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感悟范文

时间:2023-04-02 13:3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开学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开学感悟

篇1

9月份开学后,各校军训会陆续开始,相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今天小编整理了2020开学军训感悟范文,大家共同阅读吧!

2020开学军训感悟范文1军训,心目中的军训充满教官的训斥;心目中的军训是紧张与艰苦的合奏;心目中的军训更是无常地响起那集合口哨音,但我还是满怀欣喜与信心地去拥抱我的军训生活。

还记得在第一次大学军训会操比赛时,由于站军姿时我的双臂没有夹紧,教官一下就把我的胳膊拽起来了,第二天被教官罚应对太阳站军姿,豆大的汗珠如同雨后春笋般地从额头上冒出来。顺着脸颊往下流,聚集在下巴处。由于地球具有引力和汗珠自身也有重力,再一次向下落,但是估计在落地的那一刹那就已经蒸发干了,我不能低下头!平视前方,是立正的基本姿势,而立正又是作为一名军人的基本动作。趁着教官巡视后排的时候,向上瞟了一眼。那个可恨的太阳似乎担心我们看不到它的强大,把它的能量发挥得淋漓尽致,风姑娘也迫于太阳的强大,都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唉,世间万物竟都是如此的现实,心中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时光一秒一秒地过去,整个身子已经麻木了,只有脚底才有一种火烧的感觉,脑子里立刻出现一种向前倒的意识。

在向前倒的前一瞬间,我用余光向两边都看了一下,大家如我,我是很容易改变主意的人,立刻又下了要坚持到底的决心。

虽然我们的军训没有里的正规、严格,但从中足能够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绿橄榄”的真正,真正感受到作为一名军人的酸甜苦辣,不觉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种对中国军人的崇高敬意。

灿烂明媚的阳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经过半个小时的漫长等待,第二次大学军训会操比赛结束。我们得了第一名,喜悦涌上心头,莫名的感动也随之而来,脑海里不时地浮现出教官教我们唱《团结就是力量》的情景。虽然教官唱的嗓子都哑了,虽然我们唱得还有些走调,但是这歌声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因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让我们这40几个陌生的人拧成了一股绳;团结让我们感受到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止我们前进;团结让我们这二天流尽的汗水转变为可喜的收获。不积滴水,无以成江海。

没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高质量的方队。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在我们感到疲惫休息的时候,总能看到教官搞笑的一面,在教官的引领下,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微笑着,这微笑的力量,感动了周围的一切,细细想想,幸福,快乐时常酿造着并荡漾在我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觉,便能找到瞬间的幸福与快乐。

军训累不累?累!军训苦不苦?苦!军训甜不甜?甜!因为军训让我们看到了军人的风采,体会到了军人的气质,同时军训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紧张的节奏,以及辛苦的训练,这就是军训生活的几大特点,“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格言已经成为我心里面一个最具有震撼力的座右铭。

透过军训,我学会了如何去应对挫折,如何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披荆斩棘,如何去踏平坎坷,做到自制、自爱、自理、自强,走出自我的阳光大道,开创一片自我的天空来。我相信,它将使我终身受益,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了很多,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师生情,军民情,好多感情共同发酵,凝成我脑中最美丽的回忆!

2020开学军训感悟范文2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军训还没有结束,这只是我们漫长人生的第一步,我们脚下的路还很长。同志们,继续努力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确如此呀,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七天的军训,对每个学子来说是多么的艰辛,在训练中付出的少怎能有更大的收获呢?但愿世间每个人都能悟出这其中的真谛,要做得好,得付出;要做得更好,得付出更多。

军训,相信经历过亦或没经历过的人对它的反应都是累、苦。确实,严格的作息时间,长时间的训练,炙热晃眼的太阳……这让我们这些一向娇生惯养的人来说还真有点儿吃耐不住。但是经历过军训的人除了反应苦、累之外,相信还会另有一番感受,我就是这样。

记得高中军训时,我们比这大学的军训还要苦。那时我们就十五六岁,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得抓起来去军训一小时,然后再吃早饭,吃完饭又开始训。上午到12点,下午到5点结束,完了晚上还要自习,不说别的就军训时间就够拖累人了。而且,我们南方的气温高得很,九月份正是我们那儿热的时候。反正军训时你就别想穿干衣服。从小到大,我都没有参加过军训,在上中学,大多数同学他们都参加过军训,他们都会说,“军训好苦、好累”。虽然他们都这样说,可对于军训我是非常的盼望的,毕竟那是人生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当我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上路的时候,我在想象我们军训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一直认为,我们军训的地方在林园,那个通讯学校,可当车从那个地方经过,并没有在那里停下,我有些失望了。

终于,终于我们来到了我们的军训的地方,首先进入我眼前的就是“训练基础,”看着那几个金光灿灿的四个大字,我心里是激动的,可人生就是这样,总会大起大落,首先就是把我们代进我们住的地方,那简直是……只有一张脏脏的床和被条连枕头都没有,我当时真的有一种哭的感觉,还好的是,我们的教官很帅,很会关心人,很有责任感,站军姿,等等一系列的动作,都那么顺其自然,对我们来说都是小玩意,可就在训练的第七天,我们把教官惹生气了,看着平时跟我们玩成一团的教官,突然就不理我们了,教官,本来就是一个好脾气的人,可我们却把他若得无语,可以想象,我们犯了多大的错,第一次在上来的七天里,再苦再累,我都忍受,坚持下来了,第一次,我哭了,那不是坚持不下来的眼泪,而是我的心里第一次感到失落,无助,来到山上来,只有老师、教官、同学在一起,一起进步,互相关心,可这唯一的一点都失去了,我强忍住泪水,可它还是不争气的摔了下来,还好的是,我们大家都知道错了,第二天,我们优秀的表现又让原来的教官回来了。

“稳住就是技术”“要的是质量的,不是数量”这一句句经典的话语在心里回荡,就这样,七天的时间转眼就过了,说真的,现在要离开这个曾经让我讨厌的地天,还真的有点舍不得。

