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范文

时间:2023-03-21 16:2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活感悟

篇1

走累了,是日子太枯燥;活的累了,是心灵的枷锁太紧。每个人都有累的时候,累,可能是来自于生活的压力和欲望的不满足;每个人也会有轻松快乐的时候,轻松快乐,可能是瞬间的感觉幸福,也或者是来自于某些满足,和春夏秋冬无关,和阴晴残缺无关。

快乐的时候,风会是思绪的秋千,雨会是缠绵的倾述;而忧伤的时候,太阳就是炙烤的火炉,风雪就会是凄凉的眼泪。于是,有的人喜欢晒太阳,而有的人会喜欢看月亮。喜欢晒太阳的人,也会是容易满足的人;喜欢月亮的人,总是会多愁善感。

而几乎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干净的天空,在这一片天空里,可能是父爱或者母爱,甚至是个人的隐私,也可能是能够共享的快乐,正是这一片快乐,在支撑着我们坚强地走下去,使我们痛并快乐着。而每当灿烂的时候,笑,赋予我们的是快乐;而每当忧伤挤满我们心灵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是晦暗一片,直到最后,点亮我们灿烂的灯,可能是一句关心的话和牵挂的话或者是一个温暖的拥抱,可见,灿烂总在风雨后。

我们不希望阴暗,可阴暗总是纠缠不休;我们渴望灿烂,而灿烂总是会稍纵即逝。于是,生的不容易,活的也不容易。实际上,许多的不快乐,是我们自作自受。比如有时候,心里特别想的事情,可就是假装着说“不”,事后总是会有些遗憾和后悔,可见,死要面子活受罪,每个人都会有点。

其实,生活就是一幅画,我们自己就是画师,是泼墨、速写还是素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画好它;而人生就是一首歌,是抒情、高亢还是感伤,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喜欢听,喜欢唱。总之,流着泪走一生,就不如笑着走一生。看我们身边的人,越是简单的人,就越容易灿烂;而越是善感的人,总是忧伤满面,可见快乐和财富无关。简单的人,不会去想复杂,心灵总是单纯如晴空,而善感的人,想的太远,甚至有些不太实际,总是在月儿、乌云之间纠缠,或者是纠结于某些面子或者是自尊。 走在今天,如果我们能够醒悟,就多留给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不去多想,不去纠结;而在明天,尽量多留给心灵一点干净的地方,不要让贪婪和无良,去侵扰我们的灵魂。多些感恩,会让你感觉幸福;多些孝心,会让你的儿孙敬你、爱你和学你,而懂得共享,更会让你感悟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累了,就闭上眼;醒了,就多笑笑。得与失,其实就是孪生,不分彼此。

篇2

1、生活给了你忧愁,比不给你任何东西要显得仁慈。

2、生活真的仅仅是一种态度,就像一张洁白无暇的纸,纵使有了一丝污点,但凭着自己的双手,一定能将纸变得五彩缤纷,绚灿夺目。

3、感谢生活,我热爱每一件原始粗俗的工作,我愿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寄放我的欢乐,那种到养鱼池里钓鱼的事,我始终拒绝。

4、感谢生活,我会像成龙那样,在那首歌里一遍遍深情地道白:“我要说声谢谢你!”因为我知道,我是如此平凡,却又如此幸运。

5、我经常这样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而去生活。这问题或许会使很多人难以回答。或许人生道路很明确,或许盲目不知为何而生活。或者本能的生活在这世上或许这样的理解占据最多。有人向往激烈激情的生活,有人会说我向往平淡的生活。或许还有一些人是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活,人生没有目标。没有终点。生活中充满失望。

6、“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日积言有物,百练笔生花”,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它们都告诉我们生活要善于感动,善于发现。如果你在你的成长道路上一直在追求寻找,那你一定会体验到其中的内涵,感受到你的情感波澜。老了解了你生活是否有意义,没有白白浪费青春光阴。

7、生活仅仅是一种态度,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

8、生活中总有平淡和热烈的时候,守住萝卜是最难能可贵的。在高中这样一个舞台里,也许你会热衷一成为台下的欢乐,你想寻找一片宁静,会把时间渗透在书海里。在宁静的空间里你的生命变得厚实,你的生活更加充实。

