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改写范文
时间:2023-03-29 09:0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木兰诗改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改写《木兰诗》)
话说北魏年间,中原有一位聪明美丽的姑娘叫花木兰,她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一家人过着农耕生活,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正像民国一支小曲唱的那样——“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不短暂哪来这千古盛传的美谈呢?),有个叫柔然的少数民族不务正业,干起了强盗的勾当,大举入侵北魏了。
北魏是要抵抗的,于是在国内大规模征兵,无奈人力不足,老年人竟然也在征召之列。花木兰那行动不便患心脏病哮喘香港脚等各式疑难杂症的爹地,名字就赫然在征兵册上。
花木兰是孝顺的,她可不想让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爹成为胡人的一盘下酒小菜。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假冒顶替事件发生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北大假民族考生不知是不是受到了这事的启发)。她跨上白兔马,毅然奔向疆场。
篇2
就在一个夜晚,年少的木兰还坐在织布机前,从屋子里不时的传来木兰的叹息声。母亲听见了走了进来欣慰的对木兰说:“怎么了,我从大老远就听接了你的叹气声,你在想什么啊!”而木兰却避开母亲,只是说了声:“没什么!”说完又开始织起布来,而母亲只是微微的摇了摇心想:女儿长大了,也有自己的心事了。哎!
第二天,母亲轻轻的对木兰说:“后天,后天你的父亲就会按皇上的命令出征,打一场卫国之战。”说着说着,母亲的眼眶就已经充满了泪水。
晚上,木兰躺在床上想着父亲后天就要出征,真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一味的想着,如果父亲在这次战争中牺牲了,那这个家不就完了。为了这个家木兰冒出了一个想法——代父从军。
这件事在第二天被全家的讨论下决定了,考虑到木兰的父亲年长,和年幼的小弟跟比他大一岁的姐姐,同意木兰从军。
最后一天了,家人准备好了出征的物品。当晚的木兰又欢喜又忧心,担心自己有可能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了。
临别之日到来了。木兰穿着沉重的盔甲骑在骏马上与自己的家人和乡亲们辞别。
一场激烈的战争上演了。
......
又是战争的一天,木兰想:为了自己,为了国家一定要胜利。这一天的木兰使尽了全身的力量,杀出了一条血路。
胜利了!胜利了!所有的战士异口同声的叫了起来,木兰也想不到那天就是他们胜利的日子。
将士们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只有木兰去拜见皇上。走进金銮殿,当今皇上就坐在上头。皇上也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而感到高兴,皇上说:“你立了一个这么达的功,你想要什么呢?我一定答应。木兰顿时想起年迈的父亲和母亲,想起那两张布满皱纹的脸。木兰想起来了。此时的木兰最想的就是——回家。”
皇上看木兰从军这么多年没有回家,她的思家之情能够体会,答应她回家。
木兰回家的喜讯很快传到了家乡。
就在这一天,木兰的父亲和母亲互相搀扶着走向城门来迎接女儿回家。
篇3
原来因为天子突然征兵,因打仗负伤一只腿至今还行动不便的父亲也在被征之列,家中又无长男,几天来木兰一直忧心忡忡。第二天一大早,父母正在为今生将无缘再见而愁眉不展时,忽然开门声响起,一位身穿战袍的英姿少年走进老人的视线。在老人还未及嗔怪女儿时,木兰已开了口:“我要替爹充军去打仗!”
于是木兰就匆忙地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第二天木兰就辞别父母踏上征途。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
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越向北走,水越难弄到,时常连脸都洗不上,灰尘满面令人难以忍受,不过,就让灰尘掩盖女性柔嫩的皮肤倒是件好事。战斗打响了,对木兰来说,犹如做了场恶梦。到处是血腥味,交战的白刃铿锵作响,厮杀声、马蹄声、风声交织在一起。
篇4
原本是一则让人忍俊不禁的新闻:湖南省耒阳文联主席熊艾春因在网站发表诗作收到差评,一怒之下怒砸网站电脑,并且敢做敢当地留下字条,大有“杀人者武松”的架势。只可惜文联主席文化水平欠佳,连砸电脑的“砸”字都不会写,还要询问现场工作人员。媒体最初的报道喜感十足,贴心地配上熊艾春的几首诗作。这些作品无论是写法还是立意,都突破了人们对诗歌和文学的认知,结果是嘲讽之声四起。
听起来是奇闻,传出去是笑谈,事情本身足够狗血,且发生在文化官员身上,自然吸引眼球。但对这样明显超出常人理解范围的事,还是不要轻信,多做点儿求证工作为好。果然,随后事情发生了变化。当地官方回应媒体称,熊艾春十几天前出现精神障碍,需要药物控制,目前正在接受治疗,他砸电脑是个人行为,不便评价。
