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22:3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毛概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毛概论文

篇1

1.外贸统制专营时期(1949~1978)与产品经济和单一的计划经济的国家经济体制相适应,当时我国建立了由外贸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外贸各专业公司统一经营,实行指令性计划和统负盈亏的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体制。这种外贸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使中国在国际收支中避免出现逆差,有利于将中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被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中的任何不确定因素隔离开来,有利于控制中国进出口水平和构成,达到保护民族幼稚工业,实现进口替代战略的目的。但是,该体制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主要是:(1)独家经营,难以调动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统得过死,阻碍了企业与买方、卖方的接触,不利于外贸企业发挥自主经营的能力。(3)统包盈亏,不利于外贸企业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经营之路。而且未能体现地方、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关系,影响他们积极性的发挥。

2.放权过渡时期(1979~1987)简政放权是这一时期外贸体制改革的主旋律。1984年,经贸部实施简政放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而以如下三项最为重要:(1)1984年1月起,多数省份有权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收入;1985年1月起,允许企业自己决定使用50%的留成外汇;(2)1984年1月,明确28种限制进口商品,允许一批机构无须经过经贸部就可进口非限制类商品,这些机构包括经贸部所属外贸公司和分公司,其他部门所属的外贸公司,省政府经营的外贸公司。(3)1984年9月,通过外贸体制改革报告,内容包括“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实行外贸制”、“改革外贸计划体制”和“改革外贸财务体制”等。至此,高度集权的外贸总公司垄断全国外贸的局面已被打破,各省及下属外贸组织开始成为外贸活动的主力军。经过简政放权、扩大了省一级外贸自。外贸公司的数量显著增加。据统计,自1979年下半年至1987年,全国共批准设立各类外贸公司2200多家,比1979年增加了11倍多。然而,对于大多数生产企业来说,外贸公司仍然是它们通向国际市场的唯一选择。中国生产企业与国际市场之间的隔层导致四个问题的出现:一是出口效益低、不同出口商品的换汇成本差异极大;二是出口格局不合理,国际价格信息没有通过正常途径及时传递给生产者,盈利的出口商品得不到鼓励,而不盈利或亏损的出口产品又不能及时得到纠正;三是缺乏国际市场行情信息,企业不能面对国际市场寻找机会,或根据要求进行产品改良;四是缺乏来自进口的竞争,进口管理和高关税,使进口竞争不能起到促使国内生产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提高竞争力的作用。国际经验表明,取消这一隔层,可以大大提高中国企业的外贸操作效率。高效率的贸易体制需要消除竞争过程和经营机会中的贸易障碍,其中,最大的贸易障碍就是各种形式的垄断,这不仅包括行业产品垄断,而且包括地理疆界垄断。

3.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1988—1990)外贸吃“大锅饭”的体制多年来一直制约着外贸事业的发展。经过调查研究,国务院决定从1988年起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其主要内容是:

(1)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以及全国性外贸(工贸)总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和相应的补贴额度,承包基数三年不变;

(2)取消原有使用外汇控制指标,凡地方、部门和企业按规定所取得的留成外汇,允许自由使用,并开放外汇调剂市场;

(3)进一步改革外贸计划体制,除统一经营、联合经营的21种出口商品保留双轨制外,其他出口商品改为单轨制,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直接向中央承担计划,大部分商品均由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行进出口。

(4)在轻工、工艺、服装三个进出口行业进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改革试点。

三年来的实践表明,承包制的推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首先,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外贸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为解决责权利不统一的状况迈出了一大步,从而大大调动了各方面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外贸的发展。

其次,它有利于解决中国经营体制上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问题,让企业逐步走向自主经营的道路。再者,它促进了工贸结合,有利于增强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承包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

(1)尚未建立外贸的自负盈亏机制。承包制仍然保留了中央财政对出口的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非规范化的行政性分配,带有主观随意性,也不符合国际贸易的通常做法。

(2)助长了局部利益的膨胀和不平等竞争的加剧。对不同地区的承包企业规定不同的出口补贴标准和不同的外汇留成比例,从而造成了地区间的不平等竞争,诱发了对内的各种抢购大战和对外的竞相削价销售,造成外贸经营秩序的混乱。

(3)企业行为短期化。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刺激下,缺乏中长期投资眼光和积极性,只重承包期内任务的完成和超额完成,往往忽略了外贸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企业宁可转产附加值低且易迅速出口、换汇成本低的产品,导致国家外向型企业产品结构长期处于低水平运行。

(4)承包期一定三年不变,未能适应国内非经营环境的变化。遇有重大的环境变化,承包企业往往难以完成承包任务。

4.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时期(1991~1993)这一轮外贸体制改革重点放在微观管理层的变革,它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前一阶段简政放权道路的延续。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有两项特别重要:

(1)取消国家财政对出口的补贴,按国际通行的做法由外贸企业综合运筹,自负盈亏;

(2)改变按地方实行不同外汇比例留成的做法,实行按不同商品大类统一比例留成制度。此后,中国外贸经营基本打破了“大锅饭”体制,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外贸财政补贴的取消使外贸企业第一次被真正作为外贸经营主体和参与竞争的独立实体而受到重视,使国内外贸企业能够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从而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市场秩序健康发展,同时,它还扩大了企业对外汇的支配使用权,有利于保持适度的进口增长,为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关系创造了良好条件。另外,为了保证国家收汇并防止逃汇、套汇,外汇管理部门和结汇银行实行跟踪结汇,加强了对出口外汇的管理。

截止至1993年底,中国有外贸经营权的各类企业(不包括已投产的8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达8000多家。原有的宏观管理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企业自的扩大,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也呼唤政府建立一套多形式、多层次、既灵活又统一的管理体制。为此,国家提出按现代企业制度改组国有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外贸企业进行股份制的试点工作,鼓励专业外贸公司实行进出口制,鼓励工贸结合,发展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从整体上促进全国外贸规模的发展。

5.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新进展(1994~)1994年,中国政府开始了以汇率并轨为核心的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有:(1)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发挥汇率对外贸的重要调控作用。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实现双重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的、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现行的各类外汇留成,取消出口企业外汇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实行银行售汇制,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外汇体制改革为各类出口企业创造了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有助于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大大加速外贸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更有效地发挥汇率作为经济杠杆调节对外贸易的功能;有助于中国外贸体制与国际规则接轨。1996年12月1日,我国还宣布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规定的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2)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完善对外贸易的宏观管理。加强和改善客观管理,即管方针、管政策、管规划、管监督,在1994年《对外贸易法》颁布实施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并实施各种配套法规,将对外贸易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宏观上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汇率、关税、税收、利率等调节对外贸易。对进出口总额出口收汇和进口用汇实行指导性计划。加快赋予具备条件的国有生产企业、商业物资企业和科研单位外贸经营权,截止1996年底,我国各类外经贸企业已达1.2万多家(其中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5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14万多家。1996年9月,外经贸部颁布了《关于设立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试点暂行办法》,规定外国公司、企业可以与中国的公司、企业在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试办中外合资外贸公司。外商不仅在生产领域,而且可以在流通领域进行合资合作经营。此外,1996年我国还在5个经济特区进行生产企业外贸经营登记制试点。外贸经营权将根据我国的对外承诺,最终由审批制转向依法登记制。