军训使我们以坚强为信念,努力成为生活的强者.曾经,我们一起欢笑过,流泪过.今天,我们一起经历风雨,承受磨练.明天,我们一起迎接绚丽的彩虹.苦,让我们一起珍惜现在的甜.累,让我们体验到超出体力极限的.严,让我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天空愈晴,星辰愈灿烂,七天谓之辛苦的军训后,我们的灵魂将得到升华.我相信军训后回拥有一个绚烂的星空,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大声说:军训,感谢你,感谢你,军训。

2020开学军训感悟范文3对于军训之前的我来说5天是多么漫长,刚开始就盼着军训快点结束。天气的闷热,皮肤会晒黑,腿会站酸,衣服会湿透对于我们这些温室的花朵都将是严峻的考验。但军训真正结束时,我才深刻的认识到这5天是如此的短暂,能磨炼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变得坚强并懂得团结的军训又是多么的宝贵。

军训中的一些基本动作:立正,稍息,跨立等都曾让我们苦不堪言,虽然看似简单,但让60多人同时做出正确的动作并保持整齐,真的很不容易。薄云的盾牌挡不住炎炎烈日对我们的袭击,我们从不退缩,依然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者。一颗颗汗珠轻轻的顺着睫毛,脸颊,鼻梁缓缓流下,带着一丝丝痒意。若在平时,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拿出纸巾仔细的檫掉,但在队伍中,就不能只顾个人,这微微一个举动就会影响机体的形象,作为一名暂时的新兵,没有命令,就不能动。坚持就是力量。同学们的衣服也湿了,却都尽量强忍着不去檫汗。阳光下,他们的脸上映出了坚定的光辉。

有时,当其他连队休息时,我们还在训练,我没有羡慕他们,因为只有多练习才能比别人做的更好,也更能体现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作风。况且教官同我们一起训练,嗓子都喊哑了,而且尽量让我们在阴凉处练习。休息时,教官教我们唱歌,同学们不时的开一些玩笑,增添了军训的乐趣。

在军训期间,我因为感受到了同学们真挚的友情和宽容。每学习一个动作都不免有同学犯错,也许正因为几个同学的一点错误导致整个连队不得不反复练习,但同学们只是提醒一下,对犯错的同学从不奚落。刚走岂不,正步时,经常会因步伐不快慢不一样,手臂甩的方向不一致使同学之间发生一些碰撞,但同学们都互相两解,从不争吵。站军姿是,我竟然晕倒了,老师赶忙把我扶到阴凉处,后勤的同学迅速给我第来了水并给我檫汗,几分钟后我便恢复了正常,但我以深刻的体会到了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关怀。

这次军训紧张中有轻松,约束中有自由,严格中有关爱,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最重要的我也明白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兵,保卫祖国的军人。最后,我十分感谢军训给我的人生上了重要的一课!

2020开学军训感悟范文4就听说军训很苦很累,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兴奋还是悲哀。爸爸跟我说,军训能磨炼意志,体验军人生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哥哥却说,军训就是顶着烈日做各种重复乏味的动作,眼泪与汗水齐飞,“报告”跟口号同响。

今天是我来军训基地的第一天。因为,教官不凶,所以酸、甜、苦、辣各式味道全尝遍了。

一开始训练,我们便来到太阳底下,抬抬头:“哇!好刺眼!”我忍不住叫了起来。教官目光炯炯,神情严肃地说:“首先教你们立正!”“啊?立正也要教?不会吧!”同学们嘀咕。教官给我们自私讲解哥哥姿势的要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操练直到太阳白窝的皮肤晒得热辣辣的。

下午教官叫我们立正、向右看齐等姿势,我努力让自己做得准确,抬起头,挺起腰。做到最好!

在军训开始前,校领导特地针对这次军训开了一次“军训动员大会”也许,同学都和我一样,对这次军训生活充满了幻想。当然来军训的目的是磨练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身体。所以我们必须出色的完成这次军训任务。我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来军训的。

经过一天的训练我深深体会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军训生活也是:苦中有乐,苦中取乐,苦尽甘来的。他比任何一种生活、任何一种做人方式都显得多姿多彩。

2020开学军训感悟范文5军训,是每个新生入学后必经的教育。此次军训,较以往不同,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所不同。

我们的军训,地点并未选在外县的哪个军训基地,而是选择在学校的校园里,也并没有采取全封闭式管理。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军训的内容与成果。为我们训练的是中国的现役军人(以往就不得考证了),无论从军容军貌,军纪,乃至动作的标准程度来说,无处不体现着中国的威武与雄壮。标准高了,我们的军事训练内容自然也就更为艰苦。

要想把动作练得标准,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我们经常练习到腰酸背痛,双脚发麻。尽管如此,训练仍会继续,这种时刻,往往是磨练我们的毅力与恒心的最佳时机。

我们感觉辛苦,但是教官们比我们更辛苦,这种感觉是以往历次军训从未有过的感觉。起初,总是抱怨教官口令声太小,基本听不清口令,但之后才明白,教官们的嗓子已喊到发不出声。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之前为初一军训时已拼尽全力。想到此,我就会为自己的不善于观察了解以及无知而后悔。教官们会因为我们动作不达标而挨批评,此时,我的内心会升腾起一种强烈的自责感,恨自己为什么做不好动作!

军训只是我们学生生涯很短暂的一个瞬间,军训,教会我的不仅仅是一整套军事动作。军训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迅速建立一个集体的团结向心力与团体凝聚力,使一个团体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让我们真正从心理上成为高一六班的一员。

军训结束了,我也从中体味到很多:做教官有做教官的职责,做学生有做学生的本分。做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无论是文化课,还是军训项目,才能对得起老师、学校、家长和社会,也才对得起军训教官。

明天的路靠今天的努力来书写,今天的路在脚下,把握今天就是把握住了明天。

篇2

迎来2021年开学的第一天,《开学第一课》也开播了,同学们看完《开学第一课》有什么感想呢?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开学第一课》新生观后感感悟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20_年《开学第一课》让我看到了无壳孵化的“小茶缸”,让我看到了国产大飞机C919,让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民族的振兴,我深知想要强大就要怀揣梦想,有梦想的人才有灵魂、有活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开学第一课》中王源就是“少年”的代表,作为00后的他,是新时代少年的缩影,自信、阳光、开朗,更重要的而是怀揣着伟大的梦想。

我清楚的记得,我从三年级开始就有了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想成为一名教师,虽然当老师很辛苦,但是我觉得能够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是一件非常伟大而又快乐的事情。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到了初中我的成绩直线下滑,不仅如此,我对学习也渐渐失去了自信,也失去了耐心,有一段时间,我想放弃我的梦想,是班主任方老师的一段话让我们如梦方醒:“如果想成为教师,首先就要成为表率,什么事情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行,如果你有梦想,那就不要放弃,万一哪天梦想成真,你不就是最幸福的人了吗?”

