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15:2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献检索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献检索论文

篇1

【关键字】专业期刊搜索引擎数据库

0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如果一位化学工作者要把现今一年的化学论文看一遍将需要46年。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化学工作者并不可能把每年的化学论文全看完,而是选择性地翻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对口的文献。那么这么多的化学文献中,你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论文呢?在信息化的时代里,我想没有比使用电脑进行搜索更为方便的方法了。笔者整理了几种常用的文献检索途径,现整理如下。

1美国《化学文摘》

英文全称ChemicalAbstract,简称CA,CA是目前涉及全部化学及化学技术领域最完备的检索工具,它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进行化学化工方面文献检索的主要工具。

美国《化学文摘》创刊于1907年,从创刊至今从未间断。至93年已出版119卷,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检索工具书之一。具有历史悠久,收录内容广泛,索引齐备等特点。自创刊至1961年,为半月刊每年出版一卷,自1962年56卷起,改为双周刊,每半年13期为一卷,每年两卷。自1967年66卷起,改为周刊,每半年26期为一卷,每年两卷,并另出十种卷索引和相应的十卷累积索引。

2搜索引擎

现在网上的搜索引擎比较多,作为一名化学工作者,我认为没有必要精通每一个搜索引擎,对于网络上的几个比较好搜索引擎,现介绍如下:

2.1Google搜索引擎

/

此搜索引擎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位博士生于1998年9月发明。并于1999年创立。98年至今,Google已经获得30多项业界大奖。Google支持多达132种语言,包括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Google速度极快,Google功能很多,包括自动纠错等小功能,很适合化学工作者使用。

Google中的检索方法很多,包括关键词、分类检索、其它检索等。这里我只介绍用得比较多的“关键词检索”。“关键词检索”又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2.1.1基本搜索

在Google的主页简单检索输入框中,用户可直接输入一个或多个检索词,可执行基本检索。当用户同时输入多个检索词时,要求每个检索词之间留出一个空格,而Google将默认多个检索词之间的缺省逻辑关系是“AND”。如果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是“OR”,用户就要在检索词之间加入“OR”逻辑符。键回车或点击“Google搜索”按钮。

2.1.2高级检索

在主页中点击“高级搜索”按键,进入“高级搜索”界面。

如检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没有采用“语言、日期、字词位置”等选项时,检索出共约有1,300项查询结果;当采用“语言”选择中文简体;“日期”选择3个月内的;“字词位置”选择网页的标题时,检出约有68项查询结果。采用选项可以提高准确率。

2.2百度搜索引擎

/

于1999年底成立于美国硅谷。2000年1月,百度公司在中国成立了她的全资子公司--百度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它的特点是:网页全文搜索引擎具有全面、准确、高速、智能、友好、及时、强悍、灵活和技术含量高九大特色。其检索途径与方法如下:

关键词:关键词的内容可以是:人名、网站、新闻、小说、软件、游戏、星座、工作、购物、论文名称等;关键词,可以是任何中文、英文、数字,或中文英文数字的混合体。

2.2.1简单检索

只要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并按一下“百度搜索”按钮,百度就会自动找出相关的网站和资料。百度会寻找所有符合您全部查询条件的资料,并把最相关的网站或资料排在前列。输入关键词后,也可直接按键盘上的回车键,实现检索。

2.2.2高级检索

减除无关资料:有时候,排除含有某些词语的资料有利于缩小查询范围。百度支持"-"功能,用于有目的地删除某些无关网页,但减号之前必须留一空格,语法是"A-B"。例如,要搜寻关于"环境保护",但不含"废水处理"的资料,可使用如下查询:环境保护-废水处理

并行搜索:使用"A|B"来搜索"或者包含关键词A,或者包含关键词B"的网页。例如:您要查询"图片"或"花草"相关资料,无须分两次查询,只要输入[图片|花草]搜索即可。(图片天下)

相关检索:如果您无法确定输入什么关键词才能找到满意的资料,百度相关检索可以帮助您。您先输入一个简单词语搜索,然后,百度搜索引擎会为您提供"其它用户搜索过的相关搜索词"作参考。点击任何一个相关搜索词,都能得到那个相关搜索词的搜索结果。

百度快照:点击每条搜索结果后的"百度快照",可查看该网页的快照内容。百度搜索引擎已先预览各网站,拍下网页的快照,为用户贮存大量的应急网页。百度快照不仅下载速度极快,而且您搜索用的词语均已用不同颜色在网页中标明。(如:网站服务器暂时中断或堵塞、网站已经更改链接等等。无法登录网站的确是一个令人十分头痛的问题。百度快照能为您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新闻搜索:百度新闻搜索(),同步搜索几十个著名网站的优秀新闻频道,包括科技新闻、娱乐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百度新闻搜索,默认为新闻标题搜索,如果新闻标题搜索无结果,则自动转向新闻全文搜索,搜索结果按时间排序。

Flash搜索:百度Flash搜索(),可搜索约五万个Flash,只须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到各种版本的相关Flash。

在指定网站内搜索:在一个网址前加"site:",可以限制只搜索某个具体网站、网站频道、或某域名内的网页。例如,[电话site:]表示在网站内搜索和“电话”有关的资料。

在标题中搜索:在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前加"intitle:",可以限制只搜索网页标题中含有这些关键词的网页。例如,[intitle:高中英语教学]表示搜索标题中含有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的网页。

在url中搜索:在"inurl:"后加url中的文字,可以限制只搜索url中含有这些文字的网页。例如,[inurl:]表示搜索url中含有"china"和"news"的网页。

3数据库

与搜索引擎一样,数据库的种类繁多,而且有很多好的数据库是收费的,像“CNKI”之类的数据库,一般的化学工作者是无法使用的。为了工作的需要,化学工作者可以到某些大学的图书馆去使用。现在对几类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3.1CNKI数据库

/

CNKI数据库属于中国期刊网,是我国第一个按月定期连续出版的大规模集成化、多功能电子学术期刊全文文献检索系统。其检索方法如下:

进入CNKI主页后,可以在左侧一栏进行检索操作,首先应选定检索字段,一般我们选择“关键词”,然后在检索框中输入你要检索的关键词,为了检索结果能够满足你的要求,你还可以进行相关设定,如限定年限、学科范围等。检索完毕,结果将在右侧以题录的形式列出来,你可以选择你所需要的文章进行下载,当然为了阅读文章,你必须下载相应的浏览器,即CAJ专用浏览器。此外你也可以在检索结果中进行二次检索,其结果与使用高级检索相当。

3.2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

万方数据库包括:科技信息子系统、数字化期刊子系统、商务信息子系统。也是一个收费数据库。它收录的论文最早是1998年,本数据库以报道自然科学方面的信息为主,集中报道全国各“大学学报”中的论文和英文版期刊信息。它的检索方法因不同子系统而异,例如“数字化期刊子系统”,当你进入该主页后,可以“分类检索”、“关键词检索”进行检索。

3.3Springer—Link数据库

这是一个外文数据库,一旦开通便可阅读400多种电子期刊的全文数据,它收录了化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11个学科的期刊。其检索途径有两种,即search和browse.

