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21:10: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明礼仪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篇1

遵循“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教育原则,开展读、讲、考、赛、评等一系列活动。读,即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礼仪常规》、《礼仪知识ABC》等书;讲,即讲学习文明礼仪后的心得体会;考,即对所有中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考试;赛,即组织学区性和全区性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评,即对学生的仪容穿戴、文明礼仪、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天天进行评比,建立学生个人文明量化评定制度。文明礼仪教育要以点带面。我们在茶园山中心小学召开文明礼仪教育现场会,还召开了全区文明礼仪教育经验交流会。树典型,立榜样,带动全区礼仪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礼仪教育与落实师德规范相结合

我们把教师文明礼仪规范列为教师评定职称和年终考核的内容,??坚持开展“树、创、献”活动。如在第三中心小学召开“弘扬高尚师德,树我教师形象”现场观摩会,教师介绍了讲师德、扬正气、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学生代表作了“良师慈母暖我心”演讲,学生家长热情赞颂教师的高尚师德。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教师在学生面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接待家长时,能注意礼仪规范,给人和风细雨春天般的感觉。

三、净化校园环境,用优美的氛围陶冶人

我们把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作为礼仪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要求学校对校园要整体规划,做到安排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上有陶冶性。

校长抓绿化,美术教师抓美化,卫生教师抓净化,德育干部抓育人化,各负其责。

据统计,今年区教育局投入绿化经费20万元,各校(园)也自筹经费65万元用于绿化。优美的环境促进了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陶冶了师生美好的心灵。

篇2

单调的“绿色童谣”学习只是一种枯燥、乏味的教授式教学,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兴趣是孩子学习的驱动力,没有兴趣,孩子学得累,老师教得更累,而教育效果更是不容乐观的。如何让幼儿饶有兴趣地学习“绿色童谣”,发挥其蕴含的文明礼仪教育价值,教师应在内容、形式与幼儿的参与上下大工夫。

(一)于细节处着紧用力

幼儿园处处有细节,这些看似寻常的环节却有着大的学问。狠抓生活小细节,可以加大教育力度,并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童谣。通过学习,幼儿可以从直接经验出发,落实每个小细节,习得文明礼仪知识,丰富幼儿内在的精神品质。

(二)新颖形式增口感

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对“绿色童谣”的学习,不能局限在单一的教与学,而应增加学习的形式,让新颖的方式感染幼儿。比如,用图谱的形式让幼儿感受抽象的童谣,最终习得文明礼仪的一些行为准则,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增添几份内涵。

(三)自身的参与提升效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考虑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积极参与文明礼仪“绿色童谣”的创编,那么幼儿可以从自身出发,理解、感受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常识,学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好孩子。

二、游戏来助学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可用游戏的趣味性增加学习“绿色童谣”的动力,让幼儿在拍手游戏、与同伴的互助游戏中,懂得更多的文明礼仪知识,树立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三、家园齐合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促幼儿的发展。”那如何以“绿色童谣”为载体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做好家园共育?

(一)新观念的沁入

农村教育的落后告诉我们,要让家长树立起教育的正确观念,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以及家园联系等各种形式为家长进行文明礼仪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更有效地参与“以绿色童谣”为载体的文明礼仪教育。

(二)亲子大联盟

篇3

1.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必要。要从小教育孩子懂礼、知礼,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尊老爱幼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传统美德做根基,这个民族就是野蛮的民族,这个民族就不能永立于世。因此,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美德的需要。

2.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孩子进入幼儿时期就要送到幼儿园开始进行教育,幼儿开始融入了群体的生活,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较先前来说少了许多,因此,在家里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在达到教育目的的同时,还起到了与孩子沟通的目的,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3.使幼儿能从小做个知礼的孩子。进行家园合作式的文明礼仪教育,其直接目的在于就是能使幼儿从小养成讲礼貌、讲文明的好习惯,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相融合,能够较好的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良好的环境,使讲文明、懂礼貌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4.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空间。社会的不断变化,促使现代的孩子较早的接触到复杂的社会,怎样在社会中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是家长及学校所要着重考虑的,采用家园合作的方式,使“家”和“园”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孩子在这个链接的系统中活动,保证了孩子的生存活动空间是相对安全的,孩子能在一个安全的氛围下度过自己的童年,受到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

二、当下家园合作式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教学现状

1.家长侧重物质追求,无暇对孩子进行精神方面的教育。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人们的主要目标都放在了如何赚更多的钱,如何能使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这期间也就造成了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家里有能力的家长还会聘请保姆、在校大学生在家看管孩子,监督孩子做作业,家长缺乏对孩子的亲身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的道德教育。

2.学校与家里的联系不够紧密。家园合作式,顾名思义就是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方式,共同为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进行监督和培养。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家庭与学校方面联系较不密切,学校没有精力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反馈,而家长也没有意识要经常与学校进行联系沟通,这就导致学校的教育和家里的教育链接不起来,孩子的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得到解决。

3.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起不到领导带头的作用。部分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对孩子也就不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前面所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模仿家长的言行,因此,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具有直接影响,部分家长礼仪素质不高,也会导致孩子的文明礼仪素质不高,家长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4.家长不正当的教育方法。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文明礼仪标准是不一样的,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不免无法运用科学的手段及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三、对于提高家园合作式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

