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5:2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实验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任课教师有的满堂灌,有的满堂练,有的满堂问,单纯追求课堂气氛———假热烈,给人的印象视乎在表演作秀,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有的演示实验效果不明显,或没有结果,现象看不到,没有说服力.比如水沸腾实验,明明水还没有沸腾,教师就让学生站起立即说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现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的教师过分依赖仿真实验或者实验视频,一年做不了几个实验,经常利用电脑仿真代替演示学生实验,学生就没有经历动手动脑做实验的经历和体会.
2实验器材不足,有些实验没有条件做
有的学校多年不添置仪器耗材,实验器材数量明显不足,比如某校马德堡半球实验只有一套器材,平行班级有八个班,只能等一个班上完以后下一位教师才能使用,影响教学进度.有些学校在经费使用上也不愿意给实验教学上花费更多的钱财,几年甚至十几年也不添置器材,实验仪器匮乏.有的学校实验室器材虽然很多,但器材的型号数量配备很不合理,有的过多有的又太少,如某校弹簧秤量程为0~50N的数量多达100个,而量程为0~5N、0~10N的弹簧秤总共只有30个,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多不便;有的学校在购置实验器材时不听取专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领导拍脑袋想购啥器材就买回来,有的器材对初中物理实验用处不大,如适合高中教学用的有交流输出的学生电源在初中使用的时机很少.
3有些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有限
可以说这是制约实验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关键,困扰着广大教师,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多,也是需要我们特别引起重视的地方;比如有些演示实验操作不规范,甚至有些是错误的,有些学生实验教师不能很好地指导,发给学生实验器材后让学生自己乱动,学生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实验器材当成玩具,比如有的学生把砝码浸入盐水中,用量筒给水加热等,仪器损坏现象时有发生,课堂教学秩序混乱,实验效果明显降低;有些上课用语不规范,比如把溢水杯叫水桶,把烧杯叫玻璃杯,把导线叫电线等.有的教师不清楚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及电位器的适用条件,不分电路情况和实验精确度的要求任意使用,给学生一个错误的信息;有的教师不知道学生电源稳压和直流输出的特性,给学生讲在任何电路情况下可以随便使用没有区别,混淆视听.有的老师在讲授布朗运动和扩散时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悬浮花粉微粒或在无风情形观察空气中的烟粒、尘埃都会看到微粒的运动,墨汁撒在水中会迅速扩散,并且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扩散也越快,于是老师解释到我们学生看到的微小花粉或烟粒是它们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墨汁扩散也是因为墨汁分子在运动等等,当解释到花粉微粒为啥会在某时刻瞬间不动时是由于水分子静止不动,试想水分子怎么能在某时刻静止不动呢?把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说成是同一种现象;凡此种种漏洞百出的解释都是老师没有吃透教材出现的错误;还有个别教师实验课后不打扫卫生,不整理清洗器材,不爱护公共财物,实验过程中浪费现象严重,对学生不进行良好实验品格的培养,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缺失;不重视总结得失,课后没有反思,不写实验报告、作业批改不认真.
4实验器材保管使用不当管理混乱
有些砝码生锈影响测量结果,有些开关,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导致电路不通,有些电池电量不足影响实验效果,有些砝码不用镊子取用而用手拿取,天平上的游码不用镊子拨动,也是用手直接滑动,有些电流表、电压表接线柱螺丝松动接触不良,实验时电路虽然连接正确但是电流表电压表指针不动,学生会认为电路错误,造成误解.有的实验室管理员非专业人员,又不经过培训对物理仪器不懂,张冠李戴,经常发生仪器搭配不正确现象,仪器摆放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没有器材更新更换计划,不重视实验室建设,学校买啥仪器就保管啥仪器,充其量就是一个保管员的角色,没有报损赔偿制度管理混乱;有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由物理教师兼职,教学任务重无暇顾及实验室工作,有的教师不愿意承担实验室工作,认为学校对实验室人员划入后勤服务人员,在评职称评先进绩效考核等方面低人一等;有的实验室装备精良,先进仪器高端,仪器价值成本较高,装饰豪华成了应付检查和学校装饰门面的工具,长期不使用,或使用率不高,不打扫卫生仪器器材上面灰尘一层,白白浪费了很多财政资金.