(3)加快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国有外贸企业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科学管理,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综合商社和设立监事会、内部职工持股等试点,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我国外贸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政府鼓励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跨行业、跨地区联合、兼并,向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一批以外贸公司为龙头,贸工技商结合的综合商社和以生产企业为核心,具有多种功能的产业跨国公司。对一些小的外贸企业则根据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采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改组,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或综合商社将分散的外贸经营权重新统一起来,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发展的新趋势。国际经验表明,依靠建立企业集团等形式而形成的行业垄断或产品市场垄断,以及由此出现的不完全竞争条件,是防止产业内部或国家之间过度竞争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和规范国际贸易秩序的一种有效方式。

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认识到,我国传统的外贸收购制的经营方式必须转变,以服务为特征的稳定、有序、高效的制必将是外贸经营的发展方向。通过1996年的深入调研,我国在推行外贸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大力宣传推广外贸制;其次,建立健全外贸法律制度,依法促进外贸制的实施;第三,在加快赋予生产企业外贸经营权的同时,全面扩大外贸公司内贸经营权,将外贸制的推行建立在国内外流通体制一体化的基础之上;第四,将推行出口制与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结合起来,采取一些扶持政策,把工贸双方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4)保持对外贸易政策在全国范围的统一性,增加透明度。这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宏观要求,也是国际贸易规范之一。按照国际规范及中国的承诺,只实施正式公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5)加强外贸经营的协调服务机制。进一步发挥进出口商会等中介机构的协调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和完善外贸行业的律师、会计和审计事务所及咨询服务机制;加大对违法经营者的惩处力度。1996年9月经贸部成立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为实现我国对外经贸管理,经营和服务的国际化、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近20年来,改革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体制,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中央集权,塑造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政企分开、权责分明,一直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

(1)外贸主体沿着“国家———地方———企业”的模式演进发展,即从1978年之前国家主办外贸活动,转变为80年代后地方主办外贸活动,直至90年代由企业充当外贸活动的主角,逐步承认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地位;

篇2

一、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指标体系是开展统计工作的“龙头”。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问题,3年前有过一场讨论,国家统计局也召开过专题研讨会,形成的共识为:贸易统计既要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场运行全貌,又要反映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行业的发展变化状况。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要保留,因为它是反映全社会商品市场运行的唯一指标,许多地区还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计划考核指标,尽管这一指标具有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并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起来,这方面的工作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流通产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工作量和难度都将大大增加,贸易统计工作重心必然要转向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

近年来,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上述两条主线,进行了不断充实和完善,目前基本框架已经成熟或基本成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对当前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反应不灵敏。例如,对政府关心的商品市场总量平衡状况、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棉花、石油、钢材等)供求信息反应得不够;同时反映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指标和分组过于简单,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映商业连锁经营和现代商业业态状况的统计制度。2、贸易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量仅占社会销售量的20%左右,不能反映生产资料市场全貌;同时价格信息是商品市场最为敏感的信息,但目前商品价格统计与流转统计为“两张皮”,按不同的统计方法从两个渠道自下而上地统计,难于科学、全面和及时的分析商品市场全貌。3、现行的贸易餐饮企业的统计限额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贸易餐饮业统计限额标准过高,能够达到限额标准而进行全数调查的企业数量太少,从而形成了与其他专业统计“抓大放小”截然相反的结果,贸易统计必须“抓小放大”,因为按现行限额标准,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的商品流转量所占比重很大,影响市场趋势。而目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又难于抓住和抓好。这是目前贸易统计数据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4、目前贸易统计非调查(或派生)指标很少,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贸易统计资料的深度开发。加之现行统计资料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导致贸易统计资料的利用程度很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

(一)贸易统计指标的设计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采取务实和相对灵活的原则。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应随着经济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应调整,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目前首要的是恢复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核算制度。因为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领域,绝大部分商品处于买方市场,市场环境相对宽松,政府的注意力必然转向如何启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商品总量平衡以防止市场波动、如何保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国家安全等。在从事这方面的分析研究时,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资料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市场起着预警的功能。可考虑仅要求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局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编算,并不增加基层负担。

(二)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和实用的贸易餐饮企业统计划型标准。贸易餐饮业企业划型尚无国家标准,但统计上有一个限额标准,目前这一标准作为贸易统计开展目录抽样的依据,即对限额以上企业实施全数调查,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施抽样调查。笔者认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限额标准对贸易统计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贸易统计工作的格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的限额标准(批发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5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2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分别为20人、60人和40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全部批发零售贸易业的47%,其中零售企业仅占26%;企业单位不足3万家。建议将目前的限额标准降低,也就是要提高限额以上企业的比重,其销售额应该提高到70%以上,其中零售额比重应提高到60%以上。届时限额以上企业约达到7万家,足以反映商品市场的总规模和发展变化趋势。今后贸易统计只要紧紧抓住这7万家限额以上企业,工作就会变得较为主动,数据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也可减轻限额以下贸易业抽样调查工作的压力。同时现行的许多贸易统计信息(如限额以上企业财务统计指标)也会“身价倍增”,变得很好用了。

(三)要在“十五”计划期内取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从而完成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的过渡,并完善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我国即将加入WTO,贸易统计必须象其他专业统计一样,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现行的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由于其自身存在许多弊端和目前资料采集方面的制约,数据质量不断下降,已经难以为继;从现在开始,必须统一认识,逐步弱化这一指标,相应突出和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可能的话应含服务业)的商品零售额统计,因为它涵盖了90%以上的商品零售额,目前可考虑同时公布以上两个指标,2年以后用后者取代现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同时完整的商品市场是由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市场组成,生产资料流通总规模的发展变化,反映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水平。要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部门,主要依据工业统计报表和贸易统计报表有关指标,按季度测算社会中间产品销售总额(或称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宏观上反映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变化,这项工作对于贸易统计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

(四)要从宏观上研究商品流转统计与商品价格统计的配套问题。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现行统计体制问题,但现在必须认真的研究。在现行统计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设想将目前商品零售价格统计基层的采价过程与目前基层商品流转统计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商品价格统计和流转统计基础资料的配套,然后按现行统计体制,在县级统计局“分家”,分别按贸易统计和价格统计的不同渠道逐级上报。这样综合资料和许多结构性资料就能配套使用了。

二、关于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制度是政府统计部门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表式、调查方法、报送时间及方式等内容进行的专门规定,它既是对统计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具体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统计制度的改革相对于指标体系改革而言,既有从属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就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来讲,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贸易报表制度修订要遵循“进度侧重反映趋势、年度侧重反映总量与结构”的原则。目前贸易餐饮业报表体系中,必须精简进度报表内容与工作量,以利于上下都能轻装上阵,快速反映商品市场发展变化动态。进度统计只要反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及其主要构成情况;年度统计则必须全面反映贸易餐饮企业基本情况、流通总规模及其结构状况、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济效益等,为深入分析研究流通产业发展现状、为宏观决策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性资料。

