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06:1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物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物理论文

篇1

1.1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针对专业性不强

大学物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人们更多地强调它的基础性、系统性,重视概念、原理、定律推导和数学公式的表达,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对大学物理内容的不同需求。从而导致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按照多年来形成的固定模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同一个授课计划。大部分地方院校大学物理内容以经典物理为主,近现代物理内容所占比例较少,有的院校甚至不讲近代物理。而实际上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支柱的近现代物理是现代科技的先导。大部分大学生以后将在高新技术领域工作,肩负着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重任,他们不能不学习近现代物理的内容。教学内容没有和学生的专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没有用发展的观点来选择、组织传统物理教学内容,导致物理教学与时展、科技进步脱节。这种对各专业和学科不加区分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大学物理与自身专业的密切联系,从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教学内容宽泛

大多数院校的培养计划不断增加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学时,压缩大学物理的学时。而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不变,从而导致学生难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消化和吸收新知识。并且不同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物理课时都一样,这样就造成了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教师往往挑拣考试的内容讲,只重视物理结论定律,很难对知识点的应用进行详细地展开和深入地剖析。因此,如何利用最少的课时,讲解更多的对学生专业有帮助的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处理好本学科知识与后续专业课知识衔接等问题,对大学物理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3考评方式单一

绝大部分普通院校对大学物理学的考核手段非常单一,就是简单地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占总成绩的80%),出勤率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20%)为辅的考核方式。大多数院校都是进行统考统评,老师上课时为了应付考试对一些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但又不考试的内容不敢深入讲,学生也是处于考试压力之下被动学习。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并不能真正地反应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大多数期末考试题一般都是填空、选择和计算题,其中计算题占分较重,这种考核方式最终把学生导向用记概念公式、背定理定律的学习方式来学学物理课程。另外,有的院校甚至还规定了期末考试及格率的底线,如果及格率低于所规定的低线,学校将问责任课教师,所以教师为了提高及格率尽可能的降低考试要求,甚至于出现老师给学生划重点,学生背试卷考试的不良现象。

2分专业进行大学物理教学的必要性

洛阳理工学院是一所新建的理工本科院校,几乎所有理工科专业都开设大学物理课程,所有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专业都严格按照大学物理的框架体系,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物理基础参差不齐,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物理学的内容需求差异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各个专业不加区分地进行教学,会导致学生对大学物理与自身专业的联系体会不深,无法激起学习兴趣。因此,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加大专业的针对性,使大学物理更好地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实行按专业分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大学物理分专业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将结合不同的专业特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结合不同专业特色修改完善教学大纲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就业方向也不尽相 同。他们对大学物理的需求肯定不一样。而且不同的院校有各自不同的专业服务定位,也有各自不同的专业特色。比如洛阳理工学院服务面向定位就是“立足洛阳,面向河南,服务地方,服务行业”。该校的特色专业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土木工程等。根据这些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可以将这些专业根据对大学物理需求的高低分成三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归为一类,这一类对大学物理要求比较高,后继专业课的学习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且物理学所培养的思维方式,对于他们来说也非常重要。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各部分内容讲解比较详细,教学学时应不少于128学时。为这些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提高他们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分为一类,教学学时可以控制在96学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专业特点,可以减少相应的内容,对与学生专业结合紧密、学生需要的物理学内容要有所侧重,并加强近代物理及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有了侧重点,可以使他们体会大学物理课程与自身专业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物理基础。对于大学物理要求不高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可以开设64学时。在教学中加强应用性和趣味性的内容,侧重物理规律内在的联系性、物理体系的严密性,侧重对物理现象的描述而弱化具体解题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2针对不同专业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授课计划

任课教师在制订授课计划时,应与所教专业学科教师和学生进行座谈,详细了解所教学科专业后续课程及学生在以后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对大学物理知识的需求,为各专业订制不同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大学物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充分扩展到学生求学和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将一些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纳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学物理的作用,从而培养他们学学物理的兴趣。现实中大学物理课时开设不足,可以在在开设大学物理课程时根据不同专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如土木工程和机械类等专业,他们对力学要求比较高,对热学、光学和电磁学要求就相对低一些。任课老师在讲授时就应该侧重力学部分,尤其是刚体力学,对光学、电磁学的知识可以少讲。而对于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等专业,他们对电磁学、光学要求比较高。任课老师在制定授课计划时就应该侧重电磁学、光学部分,还要将近代物理知识,尤其是半导体物理贯穿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些专业需求比较低的力学和热学部分可以少讲。对于材料类专业,这部分专业的学生对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要求比较高,对质点运动和动力学要求就相对低一些。老师在讲授时就应该侧重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部分。此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还可以考虑压缩经典物理教学内容,增加近代物理的知识传授,精简与中学物理相同的内容并加深与现代科技、现代物理知识相关的内容,这样即可以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

3.3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

大学物理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的科学素质和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知识、掌握工程技术以及今后知识更新打下必要的物理学基础。所以对于大学物理的考核,可以改变以往的重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甚至可以把大学物理课改成考查课来进行考核,而不是全校统一进行考试。考核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但平时成绩不能只看学生出勤情况,还要将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和分析解决工程应用中的与物理相关的问题考虑在内,使平时成绩能对学生学习过程起到督促作用。根据以上制定的三类教学大纲和相应的授课计划分专业进行考核:对大学物理要求比较高,后继专业课的学习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的材料和电子信息类专业可以采用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而对于大学物理要求不高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可以采用考查的考核方式。虽然是考查课,但同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可以考虑让学生设计跟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论文,或者利用所学大学物理知识解释与本专业紧密相关一些物理现象。这样既可以把大学物理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学们也会从内心觉得学学物理对自己有很大帮助。