5缺少必要的教学挂图
有些当年很好很实用的教学挂图,由于经常使用,存在破损现象,没有及时修理或更换,教学的直观性打了折扣.比如船闸教学活动挂图,在长期使用后,闸室闸门损坏,如果能及时修理或更换新挂图,配上多媒体动画,教学效果会更好.有的学校近几年购置的教学挂图、图片、光盘都很少,课堂上老师可选用的教具数量少种类单一.
6没有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
有些课件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十分紧密,或者课件表达的意思不明显,对学生知识的生成意义不大,有些课件或视频资料突出趣味性,知识性不足,忽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顾此失彼.有的老师课件多少年都一成不变,不修改也不增加丰富新的内容,没有时代气息,很不适应现代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课堂没有吸引力.有些老师上课只会演示课件,课堂俨然变成了课件展示会,离开课件就束手无策不会上课.
7教师自制教具能力弱
部分教师不能根据学情、校情独立制作教学用具,只会使用现有的教学用具,不会开发利用周围资源制作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用具.开发创新能力较弱,很难辅导学生的课外手工制作,对于学校或上级举办的手工制作大赛也是疲于应付,不能保证工作质量.
8课外实践活动开展不正常
学校不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外出参观学习机会很少.物理源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理论知识必须与生产劳动想结合,比如在学习水能利用时,可以组织学生就近参观水电站发电设备,聘请工作人员讲解发电流程工作原理,学习汽油机柴油机时,有些老师很少组织学生去汽修厂参观,学生只能在课堂上看到汽油机柴油机模型,缺乏真实感.
校缺乏对学生的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创作活动的重视
篇2
1.1教学课时少
在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足够的时间,然而,目前初中课程较多,根本无法安排足够的物理实验课时,严重削减了实验课教学时间,致使教学内容无法全面展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实验器材落后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除了具有足够的探究时间之外,还要具备配套的实验器材.但是,现阶段很多实验器材均比较落后,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太过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验教学内容,致使实验器材资金投入较少,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
1.3实验方法单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没有重视实验教学的展开,虽然一些教师组织了实验教学,但是因为其与生活脱节,实验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比如,在学习测试浮力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列举游泳,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但是,教师经常故作高深,列举生活中不常见到的事例,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经常组织实验教学,辅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液体的压强”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学目标就是初步了解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之后理解生活中出现的相关现象.为此,在开展实际教学的时候,为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相关实验,让学生展开全面的学习.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清水、有颜色的水进行实验设计“清水变色”,因为无法确定是否可以演示成功,教师可以进行多次尝试,将两个吸管改成较细的三通管,之后逐渐加大流速,将清水与有颜色水进行混合,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清水在混合之后,就会发生颜色变化,这样就表示实验成功.通过这一实验的演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对清水变色现象非常好奇,进而展开探究,也就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通过这一教学过程说明,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生活实际现象进行充分的利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重视实验器材选用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器材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选用一些学生没有见过,或者非常复杂的器材,尽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因为器材陌生,导致学生操作不熟练,经常出现一些错误操作,这样不仅会影响实验结果,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选用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亲切感,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操作,在确保实验结果准确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有关压强知识的时候,一些大型器材无法搬到教室,加之实验课时较少,并不能完全演示实验时,教师可以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实验,如铅笔、尺子等,通过受力面积的不同,感受压强变化,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还可以做到物尽其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物体还可以做哪些实验,逐渐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入社会”的理念得到了广泛推广,并且为学生创设一个亲切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创新能力,成为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必须慎重选择实验器材,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
2.3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浮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橡皮泥放到水中,结果发现,橡皮泥沉底了,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怎样让橡皮泥能够不沉底呢?”学生就会充分思考,有的学生认为将橡皮泥捏成小船就不会沉底,有的学生认为将橡皮泥中间淘空就不会沉底.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结果发现橡皮泥真的没有沉底,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向橡皮泥上放石子,看看哪种做法可以承受更多的石子,并且提出问题:“怎样让橡皮泥承受更多的石子呢?”学生就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增加橡皮泥重量,就可以承受更多的石子,有的学生认为增加橡皮泥淘空的面积,就可以承受更多的石子.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结果发现,相同橡皮泥重量做出的淘空部分越大,承受的石子越多.这也就说明,排开的水越多,承受的浮力也就越大,充分验证了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并且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4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针对以上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对力学知识进行实验,如用力推桌子,桌子就会移动,这就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手接住抛起来的铅笔,铅笔的运动状态变成静止状态,运动状态改变了.这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针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力掰铅笔,铅笔可能会断裂,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同时,学生也会感到手疼,这就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这些实验的演示,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通过身边物体的运用,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让对身边其它物体的利用进行研究,有效促进了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
