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悟范文
时间:2023-03-21 06:2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清明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都说这个节日的内涵十分丰厚,
清新的风和明亮的雨是中国特有的门帘,
清秀的山和明丽的水是全球向往的窗口。
我们的清明多像一叶扁舟,
缅怀和思念就这样静静的跨过时间的鸿沟。
龙华塔在这一天笑谈理想,
黄花岗在这一天畅叙自由,
渣滓洞在这一天吐露信仰,
雨花台在这一天拥抱战友。
遗忘的崇敬一次次在追忆中复活、返青,
感恩的小溪一回回在重温中解冻、奔流。
我们的清明多像一座彩楼,
憧憬和向往就这样静静地登上明媚的霄九。
生存的意义在这一天得到洗礼,
生命的价值在这一天得到探究,
生活的底蕴在这一天得到升华,
生息的状态在这一天得到运筹。
我们坚信
稚嫩的对岸肯定是丰满的成熟,
我们坚信
青涩的前方无疑是飘香的丰收。
牵着清明的手我们情系五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召唤激励着炎黄的骨肉。
每一条绿水都是壮行的美酒,
每一座青山都是抒情的长绸。
因为和谐的画卷来自华夏儿女的描绘,
因为和谐的交响才是我们崇高的追求。
朋友们让我们带着珍惜二字出发吧!
先祖先贤先烈们的遗愿
已催开我们的情窦。
是种子就该吐翠,
是花朵就该竞秀。
是双桨就该弄潮破浪,
是翅膀就该搏击云头。
篇2
02.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03.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04.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08.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0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08.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08.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09.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10.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11.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12.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13.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再赎。
14.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15.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16.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17.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18.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19.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20.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21.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22.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23.『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24.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25.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26.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27.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28.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29.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30.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31.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32.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33.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34.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35.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36.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37.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38.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39.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40.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41.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42.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43.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4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45.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
46.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47.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48.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49.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50.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51.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52.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53.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54.有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面对恐惧、克服恐惧。
55.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56.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59.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60.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61.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62.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
63.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
64.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65.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66.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67.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68.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69.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70.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71.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2.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7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74.孤单寂寞与被遗弃感是最可怕的贫穷。