9、面对大海,你会有大海的心事,面对着大海的图片,你只会想到多少钱一张。

10、生活就要不去看那风筝如何飞上天,不去回忆丑小鸭如何变成白天鹅。取而代之的是要思考乌云过后天空总会释放一片湛蓝,风雨过后会见彩虹。

11、面对生活,就要面对失败。面对失败,我们也要珍惜,它是我们人生的考验,只要你冷静下来,找出失败原因,并克服它,你会发现,其实失败也不是什么坏事,它能使成功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紧密。

12、我没有权威,因为我的生活才开始。但我不要等到当我连路都走不了的时候再来写生活。我是行驶在河上的一条船,()永远不知道何时暴风雨会降临,我只有抱着美好的希望完成我人生的液化,再为生活的凝结做准备。我希望我就是一个船夫,一个书虫,滑行自己的路。阅读自己的书,我会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生活是以你自己为主角,走自己的路,让路边满地开花。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读我这本书。

13、生活让我们懂得了从书上而领悟不到的事情,它让我们懂得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不同的地方将磨练出不同的人,它让我们改变一切!

14、生活就是如此,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是平坦,是后悔,是坎坷,有了这些回味,你就会在之后的书页中找到真正值得鉴赏的句子。

15、生活就是多味的,无论是甜是辣,都笑着去品尝,快乐会像空气一样整天充满在你周围。

16、生活张开双臂,接纳着一批批由上帝创造出来的生命,同时也减轻着由于上帝的疏漏而留给人们的痛苦。

17、无论你灿若天使,还是丑如东施,生活都会在你心中制造出一套支撑系统,要你百分之百地信奉,你的生命是最有价值的。你将在这种善意的幻像中,度过生活中每一个时日。

18、生活仅仅是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态度决定你的生活,态度决定你的人生,而态度却是由你自己所决定,你的生活和你的人生也操纵在你手里。高中作文

19、欣赏生活,是一种豁达,是在不如意的时候为自己找到快乐的出口。东晋着名诗人陶渊明在官朝的种种专制压迫,社会官职给自己带来了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毅然决定辞官隐居,从而不再感受世道之乱。他来到了农家田园,从而开始了另一种惬意的生活,他发现了生活的亮点,体验到了官位所不能带给他的快乐。于是后来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为世人所传诵。

篇3

关键词:表现语言;情感;提炼;取舍;形式感

中图分类号:J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52—01

一、创作题材的选择

创作题材的选择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题材乃至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并不容易,这其中要经过不断地发现和取舍,主动地从大自然中找到适合自己创作的风景。风景画的题材更多的是来自生活中平凡的景物,或是乡村田野,或是农家小院……在平凡生活中找出不平凡的题材,生活才是绘画表现无限广宽的天地。

例如,像农村老式房屋的素材,那陈旧的房屋、斑驳的墙壁总是给人一些联想,感觉像是回到了以前。从那滞留的斑斑点点的痕迹中常常可以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沧桑和光阴昼夜轮回的无奈——它使我有了一些莫名的感触。顿时勾起了埋藏在我心底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农村一种平凡古朴的生活状态

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最主要的是明白自己适合画什么,该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如果一味的漫无目的去画自己喜欢的风景,我想最后也不会有什么新的突破和提高,其结果还是一样的,总之,要根据自己有目的的探索、发现、取舍。

二、创作素材的合理运用

风景画创作的过程是对风景选择、淘汰、深入纯化的过程。大的创作方向确定以后就是对创作素材的整理筛选。针对积累的大量创作素材。能否合理有效地用于水彩画创作是对创作者自身艺术修养的考验。因此就应该认真对待,经过大脑理性的整理以后,学会取舍和提炼,寻找色调的统一和自我语言的表现,不要做单纯片面的描摹再现。另外还需要针对搜集的素材发挥我们的艺术想象力,去挖掘客观对象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主题。德拉克洛瓦也曾表示过,他十分注重发挥艺术想象精神的影响力,他说:“只有想象力才能使人看到不能看到的东西”。

我们要学会利用创作素材,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去表达客观对象,思考自己的构图形式和独特的画面表现语言,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使现场的实景素材变成具有深刻思想意义的创作。

