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6:5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跆拳道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跆拳道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的竞技体育运动,是一项内外双修的体育项目。跆拳道运动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跆拳道的礼仪和道德修养,这就是跆拳道运动的内在精髓。跆拳道的礼仪有内外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以行礼的方式来表现出来的,另外一种是内在的表现形式,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出了人的自身修养。从字面上解释来跆拳道: “跆”字,意为像台风一样猛烈地、强劲有力地、跳踢的脚;“拳”字意为拳头,是用来进攻的武器;“道”字,意为人生的正确道路,是技术方法和精神的修炼。随着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飞速发展,跆拳道运动与社会时代的发展也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跆拳道礼仪与我国传统武术道德相似,练习者可以不断的从中吸取营养和智慧,形成一种道德思想观念。跆拳道礼仪不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还具备了内外兼修的作用。将跆拳道运动的礼仪教育与我国的传统道德思想联系在一起,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跆拳道礼仪常规
跆拳道的礼仪是指练习者从内心深处溢出的自然的表现在人的行为上的,高尚的,有价值的举动。跆拳道练习者在学习技术训练之前,首先要学习的是跆拳道的礼仪知识。只有懂得了跆拳道的礼仪知识,才可以练好跆拳道,从而达到最高境界。跆拳道礼仪的学习对于一个跆拳道练习者非常重要:谦虚和正确的言语,忍让和友好的态度,虚心和好学的作风,是跆拳道练习者应当遵循的重要礼仪。
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它贯穿了“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根本宗旨。跆拳道运动极其重视礼仪,它是以敬礼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它要求练习者在学习与训练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礼仪,要学会敬礼。跆拳道中的敬礼,是表示尊重、礼貌、友好、谦虚和感谢,是一种内心思想的外在的表达方式。跆拳道的敬礼要求是:身体面向对方,并步直立,两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上体前倾度,头部前倾度,目视地面稍停后,还原成直立姿势,行礼完毕。
每一个跆拳道练习者在进入训练馆之前都必须身穿白色的、整洁的跆拳道道服,按照要求系好道带,光脚或穿着道鞋后进入训练场地。“以礼始,以礼终”是跆拳道练习者精神的中心思想。进入道场时,首先要向国旗和教练行跆拳道的鞠躬礼,以此来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对国旗的尊重和对教练的尊敬;见到队友时也应该行礼问好,以表示友好。训练课中应时刻保持道服的干净与整洁,每次需要整理服装时要先向教练行鞠躬礼,然后背对国旗、教练及队友整理服装,整理完毕时转身面向教练行鞠躬礼,以表示抱歉,其目的是要求练习养成的干净整洁的习惯;训练中如果出现气势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到位、没有全力以赴等情况,在教练示意后应立即行礼以表示抱歉,为的是让练习者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注意力集中,刻苦训练,减少不必要的伤害;队友之间应相互帮助,在脚靶训练和模拟实战等需要两个人配合的训练中,两个人应以相互敬礼为开始、相互敬礼为结束,必须认真负责的帮助队友做好每一个动作并及时的纠正错误,两个人在交换脚靶或任何训练用品时都需用双手接送,同时行鞠躬礼,这样可以培养队友间的团队精神和相互尊重的良好情感;训练过程中,练习者应该严格按照教练的要求进行练习,教练讲话时练习者需跨立站好或端正坐好目视教练认真听讲,不得随意打断教练讲话,如要提问需行礼鞠躬,得到许可后才可以提出问题,得到解答后行礼鞠躬并说声“谢谢”。在比赛开始前,首先要向教练敬礼,然后向裁判敬礼,在每局比赛的开始还要求向对方敬礼,以表示尊重;在比赛中,如果红方使用了犯规行为攻击青方,当裁判员对青方作出判决时,青方必须服从接受并向裁判员行礼以表示歉意;在比赛结束时,应再次向对方行礼,并向对方的教练敬礼、握手以此表示感谢。在比赛过程中即使出现了误判,也要等该场比赛结束后,有礼貌的向裁判员提出问题并要求改正。
[NextPage]
二、跆拳道的精神实质——近于理想的人性
(一)跆拳道礼仪传入我国,跆拳道的精神扎根于练习者的心中
跆拳道的礼仪是伴随着跆拳道这个运动项目的产生而发展而来的。跆拳道作为朝鲜的国粹,它记载着朝鲜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它是一项新颖而又古老的体育项目,自从年代中期在朝鲜半岛重新崛起到现在,半个世纪以来跆拳道运动努力的向世界传播,现已经风靡全球。韩国人从小就练习跆拳道,就连小学生都能做出极其高难的动作,他们把礼仪作为一门思想教育的必修课,为培养和发展后备人才提供基础。“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与交往活动中产生并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将礼仪教育渗透到跆拳道学习中,不仅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性,还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跆拳道运动像台风一样猛烈的吹向我国的同时,跆拳道礼仪也随之深深吹进了我国众多跆拳道练习者的心中,犹如武德一样促进着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
(二)跆拳道礼仪的内在表现
跆拳道的礼仪不仅仅是从敬礼一方面表现出来的,它还包含着人的内在的一种修养。练习跆拳道不但可以修身养性,培养人优秀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强身健体,练就人健全的体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竭尽全力的去学习和训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益处和收获。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增强法制观念,要有终于祖国的思想,要有爱国家、爱民族的热情,要在尊敬长辈、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磨练意志。当我们面对艰难、困苦和遭受自我极限的挑战时,我们可能产生放弃训练、退缩和逃避的念头。这时我们一定要用坚定的意志去克服杂念,我们必须要学会坚定、忍耐和不屈不饶的精神,战胜自身懒惰。
讲礼貌、重礼仪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现代人的一项重要标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一个人展示给他人的首先是其文明礼貌方面的素养。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事,而且直接影响周围的人乃至社会风气、民族尊严。而在许多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更多地关注的是孩子智力和学业的发展,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甚至蛮狠无礼。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常常把如何与人交往,礼貌、礼仪的学习视为“不学而能”的事,无需专门的教育与训练,社会、学校提供给青少年的礼仪示范、礼仪活动和相关礼仪知识不够丰富。事实证明,礼貌、礼仪是一门学问,需要专门的指导。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不是自然形成的,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貌方面的系统指导与训练,对其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
这就是跆拳道练习者在学习跆拳道礼仪时所应注重的内在的道德修养,它随时随刻都督促着我们,使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到知礼守礼。
(二)尊敬师长 团结互动
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跆拳道练习者应该尊敬师长、前辈,在行为举止上要谦和礼让,恭敬聆听教师的教诲,认真学习并实践,好学上进,珍惜师长和前辈们的辛勤付出。跆拳道练习虽然是以双方格斗的形式进行的,但是不管它怎样激烈,由于双方都是以提高技艺和磨练意志品质为目的,所以在双方各自内心深处都必须持有向对方表示敬意和学习的心理,因此在练习或比赛前后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由于跆拳道是练习者精神和身体的综合修炼,能在艰苦的练习过程中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并能获得防身自卫的本领,因为练习者在精神锻炼环节中就包括“礼仪”的教育和熏陶,这对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识品质,养成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相互学习的作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文明礼貌 举止端庄