75.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76.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77.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78.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篇3
《天狗》《贺新郎》《蛇》这三首现代词抒情诗,均产生于同一时期,但三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同,因而采用了不同的抒情方式,如郭沫若的《天狗》是直抒胸臆,的《贺新郎》比较储蓄隐晦,而冯至的《蛇》则是将情感具象化,引人入胜。下面笔者就从它们独特的抒情方式入手,并对其加以分析。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称“直接胸臆”,是作者不借用其他方式而直接倾吐对人、事、物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感情。它毫不掩饰,以“我口写我心”,从而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直接抒情能让读者很快明确作者的情感倾向,迅速融入到诗歌中去。“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诗歌创作中,如果在开头能直抒胸臆,那么就相当于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其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明快而紧张,情感直露,朴实真切却感染人心。
如郭沫若的《天狗》就是现代诗中直接抒情的代表作之一。千百年来,习惯欣赏中和之美的中国读者,最初品读《天狗》,无不为其惊世骇俗的粗犷美、强悍美所震撼。诗作的主体意象――“天狗”,既是自我的化身,又是五四时期个性意识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的象征。它以雄强勇武、一往无前的气概,发出了彻底破坏、毁灭一切和重新创建一切的战斗呐喊。
从构思方式看,作者运用奇特的想象艺术,开头就以幻觉让“实我”进入“幻我”,以飞落天外的奇特想象创造出一条神奇的“天狗”,以“天狗”吞食日月的情节展开神奇的联想,通过对“天狗”的气魄和和力量的极度夸张,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我”。作者紧紧抓住“我”的“动”的精神,表现出摧毁一切的神奇的力量,唱出对具有无穷潜能的自我力量的赞歌。
从诗体形式上,《天狗》采用第一人称“我”直抒胸臆,全诗通篇以“我”字领句,构成连珠式排比,层层推进,步步强化,有效地增强了语言气势,渲染了抒情氛围。此外,本诗诗句简短,节奏急促,韵律铿锵,诵读之时,犹如狂暴的急雨,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雄壮气势。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也叫情景交融,这种抒情方式一般不直接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融入自己强烈的感情。间接抒情的特点是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的《贺新郎》为间接抒情的代表性的词作,该词不仅细致地写出了革命伴侣至诚相爱和凄然惜别的情景,更反映出他们投身革命事业的豪情壮志,歌颂了高远的革命理想。
如“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一句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承接上阕离别的题意,进一步写告别时的情景。“霜重”是寒冬时节景象,“残月”是绝早的天色,这构成了送别时冷寂悄然的环境,重霜满路,残月如钩,凄清的自然景色衬托出别情离绪之沉重。肝肠寸断,却毅然闯天涯,进而又反衬出青年革命者离家投身革命、实现伟大抱负的可敬可佩的崇高精神。
三、情感具象,景在眼前
具象是作家在生活中多次接触、多次感受、多次为之激动的既丰富多彩又高度凝练的形象,它不仅是感知、记忆的结果,而且还打上了作家的情感烙印,它是综合了生活中无数单一表象以后,又经过抉择取舍而形成的。如冯至的《蛇》中,作者将“寂寞”比喻为“蛇”,将抽象的情感比喻成具体的动物,虽然两种事物的性质有很大的距离,然而,作为诗歌语言,这个比喻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故历来为人称道。
篇4
道静竭力使自己镇静下来。一种油然而生的尊敬与一种隐秘的相见的喜悦,使得她的眼睛明亮起来,她靠在桌子边,还带着刚才的羞怯、不安,小声说:“卢兄,这些天,我读了好多书,明白了好多事,我的精神变了……”她红着脸不知怎样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沉默了一下,看见卢嘉川并没有注意到她的慌乱和激动,于是她才完全镇静下来,开始向他报告起她所读的书,这些书所给予她的影响,以及她心情上的变化来。她越说越高兴,渐渐全部消失了刚才的慌乱和不安,神采飞扬地歪着脑袋,说:“卢兄,多么奇怪呀!怎么这么快我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好像年轻多啦。”
(选自杨沫《青春之歌》)
马斯洛娃走到门口,还没有看见典狱长,聂赫留朵夫却看见她了。她脸色红红的,精神抖擞地跟着看守走来,摇头晃脑,不住地微笑着。她一看见典狱长,脸上显出惊惶的神色盯住他,但立刻镇定下来,大胆而快乐地向聂赫留朵夫打招呼。“您好!”她拖长声音说,脸上挂着微笑,使劲握了握他的手,这跟上次大不一样。
(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就在两三个钟头之后,将要去会见一个虽不是爱着却是打动了自己的心的男子,实现那几乎延续到半年的想望:这在她是从来不曾经验过的。她一会儿嫌时间悠长;一会儿又感到它跑得太快了,从帘纹里映进来的日影为什么越来越偏斜呢!她开了壁上的小圆洞窗,见田野、丛树、村屋仿佛都笼上一层微微跳动的炎热,反射着刺眼的光。倏地把窗关上,又去梳理那新挑下来剪齐的一排额发。有了那一排额发,更增加秀逸的风姿;尤其是从侧面看,那额发配合着长长的睫毛以及贴在后脑勺的两个青螺一样的发髻,十分妥贴地构成个美女的侧面剪影。忽然,她从镜子里注意到自己的脸色红红的,眼睛里闪着喝醉了似的异样的光,一缕羞意透上心来,眼睛立刻避开了镜子。
(选自叶圣陶《倪焕之》)3
【借鉴点】
如果说人物的外貌是一幅固化的画面,那么神态的变化则宛如流动的风景。就如同样写笑,或许有的人笑得放肆,有的人笑得含蓄;有的人笑得自在,有的人笑得尴尬。三位名家的这三个片段,至少能够给我们提供两种神态描写的技巧:
技巧一:抓住重点,细绘神态。写人的文章,不一定需要进行神态外貌描写;但如果描写神态,就得绘出人物神韵。有时为了需要,我们可以围绕某一特征反复进行描写。如《复活》里的这个片段,作家重点刻画的其实是人物的“笑”。当马斯洛娃还没有看见典狱长时,脸红红的,不住地微笑着;一看见典狱长,则完全是另一番神态了,虽然也是“挂着微笑”,但“脸上显出惊惶的神色”。一笑之间,让人物形象顿时变得饱满了。《倪焕之》一文里人物照镜子时的神态,也是妙不可言。文章先写人物“注意到自己的脸色红红的”,继而说“眼睛里闪着喝醉了似的异样的光”,最后一个“避”字更将人物的眼神写得光彩夺目。两个片段,虽然一则只是写人物之笑容,一则只是写人物之眼睛,但由于描绘深入,人物宛若眼前。
技巧二:关注变化,写活神态。人物神态描写是否成功,关键在于一个“活”。而要写活一个人的神态,重点又在要展示出其变化的过程。如《青春之歌》里的这个片段,为了展示人物相见时的那种“隐秘而喜悦”的情感,作家先说她的眼睛“亮”了起来;一番紧张的对话之话,脸不禁“红”了起来;当她越说越高兴时,整个人就变得“神采飞扬”了。正是通过神态的这种渐变,让人物不断变化的心理跃然纸上了。另外两个片段也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技巧,无论是马斯洛娃的一“笑”、一“惊”,还是叶圣陶笔下人物的一“看”、一“羞”、一“避”,均将人物或紧张或羞涩的心理展示得淋漓尽致。这种动态的描写方式,让读者欣赏到的就不再是呆板的外貌,而仿佛是一幕幕流动的人物风景。
【快乐仿写】
她往我的脚上浇着一汩汩细细的水流,又用手轻轻地搓着,一股股热气在脚边飘散,空气里满是松木的香气。“妈,辛苦了。”我由衷地说道。一刹那间,仿佛看见她嘴角上扬,眉宇间淡淡的愁绪也在倏乎间消逝得无影无踪。“不,女儿更辛苦,做功课多累啊!”她一边说道,一边捧起我的脚,用褐色的毛巾轻而缓地擦拭着。又将我的脚放入鞋中。“让女儿舒服点,妈妈辛苦点又算啥。”镜片再次模糊,不只是因为水汽的缘故。
(刘华《因为有爱》)
她停下来看了一下,看有没有人注意着她。接着便小心翼翼地朝四周望了望,眼睛里流露出一种紧张不安的神色。可是她看见克莱德正凝视着她,他眼睛里显出得胜而柔和的神色,嘴边微微一笑,表示欣然同意的意思,她马上觉得心头摇摇晃晃,好像过去由于心脏和神经收缩而缩紧了的血液,这时候突然流淌起来了。
(王林《刻骨铭心的那一瞬间》)
在家乡,一弯又一弯的是崎岖的山路,一片又一片的是葱绿的树林,一次又一次的是小杨的身影。在春雨绵绵的季节,在我和小伙伴们走过一道道山峦的时候,就会在那说远不远,说宽不宽的沟口对岸看见小杨老师的身影。他总是在看见我们的一刹那咧开嘴笑得像朵黑牡丹,然后便站在那座摇摇欲坠的独木桥上,跨开步子,用他那宽厚的大手把我们一个个地从沟的这边抱向学堂那边……(胡亦然《成长路上有双美丽的手》)
走出花园,她上了一辆观赏夜景的大巴。进入车厢,所有的人都为她让出了一条路,维纳斯一边颔首微笑,一边往里走。走到车尾,不料大家给她让出的座位上赫然写着“残疾人专用”的字样。维纳斯带着尴尬的笑容刚坐下,后座又传来了窃窃私语,有人在惊叹她的漂亮,有人在惋惜她的残缺,还有一个人悄悄地说了句“中看不中用”。声音很小,可还是一字不漏地传入了维纳斯的耳中。顿时,笑容僵在了她美丽的脸上。在大家的注视下,维纳斯匆匆逃下了车。
(柴智花《维纳斯的眼泪》)
