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范文

时间:2023-03-27 18:0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德与社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品德与社会

篇1

关键词:传统;优秀;发展;教学

品德社会的课堂教育,自从有了人类文明,就产生了,也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曾经的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到今天的构建和谐社会,都映射了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同样,我们的长辈也一再告诉我们,不成才但要成人的重要性。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加强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决心。但,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的性格与人格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使得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难度也加大了。如何管理好这些学生,并带领他们学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

一、强化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一个人可以没有很高的智商;可以没有很完美的艺术修养;也可以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必须要拥有优秀的品德与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样他们才不会偏离生活轨道;不会让他们迷失方向。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们现在的社会犯罪,如今也呈现高知化与低龄化趋势。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依旧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但,在我们看来,这就是教育的缺失,就是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缺失。这些人往往从小就忽略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特别是离异家庭教育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都有偏激、自私、心里无他人的表现,而让他们误入歧途。所以,在科技、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要完善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并将其列为重中之重。

二、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

1.活跃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是最好教授的一门课,因为它所教授的是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所以有的学生认为,他们都知道而不愿意再听老师说一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个目的是促进独立思考,这种互动通常是一对一,指向个人的口头信息每次只有一个,且被安置在他们的最大回答区域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互动的另一个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互动通常是指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学生,对他们的努力和付出给予肯定。这样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愉快。

2.引据论点

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如果单纯靠教师来阐述,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来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体会,感受我们所教授的观点才行。无论是古人的经典故事还是我们身边的小事,都可以纳入到我们的品德社会课的教学中,来强化我们的教学,并给学生树立榜样,告诉学生具体如何做才能被称为品德好、有社会价值。

3.丰富形式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往往也会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在形式上脱离学生、脱离现实。

一个人的童年是最重要的,它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童年的不同也使得我们的人生各有差异,但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失良知与道德标准。在我们小学教学中,更是要为社会、为大众补上这一课。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曲连坤.中小学生情感.个性发展特点及品德.社会发展特点[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

[2]陈尚宝,沃建中,罗良.8~11岁儿童解决加法等值问题的策略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3]沃建中,杨伟刚,林崇德.中学生聚合思维发展特点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6.

篇2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教材内容;课程灵魂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到了高年级,教材里出现了大量历史、地理等知识性内容。教师稍不留神,就会上成史地课,与课标大相径庭,这既有失学科的意义,更挖掘不出其人文思想内涵,那么,如何体现品德课的灵魂呢?

一、理解课程性质,寻求灵魂

新课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可见它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性质决定了它的总目标,是要帮助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所以说,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姓“德”的课程,思想性是其本质特征。品德乃是品德与社》的灵魂。

二、确定三维目标,抓住灵魂

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然而,目前有些教师只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学习方式的转变,却常常忽略了对教学目标的研究。有的老师甚至先预设教程再“确定”目标,或从教参上一抄了事。因此,碰到知识性强的内容,教学时往往会“走偏”。

如教学万里长城时,两位教师分别预定了如下目标:

A教师:知道秦长城的修筑过程,修筑长城的艰辛及长城的作用,明长城的修筑过程及构筑方法。

B教师:了解秦长城、明长城的修筑过程,秦长城、明长城建筑的艰辛,知道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以及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感受这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显然,A教师只关注知识目标,忽视了情感目标的预设,很容易把课上成历史课。

而B教师注意到了品德课的学科特征,对情感目标进行了适当的规划,从而抓住品德与社会的灵魂――品德性。

因此,教学知识性较强内容时,我们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在确定知识性目标时,要更多关注其中的人文内涵。

三、解读教材内容,挖掘灵魂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而“思想性”是其核心。许多学习主题的思想性是比较明显的。如四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中的三个主题分别是:“在公共汽车上”“想想他们的难处”“伸出我的手”,单看标题便知道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处在劣境中,他们需要社会的帮助,初步形成对弱势人群怀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的崇高思想。