跆拳道和我国武术有着相近之处。中国武术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的礼仪、忍耐、谦虚、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体育事业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在跆拳道运动中也是如此,它强调了练习者学习与训练中,要讲文明,懂礼貌,尊重师长,团结友爱。此外,中国武术也有礼仪。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有悠久的道德传统。中国武术是我国的传统项目,也是我国的国粹。它要求习武者平时的举止端正大方,有礼貌,言谈话语要有素养。它们在比赛的开始和比赛的结束后都要行“抱拳礼”,以表示对队友的友好和尊重。在中国武术散打中也要求了练习者要有武德,它对于武术散打较野蛮的攻杀也起了抑制的作用,从而保证了武术竞技的安全性和文明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少了一些美国职业拳击、泰拳、欧洲自由搏击术的血腥。“学武先学礼”、“习武先习德”。
中国武术、武术散打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良传统。它们和跆拳道一样,都有着一种内在的“尚武崇德”的精神。它不但可以培养人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待他人,严于律己;还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坚毅、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
(四)修身养性 遵纪守法
练习者的修养只要是指个体的行为,其根本是在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和维护社会秩序。在道馆和训练中要讲究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这是跆拳道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礼仪”教育是一种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教育,我们应该把它当作一种教育模式,渗透到教学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去,力争将这种礼仪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使之成为练习者掌握技术、发挥水平的催化剂。例如在训练中要完成旋转、腾空、起伏、跳跃等技术性强、难度较大的动作,练习者自身身体各部位要协调、和谐、自然、平衡,更重要的是保持心态的平和;实战、比赛中,当裁判偏袒对方或误判的时候,保持良好的心态尤其重要,要不急不躁,宽容大度。往往这种心理品质更能激发运动员的斗志,使他们的技能水平得以最佳发挥。跆拳道作为一门新兴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更要充分发扬竞技体育“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力争第一”的精神。竞技体育竞争激烈残酷,而跆拳道搏击格斗中体现出来的残酷性更强烈。正因为它非常残酷,故必须以“礼”为先导。在不失礼,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要用尽一切技能,想尽一切办法积极主动进攻。在激烈、残酷的竞争中,将身心容入其中,在训练过程当中将思想升华,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篇2
【关键词】天津市;幼儿园跆拳道;教学开展现状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众体育健身的不断需求,跆拳道正在以俱乐部和道馆的形式在天津市蓬勃的开展着,目前天津市部分幼儿园也开展了跆拳道,当今幼儿园和家长越来越注重促进幼儿的早期潜能发展,让幼儿参加兴趣班已成为起一种培养方式,通过对河西区第十七幼儿园、南开区第十五幼儿园、华夏未来幼儿园、阳光宝贝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利用在幼儿园做教练的机会,针对天津市部分幼儿园跆拳道教学实际情况,对幼儿园跆拳道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对幼儿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开区第十五幼儿园、华夏未来幼儿园、河西区第十七幼儿园、阳光宝贝幼儿园。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查阅、中文数据库和各大体育学院学报论文等相关方面的资料,为本次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查阅相关跆拳道的论文,针对天津市部分幼儿园跆拳道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幼儿园跆拳道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
1.2.3 访谈法
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幼儿跆拳道老师以及走访体院教师进行访谈,为本文提供一手资料。
1.2.4 数据统计法
采用Excel 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幼儿园学习跆拳道的基本情况
2.2.1 对练习跆拳道幼儿园性格类型的情况调查
美国心理学家费洛伦斯・妮蒂雅把人的性格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活泼型、完美型、力量型、和平型。通过对教练员幼儿老师的访谈和家长发放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根据孩子不同的兴趣、能力、素质和性格的不同,会使孩子在练习跆拳道过程中达到不同的学习结果。
2.2.2 跆拳道教练员的基本情况调查
表2 根据四家幼儿园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教练来源年龄专业技术等级执教时间授课资格
体院学生6人21-24岁一级2人三年以上3人社会指导员1人
业余练习者5人22-26岁二级1人两年一下2人幼儿教育资格证0人
通过表2情况看,教练员都来自在校大学生和业余跆拳道练习者。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从事跆拳道专业或普修过跆拳道课程的高校生,部分学生具备国家技术等级证书,业余练习者多数来自俱乐部的练习者或者经过俱乐部教练培训班,对跆拳道的常识基本了解,但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不具备教练员证,幼儿园加强对跆拳道教练水平和资格的审查,从此来保证跆拳道正常的教学。
2.2.3 四家幼儿园跆拳道场地、器材设施的情况调查。
表3 硬件设施的调查
幼儿园名称场地情况护具脚靶备注
南开区第十五幼儿园地毯无2对
华夏未来幼儿园垫子4套5对
河西区第十七幼儿园木地板无2对
阳光宝贝幼儿园木地板无2对
通过表3看出四家幼儿园只有华夏未来幼儿园有垫子,其他幼儿园的都是以木地板跟地毯为主,这就不符合跆拳道训练的要求,会给幼儿在练习中造成不安全隐患,幼儿园跆拳道训练场地一般都在活动室进行练习,由于幼儿年龄小,涉及不到护具的练习,虽然四家幼儿园练习场地只有一家符合跆拳道训练场地,但是应还需进一步完善,保障幼儿安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对跆拳道的教学与幼儿园场地设施的调查进行分析,发现幼儿园跆拳道是以思想道德教育和身心发展为主体的,对于幼儿园来说这两点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幼儿园跆拳道教练水平的提高和资格的审查,以此来保证跆拳道规范的发展。
幼儿园跆拳道教学要有一定的科学、系统、详细教学方案,以此保证幼儿正常、规范、系统、健康的练习。
3.2 建议:
幼儿园应该为练习者提供与跆拳道训练相符的场地;改善幼儿园跆拳道的教学设施和练习环境,练习的硬件设施是提高跆拳道教学质量的一方面,同时也是保护幼儿身体安全的硬件设施,避免孩子身体受伤的基本保障。教练员是幼儿园跆拳道教学发展的主导,首先作为一名教练员,在练习的过程中要以跆拳道"礼仪"为先导,去影响幼儿的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从而有效提高教练员的教学水平。创新教学内容,调动课堂气氛使学员对跆拳道的练习产生兴趣,并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学军,少儿跆拳道训练探析[J],教育探索,2007(12)
篇3
关键词:跆拳道;全运会;技术分析
一、前言
跆拳道项目自从2000年走上奥运会舞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全运会跆拳道代表着我国跆拳道的最高水平。我国跆拳道项目开展较晚,而且最初的一批运动员多数是从其他运动项目中改练跆拳道的,运动技术水平与韩国、欧美等一些起步早、基础好的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2]因此我选取十二届全运会跆拳道的赛事专门对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录像统计分析研究。分析目前我国跆拳道运动员的主要技术特点,探索我国跆拳道运动员技术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是为了提高我国跆拳道技术运用为迎战大赛打好基础,为能够缩短其与世界一流水平的跆拳道运动员的差距,为我国跆拳道能在国际大赛上实现历史性突破,提供较为充分的科学实际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十二届全运会跆拳道录像的技术运用进行分析,总结其技术运用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分析技术动作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跆拳道运动的训练和迎战大赛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十二届全运会跆拳道男子(58kg、68kg、80kg、+80kg)、女子(49kg、57kg、67kg、+67kg)八个等级决赛前四名共33场比赛录像整理分析。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搜集相关论文,并在数据库搜集相关文献,查找相关文献38篇,筛选出于本研究直接的文献20篇,为论文提供相关论据资料。
2.调查访谈法
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访谈了访谈一部分跆拳道教练、专家,根据跆拳道教练、专家意见对研究结构和方法进行修正。
3.录像观察法
