作品能够扩大中学生的阅读视野。

(4)提高写作能力。

我国有一句名言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千万,写作时就能挥手即来。语言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大大的提高,而对于语言素材的积累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经典名篇佳作是提高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大量诵读和背诵古文佳句时,在潜移默化中就掌握了语感,学习到经典作品的佳句,精致的修辞,巧妙的布局,感受情感表达和严谨的逻辑思维等,在写作时引章据点,为自己的习作增色不少。

2.提高学生自身价值

(1)健全人格。

传统文化是一个优秀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和未来的发展。通过名族优秀的传统和优秀的民族精神,使中学生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具有民族的认同感,以健全学生优秀的人格。

(2)强化记忆。

对传统经典的诵读有益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生正值记忆的黄金期,诵读经典作品可与记忆力发展相互促进,诵读经典的传统文化,领略先哲的教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不断提高。

(3)增强审美。

在对学生的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经典作品之美,通过对经典作品美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美的创造。

(4)提高修养。

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有助于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充实精神生活,重建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和中学生的精神家园,塑造完美人格,提高自身修养。

二、实现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价值的途径

1.每天定时阅读和经常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学生自身要主动和积极的进行阅读经典文化,对古诗文的意境和语言的了解,长期如此,对学生的感悟能力,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语文的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学校组织定期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古诗文朗诵、背诵比赛和相关的活动等,推动诵读经典活动的深入和持久发展。

2.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课内经典作品只是一小部分,对于大量的课外的优秀的经典作品,还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如在周末和假期鼓励学生去游览历史文化公园和历史名人的文化古迹,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实现传统经典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3.培养个人兴趣

对于传统经典作品,学生要自主选择,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自由的汲取营养,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目的。

三、结论

篇2

【关键字】经典诵读 培养情操 提升能力 教学相长 和谐社会

【正文】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灿若星河,它凝聚了前贤的大彻大悟,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正是有了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像丝雨一样默默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真正做到了“进人耳,入人心”。时刻指导着我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华少年。

一、传诵经典,培养高尚情操。

司马迁曾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诵读经典,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感到屈原那颗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高洁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看到陶渊明那颗追求自由、向往和平的平常之心,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谁不为李白人格的独立清高而仰慕!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不为范仲淹那大度宽容的人道主义情怀所感动呢?……诵读经典,口惟心诵,咀嚼体悟,共鸣感情,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着精神原动力。诵读经典,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含英咀华,探寻意境,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沉潜到文化的深层,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淡泊,使灵魂净化。

二、传诵经典,提升文学素养,强化阅读能力。

经典诵读可以使儿童的识字量显著增加,可以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古典文学的阅读。读不懂自己民族的传统经典书籍,那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啊!接受过几年经典教育的儿童,头脑中装有几万字的传统经典,就为孩子古典文学的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孩子再读古典文学也就不困难了,孩子没有困难,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孩子读古典文学没有困难,那么读白话文还会有问题吗?

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典诵读可为孩子写作和言语表达引经据典提供丰富的更具文化内涵的内容。胸有万书,下笔自有神!经典教育还可以学习到古人的逻辑思维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大大提高孩子的语文程度。

三、传诵经典,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共同诵读经典是一个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美妙时刻。“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经典诵读,还有助于我们优化技能,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做一名纯粹的教师。技能的优化,需要坚守与超越。坚守是优化的前提,没有成功经验的坚守,优化就失去了基础,而超越则是优化的本质。“人的发育史就是阅读史”,这项学生活动的开展,需要“平等中的首席”领读,需要全校氛围的熏陶。在必要的时候,把阅读上升为诵读内心体验外化为外部情感,进而可以通过你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回低转,变成一声声动人的船歌,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引人入胜,你的诵读技能就在此时被不断超越。

四、传诵经典,促进社会和谐

“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 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人自我内心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国学经典的主旋律。现代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 “和谐社会” 等,基本都能在传统国学中找到渊源。我校经典诵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学习上的成功,使得国学教育从学校唱独角戏,逐步演化成了一个“小手拉大手”的全民文化工程,经典诵读活动在广大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影响下,自觉地加入到了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来。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特色建设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在国学热持续升温的今天,国学在幼教中运行是适合现实需要的一种文化继承,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新途径。幼儿园开设国学教育课程,不是简单地择取一些诸如“三字经”一类的经典经书文献要儿童记诵,而是要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进行一些具体化的教学改进,使幼儿懂得国学文字背后的国学道理,并要加深研究,建立一个系统的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国学教育其首先教育的不是幼儿而是幼儿教师,通过再学习可以使幼儿教师把我国古代的经史、科学、技艺、家教等内容纳入到幼儿教育的体系中来,使国学教育能够完全成为一个特色的幼儿园办学理念和教育系统。

一、以课堂诵读教学为中心,探索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

从2008年9月起,我们开始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诵读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学中经典的诗、词、曲,古代蒙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并以学院古诗词经典诵读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体验式诵读。清代学者唐彪说:“文章读得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我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唐彪的话充分说明诵读的重要作用。真正意义上的诵读不仅仅是一个识记认知的过程,而是融入了情感、态度的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是一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体验式诵读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通过亲临其境,亲历其事来认识、理解事物,在实践活动中多种感官及认识、情感、意志等心智全身心地投入,真情实感地去体验和感悟,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其常见形式有:情境体验、角式体验、生活体验、观察体验、想象体验等。例如诵读学白的《将进酒》,首先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挑起学生的诵读愿望,然后鼓励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诵读,如领读、齐读、轮读、赛读、自由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一些有创意的形式,如配乐吟诵、唱古诗词、表演形式的小组分角色诵读,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古诗文的意境中,初步体验古诗文的节奏、韵味、内容、情感。然后让学生进行创意表达,这样的诵读比之背一背、记一记,要高出许多。

