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1:5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政府在文化事业上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文化活动难以开展。在我国的许多较为富裕的乡镇中建起了基础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但文化设施的利用情况难以令人满意,现有的资源或设施利用率低,甚至被挪作他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Q村建起了一些多样的文化活动场所,但农村文化设施的延续性得不到保证,设施陈旧老化。同时,现有文化活动场地利用率不高,村中的文化活动室只有在重大节庆日时才会使用,平时很少对村民开放,难以令人满意。
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不合理,现有的文化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文化建设的人才匮乏,是导致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机制不活,农村基层文化站都是乡镇政府进行管理的,文化站独立进行工作的自主性不大,积极性不高,基层文化单位的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文化站形同虚设。[2]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队伍力量薄弱,从事文化建设工作的人数较少,而且专业素质不高,工作方式落后,缺乏活力。在笔者走访中发现,在Q村的村委人员构成中,只有1名负责文化活动的人员,且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缺乏专业知识,又兼任其他工作,更没有多少精力投入,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效果。
1.3农村居民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积极主动性不高
在我国农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占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3]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差,思想观念的落后也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发挥公民意识主动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强。大部分农村居民仍然选择看电视、打牌、搓麻将、玩游戏等娱乐性的活动,文化活动沦为单纯的娱乐活动,未能发挥文化真正的作用。可见,农村居民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
2.就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篇2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对吸纳和转移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相关信息可知,我国的耕地面积已迫近18亿亩的红线,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截至2013年,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3%。尽管农业人口在逐年下降,但人多地少的现实仍然存在,这使得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城镇化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其生活,使广大农民更快地富裕起来。并且,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便弥补了这一旺盛的需求,这也使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了共赢。城镇化通过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推移,扩大了对农村地区的要素需求范围,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使某些产业不断向农村周边地区转移,为农村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及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城镇化程度越高,打破固有的农业传统格局的速度就越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越快,这就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水平。不仅如此,城镇化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更多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城镇化对转变农村生活方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农民可以分享城市的文明,感受文化的多元,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之中。
二、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的动力与补充
党的十八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规划未来农村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指导思想,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途径,是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和必要补充,更是推动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如何用稀缺的耕地养活13亿人口,让每个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并且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需要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大机械生产以及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将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就又使得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增加了本就过剩的农业人口,也就加快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速度。然而大、中城市的承载空间有限,不能满足大量流动人口的需求,所以部分农民就会选择向城镇转移,这也就催促了城镇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农民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习惯和自身素质。农民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由“靠力气吃饭”转向“靠技术吃饭”,为城镇化提供了人力和智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的必要补充。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交通不便,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农村就地城镇化就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发挥其农业生产的优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绿色农产品,同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其次,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愈加明显。据测算,到2016年,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劳动力比例将达到50%。并且,农村留守人员也呈上升态势。这些留守人员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他们往往都或主动或被动地留在农村,尤其是一些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故土难离的情结使他们不愿意离开生活的热土。如何让这些农民和留守人员过上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农村生活,加强新农村的建设至关重要。最后,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甚至举家搬迁到城里,农业耕作缺乏充足劳动力,导致许多耕地撂荒、农村住宅废弃、田园荒芜。如何改善农村荒芜、废弃的景象,也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离不开城镇化建设,更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只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理想。
三、总结
篇3
农业机械化可使农民快点实现“生活宽裕”的理想。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第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县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民机手已经超过3000人,年经营收入大多达到2万元左右,5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就达到了72户。第二,农业机械化作业为农民实现了节本增效。事实证明,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作业,农民的劳动力提升了,作业质量提高了,每亩农作物产量增加了,投入成本降低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了。比如水稻的播种、耕作、杀虫、收割,都依靠大型农业机械来完成。这样有效地节省50%的劳动力,增产20%~27%,亩产增值近320元。在农业种植结构方面,可以达到三种三收,充分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最近的几年,我区加快了农业机械作业社会化进程,降低了农业机械的收费水平,节省了农业机械的作业成本,农业机械作业服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生活宽裕的一个重要渠道。
2农业机械化是“乡风文明”的重要保证
乡风文明,依赖于农业机械化的进步和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农业机械化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状况。生产发展了,生活宽裕了,才能摒弃那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的不良风俗,开创学科学、用科学的文化阵地,让人与自然相处更加和谐,从而推动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促使农民全面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同时也必将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农业机械化是“乡风文明”的重要保证。
3农业机械化是“村容整洁”的重要载体
