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感悟范文

时间:2023-03-19 19:3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拓展训练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拓展训练感悟

篇1

直到夜晚十时许,训练闭幕。回到家时,墙上的闹钟已经敲起深夜十二时的钟声了。回想起今天发生的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画面,热血依然沸腾!久久不能入睡。

记得那个高空单杠的项目让我胆战心惊,看着队友轻松地爬上圆柱上去,却迟迟不敢站立。我的心跳也加速了,甚至能听到:碰碰碰乱了节奏的心跳声。但处于好奇与刺激,我又想挑战一下自己。看着队友,一个两个都成功了的完成任务。该我上场了,我一开始也很轻松地爬上了柱子,但快到顶端时我因为没有任扶手,脚在柱子上抖动得厉害,几分钟过去了,我迟迟不敢站在圆盘上去。耳畔传来队友们加油助威的呐喊。我想,我不可以为我们的团队抹黑,于是努力地去做每一个动作,终于,我克服了困难站直了身体,跳起身来抓住了不远处的单杠。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压抑不住心中的喜悦。我叫出了声。队友们也给了我更多的掌声。

晚上的压轴项目——生命之旅,两百多人的群体被教练“劈成”两半。清楚了规则后的一半人戴上眼罩,而另一半的同学则可以挑选当谁的引路人。时间慢慢流逝,我在等候,等候着那个我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人早点来到我的身边。一分钟,两分钟,我有些紧张了,难道我独自就面对一片黑暗吗?我显得很无助。在我最失意的时刻,终于感觉到一双温暖的我手牵起了我的手。心中那沉甸甸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一声令下,我们开始了我们的旅程。总担心自己会摔跤,不愿相信那个协助我的同学,所以不敢迈开步伐。这样一来行程变得很不顺,好几次险些摔倒,但都有长长地臂膀揽住了我。我被他感动了,慢慢地我也相信了他。就这样他帮助我克服了一路上许多的困难与挫折,终于到了角色互换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摘开眼罩想要目睹这一路小心翼翼照顾我的人。我发现是一张陌生的脸,我们互不相识,若不是这个活动,我想我们今生都没有交集。当我给他引路时,才发觉责任的重大,我甚至不敢松懈,害怕一不留神就会造成了他的任何伤害。

在这个项目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或挫折,我们不能它们被阻碍前行的步伐,反而应该勇敢的面对,我们要接受别人对我们的帮助,也要有一颗帮助人的心。相互支持与鼓励,我们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结束了生命之旅,进入今天的总结时段。刘老师动情地为我们讲述一些感人的事迹。其中就有一些有关父母与我们的故事,让我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每个天没亮的清晨,做好饭菜唤起沉睡的自己补充一天的营养,每个傍晚做佳肴菜守望着我归来。为了养育我成才,不辞辛劳的工作,赚些钱来补贴家用。一件衣服穿了多年也不舍得买件新衣,却在每到过年的时候为我挑选我喜爱的衣服。而我不但不让他们省心,时常还会闹脾气,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跟父母闹别扭。此刻,我后悔极了。我决定以后一定要做个让父母省心的孩子。

其实,一整天下来,每一个体验的项目都让我或多或少有所收获,比如雷霆战鼓、齐头并进等活动,让我明白了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的话语的深刻含义。病毒游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病毒的出现,不会影响什么,但随时间增长,病毒会感染很多使其也成为病毒,这样恶循环下去,最终全部遭殃。学习中这样类似的现象太多了,像是班集体中一开始可能只有极个别的同学有讲话的不好行为,但如果没有被制止,他可能吸引更多同学模仿这种不良习惯。久而久之,我们的班集体就会整体落下。所以我们一定要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必须将那些“病毒”扼杀在摇篮中。

篇2

我们这次拓展的项目有高空单杠、低空相依、高空断桥、孤岛求生、逃生墙等,这些拓展训练能够启发创造力与想象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家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能够让我们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更为重要的是还能让我们认识到团队的作用,增进对团队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学会关心、学会融入团队,通过这些体验活动,能够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与挑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发挥潜能。

“高空单杠”是拓展训练中最惊险的。人要顺着八米多高的铁柱往上爬,顶上大约只有直径30cm的圆盘供两脚站立,你要在圆盘上站起来,在高空飞身一跃,抓住前面的单杆。由于那天风比较大,柱子也随风发抖,尽管有安全绳保护,越往上爬还是恐惧感越强,到顶上站起来时双脚真有点不听自己使唤,但最后还是勇敢的站起来跳了出去。高空单杆使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惊险刺激的动作表演,而是队友们在完成项目时的不同心态和表现。有的队友心理素质很好,有的非常怕高,有个女队友在柱子顶上抱着圆盘足有20分多分钟,不敢站到圆盘上,但在大家的鼓励下,艰难的克服了恐惧,最后还是站起来跨出了勇敢的一步,战胜了自己。每个队友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都在为后面的队员加油、鼓劲,并且时刻在保护着他们的安全。每个人此时此刻都不知不觉地承担起在团队中的责任与义务。

“空中断桥”搭在离地面 9 米高空中,它要求队员从一块木板跳到另一块木板上,两块木板的距离有 1.3 米,在地面上这个距离对任何人跳过去应该是没问题,但这个距离却被吊到了空中。站在摇摇晃晃的断桥上,脚下是令人心寒的深渊,头上是高不可攀的天空,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给每个人都是一次战胜自己意志的体验。站在木板边上我迟疑过,也畏缩过,但别无选择,只有鼓足勇气,相信自己,勇敢地跳过去。面对困难,我们只要勇敢跨出这一步,困难也就不是这么难,超越只是一步之遥。因此,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当我们面临艰巨的任务或遇到困难时,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努力,付诸行动,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就可以完成别人认为难以完成的任务。