4结束语

篇2

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网络无限广阔的空间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多方面地汲取知识。教师要想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应用于课堂,就必须充分领会教学大纲的精神,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在网络上,许多专家和教学名师对物理学科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对其优点和不足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通过对这些观点进行认真的反思,能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对上好课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物理教学的教案主要包括知识点的讲解、课堂上问题的提出和课后习题的讲解。教师课堂拓展性差,教学内容只能局限于课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大量有用的素材。教师通过参考、学习名师教案和相关的资料,使撰写的教案内容丰富、充实,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丰富、有趣的网络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需要。网络资源对教案的撰写和优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仅能大大缩短备课时间,提高备课效率,而且能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充分展示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实验,所有的规律和概念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实验。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动有趣,利用实验课可以让学生记住实验步骤、理解相关结论、掌握产生结论的过程。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科学的神奇,而且能培养学习兴趣,便于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但在普通物理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仪器本身的限制,一部分实验根本无法做,一部分实验即使做了,产生了效果,也不如人意。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可以将多媒体网络资源模拟实验室引入课堂,这种模拟实验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形象,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演示效果。还有一些物理实验的现象很难看清楚,如布朗运动,固体颗粒很小,其运动情况直接观察是根本看不清的。以往主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教师事先调整好,学生轮流观察。但由于学生不同,观察结果也存在差异,导致实验效果大大降低,还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如果利用课件模拟实验,展示粒子相互作用的“真实场景”,把微观世界通过模拟演示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更容易观察到物理现象。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课件向学生进行形象直观的展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规律。当然,网络不能代替真实的实验,只是实验的辅助工具,但在实验较难完成的前提下却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对优化课堂教学也是十分有益的。

三、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有目的地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和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学习的动力和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资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处在模拟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网络的一大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可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情绪、情感和兴趣。让抽象的物理概念、难懂的物理过程通过可观察的画面、视频、图片等,动态地展现给学生,可以让其更容易理解,同时还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例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时,学生对天体运动的知识一无所知,难以对其形成深入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播放载人飞船视频和模拟动画课件,从火箭点火到飞向太空,然后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做圆周运动再到安全着陆,一一进行介绍,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他们探究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2.适当运用网络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教师的讲解都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最不可或缺的。讲解依靠的是语言,而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和工具。有的教师专业知识非常扎实,但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自己心里清楚却讲不明白。具有同样知识功底的教师,如果在讲课时吞吐自如、妙趣横生,则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学生有益的遐想。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简洁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形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网络语言也融入到了学生的日常交谈中。物理学语言讲究科学、准确、有逻辑性。在物理课堂中可以适当地引入网络语言,例如,讲“磁场”时就可以运用这样的网络语言“:明星的‘气场’你们理解吧,磁场也类似,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有吸引力。”教师灵活运用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进行授课,学生会倍感亲切、熟悉,听起来也会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四、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

篇3

最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是教师板书教学法,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推导、讲解,这种方法是在十几年之前的教学中被普遍采用,并且该方法适合那个时期的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被普遍应用,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示物理现象及规律,提高了物理教学的生动性及趣味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及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成绩.无论是传统的板书教学还是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机会较少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参与,从而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欠佳等现象,一直以来物理课都被广大学生认为是非常难学的课程.现在随着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的普及,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兴趣与热情也随着降低,部分同学在课堂上不听课、睡觉、玩手机等,直接影响了物理课堂教学及物理教学效果.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板书教学及传统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之处,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课前、课中及课后均要进行教学互动,从而促使学生必须认真课前预习,课堂上积极互动,课后认真完成任务,这有利于物理教学。

2大学物理互动教学模式

2.1课前预习互动

教师在上一节课时通知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并且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这里的预习不单是传统看书,而是更侧重于要学生寻找我们身边的哪些事物、现象等与内容有关,如果可能则设计一个小实验来演示下一节课要讲授的部分内容.例如在讲“光的全反射”问题中,教师可以取一段实验用无保护层的透明光纤,配合激光笔来演示光在透明光纤中的传播,学生看到透明光纤的一端输入激光,另一段端就可以有激光输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认为学习物理没用,从而失去学习动力.学生发现生活中现象是与物理学息息相关的,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有所提示.例如要学习“圆孔衍射中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及分辨率”时,教师可以提示:现在马路上的红绿灯基本都是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构成的,那么能够数清楚发光二极管数量的条件是什么呢?红灯、绿灯、黄灯中哪种灯中的发光二极管数量最容易数清楚呢.学生通过预习及实际观察就会得出结论:人眼也是光学仪器。

2.2上课课堂互动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及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互动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回答,同时加强课堂练习,让同学到黑板做题或者每次随机抽查收取同学们在纸面上的练习.例如在讲“角动量守恒问题”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个花样滑冰的视频并提问,为什么在花样滑冰运动中运动员的手臂伸开合拢会造成运动员转速的变化,学生自然会想到各种问题,教师最后总结一下给出是角动量守恒的原因,转动惯量变化所以角速度变化.让每个同学都处于随时要与教师及其他同学互动的思想准备中,这样学生就必须集中注意力跟上课堂的节奏与程序,避免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睡觉、玩手机、玩平板电脑等现象。课堂互动可以让学生演示自己在课前找到的与本次课相关的视频、动画、图片或者是自己制作的演示实验,也可以通过同学表演的方式来演示相关物理知识.教师需在上课前对学生要演示的内容把关,避免出现错误等现象.例如在“高斯定理”中,学生对电通量的概念及高斯面等不容易接受理解,这些问题在中学也没有接触过,所以感觉很难.有位同学利用充气的球形气球及圆柱形气球当做高斯面,再利用棉线作为电场线,气球可以挤压变形甚至凹陷,非常形象地展示了电通量等问题,学生由此也掌握了高斯定理.

2.3课下复习互动

经过一次课的学习,学生并不能全部掌握所学知识,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大学是没有针对某门课的晚自习等辅导的,那么学生有问题如何处理?想问老师也不一定能找得到老师,或者当时老师不一定有时间给及时解答.课下互动可以利用发电子邮件或者利用QQ群等方式进行广泛互动交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在线指导,不同系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自行交流,这样可以促进物理学的学习.并不是每位同学都会主动在课下互动,这就要求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例如发放提问纸的方式,要求每位同学把自己的问题写到一张纸上上交,然后由教师作答,并将此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促进学生参与互动环节.鉴于有些同学的问题过于简单,可以由不同班级的同学互相交换提问纸并回答其他班级同学的问题,这样在回答问题时学生就必须要查阅资料或者相互讨论等,这也促进了学习,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的互动工作量及工作强度.如果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不满意可以继续让另外的同学回答或者由教师回答.