村容整洁,离不开农机化技术的支撑。要使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和保护,首先要普遍使用农业机械,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例如通过加强水利工程一体化建设和科学耕作,能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利用农作物秸秆回收、粉碎、还田一系列技术,能降低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化肥流失,增加土壤有机化合物质;通过采用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能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机械化处理畜粪,能有效减少畜粪污染,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一句话,农业机械化能及时有效地改善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村容整洁,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篇4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群众文化有利于提高乡土文化的社会认知度,部分农村地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并且将其很好地保留了下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历史的文明,并在农村这块净土上继续繁衍,但是却没有形成社会价值,也无法创造经济价值。在农村开展群众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还可以将隐藏于民间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挖掘出来,从而实现继续传承的目的。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通常是以娱乐休闲的方式展开的,虽然其中饱含着浓烈的乡土气息,但是作为地方特色文化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感。农村群众文化在分类上,因其功能性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源于农村生活的艺术、以宣传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服务、加强农民健身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及促进农村科学化发展的文化科学,其中文学艺术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各种形象的塑造都源于农村的日常生活,经过了艺术加工后,就形成了本土的特色艺术。丰富多彩的生活、极具真实感染力的故事情节,看似发生在身边,但是经过了艺术升华后,就会让农民产生文化认同感。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同时提高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建立卫生室、文化室、老年活动室、购物中心及体育活动场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村风民风明显好转。而且,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
我国的群众文化基础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初步建立的,并在20世纪90年代完善相承的。进入21世纪之后,群众文化的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实践,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群众文化的理论宝库。群众文化,是指除了人们的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首先,要提高对农村文化教育的重视。上至各级领导,下至平民百姓,要改变已有观念。加强农村学校教育的管理工作。在群众文化建设上可以组织农民群众自演自唱他们喜爱的地方戏曲,组织农民集体开展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其次,农村的文化建设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的保持发展情况等因素来决定文化建设的形式。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开展不同程度的文化建设活动。再次,提高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工作待遇和服务意识。目前,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农村,这种现象更加严重。而且,很多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所以,要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就要强化文化队伍建设。最后,在管理上要实现管理职责明确,管理方式科学。农村的文化管理还处于盲区,没有规范的管理模式,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农村建设;作用
文化建设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提高。新农村的建设涉及到政治经济,也涉及到文化的发展。因此加强群众文化建设,让新农村建设“接地气”,提高农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营造科学文明的乡村风气,促使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我国的群众文化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1 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1 基层政府理念落后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好更为显著,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为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各地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世界,也涌现出很多民间的文化娱乐人才,从这一点来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政府对农村的建设只是偏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如修路架桥,保障农村的基本生活等,并没有充分重视农民的文化生活,有些文化娱乐活动仅仅在节日期间举办,而并没有是群众文化建设常态化。这说明地方基层政府的理念落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建设,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资金缺乏,农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始终得不到保障。
1.2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滞后于城市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东部地区农村群众文化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建设速度与城市相比,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且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基础设施缺乏设。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造成了对农村的文化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城乡群众文化发展不同步。在边远的西部地区,农民尚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除此之外,农村信息的闭塞也是群众文化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网络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存在很大问题,文化消费水平与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政府虽然也认识到这种巨大的差距,开始致力于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中,但是至今无法填平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差距。在文化创作过程中,由于信息闭塞和不对称,创作的文化作品无法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文化建设缺乏多样性,产品匮乏,造成农村民众选择的面比较窄。
1.3 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脱节
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是有时候文化也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与当下的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也惠及到了九亿农民,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跟不上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甚至严重脱节。同时,农民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太少文化水平提高的速度缓慢,文化娱乐方式太单调,大多数的文化娱乐方式过于庸俗,如打麻将之风在农村盛行,由此出现的赌博现象很严重,这些文化娱乐方式的盛行反而不利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2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途径
2.1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最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农民群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活动,如进行科技下乡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乡镇基层政府以及村委会组织能够从农民当前的实际出发,在民间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建成了很多普及知识的阅览室等场所,号召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分享文化普及成果,使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2 营造良好的乡村风气
良好的乡村风气是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外部条件,在对农民进行文化的普及时,要做到以农民为本,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诸如城市的广场舞等文化活动,在农村地区也要提供可以开展的场所,关注农民的农闲生活,并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如村委会可以举办象棋比赛以及舞蹈比赛等活动,并设立数额不等的奖金,以形成参与文化活动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改变农村中赌博成风的现象,进而形成文明和谐的乡村风气。乡镇政府机关可以设立文化活动策划中心,开展多种形式且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使村民在参与的过程中,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品位,并影响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3 加强农村地区的科技宣传工作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落后于城市,归结内部原因,在于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比较落后,这种落后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制约着我国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基层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要e极地向农村地区宣传法律知识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通过文化搭台,即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与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让这些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村民主动地接触这些科学知识和文化思想,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以及法律意识,努力培养会务农又懂技术的复合型农业人才,提升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松懈,为农民营造宜居的人文环境。
3 结语
笔者认为,城乡二元制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在该制度框架下,城乡发展出现严重失衡的现象,城乡已经变成了两个不平等的独立存在的群体,这也是导致农村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只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桎梏,才能让农村文化建设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虹秋.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神州,2013(32).