走在整齐平坦的马路上,小男孩兴奋地指着天上:“爸爸,快看,星星!”父亲乐呵呵地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在月光的照耀下,父亲的眼角有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皱纹,像泛起涟漪的河水,流向远方……父亲指着那一幢幢高耸入云的大楼,低下头,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孩子,看到那一幢幢楼房了吗?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无法实现,你懂吗?”小男孩盯着父亲的眼睛,重重地点了点头。
(徐静《梦与行动》)
史老师开始讲课了。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他的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富有感情,充满光彩。每当讲到重要之处,他身体挺得直直的,眉毛高高地挑起,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家。他加重语气,放慢速度,捏着粉笔的手有力地在空中挥了半圈。
(张旷旗《那些快乐时光》)
“我多想再在操场上奔跑,再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再在溪边玩耍,再去郊游,再和同学们嬉闹,我真愿付出我的一切!”她越说越激动,脸上出现了两朵红云,她的眼睛不是在看我,而是在看遥远的不知名的东西。“可是……”她说到这儿,脸上的红云褪去了,她平静下来,又说:“可是我不能了,你还能,春儿,替我吧,替我做这一切吧!你能吗?”她用她那纤细的手指捏住我的手,用她那双诚恳的眼睛望着我。
(周春晓《生命之花》)
快要上车时,身后传来了奶奶的叫声:“娜娜,娜娜,等一下。”我看见奶奶拄着拐杖蹒跚地向我走来,她的身子左右摇晃着,显出很费力的样子。她脸色苍白,苍老而稀疏的头发被风吹得很凌乱,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我知道她腿脚不灵便就赶忙去扶她。她手里紧紧地捏着10元钱,颤巍巍地对我说:“刚才我忘了,怕你到学校没钱……幸好你还没走。”说完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马娜斯《那让我忽视的爱》)
【片段升格】
从神态描写上看,你能说出下面这个失误片段的问题在哪里吗?
老师笑着走进教室,我们也跟着笑了起来。看来,老师今天蛮高兴的。可当他查看了讲台上的作业后,笑容顿时消失了,他沉着嗓子问:“谁没交作业?”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空气像被冻结了。一位同学悄悄地站了起来,将作业本慢慢地递了上去。也许是这位同学的作业做得不错,老师才没有责备,于是老师又开始讲起课来。
这段文字,虽是文从字顺,但老师的形象却刻画得并不成功。为什么呢?关键是没有形象地展示老师的神态特点。如写老师走进教室,只是简单地用到了一个“笑”字,而对老师神态的描写过于简单,无法展示老师的魅力;又如描写老师生气时,虽渲染了课堂的气氛,却缺少了对老师神态变化的细腻雕琢。修改后的这个片段,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篇5
根据中央和省文明办工作安排,市文明办决定在清明节期间开展“大爱xx·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广大市民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尊重中华传统,弘扬优秀文化,继承先贤品格,增进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感,引导广大市民用实际行动为推动文明城市建设、打造“英雄城市 大爱xx”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祭奠先烈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志愿者慰问帮扶复退军人和烈士家属,就近就便到革命战争纪念地、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烈士陵园、烈士墓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献花、宣誓、学生入团、入队仪式和成人仪式等群众性纪念活动,表达对先烈先辈的感恩怀念,引导人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汇聚精神力量。
(二)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组织广大网民和未成年人登录“中国文明网未成年人频道”、xx文明网,依托网络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进行网上献花、网上祭奠、发表祭奠感言,表达对先烈、先贤、先人的感恩和敬仰。
(三)开展文明祭扫活动。开展“文明祭扫,平安清明”活动,引导群众不要在路口、小区、草坪、广场等公共场所焚香烧纸,倡导人们用种鲜花、植树等文明生态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推广手机短信、网上扫墓和家庭追思会等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
(四)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利用各类文化阵地,宣传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与当代意义,宣传节庆习俗,引导群众了解清明文化,感悟精神内涵,起到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作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清明诗文经典诵读、诗词歌会、红歌传唱活动,通过个人朗诵、集体诵读、书画展示等多种形式,引导人们在学经典、唱红歌过程中感受清明,接受教育,激发爱党爱国热情。组织开展植树绿化、沐春踏青、风筝比赛等活动,走近自然、关爱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活动要求
(一)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好时机。各县(市)区文明办、市直各单位要把主题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摆上重要日程,结合各地实际,精心组织实施。
(二)要突出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多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节日活动项目,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和活动载体,力争使干部群众在活动中有所感悟,得到思想净化和精神洗礼。
篇6
每当提及节日,我的心中免不了会有些激动。节日的背后,该有着怎样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有着怎样丰厚深邃的文化底蕴,有着怎样美好甜蜜的向往与期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伴随着一声声爆竹的炸响,又迎来了一个新春。春节是欢乐祥和的象征,每一个春节都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容;每一个春节过去,就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开始……春节到来了,便是我们人生的又一个新陈代谢,又一次除旧布新。生命在成长,世界在变迁,年的远去又重来,就像接力似的又开始了下一段赛程。所以,在春节时节,人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不管钱多钱少,不管顺境逆境,感受春节,感悟那份“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激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一个感情丰富的节日,人们怀着伤感怀着思念为故者上坟,虔诚地祈愿逝者在天国能够过得快乐,也祈盼他们在天有灵,给活着的人以精神的庇荫。感受清明,缅怀那些驻留天国的灵魂!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只为屈原的那纵身一跃,只为那位圣贤的瞬间壮举,便有了这个壮烈的节日,“波涛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为不忍见大好河山断送在奸佞之手,却又无力回天,何不一死了之,换个眼不见为净?“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满腔忧国忧民的热血无处溅洒的悲怆!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大人说七夕便是年青情侣约会的时间,并且告诉我们,在七夕那天夜晚,静静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你要真听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间爱情的甜蜜。
篇7
清明在中国,是一个很奇特的日子
春节体验的是年味,中秋盼望的是团圆,清明能让你我感悟的又是什么?难道仅仅就是祭祖扫墓?如今的墓区,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尤其是清明节当天,人山人海,磕个头,还真不知道是对着谁的。当你吞吸着冥纸冥币燃起的烟雾,看着扫墓大军你推我搡地挤车赶路,哪里还能静下心来祭祖扫墓?
