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23:4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建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1

(一)从哲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解读

尹栾玉从农村文化产品的公共属性、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中的角色、民间文化———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源头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农村文化产品消费的整体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提供这些产品的必然性;农村文化产品消费所具有的强大的正外部性效用,决定了政府提供这种产品的必要性。”[4]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各种保障农村文化建设的法规政策,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并加强制度的监管和落实,以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常态化,同时要通过直接的公共财政投入和间接的出台优惠激励政策鼓励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确保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以政府提供的法规、政策等正式性制度为主体,同时还需要包含习俗、道德规范,观念、意识形态等内容的非正式制度的支撑,而民间文化则是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源头,“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内涵、特征、功能的解析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尚没有统一的界定。苏益南等学者把新农村文化界定为:“基于乡村区域共同体的长期传承积累而形成、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并为特定区域的农民群众共同享有的价值观、生产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等的总和。”[5]根据这一定义,并参考组织文化的层次划分,将新农村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新农村物质文化主要通过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等体现出来,反映了农民群众对文化的理解和需求,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主要体现为与农村文化发展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能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精神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的理论经验和思想升华,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吴迪认为“新农村文化指的是一种既有别于城市文化又有别于以往的传统农村文化的一种全新型的农村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在于推进亿万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和现代化,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6]张硕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农村文化产品创作、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法制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八个方面的内容。[7]王家新等学者认为新农村文化包含五大基本要素:作为文化参与者和承载者的农民群体;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农村聚落内的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农村社区与外界的物质和信息交换渠道;与农村文化活动相配套的组织和制度;面向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8]徐学庆在博士论文中概括了新农村文化的八项特征:继承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内聚性、多样性、群众性、实用性,并认为农村文化具有十大功能:继承、导向、娱乐、认识、教育、沟通、规范、服务、媒介、经济。[9]“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我国乡村文化又呈现出时代性、开放性、群众性等新的特征。目前,乡村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乡村、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共存。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上,乡村文化强调一种公共性和人伦性;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乡村文化则强调人与外界的顺应性、和谐性。我国乡村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蕴涵着自然、淳朴、厚道的文化品格。”

(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要性、意义的剖析

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要性、意义的阐述大同小异,取得了以下的共识:1.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构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可以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整合价值取向、提升思想境界、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化解各种思想疙瘩和矛盾,架起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逐步形成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融合。”[11]桂玉认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性工作,为和谐农村构建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12]2.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文化建设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任务。从我国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与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成果相比,农村文化建设显得较为薄弱。我国广大农村由于信息、交通比较闭塞,传统落后文化根深蒂固,农民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从这个角度讲,农村是制约我国社会实行全面小康的关键所在。远翠平认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13]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助于解决农村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王海通认为,加强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转变生产观念,为生产发展提供知识支撑。生活富裕不仅是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上的追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需要用文化建设来转变人们陈旧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和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管理民主,更需要用先进文化的建设来改变封建专制独断的管理方式,用民主法治的手段确保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14]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建设富庶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而农业的深层次发展、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现代化农村的建设,都必须依托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在人才培养、信息传递、科技普及、市场开拓、脱贫致富等方面的作用,为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环境、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桂玉用“助推器”“导航灯”“粘合剂”来形象地比喻在整个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实践总结

很多学者对本省、本市、本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作了实地调查,总结了不少当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农村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协调,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还存在滞后现象。

(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绩

各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目前,大部分农村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目标。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地纷纷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业余生活。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在各级文化专业队伍的指导与培训下,农村涌现出一批业余文艺骨干,形成了一大批活跃在广大农村的民间花会、民间艺术表演团队和民间工艺家队伍,民间文艺形式得到恢复与发展。

(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不足

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前农村文化工作中还普遍存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基层文化队伍匮乏、村民的文化生活单调、赌博迷信现象普遍存在、传统文化形式日渐衰退的问题。黄欣认为农村文化生活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一是文化生活消费偏低,二是文化生活方式单一,三是文化生活品味不高。[15]唐金培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以下的问题或偏差:重“硬”轻“软”,以中心代替全局;重“点”轻“面”,以个别代替整体;重“建”轻“管”,以形式代替内容;重“乐”轻“教”,以利益代替责任;重“送”轻“种”,以城市文化代替乡土文化。[11]陈运贵则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硬指标与软任务之间三大矛盾的现实困境。[16]也有学者从政府的角度,总结了政府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在农村供给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衰退;当前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与农民的需求错位;政府多头行政造成重复建设、有限资源浪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17]还有学者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不足: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整体实力不够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有创意的文化名家及领军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力;文化消费总量偏低。

(三)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很多学者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主要是由思想上重视不够、经济上投入不足以及农村文化体制还不健全造成的。梁捍东、王晓瑞认为,基层部门认识不到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思想原因;社会转型和对农村文化建设规律研究不够是弱化的社会原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其负面效应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经济原因;一些落后文化影响仍在加深,一些封建文化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自身原因;改革滞后不适应新形势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动力原因;文化生产与消费脱节,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市场原因。

三、对策建议

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各种研究思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破解新农村文化建设难题、探寻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方案。

