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估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2 08:3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评估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自以“锻工”身份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做一名合格的操作人员“做为现行本职工作的追求目标。自肩负这个重任以来,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在今年以来,严格按照年年初制定的安全工作目标,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在分厂有关领导的信任与支持下,我非常珍惜这个操作员角色,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今年以来的工作我感到非常充实。现将个人今年来的安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一、2020年主要工作内容
1、协助班组长按公司要求,根据公司目前实际情况,结合公司当前安全生产现状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不但满足了上级部门的检查要求,同时方便了班组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
2、在分管安全工作领导的正确带领下,认真学习岗位操作流程。熟悉生产作业区域的设备,熟悉作业人员之间的工作流程。认真学习分厂组织的各种安全学习会议。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生产工作中,杜绝作业习惯性违章,使自己能够掌握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和薄弱环节。
3、协助班组长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经常性的参加各车间班前、班后会加强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事故案例的宣传及传达,扎实微好安全培训工作,坚定地履行《安全生产责
任书》承诺,确保顺利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4、认真参加车间组织的“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真正使其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5、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切实做到安全工作心中有数。每月配合班组6次以上定期的安全、文明生产大检查及各类专项安全检查,从作业现场找出自身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做到隐患问题及时整改,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共发现各类隐患及问题30余起,全部落实了整改。
6、根据公司通知精神,认真做好夏季四防工作,制定并实施了详细的防汛、消防应急预案和消防应急预案演练内容。确保在发生意外事件中,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今年来在本职岗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
方面:
1、安全管理落实不细、自身安全意识淡漠,存在安全的盲区,偶尔有松懈的意识。
2、业务能力、安全责任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应加强业务学习,解放思想,弥补差距。
3、工作中不够大胆,思想不够超前。应在不断学习中改变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完善。
三、未来工作计划
1、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尽职、尽责的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积极适应各种环境,在复杂的工作中磨练意志,提高自身素质。
2、当好班组长助手,对安全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配合部门领导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3、加强作业现场安全意识,配合好班组人员完成安全生产。特别是在配合其他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时,应随时掌握环境情况。
4、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
篇2
一、当前火灾形势分析
截止XX年XX月XX日以来,XX区共发生火灾XX起,累计死亡X人,受伤X人。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及亡人火灾,未发生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火灾。总体来说,得益于各乡街、各部门在火灾防控工作中所做的大量细致工作,才换来今年全区火灾形势相对平稳。
二、当前火灾主要特点
(一)本区消防安全形势
1、辖区内部分老旧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瘫痪。大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辖区部分老旧小区消防设施年久失修,物业无力独自承担维修费用。针对此项,大队联合住建、应急部门开展了调研,并协调推动上级房管部门采取动用房屋维修基金或申请专项资金等方式修缮消防设施。从目前的探索来看,现有的动用维修基金程序较繁琐、周期较长,不确定因素多。XX月XX日,大队负责人约谈相关高层小区物业,为切实消除火灾隐患做出指导。
2、周边商圈。XXX是安庆最早形成的商圈,是辖区老旧人员密集场所、保护性历史建筑的集中区域。尽管受城市扩建的影响繁荣程度降低,但XXX及周边的消防安全重点仍占辖区总数的XX,且这XX多为老旧场所。高风险区域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块:一是XX以南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是近年来政府的一号工程,项目实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连片区域性火灾隐患(先天性三合一、耐火等级低、线路老化、无消防水源)。但因为是保护性开发,街区建筑依然是木结构建筑为主、建筑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车无法通行等问题仍未能有效解决,特别是民宿、酒吧等业态的入驻,给后期的消防审批和监管带来新的挑战。二是老旧人员密集场所。XXX商圈内商场、宾馆、公共娱乐场所较为密集,但建筑基本为90年代前后建筑,部分建筑存在先天性消防隐患,还有部分建筑产权分割,找不到大厦消防设施管理的责任主体。虽然前期进行了多次上门服务,但原建筑的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且难以整改,无法取得消防行政许可。XX也将相关情况向政府进行了汇报,但大队在抓好防火主责主业和创优营商环境前仍是两难选择。
3、养老场所消防安全风险状况。辖区内养老院普遍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由于缺少专业从业人员双自动系统无法发挥作用;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不到位;安全用火用电等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消防档案台账资料等不规范、不严谨。
(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1、针对老旧高层消防设施维护资金不足,联合住建、应急部门开展了调研,并协调推动上级房管部门采取动用房屋维修基金或申请专项资金等方式修缮消防设施。
2、针对老旧场所,我们思考,能否通过专家论证的形式,对街区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并从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进行补救。
3、联合区民政局对辖区养老院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在检查过程中,督促单位隐患整改。并借此检查机会,对养老院相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包括如何制作消防安全档案,如何检查灭火器等。
4、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借助“119”消防宣传月,大队分批次对党政领导、行业部门、街道社居委、学校、单位责任人、管理人等几类重点人群进行培训。推动居民小区消防宣传角建设,充分利用宣传栏、公告橱窗、户外显示屏等设施开展消防宣传活动。继续开展好精准宣传工作,发挥社区“单元长制”的消防作用,加强季节性宣传、针对性宣传,加大对老旧场所弱势群体的宣传覆盖。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建立健全火灾防控体系:一是坚持和深化安委会实体化运作,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二是集中整治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石油化工企业以及老旧场所、新材料新业态等场所领域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三是充分发挥基层综治网格员末端管理作用,推动“三合一”、城乡结合部等突出风险隐患整改取得明显实效。
篇3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和相关新技术新应用的安全管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包括下列情形:
(一)开办论坛、博客、微博客、聊天室、通讯群组、公众账号、短视频、网络直播、信息分享、小程序等信息服务或者附设相应功能;
(二)开办提供公众舆论表达渠道或者具有发动社会公众从事特定活动能力的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
第三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本规定自行开展安全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负责:
(一)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信息服务上线,或者信息服务增设相关功能的;
(二)使用新技术新应用,使信息服务的功能属性、技术实现方式、基础资源配置等发生重大变更,导致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用户规模显著增加,导致信息服务的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发生违法有害信息传播扩散,表明已有安全措施难以有效防控网络安全风险的;
(五)地市级以上网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书面通知需要进行安全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可以自行实施安全评估,也可以委托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实施。
第五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展安全评估,应当对信息服务和新技术新应用的合法性,落实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规定的安全措施的有效性,防控安全风险的有效性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重点评估下列内容:
(一)确定与所提供服务相适应的安全管理负责人、信息审核人员或者建立安全管理机构的情况;
(二)用户真实身份核验以及注册信息留存措施;
(三)对用户的账号、操作时间、操作类型、网络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网络源端口、客户端硬件特征等日志信息,以及用户信息记录的留存措施;
(四)对用户账号和通讯群组名称、昵称、简介、备注、标识,信息、转发、评论和通讯群组等服务功能中违法有害信息的防范处置和有关记录保存措施;