(二)要强化商品类值统计、弱化现行行业统计。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标志越来越难以反映贸易企业真实状况,因为按现在许多企业的实际经营范围,己经无法准确地界定和将其划归为某个行业,流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经营的情况己不复存在。年度统计中的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统计应加强,因为它反映企业所有制结构;而行业分组目录要大为压缩,仅区分为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即可,因为再细分既难于操作,也缺乏经济分析意义。同时要强化对贸易企业商品经营类值的统计,因为详尽的商品分类信息,对处于上游的生产环节和处于下游的消费环节均具有导向作用。建议将目前我国商品分类目录由37个增加到60个以上。

(三)要加强对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开始抢占我国零售市场。这样一方面加快了零售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商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单一的百货商店零售业态,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可谓“百花齐放”:连锁经营迅速发展,连锁企业达1500余家,连锁门店超过26000家,销售额突破了1500亿元,超级市场和专卖店亦应运而生。我国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已步入重组时代。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涵盖全社会的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制度,既不能为政府提供零售市场翔实的结构资料,也不利于我国零售业的国际比较研究。因此建立完整的连锁经营和零售业态统计制度,无论是对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还是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四)要进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场定期统计制度。商品交易市场即有固定交易场所、进行经常性常年交易、并设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现货交易市场。这种我国特有的商品交易形式近年发展很快,目前全国较为规范的市场近6万家,年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商品零售额己占全社会的20%。对繁荣经济、方便生活、安排就业均作出了贡献,这种交易形式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存在和发展。我局在1999年进行了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快速调查基础上,于2000年起建立了重点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情况的的季报制度,目前已基本走上正轨。今后主要从报表运作方式、完善统计指标上进行规范和完善。

(五)要尽快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我国目前的商品市场己处于买方市场,大家关心的己经不是哪些商品好销,而是哪种品牌的商品好销,因而商品的品牌信息己经成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信息。统计部门必须顺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地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可考虑将目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年报表设计改造成“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年报表,选择与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30种商品进行品牌信息的年度统计。

三、关于贸易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

我国的贸易统计抽样调查工作是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从小型贸易企业开始,到目前己经扩大至包括个体经商户在内的全部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由于多方面因素,前期推进的速度慢一些,而近2-3年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各地区普遍完成了小型贸易餐饮业和个体户的抽样调查试点工作,近10个地区经过连续抽样调查的观察和验证,己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抽样调查精度,具备了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的条件。这项工作的成绩应该肯定,但影响这项工作整体推进和深入开展的问题仍很多。除具有与其他专业抽样调查工作相同的问题(如受分级经济管理模式的制约而使抽样调查工作的推广困难重重、各种干扰因素影响抽样调查数据质量、受传统统计调查模式的影响和束缚而使统计系统自身缺乏调查方法改革的内在动力等)之外,目前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还受调查方法、调查体制以及保障条件等因素制约。所以必须从整个统计设计和理顺统计体制的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才能使贸易抽样调查工作深入和扎实地开展下去,真正发挥出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突破口”的功能。

从近期工作看,各地区已普遍开展了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的试点和探索工作,只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己。目前必须尽快结束全面试点,将工作重点转入抽样调查成果的应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2-3年内使各地区的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达到具备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调查数据的条件,并在经费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在尽可能多的地区实现数据替代。数据替代及其相关工作的完成,即贸易抽样调查工作基本到位。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必须尽快对全国的贸易抽样调查方法和样本户调查指标进行规范和统一。对贸易抽样调查方法的采用,国家未作统一规定,只提供了参考方案,由各地区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但目前这项工作进入应用阶段后,改变各地调查方法的多样性以利于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前提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按“小型企业采用分层等距抽样、个体户采用整群抽样”的思路来规范和统一全国的贸易抽样方法。各地区根据这个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抽样总体和样本量,只要对本地区有足够的代表性即可。国家只要求达到一定的调查精度和按一定要求与格式上报抽样调查资料。同时对样本企业(户)的调查指标和相关要求(如调查频率、数据采集方式等)也应统一,以利于抽样资料地区之间的可比和全国抽样调查成果的利用。

二是积极而又稳妥地做好数据替代工作。用抽样推断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是贸易抽样调查的工作目标。但实现目标必须积极而又稳妥,因为一旦替代,传统的调查渠道即告中断,还须做好与历史资料的衔接,实现平滑过渡。所以实现数据替代的首要条件是调查方法趋于成熟,调查数据经过连续观察和验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其次是数据替代的后续经费保障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纳入预算科目。目前小型贸易业的数据替代技术条件基本成熟,大部分地区具备了替代条件;而个体户由于受总量与结构不清、调查方法的不完善与不统一等因素制约,目前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具备替代条件。而后续的调查经费保障条件机制目前也尚未形成。

篇3

我国的贸易统计工作,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过了20余年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基本适应了形势发展的要求。但同时又必须承认目前的贸易统计工作是相对被动和落后的。认真反思近些年我们走过的路,我认为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要有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尤其在贸易统计制度与方法的改革方面要有新的突破,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摆脱被动和落后状况。

一、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指标体系是开展统计工作的“龙头”。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问题,3年前有过一场讨论,国家统计局也召开过专题研讨会,形成的共识为:贸易统计既要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场运行全貌,又要反映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行业的发展变化状况。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要保留,因为它是反映全社会商品市场运行的唯一指标,许多地区还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计划考核指标,尽管这一指标具有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并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起来,这方面的工作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流通产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工作量和难度都将大大增加,贸易统计工作重心必然要转向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

近年来,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上述两条主线,进行了不断充实和完善,目前基本框架已经成熟或基本成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对当前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反应不灵敏。例如,对政府关心的商品市场总量平衡状况、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棉花、石油、钢材等)供求信息反应得不够;同时反映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指标和分组过于简单,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映商业连锁经营和现代商业业态状况的统计制度。2、贸易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量仅占社会销售量的20%左右,不能反映生产资料市场全貌;同时价格信息是商品市场最为敏感的信息,但目前商品价格统计与流转统计为“两张皮”,按不同的统计方法从两个渠道自下而上地统计,难于科学、全面和及时的分析商品市场全貌。3、现行的贸易餐饮企业的统计限额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贸易餐饮业统计限额标准过高,能够达到限额标准而进行全数调查的企业数量太少,从而形成了与其他专业统计“抓大放小”截然相反的结果,贸易统计必须“抓小放大”,因为按现行限额标准,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的商品流转量所占比重很大,影响市场趋势。而目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又难于抓住和抓好。这是目前贸易统计数据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4、目前贸易统计非调查(或派生)指标很少,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贸易统计资料的深度开发。加之现行统计资料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导致贸易统计资料的利用程度很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

(一)贸易统计指标的设计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采取务实和相对灵活的原则。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应随着经济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应调整,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目前首要的是恢复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核算制度。因为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领域,绝大部分商品处于买方市场,市场环境相对宽松,政府的注意力必然转向如何启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商品总量平衡以防止市场波动、如何保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国家安全等。在从事这方面的分析研究时,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资料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市场起着预警的功能。可考虑仅要求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局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编算,并不增加基层负担。