本人对2013年十二届全运会跆拳道33场录像资料进行了收集,将收集到的比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使用硕鼠视频解析器对比赛视频进行收集并使用格式工厂对视频进行剪切、编辑和归类,然后对所有比赛场次的得分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上比赛资料的剪切、编辑、统计等均由本人和导师协同完成。
4.数理统计法
对采集到的有效数据,根据社会调查统计方法与体育统计学原理,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和处理。
四、全运会跆拳道比赛技术运用现象与分析
1.全运会跆拳道男子运动员技术运用与分析
表-1 全运会跆拳道男子运动员技术统计
[技术\&横踢\&侧踢\&前踢\&下劈\&后踢\&后旋踢\&勾踢\&推踢\&双飞踢\&拳\&使用率\&288\&49\&6\&22\&10\&16\&2\&37\&38\&0\& %\&61.54\&10.47\&1.28\&4.70\&2.14\&3.42\&0.43\&7.90\&8.12\&0\&]
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十二届全运会跆拳道男子12场比赛中各种技术动作的使用情况。其中横踢共使用288次占总技术动作的61.54%。从而可以看出横踢是全运会跆拳道比赛的主要腿法。其使用频率之高也是和其自身的技术特点有关,因为横踢技术打击速度快且打击的准确性很高。其次是侧踢,共使用49次占总技术动作的10.47%。从总体来看是以横踢为主,其次是侧踢、双飞踢、推踢、下劈、后旋踢、后踢、前踢、勾踢。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全运会跆拳道男子技术运用相对集中,高难度得分技术动作很少,拳法百分比为0。比赛中由于拳的击打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裁判员对运动员使用拳的技术往往不敏感,由此导致运动队对此技术的训练不到位。所以,在今后训练中应加强拳法的运用打击力度打击准确性都要有针对行的训练。为了更好、全面地提高我国跆拳道竞技水平,发展技术的全面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2.全运会跆拳道女子运动员技术运用与分析
表-2 全运会跆拳道女子运动员技术统计
[技术\&横踢\&侧踢\&前踢\&下劈\&后踢\&后旋踢\&勾踢\&推踢\&双飞踢\&拳\&使用率\&323\&105\&3\&26\&16\&9\&3\&13\&3\&0\& %\&64.47\&20.96\&0.60\&5.19\&3.19\&1.80\&0.60\&2.59\&0.60\&0\&]
从表2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女子选手在腿法运用上总体高于男子,腿法按使用次数高地依次为横踢、侧踢、下劈、后踢、推踢、后踢、前踢、勾踢和双飞踢。横踢技术依然是跆拳道比赛的核心技术,因为它的技术动作所决定的。它启动灵活,动作运用路线长,力量大的特点。所以在跆拳道比赛中横踢的技术动作使用次数是最多的。以64.47%高居首位。但是从统计数据整体分布来看女子选手在技术运用上和男子选手有同样的问题。就是对于拳法的运用为零,这是而其他技术动作也是所占比例很少。对于高难度及高位击头动作很少。腿法太过于单一。
3.全运会跆拳道运动员警告行为统计与分析
表-3 全运会跆拳道运动员警告统计
[\&接触行为\&消极行为\&攻击行为\&不当行为\&男子\&59\&49\&21\&0\&女子\&46\&38\&13\&0\&]
从表3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十二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中男子、女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警告。警告2次扣1分,警告次数为奇数时,最后一次不计。接触行为警告分为:抓住对手、抱住对手、推对手、用躯干贴靠对手。从表3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男子、女子的接触行为警告占很大比重。在攻击对手得分后为避免对手反击所以采取这种行为躲避对手进攻。消极行为分为:故意越出警戒线、转身背向对手逃避攻击、故意倒地、假装受伤。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消极行为警告同样也占很大比重,这是由于跆拳道技术的需要。击中对方后采取倒地可以避免被对方反击。在比赛最后一场计时倒数时如果一方领先另一方则领先方就会采取避让、出界的方式躲避对手而拖延时间从而取得比赛胜利。攻击行为警告分为:膝盖顶撞对手、故意攻击对手裆部、故意蹬踏对手的腿部与脚、用手掌或拳击打对手面部。这是有背于跆拳道的“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但是跆拳道比赛比较激烈,也是再所难免的。不当行为警告分为:教练员或运动员示意扣分或得分、教练员或运动员有不文明语言或不得体行为、比赛中教练员离开规定位置。从表3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不当行为警告为0。这很好的体现了跆拳道的“礼义”的崇高精神。
五、 结论
(1)整体上看我国男子选手运用的技术相对集中,运用和得分技术上单高难动作运用较少且成功率低;得分分值上国内外均以1分值为主,但4分值得分能力较低。
(2)全运会选手技术运用上主要技术包括横踢、侧踢、前踢、下劈、后踢、后旋踢、勾踢、推踢、双飞踢和拳,但全运会选手主要技术累计使用比例高但是技术使用单一。
(3)我国跆拳道运动员拳法技术薄弱,整场全运会比赛几乎没有使用拳法。应针对拳法技术进行必要的训练,尤其是出拳时机、威力加强训练。
(4)我国跆拳道选手在比赛中继续加强多击头技术。比如:下劈、后旋踢等技术,同时促进比赛的观赏性。
六、建议
建议我国运动员应加大基本技术训练,在各级别获胜的运动员往往都是基本功非常扎实,各项技术相对稳定的运动员,为让我国运动员在未来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倡导我国运动员进行高难度的击头得分训练,在新规则下,未来跆拳道的对抗将更加激烈,追求击打高分数部位的技术将是必然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任文岗.中国在世界跆拳道比赛中得分技术的统计与比较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谯伟. 第29届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比赛战术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1
[3]徐守杰. 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跆拳道比赛技术统计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06:114-115+123
[4]程磊、潘慧炬、毛旭江. 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7,04:133-135
[5]谯伟. 第29届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比赛战术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1
篇4
关键词:跆拳道;下劈技术;运用;对比分析
跆拳道起源于2000多年前朝鲜半岛的民间武术,发展至今,跆拳道吸收了许多国家的武艺精华。跆拳道以腿法著称于世,这是跆拳道区别于其他格斗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比赛中合理的运用下劈技术是击败对手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劈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具有容易多得分的优势,在实战中每一分的获得都关系到比赛的胜负。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跆拳道下劈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
通过观察山东省体育局训练中心的队员日常中的训练进行总结,视频观看2008年奥运会跆拳道男子76场比赛。
(2)文献资料法
借助山东省体育学院图书馆和网络电子期刊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以及近年来的学术论文等,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3)专家访谈法
走访了部分山东省跆拳道队教练员、部分专家教授,对跆拳道比赛有关热点问题进行咨询。
(4)数据统计法
运用计算机将观看比赛录像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把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二、分析与结果
1.下劈技术和各种技术运用得分率对比分析
由2008年奥运会跆拳道男子76场比赛可知,横踢技术的得分率为60.43%,这主要是因为横踢技术快速凶猛,能攻又能守,使用频率最高。下劈技术的得分率虽低于横踢但远高于其他单项技术。双飞技术在比赛或实战中的使用率也较低,因为这种技术幅度比较大,一般使用前都需要先佯装使用横踢进攻,来逼迫对手躲闪后退,然后再趁机追击。后踢技术的得分率低于下劈技术。后踢技术在对方执著进攻而忽略反击时,抓住时机才容易反击成功并且力量很大。后旋踢技术得分率是1.68%,虽然远低于下劈技术的得分率,但是也属于得分率较高的技术。
2.下劈技术运用在比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动作的隐秘性
在实战中,双方运动员不仅斗智斗勇,还要对瞬息万变的进攻技术进行合理地搭配使用,在对方进攻时要能够冷静、合理、有效地使用反击技术。如果直接运用下劈技术很容易遭到对方的反击,因此在进攻前多采用假动作迷惑对手,增加下劈技术的隐蔽性和突然性。
(2)反应及节奏的掌握
一个好的运动员不仅要有好的技术,还要掌握好在比赛中的节奏,同时要有抓住任何得分机会的能力。比赛中每个运动员都会有缺点和漏洞,如果很好地观察到这一点,并能把握得分的时机,那么比赛对自己就会非常有利。
(3)比赛中动作技术的使用
在跆拳道比赛训练中,一贯强调腿法技术动作,应达到“快”、“准”、“狠”、“稳”、“连”、“变”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横踢的使用率在比赛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但这也说明大部分的运动员技术水平比较单一,应着重加强训练横踢与其他技术动作的联系和运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绝大多数运动员都很喜欢下劈腿法,且下劈腿法对比赛结果具有关键的意义。