(五)个人信息保护以及防范违法有害信息传播扩散、社会动员功能失控风险的技术措施;
(六)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有关投诉和举报的情况;
(七)建立为网信部门依法履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监督管理职责提供技术、数据支持和协助的工作机制的情况;
(八)建立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查处违法犯罪提供技术、数据支持和协助的工作机制的情况。
第六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安全评估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整改,直至消除相关安全隐患。
经过安全评估,符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的,应当形成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功能、服务范围、软硬件设施、部署位置等基本情况和相关证照获取情况;
(二)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落实情况及风险防控效果;
(三)安全评估结论;
(四)其他应当说明的相关情况。
第七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将安全评估报告通过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提交所在地地市级以上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
具有本规定第三条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上线或者功能增设前提交安全评估报告;具有本规定第三条第三、四、五项情形的,应当自相关情形发生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提交安全评估报告。
第八条 地市级以上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对安全评估报告进行书面审查。
发现安全评估报告内容、项目缺失,或者安全评估方法明显不当的,应当责令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限期重新评估。
发现安全评估报告内容不清的,可以责令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补充说明。
第九条 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根据对安全评估报告的书面审查情况,认为有必要的,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展现场检查。
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开展现场检查原则上应当联合实施,不得干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正常的业务活动。
第十条 对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省级以上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必要时可以会同属地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检查。
第十一条 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开展现场检查,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进行。
第十二条 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建立监测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督促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依法履行网络安全义务。
发现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未按本规定开展安全评估的,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其按本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第十三条 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发现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拒不按照本规定开展安全评估的,应当通过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向公众提示该互联网信息服务存在安全风险,并依照各自职责对该互联网信息服务实施监督检查,发现存在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网信部门统筹协调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工作,公安机关的安全评估工作情况定期通报网信部门。
第十五条 网信部门、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篇4
关键词:安全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评估工作不是“事后诸葛”,石油产业的安全培训更尤为重要。企业不能等到整个培训项目完成之后才将效果评估工作提上日程或流于形式。有效的培训评估需要贯穿整个培训项目的始终,随时进行必要的衡量与监控,及时纠正偏差,引导安全培训工作走向正确的方向。因此,安全培训效果的评估体系应该由安全培训先期的计划制定、过程中的调查访谈、后期成本与收益分析、安全培训项目结束后的总结分析,以及提交安全培训评估报告等五大环节构成。
一、制定计划,明确责任,有的放矢
要想将安全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做到位,企业首要建全安全责任制度,切实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问责制。同时,管理者需要在安全培训计划制定初期就给予足够的重视。安全培训效果评估进行中可能涉及的所有细节都必须体现在计划方案中。这样,一方面明确了安全培训过程中所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提高安全培训项目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使得效果评估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
企业可以依据美国培训与研发协会前任会长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项目四级评估模式,结合企业实际,在安全培训计划环节确定“四级安全培训评估体系”。即从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四个方面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其中,“反应”是指受训者对受训项目的主观印象,包括对培训教材、培训师、培训设施、培训方法和内容等的看法,它一般可以在安全培训结束后通过简短的调查问卷来收集;“学习”是看受训者接受安全培训后,对原理、事实、技术或技能的掌握程度能够提高多少,对这方面的评估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如笔试、技能操作和工作模拟测评等;“行为”是员工的安全培训前后的工作行为对比,通过对受训人员的上级、下属或同事进行调查访谈,可了解受训人员在安全培训前后的行为变化,同时,也可以采用受训者本人自评的方法进行;“结果”指与受训者行为有关的企业产出变化,如对企业产值等评估要项。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安全培训环节制订计划时,要强调对安全培训项目的相关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做好备案,这对后期所进行的安全培训成本收益分析非常重要,尽量避免由于某些成本项目的漏算而影响分析结果。
二、及时跟进,适时调整
安全培训要想取得良好成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安全培训进行的不同阶段适时开展沟通反馈工作,明确员工的安全培训需求,同事对安全培训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进,了解阶段性成果与问题,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做好安全培训效果的阶段性评估工作。在此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对受训人员及安全培训者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当然,在安全培训的不同阶段,调查或访谈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一)安全培训前,调查问卷或访谈问题设计
安全培训前,调查问卷或访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了解公司正对你这样的员工有哪些安全培训计划吗?你是否了解企业的安全培训制度?你所在的岗位有哪些任职要求?安全培训时间安排适当吗?……
(二)安全培训过程中或安全培训项目结束后问题的设计
安全培训过程中或安全培训项目结束后可以在调查问卷或访谈中设计这样的问题:此次安全培训讲师的表现如何?安全培训现场、安全培训氛围如何?安全培训内容如何?此次安全培训是否达成了你的预期目标?此次安全培训对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此次安全培训中,是否有哪些内容是没有意义的?……
(三)安全培训项目结束一段时间的绩效考核之后,问题的设计
安全培训项目结束一段时间的绩效考核之后,可以按照下列问题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参加安全培训后,你认为你在安全培训过程中的哪些收获对你的绩效有所影响?为什么?如果企业再次组织类似安全培训,你希望自己能够从安全培训中获得哪些这次安全培训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 ……
三、成本收益分析,量化结果
运用成本收益法,通过准确核算培训项目的投资回报率(ROI,Return On Investment)对培训货币收益与安全培训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楚地确定,这是从“结果”这一角度准备把握安全培训项目的成效。
ROI=收益/成本
企业安全培训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不但可以精确地量化安全培训结果,而且通过对投资回报率的分析,还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企业所实施的安全培训项目的有效性,以及对企业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
四、总结整理,长期准备
安全培训项目进行到这一环节,重点就在于做好安全培训项目的总结和信息整理工作。第一环节的制定计划与第二阶段的调查访谈相呼应,将计划制定环节与调查访谈过程中所提及要点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整理,总结经验,并分析问题,将有价值的安全培训资料进行存档。这样,在对此次项目进行总结的同时,也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资料。从长远考虑,有助于企业建立安全培训项目的数据库。
五、提交安全培训评估报告
安全培训总结完成后,对此次安全培训项目应写出公正合理的评估报告,编写评估报告是整个安全培训评估工作的尾声,也是影响安全培训评估结果的重要环节。因此,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撰写评估报告,保证评估结果的价值。
六、结束语
企业的安全教育是一种“机制”,安全培训更需要与HSE体系有机结合。在员工安全培训的过程中,五大环节环环相扣,从安全培训开展前的计划制定到安全培训结束后的评估报告,安全培训结果评估工作对企业的意义与重要性可见一斑。完整有效的评估工作可以提高企业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安全培训价值,促进既定安全培训目标的实现,控制安全工作中的潜在隐患,是企业实现“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山.《中小零售企业培训的几个“怎么办”》 .2008.3.
