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感悟范文

时间:2023-03-30 00:4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开学第一课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开学第一课感悟

篇1

爱是什么 ?爱是分享。

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份爱去跟身边的人分享,这份爱就会变得更大,所以爱是伟大的,分享是快乐的!爱是分享!

爱是什么?爱是力量。

如果你做一件事失败了,没有了信心,那家人给你了爱的力量,你是不是会从头再来呢?所以爱是美丽的,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爱是力量!

爱是什么?爱是承担。

当我看到13岁的马鹏飞来照顾自己的奶奶的时候,我哭了。他那张简单的作息表里隐藏着深深地爱意!他深爱着自己的奶奶。当他奶奶没法照顾他时,他承担了照顾奶奶的全部工作。我佩服他!

爱是伟大,爱的承担更伟大!

爱是什么?爱是荣耀。

一位99岁的老奶奶到现在还坚持每一天都要升降国旗。旧的国旗老奶奶都叠的很整齐存放。已经有六面了。看到了奶奶深情的注视着国旗,看得出了奶奶深爱着我们的祖国!爱是伟大的,爱的荣耀是美好的!

篇2

一、创意和策划的背景

如果说教育部推出的新学期中小学开学第一课隶属于校本课程范畴的话,那么《中国教师报》策划的班级第一课(新学期第一次主题班会和学科第一课)就可归为班本课程的范畴。一方面,它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更强;另一方面,它与开学第一课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二、创意和策划的核心意图

帮助学生消除茫然无助的情绪,尽快形成对学校、班级、教师的认同感、归属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规范提升自己;指导学生对新教材整体把握,对学科思想、学习方法、课堂模式整体感知;带领学生初步体验学科的魅力,产生对学科的兴趣、乐趣和志趣;指导学生进行发展规划,确立目标,积极做好各项准备,顺利完成年度学业。

三、创意和策划的主题选择

1.选择主题要考虑的因素

尽量向教育部推出的开学第一课靠拢,可以是开学第一课的解读、补充、提升、拓展、延伸;尽量与学校的年度中心工作、学校特色的创建、班级核心目标打造相吻合,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要充分考虑自己性别、特长、教龄、班龄、班情(乱班、优班,老班、新班、重新编班)、年级(小起始年级、毕业班)、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地域(农村、乡镇城乡接合部、城市)等多重因素对选题的影响,做到因人、因班、因地而异。

2.选择主题的原则

为了让班级第一课真正成为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过程,成为学生刻骨铭心的重要记忆,那么“让班级第一课的内容、形式适合学生的需要,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呈现”是创意与策划的首要原则。“把班级第一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使用的权力交给学生”是开学课程创意与策划的第二个原则。“班级第一课的组成元素必须围绕‘新’字、难忘做文章”,是创意与策划的第三个原则。级段、年级的不同,学生的兴奋点和课程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尊重这种差别是创意和策划必须遵循的另一个原则。

主题班会第一课选题举例。“认识社会”:交流暑假读社会这本大书的体验和感悟。“认亲”:“认识新同学、新老师”“分享新感受、新困惑”;“确立新目标、新态度”。“认家”:“了解学校,走进班级,建立小组”;“融入新集体、和睦一家人”;“班规校规我来定”。“认知自我”:“我的变化”“我的目标”“我的行动”“自我评价”。常规大看台:反思行为得失,加强规范意识。把个体的行动,拿到集体的视野中展现,是非在评论中明确,自制意识也必然在评论中加强。真诚道歉:用自我批评提升师生的自律意识,用真诚道歉拉近师生情感距离。

学科第一课主题选择举例。围绕“让学生自信、对教师信任、学科产生兴趣”这条主线选题。例如,自身魅力、特长展示;学科性质、作用、地位阐释、解读、建构;学科学习方法、学习模式体验、分享;学科知识树构建;学科兴趣的激发;综合实践、学科评价的推荐等。

班级第一课组织的形式。课的形态忌散珠式,提倡主题式;课的内容忌空泛化,提倡生活化。本着儿童中心、生活中心的开发原则,主题要求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发现问题或者是学生终身发展必需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将其提炼成问题,通过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活动进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习的方式忌讲授、表演,提倡合作、探究、集体感悟。