(二)鉴赏式诵读。优秀的诗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的使命,并启迪真理。学生在体验了古诗文的情感之后,还应进一步反复品鉴,悟出诗的“弦外之音”、“象外之境”。惟有如此,学生的审美才能从“体验”的层次上升到“鉴赏”的层次。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两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结合典故的原意及词的上阕诗人对孙权、刘备建功立业的赞颂,反复品鉴,学生悟出了诗人以廉颇自比,抒发了抗金救国、壮志未酬的忧愤,也理解了诗人的忠义之心。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后两句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对敬亭山的喜爱。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反复品读,则可悟出:诗人越是写山“有情”便越是表现人“无情”,“惟有”一词正突出了“知音无多的人事”。可见,古诗词鉴赏式诵读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品出了诗的妙处,悟出了人生的哲理。这也正是国学经典教学要努力达到的更高目标。

(三)研究式诵读。研究式诵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或互相合作地开发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阅读活动。古诗文教学要深入到那些诗人、文人的生活,去观照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去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知识,去了解他们成长历程,他们的生命轨迹,从而去感悟超越知识的智能,就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研究去解决。为此,我们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诗人或词人,成立了“李白研究小组”、“王维研究小组”“苏轼研究小组”等。同学们广泛地猎取资料,去藏书室搜集,到网上浏览。在实践中,同学们感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千百年前的诗人、词人也在自己的心里变得鲜活起来,学生通过诵读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小论文《试探李白与屈原的浪漫诗风》、《浅谈王维诗的“诗画合一”》、《论苏轼的入世与出世思想》,有些虽然写得还很幼稚,但毕竟有他们自己独立的思考。

二、以课外诵读教育为载体,开展校园特色文化活动

目前全国合格国学教师缺口很大,且薪资比其他科目的老师要高很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应自觉把传承中华文化当成一种使命,秉承“先育人、再教书;先做人、再求知”理念,着眼于学生品格塑造和人文精神的滋养,系统地开展国学教育,形成以“读国学-讲国学-演国学-践国学”为主体的国学经典诵读体系,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都有重要意义。

(一)营设书香校园,人人以诗为伴。“以文为友,以诗为伴”是古人生存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现代人渴慕的一种理想,更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精神追求。如在班级诗词园地中定期推介一首古诗词;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应时即事式的常规活动,如节假日、纪念日、赛诗辩论、知识擂台、网上博览、板报专刊、文艺舞台等。更提倡将国学经典的诵读融入到学校日常阅读的大环境中去,形成有序的国学经典诵读平台,将经典诵读变成学生和教师教学生活中的一部分。

篇4

一、“国学经典”的基本内涵分析

国学经典应用在教学中就必须先明确国学经典的基本内涵。从汉语文化的角度看,国学经典就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个是“国学”,一个是“经典”,所谓“国学”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就是我国所传承至今的儒家文化思想与学术体系,是我国经过五千年文化沉淀所形成的一个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体现。今天国学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我国的历史悠久,历史上出现的诸多学派对当时乃至今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从精神世界与历史文化传承来看,我国的国学对当今全世界的人们的生活与思想仍有较大的影响。再看“经典”,是普遍意义上认定的“典范经书”。本文由收集整理如我国的四书五经;印度佛经、圣经等都可以被称之经典,是可以从某些方面教育人影响思想的历史典籍。我国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共同开展的大型文化活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所提出的国学经典就是泛指上述的历史文献。而总结其内容包括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道德经》、《金刚经》等一系列包括了五千年历史底蕴的百家文化经典,本文将对经典的现实教育意义,尤其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对我校的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介绍。

二、国学经典之于高职人才培养的意义分析

1.国学经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学经典就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其中不乏在当时十分先进的思想与意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且不少经典的感化与引导作用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尤其是今天外部思潮对青少年的影响较大,其对于原本的优秀的民族文化逐渐淡漠,而一些负面的思想则影响了当今对青少年的教育效果,而在实际的经验中看,如果精神层面上没有良好的道德和文化底蕴,其在社会中的行为往往会出现偏差,所以我党一致强调的就是精神与物质共同建设与发展的思路。所以在各类大中小学的教育中都应把传统的优秀思想放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与现实意义,进而影响其道德观与世界观的正确形成,并且树立起对自身民族的优越感与自信心,这将对其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2.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而传承国学经典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一方面从教育角度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一方面从生活角度看可以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具体作用体现在:

①树立勤俭与乐观的生活观念。在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出现了较大的改变,更多的攀比与奢求的观念在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从而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较差的学生产生了极端的思想与行为,更加的重视外表而导致了其行为的偏差。而国学经典中更多的是教人丰富思想内涵,鼓励知足常乐,倡导这些思想当然有利于校园文化的良性化发展。 ②国学经典还有利于和谐校园氛围。在国学经典中更多的是倡导中庸之道,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的和谐相处,降低冲突或暴力事件的发生。如孔子所云,“君子和而不同”即告诉人们应怀有包容的心,让大学生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与学习中体会中庸之道在生活和人际关系中的作用,从而使之和谐同学与师生关系将对校园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③树立公益思想。在国学中公益往往是做人首先必须具备的品格,其中公益与私利之间应将公益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所以在论语中也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这些都是告诉世人要成为君子就要将公益放在做人行事的首要位置,这样的思想可以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树立公益心,不要将自己利益的获得放在损害公益的基础上。