[2] 姜世海.浅谈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交际,2014(09).
篇6
一、继续加大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管理力度,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有效盘活农村文化资源,确保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要继续加大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服务阵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本的文化设施,群众文化网络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力量。目前基层文化设施较为欠缺,难以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充裕的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对群众文化基本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如改造和利用好原有文化阵地,对现有的文化站、文化大院、书社、戏台、歌舞厅、礼堂等文化场所添置设施,完善设备,更新内容,规范管理。并积极新开辟新文化阵地,增加文化广场、球场以及其他群众文化场所等项目。
二是继续加大活动经费的支持力度。经费是群众文化活动和设施建设的基础和保证,要开展好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保证群众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保障活动常年正常开展。近年来乡镇为搞好群众文化活动,虽然采取了拉企业赞助、搞校园文化、乡镇补助等形式,但是只能是一时之计,没有固定的专项经费,还是难以保证农村文化活动的扎实开展。
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出台各种有利于群众公共文化发展的政策,明确相应的配套措施,鼓励和促进社会资金向公共文化领域流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个体、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乡镇文化建设、投资文化事业,形成农村文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群众文化活动规范化、经常化、多样化、制度化。
二、努力提高文化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快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努力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使群众切实得到文化实惠。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理顺各级群众文化服务机构的管理体制,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和保障。理顺群众文化事业的管理、建设、营运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继续深化经营性文化事业实体的组织体制改革。
二是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近年基层乡镇虽然明确了文体专干队伍,但仍然存在着较严重人才短缺、群文专干业务基础工作差现象,专干文化工作和专职文体专干较少,专干文化工作的时间少,常常是身兼多职,平时搞其他工作兼搞文化,专业素质欠缺,没有机会训练专业知识。所以要给予专业技能培训、人才引进和待遇补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扶助,培养好并且留得住一批深受农民欢迎和喜爱的文艺骨干。基层文化站也可以尝试采取聘用或兼职辅导的方式充实人才。
三是加强文化服务场所的日常管理,提高服务设施的使用率。目前县乡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业务用房尤其是对群众开放的阅览室面积,在公用房屋建筑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一边是基层文化站给群众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另一边却是群众文化服务机构业务用房的未能全面开发和闲置。
三、继续坚持送文化下乡活动
长期以来,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单位坚持“二为”方针,常年组织专业人员编排思想进步、宣传科学、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组织演出队伍深入乡镇、村庄、社区、单位进行演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进一步改进“送文化下乡”工作,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是现阶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重要措施之一。
各级党委政府要将送文化下乡列入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各有关部门要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创出最佳效果。
同时注重在送文化下乡的过程中培养“乡下文化”,不仅仅是“送文化”,而且要“种文化”,改变文化下乡单向传播的模式,努力形成乡下文化的再造机制。走出去下基层,深入辅导,培训基层文艺骨干,指导演出技巧,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活力。
四、积极增强自我创收能力
根据基层文化实际出台相关政策,强化文化服务机构的自我发展机制,在规范管理文化市场的同时积极搞创收,用“以文补文”的市场运行方式来改善文化设施设备、提高演出质量和服务水平。
目前群众文化服务机构的收入主要是靠国家的财政投入和事业收入、上级补助。虽然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增加投入,但仍与对经费的需求有相当的距离。而上级补助和事业收入则是相当有限。因此要想在最大程度上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就得依靠文化服务单位不断提高的自我创收能力。
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为文化创收提供了众多有利条件,一是广大群众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的观念和保护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不断加强;二是我国各地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文化精彩纷呈;三是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活动不断发展;四是群众自发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情绪高涨。所以,各级文化服务机构要与时俱进,努力培植传统优秀文化品种,改良民俗民间文化,引进外来积极健康文化,培育新生优秀文化。如以宣传企业产品、塑企业形象的企业文化;以活跃校园生活,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兴趣的校园文化;以宣传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文化;以丰富群众生活,自娱自乐、健身强体的广场文化;以展示民族习俗、民族风情、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和地域特点相结合的旅游文化,以及各种节日庆典文化......这些活动都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7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主体是农民。也就是说,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如何适应和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我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结合实际,作了一些思考。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使农民持续增收最有效的途径,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所谓现代农业,就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所谓市场经济规律,首先是产生的产品要适合市场的需要。第二,市场经济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具有契约经济和法律经济的特点。第三,市场经济有严格的市场运行规则。所有这些,对刚刚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且从总体上看文化水平还不高的广大农民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时,农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努力培养与建设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民。从目前农村的一些地方和农民来看,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有些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发展意识、竞争意识不浓,文明意识、健康意识不强,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要求格格不入。必须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
农民不仅要富,农民还要有乐。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虽然我们党和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文化建设还是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任务艰巨
从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环境和条件来看,任务繁重而艰巨。