[2]张小池.《员工培训中的是非之争》.2007.5.
篇5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现状评估;级别;评估报告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which caused by geological disasters have occurred. Geological hazard risk assessment work to standardize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reduce artificial induced geological disasters, guarante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This article first to the defini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then analyzes the level of geological hazards assessment, and the main content, finally, the method is commonly used in geological hazard risk assessment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s; Risk assessment; Situation assessment; Level; Assessment report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地质灾害的定义
就地质灾害而言,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因此,从上述地质灾害的定义中,可以明确以下两点:
1、在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中即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人为因素。有些人认为,有些由人为因素引发的灾害(如采矿引起的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属人为灾害,不是地质灾害。其实单从定义中,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上述灾害肯定是属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畴,属于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一是:必须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的才能称其为地质灾害,假如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发生的山体崩塌就不是。二是:地质灾害必须是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假如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楼房倒塌,虽然也造成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但与地质作用无关,也就不是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评估的级别及主要内容
(一)地质灾害的评估级别
1、一级评估
一级评估是指重要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提交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地质灾害是否危害建设项目安全、建设项目是否诱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灾害类型及危险性、因治理地质灾害增大的项目建设成本等进行全面的评估。
2、二级评估
二级评估是指较重要的建设项目。与一级评估一样,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提交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对建设项目的影响或危害以及建设项目是否会诱发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或专项分析,基本查明评估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以及对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影响。对评估区内重大地质灾害应参照一级评估要求进行评价。
3、三级评估
三级评估是指一般建设项目。可以从简,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提交危险性评估说明书,县级国土资源局备案。
(二)地质灾害评估的主要内容
1、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是指已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任务是根据评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稳定状态、危害对象进行危险性评价。对稳定性或危险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较深入的分析,判定其性质、变化、危害对象和损失情况。
预测评估
预测评估是指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以及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任务是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预测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和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影响,评价是否会诱发地质灾害以及灾害的范围。
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的任务是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情况,采取定性、半定量的方法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场地的建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方法
(一)点评估和面评估方法
1、点评估
对于点的危险性评价,一定要弄清地质灾害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地质环境,地质面貌,形态特征,边界条件。采用经验法与灾害活动的动力分析和条件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力学平衡的计算,得出稳定系数(K),用来指示斜坡失稳的可能性。在计算现状环境下斜坡稳定系数时,应根据今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设定相应的参数,计算稳定系数,从而确定导致斜坡失稳的因素,这些因素出现的频率多大,进而可以确定灾害发生的概率。最后根据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的综合分析,并结合稳定性、危害范围及其发生概率计算的结果,对整个地质灾害点进行危险性分区。
2、面评估
对于面评估特别是区域评估的危险性评价,首先要分析灾害产生的因素,即岩体工程条件,构造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和气象水文条件,以这四种因素作为危险性评价的基础。
评价方法一般可采用单元面积评价法,即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单元,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单元逐一评价,然后再作整体评价。危险性评价的统一标准的制定是通过对各地质灾害群成生原因及新出现的灾害活动特征进行研究,找出地区至灾因素而实现的。评价时,将此四项因素用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法,求出各自的权值,然后以专家评分方法,将分值乘以权值,求出各单元的危险性指数。再根据本区地质灾害发育特点,考虑到可能发展为灾害的现状及预测的内容,将该区危险性分为极重、重度、轻度、无危险四级。
(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方法
1、现状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着重点是对现有灾害的分析和评述。分析和评述内容应包括:灾害发育基本规律的归纳;代表性灾点的重点剖析;各种灾害(点)历史危害情况、现实活动特征及稳定状况的评价。
现状评估时还应结合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建设特点,作具体分析,适当增加有普遍意义或反映工程特点的其它地质灾害及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如增加地面不均匀沉陷、砂土液化、不稳定斜(边)坡、水土流失等灾种和问题的评估。
在确定了地质灾害种类后,正确评价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对于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一定要正确评价每个灾种的危害性。在评价各灾种的危害性时,一定要依据各灾种的发生可能性、危险性及各灾种发生时造成的人、财、物损失来综合评价。既不能偏高,更不能偏低。偏高易造成防治措施中的工程浪费,偏低易造成防治措施的安全性不足,造成更大损失。
2、预测评估
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对灾害的可能性、危险性进行有依据的预测评估。主要有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等。
在预测评估中不但要紧紧围绕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进行,还应与现状评估结果相互综合分析后使用。预测评估的侧重点是在评估区叠加了拟建工程影响后,拟建工程和环境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危险性程度的预测评价。
3、综合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依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及危险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评估区内给人民生命财产已造成危害的地质灾害点或具有潜在危害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参与评估。
(三)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编写方法
1、建设单位要委托有资质的勘探设计单位编写报告书。勘探设计单位首先要根据建设用地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确定评估范围和评估灾种,如煤矿则以采空塌陷和地面沉降为主要评估灾种。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充分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评估区附近气象、水文、地质、水工环等地质资料。
2、评估报告在综合分析全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报告书力求简明扼要、相互联贯、重点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明确、附图规范、时空信息量大、实用易懂、图面布置合理、美观清晰、便于使用单位阅读。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1)征地地点及范围;
(2)项目类型及平面布置图;
(3)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
(4)地质环境条件;
(5)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6)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7)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8)综合评价与防治措施;
(9)结论与建议。
3、评估报告各章小结
评估报告的各章小结,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具体详实,应类似于文章摘要一样,说明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同时要说明做的结果是什么。比如,现状评估一章的小结,要具体地总结说明评估区灾种的成因与分布,包括每一灾种的数量、规模大小及危险性程度,同时要指出重大或重点灾害的评估结论。
4、评估报告结语
结论内容包括:地质环境条件论述、评估级别的确定、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结论、综合评估与适宜性评价结论、防治措施。建议要单独写,不要与结论混为一谈。最后,需要强调的几点是:
(1)评估报告中不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2)文字报告、小结、结论及图件的评估结论要一致;
(3)避免出现“不会发生或不存在某某地质灾害”的结论;
(4)只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灾种做客观评估,当然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彻底判定不会发生什么灾害,还是比较困难的;
(5)评估中可能涉及的灾种一定不能漏掉。
结语
综上,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是一项新型的技术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具体操作技术还有待在较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完善和细化。相信随着我国地质勘察事业的发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马寅生,张业成,等.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地质力学学报,2004.10.
[2]成玉祥,张骏,段玉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探讨[J].地球与环境,2005.(S1).