3.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生的教育需要更加重视对素质的提高,而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深化改革的阶段,各种思潮泛滥,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明显,尤其是人文素质的下滑让人担忧,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都在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道德素质,思想决定行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下降将直接影响其对生活与社会的态度,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其未来的工作多是技术岗位,如果其思想道德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生产安全甚至是社会安全。而此时国学经典的深刻文化与道德内涵就成为影响学生思想乃至人文精神的重要武器。首先,国学经典对我国的学生乃至国民而言就是一种传统,是我国几千年沉淀的优秀道德文化乃至精神追求的标准与规则,国学经典中包含的有哲学、道德、文学等思想,也突出了真善忍的可贵精神,其有助于大学生首先提高文化素养;其次可以树立较高的道德水准,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厚德载物的广阔胸襟,以此从高起点面对人生的功名利禄,就可泰然处之,以此形成崇高的道德观;同时国学经典中还强调了勤奋的民族特性,鼓励人们在生活中树立勤奋务实的思想,这样的思想对与高职学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具备勤奋肯干的精神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其自身的技术型人才的优势,推动社会的发展,体现自我价值。

所以我认为国学经典对培养良好素质的人才,对建构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起着内在的核心支柱作用。国学经典对以培养高等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同样不可或缺,高职院校应坚持国学塑人,技能立身的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三、国学经典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实践

在国学经典进入到高职教学的实践中,因为国学经典毕竟是一门人文课程,其在教学中被作为第二课堂的教学主题引入到高职的教学中,所以在实践中应重视对其形式的创新。在实践中本校根据教育部、国家语言委员会、文明办所倡导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为切入点,将其弘扬民族文化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核心思路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在实际的工作中将教学、科研、育人机制进与国学教育融合起来,鼓励各个部门针对性的开展获得来发扬国学精神。

我校作为高职院校,早在2010年就成功的获得了国家首批次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院校,在不断的实践中,我校为了解决与之相应的国学经典诵读进入高职校园的问题进行了尝试与实践,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我校针对性的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园活动,利用校园活动的影响力在校园中营造了一个国学经典朗诵与学习的氛围,因为诵读不是目的,而是要让学生明确国学经典的文化内涵,并使之影响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将国学经典的教学引入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利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技能来弘扬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经过两年的努力,已经初步为国学扎根高职院校的模式奠定了基础,也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与传承的框架。

我们在实践中利用以下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1.强化诵读的魅力,因为诵读是加深记忆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参与诵读活动,教师带头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形成一个良好的诵读环境。2.讨论与讲谈,国学经典的内容不能仅仅依靠诵读而获得深化,所以实践中借助多种形式来对国学的经典进行讲解与讨论,让学生明确国学经典的深刻文化内涵,并使之明确其中蕴含的现实含义。3.开设各种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充分的接触国学经典,并让他们在学习之余有丰富的文化生活,以此削弱外界不良思想与爱好的负面影响,将学生引入到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中。我校作为“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国家试点院校,即是以此作为重点开展。既要依据试点通知的精神,又要结合我院师资和学生需求,还要考虑到职业院校的实际状况,在我校成立国学班,以第二课堂的模式传授民族文化艺术,并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依据参加学生的出勤率、完成作业和最后修习成果,给予相应的学分,给予表现优秀的学生一定的奖励。其中设立的课程如下:在第二课堂的实践中突出的是国学的博大精深,其中将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融入到课堂中,如上表中的国画、太极拳、书法等这些都体现着我国国学的魅力,同时在这些课程中利用其固有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对国学经典进行潜移默化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4.以各种活动与比赛来巩固教育成果,加大国学的影响范围。在完成第二课堂的教学的同时,也将其转变为比赛形式的校园活动,或者参加校外更高级别的比赛,以此扩大国学经典的学习影响力。通过创新实践,两年来,国学经典的教学在我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普通话班张霁、杜佳佳、黄锦弘等同学参加“中华诵·福建省经典诗歌诵读大赛”,多次获得大学生组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报名参加国家psc,取得二级乙等以上有效证书的学生达到86%;太极拳班的吕梓云同学在市级省级比赛中获太极拳(剑)四次冠军;书法班林臻、黄锦弘、钟坤、林志勇、卢婷、卓猷杏等同学多次在省级书法赛中获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国画班朱健飞同学获厦门各大学书画邀请赛三等奖;民俗班同学写就了多篇优秀论文,拍出了高品质的民俗风景照片。

表1.相关开课内容

篇5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实行的课程开发模式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因此,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许多学校教育科研的重点。在我国校本课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些学校的校本课程的设置总体上是以本校的实际情况为主,以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为参照物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就以陕西眉县明德小学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一、校本课程的相关概念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学校结合本校的传统以及学校发展的多样性需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规划合理的课程结构,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课程。②校本课程的开发最主要是基于本校实际情况。具体体现在基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上。