(一)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从我市县、乡、村的文化设施来看,市区一级虽然都建了文化馆、图书馆,但标准都不高,事业经费也很少,乡镇文化站建设更令人担忧,大多数文化站的活动场所,如电影院、礼堂等,有的年久失修,有的早就拆除。村文化大院一缺场所,二缺设备,三缺管理。农村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这样一个现状,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
(二)文化人才匮乏
不论是专业人才、管理人才,还是经营人才,都严重不足。乡村文艺人才更是缺乏,人员是进不来出不去。这些状况不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任就难以顺利完成。
(三)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据调查,现阶段农民对文化的需求,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技术,二是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三是文学书籍,四是文化娱乐。从现有的文化产品来看,是严重的供给不足。
(四)农民的文化消费能力低
目前广大农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明显改善后,对精神文化生活十分渴求。但从他们生活消费支出的安排来看,首先是盖房子、看病、保子女读书及日常的生活开支,基本没有剩余的钱。农民不是不需要文化而是没有钱去享受。
三、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正因为农村文化建设重要而紧迫,任务繁重而艰巨,所以,我们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来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一)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从体制上讲,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真正做到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切实增强事业的内部活力。尤其是乡镇文化站的体制,要十分明确。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公益性十分鲜明,因此,文化站作为第一线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在乡镇配套改革中不能改变。对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
(二)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从现阶段来讲,一是要整合一切用于农村、服务农民的各项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如教育、科技、党员电教、村级活动室建设等。二是要建设好三个层次的阵地,即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剧团;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特别是要把乡镇文化站建成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并做到国有、民营一起上,大力培育和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村文化科技中心户等。为了促进三个层次的文化阵地建设,要继续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市)、文化先进乡镇活动。以创建活动激励阵地建设。三是要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农民图书、农民健身、民间艺术发掘利用这六大工程。四是要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化扶贫活动,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变送为“种”。
(三)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更好适合农村农民所需要的精神产品
一是要大量出版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二是要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并把它搬上银幕,立上舞台,更好地服务农民。三是大力发展民间文化艺术,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或民族特点,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项目。四是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育。特别是要加大农民自身文化人才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让他们长期扎根农村,成为不走的庄户剧团,使其卓有成效地为农民提供服务。五是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四)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
从目前县(市)区、乡镇的财政实力来看,大多数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每年挤出一定的财政实力,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应该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按规划、有步骤的顺利进行
篇8
关键词:统筹城乡;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51-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乡文化建设的环境、条件、基础都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虽然这几年来有很大的改观,不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城乡文化建设发展并不平衡。统筹城乡文化建成发展是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实现十二五计划的重要条件,是促进我国城乡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学者对统筹城乡文化、农村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党在十六大以后,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不少学者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今后改善我国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基本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并且从现有的资料整理分析来看,虽然很多学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点不同、主题不同、研究的成果也各异。但是大部分的研究内容都是关于在统筹城乡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在统筹城乡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存在问题、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基本的途径这几个方面。
(一)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2011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强调“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可见加强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重要,为什么要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者从城乡一体化、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发展战略目标,其中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内容,这点也得到了唐金培的认同。他认为发展战略目标中的“生产发展”不仅仅只是农业建设的发展,还有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生活宽裕”不仅仅是要农民生活变得好起来,也包括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丰富多彩。“乡风文明”就是通过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拉近城乡距离。“村容整洁”其实就是说要保持整洁干净,这也是一种文化建设。“管理民主”就是利用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缩小城乡差距[1]。
此外,2012年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不少的学者也持有相同的观点。王娟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看成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经济建设的有效措施,她认为没有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建设发展,是无法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能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实现[2]。余友斌认为加快新农村文化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3],徐学庆认为,加强统筹城乡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部分内容,是培养有能力、有智慧、有素养农民的基本手段[4]。