1.提高家长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深,学校在开家长会时,应着重强调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实行家园合作模式的重要前提,如果家长没有形成良好的意识,学校的教育工作也会没有意义。

2.增加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学校单方面的努力使无法将学生教育好的,家长要经常向学校的老师了解孩子最近发展情况,并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配合进行改善。

3.家长要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质。家长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个人生活礼仪、公德礼仪、敬老礼仪等方面,随时随地做好孩子的表率。

4.在学校的引导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学校可创办园刊,以学生为主角,在教室的指导下编写刊物,内容丰富多彩,不管什么题材,都是为了提高儿童的精神文明素质服务的,家长也要经常阅读园刊,透过园刊,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状况,及其中反映的问题。

篇4

关键词 文明校园 礼仪教育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The Use of College Students' Etiquette Education to Constructing Civilized Campus

SUN Qi

(Colleg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anjing, Jiangsu 210046)

Abstract Etiquette, is the essence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Etiquett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nly necessary for quality education, but also the strong demand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a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vilized campus.

Key words civilized campus; etiquette education

“礼仪”,广义而言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狭义而言,是指一定社会观念道德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表等。大学教育,德育为先,而德育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知礼是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民族的精英,是为社会贡献的主力军,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能够彰显校园文明建设的成果,能够让大学生更好的进入社会,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1 建设文明校园的重要意义以及现阶段校园文明管理

文明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也是区别于原始的落后的蒙昧的社会状态。大学校园的出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同时大学校园的文明反过来也折射了社会的文明。校园文明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被称为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知礼重礼的良好风气!在一个文明的国度里,需要人的行为文明。大学生是承接未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他们的行为文明对社会的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不懂礼仪,人际交往冷漠生硬的校园能够和谐健康。同时,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校园文明也一种有声或无声的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般来讲,通过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的影响学生以至终身。因此,营造新型校园文化,建设文明校园,是优化新世纪人才环境的重中之重。

现阶段大学校园的文明建设主要是以校园管理为主,校园管理主要是指学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学生守则、校纪校规、行为规范等。学生对教育者所灌输的思想、行为方式的接受过程是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内化为自身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学校的德育要求、内容、形式对学生来说是不可选择的,不管学生愿意与否都必须接受,因而容易被学生看成是一种非意愿的外界制约力,从而出现一种压抑感。大学生行为守则相对来说就有些生硬。

2 大学生行为礼仪教育与文明校园建设的关系

2.1 大学生礼仪教育对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在社会交往中,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行为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同时,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规范,可以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正确的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大学生,才能为创建文明校园做出应有贡献。

2.2 校园文明管理的新理念

前文已经剖析过当前校园管理对文明教育存在的弊端。从行为学角度来看,人的任何行为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而具有一定的规律。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动机指引的方向是目标,推动目标实现的全部方法的总和叫做行为手段,由手段达到的一定阶段的最后状态叫行为结果。人的行为规律就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才能养成礼貌的文明的行为应该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想建设文明校园,在校园管理理念上,对大学生礼仪教育应该从明理立标出发。

明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礼仪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意向,进而达到端正行为态度、产生良好的行为动机的目的。这点则可以更多的发挥学校的德育教育功能,在德育教育中更多的使学生能从思想上体会和懂得文明礼仪行为的重要性。所谓立标,就是建立养成礼仪规范教育的目标体系。设立适当的目标体系,既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又能使习惯教育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

3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规范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以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为出发点,把主题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把握特色,突出重点,使学生养成文明遵章、礼让守法、明礼诚信的良好习惯,为创建文明和谐校园作贡献。在具体的实践中笔者推荐可以通过以下各种形式:

3.1 加强文明礼仪知识教育

笔者建议可以编印图文并茂的《大学生文明礼仪与行为规范知识宣传手册》并举办礼仪知识讲座,注重加强基本礼仪知识(包括仪态、服饰、社交、公共场所、求职、涉外等方面)教育,这些礼仪知识应该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也是大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并使大学生把所学的礼仪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3.2 注重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众所周知,礼仪修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要的外部条件的影响是不可少的,但是,最终还要取决于高度的自觉性,要内省而外化。人的行为受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调节。这三种心理活动构成了人的态度整体,而态度整体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和行为方向。通过组建“礼仪知识宣讲团”等形式开展对大学生进行团队意识、竞技精神、生活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文明行为自我养成教育,强化学生公共场所文明礼仪行为的意识,是全校学生充分意识到提高文明程度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3.3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表现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表现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良好行为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引领、熏陶和激励的作用。要加强文明校园的建设,就要提升校园文化,以行为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创建“文明,和谐,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和道德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贵根,巢蓉.新形势下如何健全大学生日常行为自律系统[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3).