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由喜剧、闹剧变成带有一丝悲剧色彩的虐心剧。如果当地官方和其同事所说属实,那么,彼时的熊艾春是一个有精神障碍的病人。他的诗作确实奇葩,让人无法用常理来理解。但他只是诗写得差,这并不是什么罪过。如果他没有自知之明,非要坚持公开发表出来,读者尽可以给出差评。但如果在知道他精神存在障碍后,仍对其口诛笔伐、冷嘲热讽,就有些不厚道了。
文艺作品应该有品格,诗歌应该有诗意,没有自知之明的空头文学家和马屁诗人应该收获差评,这是公众评价的价值所在。但前提是搞清事实、分清是非,如果是一名精神障碍者囚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毁坏别人的财产,那就不是权力的傲慢或者文艺的品格问题了,而是精神障碍者的监护问题。如果熊艾春确诊患病,应让他好好治病,砸坏的电脑也应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丁永勋)
花木兰应该怎么演
最近,喜剧演员贾玲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中表演小品《木兰从军》,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演绎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节目播出后,引起一些网友和观众的不满。河南省虞城县“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还刊发公开信,认为小品颠覆了花木兰的英雄形象,“伤害了国人尤其是木兰故里人民的感情”,要求贾玲及剧组公开道歉。
在笔者看来,贾玲的演绎并非一无是处。
首先,无论是小人书还是好莱坞大片,花木兰无一不被塑造成面容姣好、身段苗条的样子。谁能想象,贾玲这种身材和吨位的女汉子能演绎这位女英雄?用小品中的说法是“当打之年、体壮如牛”。又要能打,又得细腰,这种想象与现实中的战争无关,与男权社会对女英雄“忠貌两全”的想象倒有点儿关系。
其次,小品大胆改编,把花木兰编成了一个好男色的女性。这种改编其实呼应了当下的“男色消费”及女性观众的崛起。而就反叛经典的角度而言,这种改编敞开了对战争中女性真实经验的论说。《木兰辞》对于木兰战场上的经历一笔带过,在全然异性的世界里,一个女扮男装的女子如何洗澡、如厕等情节,自古以来只关心家国大事的男性文人大概是不会在乎的。
篇5
在一个微风徐徐的夜晚,木兰姑娘对着门织布。今夜的明月似乎没有昨日皎洁,木兰时不时地抬头望几眼天空,发出几声哀愁的叹息声。叹息声里带着惆怅,带着无奈。她织的不是布,是忧愁。
母亲路过木兰绮窗,听见女儿声声叹息,关切地问:“女儿为何一副忧心重重的模样?难道是有什么心事罢?”
木兰故作安逸,淡笑一声:“女儿一个姑娘家,能有什么心事?莫非就是家常便饭的繁琐小事罢了。”
“那也好,孩儿早点休息。”木兰母亲提起布裙踏出房间。
深夜,木兰坐立难安 。白日贴在城墙上的告示不停的在脑海里浮现。当今圣上下旨,每户人家要一名壮丁充军,可是……可是家里只有一位弱不禁风,身有多病的老父亲,和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弟!军帖上卷卷都有家里男子的名字,而家里如今的男人,老的老,小的小,一个孝女,怎么舍得让他们去充军!于是木兰冥思苦想,一咬牙,决定坦坦荡荡地闯一回,替父从军!
白日,木兰东奔西走,左右徘徊于集市间,东边挑一匹强壮的骏马,西边为马配上鞍和笼头,南南北北绕一圈,配了条有力的长鞭。剪下一缕发丝,穿上男装,好一个英俊的七尺男儿!各项工作准备充分,明日清晨就能整装待发了。
“女儿啊!一路顺风啊!女儿啊!你一路小心啊!女儿啊……”父母声声叮咛嘱咐伴随着木兰远去,木兰眼里含着泪,头也不回地消失在家人视线的尽头。
翻山越岭,骏马飞驰,寝食难安,时而露宿黄河边,时而暮至杀虎山,孤身只影奔赴阵营,一路艰辛与恐慌,总算到了尽头。到军营集合,扎起如瀑的黑发,穿上威武的铠甲,威风凛凛。在险恶的战场上,木兰所向披靡,既有女的心思细密,又不失那威严的男子气概,对来野蛮的匈奴人,一察二试三过手。临危不惧,在药力不足时,一个弹弓对着雪峰射出仅存的一枚弹药。顷刻间,茫茫雪海吞噬了敌人,使敌方全军覆没。好你个花木兰!有本事啊。战功无数,成绩显出。这一仗仗下来就是十多年,匈奴战败,木兰与幸存下来的战友们凯旋而归。
进京面见圣上,街上百姓敲锣打鼓,举国欢庆,欢迎国军凯旋而归。
圣上喜笑颜开,面对这一个个巾帼英雄笑得合不拢嘴,赏赐黄金万两土地百亩。可汗对木兰说:“爱卿啊!你灭匈奴有功,朕封你为尚书。”
木兰抱拳行李:“谢皇上美意!可臣甘愿衣锦还乡。”
圣上允了她的心愿,赐一匹千里马送她还乡。
都听说木兰回来了,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紧皱已久的眉心慢慢舒缓了;姐姐闻讯,慌忙地对着镜子擦胭脂上妆;小弟已是个年轻气盛的壮小伙,闻讯,杀猪宰羊,准备为久经沙场的姊妹洗尘。一家人急切地在外城等待木兰的回归。
须臾,木兰与家人相聚。推开沾上一层轻尘的闺房,环视周遭,还是那般模样。对镜,看镜中的自己脸上已有了几分沧桑。可惜人变了,变老了,不是当年那个无意间露出几分青涩的如花似月的少女了。木兰的脸上黯然失色,便换上了轻纱云锦,在额上帖花黄,指尖在朱唇上一点艳红,对镜一瞧,啊呵,花颜旧在,不失几分姿色。于是,她嫣然一笑,挪着碎步欢欢喜喜探望战友去了。战友们一见,大吃一惊,曾经多年结伴同行经历风风雨雨的战友竟是个柔弱的女子!各个目瞪口呆。惊忙之中又竖起拇指对木兰夸赞:“木兰姑娘真是勇敢坚毅的女中豪杰!”