二、明德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本文就以陕西眉县明德小学为例进行说明。该校的校本课程是以经典诵读计划为主要内容进行课程的开设的。让我们看看明德小学是怎样成功将经典诵读计划作为该校校本课程的。明德小学的校本课程总体上是以该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为载体而进行。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诵读计划。例如,一、二年级主要是《三字经》和古诗20首。三、四年级以《三字经》、《弟子规》和古诗40首为主。而五、六年级则以《三字经》 、《弟子规》、《论语》 《大学》和古诗词40首为主。选择以经典诵读计划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基于两个原因。其一,该校的教师队伍以年纪较大的教师为主。这部分教师大多对经典诵读的开发较为重视且对其较为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上。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主体的局面。其次,该校的地理位置位于陕西关中平原,拥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基于此,该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弘扬传统文化,诵读经典篇章为主。

与此同时,该校校本课程时间的设置方面同样是与众不同的。明德小学校本课程在课程时间设置上不是按照传统的课程开设时间而定的。而是利用一切合适的时间,实施其校本课程。例如,早晨升旗后开始五分钟的诵读;每节课预备铃响后两分钟,大家一边念一边等其他小朋友进教室,帮助安静教室气氛,从而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中午的十五分钟用于诵读;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在时间上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经典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背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这种时间的安排是由于明德小学作为一所全日制的寄宿小学在课程时间安排上有别于非寄宿学校的时将设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明德小学不拘泥于将校本课程开设成为一门传统的课程。而是灵活的开设相关的诵读课程。

明德小学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措施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该校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老师教读与讲故事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小型而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采用比赛的形式看看五分钟的时间内谁背的多;比比看谁最先背下一条;规定任务,谁先背下谁就可以先出去玩。这一方法最好用,因为它能更好地激励孩子背诵的热情。同时,该校建立了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了大量实验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全日制的寄宿学校,在与家长沟通方面,明德小学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着重面向家长进行校本课程相关的宣传,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明德小学在实施诵读经典计划中的过程中,校园的经典氛围也越来越浓厚,走廊上可见"步从容,立端正、宽转弯,勿触棱",食堂里可见"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就连厕所里也出现经典的语句。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让你不得不学经典,对经典也不得不爱。

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诵读经典篇章必将会遇到许多生涩和不理解的地方。因此,明德小学的诵读计划也曾一度遇到很多困难。例如,每天中午读经典时,很多孩子读得无精打采,集体读时声音还可以,可是仔细观察,也就是几个会背的孩子,每天声音响亮地不厌其烦地读一遍又一遍,而多数孩子虽然看着书,但心思都不在经典篇章上。还有的干脆就没带书,在东张西望,无所是事。面对此种情况,明德小学的教师和校领导们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为了激发同学们对于诵读经典的兴趣,很多老师开始利用更多的时间给同学们讲解所背诵经典的"背后故事",以此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这种方法在一段时间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渐渐的,该种解决措施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诸如,这种讲解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孩子们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背诵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孩子就堆积了许多的篇章没有背诵。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接受能力较强的孩子们就不太注意老师讲故事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明德小学的教师和校领导们又尝试了其他的方法。例如,将每天要求同学们背诵的经典篇章写到黑板的一角。让同学们反复的记忆,并作相关的解说。那些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们可以作为"小老师"给自己的伙伴们讲解,大家共同背诵。利用这种方法,同学们渐渐的对经典诵读有了更进一步的兴趣。正是这样的方法,使明德小学的经典诵读计划一步步推进,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经典文化的校园氛围。

三、对明德小学校本课程成功经验的反思

以上几个方面就是明德小学在经典诵读过程中所拥有的宝贵经验。我想这也是其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经验。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评价,就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声音。学生作为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其对于校本课程的兴趣和意见在很多程度上是评价课程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③在对明德小学校本课程进行调研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向部分学生作了简单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于该校的校本课程持肯定态度。同时,学生们反映通过经典诵读计划,使他们增添了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这就体现了"校本课程以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为主旨。"④也就是以学生为本的具体体现。明德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之处是值得很多学校学习的。关键之处在于,如何更好的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我看来,好的校本课程一定是具有本校特色的。因此,切实依据本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进行开发,就一定会开设出优秀的校本课程。

注释:

①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 .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②骆玲芳, 崔允漷.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6

【大题  中队辅导员姚年旺:孩子们快乐了  我也快乐】

【晨会课同期一段】

【正文】每天晨会课,带领学生诵读一段经典格言,这是姚年旺必做的功课,稚嫩清脆的诵读声飘荡在整个校园,幼小的心灵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成为全校一道独特的风景。

【采访 姚年旺 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进而潜移默化地用传统美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正文】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更要注重塑造他们的高尚人格和心灵,正是因为这样的美好心愿,让一般人看来繁忙而枯燥的中队辅导员工作,在姚年旺这里变得兴趣盎然,姚年旺经常带领学生们走出校门,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了解家乡深厚的人文底蕴,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感恩之心,此时的姚年旺,完全是一名谆谆教诲的长者,而在学校里,和学生一起打球、跳绳游戏的他,又成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王”。

【采访  戴南中心小学  副校长  刘正芹 2008年暑期,姚老师担任了学校教科室主任,工作忙了,完全可以不再担任中队辅导员,可是他舍不得这个岗位。】

【正文】学校留守儿童比较多,这些学生大多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普遍存在心理脆弱、性格多变的特点,这些学生也成了姚年旺心中的“惯宝宝”,在他的细心呵护下,班上的不少留守儿童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发挥起了带头作用。