篇6
由于国土规划部门的规划,让一个城市或者城市周边地区符合一个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于诸如棚户区的改造,集体土地变更为国有土地,开发商的开发行为都迫切的需要拆迁。浏览更多2022拆迁补助申请书请点击“拆迁申请”查看。
2022拆迁补助申请书三里街拆迁指挥部:
本人原系三里街粮站职工_,现龄57岁,拆迁序号A12。夫妻下岗失业多年,没有固定收入,家庭经济较困难,这次拆迁更是雪上加霜,为此特申请拆迁指挥部给予一定补助,为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申请书模板
__年__月__日
房屋拆迁流程是怎样的现在不少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始了房屋拆迁,大多数人一看到房屋拆迁首先可能是有拆迁补偿,但是对于房屋拆迁流程具体是怎样的也不太清晰。
房屋拆迁流程主要包括十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暂停公示。
由建设主管部门颁发一个文件,要求在拆迁范围内暂停户口迁移、房屋改建、加建、扩建的工程,这就是暂停公示,需要在有关的场合进行公告,公示期不能超过一年。
第二个步骤——入户调查评估。
在确定拆迁范围之后,拆迁人要办一些有关的手续、文件,一般来说需要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这两个规划文件,那么在法律上具备了拆迁的前提和依据。在此之后就可以进行拆迁的工作了。拆迁工作的第一步是先入户调查,即到现场一户一户的调查。通常入户调查是几个单位同时去,包括拆迁公司、评估公司、业主单位、拆迁人等。拆迁公司是进行人口、户口调查;而评估公司是评估的现场勘查,按照评估规则进行拍照和记录。
第三个步骤——内业计算。
实际就是评估公司进行内业输机和数据测算,根据外业调查的资料数据进行初步测算,算出一个大致的初步评估价格。
第四个步骤——制定拆迁实施方案。
拆迁人需要通过评估机构的初步外业调查和内业计算,了解拆迁范围内的补偿费用大概是多少钱,编制拆迁投资预算方案。同时制定拆迁补偿方案,是货币补偿还是实物补偿,货币补偿需要耗资多少,补偿资金的筹措方式等。
第五个步骤——申请拆迁许可证。
拆迁人拿着一系列前期入户调查的材料,包括拆迁实施方案、规划文件等,去建委(房管局)申请《拆迁许可证》。
第六个步骤——拆迁公告。
就是声明此次拆迁行为即将开始。一般拆迁公告的同时,要把《拆迁许可证》公开张贴出来,以说明拆迁行为的合法性和时间安排。
第七个步骤——出一个正式的评估报告。
这个时候的评估机构需要出具正式的评估报告,一般是每一个被拆迁人都出一份报告,正式报告需要评估机构正式签字盖章。
第八个步骤——送达拆迁评估报告。
送达的方式有当面送达,也有邮递的方式。
第九个步骤——动迁。
动迁是专业名词,实际上就是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然后被拆迁人搬家,把房屋交给拆迁人。动迁的主要工作是签订拆迁补偿协议。评估报告送达后,由拆迁人(一般拆迁人不亲自出面,而是委托拆迁公司和评估公司)在现场组成动迁办公室,接待拆迁户主动过来商谈搬迁事宜。拆迁补偿费用除了包括拆迁评估报告的就是声明此次拆迁行为即将开始。一般拆迁公告的同时,要把《拆迁许可证》公开张贴出来,以说明拆迁行为的合法性和时间安排。
第十个步骤——出一个正式的评估报告。
这个时候的评估机构需要出具正式的评估报告,一般是每一个被拆迁人都出一份报告,正式报告需要评估机构正式签字盖章。
第十一个步骤——送达拆迁评估报告。
送达的方式有当面送达,也有邮递的方式。
第十二个步骤——动迁。
动迁是专业名词,实际上就是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然后被拆迁人搬家,把房屋交给拆迁人。动迁的主要工作是签订拆迁补偿协议。评估报告送达后,由拆迁人(一般拆迁人不亲自出面,而是委托拆迁公司和评估公司)在现场组成动迁办公室,接待拆迁户主动过来商谈搬迁事宜。拆迁补偿费用除了包括拆迁评估报告的金额之外,有一些额外的奖励,如提前搬家奖、工程配合奖等。
拆迁过程属于双方协议行为,一般不带有强制性。在合同约定补偿金额是多少?钱怎么给?怎么交付房屋?另外动迁有一个奖励期,一般是根据拆迁户的多少,比如说15天、20天、30天等,在奖励期内搬走的,一般是一户给5000块钱的奖励费。但是在实际中也有奖励费远远超过5000块钱的。例如,现在拆迁房屋周边的市场价是8000元/平米了,但按照政府出台的拆迁补偿规则,评估价是6000元/平米,这样总价可能差10万元,那么拆迁人可能把这10万块钱通过奖励的方式补给你。如果你在奖励期内走,则补给你;如果你不走,就可能得不到这笔奖励。这就是动迁的过程。
最后一步——结案。
最后是拆迁工作结束,项目结案,从拆迁人来讲等所有的人走了以后,他要统计最后花了多少钱?可能和最初上报的拆迁实施方案有一些区别,比如说多给了一些奖励费。另外因为钉子户的存在,费用可能增加了。拆迁人最终需要把实际的拆迁补偿成本报到政府部门备案,这是最后一个过程。一共大概就是这十个阶段。
房屋拆迁流程十分复杂,因为房屋不仅关系到一个城市未来发展规划,更关乎到百姓最基本的问题,即居住问题。十个阶段中有一个阶段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民生,所以国家对此十分重视。
房屋强拆怎么处理对于国家赔偿我国多部法律都有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八条: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表明,在行政机关亦或是司法执行机关的行为出现违法行为时,只要利益因此行为受到侵害那么就有提出赔偿请求的权利。
篇7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特大事故隐患,是指存在于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可能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不安全状态和缺陷。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重特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协调,及时解决重特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实施监督管理,并接受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重特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报告、监控和治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全面负责。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排除;因城市规划或者生产技术、工艺、设计等原因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当成立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的隐患治理领导小组,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
第八条难以立即排除的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省有关事故隐患评估的规定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
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等级、影响范围和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第九条经评估属于重特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特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治理期限和目标;
(二)治理措施;
(三)责任机构和人员、经费和物质保障;
(四)应急救援预案。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自发现重特大事故隐患之日起15日内,将评估报告书和治理方案报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属于特大事故隐患的,其评估报告书和治理方案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分别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其中,治理难度大、涉及范围广、危险程度高的,其评估报告书和治理方案,还应当报省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收到评估报告书和治理方案后,应当及时组织论证,并向重特大事故隐患影响范围内的有关责任单位下达治理通知书,对治理情况进行监督。
有关责任单位应当按照治理通知书和治理方案对重特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治理资金由有关责任单位负责筹集。
第十二条有关责任单位对重特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时,应当采取严密的防范、监控措施,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重特大事故隐患治理前或者治理过程中,无法保证生产安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
第十三条重特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组织验收。经验收认定事故隐患已消除的,应当作出重特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的决定;未消除的,应当依法作出停产、停业整顿或者停止使用的决定;经停产、停业整顿后,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依法予以关闭。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责令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立即排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当责令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治理,限期排除。
第十五条下列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治理,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
(一)公共设施存在的重特大事故隐患;
(二)破产企业存在的重特大事故隐患;
(三)无法明确责任单位的重特大事故隐患。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前款规定的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治理。
重特大事故隐患治理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作他用。
第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特大事故隐患,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接到事故隐患举报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和查处,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设区的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在重特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工作中,未履行或者未按照程序履行其相应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直至记大过的行政处分;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直至降级的行政处分;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收到重特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和治理方案后未及时组织论证,并下达治理通知书的;
(二)对重特大事故隐患治理应当组织验收而未验收的;
(三)发现重特大事故隐患违法行为未及时查处的;
(四)其他、、的行为。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根据情节轻重,对生产经营单位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以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处罚:
(一)未按照规定建立重特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报告、监控和治理制度的;
(二)未定期对本单位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事故隐患进行评估的;
(四)对存在的重特大事故隐患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五)未按照规定对重特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的。
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处罚决定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篇8
关键词:爆破安全评估 爆破作业 规程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020-03
Abstract:Blasting engineering holds relatively high danger and would bring certain influence to surrounding environments and residents. Therefore, people have been exploring ways to control the blasting. The blasting safety assessment is a kind of pilot work, which can predict risk of blasting operation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blasting engineering. This paper states the safety assessment basis, basic principles, main contents and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great detail. At the same time, combining with new blasting safety regulations, it points out the change of blasting safety assessment, which is helpful to guide and improve the work of blasting operation teams.
