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4:2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词汇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词汇学论文

篇1

关键词:计算机英语;学习方法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已经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重要的工具,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好帮手。但是,作为计算机的使用者来说,要想正确地、高效地应用计算机,没有一点计算机英语知识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在使用计算机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屏幕信息提示,而这些屏幕信息大都是英文形式的。所以,要想了解这些信息的内涵,就必须懂得英语。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中职生来说,学习计算机英语尤为重要。

在与计算机交流的过程中,主要是理解信息,而不是出声读。所以,计算机英语教学对口语表达能力要求低一些,主要注重的是对专业词汇、专业用语的学习和对文章的理解。

在从事计算机英语教学的这几年里,笔者曾接触过两种教材:一种是由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与办公自动化专业通用教材《计算机英语》。这本教材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有练习口语的对话,有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科普文章,课后还有阅读材料。有些课文后面还有计算机屏幕信息。课文中每课几乎都有语法点,课后有语法知识,内容全面,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但是,对于中职生来说,它的难度稍微大了些,课后的计算机屏幕信息也少了些。还有一种教材是由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英语系列教材《计算机专业英语》。这本教材只是用一些简短的小文章对有关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词汇进行介绍,文章浅显易懂,每课课后都有相关的计算机屏幕信息,对学生掌握大量的计算机屏幕信息非常有帮助。虽然两种教材内容不同,难易程度不同,但教学宗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词汇用语,以便高效使用计算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强调词汇和短语的学习与记忆。

词汇的学习与记忆

在记忆词汇方面,要求学生灵活巧记,切忌死记硬背。因为,死记硬背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忘却,而靠技巧和相关的事物联系记忆的东西不易忘记。记忆词汇的方法有很多,笔者根据教学经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发音规则记忆这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最适宜于记忆单词的字母组合——拼写单词。要用这种方法记忆单词,必须掌握英语的语音知识。第一种教材第一课和第二课课后都有语音知识介绍,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各个字母的发音规则,然后根据单词的发音来记忆。在学习单词时,可先让学生按音标试读,然后教师纠正发音,领读单词,帮助学生熟记单词。这样记忆的单词,只要能说出,就能根据发音将其写出。单词的读音和拼写比较容易掌握,最后只剩下记忆单词的词义。很多较长的单词如:application(应用程序),automatically(自动地),configuration(配置),documentation(文档),directory(目录),maintenance(维护)等等,靠这种方法记忆,既容易学又不容易忘,即便是忘了,只要会说,就能拼写出来。

环境记忆法这种方法对一词多义的单词的记忆特别有效,有的单词一般词义和专业词义相差甚远,那么环境记忆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非常有效。比如:Pleasegivemethekeyonthetable.这句话里的key的词义是“钥匙”,table的词义是“桌子”。而Pressanykeywhenready.这句话里的key的词义是“键”;Therearelinesinatwo-dimensiontable.这句话里的table的词义是“表”。还有很多词:像mouse,一般词义为“老鼠”,计算机专业词义为“鼠标”;field,一般词义是“领域”,计算机数据库专业词义是“字段”;program,一般词义是“节目”,计算机专业词义是“程序”;drive,一般词义是“驾驶”,计算机专业词义是“驱动器”等等。这类词一定要看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使用,根据环境来理解、记忆。

根据构词方法归纳记忆英语的构词方法有三种:合成法、转换法、派生法。合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词的构词方法。例如:key-board(键盘),handwritten(手写的),build-in(内部的),hardware(硬件),software(软件),key-stroke(击键),machine-language(机器语言),pop-up(弹出),supersystem(超级系统),desktop(桌面、台式电脑),drag-and-drop(拖放),mainframe(主机)等等。这些单词都是利用这种方法来构成的。记忆这些单词一般只需将两个单词的词义合并即可。转换法是一个词转换成另一个词,词形不发生改变,而词性发生了变化的构词方法。例如:torecordthedata里的record是动词“记录”;Therecordsofafile里的record是名词“记录”。Todisplaythedata里的display是动词“显示”;Thedisplayofacomputer’sinformation里的display是名词“显示”。Toenterthepassword里的enter是动词“输入”;PresstheEnter里的Enter是名词“Enter键”。判断这类词的词性就要看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或者说所担当的句子成分。派生法是指在一个单词上加上前缀或后缀,变成一个新词的构词方法。派生法构词在英语中应用非常广泛。通常加前缀改变词义,加后缀改变词类。例如:computer(计算机),加前缀构成microcomputer(微型计算机);advantage(优点),加前缀构成disadvantage(缺点);manage动词“管理”,加后缀构成名词“管理”management;命名name加前缀构成rename(重新命名);media媒体,加前缀构成multimedia(多媒体);print动词“打印”,加后缀构成printer名词“打印机”;store动词“存储”,加后缀构成storage名词“存储”;automate动词“使自动化”,加后缀构成automation名词“自动化”,加后缀构成automatically副词“自动化地”等等。在记忆这类词时,只要知道原形词义,并掌握了加不同的前缀、后缀词义及词类的变化规则,就容易记忆了。

计算机英语中还有一种词叫缩略词。例如:PC(personalcomputer)(个人电脑),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ALU(arithmetic/logicunit)(运算器),DOS(diskoperatingsystem)(磁盘操作系统),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GUI(graphicaluser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DBMS(databasemanagement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ISO(internationalstandard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络),WAN(wide-areanetwork)(广域网络)等等。在记忆这类词的时候,必须要知道每个字母所代表的词的词义,这是理解和记忆这类词的关键。