其实,清明在中国,是一个很奇特的日子:它既是节气,自此天气转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它又是节日,是一个缅怀已故亲朋好友的节日。
依我看来,我们的老祖宗比我们更会过清明,他们把清明过得还真有滋有味:除祭祖扫墓外,他们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在纪念逝者的同时,似乎更愿意去憧憬未来,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说过去,看现在,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今天的清明节,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清明,是个抒感的节日
祭祖扫墓,由来已久,战国时,扫墓之风就十分盛行,到了唐代,唐玄宗下诏定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千年的习俗,自然不可能轻易废去。“”期间,不讲人性,别说是扫墓,连坟都给扒了;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如今,国家定清明为法定节假日,正是顺应了民意。
但清明扫墓,毕竟是一种形式,如实行了海葬,你还怎么扫墓?所以,我们在文明扫墓与错峰扫墓的前提下,也许更应注重借这种现代祭祀的形式来表示对已故之人的尊敬与怀念,来梳理整个家族的历史,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从而让这种形式穿越阴阳两界,搭起一座逝者与生者心灵交流的桥梁。
记得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在去年的四月初,播出了一档“清明”特别节目,收藏家马未都、历史学家葛剑雄、主持人倪萍等都来了,其中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的讲话,至今还记忆犹新。
记得葛剑雄教授说:“我们民族原来生活在并不太广阔的地方,大都是从中原迁到各地,迁到海外,在迁移的过程中,我们的民族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没有忘记先人走过的足迹。这种传承,对大多数人来说,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一代一代口耳相传的记忆,这种记忆的节日传承,最重要的就是清明,因为我们的古人相信他们的先人是永远和他们在一起,先人的灵魂永远会关怀着他们的后人,所以,选择一个春光明媚或细雨霏霏的时节,跟他们的先人交流。祭扫不仅仅是对亲人表达孝心、爱心、感恩之心,更重要的是跟先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每当清明我都会想起逝去的亲人,思念最多的是我的老师谭其骧先生,因为他改变了我的人生。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花费了三十年,1982年又开始主编国家历史地图集。他一直跟我说,我恐怕时间不够了,也许来不及完成,但你们一定要完成。1991年在我最后一次跟他交谈时,他告诉我,人死了不要留下什么东西,所以我死了以后,就把我的骨灰和夫人的骨灰一起撒到海里。同时他又说:我没有多少积蓄,我准备了两万块钱,你看怎么办。我向他建议设立一个基金,他非常高兴。就在那一次交谈以后,他又发病了,再没有恢复说话……我还清楚地记得,1992年除夕的晚上,我到他的病房,他看见我,微笑了一下,已经不能说话了,只是紧紧地抓住我的手,我们就这样坐着,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一旁的录音机里一遍又一遍播放着他爱听的昆曲……先生他没有坟墓,但是他的生命已经融入自然,骨灰已经跟自然融为一体。”
这种回忆,已经脱离了简单的感伤,更多的是情感的寄托。也许对更多人来说,怀念亲人的时候,似乎都是些小事,想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即使如此,我相信回忆的过程,会触及我们的灵魂,成就我们的性格,并思考着如何为离去的亲人而好好地活着。
清明,又是个拥抱人地的节日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脱去厚厚的冬装,穿上轻便的春服,正是出游的大好时光,踏青便成了中国人过清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世界里的城里人向往已久的快乐之事,所以,清明,又是个拥抱大地的节日。
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创立了清明这一节日,让你在感悟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气勃勃的同时,去缅怀已故的亲人,在希望中回顾消失,而不是在凄凉中依恋过去。
正因清明外出踏青旅游有祭祀先人之意,所以,与其毫无目的地漫游,不如带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好奇与疑问,带着已故亲人“回去看看”的叮嘱,去祖先们曾经居住、生息和创业的地方,来个寻根旅游。
我们这一代中老年人,人生的曲折太多,我们曾经经历过“有乡不能回”,“有情不能说”的“划清界限的年代”。我父亲14岁来上海当学徒,直到“”中去世,由于种种原因,从来没有回过老家。有时我在想,如果我不能把自己家族的根脉传承好,家史就会在我们手中中断,因为我们的下一代大都是独生子女,我不告诉他,还有谁会告诉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去年,我终于根据父亲中写的检查发现了蛛丝马迹,寻根来到了老家。那天,村委会里济济一堂,各方亲属竟然有几十人!在他们身上,我似乎发现了父亲的轮廓,在他们的话语中,我听到了父亲的乡音,尤其在故乡的小饭店里,我又品尝到儿时家中菜肴的味道。
篇8
清明节缅怀短信(最新)1. 清明时节到墓前,手捧腿灌铅。哀伤满怀不能言,放声哭泣泪涟涟。痛忆往事一遍遍,音容笑貌在心间。焚香垂泪诉心愿,祈祷天国永平安。
2. 思念绵绵成河,将我的牵挂漂流,寄给远方的你;思念深深如歌,将我的祝福回荡,捎给远方的你。清明节到了,记得照顾好自己,一切如意。
3. 清明时节雨纷飞,思念浓浓泪儿飞,烦恼忧愁在放飞,关怀问候在乱飞;祝福话语要放飞,快乐好运到处飞,精彩生活在腾飞,美好未来要起飞!