3结语
篇3
1.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兴趣培养为基点,那么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对于抽象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另外加之年龄的原因,很多初中学生还是凭着兴趣来学习,课堂的趣味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某一学科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利用演示实验能够将一些枯燥的知识变得充满乐趣,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例如:在讲到电磁知识的应用(例如电话、电铃等)时,如果仅仅靠理论上的解释,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这时不妨将模拟电话机、电铃带进课堂,让学生在演示实验中认真观察,学生的积极性会空前高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1.2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初中物理知识许多都是理论性较强、较抽象的,这给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和学习习惯,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初中物理中力学、电学、能等知识所涉及到的东西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再加上学生在学习中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不能正确掌握。教学中利用演示实验的方法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讲到摩擦力时,可以用演示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影响摩擦力的各种因素;再如,电学中接线柱的绕线方法,教师通常会说“顺时针绕线,不然容易在紧固接线柱上的螺母时把线挤出来”,然而,有的学生因为握线的位置不对而无法理解,这时通过演示实验便可以轻松解决。
1.3有助于知识的生成
灌输的知识始终掌握的不够牢固,很难变成自己的真正本领,只有通过观察、探究自己得来的知识才能够真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摆正物理教学的意义与实际理念,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强学生们发散思维的培养,这样才可以更加全面的体现物理教学的意义,培养现代化人才。例如:在讲电学中的电路问题时,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连接电路时出现的短路等问题,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讲惯性问题时,可以运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中以往对于惯性的主观认识。
1.4克服分组实验中的不足
中学物理实验主要包括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虽然能够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作用很大,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分组实验需要实验室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并且一般需要一个课时的时间来进行,这样的实验如果是为了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而进行显然费时费力,演示实验可以克服这一问题。有一些实验可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关于交流电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中如果组织不善就可能导致学生受伤害,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可以尽量避免学生直接参与危险实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有一些实验的数据对于实验操作有严格的要求,如果不能够规范操作则可能使得出的结论与理论相悖,进而可能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不信任。教师演示实验可以避免因学生的误操作而导致的数据错误等。
2.正确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2.1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演示实验前,教师一定要事先进行多次的模拟实验,为课堂上演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预案,避免课堂上出现突发状况而手足无措。
2.2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有些演示实验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实验器材,这时教师要自制教具或者直接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演示实验。例如,惯性试验可以借助一支粉笔、一个纸条和一把直尺进行,这时教师可以就地取材,既方便了实验的进行,同时也使教师的个人魅力得以提升。
2.3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实验
篇4
传统物理课堂演示型实践教学无效化的原因,多数在于部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他们并不明白物理现象在变化中的丰富多彩和魅力,加之传统教学模式重在师教,通常是学生看着教师做实验,教师演示完成,学生自己动手,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演示过程失去吸引力.要加强物理演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在“演示”这一点上做出改进,只有教师将演示这一环节表现得更加丰富生动,学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乐趣,更容易激发起信心.物理实验的表现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例如,在学习“光的色彩,颜色”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利用教学楼周围的环境,比如泳池、喷泉等,来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示.首先,教师对学生做出口头引导“见过彩虹吗,喜欢彩虹吗?”学生表示都见过彩虹,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见过彩虹,学生多数会踊跃回答,在阳光下的喷泉里,雨后晴朗的天气里,瀑布边,等等.此时,教师通过设问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现在我们面前也有喷泉,可为什么没有彩虹呢?我们今天学习的课程是什么?学生回答课程主题,教师开始演示实验流程,利用三菱镜、光栅等配合阳光下喷起的水柱,来让学生亲眼看到人造彩虹的诞生,同时向学生讲解光的色散原理、折射率、彩虹的形成原因等.学生亲眼看到自己所造出的彩虹,他们的内心会因为看到自己喜欢的事物而欢喜,这种欢喜的情绪激发他们想要继续探究的欲望,演示实践课程的有效性就得到了加强.