(一)强化思想认识

学者们一致认为,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宣传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切实改变新农村文化建设“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起不要”的局面,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热在县市、重在乡镇、冷在村庄”的状况,树立“大文化”建设的观念。做到“四个纳入”,即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通过这“四个纳入”使农村文化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

徐学庆提出要明确新农村文化建设领导与管理主体的职责。加强党委部门的导向监督作用,保证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加强政府部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促进新农村文化整体发展。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宣传、发动和示范功能,推动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发挥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牢固的群众基础。

(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运行机制

吴迪认为,首先,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的专项扶贫投入、专项补贴的力度。地方政府可以要求村级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营利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其次,扩大公益性筹资。可利用福利彩票、党费基金、社会捐赠、村社集资等多方渠道筹资。再次,多种方式并举,走多业助文的道路。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个体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

(四)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提高现有文化队伍的水平,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的培训。其次,在农村吸收“文化精英”充实文化队伍。可以通过国家公共财政引导的方式,奖励和补贴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建立一支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另外,国家还要制定引进各类人才到农村的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扎根创业,为农村文化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19]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加强载体建设

篇2

生活社区化就是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使农民享受便捷周到的公共服务,过上城市居民一样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这是“四化”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尺度。所以,要按照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有序推进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保障能力。前进村依托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化发展,社区化管理”的理念,坚持“适度超前、整村推进、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分步实施”的原则,建成小康住宅楼18幢,385户村民全部搬迁入住。同时,配套完善了村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广场、医疗卫生所、农家超市等服务设施,打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服务优质、环境宜居、便民利民、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通过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完善社区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把农村小康住宅区建设成为文化底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宜居新型社区。满足了农民生活需求,提升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二、把打造特色生态新村作为基本要求,不断美化生活环境,是“四化”村建设的保障

环境田园化就是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保护好农村原生态的田园环境和秀美风光,传承淳朴乡风,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生活环境保持田园风光,优美整洁、宜居乐业。这是“四化”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所以,要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前进村以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能源为重点,着力建设“村庄绿化、道路硬化、环境净化、街道亮化、家庭美化”的生态文明新村。大力倡导绿色生态生活理念,积极推广改厨、改厕、改圈、太阳能、沼气清洁能源、畜禽健康养殖和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等技术。配套建设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存贮、清运、填埋等处理设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顽疾,营造优美整洁、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三、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重要途径,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是“四化”村建设的支撑

篇3

加强农业档案管理工作,使得农业档案管理能够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就必须要对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一切信息进行详细可靠地记载,包括着对于农民承包的土地面积的记载、承包时间、承包费用以及土地的变更情况的记载。对于这些信息的记载可以有效地避免了这些内容而引发农村的社会矛盾,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土地分配不公而产生的社会纠纷与纷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新时期现代化新农村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因而,加强农业档案管理为农村的和谐发展以及建设现代化新农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农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农业档案管理记录工作起步时间很早,在一段时期内发展速度很快,其档案的记录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但是也不乏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农业档案管理有许多方面的内容没有记录,无法同飞速发展的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与进程相适应。我国的农村在全国范围内十分的广阔,许多的农村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许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更是十分的有限,这样就导致许多的农村地区没有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尤其是在大部分的小村镇中,这样的现象更是十分的严重,对于记录的档案管理工作很不重视,档案随意的存放,没有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更没有专门的管理设备。此外,在有些农村地区,虽然建立一个档案管理工作机构,但是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去制约日常工作,更是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往往档案管理工作都只是其他工作部门的一个“副业”,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十分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大部分的档案记录都是一些纸质的记载,没有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平台,信息化程度地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的利用效率,许多的档案管理人员更是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样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无法提供可靠而准确的信息资料。

3对加强档案管理的改革建议

3.1做好档案的记录工作

农业档案的记载是否规范,其记载的信息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档案能否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要重视档案资料的收集以及整理的方法,最大程度上保障收集的档案资料可靠性、科学性、规范化。在收集档案资料的过程中范围要广,要进行科学化的收集,在整理的过程中要分门别类的统一管理,最大程度上方便查阅,从而可以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农村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实行各项政策是可以依据可靠真真实的档案记载作出正确的决定。做好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为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性的作用。

3.2充分开发档案管理信息,集思广益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重心都侧重于保管工作,没有意识到利用档案信息的重要作用,需要利用档案信息的人员必须亲自上门进行信息收集。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从而给农业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收集档案信息的过程中亲自下到基层中去,了解到农业生产发展的现状,将科学技术融入到档案管理中去,在不断地社会实践中总结社会经验,讲科学的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而最大限度上的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服务。

3.3档案管理相关人员要有服务意识

农业档案记录了农村的整个发展与改革的历史,是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依据,为农业科学研究以及全新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作为农村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的进行档案管理的实训学习工作,不断提高他们对于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与能力,提高管理的专业水平,认识到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使得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具有服务社会的工作意识,从而促进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工作。