4. 阴暗的天气,衬托对先人的祭奠之情,在这个日子里,短信还是一如既往的漫天飞舞,希望在20xx年的清明节,不要忘记朋友间的一声问候。
5. 生活是那美丽的风景,五彩斑斓;快乐是那洒脱的心境,悠闲自在;幸福是那深深的感悟,美好灿烂。清明节到来,祝福我的朋友快乐常在,幸福永在!
6. 清明节里雨纷纷,莫要悲伤伤自身;心中惦念亲人情,莫让哀伤扰生活;送上祝愿愿珍重,身体健康要照顾;保持乐观心态好,未来生活多精彩。
7. 清明节,愿开心鬼带给你快乐无限,愿大鬼带给你富贵吉祥,愿小鬼带给你好运不断,对了你可不能做吝啬鬼,清明小长假一聚,别忘了买单哟。
8. 清风载着叮咛,明月写满祝福,云儿传递思念,细雨滋润心扉,春泥吐露芬芳,星光洒满希望,清明小长假,尽情享受这份清闲,收拾好心情,照顾好自己!
9. 清明小长假,给你惊喜无限:让你的烦恼遍寻不见,让你的快乐伸手可及;让你的困苦眨眼消散,让你的幸福难以淹没。清明小长假,想不开心,很难!
10. 清明天气难预料,三天小假美滋滋;懒觉睡到自然醒,身心放松眼明阔;携家约友踏春天,懂得珍惜幸福多;清明节日家团圆,活在当下得快乐!祝清明节快乐
11. 清明节,踏青节,愿你背上安全的行囊,顺着快乐的导航;带上健康的行装,朝着幸福的前方;心里装满喜悦,手里握住希望;踏上绚丽多彩的征程。
12. 清明节惦念心如焚,路上思绪心中神。借问真情何处有,发条短信暖人心。轻轻拂水远远去,多是多少梦。梦是当年勇。自古生老是常态,愿是平安愿是财。
13. 有了钱,可以让人化险为夷,可以把人从死亡的危险境地救出来,而失去了钱,高中的人也会变得贫贱,活得好好的人也会被夺去性命。
14. 当一位设计师设计出了有圆形房间的楼房时,人们问他,是什么激起他搞这种设计的念头的。“小时候我常常被罚站墙角。”伟大的建筑师坦白地说。
15. 让潇潇春雨化解强烈的思念,让悠悠纸鸢承载美好的祝愿,让荧荧蜡炬诠释醇厚的情结,让条条短信传递我无刻不在的牵挂:清明节到,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先贤的祭奠,还有对身边人的珍惜,和善!
清明节缅怀短信(热门)1. 用通达的心处世,用快乐的心生活,用包容的心待人,用感恩的心付出,用进取的心坚持。清明节,关爱生命,开心生活,用爱心感染世界!祝你平安!
2. 清明节这个传统又特别的节日到来了,逝者如斯,生者振奋,只想轻轻地对你说,将他默默记在心里吧!你要活的开心,让远在天国的他能够放心!
3. 清明时节扫墓忙,焚香祭祖拜先人,纸钱纷扬诉哀思,默默无语泪两行,故人已逝节哀思,一杯浊酒洒祝福,先人安息天堂上,佑我亲朋皆安康!
4. 爱是永恒的,思念是不停的。遥寄一份情丝,守护一份挂念。清明清风绵绵情,愿我的祝福驱走你的烦恼,愿我的情谊伴你左右,只要你快乐就好!
5. 清明时节踏青好,长假来临邀你游;抛开工作的忙碌,缓解奔波的疲倦;散散步来心舒畅,轻松自在逍遥现;放松心情来享受,愿你长假玩得愉快!
6. 清明节到了,邀你一起荡秋千,把幸福做成秋千,荡出个“眉开眼笑”;把好运做成秋千,荡出个“吉星高照”;把健康做成秋千,荡出个“青春年少”!
7. 清明鲜花俏,一捧来表孝。清明柳幡飘,家家团圆好。清明艾草香,户户挂亲谣。清明祭祖忙,鸿运高高照。清明齐探亲,事业步步高。
8. 将理想的风筝高高放飞,沐浴着快乐的阳光去享受生活,蒙蒙的细雨为你洗去以往的烦恼与疲惫,幸福的春风将与你相伴终生。祝您过一个快乐的清明节。
9. 清明到,踏青好,生活劳累全消除,身心放,精神好,春光荡漾心情好,多散心,气顺畅,轻声问候已送上,愿友平安更吉祥!清明节时节多快乐!