班级第一课的设计走向是:设计学生喜爱的体验型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动,寓教于生活。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同身受,从而达到自悟、自我教育、同伴相互激发感悟的教育目的,实现学生成长的价值。

班级第一课创新点的选择。从“谁来上”的角度思考,可以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社区名人、已毕业的优秀学生、班级教师组合甚至监狱的少年犯(以身说法)。“让别人种种自己的田”“自己种种别人的田”“与同事一起种种田”“与领导合作种种田”“让学生自己种田”皆不失为有创意的策略;从“在什么地方上”的角度考虑,可以选择在校园、社区、工厂、农场、市场,甚至考虑城乡结对互换家庭、学校生活体验;从“谁参加”的角度反思,可以邀请家长旁听,可以让父母与学生互动;从“什么时间、多长举行”的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在晚上以篝火晚会形式进行;若是室外体验类可以在时间上安排为半天或整天;从“对学生如何产生更大影响”的角度出发,不妨考虑通过录音、摄影、摄像、制作VCD等现代高科技手段,为学生终身保存、回味提供第一手资料。

四、创意和策划举例

篇3

主持人提示:开学第一课所倡导的理念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才是学校秉持办学思想所在,才是学校课堂教学应有的常态。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孙青:要全力提升开学第一课的育人效果。尤其对小学生而言,要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低、中、高不同年级段应该有不同的梯度要求,努力让各级段学生均能听得清楚、学得轻松,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的行为实践,达到知行统一的效果。同时,随着年级段的提升,每年开学第一课同主题的内容设计也要与时俱进,拓展延伸,前后衔接,不断丰富。开学第一课所倡导的理念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所践行的方式方法应呈现于每一节的常态课,所追求的价值应体现在日常每一个教育教学的环节。这样的开学第一课,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才是学校常态课的精彩“开篇”,也才是学校课堂教学应有的常态。

江苏省泰州中学校长蒋建华:每一位师生都要有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天天向善、天天向上、天天释放“正能量”。同时,还应当牢记:好好学习——我的责任;好好教学——我的责任;好好管理——我的责任。教,要教出境界、教出激情、教出成果;学,要学出品行、学出方法、学出智慧;管,要管出质量、管出声誉、管出品位。

江苏省东台市新街镇中学副校长姚长进:今年学校将传统的开学典礼,改版升级为以“主宰青春”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突出了青春主题教育。既然是开学第一课,便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融入了“宣读青春誓言”“制定青春行动计划”等,突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

江苏省海门市正余初级中学校长李晋:学校的理念是,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充当配角;不管是开学第一课,还是毕业前的最后一课,都要努力做到让它永恒地留在学生的记忆里——即便岁月流逝,它依旧像躺在岁月的河里的一枚枚贝壳,熠熠生辉!除传统的表彰颁奖、校长致辞外,还有配乐朗诵、故事讲述、激情演讲、才艺展示、励志小品、集体宣誓等新活动,师生同台演绎,台上台下互动,可谓精彩纷呈、迭起,现场颇具震撼力,甚至部分师生眼里噙满了激动的泪水。

激发教师崇高职业理想

主持人提示:通过第一课,教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江苏省泰州中学校长蒋建华: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知识的象征,传承的是文明、塑造的是灵魂。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老师们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真正无愧于家长的信赖!老师们要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中最核心的价值。要爱学生、爱岗位、爱学校、爱教育,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振兴二校校长高继忠:开学的第一节课,作为校长更希望学校师生成为在“名嘴课堂”上赏雨、爱花、寻海的同行人,让他们的表达在不知不觉中行云流水、渐入佳境,让他们的人生如登高山,在迤逦风光中越努力上行,硕果累累。所有振兴二校的老师都会怀揣着这个美好的向上的梦想,呕心沥血、锲而不舍,卓尔不群,共同去实现中国梦!