短语学习

这里所说的短语主要是指计算机屏幕信息,因为计算机屏幕信息大都以短语的形式出现——有名词短语、分词短语、还有动名词短语等等。还有些短语看似句子但又与我们平常讲的句法结构不同。比如:Missing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丢失);Accessdenied(拒绝访问);Drivenotready(驱动器未准备好);Diskfull(磁盘满);Datarecordtoolarge(数据库记录过大)等等。因为课后所有的计算机屏幕信息都有译文,对正确理解短语非常有帮助。

篇2

1.“90后”学生的特点使模式改革成为必要。

现在的大学主要以“90后”学生为主,他们个性鲜明、思想前卫。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断刷新着信息更新的频率,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讲,网络的发展为有条件的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但同时也不可小觑网络游戏等良莠不齐软件对他们的诱惑。面对“90后”,如何让专业课的学习在与网络游戏之间的魅力抗争中获胜,使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开展课后学习,这必须依靠教师主观努力“与时俱进”,通过整合网络资源,提高课堂趣味性,培养学习兴趣。

2.日语教学的基础内容要求使然。

日语能力考试(JLPT)作为衡量学习者学习水平的权威考试之一,其内容由“文字、词汇;语法、阅读;听力”三部分组成。以笔者所见,若想将这几块内容逐一攻克,基础在于词汇学习。文字、词汇涵盖于词汇学习中;日语的语法究其源头即为词汇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固定用法,而阅读是语法的汇集;听力选择时最让人头疼的往往是纠结于某个词汇的含义。因此,立足词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发散到各区块内容的学习,养成主动记忆单词的好习惯,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3.外语学习中“三心”培养的需要。

语言学习本身枯燥,需要学生具备“三心”———“决心、信心、恒心”。日语专业学生已有了学习专业的“决心”,因此需要引导其发现日汉语同为汉字文化圈的学习优势,帮助其树立“信心”,而基于词汇教学的“创意课堂”能从一个小小的词汇追本逐源,帮助他们做到触类旁通,于是便可培养努力思考、坚持钻研的“恒心”。简言之,“三心”兼具,是外语学习的内部动力所在,而教学模式改革则是实现的途径之一。

二、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及具体教学模式的尝试

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依托教学理念的创新。在笔者尝试打造趣味课堂时,主要针对两个方面进行思路的转变。第一,是教学内容,即切入点的寻找。与以往以语法为主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同,笔者将词汇教学作为课堂讲授的重点,从音、形、义角度对日语中的汉字词汇与汉语边比较边教学。抓住两国语言中微妙的关系,呈现给学生,以活跃课堂气氛。举例而言,日汉语中有同形同义词,如“料理(りょうり)”,这个词的日语发音甚至与汉语谐音;又如有日汉同形同义的,如“生活(せいかつ)”,此类发音日汉不同,但有规律可循;当然还有含义完全不同者,如“心中(しんじゅう)”一词,日语中念此发音时无中文“心中”之意,多指男女为情自杀,此类词语须督促学生切不可望文生义。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古汉语知识来帮助记忆,例如日语中的汉字“走”是汉语“跑”之意,日语“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第二,笔者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革。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互补的角度展开互动。

1.教师为主导的“我爱记单词”环节。

模仿某卫视的“我爱记歌词”节目,由教师主导,以学过的内容或者当堂布置的新内容为出题范围,在短时间的记忆过程后,教师出题,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参与“抢答”,挑战记忆力,加深其对单词的印象。

2.学生为主导的“每日一词”任务。

这是教师提前布置给学生的深度查阅作业,让其在范围内自由选择一词,通过课下各种途径查找后完成词汇作业,并在课堂上发表。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组织归纳及表达能力,第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站在讲堂上的胆量。

3.师生互补的“每周一歌”板块。

所谓师生互补,主要体现在所学歌曲的选择上,由教师介绍经典,学生推介流行,利用好每周专门安排的15分钟课堂时间学歌词并唱歌曲。好听的歌,学生课下都会主动练习,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词汇量,也可以巩固语法。不妨鼓励学生期末去KTV试试身手。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词汇学习“大爱”,才能爱屋及乌,爱上学日语,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进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取得的实效

笔者所在学校日语专业2012级有2个平行班,笔者担任了12(2)班的基础课。通过两年教学实践,单从成绩来看,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学校的转专业和选课制度,学生存在个别流动,但从各学期期末成绩来看,笔者执教的班级其平均分均高于另一个班。这与课堂上重视词汇教学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无关系。并且,词汇的学习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综合成绩也有所提高。如果说期末试卷出卷、改卷等可能存在教师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比较时的客观性,不妨来看2014年7月的日语能力考试成绩。从日语能力考试通过人数来看,笔者执教班级高于另一班,且已有2人通过更高水平的N1考试;平均分后者高出6.62分;语言知识中的词汇参考获得A等级的人数高于另一个班,但语法参考获得A等级者少1人,这说明词汇和语法讲解时的授课时间比例还有待调整。除了上述成绩中可以看到的成效之外,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还进行过两次问卷调查,在2012-2013-1学期的问卷中,针对“你认为在现阶段的基础日语教学过程中,哪部分的内容最吸引你,最让你觉得有兴趣?”的提问,笔者执教班级25名学生中有18人选择了“词汇”。可见,注重词汇的课堂教学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四、结语