3.3.1search

具有检索功能,可输入检索词,具体方法有两种:article——直接输入“检索词”检索文献;publication——直接输入“检索词”检索期刊。

3.3.2browse

具有浏览功能,但不能输入检索词检索,只能通过刊名浏览查找相关信息。浏览方式有两种:publications——按期刊浏览;subjects——按主题浏览

4.结语

化学文献更新之速度实在令人惊讶,试问一个不懂查阅文献的化学工作者又怎能担任21世纪的化学工作呢?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几种检索途径,如果读者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或者遇到什么困难,期待与你共同探讨,也希望我们的化学工作者进一步挖掘网络优势,为化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吕秀云,数字化文献信息检索指南,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2003年4月28日

2.刘勤,Internet环境下的化学文献检索方法与技巧,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1月

篇2

关键词 大文献信息检索课;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122-02

Comment on Concept of Extensive Docum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in Information Age//Han Jianqi

Abstract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21 century, how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information talents and how to enhance people’s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 serious challenge to high educa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advance with the times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extensive docum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and use various ways to improv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Extensive Docum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and pointed out the specific teaching measures.

Key words extensive docum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high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1 信息背景下文献检索课的主要任务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信息化日益加快,知识、信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这对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1]。笔者认为,在信息社会,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应当像外语和计算机一样是人人必备的一项生存能力。但是,长期以来,文献检索课只是偏重于各种手工检索工具和数据库、搜索引擎的检索技术介绍,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查找文献,而对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的提高、信息提炼和综合利用等方面涉及不多。这不仅与文献检索课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也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新形势下,文献检索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文献检索课教育,使这种意识和能力渗透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成为伴随学生终生的一种理念。

2 树立大文献检索课理念

在信息时代,为了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和信息战略的需求,应当树立大文献检索课的理念。大文献检索课的理念是指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明确将信息素养当作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提上日程,通过多渠道加强信息检索教育,将信息意识和信息检索技能的教育渗透到社会的各种文化教育活动中去,而不应将文献检索课当作一门孤立的课程来看待,也不应将文献检索课当作信息素养教育的唯一方式。

3 大文献检索课理论指导下高校的教学措施

3.1 教学内容应有所扩展,从文献检索课引申为信息开发课

大文献检索课理念指导下,文检课应突破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局限,应拓展其内容范围,将文献课引申为信息开发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现有的文献检索课内容一般包括文献与检索的基础知识、国内外文献的查找、特种文献检索、参考工具书、计算机检索、文献的整理与论文撰写几个部分。但是在现实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多数需求的信息却不是从工具书、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库等文献资源中检索出来的,也可能很少会涉及专利文献和标准文献等特种文献的检索。除文献资源外,存在于网络的各类实用型资源也是人们在科研和工作中寻觅的无价之宝,而对这方面的内容,文检课却较少涉及。

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增加非文献型信息的获取,如市场信息、企业信息调研、经济信息、管理信息、法规信息等方面的内容。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还应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考虑增加图书馆学概论、现代情报技术、情报分析与研究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

当然,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并非上述诸多知识的简单拼凑,而应根据各校具体情况,从中精选,最终形成一门有广义信息开发特色的新课程。

3.2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阶段性教学,形成信息教育的系统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将文献检索课设为全校选修课。不论学生的专业和年级,采用的都是同一套授课内容,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笔者认为,文献检索课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专业采用阶段性教学。

1)对刚入校的新生,要围绕如何利用图书馆这一主体进行文献检索课的基础性教育,由浅入深、贴近实际,使学生对文检课有一个适应、认识的过程,逐步培养起学生对文检课的兴趣。该课程可以命名为文献信息利用基础课。

2)对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应该开设系统全面的文献检索课,介绍常用的信息工具及信息资源;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结合所学专业,开设专题文献检索课,结合课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尝试使用双语教学,并根据学生需求介绍一些考研和就业信息的查询利用。

3)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应深化教育,开展信息用户教育专题讲座,提高研究生整体信息素质水平,可侧重讲授一些外文大型专业检索工具的使用。另外,可增加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和知识产权教育等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

4)在各院系结合专业开设文献检索课。可以尝试在专业基础课中安排文献检索课的内容[2],由图书馆员讲解信息资源检索和利用的方法技巧,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如检索某一专题文献,或就某一专题撰写学科动态等,由图书馆员作出相应评价并计入专业课成绩。

3.3 通过多种辅助手段完善充实文献信息检索教育

在信息时代大文献检索课理念的指导下,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式应是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教学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课堂。

1)讲座培训,激发兴趣。图书馆利用新生入馆教育、实地参观图书馆、图书馆知识讲座、读书俱乐部等方式,吸引学生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产生兴趣,进而引导他们到图书馆寻找感兴趣的资料,逐步培养检索能力。

2)应在图书馆网站增设相关的栏目,补充有关信息素质培养的课件、习题和多媒体短片,以便于学生在课外自学。

3)引入Web2.0技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文献检索课课时少、信息量大,需要学生在课下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操作和理解,因此,引入Web2.0技术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比如Blog、QQ等,都可以成为虚拟互动的教学平台。文献检索课的教师可以开办用于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博客,成立文献检索课的QQ交流群,或者专门开设一个文献检索网络社区,把课件放到网上,并和学生在网上互动,进行探讨或答疑。

4)图书馆或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信息检索技能大赛等形式宣传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文献信息检索知识的积极性。

3.4 引入科研环节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文献检索课偏重于教育学生查找信息的技能和方法,但是在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以及利用所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教育比较薄弱,形成文献检索课重视信息的检索而轻视信息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的教学现状。在文献检索教育中引入科研环节,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查询信息、不断地分析利用信息的过程。从通过检索分析信息发现问题,到检索分析信息弄清问题,再到选择、吸收、利用信息去解决问题,每一个步骤都与信息的检索利用息息相关。科研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深入检索、分析、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过程。在文献检索课教学中引入科研环节,就是在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信息检索与利用环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反复深入地检索利用信息。

4 结语

文献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课程。21世纪信息科技迅猛发展,高校应当与时俱进,树立大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理念,对信息素质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各方协调合作,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完善信息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献检索课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信息时代的战略需求,提高全民的信息素质,并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信息人才。

参考文献

[1]Caughie B. Transformational Teach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J].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2012(1): 66-72.