【采访 教师 许明凤  成绩明显进步了,性格变得开朗了,今年六一前夕,拜晶同学的事迹还上了兴化电视台呢。】

篇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原则;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讲究自然,防止生硬刻板。选择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培养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好素材。比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建筑、陶瓷等。要讲究“因势利导”,形成正确启蒙,以正当、正确、正面的内容和方法教育蒙童,保证幼儿健康成长。要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加强亲子教育,共塑儿童完美性格。

二、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方法

1.形象教学法

幼儿的思维方式,0-3岁是直观行动思维,3-7岁是具体形象思维,7岁以上才逐步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面对幼儿直观、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选用图画来开展教学活动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形象教学法,就是利用图示、图文等以直观的视觉效果进行教学的方法。

2.表演教学法

表演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分角色对故事进行模拟表演,再现情景的一种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表演才能。

3.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幼儿通过阅读、游戏、学具操作、实验等来实现认知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

4.叙事教学法

叙事教学法是关于语言教学的一种思路或理念,是近年来主要运用于外语教学的一种方法。叙述是人们认知和表达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讲故事、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和本质。叙事教学法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经典诵读,甚至是某些古诗的教学。这种讲述式教学不但让幼儿获取认知,启发心智,还实现了道德教育。[3]

三、学前儿童古典文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为根据确定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为以下几方面:古典文学教育、传统艺术教育、传统节庆文化教育、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本文着重探讨幼儿中国古典文学教育。

1.幼儿古诗教学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代表,它具有情感性、形象性、音乐性、概括性和跳跃性等特征。特别是近体诗讲究押韵、平仄、对仗等格律,在遣词造句中力求精炼,因此朗朗上口,节奏优美。幼儿诵读古诗能丰富他们的词汇,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能让幼儿在体味古诗的优美意境中,让他们感受美、欣赏美,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得到情怀的熏陶,智慧的启迪,进而丰富和厚实幼儿的文学积淀。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幼儿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对于幼儿来说,很多古诗他们都不能准确理解其意境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古诗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应幼儿需求,适应时代需求,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符合幼儿近期的发展和长远发展。从诗歌的形式上多选择绝句,特别是五言绝句。绝句短小,工于音韵,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幼儿容易诵读和记忆。大班的幼儿可以学习一些律诗。从内容上来说,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如描写景、物的:《蜂》、《咏鹅》、《咏柳》、《风》、《梅花》、《望庐山瀑布》等;反映幼儿生活的:《村居》、《所见》、《小儿垂钓》等;与季节相关的:《春晓》、《咏柳》、《清明》、《小池》、《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江雪》等。这些古诗语义浅显、用字自然、画面清新、意境美妙、感染力强。当然,在情景交融中让幼儿充分感受了古诗的画面美、意境美之后,还可以循序渐进地让幼儿感知一些浅显的道理。如《悯农》的学习让幼儿知道珍惜粮食,《观书有感》启示读书的重要性,让幼儿感知《赠汪伦》中朋友之间的友谊,《游子吟》中伟大的母爱,《示儿》中拳拳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幼儿在记忆力最强盛的时期,记诵大量的古诗呢?对倾向于写景抒情的诗歌,可采用形象教学法,以画面作为教学背景,把幼儿带入情景中,同时还可配上优美的音乐,用声及画吸引幼儿的听觉和视觉来学习古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而像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孟郊的《游子吟》、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李绅《悯农》等诗歌,有明显的故事性,那么我们可以用故事法来进行教学。甚至还可以采用表演教学法,在幼儿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动作、表情等方式来表现内容。这既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可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且能加深幼儿对古诗的理解。

2、幼儿经典诵读

经典是我们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它也是几千年以来,我们民族屡遭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的纽带。但由于“五四”时期的民族科学启蒙对传统文化的解构,我们失落了经典。朱自清和闻一多两位老先生对经典失落非常担忧,朱自清1941年曾写过一本《经典常谈》[4],在序中他提出“经典的废止不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幼儿开始,从幼儿诵读经典开始,民族的核心价值须在经典的传承中得以体现。自1994年,王财贵在台湾推广“儿童诵读经典”教育运动后,在全球华人地区掀起了“儿童读经”风潮。1998年北京成立了圣陶实验学校进行分层教学,以期实现“必有大木出于深林,可望绝学继于诸子”。诵读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是学习经典的一种有效途径,学习经典对幼儿思想启蒙意义重大。北京师范大学郭齐家教授曾在论文《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5]中阐述过“蒙以养正圣功也”等意义: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涵养心性,培植道德;培养倾听,锻炼表达;感受韵味,提升美感。中国历来重视“蒙学”,提倡幼儿读经。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的内容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有代表性的、历代广泛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近年来随着读经热的掀起,蒙学读物相继出版,特别是2012年4月由河北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圣洁主编,十余位古籍专家、古典文献学者精心编撰,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启蒙精华读本”———《蒙学十三经》。传统的读经方式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现在某些学堂甚至还要穿汉服,跪着诵读。所以有学者提出对儿童诵读经典的质疑,认为是违反科学的复古倒退“闹剧”。[6]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价值不容置否,主要在于教育方法问题。不能让幼儿死记硬背生吞活剥经典,不能一味遵守那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能违背教育的初衷,要立足于幼儿本身,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活动法、直观法和口授法,这三种方法在诵读经典中仍然可行并行之有效,除此之外,情境法也很重要。