Key Words:The blasting safety assessment; Blasting engineering; Regulations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在土地平整、港口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工程中,爆破作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高效、快速、便捷等的特点[1],与此同时在工程应用中爆破安全问题逐渐的突显出来,怎样能够避免或者减少生产建设中的安全事故成为了该行业的重点课题。近些年来,我国在一些重大工程爆破项目上设置爆破安全评估,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起到了工程前置安全预估工作。
爆破安全评估与爆破设计施工、爆破安全监理同样是工程爆破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能够有效地预防爆破事故的发生,是指导爆破工程的重要途径[2]。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公安部于2012年5月2日了《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GA991-2012,规定在城市、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设施附近实施爆破作业的,要经市公安机关批准后才可进行,有效地解决了“民扰”和“扰民”问题,保障了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3]。对于工程爆破中的安全评估问题,张树云[4]根据实践经验,揭示了工程爆破中安全评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科学性。爆破安全评估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爆破安全规程》、国务院条例466号和公安部的《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外,还有较多的法律及法规也需要引起注意。再有新的爆破安全规程相对于老版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安全评估时,要特别留意其变化。当然,这些问题前人还未进行详细的分析,也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总结了爆破安全评估中所存在的问题。
1 爆破安全评估原则及职责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5](国务院令第466号) 第三十五条规定要求(“在城市、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设施附近实施爆破作业的,应当向爆破作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申请,提交《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和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估企业出具的爆破设计、施工方案评估报告。受理申请的公安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对提交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作出批准的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实施前款规定的爆破作业,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监理企业进行监理,由爆破作业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安全警戒。”),该条规定了爆破评估的条件即“在城市、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设施附近实施爆破作业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第5.3.1条规定(“需经公安机关审批的爆破作业项目,提交申请前,均应进行安全评估”),该条由进一步明确了安全评估的前提是需要公安机关审批的爆破作业项目,对于备案的爆破作业项目不应进行爆破安全评估。
1.1 基本原则
进行工程爆破作业时需要公安机关进行安全评估,安全评估单位应按作业范围和资质等级承接相应级别的安全评估项目。安全评估单位及评估人员不应与爆破作业单位存在从属或利害关系。安全评估单位需承担相应爆破安全责任。安全评估单位需在接受委托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工作,同时提交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应当内容覆盖面广、结论真实可信,还需安全评估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最为重要的是爆破作业项目安全评估要做到依法、诚信、客观、公正,与设计施工单位、爆破安全监理单位三家共同担责,同时项目建设单位、爆破作业单位、公安等监管机关对爆破作业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出有力保障。
1.2 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
爆破安全评估主要包括以下9项内容:(1)爆破作业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规定;(2)爆破作业项目的等级是否符合规定;(3)设计所依据的资料是否完整,设计方案以及设计参数是否合理;(4)起爆网路是否可靠;(5)设计选择方案是否可行;(6)存在的有害效应及可能影响的范围是否全面;(7)安全保证的措施是否可行;(8)对爆破项目预算是否满足安全要求;(9)制定的应急预案是否适当。
1.3 安全评估遵循的法律、法规
正如前文所述,爆破安全评估工作除了遵守国务院条例466号和《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外,有很多的涉及爆破作业的法律及法规也必须掌握,避免只从技术层面考虑问题,而忽略了法律、法规这些前提。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5号)中指出,进行水下爆破作业的,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应事先与县级以上相关部门协商,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对渔业资源的损害;造成渔业资源损失的,需要进行赔偿。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八届第60号)中明确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距电力设施周围500 m范围内进行爆破作业。2012年颁布的《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30号)中规定,在铁路线路两侧路堤坡脚、路堑坡顶、铁路桥梁外侧起各1 000 m范围内,及在铁路隧道上方中心线两侧各1 000 m范围内,禁止从事采矿、采石及爆破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六届第7号)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主席令11届第30号)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令第291号)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国务院令298号)2009年、《水产苗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6号)2005年等条例中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分析以上法律或条例,可以发现,除了部分严禁爆破之外,大多数也是可以进行爆破作业,但在评估报告中必须给予明确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前置手续办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保护了爆破评估单位。如果出现违法、违规问题,而安全评估报告给出了明确说明,确实能起到免责问题。如果深化评估工作的话,可以在报告中建议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效应进行检测。
2 爆破安全评估新事项
爆破安全定级依据如下。
爆破工程按工程类别、单次爆破总药量、爆破环境复杂程度和爆破物特征,分A、B、C、D4个级别,实行分级管理。工程等级如表1所示。
爆破安全评估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是确定工程级别,这直接关系到设计施工的资质能否满足要求,并且相对于老版爆破安全规程进行大幅修改,必须明确定级,具体划分爆破工程级别技术详细方法见文献[3]。此外,相对于原有的规程[6],新的《爆破安全规程》[7]更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评估人员的界定:新规程中,A、B级爆破工程的安全评估应至少有3名(原规程2名)相应等级且具有爆破安全证书的的技术人员。对于条件复杂的施工项目,需邀请专家咨询,参考给定的意见或建议,撰写安全评估报告。
(2)爆破有害效应监测的表述:新规程中,D级以上爆破工程以及可能引起纠纷的爆破工程,均应进行爆破有害效应监测。评估单位提出监测项目的设计,监理单位监督实施。有害效应监测的工程类别进行了扩大,所以在安全评估时,应分项目级别建议对项目进行有害效应监测。
(3)爆破作业噪声控制标准改变:新规程中,爆破突发噪声判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最大声级,相对于原规程,对噪声的控制更加严格,在评估时应加以注明。
3 结语
随着工程爆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爆破安全评估技术要更加规范化,做到依法、诚信、客观、公正等。近年来国内对重大的工程爆破设计施工,逐步进行了爆破安全评估,加上《爆破安全规程》的实施,能够有效的强化社会治理、维护从业人员和单位合法权益。爆破安全评估技术能够使我国工程爆破呈现出的新的面貌,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闫鸿浩,王小红.城市浅埋隧道爆破原理及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GA991-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S].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3]闫鸿浩,李晓杰.城镇露天爆破新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4]张树云.试论工程爆破中的安全评估[J].工程爆破,1996(3):69-7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房地产评估;金融风险;商业银行