是啊,网上有一句话说得好:“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和方老师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初一下学期,为了自己,为了梦想,我开始努力学习,到了期末考试,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开启了暑假之旅,当我拿到优异的成绩向爸爸妈妈炫耀时,我以为他们会夸我,但是,他们却说:“孩子,经过努力取得好成绩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因此而骄傲自满就会失去对梦想的追求”,那一刻,我明白了,追求梦想就要胜不骄败不馁。

未来的路总是崎岖不平,未来的天总是阴晴不定,但是,这一切都将为梦想让路,如今,我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就要考上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我不怕,正如王源所说:“用创造引领方向,跨过跌宕,去谱写美好的未来。”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金转九月,在金黄的季节里迎来了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点,距离我们以前所定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收回了懒散的心,准备迎接新的知识点。而在早早前学校会安排给我们观看一期很特别的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

其主要讲的是每年中那些励志焕发人心的感人故事而真实的印发出来的,如最早的08是教育孩子们有关安全事迹,之后是爱国,青少年筑梦等等,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期的内容无非都是励志教育强化着我们青少年心灵上的升华,使得我们从小就励志有一颗爱国情怀,一心想为祖国报效的心,正如少年强则祖国强的原则,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灵魂,民族的希望也正因为如此好的教育应该从小抓起。

而2020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观看后心情是久久不能平静的,每看到那些不顾生命的安危,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天使,看看到他们那种一心为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心里莫名的感概着,热血澎湃,励志了一颗将来也要像他们一样做祖国的守护天使,祖国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其最终的目的是想通过祖国每年当中励志英雄事件来更加深刻的印在广大青少年的脑海里,使得让他们明白即便遇到困难的事情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圆满。已节目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历代中国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事迹人物背景,以他们为榜样,时时刻刻告诫我们每个生长在本土国的同胞们都要有一颗爱国强国心,只有这种思想,我国未来路上才会越走越远,越来越强大。

也正是因为通过节目的播放更加的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深刻铭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为将来的祖国时时刻刻的铺垫着。我想这个《开学第一课》为什么每年都能那么火,其主要的原因在于这里的吧!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今后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吧少年!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今天是一年一度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开播的日子,如同往年一般,我依旧是准时收看了。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带给我的依然是很深的感触,今年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而我从节目上学到的,就是“英雄”两字。我所领悟到的“英雄”,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样。

所谓的“英雄”,应该是一种精神领域上的事物,这种事物可以是爱,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舍己为人等等。

当一位母亲含辛茹苦的将孩子养大,她难道不是英雄吗?正是母爱驱使着一个女人去照顾一个新生的生命,从孩子嗷嗷待脯到孩子长大成人结婚,期间母亲哪点不费心?因此母亲就是英雄,她对孩子的爱就是一种“英雄精神”。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和平的,我们之所以能够不受战乱的侵扰,无非就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些人对于我们来说,何尝又不是英雄呢?他们的精神就是英雄精神,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人都是英雄,我们也无时无刻的在学习着“英雄精神”。当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时候,难道不是在学习先辈们抵制邪恶的精神吗?当你有了孩子,并且悉心照顾的时候,难道不是在学习你父母交给你的精神吗?因此不管是在什么时候,英雄总是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也无时无刻贯穿着英雄精神。当你遭遇困难,但是百折不挠的继续努力,最后获得成功的时候,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本期的主题是美在你身边,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美,一个个期待我们去发现的美。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发现坚持,坚强是一种美,很简单,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感觉。丑陋的小虫子已经不是三番两次被人们忽视了他们的存在,而变成那艳丽漂亮的蝴蝶时,人们总是被迷惑了,而老是去追求着美的欲望。但现在我懂了,就算人长得多么美丽动人,都是虚实假相。如果我们的心灵是纯洁的,善良的,宽敞的,那不就更加美吗?心灵美是有着爱的力量的,一个巴掌拍不响,美与爱的融合,不就是两全其美了。爱是美的动力源泉,美是一条五彩缤纷的彩虹路,有甜,有苦,有辣,也有酸,爱从这儿经过,留下的痕迹是美最后的灵感,和一个个梦想的收获。

是啊!坚持的美,就在我国的运动员焦刘洋姐姐的身上。她是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冠军,她5岁开始为自己的兴趣去学游泳,有过失落,有过害怕,也有过哭泣,但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游泳梦想,终于站在了世界的最高领奖台上。焦刘洋随后和同学分享了的是她15年游泳生涯的心路历程:“对我来说,这200米的距离虽然不长,但我坚持游了15年,兴趣也许是最大的动力,却不一定持久的动力。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出最美的感受,需要我们常说的‘贵在坚持’。”也许这就是她身上哪一种坚持的美吧!

在我们身边,美也是值得发现的。行为小环保,社会奉献美!我家邻居的张叔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个上班族,每天都要去离家很远的公司去上班。但多人认为他肯定是乘交通工具去上班,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为了少点污气排放,他天天贪早摸黑,5点多就出发了,走上那3公里路,真是含辛茹苦啊。但为了环保,为社会付出点,值得了。这种小美是身边的小事,但给我的印象,是那最美的,张叔叔也是最美的上班族。

生活中不仅坚持是美的,其实每一种美都是美好的,我们只要牢牢记住并且去认真执行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和谐美。只要这样,美就会在身边无处不在了!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今天晚上我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开学第一课》。节目的主题是中华骄傲。