2.4大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实验互动教学

大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实验一直以来是分开教学的,独立开课,物理知识的讲解与物理实验并不能同步.通过大学物理教师把与理论课要讲知识相关的物理实验在课堂上讲解演示或者进行多媒体演示,可以促进物理教学同时也促进了实验教学,例如在讲牛顿环等厚干涉时,物理教师同时可以讲牛顿环装置与读数显微镜,同时讲解如何通过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教师指导学生到开放的物理实验室去需找与物理课相关的实验项目并练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在看到涡流管演示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大学物理课堂讲过的动生及感生电动势.而在物理实验课上讲授物理知识会使学生更容易掌握,通过实验现象,学生对物理知识印象深刻.

3结论

篇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演示实验的鲜明直观特点能够给学生创建出理想的物理情景,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就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对物理图形有了感性认识,对物理规律、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设计一些比较新奇的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光学中讲到光的偏振时,用一副偏光眼镜和激光笔来演示偏光现象.偏光眼镜的镜片就是偏振片,激光笔发出的偏振光通过转动镜片,会在墙上呈现出光强的变化,通过分析引入马吕斯定律.再比如电磁学中的静电屏蔽,拿一收音机,打开后放在桌上,然后用金属罩慢慢罩住,声音变的越来越模糊直至消失,通过分析引入静电屏蔽的成因.诸如此类演示实验,器材简单,材料随手可得,在课堂上一演示马上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加以引导分析就会顺利完成内容的导入,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实践能力

要解决问题,首先发现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感性知识的获得依赖于敏锐的观察力,善于观察才能善于发现.演示实验能够形象展示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首先可以用简单直观的演示实验来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进一步锻炼思维能力.通过锻炼后再增加演示实验的复杂度,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物理现象和过程.同时创造条件,使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的展示、制作、维护、改进等创新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提高了学生的整个逻辑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对学生以后从事科学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

3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知识的理解

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是学好物理学的基础.演示实验建立起来的直观物理图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物理概念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授“刚体的角动量守恒”时,让一个学生坐在茹可夫斯基转椅上,伸开双臂和双腿.当转椅转动后慢慢收回双臂和双腿,转动的角速度会越来越大.这样既可以很好地演示角动量的守恒,也可以加深对刚体转动惯量的认识,同时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学学物理之前,学生已经对一些物理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但有一些“想当然”的物理现象很容易在学生心中留下错误的观点.比如,一个均质的弹簧如果分为两部分,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否和原来一样.提出这个问题,很多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一样.在课堂中完全可以用两根弹簧进行演示,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它们的不同,然后总结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这样的实验会立即启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主动探索内在的物理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问题在学习中比比皆是,演示实验在设计时就是要贴近学生,突出对物理概念认识的矛盾,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发现、分析去获得正确的知识,树立正确的观念.最后再引导学生去总结犯错的原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4拓宽视野,加强与生活工程及高新技术的联系

大学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该课程的学了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外,还为专业学习建立起基础知识的储备.大学物理的内容不能仅限于教材,一定要结合近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比如,美国大学的物理教育近现代知识能够占据4成以上,美国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其优良的基础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演示实验的设计上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在贴近生活的同时也要扩展学生的视野.实验器材和用具取自身边易得之物,不让器具本身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又把高新技术引入或与工程应用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激光器中偏振光的产生,日光灯的镇流器,微波炉和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演示等.我们在演示实验的设计时还注重了与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让学生感到物理与专业的紧密联系.实践证明,经过以上原则设计的演示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非常有效.5促进与多媒体教学的融合发展

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被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它以图、文、声并茂甚至活动影像的特点以及独特的人机交互功能,已经被认为是不可取代的教学手段.一些难以用普通器具展示的演示实验,恰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来实现.如,光学干涉、衍射的色彩斑斓、力学中的复杂装置以及电学中场的形象演示等.课件制作中的绘图和程序编写,都让学生参与其中,锻炼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6培养创新能力,树立良好的科学态度

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和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这些能力也是学生以后从事生活、工作和研究不可缺少的素质.演示实验有利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形象有趣的演示实验能够引导学生去观察物理现象、去分析物理过程、去总结物理规律,再加上与高新技术和工程实例的结合能促使学生去实践和创新.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作用,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验的演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的去观察、分析和总结.教师也要尽可能使学生参与到整个的实验过程,不断地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树立起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信心,绝不畏难而退、弄虚作假,进而培养起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良好的科学态度一旦形成,就会对一个人的事业和生活产生莫大的影响.因为它可以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它比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更为重要.

7结论

篇5

在传统思维和教育教学理念下,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即课堂教学经常忽视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发现、萌芽、发展和形成过程,忽略了对学生物理思维、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培养。由此可见,传统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并非有助于对大学生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而建构主义思想认为,大学物理教学是知识的生长和灌输,是对学生物理知识的发掘,创新的过程。通常,我们认为:第一,一般的课堂教学,不应该仅仅被认为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复制、灌输工程,而应当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把握、理解和再创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相伴而生、并行发展的,我们认为,教学过程不但应当是一个教师讲授、认识知识的过程,而且更应当是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绝不能忽视和抹杀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能简单地从外部对学生实施知识的“灌输”,而应当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总结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领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总结中拓展、派生出新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应当重视学生对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启发学生思考这些想法、方法的由来,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丰富想象空间、创造建构出新的知识。

第三,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对物质世界进行认识和探索的过程,它使得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进而使得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意识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用物理学家探究物质世界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过程来指导、引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得学生的每一次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合理、完整的科学探索、发现、探讨和思考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真正看到物理问题是怎样被提出、发现和发展的;又使得学生能够看到,只有从某一角度来分析、思考问题,才能有利于最终解决问题;并由此真正体会到在探索与发现并存的学习方法和环境下,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动性及其乐趣。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它不仅包括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解惑,而且还应当包括学生对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逻辑能力的综合培养。就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来挖掘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思想性和逻辑性,从而变物理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理性思维和快乐成长的过程。