"孤岛求生",这个项目是在三个岛上分别有三队人,一个岛是盲人岛,岛上全是盲人。第二个岛是哑人岛,岛上全是哑人。第三个是珍珠岛,岛上的是健全人。每个岛上教练都发给了一个任务书,每个岛上的人只知道自己的任务而不知道其它岛上的任务。这个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将所有的人集中在珍珠岛上。这个项目主要是考验一个团队在接到任务后相互配合与沟通。珍珠岛的任务书上的任务很多,需要考验他们是如何在很多信息中找到最有效的信息。哑人岛的任务书是在盲人岛的队友完成第一个任务后利用木板将盲人岛上的盲人从盲人岛上救出。盲人岛有任务书可是他们看不到,因此不知如何去完成任务,这就需要其它岛上的人员的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三个岛屿就象公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部门,珍珠岛代表着管理层、哑人岛代表公司中层、盲人岛代表着公司的最基层员工,尽管各自在任务上不相同,但是最终目的非常一致。各部门不同方式的努力是为了公司的最终成功,反过来说,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不到位都会导致最终目标的失败。这个团队项目让我深刻认识到“有效沟通”的重要——沟通很容易做到,然而屏蔽掉不必要的信息,做到沟通的及时、有效、充分却需要不断的探索;有效沟通就是将必要的信息通过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恰当的伙伴,通过他的反馈信息共同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部门间互相配合、提高效率的关键点是做到有效沟通,信息输入与输出的重要性通过这个项目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篇3

【关键词】大学体育;拓展训练;体育教学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深入改革,大学教学活动发生不同变化。大学体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在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锻炼、塑造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旨在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尽快融入社会。笔者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师,认为应高度重视拓展训练,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教学,实施开放性大学体育教学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体育教学。

1.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作用

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大学生自我升华和完善,具体表现为:第一,拓展训练能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在大学生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中,以语言或非语言形式开展,让大学生入情入境,彼此感知对方意图,在体验过程中获得团队协作感悟,感受团队之间的帮助和信任,共同分享和分担;第二,拓展训练能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大学生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中,大学生需要在设定的训练情境下,克服困难、突破自我,积极调整心态,挑战拓展训练项目,沉着冷静面对训练,迎面困难并解决问题;第三,拓展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在大学生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中,整合现有体育教学条件,设计丰富拓展训练项目,借助情境教学手段,培养大学生训练适应力,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2.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实践分析

2.1制定大学体育拓展训练大纲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项目,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大学体育拓展训练教学大纲,其中包括大学体育拓展训练项目介绍、拓展训练项目性质、拓展训练目的、拓展训练内容、拓展训练考核评价等内容。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拓展训练介绍、目的和内容,笔者认为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特定情境,让大学生体验后,获得感知和感悟,得出拓展训练项目理念,不断反思和共享后,获得体育知识,进而改变大学生行为,实现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拓展训练目的主要是为了:第一,贯彻现代教育方针,实施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第二,帮助大学生了解体育原理和科学理论,指导大学生健康锻炼身体,实现锻炼身体目的;第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拓展训练,让大学生自我锻炼、自我体验、自我享受、自我感悟,获得体育知识;第四,培养大学生沉着冷静优秀品质,增强大学生体育运动系统,提高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2体育教师拓展训练指导方式

大学体育教师拓展训练指导方式主要采取体验、感受、分享和总结。其中,体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拓展训练,通过自我完成项目实现拓展训练,获得拓展训练体验,激发大学生潜能;感受是指大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拓展训练,获得直接、真实感受,结合大学生内心感悟,自我加工和分析感受,进而增强大学生对体育自我认识;分享是指大学生在拓展训练参与中,自我体验和自我感受,体育教师指导引导下,大学生实现相互交流,分享体验经验和教训,获得大学生个人收获和集体收获;总结是指在大学体育教师指导下,大学生对拓展训练结果进行整合和总结,不断加强自我认知,实现体育认识理性升华,实现大学生自我完善。

2.3拓展训练计划实施的资源

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在实施时需要具备必需的人力资源、场地资源和财力资源支撑。其中,人力资源是有效实施拓展训练的保障条件,大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我,满足体育拓展训练和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成为拓展训练主力军;场地资源是拓展训练实施的物力保障,包括大学体育场地、设施、器械等,结合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选择不同的设施设备,建设多样化丰富场地资源;财力资源,大学体育拓展训练应在有效资金范围内,最大化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拓展训练功效,促进拓展训练顺利开展。

2.4拓展训练体育教学注意事项

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需要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拓展训练宣传工作,强化拓展训练安全意识。其中,拓展训练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集体荣誉观、团队精神,锻炼大学生坚强意志,增强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助推大学生素质提高,对素质教育发展有积极作用;加强拓展训练宣传工作,大学给予体育拓展训练人力资源、场地资源、财力资源支持和保障,为大学生设立拓展训练交流平台,增强大学生对拓展训练的了解,丰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整合大学体育教学资源;强化拓展训练安全意识,体育拓展训练受项目内容和场地因素影响,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性,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制定科学措施有效防范拓展训练风险,明确拓展训练安全操作程序,有效监督拓展训练过程,确保拓展训练安全实施。

参考文献:

[1]王霏.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重要性分析[J].现代交际,2015,11:244.

篇4

一、感悟在学习中具有核心地位,能产生认识的飞跃

“感悟学习”是“学会学习”,它主张努力实现由“学会什么”向“会学什么”转变,实现由“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实现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转变.学生只有将数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有所领悟,这样的知识对学习者来说才具有现实意义.