篇3

    “语言学转向”强调的是世界是由语言建构的,语言符号之间的不断转换产生了世界的意义,换句话说:意义的产生不过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这种转换完成了语言对世界的编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一个经验和实体的世界,而是一个语言符号的世界,我们的知识和认识是由语言来塑造的,在语言的主宰下,语法、句法、语用、词汇、话语、语境、意义、文本、叙事、修辞等跟语言学相关知识被广泛运用到其它学科领域中,以至于语言学的模式和方法成为人文科学普遍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因此,“语言与存在”取代了传统的“思维与存在”的命题成为整个知识范式转换的重要表征,这也从根本上揭示了语言的本体含义,它远非工具,而被看作存在本身,正如维特根斯坦所宣称: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从历史实践上看,作为人类交往活动中最常见的两种媒介形式,图像与语言文字相比所处的地位不一样。在文字发明之前,图像是先民表达和记录的方式;当文字出现之后,文字以语法和修辞结构来表达具有丰富的联想性和多义性的意义,而图像被降低为识字的辅助手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图像被认为是感性的、直观的、平面的、零碎的,人们重视语言的理性逻辑,强调语言与图像的异质性,而忽视图像与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图像的独立性和意义的建构性。米歇尔发起了对语言主导文化的解构性批判,他认为:“文化的历史部分就是图像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争取支配地位的漫长斗争的历程,任何一方都是为自身而要求一个可以接近‘自然’的特权。在某些时刻,这种斗争似乎进入了沿着开放边界展开的自然交流;而另一些时刻(恰如莱辛的《拉奥孔》)这些边界关闭了,彼此相安无事。所谓的颠覆关系就存在于这一斗争最有趣和最复杂的种种形态中”[2](P187)。在这里,米歇尔强调了语言与图像之间漫长的斗争过程,认为两者之间辩证复杂的张力关系构成了文化的发展。如果说传统文化是语言实施着对图像的压制和控制,那么,进入当代的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应该站在与语言构成对立面的基础上,消解语言中心主义的局面,通过制造图像和观看图像承担世界意义的建构。但是,图像的兴起以及形成的对语言的挑战,并不意味着图像取代语言成为知识体系和文化秩序的主宰,而是将图像在语言中心论的框架中解放出来,摆脱语言论的控制,在关注语言与图像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中重新挖掘和创造图像,让图像再度被发现,让图像彻底释放出自己的知识能量。

    图文之争与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图文之争的介入给当代文学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图像意识的增强,文学与传媒、文学与图像、文本形式、文学的存在方式、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等诸多问题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文学理论研究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米歇尔在《图像理论?序》所说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所有的媒体都是混合媒体,所有的再现都是异质的,文学与视觉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再现,它们与权力、价值和人类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影响到文化模式的变化。一种阅读文化与一种观看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仅是一个形式问题;它含蓄地指出社会性和主体性所采取的形式,一种文化所构成的各种个体和制度。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与图像的关系问题可以在媒体再现中找到交汇点。换句话说,图像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异质关系,两者之间的研究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毫无价值的平行对照,相反,两者之间内在的互动关系以及构成的外部关联使得不同艺术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图像与语言的关系为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文艺理论观念。从历史上看,在语言学研究范式的框架中,文学理论研究的中心和旨归是文学语言本身,认为语言是一种线性的、稳定和逻辑的符号,先行地设定文化、文学发展变迁的规律。在这种观念中,语言占据主导优势,而图像只是语言之外与人的感性层面相关联的不可靠的形式,图像与语言根本无法联袂,亦无法在一种张力的结构中生发出更高意义上的思维模式。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视觉文化和读图时代的来临,单纯的语言学思维方法已经不能完整有效地对当今文学图像化和传媒化趋势作出有力的阐发,同时它也无法表征当前层出不穷的文学审美现象。因此,当前文艺理论研究必须摆脱传统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不合理方式,关切当代传媒视野中的文学现实问题,在正视语言学等研究方法的同时,侧重考虑在图像与文字之间寻找文艺理论研究的生长点。本雅明是建构此种研究范式的积极实践者和探索者,他在研究摄影与电影的过程中预言电影将成为未来语言的者,认为以文字和书籍为代表的传统印刷文化必将受到以图像为主的机械复制文化的冲击,这昭示着图文之争在现代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将成为一个待解的问题。与本雅明不同,利奥塔从解构理论的角度对西方传统文艺理论中存在的理性与感性、理智与欲望、话语与图像、推论和感知等二元对立模式进行批判性考察,为感性、欲望、图像和想象力的存在寻找依据,解构西方传统的元叙事话语和思维模式,达到攻击现代性的目的。鲍德里亚比本雅明和利奥塔走得更远,他在由电脑所创造的虚拟图像世界中,反思和批判传统的文学生成和存在方式,认为虚拟图像比真实存在更完美真实。在此观念下,文学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应该重新设置和厘定,也就是说:图像与现实的脱节、虚拟与真实界限的消解,使得传统的“文学艺术模仿生活”的观念出现问题,这无疑对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本雅明、鲍德里亚在文化和艺术层面上对图文关系的探索,深刻地表明文艺理论对图文关系的重视源于当代文化给作者和读者带来的新的创作和阅读感觉经验,它是对当下文学艺术发展的理论总结和建构。显然,西方文化领域对图文关系的研究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其方法和思路不同于传统的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已进入到图像文化分析、社会历史分析、符号政治经济学分析的综合、交叉的层面,其研究主旨是在揭示图像与文学差异、互动和互通的特征,进而进入图文生产、消费与社会权力表达、文化模式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探究上。当前国内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图文关系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展开,这主要沿着两种思路进行:一是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中,探讨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强调图像的强势原因、表现方式和审美效果等。这是当前文学遭遇图像时代问题的一种“宏大理论”式的阐发,这种研究并没有在图像与语言之间折叠、缠绕的复杂关系中解决文学变化的具体问题;二是沿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的历史命题,在文学与传媒的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根据文学和视觉艺术两者的交叉渗透,从文学语言的角度来关注视觉艺术,同时强化从图像的角度来审视文学,试图在文学与图像之间建构一种互文性的文学理论。具体而言:从文学语言的角度研究视觉图像,就是理解图像如何借助物理时空的张力结构,来接近文学并通过语言立“象”达到充满想象力的审美至境。反之,从图像的角度来分析文学语言,就是理解图像如何赋予文学语言新的意义,探索图像在文学语言塑造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比如研究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历史形态:以图言说、语图互仿和语图互文[3],以此揭示语图关系发展的规律。显然,以上所说两种研究的价值取向不同:前者侧重语言与图像的对立,以此勾画出当代文化模式的变迁,以及带来的审美方式的变化;后者则侧重语言与图像两种媒介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交融凝聚到文学本身,回答文学在传播过程中因媒介不同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说前者侧重外部研究,那么后者则是从内部探讨文学的根本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叙事学中,传统的文字叙事所固化的领域开始成为语图关系研究的重要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叙事文本研究,此研究围绕图像与文字两种不同的叙事特点,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考察图像与文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突出图像对叙事文本的模仿和再现问题,旨在解构文字叙事在叙事传统中的绝对主流,摆脱与语词共存和竞争中图像的压抑性地位[4]。通过图像与文字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让两者在交互叙事中建构不同的价值维度,以此彰显不同的审美意义。诸如此类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重新理解文学有太多的启示,这昭示着当前文艺理论研究观念的重要转变,这些探索对于建构文学理论研究范式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意义。