2建构主义逻辑下大学物理教学的学生观

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所在,即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不能只是一味地空着脑袋进入学习状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其实他们已经形成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即使对那些从未接触过、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的问题,当这些问题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时,他们其实也还会基于以往的经验总结,依托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来形成对该问题的科学合理解释的。另外,学生的学习是在与同伴、老师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进行的,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可能共同需要针对某些问题展开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相互的质疑与交流,彼此了解真实的想法,这些协作与交流也是应该贯彻于整个学习之中的。通常,课堂交流主要有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学生自我的独立思考等。学生的自我思考是指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进行反复推敲,推陈出新的过程;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则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进行不断讨论、商榷和辨别的过程,我们认为交流性的课堂教学是物理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方式和教学环节之一。

3建构主义逻辑下大学物理教学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逻辑下的大学物理教学中,由于我们注重强调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自我构建,教师便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思维逻辑建构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通过建构较为符合课堂教学内容要求的教学环节,来促进和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融合与联系,从而帮助和引导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点和逻辑结构,开展讨论,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构建,使其向着有利于逻辑思维构造的方向发展;进而在讨论与交流之中,把物理知识和问题一步步引向纵深,由此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这样,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自己在自由探索中不断地去发现规律、认识规律、理解规律、驾驭规律和完善规律。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成为在学生学习上真正意义上的好帮手、组织者和促进者,就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必须注重并善于学习现代的课堂教学理念,转变并更新教学观念,逐渐将素质教育渗透并扩展到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中;第二,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第三,必须掌握和具备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和手段;第四,必须具备事业心、进取心和一定的敬业精神。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每个教师只有以宽广的胸怀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并培养、引导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善于接纳他们的失败和挫折,引导、激励他们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和大胆地探索未知世界,才有可能走向未来的成功。随着教育理念的培养和改变,大学物理教师必然会面临各种巨大的挑战,但无论如何,目的只有一个,即通过建构主义的逻辑教学,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生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4结束语

篇6

【论文摘要】大学物理课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传统的理工科物理必修课过于强调“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应用性”,使物理学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针对非理工科学生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来弥补普通物理教育的不足。本文对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有利于高等院校非理工科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的实施。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已步入知识爆炸、高科技和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高等教育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这一问题,首先是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过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潜意识的观念,现在已经基本得到澄清,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大学本科要立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培养专家,本科教育主要是打好科学文化素质基础,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1]

物理学是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适用于一切科学研究。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费曼所言:学习物理学,就是要学习怎样由未知进到已知的科学求知方法,就是要学习如何尝试和纠错,就是要学习一种普遍的自由探索的创造精神。大学物理课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传统的理工科物理必修课为了培养研究和应用型人才,是为理工科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打基础,所以很强调“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应用性”,并且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采用统一闭卷考试。受此制约,物理学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针对非理工科学生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来弥补普通物理教育的不足。大学物理选修课对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特别对提高非理工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一、大学物理选修课教学目标

大学物理选修课程教学内容并不是理工科物理教学内容的缩减,不能把大学物理选修课程体系当作理工科物理体系的缩影。大学物理选修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力图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即物理学研究的是什么;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知识的探索精神;提供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现代观念和思维方式;开拓视野,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前沿;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物理基础;了解物理学与社会、环境、能源等方面的关系,物理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有什么贡献与影响;了解科学家创造性的工作特点和研究方法,获得科学方法论的教益与启迪。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针对这一目标,大学物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应通过身边的物理、生活中的物理以及工程技术中的物理直到最新科学动向(如高温超导、纳米材料、反物质世界等)导入物理基础知识,应强调:

1、定性与半定量,对计算能力要求不高[2]

由于非理工科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高,因此为了让此类学生对表现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有明确直认识,应采取定性、半定量及适度的定量方法来阐述物理学的概念、理论和规律。注重教学内容中的语言描述,降低物理学科中的定量要求,给出清晰的和较宽阔的物理图像、科学观点和思维方法,并注意将研究方法、思维方法渗透其中,以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领会了方法。[1]

2、增加物理学史的讲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原理和物理概念

每一个物理概念、每一条物理定律的形成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条件,都少不了物理学家的科学思想的逻辑发展和历史行程。回顾这些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的逐渐建立的历史过程,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正确运用物理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3、从哲学角度考察物理学的思想根基

古代物理学的理论形态实质上是自然哲学,它是未分化的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把自然界当做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认识它。从16世纪起,自然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物理学开始了它的近展时期。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上一切客观的东西都是永恒的运动和变化的,它从不把自身的理论当做一部不变结论的汇集,而看做是同样必然地要不断发展变化的斗争。这样的思想贯穿在物理学里,如:物理规律是普适的、场是运动变化着的、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能流是有方向的等等。

4、物理学方法论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无数物理学家对物质世界的物理现象和事实进行科学实验和科学思维,在建立物理概念、揭示物理规律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产生了物理学方法论的科学。物理学的方法论是介于哲学原理和物理学理论之间,对物理学探索和物理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起指导作用的普适原理。课程中应向学生介绍研究物理学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和实验、科学的抽象、理想实验的方法、类比的方法、假说和模型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数学公理化的方法等等,培养学生多维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的科学思维方式。

5、内容广而新

覆盖面要广,除了介绍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产生、发展、应用,更要阐明物理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物理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发展和物理规律在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和科技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量扩大,知识更新速度快。物理学在近生了重大革命,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科学,并在实践中获得了重要应用。因此课程要充分体现近代物理学的内容以及当今某些物理前沿内容及其重大应用,以便学生对最新的物理学理论、应用及科技发展动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三、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1、教学方式