木兰笑曰:“我就是多了一份勇气,不敢恭维此虚名。”
篇6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教学策略
古代诗词以精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被世代传承。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方法落后、手段不新的问题,因此,古诗词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革新。
下面,我以初中几个古诗词的教学案例为例,谈谈初中语文古诗词创新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初中语文教学重视古诗词的必要性
学生从小就会接触到很多高科技的东西,比如电视、电脑、手机、平板、复读机等,这使他们精神生活相当“丰富”,各种课外活动很多,诸如唱歌、舞蹈、游泳、绘画、书法、棋类、跆拳道、武术等,可谓琴棋书画、刀枪剑戟无所不触,但这些活动留给学生值得记忆的东西并不多,因为毕竟不是每一个学生将来会成为运动员、歌唱家、舞蹈家、武术达人。相对而言,古代诗词在学生的成长及以后的生活中会显得意义非凡。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古诗词,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启迪智慧,发展能力。
古诗词一般句式工整、篇幅短小、押韵上口,利于背诵,学生多背诵古诗词,对提高文学素养很有帮助。
二、初中阶段古诗词创新教学的意义
古代诗词博大精深,诗词中所记的事,所描的景、所抒的情等都与学生有很大的心理距离。因此,学生可能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因此,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不应在量上有奢求,也不能过于强调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多么透彻,而应引导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古诗词的熏陶,为以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是时代进步的源泉。教育当然离不开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内容要创新、教学的宗旨要创新、教学手段更要创新。古诗词包罗万象,有的说理透彻,有的抒情真挚,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寄情山水,有的诗情画意,有的是内心的独白,有的是对未来的希冀和憧憬,有的现实主义浓烈,有的浪漫主义凝重,对初中生们来说,要求他们能够深刻领悟这丰富无比的诗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创新古诗词教学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古代诗词的海洋里自由地畅游。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创新教学策略
1.创新不离“境”,激发品读兴趣。
同一首诗词,不同的读者对其意境的认识是不同的。如《游子吟》,有人会想到儿子进入了梦乡,母亲坐在床边为他缝着新衣服的场面;有人会想到临行前,儿子穿上了母亲亲手缝补的衣服的景象……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意境的感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从而使意境与意蕴结合起来,达到理解诗歌的目的,以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以播放黄梅戏《谁说女子不如男》,欣赏了戏曲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戏中的女英雄是谁、在她身上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你认为这个女英雄是个怎样的人等,音乐情境和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品读的兴趣。
2.创新不离“情”,体会诗词的意蕴美。
在引领学生在欣赏古诗词时,应站在一定的高度,感受和体会“物我一体”的意蕴美。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这首诗词的教学,教师不妨抓住“浓睡不消残酒”和“昨夜风疏雨骤”等情境描写,使学生融情于画意之中。学生就会自然地生发出“惜花”之情。
3.创新不离“真”,品诗词的“写实”。
很多古诗词是“写实”的作品,比如小学学习的《锄禾》、《悯农》;初中阶段学习的白居易的《观刈麦》,汉乐府的《木兰诗》,杜甫的《三吏》《三别》,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都是写实的作品,写实的目的是情有所托、有所依。不同的是诗词所抒发的感情是各异的。以《过故人庄》为例,诗的首联描写友人的热情款待,反映旧友的热情好客。颔联采用白描手法,了了几笔就将农村的特有风光写得很真切。颈联夹叙夹议,显得亲切自然。尾联属于语言描写,再一次写出了友人的热情,在结构上起到了首尾圆合之作用。全诗虽没有艳丽的言辞,但情感的抒发却是真真切切的。诗歌的写实手法及其优点,对我们指导学生的写作也有借鉴作用。一些学生的作文假大空,无病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无法抒真情。我们应让学生明确,写作应“写实”,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文章才能动人心。
4.创新不离“用”,培养创新思维。
在学习古诗词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诗词的独特的理解方式上,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正确评价古诗词,学会创作诗歌。
如学习了《陋室铭》,可让学生模仿这首诗而改写,写写自己的房间或教室;学习了《木兰诗》就可将文章的略写的――“征战沙场”部分进行详细描述;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扩写诗词等。
