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5 04:0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篇1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

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辖区安全态势,监管工作常抓不松懈。按照市、区相关工作要求,街道成立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联络沟通、情况汇总、督查考核等工作。同时,街道定期召开小结会议,汇总本辖区专项工作开展情况,研判分析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确保专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街道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和危险边坡、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违法建筑安全、特种设备及食品(药品)安全、粉尘涉爆、涉氨制冷等企业和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燃气安全、在建工地和既有房屋安全以及提升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技能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在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建筑施工和既有房屋、消防安全等容易引起群死群伤、危害程度大、影响面广的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分级分类治理存量风险

三、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构建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为做好辖区安全生产工作,街道于年初开始酝酿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着手摸排、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协调专业评估机构,在与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街道安全形势,编撰了《街道安全风险评估方案》。综合、客观地分析辖区面临的安全风险,剖析存在的薄弱环节, 辨识安全风险根源。

此次风险评估范围主要涵盖辖区的珠宝加工行业、危险边坡、人员密集场所、居家、消防等领域。项目完成后,将形成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靶向工作规划、提炼治理重点,为下一步安全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篇2

关键词:安全风险评估;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交工验收安全工作

目前,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桥涵工程逐渐增多的同时,工程的安全风险也在增大。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的因素比较多,我们必须对每个建设阶段的重点工序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1、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工作

2011年5月13日,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公路桥涵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的文件,要求对于2011年8月1日以后列入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计划的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拆除、加固等高等级公路桥涵和隧道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安全风险评估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手段,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1)在工程实施前,开展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公路工程建设的安全。

(2)风险评估后,施工单位应根据评估结果,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并将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和风险评估报告一同提交监理审批。

(3)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项目施工过程实施预警预控,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4)对专项风险等级在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施工作业活动,应注意:

①重大风险源的监控与控制措施、应急预案,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论证或复评估后实施。

②建立重大风险源的监测及验收,日常巡查、定期报告等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③施工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施工现场应的危险告知牌。

④适时组织对典型重大风险源的应急救援演练。

⑤当专项风险等级为Ⅳ级(极高风险)且无法降低时,必须提高现场防护标准,落实应急处置措施,视情况开展第三方施工监测;未采取有效措施的,不得施工。

2、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工作

(1) 建立安全生产体系

按照规定的数量配备专职的安全员,并保证持证上岗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2)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办理进场报验手续

特种作业人员包括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人员、爆破作业、电工、预应力张拉、水上作业、大中型机械操作员。

(3) 规划并落实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

规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时,应从安全的角度考查合理性和符合性,主要包括控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施工现场的生活生产房屋、变电所、临时油库均应设在干燥地基上,并应符合防火、防洪、防风、防爆的要求。

②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的消防设备。

③生活生产房屋应按规定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④对环境有污染的设施和材料应设置在远离人员居住的空旷地点。

⑤场内道路应保持通畅。

(4)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

依据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①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②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不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包括: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包括: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 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5)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应根据项目施工现场和周边单位、社区的重大危险源类别、周边重要基础设施以及本工程特点、环境条件、人员素质、物质资源评估等情况编制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应急救援体系。

3、施工阶段的安全工作

桥涵工程施工前,应详细核对设计图纸和文件。高墩、大跨、深水、结构复杂的大型桥涵施工,应对施工安全基础措施做专题调查研究,采取切实可靠的先进技术、设备和防护措施。中、小桥涵工程施工应制订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技术。每单项工程,在开工前应根据规程规定安全操作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桥涵工程施工的辅助结构、临时工程及大型设施等,均应按有关规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各项安全设施完成后,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特殊结构的桥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必须制订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通过试验和检验,证明可行后方可实施。

桥涵工程施工,应尽量避免双层或多层同时作业;当无法避免,而必须双层同时作业或桥下通航、通车及行人通道等立体施工时,应设防护棚、防护网、防撞装置和醒目的警示标志、信号等,切实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有电焊作业的桥涵,防护棚具有绝缘、防护性能。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按规定加设漏电电保护器。

高大的自行式施工机械在移动转场过程中应放倒钻架,在高压线下施工时应采用相关技术措施,保持最小安全距离。

任何工程的施工应尽量避开夜间施工。因连续不间断要求进行夜间施工的工程,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并保证施工人员有充足睡眠时间。

4、 交工阶段的安全工作

(1)桥涵工程现场修复时,应设置交通标志。桥面应按作业控制区布置要求设置相关的渠化装置和标志,并设专人负责维持交通。

(2)桥涵修复作业时,应首先要了解架设在桥涵上下的各种管线,并应注意保护公用设施(煤气、水管、电缆、架空线),必要时应与有关单位联系,取得配合。

(3)在桥涵栏杆外进行作业须设置悬挂式吊篮等防护设施,作业人员须系安全带。

(4)在桥墩、桥台修复时,应在设置安全设施,夜间必须设置警示信号,必要时应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相互配合。

5、结束语

桥涵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安全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只有通过对各个施工阶段的系统控制、主动控制、事前控制才能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防雷;工程;勘测;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164-2