篇5

一. 指导思想:

以县教委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校本学期工作目标为指导,以首都农村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北京市德育整体工作纲要》,以养成教育为基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校园礼仪和和社会礼仪为重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有机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设适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积极创建追求实效,育人为本的德育校。

二、工作目标

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确立自信心和奋斗目标。工作重点为养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明礼仪的合格中学生。

三、工作思路:

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以育人为工作中心;以全体学生为活动主体;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奥运年”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情系奥运,做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主题教育活动,从奥运礼仪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学生思想体验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在参与中发展。

四、本学期常规工作

1.落实市县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以和谐班风促优良校风。

2.落实全员德育,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主题,面向全校教职工开展教育论文和成功教育案例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

3.加强学校德育信息化建设,创设校园德育网页,发挥网络德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构建师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

4.加大不良行为学生转化力度,加强问题研究,执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管理,落实帮教活动,开展不良行为学生转化研究。

5.加强住宿生管理力度,使住宿生管理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使住宿生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6 .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培训,提高班、团干部的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向教育性、愉悦性方面发展。

8.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养成教育。

(1)继续加强班级量化管理,推行月红旗班、进步生、优秀生、及优秀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

(2)继续办好“知心信箱”和“面对面”的咨询工作,提高学生的咨询率、面询率,注重实效。

(3)坚持和完善家访制度,深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4)严格升降旗制度,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5)办好广播、板报、橱窗,充分发挥宣传作用。

(6)规范班主任素质工作手册的使用。

五、本学期重点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及《密云且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加强规范化管理。

(2)开展“学生最爱戴的教师”评选活动,促进形成全员德育工作氛围。

(3)以我县开展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为契机,充分发挥县、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的作用,加经强验交流和表彰,以推进我校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

(4)进一步推进新型班集体文化建设,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班干部、团干部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以“3.5日学习雷锋”活动为为契机,组织全体中学生成立学雷锋小组,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公物、团结互助、文明礼仪等方面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与班级文化建设为相结合,以“清明节、劳动节、科技节、青年节、母亲节”为契机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以“情系奥运,做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内容,抓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1.拓展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培育形式,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

(四)加强法制教育和珍爱生命的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1.通过落实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每两周一次举案说法制度和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光盘、录像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2.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1)建立学校不良行为学生的总体档案和个体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进一步明确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职责,从思想、行为、学习、交友、家庭环境等各方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本学期进行成功案例征集与评比。

(3)贯彻县教委《关于加强严重不良行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见》(2005年11号文),认真落实六项制度,即:不良行为学生不到校追踪制度,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制度,学期转化情况上报制度,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帮教人和政教处定期与不良行为学生谈话制度,定期案例评析制度。要严格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管理,明确各自职责。在发挥导师帮教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同伴帮教的作用,对极个别严重不良行为学生还要确定民警帮教人,不断增强转化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面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通过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做好学生个体、不良行为学生、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面向中学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个案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征集、评选活动。

篇6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继续以《小学生德育纲要》为基础,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文明行为的养成为重点,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深入学习德育课程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文明意识、耐挫能力和创新精神,塑造我校学生新世纪新少年的新形象。

二、德育工作重点: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要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学校德队的队伍建设,做到全员育人。

1、完善管理网络。

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继续建立完善校内"一点三线"的德育管理网络格局,实行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法制副校长密切配合,学校教导处操作执行,党团组织、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优化骨干队伍。

点抓好班主任队、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少先队员导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抓住"选配、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继续组织定期学习、现场观摩和考察研讨、班主任三项基本功竞赛。建立稳定、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激励措施,在建立班主任、辅导员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向优秀班主任倾斜。

3、建立育人体系。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学校要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法规、德育文件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专题学习和讨论,开展"爱岗敬业""正师风、扬师德、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主题的教育系列活动,要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真正成为德育管理者,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深入研究,拓宽思路,加强德育的思想建设。 本学期,重点引导教师关注学校、关注班级、关注同事、关注学生。在以下几个层面上形成共识:

A集体和睦相处: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受欢迎;

B人人有权参与:每个人都是学习、生活的主人,人人都应参与;

C共同互助合作:个人问题也是大家的问题,只有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D满足不同需求:教育不是要筛选人、放弃人,而是培养人。

(二)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教育。

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以"五爱"为主线,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要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台、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2、继续常抓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养成教育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行行政、教师值日、红领巾值日岗制度,深入实施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继续开展创“文明班级”活动,设立“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路队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分值,每周汇总,考核优胜班级获流动红旗。对这三项制度的实施情况加强指导、考核,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学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十分好习惯”等基础行为入手,养成以下好习惯: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文明礼貌,微笑待人;学会尊重,耐心听他人说话;保护隐私,别人的东西不乱动;利人利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待人友善,观看比赛文明喝彩;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勤奋自强,天天锻炼身体;环保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五自"能力,确保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品德优良率为99%以上。

3、强化"五自"教育。

“五自”(自主、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是雏鹰行动的核心内容,已成为在青少年阶段所必需具备的素质。要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调动他们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竞争意识,要积极并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实践操作,使“五自”活动更具操作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4、渗透公民教育。

以育人为根本,继续开展系列教育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牢记公民道德基本道德20字(爱国守法,勤俭自强,明理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本学期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道德规范,塑造诚信形象"活动,促进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5、加强法制教育。

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法制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师生演讲、参观展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后进生帮教制,消灭在校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

6、开展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在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要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1、校园 班级环境美化。