(二)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和实用的贸易餐饮企业统计划型标准。贸易餐饮业企业划型尚无国家标准,但统计上有一个限额标准,目前这一标准作为贸易统计开展目录抽样的依据,即对限额以上企业实施全数调查,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施抽样调查。笔者认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限额标准对贸易统计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贸易统计工作的格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的限额标准(批发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5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2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分别为20人、60人和40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全部批发零售贸易业的47%,其中零售企业仅占26%;企业单位不足3万家。建议将目前的限额标准降低,也就是要提高限额以上企业的比重,其销售额应该提高到70%以上,其中零售额比重应提高到60%以上。届时限额以上企业约达到7万家,足以反映商品市场的总规模和发展变化趋势。今后贸易统计只要紧紧抓住这7万家限额以上企业,工作就会变得较为主动,数据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也可减轻限额以下贸易业抽样调查工作的压力。同时现行的许多贸易统计信息(如限额以上企业财务统计指标)也会“身价倍增”,变得很好用了。

(三)要在“十五”计划期内取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从而完成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的过渡,并完善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我国即将加入WTO,贸易统计必须象其他专业统计一样,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现行的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由于其自身存在许多弊端和目前资料采集方面的制约,数据质量不断下降,已经难以为继;从现在开始,必须统一认识,逐步弱化这一指标,相应突出和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可能的话应含服务业)的商品零售额统计,因为它涵盖了90%以上的商品零售额,目前可考虑同时公布以上两个指标,2年以后用后者取代现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同时完整的商品市场是由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市场组成,生产资料流通总规模的发展变化,反映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水平。要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部门,主要依据工业统计报表和贸易统计报表有关指标,按季度测算社会中间产品销售总额(或称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宏观上反映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变化,这项工作对于贸易统计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

(四)要从宏观上研究商品流转统计与商品价格统计的配套问题。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现行统计体制问题,但现在必须认真的研究。在现行统计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设想将目前商品零售价格统计基层的采价过程与目前基层商品流转统计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商品价格统计和流转统计基础资料的配套,然后按现行统计体制,在县级统计局“分家”,分别按贸易统计和价格统计的不同渠道逐级上报。这样综合资料和许多结构性资料就能配套使用了。

二、关于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制度是政府统计部门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表式、调查方法、报送时间及方式等内容进行的专门规定,它既是对统计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具体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统计制度的改革相对于指标体系改革而言,既有从属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就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来讲,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贸易报表制度修订要遵循“进度侧重反映趋势、年度侧重反映总量与结构”的原则。目前贸易餐饮业报表体系中,必须精简进度报表内容与工作量,以利于上下都能轻装上阵,快速反映商品市场发展变化动态。进度统计只要反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及其主要构成情况;年度统计则必须全面反映贸易餐饮企业基本情况、流通总规模及其结构状况、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济效益等,为深入分析研究流通产业发展现状、为宏观决策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性资料。

(二)要强化商品类值统计、弱化现行行业统计。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标志越来越难以反映贸易企业真实状况,因为按现在许多企业的实际经营范围,己经无法准确地界定和将其划归为某个行业,流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经营的情况己不复存在。年度统计中的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统计应加强,因为它反映企业所有制结构;而行业分组目录要大为压缩,仅区分为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即可,因为再细分既难于操作,也缺乏经济分析意义。同时要强化对贸易企业商品经营类值的统计,因为详尽的商品分类信息,对处于上游的生产环节和处于下游的消费环节均具有导向作用。建议将目前我国商品分类目录由37个增加到60个以上。

(三)要加强对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开始抢占我国零售市场。这样一方面加快了零售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商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单一的百货商店零售业态,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可谓“百花齐放”:连锁经营迅速发展,连锁企业达1500余家,连锁门店超过26000家,销售额突破了1500亿元,超级市场和专卖店亦应运而生。我国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已步入重组时代。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涵盖全社会的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制度,既不能为政府提供零售市场翔实的结构资料,也不利于我国零售业的国际比较研究。因此建立完整的连锁经营和零售业态统计制度,无论是对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还是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四)要进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场定期统计制度。商品交易市场即有固定交易场所、进行经常性常年交易、并设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现货交易市场。这种我国特有的商品交易形式近年发展很快,目前全国较为规范的市场近6万家,年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商品零售额己占全社会的20%。对繁荣经济、方便生活、安排就业均作出了贡献,这种交易形式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存在和发展。我局在1999年进行了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快速调查基础上,于2000年起建立了重点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情况的的季报制度,目前已基本走上正轨。今后主要从报表运作方式、完善统计指标上进行规范和完善。

(五)要尽快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我国目前的商品市场己处于买方市场,大家关心的己经不是哪些商品好销,而是哪种品牌的商品好销,因而商品的品牌信息己经成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信息。统计部门必须顺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地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可考虑将目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年报表设计改造成“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年报表,选择与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30种商品进行品牌信息的年度统计。

三、关于贸易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

我国的贸易统计抽样调查工作是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从小型贸易企业开始,到目前己经扩大至包括个体经商户在内的全部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由于多方面因素,前期推进的速度慢一些,而近2-3年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各地区普遍完成了小型贸易餐饮业和个体户的抽样调查试点工作,近10个地区经过连续抽样调查的观察和验证,己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抽样调查精度,具备了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的条件。这项工作的成绩应该肯定,但影响这项工作整体推进和深入开展的问题仍很多。除具有与其他专业抽样调查工作相同的问题(如受分级经济管理模式的制约而使抽样调查工作的推广困难重重、各种干扰因素影响抽样调查数据质量、受传统统计调查模式的影响和束缚而使统计系统自身缺乏调查方法改革的内在动力等)之外,目前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还受调查方法、调查体制以及保障条件等因素制约。所以必须从整个统计设计和理顺统计体制的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才能使贸易抽样调查工作深入和扎实地开展下去,真正发挥出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突破口”的功能。

从近期工作看,各地区已普遍开展了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的试点和探索工作,只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己。目前必须尽快结束全面试点,将工作重点转入抽样调查成果的应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2-3年内使各地区的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达到具备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调查数据的条件,并在经费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在尽可能多的地区实现数据替代。数据替代及其相关工作的完成,即贸易抽样调查工作基本到位。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必须尽快对全国的贸易抽样调查方法和样本户调查指标进行规范和统一。对贸易抽样调查方法的采用,国家未作统一规定,只提供了参考方案,由各地区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但目前这项工作进入应用阶段后,改变各地调查方法的多样性以利于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前提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按“小型企业采用分层等距抽样、个体户采用整群抽样”的思路来规范和统一全国的贸易抽样方法。各地区根据这个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抽样总体和样本量,只要对本地区有足够的代表性即可。国家只要求达到一定的调查精度和按一定要求与格式上报抽样调查资料。同时对样本企业(户)的调查指标和相关要求(如调查频率、数据采集方式等)也应统一,以利于抽样资料地区之间的可比和全国抽样调查成果的利用。

二是积极而又稳妥地做好数据替代工作。用抽样推断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是贸易抽样调查的工作目标。但实现目标必须积极而又稳妥,因为一旦替代,传统的调查渠道即告中断,还须做好与历史资料的衔接,实现平滑过渡。所以实现数据替代的首要条件是调查方法趋于成熟,调查数据经过连续观察和验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其次是数据替代的后续经费保障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纳入预算科目。目前小型贸易业的数据替代技术条件基本成熟,大部分地区具备了替代条件;而个体户由于受总量与结构不清、调查方法的不完善与不统一等因素制约,目前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具备替代条件。而后续的调查经费保障条件机制目前也尚未形成。