3.神话传说与幼儿教育

人类最早的故事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方式就是讲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符合幼儿阅读的心理期待。神话传说反映了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神话传说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与幼儿的思维方式一致,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打破时空的限制上天入地,神话传说是符合儿童思维的文学样式。幼儿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准确把握世界,神话传说是开启儿童认知的一个有效途径。幼儿对世界的形成及自己的诞生充满着好奇,总有许多的为什么,给幼儿讲解“开天地”的神话传说就是用幼儿的眼光回答了幼儿的提问;给幼儿讲述远古祖先或英雄人物与自然作斗争的神话传说,有助于培养幼儿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机智灵活的品质。教师在讲述神话传说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认知的神话,对神魔鬼怪的描述要注意幼儿心理的承受力,不能使幼儿产生恐惧感,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其次,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时可以让幼儿想象“宝莲灯”的样子和它的功能,大班的幼儿还可以试着画一个宝莲灯,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同学间相互交流。这样的神话传说教学设计,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通过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幼儿懂得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4、寓言故事与幼儿教育

篇8

学生要做到这些,该怎样做一个有心人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作了一定的摸索和实践,在“说、背、理、创”这四个字上下功夫,是通过积累运用素材写出好文章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说”,交流分享,从见闻的人事中积累新鲜材料

“说”,是口头讲述素材。利用每节课前2-4分钟,由一名学生上台简括地叙说一个新近见闻到的来自生活或书本中的故事,并对故事作一两句分析,引发大家的思考;其他学生可以对该学生的评析加以补充、质疑,形成思维碰撞,材料共享,实现素材效度的最大化。

人的天性都有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说素材”,顺应人性需要,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要完成“说”, 学生课前必须留心现实生活或阅读书刊,发现典型人事,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记忆、梳理,并对材料作出自我的思考判断,达到“说”的要求;课内与大家分享积累材料的成果,展示自己的思想认识,建构互动的思维空间,丰富素材的内涵,增强素材的生命力,使作文素材呈几何级数增长。所以,课堂“说”是课外观察、体验的延续,也是积累的巩固和认识的提高。在“说素材”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交流碰撞,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思维,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作文素材的掌控能力,为写好作文奠定深厚的素材基础。

二、“背”,体味涵泳,从文学名篇中积累文化材料

“背”,是背诵经典文学素材。通过背诵经典文学篇章,从间接经验中获取绝好的思想文化素材。历代的经典文章沉淀着思想情愫的精华,折射了时代的精神,其立意选材、匠心运用、语言表达等都为学生提供了范例和借鉴。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需要一定的图式,而形成基本图式的基础就是从优秀文章中吸收语言文字和思想章法等作文营养,进而转化成自己的作文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精选课本里文质兼美的文章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烂熟于心。同时,还应要求学生品味语言文句之美感,揣摩谋篇布局之匠心,感悟情感意旨之蕴藉,从中积储文化材料。“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这样系列的有心读背,学生涵泳在多种风格的语言和多样色彩的情感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识素养,而且使学生获得了对历史、现实、自然和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理”,梳理仿写,从经典论文中积累思维材料

“理”,即分析梳理经典论文的写作思路,汲取其中的逻辑思维养分,获取作文思维素材。思维是文章的灵魂。作文实质上是运用文字来表情达意,进行交流。要交流,首先必须能思考,思考得清晰,才能表达得有条理。心理学家认为,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成年人相去甚远,他们对问题常常不能作完整深入的思考,写作过程中很难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什么、是如何思考的、分析是否合理等。缺乏这种自觉意识,就很难控制作文的思维活动,导致文章思路模糊,逻辑混乱,论证乏力,不能以理服人。

优秀议论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清晰明了的思路和极强的逻辑性。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文章,如,《寡人之于国也》《拿来主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经典篇目,也可以印发一些课外的优秀议论文,要求学生运用“梳理”“拆卸”和“复原”等手段,分析出段落内的局部思路和段落之间的整体思路。这样,让学生学会把握作者的思维过程和论证结构,让学生充分认识作者说理思路的缜密性和科学性,从而掌握议论文的正确思维规律,积累规范的作文思维素材。

四、“创”,创造运用,巧化材料成就佳作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40-02

0引言

阅读是人类重要的认识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特别是经典名著的阅读,是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和形成健全人格不可替代的手段。但随着网络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经典名著已经开始被大学生们所淡化,绝大多数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首选的并非经典作品,通俗作品中的武侠和言情小说最为普遍。2005年汕头教育学院郑惠生老师对大学生经典阅读问题做了系列调查,其中关于”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离要求有多远”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338名大学生阅读70部经典的平均阅读率仅为32.96%,可见,当代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但近几年高校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情况已得到较高的重视,通过必读书目的选读,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等推广经典名著的阅读。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现状,笔者于近期对延安大学在校生进行了调查。

1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研究的对象。本调查研究以延安大学285名在校生为对象。

1.2 调查研究的内容。本调查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状况”。问卷中列出47部经典名著(见表1),让被调查对象回答2个问题:

①个人基本情况(男生或女生、年级、文科或理科);

②是否读过。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所列的47部经典名著,是参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大学生必读书目100本”和”延安大学本科生必读书目”列出的。