(2)下劈技术是一种使用频率不高但在实战运用中可快速有效地取得高分的捷径技术,合理有效地运用下劈技术可以给比赛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3)下劈技术的运用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身体素质、技术基础、心理素质和智能的基础之上。
(4)比赛临近结束时运动员采用有效的击头技术得分,扭转局面,最终反败为胜的情况是十分多见的。
2.建议
(1)提高前腿下劈主动进攻能力,增加比赛中的得分几率。
(2)着重加强基础训练,特别是基本步法和基本技术,以便在比赛中体现和实施战术意图。
(3)技术体系应紧扣规则的变化而构建,在比赛中的技术运用以得分为主。
(4)加强柔韧性、协调性及腰腿爆发力的训练,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技术能力。
(5)提高前腿下劈主动进攻的能力,结合步法以及其他腿法配合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志敢,罗兴华,陈润麟.跆拳道比赛各局心理特征、运动能力变化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4(4):114-117.
[2]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8):5-6.
[3]张忠秋.大赛前的心里定向与角色定位[A].北京: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2002,21(2):137-138.
篇5
摘 要 跆拳道在后奥运时代的背景下成为了各大高校体育运动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大学生所喜爱和接受,其对于培养和增进大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跆拳道教学中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的建设相对落后,跆拳道教学中对于安全性防范问题认识不足、举措不力,跆拳道课程的测评和考核办法体系不够科学等问题,最后结合跆拳道体育项目的规律性要求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措施。
关键词 高校 跆拳道 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一、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于大学生体育素质的作用意义和相关要求的概述
上个世纪兴起于朝鲜半岛的跆拳道武术项目走上了体育竞技的舞台,2008年奥运会前后在我国掀起了学习热潮,近年来更是融入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之中。目前高校跆拳道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围绕品势、搏击、击破、特技以及跆拳舞等传统跆拳道的五项基本内容展开的,其学习的方式主要是侧重于腿法、拳法和格斗防守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自我防卫和强体健身的功效,同时跆拳道所包涵的武术格斗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也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和自我意识也是一种很好的熏陶。
高校跆拳道教学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客观上要求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把握,加大对于跆拳道教学一线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技能的提升,在跆拳道教学中提高安全意识和建立对于安全事故的防范机制,根据跆拳道的自身规律和大学生体育教学的综合目标要求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跆拳道课程测评和考核指标制度体系,这几个方面对于保证和提高高校跆拳道教学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
二、目前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后奥运时代的背景以及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认识和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推动了跆拳道项目教学在高校体育运动教学中的普及和开展,总体来说高校体育课程中跆拳道教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老师教学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跆拳道教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氛围,各种场馆、器材、护具和辅助训练设施得到了基本的普及。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归纳总结起来目前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由于缺乏对于跆拳道一线教学师资队伍的充分重视和有效投入,使得其跆拳道教学水平技能和相关理论文化素质修养等不能有效地满足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基本要求,由于高校跆拳道教学的老师主要来自于传统体育教学项目,其对于跆拳道的了解和技能修养短时间内不能跟上跆拳道教学发展的步伐;第二,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由于缺乏对于跆拳道教学中潜在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应急处置机制的重视,使得目前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对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各种摔伤、跌伤和搏击中出现的骨骼肌肉损伤等事故时有发生,打击了和抑制了学生学习跆拳道的积极性;第三,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由于缺乏对于跆拳道自身内在规律和高校体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分析,使得跆拳道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测评和考核指标体系和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对于学生的最后评审结果也缺乏严肃性和严谨性。
三、加强和提高高校跆拳道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于大学生体育素质的作用意义和相关要求的概述,在分析了目前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和知识并借鉴东南亚和韩国关于跆拳道教学的经验模式,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和改善跆拳道教学的建议和措施。
第一,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应该加强和提高一线跆拳道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文化理论修养,改变其目前相对滞后的知识结构,注意跆拳道教师的选拔录用和培训工作,就起专业要求和发展潜质以及学习能力等给予综合的考核测评,并建立对于跆拳道教学老师的相关激励和奖惩办法体系,促使其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第二,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应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并且建立相应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机制,加强跆拳道教学前的准备活动,配备完善的防护器具,并且就具体拳法、腿法和格斗注意事项给予详细严格的解说,并在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全方位的监督,一旦出现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处理;第三,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应该根据跆拳道体育项目自身的特点、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培养目标和大学生心智身体素质发育的基本特点的综合考虑和衡量来制定科学的课程测评和考核体系办法,优化相关的指标设置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并且注意考核办法的激励性和导向性,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并且要对双方都形成利好的导向机制。
四、总结
目前各大高校对于跆拳道教学都给予了充分重视,将跆拳道项目纳入到了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之中,优化和丰富了大学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本文在分析了目前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善的措施,即提高和优化跆拳道教学一线老师的业务素质和技能,丰富其关于跆拳道和跆拳道教学的相关理念方法和认知,将安全思维意识和防范措施贯穿于跆拳道教学的始终,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建立健全科学的跆拳道课程测评和考核体系,优化相关考核指标。
参考文献:
[1] 马晓利.北京市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现状研究[J].运动.2010(02).