进一步加强校园走廊文化、墙上文化,班级文化,做到环境要做到美化、教育化,继续进行每期期未班级文化建设的教室文化评比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主题要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力。

2、升旗仪式序列化。

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要求内容丰富,在保留传统的爱国、励志等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同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形成序列。

3、板报设计个性化。

继续精心设计校、班两级黑板报,体现科技、敬廉崇洁、平安校园、消防教育、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特色的校园文化及各班的个性。

(四)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实现“三结合”。

1、提高家教水平。

继续按要求办好家长学校。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进行走访学生家庭活动。家访要不拘形式,不固定时间,本着关心学生,沟通理念的目的,提高家访质量。本学期教师家访要达到全班学生的30%,通过其他形式与家长交流要达到40%,并做到有对象、有目标、有效果、有反馈、有记录。让家访真正成为建立起教师、学生、家庭互动的三者关系,成为进一步摸索出心理教育的突破口,成为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做到每学期同每位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书面和短信息联系,特别重视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并把家访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

2、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会五大员(报告员、家教员、帮教员、宣传员、校外辅导员)、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校区共建活动。大力开展学雷锋互助、环保等活动。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使在校生违法犯罪率继续为零。

(六)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科研。

1、挖掘渗透内容。

德育要寓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社会等学科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数学、自然等学科,要通过中国和世界科技发明与发展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音、体、美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2、优化学科教学。

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要继续上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课,要继续认真上好思想品德、晨会、班队活动课。

3、开展德育科研。

全体教师要树立向科研质量要效益的现代意识,要认真学习教科研理论的书籍并运用于德育实践研究。要认真作好学习笔记,要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撰写有一定质量的教育论文,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

三、主要活动建议:

以“关注生活、勇于实践”为特色,本学期的德育重点是继续引导学生开展“走进生活、走向实践”为主题的道德实践系列活动。

1、各月的教育重点是;二、三月份,开展“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活动;四月份,开展“环保小卫士在行动”活动;五月份,开展“能手巧手就在我们之中”活动;六七月份,开展“我们也能创造美”活动。

2、结合相关节日,相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三月份学雷锋日和“三八”妇女节,开展净化、美化社区活动和慰问妈妈的活动;四月份环保宣传周和植树节,开展环保宣传和植树、养花种草活动;五月份的“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开展与劳模、优秀青年代表手拉手活动;六月份开展艺术节活动。

3、结合学校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服务意识。一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少儿维权中心服务活动能有实效,心理信箱、心理启动实施。二是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案研究。

篇7

大家好!在今年暑假来临之际,为了让大家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今天我们召开暑假放假大会,总结本学期的工作,布署安排暑假学习、活动任务。首先向获得表彰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在下学期的学习中取得各加优异的成绩。向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表示感谢,正是你们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同学们的优异成绩。

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学校在区教育局、镇中心校的领导下,以“依法治校,规范管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为办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创和-谐的梧台教育”的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强规范管理,逐步提升办学水平。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首先、学校加强规范化管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省课程设置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教学常规要求,规范了学生书面作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执行中小学作息时间的规定,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规范学生的各种竞赛和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了等级评价,不给学生排名次,不公开公布学生成绩。

其次、坚持德育为首,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努力争做有道德的人。学校深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卫生习惯教育、遵规守纪教育以及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安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从小事做起,逐步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学校大力推广学生节假日三元管理,成立了社区互助小组,充分利用周六时间进行学习、文体与实践活动,促进了小组内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保障了学生在校外的管理。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会议,加强社区、家庭和学校的联合,融洽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常规管理,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学习与落实《临淄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加大检查与指导力度,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紧紧围绕“构建理想课堂”实验,探究“新五环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大力开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提高同学们的表达、书写能力。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积极开展大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校园,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文学素养。

第四、齐文化素养教育特色建设初见成效。

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齐文化素养教育,给学生配备了《齐国成语故事》一书,让学生学习与背诵里面的齐国故事,开展齐国故事我来讲活动;积极开展齐文化剧排练与展演,成立了齐文化剧中心队,积极开展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了齐国故城排水口和稷下学宫遗址,在实践活动中增强齐文化知识。学校还加大了齐文化校园建设,悬挂了10余块齐国名人挂像,让学生时刻接受齐文化的熏陶。学校邀请了区齐文化研究社王景甫和王本昌两位专家为学生进行了齐文化知识讲座,大大提高了学校齐文化素养教育的层次。学校组织了齐国成语故事和千句文比赛,通过比赛促进齐文化知识的学习。现在学校特色建设初见成效,并带动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第五、学校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提升环境育人档次。学校对小广场周围的花池边进行了硬化,在广场两侧种植了草皮,对绿化区进行了整修,达到了校园美化绿化的要求。为确保学生在校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学校对校园内的主用电线路进行更换,对房顶进行防水处理,消除了安全隐患。学校对办公室和教室进行刮瓷刷漆,创设了良好的办公、学习环境。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学生添置了六幅高标准的乒乓球台,设置了专门的乒乓球场地,让学生即煅练了身体又丰富了课外生活。