三、创作实践的思考和体会

(一)画面的表现语言

水彩画表现语言的内涵是水和色的相互交融,所形成的水和彩的迹斑与色痕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抒情性,形成奇妙的节奏关系。而现代艺术观念形态的运用也使水彩画的表现技法发生了很大变化。

用笔是一个重要方面,笔触运用得当能够增强物体形状和质感的表现力。创作的时候,对主体用笔肯定,次要部分大而放松,使画面主次分明,虚实有序,刚柔并重,同时通过大笔触的扫擦与物体的起伏、形状相互呼应,与色彩交织、重叠、对比、融合统一成富有韵趣的色彩画面,使人产生美的愉悦。并且,画面上也留下了水色沉渍而出现的斑驳的水印痕迹。这种方法适合表现破旧残断景物、表现岁月流逝的沧桑。

同时也要注重轮廓线的处理,轮廓线的模糊能够增添画面的流动感,产生特殊的韵味,画面气氛也活跃了。必要的时候也要画出清晰地轮廓线,以便加强虚实对比突出物体,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二)情感的表达

水彩画的创作要达到好的画面效果,就不可忽略人类内心最敏感的领域—情感。一方面,水彩创作重在表达一种真实的情感,忽略了真实,作品便失去了精髓,失去了意义,因此,独特的情感应贯穿创作的始终,应主导创作的核心。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画面让观者去思索,去感悟平凡印象背后载送的精神情感,给观者以社会性的思考。

农村自然的生活环境,岁月流下的种种痕迹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而这种感受正是我要通过水彩风景画创作表达的。观赏美国画家怀斯的水彩作品时,也可以感受到一代移民那种孤独伤感的精神情调,更能感受到画家对自己家乡故土的热爱。而从凡高的作品《木匠与洗染坊》忧郁的色调中,不难看出当时凡高因为失恋而苦闷的心情。而且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也曾指出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形式,它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因此,绘画创作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把我们所体验的、感受的、追求的东西即生活中的情感从画面上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水彩作品才会变得丰富充实,才会感人。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古往今来的一切流派一切主义都在以不同的方法渠道追求着精神情感的存在。例如,古典主义在高扬理性精神的同时流露出对世俗情感的留恋;印象主义在光色变幻的迷醉中也寄托着心灵的慰藉;超现实主义在不厌其烦的倾诉自己梦呓之时表达着对哲理的思考……水彩画创作在这方面的要求是共同的,作品缺少生活情感便会显得空乏简单,所以情感的表达才是重中之重。

篇4

与统计结缘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尽管主修专业是经济管理,但我热衷于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在课堂上知道了统计一般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层涵义,要搜集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性的真实、可靠且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资料,就必须学好统计学的科学理论以便指导统计工作。还记得在课后,我常常去图书馆查阅与统计相关的期刊,经常为期刊上介绍的爱岗敬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统计人所感动,并渴望毕业后能投身到统计事业中去。尽管毕业后没能如愿进入统计系统从事统计工作,但由于分配到财政厅主管的一所学校任教,使我能选择心爱的统计学,成为一名统计学的主讲教师。

统计学成为量化科学的中心

转眼20多年过去了,统计学的教材越来越厚,统计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统计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今,统计学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证券投资学、风险管理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许多领域,成为量化科学的中心。在学术研究中,统计学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法律诉讼中,常常借助统计的力量来做更有力的说明与验证;在大大小小的报告会上,几乎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依赖于统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统计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曾有人把人的一生去掉年少和年老的时间,将真正年富力强的40年时间按睡眠、用餐、交通、购物、看电视玩电脑、看报聊天、洗涮、休息发呆闹情绪、做事等用途进行分组,然后通过搜集、整理数据得到下表。