评价:单纯的训练无法实现学生的认知拓展,再多的重复训练也不能使学生形成新的思想、产生认识的飞跃.只有理性地探索、求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进行探究,理清问题的思路,才能达到既快又准,用创新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感悟能使学生将镌刻于知识之中的认识内化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认识发生论认为:个体的认识过程大体上重复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学生要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见解必须重复数学的发现、发展、形成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重演和再现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感悟前人发现知识的艰难历程,开拓发展新知识,将镌刻于知识之中的认识内化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试题13: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评价:感悟是认知的基础,感悟的东西是不会遗忘的.感悟的程度高,学习效率就高,学习的把握面就大.把感悟和训练结合起来,是事倍功半的做法.感悟只能由学生自己获得,精神生命的拓展是别人无法取代的,通过感悟能拓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感悟来源于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是认识升华的基础

感悟需要我们对问题多留意、多思考、多总结.深入思考如何运用基本定义、公式、定理,如果没有感悟,没有融会贯通,那么教育就很容易成为“水过地皮湿”的表面现象.感悟是创新的基础,能把学到的知识由感知达到心悟,认识达到升华.

篇5

随着时间的飞逝,我在安玛尔公司已经待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四月的末尾,我迎来了公司一年一度的大型拓展训练活动—万佛湖拓展训练。

从最初的刚来这家公司,作为一个公司的新人,总是对公司的同事、领导有些莫名的、陌生的距离感。然而,凭借着这一次的拓展活动之后,我对公司的同事、领导有了更熟悉的认知。这一点而言,也为了后期的工作开展做了铺垫基础。

虽然,我在写这篇感悟的时候,已经离拓展训练结束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了,可是拓展那俩天的记忆,仿佛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仍然历历在目。

这一次的拓展,我觉得说实话就是为了训练我们的勇气、遇事处理能力、判断能力以及与同事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精神的。拓展内容包括了限时钻电网、跳高台、攀爬高空、徒手翻毕业墙等项目,每一个项目都会告诉我们一个相对应的道理。

在这次拓展,给我感悟最深的有俩个项目。其中一个是跳高台。另一个就是徒手翻毕业墙。

这个跳高台项目,其实就是由几组队员组成的"人肉垫子",去接住从一米五的高台上跳下来的每个挑战者。对这个项目而言,最重要的是考验队员之间的信任程度的。我在教练分析完这个项目以后,得到的是以上的认知。然而,让我感悟颇深的原因是本人体重偏胖,比较重。我也想按照教练的指示与讲解去执行命令,可是当你真站上那一米五的高台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的。这个简单的后跳考验的不仅仅是信任,还有挑战者的遇事的处理能力。我承认,我不是一个成功的挑战者,我在上高台后跳的时候已经忘记了所有关于教练讲解时的挑战者动作,最后就是屁股先倒在"人肉垫子"上的。因为自己,加重了队员们的承重压力,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对此,我也深感歉意。但是,让我庆幸的是队员们并没有因为如此而让我跌倒在地上。所以,我很感谢这帮可爱的同事,友好的队员们。在这次的项目中,给我自己得到的感悟是:在未来,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希望自己能遇事不慌、不害怕、不气馁。

这个徒手翻毕业墙项目,据说是所有拓展训练中的必须项。这个项目考验的是牺牲奉献精神。我在踩在队友的肩膀上的时候,被上面的队友拉着上去的时候,第一瞬间的反应就是感谢大家的帮助,不然以我这么偏胖的体型,给我台阶去攀爬都是需要勇气的。这个项目给我的感悟是:不管是在家庭还是事业上,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去做一个无私的人。奉献自己,是一种高尚无私的精神,是心灵上的升华。

这一次,为期俩天的拓展就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然而,教给我的道理会一直延续下去。《礼记坊记》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与君共勉。我希望在未来,自己能做一个更好的人,团结同事,帮助他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拓展训练个人感想

一开始这个拓展训练其实我是不想去的,主要是2个原因,一是我家孩子上学没有人照顾;二也是最主要的我怕我做不到,担心自己身体受不了,也担心其中的一些项目我完成不了,这样就丢人了。

但在本次项目结束后,我才明白有些事情你不去尝试就永远认为自己不行,不可能……等等原因。其实很多事情是自己给自己设立一个"框",自己不愿意走出这个"框",不愿意迈出第一步,导致自己永远觉得自己不行。这次结束后,感觉虽然很累,但痛并快乐着!(由于个人原因,身体在家浮肿3天)

在本次的活动中(这两天的活动中),我担任的红队的旗手。在2天的拓展训练里,我们做了很多的小游戏,挑战了很多平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项目,例如穿越电网、信任背摔、高空项目、驿站传书、毕业墙等等,在这一系列的游戏中,讲究的是团队合作精神,不畏个人的荣辱成败,开辟新思路,新理念,敢于跨越现有的思路,不能太拘束,踊跃创新。

通过此次活动,能明显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集体、一个单位仅凭个人力量是没有办法完成的,真的是"团结就是力量".同时在这次训练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毕业墙"这个项目。那真的我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我竟然可以完成这个项目。在教练带我们到达需要挑战的地点时,我们所有的人都认为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因为仅凭我们的个人力量的确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徒手从一个高4米的障碍物上爬过去)是不可思议的,当教练讲完所有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的时候,大家还是认为很困难,问我们需要多少时间完成时,有说"1小时、3小时、5小时········,甚至有说3天的"可最后教练就给我们(28个人)的团队30分钟的时候,大家都崩溃了 ,在一切没有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害怕的,担心的,顾虑的······