1.3 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①问卷法;②分析法。

2调查结果

发出问卷285份,全部收回,所有答卷内容基本符合要求。调查结果见表1。

3调查结果的分析

从表1中可算出,285名大学生阅读47部经典名著共6188人/部,平均阅读率为46.20%。

从表1还可以计算出,285名大学生阅读47部经典名著的两项前10位。阅读人数最多的前10位依次为:①《三国演义》,占人数的93.22%;②《论语》,占人数的89.83%;③《鲁宾逊漂流记》,占人数的88.14%;④《唐诗三百首》,占人数的88.14%;⑤《西游记》,占人数的86.44%;⑥《安徒生童话》,占人数的81.36%;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占人数的81.36%;⑧《雷雨》,占人数的76.27%;⑨《水浒》,占人数的76.27%;⑩《红楼梦》,占人数的71.19%。

阅读人数少的前10位依次为;①《失乐园》,占人数的5.08%;②《奥德赛》,占人数的6.78%;③《神曲》,占人数的6.78%;④《人间词话》,占人数的8.47%;⑤《安娜・卡列尼娜》,占人数的8.47%;⑥《青春之歌》,占人数的11.86%;⑦《理想国》,占人数的11.86%;⑧《复活》,占人数的18.64%;⑨《少年维特之烦恼》,占人数的20.34%;⑩《穆斯林的葬礼》,占人数的22.03%。

综上所述,可得如下两个结论:

3.1 就总体而言,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率较2005年提高了13.24个百分点,但仍较低,虽然所开列的书目有笔者的一些主观因素,但这些书目都是国家和学校规定的大学生必读书目,有些更是中学阶段就该基本完成的经典名著阅读,而许多大学生在即将大学毕业时还没有实现。

3.2 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阅读人数多的前10位有7部属于我国,而阅读人数少的前10位有7部属于外国。有点让人意外的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学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它竟然排在阅读人数少的第4位,这可能是大家忽略了下边这些熟悉的句子就是出自这本书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4思考与建议

4.1 阅读率提高原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率较2005年有所提高,这里可能的原因有:

4.1.1 此次调查所用问卷内容设置不同,相对来说,2005年所用问卷内容更多、更复杂,这可能对结果有所影响,但是那次调查结果也显示,国家教育部推荐给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范围内的平均阅读率是42.18%,仍比本次调查的平均阅读率46.20%低。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率还是提高了。

4.1.2 近年来,随着高校对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情况的重视,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活动促进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例如:学校实行的“导师制”,导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进行解决,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督促学生阅读”延安大学本科生必读书目”内所规定的书目,总共7大类,每学期读一类,分八个学期读完,并且在每个学期每位同学必须完成一份读书笔记,导师评阅,共8个学分。另外,学校也大力推行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了“读・思・行”经典诵读比赛、”飘在校园的经典”诗文朗诵大赛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12月,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单位。同时,各个学院也积极举办各种”经典诵读”的活动,都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

4.2 阅读状况还不够理想原因分析尽管本次调查结果好于上次,但是目前大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状况还不够理想,可能的原因分析如下:

4.2.1 学生就业压力过大,为了完成学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多数学生都希望通过阅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塑造自我,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将自己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就使阅读的文献内容具有非常强的专指性。比如在在学业过程中、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中遇到疑难问题,为了解疑释惑,需要从文献中寻求具体的知识和技术方法。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生纷纷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读外语(英语四级、六级)、学电脑(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考研上。使得大学生无暇阅读经典名著。

4.2.2 娱乐消遣类书籍的阅读。阅读这类书籍不用动太多脑筋,是处于各种重压之下的大学生青睐的热点,他们往往喜欢各种武侠、言情小说、内容广泛的报纸和期刊等。

4.2.3 娱乐方式多元化、大众化。人类已进入信息和网络时代,大学生面临的诱惑太多了:电视、上网、打游戏,还有各种各样的漫画书等等说不清楚的娱乐。比如上网,当代大学生几乎无人不接触网络,特别是90后来说,上网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和娱乐的工具。目前盛行的网络阅读,电子图书和手机报纸等新的阅读方式也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阅读习惯,尤其是博客和140字微博的流行,使阅读全面进入微时代。

4.2.4 经典名著本身确实有些难懂,中国的许多经典名著都是是用古汉语写的,而现在的大学生具备的古汉语知识有限,阅读起来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认真的思考和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着大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

参考文献:

[1]郑惠生.大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9).

篇10

彭银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德育存在着内容上理论与实践脱节,方式上强调知识灌输的问题,使德育出现单一强调政治性、注重统一性和规范性的倾向,教育效果不太理想。2012年以来,党的十有关文件和多次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基于此,2013年3月,肇庆市政府提出要在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和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市教育局制定了《肇庆市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探索在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校德育改革,传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有效地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让青少年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实现美好的中国梦。

:刚才您谈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培养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需要,现在全国很多区域都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请问,肇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什么样的优势?