    图文之争与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几点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文艺理论界关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一直存在论争,不同观点的研究者在本质建构和拆解的论争中宣扬自己的文学理论观念。图像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作为文艺理论研究的现实问题,在为文艺理论营建新的研究思路的同时,跳出本质主义、历史主义和解构主义等思维模式,力求返回文学活动本身,沿着亚里士多德所设定的文学媒介理论的路线寻求“拯救文学现象”,这无疑将为我们重新反思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契机。首先,文艺理论研究应从文学现实出发,避免抽象化。何谓文学现实?在我看来,其实质就是被文学本质思维模式所遮蔽的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与其他文化形式交织、文学本身新变的现实问题。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理论观念指引下,文学理论研究大都围绕原典或抽象概念的演绎展开讨论,试图勾画出一幅以理念存有为深层基础的文学图景。这是一种本质先行的理论模式,此种模式直接规定文学之为文学的本质,达到一种理论自身的自洽性和完美性,最终,文学现象被置换成一个抽象化、一元化的世界,文学活动的朴素性和现实性逐渐消失。图像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不同,它是当代传媒文化现实中文学发展出现的真问题,它带动文学活动各要素在传媒世界中发生了新变。比如依照新媒体观念,图像、语言和其他文本都混杂其中构成超文本文类,读者面对如此复杂而丰富的文本世界目不暇接,此种变化打乱了以往文学理论设定和裁量文学的标准。因此,文学理论必须真正面对这些问题,从学理层面加以阐发,进而把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向前推进。其次,回归文学本身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文学理论问题。传统的语言学研究范式注重文学的文学性研究,认为语言是文学的内在规定性和永恒性。这是它的功绩,也是它的偏颇。因为,它在把文学的文学性研究推上高峰的同时忽视了语言以外、或者与语言相关的知识场域(比如,文学与其他艺术语言之间的关系)。当前盛行的文化研究,打破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界限,以超越文学社会学的姿态,把触角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文学研究的边界变得模糊,文学本身的问题几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话题。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文学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松散和脆弱。在两种研究方式面前,我以为,图像与文学的关系是文学理论重新思考文学自身问题反弹的重要表现,它介乎语言和文化之间,寻找理解和阐发文学的新维度,同时这也是对强调文学性研究的形式主义文论和强调文化权力的文化研究的一种反驳和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语图关系研究意味着在经典意义上的理论研究之外拓展出新的文艺理论研究思路。最后,应该提倡文学理论研究的多元主义理念。文学是复杂

篇4

一般来说,显性职业素养中个人知识、技术技能是职业教育课堂所关注的重点,它们可以通过知识的传授、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获得。而显性职业素养中的个人外在形象、职业核心能力如沟通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技能等,则往往被忽视。因此,开设职业素养课程应该更加重视这些内容的教学。隐性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其中,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任劳任怨等。职业意识是指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是人们对职业的认识、评价、感情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应,如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保密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

职业态度是从业者对职业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如职场忠诚度、责任心等。由此可见,隐性职业素养的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总的来说,职业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职业意识、基本态度和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同时,职业素养可以在课堂教学、训练和实践中进行培养,让大学生去领悟、体会和感受,从而形成良好职业道德习惯和正确的职业意识与态度。

“三点一线”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准备基地,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教育、提升自我素质的主要场所和锻炼平台。加强课堂教学、提升职业素养是当前高职大学生教育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高职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教学途径来进行培养。可以通过开设一系列职业素养课程,如“职业意识”、“职业心态”、“职业核心能力”、“就业与创业规划”等课程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道德修养等。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大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的,大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单纯的理论灌输、空洞的理论传授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隐性职业素养的课堂教学,迫切需要构建贴近现实、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为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和职业素养课程的本身特点,提出了“三点一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三点一线”是以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自我认知、职业意识、基本方法技巧”为三个基本点,有机组合、密切构建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点之一“: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即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我测试找出差距和不足,以便更清晰的了解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如通过心理测试来了解自己的情商、与人沟通表达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来很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等。

(二)基本点之二:“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借助生活案例、寓言、故事等深入浅出讲解,通过“小故事”来阐释“大道理”,从而启迪思维,唤醒和激发大学生的职业意识。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不仅可以激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如为了让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可以讲解“福特制造第一辆汽车”“牙膏开口要增宽”等故事来拓宽大学生的思维眼界,增强创新意识,开辟新的思维境界。

(三)基本点之三“: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即让大学生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手段,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如何让自己更加自信”、“如何演讲”、“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等等,让大学生学习必要的方法技巧,少走弯路,获得职场上的成功。

(四)主线“:职业能力培养”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即将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始终贯彻其中,以游戏活动、情景角色扮演等互动式体验教学,获得职业工作中所需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从思想到行动”的落实。如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先进行自我能力测试,了解自己与人沟通能力水平,加强团结合作的意识,进而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最后获得与人平等相处的合作能力。

“三点一线”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环节

(一)导入测试,找出差距

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应设法巧妙地激起大学生的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每个人都迫切想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而“自我测试”能够很好帮助自己认清当前的状况、明白自己的差距。比如人格类型测试、职业规划测试、趣味测试等都能极大地引起大学生的兴趣。通过自我测试,大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弥补各自的差距和不足,避免盲目学习。自我检测是学习的有效帮助手段,在职业素养中导入测试,更能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故事启迪,知晓道理

小故事蕴含大道理。首先,职业素养中很多知识、道理,教师如果苦口婆心、长篇大论地解说,收效反而甚微;如果用一则有趣的故事代替,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过程中,大学生不知不觉明白了他们该明白的道理。寓言故事作为一种更有效地交流手段,他就像一个信息传送带一样,能够把深刻、枯燥无味的道理简单化、有趣化。其次,还可以活跃上课的气氛,吸引大学生的集中力。在职业素养课堂中,恰当地运用故事寓言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让大学生明白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重要性,教师可讲述“非典”时期不顾个人安危主动提出把危重病人集中到自己医院来的钟南山院士的故事,也可以讲述“忠诚狗找工作”的寓言,等等。这些寓言故事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学生受益匪浅。当然,教师在选取故事的时候,首先要注意选好故事的主题,符合教学内容;其次要在恰当的时候讲故事,还要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必要时配合适当的手势、表情,注意讲故事的节奏等。

(三)实战演练,学会方法

找到了自我差距、知晓了道理之后,我们更重要的是掌握如何提升自己职业外在形象和职业素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而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实战演练”的情景模拟学习这些方法的运用更为有效。“实战演练”要求大学生把课堂中学习到的方法技巧等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灵活的运用,这是学习的真正检验。比如认识到职场中与别人沟通能力很重要之后,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倾听、如何表达特别是即兴演讲的相关技巧,更注重的是亲自尝试即兴演讲,用自己的激情和口才感染在场的听众。通过这些课堂内外的情景模拟、自主的训练,才能真正的把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四)游戏活动,加深体验

游戏活动是构建职业素养课堂的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活动重视和强调互动式体验教学,可以使大学生全身心的积极投入,寓教于乐,以达到经验共享,共同提高能力的目的。大学生只有参与其中,成为当事人,才能认识到差距,也才能真正缩小差距。运用游戏活动的学习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倍增,比单调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大学生在轻松活泼,隽永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手—脑—心”全方位的学习。

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大学生是主角,参与是关键,教师只是游戏活动的主持人或引导人,其责任是通过简单导入游戏规则和活动内容,大学生充分的体验游戏活动后,教师在最后简明扼要、画龙点睛的总结游戏的主题,让大学生轻松地明白道理,收益匪浅。如团队培训游戏“合力吹气球”,每组一共有6个人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6个同学分别抽各自的一张签:“嘴巴”、“手”(二张)、“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游戏规则和内容都很简单,首先由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气球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通过这个简单的小游戏,大家深刻体会到只有齐心协力、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比起长篇大论讲解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效果要好得多。

当然,课堂中的游戏活动要恰当好处,游戏活动并不是越多越热闹越好,而是根据教学目的来选定游戏主题,教师要学会积极引导,注意巧妙的提问,善于组织小组讨论及大组分享,让大学生自己领悟寻找答案,最后进行总结性辅导。