[2] 乔长泽.关于高校跆拳道教学的深化发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2).
[3] 马慧.新疆高职院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2010(02).
篇6
摘 要 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同属东方国家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古以来中国和韩国便有文化交流。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对自身的竞赛规则、技战术体系、推广培训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本文研究通过了解韩国学校跆拳道发展,引发出的思考对我国学校武术培训推广体系标准化的建立提出建议。
关键词 武术教育 体育教学 思考
一、目的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它的运动价值已经渗透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文化、体育科技和国际影响力等方方面面,其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更是其他运动项目所不能比拟的。
二、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的目的,在于收集查阅有关我国学校武术教学和韩国学校跆拳道发展的书籍与文章,为深入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等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
(二)调查访问法。通过访问武术教师,了解我国学校武术的发展现状,武术在培训推广方面遇到的阻碍,以及武术在培训推广过程中的细节性和可行性问题。笔者二人通过自身在杭州市青少年发展中心代课,联系到杭州市青少年发展中心西湖与钱江新城两处分部的武术课主教,进行调查访问,问题涉及出勤率、上课质量、家长态度、学生反馈等方面。
(三)逻辑分析法。对已查阅的现有材料及在论文撰写中,综合运用比较、归纳等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
(四)比较法。通过对中国学校武术与韩国学校跆拳道的对比研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研究我国学校武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吸收韩国学校跆拳道发展的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结果
(一)学校武术教育缺乏系统性,学生认识程度过低。中国武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在其“太极”理念、“天人合一”核心文化个性中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可在学校武术教学中,有部分学生片面的将影视作品中的“飞檐走壁、刀枪不入”生拉硬拽其中,过分虚拟化,缺乏武术文化的熏陶。
(二)学校武术课程体系不健全,较难与社会资源互补融合。在韩国除了学校之外,还有很多跆拳道场馆、会所。学校课时虽然有限,但在韩国学生可通过跆拳道馆、会所继续学习跆拳道,良好的校园氛围与社会资源相融合,培养了学生自觉独立学校跆拳道的精神,增强了民族意识。
(三)学校武术教学过程缺乏严谨性,武术师资力量匮乏。我国武术的教学上要求不够严谨,很难做到师生同等要求。现以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武术课为例,一学期共15次课(一周一次),一次课90分钟。对于学生,首先是考勤。在一学期学习当中,能够按时到达地点上课仅30%,无故旷课10%,病假、事假20%,迟到、早退40%。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在一学期的武术课教学当中仅有30%的学员能够做到基本要求,完成学习。其次,学校武术教学中,按时上课虽可以保证,考核制度并未采取改进;多以练习方法为主,针对招式的技击作用以及武术运动的赏析缺少论述,也没有相关的武术渊源与发展的介绍,学生只学会了单一或整套的招式动作。
(四)学校武术考核机制缺乏多样灵活性,武术教学环境简陋、设施匮乏。目前就学校武术而言,仅以期中或期末考核为唯一的考核途径,考核方式死板。没有综合学校学习锻炼、课余时间武术馆学习锻炼以及竞赛成绩名次,去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技术水平。
四、结论
(一)加强小学体育教学的武术教育培育体系。从小学开展武术教育,使学生接受武术文化熏陶,培养国人的武术精神,同时获得循序渐进的武术学习方法,既减轻了武术教师的跨度负担和工作压力也对学生自身的人际关系、礼仪以及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二)增加学校武术有效的考核激励措施。将武术纳入达标项目,以比赛的形式发展学校武术,与武术段位制和运动员等级制与学校武术挂钩,激发学生的练武热情,训练学生的现场表演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在增强学生学习武术紧迫感的同时,也调动起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三)提高学生认识,正视训练的科学严酷性。在学校武术教育中,除了开设武术技术课,还要增设武术文化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认识,增加学生武术文化内涵以及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积淀。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观念,运用科学的世界观看待武术,摒弃虚幻、不切实际的糟粕, 从小注重德育,培养学生的“武德”。
(四)提高武术教师、教练的教学资格门槛。师资水平的提高是发展学校武术的基本保证,为规范学校武术教学,就要对武术教师、教练员队伍进行整顿,提高其教学资格门槛。在高校要聘请业务水平高的专业人士做为高校武术教师,或是在武术领域有很高造诣的专业人士,还要有研究型人才。
(五)规范道德礼仪,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缩成“武德”精神贯穿武术始终,规范习武人的行为道德。在学校武术教育中,应大力加强礼仪道德的培养,从小要有“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的意识,在训练服装上也要统一,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作为训练服装。
参考文献:
[1] 马亚萍.从散打与跆拳道的比较角度论散打运动的发展[J].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10.5.