当教练让我们先商量着如何做人员安排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的投入,谁做基础的(被人踩的)、谁的臂力大,谁先爬上去,谁垫底(最后上去的人),如何爬、要领和方式等等问题······哨子声一响,教练说开始计时的时候,大家就各就各位,当人梯的人、最先上去的、旁边辅助的、准备爬上去的,这时候没有一个人说不行的,不上的,(因为教练说今天这个项目在规定的时间里只要还剩一个人,就集体全部重来一遍,这种恐惧还是"藏"在我们的心中。)在这个环节中所有的人都"抛弃"顾虑,只为"生存",不顾个人的荣辱和付出,努力着、坚守着、奋斗着……当最后的2个人一起上去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欢呼着,释放着压在心中的一切一切,只为自己的成功而高兴。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那个遥不可及的4米高的栏板(毕业墙),我们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在那里"爬一回",那个曾经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无法完成的事情,我们竟然完成了。而当教练告诉我们说,再这个一整个过程中,我们仅用了"11分钟"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与之前的1小时、3小时······3天,甚至不可能等等的话语说"拜拜".我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这样在这过程中,我们的男生们不畏辛苦疲惫,一直坚守着(男生本来就少),大部分的男生都被"踩""拉"受伤了,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不在乎付出的多少。当我看到大家的伤时,当时我真心的感动了,虽没有热泪盈眶,但真的真的被我们的"男神们"感动了,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无论是汗水还是伤痕,谢谢,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只能一句谢谢。本次的旅程就在教练给我们每一个发完"结业证书"后,就在"痛和欢乐声"中结束了。

这个项目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没有做不到、完成不了的事情,一个人的身躯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不放弃、不抛弃、不移弃每一个战友。只有大家好了,我们的这个团体才会真的好。

篇6

【摘 要】 主题感悟虽不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却是情感熏陶、语言训练的重要依附。围绕主题进行阅读指导,教学才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围绕主题安排言语实践,教学才能生机盎然,充满活力。教学须凸显主题,以主题引领言语实践;指向主题,让主题聚焦言语实践,以使言语实际能突出向度,体现标度。

【关 键 词】 主题;言语实践;目标

【作者简介】 黄桂林,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07-0042-03

言语实践该指向什么?不少老师对此恐难清晰地回答。也许正因为如此,训练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现象颇为普遍。结果,训练内容看似丰富多彩,训练效果却是微乎其微。重要原因就在于言语实践缺乏明确的向度。我们知道,写文章离开了主题,语言表达就失去了价值;读文章离开了主题,阅读感悟就失去了活力。可见,主题感悟虽不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却是情感熏陶、语言训练的重要依附。围绕主题进行阅读指导,教学才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围绕主题安排言语实践,教学才能生机盎然,充满活力。为此,教学须凸显主题,以主题引领言语实践;指向主题,让主题聚焦言语实践,以使言语实际能突出向度,体现标度。这样,言语实践才能走向目标。

一、展示主题:让内涵更清晰

无论叙事、写人或者写景,每篇课文都有抒感、表达中心的重点内容,这便是主题聚焦点,它是引导品读、推敲的关键。有些聚焦点并未详细叙述,这或因篇幅有限,或是特意留白。对此,须加以关注,选择开掘,拓展语言形象,丰富语言内涵,促进情感的感悟和主题的理解。如:“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日月潭的传说》)这是凸显人物形象的重点,倘若其中的形象不引导想象,学生就难以真切感受人物形象。为此,教者这样引导:

师:为了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大尖哥和水社姐吃尽了千辛万苦。课文虽然只写了一句话,但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形象。请认真读一读,具体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形象,又从形象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读到了这样的形象:来到山前一看,山是那么高,简直是顶天立地;坡是那么陡,都是悬崖峭壁。而他们没有畏惧,而是沿着陡峭的山路艰难地向上攀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了拯救日月,无论吃多大的苦也不怕。

生:我似乎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他们正在山路上艰难地走着,不多久,高高的悬崖挡在了眼前。怎么办呢?环顾四周,不禁眼睛一亮,原来他们发现不远处有根古藤垂了下来,他们用手一试,发现能够承受,于是便抓着古藤攀上了悬崖。

通过抓住重点,想象画面,“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等,都变成了具体的画面,学生从中具体感受了两人为民造福勇敢顽强的精神。此后,教者又出示句式,引导梳理形象,要求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悬崖峭壁令人(头晕目眩),他们(想方设法)地攀了上去;羊肠小道令人(心惊胆寒),他们(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杂草灌木令人(望而生畏),他们(从容不迫)地踩了过去;毒蛇猛兽令人(毛骨悚然),他们(无所畏惧)地闯了过去……暴雨是那么狂,淋得他们(有气无力);冰雹是那么猛,打得他们(遍体鳞伤);山洞是那么多,看得他们(眼花缭乱)……。终于,他们找到了藏宝洞,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这时二人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们又(马不停蹄),直奔潭边……

通过形象的拓展和梳理,学生依据重点词句合理想象的能力、借助形象深度感悟的能力、根据语境选用成语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训练,而形象的拓展与梳理,成语的运用和积累,都在于联系文本内容,加深对主题的感悟和理解。有了上述过程,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就越发高大而丰满,学生对他俩的崇敬之情就越发具体而真切。

可见,抓住集中表现主题的句子,以有效的方法展示具体丰富的内涵,显现句子内涵对文章中心的凸显作用,能让学生在内涵的拓展和中心的关注中,提升语言的解读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二、拓展主题:让内涵更丰富