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李荣春、于振明、杨传波、崔美文等六位教师的论文在《音体美报》发表,王洪吉老师的随笔在《现代教育导报》上发表,杨传波、于卫国等三位教师的论文在淄博市现代教育论文评选中获奖。在淄博市第十届百灵艺术节活动中,王安友、李荣春两位老师辅导学生上交的美术和摄影作品有五件获奖。张爱洁、杨传波两位老师的教具制作被评为区级二、三等奖。于卫国老师辅导学生电子作品有两件获得区级二等奖。王洪吉老师辅导的王梦洁、王梦雪两同学的习作在山东识快乐作文》上发表,王晓敏、王雪妍同学的习作在《音体美报》上发表。郭新发老师带领学校体育队在学生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获得了全镇小学生运动会第二名、越野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在镇第三届校园读书节比赛中,师生多人获奖。各类教育教学信息20余篇在市区级以上媒体发表。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参加全镇统一考试的十二个学科,我校有四个学科获得了第一名,分别是崔美文老师任教的二年级语文、王成军老师任教的四年级数学、吴丽花老师任教的四年级英语、杨传波老师任教的五年级数学,张爱洁老师任教的一年级语文获得了第二名。加上抽测中体育全镇第一,美术全镇第二,学校获得了全镇三分之一的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全体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是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向上的结果。

现在,暑假就要到了,为了大家过一个快乐、平安、丰富多彩的暑假,学校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

1、在假期里制订好暑假活动、学习计划,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社区互助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注意自身安全,认真落实《暑假安全目标责任书》,确保不出现任何事故。

3、假期中讲文明、讲礼貌,要尊老敬老,尊重和关爱他人,学会感恩和回报他人。

4、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创建书香家庭。

5、做好近视眼防控和其他疾病的防控工作工作,讲究卫生,多做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6、坚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严禁学生喝酒、赌博,禁止进入“网吧、游戏机房、歌厅、舞厅、台球房”等不适宜的娱乐性场所,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少年。

7、树立节俭意识,合理使用压岁钱,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鼓励大家利用压岁钱订阅报刊、杂志,购买学习书籍。

8、积极参加齐文化故事我来讲活动,确保在假期里学会五个以上的齐国故事,开展寻访家乡齐国遗址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当地齐文化的理解,提高齐文化素养。

9、积极参加社区互助组活动,根据计划安排进行互助学习与实践,确保人员、纪律、学习、活动的落实与提高,保证活动效果。辅导老师会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与指导,学生会的同学也会监督活动开展情况,希望大家认真、按时开展好小组互助活动。

篇8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 情境创设; 资源整合; 构建和谐

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然而受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许多教师已习惯于“以教定学”,就是整节课都是教师侃侃而谈,满堂灌,目光仅仅停留在书本内容上,将思想品德内容知识化,教育形式单一化,把学生的头脑看成是用来装知识的容器,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忽视了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课所要达到的目标,认为只要记住知识点,考试考高分就可以了。因此,经过不断的思考、探索,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得出几点做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创设课堂情境

情境教学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全面发展基本素质,提高道德修养。

1.构建生活课堂,以情感创设情境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感氛围,没有情感的教学,将是枯燥、无味,更谈不上教学的艺术性。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传递的情感不仅有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还有知识载体中的情感,它们之间相互感染,产生一种亲切感,引起共鸣,使学生接受知识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如:在《难报三春晖》时,把自己融入到课堂中,发掘自身的课堂资源,与学生一起回忆和父母之间的最真挚、最感人的事件,首先我讲述了母亲为了自己历尽千辛万苦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产生了孝敬父母的情感共鸣。然后同学们纷纷讲出与父母之间最真挚、最感人的事件。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男同学站起来,带着自责、伤心的情绪,讲述了母亲为了自己失去生命的真实故事,同学们听后,都感动得流下了泪水。最后,老师说出: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无私的,祝福天下所有父母永远健康、幸福、快乐!

2.注重心理体验,以故事创设情境

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以故事、事例为基本线索,从故事、事例中阐明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两代人的对话》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小莉是独生女,14岁生日前,本班几个要好的同学和几个小学同学都说要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小莉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同学聊聊天,放松放松。可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怎么办?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小莉出出主意:一部分同学当“家长”,一部分同学当“小莉”,模拟小莉与家长商量的过程。代表小莉一方的学生说:“我已经约好同学到我家给我过生日,如果拒绝,会让同学很失望。以后很难跟同学相处,同学们都认为我是个不诚实守信的人。”代表小莉家长的一方模仿大人的语气焦急地说:“你看我们家并不富裕,而我们上班又忙,不能给你做准备,跟你的同学说清楚就可以了,他们应该还是能够理解你的,再说吧!学生嘛!就应该以学习为主。”很多同学都笑了,因为这是家长经常说而他们最讨厌听的话。我适时加以引导: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你们能体会家长的苦心了,那么怎样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呢?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都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跟家长要点钱自己做准备,与同学简单的过。”有的说:“跟家长说明自己的心理想法,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让你们失望……”这种讨论、争辩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掌握了与他人沟通的方法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