篇7
一、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其训练
1.少儿的心理特点
少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时间短暂,记忆运动感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都较差,但却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教练员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等手段来发展儿童的注意、记忆运动感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增加视觉灵敏度。在发展其身体素质的同时应注意发展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
2.少儿的生理特点及训练
少儿的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这一时期正处于少儿的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机能都有明显的特点。骨骼:这一时期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不易骨折,但易变曲,变形。肌肉:肌力弱,耐力差,易疲劳,肌肉发展不平衡,小肌群发展较慢。关节:转动范围大,但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较易脱位。心血管系统机能:心率快,心肌收缩力弱,心血液输出量绝对值较小,但相对值较大,血压低,心血管调节机能发育不够完善等。神经系统:灵活性较大但不稳定,活泼好动,易出现多余动作,分析与结合能力差,条件反射建立快,恢复快,兴趣性高,直观能力和模仿能力强。
根据以上特点,应把少年儿童的技术训练放在优先的地位,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而不应过分强调其力量素质;应重点发展动作速度,提高准确率,加大关节的转度和肌肉及韧带的伸展。在教学中应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来提高训练水平,通过形象而准确的示范动作,并结合讲解进行训练指导,使其尽快地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以有氧代谢训练为主。训练内容宜多样化,用一些积极有趣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少儿在练习中的积极性和兴奋性。
3.少儿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及在相关阶段应采取的训练措施(见表1)
从表1可看出少儿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这一时期可以进行大量的速度练习、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的训练。在绝对力量方面应结合速度力量,并以动态训练为主,静力性训练为辅。在耐力训练上应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适量的无氧耐力训练为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1)准备活动要充分。当机体肌肉温度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肌肉韧带的力量、弹性和伸展性都不够时,易发生肌肉拉伤及关节扭伤。
(2)合理安排运动量。局部运动量不要过大。某一局部的运动量大大超出其所能承受的生理极限,这是专项训练中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会对运动员的后期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3)提高少儿的爆发力。跆拳道对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耐力有很高的要求,在进行训练时应重点通过一些短促的力量练习来提高其爆发力。在耐力方面应根据人的生物规律来进行大量有氧耐力训练,为其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注重腿的训练。跆拳道被称为腿的艺术,其对腿法的要求非常高。良好的柔韧性是完成高难腿法的基础,而少儿时期是人体发展柔韧性的“黄金时期”,进行大量的压腿和踢腿练习,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腿的关节开合度和肌肉、韧带的伸展度。
二、在少儿跆拳道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跆拳道的思想精髓和宗旨的教育
在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礼仪教育应贯穿始终。跆拳道的健身效果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与其他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内涵和礼仪。以礼始以礼终,跆拳道的精神核心是“礼义、廉耻、克己、忍耐、百折不挠”,对人适应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是大有益处的。跆拳道重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修炼,培养少儿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并使人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少儿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应加强他们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
2.根据少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注意训练的针对性
在少儿训练中,根据少儿中枢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应注意下列问题:首先,在枯燥的训练中加入多样化元素,穿插游戏和竞赛,避免单调。其次,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如动作示范,观看光碟、模型等,多采用简单易懂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或口诀等形式进行讲解。最后,注意安排短暂休息,使学生情绪饱满,精力旺盛,不易疲劳。
3.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注意负荷的量和强度
儿童少年的椎骨尚未完全骨化,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以软骨连接起来的,到十五六岁才能愈合;股骨还存在骺软骨,承受压力的能力比成人差;维持足弓的肌肉和韧带也较弱。因此,儿童少年进行力量的练习时,应多采用动力性训练,少采用静力性练习。在进行必要的静力性练习时,也要控制时间,做到动静结合。
4.根据少儿生理发展的特点,贯彻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少儿的肌肉纤维较细,肌纤维的张力小,加上支配肌肉的神经中枢的兴奋强度和维持高度兴奋的时间比成人差和短,在持久而紧张的肌肉收缩时容易疲劳。因此要注意对少儿神经系统的训练,加强少儿协调能力的训练,提高其对肌肉运动的感觉,培养其对运动的节奏感,多采取一些积极主动的放松练习。
5.明确训练的重点和方向
在少儿跆拳道训练中应把动作的标准化作为重点来抓,不应过分强调动作的力量和速度。少儿一般都处于初学阶段,也是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由于少儿心理的不稳定性的影响,其动作形成的稳定性差。而初期训练,基础动作的标准化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以后的运动水平。
表2是笔者对襄樊市健身俱乐部跆拳道部的30名少儿练习者进行的一次实验的结果。实验对象共30名,进行跆拳道前踢击靶训练,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强调标准化训练,乙组采用一般训练,三次训练课后,每人前踢十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结果看出,经过强调动作的标准化训练后,甲组队员在路线正确率和击靶准确率及平均踢击高度上都明显优于乙组,在完成动作时普遍做到了协调和保持重心稳定。由于其能保持协调和重心稳定,所以他们在心率上也相应较为平缓。
6.训练应强调以基本功为主
跆拳道虽然腿法很多,但主要还是以前踢、横踢为基础。前踢和横踢虽然简单易学,但若要做好却是非常困难的。要真正把这些做得非常出色,就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跆拳道的基础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
7.注意预防“骺软骨病”的发生
“骺软骨”的损伤是儿童少年在体育运动有的一种运动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腰椎、膝关节和肘关节。跆拳道的腿法素有艺术的美名,其对关节、韧带的要求自然也非常高。若我们为提高少年儿童的关节灵活性和韧带拉伸度,而采用由教练员用外力去强行拉伸韧带和加大关节灵活性或过多地用静力性练习去发展柔韧性,容易引起骺软骨损伤。所以在跆拳道训练中应提出“以踢代压“的训练观点。这里并不是说不压,而是在训练中要做到动静结合,在少儿训练时要更多以发展其各肌群的力量并采用踢靶的方法间接发展其韧带和关节灵活性,从而达到理想效果。
三、结论
1.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有其独有的特点,而跆拳道在训练中也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点,我们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训练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2.跆拳道练习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它以“礼义廉耻,忍耐克已,百折不屈”为宗旨,可为少儿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训练中,我们应根据少儿中枢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少儿的训练积极性。应合理进行力量、柔韧训练,从把握少儿肌肉特点和动作规范化几个方面入手,使训练的效果合理化,为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和更上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奇.跆拳道简史初探[J].四川体育科学,1998(3).
[2]董文金.跆拳道运动员的素质练习与康复方法[J].山西体育科技,2005,8(3).
[3]〔韩国〕洪商来.韩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某些生理、生化特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1).
[4]蒋立.少儿跆拳道训练注意事项浅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6,6(6).