篇3

著名语言学家MichaelLewis认为,词汇与语法之间有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词汇与句法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常我们把这种紧密的联系称为词汇块(lexicalchunks),它构成了语言交际的主体,是语言教学的核心。一般情况下词汇块分为四类:1.词、短语;2.搭配词;3.惯用语;4.句子框架和引语。由此可见,词汇这一概念在Lewis的概念中已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概念,在Lewis的概念里词汇不是单个词的罗列,而是词组、短语、惯用语甚至是句子的使用。Lewis指出,英语语言教学的中心应该是词汇(块)而不是语法,因为语言是由词汇构成,而不是由语法构成。

二、词块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必要性

词块的概念最早是由著名学者Becker(1975)率先提出的,他将词块称为预制语言,在使用时只需经过稍微加工,就可组成符合语法的句子,用来与人进行沟通交流。词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不能或不完全能从词块的形式预测出词义;2.它是以某些句法为目的的最小单位;3.它还是社会惯例,具有特定的语用功能。这就要求把词块作为一个统一的单位来对待、记忆。Lewis的词汇法认为,语言习得应遵循“观察—假设—验证”的循环,这与普遍语法假设认为的儿童习得语言遵循“输入—假设—验证—比较—内化—创造”的语言习得过程是相通的。基于针儿童语言习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儿童在习得英语的过程中都使用了大量的未经分析的语言版块。比如在英国,儿童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会把“Whatisthis”“Iwanttobuyit”等表达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输入、储存并输出,而不会像我们传统学习英语那样先记住单个词的意思,再把单个词组合到一起造句子,然后做替换练习。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记忆中保留着大量预置好的语言模块,对于哪些词能同现,哪些词不能同现,他们掌握的很好。当用语言进行表达时,他们会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词块,把它们有机地组合到一起,实现有效的沟通。由此来看,通过板块记忆单词可降低语言加工组合的难度。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的输出过程异常复杂。由于大脑中储存的材料都是凌乱的,要把这些毫无秩序的词汇变成可理解的交际语言,需要经过多次加工。有的学生虽然词汇量很大,但是口头表达的并不流利、准确,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词汇搭配的能力不够。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虽然学习英语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时间了,单词也记住了不少,但是不能够流利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原因。Lewis的词汇法符合中国学生学习的特点,Lewis认为词汇本身包含了语法的信息。现今的中国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开始学习英语了,到了中学时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所有的英语语法知识,而到了大学,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重点还是放在语法的学习上,忽略了对短语、搭配和惯用语的学习。事实上,强烈的语感是每个语言学习者所必需的。而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使用的词汇教学法却阻碍了语感的培养。词块,作为语言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语言单位,其实已经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包括词汇、语法、句法,甚至语篇意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摒弃传统的语言学习模式,以词汇块为单位来学习,不仅不会感到困难,相反还会有事半功倍的感觉。

三、词块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篇4

语言的相似性理论来源于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提出的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s)理论。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第一部分(1945年)中解释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尽管棋类游戏、牌类游戏、球类游戏、奥林匹克游戏等等,都叫游戏,但是,如果仅仅是看看这些游戏,是不会看到所有游戏的共同点的,而只会看到相似点和它们的联系,以及一系列关系。看到了相似点重叠交叉的复杂网络:有时是总体的相似,有时是细节的相似。认为这些相似性特征就像同一家族的成员在身材、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禀性等方面相似一样,这就是所说的家族相似性理论。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出现了导源于家族相似性理论的语言相似性理论。相似性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语言的相似性原则是:“形式相似,意义相近”,即词语的形态相似、词义相近、词语组合的结构相似,等等。相似性理论在词语形式和意义之间搭起了一座理据性桥梁,为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词汇提供了一条捷径。

二、“基础英语”词汇教学的类推原则

所谓词汇教学的类推原则,是指讲授英语单词时,根据单词的形态相似、词序相似、词义相似等特征,类推出一批与此相似的词语。这种教学原则的优势在于在类比中强化单词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单词。

(一)词形相似性教学

由词根相似性教学和词缀相似性教学两部分组成。(1)词根相似性教学。教师在讲解单个词语时,根据英语词形特点,辗转演绎出词根相同的许多家族相似性的词语,构建出相似词的词汇系统。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教师教学层面。譬如:教学单词imagination,就可以列出与此单词相似的单词imagine(v.想象)、imaginable(adj.可想象的)、imaginative(adj.有想象力的)、imaginary(adj.想象的,虚构的)。再设定交际语境,示范该词的用法,最后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教师示范的语言规则,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来使用单词,体会用法,获得在适当语境中正确输出语言的能力,掌握相似性词汇。另一个是学生模仿类推层面。譬如:教学单词receptive,教师可以先列出与此相似的词语reception(n.接受,接待)、receptible(adj.能接受的、receptionist(n.接待员),最后启发学生推测出其动词形式——receive。运用词形相似性教学,不仅可以系统地传授英语单词,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同样,学生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举一反三,进行类推。(2)词缀相似性教学。英语绝大部分词语都可通过词素分析获得词义,一些词缀固有的意义为我们获知新词。词素(morpheme)是语言中语音和语义的最小结合体,是构词成分,词素可分为自由词素(freemorpheme)和粘着词素(boundmorpheme)。英语词汇绝大部分是由词根加词缀联合组成的,如词缀inter-表示“在……之间,相互”可加上词根形成一系列的派生词。譬如:international(国际的)—inter+national(国家的),interpersonal(人与人之间)—inter+personal(个人的),interpose(置于、介入)—inter+pose(放→放在二者之间),interaction(相互影响)—inter+action(行动→相互行动→影响),interchangeable(可互换的)—inter+changeable(可改变的),interrelate(相互关连)—inter+relate(关连)。这些词的意义是可以分析的,即词素意义之和就是整个单词的意义。因此词素相似性是指词素与词义之间有一种可观察到的直接联系,是一种显性(transparent)相似。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强调词素的作用,介绍词素知识,掌握常用词素,熟习构词法,对扩大词汇量,理解词义,提高词汇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有极其重要意义。在讲解复杂难记忆单词extracurriculum(课外的),这个单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extra+curriculum课程表,前缀extra表示“以外的,超过的”,它可加上词根形成一系列派生词,extraordinary(格外的)—extra+ordinary(变通的→超出普通),extrasolar(太阳系以外的)—extra+solar(太阳的),extravagant(奢侈的)—extra+vag(走+ant→走得过分→奢侈的),extrovert(性格外向的)—extra+vert(转→〔性格〕向外转→外向),extrapolat(e推断)—extra+polate(放→放到〔事实〕外→推断),extraviolet(紫外线的)—extra+violet(紫色的),学生掌握了这个词缀,就更容易推断出与此相似单词的意义来,从而扩大词汇量,在英语阅读中也就更轻松些了。