3.巧妙应用资源,以活动创设情境

新教材内容留有学生活动的空间,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空间,充分收集材料,在启动学习思维的基础上,在鼓励学生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在《男生·女生》一课中,我以“男女生交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活动主题来展开讨论。把同学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利大于弊”,另一组是“弊大于利”来展开讨论。同学们都纷纷收集材料,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通过这一活动能充分的提高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利用课本中的知识点来贯穿于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增进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构建和谐的校园。

二、整合课堂资源

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课程资源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多种教学资源、多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教材编写的开放性和引领性,提升已有的课程资源

新教材在编写时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同时留有一定的空间,这一切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引领性。这种编写方法不仅便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习内容的生成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为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教学智慧的展示留有必要的空间,教师不仅可以能动性地解读教材,也可以加以补充和创造。既使用教材,又超越教材。例如:在讲《世界文化之旅》时,通过教材中的图片,以及我设计了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等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文化节日的图片。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认识到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分享感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

2.借助活动课和其他学科,开发丰富课程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活理念是新课程最重要的理念。”即课程源于生活,课程要回归生活。而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有一个新亮点——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而且有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

在教学中,我注重思想品德与课外活动小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资源整合。注意挖掘身边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得到扩展和延伸,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例如:以“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校过程中,通过上网或查找资料的形式搜集整理了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并把它们汇编整理起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让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交往的艺术;懂得关爱,学会了尊重,增强责任意识。这样丰富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资源,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进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的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创设情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并茂和动静相宜的特点,把学生带入一种多感官学习的全新氛围中,引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

三、构建课堂和谐

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应是能充分发扬民主,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生生和谐相处,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课堂;班级秩序良好,学习风气浓烈,创造火花四射的课堂;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升的课堂。才能使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实现新课程的要求,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

1.构建师与生的和谐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互动,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活动而进行的思想情感,信息的交流,从而使学生了解,掌握教学内容并形成运用知识的过程。传统课堂中学生是配角、是观众,而现代课堂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是鲜活的、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主体。如:在《老师伴我成长》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展开讨论,全面地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教师,并注重使用本校师生交往的真实例子进行教学,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展开对话,这样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亲和性,消除对教师的神秘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例如,一个学生说:“我的数学不好。”如果你告诉他:“是的,你的数学很糟糕。”这样说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我们不妨用诚挚和理解来回答他:“我相信你会尽力的”;“有些题目很难解答”;“你遇到的困难我在上学时也碰到过,课后我们交流一下”。通过本课的教学,加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了解,转变了师生交往的新观念,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奠定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2.构建教与学的和谐

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整合。教师应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和实践。

和谐课堂中的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是一个探索者的角色。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教学成了一个和谐的教学共同体。教师的“教”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才能发挥作用,逐步过渡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教师“教”的过程是交给学生一把“钥匙“,学生”学“的过程是探索如何去打开知识的“锁”,“钥匙”打开了“锁”,便达到了“教”与“学”的和谐了。

3.构建文本与人本的和谐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构建知识的过程。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课程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思想品德学科的文本(教材)更需要与人本(教师、学生)的有机地整合。

教师在备课时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和有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科的特点,把师生关系的和谐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比一般情绪下的学习效果更高得多。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课程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和谐的师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是课堂节奏和谐的基础和关键。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魅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感情,使其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交谈,消除不利于学习的“障碍”,有利于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全体学生从实际出发,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较为全面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而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充分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构建好融洽的师生关系,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形成和谐课堂,是培养学生乐学、愿学,培养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的教学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学》20007年第10期、第01期、第07期和第05期,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2]《新时期全国优秀教育论文选》伊犁人民出版社,孟婷主编

[3]《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山东省教育厅师范处组编,邓涛主编

篇9

树一痤发展的新航标

踏进南城县实验小学的大门,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块大山石上刻着的“和美”两个大字,它就像一面猎猎飘舞的旗帜,向人们亮出了自己的办学追求。该校是一所百年名校,承载着百姓的幸福期盼。2003年,付红根从县教研室副主任调任县实验小学校长,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这所百年老校迈上新台阶。经过潜心思考与探索,他把提升学校办学的突破口定位在文化上。“名校的背后是文化,学校文化能激发教师们强大的情感内驱力,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付红根说。

经过“十月怀胎”,该校以新课程思想为指针,于2009年正式推行“和美教育”的办学模式。“在社会急剧变革的背景下,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一些办学问题:优秀生群体容易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期望值过高:后进生群体自认为是失败者,自卑感强,自我评价低。两个群体都情绪压抑、紧张、焦虑。”付红根校长向记者介绍“和美教育”出台的背景。

可是,和美教育的理念一提出,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接受,有人赞成,有人认为是“花架子”。刘秀华老师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本来我们教师教学任务就很重,工作压力大,备课、改作业及班主任工作,哪一样都马虎不得,时间拧得紧紧的,心想哪有工夫去搞‘和美教育’呢?”像刘秀华老师一样,周桂英老师同样有抵触情绪:“2011年4月,我们学校启动了‘和美教育’课题的实验研究,说句心里话,当时我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由于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老师们已不堪重负,哪有精力搞什么课题研究,更何况在我的潜意识中,认为搞科研是教育专家的事儿。”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班子决定,用“和美教育”的理念把全校教师的思想搅动起来。于是,学校开展“和美教育”大讨论,开设论坛,请来上海教科所的杨四耕、江西教育学院叶存洪等教育专家来学校讲学,传播新的教育思想。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付红根校长的专著《和美教育——学校文化变革之道》,全校教师人手一册,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学习,让“和美教育”的内涵、实施方法与步骤等都为教师所认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大讨论,全校教师思想统一了:“和美教育”是一种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走进和美人生的教育,是充满尊重、充满理解、充满赏识、充满激励的教育,是提倡教师顺天性、尊差异、求和美、常宽容的教育,是新课程理念的校本化。”