有时,主题感悟仅靠文本语言固有的画面还不够,须开掘文本语言创造新的形象,使中心表达具有丰富的形象支撑。这样,学生就能在原有形象与相关形象的联系中,加深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感悟。为此,言语实践须重视文本语言的开掘和新的形象的创造。如:“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上述句子,写阿炳从淙淙的流水声中听到的奇妙的声音,集中表现了阿炳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如果简单地读读句子,说说情感,再借助朗读表达情感,学生虽可能读得有声有色,但难以获得真切的感受,言语能力也难以得到训练。为此,可这样引导:

一是让“坎坷”形象起来。阿炳命运的不幸,主要表现在师傅离他而去,自己双目失明,生活艰辛,靠卖艺为生。到底怎样卖艺,遇到怎样的不幸,课文未作具体叙述。可引导想象,让“坎坷”变成形象:同学们,二胡是阿炳精神的支柱,经济的来源,他只能靠卖艺来维持自己最起码的生活,他是怎样卖艺的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在下面不同的时间里的情景,再现他坎坷的人生吧!(出示句式)

夏天,烈日当头,骄阳似火,就是在阴凉处也气喘吁吁,可阿炳……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即使在家里也是寒冷难耐,可阿炳在大街上……

大年夜,是一家团圆的时候,可是阿炳……

有了上述训练,“坎坷”在学生心中就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具体的形象;就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切的情境。有了具体的情境,有了形象的画面,学生对阿炳坎坷的人生就有了具体而真切的感受。

二是让“情感”具体起来。上述句子中“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仅靠朗读表达不够,须让其情感的内涵具体化,这样才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言语能力。可这样引导:“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是阿炳听到的奇妙的声音,实际是现实生活、悲惨命运在他心灵深处的回声,请联系课文,联系阿炳的遭遇,让这些词语变成他心中的话语。

这样引导揣摩,阿炳复杂的情感就会变成情真意切的话语,学生在代表阿炳倾诉不幸的遭遇,叙诉满腔的不平,表达强烈的愿望……这样,学生对语言情感才能有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此后朗读的有声有色才有真正的厚度。

三、升华表达:让内涵更深刻

语文资源丰富,借助与课文内容相似、相关、相近的材料,进行模仿、拓展、延伸的训练,可让文本内涵更为深刻,让文章主题得以升华。可见,开掘主题,须把握内容的转换点,让其成为语言的训练点,中心的升华点,让学生在主题升华的言语训练中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最佳路径》(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一文,借格罗培斯设计迪士尼乐园路径的过程,反映了他的聪明机智,揭示了“给人自由,顺其自然,任其选择”往往是解决问题最佳路径的道理。简单分析,学生对内容似乎也能理解,对中心似乎也能感悟,但他们的言语能力难以得到训练。为此,可围绕主题,安排相应训练,促进主题理解的深化:

1. 词语积累中升华。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后,要学生联系内容,在括号中填写合适的成语,在横线上填写名言或诗句:

①赫赫有名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面对(易如反掌)的路径设计,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还是(举棋不定);电报催促,事情(迫在眉睫),理应(当机立断),可他却到海滨去清理思绪。到葡萄园一走,他不禁(豁然开朗),问题(迎刃而解)。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路径设计看来简单,但他并没有(简单从事),而是(精益求精)。――感悟格罗培斯的严肃认真。

②在葡萄园格罗培斯发现:其他园主大声叫卖,可园里却是(“门可罗雀”或“无人问津”),结果是(“事与愿违”或“事倍功半”);老太太的葡萄园无人看管可园里却是(“人来人往”或“门庭若市”),结果是(“事与愿违”或“事半功倍”)。原因就在于老太太(对人信任,给人选择)。――感悟“给人选择就是给人自由”的道理。

2. 设身处地中升华。理解蕴含于“葡萄园现象”中的道理,可这样引导:你来到葡萄园,会选择怎样的卖主?说说你的理由。你光顾老太太的葡萄园,除了追求自由,有要贪小便宜的想法吗?你不给钱摘葡萄老太太肯吗?(老太太不知道,不担心)你会这样做吗?――加深对“给人自由便是给人信任;赢得自由必须赢得自爱”的理解。

3. 人物赞颂中升华。主题感悟后这样引导:靠了勤奋,靠了智慧,格罗培斯设计的路径获得了最佳设计奖。不少同学知道,从2002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举行“十佳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颁奖典礼上,既给获奖者颁奖,还要朗读颁奖辞。读读下面的颁奖词,猜猜获奖者是谁。

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亚洲有…!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猜出获奖者后,引导朗读理解,探究写法(语言简洁、抓住特点),并为格罗佩斯写颁奖词。――感悟格罗培斯的过人智慧。一学生写的颁奖词是:

一个建筑大师,竟为微不足道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竟会在50多次修改后也没有最满意的方案,竟会把出卖葡萄与设计路径联系起来。他,就是杰出的格罗培斯。

篇7

这次户外拓展训练,给我感触颇深,使我受益非浅。虽然仅仅只有短短的两天,使我懂得了团队的真正含义,懂得了什么是团队,什么是沟通,什么是协作,懂得了怎么团结协作、互相激励。

这是一段震憾心灵的历程,是对大家心灵的磨练,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升华。它使我们重新认识和体验了团队精神的力量,也激发了我们个人的潜能,使它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增强了挑战自我的勇气和信心。

它告诉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开拓思路,在工作中总结失败的教训及成功的经验,建立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同时让我们学会了相互沟通,学会了换位思考。

使大家尝试一种全新的生活,同时教导我们每个人要学会感激,学会宽容,学会回报,整个团队才会是最团结奋进的、最优秀的团队。

XX年4月20、21日我们进行了一次野外拓展,这次拓展让我们很期待,也很兴奋,因为它是在野外进行的,而且还在山清水秀的营地过夜,不仅品尝了美味的野炊,也感受了野外的生活。

这次拓展当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急速60秒”这个游戏。游戏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我们两个小组都各自为了自己小组的成绩而努力着,却没有想过我们两组其实可以信息共享、互相合作这个原理。其实在工作当中,我们也常常这样,没有双赢思维,只想住自己团队的获胜,而往往却没有哪个团队取得好成绩,如果我们能够多一些合作,那我们的成绩不是更上一层楼了吗?