“三点一线”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习兴趣浓厚

“三点一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因为融入了趣味的自我测试、生动的寓言故事、有趣的游戏活动、情景模拟的实战演练,整个课堂教学不再呆板枯燥,而是轻松活泼、兴趣盎然。

(二)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做好就业前准备

“三点一线”的课堂教学模式能让大学生清晰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改善自我;因为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能让大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与其他同学交往中体会到自我的重要性,找到自我的价值,从而增强了自信心。

(三)强化职业意识,提升职业能力

篇5

关键字:网络环境;检索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随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以及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机检索,给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高校教师不但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而且更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即创造良好的上机环境,利用现有的图书馆网络和电子阅览室,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和利用文献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文献检索教学在教学手段、内容、管理等方面与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发现和分析传统文献检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现有文献检索教学状态,成为从事文献检索教学人员关注的重点。

1、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的现状

从我国高校教学现状分析,文献检索教学在提高学生信息能力和增强学生信息意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文献检索教育未能和信息社会同步发展,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在校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和信息意识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严重制约着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科研能力的发展。

1.1 重文献检索教学本身,轻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结合

从高校课程设置分析,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处于辅课程的地位。虽然许多学校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或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集中开课,但课程安排的目的在于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撰写毕业论文。并且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的文献检索教材一样,在具体授课时,老师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选讲不同的参考工具书和检索工具,虽然能够区别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但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和沟通。除此而为,文献检索课的实习、考核一般是由文献检索授课教师亲自命题,未能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到专业学科的教学体系中,这种封闭的思维模式以及填鸭式教学方式,难以发挥学生求知的主观能动性。

1.2重检索方法和信息知识的传授,轻信息意识的培养

在传统文献检索教学中,课程教学总学时一般在 40学时,并且上机实习、考核一次完成。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培养,也容易形成文献检索课就是如何查找资料的错误理念,在课程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对信息的注意力和感受力没有得到明显地提高,在获取相关专业资料帮助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自己独立的科研能力没有得到明显的变化。究其原因是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形成的,并且需要不断强化,而仅依靠课堂传授是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1.3 重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轻信息利用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献检索、参考工具书、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数据库等基本知识,适当增加文献整理与综述、阅读方法和技巧、论文写作方法以及情报分析研究等知识。前者注重信息的检索,后者注重信息的利用,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通过检索工具获取信息来处理实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重视,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学生信息能力不完整,不对称,缺乏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无法做到信息利用能力与检索能力的并重,未能通过实践操作达到强化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

2、对当前文献检索教学改进的对策

文献检索在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务必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文献检索课程自身的特点进行改进和发展。

3.1 加强专业实践与检索理论相结合,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信息能力

能够独立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基本问题是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而科学研究正是基于解决问题的创新过程。所以,在文献检索教学过程中,务必密切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科研信息意识。同时,在实习选题时,让学生主动帮助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或教师查阅所需要的文献信息,使学生的检索实习更接近于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又能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

3.2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加强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

文献检索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毕业设计和撰写毕业论文,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和自学能力。所以,务必改变文献检索课程集中安排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课的现状,尝试差别化的系列课程教学模式,即在新生入学时,就开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图书馆的相关知识,了解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使学生能够初步体会和运用基本检索模式,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数据性、事实性等问题;在低年级阶段,对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基础教育,掌握一些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在高年级阶段,进行特定专业的文献检索与利用教育,与此同时,适当增加阅读方法和技巧、情报分析研究、文献整理与综述以及论文写作方法等知识,达到强化文献信息利用的能力。

3.3 改进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实习方式和考试模式

在实习方式上,围绕某个课题或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综述性论文的写作练习和分析研究,使学生对文献内容的获取与提炼、情报分析与研究、文献整理与综述以及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整体认识;在考试模式上,改变传统的论述、选择填空、简述等题目设置,通过做实习题代替考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学生被动检索信息的地位,尝试采用“综述考试法”来全面考查学生运用文献信息检索信息的能力。

3、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化,传统的文献检索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检索技能型人才,与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存在着差距。因此,在文献检索实践教学中,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高校学生文献信息获取、分析、信息处理和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高校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培养高校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军.提高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效果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1).

篇6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考核方式;考试方式创新

Innovation Discussion 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s assessment methods

Lu Ming,Han-li

【Abstract】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 from content to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in change, the inspection way also will have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document retrievall course exami- nation mode limitations, and to the innovation exam discusses the mode, hope to 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 of inspire innovation.

【Key words】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s; Examination of innovation

高校的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环境的泛化,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检索课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需要。当然,文献检索课的考核方式也要不断的创新和变化,以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1. 现有的文献检索课考试模式探讨

在现有教学模式下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无外乎是以下几种简单的方式或组合

1.1期末考试。一些高校文检课考核方式仍然一纸定优劣。通过期末的开卷或闭卷考试判定学生文检课的学习成果。这一传统的考核方式,已远远不能胜任培养高品质信息素养人才的要求。

闭卷考试只能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文献检索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能力,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闭卷考试不利于学生的文献信息获取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只会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永远是纸上谈兵。

开卷考试把学生从繁重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还可以了解学生对整个教材的理解程度,但是,他同样是一本书,一支笔就能答题,不能考察学生的文献信息获取与运用能力。开卷考试更容易通过,不用在课程学习上下多少功夫,因此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课堂上学习积极性明显不足。

1.2撰写综述加期末考试。

撰写综述,是教师给出一个题目,学生针对这一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对该课题在一段时间内发展情况做一个分析和总结,写成学术论文。撰写综述,要求学生要通过计算机或手工工具书收集查阅大量的文献信息,然后做综合分析和总结,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和检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撰写综述加上期末考试,就基本覆盖了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但是,撰写综述作弊比较容易,有的学生根本不做分析、评述,只是单纯的罗列文献,或干脆找人代做,造成弄虚作假之风。加之综述批改评判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一个文检课教师要批阅少则百十份,多则几百份综述,很多教师是难以承受的。

1.3平时成绩加检索操作。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实践。检索操作是每次上机实习,教师根据所学内容布置检索作业,考核学生对某个数据库的检索技能,或者利用网络工具书的能力。最终由平时成绩和作业成绩组合得出学生的总成绩。这种当堂交的作业,可以检验学生对某个数据库或网络工具书的利用能力,但是无法检验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2. 针对现有文献检索课考核方式的缺陷和不足,许多高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考核方式开始向立体化,多元化、网络化发展

2.1卷面、实习和调研报告三结合的考核方法。

卷面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成绩占30%左右。重点是实习和调研报告。教师可用本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学生毕业论文,直接作为文献检索课的实习内容,让学生独自进行实习,定期提交实习报告,教师及时反馈信息,告知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实习考察了学生对工具书、数据库的利用能力,调研报告考察了学生获取文献信息,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和利用,并且撰写文献的能力。三者结合,是方式比较简单内容又比较全面的考核方法。

2.2根据实际情况,自由组合多种考核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专业、学生年级等实际情况,将平时成绩、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论文写作、专题搜索、事实检索、案例分析、综合检索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自由组合,从中选取几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方式。例如采取闭卷的方式考查文献检索基础知识,利用事实检索,考核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和在线工具书的能力,最后以写课题综合检索报告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数据库的使用能力,和对信息收集、整理、归纳、评价的能力。最后三者组合,得到学生的最终成绩。