4结束语

篇4

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正趋于多样化,多种行业、多种经济组织并存,在竞争中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一般只办理小额的质押贷款业务,信贷品种极度欠缺,虽然各大银行相继开设了一些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贷项目,但是贷款总量小,贷款资格审查过于严格[1]。在此情况下,农村的大部分信贷需求最终还是落到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而农村信用社业务素质低、信贷种类单一的特点已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多样化的趋势。

二、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改革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坚持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改革的同步进行处理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经济发展区域性的特点出发制定农村金融发展的战略方向,有利于实现农村金融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同步进行。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要建立供给型农村金融发展策略,以此为基准,不断调整我国农村政策银行的功能,适当的增加农业贷款项目,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重点支持农村龙头企业产业化的发展,逐步实现农村人民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双赢。

(二)充分发挥政策性支农机构的重要作用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缺口偏大,在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与服务力度还不到位。针对国家主要的政策性支农机构来说,要不断扩大市一级机构,收缩县一级机构,加大对农村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将主要业务落实到实处,中央政府的支农业务要委派到农业发展银行,市县级的业务要慎重选择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出支农机构的作用。

(三)各个金融机构的改革第一,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农村信用社要在落实各项扶农政策的基础上,把改革的重点放到对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上来,尽快的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农村信用社结算体系,在员工中积极引进竞争机制,保证农村信用社队伍的稳定,通过基层社制定贷款利率,增加客户对农村信用社的好感度。第二,深化农业银行的改革。农业银行在改革过程中要重视商业性的增强,渐渐弱化政策性的金融业务,以便能够为资金需求量大的农村建设发展项目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支持,不断完善产品市场、便利性结算、信息咨询等中间性金融服务业务[2]。第三,深化其他金融机构的改革。在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进程中,要将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引回农村地区,建立中小型企业贷款的担保机构。另外,要致力于民间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使其在农村金融中发挥辅助作用,多方面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大力发展小额贷款组织等民间金融机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四)创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金融环境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想要创建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政府就要与相关部门协调合作,积极建立农村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和失信惩戒制度,严厉打击逃债行为,降低金融风险。此外,国家还要在立法上予以支持,加强法制监管,打造一个健康的金融环境。

三、结论

篇5

1新农村政策自身存

在问题“制度实施的不完全还来自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政策是否适当,是否合理,严重制约着政策的执行效力。部分政策大而空,没有经过实地调研,想当然地制定,致使政策无法落实,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如200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由于政策本身存在问题,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2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

一是基层执行组织的“经济人”本身阻碍政策执行,政策执行主体的自身利益、需求和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有效执行。二是从政策执行体制上看,政府在政策的制订、执行、评价和监督上占据主导地位,政府权力至上,监督和建议力量不足,这难免造成政策执行不科学的现象。

3政策执行客体的负面影响

农民的“自利”思想,阻碍了对新农村政策执行的监督。每个农民需要自己担负监督责任所需的成本,而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便把责任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独享成果,最后容易形成“人人都有监督责任,却没人监督”的局面。

4政策执行环境的阻碍因素

一是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影响了农民和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目标的期望和支持力度,间接影响了政策目标的达成。二是部分农村基层干群关系紧张,农村基层政府执行者腐败和不作为,农民对政府执行者信任度下降,导致基层执行主体的权威资源日渐缺失。三是现今农村缺乏完善的政策执行监督体系资源,影响着政策的有效执行。

二增强我国新农村政策执行效果的对策

1强化新农村政策体制改革

一是精简机构,撤销不必要的部门,合并职能相似的部门,实现资源整合,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二是加强执行机构的沟通协调,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建立健全新农村政策沟通传播机制,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利用新媒体并开设电话热线等官民交流互动机制,促使基层干部与农民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使政府能够认真聆听农民心声,使农民获得监督政府的权利。

2提升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一是要提升基层干部对新农村政策的理解水平。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政策学习、宣讲,使政策执行者“嚼透”各项新农村政策,确保政策实施不变形。二是要加强政治修养和道德建设。道德缺失、信念动摇容易使政策执行产生偏差。三是要提升执行者的执行能力。开展专业培训,使政策执行者掌握政策执行的把握能力和控制能力。

3打造新型农民队伍

一是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建设,强化农民的参与意识,在公正公开、农民自愿的情况下选出农民自己的“代言人”,保障农民自身应有的利益。二是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农民整体水平,有利于农民学习理解新农村政策,消除抵制新农村政策实施的心理。

4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

篇6

1民生科技发展必须要体现“以人为本”

民生科技要想在农村得到有效的推广实施,必须要有战略性的思路来引领。“以人为本”是当下最切合民生事业发展的根本,换句话说,只有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民生事业的发展才有立足之本。像是近些年,各小区污染水源得到了有效净化处理,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民生科技由此带来的福利更是深入人心,为今后科技发展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以人为本”不是说说而已,我们必须要正视当前小农思想、传统农业在农村中已经根深蒂固。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自基层政府部门就要树立民生科技发展的观念,利用市场的推动作用引领社会各基层积极参与民生科技发展之中,使着为农户谋福利深入政府工作人员内心的同时,让大众感受到政府工作的初衷就在于为基层老百姓谋福祉,从而号召民众和政府能够齐心协力的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2民生科技发展建议于国家政策层面予以更多支持