江苏省海门市正余初级中学校长李晋:除了针对学生的第一课,学校还单纯面向教师开设“第一课”。形式类似于以往的开学工作报告,由校长唱“独角戏”。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用心设计了精美的PPT,发起了听觉、视觉的双重冲击;报告分三个篇章:“我就是风景”“我拿国家的薪水,怎能不干活”“这个世界会好吗”。每个篇章,都借助民国时期几位国学大师的轶事导入,既给原本枯燥的报告添加了调料,又观点鲜明地表达了学校的未来走向和对教师的深切希望。从现场反应看,应该说效果还可以。老师们的表情和掌声告诉我,他们对“做有信念的教师,做有信念的教育”有了一定的思考和认识。

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馨

主持人提示:学校和老师悉心的栽培,学生定会自信满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的成绩,会让每一位老师感动和骄傲。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振兴二校校长高继忠:有自我特色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让学校师生更加明确心中的梦想。“名嘴课堂”就是我一张闪光的名片,这张名片夺目的光彩是我的骄傲,更代表了背后每位老师的辛勤付出。通过师生们共同的努力,学生们学会了用画家的眼睛看万象,用哲人的耳朵听万籁,用作家的笔触写万物,用诗人的语言说万事。那一次次妙言雅诵的展示会,那一本本凝聚心血的校本教材,那几千张家长满意的反馈单,都让每一位老师感动、骄傲与自豪。

山东省诸城市城北学校校长徐增宝:不可否认,经历漫长而愉快的假期生活,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不愿回到学校的。因此,学校要在开学第一天就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馨。这就要在校园文化、软硬件布设等方面下点功夫,比如设置“欢迎孩子们回家”的大型横幅,为新入学的孩子布设“入学门”,让暖色成为校园的主色调,有整洁明亮的校园,有老师亲切的笑容。所有的一切,为孩子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让孩子在入校的第一时刻就感受到温馨,感受到幸福。

学校教育重要的是习惯养成教育,从一开始就定下来的要求与习惯,往往易于让孩子接受,培养起来也容易得多。所以,开学第一课,必须要讲习惯,坐要怎么做,站要怎么站,新学期有了哪些新的要求等。尤其是面对新入校的孩子,在带领孩子们游览校园时就是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机,厕所在哪里?应该怎么走?到办公室注意什么问题?打水怎么打?排队怎么排?……事情不怕细,要求越细致越好,规范越标准越好,让孩子从入校的第一时刻起,就明确习惯要求,就适应习惯的约束,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意义非凡。

促进课程教学理念创新

主持人提示:校园文化正在不断地传递,迸发着新的生命力量。开学第一课,激发每一位教师对新的课程、教法、教学理念的创新,形成师生之间的深厚友谊。

篇4

一、发动宣传,提高认识

1、利用升旗仪式宣传

9月1日早上,我校举行了升旗仪式,由学校副校长钱惠红老师代表学校所有教师为大家作开学致辞。钱老师希望在新学期到来之际,每位同学能积极进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优秀的品质,养成坚韧的意志,保持自己优秀的个性特点,做最好的自己,成就自己的未来。

随后,由学生代表向所有少先队员以“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发出倡议。倡议大家明确责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住昨天,脚踏实地。用最好的自己、最佳的表现去告慰先烈、告诉未来。

2、利用开学典礼宣传

9月1日中午,我校举行了“XX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学校政教主任陆振芳老师向全校学生强调了新学期的要求,希望同学们在积极努力学习的同时,遵守校纪校规,形成校园内和谐上进、求学奋发的校风,懂得调整心态,面对新的学习生活。学校副校长沈华莉老师与同学们顾了我们国家抗战胜利以来的发展历程,并同时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她希望每位同学和老师共同携手,与学校一同进步、迎难而上,努力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二、主题鲜明,活动丰富

1、收看电影《歌声穿越70年》、微电影《少年中国》

9月1日中午,各班观摩了微电影《少年中国》和《歌声穿越70年》,“用镜头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用歌声唱响民族复兴的不变新年”。同学们了解了那个年代,中国的少年青年们前赴后继地投入到了革命的热潮中,为今天的之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更加明白了自己身上同样肩负着扛起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

2、收看《开学第一课》节目

组织全校师生收看了以“英雄不朽”为主题的XX年《开学第一课》节目,并要求部分年级撰写观后感,感悟英雄故事,号召学生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沿着英雄的足迹奋进。

3、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组织全校师生收看了9月3日上午10点的“纪念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并撰写观后感,通过精彩的阅兵式,感受祖国的强大和威武,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