开学第一课是由著名的主持人董卿和撒贝宁主持的,他们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汉字的发展和演变,创造汉字的人可真不简单呀!不仅中国人学习汉字研究汉字,还有一个外国朋友用了许多年来研究中国的汉字,我要为他点赞!有一位九十多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被称为“诗译英法第一人”,他把中国的最美的诗词翻译成英文和法文,一译就是六十多年,如此美妙的诗词音韵,就该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也要每天读几首诗,感受其中的深远意境。著名演奏家朗朗上场了,我很激动,没想到更震撼的是请来了一名意大利的机器人弹钢琴,机器人有五十三根手指,他们一起合奏了一曲《野蜂飞舞》,机器人弹的速度胜出,人弹的是感情胜出,乐曲之所以有美妙的旋律,是因为乐曲里面加进了人的情感,这是一个冰冷的机器所无法体会的。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独有的,如果让中国的少年都练武术,身体素质就会提高很多了。

围棋世界冠军柯洁来了,他给大家讲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六岁就离开了妈妈去学围棋,他好胜心很强,总是想着要战胜对手,想妈妈也不能回家,因为他的人生梦想还没有实现,在2015年终于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柯洁最特殊的经历是和阿尔法机器人的对局,当阿尔法向他宣战的时候,他想:“我不能后退!”对,如果怕你就已经输了,虽然最后是以最微小的差距落败,他依然可以坦然的面对,输也要输得精彩!围棋的变化比撒哈漠里的沙子还多好多倍,要想把这些定式都研究透彻,那是需要很多时间和很多苦功的。我有着对围棋的热爱,柯洁就是我的目标,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都要向他学习,迎难而上,永不服输!

篇3

1“体验·感悟”式的教学理念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基于以上的启示,我认为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不应该把知识和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不仅是学生对知识本身有着深刻的感悟,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情感和价值观也在体验感悟中得到提升,为了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思维能力能得到更好的培养,我们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回避书本现成结论和教师思维方式的干扰,从而实现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学生思维的充分尊重。

2“体验·感悟”式教学的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是科学课堂教学活动赖以发生的物理和心理条件,是课堂活动得以进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堂环境都有利于“体验·感悟”式教学进行,“体验·感悟”式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事物的本质,学生除了做适当实验外,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地去感悟和思考,这就要求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环境既不能过于沉闷,也不能过于热闹,只有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课堂环境,才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才能让学生进行严谨的思考。

另外,“体验·感悟”式课堂教学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居高临下,以自己思维方式来干扰学生,更多的是鼓励和合理的评价,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更好的发挥。

3“体验·感悟”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体验·感悟”式教学的实施流程:

3.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已达成各种教学模式的共识。问题情境化后,使问题还原成人们认识事物的原始状态,并建立在学

还原认识的原始状态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师帮助者,促进者

评价葙交流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具体理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八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关于“冷却热饱和溶液”概念教学中:

教材中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冷却热饱和溶液可以得到晶体?”学生由于对这个问题理解不够具体,就会很茫然,不知从何答起,而我把这个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情境,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昨天我在实验室用常温的硫酸铜溶液进行自然降温总是得不到晶体,请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是具体事情,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学生一听要帮老师解决问题,思维的主动性马上提上来了,“因为常温下溶液跟室温差不多,冷却的温度变化不大,当然没有晶体析出了,应该把溶液放到冰箱里,或用温度较高的溶液进行冷·却才可以,”学生能作出这样回答,这是由于他们有这方面知识和生活经验促成。

我们初中科学教材涉及讨论问题的有些表述对学生来说还是很抽象,或者对一些同学来说是缺乏生活经验支持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分析学生潜在的认识,然后结合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把问题情境化、本土化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具体,方向更明确,探索的兴趣更浓。

3.2回避干扰

“体验·感悟”式教学是一个把问题还原成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原始状态,然后让学生重演科学家对事物探索的过程,而科学的探索离不开学生好奇心的驱动,也需要给学生主动思维的时空,因此为了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尊重学生的思维,我认为应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回避以下两方面的干扰:

回避将要学习书本中现成实验和结论的干扰,初中学生在学习科学时所表现出的好奇心一方面比较广泛,另一方面又比较容易满足,如学生对没有使用过的实验仪器非常好奇,想知道其功能和使用方法,一旦掌握了其使用方法后,学生的好奇心便消失,为了使学生对所将要学的内容保持较强的好奇心,我们不建议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课中翻阅书中现成的实验和结论。

回避教师用自己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干扰,纵观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了解,概念、定律的建立和完善,无不包含着人们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等思维能力,而在教学中教师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干扰学生,甚至用自己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失去了进行想象和创造、推理等思维能力培养的机会,也就失去了体验感悟的机会,所以在体验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而教师只是体验过程中提醒者和促进者。

例如在教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物质的构成》中,可以把人们对分子的认识回到最初认识的原始状态,问“分子是怎样构成物质?”学生茫然,但心里充满了好奇心,接着就提醒他们:“当人们还没有水平来认识事物本质时,靠的就是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因为这样我们的科学才有了突破,”于是让学生对分子如何构成物质进行想象和创造,他们的想象如图。

在以上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在课中翻阅书中现成的结论,或者教师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干扰,就不会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和创造,也就是因为前面这两个回避,才能使学生潜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得以充分暴露,才能在体验过程中得到修正,当然回避不等于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前要充分吃透教材,对相关知识要有系统的认识,并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

3.3体验过程

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体验·感悟”式教学核心环节,这个过程教师应该不断深化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充分利用,同时学生一些潜在的错误前概念也能够得到充分暴露,然后通过体验和感悟不断加以修正。

例如:在教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宇宙的起源》,在关于宇宙曾经是怎样,未来会怎样师生展开如下的对话:

提供证据:

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通过星系光谱分析发现了什么?

发现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发现2: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发现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师:你从这三个信息中得出什么结论?

生:说明宇宙在不断地膨胀(师生一起进行了模拟实验如图)

师:如果让时间倒退,你想宇宙曾经是怎样的?

生:可能集中在一起,一个“点”上。

师:那么怎么又会出现从“点”到现在这样不断膨胀的情况呢?

生:可能曾经发生一次爆炸。

师:什么样情况下会发生爆炸?

生:能量巨大时会发生。

师:那么你认为未来的宇宙会怎样?

生:宇宙会不断扩大,对了,温度会降低。

师:为什么温度会降低呢?