10. 清明节,宣泄下哀思,缅怀下寄托,宁静下心灵,流露下真情,雨,纷纷下,把愁绪冲刷,把深深的思念显露!祝你节日快乐,永远幸福!
11. 清明到,放风筝,烦恼疲惫都放跑;清明节,放天假,健康幸福精神佳,清明时,放心情,惊喜无限笑开颜。祝你清明节吃好玩好睡好一切都好。
12. 感情是笔收入,生命是种支出,生活让我们学会积累存储,用时再来支付并获得心灵的满足。清明节,朋友一声问候,关心永远存在,祝你节日宽心!
13. 扬起我们的微笑,祭奠过往的苦难,用一颗坚强的心,迎接生活的美好,珍惜我们拥有的,不抱怨,不放弃,清明节到了,跟我们颓废的过去告别,迎接新的明天。
14. 如果我的祝愿,能驱除你的烦恼,那么,就让它随这温馨的春风,吹进你的心谷吧!清明和风吹,愿温暖你,愿你快乐!
15. 脆弱的不仅仅是瓷娃娃,还有生命;眨眼间变化的不仅仅是气候,还有结局。莫要太执着,学会放开你会更开心。清明节,愿你忘记过去,永远开心!
清明节缅怀短信(经典)1. 清明节,思亲念友,心结左右,人生在世,思量许久,遵循规律,放开心胸,容得忧愁,多开笑口,感情固守,多些问候,温暖亲朋,宽心你我!
2. 一毛钱的短信,内含一心一意的祝福,一心一意的爱意,一心一意的真诚,清明节到来之际,送给你最诚挚的祝福,祝你幸福健康每一天。
3. 用快乐动感心情,用观念导航人生,用执着追求事业,用真诚赢得朋友,用平静看待得失,用感恩对待生活,清明节,用感悟代替伤感,用祈福传递祝福。
4. 清明时节又来了,短信送你四个“飞”:思念浓浓眼泪飞,烦恼忧愁要放飞,关怀问候在乱飞,快乐好运到处飞。清明节,祝开心无烦恼,好运跟着跑、生活步步高。
5. 亲爱的朋友,让我送你一篮水果吧!祝你苹安富贵,橘祥如意,梨想成真,杏福快乐,柿事顺利,核家幸福,梅有烦恼,甜如廿蔗,幸运如葡萄!清明节快乐!
6. 清明时节雨纷纷,阵阵幸福雨为你淋出美好生活;暖暖的春风为你赶走忧愁,带来健康与轻松;幸运的阳光将你照耀,你的每一天都那样美好。祝你清明节快乐。
7. 清明时节桃花艳,灼灼其华美姿颜。泉水欢畅山迢迢,暖阳相照草连天。云霞灿烂歌翩翩,杜鹃盛放最烂漫。愿你走进大自然,欣赏美景福绵绵。
8. 思念绵绵成河,将我的牵挂漂流,寄给远方的你;思念深深如歌,将我的祝福回荡,捎给远方的你。清明节到了,记得照顾好自己,一切如意。
9. 春风吹绿大地,春光照亮万物,春雨滋润生命,问候暖入心田,清明节了,让幸福伴随你,让快乐拥抱你,让健康环绕你,让平安追随你,祝你清明节日快乐!
10. 清明时节情纷纷,想你今日欲断魂;借问相思有多重,此情堪比海更深。繁华烂漫春意浓,祝福今日也升温,祝你吉祥如意总光临,清明假期多开心!
11.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祝愿大家:生活账目“清”清楚楚,感情思路“明”明白白,工作事业“节”节高升,总之一句话:这小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和和美美!
12. 清明节到了,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想到过世的亲人,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让眼泪再次流过那年那月。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13. 清明时节,青烟袅袅,春雨丝丝,愁肠百转;杨柳摇拽,春风轻拂,心生思念;一杯清酒,淡淡忧伤,追忆故人;一条短信,传我关怀,愿你幸福安康!