这里的“用”还包括用所积累的阅读古诗词的知识,诵读古诗词。能读出“诗味”、“意味”和“情味”,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领悟诗人的情怀。如《木兰诗》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木兰替父出征、征战沙场、建功受赏、辞官回乡等不同的情节作情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读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描写“征战沙场”的四句诗,应读出“悲凉雄壮”之感;“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愿”和“还故乡”应读出“渴望还乡”的迫切心理;“开”、“坐”、“脱”、“著”、“当”、“对”等六个动词应读出铿锵有力,又不乏轻松愉快的心情。
创新古诗词教学应将“传统”和“创新”巧妙结合,在传统中创新,创新要不离宗、不离本、不离境、不离真、不离用。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诗词的教学离开了创新就会像大地离开了阳光,鸟儿折断了翅膀。因此,古诗词教学的创新有必要且很重要,只要我们不断创新教法,古诗词教学就会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木兰》 迪斯尼 文化差异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5.027
近年来,由中国题材改编的西方动画电影在全球上映,引起了全球范围“中国热”,电影商们也赚满了口袋。早在1998年,这类作品就已经出现过。由美国迪斯尼公司根据中国家喻户晓的古代传奇故事花木兰改编的动画影片《木兰》,不但被誉为迪尼斯以往五年所推出的电影中“口碑最佳”的一部动画片,而且也是西方电影迄今为止取材中国素材类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这是迪斯尼第一次取材于亚洲地区,他们从自己的视点出发对这个中国历史传奇故事进行改写,将其改造成一个融合了东方和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流行电影。本文将通过比较文学的视野,去分析中西木兰在叙事、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木兰故事改编的价值。
一、东方韵味的美式电影
(一)《木兰》的中国元素
迪斯尼喜欢从不用的文化中寻找新的灵感和题材,用动画独有的方式对原作进行文化符号的拼凑,使之成为符合迪斯尼趣味的动画片。木兰代父从军的题材比较沉重,承载着相对严肃的“忠孝”观,并不符合动画片青春欢快的氛围,如何将故事拍得既有迪斯尼特有的趣味又兼顾中国韵味,是制片人极力思考的问题。他们致力于在东西方中找一个平衡点,通过中国元素的运用以及迪斯尼动画独特的叙事模式,将《木兰》打造成一部披着古韵中国外袍的西式电影。
正如迪斯尼戏剧制作公司总裁舒马赫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们决定制作一部有关中国题材的电影,或讲述一个在非洲发生的故事。我们就派一组人去那里考察。他们在那里绘画、摄影,然后把作品带回来。把故事讲给我们听,我们再具体决定如何运作。在拍摄《木兰》之前,我们派了很多重要人物去中国,跑了很多地方。”因此,为了使整部动画片具有鲜明的东方风情,迪斯尼公司特别派了创作小组赴中国多个城市进行考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此外,为了让观众更好地识别中国风格,几百名动画师花了大量的时间模仿中国国画的画风和手法。《木兰》用中国水墨画和水彩的艺术手法,营造富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场景。无论是开篇动画中那幅行云流水般的中式的风景水墨画,还是郁郁青山包覆下的小山村;无论是飘零着杜鹃花的青院白墙,还是重峦叠嶂的田野风光,都褪去了不少迪斯尼惯用的浓厚色彩,添增了水墨画的清淡幽远。在人物造型上,迪尼斯仍然承袭了一贯明显的正邪对比,但是人物却带有中国式的人物形象。木兰被勾勒成一位拥有秀气面容和纤瘦身型的中国古典美人,而单于面部线条粗犷,身材高大,与木兰明亮柔和的风格相比,单于灰暗强硬。此外,有一些小人物的造型也令人记忆深刻,木兰的媒婆体型肥胖,脸上有一颗媒婆痣,一副尖酸刻薄的样子,中国式的媒婆形象栩栩如生。《木兰》还出现了许多中国特有的元素,如烽火台的狼烟、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印着龙图案的旗帜、竹简和毛笔……大量的中国文化意象符号被一一呈现,形成了让人一目了然的中国背景。
《木兰》中丰富的中国符号只是整个电影中的一小部分,当我们将它们与其他方面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故事的复杂性,这个故事不只还原了木兰原有的故事情节,更添加了迪斯尼动画电影的叙事模式。
(二)《木兰》中的西方元素
《木兰》的故事情节基本忠于原来的面貌,但是制片人在原有的故事框架上进行自由细节的想象,使之成为符合现在流行模式的电影,从而在观赏性和娱乐性上更加引人入胜。《木兰》的情节母本主要源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诗》,其情节模式为:
1. 木兰决心代父从军;
2. 奔赴战场,思念故里;
3. 不要荣华富贵,请求还乡;
4. 亲友相迎,恢复女儿身;
5. 以喻赞美木兰。
《木兰》在《木兰诗》原有的故事情节上进行改编和重组,它采用了好莱坞电影惯用的模式,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悉德•菲尔德的三段式剧本框架[1],即――
1.建置(setup):匈奴入侵,皇帝征兵;木兰相亲失败,迷失自我;女扮男装,奔赴战场(木须龙出现,决定帮助木兰成为一个英雄)。
2.对抗 (confrontation):新兵训练,木兰赢得战友们的肯定(李翔出现);遭遇匈奴埋伏,木兰用计击退匈奴(木兰成为英雄);木兰负伤,身份暴露,被李翔赶出军营(英雄遭受质疑);单于未死,潜入皇宫,要挟皇帝;木兰救主,赢得皇帝尊敬和全国人民的拥戴。
3.结局(resolution):木兰谢辞归家,光宗耀祖;李翔求婚,木须龙成为守护神(皆大欢喜)。
通过比较,母本的情节比较简单,结局中规中矩;《木兰》基本沿用了母本的套路,脉络十分明晰。但是描叙的重点却发生了变化,对于军旅生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剧情点也增添至35个左右,影片结局符合美式电影的大团圆模式,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