彭银祥:我们的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

优势一:建立了政府强力推进的运作机制。2013年肇庆市工作会议和2014年《肇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了要在全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任务,由市委市政府倡导这项工作,在全国应该是首例。

优势二:准备充分,试验先行。我市的课程决策至少经历了四年多的试验和准备。在多方听取意见,多次进行调研、咨询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这个《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课程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优势三:教学内容更具导向性、系统性、可持续性。我市目前使用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既较好地体现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又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儒家经典“四书”和《礼记》为重点,兼及《道德经》和《周易》,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如此明显的优势,想必肇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一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彭银祥:是的,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日渐凸显。

首先是形成了立德树人“知行结合”的课程运作模式,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什么教”的问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全覆盖―扩面提质的基础上,制定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知行合一”行动方案,推荐若干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拓宽德育渠道,通过“学典立德”内化学生的思想品质,通过知行合一外化学生的行为,达到“修身育人”的教育目标。

第二个方面是规范“学典立德”教学模式,解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的“落地”问题。课堂教学一方面强调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规范化要求,一方面突出经典教学对于学生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注,总结出诵读经典―理解经典―拓展延伸(领悟和实践经典)―背诵经典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孔子文化”“包公文化”“龙母文化”“端砚文化”“竹文化”“玉文化”“花文化”“红色文化”等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扩展了我市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多个抓手,其中课程是最基本的保证,肇庆是如何整合这方面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教材的?

彭银祥:我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化”问题。一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融入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课程中去。三是教育环节全覆盖,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首先来说教育人群的全覆盖。我市目前从有教材、有课时、有教师、有经费这“四有”上保障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落实。从幼儿园到高三,每班每周一节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安排专任教师上课,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分层设计: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使用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七、八年级使用“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九年级至高二着重传统文化经典选读――《道德经》《礼记》,高三主要是“中华文化之源”――《易经》。这样的设计既体现出每部(篇)经典的独立精神,又能兼顾系列经典的整体关联,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好地遵循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

再说说学科课程的全覆盖。我市各学校结合思品、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利用课前五分钟、早午读、大课间和升旗礼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樱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和传世智慧,感悟民族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全方位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来谈一谈教学环节的全覆盖。根据《方案》要求,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进校园到进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社团活动作延伸,校内外主题实践活动为拓展,县(市、区)主题活动为窗口,各中小学通过周末大讲堂、研究性学习、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初步理解和理性认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进而辐射社区和家庭,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关键一环是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才能更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肇庆做了哪些工作?

彭银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研训结合的原则,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搭建多元学习平台,全面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能力:

专业指导引领。我们成立了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中心,制订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计划、方案,组织指导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定期开展专项调研(督查),有力推进了传统文化教学的常态化开展。

强化教师培训。市教育局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班,组织各类学校分管领导、教师参加中华书局、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艺术中心等专业机构举办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班,培训教育教学骨干教师三千余人次。各县(市、区)和学校也纷纷组织传统文化专题培训,为老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研提升。教育局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努力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打造一批骨干教师,锤炼一批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也通过举办教学比赛和传统文化教研活动,以传经、教研的方式进行培训学习。

搭建展示平台。我们还开展了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规划和教案共享活动,通过经典诵读展演、演讲比赛、教师素养比赛等活动,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引导教师创新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肯定和专业成长。

健全激励机制。市教育局每两年评选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多方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真正打造出一支热爱传统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学校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家校合作。请您谈一谈,肇庆是如何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发挥家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彭银祥:一方面强化家校互动。要求各学校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把《肇庆市中小学生传统美德行为指引》和低年级教材印发到学生手中,开展亲子诵读活动、传统美德“五个一”实践活动;通过评选“经典诵读家庭”“美德之家”等途径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借助家长会、校讯通等平台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另一方面创设交流平台。市教育局编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简讯》,开设肇庆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站和新浪、网易博客平台,及时全市各地各校教育动态,报道各地各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学习心得,开辟“锦言录”专栏,反馈分享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观点和心得体会。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来,肇庆教育系统发生了哪些变化?

彭银祥: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根据我们的访校记录和家长、学校反馈,课程实施以来,无论城区还是乡村的学生,都已经能熟读或背诵相关经典选段,学生通过诵读和吟诵,熟悉经典、领悟经典,培养了学习兴趣,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尊师行孝等行为有明显的改善,日常行为更趋规范,涌现出一批“美德少年”和“美德之星”。在公布的2015年“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测评中,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分以高于第二名15分的压倒性优势取得了广东省五个城市中第一名的好成绩,得到了测评组的高度评价。

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市教师积极参与,深入研究,大胆创新,专业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成效显著。市教育局先后面向全市教师进行了“示范教案推荐”和“优秀课程规划与教案征集”,评选出25部优秀课程规划和203份优秀教案,并向全市推广使用。此外,在由国家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工作委员会等机构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录像课、教学设计、论文评比中,我市教师获得三个项目的特等奖,有27名教师获得一等奖,获奖总人数达51人,获奖档次之高,覆盖面之广,令人瞩目。

全市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通过学校教育辐射整个社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辐射到家庭和社区,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市教育局还接到家长表示赞扬和支持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电话,一对耄耋之年的退休大学教授,听说学校专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还专程到学校听课。如今,传统文化经典亲子阅读、创建“书香家庭”、传统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在肇庆蔚然成风。

:正所谓努力耕耘结硕果。四年播种,肇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就和变化,但实施的过程中必定有苦有甜,请您谈谈这中间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彭银祥:确实如此,我想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认识是先导。同样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县区之间、学校之间、甚至校内班级之间,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衡现象。造成不均衡现象的根源,主要是管理层以及任课老师的思想认识差异。帮助全体教育工作者觉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推进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先导性问题。

师资是关键。能否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给学生,老师是至为关键的因素。我们通^骨干教师培训和结合实地观摩的研修活动,培养一批传统文化教学“种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但是如何扩大培训的范围,调动教师自我进修的积极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否在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