篇4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并且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尽管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以往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直接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一到实践中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而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1教材内容注重理论知识,更新滞后

多数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过于强调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内容的重点集中在理论阐述上,在实际运用方面却很少提及,一般都是通过案例引出概念,概念引出理论,最后再利用理论分析案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疲于对大量的概念、理论的记忆和理解,导致多数学生学习时都不主动去思考如何做一笔完整的进出口业务。而有些教材内容则滞后于国际贸易政策,没有随着国际形势而变化,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1.2缺乏双师型教师

目前,很多高校缺乏既精通国际经贸知识又熟悉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双师型 教师,因为多数主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是毕业后直接加入到教师队伍的,他们没有外贸实践工作的经历,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过度的依赖于课本,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显得较空洞。

1.3实训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技术性和实务操作性较强,所以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很多学校贸易实训的硬件设施薄弱,学生不能体验外贸业务中商品进出口的操作过程。当然,也一些院校购买了国际贸易实训平台软件,但是从使用效果上看不尽如人意,学生在实训前,通常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根本不清楚业务流程,很多学生只是当作好玩,实训达不到既定的要求。

2.教学方法

2.1方法传统,单一

很多老师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过程中,一般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理论的研究上,他们要求学生针对教材当中的知识点,通过做笔记和练习题的模式来进行学习。虽然很多老师上课都会采用多媒体设备,比如使用PPT课,也会列举案例、提问学生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等。但有的教师使用PPT课时,课件不够生动,加上课件承载的内容多,教师不注意与学生互动,只顾自己讲,学生学习会觉得容易疲劳,不能激发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2.2全中文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该课程与英语紧密联系,其中合同条款的磋商与订立、信用证的开立、审核与修改、提单、汇票、商业发票等出口单据的缮制等都要用英文来完成,因此对英语水平有较高要求。如果该课程继续采用全中文的教学模式,将不利于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很难将理论结合实践。

3.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多数高校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单一,期末笔试的卷面分数在学期总评成绩的分值比例较高。而通常笔试的考试内容偏重于知识记忆,有的任课教师甚至在考前划重点,缩小复习范围,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能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些误区,认为只要卷面成绩高,就算学好了实务课程,就会忽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性训练,这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措施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1选择合适的教材

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最新版本的高职高专教材,这些教材往往比较注重实践操作,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而针对那些还没来得及纳入到教材内的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及规则,则需要任课教师及时通过网络搜集最近资料,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对教材的补充。

另外,鉴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涉外性特点,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选择双语教材或英汉对照教材,这样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专业术语的学习、掌握和应用。

2.加强师资培训,丰富师资队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由于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更需要同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职业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应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寒暑假或者业余时间到一些外贸企业做兼职,或者挂职锻炼。通过直接参与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将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时也可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另外,高校还可以请企业或有关部门(如海关、货代公司、银行等)的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或作为兼职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操作性强的业务以及最新、最前沿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首先,高校应加强校内的实训室建设,购买用于贸易实训所必须的硬件和软件,使学生在实训室中通过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通常,实验项目和内容的设计应尽量模拟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比如可以从商务谈判开始,然后是签订合同、备货、运输、保险、商检、报关、结算,最后是索赔和理赔。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进口商、出 口商、生产商、进出口地的银行、保险公司等角色,来完成一项进出口业务的流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仿真的贸易环境中锻炼谈判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的正在使用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可以模拟外贸业务流程和场景,但它毕竟是一个虚拟环境,和外贸公司实际工作仍有很大差距。要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目标,就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应进行校外实训。因此,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选择当地进出口公司、货运公司、外贸公司等单位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同时,也可以带学生到海关、码头、运输公司等参观学习,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渗透结合。

2.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老师应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原则来组织教学活动。目前,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结合一些方法展开多元化的教学: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克服传统的教科书式教学方式的最好方法,它可以增加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可以采用两种案例展开教学。第一种,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找一个和该知识点相关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分析。这种案例一般短小精悍,可以根据内容需要灵活使用,在讲解知识点时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还能短时间内调节课堂气氛。第二种是综合性案例,这类案例往往涵盖了较多的知识点,一般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章或几章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这种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他们积极发言。这样能够综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模拟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设定的外贸人物角色设计案例,把学生引到实务情境,动态、立体地传授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教学中许多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模拟真实的贸易环境,在不同的情境下,要求学生完成各项任务。比如在运输、保险、信用证环节的讲授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生做情境演示,每个小组选定一个合适的案例,小组每一名成员充当一名当事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每一小组在进行展示时,其他小组可与之进行互动。通过这种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团队合作,强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形式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要改变一张考卷定成绩的简单模式,应该结合该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考核内容也可作相应增加,除了传统的平时分和期末卷面分之外,还可以增加实训分、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表现分等。其中平时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作业及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实训分则考察学生在实训室里操作国际贸易业务的情况;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表现分主要考核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团队合作程度;而期末卷面分则主要考核学生对一些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各项考核内容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篇5

(一)国贸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老套滞后

国际贸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和参与贸易各国政策的变化而变化,而目前我国民办院校所使用的国际贸易教材内容相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规则来说都比较滞后。许多院校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接触一些典型的案例,而忽视了国贸的多样化、差异化及不同贸易条件下的变化,在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此外,由于受教学条件及传统的考核标准的制约,多数院校教师大多采用课堂讲授法教授国际贸易课程上课缺乏互动性;学生学习课程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考试得到更好的分数。这种教学模式与当前国贸市场所需人才的培养要求是相悖的。

(二)国贸课程教学成果缺乏实践检验

目前我国民办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严重缺少教学实习基地,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欠缺的弊端。由于受限于办学经费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许多民办院校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没有建立模拟实训实验室,在企业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也比较滞后,学生所学的国贸课程理论与实际操作不能有效对应,没有能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岗位与机会,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真正需要。

二、民办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构想

(一)进行市场需求定位,加强课程设置改革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因此,目前民办院校国贸课程改革要结合国际贸易的特征和外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与国贸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加强核心技能课程的设置。根据目前国贸就业情况,适当增加一些经济学技能的培训,以培养出具有较高经济理论水平和实务知识、能从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提高国贸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此外,根据民办院校学生的特点,从引导学生兴趣、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角度去考虑课程设置改革,增加学生学习的知识性、操作性与实践性。教师要相互交流与学习,强调经济学的教学重点,避免基础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

(二)加强师资建设,创新教学方式

由于国际贸易相关规则与法律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不断更新,因此,校方应建立强大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课程网络系统,全而推行多媒体教学;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聘请企业资深专家授课。教师在教授知识时要不断创新国贸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来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相应的案例讨论、沙盘推演等授课模式,实施双向互动的授课形式,加大最新的外贸案例教学力度,吸引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的兴趣。

(三)促进校企合作,加大实训基地建设

篇6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China─QEM模型

2005年7月21日,我国拉开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下简称人民币汇改)的序幕.为及时了解和掌握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动态走势及人民币汇改对我国进出口外贸企业的影响,本文对人民币新汇制14个月的表现、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未来走势和人民币汇改的贸易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借助于传统弹性理论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China-QEM模型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改的核心内容及其表现和趋势分析

(一)2005年人民币汇改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改革汇率生成机制.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二是适当释放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即对人民币币值作小幅的升值调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三是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幅为上下浮动0.3%;将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汇率的浮动区间扩大到3%;扩大银行自行定价的权限,现汇和现钞买卖价在基准汇率上下1%-4%以内由银行自行决定,而且可以一日多价.