第二天的拓展项目相对比较丰富,拼图积分的游戏让我感悟很多。作为队长,首先就被思维给困住了,平常的“我以为”太多了,往往思维就被限定了,两个队长都以为项目书不给读,结果整个团队连目标都不知道。队长也没有很好的起到领导的作用,当已经发现资源共享的时候,没有领导团队用这个方式朝目标去努力,使得各个小组都是各顾各的在拼图。这个游戏让我感悟到领导力的重要性,作为管理组,在工作当中我们是否也应该协调好冲突,带领整个团队朝我们的目标去发展呢?

这次拓展,每一个项目都让我们受益匪浅,更多的是通过这次拓展,让我们体验了在平常工作当中的这些道理,比如说团队合作、双赢思维、信任共进等,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莫大的启示。

4月18日是新休验的一次,这次是到野外去露营拓展,怀着担心、期待的心情我们到了目的地,也开始了我们两天一夜的野外拓展活动。

在教练的策划带领下,我们参与体验了许多的活动,也收获良多。其中感触最深的游戏是拼图活动,活动结束时教练说:“这个活动我们团队的失落感很大”,确实是因为游戏的失败让我们大伙都有些失落,但是同时也反应出我们都是很有团队荣誉感的人,所以造就了我们的失落感。

在这活动中让自己清楚的了解到,在一个团队里要去完成一个目标没有领头羊,就算里面的人有精英、有天才,也会是人多力量不大,就成了我们的一句方圆:“人多屁股乱”,所以在一个团队里领导的角色是不可缺少的。那如何去做一位优秀的领头羊呢!相信这会是我要一直努力学习改进的方向。

【拓展感想体会2】

与上一次之前公司组织同类拓展训练,这次显得别有一番感受,在烈日中体验着挑战,并吸取着来自体验感悟中的启迪。我感悟着拓展训练给我带来的角色感悟。

看着拓展培训师在关键时刻出来给你们一个响亮的语言或手势,来为这一直思考智慧的“退隐”带来了灵感;通过其架驭游戏的能力、清晰指引规则,以及在协配资源及提前意识的能力体现,为自己增长些经验。在团队合作中,运用游戏突显的方法不言而喻。但能孕育而生还待吸收养分后的实操及精简。

经过两天的拓展训练,身边的一切,瞬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家在烈日的洗礼下,变成黑黑的。

拓展训练项目进行过程中,组员们表达一时欢呼、一时窃窃私语,拓展培训的乐趣不言而明了。但是,最让我感触的还是面对困难时的坚持。

定向越野,利用地图,指北针,寻找5个任务。这5个点的分布是散且离起点远。因为第一次玩这个游戏项目,不知难易程度及挑战自已的深度。在第一环节是集体跳绳,对于一个人而言,完成16次并不是件难事,但对于要求在一个团体,共16人,一起同时完成,难度可想而知。

寻找下一个任务时,组员们显得有点气馁,抱怨的声音开始相继出现,经过30分钟的跳转,组员们已满头大汗,有两个已体力不支,跳的过程中无力而摔倒。一次次在9点失败时,到接近最后时,变成2、3,组员们越显着急,组员们汗水湿透t恤。

但,一句响亮“再一次”,现从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跳,一次次调整队伍,一次次你我牵手重燃,才有后来欢呼的我们。最后的成功,并没有多大的技巧,也许就是我们都没有放弃“壮志凌云”队,没有放弃组里每一个组员,没有放弃信念,一直坚持走到最后。

篇8

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它在不同文体中都能有效达成?

一、过程目标在不同文体中的有效达成策略

1、记叙文的处理策略

(1)1、品:斟字酌词 品析感悟

字词解读,主要抓关键词引导学生感悟;词语的处理,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品词,教给“品”的方法。下文能讲到可放下文讲,下文不讲的,可让学生说说哪些词不理解。如词语的理解可分多种方式进行:有学生自己的经验理解;有教师自己讲解;有放具体语境中理解;有结合事例来感悟;有换词比较,体会用词的准确性等。

(2)2、悟:涵咏体味 水到渠成

每篇课文都有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生活实际,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而感悟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是教学的难点,也将是课文教学的重点。既要精心的点拨、引导,又要适当提升、拓展,还可以进一步的融会贯通。所以设计要精巧,点拨要到位得法,要循序渐进,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获得深化,有如春风化雨般的点点渗透吸收。悟的训练可以从感悟语言情境、感悟语言内涵、感悟语言情感、感悟语言技巧、感悟语言转换等几方面帮助学生提高感悟的能力,以达到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3、学:谋局布篇 学习借鉴

教师处理教材的思路一般是整体――部分――整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一般也是:理解分析――体会涵泳――归纳总结。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行文思路,更要让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布局谋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是什么。探索其规律,总结其方法,领会其意图,感悟其精髓。

(4)4、读:品悟积累 因法制宜

读的形式多样,有朗读、默读、诵读、浏览、速读、分组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读的训练。如用感悟到的语气读出来,是个性化阅读的一个表现,可安排有感情地朗读训练;根据读的情况进行有机地引导、感悟、积累,有默读、诵读的安排;还可根据需要快速地浏览全文;有速读的安排等。

