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项目评估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10 15:2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工作项目评估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工作项目评估报告

篇1

渔业环境监测机构是从事社会公益性事业的部门,它主要是通过监测工作,为渔业管理部门、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渔业生产、科学研究、涉渔建设项目评估等提供科学数据和决策参考,因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可比性至关重要。因而在渔业环境监测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如何,都对检测数据准确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相关工作的评价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影响检测数据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从检测工作的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而对监测机构的实验室实施计量认证,是保护检测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渔业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作用渔业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它的直接产品是检测数据以及基于基础上的相关调查鉴定报告、评估报告等。检测质量的好坏集中地反映在数据上。准确、可靠、可比的检测数据不仅是渔业生态环科学研究的基础、渔业行政部门的决策依据,而且是渔业污染事故鉴定、渔业环境评估的根本保证。众所周知,一个错误的监测数据比没有更坏,因为它会导致一系列的错

误结论。

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应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特性:

1.代表性指在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根据确定的目标获得的典型的检测数据的特性。

2,完整性指工作总体规划的切实完成,即保证按期计划取得有系统性、周期性和连续性的有效样品,而且无缺地获得这些样品的检测结果及有关信息。

3.可比性指在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获数据的一致程度。还应包括通过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的准确度传递系统和追溯系统,来实现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如区域间、行业间、实验间)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4.准确性指测定值和真值的符合程度。

5.精密性指测定值有良好的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主要是在实验室内分析测试,而代表性、完整性则突出在现场调查、设计布点和采样保存等过程,可比性则是监测过程的综合反映。为了获得所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测试所得到的有效数据的完整性,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各组数据的可比性,以及最后的综合分析评价的准确可信,就需要施计量认证,建立渔业环境监测质量保系,开展质量控制和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地环境授权检测机构以及广西出口水产品原料供应基地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估机构。

二、计量认证的重要性

计量认证分为国家级和省级计量认证两种,两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目前,广西渔业环境监测中心拥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资格证书》,是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鉴定的法定机构;并已经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可以承担向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检测工作,为我区无公害农产品(养殖业)认证产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很强的程序化工作。2000年10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以下称《评审准则》)。《评审准则》包括了13要素,即组织和管理、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人员、设施和环境、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和校准、检验方法、检验样品的处置、记录、证书和报告、检验的分包、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抱怨,共168项内容。开展计量认证的程序,就是按照((评审准则》中13要素的要求,逐项落实,改进方式、方法,改善各种条件,从而建立质量体系并使之持续有效运行的过程。

三、如何开展计量认证

1.保证认证实验室的权威性、公正性,提高对认证实验室的信任度,提高检测机构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通过认证的实验室会得到法律保护。

3.提高出具准确、可靠数据的水平和能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检测机构的管理水平。

4.提高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能力和改善环境工作条件。

5.在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及检测方法等方面促进其规范化和标准化。

6.提高人员的质量观念、意识。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科研院所参与社会事务以及服务社会的机会和要求也进一步增加,因此科研院所内一些直接与社会工作相关或者承担一定的检测、评估业务的实验室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实验室计量认证;此外,通过实施计量认证,可以全面提高科研院所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水平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改进工作方法,摈弃不良的工作习惯;这是适应机构改革需要,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和增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实验室进行计量认证,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质量体系

一般质量体系的建立分3个阶段,即质量体系总体设计阶段、编制质量体系文件阶段和质量体系的运行和改进阶段。建立质量体系的关键,是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要高度重视,领导层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步调一致,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室在建立质量体系时要向实验室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评审准则》和质量体系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工作人员对质量体系的内容有全面了解,特别是实验室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各人的岗位职责等方面内容必须深人理解和灵活掌握,并要求在工作实践中得到很好体现。

2.质量体系的运行

建立质量体系后进人试运行阶段。其目的是检验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对不足之处采取纠正措施,以达到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文件的目的。

(l)新的质量体系是针对过去管理模式的变革,对人们的习惯势力、思想认识的惯性和原有工作方式和方法等都会带来冲击,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同时,要加强组合协调,防止各部门和各环节间产生脱节、扯和推诱等现象。

(2)建立监督机制,保证工作质量。

质量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各项质量括动及其结果可能会发生偏离规定现象。实验室可以在质量管理部门设置质量监督职能,按《评审准则》要求在各专业室和相关部门设立专(兼)职质量监督员,形成监督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在职责范围内依据质量体系文件监督各项质量活动在质量形成全过程中按规定运行。监督员要对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保存,作为质量审核和质量考核的材料。

(3)认真开展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和

管理评审。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质量体系文件的实施,只是标志着质量体系才刚刚开始运行,质量体系文件编制得再好,不等于质量体系运行得好。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发挥领导作用,充分认识实验室进行质量体系内审和评审是质量体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同时,全体工作人员也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岗位意识,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成为质量体系的相关环节,在质量体系的运行中发挥应有作用。

(4)质量体系审核与评审活动是一项

重要的质量活动,是对质量体系是否按体系文件运行的评价,其目的是验证和确认质量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并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相应地修改和补充,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