(二)词序的相似性教学

语法结构决定着词序的排列结构,相同的语法结构必然产生出不同语义的词序排列结构,从词序排列结构的角度去观测的话,就发现在语言中存在着词序排列结构的相似性。明白了这个词序排列规则,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教导和启发学生,创造出很多类似的词序来。如:fromhousetohouse(挨家挨户地),这是一个“from…to…”的词序结构,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fromdaytoday(日复一日)、fromeasytodifficult(从易到难)等等。又如:hereandthere,这是一个“…and…”词序结构,启发学生联想到eastandwest、rightandleft、fireandwater、husbandandwife、backandforth(来回地)等等。

(三)词义相似性教学

将各个词义相似的单词放在一块儿对比教学,在教学某一单词时,启发学生产生语义相似性联想,达到复习旧单词巩固新单词的目的。包含以下内容:(1)近义词相似性教学。譬如:讲解income(收入)一词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想,类推出下列单词:salary(月工资),wage(周薪水),pay(报酬),fee(给医生、律师的酬金),pension(退休金),bonus(奖金)等。(2)反义词相似性教学。英语中,除了前缀in,im,un,dis,ir,il等和后缀less表示否定外,也有非词缀性否定,即反义词否定。如:optimistic(乐观的)—pessimistic(悲观的),introversive(内向的)—extroversive(外向的),beautiful—ugly,clever—foolish(stupid),danger—safety,inside—outside,construction(建设)—destruction(破坏)。(3)语义场相似性教学。语义场又叫词汇场,它是一个系统,把相互关联的词汇和短语组织起来,显示其间的相互关系,意义相关的多个词在一起构成一个集合,称为词汇场。多个词汇场的集合构成某一语言的词汇总和V(vocabulary)。语义场是一组有关联的,具有一定共同语义特征的词汇聚合体。譬如,在讲到graduate(毕业生)一词的时候,教师不妨把其语义相似的的词汇例出:primarystudent(小学生),juniorschoolstudent(初中生),seniorschoolstudents(高中生),undergraduate(大学肄业生),postgraduate(研究生),abroadstudents(留学生),Doctor(Ph.D)(博士),postdoctorate(博士后)。(4)标记相似性教学。语言形式上的标记性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标记和非标记是指概念或结构上相似、相邻或相对的一组对立体。一对语言特征被看作是两个对立体,被赋予不同的值:正值(positive)和负值(negative)或中性(neutral)。正值(positive)即有标记的(marked);负值(negative)或中性(neutral),即无标记的(unmarked)。标记相似性被王寅定义为“标记象似于额外意义,处理话语所需的时间和努力较大;非标记象似于可预测意义、常规意义,只需最小的推理”。有标记项是指一对成分中带有区别性特征的成分,具有非常规性,有标记现象与特殊的意义相联系;而无标记项具有一般的意义,显为中性。如:publicity和propaganda,这两个单词的意思都是“宣传,传播”,前者指一般的宣传活动,是无标记的,后者有“煽动、蛊惑”之意,是正值有标记;又如famous和notorious,二者都是“有名的”,只是前者指“闻名遐迩的”,后者指“臭名昭著的”,很容易推断famous是无标记的,notorious是正值有标记。这两组词就是概念上相似、相邻、相对的一组对立体。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这方面的联想,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按这一思路掌握英语单词。

三、结语

篇5

激活扩散模式具有流动灵活、顺应认知思维走向及包含内在关联等特点,这些特征的存在有利于我们以该模式为基础来构建教学词汇语义网络。首先,这一模式中概念的扩散方式灵活,极少受到人为的层级划分的束缚,从而使它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作出调整。以上图为例,我们既可由“鸟”的概念直接扩散到其所属的大类“动物”;也可以先扩展到与“鸟”联系更紧密的“哺乳动物”节点,再向更一般的本质———“动物”来推进。在构建生词语义网络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任务,灵活选择扩散方向(、取舍概念节点)。另外,激活扩散模式与认知思维走向切合,展现了不同概念在大脑中的激活顺序。如,当“鸟”的概念出现时,大脑中与此相关的各种信息会被触发,且由于各节点与原始节点的关系分处不同层面,概念扩散也具有不同方向。思路可能沿着“属于”关系扩散到“动物”概念,也可能沿着“具有”关系扩散到“翅膀、羽毛”等,还可能扩展到属于鸟的动物如“鸽子、画眉”。构建词汇语义网络不能随意放射,而应根据认知规律,将大脑中的知识路径复现于教学中。这样可使生词呈现顺应认知走向,符合学习者心理预期,以便降低其畏难情绪,使其在低焦虑的状态下进行习得第三,同一关系层面上的概念彼此间有内在关联,我们应注意利用,尤其是对某些词汇难点,可这样来处理,如对同形异义词“切”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学生首先接触的往往是“切”的“用刀从上往下用力”这一义项,如“切菜”“切除”“切分”等词中的“切”。那么,当学到“亲切”一词时,学生就容易产生理解困难。对此,我们可用语义扩散的方法,由“亲切”扩展到“切身”“切肤”,突出“切”的“密合、贴近”这一义项。我们将以上两个“切”分别称作“切1”“切2”,它们由于字形相同但意义无关,给学习者正确区分带来干扰。生词扩散的目的,就是通过呈现更多含有“切2”的词语,来构建含“切2”的词的语义网络,为“亲切”一词的语义解读寻找更多支持,对抗“切1”对“切2”意义理解所造成的干扰。