2.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党的十六大中首次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学者普遍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朱光喜认为农村和谐社会主要是表现在农村的经济、文化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5]。王娟认为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思想,有利于农村环境的道德建设,促进农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唐金培则认为,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能化解各种心理矛盾,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形成一个“家和万事兴”的和谐局面,进一步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3.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
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其实是农民融入到城镇生活中的一个过程。而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和乡镇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地涌向城市,农村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看齐,因此就有不少学者认为,农民在进城后,逐渐从一个农村农民转变为一个城市居民,由于教育方面的原因,文化等方面的反差会给农民带来非常大的落差以及不适应。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其实是城市与农村两者之间文化交流沟通的过程,这样会使城市更加了解农村,农村也更加了解城市,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农民可以对城市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认识,这对全面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不少研究学者认为,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经费缺乏
刘文俭[6]等人认为由于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比较少。据权威数据的统计,在1998年到2002年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不足教育事业经费的七十分之一,不足科技研究事业的十分之一。虽然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但是依然没办法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经费不足的问题,郭国祥[7]等人认为,从国家到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都不够重视,文化建设的经费只占整个国家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几,远远低于城市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王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国家财政有限,加上农村地区较多,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高,因此也一直得不到过多的重视。
2.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地位缺失
郑风田[8]等人指出,我国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由于受到多种发展因素的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慢慢走向缺失,城乡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一直都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同时她认为,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农民群众的需求为指导对象,利用传统文化,采取多种交流方式,把农村文化建设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此外,刘璐琳还提出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是当前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非常重要的任务。朱正刚也认为在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时,要多听取农民的建议,处理好相互友好的关系,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要积极调动农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早日得以实现。
3.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差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成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相差甚远,在很多的农村地方没有图书馆,没有电影院。就连体育运动场也少得可怜。有学者认为,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要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但是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根据朱明燕[9]等人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11.3%的农村没有书馆没有书库,15.1%的农村有书馆没有阅览室,全国21%的文化馆无业务用房,难以开展业务活动。
(三)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对于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不少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党政机关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
刘文俭等人认为,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如果不想方设法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现状,农村文化生活缺乏,那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会非常被动,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城乡经济也难以得到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作出指示各级党政机关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希望通过统筹城乡文化基础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2.改革统筹城乡文化管理体制
王娟认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在体制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管理错位,管理也不得力,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实现,也将难以实现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实现。吕全国[10]认为,要深化基层文化体制改革,以此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稳步提高。此外,他还认为,要把之前落后的以农村为主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并且要适当整合各种有利资源,把分散的资源合理利用,同时,还要督促政府发挥其应起到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农村文化市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显著提升。
3.加大经费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不少的研究者认为,要加大经费的投资力度,筹借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在这点上应该注意让政府发挥作用,利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改善目前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面貌,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采取多种可以实现的模式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以此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二、研究的不足
很多的学者在研究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时,都能结合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我国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而且深入地、比较系统化地将融入到研究中,这方面还是不够,有些研究脱离了原本的理论基础,也是不行的。研究的内容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此外与国外农村文化建设比较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少,
三、总结
虽然,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也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努力成果,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是依靠一个人或是一个单位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唐金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J].求实,2008,(6).