大学物理选修课不是进行系统的物理学理论知识学习与研究,而是从欣赏的角度,以科普的形式,力求轻松、有趣,侧重身边物理、生活中的物理及趣味物理,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这样学生渐入状态,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会被激发和调动起来。在教学安排上,可以不强求系统性,不严格遵循物理学发展的顺序,而是根据一些起源于物理学、现在已渗透到各学科甚至人文学科的概念、方法和技术开设若干专题讲座,如航天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地球系统、环境科学等。[3]

大学物理选修课的主要对象是非理工科学生,不需要讲授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故传统的“边板书、边讲授”的方法不适用,而应尽量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4]。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阅读文献,收集和制作课件、图片、flas、音像影视资料,做到音像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引人入胜地传递教学信息,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考核方式

与强调“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的理工科物理不同,大学物理选修课可以不采用解题、统一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查找文献撰写专题论文;撰写读书报告、课程心得体会;由学生独立完成演示实验或自我设计探索性实验;甚至分组研讨某些物理问题或口试答辩等等[5]。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最普遍规律的科学和最成熟的自然科学。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这要求课程结构要趋向综合化,文理要相互渗透。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可以弥补普通理工科物理教育的不足,对非理工科学生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知识结构具有启迪思维、萌生感悟、提供思想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婕,詹士昌,杨建宋.加强文科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80-184.

[2]周雨青.东南大学文科物理教学改革的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89-92.

[3]何晓燕,陈小凤,李侠.大学文科学生物理通识教育问题探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4):95-97.

篇7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系统工程”,它集力、热、声、光、电于一体。大学物理实验作为一门独立设制的课程,是学生动手、观察、创造思维、处理数据、总结写作等综合能力提高的过程,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能教条学习,只是简单地照猫画虎,测几组数据。应使知其然,还能举一反三,循序渐进。要在全学年实验中,致使综合能力有全面“质”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锻炼实效,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在每个实验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

2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光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有关光现象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的分析研究,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光学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的重要贡献。当时物理学领域内成就最大的是墨家,它是由鲁国的墨翟(公元前480~39年)和他的弟子等所创立。《墨经》是墨家的集体创作成果,它比古希腊欧几里得(公元前330~275年)“光学”还早百余年,不仅是中国光学的先驱,在世界光学史中也占领先的地位。《墨经》对光的直进律,做出了精辟的记载,认为从物体上发出来的光线,好像箭矢一样(“光之人,照若射”),通过精细的观察实验发现,当两个光源同时照一物,产生本影和半影,还给投影下了一个科学定义:光有所遮挡的地方就是影。墨家根据光的直进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照相机。在十一、十二世纪间,我国科学家郭守敬根据光学原理制成了各种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取得了丰硕成果[4]。

在教学中我们感到,上实验课缺少足够的时间,应该将实验仪器的一些改进通过演示,使学生明了其实用与便捷。而我们只能见缝插针,简单叙述。例如:在薄透镜测焦距的实验中,以前成像的像屏用的是一个喷漆薄铁片。共轭法测焦距,要求同学们在观察到大小两个像,我们说这叫“大像追小像”,追的结果是看两像的中心是否重合,这一步是用成像的方法(细调)验证粗调是否调好了,是否“同轴等高”。为了对比,学生往往在屏上做记号(划一横线),时间长了,白色屏被画得全是横线,面目全非,很难辨别。新仪器做了巧妙的改进,在一小张硬纸板上,印了坐标,然后用塑料薄膜扎制,既美观又实用。这一看似简单的改进,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便利。让同学们知道,实验仪器的设计也不是完美的,需要不断改进、更新,这首先就需要认真观察,发现不足,提出建议或思路。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这是经典的物理实验。单摆不仅是准确测定时间的仪器,也可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变化。第一个发现摆的振动等时性的科学家伽利略,他用实验求得单摆的周期随长度的二次方根而变化。惠更斯制成了第一个摆钟,而且第一次记录到一个耦合的振荡器观察。“惠更斯的同时代人天文学家J.里希尔曾将摆钟从巴黎带到南美洲法属圭亚那,发现每天慢2.5min,经过校准,回巴黎时又快2.5min。惠更斯就断定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重力减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明了圆锥摆,是在两个方向上自由摆动的钟摆。通过分析摆锤圆周运动,他用它来分析行星的轨道运动。19世纪中叶傅科在巴黎的先贤祠证明了地球的自转。牛顿则用单摆证明物体的重量总是和质量成正比的。实验教师本身应该对所做实验从实验内容、历史背景、仪器结构、仪器调节、仪器维护各环节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及时解决和解答实验中出现的种种难点、问题,并迅速应急处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遇到问题应该如何面对、怎样解决。当然教师的知识也不是全方位的,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也可能会出现瞬间“卡壳”的尴尬现象,这就敦促教师应大量查询资料,不断更新知识,在教学中学习,提高自己认知能力,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3存在的问题

(1)对物理学史融入大学物理实验重视不够,且不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形成单纯知识灌输。

(2)没有特定时间进行物理学史、物理思想的教学,从而导致在实验课中不系统、不全面,缺乏完整性。

(3)需进一步加强教师对教学的严谨态度、拓宽知识面、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4结论

篇8

“一站式”服务(One-stopShop)的理念最早是西方国家最先建立和发展起来,2002年11月,英国大学联合会首次提出“一站式”事务服务概念。其就是把学生当“客户”,以学生为中心,将分散于校园为学生服务的相关部门集中在一起,进一步提升学生服务质量,方便学生并丰富其在校经历。2005年10月“首届全国行政服务机构建设论坛”形成的基本共识“行政服务机构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主动推进行政管理改革的有益之举、成功尝试”。各高校“一站式”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出,如深圳大学、宁波大学、湖南大学等近20所高校建立了大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简称:中心)。《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第33条提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当前高校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将有一大批高校成立大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体现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大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应用

2.1服务思想中心以“学生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把学生当“顾客”,淡化“管理”概念,突出为“顾客”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中心的建立将改变我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通过“一站式”服务构建起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新的学生工作平台。

2.2服务机构中心由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后勤管理处、财务处、保卫处、团委等相关部门组成,成立了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并受中心和原部门双重领导,业务上仍归原部门领导,并遵守中心的有关规定。