(二)发掘模式的立体性特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语义扩展层面

一个概念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跟多个概念产生联系。以“柑橘”一词为例,“柑橘”既可以处于“食品”层面被品尝,也可处于“景观”层面被观赏,还可以沿着“气味”的线索衍生出“清香”的信息、在“色泽”层面上扩散到“橙色”概念。可见,概念的语义网络是立体的、多角度的。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两点启发。一方面,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任务确定概念扩展的层面。生词的扩展要有度可循,不能为了扩展而扩展,不恰当的扩散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甚至适得其反。教师应根据课文话题、交际任务等确定生词扩展的层面,使之向着最有利于教学目标完成的方向进行。我们以“竹”这个词的扩展为例,它既可以在“外在形态特征”层面扩展到“绿色”、“青翠”等语义概念,也可在“内在象征意向”层面向“气节”、“品格”、“高尚”等概念扩散。若教学任务中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植物来介绍,那么教师可只对其在外在形态层面上作一扩展。但如果上的是堂修辞课,“竹”是作为象征手法的典型用例出现,那么扩展就应在“象征意向”的层面上侧重,使语义向更抽象的概念深化,引申出“气节、品格”等词。

(三)把握关系的强弱程度———优先选取与核心概念联系紧密的节点

概念间的联系有强弱之分,在结构图中往往以连线的长短来表示。关系紧密的节点间连线较短,关系较远的节点间连线较长。联系的强弱反映了不同事物在认知结构中与核心概念关系的远近。在构建语义网络时,教师应恰当把握强度不同的联系,在确定概念时优先选取与核心概念关系紧密的节点。我们仍以“鸟”一词的扩展为例。提到“鸟”,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会飞、有翅膀”等形态特征,同时出于对鸟属于动物的既有认识,一些与“动物”特质相关的概念可能被一并触发,如“呼吸、需要氧气、会运动”等。此外,大脑中还可能浮现出属于鸟类的动物的概念,如“麻雀、鸽子、老鹰”等,这类具体概念受个体经验影响较大,如有些人先想到“鸽子”,而有些人先想到“喜鹊”。由此我们认为,“飞、翅膀”,以及“氧气、呼吸、运动”等概念与“鸟”一词的关联度较高,在激活的过程中总是被个体首先捕捉到,因而应在扩散时优先选择;而对“鸽子、老鹰”等下位概念则应依据关联度有所取舍。比如,“鸽子”与“鸟”的联系较强,可选用;“鸵鸟”与“鸟”的联系较弱,就不宜选取;而“鹦鹉、仙鹤、知更鸟”等虽也属于鸟类,但因其在人们的日常认识中并不多见,所以除非特殊需要,不宜过多扩展。总之,如果选用生词不加甄别、一味追求数量,将使扩展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效率低下。

(四)着眼于不同语言“概念相关性效果”的差别,构建汉语词汇语义网络

篇6

英语词汇的掌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中国学生学习词汇主要是依靠课堂学习,他们通过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词汇的方法,结果学生反映记得没有忘记快;所以,在词汇教学中,利用极少的课时,充分发挥学生对词汇的课外自主学习,课内积极主动内化,课后通过实践来巩固,达到词汇的学以致用,牢固掌握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认知学徒制理论强调把获取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将教学中的抽象学习内容置于有意义的交际情景之中,主张学习与实际的环境关联起来,让学习者在应用中学到要学的知识,使学生逐渐独立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允许学习者通过完成老师设计的任务,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不同的认知活动,通过讨论、实践、自我修正等活动来掌握目标语。

2.英语词汇的习得过程

英语词汇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过程。学习者学习外语是在完成了基本认知发展过程后才开始学习的,这种学习是受个人差异、环境因素、感情因素等影响的;要学会一个单词,学习者要经过几个阶段,1.语音阶段。学习者要掌握一个单词,首先要会发这个单词的音,然后经过反复练读,才能熟悉它。由于母语和外语运用的语音符合及组合方式不同,同一个概念的外语表达会形成记忆上的困难。2.拼写阶段。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是为了能顺利地使用它,也就是说要学会拼写,但是英语单词与汉语不一样,是属于表音文字,是属于不同类型的书写系统,在拼写单词时不能靠死记硬背,而是要寻找读音规则,做到发出这个单词的音,就能拼写出它是由哪几个字母组成的。3.运用阶段。学习者能熟练地读出这个单词,也能拼出它,然后最关键是能在句子中运用和表达,经过背诵这个单词的一些句子,然后掌握词法和句法知识,达到运用自如,然后再转换为表达,直到完全内化,这个单词才算真正掌握。学习者在学习另外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母语的交际能力必然会对新的外语交际能力获得产生影响。一个英语词汇的掌握与学习者的动机,目的,态度和个人性格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当然学习语言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除了利用有限的课堂进行输入和输出的实践,还需要课外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模仿和操练,才能达到接近母语习得的语言环境。