0 前言

防雷设计的目的是避免或减少雷电对生命和财产的危害,为人们提供安全的活动空间。防雷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雷电防护系统设计包括外部防雷装置设计、内部防雷装置设计和过电压保护装置设计。因此,我们就应针对每一个防雷工程,经过勘查、分析、评价,确定不同的防雷类别和防雷分区,为不同建(构)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量身订制出不同的但却是多道防线、多个界面、综合性、全方位的雷电防护方案。

1 防雷工程的勘测

防雷设计应按照现代防雷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前要进行详实的实地勘测,勘测情况要有准确、完整的记录。

勘测内容:

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物、地质(如土壤电阻率)状况、气象条件(如雷暴日、雷闪强度、频度)。

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的长、宽、高及位置分布、结构、使用性质,易接闪部位、易燃易爆介质空间燃爆边际、相邻建筑物的情况(如高度、间距、防雷装置状况等)。

供、配电情况及其配电系统接地形式。

机房、设备、线路屏蔽、隔离、滤波装置类型、材料、性能参数(电磁屏蔽效率、场强;电压波动率、频率偏移率)。

楼顶和各楼层及电气竖井的电气、电子设备设施的分布状况、网络的结构、布线情况,馈线与防雷引下线的间距,室内线缆布线是否符合规定、由室外进入室内的线缆的情况、综合布线系统与干扰源的距离、各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

各电气、电子设备的用途、类型、功能及性能参数(如耐冲击电压、工作频率、功率、工作电平、传输速率、特性阻抗、传输介质、传输方式及接口类型等)。

已有防雷装置情况:(1)接闪器的类型(避雷针、带、网、线)、高度、位置、保护对象、保护范围等情况,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雷的措施、引下线位置、数量、间距、敷设、引下线与电气、电子设备及其接地线的距离、防反击措施。(2)总等电位连接、各局部(屋面、侧面、底层、地下、内部机房、设备间、竖井、内有易燃易爆介质的设施)等电位连接情况(结构、布线、端子板位置)、零-地电位差。(3)电源、电子信息系统浪涌保护器情况(防雷区、保护对象、级别、型号、类型、参数、接口、安装)接地情况(直流工作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屏蔽接地、防雷接地),各接地体的类型、结构、位置、敷设情况、连接方式、地网分布情况、接地干线、接地电阻值、防反击措施。(4)防雷隐蔽工程情况、地下管线分布情况。(5)已有防雷装置状况(材质、规格、参数、布设、连接、性能、损伤),法定部门检测情况。

《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的编制。对勘测内容、细节核实确认后,编制《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应对勘测情况要有准确、完整的记录,应对雷电环境、风险进行必要的分析、评估,应提示防雷设计中要注意的特殊问题和重要事项。

2 防雷工程设计

2.1 防雷工程技术方案

根据《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结合被保护对象的共性和特殊性,按照现代防雷技术的6个方面(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屏蔽、规范的综合布线、匹配合理的SPD、完善合理的接地系统)和相应防雷技术规范的标准,认真编制《防雷工程技术方案》。《防雷工程技术方案》应包括雷电环境和风险分析评估结论、应用需求、设计依据、防雷类别和防雷区划分和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级别、防雷方法和措施、可行性说明并酌情加入草图、备选方案、待定事项及建议等内容。

2.2 防雷工程技术方案协商

雷电防护是建(构)筑物及其设备、设施的保护措施。防雷设计首先要立足于防雷装置不能影响建(构)筑物及其设备、设施自身的安全功能和使用功能;尽量不影响建(构)筑物及其设备、设施的装饰功能;此外,防雷工程实施中,还有赖于有关各方的密切配合,因此以《防雷工程技术方案》为基础,与有关各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供、配电部门、电子信息系统部门、消防安全部门等)进行充分协商是必须的。协商的主要内容如下:

(1)需求目的和保护对象确认。(2)防雷装置对被保护物结构、安全、造型、装饰和其他性能(防水、防火、通行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和解决办法及相关措施的确认。(3)利用建筑物及其附近的导体作为防雷装置,或建筑物及其附近必须与防雷装置相连接的导体的名称、位置、敷设方法、连接方式、安全距离、防护措施的确认。(4)建筑物及其附近必须与防雷装置保持安全距离的导体及其位置、安全距离、防护措施的确认。(2、3、4项主要包括屋面、侧面、底层、地下、内部机房、设备间、竖井等的钢筋、金属塔架、放散口、楼梯、门窗、栏杆、空调、风机、管道、线槽、地网等设施)(5)建筑物及其附近与防雷装置相关的设备、设施(报警系统、保安系统、内部通信系统、信号及数据处理系统、无线电通讯及音视频系统)的电磁环境标准、接地、等电位和屏蔽的结构、敷设方法、连接方式、安全距离、防护措施的确认。(6)防雷装置各部件及耗材的材质、规格、数量、采购、加工和安装方法、电气连接方式的确认。(7)防雷施工必备条件、时序、实效、质量监督的确认。(8)各方职责范围及责任的确认。(9)其他事项的确认。