[2]王娟.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基本途径研究——以山东诸城市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余友斌.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加快农村文化发展[J].学习月刊,2012,(4).
[4]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5]汪前元.朱光育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文化困境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6]刘文俭,张传翔,刘效敬.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战略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7]郭国祥,刘建芳.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9,(7).
[8]郑风田.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南民族人学学报,2005,(1).
篇9
关键词:农村文化 精准扶贫 策略研究
农村文化是农村发展的软实力,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路径。按照“扶贫先扶智”的思路,应该把经济扶贫和文化扶贫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加强经济帮扶的同时,让文化先行为整体扶贫工作开路搭桥。同时,要多措并举描绘文化扶贫路线图,让贫困人口鼓足“精气神”,着力解决贫困村文化设施少、文化活动开展频率低、文化人才缺乏的情况。
一、目前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有的农村地区没有垃圾收集站和垃圾焚化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村小学设施不完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较大。村部周边环境较差,未达计生室、会议室的要求,受场地限制,很难开展群众性活动,村里无医疗室,不利于群众就近就医。
(二)基础产业没有形成规模。部分乡镇村社没有任何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村民居住相对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的商业网点。农业生产还限于传统状态,以种植水稻、柑橘和饲养家畜牲猪等为主,且都没有形成规模。
(三)缺乏经济来源,村民经济收入偏低。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上级补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来源单一,增收困难。
二、农村文化与农村扶贫的关系
“贫困文化”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贫困文化”是指包括小富即安、满足现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墨守陈规等特点在内的封闭、惰性、小农意识。一是文化基础设施较差。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扶贫的主渠道和载体。二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散失严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生活方式落后,思想观念陈旧,限制了农民对于先进文化的接受力和再创造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散失也很严重。
新农村文化扶贫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文化扶贫是解决群众温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文化扶贫就是要转变贫困人口的文化价值观,形成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就是要向他们输入新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素质。二是文化扶贫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文化扶贫是为了消除贫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地区差距。要从社会发展的整体、从农村的长远发展出发,创造社会和谐文化。文化扶贫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三是文化扶贫是消除绝对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文化扶贫是消除绝对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
三、如何结合农村文化做到实施精准扶贫
(一)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建设。通过文化产业把“扶贫与扶智”“扶贫与扶志”结合,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完善文体活动室和文化大院建设,充分发挥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功能。强化社会公序良俗建设,开展孝慈文化建设,倡议村民加入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学习“文明十条”“村规民约”,提升村民整体素质。要坚持以文化扶贫为出发点,以区域扶贫和定点帮扶为重点,让农村百姓过上文化与经济大提升的好日子,促进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是保障贫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把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来抓,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认真抓好项目实施,推动公共文化中心实现“五有”,即建有文化室、篮球场、戏台、乒乓球台、宣传栏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基础和关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村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倾斜,切实保障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经费。文化部门要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切实抓好村级文化广场、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农工程建设。广泛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寻求社会力量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持扶助,努力为农村提供满足群众所需的更多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挖掘贫困区域的文化遗产资源,建成一批适宜开发利用、与旅游资源有较好融合度的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同时加强对传承人队伍的保护与培养,帮助贫困村群众从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获得收益;利用和发展民族民间节庆文化活动,将农村特色文化融入到旅游开发中,扩大贫困区域群众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参与面,从中获得收入。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文化广场的阵地作用,加强与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学校的联系互动。有计划、有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坚持贴近农村、贴近实际,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广泛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大型、示范性活动与平时的小型、分散性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