篇8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双休日,身体素质
1、 前 言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普通高校在深化改革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开设体育选修课,以此来拓宽学生的体育人文知识,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多数学校将体育选修课安排在正常的体育教学课程之中,由于挤占了体育课的教学时数和上课时间,故此授课方式容易造成顾此失彼,必然会影响体育课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针对这一弊端,我们采用利用双休日进行选修课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爱好,自愿报名选项参加双休日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武术、健美健身、健美操、散手、跆拳道等体育选修课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论文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实验组: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3级在校专科生中报名参加双休日体育选修课者中随机抽样选出300名学生,其中男生200名,女生100名;
对照组: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3级在校专科生中随机抽样选出300名学生,其中男生200名,女生100名。
2.2 研究方法
2.2.1试验法
2.2.1实验法
试验测试指标: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选取以下指标的增长幅度作为研究的测试指标:肺活量体重指数、1000M(男)/800M(女)、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男)/一份钟仰卧起坐(女)
2.2.2试验分组:实验组的学生中,选篮、排、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散手、跆拳道各30人,对照组中选择每个运动项目各30人。
2.2.3研究数据处理:对所测试的结果数据运用社会科学统计数据包SPSS11.5和EXCEL工具进行有关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文献资料法:收集和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多篇,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数据分析
3.1.1试验组:身体素质四项指标测试结果
表1 实验组身体素质四项指标教学前后测试结果比较表
篇9
论文关键词:新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模式
1问题的提出
新疆高校试办新疆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经过十几年探索与发展,已初具规模,截止到2011年,全疆有5所院校具有国家教育部认定的试办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权力,开展的项目有6项,项目设置为: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跆拳道,共有9支常年稳定训练的高水平运动队,并定期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全国举办的各级各类比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新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贡献了很大的力量,新疆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呈上升趋势,运动成绩、管理水平、相应政策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面对经济转型,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体育管理职能转变,现行的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队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的不适应,培养过程中凸现出来的各种问题也阻碍了新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找出新疆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问题症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新疆校高水平运动队相关行政部门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方针政策和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新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新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布局分析
新疆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布局呈现出“四少”“两集中”的特点,并且没有按照新疆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和大运会金牌数分布来布局。新疆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试办学校少、项目少、队伍少、每个项目试办学校少;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高水平运动队数量和项目集中在新疆师范大学,数量和项目占到了60﹪。新疆高水平运动队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新疆师范大学一家独大,实力超群,在全国大学生比赛中新疆大学生成绩排名靠后。
表1新疆招收高水平运动队院校情况
学校 项目 城市分布
新疆大学 篮球 田径 乌鲁木齐
石河子大学 跆拳道 石河子
新疆师范大学 篮球 田径 足球 乒乓球 乌鲁木齐
篇10
摘 要 散打是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兴的体育技击运动项目,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现象,已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中的瑰宝。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江苏省武术散打运动员、教练员以及裁判员为研究对象,认为江苏省青少年散打运动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但竞技实力不强,和散打强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应当加强理论指导,加大投入,扎实搞好训练。
关键词 江苏省 散打 现状 分析 对策
一、前言
针对当前世界武术散打格局的变化,我国武术散打要想保持原有的领先地位,就必须针对新的形势练好内功,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竞技实力,为达这一目标,就必须依靠基层业余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共同努力。1979年江苏省开始开展武术散打运动,至今已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江苏青少年在一些武术散打比赛中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随着时间推移,散打技术、理论不断更新,江苏省青少年运动员和教练员面临着诸多问题:缺乏比赛经验,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和其他强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教练员训练水平科技含量不高、知识老化等。江苏省武术散打在全国仍处于中等水平,因此,如何管理好这支队伍,提升我省武术散打在全国的位置,就有待于对江苏省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揭示江苏省竞技武术散打运动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势。所以,如何发展江苏武术散打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事关我省武术散打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武术散打队的运动员92名,教练员25名,徐州、淮安、宿迁等体校的教练员、省内武术散打教练员、裁判员以及部分省内外武术散打专家,有关的体育局领导。
(二)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法
设计《教练员调查问卷》、《裁判员调查问卷》和《专家调查问卷》等三份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专家对效度评价结果为:教练问卷8.745分,裁判问卷8.788分(10分制打分)。利用江苏省青少年武术散打年度锦标赛期间,发放裁判员、教练员问卷进行调查,当面收回,向武术散打界的专家发放问卷,上门回收。还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等方法。
2.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散打技、战术方面的资料,包括《武术散打—裁判必读》、《散打》、《竞技心理与调控》、《体育科研与方法》等专著和《我国散打后备人才的问题》、《武术散打规则的变化》等近39篇论文。
三、结果与分析
(一)江苏省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和文化学习情况的分析
参加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的运动员共92人.按照省体育局规定,参赛年龄为14-17岁之间,由于各市的相关领导部门给教练规定了任务,而拿到奖牌与否又直接和教练员的经济利益相关,这就使某些教练员为达到个人目的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从而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影响了比赛的“公平性、公正性”。而运动员过早地被“拔苗助长”和进行专业化训练。运动潜能被提前挖掘,使得运动寿命大大缩短,身心健康受到一定影响,较难达到很高的竞技水平。江苏省散打运动员训练的平均年限为3.8年,从训练规律看,这是散打出成绩的最好时机,但是事实上江苏省散打运动员能够进入全国性比赛的却不多,这不能不引起教练员的思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令人担忧,大部分运动员都是边训练边学习,文化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历层次较低.在92名运动员中只有9人是中专学历,仅占10%,大部分是中学层次;有11人小学毕业后已放弃学习,在武馆当助理教练或者和父母一起做生意。学历层次低的后果直接导致运动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训练和比赛不能很好贯彻教练员的技战术思想。掌握和领悟动作速度慢,高难度动作少,这也是制约江苏青少年散打运动员技术提高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体育训练有关部门在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时间安排上主要倾向于运动训练,导致运动员文化水平低,在分流或退役后缺少个人发展的文化资本,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将来的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训练中如何解决文化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将是相关部门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江苏省青少年散打运动队训练情况分析