综合了以上细节并绘制相关导体及主要部件位置的图纸,再进行多次协商、认真的可行性分析,不断补充完善《防雷工程技术方案》后,编制《防雷工程设计协商意见》及其附件,并将《防雷工程技术方案》《防雷工程设计协商意见》及其附件以共同签署的文件形式由各方确认备案,以利各方共同实现各自职责。

2.3 防雷工程施工设计

根据《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补充完善后的《防雷工程技术方案》《防雷工程设计协商意见》及附件,认真具体地分析被保护对象的具体情况,严格依照防雷技术标准及规范的具体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设计编制。防雷施工设计要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和结论,要有必要的图表和说明,要保证防雷系统的整体性能,要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施工、维护方便,要与有关各方再行协商并共同确认。

2.3.1 施工设计的严肃性 《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防雷工程技术方案》《防雷工程设计协商意见》及附件《防雷工程施工设计》等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工程勘察、设计技术规范以及合同的约定。设计文件选用的材料、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施工设计是防雷装置安装施工的主要依据,对项目完成后的质量及系统性能,负有相应的技术与法律责任。因此,未经原设计单位的同意,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擅自修改施工图纸。经协商或要求后,同意修改的,必须由原设计单位编制补充设计文件,补充设计文件(变更通知单、变更图、修改图等)要与原施工设计一起形成完整的施工设计文件,归档备查。

此外,防雷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施工设计也是对该防雷系统进行检测、维护、改造、扩建的基础资料。而一旦发生雷击事故,施工设计则是判断技术与法律责任的主要根据。

2.3.2 施工设计的承前性 防雷工程设计分为技术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其实质可以认为是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决策到实施逐步深化的过程。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就施工设计论,它必须以技术设计方案为依据,忠实于既定的基本构思和设计原则。如有重大修改变时,应对施工草图进行审定确认或者调整设计方案,甚至重做再审。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设计的顺利进行,开始前除充分准备所需的技术资料外,还应要求相关各方协助落实并提供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

由此可见,在进行防雷工程施工设计中,通过本专业和其他专业间反复推敲、协调的量化过程,才能深化、修正、完善最初的技术设计构思,确保施工设计不变形、工程不走样。

2.3.3 施工设计的复杂性 就一般建筑物防雷而言,防雷工程施工的设计,往往是在建筑设计完成后才开始进行,防雷工程的所有外部的防雷装置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美观,同时也对建筑造型的设计、修改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防雷设计不仅仅是防雷工程本身的技术问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处理好建筑各专业之间的技术支持问题,以便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协作。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专业施工设计的总体布局、平面构成、空间处理、立面造型、色彩用料、内部构造以及功能、防火、节能等关键设计内容是其他专业设计的基础资料。

但是,建筑师也要根据其他工种的情况,修正、完善自己的施工图纸。同理,其他专业之间也存在着彼此的技术配合问题。因为本专业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措施,对其他专业,都可能造成技术上的不合理甚至不可行。所以必须通过各专业之间反复磋商以形成一个在总平面、建筑、结构、设备、安全等诸多技术上都比较科学先进、合理、可靠、经济,而且施工、维护方便的施工设计,以保证建筑物的各方面功能得到均衡有效实现。

2.3.4 施工设计的精确性 作为防雷工程设计最后阶段的施工设计,是相对微观、定量和实施性的设计。如果说方案和技术设计的重心在于确定想做什么,那么施工图设计的重心则在于如何做。因此,施工设计必须处处有依据、件件有交待。除了图纸之外,还要用设计说明、工艺做法等文字和表格,系统交代有关配件、用料和注意事项。而以上最终目的在于:指导施工和方便施工。由此可以断言:逻辑不清、交代不详、错漏百出的施工图,可导致施工费时费力,频繁返工,造成无法合理使用或留下隐患,经济上造成浪费或损失,也无法达到所期望的指标。

2.3.5 施工设计的逻辑性 施工设计的内容庞杂,而且要求交代详细,图纸数量必然较多。因此,图纸的编排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其目的不仅是便于设计者就本工种和其他工种之间的技术问题进行按部就班系统地思考和绘图,更重要的是便于施工图的服务对象——施工者看图与实施,以避免施工错漏,确保工程质量。

2.4 防雷工程设计要点

2.4.1 用户需求 本次工程具体、明确内容,相关后续工程情况。

2.4.2 现场勘测情况 与本次工程相关的现场情况,若利用原防雷装置,须明示原防雷装置性能经法定部门检测合格及参数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4.3 雷电风险评估结论 雷电风险评估结论、危害及防雷工程的必要性。(依规范非必须的,可简述雷电风险状况而不作正规的雷电风险评估)

2.4.4 设计依据 《用户需求确认书》《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雷电风险评估报告》(依规范非必须的除外),《防雷工程设计协商意见》及其附件相关规范(国标、行标、地标、标准图集)及其他参考技术资料。