生1:因为各星球在克服彼此引力在远离,相当于其机械能在增加,那内能就会降低。

生2:不对,我们宇宙很多星球不断对向宇宙释放能量,整个宇宙热能不一定会降低。

生3:但是那些不断向宇宙释放能量的星球会在未来消亡。

生4:随着那边星球的消亡,那么宇宙也会因此消亡,

以上教学让学生经历—个假说的构建过程,此过程学生的知识经验被充分的利用,又为学生的思维发挥提供了时问和空间,在学生思维被尊重的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又是互动的,这种互动是建立在严谨的思维基础之上。也正是这种严谨的思维主导了课堂前进的方向,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要对本节课的内容相关知识及知识形成的发展史有着充分认识,并且作充分预设,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机智的作出正确引导。

3.4自我感悟

在课堂中一味追求让学生进行体验,而没有感悟提升,这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使教学仍处于低效状态,实际上,体验过程是除了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外,其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自我感悟而服务,让学生对整个体验过程进行整理、分析,使自己发自内心感悟到自身的认识、及成长和发展的不足,从中获得构建有关知识的能力和提升自己的情感及价值观,即三维目标在感悟中达成。

例如:在教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光和颜色》时,关于光是沿怎样路径传播的展开以下教学:

体验“光在同一均匀物质沿直线传播”这一规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感悟这个规律中每个字存在的重要性,同时也把先前潜在错误认识“光沿直线传播”进行深刻修正,从教学效果来看,要比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结论更加有效。

篇4

关键词:感悟文本;领会意图;用好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85-1

教材是一些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育专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著的,都是经典。对于教材,我们要摒弃这样两种极端的认识:一是照搬教材,按部就班,有一个例题讲一个例题,有几道习题练几道习题;一种是任意修改教材,把教材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弃用教材,另起炉灶。我们应用心感悟数学文本,透过数学文字、图像和图表,领悟编者意图,从而达到用好教材的目的。下面笔者通过自己的几个实践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一 分数除法的意义消失了吗?

六年级数学教材分数除法中,安排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三部分来学习。这三部分的教学目标中均有“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教材一直未出现除法意义的概括,似乎分数除法的意义不在教学范围之内。该如何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呢?在认真解读教材、感悟文本之后,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教材从例题中就充分体现了分数除法的意义。例1的平均分,例2、例3的总量中包含几个每份量,例4中还隐含着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这些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涵盖了除法意义的所有内涵,只是用分数来丰富了除法意义的外延,这样除法的意义不再仅仅是概括成“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了,而是让学生在多样的实际问题中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

其次在例题的教学中,当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如看图、知识迁移知道分数除法算式的答案后,我引导学生验证这一方法的正确性时,学生一下子想到用乘法来检验,在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到乘除法的互逆性,感悟除法的意义。

最后为了让学生对分数除法意义有更深刻的体会,教材还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书中有一题算一算,比一比:(),让学生在计算对比中体会到分数除法的意义。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教材虽然没有明确呈现分数除法的意义,但分数除法的意义却隐含在数学文本中,需要教者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用心去感悟。

案例二 为什么放在这里教学?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苏教版中新增的内容,这一内容被放在比例这一单元的开始进行教学。在上这节课前,我疑惑:为什么将这一内容放在本单元教学?放大或缩小的比又为何将原来图形的边的长度作为后项而不作为前项呢?在这一单元教学完成后,我对此有了更多的认识。

1.数形结合,使比例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扎实

按传统的理解,比例的知识是建立在比的基础上的,而新教材中通过两幅形状没有变,大小变了的图形,让学生发现对应边的比是相等的,自然引出比例的概念,从而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也为后面学习成比例的量打下基础。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变与不变。

2.前后联系,与比例尺内容相统一

在学习比例尺时,学生发现比例尺有扩大和缩小之分。该如何区分呢?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可以发现当比例尺的比值小于1,就是把实际距离缩小画在图上,这与把图形按一个比放大和缩小是相统一的,现在的长度、原来的长度就相当于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所以一个图形是把原来图形按几比几变化而来的,应把原来图形的长度作比的后项,同样在表示比例尺时,要将变换后的距离作前项,原来的距离作后项,两者融会贯通。

以上两个案例充分说明我们钻研教材时,不是简单地读教材中的文字、图像、图表,而是要通过这些文本跟编者进行心灵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用好教材,生成精彩!

案例三 教材为学生提供方格纸,有这个必要吗?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这一单元三部分内容在探究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教材均准备了方格纸的相应图形,让学生剪下,通过操作转化成已学的图形,再填写表格:

然后出示讨论题由学生小组讨论。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有关的操作,在讨论部分,往往抛开操作的图形,而仅仅根据表中的数据发现底、高、面积的对应关系,虽然这样能推导出公式,但总感觉在学生大脑中留下的印象不深,也不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后两部分教学中,我舍去教材中的操作材料,如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制三角形,在操作中发现三角形的底、高、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这种对应是学生直观体验到的,从而对三角形面积公式有真正的理解。当然书中表格可在公式推出后,让学生再填写验证。

篇5

一、开设写字课,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

1、我国的汉字是独具特色的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大体上可以分为音位文字,音节文字和语素文字三种。音位文字记录的是音位的语音,原则上是一个文字符号表示一个音位,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都属于这种类型,音节文字记录的是音节的语音,如日语的假名,原则上一个音节用一个假名来表示,语素文字记录的是语素的语音。汉字是典型的语素文字,除了连锦词,音译词之外,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一个语素用一个汉字来表示,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同音字,比如bèi这个音节在汉语中有“被、备、焙、狈、惫、邶、信、欠、辈、钡、悖、背、”等语素,若是拼音文字只需要b、e、i、三个文字符号就行了,若是音节文字只需一个文字符号就行了,通过与其他文字体系的比较,可以看出,“采用在很在程度上具有表意因素的符号体系来记录语素的语音”是汉字的主要特色。汉字的特色还表现在: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独自发展起来的文字,在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受到其他的文字体系的影响,而且还为周边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2、汉字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字,在历史上,越南、日本、朝鲜和韩国等国家,曾经借用汉字记录越南语、日语和朝鲜语,后来又利用汉字创制了越南的字喃。日本的假名和朝鲜的彦文,但是这些国家还使用着一批当用汉字,新加坡的华人占大多数他们当然在使用汉字,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3、有人认为汉字是比世界上流行的拼音文字更为优秀的文字,①、汉字的信息量大,汉外对译时汉文字所用的篇幅少于拼音文字的篇幅。②、汉字具体形象性字的构成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据,比拼音文字易认易记。③、汉字比拼音文字更容易进行计算机文字处理。④、汉字具有很大的美学价值,只有汉字才有书法艺术。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必须强调中小学生写好汉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5、学校开设写字课,从最基本的写字方法入手,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贯穿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然后进行学科渗透,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二、开设写字课,是提 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1、写字是人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写好汉字,终身爱益。即使现代教育技术再高度发展,每个人都离不开写字,字写得好坏,不但影响考试,而更重要的是影响与他人交流,因此,写字是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