14. 快不快乐在己不在物,快不快乐在己不在人,快不快乐其实在于你自己,人在生活中不要太过于计较“患得患失”,多看书、多感受、体会人生、修心养性。
15. 当今使用人才,只担心无处安排,却不懂病根在人才的能力素质;当今管理财务,只担心没有来源,却不懂病根在资金的不合理开支。
16. 有的人你越是紧他越不听从你,如果放宽一点,他自己也许就慢慢转变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以免逼近他走上面执抵抗的歧路。
17. 君子不居恶地,君子不行恶法,不恶于身且不使身恶。君子不居恶心而使心恶之。君子道,法天地之变化,行天地之能行。不强求,便无所失,不苟得,便无所不得。
18. 人情就好比起伏的波澜一样变化无常,为了争夺名利结交一生的老朋友竟能拔剑相向,先富贵起来的人,就可以马上得意洋洋地在同辈人面前炫耀。
19. 有了梦想,就应该迅速有力地实施。坐在原地等待机遇,无异于盼天上掉馅饼。毫不犹豫尽快拿出行动,为梦想的实现创造条件,才是梦想成真的必经之路。
20. 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猜你感兴趣:
1.清明节追思短信大全
2.最新悼念短信
3.清明节缅怀先人的句子
4.20xx关于清明节缅怀故人的美句
篇9
拓展教学,提供了这种可能。这不仅符合形象思维(凭借联想和想像)的特点,更主要的是:这样做,在日积月累中给学生编就了一个严密的知识网络,对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大有裨益。
一、从“字”的角度去溯源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词义是语言的基本单元。而汉字又是表意系统的文字,很多文字的本义都可以由字形的特点来推断。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同时也为学生走进文言文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比如《过秦论》中有“追亡逐北”一句。“北”,指逃跑者。析出这一义项,可从字形入手:“北”是个象形字,像背对着的两个人。《说文》说:“北,乖也。从二人相背。”由此,引申出了“败北、逃跑”等义项。再如,《报任安书》中有“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一句。“膑脚”,书上解释为:“砍去膝盖骨。膑,是膝盖骨。”“脚”离“膝盖骨”是很远的,为什么要说成“膑脚”呢?《说文》说:“脚,胫也。”“脚”的本义是“小腿”,在词义演变的过程中,才逐渐取代了“足”的义项。
这样的例子在文言文中很多,这并不是要求每一个文言实词都要进行如此的词义探源,但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适当地进行拓展,不仅是为了搞清古今词义的区别,探究词义的本源,更是为了与现代汉语建立起紧密的系统的知识联系,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指明路径。
二、从“诵”的角度去体味
汉语的音乐性很强。这主要表现在双声、叠韵、叠音、平仄、四声和对偶、排比等方面。且不说韵文,就是散文也讲究“骈散交错,长短相间,起伏顿挫”。因此,朱光潜强调说:“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散文的声音节奏》)
这就决定了汉语教学首先要强调诵读,也只有诵读才能够“玩索其语气,规仿其声调”、“寻绎其意味”。(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比如,李白的《将进酒》,诗篇发端是两组排比句,如挟天风海雨迎面扑来,这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心中无比的痛苦。当狂妄之情趋于,“鼓点式”的节奏展现出跃然于纸上的醉态:“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这是诗,又还原为生活。――这些无需讲解,只要一读就自然心领神会。至于其间所包蕴的哲学思想、美学理念、道德追求、人格修养等也是非诵读不能体味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此理。
可是,现在很少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了。当前,提倡的是快速阅读,培养的是在纷繁芜杂的信息中筛选确定信息的能力。当然,为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需要,关注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应该摒弃诵读中的感悟和长吟中的体味。
三、从生活中去“挖掘”
文言文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已有两三千年的发展史,佛教、道教、儒教更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它们必然要渗透乃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不可剔除的文化基因。抓住这一点,文言文就会“走近”我们,与我们的脉搏一起跳动。比如传统节日(现代生活丰富多彩的要素,更丰厚着现代文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它们不仅构建着各地“同中有异”的风俗,更蕴藏着一大批反映这种风俗的诗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透视着人类对宇宙、人生、社会、历史、生命等的思考,展示出人类丰富的主观与客观世界,并影响着今人的思想甚至思维。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果仅把“清明”理解成一个时间或一个节气,那么,我们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欲断魂”的丰富含义。在汉族的乡俗中,“清明”是一个色彩情调极为浓厚的大节日。朋友、亲人要相聚:扫墓、踏青,甚至参加很多体育活动,唐朝还有荡秋千和拔河比赛。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思乡之情,孝子之心,孤独之怀,凄凉之景……各种滋味涌上心头,情感是复杂的。没有了清明佳节,也就没有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再比如,构建着古人生存形态的伦理、文化、审美观念、风俗人情等,无不反映在建筑风格、饮食习惯、穿着打扮甚至接人待物的礼节、为人处世的方式上,这些都给我们的拓展提供了广泛的天地。
即便是在最直接的生活现实――语言中,也可找到源源不断的拓展素材。比如杜甫诗《饮中八仙歌》中有“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一句。有人做过考证:长安市中不闻有河,哪里有船?再说,天子命人来宣李白晋见,何以用船来接?李白恃才傲上,傲视的是权贵,岂敢明目张胆地傲视皇上?皇上召他岂敢不去?“上船”是四川方言,是“整装”的意思,“船”应度“chuàn”。
篇10
清明之夜,静室独思、把玩回味古人关于清明节的一些诗词和记载,突然感觉很奇妙。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特殊的一个。首先,传统节日都是以太阴历(夏历)的某个固定日子为准,如正月初一春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等,唯有清明节是以太阳历为准,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与太阴历基本无关,却与农时有着莫大的关系。其次,其他节日大多以喜庆为主基调,只有清明节,祭祖、寒食、踏春、插柳、饮乐五大主题,把悲伤、喜悦、劳作、游乐融为一体,既有追旧、又有抚今、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矛盾组合,把五大主题重新排序一下,一天之中,似乎浓缩了某种人生的意味。第三、其他节日,人们大都不在意天气情况,阴晴雨雪都不会太影响节日气氛,唯有清明节,诗人们的情绪似乎总是被天气左右着,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雨霏霏,无论是早晨正午还是黄昏黑夜,都给人以无限意味、生出不同的感慨来。忍不住翻阅一些书籍资料,想整理、考据出一些头绪来。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梦梁录》记载:在古代,清明节这一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祭祖、上坟、扫墓,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据《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相沿,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例程。”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生发的缘故。而草木萌生,总是从根上开始萌动,而祖茔,正是人们心目中的自己的“根”,所以要去亲临察看。一方面给坟墓添土除草;同时供上酒食果品等祭品,填新土、压坟头、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这样的祭祀无疑是悲伤凝重的,若是孤独一人,又赶上阴雨霏霏,更会平添无限的悲戚哀伤,唐代杜牧那首著名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的就是清明节的这种特殊气氛。南宋诗人高翥有《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月落狐狸眠冢上,夜来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更直接写出了对人生、生死的感悟。(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写尽了动乱年代清明坟墓无人祭祀的荒凉与冷清。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每年清明,都有大批的海外华侨华人专程回归故乡,祭扫祖先陵墓、追怀先人功德、拜会亲友、寻根问祖。即使远在异域、无法在清明节期间返回故乡,人们也要焚化一些纸钱、或写下一些文字,称之为“遥祭”、“心祭”。祭祀,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沉重伤感的主基调。