国家应该重视民生科技发展这一项民生工程,将其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技管理范畴之中,鼓励各部门积极开展民生科技研发工程,促进民生科技创新活动于社会中的再创造。同时,国家还应在政策上给此方面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便利,比如;提供科研平台、降低申请学历门槛等等,确保有更多的技术人才投入到民生科技发展之中,为民生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国家还应于资金方面与民生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资金来源,同时与民生科技发展项目招标时提供一定的照顾。而对于那些直接关系到农民卫生、健康、安全、公共服务等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研项目时,要千方百计帮助其筹集资金,为民生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撑。

3民生科技发展必须要根治于民生大众之中

篇7

1新农村聚落

当前的农村需要在“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绿色建筑科学理论为依据,对农村居住建筑和空间关系展开全面研究,以探索采用绿色的低成本建筑节能技术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综合影响,从而找寻出经济可行的符合现农村实际情况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本文中所涉及的低成本建筑节能低技术更注重的是能满足农民居住需求和经济承受力,而非对农村地区在技术上的歧视),从而因地制宜实现设计能耗和成本最低的目标。

2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在人与自然、人工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建筑形式,它凝聚了人类建筑文化、生态文明与生态智慧。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同时,最大化地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生态效益并体现出对未来的关怀。因此,绿色建筑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生态、降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其主旨是与地球和谐共生。作为一名设计人员,首先应该具备环境伦理学的观念,将建筑与适宜技术相结合,采用低能耗达到高效率的能源循环模式,将建筑从建造到全寿命周期的能耗减到最低,并有利于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

3绿色建筑技术

在谈论绿色建筑技术时,首先要明确一个观点———建筑技术的适宜性。福斯特曾经指出:“谈论技术不时髦了,但我却不知道,你怎么能不制造物品?而这正是技术之所在,也即我们的文化之所在”。任何时代建筑的每一步发展,无不与建筑师对当时先进技术与结构的大胆运用和拓展密切相关。技术在当代社会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乃至成为当代的文化特征,建筑亦不能不把技术的运用当作一个关键课题。在分析当代技术的前提下,如果以建筑所利用技术的特征和差异作为分类标准,则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低技术、中间技术(或称轻技术)、高技术。这种划分标准有助于理解技术的复杂性、经济性和可普及性之间的关系。(1)低技术是指在传统建筑的技术基础上,按照资源条件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在建筑营造中使用的技术。当今低技术的源泉是传统建筑,它偏重于从乡土建筑、地方建筑中挖掘传统的节能、通风、利用土生材料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并加以技术改良,不用或很少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达到建筑生态化的目的。在形式上主要强调乡土、地方特征。(2)中间技术是因其并不拘泥于技术类型的时空性,并在上述低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的原理和设备,通过深入的建筑设计,提高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以保护生态环境。在运用层面上,它倾向于利用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和工业产品,也不排斥传统低技术。中间技术的核心是依据建筑所处的经济、环境条件适度地选择合适的技术形态。(3)高技术是指积极主张运用当代最新的技术成果来解决生态建筑设计的问题。并把其他领域内的最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按照生态要求移植进来且以高新技术的运用为主题。即使使用一些传统技术手段,也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先进的材料和工艺来加以实现。技术的三个层次在这里并不是一种绝对观念,而是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中间技术相对低技术而言是高技术,而相对高技术则是低技术。同时技术也是动态发展的,不同层次之间的技术,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而相互转化。传统建筑的很多地方体现了生态的观点,在技术上是人们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步摸索所形成的,其所依据的建筑技术往往是最朴素最直观的自然规律和千百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相对现代建筑而言,低技术具有良好的普及性、简单直观、容易掌握和应用、成本低廉。传统建筑的低技术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制约,营建模式需要结合地域的自然气候、地理资源,表现出与自然和谐统一。正由于以上诸多的原因,传统建筑的低技术设计方法保留和延续着较多的传统因子,携带的文化信息较多,同时也在技术层面上最结合自然,采用最少的改造自然的技术手段来达到舒适、适宜的居住环境,在这个层面上,传统建筑的低技术特征是绿色建筑技术的一个分支研究方向。