但也有些课文呈现的主要是社会生活常识,我们在教学时就要特别注意挖掘其灵魂,思考这些社会生活常识对学生现在或将来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有多大影响,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起到哪些作用等等。

如“办一张自己的报纸”一课,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报刊等传媒了解社会,调动学生广泛阅读的积极性。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潜在的品德教育因素,如调动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感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让他们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培养作为一个小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同时还可挖掘出“成功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克服自我中心,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必须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的灵魂。

四、寻求生活通道,深化灵魂

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增加了知识的含量,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因此,教育的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开始,寻求一条走进学生生活的通道。

比如,学习《我的历史明星》一课,针对大多数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了一定了解,以及崇拜偶像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追历史明星”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寻星”“知星”“猜星”“演星”“评星”,进而“学星”“争星”。从学生的视觉来追踪历史,这样可以使许多看似枯燥的历史知识生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受到历史的熏陶。

篇3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新的品德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甚至每一个话题,都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升,非常有利于教学。但教材是相对静止的,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而学生的生活是鲜活的、丰富多彩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做到尊重课标,用活教材。一是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尤其是要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二是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儿童身边的“真”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如我在上《认认标志》一课时,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课前,我让学生到马路上的十字路口旁,看交警指挥交通,看红绿灯指路,看行人、车辆如何安全通行。第一课时,先让学生交流所见所闻,然后请交警介绍常见的交通标志,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辨别遵守交通规则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种种表现。最后结合本地区农村公路没有红绿灯和人行道等实际情况,创设了“到农村看奶奶”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乡下该如何安全地过马路与在乡村小路上该如何安全行走等问题。第二课时,结合班队课开展“游公园”活动,进行“实地演习”。途中要经过十字路口、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我相机引导学生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学生之间也能相互提醒。本主题的教学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但认识了交通标志,还懂得了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并积极地内化为自觉行动。

二、 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回归儿童生活。

品德课程是一门指导生活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基础,儿童就无法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所有的道德概念对他们来说也就成了外在的东西,教育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再现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教《不携带危险品》一课时,我在学生基本了解危险品种类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创设了一个小品《芳芳的礼物能带上飞机吗》,让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快过年了,芳芳和妈妈一起要乘坐飞机到外婆家去,芳芳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高兴地向大家介绍所买的礼物:打火机送给外公,围巾送给外婆,小刀送给舅舅,鞭炮留给自己放(所有的礼物全部实物展示给学生)。这时,妈妈想起了新闻里强调乘坐飞机不能携带小刀、鞭炮等危险品,芳芳却固执地认为“我愿意带什么就带什么,他们管不着”。如果你在场,你怎样劝说芳芳?这一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小品中,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来劝芳芳。上台的学生作为劝说者,将其中几样物品不能携带的理由说得头头是道。一位学生说:“小刀是危险品不能带上飞机。暑假我和妈妈去旅游,安全检查时水果刀都没能带上去。”另一位学生在说到打火机的危险性时还特意找到了瓶子上印的“易燃品”三个字给芳芳看,使芳芳心服口服。再有一学生在劝说不能携带鞭炮时说:“如果有人把没熄灭的香烟头扔在鞭炮上,鞭炮遇到火星就会爆炸,那么飞机就会被炸毁,飞机上的人也会被炸死或炸伤。”从学生的劝说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危险品的危害性已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情景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变枯燥的讲解为生动的情景交流。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儿童的生活。

篇4

关键字:知识性 激励性 趣味性 实践性 示范性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100-01

一、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功能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高年级的小学生。要使他们接受教育,就要研究他们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研究他们的认识规律,从他们接受水平的实际出发,才能切实收到教育实效。