(5)5、练:落实措施 无痕教学

每节课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这主要从训练的角度去设计教案。目标要明确,措施要落实。如培养学生语感,教给学生朗读、默读、品词、感悟、积累的能力,合理想象说话的能力,简要复述课文的能力(即几分钟看完,把课文关上再说说内容)外;还可结合课文巧妙安排小练笔或写话训练,写话后再交流等,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值得注意的是训练的设计要注重教学无痕,把有形的设计化在无痕的安排中,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让学生站到最高处。还要准确把握学情,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这也是有效课堂的一个主要依据。

二、过程目标在有效达成时的应对策略

1、关注工具与人文统一策略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文,归根结底是一种工具,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得让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

在语文课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体表现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不管是在字、词、句、篇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听、说、读、写能力提高时,都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语文本身来说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教师而言,在语言文字训练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价值引领的同时,又要增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这才是有效整合三维教学目标,实现语文课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真正和谐统一。

2、注重语言文字实践训练策略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就要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课的基本性质。作为语文教师无需思考要不要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集中关注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怎样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更有效。语言训练应借助具体的语言情境和语言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具体的语言情境和语言实践中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其实,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训练课,就要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重视字词句段篇的训练,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把语言文字训练贯穿全过程,可以是朗读说话的训练、想象思维拓展的训练、语言特色、句式形式的训练、也可以是读写结合的训练等,形式多样,趣味翻新。

3、重视学法提高自主学习策略

教学主要是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服务,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但不教的前提,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而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所以语文学习方法的把握主要应融于语言文字实践训练的过程中获得。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教师直接告之。“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学生学习中的感悟必须借助于有效的思维,没有合理的思维时间和恰当的思维方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肯定是肤浅的、无根的。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寓学法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寓思维于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只有通过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才能使学生学会并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习作、自能交际的目的。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目标不是平分秋色,均等存在的,语文教师在三维目标的设计时,可依据学生与文本实际,有所侧重。此外,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绝对不是靠某一节课、某一周能完成的。它更多靠的是在一个比较长的阶段,扎扎实实地落实课程目标,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的。做到厚积薄发,认真实践,不断总结,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九俊主编.小学语文课堂诊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

【2】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7.3

【3】冯 昱.教教材和用教材教[J].发表于《中国教育》,2007(10).

【4】杨九俊主编.语文课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特色;教学策略

新课程目标在全面施行,语文课堂必须要进行巨大改革。教师要把眼光放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方面,通过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真正的活力,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有效策略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要紧扣文本特色,存语文教学的文本整体,捉住重点文句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贾志敏曾经说:“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开讲。”例如在教学《第一朵杏花》一课时,笔者在学生把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计划了一个综合训练:出示竺可桢与小男孩的对话,但却没有标点符号。学生想要读通读顺这段话,首先就要给这些对话加之标点;加之标点后,再指导学生想象人物那时的表情、动作、神态,领会人物语言时的心情,感触人物如许语言的动机。读着读着,学生感到加一些提醒语后,读起来更过瘾。学生读懂文章的历程,便是感悟体验的历程,便是语感构成的历程,便是语言积聚的历程,这就是古人所说的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知于自知”。

二、根据文章的文体特色,呼唤学生生活经历,激起他们的想象、联想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文体特色,通过各类途径呼唤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的书籍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活书籍知识,激起学生的想象、遐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生活经历,引发想象、遐想,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教学四年级古诗《江南春》时,笔者让学生先读标题,分析出标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江南”和“春”;再让每一个学生自己读这首诗;最后再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这首诗是写春天的?小组交流时不一定依照诗句的前后顺序,但每找到一处,我们就来画一画这个景,说一说你自身为何如许来画,评一评谁的画与诗句最吻合。”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说的,让学生独立地诵读感悟,并将读书意会到的东西用可以检测的表情朗读出来,是实惠、便捷的解读方式。

三、抓住“文眼”,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诵读、体验、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惟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而,笔者认为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要真切,提倡个性化体验,这一目的的实现只能靠“潜心会文本”。即经过反复地读,走近文本,懂得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读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条件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了解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懂得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总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总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剖析概括、归纳综合,然后才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领会到父亲挖掘的时间长、难度大却永不放弃信念的精神,及其对于儿子深深的爱等情感。笔者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领读、引读,组织学生有感情地个别读,把学生的感悟、体验推向文本,而且适时计划了一个增补句子的练习训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在这36个小时里,他顾不上( ),顾不上( ),顾不上( ),甚至连( )都顾不上。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他心里反复念叨着的一句话是( )。如此的设计引导学生感悟,既创设在对于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又是对文本的再创造;既使书本上的语言内化为学生心灵深处的话语,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如此的言语实践活动自然就会有力地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和精神的同步成长,达到了“训练”和“感悟”共同发展的境地。

四、符合学生特征,适度拓展,坚持练笔

篇10

关键词:拓展训练 体育与健康课程 必要性 可行性

一、研究背景

随着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对从校园到社会工作表现得无所适从。他们缺少磨练,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上,常感到困惑、压抑;在人际关系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方法与手段,常常感到孤独、寂寞;缺少直面困难的勇气与胆略,心理比较脆弱;特别是电大的学生,在高考中没能进入理想的高校,在心理上觉得低人一等,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前途常感迷茫。因此,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增强电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成了当务之急。本文基于此进行研究,试图把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程教学,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拓宽广州市电大体育课程教育功能,以解决当前电大学生所面临的困惑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访谈调查法、实践实验对照法和逻辑分析法。