3.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步骤

根据英语词汇习得的过程,我们的英语课堂如何遵循这些规律,达到最佳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值得大家的探讨,作者根据目前学生的特点,尝试着利用认知学徒制理论进行词汇教学,采用词汇教学顺序的翻转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加学习交流互动,在师生互动中完成词汇的学习和运用,实现课内知识内化。(以上外全新版综合版Unit4为例)

3.1课前(老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外学习)

任务1:布置学习本单元词汇,包括词的中英文意思、词在句中的使用、词的拼写等。任务2:列出目标词,并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词。任务3:用目标词编写故事和句子。任务4:制作出目标词使用的教学视频,上交给老师。

3.2课中

根据认知学徒制理论,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思考,老师只是如何把学生领进课堂,指导着学生的实践。通过课外的任务布置和学生的学习,教师课堂重点一方面是把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验证,另一方面把学生课外学的词汇进行知识的内化。具体操作步骤一:在课件上呈现课外布置给学生学习的目标词逐一抽查,如:What'stheEnglishandChinesemeaningof"increasingly"?步骤二:对目标词进行听写练习,可以利用课文后面的LanguageSenseEnhance-ment和Text-related中的Cloze联系或者补充听力材料进行听后填词练习。如:AlthoughBrowderandMandldefinetheirnationalitydifferently,seetheiridentityasamatterofpersonalchoice,…步骤三:让学生呈现用目标词编写的故事、句子或者短文,可以抽学生阅读,也可以让学生用PPT呈现,再让其他同学发表评论。步骤四:老师把准备好的课件呈现出来,课件的主要内容是对课文中难词难句提出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如:Whatevertheirconsiderablediffer-ences中的considerable是什么意思?Tellmethedifferencesof"considerable"and"considerate"?

3.3课后

课后主要内容是巩固与宽展。巩固与宽展环节主要是经过学生自编一些练习来完成,要求用课文中学过的目标词,练习可以多种多样,如:翻译、用目标词造句、课文改编、选词填空、听写句子等。只要不偏离目标词,放开让学生去创新。经过课前对目标词的任务完成和预习,课中针对目标词的复习和运用加上课后的操练,掌握的词汇就不易忘记。并且一切活动都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结果不仅创新了词汇教学的新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传统以老师讲解单词和举例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建立了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4.反思

这种新的词汇教学方式创新了课堂,增加了学生活动机会,但是采用这种词汇教学方法时也要考虑几个问题。

4.1评价方法也要随之改变。

能否全面、客观、科学、准确地评估体系对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认知学徒制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能够配合课堂完成任务,这需要有较完善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来配合和激励,必须增加学生的形成性评估的比重,对学生平时课外、课内和课后完成的任务要有一个详细的记录,在评估中充分体现,采用多元的灵活多变的评价体系。

4.2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高。

要让学生在课外深入学习、课内积极参与和课后完成作业并不容易,因为不只是预习复习和做练习那么简单,除了教师要花大量时间来设置任务、寻找相关资料外,要让学生配合完成,这要求学生有相当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较好的知识素养。

4.3师生之间的交流和配合程度取决于成功与否。

课堂对词汇教学的各项活动是否成功,与学生课前的任务完成和课内主动配合交流是分不开的,如果完成任务好,那么课堂的活动开展就会顺利,当然,整个课堂的互动都必须是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完成;学生词汇知识内化,除了老师的指导,很关键的还是学生本人的配合。

4.4学生的基础要求高。

篇7

1.借助语境,确定词义要掌握词义,只能在词与词的相互联系中来理解。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推导词汇的语义,而不是只从词汇的基本意义和语法意义上去理解。例:(2011重庆中考题)ShoppingontheInternetisbecomingmoreandmorepopular.WhydopeopleusetheInternettoshop?Somepeoplesayitismoreconvenient.Theydon’thavetoleavetheirhomestoordersomething;theycanshopforanythingtheywantatanytime.()TheChinesemeaningoftheword“convenient”inthispassageis“_”.A.时髦的B.较近的C.方便的在这里,根据上下文语境,网上购物不必离开家,而且还可以在任何时候买到想要的任何东西,显然,“convenient”是“方便的”意思。

2.借助语境,猜测词义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并掌握词汇用法,因为猜测和利用上下文线索进行解读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英语阅读时。例:CraighelpsFreetheChildrenraisemoneytobuildanewschoolinKenya.Heworksfortherightsofchildren.此处的“right”,显然不是“右边”的意思,也不是“正确的”的意思,肯尼亚的孩子不能上学,克雷格为争取孩子们的权利而工作,所以“right”应该是“权利”之意。3.借助语境,选择词汇在做完形填空题时,经常会遇到选择合适的词汇填空,使上下文通顺、连贯,合乎文理。例:(2011临沂中考题)Howdoyouusuallygettoschool?Bybus?Onfoot?RobyBurch,16,aUSstudent,getstoschoolalittle_——hegoesbyhorse(马).()A.normallyB.casuallyC.differentlyD.actually由下文语境hegoesbyhorse可知,这个美国的学生今天上学有点不同,故答案选C。

二、结果与反思

经过一年的语境词汇教学实践,本人现在所教的班级与过去所教的班级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在年级12个班中,本人所教两个班英语成绩在人平均分、合格率、优生率三个方面都是第一,并且在全市也是名列前茅。实验结果表明,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对于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用法,提高英语整体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人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之后都不断分析总结,对语境词汇教学法进行深刻反思,并得到以下几点启发:

1.语境词汇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地去学习词汇的时候,其效果是明显的。在实践教学中,本人根据不同的材料背景创设出不同的语境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有趣,学生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语境词汇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的单词学习,避免死记硬背对于许多初中生而言,学习英语单词是枯燥的、低效的。而在语境词汇教学法中,由语篇构成的语境所表达的内容和语篇中的词语联系起来,能使学生更容易从他们的心理词典中提取词汇,这不仅有助于词汇的理解,也有利于词汇的记忆。

3.语境词汇教学法能提高学生选词用词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全面意义词汇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记忆过程。不少同学背熟了初中英语词汇表,但是在考试中却不能联系上下文去正确理解词汇的含义。语境词汇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活动中发展了学习词汇的能力,在词汇的有效运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收益甚大。

4.词汇能力与语境理解能力是相互促进的词汇能力与语境理解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生通过语境的信息可以正确猜测不熟悉的单词意思,学习到新词汇,加深了对语篇的理解。词汇能力的提高能有效地促进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整体上提高英语水平。

三、结束语

篇8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英语教师,最大的教学问题就是新单词的发音教学和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我深感农村学生学词汇困难重重。如在听写生词之前,他们必须花费许多时间去背诵,但是完成听写之后,他们立刻忘记了这些词;同一个单词,在词汇表里他们能读,但是在句子或课文里,就是陌生的词;有时当我完成教学生词读音五分钟后,他们立刻不知道该怎样读。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我在不同的班级进行了同样的调查,我询问学生以下的几个问题:1.为什么你们学习英语单词那么困难?2.为什么你们单词的记忆不长久?3.记不住单词,你们还喜欢英语吗?4.你们还想继续学习英语吗?从他们的答案中,我知道刚开始时学生对英语充满着极大地兴趣,然而随着每天新单词数量的逐渐增多,在单词记忆的过程中,他们总是今天记住明天又忘记了,在考试中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农村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学生的这些现象,我反思了我的教学并发现一些错误的教法。首先我们脱离句子和文章内容孤立地讲解词义,把生词写在黑板上进行领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学生不能掌握该词的真正含义及用途。其次我们不能正确处理词汇中心意义和具体意义,中心意义指词的基本意义,具体意义是指词的个别意义。

三、词汇教学的方法

在发现了教师和学生词汇学习的问题后,作为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我们必须丢掉陈旧的教法,根据词汇学习的特性、学生特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去探讨一些替代性的适合于农村学生的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应该改变教育观念,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采取精妙的教学措施,合理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如:教师可以使用辅助教具。例如图片、实物、玩具和幻灯片等等,也能使用手势、动作、表情去教学新单词。学生能直接把实物或动作同英语联系起来,当我教学单词“book”时,我展示一本书并且指着书说“Thisisabook.”指着另一本书又说“Thisisabook,too.”几次以后,学生能理解“book”就是书。但我们教学“run”时,我们做出“跑”的动作同时说“run”,学生立刻能猜出单词“run”的中文意思,学生们看着这些词汇,听着他们的发音,理解他们的意思并且说这些单词,这样的教学法不仅能得到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提高记忆的效果。

在课堂上使用游戏和英语儿歌也是一种很好的教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教学观念:“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因此,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通常穿插游戏和儿歌,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掌握所教的内容。

学生掌握音标之后能更容易地记住单词,而掌握了单词的意思和词性之后就能更好地使用这些单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去增加词汇量,如:care—careful—carefully;died—death—dead。这种词形变化帮助学生扩大和巩固词汇,同时帮助学生对不同词性的正确运用进行选择。其实有许多词汇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

篇9

英语词汇教材的多媒体化增强了词汇学习资源的输入量,信息全球化的好处就是让学习资源的获取渠道增多,为英语学习的信息输入提供了更多的听、说、读、写形式。由此一来,学生能够获得自主学习的英语词汇材料,所以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词汇学习中,发挥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各大高校逐渐地普及和完善,国家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中明确地鼓励充分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而且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包括课下的学习。各大专院校纷纷建局域网并创建校园网站,将这种学习资源汇总到校园网上,让学生能够随时通过网页浏览和下载,这就方便了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符合自己学习进度的教材,在这种自主的学习模式下,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知道如何加强自主学习的效果。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各种英语学习工具也变得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比如以前的复读机也被MP3取代,而MP3又正在被可存储播放视频的MP4以及智能手机所取代,现在智能手机能够下载很多学习软件,学习英语词汇的资源变得十分丰富。随着学习工具的丰富以及教学模式的革新,学习英语词汇的策略如果不能做相应的完善就无法适应这些变化。随着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增大,学习策略的落后就会让他们事倍功半,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词汇量的增加需要一个优化词汇习得策略。传统的词汇学习策略在无网络环境下都比较强调词汇的背诵,相对于词汇的应用更加强调词汇的记忆。这样的学习策略存在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2网络学习的紧迫性和优势

2.1紧迫性

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是了解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的普及使得全球信息共享得以更好地实现,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网络信息对教育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教育和网络信息的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宽带的普及,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网络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网络环境下怎样转变学习模式、提高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关注的重点之一。