4、组织“班班有歌声”活动

9月份,我校安排了《班班有歌声》活动,各班自行准备和组织爱国歌曲表演,用歌声来缅怀先烈,不忘历史,展望未来。

5、参与学习杯读书竞赛

我校积极响应“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复兴梦想”学习杯读书竞赛活动,学校购买了活动用书《“大抗战”知识读本》,以初一年级为代表,发放到每位同学手中,号召学生积极参与读书竞赛活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励xx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6、参观航海馆

我校组织学生干部参观航海博物馆。通过制作航模,参观航海史,了解航海、气象、海员生活等等,从视觉的震撼到心灵的震撼,让学生干部们更好地了解合作和互助的真谛,也通过了解科普知识增加了见识,将学习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7、制作黑板报

新学期第一期的黑板报主题定为“新学期打算”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通过黑板报的宣传,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三、及时反馈,巩固效果

篇5

1、开展主题征文活动:

活动要求:队员利用暑假时间,跟家长好好交流沟通,可以根据不同主题:“我的暑假生活”、“我的创城故事”、“我与爸妈比童年”,自由选择,认真书写作文。本次征文还锻炼了队员语言组织与沟通能力,在作文题材方面对队员也是很好的积累。开学后,语文老师将统一进行筛选,将好的作品及时在校园宣传栏内张贴,鼓励更多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暑假生活:

暑假期间,学校继续开展社会实践、学雷锋特色活动,在家期间,充当爸爸、妈妈的小助手、积极参与到夏令营活动等特色活动,帮助队员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使队员逐渐养成心中有他人,关爱别人,关爱社会的良好品质。

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积极有效的开拓了队员视野,同时也培养了队员们的集体荣誉感、努力拼搏勇往直前吃苦耐劳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队员的暑假增添了色彩。

3、快乐、安全过暑假:

快乐的暑假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暑假开始前,利用中队会进行强调暑期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同时配合网络登录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倡导家长联合学校一起做好队员假期的安全督促引导,确保队员能够快乐安全的度过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

4、认真观看《开学第一课》

篇6

关键词:游戏;实验;想象;团结合作;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9(S)-0031-3

每年9月份的“开学第一课”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生迎接新学期的特殊“仪式”。无论08年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还是2012年以幸福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都以其阵容强大,精彩纷呈,寓教于乐,给了众多学生及家长许多的启发和感想,耐人回味,引人遐思。同样,每一位有经验的物理教师,也希望每一届的学生在物理开学第一课即序言课上受益匪浅,为他们今后整个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甚至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消除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激发学物理的兴趣,放飞想象的翅膀。那么怎样有效而成功的组织和开展好初中物理序言课的教学呢?笔者尝试着在序言课上做了一些探索和改进,将物理学以实验为载体,以想象为翅膀,以团结合作为主要手段等需要大家多动手,多探索,多发现,多思考,多总结,多合作,多想象……的教学理念交给学生,感觉效果不错,现将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学习:

一、引入歌曲《超越梦想》,用音乐带动人的情感。“没有人的情感,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可能产生”(黑格尔语)。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发展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是认识发展与情感发展的高度统一。音乐是“欢乐、悲哀、忧郁、幽默、愤怒……等情绪以声音形式的体现”,它可以抵达人的心灵、拨动人的神经,与人产生情感共鸣。在歌声中,那放声高唱的曲调、鲜明的节奏让人的心为之一震,令人激情进发。汪正正演唱的歌曲《超越梦想》便是如此。在序言课上笔者选了这首歌在课前提前开始播放。让学生一进教室,精神为之一振,在进发的激情中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师生的良好情绪。

二、用游戏来主导本节课,达到寓教于乐,意义深远。中学生常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所以经常以小大人自居,在这个时期具有精力旺盛、善感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等特点,是人生中的巨变时期。而游戏的魅力可以让学生总保持好奇感,时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在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多样化、情景、真实化,把握时机有机的融于教学中,可以使之更具有生命力,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练,实施德育渗透。因此根据课堂需要,借鉴、创编了2个游戏。