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并日趋成熟,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但同时房地产也是最容易产生泡沫经济、引发金融风险的行业,因此,作为联系银行金融风险和房地产市场纽带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体系的健全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中国房地产评估防范金融风险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房地产评估行业还属于一个年轻的行业,各方面体制还不完善,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陈旧。
为进一步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国务院、人民银行及银监会等部门于2003年先后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通知》、《银监会关于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等一系列文件来规范房地产贷款市场。这些规定对于规范抵押评估行为、指导房地产估价师的抵押评估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房地产评估防范金融风险存在的问题
(一)对抵押物价值过高评估
一般认为,评估偏差率超过20%即为评估重大差异,而这部分业务量竟然占到了已审核业务总量的52%。在银行发放的这部分抵押贷款中,很大一部分贷款无法被抵押品实际价值所覆盖,抵押品从一发出就不足值,这将给银行贷款带来极大的风险。
(二)不能准确把握抵押物隐含的风险
这一方面主要是由于评估师或评估机构对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认识不够深刻、评估业务执行不够细致所造成的。例如在评估时忽视房地产的变现能力评估,忽视房地产产权存在瑕疵造成的风险,忽视制约抵押物价值的其他因素等等。抵押贷款评估是为了确定到期不能偿还而需要强制出售时该房地产的价值能够达到的数额,即保障抵押贷款清偿的安全性。
(三)忽视抵押贷款项目的可行性评估
房地产抵押贷款是在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即第一还款来源之外,以房地产抵押物代偿为条件设置了第二还款来源。当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时,借款人无法用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来归还贷款时,银行可通过处置抵押物获得补偿。从这一意义上出发,房地产抵押物本身在降低贷款风险,减少贷款损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大部分银行及评估机构把借款人能否提供抵押物作为能否贷款的主要依据,而忽视了对借款人的偿付能力进行分析。事实上,无论采取何种贷款方式,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才是至关重要的,第二还款来源只是起必要的补充作用。而且在制度层面上,抵押房地产的价值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很难确定,拖欠时间越长,资不抵债的可能性越大;在操作层面上,现行评估方法及评估人员的主观因素往往导致了抵押评估值的虚高。大量事实证明,当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时,银行对第二还款来源的追偿往往是艰难的,而且也很难通过处置抵押物来填补贷出资金的空缺。银行大量不良金融资产也多源于此[1]。
(四)评估机构在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中处境尴尬
在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中,银行、评估机构和贷款客户三者缺一不可,但三者的关系却非常微妙,既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又相互利用、相互不信任。
三者的关系中,银行在贷款前处于最有利的地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为银行抵押贷款的发放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因此银行需要评估机构对贷款客户进行审查和监督,以此保证自身资金的安全性。评估机构作为促成银行和客户联姻的纽带,其作用是很重要的,但在实际中,评估机构往往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一方面,要尽量满足客户所提出的种种要求,因为客户是评估报告的买方;另一方面,要兼顾银行的利益,因为评估报告要经过银行的审查,不合格的评估报告会被银行拒绝,这也可能造成银行对该评估机构的封杀。
银行、评估中介和贷款客户三者博弈虽不是主流,但却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制度和体制方面的因素,但是这种局面却使评估中介失去了其原有的公正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系统风险[2]。
(五)评估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在抵押评估事务中,评估师出具的抵押评估报告是银行给贷款方提供贷款额度的重要依据,银行在评估值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率向贷款方提供贷款,因而评估师或评估机构应该对贷款负有相当的责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评估师或评估机构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等的。一旦贷款方违约,银行收回抵押物并对其进行依法拍卖时,银行可能会因为评估值和拍卖金额相差太远而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然而评估师或评估机构并不会承担相应的责任,银行一般也不会把评估机构告上法庭。
(六)制度建设落后,行业规范缺乏约束性
虽然房地产评估行业随着房地产业的繁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房地产评估机构是近几年由原来的政府房地产评估机构脱钩改制而来,它们与政府部门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使得它们能够通过政府关系去垄断市场,而不是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去获得业务;有的机构实力不强,评估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有的机构在执业过程中不遵守房地产评估的技术规范和职业道德,迎合委托方的不正当要求,搞虚假评估,不顾诚信准则,“高估”、“低估”,损害评估的真实性,侵害公共或部分人的利益,这样,若实现债权时处置抵押房地产,银行就要受经济损失。总的说来,房地产评估在操作层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来自评估制度的不完善和市场的不成熟。
三、完善房地产评估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措施
(一)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方面
1.借鉴国外的评估理论和方法
中国由于在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上的滞后,在抵押评估实务中几乎都采用所谓保守原则下的市场评估,未能把借款人收益、贷款比率、贷款利率、贷款年限等抵押贷款中的各项基本要素纳入评估过程的计算分析中,忽略了贷款对投资者现金流量引起的种种变化,缺乏科学依据,主观性大。
2.对现有评估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
在中国由于抵押物评估和抵押物处置存在着脱钩的关系,因为一般规定抵押评估报告的有效期为一年,而在这一年当中房地产市场可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若这时候对抵押房地产进行处置,抵押物的现值与评估价值就会存在相当的差异。
(二)评估师队伍建设方面
1.严格评估师行业准入
日本的房地产评估行业对评估师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评估师必须要通过单个层次的严格考试,并且考试的淘汰率是非常高的,第一、第二次的合格率不到20%,第三次的合格率为40%左右,完成全部考试过程至少要用五年的时间。从1964年实施考试制度到1995年的31年间,通过全部考试并在日本国土厅登记的不动产评估师仅有5298人。而中国从1995年实施考试制度以来,到2002年通过考试的人数竟然有20000多[2]。
2.加强评估人员对银行抵押贷款业务的认知
评估人员对银行抵押贷款安全性负有的责任决定了评估人员除了掌握评估理论和方法,还必须对银行抵押贷款业务有足够深的了解,一般来说包括还款计划、权利义务以及有关手续及费用等三项内容。(三)评估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方面
1.评估行业主管部门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制定和完善房地产评估相关制度
随着房地产抵押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评估机构的抵押评估量也迅速增加。据统计,专业评估机构抵押评估业务量已占日常业务量的60%以上,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在抵押评估中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但是许多评估机构服务质量低劣,出具不负责任的评估报告,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评估制度的缺失[3]。因而制定和完善房地产评估相关制度成为评估行业主管部门最重要的任务。