除了采用好莱坞的情节模式之外,迪尼斯也有属于迪斯尼自己的特色,表现为动画片的趣味性很强。在迪斯尼动画片中,有几个因素是固有的:第一,它在选材上必须是一个正邪对抗的故事,纵观迪尼斯的电影,与正义的主角相对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两个反派人物。《木兰》中最大的反派人物是单于,他是激化主题、推进整个故事前进的主动力,也是使木兰成为英雄的“幕后功臣”。还有木兰相亲时的媒婆、皇帝的宰相等这类人物,他们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迪斯尼动画片喜欢采用深受儿童喜爱的幽默轻松的手法,使电影充分喜剧成分。《木兰》中木须龙这个动物角色深受观众喜爱,它不但是木兰的得力助手,也负责了影片中的搞笑部分。木须并不是真正的龙,而只是一只小壁虎,它渴望成为守护神却只能是一个敲锣的,它的这个身份本身就降低了整个故事的严肃性,冲淡了矛盾的紧张感,使整个影片处在一种张弛有度的节奏中。第三,迪尼斯还喜欢通过歌唱的形式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木兰》中的Honor to Us All表达了家人对木兰的期望,Reflection则是表现了木兰对于自己的质疑以及矛盾的心理特征。影片中的创作模式和西方影片元素,时刻在提醒人们:这是西方的Reflection,而不是中国的花木兰。
二、被“陌生化”的木兰
(一)中国的木兰
有关木兰的故事最早见于宋代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中的《木兰诗》,诗中塑造了一个忠孝兼具、智勇双全的巾帼英雄形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让一个遵从妇道的传统女子跃然纸上,之后诗歌继续塑造这位女子的形象。“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在国难危机面前,木兰不能让年迈的父亲和稚幼的弟弟远征沙场,也不能弃国家危难于不顾,在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矛盾的交织下,木兰毅然选择女扮男装,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在抗战胜利之后,木兰选择返乡孝顺父母。在《木兰诗》中,“忠”与“孝”在木兰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木兰的故事在中国流传盛广,在民歌、诗词、小说或是戏剧等形式的改编下,木兰的形象也越来越丰富。终究,无论是徐渭的戏剧《雌木兰替父从军》还是张绍贤的《闺孝列传》,无论故事如何发展,人物如何变化,木兰品质里的忠孝观依旧是不变的。这种现象的发生并非偶然,这与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传统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一个崇尚儒学的国家,它深深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是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导向,而“忠”和“孝”恰恰也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组合部分。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了西汉董仲舒发展形成“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法则。木兰代的故事经历了代父从军――奋勇杀敌――请愿还乡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由孝到忠,再由忠归孝的价值观转换的过程。其“忠孝两不渝”的思想正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由于文化的不同,《木兰诗》中木兰的这种价值观很难被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因此,《木兰》中将木兰改变成了一个更切合西方价值观的姑娘能更好地被西方大众所接受。
(二)西化的木兰
我们在观看《木兰》时,总觉得影片中的木兰“形似神不似”,这是因为迪斯尼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法给予木兰新的形象。什克罗夫斯基认为艺术创作不能照搬被描述的对象,应该采用艺术的手法进行处理,陌生化则是一种可行的手段,它让原来被人们多熟识的事物变得陌生,使受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新的感受。这一手法在电影艺术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迪斯尼将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植入《木兰》中,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木兰得到了新的诠释。
影片一开始木兰就自我主导了一场失败的相亲,那名中国传统女子已不复存在,在歌曲Reflection,木兰唱出了自己不是一个父母所期待的好女孩:看看我不是爹娘身旁的乖女儿,难成温顺新娘我不愿;为出嫁装模作样,可若是违背家族礼教,三从四德定会使全家心伤。同时,歌曲也唱出了木兰渴望成为真实自我的心愿。皇帝的征兵给木兰创造了实现自我的机会,于是她半夜偷了父亲的战袍,想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能力。《木兰》刻意将故事的主体部分放在军营生活中,这是最能表现木兰个人魅力的地方,影片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刻画木兰的形象。新军训练中李翔留下了一个艰难的任务,在所有人都在打退堂鼓的时,木兰凭着一股毅力完成了任务,成为了新兵中最优秀的军人。雪山大战中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木兰凭着自己的智慧击败匈奴,拯救了自己的战友。最后,木兰皇城救主,将她的英雄气质发挥到了极致,她不但给家族带来了无限的荣耀,也通过真实的自我赢得了爱情。