(二)人民币汇改后的表现:汇率弹性开始凸现和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人民币汇改14个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基本走势,基本呈现“大涨小跌”的缓慢盘升走势的特点:(1)缓慢盘升.从汇率改革至2006年9月21日的291个交易日中,只有2个交易日低于8.11,最低为2005年7月27日的8.1128,比8.11贬值0.03%,最高为2006年9月14日的7.9461,比8.11升2.06%,累计波幅为2%.(2)汇率弹性凸现,实现了双向浮动.如:对美元,与上一个交易日对比,人民币在291个交易日中有191个交易日上浮,100个交易日下浮.(3)贸易顺差继续扩大.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高达1019亿美元,其中下半年贸易顺差达623亿美元,比汇改前的上半年贸易顺差的396亿美元还多226亿美元.

(三)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未来走势分析.不管是从短期还是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仍然主要是升值的预期:

1.不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是导致人民币汇率中、短期升值预期的主要因素.据国家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高达1019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也达630亿美元;2006年1-8月仍分别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956.50亿美元和引进FDI371.9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5%和5.8%.估计2006年全年贸易顺差仍将超过1400亿美元,到2006年底外汇储备将接近1万亿美元.巨额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形成人民币较强的升值预期:亚行预测年内人民币将升值5.8%左右;著名全球投行雷曼兄弟预测年底美元兑人民币将达到7.8.

2.名义汇率仍低于实际均衡汇率.近年来,国内外绝大多数专家和学者均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存在较大程度的低估.如:张志柏(2005)的研究成果显示,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汇改前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为6.97,若以1997年官方汇率为基期汇率估算则为7.3;鲁志勇等(2005)认为,汇改前人民币实际被低估15%-20%;美国官方和绝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人民币实际被低估15%-25%.到2006年9月21日,同人民币汇改前相比,人民币累计实际只升值4.16%.

3.境外人民币NDF价格显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汇改以来,境外NDF市场1年期美元/人民币NDF贴水基本上在3000点以上,尽管贴水由7月22日最高时的4000点左右收缩为10月31日的2920点,但尔后却又出现扩大的趋势,到2006年9月19日达3500点.由于境外人民币NDF与国内外汇市场和国内外利率没有有效的传导机制,人民币NDF不符合抵补利率平价,人民币NDF市场价格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判断.

4.从长期来看,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的预期.我国1979-2004年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6%,大大高于美国和世界同期的增长速度.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中国经济2006和2007年将分别增长10%和9.5%左右.综合各方面因素,估计今后较长时期(如5-10年)中国经济仍然有可能实现年均7%左右的增长速度,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支撑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强的预期.

二、人民币汇改对我国外贸进出口企业影响的分析

(一)基于进出口弹性理论的分析.传统的汇率弹性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对贸易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本国产品的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

但是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的进出口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小于或接近1,基本不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如:张明(2001)通过对1985-1998年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我国进、出口弹性分别为-0.0566和-0.0057,进出口弹性之和的绝对值仅为0.0623.按照上升结论推断,人民币的升、贬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收支不具备改善效应.另外一些专家计算出的进出口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戴祖祥,1997;范金,2004等).但是,马歇尔-勒纳条件通常对贸易小国适用,而对开放经济大国却未必适用,如:范金(2004)就认为马歇尔-勒纳条件不适用于中国.根据范金计算的我国中长期出口弹性为-0.8579,绝对值小于1,说明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价格的提高的幅度超过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出口额反而提高了,假设人民币升值10%,将会使我国的出口额增加1.421%,所以人民币升值会促使我国贸易顺差的进一步增加.

(二)基于我国加工贸易型特征显著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1.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加工贸易型特征.加工贸易出口近年来占我国商品出口的比重已接近55%,加工贸易进口加上外商设备进口和一般贸易中的原料及资本品进口已占我国总进口的60%左右,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商品贸易顺差作出了巨大贡献.

2.显著的加工贸易型特征导致我国密切的进出口关系.任永菊(2003)通过对我国进口和出口的关系检验,其研究成果显示,我国进口对出口的弹性为0.818,即近82%的进口经过加工后复出口,即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进而有利于复出口.徐晖(2005)根据中国1994—2003年度的季度统计数据,对我国进、出口之间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进口是出口的Granger原因,而且从长期来看,我国进口对出口具有显著的影响(正相关性),进口几乎可以完成解释出口.可见,人民币升值虽然使商品出口的外币价上升,但是在加工贸易中是“两头在外”,大部分原材料来自进口,人民币升值会使进口价格和企业成本下降,可抵消绝大部分因人民币升值给出口的消极影响.汇改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出现不减反增的趋势,2006年1-4月我国外商直接实际投资额为185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5.8%.可见,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加工贸易的生产、出口和贸易收支的影响很小.

(三)贸易收支与汇率间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基于实证文献的研究.近年来,不少学者通过实证来研究我国贸易收支与汇率变动的相关度,如:谢智勇(1999)通过对1996-199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我国进、出口的汇率相关系数仅分别为0.29和0.35;谢建国(2002)过对1978—2000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汇率变动仅能解释贸易收支的3%;任兆璋等(2004)用1978-2002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贸易收支差额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二者之间不仅判断系数低(仅0.216),而且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均显示不存在均衡关系,人民币升(贬)值对中国的贸易收支差额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以上实证均说明我国贸易收支与汇率变动的相关性不高.

三、借助宏观经济计量模型China─QEM分析汇率改革对进出口的影响

(一)China─QEM模型建立及模型中的贸易模块与价格传导机制.国际经济学理论认为,出口主要受出口相对价格和国外需求的影响,进口主要受进口相对价格和国内需求的影响:即:EX=f(Yf,RPX);IM=f(Y,RPM)(1)其中EX为出口,IM为进口,Yf为国外需求,Y为国内需求,RPX为出口相对价格,RPM为进口相对价格.但是因为我国存在大量加工贸易,进口增加必然推动未来出口增加,同时出口增加也必然引致更多进口需求,进口和出口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因此,China-QEM模型在对贸易模块建模时把进口和出口互相作为对方的解释变量加入到行为方程中.

即:EX=f(Yf,IM,RPX);IM=f(Y,EX,RPM)(2)通过对两个方程的分布滞后模型进行逐步约化,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出口和进口对对方都有正的影响,国外需求对出口的影响为正,国内需求对进口的影响为正,符合经济含义.方程中出口的短期价格弹性为-0.38,进口的短期价格弹性为-0.49,说明短期进口对价格的反应更加敏感.但出口价格出现在了出口方程的长期均衡项中,但进口价格却没有出现在进口方程的长期均衡项中,这说明在长期,价格对进口没有解释作用.

但是这种价格弹性是不全面的,必须把贸易模块和其他模块相连接,才能全面反映经济的传导机制.因为在China-QEM模型中汇率是外生变量,国内价格水平为内生变量,汇率对国内价格会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分析汇率变化对价格水平以及进出口的影响,从而同时计算汇率弹性和价格弹性.