游戏1:游戏中体现成功需要团结合作精神。物理教学,可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资源丰富,内容生动,贴近生活。新课程实施以来,探究性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本质上发生了变化。课堂上学生过去不曾想的问题现在积极思考了:过去不曾做过的实验现在亲手做了:过去不曾研究的问题现在自主研究了。通过探究性教学,让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视野更开扩了。思维更活跃了,动手能力更强了,分析、综合能力也更强了。但要达到目的,起到效果,离不开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同学们的团结合作。在通过共同体验合作探究的艰辛过程中,学生较个人独自实验,容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取得成功。通过体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学生会倍加珍惜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获得的直接经验和感悟到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但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子,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做事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合作。因此,为了认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笔者设计了“找朋友”游戏,游戏规则是:老师在每个学生头顶上放一张自己不知牌名的扑克牌。学生不说话,通过相互合作找出同为红桃或黑桃或梅花、方块的同学。场面一时很混乱,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牌。又不能说话,很着急,有的想小声问旁边的同学,被监督的同学发现后大声制止,也有的想通过对方的眼睛看到自己的牌,一番忙乱后,红桃和方块的混在了一起,黑桃和梅花的混在了一起。不时有学生提醒错了,错了,同学笑在一团。通过一阵探索,终于有同学幡然醒悟,主动把同为红桃或黑桃或梅花、方块的同学拉在一起。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领悟到要想得到,需要先付出,需要团队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共同进步。笔者及时指出,要在实验中、学习中取得成功,都需要这种团队精神。

游戏2:游戏中体现想象的重要性。有人说,“独立的思考,探索的实践”是探究性教学的魂。其中,独立的思考: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生活、生产、实验等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假设和猜想,设计探究方案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独立思考。这种思考的价值在于。能够改变学生陈旧的思维习惯,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信地设计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案。这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实际就是想象的过程,所以,想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可以说精彩纷呈的物理学史就是一部想象史。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法国的蒙格尔费兄弟,从袅袅上升的炊烟得到启示。他们把浓烟装进糊制的大纸袋中做成了最早的热气球,并成功升到了900M的高空,开辟了人类航空的历史。牛顿是因为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而启发了万有引力观念,并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1583年,19岁的青年伽利略在参加祈祷时注视着祭坛上吊灯的左右摇晃。通过反复的猜想与验证,伽利略发现了物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原理——等时性,而这个原理为后来的摆钟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2000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节目录制现场。重庆一中同学的天才构想,一节小电池拉动了大汽车……等等。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离了想象能行吗?有人说,要学好物理,三分做题,七分思考。又有人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因此笔者精心设计了由四组学生参与的“过河”游戏比赛,游戏规则是:要求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从讲台到教室后面,不拘泥于形式,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游戏开始,学生觉得很简单,两轮后,学生觉得困难了,笔者及时在学生认为不可能时,点拨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甚至鼓励在旁边边看边思考的学生在想到了新的点子后,也上台大胆展示。气氛热烈,学生兴致昂扬。在欢乐的气氛中,在老师的帮助下,再通过展示并介绍重庆一中同学“异想天开”节目及牛顿的相关情况,学生很容易的明白了,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明白了要学好物理,必须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发挥无穷的想象的力量。

三、把实验做为本节课的主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需凸显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体现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笔者先用视频展示物理在重大历史变革中的作用,讲述物理学与现代尖端科学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物理研究内容和学科结构。接着设计了一些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不仅有趣,而且是有用的。

实验一:“放大镜一定能放大物体吗?”,让学生拿出事先备好的放大镜,先近距离看自己的手指,其结果符合同学们的思维;接着叫同学们远距离观察窗外的远距离物体,其结果完全出乎学生们的预期,都在问放大镜怎么不放大物体呢?

实验二:“用漏斗能吹出乒乓球吗?”,实验时每组派一人参加,拿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里,仰着头,往漏斗里吹气,看谁能把乒乓球从漏斗中吹出来!再把漏斗倒置过来,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又会吹出来吗?同学们发现事实和想的并不一样,你越是使劲想把乒乓球吹出来,它越是呆在那里不动。同学们感叹,这么小小的一个乒乓球竞这么有意思。