二、以生为本,突出学科实用性
有些学生在上物理演示实践课时不爱动手实验,他们认为实验课程需要用到的东西太幼稚,根本没兴趣动手.他们对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兴趣也不高,这是因为他们不能明白这些现象背后产生的意义是什么.要改变这些学生的心态,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就需要教师将演示实践的流程更加生活化,趣味化.例如,在讲“杠杆”时,教师可以通过“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起地球”等趣味性科普语言,来启发学生投入学习.由于杠杆原理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原理,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东西是利用杠杆原理运行,并出示剪刀、扳手等生活中的物品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后会发现,生活中有跷跷板、吊车、滑轮等都是通过这一原理来运作的,这一原理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此时教师通过最常见轻便的古代计量单位“称”来向学生演示杠杆原理的产生原因,并在学生自己动手时通过巡堂和语言引导来继续启发学生,千万年前的埃及没有吊车,它的金字塔用什么建立的?就是人力加杠杆原理,学生在听到这些有趣的知识之后,动手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三、讨论交流,突出流程精彩性
篇5
比如,在学习光的色散知识时,可以用玻璃杯、水来做实验;在研究压强时,可以用笔或者小刀等日常用品做实验;在研究电路知识的时候,可以用家用的开关、手电筒、小灯泡等材料做演示实验;在学习浮力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可乐瓶、乒乓球、玻璃球等材料来做实验。将生活中的物品,搬到讲台上,首先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感知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大大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当然,利用生活用品做演示实验,同样可以用多媒体展台进行放大,假如在布置预习的时候,让学生带上下节课实验时需要用到的生活用品,那么,在具体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实验了,它能有效的解决学校实验室里器材不能满足人人一套的问题,而且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在探究中创新
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实在实验中,因此,新课改重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但实际情况是初中生的探究能力远远低于老师的预期,因此,不少老师不能真正的开展探究式教学,所以容易走形式主义。有人听课的时候,开展探究式教学,没有人听课的时候继续采用灌输式教学,即使某些老师利用探究式教学,也是空有其形,本质还是灌输式教学。比如,当一个问题揭示出来后,老师总是代替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然后再反复的提示实验中的步骤,学生按照老师的提升“终于探究”出来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还应该赋予它新的内涵,要实现创新的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比如,在学习电路知识的时候,可以直接向学生分发电池组、开关、导线、小灯泡等等的器材,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请你用课桌上的器材,使小灯泡亮起来,又有多少种办法让小灯泡不亮?让小灯泡亮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事,也没有多少种不一样的办法,但让亮着的小灯泡熄灭,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投入实验的积极性是空前的。有的学生断开了开关;有的学生拔出了电池;有的学生拆除了导线;有的学生弄松了灯泡等等,此时,老师可以再抛出一个小小的要求:不做上面任何一件“破坏性”的事,能不能再增加一根导线,使电灯熄灭?学生是没有什么电学知识的,但对于这样感兴趣的问题是有积极性研究的,它们在摸索着如何增加一根导线使小灯泡不亮的办法。不少学生终于找到一个办法———电学上称为的短路。由上可见,探究式教学的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必要的创新,让学生更好的体验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像一个小小的科学家那样潜心的研究科学,在探索中不断的前进。当然,初中学生毕竟无法探究出惊世之举,只要能将他们的科学作风以及创新的思维能力培养起来就已经很好了。
三、小制作,大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级领导对学校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加,很多学校里的设备是很现代化的。但,有时仍然无法满足教学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毕竟,人手一套的器材是很难配全的,而且学校里的实验器材也不能随便的让每个学生带回家做各种实验。所以当学生的实验积极性高涨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向学生定期的开放实验室,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制器材。制作器材,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初中学生特别喜欢用这些简陋的器材做各种实验,这是他们的好奇心。因此,小制作在物理实验中却发挥着大作用,我们不妨顺势引导,让学生“动”起来!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日常用品进行小发明,小创造比赛,比如,看谁利用橡皮筋等材料做出来的弹簧秤比较精确等等的小实验,不仅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
篇6
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自然很多,如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而从初中物理教学这一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的内容设置无疑是很重要的因素。其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和物理教材编制中的趣味性有着重大的作用。
一、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1、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例如某学校一位七十年代末期改行当教物理的中年老师在八十年代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物理实验,包括和其他物理教师一起为八年级物理入门学生表演物理魔术,突出加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