(四)着力抓好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搞好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改变落后乡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各地基层文化部门,要坚持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用科学思想和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活动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精准扶贫上,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在扶贫、扶志气、扶文化狠下功夫,努力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知识化的推广,努力探索出一条农村文化与精准扶贫相融合的扶贫新模式,努力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参考文献:
[1]辛秋水.走文化扶贫之路──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篇10
【关键词】农村文化工作创新服务力竞争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并确定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
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文化建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是,我们也看到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如何破解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难题,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此以赣榆文化建设“两个面向”为例,就如何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问题作一思考。
赣榆县现有人口108万,下辖18个镇,2个经济开发区,33个社区,420个行政村,2002年乡镇合并,全县由原来的29个文化站合并为18个文化站,其时,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文化急剧滑坡,到2005年,全县乡镇文化站无房站和不达标站达到17个。面对危机,2006年以来,赣榆县文化局确立并坚持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为工作方向,实施了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文化信息共享、文化站(文化室)达标建设、农村体育场地建设、乡镇文化体育广场建设、“农家书香”工程、民间团队培训、体育健身培训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使乡镇文化站“活”起来,体育健身“动”起来,人民群众“乐”起来,使全县的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开创了县级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只有面向农村,主动融入方能有所作为
新农村,新文化。建设新农村必将呼唤和孕育新的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为文化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任务,注入了新动力。文化工作者有所位,必须有所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需要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新载体,增添新手段,贡献新力量。
面对“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的春天,赣榆县早准备、早谋划,2006年,赣榆县文化局将其确定为“基层文化建设年”。作为承载和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赣榆县始终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赣榆县的迫切需求和争取下,尤其是省文化厅领导对苏北农村文化工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为赣榆县下达了6个农村无房文化站和7个不达标站的建设指标,占全省建设数量的12%。面对难得的机遇,年内赣榆县全面启动13个文化站建设,并对广大农民群众做出了“年内全部建成,年内全部对外开放”的庄重承诺。从年初开始,赣榆县组织人员深入镇村调研,形成了文化站情况的调研报告和建设实施方案,县政府出台了实施意见,并与各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赣榆县文化局也与各镇文化站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历经9个多月的不懈努力,13个文化站建设按序时进度全面完成,均达到了内部功能齐全,设施初步到位,建筑面积不低于500m2的综合性文化站。2007年,赣榆县文化局将其定为“文化活动展示年”,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配合海头镇完成了文化站改建工程,配合金山镇建成了徐福纪念馆,建成并开通了徐福文化网。实施送文体器材下乡工程,筹资20万元,为各镇文化站购置了锣鼓、音响、拔河绳,并购买了扬琴、电子琴、二胡赠送给部分民间文化团队,增强了乡镇文化站的综合服务功能。
2006年,全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在赣榆县试点,结合赣榆县实际,实施了“百村体育健身工程”,当年完成全县420个行政村篮球场和乒乓球室建设任务,全面达到420个行政村“村村有体育场地”的目标,在苏北五市中是唯一一个县实现了村村“全覆盖”。2007年,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延伸工程,建成18个镇级体育健身中心,并为全县409个自然村配备了小篮板,达到了体育工作“活动有场所,健身有器材”的总体目标。
针对赣榆县农民渴求知识,看书难的现状,赣榆县把等政策变为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以省新闻出版局在全省实施的“农家书香”工程为契机,建成“农家书屋”65家。
由赣榆县文化阵地、文化载体建设经验可以看出,全面建设和谐文化新农村,给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带来契机,而要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首要的是文化阵地、文化载体的支撑,逐步形成阵地化、网络化,要与广大农民最直接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只有实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新突破,才能逐步构建起县、镇、村三位一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平台。
只有面向农民,利民惠民才能提升文化服务力
建设和谐文化新农村,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广大农民。服务于农民文化需求是广大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工作必须融入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必须融入到农村全面进步的大趋势,必须融入到农村全面发展的大熔炉。唯于此,文化工作才能在亲民、便民、利民中焕发应有的魅力,才能不断提高服务农民的能力和水平。