表中数据是将统计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得出的结果,初看起来枯燥乏味,但仔细瞧瞧,这其中至少隐含了如下具有深刻含义的信息:①人的1天真正用于做事的时间一般只有2小时,仅占全天时间的8.33%;②人的一生(仅指年富力强的40年)真正用于做事的时间一般只有3.3年,仅占40年的8.25%。可见,人们用于做事的时间实在太少!掌握了这种时间分配规律的人,往往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做不少大事、好事。他们常常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分为重要紧迫、重要不紧迫、不重要紧迫、不重要不紧迫四种情况,然后按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依次完成,真正成为了时间的主人;而没有掌握这种时间分配规律的人,往往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最终成为了时间的奴隶。显然,有了统计的应用,就可以作出更好的决策,避免人、财、物力的浪费,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统计量化应用于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在面对许多不确定性现象的情况下作出决策,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上是否具有准确的分析和决断。不懂统计的人可能表现出无动于衷,而懂得统计的人却能将眼前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使其精确,进而作出较为明智的选择。记得有个朋友曾说过如下的故事:一天早上打车出门准备去某地讲课,不巧途中碰上塞车,幸亏他对当地的环境比较熟悉,脑海中浮现了多条可供选择的路线。对比之下,最终选择了相对较短、堵车概率相对较低的路线,如约赶到了讲课现场,避免了让上百号人傻等的尴尬局面。这位朋友面对不确定性现象作出的决策,其实就是统计的应用。再看看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居家购物,每个人都可能碰到,尤其是大件物品的购买,人们一般会倾向于货比三家,比价格、比质量、比服务,然后确定是否购买。这个比的过程,也就是询问了解收集数据、然后据此分析评价作出判断的过程。其实质也就是统计的基本活动过程。诸如此类的事情在生活中不胜枚举。

幸亏我懂统计

篇5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建构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不在于灌输多少知识,关键在于用文本作引爆,和生活相圆融,重在养正,行而后知,如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一、生活引领,切入教学

社会生活是思想政治学习的源头活水。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探索的最好平台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思想政治可以说无处不在,而现实生活又是思想政治丰富的源泉。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片段:

师:很小,约7平方公里;很大,世界关注,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周围海域石油资源储量巨大,可达30~70亿吨,“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

生2:太平洋黑潮流带来了大批鱼群,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我们不能丢。

生3:表面是丢,实则是丢国家尊严。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如果日本拥有,他们就可以作为再次侵略台湾的桥梁或前进基地。

……

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个话题……

实现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认知、情感将同时得到和谐发展。并且,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会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学习。因此,引导学生依托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和探究,对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学生的生活实践是有限的,一些事情可能知道一点却不深入全面,可以用虚拟的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教师在立足教材、面向生活的前提下,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创编故事情节,把学生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情境中去,让学生在以后可能出现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思考、探究,实现知识的迁移。

我们发现,教学中如果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设置两难问题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内心认知冲突,触动原有的认知心理结构,让学生思考、辨别、选择,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及时将社会焦点、热点事件引入课堂,充分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来充实和丰富课堂,选取学生有所闻的、典型的、时效的、最近的、最新的生活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认真分析,正确评价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析社会现象,寻找各种现象后面的社会根源。

三、反思生活,生成思想

知识可以灌输,唯独思想无法灌输,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形成。之所以强调思想政治课堂的生活化,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得到自己的独特认知。

如,《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教学片段:

1.讨论: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

2.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认为命由天定。

生2:人定胜天的人认为要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生3: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看破红尘、对他人冷漠无情、毫无爱心、无所作为。

生4:我们要热爱自然、热爱社会和生活,积极进取、乐于奉献,这个社会虽然有“彭宇案”这样激发关乎社会道德大讨论的事件,也不断涌现出“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这样无私助人的伟大人物。在拷问社会的同时,也需要拷问自身,自己做得怎么样。

学生有对周围世界形成自己的理解的需要,而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要想让学生深入课堂,必须引入鲜活的社会生活,引发学生的困惑和兴趣。学生稚嫩的思想在他们的观察和思考中熠熠生辉,对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和加深他们的思想深度,渗透科学而客观的观察生活、反思生活的方法,生成自我独特的观点和思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只有引入鲜活的生活,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才能点燃学生思想的火把,塑造一个个独立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卢惠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4).

[2]侯先领.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0(54).