2、学校开设写字课是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3、写字是修心养性的过程。学生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心不能静、注意力不集中,教学生写字是对学生静心的锻炼,是祛除躁气的过程。

4、写字是学生的展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符合学生身心的规律。

5、写字过程还可以提高儿童整体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坚强的意志,提高审美能力。

篇6

正是有了以上的认识,我校开始了基于语文学科教学的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对于如此开展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始终围绕以下方面进行。

一、切实加强学校与社区友好单位的共建与交流

西横街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城中老校,地处老城区的中心区域,从古至今,留下了较为丰富的社区资源,如一墙之隔的常州市二中有大成殿,是古代文庙的重要部分;周边的市文联,市卫生监督所、武警支队、少年宫、口腔医院等各种机构和单位,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良好社区资源。学校与这些单位建立了长期而友好的共建合作关系。但如何挖掘这些社区资源的语文学科价值,还需要加强与他们的共建与交流,从而将这些资源引入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课程,通过充分挖掘社区的语文教学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中,在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整合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能力服务。

为此,从学校的角度而言,通过共建与交流,不仅开发与利用好这些资源,更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改变单纯原先的用资源、搞活动的模式,树立不仅重利用,更重开发的资源建设观,要主动建立起学校与社区的有效交往机制,建立起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的有效融合机制的途径,不仅要主动与社区进行沟通结合,争取社区的理解和支持,更好配合和团结社区单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保障与大力支持。同时,从社区角度而言,要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社区及其居民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的社区大教育观,增强社区意识,主动架设各种桥梁,为社区孩子的健康发展和课业学习提供最好的保障。

二、切实加强对语文教材相关内容与社区可用资源的梳理与分析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因此,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动的语文课程,使得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区,是孩子生活、学习、相处的最主要的场合,分布着各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最好的、距离最近的、日常最熟悉的教学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好社区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必须趋势。

为此,必须认真加强对教材的梳理与分析,同样,要加强对社区资源的摸底与调查,寻找语文学科教学与社区资源在课程实施方面的结合点与相通性,达到语文学科与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完美契合。

三、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与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

教师是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和学校课程实施的主体,促进教师的发展水平与课程开发能力,是学校教科研的重要目标。基于语文学科教学的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必须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纳入视野。为此,要通过学习与实践,分析与思考,探索与行动,将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语文教师作为研究的重要目标。通过参与性研究,不仅促进教师个人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更要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改变过去偏重于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和教育知识技能的现状,帮助教师进一步内化职业价值,认同职业规范及形成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既要使教师成为一个成功的课程实施者,又要帮助他们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使教师有主动解释、开发课程的意识与能力,这是开发社区课程资源支持学校课程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切实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最根本的目标

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这也是基于语文学科教学的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最根本的目标。因为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对象,在语文学科中开展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目标不仅仅是要打开社会与生活这一源头活水,更要为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生成服务。因此,我们不仅仅是挖掘社区的语文教学资源,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更要通过实践,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为孩子将来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语文功底与人文素养。

篇7

每每读罢徐前凯同志的先进事迹,心中总是有一种泛酸的滋味和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年纪轻轻,却懂得舍己为人、助人于危难,在刹那的一瞬间,是来不及多过多思考的,所有的行动都是本能的反应,是日常习惯的再现。徐前凯同志能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本能的做出跳车推人的举动,定是与其平日里的学习积淀密不可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和人生境界,良好行为的塑造是关系到一个人定足立位的根本,更关系到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能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关键时刻的举动更是考验一个人人品的方式,徐前凯同志在关键是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与风险,而是义无返顾的跳车救人,这更充分体现了其人品的高贵。在面对一个老人的违章横穿铁路线路,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会是职责,会是谩骂,会是批评,会是警告。这一切都没有错,老人确实做了违反铁路章程和法律的行为,理应遭受批评和警告,可当面对他的生命受到威胁,多次提醒都未能奏效时,你会怎么做?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可贵的,都是值得关爱的,更何况是一位年长的老人,尊老爱幼早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传统,可此时几人记得。徐前凯同志就是践行这一美德的最好典范,也许当时他没有时间多想,但本能的举动已经最好的诠释这一切,让良好的人生品行再现。

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书写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篇章,已是不易,更何况还是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老人而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中国铁路的青工数以万计,若是每一名青工都能像徐前凯同志学习,我们赖以生存的铁路单位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少了些许的抱怨与愤恨,多了不尽的感激与欢乐,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一句就是友善,友以待人,善以接物,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共同聆听和谐铁路的声音。