运动队进行系统的全年训练是保证运动员成绩不断提高的必要条件。本次调查了全省9支队伍中,有8支队伍坚持全年训练,只有1支不能全年训练。这说明江苏省的散打训练比较正常。从运动队每周训练的次数看,都在6次(包括6次)以上,训练4次的有2个队,训练5次的有2个队;训练6次的有2个队;训练7次以上的有3个队。各队每周训练的平均次数为4.8次,基本合理;从每次训练的时间看,2h以的下有2个队,占23%;2-3h的有,2个队,占23%;3-4h的有3个队,占30%;4h以上的有2个队,占23%;各队平均每次训练为2.15h,其中最高的为4.5h/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金牌数前三名的队,训练次数和时间也是排在前列的,这说明运动队训练水平的提高,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变化,要出成绩就必须有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来保证。
(三)江苏省青少年散打教练员现状调查与分析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承担着培训运动员的重要任务,对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实现运动队的目标起着主导作用,是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因素。江苏省青少年散打运动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和训练水平。统计表明:江苏省散打教练员掌握现代化工具的能力较差,难以应用现代化工具为自身素质和运动训练的提高服务。另外,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结果还表明:教练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观察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还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影响江苏省青少年散打竞技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1.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扩大普及范围竞技体育的规律告诉我们,青少年是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基础和源泉。根深才能叶茂,固本方可枝荣,没有蓬勃发展的青少年业余武术散打训练基础,就不可能有明天竞技武术散打的辉煌。资料显示,韩国在推广跆拳道时除了为参加世界大赛而成立的国家队外,大多数是以学院、学校、俱乐部、中心、道场(馆)等方式进行教学与训练。韩国有一所跆拳道学院,也叫国技院,对跆拳道的教学和理论有很深入的研究,被认为是世界跆拳道运动中心。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培养青少年散打的运动员采取多样的方式,业余体校、俱乐部、武馆、武校、武警部队等都可以开展散打训练。特别是全省各地蓬勃发展的武校,可以成为培养竞技武术散打人才的摇篮,目前,武校是散打运动雄厚的后备力量。除了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外,在各体育大专院校、系建立武术散打专业,对散打开展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这必将推动江苏省武术散打的高水平发展。
2.完善科学化选材体系,不断提高成材率
各级训练单位应充分认识到科学选材的严峻性,提高认识,把选材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部署,落实措施。各级训练单位应建立以教练员、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相结合的专职选材小组,在省内建立有效的体育选材网络。加强运动员的选材测试,建立选材和运动训练档案。统一运动员的选材测试内容、指标、方法、仪器和时间。内容包括形态、机能、素质、心理、发育程度、专项成绩等。测试结果登记入档以便逐年追踪观察。运动员在输送或调动时,应携带测试档案,并把分析数据的信息反馈给教练员,以利于搞好训练。
3.努力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
扩大教练员队伍规模。有计划的培养退役运动员,或向各体育院校运动系招聘散打专业毕业生充实教练员队伍。加强现有业余训练网点建设,配备好教练员班子,相应的运动员人数要符合要求,使业余网点有名有实,保持相对稳定的训练规模,充分利用人力、财力资源。努力提高教练员文化素质。有计划地安排年轻教练员以各种进修形式提高文化素质和学历层次,提高计算机和外语水平,进一步掌握教育、训练、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加大知识储备量,优化知识结构。优化教练员队伍结构。
4.完善训练条件,促进改革,不断完善训练与竞赛体制
多方位筹措资金,增加训练经费的投入。江苏的江南地区,经济较活跃,且从事体育产品经营的企业多,竞技散打可以尝试与企业合作,积极主动的寻求社会资助。也可借鉴跆拳道的开展和推广经验,在有条件的地市尝试建立散打俱乐部,活跃市场氛围,形成社会与体校相竞争的良性体系。
做好“教体融合”工作,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作用,体育部门可联合或者挂靠合适学校,分工合作共同培养后备人才,切实解决“读训”矛盾和生源问题。建立省队、省体校、市少体校“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创造条件成立多个散打训练基地,向“幅射型”的训练网络靠拢。坚决杜绝借用、雇佣其它地省、市或武校运动员来参赛。真正做到比赛公平、公正。
5.注重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
学习、训练的矛盾和学习的时间少是造成运动员文化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竞技运动人才培养不但要培养具有体育特长的专业人才,还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发展人才。因此,要强化或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确定运动员文化教育应有的地位,把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工作纳入到体校的正常工作中,使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成绩和教练员的利益挂钩,使他们都把文化教育作为散打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安排好训练计划,减少训练对文化教学的冲击,探索解决学、训矛盾的有效途径,推进教育改革,与高校建立长期的培养输送渠道。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影响江苏省散打运动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人才培养机制:生源状况一般;选材方法不科学;教练员不具备充分的选择队员的权力;体教结合落不到实处;运动员队伍规模还不够大;运动员输送渠道堵塞。(2)散打运动训练机制:散打训练科学指导条件较差;训练条件一般;教练员整体素质状况需进一步提高;训练水平状况不太理想;训练场地器材比较简陋。(3)散打的管理体制还不很完善。(4)保障机制: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教练员及裁判员待遇不高;(5)竞争机制不完善。
2.江苏省虽在个别级别上有优势,但整体优势不明显,综合实力不够.另外,参加比赛机会较少(尤其是大赛机会更少、比赛经验不丰富、文化素质低)等问题是制约江苏省散打发展的重要因素。
3.学习与训练的矛盾突出,严重制约江苏省散打运动员的选材质量。散打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状况不容乐观,部分运动员对将来的前途缺乏信心。
4.教练员目标认识不明确,忽视了运动员的成长指导思想与教练方式不成熟,不利于运动员的成长;从散打教练员来源途径来分析,退役运动员直接成为教练居多,缺乏专业基础及运动训练理论;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结构具有一定优势;执教年限短,队伍年轻,阅历与经验不够丰富;参加岗位培训的次数偏少;专业思想较牢固,大多数教练员都热爱自己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积极上进的心态;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很高;科研能力比较薄弱,科研兴趣不够浓厚。
(二)建议
1.完善科学化选才体系,不断提高成才率。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扩大武术散打普及范围,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办学模式并吸收拳击、跆拳道等搏击项目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理顺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后备人才,从全省范围挑选有培养前途的苗子并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和学习环境,设立人才档案库,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2.努力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完善对教练员的任用、选拔与考核制度,采用优胜劣汰的竞争上岗机制。加大教练员的培养力度,加强教练员制度的建设,努力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注重散打科研工作,结合实践,实现科研和训练的有效结合。
3.加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提升素质修养。同时强化实战技术,形成个人绝招,增加运动员的比赛次数,积累比赛经验,增强散打意识.在当前形势下,相关部门应坚定不移地走“教体融合”的道路,切实解决后备人才文化水平低和“学”与“训”之间的矛盾,努力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竞技水平。
4.争取领导重视,增加经费投入。努力完善训练条件,促进改革,不断完善训练与竞赛体制,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和省内外或国内外的交流,为江苏省散打运动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江苏省散打运动的知名度。同时,吸引观众观看散打比赛,为散打运动的职业化创造条件。有关部门和领导应重视散打运动的发展,从政策上加以扶持,利用舆论优势从各个方面为江苏省青少年散打运动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白永证,权黎明.武术散打教学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 石华毕,蔡仲林.武术散打比赛中消极行为的分析[J].沈阳体育学报.2005.24(1).
[3] 张智录,权黎明.竞技武术散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
[4] 金宗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J].山东体育科技.2002.24(3).
[5] 赵光圣等.散打运动员体能测试模式与标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
[6] 邓方华,刘红伟.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年龄特征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3.
[7] 李玉刚等.生物力学在武术散打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