篇6

新课程理念要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哲学教学更适合把学生置于鲜活的生活中去感悟哲学,彻底地去理解抽象的哲学哲学概念和原理。因此,构建生活化的哲学课堂顺应了新课改要求。下面我结合《哲学》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哲学中是如何构建和运用生活化教学法的,以求互勉。

一、让教育回归生活

生活是哲学的源头活水。哲学内容如果脱离了受教育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就会变得空洞而苍白无力,使学生感到无尽的厌倦和疲惫。故在教学中我尽量把生活中家喻户晓的一些谚语、故事、成语、诗歌等移植于学生生活,进行体验性学习。如在讲量变质变关系原理时,我用了《杰米扬的汤》这个寓言故事:杰米扬善做鲜鱼汤,为了款待好友福卡,他一盆一盆地敬客人不休不止,一个劲地劝,结果福卡硬挺着吃了四盆,撑得苦不堪言。杰米扬还嚷道:“真够朋友,吃得痛快。好,再来一盆!”吓得老福卡马上站起来跑回家,再也不上杰米扬的家了。学生对这个故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各抒己见,深刻理解了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原理,在讲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时,我从“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等生活常识中阐析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以“画龙点睛、打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来阐析主要矛盾原理。不同的人对生活的回味、感受不一样,评判不一样,认识也就不一样,因此要让同学们自己在生活常识中,达到知识的升华。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生活,必须构建开放性课堂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要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的思考,激活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讲《按客观

转贴于

规律办事》时,我创设了《苦涩的青苹果》现场,让学生谈青苹果带给他们的启示:青苹果不好吃是因为它没成熟,今天我们也像一个个青苹果,似熟而非熟,如果我们违背规律,超越阶段,进行早恋也会耽误青春、学业无成、自食其果。这样就把“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阐述得十分清楚。教育学生要珍惜年华,等到功成业就时,很多事就会水到渠成,让学生回味绵长、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探究生活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拥有的“生活世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于生活,而要高于生活。在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中,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如在讲事物的普遍联系时,我讲了2003年高考题:原产于美洲的食人鱼,一旦流入我国自然水域,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并让学生编织食物链,让学生去讨论。这样,可让学生在“生活——思考——内化——践行”的整个动态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实现教学呼应。

四、回归实践,拓展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哲学

篇7

绿草,因有了鲜花的衬托而美丽;

生活,因有了幸福的陪伴而美丽。

——题记

幸福1

她们都笑我,因为我长得丑,不合群,可这些又不是我的错,谁叫我是棵仙人掌呢!在这个大家庭里,她们像公主,像女王,我,只像一个卑微的奴婢,她们对我冷嘲热讽,我都不在乎,谁让我身份卑微,面相丑陋,是棵仙人掌呢!

又过了一年,已经是春天了,她们都开花了,绚丽的花瓣,粉嫩的花芯,可爱的花蕊,我羡慕她们,更加瞧不起我自己了,我,已经走向了堕落。

新的一年来到了,又是到她们向我炫耀的时候了吧!我冷笑,忽然,我醒悟了过来,我不会比她们差——我,也要开花。此时的我,变得极端,这一切都是你们逼我的。从此,从不与她们争阳光雨露的我变得爱争了,因为我身躯大,我挡在她们前面,几乎所有的阳光雨露都让我夺去了,我好几次差点被水浇死,可想起了开花的愿望,我坚强地挺了过来。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开出了平生第一朵花,虽然,它很小,但它是属于我的,属于我仙人掌的花。

幸福2

完了,全完了,第一百零一次暴风雨把我第一百零一次织的网毁了,我好饿,三天了,我什么也没吃,我要饿昏了。看着那在风中飞舞,沾着水的蛛丝,我说了第一百零一次再见,我又开始了第一百零二次工程,虽然我知道,结局会和上回一样,因为,这暴风雨没有十天是停不下的,我还是选择了走老路。

我已经看到了天堂,那里好美呀。

我觉得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我,难道要告别这个世界了吗?

我不甘心,用尽了最后一丝气力;

我的第一百零二章网,完工了。

奇迹出现了,乌云密布的天气放晴了,暴风雨过后特有的味道滋润了我。

雨后,成群的“美味”飞向了我。

雨后,我看到了最美丽的彩虹。

后记:完美的天空,不能缺少白云;

篇8

关键词 作文培训 真情实感 兴趣

学生的作文尽管说是一种练习,但实际上也是一种创造。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大量的材料准备,丰富的想象能力,流畅的表达功底,对生活的认识感悟。这对于一个少不更事的初中生来说,是不易办到的。那又怎样才能让学生能写出既具真情实感,又能表现生活认识的作文呢,我个人认为: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写起。