2.4.5 保护对象 外部;内部。应明示建筑物名称或其某部分名称、明示设备、设施名称或型号。防雷类别(外部)、防护等级(内部)。

2.4.6 防雷装置 材质、规格、技术参数(符合规范标准),产品应附备案认证证书、材质单,必要时附参数说明及检测报告。说明结构、施工做法、工艺要求、特殊或重要情况提示等,保证防雷装置的防雷性能、机械性能、安全性能。

2.4.7 施工图表 依需求(原理、结构、安装)绘制平面、立面、剖面及大样图并配以简要、明确的表格或说明。

2.4.8 其他说明 依工程情况需要的其他说明。

3 结束语

防雷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基础上,针对雷害入侵途径,对各类可能产生雷击的因素(直击雷、侧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雷电电磁脉冲等)进行分析,采用综合防治——均压、屏蔽、分流、接地、保护,在防雷结构方案的优化、技术参数的确定、防雷产品选型、施工材料的选取、施工工艺考究、防雷器安装技巧等方面深入研究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细致、周密、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力争做到防雷工程投资少、防护全面、配置合理、性能优良、维护方便, 防雷装置运行稳定可靠,有效地抑制雷电危害,将雷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作者简介:孙攀(1975-),女,海城市气象局助理工程师,从事防雷专业工作。

篇4

石红高速公路技术等级高、质量要求严,加之工期紧,任务重,我公司继续发扬“团结奋进、艰苦创业、努力筑路、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举全公司之力,优质高效完成石红高速公路四合同段的施工任务。

1、质量控制措施

1.1质量方针及目标

质量是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是我单位的宗旨,因此在本工程项目施工中,我单位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的质量保证要求,依据我单位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推行ISO90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积极消除质量隐患,努力争创全段优质工程。

(1) 我项目的质量方针是:坚持“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宗旨,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路桥、隧道工程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和期望。

(2) 质量目标为:

①工程质量总评价优良。

②各类检测、试验资料齐全,混凝土、砂浆强度、开挖、填筑、砌体,防护的合格率达到100%。

③各分项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

④公路、桥梁工程的工程质量达到《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规定的优良。

⑤全部施工项目符合招标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达到国家和部颁标准,争创省、部级优质工程。

⑥杜绝施工中重大质量事故。

1.2 开展质量教育,增强员工质量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1)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质量,质量体现企业的面貌,保证质量是企业的基本职业道德。因此,在全体员工中不断进行“质量第一”的教育,把质量的优劣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实行质量与奖金挂钩,认真进行奖惩兑现,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处处重视质量工作,把保证质量渗透到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做好工程质量交底工作,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一开始就引起各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在施工过程中,推广公司在其它公路施工中的成功经验,项目经理部每月召开施工生产分析会上,首先通报各施工队上月工程施工质量情况,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做到长抓不懈、警钟长鸣。

(2)由项目总工程师及分管领导亲自抓技术交底和组织关键和特殊工序的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技术学习,严格贯彻执行制定的施工控制程序和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3)按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作业,实行定人、定点、定岗位施工。做到奖优罚劣,确保一次达标。对不按施工程序和设计标准施工的班组和个人追究责任,并予以经济处罚。

1.3 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及措施

(1) 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系统,执行我单位通过IS09001标准体系《质量文件》中的《施工技术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总结我单位公路、桥梁、隧道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教训,结合本工程设计要求、地质情况及技术要求,制定和执行岗位责任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设计文件会审制、技术交底制、开竣工报告制、测量多级复核责任制及竣工文件编制办法。

(2) 对关键和特殊工序制定详细的并落实到人的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和操作细则,并对技术人员实行专业分工负责责任制,专业技术人员既是该工序技术质量负责人,又是工序施工负责人,有效防止因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不清而导致的质量缺陷。

(3) 施工过程中严格技术把关,做到:“六不施工,三不接交”。“六不施工”是:不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不施工;测量和资料未经审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检查签证不施工;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或批准的工序不施工。“三不接交”是:无自检记录不接交;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值班技术人验收不接交;施工记录不全不接交。

(4) 为切实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本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及关键工序技术负责人均为从事过多个公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

1.4 健立质量检查机构,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本合同段在项目部设质检科,质量检验技术人员10人,道路技术人员11人,桥梁技术人员13人,隧道技术人员5人,试验人员12人以上,组成项目质量监督机构,质检员在现场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加强对各道工序特别是关键部位或技术复杂部分的专职检查,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人员纠正,对重大问题立即向项目技术责任人报告。

1.5 施工过程严把“四关”

(1) 严把图纸关、首先组织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复核,让所有技术人员彻底了解设计意图,其次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实施,并层层组织技术交底。

(2) 严把测量关,由公司施测队对整个工程的设计控制数据进行复核,项目经理部施工测量组根据复核成果进行测量控制,负责施工测量放线。

(3) 严把材料质量及试验关,由中心试验室提供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每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等按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并按我单位IS09001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管理,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及半成品使用到工程中。