3、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4、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普及化,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可延滞再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涵,也扩展了教学外延。那么,有个好的教学软件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必备条件。
二、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设置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如何选择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并能十分有效地组织表达出来,的确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经过几次改编应该说较有特色,比较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完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也是如此。再进一步使初中物理教材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更显示出科学可行、生动有趣的特点来,让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成为初中生一本爱不释手的通俗科学读物,令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为此,我认为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可在趣味性上更富有特点。1、插图卡通化。Cartoon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图画表达形式,Disney那些著名卡通人物往往使人们终身难忘,这种与初中生心理特点非常吻合的表达方式何乐不为?在初中物理教材的插图中能否创作和引用卡通形式,使得学生第一感官上就能对物理产生高度兴趣,使初中物理教材能更好地为青少年学习服务。
2、实验游戏化。“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比以往物理教材增加了许多实验,其中添了不少探究性实验与小实验。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个人认为,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我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自行尝试过,效果良好。另外,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3、物理历史趣闻。科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可表达的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初中物理的教学对象特别是八年级学生,其少年儿童的特点十分鲜明,感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入门的首要动力。因此,在教材整体可行的情况下,刊登些物理历史上的趣闻,再配上前面所说的卡通化插图,如阿基米德验证黄金王冠的故事。这样初中物理教材的“能量”不是更足吗?
4、物理“探究活动”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物理“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根椐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对活动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对研究的问题有一结果。使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各)种能力,并鼓励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探究新方法,培养创新意识。物理学科课程是以讲授系统的物理知识为主要任务,物理“探究活动”不以传授物理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以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亲身体验并从实践中感悟、探究为主,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或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工等,得出结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初中物理教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7
论文关键词: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感觉大多数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导致物理成绩不理想,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得知,其实学生并不是真正讨厌物理学习,而是没有真正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应在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做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物理成绩,并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1、鼓励学生多动手,通过积极参与带动理性思考。
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旧是不完善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感官认识,学生更为感兴趣的还是亲自的动手操作。因此在物理课上应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尽管开始的时候学生操作的目的性还不是很明确,但是我们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物理学习水平的关键,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这样掌握的知识不仅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而且乐于参与这种有趣的课程。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自己不懂得事物存在好奇心,而且这种好奇心会伴随事物的惊险性刺激性而增加。例如在讲天体运动这一节课时,先通过多媒体放映一段发射神舟六号飞船和宇航员太空行走的录像,教师在提出相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先不给出正确解答,带着问题学习本节知识,学生为了满足其对事件的好奇心初中物理论文,会认真听讲并且认真思考,教师一定要在本节课给出问题的正确解释,否则学生的兴趣会打折扣的。