首先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要注意知识性。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对一些规范和观念基本上是无知的。他们在小学阶段中直接的认知实践总是有限的,必须给他们必要的知识。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前人或他人总结的知识技能及经验积累,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还要引导小学生用自己有限的直接经验去感受和理解这些知识,使这些知识具体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去感受和理解这些知识,使这些知识具体化为学生的直接感受,又使学生将亲身经验加深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给小学生这些知识,不是让他们背一些概念、定义,而是要紧密结合前人或他人道德实践的具体形象来进行。例如,要使学生知道“谦让”这一道德规范,可以通过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使学生知道“助人为乐”这一道德规范,可以通过讲雷锋的故事。

其次,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还要注意激励性。以高尚的伟岸的形象,激励学生产生高尚的情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对某个道德规范的认识,往往是通过榜样的道德形象。榜样的教育作用对于小学生尤为突出。一是由于他们天真,对榜样的钦佩尤为真挚,这会使他们更加坚信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正确性;二是由于他们善于模仿,善于按照榜样的首先行为来确定自己的行为,这会有力地推动他们实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道德形象,可以选成年人、古今中外一切道德高尚的人物,但在选择这些人物中,是小学生能够理解的事迹;最好是选小学生的同龄人,因为他们与小学生年龄相仿,心相通,这样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第三,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还必须注意示范性。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示范作用。教育者是道德楷模,受教育者就会对他十分信服,教育效果就会很好。反之,教育者如果不能成为道德楷模,甚至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受教育者听到的是一套,看到的是另一套,他们就不会信服,肯定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是正确的道德认识,提倡的是高尚的道德风尚,肯定的是正确的道德行为。对这些教师首先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自己每节课都不迟到,总是在上课之前在门口站好,迎接学生;有的教师教育学生有错要勇于承认,自己在教学中出错,就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勇于自我批评。

第四,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更要注意趣味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和从事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人的心理活动往往是从兴趣出发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自己的能力差,心理活动更是从兴趣出发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要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接受教育。

要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一定要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虽然在小学阶段,他们的思维已开始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有很大成份的具体形象性。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情节, 对他们富有吸引力。评述含有深刻意义的故事,可以使儿童产生兴趣,又受到激励和鼓舞。

直观教具的使用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挂图画面上的形象,幻灯、电视、电影中活动的形象、电脑课件,都对他们富有吸引力。通过这些完成教学,效果也是很好的。

说歌谣、唱歌、表演等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如果我们将道德教育寓于其中,也能使他们产生兴趣,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兴趣的口味不断提高。在低年级他们常常对外在的活动形式感兴趣,到了高年级他们就不满足于此,而要求内在心理活动的生动活跃。因此我们要注意运用形象引起他们思维的活跃和思考的兴趣,在思考中辨明是非,探索真理这是较高层次趣味的体现。

篇5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功能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与此同时,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遭到了猛烈冲击。在这样的大转型、大碰撞的时代,为数不少的人,在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方面陷入了迷茫,甚至混乱,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当数现阶段青少年的价值和道德危机。青少年暴力行为、青少年犯罪、沉迷网络虚拟世界、自杀等现象在全世界普遍存在,他们对应该坚持什么或反对什么,应该倡导什么或抵制什么,什么是值得崇尚的、什么是应该批判的,几乎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掉进了虚无主义的泥潭。这些现象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为此采取各种措施在校内校外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

近年来,教育工作者日益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如果脱离生活和心理发展特点去培养人的品德和价值观,必将使这种教育因为失去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在新一轮课改中,一门综合性的社会课程――《品德与社会》孕育而生。它将原有的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学科综合在一起,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适应性,在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它是在合并《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它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任务,为学生成长为具备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是这门课程的总目标。总之,思想与品德课体现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核心目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新的功能。