4绿色节能建筑实例分析

对绿色节能建筑的案例研究主要集中在德国的相关节能建筑上,德国在居住建筑中的能源节约计划主要有:主动式太阳能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且将这些节能方式运用到建筑上形成了———低能建筑、近零能建筑、全零能耗建筑。其中有一项建筑技术让我们的感受尤为深刻,那就是“石灰砂砌块”和泡沫混凝土砌块。德国的砌体外墙和中国的砌体外墙非常相近,砌块的基本模数是一样的,原来也是以实心粘土砖为主,后来发展成为空心粘土砖,但粘土砖都要开采粘土而破坏植被,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烧结并释放有害气体。而石灰砂砖砌块是在200摄氏度下,蒸汽养护数小时即可成型,不需要高温烧结。泡沫混凝土砌块也不需要烧结,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原材料也可以反复利用,同时,这种方式形成的砌块的力学和热工性能都比粘土砖好。低能耗是世界上比较公认的一种可以推广的实用型节能建筑,而且技术也相对成熟。节能建筑是一种在建筑建造完成之后,在使用过程中探求的一种能耗节约模式,在绿色建筑技术的层面上来讲是对于建筑的使用寿命周期的研究。德国的零能耗建筑实验表明,建筑所必需的能源都可不需要靠外部系统提供,而可以仅依靠建筑自身从太阳能和地热等资源中取得,所以这种建筑也叫太阳能全自给建筑。在设计上主要从建筑设计、外墙和窗户的构造、通风系统、屋顶光电池和电力系统、热水系统这几个方面入手,通过每个方面的相互搭配补充,实现建筑的零能耗;建筑设计上,讲究建筑的进深尽可能小,这样采暖能耗小;外墙和窗户的构造上,首先要避免“热桥效应”的产生,还有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及墙体砌体材料的选择;通风直接关系到建筑使用的舒适性,这一点尤为重要,应在设计上尽量减小风速,室内通风的方式应根据室内的温度来选择是自然通风还是被动进风或排风系统,同时配合采暖系统保证室内温度在一个范围内的恒定,这样才会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屋顶光电池和电力系统主要采用太阳能电池系统和氢氧电池系统为建筑提供能源和供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给自足,为建筑提供良好的电力供应和保持室内温度的恒定;热水系统主要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要设备,在冬季太阳能不足时,可利用氢氧电池系统为热水器提供热源。实际上,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常有多种节能方式可以运用。太阳能只是其中一种。传统建筑虽不能做到完全的零能耗,但可采用适宜技术来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比如沼气、利用乡土材料来加强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等。为此,在设计绿色建筑时,首先是要认真审视建筑周围现状,哪些技术和条件有利于节能,哪些可以提供能源;如果常规成熟的技术可以运用,不妨与高新技术进行仔细比较,何者更经济可靠;同时还要找到在热工学上的平衡点,既减少能量损失又增加能量获得,力求节能效益更大化。

5绿色建筑技术在新农村建设的前景

绿色建筑技术是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着眼,从建筑的材料到建筑全寿命周期后建筑垃圾的再利用,这是绿色建筑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诚然,这只是从空间建构的材料方面为考量,在建筑空间的使用过程中,绿色建筑又应该对建筑投以什么样的关注呢?笔者认为,首先应从建筑的使用能耗、建筑的生态性、建筑对环境造成影响这三个方面来思考。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从传统居住模式中转变为现代居住模式,势必会造成居住方式的改变和建筑观念的转变,即由传统的分散式居住,演变为新农村的集中、密集、小区化居住形态。传统的居住建筑是人们长期同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产物,往往是采用简单、经济的技术来达到生产生活居住的目的。而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应该以绿色建筑技术理念为指导,遵循可持续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尽力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使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因此,在建筑前期阶段,应全面考虑地域特色、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调查研究当地的建筑材料;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这些因素加以重点思考,力图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设计与自然结合。而在建筑工程技术设计中,也应该对工程作出系统分析和合理科学的规划,使工程施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同时针对建筑的各种物理性能,还需要作出相应评估,例如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遮阳等物理性能。此外,也要对当地的光环境进行分析,是否适合采用太阳能,在农村沼气也是一种环保的新型能源,在设计过程中同样需要给予重视。

篇8

1.1高校图书馆间形成协作关系,开展馆际互借同一地区的高校图书馆要形成协作网络,建立统一共享的图书、情报资源信息库和资源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农村读者在任何图书馆的任何节点、终端,都可以检索文献,用最短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各馆之间建立图书资料借阅和归还的流动机制。本着就近借阅、就近归还的原则,方便农村读者借阅和归还。一个读者即使从多个图书馆借阅了多本图书资料,也只需选择一个最方便的图书馆归还即可,不必向每个图书馆分别归还,而由图书馆网络流动机制完成图书资料的归还工作。

1.2与公共图书馆合作,联合开展互借服务公共图书馆近年来参与了国家的“知识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项目,在为农村、为农民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高校图书馆应与公共图书馆密切合作,形成合作机制,联合开展互借服务。建立以公共图书馆为主、高校图书馆参与建设的乡镇图书馆分馆或村图书室,为农村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高校图书馆之间以及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要注意优势互补,将最新的、农村读者急需的有关养殖业、畜牧业、农林技术方面的书籍及时送到农村读者手中。

2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服务模式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服务模式。

2.1与地方政府同步规划,共建农村信息网络平台

2.1.1与当地政府协调,共同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和农村科技工作者相距较远,为了能更好地随时随地地为农村科技工作者服务,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为农村读者开设一条信息资源专线,可以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或互联网、QQ视频、QQ邮箱等联系方式,保持和农民朋友时时沟通,事事联系,针对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技术等问题,及时联系学院及相关专家予以解答,从而防止他们可能因操作不当而导致农业生产遭受损失的情况发生。为农村读者提供经过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加工的信息资源,主动提供专题服务、参考咨询等形式多样的服务。2.1.2建立虚拟参考咨询系统,解答农民咨询问题虚拟参考咨询是图书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推出的一种参考咨询服务形式,是图书馆的咨询服务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在网上实时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从而使读者能够及时得到问题的答案。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在高校图书馆已普遍开展,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范围向农村延伸,解答农民咨询问题,高校图书馆应建设适合农民需求的网络信息资源或建立涉农专题数据库,让农民能通过登录图书馆网站查阅相关数据库资源。同时,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微博、微信平台,为农村读者开展一对一的咨询服务。随着“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等工程的持续深入推进,农业信息化平台、农村信息化业务逐渐繁荣。在越来越多农村读者利用手机获取信息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构建网络服务平台,利用微博、微信多功能特点,开展农业信息咨询服务,让农村手机用户尤其是青年农民通过移动网络学习新技术、获取新信息。