3、把物理实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利用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很多同学不爱学习物理就是觉得物理没有用,和生活实际相差太远,这样时间长了也就失去了其进一步学习物理的积极性cssci期刊目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以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取得一定的实效性,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这样一方面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知识很有用自然会更加用心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我们农村很多家庭都在自家院子外安装一个门灯,但是门灯的开关却是问题。因为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人走灯灭,晚上经常是摸黑开灯摸黑进院,造成一定的不方便。在电学的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楼道灯”原理的学习,了解到这种电路原理,对于农村的门灯同样使用。因此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家庭的门灯进行改装。这样自己的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好评,自然也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有效利用多媒体,通过大量丰富的事例丰富学生的视野。
物理课堂上很多物理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甚至很多高新技术很多同学都没有听说过。通过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使学生对于这些新技术有所认识和了解,才能进一步对其产生兴趣。而且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科目,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这既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是物理学科的优势,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这一优势,吸引学生投入到物理的学习当中。通过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对于物理兴趣增加了,自然物理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幅提高。
篇8
关键词:实验教师;素质;优化
实验是科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师突破重、难点的有效途径。新课标强调,实验教学可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理念。而当前初中毕业生普遍存在实验技能差,基础知识不扎实的现象,这将阻碍他们今后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科学教学中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现实验教学目标和保证教学质量,这依赖于高素质的实验教师。这支队伍的培养和优化存在任务重,涉及面广等问题,如何建设好,使其满足“数量符合规定,素质符合要求”,值得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研究。
一、 实验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理念的不科学
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应试教育”,把“应试”结果作为评价教育效果的最重要指标。因而在教育中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学校不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实验材料短缺,设施不齐备,实验教师队伍不稳定,专业对口率低,兼职实验教师比率较高的问题普遍存在,使实验教学出现较多不可预测的因素。
2.实验教学体系的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实验课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且基本为验证性实验,注重实验内容与结论,培养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设计性、应用性实验少。这使实验教师在工作中习惯于墨守陈规,缺乏创新精神,业务素质难以提高。
3.管理培养制度的不健全
学校没有有效的管理培养制度和相关考核办法。有的教师不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借出仪器不登记。有的实验教师嫌准备学生实验麻烦,改成教师演示实验,甚至取消实验教学。另外,由于对队伍缺乏建设规划,实验教师参与系统的实验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深造不够,局限了个人发展。
诸上问题的长期存在,使实验教师这支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充满困惑和困难。
二、实验教师队伍应有的素质
实验教师主要承担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和实验室日常管理的三项任务,他们不仅是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重要角色,更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中间纽带。
1. 具备广泛的理论知识
实验教师应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尤其掌握本学科理论知识体系,了解仪器及试剂性能,懂得教育教学要求和规律。实验教师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书本知识到现实实验的转化及效果。在实践中,要统观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教参,熟练掌握全部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内容、目的、原理及操作要领,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授课教师教学进度制定实验进度表,事先做好准备。
2. 具备娴熟的实验技能
实验教师的基本技能是会熟练配制实验药品,准备实验材料、自制实验教具和保存实验资料。不但对每个实验操作得心应手,还应善于掌握和运用实验教材,善于观察和总结实验步骤所发生的现象,进行思考与分析,并灵活敏捷地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况。
3.具备扎实的辅导能力