(4) 严把过程工序质量关,监督和指导施工严格按照技术图纸、规范及技术措施进行。施工中严格把好路基填方和“三背一部”压实关和砂浆、混凝土计量关,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自控检查,做到工前有技交底,工中有检查指导,工后有总结,开展自检、互检、交接检,每道工序完工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下道工序施工,施工现场要做到有人施工就有人管理,有人监督,使各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任何一项工程的施工要做到使监理工程师满意,业主满意。

1.6 加强试验检验工作

加强检测工作是保证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产品质量的优劣是通过试验检测确定,因此,必须完善检验机构,建立现场试验室,并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各项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人员,用试验数据指导施工。试验室主要工作范围为:

(1) 对工程中使用的钢筋、水泥、砂石骨料、装饰材料等所有原材料,在进场及使用前,及时按照《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及本合同段《技术规范》以及相应的规程规定进行取样试验,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主要试验项目有:砂石料强度、磨耗率、压碎值试验、金属材料品质检验等。

(2) 对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混凝土在施工前均根据各部位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及性能要求,进行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最优配合比;土壤击实试验及路床各层填料强度(CBR值)试验。

(3) 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根据砂石骨料含水率的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及砂浆现场取样检验,确保对混凝土和砂浆拌合质量的有效控制。

(4) 施工中对路基压实度及时进行检验。

截止12月15日,本项目共进行了原材料检测2068次,外委检测94次,砼(砂浆)强度检测37333组,压实度检测1191份,标准试验67次,弯沉检测2420点。

1.7 采用标准方法,实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作业

本工程整个施工作业过程,贯穿工前交底、工中检查、工后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推进施工工序作业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采用标准方法,实行规范化作业,通过工序控制和工艺控制,杜绝各类质量通病,消除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运用到各项施工 生产中去,确保工程质量。施工中对以下关键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如下:

(1) 工程测量

采用已校验的GPS和全站仪布网及放样测量;采用已校验的水准仪进行全合同段加密水准点测设及工程放样测量。所有测量设备必须检验合格才能使用,测量作业由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测量放线、复测。各类测量精度均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 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首先处理好基底,按照试验路段取得的参数,根据不同的土质类别配备各类机械,并留有一定备用余地。路基施工机械配套,其能力和型号符合规定要求。通过试验确定路堤各层的松铺厚度、最佳含水量和压实遍数等参数,施工中以压实度为重点,以平整度为龙头,采用重型击实标准,作为路基和路面压实度检测的依据,保证每层各处均达到《规范》压实度标准。施工中按透水性大小分层填筑碾压,透水性小的层面留4%的双向排水坡,不合格填料不得用来充作填料。预加沉落度符合《规范》规定及冬季施工规定。

(3) 桥梁施工

按指挥部标准化统一安排,钢筋制作全部集中在钢筋加工棚进行,项目部设钢筋加工棚7个,其中桥梁下部构造钢筋加工棚2个,梁场钢筋加工棚5个。砼采用集中拌和,集中供应,项目部设大型拌和站2个,配备拌和机60型2台,90型2台,砼罐车30台,以保证工地所需。桥梁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桩、钻孔桩进行施工,桥梁下部构造根据墩柱的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圆柱墩直接采用一次浇注成型,方柱墩、薄壁墩、实体墩等采用翻模施工,吊车和塔吊起吊。

全段梁板根据工地情况共设置5个梁场进行生产,其中T梁梁场4个,空心板预制场1个。预制混凝土施工中精确制作好底台座,严格控制预拱度,做到预制一块梁即观测、调整底座一次,其次,预应力管道布设要准确放样,按设计要求使其均匀顺直,最大限度减少预应力损失,混凝土浇注时,逐层浇筑振捣密实,避免振坏预应力钢材,保证混凝土强度稳定。预应力张拉时,张拉设备先精确标定,送检测部门质检合格后,按设计要求,实行张拉应力和延伸量双控制,来保证张拉效果。

(4) 砂浆和混凝土施工

砂浆和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配合比采用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批准的配合比。混凝土拌合时必须严格控制好水泥用量、水灰比和坍落度。混凝土质量检验程序见框图。模板应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表面应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混凝表面质。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毕要及时养生。水泥砂浆要控制好稠度。

(5) 隧道工程的施工

大中山隧道群地质条件差,围岩类别以V级、IV级围岩为主,施工V级围岩段采用“管注浆超前、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早成环、二次衬砌紧跟”,IV级围岩段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强支撑、早成环”等技术措施,由于围岩较差,主要采用三台阶法,并预留核心土法进行施工。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开挖方法、分析情况、适当调整设计参数,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1.8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层次分明,责、权、利相结合的质量责任制,认真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大力推行质量管理标准,把能量化的质量工作目标量化到负责工程项目的各职能部门和具体人员头上,基本做到质量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同时紧紧抓住施工现场,对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打好工程质量主要环节的攻坚战,消灭质量通病。