影片的木兰摆脱了传统的东方女性形象,她勇敢地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体现着美国式的精神。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美式电影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美国的文化和精神。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它肯定了人自身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人作为社会主体性的重要性,鼓励个人依靠自我能力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在这种价值观的文化导向下,《木兰》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中国式的木兰被“肢解”,一个自尊自爱、积极寻找自我出路的现代女孩出现在银幕上。
三、《木兰》成功的因素
《木兰》在全美首映的周末三天票房记录就达到2300万美元,整部电影给迪斯尼公司带来了超过3亿美元的利润。在美国电影院,《木兰》场场爆满,绝大部分观众都对这部影片给予高度的赞赏,孩子们看完后则大呼还想再看。《木兰》主题曲连续数周高居各大音乐排行榜冠军位置,其势头丝毫不逊色于同年推出的《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根据电影改编的音乐剧从北半球演南半球……《木兰》的魅力与轰动效应于此可见一斑。《木兰》的魅力与轰动效应与美国人的两大价值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是平民英雄,另一个是平等意识。
“平民英雄”理念。若是用一个与受众差不多身份的人物去传达美国精神,可能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迪斯尼善于把握受众心理,常常塑造一个平民英雄而其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言人。从整体走向看,电影中刻画的人物,无论是他处于什么时代,能力如何,都是英雄与反英雄的题材,最终都是以英雄的一方打败反英雄的一方告终,这就是美国电影中的英雄情结,它承载着美国人心中那种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的“美国梦”。这种“美国梦”在电影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折射出不同的英雄形象。到了20世纪80年代,电影中的英雄大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超级英雄,他们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并不是战无不胜的强者,在故事一开始往往以弱者的姿态出现,然后在多次事件中成长起来。“虽然他也同样具备飞檐走壁的超能力,但是和别的超级英雄不一样的是,他有着和普通人一般的弱点,比如能被子弹打中、会喝醉酒,也可能被人击倒……他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神经问题。”[2]迪斯尼动画电影中就常常出现这样的英雄。《超人总动员》中的鲍勃曾经是鼎鼎大名的特工,在告别了他的职业生涯后,鲍勃拥有了家庭,过起了平淡的平民生活,现在的他只是一名保险公司的理赔员,每天悠闲的生活使他大腹便便。昔日的英雄已经变成了“狗熊”:头发秃了,肚子大了,裤子紧了,皮带怎么也扣不上了……这种题材的动画片在迪尼斯中比比皆是,各种英雄都是从平民中变化而来的,而且基本上都是不完美的个人英雄。这种英雄人物满足了观众心中成为英雄的愿望。《木兰》中的木兰出身平凡,却成为了一个巾帼英雄,这就是迪尼斯看到的商业价值,影片中的木兰经过改编,再也不是中国传统那个德貌双全的完美女英雄,她学不会传统女子的温柔贤惠,是一个相亲失败的“滞留货”,这满足了美国观众的审美趣味,因而获得了成功。
平等意识。平等意识在迪斯尼电影中也是要极力展现的价值取向。平等意识是美国民族价值观中的一项基本价值。《独立宣言》中宣扬“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迪斯尼也将这种价值观很好的表现出来了,如老鼠在人们眼中是肮脏的、可恶的,但是迪斯尼却为它塑造了一系列可爱的形象和拍制了一系列的动画片,动画片中的这只名为米奇(Mikey)的小老鼠聪明风趣、造型可人。这就是迪尼斯的一项基本价值,迪尼斯通过电影方式表达博爱精神,洗涤了人们的心灵,蕴含着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体现一种和谐之美。木兰的故事就体现着这种平等意识。在中国古代,男女地位极其不平等,《周易•季辞》中对男女地位就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乾为天,是阳物,乾道成男,坤为地,是阴物,坤道成女,天尊地卑。”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社会,木兰却可以代父从军,成为光宗耀祖的民族英雄,这种男女平等的意识得到了迪斯尼的青睐与发扬光大。因此,迪斯尼在《木兰》中并没有采用激进的女权主义观,影片中并非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是将这种矛盾上升至民族意识和人性平等的高度,这种改编手段更能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
有人将好莱坞电影比喻为一个传播美国文化的“传教士”。的确,每一部迪尼斯电影都带有浓郁的美国色彩。属于中国的“木兰”经历了美化文化的洗礼,被赋予美国的精神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全球大众文化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的电影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但是相对与国外很多的电影还是处于弱者地位。《木兰》保留了原有的民族性,又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使受众不会由于时代、文化的不同产生距离感,反而更激发了受众的兴趣。这给我国电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文化,又要结合当今的时代精神去挖掘电影可以赋予我们的价值。
《木兰》的成功使迪斯尼在2005年再次推出《MulanⅡ》,再次使迪尼斯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反观中国2009年推出的电影《花木兰》,在国际上却反响平平。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形象和中国元素被搬上了国际的大银幕,当2011年6月上映的《功夫熊猫2》再次取得优厚票房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文化却让美国人捷足先登,打上标榜美国文化的标签?