1 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变化较大的领域之一。儿童的社会生活是新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课程的基础,课程内容紧紧围绕儿童社会生活来组织,使儿童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内容标准”的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如“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等。新课程力图为学生的品德学习开辟一条通向学生生活的渠道。品德与社会课程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主题。德育生活化理论认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于生活的孤立的道德。品德的培养与学习应该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品德与社会课程要与生活发生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品德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得知:新课程基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把品德教育寓于生活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之中,或者说,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我们的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要融为一体。人的生活、社会的生活,也就是充满道德关系和道德问题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强调,教学要既能“真实反映社会”,又积极引导儿童的生活,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开展生活化的品德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2 注重知识综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1]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是原来小学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阔背景下的有机融合。品德与社会融合了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哲学和伦理道德等多学科知识,使“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这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因此能够促进学生的更全面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既有来于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社会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等等。综合性的内容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3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面对信息社会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价值观念日趋多样的社会变革,面对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如同中小学数理化学科重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一样,社会课程也必须重视认识社会的方法和技能的学习,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社会,学会通过社会的表层探寻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学会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与协调,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其中一个重要目就是形成清晰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做出合理的选择。具体侧重于培养学生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全面分析问题、做出愈发合理的判断和选择。这些也正是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就是通过对学生认知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独立的辨别事物、理智的作出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

人的品德的发展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在整个发展中又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而这种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是同人的交往关系的变化、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主导活动的更迭等密切相关的。同时,学生的道德不是独立于学生生活之外的,社会生活是道德的载体,如果把品德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容易削弱品德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把品德当作知识去学习而没有当作人格去培养。人格只有在活动中、情境中才能培养,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不可缺少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他们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他们的生活 [3]。《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的培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专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并通过认识社会的过程获得相应的社会技能、态度与情感的课程,它汇集了有关社会的多方面的基本常识,有助于学生对社会有一个相对全面、相对完整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提供全面的认识基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通过生活教育、综合性教育、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体现了其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价值判断能力的功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正确的观察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真正发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J].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篇6

品德是决定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品德的塑造。在社会这样一个群体组织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质确立了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无论在校园还是在社会,想要确立良好形象、赢得众人尊重,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因而要从娃娃抓起,使学生能够从小塑造良好品德,需要《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熏陶。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个将思想品德、劳动、自然、历史等多门学科有机综合的生活性课程,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社会知识、常识和道德规范。《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必须透彻地分析教材内容,以学生实际生活作为教学起点,将教学内容回归生活、贴近生活时,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困难,给学生一个正确方向的引导,使学生在感悟生活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规范与修养。

针对小学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应通过体现生活习惯细节,来让学生了解如何塑造正确良好的品德与形象,并从中检验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模拟小学生放学回家的动画视频,在视频中可以看到小学生回家行走过程中出现几人并排走路、边看书边行走、不按交通规则选择路线等现象,在学生观看结束后,教师让学生主动找出动画中存在的错误行为,并说出正确做法。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之上再加以总结,并播放放学回家路上行走的正确视频,在提升学生日常生活认知、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上,为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生道德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在平时上课与生活中细心观察学生的动态,通过捕捉生活案例来耐心教育他们。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写一个可以为父母做的事情或可以让父母欣慰的事,例如自己穿衣吃饭、帮父母收拾碗筷、做家务等生活小事。通过这样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来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激发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

没有最好的教育方式,只有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向,引导学生重生活、重互动,使课堂充满正能量的同时要让学生也情趣盎然,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与实际思想来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在将来立足社会时找到自身的价值地位。

篇7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五化”策略;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17-1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让品德与社会课“兴趣化”

1.自制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开始阶段。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恰到好处的导入方法,可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乐意学习。电教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电教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情感。

2.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品德与社会的理论对于小朋友来说比较抽象、枯燥,用通俗易懂的事例来说明“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更易让人接受。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想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活活泼,可适当运用故事来说明道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参与,交流合作,让品德与社会课“实践化”