2011年,该校成立了和美教育发展工作室,主要开展和美教育的课题研究。周桂英是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她说:“当时我被动地浏览着付红根校长与黄建平副校长亲自执笔撰写的课题方案,发现方案中所提出的许多待研究的问题都是一些长期困扰我的难题。我对这项实验心动了,也产生了试试看的兴趣。”

认识提高了,行动就有力度。全校教师全力投入到“和美教育”实践探索之中。校领导亲自挂帅、身先士卒,教师们纷纷写申请加入课题实验。一年多未有近30名教师申报了“和美理念”研究课题。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反思、总结,反复研究、论证,经常是深夜12点还坐在电脑旁敲着键盘。教室门口、走廊里、操场上、校门口,甚至大街上都能经常看到手捧课本,争得面红耳赤的实验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让教师们尝到了促进专业成长的甜头,更可喜的是带来了教育教学革命性的变化。

有一名年龄较大的女教师,女儿患有癫痫病。她的这个患癫痫病的女儿,不但不会照看自己的女儿,而且自己也照顾不了自己。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这位女教师需要照顾两代人。虽然学校的考勤是非常严格的,但对这名女教师还是网开一面,只要她把课表上的课上好了就行,其他时间可以在家办公。学校的人文关怀令这名女教师心存感激,她在教学上更加努力了,晚上常常工作到深夜,教学成绩也特别突出。这是该校刚柔并济的“和洽管理”的一个个案。“管中有放”的管理方式让校园更加和谐了。

付红根校长走马上任时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学生家长和教师向上级告状不断,校园很不和谐,无疑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全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付红根在学校管理上大作“和”字文章,以和聚力,凝聚人心。

首先,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的管理。但在管理过程中,又有情操作,突出一个“和”字,做到“管中有放”。譬如,在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年龄大的教师倾斜,让教师感到组织的温暖,激发起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管中有放,是‘管’目标,‘放’形式;‘管’环境,‘放’内容;‘管’进度,‘放’过程,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付红根这样诠释“管中有放”的内涵。

刘秀华老师记忆中有这样一件难忘的事:“有段时间,我家里的事情和工作上的事情都很多,忙不过来,班上的卫生比较差。有一次,付校长找到我,没有告诉我什么事,只是把我带到隔壁班的教室里问我这个班的卫生怎么样。我扫了一眼教室,说很干净。接着,付校长又问我,这个班学生的抽屉怎么样,我扫视了一下说,也很干净。之后,付校长把我拉到我自己班的教室,对我说:你看看你们班学生的抽屉怎么样?我一看,傻了眼:很多学生的抽屉里有垃圾纸屑。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有地缝我都肯钻进去,我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了。第二天,我故意安排了一场小测验,并延长了半个小时。之后,像付校长一样,把全班学生带到隔壁的班上,让学生自己看看别人的抽屉怎么样,再对照自己的抽屉。学生们也像我当时一样,感到无地自容。从此以后,我们班的卫生状况都在全校最好的一类里,多次在全校的卫生大检查中获奖。”这是和谐管理的力量。

彭慧雯老师在班级管理中也努力践行“和洽管理”的理念。她组织班上的学生拟订班级公约时,周文亮同学说:“老师,我认为上课上累了,应该允许喝喝水,吃个糖什么的。”全班同学听后哄堂大笑,其中也有的表示赞许。彭慧雯老师当时并没有板起脸来训斥周文亮,但她立即表明了不赞同周文亮这个建议的态度,分析其危害性,并让全班同学都充分发表意见。“真理越辩越明”,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前提下,制定了能够集中反映全班同学意愿的班级公约。

“‘管中有放’的和洽管理,是指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自然、社会属性,注重人的发展需求,和谐圆融、和睦融洽的学校管理方法。它着眼于从文化上引领,从制度上规范,从评价上激励,从人格上凝聚。”付红根说。

邵丽霞老师的专业成长历程为付红根校长这番话作了一个很好的注脚。邵丽霞老师调来该县之前在资溪县的团县委工作。刚来校时,由于缺少教学经验,一听说上公开课就紧张。在实施和美教育中,学校推出“和馨教师”工程,提出“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口号,定期举办教师沙龙,开展师徒结对帮扶活动。黄建平副校长成为她的“师傅”,对她进行悉心指导。“我的师傅黄校长隔三岔五地会拿出他家中珍藏的各类专业书籍给我补充‘营养’。看到这个温暖大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对我这样一个外县人如此关心和帮助,我很感动。于是我要求自己:每晚必须看1~2小时的书籍,争上公开课,不论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还是校级的,评课时都诚恳地听取同仁的宝贵意见。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终于我制作的课件和在省、市、县优质课、录像课、说课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其中两节数学课有幸被上传到江西基础教育资源网站上,并在2008年荣获县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邵丽霞老师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一脸的自豪。