篇8

 1.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式各类的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的感悟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教学为达到这一目标,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知识内容不是音乐欣赏教学要追求的目标,而是为目标服务的辅教学内容。学习这些内容也不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必要条件。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过听音乐三日不知肉味的体验。但他并没有过系统的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他的音乐感受力,来自于音乐的熏陶和自我丰富的人生感受对音乐的移情。因此说,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仍与音乐欣赏教学目标一样,只不过是客观对象和教学途径有所改变。音乐欣赏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而唱歌教学则是按客体符号——音乐乐谱的要求来实施的一种主体活动——歌唱,从而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的美来达到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同时获得了正确的歌唱方法——一种音乐表现力。唱歌教学有技能训练内容,诸如吐字、发声、音准训练等,但对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个体的歌唱潜力得到一定的发掘就达到了教学目标。从表面来看,音乐知识的教学是纯粹的认知性教学,与感悟音乐无关,实际上并非如此。音乐知识是对音乐现象、音乐符号的逻辑性界定和诠注,或是人对音乐感受经验的抽象表达。因此,音乐知识教学除具有文化承传目的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性、抽象性的理解力之外,还具有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力的辅助作用。音乐感受力是一种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情感判断力。通过音乐知识的教学,强化了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感悟中形象思维活动的定位和情感活动的定势。在这里,逻辑抽象思维对形象思维和情感活动起支持作用,它促进了音乐感受力的发展,这是音乐教育所特有的规律性。另一方面,音乐知识教学并不 是完全的抽象和逻辑界定,而总是把概念界定与感悟音乐紧密结合起来的——或者以感悟某个音乐对象来印证某个音乐概念,或是从某个概念出发来感悟某个相对应的音乐对象,这是音乐教学的一般常规。在这里,感悟音乐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可想而知,音乐知识教学只是从概念到概念,既不可能达到认知的目的,更不可能实现培养音乐感受力的目的。如果音乐知识的教学是以认知音乐知识本身为终极目的,那么音乐教育功能仅仅实现了其文化承传的作用,便失去了小学音乐教育在现实社会存在的基础。

 2. 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悟来培养音乐感受力

小学音乐课中的听觉训练内容其教学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纯粹的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内容。只不过教学中感悟的不是音乐作品,更多是感悟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悟来培养音乐感受力,全部听觉训练教学活动就是感悟音乐活动。

并非小学音乐教学排斥认知活动,相反,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所有教学内容中都是会运用到,否则教学就无法进行。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知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认知,而更多的认知目的是为学生更好的感悟音乐服务的,本末不能倒置。一般认为,小学阶段是掌握音乐技能的最佳年龄段。作为课外活动,广泛适度地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音乐技能训练是可取的,但课堂上的教材教学,音乐技能训练的范围、内容、程度一定要把握适度,要以感悟音乐为重点,为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良好和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 3.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教学活动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这种重知识认知和技能训练的倾向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等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的确是一个难以考测的能力素质,目前教育界还没有一个认可的评估标准和考测办法。如果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对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教学成果难以显现,更不易被人们认可。这样,实施这种 能力素质教育就缺乏动力和大环境的配合;另一方面,诸多学校管理者缺乏对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及音乐教育特点的科学认识,教学引导上,特别是教学评估上死搬硬套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评估方法,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 学是以音乐知识掌握的量,识谱、歌唱等技能的提高程度等内容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种导向作用下,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被弱化了,真正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被忽视了。教学实践中的这种倾向必须予以纠正。第一,教师要深刻正确地领会教学大纲对课程的目的、目标和任务 的要求,使教学能够围绕实现这个总目标总任务而进行。第二,真正实施音乐的素质教育,以感悟音乐为核心,把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作为教学追求的首要目标。第三,由于音乐素质主要表现为一种形象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和心理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结合音乐的感悟,重视开启学生的心理动力,诱导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第四,教育管理者要正确引导音乐教学的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以及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发展提高情况,纳入到教学评估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中去,激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教学活动。

总之,教学中追求对音乐的感悟,就是要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音乐基本素质为核心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从音乐课的特点出发,教学活动以感悟音乐为核心,“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使音乐教育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创设适宜教学情境 激励学生参与积极性

折岁虎

陕西省洛川县旧县中学 727400

教学情境如何,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活跃气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兴趣盎然,思想活跃。换言之,学生参与教学需要适宜的教学情境,只有在适宜的教学情境中,才能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那么,这样的情境如何创设呢?

 1.调整情绪,创设良好心境

教师带着愉快、喜悦的心境进行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表情自然,手势得当,使教学艺术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而且能自如控制自己的情感,体察学生心情的变化。由于良好心境的渲染作用,看“调皮生”也会觉得顺眼,对“差生”也会格外耐心,师生关系就会融洽。这对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提高素质大有裨益。相反,如果教师在郁闷、烦燥等不良心境中组织教学,则会使人思路闭塞,甚至语无伦次,由于不良心境的渲染作用,就会觉得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不符合要求,动辄训斥,甚至动怒,造成课堂气氛紧张、沉闷、压抑,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所以,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注意养成良好的心境。

 2.转变角色,构建和谐民主气氛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方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才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知识权威者的角色,主动与学生一同讨论,平等地交流对话。为此,师生都应减少角色意识。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学生中树立起可亲、可敬、和善、和蔼的形象,以利消除学生在课堂民主活动中的心理障碍。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消除学生思想上认为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文明的传播者”的观念。这样才会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心情愉快,思维灵活,积极主动地学习,以至形成严肃而又活泼、有民主、有欢乐、又有争论的课堂氛围。

 3.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创设思考体验情境

“合作探究”是教师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并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从好奇心及兴趣出发,以合作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取知识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帮助。一堂课如能合理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这不仅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对话,使学生获必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能获得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 4.采用多种媒体,创设感知情境

在传统和常规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凭借语言传授知识,单一的语言只能刺激学生的听觉,而其它感官则处于相对休闲状态,因而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甚至昏昏欲睡。若能借助媒体为手段,变化地不断地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开发感官潜能,不但能使呆板的概念鲜活化,抽象的原理形象化、干涩的公式趣味化,为学生学习增添乐趣,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冲动状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认识新问题,发现新问题。而且能把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带进教学的小课堂之中,大大拓展课堂的时空,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了解社会。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学生受心理特征及知识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出错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不斥责、不挖苦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没有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精神饱满。试想,学生怕说错,怕老师批评,怕同学耻笑,总是惴惴不安,怎能敢说、敢做?