一、兴趣是创作的导师,成功的灵魂

那么什么是好文章呢?对于这个问题,不仅是学生追寻的,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一直探讨的课题,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南北朝时期梁代的诗论家钟嵘在《诗品序》中曾这样说过“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认为“感天动地”才是好文章。

为了使文章能“感天动地”,古今中外的诗人、学者、教育家、心理学家等等又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研究“感天动地”的策略。结果发现一个惊人的结论:那就是都认为兴趣是写作最好的老师。

而关于“兴趣”的论述非常多,普遍都是这样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远一点,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贝弗里奇说:“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那么这种“激发兴趣”的方法是否可行,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有人试验:对一些大白鼠播放音乐。过一段时间将他们同没有听过音乐的白兔比较,发现前者聪明、伶俐、活泼。脑科学研究专家、诺贝尔获得者R·W·斯佩里对人脑的研究也证明: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求异思维以及语言、计算功能,名为“理性半球”“逻辑半球”;右脑具有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求异思维功能,偏重对音乐、舞蹈、节奏、绘画等空间形象和识别,与人的想想功能相适应,故叫“情感半球”或“创造半球”。

二、选好训练材料,激发创作兴趣

我指导学生作文,发现只要材料选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我们前面刚上过的作文课《寓言新解》,一则“癞蛤蟆给天鹅的一封信”就引得学生激情满怀,题目一给出,群情激奋,学生奋笔疾书,一蹴而就,而且多数学生都争着读自己的作文。当然写出的作品也像范文一样,引用诗词、俗语、方言等,出彩的地方,便引得学生哈哈大笑。

三、创设虚拟情境,引导即时兴趣

(一)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灵感的催化剂。精心的创造条件,进行情感蓄势,让学生的情感尽量的越积越高,达到不吐不快的关键时刻,顺势抛出作文题目,肯定会争先恐后的写作。我曾用过这个方法:课堂上带一个精美的礼品盒,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作文题目就是“一个精美的礼品盒”。

(二)来点恶作剧。这是捉弄人的游戏,学生最喜欢。准备两个瓶子,一个瓶子里装一些醋,一个瓶子里装卸酱油。方法指导以后,让两个学生上台品尝,再喝的时候,让学生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心理感受,课堂写作肯定出彩。利用多媒体创造情境。多媒体是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音乐于一体的先进的课堂教学手段,它可以实现让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我们在课堂上运用它更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

四、与学生同写作,用行动激兴趣

对于学生我觉得教师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只有亲其师方能学其师,乃至超其师。当然,我们不能误认为教师的作文就是样板,如果理解成样板,以后写作文就会生搬硬套,那就与我们的初衷南辕北辙了。要鼓励学生的斗志,敢于与老师较量、比试,这对他们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和提升。

五、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写作兴趣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上学的时候上地理课,老师给学生讲“地球的自转”说“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老师的口音重,说成了“太阳从东方奄奄兴起”,学生听不懂,他又重复了几遍,学生还是听不懂,这位老急了,钻到桌子底下,然后一边说一边演示,只见从桌子底下慢慢地露出一个光头来,学生方才明白,顿时课堂里哄堂大笑。幽默讲完以后,立即给出题目让学去写,估计不会有多大困难。

还有小沈阳讲的幽默笑话:一个人被后面两个人追赶,由城里追到城外,一直追到高速公路上,还不罢休,那个人跑快,后面的跑快,那个人跑慢,后面的两个人跑慢,前面的那个人实在跑不动了,看到了岔路口旁有一片坟地,那个人情急之下就跑了过去,一屁股就坐在了上面。见你刚到这里,留下悬念让学生去完成,此时学生的胃口已经比吊了起来,不能不写,最后再公布答案,给学生一个惊喜,收效较好。

有可能有的学生知道这个故事,我们的老师要多准备上一个这样的故事:比如捉鬼的故事。但学生的兴趣是不持续的,不能真正的说明学生喜欢作文,要想让这种兴趣持续坚持下去,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兴趣,只有激起了学生的认知需求,才是真正的“乐学”。