2、施工中工程质量的自检情况及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

2.1施工中工程质量的自检情况

工程质量的自检是项目部的日常工作,也是主要工作。施工中严格把好路基填方和“三背一部”压实关和砂浆、混凝土计量关,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自控检查,做到工前有技术交底,工中有检查指导,工后有总结,开展自检、互检、交接检,每道工序完工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下道工序施工,施工现场要做到有人施工就有人管理,有人监督,使各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检测试验工作是保证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产品质量的优劣是通过试验检测确定,完善检验机构,建立现场试验室,并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各项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人员,用试验数据指导施工。质检员在现场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加强对各道工序特别是关键部位或技术复杂部分的专职检查,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人员纠正。

2.2 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

我合同段施工中认真执行自检程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自检合格后再报请监理工程师。施工中未发现质量问题。

3、对完工质量的评价

石红高速公路自施工开始至完工,整个过程质量完全处于受控状态,未出现任何重大质量事故。工程总体质量优良,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的标准,达到了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的要求。

四、施工进度控制

开工前,根据工期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施工计划,路基工程计划于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桥梁工程计划于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隧道工程计划于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路基附属工程计划于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工期提前至2015年12月通车,因此项目部分别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2015年6月,2015年9月进行四次大的倒排工期,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投入,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1、路基工程:项目实际于2015年12月完成路基土石方及所有防护排水等附属工程;

2、桥梁工程:项目实际于2015年10月2日完成梁板预制,10月28日完成梁板的安装,11月30日完成所有桥面系施工;

3、隧道工程:项目实际于2015年11月2日完成所有隧道掘进,12月16日完成二衬施工。

4、项目经理部成立工期领导小组,在施工现场建立工程施工进度考核科,主要负责工程进度的管理。

5、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度、进度检查制度、工期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同时与各施工队签定目标责任状,奖惩对等,提高各作业班组和民工队伍的施工积极性。

6、在施工过程中,领导小组根据资源配备的情况,结合公路工程的常规做法和材料机具供应实际,广泛征求技术人员和广大施工人员的意见,合理、可行地安排总体进度计划。另外,根据已完工程的进度快慢、施工人员的增减、业主要求的计划变更等诸多因素,不断调整进度计划,动态监控关键线路的变化,以适时调整人员分配和施工顺序,使施工生产持续有效地按计划正常进行,项目部共进行了4次大的倒排工期,使施工进度处于可控状态。

7、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增加人员和设备的投入,确保进度计划落到实处,据统计,项目部共投入梁场5个,大型拌和站2个,大型钢筋加工棚7个,架梁机5台,运梁炮车10台,塔吊15台,吊车13台,二衬台车10台,砼罐车30台,高峰期施工人员近2000人,保证了施工进度。

8、施工中尽可能采用先进、高效的施工机械和新工艺,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施工进度,保证阶段性工期目标的实现。尽可能采用一些实用的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周密计划和不断调整工序搭配,避免或尽可能缩短工序之间的间隙时间。

二、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情况

为实现工程创优和合同工期的目标,施工全过程从始至终都坚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在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具体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服从于安全。

1、施工安全

1.1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交通、机械事故发生,施工负伤率低于行业标准。具体指标:

(1)员工工伤死亡率0;

(2)员工重伤率<0.5‰;

(3)员工职业病发病率<0.5‰;

(4)安全事故经济损失与完成建安投资的比例<0.5‰。

1.2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1.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工程建立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2)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二级管理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施工作业队班组长负责。

(3)按照颁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负责制,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环不漏,人人做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4)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实施性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对爆破、砼结构施工、机械施工、运输、脚手架、土石方外运等作业项目编制和实施专项安全措施设计,确保施工安全。

(5)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6)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①针对本工程特点,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施工前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殊作业的架子工、起重工、爆破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化工、机动车辆驾驶员等进行培训教育。

②未经安全教育的施工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不准上岗,未进行三级教育的新工人不准上岗,变换工种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而没有进行培训的人员不准上岗。

③特种工种的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考核、复验,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考核合格,获取操作证方能持证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的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登记,按期复审,并要设专人管理。

④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达到提高职工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经理部要保证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参加检查人员,项目经理部每周进行一次,作业班每天进行一次,作定期检查。应视工程情况,如施工准备前、施工危险性大、采取新工艺、季节性变化、节假日前后等要进行检查,并要有项目部领导值班。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进行整改,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

1.2.2 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防范要点

(1)安全管理目标:“三无一杜绝”和“一创建”。三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负伤率3‰以下,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一创建”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2)安全防范重点

根据我单位以往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特点,本工程施工安全防范重点是以下四个方面:

①防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

②防触电事故

③防道路行车事故

④防机械设备伤害事故

1.2.3 主要施工项目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工程在开工前都编制有安全措施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复杂的专题方案必须严格审核批准手续、程序。并按照《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的安全规则进行施工。

(2)桥梁施工安全检查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制订安全制度和采取安全措施,并负责检查实施情况,切实做到施工安全。

(3)在施工作业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做好防尘、防水、降温等、,保护环境卫生,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4)松软地层开挖边坡、仰坡时,宜随挖随支护,加强防护,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5)施工现场除应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外,危险地点还应挂符合有关《安全色》和有关《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夜间有人经过的施工区等还应设红灯标警。现场道路应符合工厂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6)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设置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及消防器材,且经过地方政府消防部门检查认可,并使这些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状态,随时都满足消防要求。