2.3服务项目中心将围绕学生的教育管理、帮困助学、权益维护、学务管理、就业指导、后勤保障等实际需要,在中心设立服务窗口8个,主要办理学生证、档案、学业证明、考试证、学分查询、医疗保险、奖助学金、勤工俭学、户口迁转、校园一卡通、就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团关系迁转、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维权等业务。

2.4服务特点中心建立是为广大同学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一条龙服务,只要校内能办的,立即办理,不拖宕;学校不能单独办理的,如医疗保险、身份证等,中心人员积极协调,不推委;办理期限规定的工作日,不超时;办理多个事务时,不多跑,更能体验“一站式”服务的优势,如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

3大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启示

3.1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形象以前学生需要办理事务单位分布在不同楼宇、楼层、房间,常常出现找错楼、走错层的情况,有时因办事人员外出不在,不能办理事务,往往要跑好几次才能办理一件事情,因此,难免同学抱怨,每次开座谈会反应很多问题,归纳起来几乎都是同一类问题。中心建成后,室内装修现代气息浓厚,窗口标识明显,工作人员服装统一,态度和蔼可亲,办理、等侯井然有序,在中心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努力让学生“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在今年教学检查座谈会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下降了近50%,而中心的留言板上都是一些祝福和感激的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机关工作人员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2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明度中心建立,体现了我校先进的学生管理理念,学校始终把“学生是否满意”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心纪实“学生急着来乐着走”的文章刊登在《中国教育报》,视频新闻在《吉林教育电视台》播出,在社会产生了良好地反响。中心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接待上级领导、兄弟院校、校友等来访者20余次,并得到好评,中心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宾客”。

3.3有利于增强服务育人效果服务育人是“三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重视服务育人工作,切实转变管理就是服务,服务也是育人的思想观念。服务工作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服务部门。服务人员既是服务者也是教育者,他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这种教育是学生在课堂上和教科书中无法找到或听到的。服务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服务人员是“不上讲台的老师”,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学生如何理解尊重人的含义。学生对服务人员的印象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塑造。事实证明,中心解决学生急难杂事,让学生安心学习,也是育人的理想场所。

4大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启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心是学生办理事务所向往的地方,是学生幸福之家,把服务“大厅”当成学生“客厅”来用、把“学生”当成“顾客”来看、把“急事”当成“家事”来办,为此,我们要把学生需要解决的事情办好、办实,继续解决中心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服务尽善尽美、善做善成,就能取得学生满意的实在成效,以良好作风凝聚育人的力量。

4.1克服临时性一是不能认为建立中心只是为了应付一时的检查,过后学生办理事务又回到原来的办公室,中心人员双重管理,由于政出多门,可能导致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的现象,有临时观念;二是窗口人员不注意自身形象,各窗口又不能密切配合,导致学生怨言增多、中心整体形象受损,违背了筹建的初衷,也造成资源浪费。

4.2避免简单化各部门只在原来不同的办公地点,集中到一个房间内办公,也就是简单的拼凑,职能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实质性授权太少,责权不够明确,仅有咨询、联络和收发功能,如此一来,学生还要到原部门去走老一套繁杂的程序,中心窗口只是在原有办事模式的基础上设立的一个收发点。

4.3坚持制度化中心存在“重事物、轻监督”现象,中心的运行只能靠个人的自觉性,不能长久发展,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可能会出现窗口无人的情况,为确保中心可持续发展,成立管理委员会,实行独立的绩效管理、评比和表彰,引入反溃机制,“有问题的拾遗补缺、有不足的补火加温”,对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估,并形成制度化,就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篇9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虽然重要,但当前发展现状并不值得乐观,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实验内容陈旧,据有关统计,60%以上来源于经典物理,反映当代物理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的内容较少;二是实验项目类型缺乏新意,现行的大学物理实验开设的实验大多是一些验证性、仿效性的实验,设计型的、创新型的实验很少,这既不不利于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更难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三是考试考核方式方法落后,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考核办法基本上是沿袭传统方法——统一时间,让所有学生做同一个实验,在根据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给予评分,既不重视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也不看重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思想、能力,因此,考试难以做到客观准确;四是教学管理落后,多数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水平上,未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革新的优势,学生只能按照学校的课程计划一成不变地去做实验,导致大量的实验资源(仪器设备、师资)闲置,未能发挥应有效益,开放性实验形同虚设,致使许多有兴趣、有天赋潜能的学生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凡此等等,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回答——当今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向何处去?

2信息化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带动实验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益的过程;它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师生教学互动模式、管理模式、成绩评定模式,重新整合大学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过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依托计算机数据库及其网络平台,数据管理系统把实验教学项目的选择、方案的设计、时间地点的安排、仪器的配置与准备、指导老师的选择、实验报告的撰写与收集、实验成绩的评价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形成师生及管理者共享资源、信息,实行最优化原则来提高现有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性的基础上,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发掘其学习潜能,从而使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信息化具有二大特征:一是改变实验教学的传统管理模式,实行立体全方位管理,实现对教师、实验课堂、实验设备、学生全面管理的管理目标。就得要求对实验教学管理进行深化改革,在现有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使教师与学生、教师之间、实验教学部门与理论课教学部门之间以及负责实验教学的部门与学校相关部门之间交流和沟通更直接,从而大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二是运用信息技术对实验教学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如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作业批改、成绩评定等)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实现各种要素配置最优化、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而达到最合理化,即能实现资源共享,又可以达到实时监控。是故,信息化是当代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发展的趋势。