三、文献资料研究归纳

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风雨的考验。经过不断的演变与提炼,拓展训练的内容也从最早的军事训练,逐步演变成为对人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工作技能的训练;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管理人员,现在已拓展到学生以及企业的一般职员;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欧美以及日韩的大学甚至中小学,都把拓展训练作为一项必修课程引入体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拓展训练与体育运动教学具有很多共同点,都是以身体活动为主,但和以“三基”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体育教学相比,拓展训练又具有独特的形式与特点。

第一,拓展训练提供的是一种以体能活动为引导的体验式训练。第二,拓展训练是通过一种即时的感受和与事物的直接接触,让学员通过亲身体验后感悟,从而改变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第三,通过不同项目组合进行拓展训练,让学员直接面对问题,思考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标准答案,而是让学员通过实践发现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第四,拓展训练让参训的队员们认识到在强大的困难面前个体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战胜困难。拓展训练项目设计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具有高效的心理培养能力。拓展训练项目采用游戏的形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员,激发学员主动参与的热情,在愉快的参与中学到知识、感悟道理。

因此,笔者认为,将拓展训练引入电大的体育课程体系,解决了学校体育课以前只注重“三基”教学模式的问题,变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归属感。让学生感受沟通、合作、激励、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遵从团队规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积极应对压力的勇气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单纯的学生生活步入竞争激烈的社会做好准备。虽然目前我国有多所高校都在尝试将体育拓展训练列入体育教学课程,但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州市还没有学校建立系统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系,这就是进行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与必要性所在。

四、在电大体育课程中引入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1.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

珠三角企业现在都在转型和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升级,特别是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员工不但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团队合作能力与组织能力,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这些必备的能力中,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尤为重要。对来笔者学校招聘的60位企业HR的访谈结果也表明了开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单位在招聘时,对应聘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要求排序为: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快速融入单位能力、自信心、专业技能。对“认为目前电大毕业生较为缺乏的素质有哪些?”这一问题,90%的HR认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比较欠缺,86.7%认为学生缺乏克服困难自信心,88.3%认为学生缺乏快速适应能力,95%表示企业需要对新员工进行团队合作、克服困难、自信心等拓展课程的培训。接受访谈的所有HR都认为,对电大学生毕业前进行相关的拓展课程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

2.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

拓展训练课程符合电大学生的发展要求,能迅速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渡过流沙河”项目中,要求全体成员同心协力想出渡河的方法,这个过程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必须自己思考、分析,从不同方法中寻找最佳的答案。这样让学生明白,面对一个个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或困难,凭一己之力难于解决,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战胜困难,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做好铺垫。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学目标,设置好训练的项目,在教学过程只参与组织,而完成任务的过程完全由学生做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最后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这是拓展训练的关键一环。

3.电大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

在国内,拓展训练作为新型的体育课项目,不仅可以突破体育课程原有的封闭格局,为体育课程改革注入活力,丰富电大的体育课程体系;同时它又是以身体练习为基础的体验式活动,既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这与体育教育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维度是相吻合的。

电大学生一毕业就要走上工作岗位,所以贴近生产劳动与生活需要的体育教学更符合教育规律。而体验式的拓展训练课就是通过模拟生活和社会中的情景来设置课程,形式灵活,途径和方法多样,在训练中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锻造学生冷静果断、敢于克服困难和勇于承担的意志品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毅力、耐力和承受能力。

五、电大体育课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1.符合体育教育规律

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程都是以学生身体活动为基本要素的,通过身体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水平。拓展训练通过项目对学生生理、心理、智力、合作能力等进行全方位锻炼,又能发展学生具有团队合作、挑战极限等能力。拓展课程围绕对学生意志品质、身体素质的培养来设计课程目标,符合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指导思想。

2.广州市电大师资、场地器材完全可以满足开展拓展训练的需求

拓展训练除了要有训练师外,关键要有活动空间和活动器材。现在广州电大体育课最常开展的有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体育项目,这些项目要求有比较标准的场地。而拓展训练的场地可以因陋就简,因为它不需要标准的田径场,只要有一片空地就可以开展活动;器材成本也较低,有些项目所需器材可以自制,如“无敌风火轮”“横渡流沙河”“雷区取水”等可由学生自制器材。正是因为具有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不高的这一特点,更有利于拓展训练进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

现在广州地区电大专职体育教师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与再学习能力。有的老师已取得国家拓展训练师资格证,并且广东省教研室也组织体育老师进行了拓展培训。所以在广州电大开展拓展训练课程也不存在师资的问题。

六、拓展训练的成效

1.激发学生的潜能

拓展训练项目能训练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冷静面对,并及时调整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激发出他们积极迎接挑战并最终战胜困难的潜能。一名女生在挑战高空断桥项目后说:“这次训练使我懂得,拥有了果断、自信,任何困难和危机都会迎刃而解。”可见,拓展训练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学生情绪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激发学生潜能的积极过程。

2.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拓展训练的项目从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并经过不断改进,能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合作企业的HR在观看笔者学校为学生会班干部进行的拓展培训后,都认为这是提升企业员工工作能力与效率的好途径。一些公司还多次组织骨干与新员工,到笔者学校进行拓展培训,这说明拓展训练效果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不论是从拓展训练的课程特点,还是从学生自身发展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来看,拓展训练引入电大体育课程都具有积极作用。这也符合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增加了电大体育教育的功能,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但要把拓展训练成功引入体育课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程后的课时安排,以及进一步普及体育教师拓展训练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训练水平。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吴兆方,陈光曙.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M].上海:同济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徐艳.拓展训练(一)[J].中国培训,2001(10).

[4]黄海.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教学发展新方向[J].中国体育科技,2004(1).

[5]张祥彪.上海市拓展训练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