2.加强评估行业协会的统一建设
虽然房地产评估师有自己的行业协会——房地产评估师学会,但就整个房地产评估市场来说,却是由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分头实施管理,相应的房地产评估师学会、土地评估师学会和注册会计师学会各行其政,多头管理,从而使评估标准难以统一,使中国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难以与国际接轨。由于各部门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不统一,这样就容易造成对同一标的物的评估结果差异较大,使得房地产评估的权威性弱化。因此当前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行业协会的统一建设。
3.杜绝行业垄断行为,提倡公平竞争,切实保证机构的独立性
当前的房地产评估市场中,相当一部分评估机构是由当初的政府机构脱钩改制成立的,这些评估机构在完成股份制改革后仍然与原单位保持暧昧的关系,通过这层关系评估机构能够相对容易的获得评估业务,甚至垄断市场。评估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该尽快通过完善制度,杜绝行业垄断,提倡公平竞争,促进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评估机构等有关各方的良性互动。此外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协会方面还可以通过建立地区统一的房地产市场信息数据库来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四)银行抵押贷款估价管理方面
1.加强对抵押评估报告以及出具报告相关评估机构的审核
中国的银行对抵押物的评估价值尚未建立有效的审核制度,对评估结论的内涵和价值定义缺乏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因此,对不恰当的评估报告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有时只能简单的依照评估值打个折扣。
2.合理选择评估机构,共享评估机构质量保证资源
评估机构质量保证体系是在评估机构内部为减少面临的风险设置的一系列保证评估质量的组织模式。银行在房地产贷款过程中,有必要了解和拥有评估机构质量保证体系的完整资料信息,指定资质高、信誉好、服务水平好的评估机构,并与评估行业实现资源共享,为防范风险创造条件[4]。
参考文献:
[1]陈平.房地产评估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J].中国房地产金融:开发与经营,2006,(6).
[2]李勇,张伟,陈灿平.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金融风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3).
篇10
关键词:管理人员 提前 审查 监督管理 安全核查
根据201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简称5号令),水上水下活动系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水域或者岸线上和国家管辖海域从事勘探、采掘、爆破;构筑、设置、维修、拆除水上水下构筑物或者设施;架设桥梁、索道;铺设、检修、拆除水上水下电缆或者管道;置系船浮筒、浮趸、缆桩等设施;航道建设,航道、码头前沿水域疏浚;举行大型群众性活动、体育比赛;打捞沉船、沉物;在国家管辖海域内进行调查、测量、过驳、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拖带、捕捞、养殖、科学试验等水上水下施工活动以及在港区、锚地、航道、通航密集区进行的其他有碍航行安全的活动;在内河通航水域进行的气象观测、测量、地质调查,航道日常养护、大面积清除水面垃圾和可能影响内河通航水域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水上水下活动对于通航安全影响较大,也是造成水上交通事故的诱因之一。海事管理机构对于水上水下活动监管主要目的是保障通航安全,保护通航资源,促进水运经济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运行业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随着船舶的日益大型化,航道、码头的改扩建,跨江、跨海桥梁的建设,海事部门的监管任务越来越繁重,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加强水上水下活动海事监管工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强化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
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人员(简称水工管理人员)系指具体负责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通航安全评估、通航安全核查审查,水上水下活动审核审批工作的管理人员。水上水下活动涉及到码头、拦跨河建筑物的建设,航道开挖疏浚,沉船沉物打捞,大型设施拖带等方方面面。特别是“5号令”实施以后,进一步从源头上为水上水下活动的开展和水上交通安全设置了一道安全闸门,也对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个水工管理人员,从可研报告审查到通航安全影响论证、通航安全评估、通航安全核查的审查,以及《水上水上活动许可证》的发放,都会从头到尾参与甚至起到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水工管理人员具备有较为扎实的码头、桥梁等水工建筑物的基础知识以及设计、施工图纸审查的能力,熟知相应的建设流程,具备船舶航行安全、操纵的相关知识,熟悉整个辖区的通航环境情况及相应港口的规划情况。在审查通航安全维护方案时,需详细了解该活动的施工组织方案,同样以码头的建设为例,如是重力式码头的建设,则需首要知道什么是重力式码头以及其的施工过程,同时还要充分了解重力式码头构筑物的预制、拖运、安装、整体连接、墙后处理、上部结构安装可能对通航安全产生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此情况,才能很好的审查施工单位的维护方案是否切合实际,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海事管理机构的通航安全监管方案。同时,一名水工管理人员会经常参与相关单位组织的各种审查会,其会上所发表所陈述的意见往往会直接影响水工工程下一步的走向,也直接代表着整个海事系统的形象和水平。因此不难看出,要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水工管理人员,其所应具备的知识不是单方面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具有长期的工作经验,具备有较为全面的知识,有相对较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这也是我们因人适岗所应思考的问题。
2.重视并积极参与水上水下活动的前期工作
项目前期工作是指建设项目从谋划确定到开工建设之前所进行的全部工作,它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环保计划,职工健康计划,人员和机构组织形式,资金使用规划等,是整个项目建设程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一项复杂的有机的系统工作,涉及发改委、建设(规划)局、国土局、环保、水利、林业、安监、消防等行政职能部门,以及可研、规划、环保、水保、安评等相关资质咨询设计单位,同时还需要各行业专家的参与。
提前介入并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是确保建设项目符合相关规范、安全要求、工程质量、投资控制和按期完成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开发建设工作的早期,通过早期介入活动,将长期积累的管理知识与经验应用于规划设计,并且在建设施工期间同步跟进配合,协助建设单位及时发现和处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能从源头上堵住漏洞,避免或减少上述阶段问题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使建设得以顺利进行,而且可以在建设初期把不利于安全的因素尽可能消除或减少,使项目建成使用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5号令”确立了海事管理机构要“提前介入、主动作为,保护通航资源,维护通航安全”的理念,从规章的角度要求海事部门要对水工项目做好提前介入工作。对于水工项目的提前介入,可以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始。笔者认为要做好提前介入工作,应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形成统一的意见建议。当获悉相关的水工项目进行规划建设时,海事管理机构内部应成立相应的机构进行研究应对,发挥通航、危防、船舶等内设部门各自的优势,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并形成统一的意见发送建设单位或在参与相关会议时将该意见提出,让建设单位参考完善规划方案。二是积极介入勘察设计工作。按照发展规划和项目要求,配合设计单位摸清通航环境,分析影响通航环境的因素并提出处理措施。三是认真配合做好初步设计审查工作。海事管理机构要重点审查工程施工单位制定的安全防范措施,主要着重于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工程进度等工程自身安全方面的管理,对施工区域内的水上交通安全维护和水工作业方面的安全防范重视情况以及维护资金是否落实等。四是要提前介入工程施工方案的研讨和制定。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建设、施工单位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保证通航安全的维护方案,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提前介入水工项目的前期工作,不但可以及时优化施工设计方案,还可以融洽施工进度和安全施工之间的关系。海事管理机构提前介入和主动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阶段,在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从保护施工区域安全畅通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措施,随时指出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并进行防范和督促整改,从而能够保障施工安全、顺利,提高工程效率。