3加大教改力度,实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信息化

实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信息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至少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第一,实验项目开设选择信息化改革;现代科学技术(物理学更甚)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物理学的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其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时俱进,体现现代科技发展变化的时代风貌,反映其时代特征。要开设好大学物理实验项目、确定实验内容(既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又要体现现代科技发展要求),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搜集国内外大学物理实验开设的情况,通过网上调查,确准了解、把握本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确定开设实验项目,并随着情况变化而不断调整,以确保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目的的有效贯彻。第二,实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可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学校层次,中间是教学系部层次,最后是实验管理员和任课教师层次。传统意义上的实验教学管理仅仅集中或注重中间层次,学校很少掌握实验教学的有关数据、信息,对开设了些什么实验项目、是谁主讲、实验计划、进度等等很少过问,这往往导致实验项目开设缺少顶层设计与指导,降低该课程教学目的的全局性、前瞻性;传统的实验教学管理也不太重视最低层次的管理,导致管理难以做到具体化、精细化。[3]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实验教学管理实行全面化、三层次协同化提供的技术支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平台,学校从宏观上进行设计、指导,系部进行具体规划管理,将学校的意图、指导思想传达给授课教师,并将教师反映的信息数据汇总存档保存,同时向学校有关部门报备;教师与实验管理员合作,收集授课对象——学生的有关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开设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实验项目计划,制成电子文档,发送给系部管理者。如此,对实验教学管理既可宏观调控,又能具体、精细到人,甚至到每一节课、每一个实验。第三,实行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内容等有关课堂教学信息化;[4]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发展能力等)其关键在于教师的所作所为。教师的基本能力素养是比较稳定的,难以短时间内得以提高,但课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可以做得尽可能的完善完美。将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案进行信息化,能产生两个方面的良好效果:其一,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适用完善教学方案公诸于网上,可供同行学习、参考,提高学习者的教学水平;其二,教学新手或教学水平较差的将其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公诸于网上,可以得到同行或水平较高者的帮助指导,再改进自己的计划与方案,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第四,学生课堂学习、实验操作信息化改革;[5]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指出,现代课堂教学方式正向大众化和个别化方向发展。利用计算机、视频监控和互联网技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验操作实行信息化,教师可以轻松地监控整个课堂或多个课堂(主要是开放性实验)情况,尽可能地实现教学大众化,克服传统实验教学受场地和人数限制的缺点;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计算机和视频设备与指导老师直接对话,接受一对一的个别帮助与指导,实现课堂教学的个别化。第五,实现实验教学效果评估、考核、总结信息化;评估、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方法手段。对学生实验考核实现信息化,即学生在装备计算机和视频监控设备的实验室完成考试考核,教师既可以得到学生考试的结果如实验报告,又可以了解掌握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综合二者的情况,给出的成绩会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利用计算机对试卷进行评判,可以减少人为因素,使之更为客观、高效,使教师从繁重枯燥的阅卷工作中解脱出来。每个学期或每门实验课程结束,教师写好总结与心得,电子文稿存档汇总,既可做考评依据,又可与同行或他人进行相互交流,或提高自己,或帮助他人。信息化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索、尝试,不停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逐渐地走向成熟、完善。

作者:周文真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成华,史玲娜.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12,(1):44-46.

[2]王素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J].工科物理,1998,(6):32-33.

[3]黄英群,王秀娥,赵佳,刘漪.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与网络辅助教学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4):115-117.

篇10

1.1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

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是一种真善美统一的教学境界。体育舞蹈教学在师生关系、学校、家庭、社会关系、教学过程中的诸种方法、手段的运用各要素之间都应该呈现出协调、配合和多样性的统一,从而使大学生产生愉悦、热爱,从而自觉、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之中。它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生动、和谐的发展,使大学生充满自信,主动投入,自主选择合适于自己的体育舞蹈学习方法,发展方向,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优化发展。

1.2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法

它是指在体育舞蹈教学活动中,力求使体育舞蹈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谐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的综合体育舞蹈教学法。实施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体育舞蹈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大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形成融洽、合作的教学氛围。

2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案

从××大学大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男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班50人,对照班50人。采用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随机选取一个班为实验班,一个班为对照班,分别进行和谐教学和传统教学。教学前对所有受试对象技术基础水平进行诊断性测试,并进行差异性比较。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和谐教学法对高校体育舞蹈课产生的效果。

2.2数据处理方法

将教学实验前测、后测数据(大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认知水平等)输入计算机,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使实验结果得以量化,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和谐教学法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技评成绩的影响

3.1.1实验班与对照班大学生技评成绩的差异性比较

体育舞蹈动作技能的学习掌握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正处在青春期,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很强,掌握正确的体育舞蹈技能对于他们今后从事体育舞蹈运动,树立终身体育舞蹈意识很有必要。为了研究和谐教学法对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动作技能的影响,在教学实验结束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大学生进行技术评定并进行了体育舞蹈教学差异性比较。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技评成绩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和谐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更有利于掌握体育舞蹈技术动作。

3.1.2对不同层次大学生技评成绩的影响

实验班后测技评的标准差0.323比前侧技评的标准差0.358变小了,而且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比较明显。一般来讲,标准差的变化,反映着分数离散程度的变化,标准差变小,分数的离散程度变小,分数趋于集中。若在平均分数也提高的前提下,标准差的变小,则意味着低分的提高程度更高一些。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测和后测技评成绩中标准差的变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成绩变化情况。因此,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大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体育舞蹈动作技术,并且对体育舞蹈动作技能掌握比较熟练长久。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的教学观

和谐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全面、和谐的发展。和谐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与素质教育的提法不谋而合。在体育舞蹈课堂学练法上采用分组协作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中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互教互学,在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并且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换意见,使小组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提高,使大学生练的时间多了,更有利于了大学生的技能掌握和熟练。