实验三:“你能站起来吗?”活动前笔者采用“欲擒故纵”的教学手法,尽量用夸张的语气说:“我不用绳子,也不用点穴功,就能将你们钉在凳子上,起不来,信不信?不信,试试!”学生的好奇心一度被诱惑,坐在凳子上跃跃欲试,我再不慌不忙的讲述这个有趣简单的游戏规则要求。规则是:学生端正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保证上身挺直,脚与地面垂直,再试着站起来。笔者的话一结束。学生就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迫不及待的开始动起来。有极少数的学生站了起来,又让这些学生再把自己的游戏过程给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很容易的发现站起来的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游戏规则进行,而且也很自然的带着满脸好奇的神态问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实验四:“40w、100w的灯泡谁亮?”,教学时,笔者拿出标有40w和100w的两个灯泡,并请同学们验证。然后问:“我现在把这两个灯泡同时接入电路,请问当我闭合开关时,哪个灯泡会更亮?”,大部分同学都会说100w的亮,接着把两个灯泡接入事先被好的电路(实际是串联的),其结果是40w的亮的多!同学们看到此与实际现象相违背的实验,都一片满然,一脸的好奇!

通过这些实验笔者把握好时机,及时问学生有趣吗?并及时告诉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后学的力学、光学、电学知识。这些和谐、轻松、愉快的实验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物理、探究物理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绽放了物理学的生命力。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想象的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载体,以想象为翅膀,以团结合作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理念。当然,继续有效而成功的组织和开展好初中物理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将是笔者今后继续探索的课题。希望通过笔者用心的教学,学生用心的学习,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秦晓文,谷雅慧,王少芳,等,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篇7

生命是美丽的,它像一朵娇艳的花,生命是短暂的,它和时间一起默默流逝,却流不到时间的尽头,生命是脆弱的,它像一颗易碎的水晶球。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它是美丽的,是短暂的,更是脆弱的,珍贵的.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9月1日,在CCTV2,晚上的18点55分,开学第一课.一堂两个小时、别开生面、丰富多彩的课,让我对生命的潜能感悟颇多,原来,蕴涵在我们身体、精神、意志里的能量有那么巨大,大到足以让我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得到完美保护,大到在突破人类极限的挑战中因此获胜,不断被挖掘的潜能使得生命如此精彩.

汶川地震中,桑枣中学两千多名师生,在大地的震动中,在一分半钟全部安全撤离,缘自平日对疏散常识的学习、团结合作的演练和组织,还有老师校长缘自内心深处高度的责任心.

篇8

浩瀚苍茫的宇宙在刘洋阿姨眼里,是无限和宽广的,在失重的环境下,所有物体都处于飘浮的状态,刘洋阿姨美美的过了一次武林高手的瘾,尝试着练习了武林绝学一阳指、凌波微步等等,在那里根本没有方向感,太空的美真是无法想象和比喻的。看来很多美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

当姚明大哥哥带我们回归到大自然时,那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甘甜的泉水、自由自在的野生动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大自然,保护自然的美是我们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

之后节目中播出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美:有历尽磨难之后最终挑战人类巅峰的成功之美、有一片赤诚之心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的爱心之美、有在生命垂危之际力保他人生命安全的舍我之美等等;这些我们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其实都传递着一个信息,那就是大爱无疆、和谐之美。

篇9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尝试“敏学课堂”的建构,以“爱学习”为精髓,体现“敏慧”校园文化背景,创意“敏而好学,慧而善教”的课堂特征,逐步形成高效教学的新常态:学生敏学――聪明地学,越学越聪明,学益勤奋,学益信念;老师慧教――智慧地教,越教越善导,教益效应,导益成功。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要求,让我们感受到党和祖国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和殷切期望。我们将“爱学习”作为敏学课堂的指导理念,意义包括:1.爱学习的价值取向;2.爱学习的浓厚情感;3.爱学习的勤勉功夫;4.爱学习的精妙方法;5.爱学习的成功攀登。这些,正是敏学课堂所指向的目标。

现在的孩子学习态度怎样呢?我们的调查表明:各家庭的孩子不一样,各班级的学生不一样,各学科的课堂表现也不一样。因为有了电视电脑、图书画报、学习点读机等多样的辅助参考,孩子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信心差别甚大,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正是建构敏学课堂的针对性所在。

敏学,《论语》解说:敏而好学。通俗地说:勤奋而好学。勤奋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敏学课堂,要引导学生聪明地学,越学越聪明。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实践和充分展现的课堂;是师生、生生展开充分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它激发学生养成学习情感、讲究学习方法、拓展文化知识、锻造更多能力,越学越有信念,更聪明能干。敏学课堂,要求教师智慧地教,越教越聪慧。首先,要将合理的教学目标,变得具有动态适应性和即时助推性;其二,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主动学习,增强训练灵活性和实践体验性;其三,课堂活动及时跟进、检测、反馈、消解和蓄势,巩固学习成果、发掘学习潜能、培育有效学习力。