2006年以来,赣榆县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以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实施了以送图书、送戏、送电影下乡为内容的“三送工程”,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两年来,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合计送戏下乡演出530场;送电影下乡放映9200场;为各镇文化站配发图书32400册,并利用馆藏图书资源,送图书下乡8427册,送科技信息5500份。
2007年,赣榆县文化局在全市率先组织开展了“新农村、新文化、新农民”培训活动,组织戏剧、曲艺、舞蹈、民乐等各个艺术门类的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村文化团队培训活动,全年培训856人。2007年初,编印《全民健身指导手册》1000册作教材发放至全县500多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在全县18个镇420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共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800余名,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全覆盖”。目前,全县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占有量达到万分之二十(省指标为万分之七),并逐步形成了县、镇全民健身网络化、规范化的崭新格局,把文化的内涵融入有益于农民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中。
各项培训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农村广大群众的文化意识,调动了群众自觉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民众自办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在城乡出现。2007年,赣榆县文化局指导各镇挖掘本镇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鼓励地方文化人才自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文化团队。全年新建民间文化团队20家,使全县民间文化团队达到46家。
农村文化是本土文化、大众文化。文艺作品只有反映农村题材、根植农民的实际生活,才能得到农民的欢迎。因此,赣榆县多次组织创作人员深入农村,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新农村建设、新人新事新风尚、移风易俗、普法宣传、平安创建等内容,精心编排贴近农村和农民生活的节目。形式多样,有快板、京歌、苏北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交口称赞。下乡演出时,台上台下互动,气氛热烈。有时群众亲自上台,演身边人、唱身边事,先进文化悄然送到农民的心坎上。
由赣榆县文化服务工作经验可以看出,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要结合群众实际,创新形式,主动融入,积极开展广泛的文体活动,把先进文化送到千家万户。文化工作者要在实践中提高服务农民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有作用。
只有塑优特色品牌,才能提升地方文化竞争力
品牌是特色的浓缩,品牌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文化品牌更是全面提升一个地区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2006年以来,赣榆县继续放大品牌效应,继续打造“徐福文化”、“赣榆锣鼓”、“赣榆拔河”、“赣榆风情”广场文化品牌。
作为东渡日本第一人徐福的故里,在赣榆县连续举办五届徐福节的基础上,2006、2007年连续举办了中国·赣榆第六届、第七届徐福节,并于2007年建成国内第一家徐福纪念馆。赣榆县广泛开展了徐福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徐福祭仪、徐福像奉迁仪式,并连续两年将大型文艺演出在央视7套和3套播出,提升了赣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了文化人能干大事、干成事的魄力。徐福文化与赣榆海洋文化的交融,形成了“海洋文明的摇篮”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扩大赣榆锣鼓“中华鼓王”的影响力,赣榆县先后指导18个镇、420个行政村均组建了一支锣鼓队,帮助组建了数十个军营锣鼓队、社区锣鼓队、老年锣鼓队等,使赣榆锣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品牌;赣榆作为“拔河之乡”,曾多次代表国家、省参加全国性的赛事,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为使这一运动普及大众,赣榆县也指导18个镇、420个行政村均组建一支农民拔河队,定期开展镇村之间、村村之间比赛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2006年,赣榆县继续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举办了第八届“赣榆风情”广场文化活动,首次实现文化广场活动总冠名,历时7个多月,演出达32场,其中在镇、村演出达21场,观众达30余万人次;2007年,演出达到46场。广场文化活动被群众喻为“没有围墙的流动剧院”。文体品牌的成功打造,成为赣榆县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体工作的亮点。
由赣榆县所实施的文化品牌战略可以看出,提升文化竞争力要有新的手段,要根植乡情,培育特色,突出品位,要用品牌的效应引领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这样,方能凸显当地文化优势和竞争力,从而提升整体形象。
只有优化文化环境,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市场管理,是优化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市场化程度的反映,是先进文化建设成果的保障。赣榆县在全省率先实行“户籍化”片区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县、镇两级一体化管理力度,实施一户一档、“星级”管理。2006年,在连云港市率先成立了网吧协会、音像业管理协会、印刷业管理协会、出版物管理协会、娱乐场所管理协会五大协会,将文化、新闻出版市场全面纳入行业自律管理的轨道;同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2006年文化、新闻出版经营户数量较2005年增长了15%,狠抓规范,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六大专项集中整治行动,特别是“网吧”、游戏厅的集中整治收到了明显成效。赣榆县共开展市场检查25次,处罚违规经营网吧21家,收缴非法电子游戏机23台,盗版教辅47773册,非法音像制品20415张,重点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检查力度,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查处“黑网吧”13家,并与经营户签订了“有困难你找我,出了问题我找你”的双向承诺制,发挥各镇文化站的作用,强化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确保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赣榆县把影剧业、电影业全面推向市场,实行自食其力,通过市场化运作,不断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2006年,积极承接大中型演艺团体,开展“百部电影进千村”、“优秀电影进社区”、“爱教影片进校园”等活动,既增加了整体收入,又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开发演艺业、网络服务业、印刷业、娱乐业、体育健身业、艺术培训等,注册成立了连云港徐福文化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整合一切文化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而为文化工作积蓄了后劲,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