1.丰富学生的参与方式。

过去,我们重视教师教的方式的研究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但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调查、实验、汇报……而这些方式正是学生所喜欢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尤其需要。例如在教学《我们手拉手》这一课时,笔者请同学们开展小调查活动,老师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小调查的指导,从调查主题、内容、方法乃至汇报方式都做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提示来帮助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学生依照提示,思路打开了,心中有数了,就会很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让学生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不仅仅是活动形式的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历程,也是他们逐步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能够找到自己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的共鸣,能够寻求到个体与社会的情感认同。这样也就让学生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而这种参与的快乐又大大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发展,并逐步提高了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运用生活,让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

1.以“生活经验”的借助,思考道德问题。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品德与社会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道德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例如,教学《怎样与人相处》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用我的真心换你的笑容:一是教会学生一些交往的技巧(正确的交往语言、体态动作和学会聆听等);二是以两篇美文《一群光头男孩》和《神奇的“心灵创可贴”》强化情感体验,强调真情的重要性。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和学会合作是当今青少年亟需积累的本领,从小学生开始,就要学会有关正确的交往原则和技巧,才能最终适应时代的需要。

2.以“生活实践”的回归,解决道德问题。

学以致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在品德与社会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领悟道德“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道德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道德问题。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

四、多种教育,有机融合,让品德与社会课“情感化”

1.制定目标,让情感具体化。

对小学生来说,单是给他们激感还不够,更需要让他们明确每个主题的目标,让他们参与其中,让他们动起来,这样的情感体验才是扎实有效的。例如,在教学“我们的班级”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各抒其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制订出符合本班实际,又能体现全体同学共同愿望的班集体建设的目标。通过这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人人参与制定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把班集体建设当做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才干奉献给集体,与班集体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融化在集体中。

2.有机渗透,让情感自然化。

儿童认识是由形象具体向抽象逐步转化的,为了提高和增强学生在复杂的情景中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的能力,我们根据学校德育课题大框架,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德育课题结合点,选择了《用沙家浜的生活,育沙家浜的新人》这一子课题进行研究与实验,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充分挖掘和吸纳沙家浜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自然等方面的资源,有机渗透到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之中。

五、用好自编手册,激活教学,让品德与社会课“成长化”

1.用好手册,激励儿童个性化发展。

笔者仿照以前省编新教材配套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成长手册》,自编了一套简单的《成长手册》。成长手册能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能提供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例在教学“绿色小卫士”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手册中填写出具体的环保小措施。这种种综合实践活动诉诸于手册,留下了点点痕迹,指示着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 品德与社会 优化 建议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以及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它的主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道德素质高尚的人。但是由于诸多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与预见设定的目标发生了偏离,因而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

一、《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由于这门课程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都把这门课程定位为考查课,而且不少农村的小学没有有效的手段对这门课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使得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师无法参与奖励性绩效考核,打消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想要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预先设置的目标,难度特别大。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忽视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或者是参加一些社会调查活动,而且小学生年龄较小,很难真正地掌握到理论层面的内容,所以上完课后,他们非但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反而会产生厌倦的心理。

2.家长和学校没有及时更新观念

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很多学校和家长的应试教育的观念依然保留着,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学校领导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不够重视,认为这门课与语数外相比就是副科,并且在最终的绩效评价上也忽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因此农村小学中重教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很普遍,很多的农村小学在评选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时,往往以成绩作为参考,而忽视学生平常的行为作风和思想表现。家长和学校都不重视,学生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品德素质的提高就无从谈起。

3.缺乏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

农村小学的学生数量不多,教师也不多,再加上农村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好多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去,导致教师数量相对紧缺,很多小学不能安排专门的教师教授这门课,一般都是其他的任课教师来兼任,因此,不少品德与社会教师很难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兼任的这门课上,因为这门课不是其主攻方向,所以他们对这门课程缺乏热情,既不研究教法,也不对教材进行专研。