六、写作的三重境界,与学生共勉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这种兴趣呢?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曾提出写作的三种境界,会给我们的老师指点一点迷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次第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地三境界也。这三种境界精辟地阐述了治学中“苦”与“乐”的关系,只有从乐趣入门,才能“独上高楼”,进而入迷,地苦学,人瘦了,衣带松了,但“终不悔”,最后终于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取得成功的乐趣。简言之:就是从乐趣入门—苦学登堂—独上高楼。我们说:艺术是相同的,只要我们留意就能发现许多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篇9

一、唤醒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的过程中,唤醒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如教学《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体验。这不仅是一种道德生活的体验,更是一种养成过程,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联系儿童生活的实际,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设计《寒假生活交流会》的活动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取。我设计了小记者的采访,让学生边回忆寒假做过的事情,感受其他同学的快乐,又能把自己有趣、得意以及自豪的事一一道尽,畅所欲言。赞可夫说过:“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归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小记者的采访激起学生把寒假经历过的事尽情与人分享的愿望和乐趣,不像老师直直板板问寒假发生的事那么枯燥,真是有创意的想法与做法。

三、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调动学习兴趣。

《寒假生活交流会》这一课,我设计的环节是把你寒假所学的本领在小组里展示,在课前已经安排好学生分类,如:剪纸、背诗歌、唱歌、包饺子、弹琴、书法,全都是在课堂上现场展示,孩子们既能展示自己本领,还能学到别人的本领,一举两得。而且孩子们兴趣盎然,完全沉浸在其中。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兴趣和学到的知识来到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把有限的课堂扩展到无限丰富的大自然,把枯燥乏味的大道理蕴涵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会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培养合作、谦让以及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四、体验生活过程,强化学习兴趣

实践体验是促进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养成的最佳途径。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就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在品德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性实践活动是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

篇10

关键词 生活 数学 感悟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教科书上的知识,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才能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用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魅力,生成智慧,促进发展。

一、模拟生活镜头,贴近数学

学生学习内容与其熟悉的生活情景越接近,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在教学“元、角、分的计算”时,在课堂中可开展一次模拟买货物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学生用3元钱买单价2元3角的圆珠笔,怎样找钱呢?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元、角、分”的知识兴致盎然。通过生活化的数学表演活动,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对“元、角、分”的计算知识有了初步掌握。

二、捕捉生活现象,学做数学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二)利息”这一内容时,课前,先组织学生到银行开展调查活动。学生发现,每家银行都会公布存款利率表;存钱时需要填写存款单。于是,便产生了疑问:什么是利息?什么叫利率?怎样计算利息?……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回到课堂自学课本。这时,学生兴趣特别浓郁,思维分外活跃,他们甚至还提出了许多书本上没有涉及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逐步学会从生活实际中观察发现,提出问题,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

三、注重生活实践,体验数学

数学知识,往往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它的“影子”。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只有到实践中去应用,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之后,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课外作业:利用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设计一个小制作。学生为了做作业,必须到生活中观察,哪些物品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用什么材料进行设计。然后准备材料,准备时还需要进行核算材料的造价、成本;制作时,还要用到其他数学知识。结果,学生的作品多种多样,有盒子、组合电脑、书架、茶具等,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学生学数学的过程成了“做数学”“悟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学生也从自身的实践经验中发现了数学知识和规律,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巧用生活经验,活化数学

1.数学在我们教室里。

教学完《几和第几》的例题,感觉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还是很模糊,于是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先到我们教室里找找,说说几和第几。⑴师:竖着数,你坐在第几个?坐在第3个的小朋友站起来。你前面有几个小朋友?你后面有几个小朋友?⑵请5个同学上台排好队。师:我想和第2位小朋友握握手,他是谁?师:请同学上台和前面两位小朋友握握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这节课的例题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太生疏了,当学生不能接受和理解的时候,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就能亲耳聆听到数学,亲眼观察到数学,亲手触摸到数学。

2.数学在我们身边。在教学中,可利用一些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天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自主探索,达到思维的全面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班48人要去红梅公园划船,每人每小时5元,满50人可以享受团体九折优惠。我要求学生算算买船票需花多少钱?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思维顿时活跃起来。通过讨论,很快得出了答案:⑴每人一张票:48×5=240元。⑵50张打九折,多买2张还少花15元:50×5×90%=225元。⑶多买2张再按优惠价推销出去:(50×5-2×5)×90%=21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