(2)从教育信息理论分析

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的特点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大学生的学习进程采用多样的纲要信号信息交流传输手段,避免了信息的繁杂和无关信息的干扰。大学生感知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要点,在头脑中建立相应的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理解技术动作的结构。通过多教学图表和教学录像可以提供给大学生明确的重点信息。教学图表卡片的应用利用了大学生的多感官交替刺激,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使之大学生在上课之前处于兴奋激活状态,使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大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的信息传输状态,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形象、生动、高效率的特点可以弥补书本和教师的讲解单调、抽象的缺陷。同时运用图片和视频录像,配合文字描述使大学生了解技术动作的结构系统,形成对技术动作的正确认识。这样可以使在上课之前大学生就在头脑中形成更为明确的动作表象,更加明确在下一步学习中“做什么、怎么做”,学习的目标性更强,学习时精力更集中。在练习中,用摄像机对大学生部分的体育舞蹈技术动作进行录像,使大学生在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练习之后观看自己的体育舞蹈技术动作录像,通过分析自己的体育舞蹈技术动作,找到自己体育舞蹈动作的错误或差距,并通过小组讨论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体育舞蹈教学效果的目的。尤其对于掌握体育舞蹈技能差的大学生,马上进行暗示教学,提高它对技能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增强自信心。通过组内互评以及录像自我分析将自己所看到的同伴所完成的技术动作经过系统的分析,说出其所做技术动作的质量,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能使大学生加深了对所学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系统认识和结构分析,有利于技术动作的记忆保持量。最后,体育舞蹈动作掌握的熟练阶段并不是依靠机械的重复练习而实现的,而是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暗示自己,提高目标与要求。体育舞蹈教师利用肯定性信息源,提高大学生的信心,促进技术的巩固。

(3)有效学习的合理评价理论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大学生与他人的比较,在对比中往往是在产生一名优生的同时,相应的产生了一名差生。大学生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心理压力较大。尤其是差生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效应。而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理论的教学效果评价主张的是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由于大学生所给自己评价的同时,也能给别人进行评价,这样大学生就不会在相互的攀比竞争中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而且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环境中,同学和老师之间气氛融洽、愉快,更有利于吸收和消化。同时班级集体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结合老师的暗示教学,每个小组内,互相帮助,提高自我内心成就感,小组之间每个人都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小组内达到目标,个人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体验。因此,差生不再只是为了自己而学习,更多地是为了帮助别人成功而学习。这样就加大了差生自觉转化的力度。

3.2和谐教学法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达标成绩的影响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大学生的达标成绩并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都使大学生的达标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而和谐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相比对大学生达标成绩提高不显著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达标成绩的高低与其训练时间和训练水平的高低有关。而训练水平受身体素质水平、技术训练水平、战术训练水平、心理训练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并非通过一阶段的学习训练就可以有显著提高的,而是要通过长期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有成效。

3.3和谐教学法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中对大学生理论成绩的影响

体育舞蹈理论知识是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掌握技术的重点。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舞蹈动作技能,更好的运用战术,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学期末体育舞蹈教学实验后对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进行了测试。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表明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

(1)先进的教学手段

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法教学调整了技术课与理论课的比例,适当的增加了理论课学内容。教师在传统的讲述、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教学媒体和多种教学方式进行体育舞蹈教学,将要学习的技术动作的系统结构图呈现给大学生,使大学生对要学习的技术动作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同时运用图表课件和录像教学手段,将体育舞蹈的标准技术动作的演示给大学生,使其建立标准动作的视觉表象。并且将在实践课中对大学生的技术动作录像放映出来,让大学生观察自己的体育舞蹈技术动作,自己分析自己技术动作中的不足,然后分组讨论,大家一起提问题,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然后在实践课的练习中加以实施。因此,有利于大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深层理解和系统掌握。

(2)重视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传统教学中,大学生容易对反复的基本技战术练习内容感到枯燥,究其原因在于他们容易忽视对体育舞蹈技术动作可以用纲要信号施加,由于大学生通过观摩、模仿后进行自主学习,初期他们还能凭着对练习方法的探究的新鲜感,对项目的自然兴趣进行练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他们没能重视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重点环节和关键技术,也没有将外部的兴趣转化为认知兴趣,对于大量的重复练习兴趣不高,练习质量也较差。通过对13位从事教学与训练工作的专家进行调查(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他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关键技术或重点技术的理解程度和认知方式。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小组讨论,技术动作录像分析等方式,通过组内讨论以及录像自我评价将自己所看到的同伴所完成的技术动作经过系统的分析,能使大学生加深了对所学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关键技术的理解和结构分析,而且将大学生的外部兴趣转化为认知兴趣,营造了和谐向上的课堂教学气氛。因此,和谐教学方法注重了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4和谐教学法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中对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影响

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法将有目的的提高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传统教学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舞蹈技术动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却容易忽略对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来说,体育舞蹈运动技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增强,同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却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使大学生技术动作的稳定性、灵活性都提高,对于经常出现错误动作、动作间的连接不协调等问题,这时经常需要教师进行细心观察大学生的动作,指出其不规范的地方,并帮助其改正动作,在小组中,小组内的同学及时纠正对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教学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理论考试中进行了测试,主要是对本学期所学体育舞蹈动作的技术重难点分析、易犯错误与纠正措施等问题的笔试。统计结果如下:纠正措施等问题的笔试。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两个班的大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差异非常显著。分析其原因主要是:

(1)适宜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实验前通过前测结果,根据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专项技能等情况将大学生进行分组,遵循各组间水平相当,便于组间竞争。在练习中,要求小组内的大学生相互观察,并在分组讨论时,提出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或由教师就体育舞蹈练习中出现较多、较重要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由大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大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每个大学生在其所在的小组内都可以以指导者的身份来分析同伴的体育舞蹈技术动作,使大学生提前感受“教师”角色,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大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分析讨论,对体育舞蹈技术动作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大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卡片的自学记忆理解,加之教师在每次布置练习内容之前给予大学生明确的观察目标,使大学生注意抓住重点观察,提高了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优化的教学过程

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理论要求大学生分析并掌握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要点。不仅要明确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结构,而且要对动作环节之间的联接及核心环节进行分析,使大学生对技术动作形成深刻的理解,对于大学生提高上课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体育舞蹈的和谐教学法中体育舞蹈技术动作学习的小组分析讨论环节,大学生间的相互观察指导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相互评价使自己在向对方说明自己对动作的理解和推理过程中加深了自己对所学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理解和记忆。通过组内互评以及录像评价将自己所看到的同伴所完成的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经过系统的分析,说出其所做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质量,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能使大学生加深了对所学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系统认识和结构分析,也有利于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