注释
[1] 悉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将电影剧本分为建置(开端)、对抗(中段)以及结局三个部分,他在著作中详细解析了每一个部分的形式、需要的时间、需要设置的内容等。
[2]刘见林:《由漫画翻拍电影看美国人的超级英雄情结》,《华盛顿观察》,2003年第30期。
参考文献
[1]马华:《影视动画影片分析》,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年版。
[2]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与文化世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赵东:《外国优秀动画电影100部》,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4]王志敏:《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5]刘见林:《由漫画翻拍电影看美国人的超级英雄情结》,《华盛顿观察》,2003年第30期。
[6]李祥林:《从美国动画片说开去――从性别文化视角考察“木兰从今”故事》,上海艺术家,1999年2期。
[7]黄秀红:《从美国电影看全球话语境下的文化涌动和中国文化》,电影文学,2008年12期。
[8]周琳玉《他者化与政治镜像――对迪斯尼动画片文化身份的省思》,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2期。
篇8
【关键词】中学生美术创作教学指导
美术创作历来是艺术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指导初中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则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难题。为了避免学生味同嚼蜡的照搬郑板桥的《竹》、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李苦禅的《鹰》、王成喜的《梅》等,摒弃浅薄的所谓模仿力很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启迪他们的智慧,引导他们的创作,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作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几点做法概述如下:
1 学会欣赏,学会评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学《美术》课本,把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类型划分的相当清晰,并且加大了欣赏·评述部分的比重。因此,我们应当把欣赏评述课作为指导中学生美术创作的基础课。
笔者将“学会欣赏,学会评画”概括为教会学生欣赏原创作品、仿真作品、印刷作品,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感受、见解,评述作品的风格、意境和主旨。从用笔、用墨、线条、色彩、构图中发现美的所在;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展览馆、博物馆,如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及考察当地的传统美术场地、美术创作基地,如鸡鸣驿的庙宇壁画、蔚县的民间剪纸,从中拓宽美的源泉;搜集民间美术资料,梳理整合出布老虎、孩儿枕、草编、竹艺、根雕、石刻、泥彩的类别,使学生从中增强美的感受。
2 弄通事理,学会读画
我们在美术课上,一般都少不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必要的事理。如对称、均齐、平衡、阴阳、明暗、黑白、色彩、肌理、纹样、大小、长短、宽窄、粗细、连断、虚实,共性与个性、内部与外部、穿透与遮盖等。如笔者在教《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造型·表现)”时,以现代画家赵梅生的中国画《红梅图》为例,让同学们依据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曲直、长短去读通梅花的枝干。再从构图的欹正、巧拙、轻重、黑白、疏密等方面去观察花朵与枝干的连接,落款与用印的点缀,发现它们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 抓住特征,学会抄画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当今的儿童美术莫过于卡通画,而人物卡通画的创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眼大、嘴小、下颏尖、头发长,当然其中一些特型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米老鼠、唐老鸭、葫芦娃、奥运福娃又各具其型,因此,要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上去观察,如俯、仰、正、侧;各种表情上去认知,如喜、怒、哀、乐;各种动态上去分析,如坐、立、跑、跳。由此引领学生从诸多方面去抄画某一人物形象,并且让他们加以记忆,在“抄画”过程中学会自我创作的能力。 4 根据异同,学会拼画
经过前两个层次的学习,我们基本能达到组合、拼凑出的新的画来,这也是再创作。如笔者在教《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造型·表现)”时,通过教材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让学生把现代画家吴冠中的墨彩画《溪》、现代画家傅抱石的中国画《初春》、宋代画家马远的中国画《梅石溪凫图》三幅画中的树木与溪水逐一比较,然后,让同学们把三幅画当中的水与树互换,拼成自己喜爱的画作,便出现了许多崭新的画面。或春柳吐绿、小溪潺流,或梅花怒放、群鸭戏波。
5 大胆动手,学会改画
人常说“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实际上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雕饰,合理改造的再创作,是有谱可靠,有法可依的技艺拔高和艺术升华。笔者在教《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格调高雅的生活品位(设计·应用)”时,挖掘“剪纸的意蕴”,把学生作业中的《母鸡下蛋》又多加了五六颗蛋,改为《母鸡孵小鸡》;把闭着嘴的《金鸡独立》,改为张开嘴的《雄鸡报晓》;把一只《春牛漫步》对称的再现,剪成《顶牛较劲》。当然,还可以把母鸡、公鸡、春牛的原画幅式适当拉长、压扁、缩短,搞成横幅、斗方、扇面等幅式,或是把公鸡和母鸡组合在一起等。概括起来是:合理裁剪原画;改变原画幅式;增删原画内容。
6 学会想象,学会创作
篇9
【关键词】课堂;教学;过程;方法;探究
Let the process become more beauty-the new lesson change medium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and method investigation
Liu Ting
【Abstract】The new lesson change to initiate of development student of investigation spiri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exaltation student of comprehensive character, the key lie in classroom teaching in how effort pursue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method of perfect combine, make the student get the United States of enjoy with smoked pottery.
【Key words】Classroom;Teaching;Process;Method;Investigation
新课改提倡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教学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新课标更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些都离不开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如何让语文的教学过程变得更美丽,一直是语文教师所渴望和不懈追求的。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做过一些探究和尝试,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吃透文本内涵与教学预设紧密相关。教学生成是动态的可变过程,生成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标志。
教师恰当的预设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个性化理解”,促进精彩的生成。预设和生成是教学过程的矛盾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有效的预设就难有精彩的生成,精彩的生成需要有效预设的引导。
二、力争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是有机统一的,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一些方法。(1)以“最佳问题奖”充分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江西一教师在预习《木兰诗》时,有同学提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怎么可能呢?不说别的,一洗脚就会露馅,小脚怎么藏得住?”于是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中国妇女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缠脚的?”大家很感兴趣,一致推选此问题为本次预习的最佳问题。老师查阅了不少资料,由此导入新课,告诉大家据清代史学家赵冀考证:中国妇女缠足始于五代,花木兰生活的时代,妇女尚不缠足,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从这一教学实例可以看出:“最佳问题奖”的设置,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预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获得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2)课前三分钟演讲使学生快速进入语文课堂。课前演讲打破了一般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在充分参与的情况下迅速进入课堂,而且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3)上课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钱梦龙为代表的教育家们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讲解内容方面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思考。比如我在讲解《我与地坛》一课时,就采用了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先让学生预习时提出问题,然后进行筛选、取舍,抓住两三个关键问题让同学分组讨论,再让小组代表发言。结果同学普遍反映这种方法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 采用“先死后活”复习法。对于死,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死记硬背有什么不好?在记忆里特别旺盛的青年时代,就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的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的确如此,对于那些优美的语段、诗歌、散文以及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牢牢地掌握。所谓活,请看广东优秀教师陆影梅的“创意作业”,陆老师在复习时,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谈自己的理解、分析、点滴感受等,形势不拘。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有的同学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有的谈自己的学习心得,更有的用图示概括课文内容,有的续写课文,有的将课文内容改写成歌词,套用流行歌曲曲调,以便记忆。 这种复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三、运用幽默的语言调控课堂