2.2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2.2.1增强成本低但实用性强的信息产品开发针对农民文化层次低、网络使用率低的特点,开发一些成本低廉但实用性强的信息产品。比如,组织专人对纸质文献中涉及当地农民急需的农技信息进行提炼,选出其中的关键信息编辑形成农业科技知识汇编,尤其要对农民难以读懂的专业词汇做出通俗化解释,方便群众阅读;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由专人负责从农业信息网站及时下载农民关注的农村热点问题和急需的涉农信息,准确及时地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加快农产品供求的有效对接,提高生产经营效益。2.2.2进行信息跟踪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根据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前期、中期、后期分别收集相关的生产指导信息以及作物病虫害防治信息。针对种养大户、购销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准确及时地为其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加快农产品供求的有效对接,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3知识服务模式

知识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具发展潜力和开发前景的服务模式。

3.1开展科技定向服务,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3.1.1为高校科研项目服务地方高校图书馆应依托高校科研项目搭建高校科研部门与农业生产者间的沟通平台,积极下基层了解农业生产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需求信息,并及时反馈给学校科研负责人,帮助其科研立项,进行技术攻关,增强高校科研项目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为节省科研工作者查询、检索所需文献信息的时间,便于科研工作者随时跟踪本研究领域或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高校图书馆要利用馆内外传统文献资源、电子网络资源等,开展针对科研工作者提出的特定课题的定题文献资源服务,使所研究的课题顺利结题,早日转换为生产力,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3.1.2为热点产业投资咨询服务项目高校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服务时,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热点产业投资咨询服务项目,为所有社会公众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可开展为小型商业户、超市等专题文献代查传递服务项目,如读者在选择产业投资时,往往他们只了解所需文献的某些信息而找不到原始文献全文,图书馆按其要求提供帮助查找复印(复制)或打印原始文传递给读者等服务。3.1.3为政府等部门提供专题咨询服务项目为了有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高校图书馆可为政府等部门提供专题咨询服务,如根据政府部门读者需求,为其提供相关的文摘、期刊论文、专题文献、标准文献的原文等信息服务。3.1.4为企业服务的管理咨询项目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展为企业创效益服务项目,要本着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开展为企业提供各类信息的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竞争情报,积极开展代检工作,为地方提供形式多样、有质有量的市场的调研分析等信息产品,使企业通过学习提供的其他企业的现成管理经验,提高其经济效益。3.1.5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地方高校是科研的主力军,每年有大量的科研成果问世。高校图书馆可通过自己的网站本校的科研成果,使农村科研人员将最新的科技信息、最实用的科技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甚至,高校馆可与农村科研人员合作研究,使大量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形成农民增收、企业盈利、学校学科发展的多赢局面。

3.2开展业务培训,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

3.2.1对“村官”进行培训中央已经决定,从2008年开始,连续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同时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高校馆理应积极配合,提供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图书;开办有关农村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农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讲座,确保大学生“村官”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能够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摆脱贫困,科学致富,直奔小康。同时还要对他们开展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同等学历教育,例如把他们请进学校,脱产培训,或者送书上门,在岗培训。3.2.2对农民进行培训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图书馆应挖掘人力资源,针对农村实际需要,举办各种培训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以将公益性讲座开办到农村的田间、地头,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要鼓励返乡的农民勇于创业,因此制宜地发展本地经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着力解决农村供水、交通、就医、通讯、教育、环保等突出问题,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种植和养殖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激励农民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情,激发内在动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最佳业绩。3.2.3对农村图书馆管理员培训高校图书馆具有人才优势,可以让具有丰富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的馆员对农村图书馆管理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阅读需要。农村图书馆管理员与广大农民群众直接接触,他们的素质提高了,受益的是广大的农民。