(7)建立消防组织机构,编制消防管理程序、防火检查等消防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8)消防器材应有专人管理,不能乱拿乱动,要组成一个由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9)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应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能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及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近旁堆放。

(10)爆破工程的施工及其材料(炸药、雷管、导火索等)的运输、贮放、发放、使用等均符合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爆破器材设专人严格保管,严格领用手续。对器材定期进行检查,失效及不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不再使用。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都有方案设计,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和检查。临时用电还有安全技术交底及验收表,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

(12)在各施工区、道路及生活区内设置足够的照明系统,在不利于采用电器照明的工作面,采用气灯或碳化灯进行照明。在凡可能漏电伤人或易受雷击的电器设备及建筑物均设置接地或避雷装置,并定期派专业人员检查这些装置的效果。

(13)施工现场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机械安装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所有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使用期间定机定人,经常维修,保证设备完好率。

(14)各类脚手架的搭设都有图纸和计算,搭设完成验收合格后方才使用。作用中定人定期检查,定人负责维修并作好记录。

(15)对开挖爆破等技术复杂又涉及不安全因素较多的工程,开工前都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相关单位批准后方才开工。

(16)抓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现场设施管理,做到图物相符,井然有序,此外还做好环保、消防、材料、卫生、设备等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17)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主要包括安全网、围护、洞口盖板、防护罩、护栏等,各种限制装置齐全、有效,不擅自移动。

(18)项目编制事故救灾、抢险预案,施工人员具备在紧急情况下应急和组织抢险的能力,能在施工过程中遇有特殊情况时及时进行正确处理。

(19)石方爆破均采取弱振爆破方法。进入爆破时,所有人员撤离至不受震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

(20)外运车辆文明行驶,限制行车时速,不抢道,不违章。

(21)严禁无爆破操作证的人员装药爆破,严禁无机械操作证人员操作机械设备;特殊工种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2)高空作业戴安全帽、系安全绳并设置安全网。

(23)非专职电气人员不操作电气设备。检修、搬迁电气设备时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告牌,并派专人看护。

(24)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并站在绝缘板上;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接触的部分,应有良好绝缘,使用前进行绝缘检查;低压电气设备宜加装触电检查。电气设备外露的传动和传动部分加装遮栏或防护罩。

(25)防爆电气设备,在安装前由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合格后方能安装。使用期间定期进行测试。

(26)36v以上的电气设备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金属外壳、构架等,均设置保护接地。压风机房、配电室等设有事故照明设备。

项目共建立了31项安全管理制度;编制29项安全专项方案;完善了10项安全技术措施;收集整理了28项安全操作规程;与各部签订了34份安全目标责任书;形成了7本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46次大型的安全教育会议,37次专项安全生产分析会,80次安全技术交底;归档了67个文件盒。通过各部门的通力配合,本项目在云南省交通厅、质监局组织的四次平安工地考核中均取得“C”级评定,顺利通过考核和复查。

通过以上手段,使本段的安全一直处于受控状态,施工期间未发生安全死亡事故。

2、文明施工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所处环境位置,我单位采取以下文明施工措施:

(1)、在工程开工的同时,组建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并亲自主抓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和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和监督本工程文明施工措施的落实。对现场文明施工的直接管理由分队负责,安全、环保、保通科负责监督检查。各作业队及生产班组安全员同时兼文明施工监督员,负责本队、本班的文明施工监督。

(2)、在制定安全、质量管理文件时,一并考虑文明施工的要求,将文明的精神融汇于安全、质量和管理工作中去。

(3)、由项目经理组织质量检验科、综合办公室、施工技术科有关人员制定文明施工的实施细则,层层加以贯彻落实,每周由管理监督机构按实施细则进行检查并把文明施工检查情况在生产调度会上向各有关单位及项目经理汇报,提出进一步的整改措施。

(4)、在施工中教育施工人员遵纪守法、爱护环境、尊重当地民风、民俗,尽量不影响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施工生产,与当地群众搞好关系。

(5)、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实施布置管理,施工现场内所有临时设施均按平面布置图布置,使施工现场处于整齐有序状态。

(6)、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工序相互干扰,凡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会产生损伤或污染的,对上道工序采取保护或履盖措施。

(7)、现场的钢材、水泥等能入库的尽量入库,不能入库的进行遮盖、专垫、防雨淋、日晒等处理。

(8)、施工环境派专人经常清扫,施工道路由专人养护和洒水,保持现场干净,整洁的施工条件。

(9)、施工风、水、电管线路、按照规划布置,整齐有序地铺设,固定牢靠。

(10)、各施工生产活动严格按照有关的规程规范作业,杜绝野蛮施工和盲目施工,重要施工场地设操作规程、值班制度和安全标志。

(11)、施工现场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佩戴证明其身份的标识牌子,标识牌应标明姓名、头衔、身份编号。