幽默是一门艺术,幽默艺术让语文课堂更加美丽。有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特级教师钱梦龙一次去外地做示范课。开始,课堂气氛严肃紧张。钱老师走上讲台后,微笑着说:“我请大家猜个谜,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财),打一人名。”此语一出,就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中,它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活跃了课堂气氛,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同学们积极思考着,一会儿,一名同学举手回答:“钱梦龙。”全班随之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一下子和钱老师贴近了。学生顿时觉得这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跟这样的老师学习一定是轻松愉快的乐事。而钱老师这堂课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四、给学生诗意的熏陶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无诗意,已经冷了不少学生的心;高考作文多少年来的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更是将诗歌教学降温至零下三十度,学生读写诗歌的兴趣多被扼杀。如何给学生诗意的熏陶?(1)追求诗意,用诗人的眼光来处理教材!无论是“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梧桐细雨,还是“像一张小小的邮票” 的乡愁乡恋,无不给人以别样的美感。不论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还是“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都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韵。 (2)要有诗人般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的思维与诗人的思维进行“超级链接”,使诗歌的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诗的韵味,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五、利用文言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篇10
[关键词]误区;朗读;想象;质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城乡校园,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也初见成效,但文言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作为阅读教学改革的“瓶颈”, 仍有“新鞋走老路”之嫌。从我市近几年的中考来看,文言文考核比例有所调整,以常用词、翻译和应用为考点,但从学生的解答情况来看,文言文得分率是最低的,究其原因,还是许多教师受应试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文言文教学中出现了如下误区:
误区一,教与学不能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处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和学生的自主学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不少教师在执教文言文时常常忽视了这一点,不能主动去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挥,导致教与学脱节。
误区二,忽视了文言文的阅读性。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得人心,但是面对中考“一卷论英雄”的现实,许多教师盲目提高优秀率,而忽略了对文言文的鉴赏性阅读指导,因此出现死记硬背的奇怪现象,三维目标难以全面达成。
误区三,依样画葫芦,缺乏创意。
有些教师采用传统的读、译、背的教学步骤,先把课文读一遍,然后从头到尾译一遍,最后让学生背诵和翻译原文,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误区四,教法僵化,目标单一。
不少教师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对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甚至“字斟句酌”,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字、词、句的工具。
可见,上述教学误区的存在不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学文言难,难于上青天”之感。我们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合理引导朗读,培养语感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话语告诉我们,反复朗读能促使读者领会文章的旨意和道理。因此,我们引导学生朗读文言文时应做到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和乐此不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抓住三个“把握”:
1.把握好朗读的停顿
朗读中的停顿是正确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调节朗读气息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包括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两种。所谓语法停顿是指句间、句中、段落间的停顿,逻辑停顿是指为了强调某个词语而作的停顿。目前初中文本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有标点,句法停顿比较容易掌握,问题焦点在于一些复杂句子内部的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为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楚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诸如蒲松龄的《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其一”是整句的主语,“犬”是名词作状语,修饰谓语“坐”。我要求学生如此进行朗读:“其一∕犬坐于前”,而不能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其次,要引导学生弄清楚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之间的区别。譬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在这里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单音节词,应该读成“今齐地/方千里”,而绝对不能读成“今齐/地方千里”。
2.把握好朗读的重音
所谓文言文朗读重音,就是在朗读过程中为了表达某种神情内涵、突出主旨,需要把文中的某些词加以强调,而读得相对重(音高)一点。至于对重音的确定和处理,必须以正确理解文本内容为前提。譬如,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文中的“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一句,前一个“而”应轻读,后一个“而”要重读,以此表现太守“乐其乐”的操守。当然,为了使学生真正懂得重音对表达意义的作用,我还举出不同读法的不同含义,让学生从中有所感悟。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出对句子的完全不同的理解,通过诵读下文理解,学生就会明白后者是正确的,而且诗人的无奈之意也跃然纸上。
3.把握好朗读的语气
学生朗读的语气是指读音的抑扬顿挫,一般包括陈述、疑问和感叹等语气。假如读不准语气就不能更好地理解句式,也不能感知文字所包含的各种情感。在文言文的诵读过程中,由于读出的语气不同,表现出的思想感情也大相径庭。譬如,文本《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可以有两种读法:第一种是前句作重音处理,语调高昂;第二种是后句作重音处理,气势加强。显而易见,结合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和他的政治理想,后者更能显露他不计个人得失、胸怀天下的宽广胸襟和远大抱负。
二、注重拓展迁移,丰富学生想象
德国思想家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才能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譬如,我在布置学生把文言文改写成现代记叙文时,要求他们把握原文的主旨、感情基调和写作背景,对人物生活的环境、心理活动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可以作合理的补充和细致的刻画,通过联想和想象,使情节充分展开,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譬如,我在执教《木兰诗》时,鼓励学生抓住“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在想象的基础上当堂进行改写,许多学生按照原意合理添加了丰富多彩的细节,进一步体现出木兰的机智与智慧,使这位古代女英雄的形象更为丰满,更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