“和洽管理”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去年全县十佳教师评选活动中,该校有5名教师当选。“全县‘十佳’实小有‘五佳”’,一时间在县内外传为美谈。该校有特级教师3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3人,省级骨干教师9人,县级骨干教师26人。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立,彰显该校和洽管理的成效。“管中有放”的管理,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和”的精神,“家”的理念,以“情感+制度+人格”为基本管理模式,让师生得到和谐发展。

“和美少年”的评选是南城县实验小学德育教育的一大特色,每个班教室里都挂有“和美之星”评比板,以班级为单位,每月评选一次“和美之星”。在此基础上,全校每学期评选一次“和美少年”。

“以美育人”是和美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丰富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彭慧雯说:“管人不如管环境”,环境是种无形的力量,引导人的行为。营造一个清新优雅、和顺和睦的班级环境,能使学生的举止更加文明,更加高尚。育人无痕是一种境界。学校还坚持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创校园和雅氛围,展示学生的品格。学校推荐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治家格言》《道德经》等书目,要求学生“晨诵、午读、暮吟”,同时通过着装、举止、社交等基本文明礼仪,培养学生和雅气质。

“和美少年”才艺展示活动,每学期都举办,学生像盼望节日一般盼望这一天到来,以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学校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开设书法、绘画、围棋、舞蹈、钢琴、航模、电脑制作等十多门选修课。学校自编了一套和美健美操,组织学生每天做两次:开展“走进麻姑山”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审美化的课堂魅力

赵小敏老师是数学教研组长。在上完五年级《数学》课本上册第5单元“点阵中的规律”一课后,彻底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教学方法。按照以往的教学习惯,导入新课后,他开始讲授知识点,接着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一节课下来,他发现课堂非常沉闷,学生听得没有味。他认真反思这堂课为什么失败的原因。当时,学校正在全力推进“和美课堂”的教学,要求学科教学审美化。他从中受到启发:应该把数学的美充分展现出来。于是,他重上了这堂课。导入课文后,他不急于讲知识点,而是播放多媒体课件,在雄壮的音乐中展示一幅幅包含点阵知识的图片,以及国庆阅兵式视频,然后介绍有关点阵的历史故事,学生兴趣盎然。下课铃响了,学生还沉浸在“数学美”之中。“突破自己固有的教学行为,就像打开一扇上锁的门,‘和美教育’理念就是钥匙,它帮我进入更精彩的世界,改变了我的教学观。譬如,数学公式的推论过程妙不可言,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欣赏美的过程。”赵小敏深有感触地说。

学科教学审美化,是“和美教育”核心理念之一。“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用审美的眼光解读教材,让课堂教学充满美感。课前对自己的学科课程进行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手段,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美感,变枯燥的学科教学为学生愉快地感受、追求知识美、真理美,享受智慧活动美和教师教学艺术创造美的过程。”黄建平副校长说。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把功夫下在挖掘美上。思品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道德认识,在生活体验中规范行为,让低年级的学生做模拟练习:譬如,到叔叔家做客要问好,接过茶杯道声谢谢,告别时有礼貌地说“再见”,培养学生的语言美;又如,扶爷爷奶奶过马路,给病中的亲人送水送药,打扫和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妈妈做家务,培养学生的行为美。

课堂教学审美化,尤其要注重教学过程的美,把赏识、激励、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贯穿到教学的始终。周桂英是语文教师。她常常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指出她读得不好的地方,如音节读得不准,感情表达不够到位,句子停顿不够恰当。周桂英老师听取学生意见后,改正缺点重新读。然后再请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学生站起来读,全体学生评议,指出优点,改正缺点。每星期从学生中评选出两位“金喇叭”作为下个星期的带读班长。在课堂上,周桂英真正成为了“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师者”。

上学期从某村小转来一名男生,入校时该生语文38分、数学42分。按这样的成绩无论如何也得留级,可他那单亲爸爸和爷爷找到周桂英,再三恳求她收下跟班试读二年级,因为他在村小已经读了三个一年级。望着他那白发苍苍、颤颤巍巍的老爷爷,周桂英收下了他。

可第一次的作业,这名男生就给周桂英老师一个“下马威”,听写10个词语,他只写对了一个字。按周桂英原来的习惯肯定会批评他,可学习了和美教育理念后,她压制住怒火,态度温和地对他说:“XXX同学,10个词语中,你虽然只写对了一个字,但是老师看出来你在努力,相信明天的你会写对两个,甚至三个。加油哟!”说着摸了摸他的头。

第二次听写果真有进步,他写对了两个词语,周桂英趁机在班上表扬他,还亲切地握住他的手,让他树立自信。渐渐地他对周桂英老师亲近了,生病时还故意把药带到学校来,要周老师倒水鼓励他吃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学习慢慢地由被动变主动了,成绩也不断上升,单元测试分数不断刷新:39、46、57、68、77、84、90,看着他的一次次进步,家长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不停地道谢。但周桂英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是我的功劳,是和美教育理念的核心——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