课外科技小组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拓展的有效途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探索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师能提供活动题材,选择适合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内容,让学生以个人和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开放实验室,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辅导学生研究并指导撰写论文,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 具备创新的研究水平
实验教师不应按部就班准备实验册上列出的器材和试剂,而要对某些装置不合理、效果不明显的实验,改进甚至重新设计实验。有时还要研制新教具,改进废旧仪器。当然,实验教师的创新需要在平时实践中善于积累资料,总结实验后的师生反馈,大胆创新,同授课教师一起共同探讨,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促进实验成功开展。
5. 具备全面的管理智慧
实验教师要认真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对实验室的全部财产,登入学校资产册,仪器和试剂使用及时做好登记。具体包括:掌握仪器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能对仪器设备常规维护和检修;熟悉药品、试剂的分类管理,对挂图、模型、标本按各章节顺序排列;对实验教学进行组织;做好卫生安全等工作。
实验教师必须将身心投入到实验室建设中,还应投入到教学实验环节中,利用自身优势解决阻碍教学实验环节中的死角因素,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 实验教师队伍培养和优化的途径
1. 转变教育理念是根本
实验教师队伍的培养和优化首先要摒弃旧传统教育理念,根本上认识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师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应重视并积极督促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对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学校领导应多关心实验教师的工作,协调好与授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学校实验教学服务。
2.加强管理培训是关键
实验教师主要是从科学科任教师中产生,基本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和教育教学理论,但由于缺乏专业培训,不具备系统的实验工作的专业技能。要充实、加强实验教师这支队伍,必须在聘任、管理和培训方面,把好人员素质关。
实验教师的聘任应该同理论课教师一样受到重视,要有科学的流程和方式。比如区教育装备中心可建立选拔研究小组,规定明确、严格的标准,申请的教师通过笔试、面试和技能操作等考验,符合要求的才能获得上岗证。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并切实落到实处,实验教师的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一个区有几十所学校,实验教师人员众多,分布分散,要优化这支队伍,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我们可结合具体区情,建立“区――协作区――街道――校”四级实验教师管理网。各协作区推选一所学校为中心,成立实验教师中心组,挑选骨干教师任组长,成员是所在协作区的实验教师。以区教育装备中心为指挥中心,中心组负责对本协作区实验教师具体业务指导,各街道内部相互协调,各校实验教师担负本校实验室工作。这样级级目标明确,可将工作的控制线延伸到每一个实验室。
建立健全培训与进修制度,是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的基本保证。实验教师的培训主要可通过三种途径:(1)集中培训。教育部门应将实验教师的业务培训纳入培训工作中,由区师训中心牵头,区教育装备中心配合,进行师资培训的统筹规划。师训中心组织开展定期业务进修、培训;学校制定落实教师培训计划;教师充分利用集中培训机会,提高专业能力。培训主要学习实验室工作的若干规定、制度、教学仪器与实验室常规管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基础理论,操作技能,专业维修技能,教具仪器的研制等。培训结束,师训中心制定素质检测目标,督促教师过三关:教学关,管理关和维修关。实验教师通过培训获得学分,作为个人发展规划任务。(2)分片助学。在协作区中心组指导下,教师分片集中,对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中的难题和探究性实验进行专题研究,探索新思想、新方法。这种培训形式,使实验教师就近解难,及时解决问题。(3)个人提升。学校创设条件,让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实验教学研讨会等活动。相关部门可举办自制教具、实验论文等活动,提高业务水平,也可举办优秀骨干实验教师评选活动,激励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
3.开展考核评估是保障
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量化考核评估,是优化这支队伍的必要保障。考核评估通过实验教师自评、学校鉴定、区教育装备中心考核三个环节。考核分四个指标:实验理论知识,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技能,解决疑难能力。各指标的测定以试题形式细化、量化,并将指标水平均分为A、B、C三档评定。对于达到A的教师应给予奖励,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得C的教师要限期培训、自学达标。
中学实验室工作是一种服务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实验教师队伍也将随着发展壮大。我们相信,实验教师队伍的培养和优化是学生潜能开发的源泉,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条件,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兰,姜琮,刘琼蔓.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2] 范姣莲,王海波. 对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与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3] 刘钊. 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呼唤物理实验教师专业化.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4] 陈凯南. 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策略初探.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0.
[5] 钱小莉,姜子云. 论实验教师素质提高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
[6] 康庄,潘静. 通过考核提高实验教师素质初探。卫生职业教育, 2004.
[7] 李健. 提高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 实验师园地, 2004.
[8] 王淑琴. 实验教师应重视实验资料的积累. 教学仪器与实验,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