4结束语

篇9

人地关系危机实质是人地关系系统中“人”和“地”两方面不协调乃至对立。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地关系的对立和矛盾日益突出,从“人”的方面来说,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由于我国的人口存量巨大,致使每年仍以庞大的增量在增长,中国人口在实现零增长前将至少在增加3.5亿。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模拟模型,按目前我国人口发展趋势预测,我国人口在2020年将达到14.48亿,21世纪中叶将达到16亿。如此庞大的人口增量不仅带来教育、就业、老化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形成对农业、环境和资源的持久压力。从总体上讲,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总理曾经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一句话,概括了中人口问题的实质。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有限的资源怎么能维持如此日益增加人口总量?从“地”的方面来说:土地、水、矿产和生物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于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特别是一些人口和经济大省如上海、北京、福建、天津及广东等地区的人均耕地占有都在0.8亩以下。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耕地资源紧张的状况将会越来越严重。同时,水土流失、耕地质量退化问题非常突出。在水资源方面,我国北方许多地区严重缺水,即使在不久南水北调工程竣工,也不能完全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与此同时,水环境污染仍然相当严重。201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95.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9.8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85.1亿吨。在矿产资源方面,国内现有探明储量的只有一部分能够满足今后长远的发展需求,许多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不足,尤其是石油、天然气、金、铜等大型矿产资源严重不足,不久的将来我国许多大型矿山和大型油气田将因资源耗竭而关闭。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由于人类生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许多生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发展受到极大的威胁。这些问题不仅会极大地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影响国家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将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由于资源短缺和过度开发利用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地关系也在不断异化。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立与矛盾日益突出,这是人和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在当前这种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也包涵了新农村建设中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而我国农村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习惯思维和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再加上法律不健全,法制观念意识落后,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和治理,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影响整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当前农村典型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生活垃圾污染日益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倾向日益明显。但是与城市相对规范的规划、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农村在这些方面明显落后,脏乱差现象突出,产生大量生活污染,“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缺乏管理,导致垃圾无害化处理效率十分低下,很多未经任何处理的废弃物随意的堆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厝仔村,属石狮市城乡结合部,全村515户,2346人。虽然村里有在相应地方放置垃圾箱,但是还存在“乱泼乱倒”的现象,这些生活垃圾得不到切实有效处理,导致蚊蝇、细菌、病毒的滋生繁衍,直接或间接威胁村民的健康。可见,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与管理问题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二)农业生产活动污染突出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化学工业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各种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化肥、农药的用量增加,使用塑料薄膜,导致农田土壤质量下降,同时还造成水体的有机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造成新的污染,等等。厝仔村耕地面积450亩,主要是种植作物为蔬菜和水稻,蔬菜种植全年都要使用农药和化肥。由于化肥施用过多导致土壤遭到破坏,土地贫瘠严重;蔬菜大量使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诸如抗蚜威、西维因、克百威、杀螟丹、残杀威等,这些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上,严重危害人身健康。

(三)农村工业污染逐年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推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这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但是乡镇企业呈现规模小、布局分散和经营粗放的发展特征,造成周边环境严重污染,主要集中在印染、造纸、电镀、建材、化工等行业。在农村,这类中小企业逐年在增加,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加剧。据统计,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平方千米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此外,农村的这些中小企业还造成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厝仔村虽然不大,但是却有十几家中小企业,包括食品加工厂、服装厂、机械制造厂、电子钟表厂、印染厂等。这些企业中,绝大多数属于农村小作坊类型的,还处于粗放型生产经营,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能耗高,这些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污染防治设施,也无力承担污染治理费用,每天排放大量的污水和工业废渣,造成生活环境、水体的污染和耕地的破坏。

(四)农村环境教育滞后,农民环保意识低下

当前,农村发展虽然很快,但是,农村教育水平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不高,由于相关政府部门对农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够,农民受传统的生活习惯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对农村的环境污染现象视若无睹,同时又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使农民对环境破坏现象无法顾及。厝仔村近些年来经济迅速发展,村民的环保意识总体上日益增强,但是还有不少人缺乏环保观念、环保意识低下,文明生活、生态生产的良好习惯尚未养成,他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缺乏认识,对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不了解,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追求低成本高产出,不考虑后果的使用有机化肥,使土地越耕种越贫瘠。为了追求蔬菜、水果和粮食的外观,无限度的使用农药,造成农产品本身质量的下降和大量农药残留,危害人身健康。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实质是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对周围环境施加影响,而环境反过来又对人自身产生消极作用,制约人的发展,这就是人地关系的异化。所以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必须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地关系和谐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持久性和连续性,既要满足现代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又不影响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地关系的和谐,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一)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所倡导的生态农业是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指导下,总结和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生态农业是一种投资少、能耗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小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齐全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生态农业要做到节地、节水、节药、节肥,引导农民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施肥;推广使用低毒、高效、残留少的新农药和可降解塑料薄膜,实施病虫害有效防治;实施有机废弃物科学化处理,减少新农村建设中的面源污染;全面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建设,提高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加快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以人为中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就是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发沼气工程

沼气开发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基础。首先,沼气开发利用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沼气就是将一些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在密闭条件下经过细菌发酵使其产生的气体。沼气可用作燃料和照明,这可以有效地解决烟尘污染问题。沼气可用作热值,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空气,不危害农作物和人畜健康;生成沼气的原料本身就是各种废弃物,用来生成沼气后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数量,从而净化环境。农业部的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就超过400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在农村广泛建设家用沼气池,可以有效地改变一些地方落后的养殖方式,美化亮化厨房、厕所等家居环境,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在这样的环境中,农民的精神面貌会焕然一新。其次,实施沼气工程有利于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沼肥,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施用后可大大降低化肥用量,还可以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力。沼气利用在节约成本增加效益上也有显著作用,简单的测算,仅节约化肥用量和生活燃料开支,每年就能为农民每户节约1200多元,加上增产和提高品质的因素,对农民增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沼气肥作为一种速效的有机肥,广泛推广以后,可以大大减少化肥的使用对土壤造成的破坏,对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非常有利。通过推广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使农产品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使农业沿着产业化的方向持续发展。