2.3“多元化”考试方式:

篇7

关键词:服务;新升本科院校;毕业论文;需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17-01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1、论文选题难

毕业论文的选题决定着学生毕业论文能否顺利进行和完成,很多同学在论文写作的时候,常会碰到选题难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去洞察选择问题,也不知道问题选择与研究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不知道问题界定与研究可行性之间的关系,盲目选题,写出和论文质量可想而知。

2、缺乏文献资料的检索能力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不会利用图书馆, 文献检索能力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要。一些学生在查找专题文献时,查不到,找不着,盲目翻检,浪费时间。在文献检索处我们了解到,在检索文献资料的学生中,有一半数以上的学生不知道图书馆有文献检索电脑,有80%以上的学生不懂、也不会利用这些检索工具去查找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检索时甚至需要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他们平时到图书馆来大多是为了自习、消遣,很少是为了查阅资料。有的甚至没有进过图书馆,更别谈会检索文献资料了。

3、指导老师能力有限

老师能力有限,指导学生过多使得老师不能跟踪学生,写作指导老师平均指导有10个以上学生,精力不足,没有时间去研究科研方面知识,就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4、馆员素质有待提高

员工整体素质薄弱,专业水平偏低,目前仅局限于一般性业务和开放借阅,无法进入高水准服务状态。没有一名专业的、务实的、能力强的领导者,认可的程度还不高等问题明显存在,因此,在学生的毕业论文需求的服务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措施

1、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学校建议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最好贴近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要和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根据学校的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北部湾经济区,面向东盟和台港澳,服务广西新发展;充分发挥坐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主动为广西区域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广西经济社会的战略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外语言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能力来选题。

2、结合毕业生论文工作,开展专题培训

(1)按照国家教委明文规定,本科大学生必须撰写和通过毕业论文,与公办学校图书馆交流与沟通,举办“大学生怎样撰写毕业论文”专题讲座。在讲座时,就结合毕业生的选择题,重点介绍有关馆藏情况和文献检索方法。这样做有助于解决毕业生在撰写论文时的疑难问题,节约他们查找文献资料的时间。

(2)积极倡导在校大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电子资源,提升信息检索意识和检索能力,开展“建以致用”电子资源培训工作,使我校毕业生不仅和数据库公司的技术人员面对面进行交流,而且亲身体验了在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里获取知识的便捷和快捷,取得了良好效果。

3、要开展论文指导老师培训活动,提高指导水平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一般由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任老师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担任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师,必须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 。要尽可能安排教学、科研水平较高,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承担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能超过10人,这样老师才有多一点的精力辅导好学生论文。

4、重视馆员素质培训,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重视职工队伍建设,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倡导、勉励、督促年轻人学习、实践、锻炼、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可采取的措施有:(1)组织外出学习参加业务培训;(2)鼓励工作人员在职学习,不断提高学历;(3)提倡多看资料,多思考问题,多撰写论文,多参加课题研究,多出成果;(4)创造业务学习与实践机会,提升大家业务水平与能力,为图书馆专业技术打下良好基础,能更好的服务学生的毕业论文的需求。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支柱之一,图书馆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服务功能,我们管理的是图书资料,传播的是文化和思想,责任与义务同在,为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毕业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与文献:

[1] 冯永恕.如何做好毕业生撰写论文的导读服务工作.遵义师范学院第2001(12).

[2] 汪克兵.浅谈图书馆为毕业生撰写论文的文献服务工作贵州学刊.2001(1).

[3] 杨莉萍.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服务的探讨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7).

篇8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re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literature search. First, indexing language features and basic functions. Second, the type of document retrieval language and languages. Third, request of the language of the document retrieval.

关键词: 文献;检索语言

Key words: document;retrieval language

中图分类号:I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324-02

0引言

文献检索语言是专门用于各种手工的和计算机化的文献情报存贮检索系统、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和检索课题概念的人工语言。这类语言对于图书情报工作,如同自然语言对于人类社会生活一样重要。检索系统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文献检索语言的质量,以及对他们的使用是否正确。文献语言学是研究文献检索中的语言保证问题的一门学科,是文献检索学的一个分支。文献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献检索语言,同时也研究自然语言在文献检索中的应用问题。

1文献检索语言的特点及基本功能

文献检索语言是根据文献检索的需要而创建的人工语言。它是体系分类法、组配分类法、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以及各种代码体系和引证关系追溯法等的统称。

1.1 文献检索语言的特点是:①能简单明白又比较专指地表达文献及检索课题的主题概念。②容易将概念进行系统排列。③在检索时便于将标引用语和检索用语进行相符性比较。④语词与概念一一对应,排除了多词一义、一词多义和词义含糊的现象。⑤能显示出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献检索语言就其实质来说是表达一系列文献内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标识系统。

1.2 文献检索语言的基本功能大致有以下四点:①对文献的基本内容加以标引;②对内容相同及相关的文献加以集中或揭示其相关性;③对大量文献加以系统化和组织化;④便于将标引用语和检查用语进行相符性比较。

文献检索语言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检索效率,就是指检全率、检准率、检索速度、检索方便性、检索成本与效益、最主要的是全和准。

2文献检索语言的类型和语种

各种文献检索语言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是,它们在表达各种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时和在解决对它们提出的那些共同要求时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和语种。

2.1 按构成原理可分为:

2.1.1 分类检索语言分类检索语言用分类号来表达各种概念,将各种概念按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和系统排列,它包括:①等级体系型分类检索语言(体系分类法):主要应用概念划分与概括的方法。②分析―综合型分类检索语言(组配分类法):主要应用概念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事实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既采用概念划分与概括的方法,建立等级体系结构,又采用概念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实行组配。

2.1.2 主题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用语词来表达各种概念,将各种概念,(不管其相互关系)完全按字顺排列。

主题检索语言包括:①标题词型主题检索语言(标题法):标题法的检索标识是在编表时就固定组配好,即所谓“先组式”的;②单元词型主题检索语言(单元词法):它的检索标识一般是在检索时才组配起来,即所谓“后组式”的;③叙词型主题检索语言(叙词法):叙词法和单元词法的检索标识一般是在检索时才组配起来,也即所谓“后组式”的;④关键词型主题检索语言(主题词法):它们可统称为主题法系统。标题法、单元词法和叙词法都要对取自自然语言的语词加以规范化,而关键词法一般认为是直接使用自然语言不加规范,其实也要进行某种程度的规范化处理。

标题法、单元词法和叙词法在表达各种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上各有特点,但许多方法是互相通用的。所以,要在它们之间划一个明确的界限是比较困难的。

2.1.3 代码检索语言代码检索语言一般只就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用某种代码系统来加以标引和排列。

例如:化合物的分子式索引系统;环状化合物的环系索引系统;有机化合物的威斯韦塞尔线型标注法代码系统等。文献检索语言按构成原理划分,主要有这三大类型。此外,还有一种引证关系追溯法,按其作用来看,也可以说是文献检索语言的一个类型。

2.1.4 引证关系追溯法即引文索引法,是显示科学论文之间相互引证而形成的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提供了从被引论文来检索引用它的全部论文的途径,从而能顺着一种科学的思想发展过程的线索找到有关的文献。因此,可以认为它是文献检索语言的一种特殊类型。