以人民币升值为例,在国外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升值以后以人民币表示的进口价格必然下降,对进口有促进作用;进口价格的下降经过价格传导机制会引起出口价格的下降,影响到出口;汇率升值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进而影响GDP;如上文中所述,出口和进口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按照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进口和出口都会影响GDP;而GDP的变化意味着国内需求的变化,进而影响进口.

(二)通过China─QEM模型,计算进出口的汇率弹性及价格弹性,进而分析对进出口带来的影响.为了进行政策模拟,必须先对宏观经济模型设定一个基准运行方案,假定所有的外生变量已确定,模型按照这个方案运行下去.当进行政策模拟时给予外生变量一个冲击,然后比较模拟方案和基准运行方案之间的变化比率.假设2005年第2季度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10%,下表列出了升值以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相对于基准方案的变化幅度.

模拟结果显示,如果人民币升值10%,以人民币计算的进口的价格指数将下降10%,受其影响,以人民币计算的出口价格指数将下降5-6个百分点,和汇率共同作用以后,以美元计算的出口价格指数将只上升4-5个百分点,如上文所述,出口价格的上升幅度小于汇率的升值幅度.

人民币升值10%各经济变量相对于基准方案的变动率

从出口方面看,升值10%以后以美元计的出口额在短期内不降反升,这主要是因为汇率变化的J曲线效应.而在2006-2007年,出口额将下降1.37-2.70个百分点,容易算出出口汇率弹性约为0.14-0.27.如果要计算出口价格弹性,用2006年的数据计算,可以得出出口价格弹性约为-0.27-0.39.可见出口价格弹性是负的,但并不算很大.

从进口方面看,升值以后引起进口价格下降,但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进口并一定表现出通常的负的价格弹性.模拟结果显示,升值以后2006年进口将下降0.37-0.51个百分点,如果以此计算则进口汇率弹性为0.037-0.051,如果从2007年的数据看,进口的汇率弹性约为0.042-0.05.可见进口的价格(汇率)弹性很小,非常接近0.

本文通过运用China─QEM模型的政策模拟得知,出口汇率弹性为0.14-0.27,出口价格弹性为-0.27-0.56,计算结果不仅小于1,而且小于很多国内学者作出的测算,进口价格弹性非常接近于0,这与很多学者的判断是一致的.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和调整产业结构.人民币适度升值会迫使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同时,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先进设备的进口成本,有利于促进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二)减少贸易顺差,改善和各主要贸易国的贸易关系.人民币适当升值可增加我国进口总额,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缓和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我国对原料、能源产品的进口.在国际能源和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提高国际购买力,不仅有利于吸收海外资源,而且会缓解国内资源瓶颈,减轻我国进口能源、原料的负担.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一)人民币过快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将削弱其国际竞争力.

(二)影响了进出口企业的经济收益,增加外汇风险.从新汇制运行14个月表现来看,其弹性正逐步显现,使我国外贸市场随时处于汇率变动的风头浪尖之上,使国际贸易成本增加,从而对外汇市场的避险功能和避险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三)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不断加大.由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的改善效应不大,从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具备刚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会不断形成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即顺差外部压力人民币升值再顺差外部再压力人民币再升值……因此从长期来看,如果屈服外部压力可能会造成人民币的恶性盘升.人民币升值应采取小幅度、慢性化、长期性升值的原则,切忌大幅度、快速式升值.

参考文献:

[1]张志柏.以相对购买力评价估值人民币汇率[J].国际金融研究,2005,(10).

[2]鲁志勇等.人民币汇率低估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J].集团经济,2005,(7).

[3]张明.人民币贬值与我国贸易收支关系的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1).

[4]范金等.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的情景分析:一般均衡分析[J].管理世界,2004,(7).

[5]任永菊.我国进口与出口的关系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03,(3).

[6]徐晖.经常项目可兑换条件下的我国进出口关联性检验:1974-2003[J].当代财经,2005,(7).

[7]谢智勇等.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1999,(7).

篇7

 

毕业论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人才培 养质量的一次全面、综合性的检验,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训练,不仅 能够培养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可以使学 生意识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从而使他 们把自己的毕业论文和以后的社会工作联系起来,以便毕业后能更快 更好的适应社会。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普遍加强了对毕业论文工作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逐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毕业论文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初 步成绩,大多数同学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比较到位,对毕业论文 的文本格式比较注重规范,也开始注重毕业论文的实用性,大部分指 导教师对指导工作认真负责。

 

但从总体看,由于各高职院校受自身发展历史、学术风气、扩大 招生、就业压力、实习时间安排、高职教育发展不均衡等多方面因素 影响,在毕业论文环节中,在论文选题、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环节中 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本文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 业为例,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

 

一、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情况分析

 

现将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2010-2012级国际贸易专 业3个年级573名学生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一) 基本情况统计

 

(详见表1)

 

(二) 论文情况统计

 

(详见表2)

 

(三) 分析

 

1.选题环节分析

 

通过追踪三年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看出,论文标题从假大 空逐步过渡到有具体企业和具体实践环节,但依然存在选题陈旧或多 人重复。如表2所示,在573人中有222人选题重复,题目为“XXX 公司出口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只是公司名称进行了替换,文 字内容有相当高的相似度,段落设置完全相同。有些论文虽然有具体 公司名和实践环节,但学生个人从未进入公司参与具体工作,假题假 做,内容空洞,纸上谈兵,无法将知识、技能很好地应用于职业与岗 位工作,造成毕业论文题目缺乏创新性和实际意义。通过表2,也看到 “其它与国际贸易专业无关论文题目”虽然还占一定比例,但可以看出 有递减的趋势,这可能与学院论文指南和老师加强了指导有关。

 

通过对题目和具体内容的分析,也发现一些积极的变化。通过表 2,可以观察到学生选择“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面”的论文题目逐年 增多,由9人到13人到24人,很多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意识也日渐成熟,在传统营销模式基础上,企业纷纷采用营销模式,说明学生的论 文题目也在与时俱进。

 

2. 写作环节分析

 

论文写作时间和毕业生实习时间重合,个别学生实习期间比较辛 苦,工作忙、压力大,更有个别学生工作时间较长,经常出差,下班 后己是疲惫不堪,不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环境。

 

其次,论文写作过程中基本都是教师联系学生,询问写作情况, 学生个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对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 见也是置若罔闻或不能正确理解,有时通过几十个邮件仅仅是为了说 明一个问题。相当多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能力,在论文写作时 对于自己所论的问题、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不清晰,缺乏基本的文 字功底,语言运用能力较差,只是将多处找来的一堆堆材料没有逻辑 联系地堆砌在一起,缺乏基本的思辨能力。文体杂乱,不符合论文写 作基本格式,甚至将企业内部新闻稿件、规章制度等直接拿来当作论 文内容,不加任何整理。抄袭现象严重,从头到尾大段抄袭原著;更 有甚者应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沿用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

 

再者,在教师指导方面,由于指导教师个人还有繁重的教学、科 研等相关工作,在毕业论文指导中个别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没能及时与学生联系沟通,逐个甄别写作内容的真实性,对学生写作 过程无法全程掌控,造成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和检查力度不够。

 

3. 答辩环节分析

 