(三)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要继续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诸如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地方政府投入、农村招商引资等方式,全面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据调查统计,我国还有多数行政村在住房、自来水、厕所、燃料、公路等方面存在问题。所以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建设的重视,对农村环境保护进行有效地监管。在各个村镇要加强污水、垃圾的科学化处理,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的步伐,搞好村内主要道路的美化、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的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建设,利用好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板报等媒体,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宣传教育,充分发动更多的人积极参与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美丽的新农村。

四、结束语

篇10

1.农村金融机构与金融组织数量减少。就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水平而言,由于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等商业银行都在进行经营战略的调整试点工作,陆续撤销的亏损网点,直接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与金融组织数量大幅度减少。导致农村人们能够使用的金融服务途径突然减少,农业发展资金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其次,农村金融机构与金融组织数量减少,部分地区能够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仅仅局限于农村信用社,诸多的政策、产权制度不合理等因素,使农村信用社在支农事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明显减少,农村金融机构与金融组织的发展逐渐呈现退步的局面。农村金融机构与金融组织数量减少,使农村金融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发展困境。经年累月下来,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经济的整体发展。

2.国家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在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政策性金融支农战略,一直是其改革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国家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的弱化,使原本发展就不够健全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再次陷入发展的困境。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由于面临着许多无法解决的政策性问题,其发展水平与规模,逐渐停留在改革的初步阶段,不但无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经济改革体制的健全发展。近几年,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虽然其存在与发展倍受广大农民的关注,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功能缺位问题,其具有局限性的业务范围,始终无法真正的发挥政策性支持作用。此外,农业开发、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生产设备更新等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性支持的作用。因此,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必须强化国家政策性金融支农策略的有效性。

3.民间金融组织发展水平较低。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民间金融组织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农村,由于民间金融组织在资金流转方面具有贷款手续简单、贷款期限相对宽松、贷款方式相对灵活等优点,广受农村人们的青睐。但是民间金融组织在运行中,由于受到合法身份、监督机构缺位等问题,始终无法有效的扩大规模,导致其业务范围具有局限性,并伴随着很大的经营风险。最终由于民间金融组织发展水平较低,其自身职能无法有效发挥,使之还是无法有效的支撑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4.农业保险承保效果不明显。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由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规模比较小,数量相对较少。加之其发展结构失衡、大多农民由于保险意识薄弱,在农民购买力较低的情况下,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此种状况的长期发展,导致大多数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的意愿不强,农业保险的相关业务,只能由政策性银行来经营。农业保险市场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农业保险承保效果不明显,难以满足国家对于新农村经济的规划发展。

5.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呈现出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以及高借贷组织等组成的主导模式。政府对于民间高借贷组织的发展,一直是用政策进行限制的同时,扶持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三个民间金融机构以低利率水平为广大农民服务。一方面,由于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贷款利率较低,资金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在农村资金缺乏、供不应求的地区,金融部门为了顺利履行机构职能,在政府政策控制下进行金融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

二、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有效策略

1.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综合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状况,整合农村金融资源,使之可以进一步的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才能为发展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事业,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需要在结合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调整金融机构在部分农村地区的布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尽量改善部分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聚集,而在部分经济基础较差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较少的不平衡式金融服务机构布局情况。积极的发挥政府政策职能,合理确定农村金融网点的布局安排,优化农村金融网点的布局结构。同时,要逐步深化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支持新农村经济的主导职能。在具体的执行工作之前,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透彻了解农村金融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积极反馈给当地政府部分,努力解决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切实从新农村建设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建立科学的信贷管理制度。为了更好的促进新农村建设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发展,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建立科学的信贷管理制度势在必行。综合近几年的社会实践工作,建立科学的信贷管理制度,需要综合考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阻力因素,严格控制部分落后地区金融资金的不必要流出。同时,应及时的建立相对科学的信贷人员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民间信贷工作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执行信贷人员考核办法的工作中,也应适当简化信贷审批程序、相关的手续。

3.建立健全农村经济贷款补偿机制。目前,建立健全农村经济贷款补偿机制,是促进新农村建设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策略之一。在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农村经济贷款补偿机制,对于贷款中由于非人为因素导致的损失,经审核确定真实情况后,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偿。建立健全农村经济贷款补偿机制与核销农村经济风险贷款制度后,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利差收益率的办法,积极的调动金融部门从事农村经济贷款的积极性,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

4.加大扶植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力度。加大扶植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重要策略。新农村建设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植。国家通过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以及发放部分财政补贴,可以全面促进农村金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新农村建设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可以在充足的运行资金状态下,促使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事业平稳、有序的进行下去。

5.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确保农业生产的发展。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确保农业生产的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事业进行的基础性措施,是实现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切入点之一。政府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估计农民积极的参保,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并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需求,增加保险的险种,对于确保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具有积极的意义。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也会拉动更多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顺利开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