3.认真做好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和通航安全评估报告审查工作
“5号令”明确规定: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立项的对通航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涉水工程,在工程立项前应当组织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审查,论证审查意见作为工程立项审批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与评估管理办法》对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和通航安全评估的重要性也进行了综合的阐述:通航安全影响论证是开展涉水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阶段,是降低因涉水工程建设影响通航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涉水工程获得立项审批的必备条件。通航安全评估是水上水下活动开展前的重要工作,是水上水下活动顺利开展及通航安全保障的必要环节,是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许可的主要依据之一。
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和通航安全评估是水上水下活动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其如何进行审查也因此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把好审查关:一是要做好对编制单位的审查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与评估管理办法》中,对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和评估报告编制单位的资质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建设单位委托相关的编制单位开展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和评估报告编写之前应做好对编制单位的审查工作,主要审查其资质是否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是否在海事部门进行了备案,同时还要审查其的技术水平是否能满足该工程的相关要求,因为建设单位对此往往不甚熟悉,仅会从经济上考虑,哪个单位报价低就找谁,因此就需要海事管理机构做好审查工作。笔者在开展水工管理工作中,曾碰到此种情况:在一个内河码头通航安全影响论证报告的委托编制中,虽然编制单位的资质满足相关的要求,但由于其缺乏对内河码头的设计和管理经验,其编制的报告明显缺乏深度和广度,对存在的问题也未能提出很好的建议和意见,虽经多次修改,仍无法满足相关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选择合适的编制单位是做好报告编制的前提条件,对于一些虽满足资质要求,但在某些项目上由于技术、管理上缺乏经验的编制单位,海事管理机构要及时告知建设单位并要求其进行更换,防止因此造成工程建设的延误。二是在海事局内部做好审查工作。在通航安全影响论证和评估报告提交到海事部门后,我们不但要从格式上审查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编制人员的结构组成是否合理,还要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审查其是否满足要求,审查其对通航环境的情况、船舶流量情况、管理情况的分析是否符合实际;对内河的水位、沿海的潮汐、潮流情况的计算、取值是否正确;对存在的问题是否进行了陈述并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建议,所提出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并可行。三是组织做好专家审查会。专家审查会是通过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通过会议的形式审查《报告》是否符合要求,是海事部门审查《报告》一个重要的环节。在选择专家时,必须注意专家的搭配,专家人选要充分考虑拟评审的《论证报告》或《评估报告》所涉及到的工程(活动)类别、规模、复杂程度及对通航安全或防治船舶污染的影响程度等条件,力求专业涵盖全面、确保评审科学性与公正性。同时要确保所邀请的专家熟悉所评审项目的通航环境情况及海事部门对论证和评估的相关要求,避免出现空谈、泛谈、漫谈的情况,必要时,还应邀请相关的单位或企业等代表参加会议。在评审过程中,海事部门要做好引导和导向的作用,同时要对邀请的专家进行专业的评估,为以后再邀请专家时奠定基础。
4.加强对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维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水工项目的建设历时时间长,参与的船舶、设备多,使得施工水域通航环境变得极为复杂,而施工区域除了自身会涉及到安全和防污染等工作之外,还会对正常航行的船舶造成极大的影响,也往往是水上交通事故的高发区。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水上的娱乐活动也不断增多,这些活动也会对正常的船舶航行造成极大的影响,稍之不甚就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做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维护的监管工作一直是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重点。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一是要做好相关法规规章的宣传工作。建设、施工单位往往对水上交通安全的法规知识甚少,甚至不少单位是属于第一次接触水工工程,他们对从业人员、工作人员的教育多是从建设的流程、建筑安全、设备使用安全的角度出发,而从业人员由于很少接触水上交通这一块,对水上交通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也较为单薄,甚至无从知晓,对船舶的一些知识也较为肤浅。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依靠我们加强对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宣教工作,让他们知悉相关的流程及船舶航行的一些知识,明白聘用不合格船舶、在船舶上任意加装吊机等大型设备的危害,明白其施工作业对通航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重视并做好水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二是要督促建设单位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5号令”第十八条规定:涉水工程建设单位、业主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这从规章的角度明确了建设单位、业主单位需承担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其必须对项目的安全生产负总体责任。在一个水工项目建设中,由于建设的需要,往往会分为几个标段,同时由二个或多个施工单位承担建设任务,在海事管理机构的管理中,如果分别对其进行管理,往往会顾不到,效果也会不明显,而只要抓住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这条线,通过业主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5号令”第十七条也规定:涉水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招投标前对参与施工作业的船舶、浮动设施明确应具备的安全标准和条件,在工程招投标后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将施工作业船舶、浮动设施及人员和为施工作业或者活动服务的所有船舶纳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并与其签订安全协议。因此海事管理机构应及时介入建设单位的招投标工作,让其在招投标工作中将“5号令”所需的相关条件纳入其中,从源头遏制施工过程中违章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落实通航安全评估报告所要求的通航安全维护措施。通航安全评估报告已对建设项目所要做的通航安全维护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陈述和要求,同时建设、施工单位在提交办理的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申请办理手续中也提出了相应的通航安全维护措施或保障措施,在海事管理机构的日常监管中,应对其所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重点的监管。首先可检查负责安全的管理人员是否知悉通航安全评估报告所提及的相关内容;是否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是否编制有相关的应急预案。这也是检查建设、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要求落实通航安全维护措施最简便的方法。其次可检查通航安全维护和保障措施所要求的设备、设施、人员是否到位。例如在码头建设中,往往需要有相应的警戒船、通讯设备并设置相应的警戒站点,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如缺乏此类设备设施,其通航安全保障或维护措施显然是不到位的。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建设或施工单位缺乏相应的水工安全知识和水上交通安全维护经验,往往会导致维护保障措施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应要求建设或施工单位委托有经验的或经常从事此类工作的第三方公司或单位开展专门的通航安全保障或维护工作,以确保施工区域的水上交通安全。
5.把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核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