毕业论文最后环节就是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是检查学生毕业论文 的完成质量,考察学生知识与能力以及论文真实性,提升学生认知水 平的最后环节。许多学生认为答辩就是走过场,认为反正学校最终是 要让他们毕业的。因此答辩之前对答辩事宜准备不充分,对自己的论 文不熟悉,尤其个别学生写作环节就有问题,比如,有些学生拷贝抄 袭别人的论文,对论文结构完全不清楚,甚至还有买来的论文等,在 答辩现场论文陈述不清楚,对核心观点、关键词不清楚、不了解,在 回答问题时要么回答不出,要么答非所问。

 

三、改革理念及举措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在其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必须 具备鲜明的特色。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工作的通知》进一 步明确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尤其针对高职毕业论文教育,教育部办 公厅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论文要与所学专业 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可以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等形式,由 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 选题,确定训练内容和任务要求,时间应不少于半年。在此方针的指 导下,高职院校应做到:

 

(一)毕业论文管理的改革

 

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包含两层涵义,一是规范,二是务实。

 

规范管理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论文写作管理规范制度,从 下达任务书、开题报告、教师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 节上制订出明确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在论文的写 作各环节,利用QQ、微信、微博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切实加强在线 的实时指导,改变过去那种“管理随意、质量随便”的情况。对论文 写作的要求、意义、规范、时间、质量、奖惩等各环节,对学院、系、 教师、学生都提出明确可操作的具体要求。

 

务实管理根据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论文 写作要求和指导手册,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

 

(二) 选题方面的改革

 

要切实围绕实际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提倡“小”、“新”、“真”、 “实”,一切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问题与未来工作实际相 结合。改变过去那种“围绕文献资料团团转,毕业论文纸上谈兵,假 题假做、内容空洞”的现象,使毕业综合实践的任务紧扣毕业生的职 业岗位和所学专业,使毕业生有真实的课题可做、有真实的内容可写。 学生可以把企业的技术改造、设计创新、正在做的实训项目、工作过 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的技能技巧、工作中的经验体会等作为毕业论 文的课题。

 

(三) 成果形式的改革

 

要努力实现高职毕业论文这一最重要教学环节的真正意义,不仅 要注重毕业论文的书面成果,而且更要注重毕业论文的实物成果,以 真正完成毕业论文。鼓励创新,对于市场调查报告、创意设计书、创 业设计书、企业生产(管理)改革计划书、职业规划方案等多种灵活 的毕业论文形式应予以支持和鼓励。

 

(四) 答辩模式的改革

 

由指导教师、企业专家、行业协会领导和企业事单位行家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针对学生的书面成果和实物成果,实施以就业为导向 的“毕业答辩一成果展示一就业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答辩新模式, 从而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审问式答辩,对学生就业毫无益处”的做法。

 

四、结语

 

毕业论文作为教学的最后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能 力与提高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与人才 培养目标进行现实的改革。不仅要进行规范管理,更要从学生的实际 出发、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选题提倡“小”、“新”、“真”、“实”;加强 过程监控,从选题、开题、教师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 环节上制订出明确的规范和标准,辅导方式多样化,辅导次数要足够, 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职业素质教育,努力做到以知识为载体,形式 成果多样,鼓励创新,让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发挥应有的教育意义。

篇8

一、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应职岗位

从目前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看,差异不大,都是培养幼儿教师。从现实的调查结果看,当前我国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职能范围大抵相同,这就意味着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初始岗位相同,都是幼儿园保育岗位、幼儿园教师岗位和幼儿早教机构教师岗位,中高职就业起点相同。而差别在于学生在岗位上的职业发展空间不同,高职生比中职生更容易在后续发展中走向幼儿园管理、幼儿园行政部门行政秘书岗位、幼儿园科研者等岗位。因此,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中职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幼师”能力,高职应在胜任“幼师”角色的基础上培养其作为“管理者”、“科研者”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职岗位重点是保育员及艺术型(技能型)幼儿教师,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应职岗位主要是幼儿园管理者、专家型幼儿教师。

二、学前教育专业应职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保育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在托幼机构(幼儿园)负责清洁卫生消毒工作;组织幼儿日常生活;婴幼儿卫生保健护理;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和护理;预防及初步处理意外伤害;托幼机构设备、物品的保管等工作。其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有亲和力,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良好的观察能力;幼儿的生活料理能力,与幼儿、家长沟通的能力,以及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固然重要,保育员的配合协助与教学过程中的辅导强化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保育员要系统学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对幼儿教育有理性的认识,自我强化教育意识,丰富教育方法和手段。

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组织幼儿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创造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制作教具、学具;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园共育活动;做好班级各项卫生消毒安全防范工作等。其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设计与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如绘画、手工制作、弹、唱、跳等技能);组织与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与幼儿、家长沟通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生活指导能力、具备对学前教育现实问题进行调查、诊断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专家型”幼儿教师还应具备研究能力。

幼儿园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制定科学的幼儿园发展规划,创造良好的办园条件;合理安排幼儿园各项工作,并及时检查、指导和评估;选聘幼儿园各岗位工作人员,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制订全园教育教学计划,指导、检查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等。其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选拔及用人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

三、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一定的课程实现。为了做好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培养中高职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职业能力,可以将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四大模块,另外高职阶段增加了一个专业拓展模块,如下图所示。这些模块组成学生的职业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而每个模块相对应培养某种能力,如公共基础模块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专业理论模块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思维;专业技能模块培养学生掌握岗位职业技术和方法;综合素质模块培养学生知识岗位要求的其他素质。专业拓展模块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

四、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具体内容

以模块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在设置中以模块为课程衔接的主轴,确保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能力和素质上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每个模块包含的具体课程见下表。

基础模块旨在提高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素养和基本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并为今后进一步深造打基础。中职阶段主要开设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普通话、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计算机基础等。高职阶段主要开设有道德与法律、毛概论、形成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普通话、体育、计算机应用等。在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上,中职与高职的课程在科目上大致相同,只是在课程难度上有差别。为了做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可将中职阶段的公共基础模块分为公共基础模块1和公共基础模块2,其中公共基础模块1为必修课,是所有中职学前毕业的基本要求,公共基础模块2为选修课,是为部分想升入高职的学生开设的,其难度稍高于前者。

专业理论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来说,主要是一些基本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理论模块并非全是理论课,它既有理论,又有理论的应用,尤其是中职阶段更是如此。中职阶段主要开设有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及幼儿各科教学法(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英语)。高职阶段专业理论模块主要开设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游戏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心理卫生与辅导、幼儿教育研究方法基础等。从专业理论模块看,高职学前教育更注重理论性和研究性,其目的是为培养“管理者”、“科研者”和“专家型”幼儿教师打基础。

专业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弹、唱、画、跳等方面的技能,中职阶段主要开设有美术、舞蹈、声乐、钢琴、乐理与视唱等。高职阶段主要开设有幼儿舞蹈创编、教具制作与设计、儿童歌曲伴奏等。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幼儿教师,因此专业技能课无论是在课的种类和学时方面,都比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要多一些。

综合实践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中职阶段主要开设入学教育及军训、幼儿园见习、校内实训、保育实习、教育实习等课程。高职阶段主要开设专业见习、毕业论文、顶岗实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