三、加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措施

1.加强教师的任教能力

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有进取心和上进心,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怀有一颗博爱之心,包容学生,并与学生以诚相待,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富有强烈的责任感。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五种能力:教学科研的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同时,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反思和学习,多动脑、勤动手,不仅要认真研究所从事的教学内容,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处理好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之间的联系,把学生的品德教育作为课程教学的主线。

2.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配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合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家长的反映,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变化和思想动态,因此,学校应该让老师走出校门,把家长请进校门,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有关品德和社会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多提供一些生活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实例。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家长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学校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3.从实际出发,加大教研工作的力度

小学生的年龄小,平时的活动范围就是在家庭和学校两者之间,他们缺乏社会活动的能力,因而让他们走出校门去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难度很大。鉴于目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发展情况,笔者认为,学校有必要组建专门的教师团队,进行教学相关方面的研究,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收集有意义的素材。同时也要加大对学生的研究,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才能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需要又有利于教学的内容。

总而言之,目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要始终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努力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到生活中去,不断改进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军.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J].科学咨询,2010(26).

篇9

一、结合农村实际,让《品德与社会》教育有声有色。

我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教育。例如很多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却不爱农村、不爱劳动,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跳出农门,离开家乡,向往繁华的都市。这种想法也不能说是错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如果他们都偏执地这样想,那就不对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走出课堂,开拓学生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这些实践活动包括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游戏等。比如我在教学《当灾害降临的时候》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安全疏散演练,让学生通过实践,切身感受如何避险,掌握了基本的逃生方法。

三、利用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

我们的活动化、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活动课、情景剧的形式引入到课堂,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们不喜欢反复出现的老面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使之不断更新呢?课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乐竞答”、“挑战高手”、“智力快车”等电视节目形式,也可以用“圆桌会议”、“小学生辩论会”等比赛形式,还可以用“小小法庭”、“知识银行”、“我来当老师”、“今天我是班长”模拟形式等等进行授课。在小品表演中,学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种种表现,表演遵守交通规则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礼貌待人、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班集体等等情景。在举行“圆桌会议”时,可改变原有的横平竖直的座位排列方式,让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就在学生当中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零距离的互动平台……我相信这样的课收效一定很大。“参与是开心的,体验是开心的,成功更是开心的!”这是小学生发自肺腑的感叹。

应该说,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并不难,难在能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认识、参与社会,收到实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前有周详的计划,活动时有具体的组织安排,活动后能有力地评价。

四、走进学生,宽容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生命价值,允许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宽容学生的缺点。教师最大的缺点是整天盯着学生的缺点,而更可怕的是更多时候盯着差生的缺点。即使那个后进生偶尔有那么几次“挺伟大”的壮举,也不可能将这个错误的堡垒攻破,久而久之,这个所谓的后进生就真变成一无是处的差生了。而对待成绩优秀的学生则截然相反,在他们成绩光环的掩照下,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缺点,要不就干脆把缺点也当成了优点。

篇10

一 通过课前活动,能增强感性认识。

课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对所关注的问题通过亲身体验,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教学“我们的学校”一课时,课前可以让学生分主题搜集资料。我在备课时预设的主题是:

主题一,不同地区的学校――让学生搜集我国农村、城市小学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图片、文字资料。

主题二,不同时期的学校――让学生搜集我国从古到今各种形式学校的图片、文字资料。

主题三,不同类型的学校――让学生搜集各种培养对象不同或培养人才的从业方向不同的学校图片、文字资料。

课上教学时学生们则通过主题汇报活动,了解了不同学校的不同特点和区别,进而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二 通过课前活动,能体验道德情感。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课前让学生深入生活,亲身感受,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体验良好的道德情感。如教学“我是谁”一课时,课前我就让学生到公共汽车上和公园、医院、电影院、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了解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理解人们在每个场所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自己的责任。从教学结果看,学生们不仅分清了不同场所人们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也知道了应该如何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怎样才能当好自己的角色。

三 通过课前活动,能导向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