清明节又名寒食节、踏青节。寒食节的起源,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钻燧取火,燃起新火,称为“换火”。换火之后,负责“钻燧取火”的祭司或部落首领,要派人将新火种传送给下属各部,称为“传火”,“换火”之前要禁火三天,称为禁火节。禁火节人们只能吃冷食,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唐)韩翃有《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传蜡烛”指的就是“换火、传火”的习俗。换火时,旧火熄灭、新火重生,犹如奥运火炬般次第相传、绵延不绝,传达了新旧更迭、生生不息的生命信息,至今还留有一句成语“薪火相传”。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为躲避祸害流亡期间,因饥饿晕倒,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送给重耳吃,救了重耳的性命。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介子推不愿为官。便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让军士上山搜索,没有找到。乃下令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孰料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终究不见介子推下山。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留下遗书劝晋文公爱惜百姓“勤政清明”,晋文公把介子推母子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又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祭祀。 晋国百姓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称为寒食节。此后,寒食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宋】黄庭坚清明有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士甘焚死不公候”指的就是介子推的典故。寒食,反映了一种传统的美德、操守和气节。
上巳节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上巳,是指以干支纪日的历法中的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周礼·春官·女巫》有:“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水上之类。”《韩诗注》解释说:“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故又称三月三。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结伴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祓禊fu2xi4)祓,为祓除病气,禊,是修洁净身。祓禊,即除去凶疾的祭祀仪式。《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招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
据古老传说,上巳节这一天是伏羲、女娲交合造人的日子,直到今天在一些地方还有“三月三”祭祀伏羲女娲的习俗。这一天也是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谈情说爱和众人游乐的日子。《周礼·地官·媒氏》中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每年这一天,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百姓,人们都穿上新缝制的春装,倾城邀约而出,或到江河之滨嬉戏沐浴,或到深山幽谷采摘兰草,或到郊野陌上宴饮行乐,认为这样可以祓除不祥。而未婚嫁的青年男女更是节日的主角,他们载歌载舞,自由寻找或约会情人,谈情说爱、私奔野合。《诗经·郑风·溱洧》中描写了水边人群聚集、青年男女交游示爱的场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徂。”、“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从此,“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成为“三月三”节日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
魏晋以后,该节日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于是后来的“三月三”不仅就有了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余人于兰亭集会,曲水流觞,欢饮之间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雅事;更有了杜甫《丽人行》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暧昧、香景。还有了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相思之情。宋代诗人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苏堤清明即事》)其中“半出城”一语道破了清明期间男女游人蜂拥出城、踏春郊游的盛况。而“万株杨柳属流莺”更隐含了踏春男女之间难以言表的情怀。此节在中国流传时间甚长,不少地区至今尚有余韵可寻,现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中盛行的各种以三月初三为期的节日活动,也与古代的上巳节有渊源关系。即使到了现代,人们依然把青年异性之间的艳慕吸引叫做“春情”、思春、怀春。上巳踏春的欢快清新、浪漫旖旎成了清明节的另一基调。
戴柳的风俗,据说起源于晋文公,而插柳的风俗,据说最初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隐含着生命繁盛、生生不息的主题。柳树是古时人们做棺木的上好材料,故有“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亦即死后会遭人遗弃的民间俗语。清明前后,春风和煦、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使得人与大自然实现和谐与沟通,为清明节增添了一股清新之气,增添了更多的春天的希冀与梦想。踏春之时,仕女簪花、士子别柳,更有一种敞开心扉、返璞归真的天然野性,民间谚语亦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的说法。“寻花问柳”,也就成了一种顺应天时人性、自然而然的事。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清明节是祭祀之日,那些得不到祭祀的孤魂野鬼,便会趁机作祟。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南北朝时期,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菩萨以柳枝沾甘露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最初的“赠柳”,也只发生在恋人、夫妻或异性朋友之间,男子远行,女子折柳相赠,《诗经
?偊b小雅
?偊b采薇》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与“留”谐音,以表示依依惜别、款款挽留之意。后发展到同性朋友之间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主人送客至此桥,离别赠柳以表示不忍相别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长长的杨柳枝条,在春风中披拂摇曳,似飘曳的长发、似挥舞的手臂、似缠绵的柔情,总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加之柳枝寓意着家乡、兼有生命力强、驱邪平安之意,“折柳赠别”就蕴含了多重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清明折柳,与浓浓的亲情、友情之中,又带出了浓浓的离愁别绪。
清明更是我国农民一年辛勤劳作的开始,南方桑蚕初孵、黄淮小麦返青、华北土地解冻,唐王维诗《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描写了清明期间雨后乡间的景色,一派清新之气,以及雨后农家全家去下田的忙碌充实,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农家欢快放松的心情。我国古代还有清明节听蛙鸣预测年景的习俗,宋范成大春田园绝句:“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形象地写出了农人“听蛙计年”的喜悦之情;“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清明节过后,就该是紧张忙碌的农活了。民间更有“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雨打清明后、高田可种豆”“清明有雾,夏秋有雨、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沙尘暴)”等农事、天气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节激人奋进,促使人们为了新的生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