2.2 文献检索语言划分的角度

2.2.1 按构成原理分,主要有:①分类检索语言。②主题检索语言。③代码检索语言。

2.2.2 按学科或专业范围分,主要有:①综合性语言。②专业性语言。

2.2.3 按使用范围分,主要有:①一种检索系统(工具)专用语言。②一类型(机构)专用语言。③各类型(机构)通用语言。④国际通用语言。⑤传统检索工具语言。⑥机器检索系统语言。

2.2.4 按通行文字分,主要有:①单语种语言。②多语种语言。

2.2.5 按标识的组合使用方法分,主要有:①先组式语言。②原组式语言。

上述五种划分文献检索语言类型的角度中,按构成原理划分是最基本的;按标识的组合使用方法划分也很重要。这是决定文献检索语言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

3对文献检索语言的要求

就文献检索语言而言,有许多影响检索效率的因素,所以必须对它提出多方面的要求:

3.1 保证较高的检全率和检准率保证较高的检全率和检准率,是对文献检索语言的主要要求。

3.1.1 影响检全率的主要因素①是否能比较全面地显示概念之间的等级关系和相关关系;②词汇中是否能排除同义现象。

3.1.2 影响检准率的主要因素①标识是否能达到较高的专指度;②词汇中是否能排除多义现象和同形异义现象;③是否能正确地、恰如其分地显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选词和列类是否能符合文献主题的实际情况和文献检索的实际需要,则既能影响检全率又能影响检准率。

3.2 能满足多种检索要求

3.2.1 典型的检索要求,大体可以分为下列五种①检索某一事物的某一方面文献;②检索某一事物的全部有关文献;③检索许多事物的同一方面文献;④检索一类事物的全部有关文献;⑤浏览一个学科或专业范围的文献。

3.2.2 一种文献检索语言是否能满足多种检索要求,主要看它的下列各种性能如何①是否既能从学科、专业出发进行检索,又能从事物出发进行检索;②是否既能较好地进行族性检索,又能较好地进行特性检索;③是否能视检索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而自由地扩大、缩小或改变检索范围;④是否能进行多途径检索;⑤是否能进行多因素检索。即按任何特征组配检索,或者用布尔代数表达检索课题和进行逻辑运算,实现精确检索。

3.3 易于标引,易于检索

保证易标易检的条件是①语词或符号含义的明确性;②语法的严肃性;③标识的直观性及其排列次序易于理解;④查词查号手段的多样性;⑤整个语言包含概念的丰富和完备性。

3.4 具有对先进的检索方式和检索设备的适应性,以及对多种检索方式和检索设备的适应性。

各种检索方式和检索设备都有一定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它们与文献检索语言是互相配合的。一种文献检索语言的优点是否能充分发挥,与所选用的检索方式和检索设备密切相关。一种先进的检索方式或检索设备要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异性能,也必须对文献检索语言提出一定的要求。

3.5 具有对多种学科和多种类型文献的适应性,以及对多种类型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的适应性。

3.6 具有对图书馆或情报机构各个工作环节的适应性。

3.7 具有与其它文献检索语言的兼容性以及一国通用性和国际通用性。

3.8 具有不断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可能性,即要能跟上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文献检索微机化,促进了文献检索语言的创新和改造,使词表、分类表向机编、机读的方向发展;使文献标引和索引编制走向自动化;使自然语言检索得以实现;使多种语言的结合使用成为可能;使检索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并正在使文献检索语言的应用范围扩大。

篇9

一、网络技术对文献检索课程的冲击

目前,文献检索面临是否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危机。当世界跨进21世纪的时候,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冲击人们生活的每个方面,在学术领域自然也无法避免。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各种信息数据库开始广泛的连接,地域和时间对学术和文献资源的限制已经被弱化到了极限。如果文献检索课,仍以讲解印刷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为核心内容,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只讲解理论原理,实践上仍然以演示形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开始越来越不适应当代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若是文献检索课程与社会化网络化进程相脱节,就会满足不了新形势的要求。

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出现教材体系比较陈旧,教学内容之后比较严重,课程教学与专业培养要求脱节,课程考核流于形式,教学内容繁琐,大量的基础知识介绍和著录格式,手工检索方式等内容,概念多,空泛知识多,缺乏本专业的内容,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很难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效果差,教学实施手段也单一,即使学生修完课程后,还是不能快速准确的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些问题盐中影响了文献检索课程在新形势下应发挥的作用。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直接体现,是影响高校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文献检索逐渐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的时代里,若是教材无法紧跟时代的变化就必然会影响到文献检索的生存与发展。文献检索课程是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所以课程教材的改革也就必紧紧的围绕著文献检索课程的特点,充分的发挥这门课程的特色,让它发挥更大的活力。因此,在文献检索课程的安排中就必须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

二、文献检索课程改革的意义

文献检索课程是实施终身教育的保证。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要实现终身教育,首先要重视信息素质教育。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文献检索从海量信息中迅速获取、利用信息以成为终身教育学习的最基本技能。

信息资源的多样化与新技术设备的引进促进了文献检索课的改革。传统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载体主要是纸质文献,而数字化环境下的图书馆,其信息资源的组成结构已经发生可很大的变革,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更是走在了变革前沿,海量的网络资源以成为高校师生进行工作、学习、科研等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为了提高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也在不断的引进技术、更新设备,这些新技术、设备的使用,对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献检索课应与时俱进、不断改革。

文献检索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准确突出文献检索的特点与意义。

三、文献检索课程改革的目的

1、熟练收集文献的基本技能

熟练的收集能力是为了使自己能适应社会的竞争而努力拓展知识面,需要掌握大量、准确、全面、系统、翔实的国内外文献。在此基础上做好子良的收集准备工作、编写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来,所以,只有具备掌握文献将所的技能,才能准确了解其研究领域的信息。因此,培养学生熟练收集文献的技能是大学生文献检索课程的重要使命。虽然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多元化网络信息查询工具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快速的全方位信息,但传统的文献检索策略是基础,所以还必须重视。

2、从网络获取新研究信息的技巧和能力

作为高校的学生,只有即使了解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紧跟学术的前沿动态,才能发挥其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针对用户及时获得前沿动态信息的需求,各数据库商业相机探索并提供给用户一种服务模式,即定期或不定期地、连续不断地将符合用户需求的最新信息提供给用户。文献检索可教学,应针对不同的专业的学生,在教会他们掌握基本检索方法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本专业领域特色数据库的个性化定制功能,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和检索目标设定需求内容、表达形式、选取特定的系统服务功能。

通过反复检索实践,确定最好的检索策略,并对检索策略进行保存,系统会将最新的符合检索策略的文献推送到指定的信箱中,这样不用进行检索,就可以获取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文献资源信息的利用效率。