(12)、项目部值班人员按时交接班,认真作好施工记录,不得与闲散人员玩耍。

(13)、主要施工干道经常保养维护,为文明施工创造必要的条件,施工设备严禁乱停乱放,在指定地点有序停放,保证施工场内外道路畅通,并对车辆设备经常冲洗擦拭,确保设备的车容车貌和完好率。

(14)、项目经理部对自检和监理单位组织的检查中查出文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但要立即纠正,而且要针对文明施工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使文明施工不断优化和提高。

(15)、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及时拆除所有工地围栏、安全防护设施和其它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三、环境保护与节约用地措施

保护环境是为当地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事。施工中,我们加强环保意识,工程完工后不为当地留下任何后患。施工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全体职工中认真开展组织学习和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结合许昌市近郊的环境特点,制订规章制度,认真落实环保法规,增强职工环保意识。

2、为减少环境污染,施工用的粉状材料采用袋装或其他密封方法运输,不得散装散卸,现场存放时,严密覆盖,防止尘埃飞扬。施工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质,清理出场。施工运输道路,经常洒水除尘。

3、加强对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管理,清洗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具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及生活垃圾集中储积处理,禁止乱堆、乱埋、乱流,影响环境卫生。

4、工程全部完工后,拆除不再使用的临时设施,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洁。

5、对边坡等破坏植被的地段,安排专来绿化公司进行边坡植草,点灌木,恢复原有植被。

6、对取弃土场,根据指挥部统一要求进行推平作复耕处理,或者绿化,作恢复植被处理。

7、对沿河弃土场,根据指挥部统一要求设置防冲刷的挡防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8、项目部驻地、拌和站驻地,民工驻地等实施推平,垃圾作深埋或焚烧处理,并进行复耕,或绿化处理。

节约用地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两点措施:

1、在保证路基填筑取土用地后,我们尽量做到不占用或少占用农耕地。我们的预制梁场设置在主线路基,二号拌合站及小型预制构件设置在撮科停车区内,施工便道尽量设置在永久征地内,这些都极大地减少了占用耕地。

2、在改路、改河、改沟“三改”工程中,我们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积极提出合理建议,在满足通行、通洪条件下,尽量减少征地。

四、施工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情况

1、在陡斜坡地段桥梁桩基钢筋笼孔口制作及安装施工中,我们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搭设简易“井”字架和吊车配合,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陡斜坡地段桩基施工按施工计划顺利完成。

2、桥梁最高墩柱达70米,采用了四川卓良模板厂的悬臂模板,该模板轻巧,施工方便,既可以提高了施工效率,也增加了安全系数。

3、引进先进的施工机械,如采取了山东泰安立远机械厂的高速液压夯实机,对“三背回填”进行补强夯实,既加快了“三背回填”的施工速度,也保证了填筑质量。

4、针对本段钢筋数量大的特点,项目部采取了数控弯曲机和数控弯箍机在钢筋加工棚进行制作,一方面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5、本段桥梁众多,梁板数量较大,为保证梁板生产质量,项目采取了数控张拉设备和数控压浆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梁板的预应力施工质量,也提高施工效率。

6、针对隧道初期支护喷射砼,项目采取了自动上料设备,将喷射砼直接倾倒于自动上料机,输送至喷浆机完成喷射,一是节约了人工,二是提高了效率。

五、工程支付情况

截止2015年11月,本段共完成产值8.1亿元,计量金额6.8亿元,扣除质量保证金和安全保证金后业主对项目部的累计支付金额为6.25亿元,工程款全部支付到位,一切劳务、机械、材料等债务纠纷与建设单位无关。

六、施工体会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工程如期完成,我们觉得,一个工程要想干好,首先要有建设单位的正确领导,还要有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作为施工单位,只有在质量上高标准,严格要求,进度上,合理组织,确保合同工期,才能取得预期的收益。

1、树立科学观念,控制工程进度。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推行了进度责任到人,加强进度管理,从项目部到班组,从班组到个人层层分解落实;同时正确认识各分项工程之间相互制约、有机统一的关系,努力拓展工作面,增加“工、料、机”的投入,使本工程的施工按计划有效地进行。

2、严格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健全质量检查制度,并在施工中切实履行,加强质量自检工作,做到每道工序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使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全阶段。

3、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作好安全生产。在施工中,落实安全责任制,经常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学习,配备齐全安全防护用品,设置完善的安全标志、标牌,使本工程能够安全文明施工。

4、作为一个抢工期的项目,尤其到了后期,土建、路面、交安、机电、绿化等各家施工单位均集中在同一工地上,交叉作业、重叠作业,相互干扰非常严重,作为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相互配合,相互谦让,相互支持,方可同步完成。

5、由于本段地形条件险峻,地质条件破碎,线路处于半山腰,指挥部提供的主便道与各工点高差达100-150米,施工进出场条件极其艰难,前期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便道的规划,尽量打通至每个工点的施工便道,打通纵向施工便道,确保各个工点全面开花,后期必须加强对便道的维护,确保雨季材料的及时到位,保证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