最近,通州区教科室对我校敏学课堂的建构进行了考察研究,听取了10节展示课,各学科老师展现出对敏学课堂的独到理解,同时取得了共性的创意成果。以下以语文学科为例。

学生敏学“五要”

一要愿学:培养兴趣 愿读愿写

敏学课堂,首先要点亮“爱学习”的心灯,感受字词篇章的优美,感受故事人物的优秀,感受习作表达的优越。这盏灯点亮语文兴趣,增添读书,从心底里愿意学、喜欢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魅力的源头。让孩子多一声响亮的发言,多一次深情的诵读,多一回习作的练笔,就多一份兴致和渴求。

二要能学:学会技能 能读能写

能力和兴趣是相伴相融的。敏学课堂,要有兴趣,也要有读写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生诵读美文时,让能读的放大声音,也鼓励不会读的跟着读,顺利通过朗读关。同样,学生书写、发言、习作,也要一步一步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读会写。一步一步训练,要找准各人不同的起点,还要摸到各人不同的跨度。敏学,就是在能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要勤学:踏实勤奋 勤读勤写

敏学,要勤于读写,像海绵吸水一样渴求吸取。现在许多孩子“贪玩”淹没了“勤奋”。讲古代勤读的故事,接受度并不高,而用同班的榜样进行引导,效果还是好的。在课堂训练中,要关注和放大勤奋、踏实、惜时等优点。勤能温习,勤能益智,勤能补拙,勤能积淀功力。

四要善学:改善学法 善读善写

敏学课堂,要寻求正确的解答,也要剖析解题的过程和方法。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学习小竞赛,在评点中亮出其中的奥妙,有利于引出最佳思维方式,感受优者的智慧灵光,让善学誉为聪明的行为。

五要悦学:体验成功 悦读悦写

古人云“学海无涯苦作舟”是有道理的。要让高年级同学逐步领悟到学习需要刻苦和坚韧,体会苦学和乐学的关系,在茫茫学海远航。敏学课堂,要用成功的快乐,激励学生坚韧不拔,攀登不止。

教师慧教“六诀”

一诀:彰显学科魅力

央视播放的《开学第一课》,让同学们留下了深深的感悟。语文学科的第一课(也叫起始课),可以运用文本的内涵生动展现其魅力,让学生听第一课就爱上了语文。以后每天一节语文课,也让学生有新异感和幸福感。一日日,一课课,学生真心热爱这位老师,真心喜爱这门学科,课堂就具备了敏学的正能量。

二诀:唤醒个性阅读

阅读,是美丽的姿态。爱阅读是聪明的孩子。语文课上,全体齐读时,同学们都能潜入文本意境吗?敏学课堂要创新多种阅读方式和标准,以适应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除了齐读外,还要有多角色、多层次、多个性的阅读机会。齐读,嗡嗡嗡声浪滚滚,体现出朗读的统一美;你读我读,任由尽兴表达,纷纷互听互赏,能体现朗读的个性美,更好地保护阅读的表现欲,全身心地投入。一本语文书里,有故事、人物为主的纪实文章,也有诗词、童话一类的文学作品,实现异课异读,同课竞读,是阅读的唤醒,也是文本的浸润。

三诀:评价时时跟进

敏学课堂,注重对学生阅读、发言、写字、作文及其态度、方法的即时评价。每抛出一个问题,不是被动地等待观望,而是期许地微笑,将心中的希望传给学生。倾听,给予赞美的关注;辩析,点击碰撞的火花。师生心理情感的交融,共同托起课堂敏学的人文氛围。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准确明朗、如实判断,又要因人而异、艺术风趣,评价如春风徐徐,又如春雨沙沙。

四诀:倾情生生为本

敏学课堂,不是“优生为本”的表演课,也不是急功近利的“赶鸭”课。它是倾情全体、生生为本的课堂,让学生“用不同的步子走路,”走出各自的精彩。过去少数的表演课,激动了尖子生的表现欲,却冷漠了中下生的基本需求。敏学课堂,坚持生生为本,强化各层次学生的能动性,让大多数学生能在主动学习、发现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平台,迈上适应的台阶,发现自己的潜力。