3、有效管理及组织分析文献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文献的类型也由传统的图书和期刊论文等几种类型发展为现有的10多种类型,如图书、期刊、专利文献、科技档案资料、政府出版物、标准文献和产品样本资料等。所以,检索到的文献量非常巨大。在如此大的文献量中找到最需要的文献,需要科技工作者不仅能够快速的收集到科技文献,还需要学会更科学的对个人文献进行专业化管理。这既要科技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电子文献优势的体现。相应的,大学生的文献检索可趁教学重点应向重检索技能线索的获取向中信息综合利用能力方向发展。真正的文献检索内容包含文献的检索与利用两大部分,而文献的利用就是指读者对文献进行阅读、分析与管理的能力。传统的教学内容往往重视检索技能而忽视信息综合利用。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文献检索课程除了阐述如何使用各类电子信息资源及如何制定正确的检索策略以外,还要将对文献阅读、分析与评价作出知道。

四、教学方法改革

篇1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培育,专升本,图书馆

专升本后高校图书馆功能的外延与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的教育模式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开始以教学为主向教学与科研并重方向发展。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为适用升本后学校的发展方向,应做出相应的变化与调整,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图书馆应为发挥其自身的教育职能,在培育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1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专升本院校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21世纪是信息网络和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随着大量多媒体的引入,光盘出版物的发行和Internet的完善与延伸,大容量移动存储设备的普及,信息浩如烟海,传递速度越来越快,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从社会对高校的期望看,高等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新知识和新生产力的发源地、先进文化撞击与传播的基地。为适应这种变化和要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各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也不再局限于教会用户如何利用图书馆,而要拓展到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分析与利用上,从浩瀚信息海洋中鉴别出对自己真正有效的信息,并加以整理,使之有序化、系统化的综合过程。因此,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技能以及所需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当代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专升本院校由于底子薄,信息素养教育起步慢,就更应该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加强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育。

1.2专升本院校图书馆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专升本院校图书馆是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升本过程中对图书馆大量投入和建设,优化组合资源,图书馆在信息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占有优势,在硬件方面的建设为传统图书馆功能向现代图书馆功能的提升提供了物质基础,借助于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行超文本的链接,开展远距离检索等条件已经具备,同时,图书馆将自己的电子馆藏与校园网对接,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访问学校图书馆,学习知识,浏览信息,使图书馆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具有了主动、灵活、多样及可选择等特征,更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1.3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需要

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素养不仅是大学生生存的基础,更是将来适应信息社会和在高新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创业发展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在由培养单纯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善于发现、捕捉信息、适应性强并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现代知识型人才。大学生要由“会学”变成“学会”,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作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和促进因素,它是所有学科学习都需要的,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不仅能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拓展研究范围,而且还能使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也就是终身学习所强调的自我导向学习。因此,大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获取信息、创造知识的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获取与创造知识的能力,为走上社会、实现人生最大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从专升本院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现状分析其紧迫性

从国内看,我国把在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问题来研究和看待是90年代后期开始的,比西方国家起步要晚[1],虽然从1980年起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就要求各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但其目标基本上还是限于培养大学生利用图书馆及进行简单的文献检索的能力,尚未上升到素质教育或素养培育的高度,而且实施效果还不理想[2];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教学质量和时间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一些专升本院校图书馆还未将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问题纳入素质教育的视野之中。

2.1 信息素养课程体系没有合理设置

以往的专科学校很少开或不开文献检索课,即使开也是流于形式,一方面教学内容陈旧,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中文工具书、科技文献检索及计算机基础等单一课程,教学内容就是兼职老师自编的讲义,谈不上有正规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且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网络信息检索技术、多媒体信息检索、光盘数据库检索等新知识还没有及时进入教材或讲义[3],另一方面教学中存在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互分离的现象,针对转变学生观念、培养信息意识的课程少[4]

2.2信息意识淡薄

学生对信息需求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方面的信息,如何去获取这些信息,不会主动就某一研究性课题去图书馆检索相关信息,只有到了撰写毕业论文才会去图书馆大海捞针随意地选材、收集资料,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信息的意识,平时到电子阅览室主要以娱乐为目的,如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开发农场等。

2.3信息能力较差

原专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部分来自农村的新生,平时接触电脑较少,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无从下手。部分院校大二、大三学生还不了解图书馆馆藏结构和信息检索方法,不会利用网络信息检索和光盘检索工具获取信息,不了解本专业学科的信息源,不能适时有效地利用信息源,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差,面对良莠不齐“海量”的网络信息常常是束手无策,更不用说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吸收有用的信息融合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4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尚需培养

学生缺乏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抵制不良信息的思想意识。有的学生设置障碍,擅自改变计算机设置,自设密码,甚至删除软件,将别人的程序、资料弄得面目全非,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实验工作。有的学生不清楚或不遵守信息行业的网络社交安全规则,以致网络欺诈、网络成瘾以及进入网恋误区等网络社交不安全的情况时有发生。

3专升本院校图书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3.1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要分阶段有目标进行

专升本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要分阶段、有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根据大学生专科和本科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和不同学习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有所侧重。信息素养教育要从新生抓起。新生入学后,图书馆应及时按专业组织新生分批进行入馆教育,可通过讲座、短期培训、PPT课件演示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强化训练。一是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工作流程、开放时间、规章制度等信息;二是让新生了解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藏书布局和自己专业的资源及电子化程度、信息资源的查询方法,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三是要介绍图书馆在大学学习中地位和作用,让新生对怎样利用图书馆来完成学业有一个合理的长远规划。对低年级学生,从应用层次的角度出发,通过开设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和信息知识为主的教育;对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要加强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开设文献检索课,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对于大四等高年级学生开设各种高层次的专题讲座,系统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各类信息源的获得方法或报道最新的数据库及其使用方式,介绍各学科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动态以及有关信息利用中的法律道德规范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网络信息素养,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等,提高学生查找信息、利用信息、研究和交流信息技能。

3.2加快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首先,应当提高文献检索课的地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干课程就是文献检索课,文献检索课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献检索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必须列入公共必修课,给予充分的学时保证。其次,要进行文献检索课的改革,以适应信息时展的要求。文献检索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应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其内容应在传授图书情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渐转为以计算机检索为主,其教学方法应逐渐趋向信息素养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提高信息检索技能。在教学中除了讲授信息、信息检索的理论知识外,还应重点讲授用不同手段,包括手工、联机、光盘、网络的检索信息的方法、途径和技能以及如何分析、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的技巧。再次,要把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渗透于学科专业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将文献检索课的方法运用到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科研相结合,从而激发信息需求,继而用不同检索手段、检索途径、检索方法查找有关信息,并对查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有效利用。这是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提高信息能力的最好实践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形中提高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3.3开展课题实训,帮助学生培养信息操作技能。

高等学校的改革更多地强调了培养学生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技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本科生必须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各高等院校确保学生获得这样的能力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大。在课堂上传授的信息素养的知识是有限的,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大二、大三的学生都面临着专业的深入学习和课程设计,老师也会经常布置一些小的研究课题,并要求学生撰写相关论文。因此图书馆可以与专业教师一同形成合力对大学生进行科研指导,针对某一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以及要完成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让学生在不同的数据库中使用不同的方法搜索,用这个搜索结果来告诉他们搜索的技巧;可以采取分工合作交互式的训练方式相互提高,譬如让一个班的某些学生制作所需要的资料数据库,由另外一些学生对其进行假设性或者批判性分析,然后由其他人完成课题的研究,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撰写总结报告,在实践中提高,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2]陆宝益.中外在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6):71-74.

[3]从敬军,扬威.从文献检索课教学到信息素质教育[J].情报资料工作,2003,(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