2.2优势

实用网络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具有很多的优势:①无时空限制。传统的词汇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一个词汇进行讲解或者是在课文中就词汇做重点讲解,以让学生明白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但是网络环境下,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对词汇的了解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获得,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者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和场所进行词汇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打破了学习空间的封闭性与学习时间的分割性,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词汇学习资源,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效率。②多媒体学习内容的多样性。网络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学习,多媒体在展现信息的时候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因为词汇学习不仅限于书本上的白纸黑字,而是通过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对学习的词汇进行再现,让词汇的学习更加得形象化、具体化和系统化,不仅有利于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到词汇学习中去,加强对词汇的理解记忆,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率。③个性化学习模式。传统的词汇学习室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安排词汇教学的,每个班级要学到词汇知识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时空范围内学生只能接受特定的老师传授的英语词汇知识,而网络学习打破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词汇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比较明显。④学习方法灵活。网络环境下进行英语学习可以实现信息与学习者、学习者之间等即时的、非同步的交互。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听英语新闻,看美剧,做网络题库等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⑤语言和信息新颖。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变化的,当下的各种经济政治以及娱乐词汇都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的展现出来,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了解最新词汇,还能够通过词汇的学习了解国内外新的动态,英语在全球的范围内的使用,英语词汇作为是国内外语言与文化传播的桥梁,与时俱进的词汇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

3充分实现网络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

3.1自主学习的涵义和必要性

自主学习是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者自行的通过理论分析、实践探索、质疑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是一种反应时代需求的学习方式。因为,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时代,各种知识的更新速度前所未有,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也不能局限于学校的学习时间,而是要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将学习作为是一种终生职业认真的执行。这不仅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求。知识的学习都是靠自己动脑、动手去习得,词汇的学习也需要学生自主的学习,通过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增加词汇量,扩充自己的视野。

3.2网络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

现如今,网络信息资源十分丰富,而且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这些资源唾手可得,这就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是词汇的学习不光是要拥有丰富的资源,还要具备一定的思想和行为方面的认识。首先,思想的转变。学习者要认清楚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明白这点之后就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信心和耐心,要有能学好词汇的信心支撑自己,又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自己通过漫长的学习过程实现自己的词汇学习目标;此外,任何学习都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学习词汇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行动的转变。学习者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为了保证较强的执行力,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精选优秀的英语学习网站以及结交英语学习的网络朋友等方法,让英语学习更加有趣有效。

4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英语词汇;问题;方法

英语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随着国际往来的增多,英语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视。在进入中学阶段之后,学生都感到英语词汇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不仅需要掌握的英语词汇越来越多,英语词汇也越来越长,很多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但是,英语词汇学习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学习英语词汇,甚至有些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放弃了英语词汇学习。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我们要正视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鉴于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找到适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笔者在中学从事英语词汇教学工作多年,在多年的教学中经过探究和实践,找到了适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工作,谈谈在中学阶段应该如何做好英语词汇的教学工作。

一、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英语词汇学习和记忆方法上的教学欠缺。在中学阶段,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给予词汇教学足够的重视。在词汇教学中,教师把词汇的学习和记忆任务完全留给了学生自己,词汇教学仍然停留在学生自发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师只是把单词记忆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缺乏对学生词汇学习和记忆方法的指导,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在英语词汇学习上,其实有许多规律可以遵循,中学生不能自己进行规律的总结,教师对这个问题也未给予重视,因此,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上就会遇到许多的障碍,不能做到英语词汇的正确发音、拼写、运用等。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个方面,在听说训练时也离不开英语词汇,学生往往因为不认识英语词汇而听不明白英语,也说不好英语;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词汇,更是感到无计可施,不会运用词汇知识去进行词义的猜测,有的甚至查了字典也不能对文章做出正确的理解,既影响了英语文章的阅读速度,又影响了对文章的理解。

2.孤立地进行英语词汇词义的讲解,缺乏具体的语境。众所周知,不同的语言发展由其本身特定历史、文化决定,有特殊性,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不能完全等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贪图方便,只按照单词表一字不漏地教授单词,这使许多学生觉得英语词汇学习太枯燥无味,觉得老记不住这一连串毫无联系的符号,同时也使学生产生错觉,认为词汇表中的英语与汉语完全等同,容易使学生忽略了英语词汇的其他意义。3.不能及时进行英语词汇的有效复习。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之后不会形成长久的记忆,由于遗忘的存在,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复习所学习的英语词汇,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忘记曾经记过的英语词汇。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英语语法、阅读、句型等知识的讲解,很少带领学生进行英语词汇知识的有效复习,影响了英语词汇的学习效果。

二、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需要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英语词汇教学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词汇的教学效率。

1.运用英语的发音规律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能力。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要注重英语音标的教学,学好音标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英语词汇的正确发音,而且有助于学生英语词汇的拼写和记忆,许多的英语词汇都能够根据发音拼写出来。在英语的发音中,很多发音是有规律可循的,相同的字母或者字母组合会发同一个音,如果学生掌握了此规律在英语词汇学习上就会事半功倍。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们一定要和学生一起总结这些发音规律,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学习的技巧,提高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词汇。在语境中学习英语词汇是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同一个英语词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通过在语境中学习英语词汇,会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同一词汇在不同情况下的词性、含义、用法等等,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在学习“Pickup”这一词组时,如果教师单纯讲述此英语词组的含义,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的掌握。如果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句进行讲解,就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例如,“Hepickedupthebook.”“Hepickedmeupafterschool.”通过联系上下文,不仅激发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达到了最佳的状态。

3.根据遗忘规律复习英语词汇。复习是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学生虽然在英语词汇学习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效果不好,这和他们没有及时复习所学习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遗忘规律有快有慢,在学习了英语词汇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遗忘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词汇的复习,对所学的英语词汇进行巩固,以加深印象,形成长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