五诀:探究互动合作

敏学课堂,要加强主动合作和探究学习。要改变单向互动的偏向,既要有常见的师生互动,也要开发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对于小组合作,不满足热热闹闹后的“精彩汇报”,而注重合作小组的融洽,养成良好的合作态度、合作能力,真正让合作为个性成长搭桥。合作过程中,向同伴学习有益的具体方法,让一个聪明变成了两个聪明,用一点火花点亮智慧大脑。

六诀:寻求读写双效

篇10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写作情境

语文新大纲指出:“应当发挥学生的潜力,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融于一体,以其图像直观,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势,调动学生的感官、激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很快进入写作心理状态。

1.制作精美课件,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

在指导学生写“雨”的作文时,我先用电脑课件创设情境,给学生呈现春雨绵绵、夏雨滂沱、秋雨萧瑟、冬雪飘逸等不同景象,展示雨中的山村、城市、动物、植物,各种人事活动的场景;然后展示课件中师生共同收集的有关描写雨的诗词佳句,让学生诵读赏析。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观看着唯美的图画,品赏着经典的诗句,学生的创作激情很快被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笔下,我看到了雨中美丽的风景,听到了雨的诉说,感受到了雨中细腻的情思……信息技术的介入,使作文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有物可写,达到“我要写”的写作心理状态。

2.利用网络提供的“新鲜”素材,营造写作氛围

父爱是含蓄深沉、不易理解的,往往被我们忽略。去年春晚晚会上,王铮亮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最催人泪下的歌。筷子兄弟的《父亲》,引发我们思考现实生活中父亲对我们独特的爱。在作文课上,我播放MTV、视频图画,激发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对亲情的体会。于是,学生泛舟记忆的长河,追寻成长岁月里的那些感动的瞬间,将至爱至善的亲情展现了出来。在他们的笔下,我看到了骑在父亲肩头上放风筝的快乐、拐弯处含蓄的父爱、手术前父亲深情地拥抱等真挚而细腻的抒写。

二、巧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前必须对生活进行全面而仔细的观察,从而积累写作素材。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信息技术下,我们教研组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制作网页(http://prodac03655.isitestar.cn/),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网页共设置了六个板块:美文鉴赏、教苑天地、学生风采、互动论坛、写作点津、素材图库。

2.建立班级QQ群,让学生上传文章,关注群动态,参与各项活动。

3.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粘贴自己读到的精华作品。

4.学会写博客,每周抽时间欣赏同学的博文,并认真的回复。

5.将积累的素材按类收藏:名言警句、生动事例、文学人物、精美语段、写法点拨、哲理反思等。

三、巧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互动评价

叶圣陶当年对传统作文评改感叹道:“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在信息技术下,如何改变传统作文评价中诸多弊端,实现师生的互动?

首先,我改变以往细读精批的批改方法,采用浏览式大体了解全班习作情况。从是否切题、语句流畅程度、感情渗透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我在初步阅读学生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写作情况及本次作文要求,制定出评改标准和具体方案。再次,选取习作中的典型案例,借助投影仪展示,根据评改标准和方法,师生参与互动评价。最后,四人一组共同完成小组成员习作的评改任务。每组选出优秀评改,电脑展示,师生共同欣赏点拨。

对于在电脑上的写作,我要求学生写完后将其设为共享文件,每个人随时都可以阅读,都可以跟帖评论。这既可以使每个学生参与互动评价,也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巧用信息技术,改过去老师埋头苦批为师生共同批改,这样,批改作文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巧用信息技术,传递网络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咬文嚼字》总编辑、著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动力及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正能量,鼓励学生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消极情绪,保持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每年九月份的《开学第一课》,其主题总是引人注目,从关注“安全”讲述“中国梦”,到注解“幸福”聚焦“身边之美”。围绕这些立意深刻的主题上好第一课,是我每年作文课的必修内容。通过观看影片,学生树立了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欣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道德楷模”颁奖词。聆听模范们的感人事迹,感悟他们用自己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执着信念、无悔付出,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通过观看,学生被深深的感动了,进而反思了自己的言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