篇9

关键词:打开思路;语言表达;彰显个性

小学语文教学,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看,我们必须对学生的阅读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尤其需要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更需要学生去表达,需要学生在和学生乃至老师的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窃以为,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打开感悟和表达的思路,是彰显学生表达个性的必备前提。

一、打开学生思路,多读应当是前提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的诸多实践也证明着这样的道理,学生对教材文本多读了,那感悟就显得比较深入或者深刻。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管怎样的教材文本,小学生的读是完全需要的。当我们的一个个学生都比较投入地读起来,那思维的闸门就会打开,学生就可以达到思如泉涌的理想境界。反之,我们的教学课堂将会是一片死气沉沉,永远也不可能充满活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可谓引领学生利用读打开学生思维思路的典范,多年的教学生涯,先生是那样关注着小学生的读文,是那样关注着所有学生的读文,尤其关注那些弱势群体学生的读文。就是先生离开教学第一线,每每与人谈及语文教学的问题,也总要聊些关于学生读文的话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先生的课堂录像,那种引领学生进行朗读的策略,简直令人敬佩。还在20世纪末,先生所上的《全神贯注》,课堂如行云流水,只见一个个学生投入性的读,不仅仅是少部分学生的读,而是比较意义上的全面开花,一个个学生在充分的读中获得长足的发展。比较典型的是我们看到先生采取相关的策略,促使问题学生也读得那样的津津有味。更典型的是学生的读我们不能看出什么样的精彩,而精彩的是学生读后的悟,悟之基础上的表达,表达的内容是那样的极具个性,也就是充分地彰显着一个个学生的个性。由此可以证明的是,小学生的阅读感悟能打开他们的思路,学生的多读应当是我们所必须首推的前提。

二、打开学生思路自悟应当是根本

对于阅读,应当是充满实践性的,读应当是实践,是手段,悟是目的。读是为了理想的悟,没有读,悟则如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学生既然能够读了,那从相关意义上讲就完全可以比较充分而又理想的悟。这就不需要我们再去思考学生能否悟的问题了,可就在平时阅读感悟的实践中,人们似乎忽视了小学生的悟。这里的忽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应当是复杂的。也许人们总是这样以为,让学生去悟,可以说就是实质意义上的磨洋工,劳民伤财。为什么这样讲?学生去悟是需要花时间的,学生的悟也是难以在一时半会就可以步入正轨的,与其让学生去感悟,毋宁由我们教师将其感悟的内容来个一灌了之,非常之简便,也极为易行。这对学生的发展意义何在?此乃是我们所不言而喻的。本来,阅读和感悟是紧密相连的一个阅读教学的整体,我们为什么要将其截然分开呢?大可不必!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打开学生思路的语文教学,需要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感悟。人们也都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引用过来,不正说明学生自悟的重要吗?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去悟,可以说是自身教学的首选。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是一部充满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作品,叙事文本中的主人翁肖邦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他是怎样去爱国的呢?教学中让学生神游于作品的字里行间,一个个学生便这样感悟到:肖邦不仅仅就在国家被沦陷后,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音乐去唤醒民众,而且就在其英年早逝的弥留之际还要求将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也在一个个小学生的心灵里产生着强烈的共鸣。

三、打开学生思路合作应当是提升

阅读教学我们比较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但不可否认的是完全凭着学生的个人智慧是很难获取完全意义上的阅读感悟的,一些比较难以感悟的文本内容,我们还多需要学生之间的沟通,多需要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新课程标准也在多处倡导学生的合作探究,可见学生的合作探究意义不仅仅就是深刻,而且就是比较深远。虽然人们也在相关的层面上感到,不能以多之合作讨论的形式去替代学生的个性解读,但也不可能完全否认合作学习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认识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比较适度的合作应是学生思路打开的提升,我们也必须进行探求,让学生正确步入合作探求的轨道。让学生进行合作,关键要适宜,比较适宜的合作是小学生最能得益的。在我们平时诸多教学的课堂,都或多或少地有着合作的环节,但很多的合作都显得比较粗糙,首先是合作的内容比较简单粗糙,仅仅是学生之搜集资源的汇合,根本谈不上什么合作探究。其次是合作形式的粗糙,简简单单地前后一组合,没有领头雁,没有鲶鱼,起不了任何意义上的轰动效应。对此,相关于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是我们所必须思考和研究的。在平时,该出手时就出手是自己所奉行的宗旨。在进行教材文本仔细推敲的基础上确定学生合作探究的内容。

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表达彰显个性是一个不尽的话题,因为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教学不止,研究也应当就是完全意义上的不尽。研究也应当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马虎,尽心尽力、尽心尽责,获取真性果实也将会为期不远。

篇10

一、体能恢复单元的实施要点

1.注重安全性原则

在学生们的身体、心理承受能力处于较低水平下实施的开学初体能恢复单元教学应特别考虑安全问题。教师在制定单元及课时计划时,必须周详地考虑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及方法。其中一般包括场地与器材布置的合理性、对运动负荷安排的适量性、对练习内容的安全性评估及保护措施等。课中时刻关注学生的生理表征,及时发现表现不佳的学生,加以适当的帮助或是调整教学内容,避免晕厥或中暑等事故发生。

2.以素质拓展类项目为主

本单元教学以素质拓展类项目为主。素质类拓展项目的练习不仅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也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参与中学到知识,感悟道理。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获得知识。

拓展类项目的设计可借助主题鲜明的情景设置,以走、跑、跳、攀、爬等身体练习来向外拓展,使学生在动作练习中发展身体,在讨论研究中培养学习习惯,在互帮互助中促进人际和谐,在团结合作中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克服困难中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通过磨练提高自信。

3.教师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

虽然拓展类项目本身就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心理暗示内容,但在课堂中教师必须通过语言、手势、体态、表情等对学生加以必要的、积极性的引导。本单元的教学中,运用各种有效心理暗示的手段来引导学生的情绪,使其形成主动进取的积极心态,从而使学生进入积极面对“新”的校园、“新”的集体、“新”的学习与生活的状态。

二、单元教学参考

本案例以夏季体能恢复单元为例,见表1。

设计思路:经过漫长的假期,学生们开学初的体能状况处于最低谷,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环境适应能力较之于学期中期的水平下降明显,处于较低水平,致使大多数学生在开学初始阶段很难适应“新”的校园学习与生活。学生体能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锻炼活动,提高学生体能以适应较为紧张的校园学习与生活。

本教学设计中,试图体现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以拓展类项目为主,创设主题鲜明的教学情境,遵循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发掘和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达到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坚红.心理暗示与课堂教学[J].中国心理健康教育,2005(6).

[2]席艳辉等.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8).

[3]梁斌.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